常规项目范文
常规项目范文(精选11篇)
常规项目 第1篇
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多年来全国各地的煤炭生产企业致力于更加细化,精加工各自的煤炭产品,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企业效益。所以煤炭品质和指标参数也成为煤炭企业产品的重要衡量指标,相应的煤质检测检验市场也存在着国家、行业质检中心的竞争。各家煤质检验机构为尽快与国际检测检验市场接轨,保持一定地位以及权威性,必须要有一套流程化、精细化、电子化、网络化、动态实时化的管理系统,使各检测检验机构能高效运行,以最快的速度、最准确的检测检验结果和最低的运营成本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煤质检验实验室通过上线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所有实验室人员的检测流程自动化办公,规范化了检测中心所承担的各项煤质检测科目的工作流程如:实验室制样、派单等。
但由于LIMS系统在终端检测仪器数据读取还延续着传统的工作模式,依赖人员手工方法进行数据输入、计算核对、信息采集、处理和传递,特别是日常煤质工业分析项目(水分、灰分、挥发分)、全硫、碳氢、发热量。常规检测日常样品数量较多,时间紧任务重,实验结束后还需要审核人员进行实验数据复检,最后录入到LIMS系统进行报告编制和客户结算。所以还存在如下的问题:
(1)实验室数据的来源依靠实验室人员手工记录提取,难免出现记录错误或误差;
(2)LIMS系统派单任务无法下达到实验室检测仪器终端,造成工作人员需要手工记录任务单和任务编号等信息,降低工作效率;
(3)由于日常样品数量多,报告编制人员根据结果出具报告,有时由于试验审核人员有其他任务不能及时登记结果,造成不能及时出具化验报告,影响客户结算。
2. 煤质检测数据自动提取方案
针对煤炭质量检测日常大量的煤质检测项目(水分、灰分、挥发分、全硫、碳氢、发热量)所使用各类实验仪器(详情见下表)的数据输出特点,开发一套煤质常规项目数据处理系统,并与LIMS系统进行任务派单、数据上传等系统接口。保证实验获取的检测数据及时、准确,并通过接口程序有效传输到LIMS系统,最终有LIMS系统自动生成报告编制,提交出检测结果结算。
3. 方案设计
通过分析各类检测仪器数据输出接口类型、实验人员获取数据的不同方式、LIMS的派工单号分配流程等相关环节,煤质常规项目数据自动化处理系统采用按检测数据传输方向来划分模块,并针对不同模块进行接口程序设计,完成本系统的开发。
按数据接口程序划分为:
(1)提取“实验室检测仪器数据”到“煤质数据处理系统”(与检测仪器的硬件接口)
a.天枰类实验设备通过串口总线提取实验数据
b.系统软件通过程序接口提取实验数据
c.并口打印机通过模型打印机程序提取实验数据
(2)煤质数据处理系统与LIMS系统的数据交换(应用系统的软件接口)
a.“煤质数据处理系统”将实验原始数据传输并存储到数据服务器上
b.实验室人员启动LIMS程序,读取实验关联的派工单号和操作人员权限
c.通过“煤质数据处理系统”提取对应派工单号及操作人员权限的实验原始数据。
(3)实验室人员提取到原始数据后,传输到LIMS系统,进入工作流程,最后编制检测报表
4. 结束语
常规体检项目有哪些 第2篇
健康体检是一种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和爱的表现,通过检查可以发现影响我们健康的有关因素,让我们采取措施促进身体健康。那么,常规体检项目有哪些?
常规体检项目有哪些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一般常规检查
1、体格检查:主要检查身高、体重、胸围差、腹围臀围等;
2、外科:主要检查皮肤、淋巴结、脊柱四肢、肛门、疝气等;
3、内科:主要检查腹部触诊、神经反射、血压、心肺听诊;
4、五官科检查:对口腔、眼睛、耳朵、鼻子、喉咙进行详细检查,筛查一些常见五官科疾病;
5、男女专科检查:女性检查妇科,筛查常见妇科疾病;男性检查男科,筛查男性常见疾病.二、常规化验检查
尿常规:主要检查镜检尿中的白细胞、红细胞、复粒细胞、上皮细胞、脓细胞、精子。另外,还要检查尿的颜色、PH值(酸碱性)、尿沉渣量和蛋白定性等。
血常规: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中间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绝对值、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压积、血小板压积等检查。可以筛查是否有白血病、贫血、急性感染、病毒感染、败血症、组织坏死、紫斑症营养不良等症状。
肝功能:肝功能3项、乙肝5项,筛查肝功能是否受损,如是否患有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等,还能筛查是否携带乙肝病毒。
便常规:一般通过大便粘液度、颜色、硬度及化验检查来排查一些肠道疾病。
三、辅助常规检查
辅助检查就是值通过物理手段进行疾病筛查,其中包括心电图、X光胸透、腹部B超等,能对全身各器官健康进行检查,包括心、肝、胆、脾、肾以及生殖系统疾病。
常规项目 第3篇
【关键词】甲状腺超声、健康体检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甲状腺肿瘤成为常见病、多发病,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但在以往的健康体检中,体检者大多数没有进行甲状腺常规检查的主观要求,我们关注的体检项目多为肝、胆、胰、脾、肾、子宫、附件、膀胱等腹部器官,对甲状腺等慢性疾病的检查则未受到重视[1]。本文对1359例健康体检人员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挑选1359例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上海新华医院崇明分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男性825例,女性534例,年龄22—85岁,排除以往有甲状腺疾病史的人员。
1.2 方法:对受检人员进行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受检查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测量甲状腺的大小,记录甲状腺内部异常病灶的部位、大小、边界回声、有无包膜及血流分布情况等,并给出相应的诊断结果。
2. 结果
1359例受检者中发现549例甲状腺异常,阳性率40.4%;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413例(75.2%),回声不均匀56例(10.2%),弥漫性回声不均匀6例(1.1%),腺瘤28例(5.1%),囊腺瘤8例(1.5%),囊肿38例(6.9%)。
3.讨论
3.1 甲状腺疾病发病率高,本次健康体检资料显示,甲状腺异常者高达40.4%,发病率远远高于其他器官。甲状腺是内分泌腺中最常发生肿瘤的组织[2]。
3.2 甲状腺疾病易误诊,正常情况下,甲状腺表面光滑、柔软不易触及。临床医生可通过触诊发现较常见及明显的甲状腺病变,但因受到医生水平及病变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一些较小的病变不易被检出而误诊。
3.3 彩色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有积极意义,随着彩色超声诊断仪性能的不断提高,超声检查能较为准确地鉴别甲状腺疾病,甚至是甲状腺内一些小到数豪米的病变都可以通过超声检查而被发现,简便易行、无创伤、费用低廉,且对甲状腺疾病的良恶性判别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彩超可以作为甲状腺疾病普查的首选方法[3]。
綜上所述甲状腺疾病发病率高,常被误诊或不被重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作为一项安全敏感的检测技术,能为多种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应该列为健康体检的常规项目。
参考文献
[1] 陈振喜,魏洪军,李莉蕊,等.甲状腺超声检查在健康体检的应用价值【J】.河北医药,2012,34(2):234-235.
[2] 燕山,詹维伟,周建桥.甲状腺与甲状腺旁腺超声影像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50-51.
水泥化学分析常规项目测定方法探讨 第4篇
水泥作为一种主要的建筑材料, 广泛应用于混凝土和砂浆中。为了保证建筑物结构的安全, 在GB 1752008《通用硅酸盐水泥》中, 对各类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化学成分指标, 包括烧失量、不溶物、三氧化硫、氧化镁、氯离子等有明确的限量规定, 在GB 1762008《水泥化学分析方法》中规定了各成分测定的允许误差。在进行化学分析时, 即使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 实验仪器和检测环境均符合标准要求, 但还是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误差。
为了提高检测水平, 应充分了解各成分的测定原理, 掌握可能引起实验误差的关键点, 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实验方法和步骤, 以减少测定误差。
1 烧失量的测定灼烧差减法
烧失量测定的原理是试样在高温下灼烧, 以驱除样品中的水分, 使熟料中未完全煅烧的CaCO3、MgCO3分解, 同时也将硫化物氧化。烧失量的测定比较简单, 称取约1 g试样, 精确至0.000 1 g, 放入已灼烧至恒量的瓷坩埚中, 将盖斜盖于坩埚上, 置于高温炉中从低温开始逐渐升温, 在950 ℃±25 ℃下灼烧至恒重。关于灼烧至恒重, 经过多次实验, 可以简化为在950 ℃±25 ℃下灼烧约45 min, 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 然后继续在高温炉内灼烧15 min, 以验证是否已恒量。实验过程中有以下几个方面容易引入误差, 应予以注意。
(1) 瓷坩埚在每次使用前要清洗干净, 在电炉上烘干后, 于950 ℃±25 ℃下灼烧至恒量。
(2) 瓷坩埚极易吸水, 即使在干燥器中, 也会因从高温炉中取出至称量的时间间隔的不同而不同。例如间隔20 min和间隔30 min称量, 两个称量值可能存在0.0010 g的差异, 对烧失量的检测结果将产生0.10 %的误差, 而标准规定的重复性限也只有0.15 %, 所以, 称量空坩埚和称量带试样的坩埚的时间间隔应相同, 并且放置坩埚的干燥器应前后一致。
(3) 应定期检定高温炉的控制器, 确保温度控制的准确性, 防止因灼烧不完全或过度灼烧而影响检测结果。
(4) 灼烧应从低温开始, 防止由于水泥中挥发性物质和碳化物的分解而使水泥样品飞溅, 造成结果偏低。
(5) 应注意天平的日常维护和定期检定, 防止因称量不准确产生误差。
2 三氧化硫的测定硫酸钡重量法 (基准法)
三氧化硫的测定是在酸性溶液中, 用氯化钡溶液沉淀硫酸盐, 经过沉淀、过滤、灼烧后, 以硫酸钡形式称量, 再换算为三氧化硫的质量分数。实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样品要溶解完全, 并除去酸不溶物和可能形成的硅酸凝胶。溶解样品所加入的盐酸体积要准确, 以保证沉淀BaSO4时溶液的酸度。
(2) 控制好氯化钡溶液的滴加速度。滤液及洗液收集于烧杯内, 并用水稀释至约250 ml, 在滴加氯化钡溶液前将试液煮沸, 氯化钡溶液也应加热后使用。由于硫酸钡属于晶形沉淀, 为了获得较纯净的硫酸钡沉淀, 滴加氯化钡溶液时应在不断搅拌下逐滴缓慢地加入, 以防止“局部过浓”现象。
(3) 控制好沉淀BaSO4时试液的酸度。加入氯化钡溶液后, 应继续煮沸3~5 min, 以使沉淀更好地形成, 此时溶液的体积约在200 ml, 溶液的酸度在0.25~0.30 mol/L之间。在这种酸度下进行BaSO4沉淀, 可以在不分离Fe3+、Al3+离子的情况下直接进行, 同时可克服因大量Ca2+离子存在而产生的共沉淀现象。另一方面, 可以增加BaSO4的溶解度, 降低溶液的相对过饱和度, 有利于生成大颗粒的沉淀。
(4) 沉淀的陈化。将上述溶液移至温热处静止4 h以上或过夜, 既能使沉淀完全, 又能得到较大颗粒的沉淀, 还能使沉淀变得更纯净。
(5) 过滤。过滤硫酸钡沉淀一定要使用慢速定量滤纸, 过滤用的漏斗最好采用长颈漏斗, 且过滤前使漏斗颈充满水 (即做成水柱) , 以加快过滤速度。要将硫酸钡沉淀全部转移到滤纸上, 如果转移不完全将导致结果偏低。洗涤沉淀应用温水而不能用热水, 因为硫酸钡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最后检验有无氯离子, 以确定沉淀是否洗净。
(6) 滤纸的灰化。在灼烧沉淀前应将滤纸充分灰化, 若有未燃尽的炭粒存在, 灼烧时硫酸钡可能被部分还原成硫化钡, 致使结果偏低。
(7) 灼烧硫酸钡的温度应控制在800~950 ℃。若温度过高 (例如1 000 ℃以上) , 硫酸钡将分解;温度过低则灼烧不完全, 都将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8) 称量时间。与烧失量测定相类似, 称量空坩埚和称量带试样的坩埚的时间间隔应相同, 并且放置坩埚的干燥器应前后一致。
3 氧化镁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 (基准法)
检测原理是以氢氧化钠熔融-盐酸分解试样的方法制备溶液, 分取一定量的溶液, 用锶盐消除硅、铝、钛等对镁的干扰, 在空气-乙炔火焰中, 于波长285.2 nm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度。用测得的吸光度在工作曲线上查出氧化镁的浓度。实验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标准溶液的制备。将氧化镁基准试剂在950 ℃±25 ℃下灼烧60 min, 使其中的碳酸镁完全分解, 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备用。按标准配制0.05 mg/ml氧化镁标准溶液。
(2) 工作曲线的绘制。标准溶液的量取要准确, 所用移液管必须经校准, 并统一使用胖肚或直管的移液管。加入的盐酸和氯化锶溶液的体积要准确, 以保证溶液的酸度和锶的浓度。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 在空气-乙炔火焰中, 于波长285.2 nm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度。以氧化镁的浓度为横坐标, 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该曲线的相关系数必须在0.99以上, 否则须重做。
(3) 测定溶液的制备和测定。试样经氢氧化钠熔融、盐酸分解, 并定容。将样品放入高温炉内熔融时, 因银坩埚上没有记号区分, 故放和取时不要将样品混淆, 应按顺序放入, 按顺序取出。按试样中氧化镁的大致含量确定试样溶液的分取量、定容体积及加入盐酸和氯化锶溶液的体积, 使测定溶液中盐酸的体积分数为6 %, 锶的浓度为1 mg/ml, 并在与绘制工作曲线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测定溶液的吸光度, 计算出测定溶液中氧化镁的浓度。
(4) 原子吸收光谱仪的使用。将仪器调至最佳使用状态, 并且所用乙炔要尽量纯净, 其纯度一般要求达到98 %以上。测定时先用去离子水调零, 然后依次测量空白溶液、标准溶液和待测溶液。
4 氯离子的测定磷酸蒸馏-汞盐滴定法 (代用法)
水泥中氯离子的测定方法, 在GB/T 1762008《水泥化学分析方法》中给出了两种方法, 硫氰酸铵容量法和磷酸蒸馏-汞盐滴定法, 目前广泛使用的是后者。其测定原理是:采用规定的蒸馏装置在250~260 ℃温度条件下, 以过氧化氢和磷酸分解试样, 以净化空气作为载体, 蒸馏分离氯离子, 用稀硝酸作为吸收液, 在pH=3.5左右, 以二苯偶氮碳酰肼为指示剂, 用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石英蒸馏管应预先烘干, 将称好的试样小心地倒入石英管中, 样品不要撒落或粘附于管壁, 否则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2) 冷凝管下端的硅胶管要完全插入锥形瓶内的溶液中, 以利于氯化氢气体的吸收。
(3) 控制气体流速和蒸馏时间。气体流速控制在100~200 ml/min, 此时锥形瓶中应有连续的气泡产生, 能保证蒸馏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被吸收液充分吸收。蒸馏时间一般为10 min, 氯离子含量高时可适当延长。气体流速和蒸馏时间对测定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4) 乙醇用量。蒸馏结束后, 用95 %乙醇吹洗冷凝管及其下端, 洗液收集于锥形瓶内, 并控制乙醇用量在15 ml左右。此时吸收瓶中乙醇的体积分数在75 %以上, 其目的是增大指示剂的溶解度, 使滴定终点变色敏锐。
(5) 防止硝酸汞水解。在配制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的过程中, 为了防止硝酸汞水解形成沉淀, 一定要先将硝酸汞固体用硝酸溶解完全后, 再加水稀释。
(6) pH值的调节。溴酚蓝指示剂变色范围在3.0~4.6, 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至蓝色, 再用硝酸调至恰好呈黄色再过量1滴, 此时溶液的pH值在3.5左右。
(7) 实验室的环境, 如温度和酸度。氯化氢是一种极易溶于水又极易挥发的气体, 如果实验室内酸的使用频率较高时, 应注意实验时所用纯水的pH值。相对而言, 氯离子的检测是一种微量检测, 若实验室的酸气过浓, 实验用水会吸收部分氯化氢气体, 给测定结果带来正误差。所以, 应经常进行空白试验, 以消除试剂误差。当环境温度变化较大时, 要对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重新进行标定。
(8) 对石英管的要求。首先要保证其磨口处有良好的气密性;其次, 石英管的进气管底端到石英管底部的距离应在1 cm以下, 如果二者间相距过大, 不能使试样中的氯离子被完全蒸馏出来, 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5 结语
检测结果不仅与量的本身有关, 而且与测量程序、测量仪器、测量环境以及测量人员有关。所以, 在实验过程中, 一定要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在充分理解各检验项目测定原理的基础上, 准确把握影响测定结果准确性的关键环节, 精心操作, 就能减小实验误差, 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老人做常规检查有什么项目 第5篇
老人做常规检查有什么项目
人们除了生活好之外,更讲究生活的质量,家里有老人,很多人会为他们安排体检,但是老人体检方面很多人又不清楚。那么,老人体检重点体检哪些方面?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全身各系统各脏器的功能和结构都会发生退休性改变,而许多疾病的危害性及其死亡率也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其中,一类是普遍发生在衰老个体中的疾病,比如动脉硬化,另一类是随年龄增加而增多的疾病,比如肿瘤,还有如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率一般随年龄增长而呈进行性升高趋势,定期做全面的身体检查,早期发现及时控制这些疾病,就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体检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一是一般的体格检查,包括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肝病科的专科检查;二是功能检查,包括心电图、X光、B超(包括肝、胆、脾、肾和生殖系统)等影像学检查;三是生化检验,包括血、尿、便三大常规及血糖、血脂、肝肾功能、乙肝五项的化验检查。此外,还有肿瘤三项(甲胎蛋白、EB病毒、癌胚抗原)检查,及前列腺癌、宫颈癌、乳腺癌的早期筛查等。
应列入常规身体的项目有血糖,血清蛋白,血粘度,血尿素氮和肌酐,血电解质,血色素和血清铁,颈椎和胸部的X部检查,脑电图,心电图,腹部超声波等等。
通过上述检查,除可以发现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颈椎症,慢性支气管炎外,腹部B超可以发现脂肪肝,胆石症,肝硬化,胰腺癌,心电图还可以发现心肌肥厚,传导阴滞,心律失常等异常症状。
体检时,一些肿瘤指标的同位素测定也是十分必要的,比如甲胎蛋白(AFP)是肝癌的特异性检查方法,有明显的早期诊断价值;癌胚抗原(CEA)的检查,对肺,消化道,乳腺的恶性肿瘤也有一定诊断价值;结肠癌简便可行的检查方法是大便潜血。老年女性还要注意子宫颈癌,卵巢癌等,这些疾病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所以更应定期开展普查普治,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老年人体检前注意事项
1.老年人体检查血糖两天内忌吃高糖食物
康康体检网
高糖食物可刺激人体内胰岛素水平升高,使体内的热能代谢、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代谢出现紊乱,可引起糖耐量降低,使血糖升高。特别是老年人的血糖调节功能下降,体检前进食高糖食物就会出现血糖增高现象,最好在体检前两天就不要进食高糖食物了。此外,老年人体检查血糖前不宜过量运动。体检前情绪急躁、睡眠不好,血糖值也可能升高。所以,老年人体检查血糖前除忌口外还要注意休息、调整情绪。
2老年人体检查血脂肝功前3天不吃高脂、高蛋白饮食
老年人脂肪、蛋白质的代谢速度相对较慢。临床观察表明,在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72小时后,体内还会有一些脂肪和蛋白质没有完全被代谢,检查时就会出现肝功能酶含量增高,甚至出现高血脂、高胆固醇的结果。因此,除体检前3日内不吃高脂类食品外,肝功能检查前24小时内不宜饮酒,否则会影响肝功能检查结果。
3.老年人体检查尿常规24小时内不过量或过少饮水
正常情况下成人每日应摄入2500毫升左右的水,一昼夜的尿量为1500毫升左右。如果喝水过多,使尿液稀释,尿的比重下降,当尿的比重低于1.010时,就会造成肾脏功能不好的假象。反之,如果喝水过少,尿液浓缩,不但尿比重增高,尿中的一些细胞(如白细胞、红细胞等)含量也会增加,会造成肾脏灌注不足以及泌尿系感染的假象。
4.老年人体检查肾功能前3天不大量进食高蛋白食物
尿素氮和血肌酐是肾功能的重要指标,这两项检查同样会受到饮食的影响,特别是尿素氮,在大量蛋白摄入后,其在血液中的含量将明显增加,血肌酐值也会升高。为排除饮食的影响,体检查肾功能前3天应当避免大量进食高蛋白食物。
常规管理不常规 第6篇
指导家庭教育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但现实的情况是,很多家长不是不愿意教好孩子,而是没有方法,所以班主任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就是:指导家庭教育。会指导家教的老师,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形成家校育人合力,必然事倍功半。不会指导家教的班主任,可能会“抱着石磙跳芭蕾——人吃了亏戏不好看”。
故事一:清晨的求助
清晨,我接到一位家长的求助电话,说孩子在学校与两个孩子玩耍过程中不小心打碎了装饰瓶,班主任以培养孩子的担当为目的,要求三个孩子赔偿。装饰瓶不贵只有15元,已经赔偿了,但孩子觉得很委屈,说不是他打碎的,情绪低落,压力很大。家长也相信孩子不会对父母撒谎,希望我作为校长出面给班主任解释一下,以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
我建议家长直接和班主任坦诚沟通,并在最后强调:老师,我会让孩子自己来主动找您说明情况,请您帮助安抚一下孩子的情绪。
将信将疑的家长当天晚上即回话说效果相当好,孩子很亢奋:以为老师不会重视,没想到班主任很耐心听完他的解释,并安慰说相信你是无辜的,同伴玩耍失误也很正常,没什么大事,以后小心点就是了,但共同赔偿是敢于担当的表现。家长还说孩子很自信:以后类似的事我可以直接找老师,开始我有点怕老师,其实老师很体贴,今后要善于大胆与老师交流。
不放心就不能省心,不撒手就不能放手,老师和家长可以在背后协商,共同创造孩子成长的机会和平台。我们家长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也不可能帮助孩子扫清前行中的所有障碍,让孩子行走在畅通无阻的平坦大道上。我们可以将每一次困难和问题视为机会,以此影响和促进学生发展。
故事二:采茶
三年级一位家长是茶厂老板,邀请教师赴宴时,和我达成协议:不吃饭,来年春天把全班孩子带到茶园参观采茶。
听说去采茶,整个年级都申请要去。于是,由年级组和各班家委会策划,举办一次亲子采茶比赛。该家长也很慷慨:亲子采一斤茶再奖励一斤茶,现场炼制成茶叶成品,泡茶品尝并装袋分发给每个劳动者回家“享受”。
作为一次亲子活动,孩子及家长的参与度非常高,圆满完成了活动目标:了解了茶知识和采茶技巧,体验了采茶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该年级语文老师也惊喜地发现,本周的周记《采茶》也写得格外精彩。更为令人惊讶的是,本单元的作文(非采茶主题)质量比以往任何一个单元都好很多。可能采茶事件成了促进某些孩子成长的关键事件,他们从中悟到了作文应该怎样写。
事后家长们感悟:作为家长,茶厂老板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不仅关心自己的孩子,也关心班上所有的孩子。老师们的感悟也不少: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生活的集体,比关注个体更重要;孩子生活的集体好了,个体不好都难;育人的道路上,有家长相伴,教师不再孤单;好教师,要会引导家长,指导家教……
就教师如何对待家长而言,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认为家校是对立的矛盾关系,认为家长对学校总是挑剔的;二是无视家长资源,爱来不来,无所谓;三是将家长作为资源来运用,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家长相伴,教师不再孤单。
聚合同伴力量
故事三:讲桌前的提醒
某班学科老师上课时发现讲桌前多了一张写给老师们的信,原来是该班班主任写给同学们的提示。
老师您好,我们班正在尝试发言不举手的试验,班级孩子们有以下几条约定:
发言时站起来面向大多数同学,教室后面的学生发言时,前面的孩子应该扭头关注他的脸;发言不用举手,但不能打断同伴的发言;有争抢发言的情况,须男生让着女生,发过言的让没发过言的同学,离黑板近的让离黑板远的同学。这个规则需要我们长期坚持才能形成习惯,有了您的支持,孩子们对规则的掌握会更快一些,我们希望得到您的帮助。
这样的提醒很多,后来逐步发展成班级教师联谊会集体备班,针对班级问题,班主任觉得有必要协商的会召集任课教师集体讨论,共同努力。这就有了班级约定,以至于后来的全校基本规则的约定,如分享的规则、倾听的规则,号召全校老师共同努力。
作为班主任,应该善于利用资源“为我所用”,比如我们很多班主任找同伴“借表扬”,目的是请其他老师表扬一下自己班级的孩子,往往比自己表扬的效果要好很多。
赢得领导支持
说起管理领导很多人说不可能,其实领导也是可以“管理”的。“管理”好了,可以赢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管理”的不好,会丧失很多机会。
故事四:“校长,您看这个行不?”
学校鼓励老师引导家委会多开展一些户外活动。家长积极响应,一段时间后各班踏青、参观工厂、采摘高潮迭起,活动丰富多彩,甚至家长会都开进了家长的公司。一时间,家长们齐心协力为班级着想的行为也激发了老师们的工作热情。终于有一天,政教主任非常担心地来反映:某班准备带孩子出省,这怎么得了,安全怎么保证?
果然,政教主任还没说完,班主任就进来了。“哦,校长,正好主任也在,我是来反映去湖南游学的事情的,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原来,五年级语文课文中有一个单元是“走近毛泽东”,一个孩子上课时无意说了一句“要是能到湖南去实地看看毛主席的故乡该多好呀!”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班主任与家长们琢磨后,即准备利用双休日去湖南。
我追问这项活动的目的是什么?班主任看来胸有成竹:将课堂衍生到课外,进行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是课程改革提倡的目标。
安全怎么保证?“校长,这是我们准备的安全预案,您看是否合适?”
家长支持么?“都征求了家长意见,这是意见征求汇总表和原件。我们邀请有时间的家长随行,大概有一半的家长去。只有3个孩子说那天有安排,他们去不了。”“我们是以家委会名义发放的通知,是家委会组织的活动。”“租的是交运集团的旅行大巴,旅行社也是大旅行社,全部用的是我们家长的资源,价格都是家委会一起商议的。”“我们还为每个孩子都买了保险。”……
校长能想到的,老师全都想到了。
“校长,您看哪个地方我们还没考虑到,请您出出主意。”
这么周到的计划,做校长的不可能轻易否定。最后决定,学校派行政人员随行帮助,一定注意安全。这个活动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五年级的品牌课程,从旅行社的选择、价格的商议、路线的设计、景点的讲解、住宿的安排等等全由学生完成。
当准备工作充分了,计划周密了,获得支持的可能性就增大了。班主任要想为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资源,就得获得领导的支持,而获得支持的可能性大小取决对领导的管理。比如有的领导是对话型的,因此就得面对面的交流;有的领导是文稿型的,就得善于将计划用文档的形式呈递给领导。
对学生,需要在课堂教学和课程设置上施予影响。课堂,让孩子站在中央;课程,给孩子更多的选择权。当孩子有了自己的选择方向,即使是小学生,也会像装上了发动机一样。对教师,所有任课教师都应该形成合力,朝着一个方向用力。也需要教师自身敏感的捕捉教育时机,加于引导。对家长,需要正确引导,好老师具有较强的指导家教能力。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生活的群体,比关注孩子生活的个体更为重要。
常规管理不“常规”,这个不“常规”就体现了创新。提醒大家注意,我们要向王昌胜老师一样勇于创新、不断创新、永远创新,在“创新”二字上做大文章,做强文章。
点评:德育特级教师张万祥
常规项目 第7篇
1 样品
1.1 收样人必须做好土样的验收和管理工作
1.1.1 土样的验收
检查样品委托书, 内容应包括工程名称、试坑或钻孔编号、取样深度、日期、取样人、试验项目等信息。对样品编号混乱、样品规格与数量不符合要求的, 应及时通知送样人, 并解决清楚, 最后签字验收。
1.1.2 土样的保管
试验室应将验收的样品进行统一编号、登记、顺序存放。应将原状样品和需要保持天然含水率的扰动样品置于阴凉处, 防止扰动或水分蒸发。样品自取样之日起至开始试验的时间应不超过3周。
2 试样试验
2.1 试样的制备
2.1.1 开样前的准备
检查所用环刀、和削土刀和刮平刀, 应及时更换卷边、有缺口、变形、刀刃呈凹型等影响试样质量的环刀和切土刀, 环刀的型号必须符合国际标准, 以避免造成测得的密度偏大、孔隙比偏小、饱和度偏大等情况, 确保试样质量。
2.1.2 开土描述
原状试样应按自然沉积方向开启土样筒, 检查试样结构, 当确定试样已扰动或不符合规格时, 不应制备力学性质和渗透性、动力性质试样。开土描述在验证取土质量、复核测试成果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应该加以重视。描述包括土样岩性、颜色、气味、含水量、均匀性、夹杂物、密实度及其他异常情况。
2.2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2.2.1 准确求取含水量
土的含水率是土的基本物性指标之一。该试验相对较简单, 一般在开样后应立即进行, 以免试验数据偏小。另外由于土样本身不均匀或野外采集时土体与取样器管壁的摩擦作用, 导致天然含水率不均匀, 故依据试验规程应取2个以上的土样进行平行试验, 为了提高试验效率, 含水量盒要采用恒重盒。试样中的水分因地心引力的作用自上往下渗, 因此土样筒上部的土样较硬, 含水量偏小, 中部的土样代表性好一些, 尽量取中部的土样。
2.2.2 正确求得土的密度
制备密度环刀时, 应将环刀刃口向下, 均匀地用力垂直下压, 边压边削, 至土样高出环刀。避免左右晃动产生空隙, 用钢丝锯和刮平刀整平两端土样, 擦净环刀外壁。
对于软土试样, 可将土样水平放置, 切成略大于环刀高度的土样段, 用环刀一次压入制成试样。因多次用力压入环刀会使密度增大, 会使土的凝聚力增加;对坚硬状态的土, 尽量避免用硬物敲击;粉土中的如含小砾石等夹杂物, 应挑出后补上原状样;对于含有钙质结核易产生变形的土样表面不应反复刮削, 要用刃口平整的切土刀整平表面, 避免扰动土样。否则都会使土的天然密度变小, 土的压缩系数增大、压缩模量减小, 同时凝聚力和摩擦角都减小。
土的密度试验也较简单, 应取2个以上平行试验, 误差0.03g/cm3为了正确求得土的密度, 试验中应对照送样单的野外定名.在合适的部位切取试件。只有这样, 密度值才真实可靠。
2.3 土的力学性质指标
土工试验提供的力学指标一般有压缩系数、压缩模量、粘聚力、摩擦角。仪器设备用固结仪和剪切仪等设备, 为了准确获得力学指标须注意以下两点。
2.3.1 对试验设备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GB/T 15046-94《土工仪器的基本参数及通用条件》14.4.2条规定:“土工仪器的使用年限在产品标准中应作具体规定, 各类土工仪器应定期按检验规定检定, 对量测系统每一年检定一次, 检定不合格者应检修或者淘汰, 常用的室内土工仪器连续使用10年应报废, 在产品标准中应规定准确度标准。”
加强试验室仪器设备的监督管理是核心, 试验室应加强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和计量校正管理, 淘汰不合格的仪器设备。
2.3.2 试验过程
力学试验一般为单份一次性测定, 以单值作为最终结果, 所以应由两人共同操作, 确保试验质量。
3 测试人员
土工试验专业技术人员应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资格和经历, 严禁非本专业或未经培训考核合格的人员从事试验工作。保证土工试验人员能更深入地、系统地掌握并巩固专业知识。当使用在培训人员时, 应对其安排适当的监督。
总之, 一份完整的勘察报告离不开土工试验, 为了保证土工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从测试人员、仪器设备、试验过程几个关键环节必须加以注意,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报告数据的真实准确。S
参考文献
[1]GB/T15406-94土工仪器的基本参数及通用技术要求[S].
[2]GB/T50123-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S].
[3]JTG E40-200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S].
常规项目 第8篇
1.1 地表水常规监测评价标准
监测评价标准是进行地表水常规监测的依据, 判断水质的优劣以及是否存在污染物超标等。我国地表水常规监测标准有GB3838-22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11607-89《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渔业水质标准》、GB8987-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以及近20多个行业的污水排放标准等。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水资源管理和监测形势所需, 我国制定出最新的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这一标准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五氯酚、氯乙烯、苯等挥发性卤代烃类的监测标准,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对有毒有机污染物监测的重视, 以及实现对于水污染的现状进行更加有效的控制。
1.2 地表水常规监测的内容
监测项目中又分为了必测项目、选测项目及特定项目等, 这些项目内容一般会根据水体状况的不同而择情监测。地表水的常规监测包括地表水断面的水质监测及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监测两个方面, 其中, 地表水断面水质的常规监测指标有:水温、p H、溶解氧、石油类、粪大肠菌群等共计27项指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常规监测的所涉及的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表一中所列出的23项指标。
1.3 地表水水质监测站网的形成
我国的水质监测项目虽然起步较慢, 但是发展较快, 目前水利部已经形成了以251个水环境检测中心为核心、2861个各种水质监测站点为基础, 对于国控河流以及省控河流进行了点位布设的优化工作, 并覆盖全国的江湖湖泊等的水质监测网络体系。
2 水质常规监测技术的进展情况分析
随着我国对地表水监测项目的重视, 水质监测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从而带动了水质监测质量及水平的提高。水质监测的方法主要有三种:自动监测、常规监测及应急监测。另外, 地表水常规监测项目采用技术路线为:以流域为单元、优化断面为基础、连续自动分析技术为先导, 以手工采样及实验室分析技术为主体, 以及自动监测与常规监测、应急监测技术相结合。
水质自动监测技术是我国水环境监测发展的高级阶段, 通过自动监测系统可以对于本地水系的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进行长时间连续监测, 从而实现对于水质情况及动态变化规律进行有效捕捉, 以及定期做出阶段报告等。但是此监测技术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仍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3 地表水常规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的水质监测各级政府、水行政部门及环保部门虽然在监测技术、环保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3.1 水质监测系统缺乏统一的管理
我国的水质监测管理工作虽然已经从原来的点源、区域监测转变为了对流域的监测管理, 但是, 由于一直以来是“分割管理, 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 忽视了全流域的利益。所以, 实现区域控制与全流域控制相结合仍然是水质监测所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3.2 对于监测站网的进一步优化
虽然到目前为止, 国控网经过了两次优化之后, 已经基本上能够从宏观上反应我国整体地表水水质的情况, 但是现行的水系国控站点不能及时地反应“三河”及“三湖”等的治理效果。所以, 对于地表水常规监测迫切需要更加高级的管理层来实现监测站网的优化配置, 比如设置以流域管理为中心的监测网络体系, 根据特定的监测目的来布设断面, 来全面反应水质的变化情况。
3.3 所选取的监测参数不能全面反映地表水的水质状况
我国城市的河流及各大水系一般以有机污染物为主, 而监测指标中的表征有机物的项目均属于综合性的指标, 不能全面反映各个断面的水质情况。水质监测项目缺乏一定的针对性, 所以, 在地表水的常规监测项目中, 应该根据污染源的不同, 对于污染危害大、出现频率高的有害物作为监测对象, 从而保证水质监测的有效性。
4 结论
虽然地表水常规监测项目总体上得到了很大发展, 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我们还是存在一定差距, 为了提高水环境的监测力度, 我们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进一步的加强: (1) 加强对于近年来出现的水体富营养化监测, 以及加强对监测技术的配套研究开发; (2) 建立水环境监测网络体系,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水质进行重点监测, 以增强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及可靠性, 保证监测质量; (3) 加强对于地表水水质监测的技术支持, 比如利用遥感及GIS技术等。
参考文献
[1]徐晓力, 王建英.关于地表水常规监测及现状评价问题的讨论[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论文集, 2009.
[2]何静.地表水水质常规监测问题的探讨[J].天津科技, 2011 (02) .
[3]唐婧, 赵正彬.地表水环境监测进展与问题探讨[J].新农村, 2010 (10) .
[4]地表水常规监测项目.百度文库.
[5]蒋斌, 吕升.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运维模式探讨[J].绿色科技, 2012 (08) .
常规项目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2 年1 月—2013 年1 月为时间范围, 整群选取此期间内在该院进行诊治的44 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该研究的观察组对象, 并将此期间内该院进行体检的44 例健康人群作为该研究的对照组患者。 该研究中所有研究对象均在自愿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参与该研究。 观察组对象中共有男性23 例, 女性21 例;年龄最小为18 岁, 最大为76 岁, 平均年龄为 (48.72±6.91) 岁。 对照组对象中共有男性24 例, 女性20例;年龄最小为18 岁, 最大为75 岁, 平均年龄为 (48.61±6.87) 岁。 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等相关一般资料进行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血常规检查、常规血生化指标检查、生化新指标检查。 其中血常规检查包括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小板分类;常规血生化指标检查包括白蛋白 (ALB) 、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 (A/G) 、丙氨酸转移酶 (ALT) 、总胆红素 (TBIL) ;生化新指标检查包括腺苷脱氨酶 (ADA) 、总胆汁酸 (TBA) 、前白蛋白 (PA) 。 对两组研究对象的上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1.3 统计方法
该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6.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并行t检验, 同时将P<0.05 作为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常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常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观察组对象的TBIL、ALT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 ALB、A/G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 两组常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生化新指标检测结果
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生化新指标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观察组对象的ADA、TBA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 PA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 两组生化新指标检测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该研究特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生化新指标检测项目进行了对比分析, 包括ADA、PA、TBA等相关指标, 具体如下: (1) ADA是嘌呤核苷酸代谢中的重要酶类, 作用机制在于可对腺嘌呤起到催化效果, 促进次黄嘌呤的生成, 进而促使其氧化成为尿酸向人体体外排出, 可直接对人体肝内残存病变及肝细胞恢复情况作出反映[3,4]。 (2) PA属于一种肝脏合成的糖蛋白, 人体产生肝脏疾病时, PA将更为敏感, 在PA变化不大的情况下, 患者预后较好, 病情出现改善时, PA将出现迅速升高。 (3) TBA是一种在肝脏内合成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而成的结合型胆汁酸, 人体肝细胞发生病变时, 进入血中的胆汁酸含量可出现明显的提高, 由此得知, 血清TBA的升高可与肝细胞的损伤程度成正比[5,6]。
该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的A/G、TBIL、ALT、ALB分别为 (23.24±7.13) 、 (38.71±5.49) 、 (1.31±0.19) 、 (97.32 ±14.33) , ADA、TBA、PA分别为 (24.22 ±13.27) 、 (61.28±31.17) 、 (123.47±22.61) , 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 可见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健康人群的常规生化指标及生化新指标等相关指标差异显著, 上述相关指标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诊断工作中具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进行诊断时可用于进行作为重点项目进行分析。 相关临床研究表明,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常规生化指标及生化新指标检测, 可为患者后期的诊断与治疗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与该研究取得的结果基本相符。
综上所述,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而言, 有效的指标检测是提高诊疗效果、改善预后的重要途径, 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吴运平.慢性乙型肝炎应用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的诊断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 2 (12) :2254.
[2]常丽娜, 王金萍, 施卫兵, 等.超声引导下肝组织活检术在轻度慢性乙型肝炎诊断中的作用[J].安徽医药, 2013, 17 (1) :51-52.
[3]刘晓彦, 马丽娜, 雒夏, 等.肝硬度联合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诊断乙肝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中的价值[J].中华肿瘤杂志, 2015, 37 (2) :119-122.
[4]崔莎莎, 郑伟, 许云, 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学指标检测对肝纤维化诊断的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4, 35 (22) :3046-3050.
[5]匡莉, 陈萍, 郭鹏, 等.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分级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 2013, 53 (36) :88-90.
常规项目 第10篇
关键词:病毒性肝病,生化检验,回顾性分析
最近几年, 我国对肝病的预防工作进行了高度的重视, 肝病的种类很多, 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就包括病毒性肝病, 肝病主要包括: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度肝炎以及肝硬化等等, 这种疾病如果没有得到早期诊断以及正确的治疗, 易出现恶化现象, 进而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现今, 在对该病进行诊断时, 血液生化检验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检查项目, 由此可以看出血液生化检查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间进行诊治的86例病毒性肝病患者, 对其常规的生化检验项目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总结如下。
1 急慢性肝炎常用生化检验项目
1.1 急性肝炎的实验室检测
主要包括: (1) 筛选试验和血液生化相关的检验项目包括: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γ-谷氨酰基转移酶 (γ-GT)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尿胆红素与尿胆原、前白蛋白 (PA) 及总胆红素 (TBIL) 等。 (2) 诊断病因的实验方法对于怀疑可能为病毒性肝炎的患者, 要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病原学检查, 例如进行乙型肝炎五项检测。 (3) 对病情进行判断以及制定后续的实验计划这时进行生化检验主要包括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ST、ALT、GGT铁、总蛋白测定、凝血酶原时间以及免疫球蛋白测定等等。
1.2 慢性肝炎的实验室检验
同样包括有三个部分: (1) 筛选试验主要关系到的生化检验项目包括:胆红素、血清转氨酶、白蛋白/球蛋白比值、蛋白电泳以及GGT等。 (2) 诊断病因的实验方法主要是测定患者的乙型肝炎五项, 同时测定抗-HCV、平滑肌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抗核抗体以及抗-HDV等。 (3) 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这时需要测定的项目为:血清总胆汁酸、凝血酶原时间以及免疫球蛋白等。
2 肝硬化常用生化检验项目组合
有研究证实, 肝纤维化指标的检测能够准确判断肝纤维组织增生, 但是结果表明数值升高并不一定出现了肝硬化。有研究表明, 静止期的肝硬化患者进行检测时其数值不一定升高[1]。现今, 临床上在对肝硬化进行诊断对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时, 仍然将穿刺肝组织活检作为诊断依据, 但是这种检查方法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损伤, 同时对穿刺部位的选择较细致, 这就使得进行诊断时运用穿刺活检的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性。现今, 在对肝硬化进行诊断时主要应用的实验室生化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2.1肝功能实验通过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肝功能实验结果表明白蛋白的水平有所降低, 而球蛋白的水平会明显升高, A/G发生显著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会出现程度不等的升高, 而胆固醇水平会有显著的下降, ALT水平会有轻至中度的升高[2]。如果患者的肝细胞出现的严重的坏死, 那么AST活力和ALT相比, 前者水平较高。
2.2其他生物化学检测项目
(1) 透明质酸 (HA) 在肝内代谢中透明质酸为中间合成的一种产物, 对肝病患者来说, 肝间质母细胞会出现增生, 因而会使HA的合成增加, 同时损伤肝细胞, 导致血肿HA的降解及摄取出现显著的障碍[3]。 (2) 层粘连蛋白 (LN) 其为一种基膜成为, 位于细胞外间质中, 当肝出现纤维化时, LA的沉积以及合成会明显增加。 (3) Ⅲ型胶原其为血管基膜的组成成分, 当肝发生纤维化时, 对使Ⅳ型胶原含量增加, 进而导致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出现, 进而时肝细胞的损伤更加严重。
3 肝癌常用生化检验项目组合
现今, 临床医师普遍认为肝癌是由于乙型肝炎病毒 (HBV) 的致病, 曾有病理学研究指出, HBV可以间接或者直接导致癌症。癌症自身的细胞就会出现异常, 给机体带来很多不良影响。现研究肝癌对机体代谢的影响。
3.1对糖代谢的影响能够使糖的有氧氧化降低, 增加糖酵解过程, 同时减少糖异生现象, 增加磷酸戊糖通路, 这会引起一些患者出现自发性低血糖症。
3.2对氨基酸及蛋白质的影响肝癌患者会使氨基酸的分解能力减弱, 进而表现为蛋白质合成过快, 最终引起氨基酸分解代谢的相关酶活性有所降低。但是其它的非癌肿组织内的蛋白质分解能力会显著提高。
3.3对脂类代谢的影响有研究指出, 在对肝癌细胞进行检测时, 发现磷脂水平也会有所降低, 然而三酰甘油的水平则会明显增加, 通过以上的各项指标, 为临床医师对肝癌进行诊断时提供了依据, 也可以作为评价肝癌疾病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现今, 临床医师在要求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时, 生化检测已经成为一种常规检查项目, 这大大的提高了医学界对试验结果准确性, 对临床诊断及治疗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因生化检验的结果只是建立在一些医学模型的基础上, 因而不可以完全依赖其结果, 仍然需要临床医师进行试验以及对多个数据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进而得出更加精确的诊断结果。
参考文献
[1]赵喜平, 巩小东, 李波.生化检验在不同肝病评估模型建立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 2010, 21 (36) :75.
[2]高杰, 栗光明, 王福顺, 等.单中心125例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术前肝脏储备功能评估的临床价值[J].肝胆外科杂志, 2011, 14 (1) :241.
常规项目 第11篇
关键词:健康体检,常规检查,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仍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危害着人类健康, 估计到2015年发展中国家有900万人死于癌症, 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 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环境污染, 恶性肿瘤面临的形势愈发严峻[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健康体检越来越受重视, 而健康体检已成为早期恶性肿瘤检出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本院近2年健康体检筛查出的恶性肿瘤进行回顾分析, 观察常规体检对恶性肿瘤检出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2012年来本院行健康体检的95 267例体检人员, 其中男62 448例, 女32 819例体检人员, 年龄7~93岁, 平均 (50.98±2.68) 岁。体检人群主要分布于上海、无锡、苏州、常州等地区, 且95 267例均行超声、放射、检验及外科常规项目检查。
1.2 研究方法
1.2.1 所有健康体检人员均接受常规项目检查
(1) 体格检查:内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妇科; (2) 影像学检查:X线摄片及腹部、甲状腺、乳腺、前列腺、盆腔等部位超声探查; (3) 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 生化全套、宫颈涂片及肿瘤标志物, 部分受检单位选择胸部CT检查。其他特殊检查如电子胃镜、钼靶、增强CT、肠镜等根据病史及以上常规项目普查发现问题的由各科主检医师决定是否增加, 肿瘤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肿瘤学高级教程》[2], 所有恶性肿瘤病例均经回访病理证实。
1.2.2 主要设备
飞利浦IU-22、HD11;西门子S-2000;GE-Logiq7、E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Philips Buckydiagnost摄片系统, Philips Briliance 40层52排螺旋CT。贝克曼DXI800、拜尔Centaur和罗氏Cobas6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仪, 日立7600-21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2.3 运用PACS系统
可按被检者姓名、检查项目、检查时间、诊断结果等综合搜索, 可显示同一被检者不同时间内检查结果, 诊断医师可对比上次检查结果作出正确诊断。依据本院恶性肿瘤随访统计报表, 进入HIS系统-体检结果查询, 检索有随访结果的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像检查报告、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相关临床资料。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常规检查项目各肿瘤检出分布情况
常规项目检查检出13种, 共计179例恶性肿瘤, 以甲状腺癌检出最多为49例, 其次为肺癌33例。13种恶性肿瘤中甲状腺癌、肾癌、胰腺癌、膀胱癌均为超声检出, 肺癌均为放射检出, 13例前列腺癌有12例为检验检出, 2例乳腺癌及1例肠癌为外科检出。见表1。
2.2 179例恶性肿瘤检出率分布情况
179例恶性肿瘤中超声检出110例、放射检出37例、检验检出29例、外科检出3例, 肿瘤总检出率1.879‰, 超声、放射、检验及外科检出率分别为1.155‰、0.388%、0.304%及0.031%。见表2。
2.3超声与放射恶性肿瘤检出情况的比较
超声恶性肿瘤检出分别与放射、检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36.280、12.780, P<0.05) 。
2.4 不同年龄恶性肿瘤检出率的比较
本组≥70岁人群恶性肿瘤检出率24.566‰, 40~69岁3.145‰, ≤39岁0.369‰, 此3个年龄阶段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3 讨论
在过去30年中, 我国大多数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 在北京市, 恶性肿瘤已成为居民死亡率最高的疾病[3]。本文资料显示, 本院健康体检95 267例, 常规检查项目检出13种共计179例恶性肿瘤, 总检出率1.879‰恶性肿瘤。179例恶性肿瘤检出前4位的是甲状腺癌49例、肺癌33例、肾癌22例、肝癌17例, 而前列腺癌及乳腺癌检出均为13例并列第五。4种常用检查方法, 以超声检出最多110例, 其次放射37例, 仅依靠检验检出异常的29例, 仅体格检查异常的3例。
本组≥70岁人群恶性肿瘤检出率10.031‰, 40~69岁2.179‰, ≤39岁0.653‰, 此3个年龄阶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48.912, P<0.05) , 与吴勇等[4]不同年龄阶段恶性肿瘤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70岁、60~69岁、≤59岁大致相似。了解中老年恶性肿瘤发病情况, 分析恶性肿瘤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特点, 以提供防治措施。做好年度体格检查和早期有效预防、早期诊治, 科学调整膳食结构, 规范健康的生活方式, 积极治理环境污染及加强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是提高防治水平, 降低死亡率的重要举措[5]。
近年来, 恶性肿瘤发病率情况有所改变, 有关资料表明, 甲状腺癌和肾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6]。而空腹肝胆胰脾双肾通常为必检项目, 超声对肾癌检出明显优于肿瘤标志物及相关临床表现[7], 且超声检查具有简便、无创、快速、筛查等功能, 在疾病的早期发现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8]。本组110例超声检出恶性肿瘤前4位依次为甲状腺癌、肾癌、肝癌、乳腺癌, 其中甲状腺癌居首位, 49例甲状腺癌中1 cm以下的微小癌26例, 占甲状腺癌总检出例数的53.061%。49例中连续2年超声检出有甲状腺病灶的5例, 其中3例病灶大小无明显变化, 另2例变化显著。22例肾癌中男女均为11例, 22例中3cm以下的小肾癌8例, 占肾癌总检出例数的36.363%;22例中有2例第1年未检出肿块, 且有1例CA19-9为41.9 ng/m L。17例肝癌中小于2 cm的微小肝癌4例, (>2 cm, <5 cm) 小肝癌8例, 占肝癌总检出例数70.588%, 17例中肿瘤标志物增高的7例。
对于健康体检, 肝脏应作为重点检查内容之一, 乳腺检查应作为女性必查项目[9]。在众多影像检查手段中, 钼靶与超声仍是最有效的方法[10], 本组13例乳腺癌, 有10例为超声检出, 1例为钼靶检出, 其余2例为外科检出。本组10例超声检出的乳腺癌, 占乳腺癌总检出总例数的76.923%, 且均为小乳癌, 可能是我院乳腺检查首选超声。10例乳腺癌中5例连续2年来本院体检, 其中4例第1年均未见肿块, 另1例第1年右乳超声检出小于1 cm的低回声肿块、次年肿块增大且见沙粒样钙化, 遂拟诊为乳腺癌。说明了定期在相对固定的医疗机构进行健康体检, 可以达到恶性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
全国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第1位是肺癌, 城市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第1位的是肺癌[11], 因此在放射体检中检出无症状肺癌, 成为体检较为重要的目的之一, 本组肺癌33例, 其中胸片检出23例, 占肺癌总检出例数的69.69%, 余10例肺癌9例为胸部CT检出, 1例为肿瘤标志物增高CEA 242.59 ng/m L。
肿瘤标志物作为恶性肿瘤筛查项目之一, 部分已被列入常规体检项目。本组13例前列腺癌中, 12例为肿瘤标志物增高, 占检出总例数的92.31%;21例胃肠道恶性肿瘤, 有11例是仅表现为肿瘤标志物增高, 占检出总例数的52.38%。本组检验阳性提示的有52例, 其中肿瘤标志物增高的有49例、粪便隐血阳性2例、1例血常规明显异常 (后外院确诊多发性骨髓瘤) 。49例肿瘤标志物异常中, 有24例为外院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余25例结合其他检查明确诊断的。
常规体格检查在健康体检人群中恶性肿瘤检出低, 可能是因为体检中检出恶性肿瘤, 大部分为早期, 肿块相对较小, 阳性体征不明显, 且有相当部分人群拒绝肛检等有关。本组外科触诊发现异常的, 除2例乳腺癌外, 还有甲状腺触及增大1例, 1例肛检有出血并触及肿块, 后肠镜确诊为结肠癌。
提高自身主动健康体检的意识, 做到早期发现癌症, 是提高癌症治愈率的关键[12], 因恶性肿瘤具有隐匿性发病特点, 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 通过定期健康体检, 才能早期发现恶性肿瘤[13]。健康体检超声检查结合病理学诊断对发现恶性肿瘤费用低, 实用价值高[14]。有资料显示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术后恶性肿瘤患者, 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病情,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15]。本组检出的179例恶性肿瘤中110例为超声检出, 占总检出例数的61.453%;37例为放射检出, 占总检出例数的20.670%;检验独立检出29例占总检出例数的16.201%。179例恶性肿瘤中超声、放射、检验及外科检出率分别为1.155‰、0.388%、0.304%及0.031%。分别比较超声与放射、检验对恶性肿瘤的检出情况,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36.280、11.010, P<0.05) 。
常规项目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