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不走回头路
爱情不走回头路(精选5篇)
爱情不走回头路 第1篇
西舍小学其实是个村办小学, 高老师一放学就忙着给我们烧饭弄菜。陶均的爸爸在南京船运公司工作, 不常回家, 但陶均有两个妹妹, 一个叫小芸, 一个叫高林, 小芸活泼, 老远就能听见她“咯咯”的笑声;高林文静, 常常一人在门前的操场上托着下巴像大人一样沉思, 偶尔喊我们一声“哥哥”, 声音也轻得像蚊子哼哼。我们那时血气方刚, 饭前饭后常常高谈阔论, 踌躇满志。两个读小学五年级的小妹妹常常用崇拜的眼神看着我们, 使我们的谈论受到鼓励。
时间长了, 我才知道, 高林虽然叫高老师“妈”, 其实她并不是高老师生的, 她应该叫高老师“姑姑”, 她爸爸是高老师的弟弟, 以前在一个遥远的地方做“右派”, 现在是兰州大学的老师, 而她妈妈在生下她不久就死了。我陡然明白了小小的高林为什么习惯了沉静, 我是兄妹五人中的大哥, 年龄比他俩大几个月, 我不知不觉中更加爱护这个让人心疼的小妹妹。
高林喜欢看书, 她从兰州带来了许多我没见识过的名著, 只有在讲到作品中的人物和故事时, 她圆圆的小脸上才神采飞扬, 乌黑的瞳仁闪闪发亮。她给我讲《鲁宾逊漂流记》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忙于迎接高考, 我没有更多的时间听她讲述, 但我愿意看她讲述时身心沉醉的快乐, 常常要走时才轻轻打断她。那时她其实只是十一二岁的孩子, 却也清楚高考对我们命运的利害关系, 高林说, 哥哥, 我把这两本书借给你, 你抽空自己读吧。
我把两本书都拿在手里, 两本书都用牛皮纸包着封面, 高林说, 哥哥, 你可别弄坏我的书。不会的, 我知道高林最喜欢的是书, 借书给我的话说出口, 心里说不定就后悔了, 我用当时流行的话说, 我一定像爱护自己的眼晴一样爱护它。
高考恢复不久, 中学生的作文竞赛、数学竞赛也开始兴起, 我曾在县里首次组织的高中生作文比赛中获一等奖。有一天, 高林晚饭后不停地用眼晴看我, 我估计她有什么话要跟我讲, 果然, 她拽我到一边, 递给我一本方格子作文本, 说是她在兰州读四年级时写的作文。那作文本的纸是褐黄色, 明显没有我们这边学生用的作文本纸质好, 但高林的作文却让我大开眼界, 她作文中描写的兰州, 有滔滔的河水, 钢铁的大桥, 灿烂的灯火, 在一个四年级孩子的笔下让我至今记忆犹新。我知道了这个文静的小女孩心中, 其实藏着一个我不知道的世界, 藏着一份连那时自以为是大人的我也未必能懂得了的爱和恨。我还给她的时候说, 你比哥哥们的作文都棒, 高林羞涩地低头笑了。
高考后等待录取的日子, 我常常还是待在高老师家。这个暑假, 我见到了高林的爸爸, 那时是一个精神焕发的中年男人。他每天早晨跑步、练哑铃, 傍晚去河边游泳, 骄傲地告诉我们, 他在高淳县中当年创下的短跑纪录十几年无人打破, 但他耳朵背, 有时候高林跟他讲话时不习惯高声喊叫, 他盯着女儿的嘴巴会困惑地皱眉头, 而高林则会无奈地凑到他耳边。
高林的爸爸其实在老家早就是个名人, 但出名并不是由于他的学问, 而是他的“离婚事件”。高林的母亲去世后, 她爸爸在老家再婚, 并且又生了两个女儿。“右派”摘帽后, 她父亲提出离婚。当时很多人都视她父亲为当代“陈世美”, 据说连县里的领导也是这样评价他。他回高淳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离婚, 但总是沮丧而归。
我听到过高林的爸爸在县中读书时的一个传说, 说他很少去上数学课, 数学经常考零分, 即使去上数学课, 也是自己画一节课的画。当时我不知道还有一个钱锺书先生也是这样偏科的天才, 对她爸爸仰慕不已, 因为我第一年高考数学分数只得了个个位数。
我只知道她爸爸是个画家, 因为她爸爸的两个大学同学我认识, 都是搞美术的, 一个姓耿, 在文化馆当馆长;一个姓蒋, 在县中当美术老师。但我从没看到她爸爸作画, 倒是时常看到他趴在高老师的办公桌上写字。有一回, 他突然让我写几个钢笔字, 我惴惴然写了, 他不作评价, 让我帮他抄写一份手稿, 给了我一沓厚厚的大8K方格稿纸, 那真是漂亮的稿纸, 我记得稿纸的右下角印着“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字样。在抄稿的过程中, 我明白了几分, 她爸爸可能是个美术评论家。
高林的爸爸在高淳的期间, 是高林说话多一些的时候。我帮她爸爸抄完稿子, 她爸爸曾经要送我一张钟馗的人物画, 我走的时候悄悄留下了。我不太喜欢这个面目狰狞的捉鬼者, 我弄不明白, 他为什么这么喜欢画钟馗, 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的鬼魅需要钟馗去捉吗?后来在高淳很多朋友的藏画中, 我都看到过他画的形形色色的钟馗, 而且那时他送人的画无一例外皆是钟馗。我问高林, 你爸爸只会画钟馗吗, 高林说我爸爸会画毛主席像会画天上的仙女, 我说你爸爸不是画家而是理论家, 高林说我爸爸他是画家也是理论家还是作家。高林气呼呼地翻出一本文学杂志, 好像刊名叫《北方文学》, 有一篇小说真的是署的她爸爸的姓名。
因为她爸爸在闹离婚, 高老师一家也不和高林后妈娘仨往来, 但高林一直知道在这个小城中有着她同父异母的两个妹妹。那一年我终于收到了高考录取通知, 我考取了江苏师院中文系, 填报志愿的时候, 高老师说这是高林爸爸读的大学, 那时叫“苏南美术专科学校”。我从乡下匆匆赶来向高老师报喜, 路过电影院拐角时, 却发现小小的高林立在那里看着不远处, 正是纺织厂下班时间, 很多老人、小孩都在厂门口等候家人。高林在等谁呢?我忽然心中有了数, 她爸爸后娶的妻子正是这个厂的工人, 她是想看看这个传说中的后妈还是想看看在人群中等候的妹妹呢?我没有问她, 告诉她我被录取的喜讯, 牵着她的小手回了高老师家。
再见到高林的时候中间隔了五六年, 那时侯高老师一家已搬到了襟湖桥头的老房子里, 房子依然窄狭。我分配在高淳乡下一所中学教书, 陶均南大毕业后在国际关系学院读研, 高林被他爸爸接到了成都读书, 偶尔来高淳我都没能遇上。但这一年寒假, 我刚踏进那间沿街的堂屋, 就看到了坐在侧屋里的高林, 已经长成了大姑娘的高林, 我欣喜地叫了一声她的小名“林林”, 她迟缓地站起来, 冬天的高林穿着棉袄显得臃肿, 脸上也好像有几分浮胖, 站在那里默默地看着我。我是余晓哥哥啊, 你忘记了?高林想了一会, 点点头, 我觉得她愈长大愈沉静了。后来高老师把我拉到一边, 告诉我高林是回来养病的。我问生了什么病, 高老师用手指指脑袋, 告诉了我高林升学和恋爱受挫的事。我从门缝里看着默默坐在那里的高林的侧影, 心中袭过一阵一阵的疼痛。
高林又很快回到她爸爸身边去治病了, 她爸爸离婚成功, 又有了新的家庭。我常常能在媒体上看到她爸爸的消息, 她爸爸已成了名人, 成了中国美学界的一面旗帜, 成了高老师心中的一份骄傲。我向高老师打听得更多的是高林的病情, 我私下觉得, 有这样一个显赫招摇的爸爸, 对病中需要照顾的高林未必是一件好事。
我的担心不是多余。
有一天我从陶均那里得到了高林自杀的消息。高林死在她爸爸流亡异国后不久, 她亲自送她爸爸和爸爸的第三任妻子踏上了远去的旅程, 一个人孤零零地守候在那个清冷的城市, 等不到她爸爸的音讯, 她选择了离开这个没有温暖的世界。她死的时候病已痊愈, 只有二十五岁。
陶钧后来移居澳大利亚, 我也调进了南京教书。偶尔, 我假期去看望高老师, 我们都躲闪着不提到高林。小芸已经成家, 她的孩子也像她孩提时一样活泼可爱, 我们的另一个妹妹高林, 她在那个世界会不会冷清?
有一天我在网上读到了北岛在美国拜访高林爸爸的文章, 看到了她爸爸的照片, 那已然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据说他拒绝与外界联系, 从来不肯接电话, 我想或许是因为他耳背, 或许是因为他这样一个父亲内心永远需要一种宁静让女儿听到他的忏悔。这时候的他, 最需要的是高林在自己的身边, 而高林最需要他的时候, 他在何处呢?
高林的姓名据说是她父亲取自陆游《残冬》诗中的一句: “已见微绿生高林”, 也有人说是取其父母“高尔泰”“慈林”名中各一字, 我想高林短暂的一生中或许真的只有过些许的绿意, 没能等到绿树成荫, 她在等待中孤单而绝望, 只有另一个世界中母亲的怀抱才是她的归宿, 她才会决然赴身。
若干年之后我读到了高林爸爸在大洋彼岸写给她的文章, 题目是《没有地址的信》, 我读完后趴在书桌上泪流满面, 让我的女儿十分惊悸。我怕吓了女儿, 擦干泪, 从书架的顶格取下一本牛皮纸包着的书, 书名是用钢笔写在牛皮纸上, 叫做《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书名下面是八个字“有借有还, 再借不难”, 这是一本永远无法归还给高林的书了。
跳槽后不适应要不要走回头路 第2篇
关于跳槽后的困惑,李先生的故事或许代表了许多职场人士的心声―――李先生原本在一家知名公司做销售,熬了8年终于做到了部门经理的职位,不过还是免不了要经常出差和应酬。老婆经常抱怨他没时间照顾孩子的家人,李先生也厌倦了这样的不规律的生活,于是他跳槽去了一家事业单位做部门负责人。
到了新的工作岗位,李先生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下班就回家陪孩子,生活也很规律。悠哉了一段时间后,李先生发现少了应酬的生活多少有些落寞,而收入的锐减更成为横亘在他心中的一根刺,一时间很难调整过来。
对于未来的方向,李先生有些迷茫,已过而立之年的他的职业发展路径该如何规划?是调整心态接受现在还是回归从前?会不会有更好的第三种选择?
专家陈功分析:成就感缺失是职场人跳槽的主因
时下,跳槽现象纷繁,多方面的因素导致目前跳槽成为“流行时尚”。职场人士跳槽的主要动机是什么?成功职业指导中心的职业指导专家陈功根据多年的观察总结了以下几个因素:薪水、工作兴趣、工作压力、职业前景、人际关系。从表面上看,目前人际关系对职场人士跳槽的影响越来越大。
其实,将以上因素综合起来考虑,跳槽人士或者整个职场人群最终追求的核心价值在于职业成就感。陈功表示,职业成就感是用来衡量一个人的工作满意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个人职业成就感的高低可能是以上某方面因素也可能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陈功分析,影响职业成就感的因素中,薪水并非首要因素。有更好的收入、职业前景表明你有更好的机会选择,可能选择离开。但是,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工作压力等方面存在问题,则能够“迫使”你离开。所以这些因素往往更能影响职业成就感,
对于跳槽人士的全新职业选择,陈功告诫职场人士,一定要慎重地分清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工作本身的满足感”,即职业本身的性质符合你个人的心理和精神需求,这是内在的满足感;其次是“工作带给你的满足感”,比如短期内你取得了良好的业绩、收入,但你可能对这份工作并不感兴趣,这仅仅是外在的满足感。所以,当我们考虑跳槽的时候,必须考虑清楚:我需要哪方面的满足。或许,理想的选择是“内外兼收”,所以跳槽人士更得慎重,考虑清楚了再“跳”。
诊治:需考虑将来“被动退出”的问题
陈功表示,李先生的经历具有典型性。李先生的困惑根源于职业成就感与职业定位的问题。
职业成就感:李先生跳槽后因为职业成就感的降低而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具体是由“薪水”的减少和应酬等“人际关系”变化两个因素造成的。心理落差并不完全因为“职业成就感”的降低,可能是因为以前的职业惯性,在新的环境中未调整过来。所以,李先生应该权衡自己的职业成就感所需的核心价值在于那一方面,调整心态、积极适应、冷静思维是必要的。
职业定位:李先生的另一个困惑在于是否应该“吃回头草”。陈功表示,一般人往往认为职业发展都是呈上升态势,但并非完全如此。许多行业、许多人群达到某一个阶段之后职业发展往往会逐步萎缩,比如女白领阶层往往都是年轻人的天地。
李先生目前的想法是,如果回到以前的销售岗位应该能更上一层。但一个现实问题是,销售行业淘汰速度极快,精力、年轻是必要的资本。李先生现在算是“主动退出”,继续干下去将来却有可能“被动退出”,这是应该考虑的。现在身处事业单位,收入较低、晋升较慢,但从长远职业规划来讲、从包括家庭等各方面因素考虑,则有很多积极的因素。
建议:了解自己需求权衡利弊
李先生毕竟情不得已跳了出来,对待新工作需要有一个适度的适应期和观察期,“吃回头草”或者“再跳”勿作匆忙决定。李先生一定要对自己的综合状况进行平衡考虑,事业与家庭、内因与外因不能因为一时的情绪反应而有失权衡。
爱情不走回头路 第3篇
文章认为,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实践证明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改革开放过去、现在和未来始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因此,在新的更加艰巨繁重的任务、新的更加错综复杂的环境面前,我们必须坚定信念:坚决走充满生机活力的新路,决不走实践证明是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走那种改旗易帜、放弃共产党领导、放弃社会主义的邪路。惟有坚持改革开放的必由之路,始终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我们才能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航船乘风破浪,驶向更加光辉的未来。在这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上,全党要坚定不移,全国人民也要坚定不移。
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浩雷在《决不走回头路》一文中指出,决不走回头路,是我们从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和成功实践中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我们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针。
文章认为,决不走回头路,意味着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意味着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善于汲取历史经验;意味着推进改革开放必须着力解决好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意味着推进改革开放必须不断提高对改革自身规律的认识。
文章强调,改革开放能否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我们的方针政策、应对能力和精神状态。在改革开放全面铺开后不久,邓小平同志在一次登山时曾对陪同人员说过一句寓意深远的话——“向前走,我不走回头路!”这句话对于我们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具有深刻启示意义。
爱情路上,好马也吃回头草 第4篇
两年前的那个夏季,同事给我介绍个对象,告诉我这个人名叫赵辉。见面的那天,赵辉开了辆面包车,我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我上车后,车门总是关不上,赵辉下车转到副驾驶位置的门外,抬脚朝门上猛踹几脚,踹得我心惊肉跳。赵辉从外面拉拉门,对我说道:“行了,这门关上了。”然后绕回来上车。但是,这车实在是不给力,发动了差不多十分钟才发动起来。赵辉好像没事一样,一遍一遍地发动车,还自我解嘲道:“我这车简直就是一老爷车,有相当高的收藏价值,除了鸣笛的时候喇叭不响,其他地方都响!”我在心里暗暗叹息:“这人心理素质真够高的,车都破成这样了居然还好意思开出来相亲!”
车开到了一家饭店门口,赵辉熄火下车,但是,我这边门怎么都开不了,弄得好像我是赖着不肯下车一样,已经下车的他见状赶紧转到我这边帮我开门。车窗没有关,赵辉还把手伸进来试图从里面打开,可是试了好久,就是打不开,饭店门口的保安见了捂着嘴窃笑,我的脸开始发烫。赵辉见实在打不开,不好意思地说道:“刚才我那几脚踹得太狠了,估计车门的锁被我踹坏了,你从驾驶座这边的门出来吧。”说完,赵辉又绕回来给我打开了门。驾驶室空间比较狭小,我狼狈地侧身一点点蹭,然后钻了出来。
赵辉居然觉得这只是个小节而已,一点不为此感觉羞愧,居然雄赳赳气昂昂地进了饭店,那顿饭吃得特别没有意思。席间,都是听赵辉在眉飞色舞地宣扬他的伟大目标:把目前二十多平方米的小超市变成一个五百多平方米的中型超市,从二十多平方到五百多平方的营业面积。这中间的跨度太大了,估计我到死也看不到赵辉的中型超市。想想赵辉的车门先是关不上后是打不开,我就觉得这是个夸夸其谈不靠谱的人。
吃完饭后,赵辉说:“我请你看电影去?”我淡淡地说道:“不用了,我还有点事,我要回家了!”赵辉笑了笑说道:“行,那我送你回去吧!”想到惹我不开心的破车,我可不想在邻居们面前丢脸了,于是说道:“不用了,你忙吧,我自己打车回去。”赵辉沉默了一下,说道:“那好吧,正好我也有事,我需要去进一批货去,那咱们就再见了……”
这段相亲经历很快被我忘到脑后。
二
后来我又相过几次亲,都无缘而终。去年三月的一天,姨妈给我介绍个对象,是她中学同学的儿子。见了面,我们俩就乐了,原来还是赵辉!他好像和面包车特别亲,这次相亲居然还是开辆面包车,只是这辆面包车是新的,比上次那辆大了很多。
赵辉说道:“上车吧,先请你吃个饭,然后送你回家,反正你上次没有看上我,这次也不会看上我!”说的时候,赵辉哈哈地笑,一点不尴尬,弄得我倒是不好意思起来。
吃饭的时候,赵辉说道:“上次相亲开那样的破车,后来车门开不了,弄得挺掉链子的,其实,我当时有笔钱完全可以买辆轿车开,但是,考虑到我的小超市需要扩大经营面积,钱需要花在刀刃上,于是后来就把钱投入到扩大经营上面了。现在生意好些了,我就新买了辆面包车,为的是进货方便。”我想起上次吃饭的时候赵辉的豪言壮语,就问道:“两年前,你说要把超市变成五百多平方,还说要聘请我当老板娘啥的,老板娘我没有福气当了,我想问问你的超市现在发展得怎么样了?”赵辉尴尬地笑了笑说:“离五百多平方远着呢,现在只是发展了一百五十平方左右的营业面积,还算是个小超市。惭愧啊惭愧,干来干去进步不大!”我安慰道:“已经很不错了,进步好几倍了!”赵辉笑道:“嗯,你这么说,我还有点欣慰……”那天我们只是闲聊天,感觉像老朋友一样亲切,只是两个人都没有好意思谈相亲的话题,毕竟以前相亲过一次并且无果而终,赵辉认为我还是像以前那样对他没有感觉,但是,我却开始对赵辉有些好感了,在有能力买轿车的时候却依然开着破面包车,为的就是把钱花在刀刃上,这种踏实的精神我很是欣赏。
吃过饭后,赵辉主动要求开车把我送回家,人家都要送我回家了,咱也不好意思赖着不走,更不好意思暗示人家陪我散步,只能内心失落脸上却假装淡定地上了车。
我到家后,望着远去的面包车,心里怅然若失。
接下来的那个周六,我有意地在赵辉超市附近晃荡。半年前,与赵辉的超市一条马路之隔,新开了一家大型超市,这家超市是一家著名的“洋超市”开设的分店,三层楼的营业面积加一起,足足有五千多平方。我不禁为赵辉担心,面对这么强大的竞争对手,赵辉的超市还不倒闭?
我在这家洋超市一楼外的马路边晃悠的时候,看到赵辉扛着一袋大米过马路而来。赵辉看见我的时候有些惊讶:“你怎么在这儿?”我说道:“我刚才逛这超市,刚出来。”赵辉点点头,然后指着放在地下的那袋大米说道:“我这是给顾客免费送货去,为了节省成本,我都是扛着去,不用汽车送,现在汽油费太高了,送袋大米挣的钱还不够油钱呢!还有,这个大超市是上午八点半开门,晚上是九点关门,我呢,是早晨五点就开门,晚上十一点才关门。我请的员工,他们是朝九晚五,其他时间是我自己顶着。”说完后,赵辉把大米往背上一扛:“我不和你说了,顾客还等着我呢。如果你现在没事,欢迎你去我超市里玩,我十分钟后就回来!”
三
到了超市后,我溜达了一圈,发现这个超市叫粮油店更贴切一些,因为一半的地方都放置着各种产地的大米、粮油以及面粉,挂面等等,还有各种调味品。我正溜达的时候,赵辉回来了,走到我面前不好意思地说:“没有办法,旁边有个大型洋超市,我就得适当地调整经营思路。我们这附近有很多老人单独住,儿女在国外留学或者是外地工作,有的虽然就在本地但是因为忙一个月也不去父母家一次。这些老人买米、面、食油什么的都成了问题,特别是那种住老式楼没有电梯的,让他们扛一袋二十斤装的大米都费劲,于是,我们超市就实行买粮油什么的免费送货。当然了,如果买其它商品买多了不方便携带,我们也免费送货。你看到门口那个人力三轮了吗?如果货物多了重了,我就用人力三轮车送,两条腿蹬着就行,不用汽油也不用电,环保得很!”说完,赵辉自己咧嘴笑了。
我以前真是误会他了!对这个白手起家的踏实勤劳的小伙子,我心中暗暗佩服的同时也很快喜欢上了,我非常愿意与这样的好青年携手奋斗共创甜蜜明天。看着排成长队交款的顾客,我说道:“看来你们这周末太忙了,你们才两台收款机,肯定不够用的。你再添置一台收款机吧,以后双休日的时候我来店里给你打工,不过,不用你发工资的!”赵辉听了,高兴得挤眉弄眼,龇牙咧嘴地说道:“什么叫免费打工啊?你是想当这个超市的老板娘?你这招太狠了。不过,我就喜欢你用这样的狠招……”这话说得也太直接了,不过,我也挺喜欢他这样的说话方式……
此后每个周末,我去赵辉超市里免费当收银员,顾客买东西不再像以前那样排成长队了,这样,不但留住了老顾客,并且吸引来更多的新顾客。赵辉每天忙着给老年顾客或者采购大量货物的孕妇等行动不便顾客送货,忙得不亦乐乎,遇到难得的喘气机会的时候,赵辉总是一边喝水一边冲我挤眉弄眼地傻乐,看赵辉那可爱的傻样儿,我心里甜滋滋的……
上个月,我和赵辉登记结婚后,我立即从单位辞职了。如今,我们俩一起经营着这个超市以及我们的婚姻……
爱情路上难免有错过的缘分,清醒后回头去找,那样,才有可能捡回遗失的幸福。因此,爱情路上,好马也可以吃吃回头草……
如果岁月不回头 第5篇
是很偶然又很小的一件事。
在相熟的作者微博评论里看到一个非常眼熟的马甲,一个很细心的小读者,在一两年前经常会来评论我的微博,给我发过很长很长的私信,在无数个得不到回应的深夜说了一遍遍晚安,。虽不相识,但在网络世界中,她曾给过我温暖,于是忍不住点开对方的微博。关注设置显示:“对方未关注你”,在她从我微博评论消失的这段时间,她依旧在这个APP里每日发着日常,。她关注了新的偶像,却再也没给我发过一条评论,、一封私信,。她不再关注我,从一个读者成为一个陌生人。我心绪复杂,反思自己是否做错什么,甚至想亲自问问她为什么不再支持我了。每一点熹微的温暖都像写作路上的一盏街灯,而每一点支持都是我一直写下去的动力。
但是我没有,不管什么原因,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她可能已经没那么喜欢我了。
就像得知那条新闻,还是朋友发来的链接。他的开场白便有些震撼:“你的女神生娃了啊。”我愣了一下问:“谁啊?”微信那头的他愣了一下,隔了许久才回复:“‘快女’黄英啊。”
“啊?她已经结婚了吗?”这些年,我已经不再像当初那么追星,喜欢某个的明星往往都是三分钟热度,口口声声的“男神”“女神”不过是玩笑之谈。我甚至没再关注过她的新闻,不了解她这些年做了什么,经历了什么,又有什么改变。我依然记得那年“快女”,我为她连夜刷票,守在电视机前大喊加油,看到她一场场比赛晋级时我激动得落泪的场景,还记得无数次在贴吧、空间和别人因为她而起的争端。却不记得我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关注她了。
不再狂热地喜欢一个人,未必因为她做错了什么,只是长大后情绪不再磅礴,而喜欢这件事,也渐渐地变成了罐头上的钢印,有了保质期。曾以为会一直支持的人,曾以为会长长久久陪伴下去的人,到了后来,却发现只能陪她走那么一程,。突如其来的喜欢和没那么喜欢了,这种情绪的转变,不过如同老旧的书页上,逐渐晕染淡化的墨迹,都拜时间所赐。我们慢慢变成三分钟热度的人,喜欢的偶像总会变化,喜欢一个人也不能持续太久,不过是人生一段寻常的渐变过程。人来人往,陪伴和离别架构了生活的主要脉络,过去的都过去了,褴褛或富足,都别回头多看。
有一天,你不再喜欢我了,也没什么关系,我不会去问为什么,只是会感激,感激曾经有你陪伴了一路,熹微的温暖虽微不足道轻,但足以在无数个寒夜给人继续努力的动力,那些那些美好的回忆,足以支撑漫长的时光。
而今在看到那些稚气的承诺:“我会一直支持你”、“我会一直喜欢你”时,我都会诚挚的地感恩,却不愿以此绑架情感。,谢谢你现在很喜欢我,如果有一天你没那么喜欢我了,也没关系,不管如何,在我们不能各自陪伴的时光里,请你一如既往地的幸福安康。
别让终有一日的离别成为抹杀过去的理由。
爱情不走回头路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