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初二学生期末自我鉴定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81

初二学生期末自我鉴定(精选6篇)

初二学生期末自我鉴定 第1篇

这一年来.在老师和同学们关心、帮助下,通过自身不断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一定的进步。在同学之间的互相学习中,体会到了知识就是人的力量源泉,学习要懂得掌握方法,掌握技巧,对于知识要去理解,不要死记硬背!只有真正的掌握了解所学的东西才能便于日后面真正的解决各种问题!我要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不能再浪费一分一秒,特别是在星期天的时间里,要及时总结归纳一周里学的东西,作好笔记。针对自己的问题,想出相应的措施,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增加看问题的深度,

老师们都提过,高一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也是一个转折点,高三能否学好,需要从高一打下良好的基矗自我鉴定将同组织鉴定、学习成绩单、学位学历证明等一起归入个人档案,而自我鉴定是给用人单位的第一印象材料,所以同学们应该高度重视,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写好自我鉴定。这不仅有利于你今后的不断完善和提高,也有助于你择业目标的尽快实现。

1.要认真听取老师和同学们的意见。老师看问题比较透彻,对学生的各方面情况有着比较全面的了解;同学之间朝夕相处四年,情同手足,互相之间比较了解,临别之际,也能讲肺腑之言。注意听取他们的意见,对写好自我鉴定无疑会有帮助。

2.自我鉴定必须写实。使人看了鉴定如见其人,依据鉴定判断你的品质、能力、性格等,以便组织对你有所了解和合理使用。

3.态度要端正,字迹要工整。有些同学对自我鉴定不太重视,常常是条理不清,文笔不畅,字迹草,口号连篇,马马虎虎,敖衍了事。这种鉴定给人留下的印象抑或缺乏责任心,抑或玩世不恭,抑或水平不高,让人怀疑你的能力。

初二学生期末自我鉴定 第2篇

1. 这个学期,我的数学成绩有些不稳定,在面对即将来临的,月考,期末考试中,我要摆正心态,认真复习,经过老师的教育,我也学会了认真对待每一堂课。在这个学期中,我作为一名团员和生活委员,能尽我所能的认真完成工作,努力为班级,为同学服务。但在管理班级博客这项工作中表现的不够积极,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在工作学习中都更忍者,更积极。

2. 本段时间对我很重要,尤其学习,但我对自己不满意。但是我觉得和同学的交往好多了,

身为团员和课代表,也能尽职职责,完成应做的内容。体育方面也较之前有了明显进步。上课认真听讲,就是不爱发言,但是肯定不扰乱课堂秩序。总之,我希望以后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多为班级,其他同学着想。

3. 又到了期末。说来惭愧,我的学习成绩并没有进步,反而有了退步。我反省了一下,主要是上课听讲不能全神贯注,我一定尽快改掉这一坏毛病,迎接初三和中考!这学期的集体舞等活动我也出了力,算是有所贡献吧。我也在努力锻炼,希望自己中考时体育不要拖后腿呀!

4. 我是一个阳光�p开朗的男孩,一直以来,我热爱老师,热爱班集体,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要求进步,配合老师做好班级的各项工作,团结�p帮助同学,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特别是在这学期,在各科学习中,能够自觉查找学习中的.不足,查漏补缺,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

初二学生期末自我鉴定 第3篇

关键词:自我意识,文化程度,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

1 问题的提出

自我意识是个体自身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状态的知觉和主观评价。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 自我意识尤其是儿童自我意识再次成为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研究的热点。儿童从婴儿期起自我意识就开始萌芽, 至青春期渐趋成熟。如果在发育过程中受内外因素的影响, 使儿童自我意识出现不良倾向, 则会对儿童的行为、学习和社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 使儿童人格发展偏异。Freeman的研究发现, 一般自我意识的发展曲线是起伏变化的, 这种趋势发生的时间, 起伏的高度因自我意识的内容不同而不同。许多发展性研究也发现自我意识的发展曲线是起伏跌宕的, 尤其在某些关键期和转折期, 如幼儿期、少年期, 尤其是初中二年级。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所处的环境、文化相联系。对青少年而言, 环境因素, 尤其是家庭因素 (如父母婚姻状况、父母心理行为特征和亲子关系等) 在自我意识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石淑华等的研究表明, 在家庭环境中父母的文化程度、性格、教养方式、家庭关系等对学龄儿童自我意识均有影响。家庭环境对学龄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都起重要作用, 改善家庭不利环境因素, 可减少儿童自我意识偏异的发生。

因此, 本研究选择了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最关键时期初二、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家庭因素中的父母文化程度作相关的研究, 另外还考察了性别对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

2 研究方法

2.1被试

随机选取重庆市初二年级学生152人, 发放问卷152份, 回收的有效问卷121份, 其中男生56人, 女生65人, 年龄跨度为13~15岁, 平均年龄为14岁。

2.2材料和仪器

采用了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 (Children's self-concept Scale) , 该量表使用于8~16岁儿童。

2.3测验程序

本测验采用了团体施测。将被试集中在教室, 由主试先分发问卷, 然后主试宣读一段指导语, 要求所有学生明白指导语的含义。学生当场独立完成问卷并回收问卷。回收问卷后, 采用PSS软件对有效的问卷进行描述和推断统计。

3 结果及其分析

3.1自我意识与性别关系

用SPSS软件包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见表1。

男生在“焦虑”分量表上分数高于女生, 且差异显著, t=-0.28, P=0.005<0.05。这表明女孩存在更多情绪问题。男生在“幸福与满足”分量表上分数高于女生, 且差异显著, t=-2.1, P=0.04<0.05。这表明女孩主观上认为自己更不幸福快乐, 更不容易满足。

3.2自我意识与父母文化程度关系

用SPSS软件包对父亲文化程度与母亲文化程度进行频数分布检验, 结果见表2。

用SPSS软件包对父亲文化程度四个水平上的量表得分进行One-way anova分析, 结果见表3。

在父亲文化程度各个水平上, 各分量表得分及总分差异不显著。这说明了父亲的受教育水平对子女的自我认识水平没有影响。

用SPSS软件包对母亲文化程度各个水平上的量表得分进行One-way anova分析, 结果见表4。

“躯体外貌与属性”、“合群”分量表得分随着母亲文化程度的升高而升高, 并且差异显著。进行多重比较发现在“躯体外貌与属性”上, 母亲文化程度小学与高中两组差异显著, p=0.02<0.05;在“合群”上, 母亲文化程度小学组与初中组差异显著, p=0.037<0.05, 小学与高中组差异显著, p=0.008<0.05, 小学与大学组差异显著, p=0.006<0.05。这说明了母亲的文化水平, 对儿童躯体外貌、合群性这两方面的自我意识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尤其是小学文化水平以上的母亲和小学文化水平的母亲相比, 对儿童这两方面自我意识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在母亲文化程度各个水平上, 其余的分量表得分及总分差异不显著。这说明了母亲的受教育水平对子女的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焦虑、幸福与满足的自我意识发展没有影响。

3.3总体情况

总分:根据常模, 总分51~63分之间为正常范围, 总分低于51分为自我意识水平偏低, 总得分高于63分为自我意识过高。经SPSS频数分布检验, 总体自我意识水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布为46±11.40, 小于51分自我意识偏低儿童占69.4%, 51~63分自我意识正常儿童占22.3%, 高于63人自我意识偏高儿童占8.3%。提示半数以上儿童存在某些情绪或行为问题或社会适应不良, 有信心不足、自我贬低或自暴自弃倾向。

4 讨论

4.1焦虑、幸福与满足自我意识与性别

本研究表明, 女孩比男孩存在更多情绪问题, 这与经验以及以往的研究都相符合。女孩的主观幸福感比男孩更低, 这和经验相符合, 女孩子比男孩子更多愁善感、要求更多, 因此感到不幸福。但是没有找到相关的研究支持, 可以作进一步研究。

4.2躯体外貌、合群性与母亲受教育水平

在日常生活经验中, 女性对自己的外貌更注重, 比起男性女性自我暴露得更多, 更愿意和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在女性比男性更乐群上, 有很多的研究都支持。但是没有找到研究表明女性的受教育水平和女性对自己外貌的认识、乐群成正相关。因此在这方面可以作进一步研究。

4.3如何提高儿童自我认识水平

有研究表明, 父母对孩子的情感和关注持积极的态度, 多一点鼓励和赏识, 可以使个体趋向于肯定的自我, 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有利于孩子更好发展。家庭教养方式也对自我意识有影响, 孩子感觉父母用关怀、奖励、宽容、赞赏、爱护、温暖和高期望的态度来管教他们, 他们的自我意识就高。我国学者张秀阁研究显示:孩子自我意识总分与父母采取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呈显著正相关, 严厉、惩罚、否认式教养方式 (严厉型父母) 与自我意识的总分及行为、幸福呈负相关。另外, 父母对孩子教养的一致性, 也能使孩子形成统一的价值观, 有助于避免在社会交往中发生内心冲突的痛苦。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对孩子的自我意识有令人惊异的作用—— 自我意识低下者常缺乏与父母的交流。

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尤其是在关键性的转折期。教授有关自我意识的知识, 充分认识行为和个性品质之间的复杂关系, 正确理解个性品质中出现的变化, 从而增强自信心, 学习过程就是一种认识过程, 通过自己的努力, 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 不断认识世界, 也不断认识自己, 促进自我调控和自我完善。

家长和教师对儿童进行正确评价, 使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步入正确轨道。在教育过程中, 经常提出正确的评价, 有助于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经常对儿童做出适当的正确的评价, 会使儿童的自我意识逐步提高到一个新的较高的水平。儿童一方面体验着自己在学习中的成功与失败, 以便做出进一步的努力, 另一方面也逐步学会独立地、带有批判性地来评价别人和评价自己。在教育过程中, 经常对儿童提出正确的评价, 对于培养儿童的自我评价能力及发展其自我意识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和家长的评价, 对儿童的成长具有指向性, 是个性塑造的重要方面。因此, 评价一定是正确的、适当的、及时的。应坚持科学的分析问题的方法, 通过评价引起儿童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一种需要, 从而促进其自我意识的发展。

5 结论

初二学生的自我认知状况调查 第4篇

关键词:自我认知 初二学生 不平衡性

1 前言

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复杂的结构系统,一般可将其分为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大系统。这三方面是综合统一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个性的基础——人的自我。自我认知(又称为自我概念、自我结构、自我图式)是指一个人关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当个体把自己当成认识对象时,就会对自己的能力、特长、外表和社会接受性等产生知觉并形成关于自己的一般观念。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个性发展的关键期,是自我产生突变的时期,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学校生活中,在老师的指导和同伴群体的影响下,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的觉醒和知识经验的增长,中学生越来越能自觉地认识、评价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心理行为。所以,提高初中学生自我认知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2 調查方法

在昆明随机抽取某中学的初二年级A、B两班,以自然的课堂教学形式状态,在两个班中首先请学生模仿“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的格式,写出五句话,表现出自己最突出的特点(问题1)。然后让学生以一种事物来代表自己,并写出自己哪些外部特征和这种事物相似,自己哪些内在品质和这种事物相似(问题2)。将这两个问题作为课堂作业,让学生完成后在下课之前交给教师。

课程结束后,对该中学初二年级的部分学生进行访谈,请学生们谈谈对自己的认识,是否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自己的优势和弱势有哪些,表现在学习上是什么状态(优势学习科目和弱势学习科目是哪些)等。以了解一些关于初中生自我认知方面的更真实的情况。随后再对初二年级的任课教师进行访谈,了解任课老师对初中学生自我认知发展状况的评价。

3 结果分析

3.1 对问题1“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的分析

问题1从对自己评价为全部是自己的优势、3点以上(含3点)为自己的优势、弱势多于优势、不明确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50%以上的初二学生认为自己的优势多过弱势,并且有32.9%的学生将自己的特点全部归纳为优势,对自己十分肯定。对自己持否定态度或不明确的只占不到17%的比例。

3.2 对问题2“以一种事物来代表自己”的分析

对问题2从对自己的比喻为好事物、有双重性的事物、不好的事物、指代不明确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表2:

结果表明:有37.1%的学生全部以好事物带来表自己,对自己十分肯定。但是对自己不肯定的学生也达到了17.1%。将近46%的学生认为自己可以用有双重性的事物来代表,或不算好也不算坏的不明确、偏中性的事物来代表。

3.3 调查所属的初二A、B两班的对比

因为经对初二年级的任课教师进行访谈后,了解到该校初二A、B班差异较大,A班的学习氛围及学习成绩都优于B班,因此,再对初二两个班学生的对问题1“我是一个怎样的人”问题的回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如表3:

结果表明:在初二A班中有58.6%的学生认为自己优势比较多,对自己的满意程度较高,但仍旧能过找出自己弱势,承认自己的缺点;但在初二B班中对自己既肯定又承认缺点的同学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少。

在初二B班中,有39.5%的学生对自己非常肯定,在写出的自己的特点中全为优势,对自我的期望比较高,对自己的满意程度很高,而在初二A班中对自己肯定程度很高的学生比例只有26.8%。

4 讨论

通过对昆明某中学初二学生的自我认知状况进行调查,可知初中生已具备了初步的、简单的正确的自我认知的能力,其中一部分学生还能深入分析自己的性格中的双重性的特点。但在课堂教学之后的访谈中发现很多初二学生还是不能很快讲清楚自己的特点,自我认知的程度并不深。学生的自我认知状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所有学生都能对自己做出评价,概括出自己的特点,即所有的初二学生都能够进行自我认知。

(2)初二学生自我中心的特点表现明显。在问题1中许多学生将自己描述为“我是一个独立的人”“我是一个有个性的人”等,在问题2中约80%的学生对自己的比喻没有出现重复性的事物,这都体现出初中生心中独特的自我,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

(3)大部分初二学生都对自己非常肯定并对自己有较高的期待。在问题1中,有83.5%的学生评价自己全为优势或优势多于弱势;在问题2中有37.1%的学生将自己比喻为“火”、“自由的马”、“阳光”、“蝴蝶”等美好的事物,并且有22.9%的学生将自己比喻为具有双重性的事物,其中也包含了对自己的肯定和较高的期待。但对自己不非常肯定,以及对自己有着低期待的学生也占一定的比重。在问题1中体现出有11.4%的学生有这种倾向;在问题2中体现出有17.1%的学生有这种倾向。

(4)初中生心理发展不平衡性表现较为突出。初中生心理上的成人感及幼稚性并存,表现出反抗性与依赖性、闭锁性与开放性、勇敢与怯懦并存等心理冲突和矛盾。调查表明,只有部分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这种特点,在问题2中,有22.9%的学生选择了具有双重性的事物代表自己。如将自己比喻成“时热时冷的水”、“又酸又甜的小草莓”、“外表有刺内心清凉的黄瓜”等。

(5)不同班级学生的自我认知状况存在一些差异。推断不同班级的学生的自我认知状况存在着一些差异,可能与班集体的氛围及同学们之间的关系有关。

5 教学建议

初二学生能够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后有助于发展良好的道德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因此,应让初中学生了解“认识自我”即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并掌握认识自我的方法。

针对不同班级学生的自我认知状况的差异,教师应该掌握每班的不同的情况,了解不同班级的学生自我认知状况的特点,做到“因班施教”。在不同班级中可以采用有差异的教学方法,以在不同班级中都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追求美好的特点对于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有着一定的帮助,每位学生都有着上进心,努力使自己在各方面都更加完美。但也要注意学生对自己双重性格的不断深入的认识,这既是一种对自己的正确认知,也要对其加以正确引导,教导学生不能因此而自负,更不能产生自卑情绪,尤其是那些对自己的负面性格认识较多的学生。

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给自己的将来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11月第1版

[2]周红.浅析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J].教育探索,2007.11

[3]田凤娟.重视自我意识特点促进初中生自我教育[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6.12

[4]刘惠军,石俊杰.抑郁情绪与中学生的自我概念初探,中青网心理学研究文献

初二期末综合自我评价 第5篇

可能是因为我的优点吧,我文明、懂礼貌,知道有错即改,懂得团结同学,我更会为集体的光荣而骄傲。想起运动会,我可真是拼了命了,感冒到声音一点也发不出了,心情却一直处于兴奋状态,想为班级争光,糟糕的是,回家后累的快虚脱了,鼻血也流不止我甚至觉得班级的好评比自己的荣誉还令我高兴。同学们说我善良、有爱心,善解人意,我从不为小事斤斤计较,我不喜欢吵架,自然平时说话的声音也不响,我能适时地关心同学,知道什么话该讲不该讲,很多时候,我还能当个和事佬。

可是我有好多不自信的一面,其中最令我头疼的是学习成绩。

初二期末30字自我评价 第6篇

作为学生,能做到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有问题主动询问。主要问题是有时不能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有些提高题没有主动去思考。

作为班长,能主动进行管理、承担班中事务。问题有:有时对班中问题发现不是很透彻、清晰,少了一些对班中问题的整理。

初二学生期末自我鉴定

初二学生期末自我鉴定(精选6篇)初二学生期末自我鉴定 第1篇这一年来.在老师和同学们关心、帮助下,通过自身不断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一定...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