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改接技术范文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10-161

改接技术范文(精选6篇)

改接技术 第1篇

关键词:山杏,改接技术,嫁接

大扁杏是一种生长快、童龄期短、结果早、生产潜力很大的果树, 因其独有的经济价值和利用价值, 近年来在北方发展较快。嫁接大扁杏的砧木为山杏, 开发利用北方丰富的山杏资源, 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山杏具有抗干旱、耐瘠薄、易管理、结果早等特点, 但经济效益远不如大扁杏。因此, 将山杏改接成经济价值较高的仁用杏势在必行, 同时具有建园快、长势旺、早丰产的优势[1]。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山杏改接技术以及改接后的管理实践经验进行总结, 以期提高山杏的生产效益。

1 改接对象

选择坡度比较缓、植被条件比较好、土层较厚的阳坡、半阳坡, 注意避开有晚霜和大风危害的地方。山杏树龄为4~5年, 株行距2 m3 m左右, 挑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便于嫁接操作的山杏树, 并割除树体周围的灌木和杂草。

2 改接方法

适宜改接的砧木粗度为1.5 cm及其以下的枝条, 最佳粗度为1.0 cm。对粗度大于1.5 cm的枝条, 适宜分2年完成, 即在发芽前从地面将其锯掉, 锯口要求平滑, 切忌砍伐而造成粗造伤口[2]。发芽后, 在不同方位上均匀地选留3根萌蘖条, 并随着萌蘖条的不断生长剪除二次枝, 促其充分成熟, 待第2年完成改接。

3 改接前种穗准备与处理

选择生长健壮的一年生发育枝条作种穗, 采回的种穗放在凉爽的地窖里, 用湿沙埋严, 以防失水严重而降低成活率。为了减少接穗水分蒸发量, 采用接穗封蜡技术, 能够保持接穗新鲜, 从而大大提高嫁接成活率。具体方法:将石蜡放在锅内熔化, 温度以90~95℃为宜, 将接穗全部浸入石蜡液中蘸上薄薄一层石蜡, 迅速取出, 冷却后放在阴凉处待用。对暂时不用的种穗需放在农家菜窖中贮藏, 做到随用随取。

4 嫁接

4.1 嫁接部位

嫁接部位宜低不宜高, 这是改接的主要原则之一, 即应最大限度地降低嫁接高度。每株改接部位最多不得超过4个。

4.2 种穗的选取与处理

尽可能选取粗度与砧木粗度基本相同或砧木粗度较大的种穗。种穗不可嫁接颠倒, 即使嫁接颠倒能成活, 也难以成树, 且严重影响生长。因此, 在嫁接时, 一定要分清顺序, 不可接倒。种穗削面要长些, 保持2.5 cm以上, 既能提高苗木成活率, 又可保证嫁接口牢固。在接穗的下端从两侧各斜削一刀, 种穗2个削面一次成型且种穗削面必须呈“楔形”, 削面平整光滑, 否则会降低成活率。种穗削取及与砧木吻合过程宜快不宜慢, 削取后不可长时间放置, 否则易造成形成层而失去生命力。

4.3 砧木处理

在准备嫁接部位即地面上近10 cm范围内将砧木锯断, 锯口削光, 用嫁接刀将砧木劈开, 刀口长度要长于种穗削面长度。如果刀口长度短, 造成种穗插入无法到位, 须重复操作。在拔出种穗的过程中如果造成形成层组织受损, 则不易成活。选择木质纹理顺直且皮部光滑的根颈部位, 有利于种穗与砧木吻合。选作砧木的分枝角度宜与地面“垂直”, 即分枝角度越小的直立枝生长势强, 易于伤口愈合, 在短时期内易形成较大的树冠[3]。嫁接方位不能只局限于一个方位, 应在树体四周内均匀分布, 并能分清主次从属。

4.4 吻合核心

吻合就是将种穗的形成层部分与砧木形成层靠在一起, 靠接面最短不得少于1.0~1.5 cm, 吻合的核心就是形成层充分靠齐。要一次性插入完成, 一次性吻合, 不可反复拔取。

4.5 绑缚

塑料薄膜条宽度与砧木粗度相适应。在砧木面较大的情况下, 过窄的塑料条无法包严砧木削面。捆绑塑料条宜自下而上捆绑, 注意不要碰伤种穗及接合部位, 否则不易成活。在缠绕过程中, 一定要细致严密, 防止透风进水, 从砧木缠到种穗, 再从种穗缠回到砧木, 整个绑缚过程必须一层压一层的完成, 最后的系扣部位必须落在砧木上, 这是改接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否则极容易造成“紧缢”现象发生, 损失严重[4]。

5 改接后管理

5.1 抹芽

抹芽是改接后一项重要的田间管理工作。砧木萌芽较多, 应及时抹除, 以集中养分保护接芽的萌发和生长。在接芽上萌生出几个枝条中选择一个好的壮条留下, 其余去除, 此项工作进行2~3次, 直至不再萌发为止。

5.2 立支柱绑缚

为防止大风吹折或畸形生长, 当新梢长到30 cm长时, 应在苗旁插一根棍作支柱, 将新梢轻轻地绑缚在支柱上。待新梢木质化或大风季过后, 及时去除支柱。

5.3 剪二次枝

在新梢长至0.5 m左右开始至停止生长为止, 剪除过多的二次枝, 以利于促进新梢成熟, 还可减轻风害, 同时结合剪二次枝可定向培养侧枝。

5.4 解除绑缚

在嫁接2个月后, 检查成活情况, 及时解除绑缚物。一般适当推迟解绑, 可提高成活率, 要求去除彻底, 以防发生“紧缢”现象。

5.5 苗期管理

接芽出土后及时浇水, 以保证嫁接苗迅速生长, 生长季节要及时中耕除草, 使土壤疏松通气, 促进苗木生长。苗木生长前期和旺盛时期, 结合浇水进行追肥, 追施尿素75~150kg/hm2。秋季浇水不宜过多, 防止幼苗徒长, 促进枝条成熟木质化, 提高抗寒性。

5.6 病虫害防治

嫁接成活的幼苗容易受到蚜虫、金龟子等危害, 应及时观察, 针对虫害发生的不同时期及特点, 在无风的晴天适时喷药防治。一般在树上喷50%辛硫磷乳油1 000~1 500倍液, 或在杏树间提早播种蓖麻。如遇特殊年份, 虫子较多时可增加打药次数。

5.7 预防兔害

预防兔害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树基径周围绑缚带刺的枝条, 绑缚高度要求60~80 cm, 最好选择酸枣枝, 上下颠倒使其捆得严实, 然后用线捆上2道即可。一般一次性绑好后可在4年内有效预防兔子危害。

参考文献

[1]王树杞.大扁杏栽培与利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3:69-90.

[2]毕华攻.寒地果树栽培技术[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38-40.

[3]李文华.果树栽培学总论[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7:144-152.

改接技术 第2篇

在河北省中南部核桃方块芽接的最适时间为5月中旬至6月中旬,愈合快,成活率高,生长期长,当年生长量大,木质化程度高。6月下旬以后进入雨季,高温多湿,愈合慢,成活率降低。嫁接伤口愈合适宜温度为25°~30°,低于25°或超过35°时对愈伤组织的形成都会产生影响。嫁接前后若连续降雨,嫁接口会产生伤流,以致难以愈合。

2 接穗的选择及处理

应选择优良品种作接穗,如清香、辽1、辽7等。采集生长健壮的当年生枝条,粗度与砧木相近约0.8~1.5 cm;芽要成熟,最好埋在叶腋内,无芽柄。接穗采下后要立即去掉叶柄,每50根捆成一捆,外包核桃叶,减少芽子损伤。接穗采回后,要放在地窖内,地面干燥的要撒水,把接穗散放在地面,厚度15 cm左右,并用湿麻袋覆盖。接穗必须在2 d内用完,有条件的最好是当天采集当天用完,在大田嫁接时要用湿麻袋包裹接穗,以防失水。

3 砧木的选择及处理

核桃实生苗定植1年后即可嫁接。嫁接前对砧木选择1~2年生的光滑部位,留2~3片叶剪砧,有分枝的要进行简单的修剪整形。基部三主枝高度距地面80~100 cm,选光滑部位留2~3片叶剪砧。中心干的嫁接部位要高于基部三主枝。

4 方块形芽接操作技术

方块芽接成活率高,愈合牢固。具体方法为:在砧木所留叶片下的光滑部位,将砧木皮层按长3~4 cm、宽2 cm切至木质部(即四周各切一刀);选择与砧木粗度相近的枝条上饱满的叶芽或混合芽,按砧木切口同等大小取下芽片(取芽时以略向上推为好,不可强行揭皮,以防护“护芽肉”从芽内抽出形成空洞,接芽不能成活);用刀撬开砧木皮层,迅速将芽片放入刀口内,芽片与砧木形成层对齐,并用塑料布绑好,注意露出叶芽。

5 嫁接后的管理

接后7~10 d检查成活率,未成活的要及时补接。7~10 d接芽成活后,天气高温干旱,可在芽上方1.5~2 cm处剪砧,促进接芽及时萌发;如果天气阴雨连绵,推迟剪砧,以利水分蒸发,减少伤流。当嫁接新梢长至5 cm以上(嫁接30 d以后)时解除塑料布。当年新梢长至30~50 cm时摘心,生长旺盛的到立秋时再摘1次心,整个生长期间要随时抹除砧木萌蘖,促进接芽生长。

6 注意事项

宜选择在1~2年生枝条上进行嫁接。接芽应选用中部饱满的叶芽或混合芽,不可选用雄花芽和基部瘪芽。要在雨季前完成嫁接。

核桃良种改接及丰产栽培技术 第3篇

1 试验园概况

试验园设在东平县大羊乡南留屯村, 2000年建园, 试验园地处丘陵下坡, 耕性适中, 土层厚度50~80cm, p H值为7.2, 有机质含量0.64%, 栽植面积30hm2, 行株距5m3m, 667m2栽植45株。

2 主要栽培技术

2.1 建园

栽植前按行株距挖深、宽各80cm的大穴, 每穴施土杂肥25kg。栽植时期为核桃落叶后至土壤结冻前。栽植高度80cm以上的2年生实生苗, 选择生长健壮, 组织充实, 根系发达的苗木。定植后于翌年春季覆盖地膜, 并于春季株施尿素0.1kg, 且适时灌水。

2.2 良种嫁接

一般4月下旬嫁接, 嫁接品种选用元丰、香玲、鲁光、鲁香、清香等优良品种。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以5:1的比例嫁接。接穗可于萌芽前采集或秋季结合修剪时采集。选择优良品种母株树冠外围粗壮、芽眼饱满的发育枝。采穗后在背阴处湿沙贮存备用。从外地采集接穗, 应就地蜡封, 运回后放入10℃以下低温处贮藏。嫁接宜采用插皮接法, 成活率可达85%。嫁接时选择幼树树干光滑部位锯断, 削平锯口, 接穗长10~15cm, 削成5~8cm马耳形削面, 插入砧木皮层内, 然后用塑料条扎紧, 外套长25~30cm的密封塑料薄膜袋, 用旧报纸卷成筒状包好, 下端用塑料条将报纸和塑料袋一起扎紧, 报纸上端折封。嫁接后在树干基部两则锯口放水, 控制伤流。一般锯口深度约为干径的1/5~1/4, 锯口上下错开约5cm。

2.3 嫁接后管理去砧芽即除萌, 接后20天左

右, 要及时抹除砧木上的萌芽。当接穗新梢开始展叶时, 在塑料袋靠近新梢顶部的部位撕开小口, 此后每3~5天检查1次并逐步开大放风口, 最后将里层塑料条解下, 将塑料袋及报纸在接口部位重新扎好, 使接口继续保湿, 以利充分愈合。当新梢长20~30cm时, 在树旁立长1m的支柱保护, 以防风折。7~9月可除去接口绑缚物。冬前将树干接口涂白, 防止冻害。

2.4 土肥水管理

幼树期在行间间作花生、大豆等作物。间作时核桃树行应保留1.5m宽营养带。幼树施肥应采取薄施勤施的原则, 第2~4年, 每年于3、6、8月施3次肥即可。成年树每年施基肥1次, 于秋季采果后 (9~10月) 结合土壤深耕压绿肥施入, 667m2施有机肥5000kg、过磷酸钙50kg、草木灰100kg、尿素15kg。追肥每年施2次, 第1次于发芽前施入, 667m2施厩肥1500kg、尿素20kg;第2次于硬核期施入, 施猪粪水2500kg、尿素30kg、硫酸钾20kg、过磷酸钙20kg。在开花前、果实膨大期施肥后, 都应适时灌水。

2.5 整形修剪

修剪时期以秋季果实采收后至落叶前最适宜, 有利于伤口在当年愈合。核桃树形为主干疏层形。每株树一般6~7个主枝, 分2~3层, 主枝层内距20cm, 层间距60cm, 基角不小于60°, 成形后干高60cm, 树高3.0~3.5m, 冠幅3.0m。嫁接后1~3年注意在适当部位选留主枝, 并短截其延长枝, 第1~2年对直立强旺枝进行拉枝处理, 第3~5年继续缓放拉平旺枝, 疏除内膛细弱无混合芽的雄花枝和细弱枝, 对横生交错、影响光照的临时结果枝在多年生部位重回缩。

2.6 病虫害防治

改接技术 第4篇

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型低压电机常常轻载运行,运行效率低下。电机轻载时若适当降低机端电压,就可提高运行效率,达到节电目的。最简单的一种实现方法是将电机绕组进行△/Y改接,但需确定△/Y换接时的临界负载、Y接运行时的安全稳定运行极限和起动转矩,并需注意过载能力降低和转速变化等问题。这些都将成为△/Y改接降压节电方法应用的限制条件。

1△/Y换接时的临界负载

轻载时将电机由△接改成Y接,定子相电压将降为原来的1/倍,铁耗将下降2/3,运行效率会随之提高,达到节电的目的。但当负载增至某临界值时,转子滑差率加大,定、转子电流增加,将造成Y接与△接具有相同的损耗,这时的负载即称为临界负载。若负载继续增加,Y接损耗将超过△接,此时应改为△接线,否则会出现“倒节电”现象。

1.1 根据电机负载率确定临界负载

与临界负载对应的电机负载率称为临界负载率,用βcr表示。当实际负载率β<βcr时,Y接比△接的运行效率高;当β>βcr时,Y接比△接的运行效率低。根据试验研究成果,国产普通低压笼型异步电机的临界负载率一般在35%~45%。在实际应用中,△/Y改接切换点的临界负载率可估算为:

式中,PFeN为电机的额定铁耗;Pr为电机的额定可变损耗(包括定、转子铜耗和附加损耗);IN、I0△分别为电机的额定电流、△接线时的空载电流。

电机实际运行中的负载率β是其实际输出功率P2与额定功率PN之比。负载率的测试方法有多种,工程中可采用电流法确定,即:

式中,IN、I0、I1分别为电机的额定电流、空载电流和实际运行电流。

1.2 根据电机运行电流确定临界负载

电机运行电流随电机所带负载而变化,因此可根据运行电流来控制电机的△/Y改接切换。当实际运行电流I1小于临界负载电流Icr时,Y接比△接的运行效率高;当I1>Icr时,△接比Y接的运行效率高。此临界负载电流Icr可估算为:

式中,PN、UN、cosφ、η分别为电机的额定功率、额定电压、功率因数和效率。若无法确定cosφ、η的数值,则低压三相电机的cosφη取0.85。

电机△/Y自动转换节电装置能够根据负载的变化,在临界负载点对电机的接线方式自动进行转换。当电机在轻载及重载两档间运行时,轻载时间越长,节电效果越佳。

2 Y接时的安全稳定运行极限

采取降压措施节能时,降压行为还受电机能带负载安全稳定运行及电机长期运行不过热的制约。

2.1 安全运行负载功率

定子电流取决于空载电流和转子电流。当电机由△接改成Y接时,转差率增大,转子电流增大,而端电压的降低致空载电流减小,因此定子电流由这两种电流的变化程度决定。当负载大时,转差率增大较多,此时转子电流增大的程度超过空载电流减小的程度,所以定子电流增大,定子绕组发热增加;当负载小时,转差率增大较少,转子电流增大不多,而空载电流降低较多,因此定子电流降低。

△接改Y接时,空载电流总是减少较多。如果将定子电流额定值作为电机安全运行的限值,那么负载较大时转子电流可能超过额定值使转子发热超标;而只要控制转子电流在额定值以内,定子电流就不会超限,电机也不会过热。因此,电机由△接改成Y接时以转子电流额定值I2N作为安全运行限值,对应的安全运行负载功率P2s可估算为:

式中,λ为电机△接时的过载倍数,,TN、Tm分别为电机的额定转矩和最大转矩。

电机Y接后长期运行功率不得超过由式(3)确定的数值。普通笼形异步电机的过载倍数一般在1.6~2.5,因此电机Y接运行时的安全运行负载功率约为(50%~55%)PN。

2.2 安全运行负载转矩

忽略空载损耗转矩,输出转矩T2=T=CTΦmI2cosφ2。由于电机绕组由△接改成Y接时,转差率的增大使转子等效电抗增大、转子功率因数cosφ2降低,同时主磁通Φm随定子相电压成比例降为原来的倍。因此,为保证电机长期安全运行不过热,电机Y接时应使转子电流I2=I2N,所对应的安全运行输出转矩略小于

3 Y接时的起动转矩和过载能力

电机由△接改成Y接时,电机定子相电压降为原来的,则其起动转矩和最大转矩均降低为原来的1/3。

负载转矩大于电机的起动转矩时,电机不能起动,且会因堵转而烧毁,因此必须进行起动转矩校验。若电机可在Y接时起动,则可直接在电机接线盒上将△接改为Y接;若在Y接时无法起动,则可采用△接起动、Y接运行的方式。

为保证电机Y接运行时负载转矩由轻载突然短时增大而后又恢复时,电机能较平稳地运行,要求电机有一定的过载能力。Y接运行时以安全运行功率P2s为基准,电机的过载能力会有所降低,此时相对过载能力λ'可估算为:

4 Y接时的转速变化

异步电机电磁转矩T的实用表达式为:

式中,Tm为电机的最大转矩;sm为电机的临界转差率;s为与电磁转矩T对应的运行转差率。

电机正常运行时s很小,且远小于sm,因此式(5)可简化为:

异步电机的Tm与定子相电压平方成正比,而Sm与定子电压无关。设电机△接时的定子相电压、运行转差率、最大转矩分别为U1△、s△和Tm△,Y接时分别为U1Y、sY和TmY。若忽略电机△/Y改接前后负载转矩的变化,则根据式(6)有:

综上分析知,当电机带较轻恒定负载时,转差率与定子相电压的平方成反比;由△接改成Y接后,转差率增为原来的3倍,转速有所降低。电机△/Y改接前后的转速变化率为:

轻载时电机△接运行的s△很小,由式(7)可知,改成Y接后转速变化也很小。具体应用中,须校核电机△/Y改接引起的转速降低是否在系统所允许的范围内。

5 结束语

低压异步电机在轻载时进行△/Y改接能收到较好的节电效果,且方法简单易行,但在工程应用中不仅需要合理确定△/Y换接的临界负载、Y接时电机安全运行负载功率(转矩)极限和起动转矩,还需注意Y接时过载能力降低及转速变化等问题。根据分析知,电机Y接时的安全稳定运行主要受电机转子发热限制。轻载时,△/Y改接后电机转速变化很小,因此应用中仅需校验Y接时的起动转矩和过载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荣华,张敬.电机△/Y改接降压运行的功率因数及效率[J].节能,2008,27(8):40-42

[2]赵家礼.电机节能技术问答[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3]李荣华,余晓峰,谭竹梅.异步电机△/Y降压运行应用研究[J].电气开关,2011,49(3):18,19

大型污水新老管道改接设计方案分析 第5篇

本工程属于上海虹梅南路—金海路通道 (虹梅南路段) 新建工程的污水总管改排工程, 除华泾港倒虹管、淀浦河倒虹管、部分外环线倒虹管现状保留外, 污水改排工程需对现状位于虹梅南路中心线上的吴闵污水外排总管实施搬迁, 同时沿线现状接入污水总管的干 (支) 管均需改接入新排总管中。W1标段范围为嘉川路—老沪闵路, 施工内容为虹梅南路下φ2 000 mm和φ2 400 mm的污水管改排及污水支干管的改接施工。

W1标段在全线共有5个新老管道接管点 (终点老沪闵路处管道为新建管道, 目前没有通水) , 分别是华泾港南侧1个接管点、淀浦河南北侧2个接管点、外环线南北侧2个接管点。新管道建成后根据老管接入点, 分成3段。分别为工程起点 (华泾港) —淀浦河北侧, 淀浦河南侧—外环线北侧, 外环线南侧—工程终点 (老沪闵路) , 淀浦河以北段与以南段改接示意图分别见图1和图2。

2 各新老管道改接方案分析

2.1 华泾港南侧管道改接点 (改接位置一)

本管道改接点位于华泾港南侧虹梅南路红线内第1个污水总管转折井, 为避开规划高架辅道桥墩基础, 转折井南侧管道管位需要向东调整。本管道改接点地处虹梅南路西侧、中环高架下面, 区域现状交通压力和环境压力相对较小, 同时结合现状污水总管延伸管段较短的特点, 本管道改接点最终采用临时外包井施工法和延伸管段维护开挖埋管施工法进行管道改接。

具体新老管道改接设计方案流程示意图见图3。

2.2 淀浦河北侧管道改接点 (改接位置二)

本管道改接点位于淀浦河北侧的现状顶管工作沉井, 刚好处于徐汇秀水苑小区出入口, 且离最近的居民楼只有4 m距离。若采用围护开挖施工, 势必会对居民建筑地基、居民生活环境、小区出入口交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本着尽量减少施工面的原则, 通过不同施工法的综合分析比较, 本管道改接点最终采用局部垂直顶升施工法和大部分地下施工法进行管道改接, 具体新老管道改接设计方案流程示意图见图4。

2.3 淀浦河南侧管道改接点 (改接位置三)

本管道改接点位于淀浦河南侧的现状顶管接收沉井, 地处虹梅南路道路红线外, 且远离周边建筑设施, 施工时交通和环境影响低, 所以本管道改接点采用较常规的现状井增设外包井施工法进行管道改接, 具体新老管道改接设计方案流程示意图见图5。



2.4 A20外环线北侧管道改接点 (改接位置四)

本管道改接点位于A20外环线北侧的现状φ2 000 mm污水倒虹管 (倒虹穿越φ3 500 mm黄浦江引水管) 。因污水倒虹管北段管位与规划虹梅南路高架桥墩基础冲突无法利用, 同时考虑到新建φ2 000 mm顶管埋深较浅 (比现状φ2 000 mm倒虹管浅3.2 m) 等因素, 所以本管道改接区域采用现状污水倒虹管增设外包井施工法和外包井2次挖深施工法进行管道改接, 具体新老管道改接设计方案流程示意图见图6。

2.5 A20外环线南侧管道改接点 (改接位置五)

本管道改接点位于A20外环线南侧的现状φ2 400 mm污水总管。本管道改接点处的外环线南侧污水交汇井为现状φ2 400 mm 6支流、φ2 000 mm和φ2400 mm虹梅南路污水总管 (外环线为界) 汇流到外环线φ3 000 mm污水总管的交汇点。

若采用现状交汇井外包井形式进行管道改接, 一方面施工改接时现状交汇井井壁凿除工期长, 需要3个支流上游污水泵站及总管下游污水泵站参与, 调度时间长, 操作难度大;另一方面现状交汇井凿洞接入会导致3个支流流向相互冲突, 严重影响吴闵污水外排总管系统的正常运行, 所以本处管道改接点最终采用现状φ2 400 mm污水管增设外包井施工法进行管道改接, 以保证管道改接时尽量少影响吴闵污水外排总管系统的正常运行, 具体新老管道改接设计方案流程示意图见图7。



3 结语

本改接方案中现状跨淀浦河污水倒虹管、两侧沉井及A20外环高架下部分污水倒虹管、南侧交汇井予以利用, 采用现状井或现状管道增设外包井形式作为顶管接收坑和转折内胆井。新老管道进行改接时需在具备通水条件下凿除井壁或管道 (具备将水位降低至管底以下作业, 否则采用水下凿除) , 待新管道投入稳定运行后再对现状规划废除污水总管进行封堵截流。

本文从规划设施、交通影响、环境影响、污水调度等角度出发, 提出吴闵污水总管改排工程W1标5个新老管道改接点互为不同的改接设计方案, 保证各改接点的施工可行性达到最优化。

改接技术 第6篇

1 广东电网接入500 k V电网电源概况

目前, 广东地区接入500k V电网电源包括:沙角电厂、珠海电厂一期#3、#4机组 (珠海B厂) 、台山电厂一期#3~#7组 (铜鼓BC厂) 、广州抽水蓄能电站、惠州抽水蓄能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平海电厂等。

2 本次研究对象

考虑到抽水蓄能电站在系统中的特殊作用, 暂不考虑对广州抽水蓄能电站进行改接分析。考虑到核电站安全运行的要求, 不考虑对核电机组进行改接分析。惠州地区、揭阳地区及梅州地区220 k V电压层级的电源比较充足, 部分大型电厂电力送往珠三角负荷中心区域消纳, 因此暂不考虑平海电厂、海门电厂、惠来电厂及荷树园电厂的改接分析。

通过电厂近区220 k V及以下电网的消纳空间分析, 近区500 k V电网的变电容量缺额, 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安全性等需要, 对沙角C厂、红海湾电厂#3、#4号机组、阳西电厂#3、#4号机组、调顺电厂及柘林B厂改接入220 k V电网进行研究。

3 接入500 k V电网电源改接方案初步研究

3.1 研究思路

根据项目投产前后的电网情况, 拟定电厂出线回路数及接入系统方案。同时根据电厂电气主接线图及总平面布置图提出电厂内部的改造方案及工程量, 计算电厂改造停电损失。经过潮流计算、短路电流计算, 依据变电间隔及线路路径建设难度, 计算年费用值, 推荐改接方案。

推荐的改接方案与原接入系统方案分别进行潮流比较、短路电流比较及经济比较, 得出电厂的最终推荐方案。

3.2 各电厂接入系统方案初步研究

(1) 沙角C厂

从东莞西南区220 k V电网角度看, 沙角A厂五台机组已接入220 k V电网, 但220 k V及以下电网电力缺额仍然较大。

技术方面, 从潮流分布来看, 原接入系统方案潮流合理性较差, 存在先升压至500 k V电网再降压至近区220 k V电网, 而改接方案直接接入220 k V电网就地消纳, 合理性较优。安全性方面, 原方案莞城站主变不满足N-1要求。短路电流及稳定性方面, 改接方案及原方案近区电网短路电流水平无明显差别。

经济性方面, 改接方案投资大, 但年运行费用等指标优于原方案。

目前, 沙角C厂均考虑以500 k V电压等级接入500 k V升压站。若考虑以220 k V电压等级接入系统, 则升压变及相关设备将闲置。

从与电网规划相应的角度看, 改接方案与其并不冲突, 但改接方案新建的电厂送出线路拆迁量相对较大。

综合技术经济比较, 原方案与改接方案的短路电流及稳定性方面无明显差别, 但改接方案潮流分布较为合理, N-1运行方式下莞城站无过载现象。虽然改接方案投资略大, 但年运行费用等指标优于原方案, 因此推荐沙角C厂改接一台机组接入220 k V电网。

(2) 红海湾电厂#3、#4号机组

电厂改造时, 电厂500 k V升压变及相应设备已投产运行, 若实施改造, 将造成电厂500 k V升压变及相应设备闲置。

电厂改造时, 将造成电厂部分机组停机, 影响电厂发电, 对电厂的经济效益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汕尾220 k V电网角度看, 汕尾电网缺乏220 k V电源支撑, 改接方案将汕尾电厂一台机组改接汕尾220 k V电网, 作为汕尾220 k V电网的重要支撑电源, 在电网发生严重事故时, 能够保证汕尾电网部分重要负荷的供电。

技术方面, 潮流方面原接入系统方案潮流合理性较差, 存在先升压至500 k V电网再降压至近区220 k V电网, 而改接方案直接接入220 k V电网就地消纳, 合理性较优。安全性方面, 原方案茅湖站主变不满足N-1要求。短路电流方面, 改接方案近区220 k V电网短路电流水平略有升高, 但仍有较大裕度。稳定性方面, 改接方案与原方案无明显差别。

经济性方面, 红湾海电厂改接方案优于原方案。

适应性方面, 改接方案与电网规划相一致, 考虑电厂的扩建后, 原500 k V线路能够被充分利用, 适应性较好。

综合技术经济比较, 相对原方案, 改接方案虽造成设备闲置及电厂经济效益的一定损失, 经济性略差, 但潮流分布较为合理, N-1运行方式下茅湖站无过载现象, 短路电流及稳定性方面无明显差别, 能够将红海湾电厂一台机组作为汕尾220 k V电网的支撑电源, 保证供电可靠性。因此, 推荐红海湾电厂#3、#4机组其中一台机组改接入220 k V电网, 建议在“十三五”初期实施。

(3) 阳西电厂#3、#4号机组

从阳江220 k V电网角度看, 阳江电网缺乏220 k V电源支撑, 改接方案将阳西电厂#3、#4机组接入阳江220 k V电网, 作为阳江220 k V电网的重要支撑电源, 在电网发生严重事故时, 能够保证阳江电网部分重要负荷的供电可靠性。

技术方面, 潮流分布原接入系统方案潮流合理性较差, 存在先升压至500 k V电网再降压至近区220 k V电网, 而改接方案直接接入220 k V电网就地消纳, 合理性较优。安全性方面, 原方案蝶岭站主变不满足N-1要求。短路电流及稳定性方面, 改接方案及原方案近区电网短路电流水平较低, 无明显差别。

经济性方面, 改接方案经济性优于原方案。

从电厂规划角度来看, 目前, 阳西电厂#3、#4机组升压站设备基本建成, 暂考虑以500 k V电压等级接入阳西电厂500 k V升压站。初步规划#5、#6号机组为百万机组, 以500 k V接入系统, #3、#4号机组改接入220 k V电网后, 后续的百万机组可利用原升压站, 并且不需要新增出线走廊, 减少设备闲置及资源浪费, 有利于减少电厂的投资。

综合技术经济比较, 相对原方案, 改接方案潮流分布较为合理, N-1运行方式下蝶岭站无过载现象, 短路电流及稳定性方面无明显差别, 经济性与原方案相当, 能够将阳西电厂#3、#4机组作为阳江220 k V电网的支撑电源, 并且无论是从电网还是电厂规划的角度来看, 改接方案均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因此推荐阳西电厂#3、#4机组改接入220 k V电网。

(4) 调顺电厂

将调顺电厂改接入湛江220 k V电网, 不仅可以减轻港城站的供电压力, 满足当地负荷发展的需要, 而且可以优化湛江电厂出线, 同时可缓解蝶岭-茂名500 k V通道上的送电压力, 避免湛江与茂名地区的潮流迂回。

技术方面, 潮流分布原接入系统方案潮流合理性较差, 存在先升压至500 k V电网再降压至近区220 k V电网, 而改接方案直接接入220 k V电网就地消纳, 合理性较优。安全性方面, 原方案港城站主变不满足N-1要求。短路电流及稳定性方面, 改接方案及原方案近区电网短路电流水平较低, 无明显差别。

经济性方面, 改接方案经济性略差于原方案。

综合技术经济比较, 相对原方案, 改接方案潮流分布较为合理, N-1运行方式下港城站无过载现象, 短路电流及稳定性方面无明显差别, 仅经济性略差于原方案。推荐“十三五”中后期调顺电厂改接入220 k V电网。

(5) 铜鼓B厂

电厂改造时, 将造成电厂部分机组停机, 影响电厂发电, 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从改接的经济性角度看, 铜鼓电厂离江门西区负荷中心距离较远, 若改接220 k V电网, 需新增较长线路, 代价较大, 经济性较差。江门电网规划新建恩平站1×1 000 MVA主变, 届时供电能力及供电可靠性大大提高, 完全能够满足江门西区的供电需求。

技术方面, 潮流方面原接入系统方案主要将铜鼓B厂电力送往江中珠地区进行消纳, 而改接方案直接接入220 k V电网就地消纳, 合理性较优。安全性方面, 原方案五邑站主变不满足N-1要求。短路电流方面, 改接方案近区220 k V电网短路电流水平略有升高, 但仍有较大裕度。稳定性方面, 改接方案与原方案无明显差别。

经济性方面, 由于改接方案新建线路较长导致投资过大, 并且停电损失较大, 因此改接方案经济性差于原方案。

适应性方面, 改接方案与电网规划不相一致, 新增线路大部分不能够被电网利用, 原有500 k V输电能力也未被充分利用。

综上分析, 考虑到江门新建恩平站主变后供电能力及供电可靠性将大大提高, 铜鼓电厂离江门西区负荷中心距离较远, 电力流向不合理, 并且改接方案投资过大, 经济性明显较差, 暂不考虑将铜鼓B厂机组改接入220 k V电网。

4 结论

(1) 广东省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由于受到环境保护、土地资源、能源资源等多种因素制约, 区内电源发展空间相对较小, 电力自给能力差, 对区外电力依赖程度大。未来随着全省电力需求的进一步增长, 部分地区电网将出现500 k V降压容量不足、500 k V电网供电压力增大、500 k V母线短路电流过高、输变电用电工程用地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因此, 通过对广东省早期500 k V接入系统电源改接入220 k V电网进行研究, 对满足各地市电力需求快速增长, 减少对500 k V降压容量的依赖, 缓解500 k V电网供电压力, 降低短路电流, 保障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优化电网运行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2) 从电力平衡、变电容量缺额角度、电网运行安全性及灵活性等方面了进行了广东省500k V接入系统电源改接入220 k V电网的需求分析。从系统需求角度看, “十三五”期间, 沙角C厂、红海湾电厂一期#3、#4机组、阳西电厂一期#3、#4机组、调顺电厂、铜鼓B厂均存在改接入220k V电网的需求。

(3) 通过改接方案的初步研究, 建议“十三五”期间, 各电厂改接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阳西电厂#3、#4机组, 红海湾电厂#3、#4机组, 调顺电厂, 沙角C厂。

参考文献

[1]王海潜, 王旭, 祁万春, 等.1000MW发电机组接入220k V电网相关问题研究[J].华东电力, 2014, 42 (7) :1305-1309.

[2]DL_755-2001.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S].

[3]电气工程师手册编辑委员会.电气工程师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6.

[4]郭明星, 杨增辉, 曹娜, 等.1000MW机组接入220k V分区电网初探[J].华东电力, 2010, 38 (11) :1744-1752.

[5]陈尚发.大型发电厂电气主接线探讨[J].中国电力, 2003, 36 (7) :64-66.

[6]陈兆庆, 祝瑞金.对大受端电网规划若干技术问题的思考[J].华东电力, 2009, 37 (5) :695-698.

[7]钟清, 朱然, 任震.基于分层分区原则的大机组接入系统的电网规划[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33 (12) :104-108.

[8]电力工业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电力系统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1998.

[9]孙嘉平, 张建峰, 卢立军.提高北京电网供电可靠性措施的研究[J].华北电力技术, 2004, (2) :51-54.

改接技术范文

改接技术范文(精选6篇)改接技术 第1篇关键词:山杏,改接技术,嫁接大扁杏是一种生长快、童龄期短、结果早、生产潜力很大的果树, 因其独...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