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营业执照实收资本的情况证明报告
关于营业执照实收资本的情况证明报告(精选3篇)
关于营业执照实收资本的情况证明报告 第1篇
关于营业执照实收资本的情况证明报告
云浮市工商局:
我单位云浮市力拓石业有限公司,注册号:***,法人代表为:李理,联系电话***,公司地址:云浮市云城区都杨镇杨柳办事处办公楼二楼。属贵局管辖企业。
我公司截至2014年3月26日实收资本已达2692。968972万元。但因从今年三月起新的公司法执行,工商营业执照不再登记实收资本这一项,也不作实收资本登记,无法变更登记实收资本。所以原工商记录的实收资本仍是2131.032972万元。现我单位因经营需要向广东省公安交通局申请港澳车辆两地牌,需要营业执照与验资报告的资本相同,特请贵局证明该情况。
特此申请!
云浮市力拓石业有限公司
二0一四年三月二十七日
关于流动商贩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第2篇
关键词:流动商贩管理情况 产生原因
关于流动无照商贩的现场整治执法,历来是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难题,牵涉了城市管理执法单位的大量人力物力,耗费了大量精力,却收效甚微。从衡量一座城市管理水平的高低来看,对流动无照商贩的现场执法水平的高低是其中一项极其重要的指标。所以,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现场执法方法,对提高工作效率,顺利开展执法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1 存在现状及产生原因
产生原因:通过对市场周围的流动商贩和市场内的业主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流动商贩由于没有固定的营业摊位,每月可以节省设施费、税费、物业管理费、水电费等800-1200元。流动商贩的进货渠道和市场内的业户进货渠道几乎相同,有的流动商贩还凭借着自己流动性强、销售量大的特点,购进一些低成本的物品来与市场内业户进行竞争,个别流动商贩还有着8两秤的秘密武器。与此同时市场内业户平均每日要支付约20元税费。一个流动商贩就比市场业户每月多节省一千多元费用。从以上调研分析,投资少、风险小、成本低、收益高,是流动商贩产生的根源所在。
存在现状:从调查分析看,现阶段无照经营的主体人员复杂,其中下岗职工、待业人员、困难人员、劳释人员占了相当比例,他们中绝大多数是社会中低收入的弱势群体,生活比较困难,以从事加工、餐饮、服务、交通运输的居多;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城镇、城乡结合部和主干道路两侧,骑三轮车的、推手推车的、挑扁担的、摆地摊的,形式多样。流动商贩见执法人员来便一哄而散,待执法人员离开后又重新聚集贩卖商品。对于城管执法人员来说,所管辖的区域大,人数有限,清理规范比较困难。
2 现阶段海港区城管局针对流动商贩采取的主要措施
根据街道办事处的管辖区域,设置了两个执法大队,各自下设5个执法中队,建立队长包区片、队员包路段责任制度,确立“突出重点、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分步解决”工作思路,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在清理占道经营上下功夫。加大了对各类违规占道经营的整治力度,先后组织开展了清理摊点棚亭,取缔露天烧烤、马路市场等一系列专项整治活动。二是投资建设规范化摊位。部分缓解了闹市区流动商贩堵塞交通问题,改善了流动小吃卫生差和随意丢弃垃圾的现象;三是做好流动摊点规范疏导。启动了“心系弱势群体,构建和谐城管”的“民心工程”,按照“主干道严控、次干道严管、小街巷规范”的原则,在“不影响交通、不影响市容、方便群众生活”的前提下,经征求市民意见后,有计划地设置夜市烧烤摊群,修鞋、修车、配钥匙等便民摊点,以满足弱势群体的谋生需求和居民群众日常生活需要。
3 针对现场治理流动商贩存在问题的几点分析
要保证对流动无照商贩现场执法的顺利进行,必须要总结以往经验和教训,根据所辖区域路段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制定出一套相对完善的现场执法工作机制,细化制定出现场执法工作流程,确保现场执法快速有效,真正做到文明执法与有效执法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减少矛盾的发生,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这些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
一是时间问题。流动无照商贩具有随时流动的特点,且对周边环境情况保持高度警惕,时刻防备执法人员的出现。所以,对流动无照商贩的现场执法在时间上应注重“准”和“快”。“准”是对流动无照商贩出现的时间、地点掌握准确,这就要求前期调查工作必须做到位。现场执法的具体时间,应尽量避免在交通高峰期间执法。“快”是现场实际操作必须快,包括进入现场必须快,完成执法程序必须快,撤出现场必须快。
二是策略问题。在对流动无照商贩现场执法时,一定要注意策略。如对较大规模流动无照摊群,应有选择,有重点,分阶段,分批次将其逐步整治完毕。如发现流动无照商贩在奔逃过程中可能发生交通事故之类的危险,应立即停止追赶,留待以后计划周详再进行执法整治。特别是现场指挥员,如遇到特殊情况造成现场执法无法进行下去的,应当机立断,及时撤离。
三是围观和暴力抗法问题。在现场执法遇到群众围观时要冷静、机智、艺术地给予处理。由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特殊性,群众大多对行政相对人有同情心,可能会产生一些过激言行,其中难免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借题发挥,故意挑拨。这时,我们一定要保持冷静头脑,过火的话不说,过激的事不做,通过冷处理的方式使事态得到控制。
4 对完善管理,加强城管执法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是强化法制机构职能建设,确保城管行政执法工作始终纳入法制框架之中。城管部门应该在内部建立起一整套围绕法制机构而展开执法行为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形成环环相扣、层层负责。在城管行政执法实践中,大量的事实证明:以法制机构为中轴线的行政执法组织监督体制一旦建立完善,不但可以在客观上有效地对具体执法行为进行规范监督,而且这种体制还能发挥出其促使执法人员按照法律的要求,强化自身法制观念的巨大能动性。可以说:法制机构的建设和不断强化,是城管行政执法部门步入法制化正轨必不可少的坚实基础。
二是完善执法监督制度,使城管行政执法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强化法制机构建设的同时,为了进一步使法制工作具体化,城管行政执法部门在执法工作的过程中,要不间断地自觉检视自身的执法行为,并根据实际完善整套的城管行政执法监督制度体系,这一体系应该包括: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承诺制度、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两错”追究制等。城管行政执法实践表明,制度体系的健全,不但可以极大地促进城管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主观自觉性,而且在客观上也可以促进城管行政执法队伍整体法制化水平的提升。
三是加强岗前、岗中法制业务培训,树立“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良好风气。由于城市管理工作的快速发展,城管行政执法队伍也不断壮大,突出的特点是年轻人所占比例较大,这在客观上造成队伍法制观念以及相关法律基础知识水平的参差不齐。因此,将年轻的城管执法队伍锻炼成为一支合格的“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行政执法队伍,就必须从改造城管队员的思想、向城管队员灌输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入手。基于这样的思路,利用各种机会在城管执法人员中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制业务培训活动就显得十分必要。实践证明:高强度、大容量的法律培训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有效地提高城管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只有具备了这种良好的法制观念,城管行政执法才能更准确、更理性、更好地完成任务。
参考文献:
[1]潘登科,张蕾.流动商贩治理模式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03).
[2]石磊,陈伟,谢剑波.六位一体:流动商贩治理的公共服务模式探究[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04).
[3]石磊,谢剑波,喻娇.从我国流动摊贩的历史沿革观其存在的合理性[J].现代商业,2010(17).
关于废旧电池回收情况的调查报告 第3篇
一、调查的目的
1.通过调查实践,让居民了解随便扔废旧电池的危害,充分认识到废旧电池应该专门回收,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2.通过对我所居住的社区废电池回收情况的调查分析,指出其中的不足,让有关部门引起重视,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处理办法。并向居民们提出倡议,不要把废旧电池随便扔掉,多用可充电的电池。
二、调查问题现状
具有关数据说明,我国的废旧电池污染惊人,我所居住的城市废旧电池回收率不及10%。调查发现。尽管大街上、马路边及小区内的垃圾箱均有废旧电池入口,但形同虚设,下面根本就没有单独的接收盒子,而是混在其余垃圾中。据报道我国的电池年产量和消费量达到140亿节,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可见亟待出台行之有效的废旧电池的有效处理办法。
三、调查对象
参与调查的社区居民情况如下:
从年龄方面看,年龄在26岁到38岁的人有34位,占总人数的32.7%,年龄在38到45岁的人有27人占总人数的26%,总体来说中年人占了比较大的比例,45岁以上的人有12人,占总人数的11.5%是比例最少的。从职业方面看,参与调查的人员遍布各行各业,其中企业职员44人,占总人数的42.3%,学生24人,占总人数的23.1%,公务员和自由职业者最少,均是3人,占总人数的2.9%。
四、调查方式
采用纸质问卷及网络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合计回收的有效问卷104份。纸质问卷以到超市、小区门口及电信公司发放并回收的方式,网络问卷以在班级QQ群里,上传问卷,填写好再上传的方式,还有微信问卷。
五、调查时间
2016年7月2日——2016年7月30日。
六、调查问卷以及结果分析
(一)调查问卷
(二)结果分析
1.关于废旧电池的使用情况
从表格可以看出,对废电池危害程度有比较深入的了解的有9人,占总人数的8.7%,有一定了解的有72人占总人数的69.2%,不太了解的有18人占总人数的17.3%,完全不了解的有5人占总人数的4.8%。使用普通电池的71人占总人数的68.3,使用充电电池的29人占总人数的27.9%。每月不使用电池的26人,占总人数的25%,1-3颗的64人占总人数的61.5%,4-7颗的11人占总人数的10.6%,每月用电池8颗以上的3人,占总人数的2.8%。
从图表明显看出,对废电池危害比较了解的、使用普通电池的、每月使用1-3颗电池的、占比例最大,均超过了60%。因此得出虽然对废电池的危害程度有一定了解,但是生活中的各种因素还是让大多数人选择用普通电池,没有消耗大约1-3颗。
通过调查发现,一般居民都喜欢选择普通电池,因为购买方便又便宜,市场上卖充电电池的地方也比较少。家里有小小孩子的家庭消耗电池相对比较多一点,孩子的玩具里装电池,消耗也快。
2.平时处理废旧电池的方式
从表格可以看出,通常把废电池随垃圾一起扔掉的58人,占总人数的半数以上55.8%,放进回收箱的35人,占总人数的33.7%,收藏的有7人占总人数的6.7%,其他处理方式的有5人占总人数的4.8%。对于用过的电池处理方式有33人积攒到一定数量后统一处理,占总人数的31.7%,用完一个丢一个的31人占总人数的29.8%,和生活垃圾一起丢的31人,占总人数的29.8%以上三种处理方式都不当,总和竟然达到90%,可见正确处理废旧电池的方法和制度亟待出台,另外还有11人没有注意过,占总人数的10.5%。
从图表明显看出生活中随生活垃圾一起扔掉的占大多数,一方面是周围没有处理废旧电池的固定地方,回收废旧电池的设施几乎没有,废旧电池放在家里也不安全,特别是家里有小宝宝的家庭,几乎都是用一个扔一个。对废旧电池的危害有一定了解的居民,知道不能随生活垃圾一起扔,这样不仅有毒,而且对土壤的危害花相当长时间逆转,无奈没有相应的回收点,这些人群是把废旧电池积攒在家里,过一段时间,或者有相当数量后,用塑料袋包裹起来,找个回收点放进去,或者随生活垃圾一起扔,这种情况令人担忧。
3.目前废旧电池回收情况
参与调查的居民所在的地区有回收箱的34人,占总人数的32.7%;所在社区没有回收箱的55人占总人数的52.9%;不知道所在社区有没有回收箱的有10人,占总人数的9.6%;所在社区有回收箱但未使用的有5人,占总人数的4.8%。认为回收废旧电池有经济价值的16人,占总人数的15.4%;认为回收废旧电池有环保价值的71人,占总人数的68.3%;认为回收废旧电池能节约材料的46人,占总人数的44.2%;认为回收废旧电池无价值的3人,占总人数的2.8%。
从图表明显看出,所在社区没有废电池回收箱的人数超过50%,这种情况说明社区对于废旧电池的回收情况不重视,设施不到位,每天、每月都有这么多废旧电池随生活垃圾一起处理,我国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方法是深埋,这么多废旧电池深埋于地下,对土壤的污染程度太让人担忧。
其实居民们的认识还是比较到位的,图表显示,认为回收废旧电池有环保价值的人远远超过50%,接近70%,大多数居民也不想把废旧电池随生活垃圾一起处理,因为一节1号电池溶出的物质足以让1平方米的土壤失去农用价值,而一粒纽扣电池能污染60万升水,这是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无奈现实生活中设施不到位,无法实现废电池的回收集中处理。认为节约材料的居民一般都是指大型电池,例如电动自行车电池等,可以回收再利用部分材料。
七、调查报告的意义
通过这次调查,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在课外通过宣传让居民了解废旧电池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让居民一起行动起来,做环保的主人。居民们纷纷开动脑筋,出主意,有55人建议建立回收箱,占总人数的52.9%,建议上门回收的有11人,占总人数的10.6%,有46人表示以旧换新也是一种方法,占总人数的44.2%,还有6人以为月租电池,因为一年中夏季、冬季用得比较多一点,因为要开空调,遥控器电池更换多,占总人数的5.8%。从上面数据明显看出,建立回收箱和商店以旧换新都是一种居民们乐意参与的方法。
调查显示,有87人表示积极支持废旧电池的回收活动,占总人数的83.7%,无所谓的有8人,占总人数的7.7%,没兴趣的有9人,占总人数的8.7%。可见相当比例的居民积极支持废旧电池回收活动。数据如下:
从图表明显看出,居民们都积极支持回收废旧电池。通过这次调查活动,居民们普遍认为废旧电池的回收和处理绝不是“小事”。他们均表示家庭里再有废旧电池,不能随生活垃圾一起扔掉,积攒在家里,用塑料袋包好,防水、防雨、防晒,积攒到一定数量放进回收箱,或者等以后设施齐全,放进回收箱,留给环保部门集中统一处理。
八、体会与建议
通过这次调查活动觉得废旧电池危害实在太大,政府部门应该建立完善的回收和处理废电池的机构,坚持向居民宣传有关这方面的环保知识,加鼓励居民自觉把废旧电池与生活垃圾分开,强市场调查,与商家合作建立完善的回收制度。调查发现居民们最支持废旧电池以旧换新活动,占总人数的60.6%;认为设立“居民回收账户”,累计回收数量,相应设立奖励”的42人,占总人数的40.4%。
居民们以为以下几种处理废旧电池的方法比较符合民意:(1)在市场提供废旧电池以旧换新活动;(2)设立“居民回收账户”,累计回收数量,相应设立奖励;(3)重视电池回收后续处理工作,建立废电池处理厂;(4)加大科研环保电池的诞生;(5)督促电池生产商提高技术水平,生产优质耐用电池;(6)完善商家销售服务质量,在销售店设置电池回收点。
关于营业执照实收资本的情况证明报告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