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access上机练习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31

access上机练习(精选7篇)

access上机练习 第1篇

实验项目名称:SQL简单查询 所属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实验类型:操作型

实验要求:使用SQL视图完成SQL简单查询 实验目的:

1.熟悉SQL语言的数据查询功能; 2.熟悉Access中SQL视图的使用;

3.通过SQL语言的数据查询语句SELECT熟悉Access中表达式的构成与使用。*4.熟悉简单的多表查询。实验方案设计:

1.使用“教学管理.mdb”中的表,练习教材例【6-1】~【6-13】内容,熟悉Access中SQL视图的使用与SQL简单查询的实现。2.利用“教学管理.mdb”,独立完成布置的SQL查询要求。

练习:

1.显示“课程信息表”表中所有字段和记录。2.显示所有教师的姓名、性别,所属院系和职称情况。3.显示每位教师的工龄。

4.查询来校10年以上(含10年)的党员教师信息。5.查询所有财政学院和经济学院的教师信息。6.查询40岁以上(不含40岁)的非党员教师信息。7.查询姓名中含有“海”字的教师信息。8.显示全部学生的班级。

9.查询成绩在60分(含60分)到90分(含90分)之间的学生的学号。*10.显示有不及格成绩的学生名单。

*11.显示每位教师的公积金缴存情况,显示属性包括教师编号、姓名、公积金。*12.显示所有女党员的工龄和薪级工资。

*13.显示财政学院每位教师的姓名和他们的实发工资额。(提示:实发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岗位津贴-公积金)

14.自己设计一个查询,并用SQL命令实现(要求:对设计要有合理的解释,且最好有新意)。

access上机练习 第2篇

(1)在考生文件夹下,“samp1.mdb”数据库文件中建立表“tTeacher”,表结构如下。

(2)根据“tTeacher”表的结构,判断并设置主键。(3)设置“工作时间”字段的有效性规则为只能输入上一五月一日以前(含)的日期(规定:本年号必须用函数获取)。(4)将“在职否”字段的默认值设置为真值,设置“邮箱密码”字段的输入掩码为将输入的密码显示为6位星号(密码),设置“联系电话”字段的输入掩码,要求前四位为“010-”,后八位为数字。(5)将“性别”字段值的输入设置为“男”、“女”列表选择。(6)在“tTeacher”表中输入以下2条记录:

第1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核点:在一个数据库中添加一个新表、表结构的定义、主键的设置、有效性规则的设置、默认值的设置、输入掩码的设置、查阅向导的使用以及向表中输入记录。

本题解题思路:

第一步: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samp1.mdb”数据库。

第二步:打开数据库菜单选择“新建(N)”,在弹出的“新建表”对话框中,点击“设计视图”按钮,在弹出的表设计器中按题面要求依次输入各字段的定义。

第三步:主关键字是每个表中能惟一标识每条记录的字段,可以是一个字段,或是一组字段。由表中字段可知,“编号”为该表的主关键字,选中“编号”字段行,点击工具栏上的“主键”按钮。

第四步:选中“工作时间”字段行,再选中下面的“有效性规则”,在右边的框中直接输入“<=DateSerial(Year(Date())-1,5,1)”。

第五步:选中“在职否”字段行,在“默认值”右边的框中输入“True”。选中“邮箱密码”字段行,再选中下面的“输入掩码”,点击右边的“...”按钮,在弹出的“输入掩码”向导中选择“密码”,单击“下一步”按钮,再单击“完成”按钮。选中“联系电话”字段行,再选中下面的“输入掩码”,输入:“010-”00000000。

第六步:选中“性别”字段,在下面的“查阅”选项卡中的“显示控件”选择“列表框”,“行来源类型”中选择“值列表”,“行来源”中输入:男;女。然后以“tTeacher”保存该表。

第七步:向“tTeacher”表中输入题面所要求的各字段的内容。

二、简单应用

考生文件夹下存在一个数据库文件“samp2.mdb”,里面已经设计好三个关联表对象“tStud”、“tCourse”、“tScore”和一个空表“tTemp”。试按以下要求完成设计:

(1)创建一个查询,查找并显示有书法或绘画爱好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和“年龄”四个字段内容,所建查询命名为“qT1”。

(2)创建一个查询,查找成绩低于所有课程总平均分的学生信息,并显示“姓名”、“课程名”和“成绩”三个字段内容,所建查询命名为“qT2”。(3)以表对象“tScore”和“tCourse”为基础,创建一个交叉表查询。要求:选择学生的“学号”为行标题、“课程号”为列标题来统计输出学分小于3分的学生平均成绩,所建查询命名为“qT3”。注意:交叉表查询不做各行小计。

(4)创建追加查询,将表对象“tStud”中“学号”、“姓名”、“性别”和“年龄”四个字段内容追加到目标表“tTemp”的对应字段内,所建查询命名为“qT4”。(规定:“姓名”字段的第一个字符为姓,剩余字符为名。将姓名分解为姓和名两部分,分别追加到目标表的“姓”、“名”两个字段中。)

第2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的是数据库的查询。

本题解题思路:

(1)点击“查询”,选择“新建(N)”,在弹出的“新建查询”窗体上选择“设计视图”,点击“确定”按钮,然后在弹出的“显示表”窗体上选择“tStud”表,点击“添加”按钮,关闭“显示表”窗体。然后从“tStud”表中选择“学号”、“姓名”、“性别”和“年龄”字段,并选择“简历”字段,把该字段的显示中的钩去掉,然后在“简历”字段的“条件”中输入:Like “*书法*” Or Like “*绘画*”,以“qT1”保存查询。

(2)选择“新建(N)”,在弹出的“新建查询”窗体上选择“设计视图”,点击“确定”按钮,然后在弹出的“显示表”窗体上分别选择“tStud”、“tCourse”和“tScore”表,点击“添加”按钮,关闭“显示表”窗体。选择题目中所说的三个字段,在“成绩”字段的“条件”中输入:<(select avg(成绩)from tScore),最后以“qT2”保存查询。

(3)选择“新建(N)”,在弹出的“新建查询”窗体上选择“设计视图”,点击“确定”按钮,然后在弹出的“显示表”窗体上分别选择“tScore”和“tCourse”表,点击“添加”按钮,关闭“显示表”窗体。然后点击“查询”菜单中的“交叉表查询”菜单(或点击右键,选择查询类型中的“交叉表查询”)。在字段中选择“学号”,“交叉表”中选择“行标题”;选择“课程号”字段,在“交叉表”中选择“列标题”;选择“成绩”字段,“交叉表”中选择“值”,并在“总计”中选择“平均值”;再选择“学分”字段,并在条件中输入:<3,“总计”中选择“条件”;最后以“qT3”保存查询。

(4)选择“新建(N)”,在弹出的“新建查询”窗体上选择“设计视图”,点击“确定”按钮,然后在弹出的“显示表”窗体上选择“tStud”表,点击“添加”按钮,关闭“显示表”窗体。选择“查询”菜单中的“追加查询”菜单(或者右击鼠标,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追加查询”),追加到当前数据库中的“tTemp”表中,点击“确定”。然后从“tStud”选择“学号”字段,再在“字段”行的第二个空格处输入“Left(([姓名]),1)”,第三个空格处输入“Right([姓名],Len([姓名])-1)”,再从“tStud”选择“性别”和“年龄”字段,追加到“tTemp”表对应的字段中,最后以“qT4”保存查询。

三、综合操作

考生文件夹下存在一个数据库文件“samp3.mdb”,里面已经设计了表对象“tEmp”、窗体对象“fEmp”、宏对象“mEmp”和报表对象“rEmp”。同时,给出窗体对象“fEmp”的“加载”事件和“预览”及“打印”两个命令按钮的单击事件代码,试按以下功能要求补充设计:(1)将窗体“fEmp”上标签“bTitle”以特殊效果:阴影显示。

(2)已知窗体“fEmp”的三个命令按钮中,按钮“bt1” 和“bt3”的大小一致、且左对齐。现要求在不更改“bt1” 和“bt3”大小位置的基础上,调整按钮“bt2”的大小和位置,使其大小与“bt1”和“bt3”相同,水平方向左对齐“bt1” 和“bt3”,竖直方向在“bt1” 和“bt3”之间的位置。

(3)在窗体“fEmp”的“加载”事件中设置标签“bTitle”以红色文本显示;单击“预览”按钮(名为“bt1”)或“打印”按钮(名为“bt2”),事件过程传递参数调用同一个用户自定义代码(mdPnt)过程,实现报表预览或打印输出;单击“退出”按钮(名为“bt3”),调用设计好的宏“mEmp”来关闭窗体。

(4)将报表对象“rEmp”的记录源属性设置为表对象“tEmp”。

注意:不允许修改数据库中的表对象“tEmp”和宏对象“mEmp”;不允许修改窗体对象“fEmp”和报表对象“rEmp”中未涉及的控件和属性。程序代码只允许在“*****Add*****”与“*****Add*****”之间的空行内补充一行语句、完成设计,不允许增删和修改其它位置已存在的语句。

第3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的是窗体的设计。

本题解题思路如下:

(1)打开窗体对象“fEmp”的设计视图,选择“bTitle”标签控件,并点击工具栏上的“属性”按钮,特殊效果属性设置为“阴影”。

(2)打开窗体“fEmp”的设计视图,选中“bt2”按钮,并点击工具栏上的“属性”按钮,将命令按钮bt2的“左边距”设置为3厘米,“上边距”设置为2.5厘米,“宽度”设置为3厘米,“高度”设置为1厘米。

(3)打开窗体“fEmp”的设计视图,并点击工具栏上的“属性”按钮,点击“加载”属性右边的“…”打开代码生成器,在“*****Add1*****”与“*****Add1*****”之间输入“bTitle.ForeColor = 255”,保存窗体。

(4)打开窗体“fEmp”的设计视图,选中“bt1”按钮,并点击工具栏上的“属性”按钮,点击“单击”属性右边的“…”打开代码生成器,在“*****Add2*****”与“*****Add2*****”之间输入“mdPnt acViewPreview”,保存窗体。

(5)打开窗体“fEmp”的设计视图,选中“bt3”按钮,并点击工具栏上的“属性”按钮,点击“单击”属性并选择宏“mEmp”,保存窗体。

access上机练习 第3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我院2010级中药和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的24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对医药应用统计教学中“理论学习+上机辅助练习”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索。

1.2 方法

人员安排:将248名研究对象按专业分成两组, 一组 (中药专业, 对照组, n=116) 进行纯理论教学。另一组 (中药制药技术专业, 实验组, n=132) 。

考核内容:根据中药和中药制药技术专业专科层次培养目标, 教学大纲要求, 考核可测试性等方面, 经中药和中药制药教研室全体教师讨论后, 自行设计考核项目: (1) 数据 (n=60) 均值、标准差的计算; (2) 编制频数分布表; (3) 绘制直方图; (4) 古典概率计算; (5) 二项分布计算; (6) 正态分布计算; (7) 卡方分布计算; (8) t分布计算; (9) F分布计算; (10) 参数估计; (11) 假设检验; (12) 相关、回归分析; (13) 正交设计与分析。考核项目合计13项。

考核程序:组织两组学生通过抽签方式随机抽取考核项目进行考核, 获得两组学生考核成绩, 然后将两组成绩进行对比分析。

数据处理:两组成绩通过Excel进行数据录入, 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 显著水平=0.05。

2 结果

结果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 对照组学生随机抽题考核平均得分为52.79分, 标准差为0.20分;实验组学生平均得分为83.21分, 标准差0.05分, 平均成绩偏高, 且数据波动较小。两组成绩每题得分和平均分, 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3 讨论

医药应用统计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 要求学生能有效正确地利用资料进行医药领域的实践, 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要求较低, 重在应用,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辅助处理数据已是必然。

医药应用统计开设于中药和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第三学期, 两专业学生前期学习内容基本相同, 学生层次相当;授课教师为同一人。因此, 本次研究具有较好可比性。

对我院2010级中药和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学生在医药应用统计教学中“理论教学+上机辅助练习”教学模式的考核成绩进行分析, 可意识到该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摘要:选取我院2010级中药和中药制药技术专业专科学生248名, 在讲授医药应用统计课程时, 中药专业 (对照组, 116人) 纯理论教学, 中药制药技术专业 (实验组, 132人) 用“理论教学+上机辅助练习”教学模式, 期末通过抽签方式随机抽题考核, 并对考核成绩进行分析。实验发现对照组考核平均成绩52.79分, 实验组83.21分, 两组平均成绩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关键词:高职高专,医药应用统计,上机辅助练习

注释

access上机练习 第4篇

【关键词】Access;日志管理;工作量;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THI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083-01

1 引言

Microsoft Access 2003是一种关系型桌面数据库,它以数据库技术为理论基础管理数据。其强大功能主要表现在:友好的用户界面;数据表操作简单、易学易懂;通过向导创建表、查询、窗体及报表;自动绘制数据统计图和绘图功能;内置了大量函数,可以利用这些函数在窗体、报表、查询和数据访问页中建立复杂的计算表达式;有效管理、分析数据的功能;增强的网络功能;宏功能和内嵌的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等。

上机日志管理是计算机实验教学管理中重要一环,关系到实验教学计划的具体进度、完成情况、期末能否准确及时统计课时量,以便核发每个教师的课时奖励津贴等。为此,我们通过多年工作经验积累,利用Access数据库设计出了上机日志管理系统,将其用到实验教学管理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2 Access数据库上机日志管理系统设计

2.1 建立数据库

先建立一个数据库。在Access中,选择“文件”菜单→“新建”→“空数据库”→命名为“上机日志管理系统”并保存。

2.2 建立数据表

(1) 实验课时登记表设计

确定字段名称、类型、属性等。

例如:编号、姓名、专业班级、课程名称、实验时间、学时数、教学类型、周数、星期、节次、机房。实验时间确定为日期时间型、学时数为数字型,其余均定为文本型。常规属性可以考虑修改其默认值,如:课程名称默认为“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类型默认为“主讲”等,通过查阅向导可将上述字段属性设计其查阅的行来源,比如:“计算机应用基础”;“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与应用”;“Access数据库基础”等;教学类型为“主讲”;“辅导”,这样除了系统默认值外,可以在录入通过下拉菜单快速录入,不但可以节省时间,还可以保证录入数据内容的准确唯一性,便于日后进行报表统计。

(2) 其它相关数据表格设计

(3) 数据表格式设计

包括字体、字号、字型、字的颜色等。

2.3 实验课时录入窗体设计

1、主体设计:根据方法提示选择实验课时登记表进行窗体主体设计,就是将我们需要的字段依序拖入窗体的主体内,例如:编号、姓名、专业班级、课程名称、实验时间、学时数、教学类型、周数、星期、节次、机房。主体下端可通过工具箱中的命令按钮来增加诸如:首记录、尾记录、上一条、下一条、查找记录、添加记录、关闭窗体等。

2、页眉、页脚设计:通过视图菜单进行窗体的页眉、页脚设计。页眉一般可通过工具箱中的标签来设计录入窗体的主标题,本例标题为:“实验课时录入窗体”。页脚一般可通过工具箱中的标签及其Access数据库函数设计为现在时间,Date();Time()等。

3、窗体格式化:就是对窗体字体、字型、字号、字的颜色、位置间距等美化窗体操作。

2.4 查询设计(以姓名-班级进行查询为例)

就是通过Access数据库查询对象进行交叉表查询设计。具体是点击查询→新建→交叉表查询向导→确定→实验课时登记表→下一步→选择“姓名、专业班级、课程名称”做为行标题,下一步→选择“教学类型”为列标题,下一步→字段选择“学时数”,函数选择“求和”为行列交叉点计算值,下一步→查看查询或修改设计→完成。可以在修改设计中将姓名排序设计为升序,将教学类型设计为降序更好,也可再次更改行、列标题。

2.5 报表设计(以姓名-班级-教学类型统计实验课时为例)

报表设计方法有设计视图、报表向导、自动创建报表:纵栏式、自动创建报表:表格式、图表向导、标签向导等。这里列举其中一个方法,具体是点击报表→新建→设计视图→选择实验课时登记表→确定。(1)主体设计:将编号、专业班级、课程名称、学时数、教学类型、周数、星期、节次、机房字段拖入主体,并调整好间距、大小等。(2)页眉设计:报表页眉为输出报表名称,本例中为“实验课时登记表”,并加下划线等格式美化设计;页面页眉其字段名称与主体一致;专业班级页眉为专业班级字段。(3)页脚设计:报表页脚将输出课时总计,用Sum([学时数]);页面页脚将输出现在时间,页数页码;编号页脚可按姓名进行课时数合计,仍采用Sum([学时数])函数,教学类型页脚可进行课时小计等设计。以上均通过排序与分组中的组页眉、组页脚进行设计而来。其报表结果既可以统计出每个教师的详细情况、每班的课时小计、每个教师的所有班级课时合计,还可进行全体教师的课时总计。

2.6 宏设计

例如:记录定位宏组,宏名依次可设计为:首记录、尾记录、上一条、下一条、新记录、定位记录,操作均为GoToRecord,对象类型:窗体,对象名称:实验课时录入窗体,记录分别可以设计为:首记录、尾记录、向前移动、向后移动、新记录、定位。此宏的设计,可大大方便实验课时录入窗体的设计。Access数据库提供的宏设计可以方便更多层次数据库设计,如打开(OpenReport)和关闭报表(Close);打开录入窗体(OpenForm)等等。

2.7 数据库安全性设计

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首先要考虑的一个因素是系统的安全性。安全性措施旨在保护数据,以免遭非法窥探或蓄意破坏。

(1) 数据库文件密码保护或用户权限设置。具体操作为:点击工具→安全→设计数据库密码。可以设定打开权限密码,还可以设计用户与组权限,用户与组帐户等安全保护策略,以限制/允许用户访问或修改数据库的某一部分。

(2) 设置数据准确性。数据库表设计中可以采用修改默认值,格式,查阅向导预先输入相关内容等,通过下拉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3) 备份数据库或导出数据库,以免数据丢失或者损坏。

3 结束语

本文是基于Access数据库上机日志管理系统的简单设计,在实验教学管理中进行了两个学期的具体应用,从应用中可以看出Access数据库有很好的用户界面和函数功能,用Access统计实验课时,具有灵活、高效、方便、准确的特点,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用Access计算实验课时,最重要的基础是建好Access数据表,充分和灵活利用函数在窗体、报表、查询对象设计中,实现数据的表间应用或导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系统设计的工作效率,使Access在教学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乔宝亮.用Access轻松开发《档案管理系统》[J].中国科技信息,2012,(10):103

[2] 王莉.基于Access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福建电脑,2012,(2):139—141

access上机练习 第5篇

查询的基本操作

查询是Access处理和分析数据的工具,它能够把多个表中的数据抽取出来,供用户查看、更改和分析使用。要了解并学会使用Access的查询功能,就应该熟悉查询的基本概念、基本操作以及查询的创建和使用。本节要求掌握查询的概念、查询的分类、查询的准则、查询的创建以及对已创建查询的操作。1.查询的分类

a)选择查询:是根据指定的查询准则,从一个或多个表中获取数据并显示结果。b)交叉表查询:将来源于某个表中的字段进行分组,一组列在数据表的左侧,一组列在数据表的上部,然后在数据表行与列的交叉处显示表中某个字段的统计值。

c)参数查询:是一种利用对话框来提示用户输入准则的查询,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准则来检索符合相应条件的记录。

d)操作查询:可以在一次查询操作中对所得结果进行编辑等操作,包括生成表查询、删除查询、更新查询和追加查询。

e)SQL查询:是用户使用SQL语句创建的一种查询,主要包括联合查询、传递查询、数据定义查询和子查询。2.查询的准则

a)准则中的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和特殊运算符。b)准则中的函数:数值函数、字符函数、日期时间函数和统计函数。c)使用文本值作为准则:文本值要用半角的双引号括起来。d)使用处理日期结果作为准则:日期值要用半角的井号括起来。e)使用字段的部分值作为准则:可以方便地限定查询范围。

f)使用空值或空字符串作为准则:空值是使用Null或空白来表示字段的值,空字符串是用双引号括起来的字符串。3.创建查询

a)使用向导创建选择查询。b)使用设计器创建查询。

c)在查询中计算:创建总计查询,总计项,分组总计查询,添加计算字段。4.操作已创建的查询

a)生成表查询:利用一个或多个表中的全部或部分数据创建新表。b)删除查询:从一个或多个表中删除一组记录。

c)更新查询:对一个或多个表中的一组记录作全部更新。

d)追加查询:从一个或多个表中将一组记录添加到一个或多个表的尾部。窗体的基本操作

窗体是Access数据库中的一种对象,通过窗体可以方便地输入数据、编辑数据、显示和查询表中的数据。利用窗体可以将整个应用程序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应用系统,任何形式的窗体都是建立在表或查询的基础上的。要学会使用窗体,应该熟悉窗体的概念和作用、窗体的组成和结构以及窗体的创建和设置等。本节要求掌握窗体的概念和作用、窗体的组成和结构、窗体的类型、窗体的创建方法以及窗体中工具箱、控件的使用。1.窗体的分类

a)纵栏式窗体:将窗体中的一个显示记录按列分隔,每列的左边显示字段名,右边显示字段的内容。

b)表格式窗体:在一个窗体中显示多条记录的内容。C)数据表窗体:主要作用是作为一个窗体的子窗体。

d)主/子窗体:窗体中的窗体称为子窗体,包含子窗体的基本窗体称为主窗体。e)图表窗体:利用Microsoft Graph以图表形式显示用户的数据。

f)数据透视表窗体:是Access为了以指定的数据表或查询为数据源产生一个Excel的分析表而建立的一种窗体形式。2.创建窗体

a)使用“自动创建窗体”。

b)使用“窗体向导”:创建基于一个表的窗体,创建基于多个表的主/子窗体。C)使用“数据透视表向导”。d)使用“图表向导”。3.窗体的视图

a)“窗体”视图:是显示记录数据的窗口,主要用于添加或修改表中的数据。b)“数据表”视图:是以行和列格式显示表、查询或窗体数据的窗口。c)“设计”视图:是用于创建窗体或修改窗体的窗口。报表的基本操作

报表是Access中以一定格式表现数据的一种对象。利用报表可以控制数据内容的大小和外观、以及排序、汇总相关数据还可选择输出数据到屏幕或打印设备上,本节内容涉及报表的一些基本应用操作,如报表的创建、报表的设计、分组记录易报表的存储和打印等。本节要求掌握报表的组成及分类、使用向导创建报表、使用设计器编辑报表以及在报表中进行计算和汇总等内容。1.报表的组成

a)报表页眉:位于报表的开始处。

b)页面页眉:报表的每一页有一个页面页眉。C)主体:是报表显示数据的主要区域。d)页面页脚:打印在每页的底部。e)报表页脚:打印在报表的结束处。2.报表的分类

a)纵栏式报表:一般是在一页中主体节区内显示一条或多条记录,而且以垂直方式显示。

b)表格式报表:是以整齐的行、列形式显示记录数据,通常一行显示一条记录、一页显示多行记录。

c)图表报表:是指包含图表显示的报表类型。

d)标签报表: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报表,用来制作标签。3.报表的创建

a)使用“自动报表”创建报表。b)使用“报表向导”创建报表。c)使用“图表向导”创建报表。d)使用“标签向导”创建报表。e)使用“设计”视图创建报表。4.报表的编辑 a)设置报表格式。b)添加背景图案。c)添加日期和时间。d)添加分页符和页码。e)使用节。

access上机练习 第6篇

1.基本操作题

在考生文件夹下,“samp1.mdb”数据库文件中已建立表对象“tStud”。试按以下操作要求,完成表的编辑修改:

(1)将“编号”字段改名为“学号”,并设置为主键;

(2)设置“入校时间”字段的有效性规则为2005年之前的时间(不含2005年);

(3)删除表结构中的“照片”字段;

(4)删除表中学号为“000003”和“000011”的两条记录;

(5)设置“年龄”字段的默认值为23;

(6)完成上述操作后,将考生文件夹下文本文件“tStud.txt”中的数据导入并追加保存在表“tStud”中。参考答案:

1.基本操作题

【考点分析】本题考点:设置主键;字段的有效性规则、默认值等字段属性的设置;删除字段;删除记录;导入表。

(1)【解题步骤】

步骤1:打开“samp1.mdb”数据库窗口,选中“表”对象,右键单击“tStud”选择【设计视图】。

步骤2:将“字段名称”列的“编号”改为“学号”。

步骤3:右键单击“学号”行选择【主键】。

(2)【解题步骤】

步骤1:单击“入校时间”字段行任一点。

步骤2:在“有效性规则”行输入“<#2005-1-1#”。

(3)【解题步骤】

步骤1:右键单击“照片”字段选择【删除行】,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是”按钮。

步骤2:单击工具栏中“保存”按钮。

(4)【解题步骤】

步骤1:单击菜单栏【视图】|【数据表视图】。

步骤2:选中学号为“000003”的数据行,右键单击该行选择【删除记录】,在弹出对话框中单击“是”按钮。步骤3:选中学号为“000011”的数据行,右键单击该行选择【删除记录】,在弹出对话框中单击“是”按钮。步骤4:单击工具栏中“保存”按钮。

(5)【解题步骤】

步骤1:单击菜单栏【视图】|【设计视图】。

步骤2:单击“年龄”字段行任一点,在“默认值”行输入“23”。

步骤3:单击工具栏中“保存”按钮,关闭设计视图。

(6)【解题步骤】

步骤1:单击菜单栏【文件】|【获取外部数据】|【导入】,找到并打开“考生文件夹”,在“文件类型”下拉列表中选中“文本文件”,选中“tStud.txt”文件,单击“导入”按钮。

步骤2:单击“下一步”按钮,选中“第一行包含字段名称”复选框,单击“下一步”,选中“现有的表中”单选按钮,在右侧下拉列表中选中“tStud”,单击“下一步”按钮,单击“完成”按钮。[page]

2.简单应用题

考生文件夹下存在一个数据库文件“samp2.mdb”,里面已经设计好三个关联表对象“tStud”、“tCourse”和“tScore”。此外,还提供了窗体“fTest”和宏“mTest”,试按以下要求完成设计:

(1)在创建一个选择查询,查找年龄大于25的学生的“姓名”、“课程名”和“成绩”三个字段内容,所建查询命名为“qT1”;

(2)创建生成表查询,组成字段是没有书法爱好学生的“学号”、“姓名”和“入校年”三列内容(其中“入校年”考试吧:一个神奇的考试网站。

数据由“入校时间”字段计算得到,显示为四位数字年的形式),生成的数据表命名为“tTemp”,所建查询命名为“qT2”;

(3)补充窗体“fTest”上“test1”按钮(名为“bt1”)的单击事件代码,实现以下功能:

打开窗体,在文本框“tText”中输入一段文字,然后单击窗体“fTest”上“test1”按钮(名为“bt1”),补充代码设置窗体上标签“bTitle”的标题为文本框“tText”输入内容与文本串“等级考试测试”的连接并消除连接串的前导和尾随空白字符。

注意:不允许修改窗体对象“fTest”中未涉及的控件和属性;只允许在“*****Add1*****”与“*****Add1*****”之间的空行内补充语句、完成设计。

(4)设置窗体“fTest”上“test2”按钮(名为“bt2”)的单击事件为宏对象“mTest”。

参考答案:

2.简单应用题

【考点分析】

本题考点:创建选择查询、生成表查询;窗体中命令按钮控件属性的设置。

(1)【解题步骤】

步骤1:打开“samp2.mdb”数据库窗口,选中“查询”对象,单击“新建”按钮,选中“设计视图”,单击“确定”按钮。在“显示表”对话框中双击表“tStud”、“tCourse”、“tScore”,关闭“显示表”对话框。

步骤2:分别双击“姓名”、“课程名”、“成绩”、“年龄”字段。

步骤3:在“年龄”字段的“条件”行输入“>25”,单击“显示”行取消该字段的显示。

步骤4:单击工具栏中“保存”按钮,另存为“qT1”。关闭设计视图。

(2)【解题步骤】

步骤1:选中“查询”对象,单击“新建”按钮,选中“设计视图”,单击“确定”按钮。在“显示表”对话框双击表“tStud”,关闭“显示表”对话框。

步骤2:单击菜单栏【查询】|【生成表查询】,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tTemp”,单击“确定”按钮。步骤3:分别双击“学号”、“姓名”字段将其添加到“字段”行。

步骤4:在“字段”行的下一列输入“入校年:Year([入校时间])”。

步骤5:双击“简历”字段将其添加到“字段”行,在“简历”字段的“条件”行输入“not like “*书法*””,单击“显示”行取消“简历”字段的显示。

步骤6:单击工具栏中“保存”按钮,另存为“qT2”,如图8所示。关闭设计视图。

图8

(3)【解题步骤】

步骤1:选中“窗体”对象,右键单击“fTest”选择【设计视图】。

步骤2:右键单击“test1”选择【事件生成器】,空行内输入代码:

*****Add1*****

bTitle.Caption=Trim(me!tText+“等级考试测试”)

*****Add1*****

(4)【解题步骤】

步骤1:右键单击“test2”选择【属性】。

步骤2:单击“事件”选项卡,在“单击”行右侧下拉列表中选中“mTest”,关闭属性界面。

步骤3:单击工具栏中“保存”按钮,关闭设计视图。[page]

3.综合应用题

考生文件夹下存在一个数据库文件“samp3.mdb”,里面已经设计好表对象“tEmployee”和查询对象“qEmployee”,同时还设计出以“qEmployee”为数据源的报表对象“rEmployee”。试在此基础上按照以下要求补充报表设计:

(1)在报表的报表页眉节区位置添加一个标签控件,其标题显示为“职员基本信息表”,并命名为“bTitle”;

(2)将报表主体节区中名为“tDate”的文本框显示内容设置为“聘用时间”字段值;

(3)在报表的页面页脚区添加一个计算控件,以输出页码。计算控件放置在距上边0.25厘米、距左侧14厘米位置,并命名为“tPage”。规定页码显示格式为“当前页/总页数”,如1/20、2/20、…、20/20等。

注意:不允许修改数据库中的表对象“tEmployee”和查询对象“qEmployee”;不允许修改报表对象“rEmployee”中未涉及的控件和属性。

参考答案:

3.综合应用题

【考点分析】

本题考点:在报表中添加标签、文本框控件及其控件属性的设置。

(1)【解题步骤】

步骤1:打开“samp3.mdb”数据库窗口,选中“报表”对象,右键单击“rEmployee”选择【设计视图】。步骤2:选中工具箱中“标签”控件按钮,单击报表页眉节区适当位置,然后输入“职工基本信息表”,单击报表任一点。

步骤3:右键单击“职工基本信息表”标签选择【属性】,在“名称”行输入“bTitle”,关闭属性界面。

(2)【解题步骤】

步骤1:右键单击“tDate”文本框选择【属性】。

步骤2:在“控件来源”行右侧下拉列表中选中“聘用时间”字段,关闭属性界面。

(3)【解题步骤】

步骤1:选中工具箱中“文本框”控件,单击报表页面页脚节区任一点,弹出“Text”标签和“未绑定”文本框,选中“Text”标签,然后按下“Del”键将“Text”标签删除。

步骤2:右键单击“未绑定”文本框选择【属性】,弹出属性对话框。选中“全部”选项卡,在“名称”行输入“tPage”,分别在“上边距”和“左边距”输入“0.25cm”和“14cm”。单击“控件来源”行输入“=[Page]&“/”&[Pages]”,关闭属性界面。

access上机练习 第7篇

一、基本操作题

在考生文件夹下,“samp1.mdb”数据库文件中已建立两个表对象(名为“职工表”和“部门表”)。试按以下要求,顺序完成表的各种操作:

(1)设置表对象“职工表”的聘用时间字段默认值为系统日期。

(2)设置表对象“职工表”的性别字段有效性规则为:男或女;同时设置相应有效性文本为“请输入男或女”。

(3)将表对象“职工表”中编号为“000019”的员工的照片字段值设置为考生文件夹下的图像文件“000019.bmp”数据。

(4)删除职工表中姓名字段含有“江”字的所有员工纪录。

(5)将表对象“职工表”导出到考生文件夹下的“samp.mdb”空数据库文件中,要求只导出表结构定义,导出的表命名为“职工表bk”。

(6)建立当前数据库表对象“职工表”和“部门表”的表间关系,并实施参照完整性。

二、简单应用题

考生文件夹下存在有数据库文件“samp2.mdb”,里面已经设计好三个关联表对象“tStud”、“tCourse”、“tScore”和一个空表“tTemp”。试按以下要求完成查询设计:(1)创建一个选择查询,查找并显示简历信息为空的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和“年龄”四个字段内容,所建查询命名为“qT1”;

(2)创建一个选择查询,查找选课学生的“姓名”、“课程名”和“成绩”三个字段内容,所建查询命名为“qT2”;

(3)创建一个选择查询,按系别统计各自男女学生的平均年龄,显示字段标题为“所属院系”、“性别”和“平均年龄”,所建查询命名为“qT3”;

(4)创建一个操作查询,将表对象“tStud”中没有书法爱好的学生的“学号”、“姓名”、和“年龄”三个字段内容追加到目标表“tTemp”的对应字段内,所建查询命名为“qT4”。

三、综合应用题

考生文件夹下存在一个数据库文件“samp3.mdb”,里面已经设计了表对象“tEmp”、查询对象“qEmp”、窗体对象“fEmp”和宏对象“mEmp”。同时,给出窗体对象“fEmp”上一个按钮的单击事件代码,试按以下功能要求补充设计。

(1)将窗体“fEmp”上文本框“tSS”更改为组合框类型,保持控件名称不变。设置其相关属性实现下拉列表形式输入性别“男”和“女”;

(2)将窗体对象“fEmp”上文本框“tPa”改为复选框类型,保持控件名称不变,然后设置控件来源属性以输出“党员否”字段值;

(3)修正查询对象“qEmp”设计,增加退休人员(年龄>=55)的条件;

(4)单击“刷新”按钮(名为“bt1”),在事件过程中补充语句,动态设置窗体记录源为查询对象“qEmp”,实现窗体数据按性别条件动态显示退休职工的信息;单击“退出”按钮(名为“bt2”),调用设计好的宏“mEmp”来关闭窗体。注意:不允许修改数据库中的表对象“tEmp”和宏对象“mEmp”;不允许修改查询对象“qEmp”中未涉及的属性和内容;不允许修改窗体对象“fEmp”中未涉及的控件和属性;已给事件过程,只允许在“*****”与“*****”之间的空行内补充语句、完成设计,不允许增删和修改其它位置已存在的语句。

上机考试模拟试卷(2)

一、基本操作题

考生文件夹下存在一个数据库文件“samp1.mdb”,里面已经设计好表对象“tStud”和“tScore”,窗体对象“fTest”和宏对象mTest。并按照以下要求完成操作:

(1)将“tStud”表的“简历”字段的显示宽度设置为40。

(2)通过“学号”建立表“tStud”与表“tScore”之间的一对多联系。(3)将窗体“fTest”中显示标题为“Button1”的命令按钮改为显示“按钮”。(4)将宏“mTest”删除。

(5)设置“tScore”表“课程号”字段的输入掩码为只能输入5位数字或字母形式。(6)将“tStud”表中的“简历”字段隐藏起来。

二、简单应用题

考生文件夹下存在一个数据库文件“samp2.mdb”,里面已经设计好表对象“tStud”、“tCourse”、“tScore”和“tTemp”。试按以下要求完成设计:

(1)创建一个查询,当运行该查询时,应显示参数提示信息“请输入爱好”,输入爱好后,在简历字段中查找具有指定爱好的学生,显示“学号”、“姓名”、“性别”、“年龄”和“简历”五个字段内容,所建查询命名为“qT1”;

(2)创建一个查询,查找学生的成绩信息,并显示为“学号”、“姓名”和“平均成绩”三列内容,其中“平均成绩”一列数据由计算得到,选择“固定”格式并保留两位小数显示,所建查询命名为“qT2”;

(3)创建一个查询,按输入的学生学号查找并显示该学生的“姓名”、“课程名”和“成绩”三个字段内容,所建查询命名为“qT3”;当运行该查询时,应显示参数提示信息:“请输入学号”;

(4)创建一个查询,将表“tStud”中男学生的信息追加到“tTemp”表对应的“学号”、“姓名”、“年龄”、“所属院系”和“性别”字段中,所建查询命名为“qT4”。

三、综合应用题

考生文件夹下存在一个数据库文件“samp3.mdb”,里面已经设计了表对象“tEmp”、窗体对象“fEmp”、报表对象“rEmp”和宏对象“mEmp”。请在此基础上按照以下要求补充设计:

(1)将表对象“tEmp”中“聘用时间”字段的格式调整为“长日期”显示、“性别”字段的有效性文本设置为“只能输入男和女”,并对应修改有效性规则。

(2)设置报表“rEmp”按照“聘用时间”字段升序排列输出;将报表页面页脚区域内名为“tPage”的文本框控件设置为系统的日期;(3)将“fEmp”窗体上名为“bTitle”的标签上移到距“btnP”命令按钮1厘米的位置(即标签的下边界距命令按钮的上边界1厘米)。同时,将窗体按钮“btnP”的单击事件属性设置为宏“mEmp”,以完成按钮单击打开报表的操作。

注意:不允许修改数据库中的宏对象“mEmp”;不允许修改窗体对象“fEmp”和报表对象“rEmp”中未涉及的控件和属性;不允许修改表对象“tEmp”中未涉及的字段和属性。

上机考试模拟试卷(3)

一、基本操作题

在考生文件夹下,存在两个数据库文件和一个照片文件,数据库文件名分别为“samp1.mdb”和“dResearch.mdb”,照片文件名为“照片。bmp”。试按以下操作要求,完成表的建立和修改:

(1)将考生文件夹下的“dResearch.mdb”数据库中的“tEmployee”表导入到samp1.mdb数据库中。

(2)创建一个名为“tBranch”的新表,其结构如下:

字段名称 部门编号 部门名称 房间号

类型 文本 文本 数字

字段大小 10 整型

(3)将新表“tBranch”中的“部门编号”字段设置为主键。

(4)设置新表“tBranch”中的“房间号”字段的“有效性规则”,保证输入的数字在100到900之间(不包括100和900)。

(5)在“tBranch”表输入如下新记录。

部门编号 001 002 003

部门名称 数量经济 公共关系 商业经济

房间大小 232 333 444(6)在“tEmployee”表中添加一个新字段,字段名为“照片”,类型为“OLE对象”。设置“李丽”记录的“照片”字段数据为考生文件夹下的“照片。BMP”图像文件。

二、简单应用题

考生文件夹下存在一个数据库文件“samp2.mdb”,里面已经设计好表对象“tTeacher”、“tCourse”、“tStud”和“tGrade”,试按以下要求完成设计:(1)创建一个查询,按输入的教师姓名查找教师的授课情况,并按“上课日期”字段降序显示“教师姓名”、“课程名称”、“上课日期”三个字段的内容,所建查询名为“qT1”;当运行该查询时,应显示参数提示信息:“请输入教师姓名”。

(2)创建一个查询,查找学生的课程成绩大于等于80且小于等于100的学生情况,显示“学生姓名”、“课程名称”和“成绩”三个字段的内容,所建查询名为“qT2”。(3)对表“tGrade”创建一个分组总计查询,假设学号字段的前4位代表年级,要统计各个年级不同课程的平均成绩,显示“年级”、“课程ID”和“成绩之Avg”,并按“年级”降序排列,所建查询为“qT3”。

(4)创建一个查询,按“课程ID”分类统计最高分成绩与最低分成绩的差,并显示“课程名称”、“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差”等内容。其中,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差由计算得到,所建查询名为“qT4”。

三、综合应用题

考生文件夹下存在1个数据库文件samp3.mdb,里面已经设计好窗体对象“测试窗体”及宏对象“测试宏”。试在此基础上按照以下要求补充窗体设计:(1)在窗体的窗体页眉节区位置添加1个标签控件,其名称为“title”,标题显示为“窗体测试示例”。(2)在窗体主体节区内添加两个复选框控件,复选框选项按钮分别命名为“op1”和“op2”,对应的复选框标签显示内容分别为“窗体类型1”和“窗体类型2”,标签全称分别为“opbt1”和“opbt2”。

(3)分别设置复选框选项按钮op 1和op 2的“默认值”属性为假值。

(4)在窗体页脚节区位置添加1个命令按钮,命名为“com1”,标题为“测试按钮”。(5)设置命令按钮com1的单击事件属性为给定的宏对象“测试宏”。

(6)将窗体标题设置为“窗体测试示例”

注意:不得修改窗体对象“测试窗体”中未涉及的属性;不允许修改宏对象“测试宏”。上机考试模拟试卷(1)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基本操作题

【审题分析】基本操作题主要考查的是对表的基本操作。(1)、(2)小题是考查字段属性设置,在表“设计“视图中操作。

【操作步骤】

① 在“samp1”数据库窗口中单击“表”对象,选择“职工表”,单击【设计】按钮,打开“职工表”的“设计”视图。

② 设置“聘用时间”字段的“默认值”属性为“date()”。③ 设置“性别”字段的“有效性规则”属性为“男 Or 女”;“有效性文本”属性为“请输入男或女”。

④ 单击工具栏【保存】按钮,保存对表的设置。

(3)小题考查数据表的数据录入操作,在数据表视图中操作。

【操作步骤】

① 在“samp1”数据库窗口中单击“表”对象,选择“职工表”,单击【打开】按钮,打开“职工表”的“数据表”视图。

② 单击选中“职工编号”为“000019”的员工的“照片”字段,执行【插入】|【对象】菜单命令,打开“插入对象”对话框,如题图1-1所示。

③ 选择“由文件创建”选项,题图1-1 “插入”对象对话框 单击【浏览】命令按钮,打开“浏览”对话框,选择考生文件夹下的图像文件“000019.bmp”后返回“插入对象”对话框。

④ 在对话框中单击【确定】命令按钮,完成照片数据的录入。⑤ 关闭“数据表”视图。

(4)小题考查对数据表记录的操作。

【操作步骤】

① 在“职工表”的“数据表”视图中,单击字段名“姓名”选中该列,再单击工具栏【升序排序】按钮,使“江”姓员工的记录集中显示。

② 拖选所需记录的行选择器选择多个记录。

③ 单击工具栏【删除记录】按钮(5)小题考查对数据表的导出。【操作步骤】

① 在“samp1”数据库窗口中选中表对象“职工表”。,完成删除操作。

题图1-2 “导出”对话框-② 执行【文件】|【导出】菜单命令,打开“将表„导出为”对话框。

③ 在对话框中选择考生文件夹下的“samp.mdb”空数据库文件,单击【导出】命令按钮,弹出“导出”对话框。

④ 在对话框中输入“导出到”的表命名为“职工表bk”,并选中“只导出定义”选项,如题图1-2所示,单击【确定】完成操作。

(6)小题考查创建表关系和实施参照完整性。参照完整性是针对两个表进行设置的,因此首先要建立表间关系。而且有一个表中必须建立关联字段的主索引(或候选索引)。本题已设“部门表”的主键是“部门编号”,且两表已建关联。【操作步骤】

① 在“samp1”数据库窗口中单击“表”对象,执行【工具】|【关系】菜单命令,打开“关系”窗口和“显示表”对话框。

② 将对话框中的“职工表”和“部门表”添加到“关系”窗口中,关闭“显示表”对话框。

③ 将“职工表”中的“部门编号”字段拖至“部门表”中的“部门编号”字段,弹出“编辑关系”对话框。题图1-3 “编辑关系”对象对话框

④ 在对话框中设置参照完整性如题图1-3所示。

⑤ 单击【创建】命令按钮,关闭对话框,完成设置。

二、简单应用题

【审题分析】简单应用题主要考查的是有关各种查询的创建操作。(1)本题考查利用单数据源创建查询对象。

【操作提示】

① 在“samp2”数据库窗口中单击“查询”对象,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方法打开查询”设计”视图和“显示表”对话框。

② 从“显示表”对话框中将“tStud”表添加到”设计”视图中,按题意设置显示字段,由于“简历”字段虽不是题目要求的显示字段,但必须作为查询条件出现,所以,题图1-4 “qT1”设计视图 也应将其拖到“字段”单元格中。

③ 设置查询准则:“简历”字段为“Is Null”,设置“简历”字段的“显示”复选框为取消状态,设置如题图1-4所示。

④ 保存查询,命名为“qT1”。

(2)本题考查利用多个数据源创建查询对象的能力。

【操作提示】

① 在“samp2”数据库窗口中单击“查询”对象,再双击“利用向导创建查询”方法打开“简单查询向导”第1个对话框。

② 从对话框中依次选择数据源及其字段,如题图1-5所示。

③ 按向导提示操作,完成后的查询“设计”视图如题图1-6所示。④ 保存查询,命名为“qT2”。

题图1-5 “简单查询向导”第1个对话框 题图1-6 “qT2”设计视图

(3)本题考查利用单个数据源创建完成有计算功能的查询对象。

【操作提示】

① 在“samp2”数据库窗口中单击“查询”对象,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方法打开查询“设计”视图和“显示表”对话框。

② 在查询“设计”视图中添加数据源,在设计网格中添加要显示的字段为“所属院系”、“性别”、“年龄”。

③ 执行【视图】|【总计】菜单命令,在视图网格中加入“总计”栏。④ 设置“所属院系”和“性别”字段的“总计”单元格均为“分组”,“年龄”字段的“总计”单元格均为“平均值”。

⑤ 修改“年龄”字段单元格的内容为“平均年龄:年龄”。完成后如题图1-7所示。⑥ 保存查询,命名为“qT3”。

(4)本题考查创建操作查询的能力。

【操作提示】

① 在“samp2”数据库窗口中单击“查询”对象,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方法打开查询“设计”视图和“显示表”对话框。

② 在查询”设计”视图中添加数据源“sTud”,在设计网格中添加要显示的字段为“学号”、“姓名”、“年龄”和“简历”。

③ 设置“简历”字段的条件单元格为“Not Like(“*书法*”)Or Is Null”

④ 执行【查询】|【追加查询】菜单命令,在”设计”视图网格中加入“追加到”行,设置如题图1-8所示。

⑤ 保存查询,命名为“qT4”。题图1-7 “qT3”设计视图

题图1-8 “qT4”设计视图

三、综合应用题

【审题分析】综合应用题主要考查的是窗体、报表创建,以及各数据库对象的综合应用操作。

(1)、(2)小题考查对窗体控件的创建及修改。

【操作提示】

① 打开窗体“fEmp”的“设计”视图,选中文本框控件“tss”,单击鼠标右键打开快捷菜单,执行【更改为】|【组合框】菜单命令。

② 在“tss” 组合框的属性窗口中选择“数据”选项卡,设置“行来源类型”属性为“值列表”,“行来源”属性为“男;女”。

③ 设置窗体的“记录源”属性为表对象“tEmp”。④ 删除文本框“tss ”,创建一个复选框,命名为“tss”。

⑤ 在“tss”的“控件来源”属性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党员否”字段。

⑥ 单击工具栏【保存】按钮,保存窗体设置。

(3)小题考查对查询的修改。

【操作提示】

① 打开“qEmp”的查询“设计”视图。

② 在“年龄”字段的“条件”网格中输入查询准则“>=55”。③ 单击工具栏【保存】按钮,保存查询设置。

(4)小题考查VBA代码编写,以及命令按钮与事件过程或宏的连接。【操作提示】

① 打开窗体“fEmp”的“设计”视图。

② 在【刷新】按钮的“单击”属性单元格中选择“[事件过程]”,然后单击进入VBE,在代码窗口的bt1_Click事件过程中补充下面的语句 :

Form.RecordSource = “qEmp” ③ 在【退出】按钮的“单击”属性单元格中选择宏对象“mEmp”。

按钮,上机考试模拟试卷(2)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基本操作题

【审题分析】基本操作题主要考查的是对表的基本操作。(1)小题是考查字段属性设置。

【操作步骤】

① 在表“设计”视图中打开表“tStud”,选择“简历”字段。② 将“字段属性”栏的“格式”属性设置为“40” ③ 保存设置。

(2)小题考查表关系的创建。

【操作步骤】

① 在“samp1”数据库窗口中单击“表”对象,执行【工具】|【关系】菜单命令,打开“关系”窗口和“显示表”对话框。

② 将对话框中的“tStud”和“tScore”添加到“关系”窗口中,关闭“显示表”对话框。

③ 将“tStud”中的“学号”字段拖至“tScore”中的“学号”字段,弹出“编辑关系”对话框,单击【创建】命令按钮即可。

④ 关闭“关系”窗口,保存设置。

(3)小题考查窗体控件的修改。

【操作步骤】

① 在窗体“设计”视图中打开窗体“fTest”。② 打开【Button1】的命令按钮的属性窗口。

③ 设置【Button1】的命令按钮的“标题”属性为“按钮”。④ 单击工具栏【保存】按钮,保存窗体设置。

(4)小题是考查字段属性设置。

【操作步骤】

① 在表“设计”视图中打开表“tScore”,选择“课程号”字段。② 将“字段属性”栏的“输入掩码”属性设置为“AAAAA” ③ 单击工具栏【保存】按钮,保存窗体设置。

(5)将“tStud”表中的“简历”字段隐藏起来。

【操作步骤】

① 在“数据表”视图中打开表“tStud”,选择“简历”字段。② 单击鼠标右键,打开快捷菜单,执行【隐藏列】菜单命令。③ 保存设置。

二、简单应用题

【审题分析】简单应用题主要考查的是创建各种查询的基本操作。(1)小题是考查参数查询的创建。【操作步骤】

① 在“samp2”数据库窗口中单击“查询”对象,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方法打开查询”设计”视图和“显示表”对话框。

② 从“显示表”对话框中将“tStud”表添加到“设计”视图中,设置如题意所要求的显示字段。

③ 在“简历”字段的“条件“单元格中输入查询准则为为“Like “*” & [请输入爱好] & “*””,设置如题图2-1所示。

④ 保存查询,命名为“qT11”。

题图2-1 “qT11”查询设计视图

(2)小题考查具有分组总计功能的选择查询对象的创建及设置。【操作步骤】

① 在“samp2“数据库窗口中选择“查询”对象。

② 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方法,打开查询“设计”视图。

③ 添加表“tGrade”和“tStud” 到“表/查询显示区”,拖拽表中字段“学号”、“姓名”和“成绩”至设计网格的对应“字段”单元格。

④ 单击工具栏【总计】按钮,在设计网格中添加“总计”行。

⑤ 设置“成绩”字段的“总计”单元格为“平均值”,字段名称改为“平均值:成绩”;其余字

题图2-2 “qT22”查询设计视图

段的“总计”单元格保持默认设置为“分组”。如题图2-2所示。

⑥ 先选中“平均值:成绩”列,再单击工具栏上的【属性】按钮,打开“字段属性”对话框,设置“格式”属性为“固定”格式,“小数位数”属性为“2”,如题图2-3所示。

⑦ 保存查询的设计,命名为“qT22”。

(3)小题是考查参数查询的创建。【操作步骤】

题图2-3 “字段属性”对话

框 ① 在“samp2”数据库中选择“查询”对象,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方法,打开查询“设计”视图和“显示表”对话框。

② 从“显示表”对话框中将“tStud”和“tGrade”表添加到“设计”视图中,拖拽表中字段“学号”、“姓名”、“课程名称”和“成绩”到“设计”视图的网格中。

③ 在“学号”字段的“条件”单元格中输入“[请输入学号]”,设置其“显示”复选框为取消状态,如题图2-4所示。

④ 保存查询,命名为“qT33”。

(4)小题考查追加查询的创建。

题图2-4 “qT33”查询设计视图

【操作步骤】

① 在“samp2”数据库中选择“查询”对象,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方法,打开查询“设计”视图和“显示表”对话框。

② 在查询“设计”视图中添加数据源“tStud”表,在设计网格中添加要显示的字段为“学号”、“姓名”、“性别”和“年龄”。

③ 设置“性别”字段的“条件”单元格为“男”。

④ 执行【查询】|【追加查询】菜单命令,打开“追加”对话框,输入目标数据表“tTemp”,如题图2-5所示。

图2-5 “追加到”对话框-⑤ 单击【确定】按钮,在“设计”视图网格中添加“追加到”行,“设计”视图如题图2-6所示。

题图2-6 “qT44”查询设计视图

⑤ 保存查询,命名为“qT44”。

三、综合应用题

【审题分析】综合应用题主要考查的是设置窗体及报表控件的基本操作。(1)小题考查对表结构的设置。

【操作步骤】 ① 在“samp3”数据库窗口中选择表对象“tEmp”,单击【设计】命令按钮打开“tEmp”表的“设计”视图。

② 单击“聘用时间”字段,然后在“字段属性”栏中修改“格式”属性为“长日期”; 单击“性别”字段,然后在“字段属性”栏中修改“有效性文本”属性为“只能输入男和女”,修改“有效性规则”属性为“男 or 女”。

③ 保存表设计。

(2)小题考查对报表的修改操作。

【操作步骤】

① 在“samp3“数据库窗口中选择报表对象“rEmp”,单击【设计】命令按钮打开“rEmp”报表的“设计”视图。

② 选中“聘用时间”文本框,执行【视图】|【排序与分组】菜单命令,打开“排序与分组”对话框。

③ 在“字段/表达式”下拉列表中选择“聘

题图2-7 “排序与分组”对话框 用时间”字段,选择“排序顺序”为“升序”,如题图2-7所示。

④ 选择“tPage”文本框控件,打开控件属性窗口,设置其“控件来源”属性为“=Date”。⑤ 保存报表设计。

(3)小题考查对窗体控件设置。

【操作步骤】 ① 在“samp3”数据库窗口中选择窗体对象“fEmp”,单击【设计】命令按钮打开“fEmp”窗体的“设计”视图。

② 选中“bTitle” 标签控件,单击【属性】按钮打开控件属性窗口,计算以下表达式的值作为“bTitle”标签“上边距”属性值:

btnP.Top1 ③ 在属性窗口的对象下拉列表中选择“btnP”命令按钮,在其“单击”事件单元格的下拉列表中选择“mEmp”宏。

④ 保存窗体设计。

上机考试模拟试卷(3)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基本操作题

【审题分析】基本操作题主要考查的是对表的基本操作。(1)小题考查表的导入。

【操作步骤】

① 打开“samp1.mdb”数据库窗口,选择“表”对象。

② 执行【文件】|【获取外部数据】|【导入】菜单命令,打开“导入”对话框,设置导入对象为考生文件夹下的“dResearch.mdb”数据库文件。

③ 单击【导入】命令按钮,打开“导入“对话框,在其中选择“tEmployee”表后单击确定完成操作。

(2)~(4)小题考查创建新表以及设置主键。

【操作步骤】

① 在“samp1.mdb”数据库窗口中选择“表”对象。

② 双击“使用设计器创建表”方法,打开表“设计”视图。③ 按题目要求创建表结构。

④ 右键单击“部门编号”字段,在打开的快捷菜单中执行【主键】菜单命令。⑤ 选择“房间号”字段,在“字段属性”栏设置“有效性规则”属性为“>100 and <900”。⑥ 保存表的设计,命名为“tBranch”。(5)小题考查对记录的操作。

【操作步骤】

① 在“数据表”视图中打开表“tBranch”。② 按要求输入新记录。

③ 关闭“数据表”视图,完成保存。

(6)小题考查对对数据表添加新字段,以及对OLE类型数据的基本操作。

【操作步骤】

① 在“设计”视图中打开表“tBranch”。② 单击第1个空字段行,输入字段名称为“照片”,在“类型”下拉列表中选择“OLE”类型。

③ 保存表的设计。④ 单击【视图】按钮,切换到“数据表”视图。⑤ 在“李丽”记录的“照片”字段中单击右键,在打开的快捷菜单中执行【插入对象】菜单命令,打开“插入对象”对话框。

⑥ 在对话框中选择“由文件创建”选项,如题图3-1所示。

⑦ 单击【浏览】按钮打开“浏

题图3-1 “插入”对象对话框 览”对话框,选择考生文件夹下的“照片.BMP”图像文件后返回“插入对象”对话框。

④ 单击【确定】命令按钮,完成照片数据的录入。⑤ 关闭“数据表”视图,完成保存。

二、简单应用题

【审题分析】简单应用题主要考查创建各种查询的基本操作。(1)小题考查参数查询的创建。

【操作步骤】

① 先利用向导创建一个选择查询,字段包括“教师姓名”、“课程名称”、“上课日期”,命名为“qT111”。

② 在查询“设计”视图中打开所建查询。

③ 在“教师姓名”字段的“条件”单元格中输入“[请输入教师姓名]”。④ 在“上课日期”字段的“排序”单元格的下拉列表中选择“降序”。⑤ 保存查询的设计。

(2)小题考查多个数据源的查询创建。

【操作步骤】

① 先利用向导创建一个选择查询,包括来自不同数据源的学生“姓名”、“课程名称”和“成绩”三个字段,命名为“qT222”。

② 在查询“设计”视图中打开所建查询。③ 确保各数据表之间已经建立关联。

④ 在课程“成绩”字段的“条件”单元格中输入“>=80 and <=100”。⑤ 保存查询的设计。

(3)小题考查具有分组总计功能的选择查询对象。【操作步骤】

① 在“samp2”数据库窗口中选择“查询”对象。② 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方法,打开查询“设计”视图及“显示表”对话框。

③ 添加表“tGrade”到“表/查询显示区”,拖拽表中字段“学号”、“课程ID”和“成绩”至设计网格的对应“字段”单元格。

④ 单击工具栏【总计】按钮,在设计网格中添加“总计”行。

⑤ 设置“成绩”字段的“总计”单元格为“平均值”;其余字段的“总计”单元格保持默认设置为“分组”。

题图3-2 “qT333”查询设计视图 ⑥ 修改“学号”字段为“年级:Left([学号],4)”;修改“成绩”字段为“成绩之Avg:成绩”。如题图3-2所示。

注意表达式中的冒号必须是半角字符。⑦ 保存查询的设计,命名为“qT333”。(4)小题考查创建具有分组总计功能并生成新数据的查询对象。

【操作步骤】

① 在“samp2”数据库窗口中选择“查询”对象。

② 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方法,打开查询“设计”视图及“显示表”对话框。③ 添加表“tGrade”和“tCourse”到”设计”视图的“表/查询显示区”,拖拽表中字段“课程名称” 和“课程ID”至设计网格的对应“字段”单元格。

④ 单击工具栏【总计】按钮,在设计网格中添加“总计”行。⑤ 将“课程ID”字段的“总计”单元格设为“分组”,并将“显示”复选框取消。⑥ 在“字段”行第1个空单元格中输入“最高分数与最低分数差: Max([成绩])-Min([成绩])”,并将该列的“总计”单元格设为“表达式”,将“显示”复选框设置为选中状态。如题图3-3所示。

⑦ 保存查询的设计,命名为“qT444”。

三、综合应用题

【审题分析】综合应用题主要考查创建及设置窗体控件的基本操作。(1)~(5)小题考查窗体控件的创建及设置操作。【操作步骤】

题图3-3 “qT444”查询设计视图

① 在“samp3”数据库窗口中单击“窗体”对象,② 选择“测试窗体”,单击【设计】命令按钮,打开“测试窗体”的“设计”视图。③ 在工具箱中单击【标签】控件按钮,然后在窗体页眉区拖动鼠标画出一个区域,在其中输入“窗体测试示例”。

④ 在“标签”属性窗口中设置“名称”属性为“title”。⑤ 在工具箱中单击【复选框】控件按钮,然后在窗体的主体节区添加复选框。⑥ 在“复选框”属性窗口中设置“名称”属性为“op1”,“默认值”属性为“=False”,再单击选中复选框控件的附加标签,在标签的属性窗口中设置“名称”属性为“opbt1”,“标题”属性为“窗体类型1”。

⑦ 重复操作⑤和⑥,创建复选框控件“op2”并显示“窗体类型2”。

⑧ 在工具箱中单击【命令按钮】控件按钮,然后在窗体页脚节区内添加命令按钮。⑨ 在“命令按钮”属性窗口中设置“名称”属性为“com1”,“标题”属性为“测试按钮”,在“单击”属性单元格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宏对象“测试宏”。⑩ 关闭属性窗口。单击工具栏【保存】按钮,保存设置。

(6)小题考查对窗体的属性设置操作将窗体标题设置为“窗体测试示例” 【操作步骤】

① 在“设计”视图中打开“测试窗体”。

access上机练习

access上机练习(精选7篇)access上机练习 第1篇实验项目名称:SQL简单查询 所属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实验类型:操作型实验要求...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