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故障防控措施论文范文
电动机故障防控措施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风力发电机组运行时间越长,越容易出现故障,因此,风电机组维修问题日益严峻,急需有效的故障诊断与预测技术,本文探究了风力发电机组的故障原因,归纳总结了风力发电机组的故障诊断技术与故障预测技术,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风力发电机组;故障诊断;预测技术
引言:风能是一种绿色环保可再生能源,风电机组可以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因此一般将其安置在风力较大、环境较为恶劣的偏远地区,受到天气和周围环境的影响,风电机组可能会出现一系列故障,而人工检修十分复杂,因此,需要加强对风电机组的故障诊断和预测。
一、风力发电机组故障
(一)葉片故障
风电机组主要由叶片来获得风能,叶片体积较大,长期裸露在外部环境下,工作状态时,叶片承受较大风力,容易出现故障,例如:由于雨雪和雷电的侵蚀,叶片容易被腐蚀,表面粗糙,导致外壳剥落,内部结构松动或出现裂纹,引起叶片动力学不稳固。
叶片变形或者碎裂时,会发出高频声发射信号,此信号可应用于对叶片检测评估。叶片的故障使转子叶片受力不均,影响主轴的稳定性,导致机舱不稳定,进而影响整个风电机组的稳定性。因此可以在主轴上安装传感器,以便接受声发射信号,及时发现机组故障。
(二)电机故障
风电机组中的电机包括机械发电机和电动机。发电机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直径较大,目前广泛使用的有双馈发电机、异步发电机、直驱式风力发电机、永磁同步发电机等,电动机在风电机组变桨、偏航等系统中被广泛应用。
电机故障包括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机械故障通常由磨损严重、轴承过热、转子间气隙异常等原因造成,电气故障的原因有:三相不平衡、绕阻短路、断路、过热等。通过检测电流、温度和震动可以分析风电机组是否发生故障。
(三)齿轮箱故障
齿轮箱连接发电机和风电机组主轴,将主轴的低转速调高,达到发电机所需转速,齿轮箱中包含一级齿轮和二级齿轮组,其工作强度大、传送复杂、工作条件恶劣导致齿轮箱中润滑系统及转动轴承部分易出现故障。在风电机组运行中,受冲击载荷与交变应力的影响,齿轮容易出现断齿、齿面擦伤、齿轮磨损等故障;轴承容易产生滚道打滑、滚道划伤、跑圈、磨损等故障,一旦齿轮箱出现故障,将会耗费较长维修时间和较高的维修费用。
(四)电气和控制系统
风电机组中电气系统是故障发生率最高的子系统,由于单机兼容的增加,电气系统应用越来越多,故障发生也越来越频繁。电气系统故障是由于震动、湿度过大、过热、过压、过流等因素造成电路板或电子元件失效而导致。
控制系统可以控制风电机组的桨距、偏航、电缆解绕等操作,控制系统中有各类传感器、控制器以及执行机构,控制系统的故障分为传感器故障和其他故障,其他故障包括控制电路板故障、偶然死机等,一般通过控制系统的重新启动可以消除。
二、故障诊断技术
(一)振动信号诊断技术
对震动信号进行分析诊断是目前最广泛的故障诊断方法,通过风电机组中叶片、主轴轴承、齿轮箱等部位的振动信号进行分析,判断风电机组的故障部位及发生故障的危险程度。有专家提出一种小波神经网络法,可以对叶片和齿轮箱的故障进行诊断,根据叶片和齿轮箱微弱故障信号特点,提出一种集平稳子空间分析的连续小波变化和信号分析的方法,有效识别风电机组叶片和齿轮箱的故障特征[1]。
现阶段,针对风电机组的诊断基本是在稳态情况的基础下对振动信号进行分析观察,但实际环境中风电机组的工作是动态的,并且存在较多的不可控因素,因此,仍需进一步的讨论机组振动信号,研究发现新的可行性更高的方法。
(二)电气信号诊断技术
通过电气信号诊断风电机组故障研究较少,一般用来检测电动机故障,但是由于电气信号中故障信号较为微弱,容易被电机本身固有信号掩盖,因此提取有效故障信号十分困难。利用先进信号分析法将故障相关特征从电气信号中分离出来,结合电机模型进行分析诊断,国外科学家通过动力模型,发现了电机系统与电流信号之间存在耦合关系,成功判断出电机故障,利用模型仿真分析齿轮箱与电流信号间的关系,并通过实验进一步的证明,电机的其他关键部位,如转子轴承等也可以通过电流进行故障诊断,国内也有科学家根据电流调制信号诊断出与齿轮相关的故障,利用模量频谱分析方法,通过对转子断条电机的故障进行仿真实验研究,对于电机的故障诊断具有较高精准度。
(三)其他识别方法
分析风电机组产生的信号,在时间和频率上构建高维特征,通过计算机将特征进项融合分析,进而实现对故障的诊断;基于失效物理模型的故障检测方法,是指根据关键物的物理特点与工作环境、工作时间等关系,结合当前设备状况进行预估,估算出设备剩余寿命,并且利用各类数据进行分析,并建立退化模型,预测设备未来某一时刻可能会遇到的故障问题。
三、故障预测技术
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风力发电机组功能必然衰退,机组零件也将出现故障。为确保设备能正常进行工作,避免故障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故障预测技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一)电子系统故障预测方法
电子系统由控制系统传感器、发电机、电气系统等电力方面的子系统构成,随着直驱式风电机组的应用和单机容量的不断增大,电子系统故障发生率越来越高。虽然机械故障需要花费较大维修成本以及停机较长时间,但电子系统故障的发生却更加频繁,同样使维修成本居高不下。电子系统故障通常是由于电流过大散热不好,老化电压过高等原因引起,由于电子系统故障发生时间短,其性能衰退速度快,因此故障预测往往比较困难。针对电子系统的故障原因,有关学者提出了以下方法:①在产品设计时,将内部加入类似保险丝的功能模块进行保护;②在电子系统中植入有自检功能的软件,以便随时进行检测,及时发现故障;③设计模型,在不同的环境下可以预估部件的损伤程度,推测构件寿命。④使用长效晶体管进行加速寿命实验研究,针对其不同环境状况,使用预测算法来推测电子构件剩余的寿命[2]。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发现随着电容性能的衰退,电容容量逐渐减小,电容的串联电阻阻值不断增大,因此需加强对电子系统及其关键元件的故障预测。
(二)机械结构系统故障预测
风电机组中的机械结构系统包括:叶片、齿轮箱、轴承等,由于恶劣的工作环境以及需承受较重载荷等原因,机械结构容易发生故障,因此电机组早期故障的探测对提高风电机组的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有几种对风电机组中机械构件进行探测的方法:①利用逻辑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模拟构件性能的退化过程,用当前测得的振动信号和电流型号等,对构件状态进行评估,预测构件的剩余寿命,由此可以反向逆推零件的受损程度。②通过观察测到的构件数据,通过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数据建模,并预测构建的剩余寿命。③根据轴承上的信号探测器分析振动信号,通过扩展卡尔曼滤波技术推测轴承剩余寿命,由此来计算构件故障程度。
当前的预测故障预测工作主要是对装备性能退化数据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展开分析,推测装备的故障程度,从而实现对故障的预测,然而风力发电机组的工作状态变化频繁,受力情况较为复杂,构件的性能退化程度存在非线性特征,因此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结论:随着我国对风能的广泛利用,风电机组的维修技术需要进一步的提高,通过探讨风电机组不同故障传出的不同信号,分析风电机组中电气系统和机械结构发生的故障,及时有效的进行维修,根据预测方法有效的进行故障预测,对风电机组未知故障进行诊断研究,对风电机组的推广使用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巍.风力发电机组故障诊断与预测技术研究综述[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00(004):77-78.
[2]邢海军.风力发电机组故障诊断与预测技术研究综述[J].化工管理,2019,000(012):155-156.
电动机故障防控措施论文范文第2篇
一、传统理论教学的局限性
传统理论教学一般集中在教室上课,教学活动多由教师做主,有利于教师发挥优势。但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容易产生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二、简述一体化教学体系
一体化教学体系,就是为了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衔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在一个教学单元里,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目标,单独制订教学计划与大纲,构建职业能力的整体培养目标体系,通过教学环节的落实来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一体化教学体系中,教学从“知识的传递”向“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转变,教师从“单一型”向“引导型”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专业教室、实习车间”转变,教学手段由“口授、黑板”向“多媒体、网络化、现代化教育技术”转变,从而实现实践性、开放性、实用性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三、制定一体化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教学指导文件,是教学组织和备课的依据。一体化教学计划的制定要符合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和行业职业标准,将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分成若干课题,每个课题里包括理论和实训内容。如在《电动机拆装与故障检修一体化教学计划》中,笔者制定了两个课题:一个是异步电动机的拆装,另一个是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故障检测、故障排除。然后,笔者又分别在每一个课题中制定了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分配课题时数以及教学措施。一体化教学计划突出了职业岗位职能,强化了学生的技能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准就业能力。
四、制定一体化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根据一体化教学计划而制定,是实施一体化课程的主要依据,也是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标准。如在《电动机拆装与故障检修一体化教学大纲》中,笔者制定了所适用的专业、总学时数、适应的层次、学制等项目。
五、编写一体化教学校本教材
1.编写一体化教学校本教材
根据教学大纲,编写一体化教案,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依据,是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也是考核教师教学水平的指标,同时也是重要的教学文件。在理论教学中,第一项是教案首页,包括学科、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等;第二项是教学正文,包括时间、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思想;第三项是教案尾页,包括课题小结、作业、课后记。在技能教学中,编写实训教学课日指导计划,包括组织教学、讲解提要、演示内容、巡回指导内容、结束指导内容。
2.编写一体化教学校本资料
根据一体化教学校本教材的内容,编写学生使用资料,包括理论知识点、技能训练步骤、安装工艺要求、安装注意事项及评分标准。
编写一体化教学校本资料,必须遵守以下三条原则:第一是科学性,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第二是实用性,以职业岗位为本位,以能力为标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第三是有效性,达到知识和技能对接,动作和标准对接,标准和效果对接。
六、一体化教学方法
1.讲授理论知识
它包括电动机铭牌、三相异步电动机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三相异步电动机使用前的一般检查、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中的监护与维护、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不正常工作状态及常见故障、排除故障的方法。
2.技能训练
正确使用拆装工具,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拆装,定子绕组的判别,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故障排除(定子绕组相间短路、定子绕组匝间短路、定子绕组接地故障),几种主要疑难故障的排除。
3.实训
在实训中,要求做到以下三点:第一,通过演示,教师教学生怎么做(演示);第二,教师指导学生怎么做;第三是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要进行过程考核和目标考核,做到每个项目有成绩,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作者单位:首钢技师学院)
电动机故障防控措施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车辆工程的发展主要由电子控制技术来支撑。电子控制技术对于车辆工程的进步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车辆工程,就需要对电子控制技术在车辆工程中的应用作出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电子控制技术;车辆工程;应用
引言
随着科学的进步,车辆工程的需要也增加了。目前,在车辆工程中使用电子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地促进其进展。在车辆工程方面,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不仅对于使车辆更加自动化,而且对于确保车辆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在车辆工程中使用电子控制技术仍需要进行一系列研究。
1 电子控制技术的概述
1.1 电子控制系统的概念
电子控制系统,主要是由闭环控制系统和开环控制系统这两个系统组成。开会控制系统指的是要在计算机系统的使用下,对一些相应的控制系统进行处理,并在结束后进行整理收集和分析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并且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相关数据,开发控制系统可以自行的去处理,不需要向上一级的系统进行汇报。电子控制系统的闭环系统,为了能够直接的使数据得到有效的控制,就需要使被处理过的系统的输出量达到执行系统的需求。
1.2 电子控制技术的控制过程
关于电子控制技术的控制,主要是对实时数据收集的控制、实时控制和决定的执行。如果要操作和控制电子控制技术,就必须收集大量数据,而且这些数据必须是实时的,因为许多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需要大量的数据。因此,相关的技术人员对计算机技术了如指掌,可以对计算机系统控制特性进行彻底分析。因此,改进对受控制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对数据收集和分析非常容易,并可作为生产过程的基础。此外,在收集数据之后的程序中,需要在一个大型数据系统之后,对决策过程进行实时控制,通过分析和处理这些数据而产生的电子监测系统,并采用一种控制这一过程的方法,以便使数据能够更适当地使用情况。在收集和分析关于要求更高的系统的数据之后,在计算机系统的目标电子控制系统中,这将是一个良好的循环,使其相互作用和相互作用,而这一控制技术的实施将起到促进作用。
2 电子控制技术在车辆中的应用分析
2.1 在新能源发动机方面的应用
2.1.1 在氢发动机系统中的应用
对于氢发动机电控方面的控制来说,可以从电子控制系统中得到良好的体现。和传统的能源发动机进行比较,氢发动机系统具有较多的优点,对于环境的适应性来说,氢发动机会很快的适应所处的环境,并且对于组织结构来说具有较强的继承性。虽然说氢发动机系统具有很多的优点,但同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说因为氢具有很强的物化性,一旦得不到较好的控制,就会发生早燃和回火等现象,这对于发动机来说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了能够解决出现的这些问题,就可以使用电子控制技术,因为和传统的发动机做了比较后,氢发动机在结构上和操作系统的控制上都具有很强的能力,在使用过程中,对于燃料的使用进行相应的控制和注意,就能够防范出现早然和回火的问题。因此,在氢发动机的系统中使用电子控制技术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2.1.2 在天然气发动机系统中的应用
对于天然气发动机系统来说,能够将电子控制技术使用在其中会具有许多的优点。因为对于天然气来说,它的价格是比较低的,而且排放出来的污染量是较少的,最关键的是他的储备是十分充足的,由于天然气具备了这些优点,所以就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和传统的发电机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天然气发动机还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说,在进行引燃过程中由于天然气系统缺乏动力就会导致天然气不容易被引燃,而且天然气在排气的过程中产生的温度是比较高的。为了能够良好的解决这些弊端,就可以在天然气发动机中使用电子控制技术,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对于打火的能量进行特别的注意,而且还要使它的能量储备十分充足,这样才能够让发动机在引燃的过程中使用的动力是十分充足的,并且,还要在使用过程中降低排气时产生的温度,这样在添加了电子控制技术后,才能够让天然气发动机把它最大的优点发挥出来,更好的促进电子控制技术在车辆中的应用。
2.2 在电动汽车方面的应用
对于在电动汽车方面使用电子控制技术来说,主要是从混合电动汽车中的应用,纯电动汽车中的应用和燃料电动汽车中的应用三方面来进行体现的。
2.2.1 在混合电动汽车中的应用
对于混合电动汽车来说,和传统的汽车相比较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的,因为混合汽车是具有两个动力,一个是发动机,另一个是电动机,这样对于汽车来说可以使它的动力得到加强。并且对于电池的辅助电源来说,可以对汽车驱动后发电机电量的剩余能量进行储存,因此如果在汽车使用过程中出现了电量不足的现象,就可以利用辅助电源重新启动汽车。在混合电动汽车中使用电子控制技术,可以让发动机在汽车起步和负荷的状态下能够达到一个最佳的状态,对啊,就能够在汽车运行过程中发动机出现了一些故障,从而给汽车带来的影响,并且还可以对多余电量进行储存。对于资源来说,也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在混合电动汽车中应用电子控制技术可以有效的促进混合电动汽车的发展。
2.2.2 在纯电动汽车中的应用
纯电动汽车主要是由于在发动过程中把蓄电池作为动力源,并且将电池中的化学能转化为能够驱动它行驶的电能。把纯电动汽车和传统的汽车进行比较,可以看得出纯电动汽车的优点是较多的,对于纯电动汽车的使用来说,它的操作是比较简单的,并且对于纯电动汽车的组织和结构所以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而且纯电动汽车中的零部件是比较少的,这样就不需要对纯电动汽车进行过度的保养,从而可以节省出较大的成本。因此,在纯电动汽车中的应用电子控制技术可以使汽车的变速问题得到一个良好的控制,并且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全方面的对速度进行调控。
2.2.3 在燃料电动汽车中的应用
燃料的电动汽车主要是指利用一些化学元素,比如说氢和氧作为促进汽车发动的燃料,因为可以通过一定的化学反应把化学燃料转化为相应的动能。并且和传统的电动车做比较后可以发现燃料电动车具有较新的发展点,对于燃料电动车来说,在对电动汽车进行点燃的过程中,可以不使用电动机,而使用燃料电池。因此,在一些使用过程中,可以把燃料电池作为能量的转换器,并且不断的进行输入能量从而可以产生较多的能量。因此,在燃料电动汽车中应用电子控制技术可以使车辆更好的发展。
3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这增加了家庭数量,因为在选择车辆时非常注重选择安全性特别好的车辆,并且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要,在车辆项目中使用电子控制技术,以便对车辆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提高了车辆的稳定性。因此,在车辆工程中采用电子控制技术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张江红.电子控制技术在车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18(12):103-104.
[2]孙灏.电子控制技术在车辆工程中的应用[J].时代农机,2018,45(12):199.
[3]蔡煒炜.电子控制技术在车辆工程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18(23):247.锦州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4]张珂.车辆工程中电子控制技术的运用浅析[J].数字化用户,2014(12):234.
[5]郭鹏彦、牛金星、高玉国.电子控制技术在车辆工程中的应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1(04):1-6.
[6]陈国霞.关于电子控制技术在车辆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6(02):36-37.
作者简介:
马世鑫,出生年月:1999年7月,籍贯:山东省济南市。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学校:延边大学。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
电动机故障防控措施论文范文第4篇
1 电控故障诊断
1.1 电子控制系统一般都有故障自诊断功能
当电控发动机运行时,故障自诊断系统监测到故障后,以代码的方式将该故障储存到ECU内,同时点亮故障灯报警,依照故障的严重等级,自动进入不同的失效保护策略,故障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失效保护策略进入limp home(跛脚回家)状态以限制发动机功率和扭矩的方式继续工作,以保护发动机不受损伤,可以缓慢的把汽车开到维修站。少数比较严重的故障,失效保护策略会停止供油,发动机无法运转。这时,使用故障诊断仪读取故障码,并检查和排除故障。待故障代码所指的故障消除后,如果发动机故障现象还未消除,或者开始就无故障代码输出,再对发动机可能的机械故障部位进行检查。
1.2 运用数据流查找故障
接通点火开关,起动发动机,利用诊断仪读取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数据(如转速、蓄电池电压、空气流量、进气压力、喷油时间、共轨压力、喷油时刻、冷却液温度、机油温度等),这些数据随发动机工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通过阅读这些动态数据,与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的数据进行对比,能够快速找出确切的故障类型和故障位置。因此,利用数据流诊断电控汽车故障,对于提高电控汽车的故障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1.3 借助于诊断工具
博世的KTS故障诊断仪。运用此工具可以读取故障码,以确定故障位置;读取数据流,以监测发动机运行情况;压缩测试功能以检查气缸的压力;加速测试和怠速测试以检查各缸的运行是否稳定等。
万用表。汽车故障一般分为持续性故障和间歇性故障,万用表诊断主要是针对持续性故障,比如电路的短路、断路、电子元件上的损坏等。用万用表检测只需根据已知资料的经验数据,就可以快速而又准确得诊断故障,这是万用表检测技术的最大优点。
示波器。汽车示波器不仅可以快速捕捉电路信号,还可以用较慢的速度来显示这些波形,以便可以一面观察,一面分析。它还可以用储存的方式记录信号波形,可以倒回来观察已经发生过的快速信号,这就为分析故障提供了极大方便。无论是高速信号,还是慢速信号,用汽车示波器来观察都可以得到想要得到的波形结果。示波器与万用表相比有着更为精确及描述细致的优点,万用表通常只能用一、二个电参数来反映电信号的特征,而示波器则用电压随时间的变化的图象来反应一个电信号,它显示电信号比万用表更准确、更形象。所以“一个画面通常要胜过一千个数字。”
2 机械故障诊断
望闻问切是中医用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把望、闻、问、切运用在发动机故障诊断中,能够更精准的判断出问题所在,提高了故障诊断的效率。
2.1 用眼看
2.1.1 查外观
检查外观是最剩余的手段,应该优先使用。例如,检查发动机各个接合面是否漏油、漏气,如果发现某处有机油,则要进一步确认是不是从发动机渗出,可以用干净的布擦干净,发动机运行一段时间后若再次出现油迹,则证明此处就是漏油点。
2.1.2 观烟色
发动机排出废气的彦色是诊断发动机故障的重要依据。根据排烟颜色的不同,可以确定不同的故障。
白色:排气管如果轻微冒白烟是正常的,因为废气中的主要成份有碳氢化合物(HC)、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氢氧化合物(NOx)和水(HO2),其中水以水蒸汽的形式出现,尤其是在低温下,排出尾管时遇冷就生成白色气体。但如果严重冒白烟,发动机动力明显下降,而且白烟带有异味,那就有问题了。这说明有冷却液进入燃烧室生成大量的水蒸汽被排出。故障的原因可能是气缸垫被冲破,造成气缸与水套相通,或者进气歧管预热水套与进气歧管因有沙眼相通,冷却水由进气歧管进入气缸造成。
蓝色:排气管冒蓝烟说明有大量机油进入燃烧室被烧掉,同时发动机的机油消耗也猛增,应从机油进入燃烧室的途径查找故障的原因。如测量配缸间隙、活塞环开口间隙、侧隙、背隙等值异常;气门导管上的油封脱落与损坏;油底壳机油油平面过高;气缸、活塞环磨损过甚,活塞环不对口或弹性变差;活塞环槽磨损过甚或断裂造成环卡死增压器机油密封垫损坏,机油进入进气道后进入气缸燃烧。
黑色:这是雾化不良、燃烧不完全的标志。对于电控增压柴油机,由于增压器的迟滞效应或者进气系统存在故障和泄漏的情况下,在柴油机加速过程中易引起进气量不足,空燃比下降,燃油不能完全燃烧,从而产生冒黑烟的现象。现代电控柴油机在标定的中根据实际的进气量来对柴油机的喷油量进行限制,以满足空燃比的要求,从而防止在瞬态加速过程中冒黑烟。
2.2 用耳听
就像人一样,生病了之后会从声音上听出来。对于发动机而言,一般发动机故障,首先也会从声音上表现出来,如发动机异响,转速波动大等。听声音的方法有很多种,直接用耳朵听,借助听棒、螺丝刀听,当发动机噪音过大时,首先要排除由附件引起的噪音,建议使用听诊器进行诊断。
2.3 询问
首先要与驾驶员进行沟通交流,了解近期是否更换过零件,曾出现过哪些现象等,驾驶员对自己驾驶的车辆情况最了解,是判断故障的第一手信息。“问”,不限于专业人员与驾驶员的交流,也包括在紧急故障出现后,驾驶员及时咨询专业人员,不要盲目的自行处理,以免造成发动机更大的故障。
2.4 用手摸
温度异常。
发动机温度过高。应检查节温器,看是否可以进行大循环;发动机水套堵塞,造成冷却液不能正常工作循环;水泵叶轮腐蚀泵水压力;冷却水不足,泄漏严重;水泵皮带过松;发动机温度过低。可能是节温器关闭不严,冷却液一直处于大循环,造成水温低。发动机温度低会使混合气雾化不好。温度低使机油粘度过大,润滑不良,造成机件磨损加剧,尤其对气缸壁的磨损大大缩短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温度低降低了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3 结语
发动机电控部分的诊断,主要借助于诊断工具,可以快速的定位发动机电控位置,提高诊断的效率;对于无法读出故障码的机械故障,运用中医疗法中的“望、闻、问、切”能够快速的进行故障诊断,在实际的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摘要:阐述了电控发动机电控故障与机械故障的诊断思路与方法,并介绍了相关故障诊断工具以及使用方法。
关键词: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1] 谢东升.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中数据流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3).
电动机故障防控措施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本文运用行为经济学相关理论,探究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作用机理和形成机制,基于一定的经济环境下行为主体的认知偏差、框架效应和锚定心理等行为特质,分析行为主体的会计舞弊决策过程,并从行为主体心理视角探讨会计舞弊行为的管控策略,基于行为主体自身、企业制度安排和会计监管机构的监督等方面构建会计舞弊监管的理论框架,通过构建“硬”机制和“软”约束,更好地发挥会计舞弊监管的有效性。
关键词:会计舞弊;行为经济学;行为主体;认知偏差
一、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真实可靠、内容完整、披露及时的会计信息是资本市场发展和运作的前提。近年来,绿大地、胜景山河、东方电子、欣泰电气、万福生科和方正集团等上市公司不断被曝光,会计舞弊(Accounting Fraud)案件层出不穷,案件扑朔迷离,舞弊手段多样,会计舞弊再次受到广泛关注。自从2002年开始,美国注册舞弊审查师协会(Association of Certified Fraud Examiners , ACFE)就一直跟踪调查会计舞弊数据,在ACFE统计的会计舞弊案例中,仅有16%的案例基本全额追讨回舞弊损失,49%的案例未能追讨回任何损失。仅2016年,中国证监会就对证券市场违规上市公司下达行政处罚公告次数达到139起。
会计舞弊是一种经济犯罪行为,是指企业管理当局(管理层、治理层和个别关键员工)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背离商业伦理和会计职业道德,违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舞弊行为。如何预防会计舞弊案件发生,监管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行为就成为世界各国理论界和实务界一直关注的重要领域。
以往多数文献基于理性经济人假设来研究会计舞弊行为,假定行为主体都是遵循贝叶斯法则(Bayes Theorem),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理性决策者,行为主体决策都是完全理性(Perfect Rationality)的,这种假设忽视了“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假设中行为主体决策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美国决策专家Hastie[1]认为行为主体决策是根据自己的效用和信念选择行动的过程。行为经济学表明,行为主体具有的个体特质在不同的内、外部环境下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由于受到认知能力局限性的影响,行为主体有时所产生的认知偏差(Cognitive Bias)会使得成本收益偏离完全理性下的结果。鉴于此,本文试图从行为主体的有限理性假设出发,运用行为经济学中的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探究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作用机理和形成机制,基于一定的经济环境下行为主体的认知偏差、框架效应和锚定心理等行为特质,分析行为主体的会计舞弊决策过程,为政府部門及相关机构制定决策提供参考。
二、会计舞弊成因的理论述评
通过梳理和总结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会计舞弊的动机主要有以下四种:精神病动机,为了舞弊而舞弊;利己性动机,为了追求地位和声望;思想性动机,为了报复他人;经济性动机,为了钱财资产。
Albrecht等[2]首次将舞弊三角理论(Fraud Triangle)中关于舞弊预防、舞弊检查和舞弊调查等方法引入到会计学领域。该理论认为,会计舞弊发生需要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被感知的经济社会压力(Pressure);二是舞弊存在合适的机会(Opportunity);三是舞弊的合理化(Rationalization)借口。他还指出舞弊有两种情形:偶然舞弊者和掠夺者。偶然舞弊者比较保守,只有当经济社会压力、存在合适的机会和合理化借口三个要素同时满足时,才会产生舞弊行为;掠夺者过于激进,一旦存在舞弊机会,就会实施舞弊行为。
Bologna等[3]提出GONE理论。该理论认为,舞弊由贪婪(Greed)、机会(Opportunity)、需要(Need)和暴露(Exposure)四个因子组成。根据组织行为学的观点,贪婪(Greed)对会计舞弊行为主体而言是一种心理特征因素,需要(Need)实际上构成了行为主体会计舞弊的动机,不良的行为动机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刺激下会产生不正当的会计舞弊行为,上述四个因子实质上构成了滋生舞弊的四个条件。
Bologna和Lindquist [4]在GONE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舞弊风险因子理论。该理论认为,舞弊风险因子由个别风险因子和一般风险因子两个方面组成:个别风险因子包括会计舞弊动机(压力)、情绪情感、道德品质;一般风险因子包括会计舞弊的机会、会计舞弊被发现的概率、会计舞弊发现后舞弊者被惩罚的性质和程度。
Bologna和Lindquist[5]提出了冰山理论。该理论认为,舞弊好比大海中的一座冰山,在这座冰山中,分表象特征和根本特征。表象特征指的是露在海平面上的冰山部分,包括组织目标、效率衡量、等级制度、技术状况和财务资源,是舞弊结构考虑的基本因素;根本特征指的是隐藏在海平面以下未露出水面的冰山部分,包括认知道德、情绪情感、文化价值、观点态度和思想素质,这是会计舞弊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因此,从实质上看,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应由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两方面因素组成。
舞弊三角理论、GONE理论、舞弊风险因子理论以及冰山理论等有关会计舞弊的动因理论虽各具特征,但多是“因素—结果”型的理论分析框架,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设基础之上,即以完全理性来分析会计舞弊行为主体发生舞弊的行为决策过程。然而,行为主体往往很难做到完全理性,有时会表现出有限理性行为,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也是行为主体心理因素与外部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经济行为。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不断改变以及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日趋形成,行为主体认知能力也不断发生着深刻变化,以程式化特征为代表的会计舞弊成因理论在解释会计舞弊成因方面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三、会计舞弊的行为经济学分析及决策
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 Economics)的创新之处是依据传统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综合经济学、行为分析理论、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的相关理论知识,通过进行广泛实地观察、社会调查及行为实验的方法,搜集一手研究数据,侧重于研究个体行为认知及其行为决策,据此分析和解释经济运行规律。贺京同和汪丁丁[6]认为,行为经济学是对传统经济学的历史顺承和逻辑体系演进,主要基于有限理性假设来思考问题。
近年来,一些国内外专家学者基于“有限理性”假设来研究会计舞弊问题,通过运用心理实验测试、调查问卷以及数量检验等方法,将行为经济学理论与会计舞弊问题结合起来,深究会计舞弊行为发生的本质。主流观点认为,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风险偏好(Risk Appetite)和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等心理因素是行为主体具体行为发生的内因,对行为主体的决策产生路径依赖和重要影响。Shiller [7]认为,行为主体的过度自信和过度乐观等行为特质会使得他们过于夸大自己的才华,高估自己的控制能力,产生控制幻觉。Foster等[8]也认为行为主体过度自信膨胀的自我概念使其往往倾向高估自己的能力,在权力欲和成就动机的强烈驱使下,其行为决策具有明显的风险寻求倾向。Dennis和Chen[9]提出文化、道德和人情关系等因素对于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具有影响,上市公司管理层或关键财务人员与会计师事务所同流合污客观上对会计舞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Donald和Phyllis[10]提出高层梯队理论(Upper Echelons Theory),指出企业是高层管理者团队特征的反映,公司的道德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管的行为。行为主体的认知风格和人格类型与发生会计舞弊有一定的关联性,行为主体认知偏差是行为偏差的根本内因。陈艳和田文静[11]运用前景理论和心理賬户理论,从程序理性的角度,强调行为主体行为过程的存在,探究了行为主体会计舞弊的判断、识别和选择过程。孔晨和于洪鉴 [12]也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检验了行为主体时间偏好程度、过度自信程度和风险偏好程度与会计舞弊倾向的相关关系及影响程度。人们的行为往往是有限理性的,在决策时常常伴随着启发式问题导向,行为主体对信息掌握的不完全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带来一定的判断认知偏差,这是一种不确定性情况下的判断。另外,行为主体的选择行为也不是传统经济学所描述的那样理性:一种无差异曲线,而是一种不确定情况下的选择。事实上,人们的行为偏好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跨期决策中面临多种选择时容易出现“短视”(Short-Sighted)认知偏差,行为主体往往追求眼前效用的最大化,忽视长期利益。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会计舞弊行为分析,从行为主体的有限理性假设出发,基于完全理性和非完全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从行为主体自身个体特质和心理因素去探寻会计舞弊行为发生及其作用机理,通过开展情景模拟实验或调查问卷等方式,探讨了会计舞弊行为的形成机理及其行为个体决策过程,回归现实思考和理性决策,为会计舞弊行为问题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思维,丰富了会计舞弊的研究理论和方法。
四、会计舞弊的行为心理学分析及决策
行为心理学(Physical Psychology)主要研究行为主体的社会行为及其社会心理现象,通过分析行为主体的行为思想、情感怎样受社会他人影响的过程,揭示行为主体所表现出的社会行为的依存条件。会计舞弊的行为心理学分析,主要从社会心理学理论出发,将会计舞弊行为的产生与自我人格特征、心理特质以及独特文化背景、人口统计特征等因素结合起来,解释会计舞弊行为产生的动因。虽然会计舞弊行为可以用经济学理论与模型来支撑,但毕竟实施会计舞弊的主体是人,而研究人的会计舞弊行为离不开其所处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价值观念以及人的心理特质等方面。文化具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惰性力量,在特定条件下传统文化会影响会计舞弊的发生强度,有时会纵容、强化会计舞弊行为的动机及经济后果。Dennis和Chen[9]通过实施问卷调查,对美国、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等地区会计舞弊行为成因进行深刻剖析,提出了人际关系这个核心变量在会计舞弊过程中的影响,同时指出了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差异会影响到行为主体会计舞弊行为的产生。张玉明和陈前前[13]研究认为,良好的会计价值观、行为观和道德观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企业绩效。行为主体心理活动会对会计舞弊产生影响,动机不良的心理行为活动会导致会计舞弊的发生。陈艳和田文静[11]从人性的复杂性出发,借助心理学的理论分析方法,分析了会计信息舞弊的动机和形成机理,认为能否获得物质层面或精神层面的满足是行为主体进行会计舞弊的直接动机。Beasley[14]也实证检验了消极的心理动机是诱发会计舞弊的直接因素,提出防范和治理会计舞弊行为应当从消除消极的心理动机入手。此外,对风险预期的不同心理反应,也会影响到会计舞弊发生的程度,行为主体的性格是喜欢冒险型,还是风险中立型、逃避风险型,导致产生会计舞弊的强度不同。高层梯队理论指出,行为主体的人口统计特征可以有效预测行为主体的心理因素,会影响到会计舞弊的合理化过程。Zahra等[15]发现上市公司CEO的年龄、学历学位、工作经验和处世风格等因素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行为主体会计舞弊合理化过程的产生。Davis和Pesch[16]发现CEO任期、工作职务经历和阅历影响着会计舞弊行为,经历、阅历越丰富的CEO考虑问题会比较充分,合理化其会计舞弊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小。另外,羊群行为(Herd Behavior)也指出行为主体的会计舞弊行为往往受到群体一致性行为的影响。从理论上讲,羊群行为可分为“真羊群行为”(Intentional Herding)和“伪羊群行为”(Spurious Herding),但由于行为主体的行为决策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在研究中往往难以真正区分。行为主体容易受到群体情绪情感的影响,往往放弃自己的信念与偏好,产生与群体相同或相近的行为。
行为心理学视角下的会计舞弊行为分析,结合了社会心理学理论、行为分析理论,将会计舞弊行为与之有机融合,促进了会计舞弊行为的研究,从另一个崭新视角来分析会计舞弊问题。
五、会计舞弊行为的管控策略
基于行为经济学分析,
行为主体在进行会计舞弊行为决策时,不仅会受到宏观环境因素、政策及市场因素、信息获取因素、会计舞弊成本和会计舞弊收益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到心理决策权重的影响。在特定的环境下,行为主体具有的一些个人特征如过度自信、风险偏好、时间偏好、政策依赖、锚定心理和框架效应等因素会其使产生扭曲的认知偏差,从而影响到行为主体会计舞弊的行为决策。
(一)基于行为主体自身的管控策略
1.掌握行为主体自身的会计舞弊心理倾向
行为主体在判断信息时往往出现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和自恋(Narcissism)偏差,会高估自己所拥有知识的精确性而低估外在信息的精确性、低估相关的风险、高估自己掌握情况的能力,从而导致信息的不确定性。借鉴Pulford和Colman [17]的做法,我们可以测量行为主体过度自信的程度,即Overconfidence=S-R。其中,S表示主观正确率,R表示客观正确率。
行为主体的世界观、价值观会影响到会计舞弊行为的心理倾向,行为主体通过了解自身的会计舞弊心理倾向从而更加控制自己,避免做出不理智或放纵自我的行为。如果会计舞弊监管机制失衡,行为主体极易将会计舞弊动机转化为会计舞弊行为,获得的短期收益将会影响到内外部锁定(Fixation)功能,激发会计行为主体“短视”认知偏差心理,从而偏好采取会计舞弊行为。如果行为主体具有明显的风险偏好,那么他在实施会计舞弊行为决策时应当综合考虑预期收益与成本,权衡利弊得失,思考一下自己的会计舞弊心理倾向。如果行为主体具有冲动的会计舞弊心理倾向,在他自身无法控制的情况下,身边的人可以适时进行必要的、善意的提醒,尽可能地避免不正常行为的发生。
2.提高行为主体自身的认知能力
会计行为是多方博弈综合的结果,会计舞弊行为更是如此。因此,不应该把会计舞弊行为完全归因于行为主体本身,而是需要努力提高行为主体自身的认知能力,代表性偏误(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框架相依(Framing Dependence)和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等带来的影响,减少自身的主观认知偏差和短视心理行为。行为主体之所以会出现会计舞弊行为,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存在短期认知偏差。因此,需要不断矫正行为主体的认知偏差,让会计舞弊行为被非程序性力量阻止,从根源上弱化会计舞弊动机。
加强对有关人员的认知风格和人格类型心理测试,关注并监督有问题的特殊群体,正确地权衡会计舞弊行为的利弊得失,可以降低和抑制会计舞弊行为发生的概率。提高由于非理性的心理行为和人的本性所形成的认知能力,不仅对行为主体会计舞弊行为的预期效用产生影响,而且会降低由于锚定效应所带来的认知偏差,除了依靠自身经验的积累外,还可以通过后续学习、实践等方式来实现,如多关注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网站,从而引导个人做出更正确的行为决策。
3.消除行为主体自身存在的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是每个行为主体都具有的一种心态,往往是一种对事情良好发展的心理预期。在一定的内外部环境下,这种心理预期可能会给行为主体带来乐观态度。有学者认为,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主要由于行为主体心存侥幸心理。侥幸心理的存在降低了会计舞弊行为的预期成本以及被发现的概率,提高了会计舞弊行为的预期效用和会计舞弊行为发生的概率,减少了会计舞弊监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行为主体应当极力消除自身存在的侥幸心理,增强风险意识,不要把个别现象当成是普遍真理,不能按照心理预期去进行会计舞弊的决策,不要存有偶尔一次的会计舞弊行为是不会被发现的错误心理,通过建立内部锁定措施来破解会计舞弊行为主体的侥幸心理,增强会计监管的有效性。
(二)基于企业的管控策略
1.营造优秀的组织文化,增强内部锁定的管控功能
文化是一种伦理约束,也是一种合约安排。Farber[18]提出文化差异会影响到会计行为偏好,要大力弘扬积极向上的会计文化,发挥文化在会计准则制定权、会计制度执行权以及會计价值观塑造等方面的约束功能。组织文化与行为主体道德品质塑造密切相关,特别是企业高管的目标信仰、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影响到组织的文化形成。
据一项问卷调查显示,被调查者50%以上都对会计舞弊行为习以为常,每家企业都或多或少存在会计舞弊行为。改善组织文化,制定道德行为规范,重建企业道德形象,这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遏制会计舞弊行为非常重要。因此,营造开放民主、风清气正的组织文化和会计文化有利于约束行为主体的会计行为,从而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有效的内部锁定技术防线。Tirole[19]认为锁定技术包括外部锁定(政策法规、经济合约和组织纪律等)以及内部锁定(理想、信仰、目标、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等)两种。政策的锁定技术主要指政策法规中包含了许多让会计行为主体感到受到约束的规定,让其回归理性,就像被“捆绑”起来一样,无形地约束不良会计行为发生,鼓励员工参与到企业的会计监管中去,使其不敢舞弊、不想舞弊,这样会大大降低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概率。
2.提高员工商业伦理道德,积极消除负面的锚定效应
在实施行为决策的过程中,行为主体往往以初始的锚定值(Anchoring Value,信息数据)作为参考点(Reference Point,参考系数)来估计事件的发生,往往忽略新信息、新数据的影响,难以接受新事物,不能遵循贝叶斯法则及时修正自己的信念,过于保守,由此引发认知偏差。因此,会计舞弊行为主体在决策行为过程中难免受到认知偏差的影响,但是行为主体的认知偏差是非系统性的,应该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有效纠正和规避此种偏差。因此,应营造优秀的企业组织文化及氛围,提升员工的商业伦理道德,建立企业文化以及员工道德规范手册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员工积极向上、作风端正,运用锚定效应避免消极心态、从众心理和短视行为的发生,转变保守主义和反应不足。同时,员工道德规范手册和职业道德教育起到良好的束缚和锚定效应,引导员工积极端正工作作风,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
3.预测行为主体框架效应,制定奖惩、举报和激励制度
一般来讲,发现舞弊的手段主要有内外部举报、管理层审查和内外部审计。据一项调查显示,43.3%的会计舞弊案件都是公众举报发现的,因此,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群众举报制度,进行有效激勵可以提高发现上市公司发生会计舞弊的概率。所以,应在发挥专业机构、人员作用的同时,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和完善群众举报制度,对于举报属实者应给予重奖,积极补偿其举报的风险损失,并给予完全保密。同时还应增强群众的举报意识和动力,增强群众监督的主动性,使会计舞弊者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中,不敢轻举妄动。奖惩制度的合理与否影响到员工对工作任务的认识及积极心理,负面的奖惩制度则使员工产生消极心理,在制定奖惩制度时,充分考虑降低认知主体框架效应所产生的决策差异影响,更多地从积极的一面来表述一项奖惩制度,由于管理者比普通员工对奖惩制度更具有敏感性,对管理者的奖惩制度应当更注重表述的态度与方式。
4.构建商业伦理道德评价体系,提高组织自身的免疫力
对于企业来说,构建会计商业伦理道德评价指标体系是有效预防和控制会计舞弊行为发生的长效机制,应当建立会计诚信等级评价系统,并向全社会公开,供社会人员查询使用。加大对会计舞弊行为的曝光率,提高会计舞弊的成本和失信成本,增强会计舞弊行为的惩处力度,通过构建一套反会计舞弊免疫系统来提高会计舞弊行为的免疫力。同时,建立一套明确的管理规章制度和行之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发挥企业内外部监督职能,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会计信息披露透明、内容完整。另外,强化会计舞弊监管中的德治方面,建立和完善商业伦理职业道德标准,将商业伦理职业道德与行为主体价值观、个人行为观融合为一体。
(三)基于会计监管机构的管控策略
1.构建会计监管政策法规,降低会计舞弊需求值的锚定效应
我国资本市场的政策法规、监管制度以及投资者的风险偏好都会影响到会计行为主体的心理预期,在决策的过程中,由于认知偏差、锚定心理和框架效应的影响,行为主体的完全理性发生了扭曲,行为主体往往以目标收益为锚定值,将会计舞弊预期收益看做是自己拥有的价值,在“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作用下,会计舞弊产生的预期收益对于行为主体的心理效用大于其实际效用,这也导致行为主体对会计舞弊预期收益赋予较高的权重系数。多数会计舞弊行为主体在做出行为决策时往往过度自信、过度乐观和过度自恋,从而诱发会计舞弊动机。
由于会计舞弊监管最终以上市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数据为依据,因此,会计信息数据成为会计行为主体是否进行会计舞弊判断预期收益或损失的参考值。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有关上市企业暂停上市和退市的制度,政府及监管部门在制定政策法规时,应当考虑行为主体可能产生的锚定效应。因为人们可能仅仅为了满足指标的要求,而做出违背政策法规的行为,监管部门在对指标进行考察时,更多地关注企业实际的绩效考评,所以,需要降低政策法规的锚定效应,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制度。
2.增强政策法规的外部锁定技术,实施有效“捆绑”
会计舞弊行为的成本与收益以及被发现的概率决定了会计舞弊行为的预期效用,因此,可以通过降低收益、提高成本和提高被发现的概率来降低会计舞弊行为预期效用。监管机构可以通过增强政策的外部锁定技术,改变行为主体的心理预期和判断,提高会计舞弊行为的潜在成本,加大力度提高会计舞弊行为被曝光的概率。
第一,提高会计舞弊行为的惩罚力度。主要是通过降低被认定为会计舞弊行为的惩罚界限,增大行为主体会计舞弊的预期成本和舞弊行为被曝光惩罚的概率。第二,增强上市企业人员(尤其是高管)的责任感。主要是通过道德宣誓的方式,使得会计舞弊成本前置,提高会计行为主体的会计舞弊成本。第三,设立签字制度。签字制度使得会计舞弊责任更容易追溯,强化了对行为主体的外部锁定,有效破除会计舞弊的侥幸心理。《萨班斯法案》(SOX法案)第3类措施要求企业高管人员实施签字宣誓制度。我国政府部门对会计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相对偏轻,会计监管机构应当借鉴SOX法案中的相关规定,完善证券监管政策,完善对会计舞弊的民事、刑事处罚制度,制定和完善严格的企业上市和违规退市的政策,增加会计中介机构的独立性,加强政府管制,增强政策法规中的外部锁定效应。同时,加大对涉案注册会计师行为的监管,创新监管机构监管行政问责管理体制,建立全面的内外部行政问责生态系统,信息及时公开,填补政府会计机构职能空白。
3.强化反会计舞弊宣传教育,提高会计舞弊成本
舞弊三角理论考虑了行为主体实施会计舞弊行为的成本和收益,会计舞弊决策中认知偏差的主要影响体现在使行为主体低估会计舞弊的识别率,同时也低估了会计舞弊的惩罚后果和发生会计舞弊惩罚带来的声誉成本。因此,要对认知偏差进行合理的纠正或改善,应当从会计舞弊的识别与惩罚力度入手,提升内部审计部门的地位,减轻会计舞弊决策过程中认知偏差的影响,减轻行为主体决策过程中认知偏差和过度自信所做出的错误判断。
根据Kahneman 和Tversky[20]提出的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和“成本—收益”模型(Cost-Benefit Model),在认知偏差的作用下,会计行为主体选择是否实施会计舞弊存在以下函数关系:假设会计行为主体选择实施会计舞弊后获得的期望收益值xi的概率为αi,同时带来的预期成本yi的概率为βi,会计行为主体实施会计舞弊的条件是会计舞弊获得的期望收益值减去会计舞弊所发生的预期成本大于零,即:∑∏(αi)∨(Δxi)-∑∏(βi)∨(Δyi)>0(其中,Δxi=xi-x0,表示期望收益值xi相对于参考值x0的变化差值;Δyi=yi-y0,表示预期成本yi相对于参考值y0的变化差值),则行为主体将会做出实施会计舞弊的行为决策。
监管机构可通过推进反舞弊宣传教育的方式改变舞弊行为预期效用,反舞弊宣传教育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一是提高会计舞弊信息公开的透明度,通过网络、现场培训等途径加强反舞弊教育,强化社会舆论的正面效应。二是持续推进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抑制代理问题的不良影响,强调“软控制”,进一步实施会计舞弊行为的惩罚措施,提高其违规的预期成本。
除此之外,企业咨询评估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作用也不可或缺。签字的注册会计师是遏制会计舞弊行为的最后一道防线,但其自身也容易受到认知偏差的消极影响。因此,降低注册会计师的认知偏差也非常重要。应积极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经济警察”的独特功能和外部锁定技术效应,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实现多维度、立体化的会计舞弊监管机制。另外,会计信息是否透明可靠是市场参与者和监管者共同关注的焦点,应加大制定对会计舞弊行为的信息披露机制,使行为主体因提供不真实、不可靠的会计信息而受到的惩罚超过其会计舞弊成本和舞弊收益。同时,加快我国法务会计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制定和完善有关会计舞弊监管的专门法律,为确定会计舞弊以及会计舞弊监管的法律责任提供充分的依据和证据,建立健全会计舞弊监管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 Hastie,R. Content Effects on Decision Making[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2001, 85(2): 336-359.
[2] Albrecht,W.S., Wernz,G.W., Williams,T.L. Fraud: Bring the Light to the Dark Side of Business[M]. New York: Irwin Inc.,1995.
[3] Bologna,G.J., Lindquist,R.J., Wells,J.T. The Accountants Handbook of Fraud and Commercial Crime[M].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Inc.,1993.
[4] Bologna,G.J., Lindquist,R.J. Fraud Auditing and Forensic Accounting: New Tools and Techniques[M].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1995.
[5] Bologna,G.J., Lindquist,R.J.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 Consideration of Industry Traits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s[J].Accounting Horizons, 1999,68(4):237-255.
[6] 贺京同,汪丁丁.实验方法:经济学家入门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7] Shiller,R.J.Measuring Bubble Expectations and Investor Confidence [J].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Financial Markets,2000, 1(1):49-60.
[8] Foster,J.D., Reidy,D.E., Misra,T.A. Narcissism and Stock Market Investing: Correlates and Consequences of Cocksure Investing[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1, 50(6):816-821.
[9] Dennis,H., Chen,Y. Guanxi and Business Ethics in Confucian Society Today: An Empirical Study of Taiwan [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09, 89(2):235-250.
[10] Donald,C.H., Phyllis,A.Upper Echelons: The Organization as a Reflection of Its Top Managers[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4, 9(2):193-206.
[11] 陈艳,田文静.基于行为经济学的会计舞弊行为研究[J].会计师,2011,(6):4-9.
[12] 孔晨,于洪鉴.会计舞弊形成机理:研究视角及未来展望[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5,(1):18-25.
[13] 张玉明,陈前前.会计文化与中小上市公司成长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15,(3):20-25.
[14] Beasley, M.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Board of Director Composition and Financial Statement Fraud[J].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96, 71(4):443-465.
[15] Zahra,S.A., Priem,R.L., Rasheed,A.A.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Top Management Fraud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5, 31(6):803-828.
[16] Davis, J.S., Pesch,H.L. Fraud Dynamics and Controls in Organizations[J].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2013 ,38 (7):469-483.
[17] Pulford,B.D.,Colman,A.M. Overconfidence,Base Rates and Outcome Positivity/Negativity of Predicted Events[J].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96, 87(3):431-445.
[18] Farber, D. B. Restoring Trust After Fraud: Does Corporate Governance Matter? [J].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5, 80(2):539-561.
[19] Tirole, J. Rational Irrational: Some Economics of Self-Management[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2002, 46(2):633-655.
[20] Kahneman,D.,Tversky,A.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J].Econometrica, 1979, 47(2):263-292.
[21] 馮巧根.论管理会计范式的形成规律[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6,(1):15-23.
电动机故障防控措施论文范文第6篇
一、处理方式:
按照常规,发动机不能起动,故障最多的是电路和油路问题。
二、检查方法:
(一)电路方面:
1、顺利连上DTS诊断仪,说明发动机的ECU已经上电。读故障码,没有故障码显示。
2、起动发动机,检测同步信号为1(1表示同步,0表示不同步),说明发动机曲轴、凸轮轴传 感器信号同步。初步判定不是同步信号引起不能起动。
3、检查水温、燃油温度、进气温度值都正常,说明发动机并没有进入热保护的运行模式。
通过以上检查,基本排除了发动机电路方面 。
※如果开钥匙时连不上诊断仪,发动机ECU没有电到,我们应该按如下方法排查:
第一步:找到给发动机ECU送电的主继电器。
第二步:检查继电器的送电情况。
1、将点火钥匙开到“ON”档,此时可用万用表检查点火信号线是否有24伏的电源电压,即测量16端接口的第14针脚(也可以拔开ECU的J3接插件,测量J3-44针脚)。如有24伏左右电压,说明点火信号线没有问题;如没有24伏左右电压,则检查从钥匙开关到16端接口第14针脚线间的线 路(重点检查该线路上的保险丝)情况。
2、如点火信号没有问题,则检查主继电器:用万用表测量主继电器的85号线,该处应该有24伏左右电压,如没有,则检查85号线至电瓶之间的线路,在这之间有一保险丝,看保险是否烧坏;如该处有24伏左右电压,接着测量8
6、87号线,如8
6、87号线均有24伏左右电压,则故障应该在主继电器至ECU供电的电源线上;如87号线没有24伏左右电压,这时很可能是主继电器坏而不能吸 合,更换一主继电器试验。
※应急方法:
如果是由于发动机给ECU的2根电源线出现故障而造成ECU无电,这时可以直接用一根导线在主继电器处将87号线与电源正极相连(与30连接也行),然后起动发动机,以保证发动机暂时运行。 如果是发动机的点火信号线没电造成的不能起动,这时可以从ECU电源线上直接连一根线并与ECU点火线连接,然后打起动机让发动机起动,熄火时,应先断掉此处的连接线,然后再断电源总开关。
以 下是YC6G240-30的部分电路图
当然我们这次维修没有遇见连不上诊断仪的现象。以后我们遇见发动机不能起动,是属于ECU没 电造成的,不妨按以上方法排查。
(二)油路方面
1、检查低压油路。油管没有打折现象、油路没有空气、起动时手油泵没有被吸瘪的现象,检查 溢流阀完好。公司反映说精滤、粗滤都已经换过,排除低压油路问题。
2、检查高压油路。用扳手拧松高压油管和喷油器连接螺母,泵手油泵应该无空气(气泡冒出) 为正常。
从上面的检查步骤和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发动机的电控系统是工作正常的,不能起动应该另外找 原因。
(三)发动机进气管路方面
由于电路、油路都没有检查处问题,建议修理厂拆开汽缸盖罩,先对配气凸轮轴进行检查,找不出问题就要揭缸盖检查了。最后,修理师傅拆开汽缸盖罩发现:该发动机的配气凸轮轴不转、门导杆打弯、配气凸轮轴断裂,属于进气系统问题。至此,这一台车修了几天,现在终于找出问题根源,解决过程中我们对电路、油路、气路都作了详细检查,很有代表性。接下来更换配件等问题不再详述。
二、处理方式:更换凸轮轴。
◆案例2:半路自动熄火后无法起动
一、处理过程:
发动机有如下故障码:
检查水温传感器接插件,清除故障码后,冷却水温信号超高限故障不再出现,但是用检测仪检测到故障码:“256指示灯1驱动线路故障”频繁出现,发动机还是经常自动熄火,检查发动机线束,
发现线束42接插件进水,针脚已严重腐蚀(见图5)。
经检查140号线(点火线接触不良),点火线时断时续,相当于给发动机ECU供电时断时续,发 动机怎不熄火?由于该接插件很难买到,我们分线过去,起动发动机顺利起动,故障解除。
该故障属于我们日常保养不到位导致,我们平时不要给发动机冲水,尤其是发动机进气侧,电控 元件较多,不能冲水,行车遇到积水路面也要减速行使。
6G系列发动机的16针整车接头和6J系列42针整车接头是故障高发区,维修中可以当做重点。
二、处理方式:
更换相关插针或者飞线(另接一根导线)。
◆案例3:发动机在达到最高转速后自动下降1700转左右,有时自动熄灭火
一、处理过程:
采集了相关数据分析如下图6示:
在数据分析的同时,我们从诊断仪上面还读出故障码P1011。
从数据分析的曲线图可以看出,踩着油门踏板不放,发动机的转速上升到最高转速后就下降到1700转/分,同时轨压也下降,这说明发动机转速下降是由于轨压的下降引起的,故初步怀疑是油路 问题引起的。
在发动机转速下降的同时报出故障码:“轨压闭环控制模式故障0轨压低于目标值”。从这个故障我们立即就应该想到这是油路的问题,油路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是高压部分泄露,另一方面 是低压油路堵塞。
1、高压部分泄露:由于高压部分检查不是很方便,且从理论上说,高压部分出现问题的机率要 小很多,常规的做法是先检查低压油路。
2、低压油路堵塞:低压油路一般我们只能通过肉眼来检查,(当然有专门的压力检测工具更加方便)。这台车我们在检查低压油路的时候,发现从手油泵到燃油分配器的油管(燃油分配器端的) 接头的孔径过小的问题(正常的应该不小于10mm)。 图7示:
电动机故障防控措施论文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