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安全经济调度论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漫步者2025-09-131

安全经济调度论文(精选7篇)

安全经济调度论文 第1篇

一、优化调度协调理论框架建立需要考虑的问题

1.调度空间尺寸方面。就调度空间尺寸方面来看,各级调度需要积极与上一级联络线以及下一级联络线的年、月、日等实行平衡优化调度,简单来说就是跨区域、省份、年度等方面,使其能够实现平衡优化调度交易计划之间协调。

2.调度时间尺寸方面。就调度时间尺寸来说,一定要考虑年、月、周、日、滚动、平衡优化之间的调度,对其偏差以及电网阻塞在线矫正等方面控制进行协调。

3.电力生产环节方面协调。电力系统优化调度必须要考虑与电力生产之间发电、输电、配电、销售等方面的协调,并且要考虑电力市场竞争方面协调,实现节能发电调度的协调。

4.兼顾安全与经济的优化目标方面的协调。电力系统优化调度的目标一般情况下包括经济型、安全型目标。并在这两者兼顾情况下进行协调,研究怎么样才能够协调安全、经济两个方面的目标,实现使经济效益能够最大化。

5.须实现电力优化调度和电网安全控制方面的协调以及有功、无功控制对象方面进行协调。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方面必须要使有功、无功两者进行协调,这两者之间的控制问题是值得研究的,以便能够满足安全运行的条件,最终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协调调度空间尺度

1.基本原则。一般情况下,资源优化配置范围越大其获取的经济效益越大,并且这也是决定跨区调度的交易完成的首要条件。为了能够有效实现能源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各省级、区级范围的电力供求关系能够传至国调,使国家、区域调度交易能够纳入到省级电力范围之中,应该首先制定、执行相应的管理原则,有效保障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对电网进行安全矫正,国调对管辖范围内电网安全调度,区域调度负责管辖范围内电网跨省矫正,有效实现三级调度系统的分局管理模式。并依照公平、公正原则向各级调度中心传递消息。

当调度系统在执行计划的时候假使出现阻塞现象,应该将资源最优配置作为发展原则,保障上一级调度系统能够有效完成合同交易。假如省市间输电线出现阻塞情况的时候,为了保障国家、区域调度计划的完成,应将省级调度交易的量减少。就同类型合同来说,应该按照价格原则,选择价低的一方。省级调度应该首先考虑国家、区域调度技术的完成。

2.协调调度模型以及方式。就空间尺度上来说,因为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涉及的方面较广,在进行优化的时候一定要使用分层协调的方式进行。所以,就跨区、跨省以及省内电网调度交易计划的设计来说,为了能够有效提升运行效率,应该采用“自上而下预安排及申报、自上而下决策、整体优化”等多方面的思路进行。省调是将省内电力点亮数据曲线有效传递到区域调度之内,并将其传递给国调。并且,国调制定的跨区域计划应该将其作为交易计划的边界条件。省内调度交易计划与省外调度交易计划制定详见下图。

就一些中长期以及提前数小时的交易,应该具有足够时间依照“自下而上预决策以及申报”原则进行的,并顺利完成三级调度交易计划协调。

当然,省级调度也可以在考虑省与省质检的区域输电容量、跨区域输电价格等因素基础上,向国调申请购电报价曲线以及售电报价曲线,有国调、区域质检协调进行。“自下而上预决策以及申报、自下而上的决策、整体优化”等具体操作环节中,应当考虑各级调度计划之间在同一时间的协调作用,当前时间与上一级时间的之间调度计划,以及当前时间与下一级时间的各级调度计划的优化协调。

三、兼顾安全与经济的优化目标协调

就安全与经济优化目标来说,研究怎么样才能够在安全与经济目标上面实现优化统筹,使其能够在安全允许的条件下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现代电力系统优化调度的最后目标以及约束条件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关系,这种关系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其约束以及目标能够使用某种方式进行转换,这种性质上实现线性规划能够得到充分证明,在非线性规划中局部也能够成立,因为非线性模型在局部能够实现线性化;其次,安全约束方面的条件越严格,经济化目标方面的优化就会越差,为了能够更近一步实现优化结果,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应该尽量放宽约束地方条件。所以,在优化调度中存在安全以及经济两个方面不同侧重方向,想要进一步实现电网安全方面的问题,就一定要在电网安全运行基础上进行优化。

四、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措施的协调

就空间尺度、时间尺度上一级实施平衡优化调度、电网阻塞校正等方面因素来说,都一定要事先进行安全核实,并且在进行安全核实的时候应该制定安全稳定的控制措施,并与之相协调,尽量提升电网输送能力,实现电力优化调度的控制。

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指的是以电网各断面稳定送极限进行表示的。通常情况下,电网各断面的稳定输送极限是由离线程序进行计算的。这种极限稳定一般是由电力系统中可能会出现的较为严重事故方式进行计算的,一般情况下,较为保守,继而限制了电力系统输送能力。动态安全评估分析是在考虑运行的电力系统稳定极限中进行的,就当前运行方式来讲,针对故障进行系统动态评估,就能够得出当前运行方式下电网各断面稳定极限,并以此要求来制定相应的调度计划,继而实现预防性控制,有效提升电力系统输送能力。

五、与“三公”调度的协调

“三公”调度说的是电力调度机构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在满足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条件的前提下,对各个发电企业按照“三公”的原则进行调度,然后披露信息。事实上,“三公”调度是电网安全与各方经济利益相协调的复杂工程,一定要先适应法律法规进行工作,电力调度交易机构一定要以政府下达各个电厂年度发电计划为依据,坚持按照相应比例完成政府下达的命令。当电力系统制定的分配计划不能够满足相应需求的时候,就一定要按照电网约束条件进行调整计划然后对其实施控制,使整个区域内的机组能够按照原定计划完成相应的工作,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在遵循“三公”调度原则下,实现电力优化调度。

安全经济调度论文 第2篇

目前国内外有关“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协调”问题研究的文献不多,主要有:张江辉[1]认为要用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建设与安全生产的协调发展,并从体制机制、产业政策、安全投入和法制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协调措施;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维唐[2]从加强安全生产信息研究的角度,探讨了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路。但对于安全生产与经济相互协调的定量研究几乎空白。因此我们借鉴国内一些学者经济与环境协调度研究的做法,将相关研究方法引入安全生产领域,建立安全生产与经济协调度的概念,并对此进行定量研究。

2安全生产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2.1协调度的涵义

协调的本意为“和谐一致,配合得当”。它所表述的是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良性关系。协调度就是度量系统与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协调状况好坏的定量指标。[3]

安全生产与经济协调度用综合经济发展水平与综合安全水平的离差来表征,两者离差越小,表示两者越协调,反之则越不协调。我们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表征两个系统离差的公式主要有undefined和cxy=x/y[4,5,6,7,8,9,10,11]。

安全系统与环境系统具有相似性,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分析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协调性的方法,即一般采用undefined公式,我们定义安全生产与经济协调度为:undefined。式中:x代表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y代表安全水平综合指数,cxy为安全生产与经济协调度,其区间为-1.414≤cxy≤1.414。

从协调度定义不难发现,cxy由变量x、y决定,当x、y均为正值且相等时,cxy的值最大,为1.414;反之,若x、y均为负值且相等,则cxy值最小,为-1.414。其它的任何情形都介于二者之间。根据x、y的值的变化,将协调度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见表1。

安全承载力又称为安全承受力或安全忍耐力。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一定区域范围内安全所能容纳的经济规模的大小。换言之,安全承载力是在维持安全与经济发展和谐的前提下,安全所能承受的经济发展的阈值。

2.2协调度的指标体系

为真实地表现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水平间的关系特征,在大量收集分析相关资料和充分借鉴国内外权威人士有关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指标体系方面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我们选择了一些与安全生产关系较为密切,而且能够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GDP、人均GDP、人均GDP增长率、机动车万车死亡率、煤炭百万吨死亡率和亿元GDP死亡率。

2.3协调度数学模型

假设现在有p个安全、经济指标,每个指标对应一个指标函数,其中k个指标取其最小值作为最优值,m个指标取其中间值作为最优值,p-k-m个指标取其最大值作为最优值。于是,根据各项指标多年的观测数据就可以得到线性非统一问题模型:

undefined

其中:X1=(x1,…,xk)T,X2=(xk+1,…,xk+m)T,X3=(xk+m+1,…,xp)T

2.3.1 功效系数

考虑上面给出的多指标问题(vp),对每个给定指标fj(x),当可行解不同时,fj(x)的相应值是有好有坏的。为了衡量这种好坏,我们采用比较通用的非线性功效系数法dj来描述:把功效系数di(fi(x))取成最好值、中间值和最坏值三点间的直线段。

令dj=dj(fj(x)),x∈R,j=1,2,…,p,满足0≤dj≤1。

若当i=1,2,…,k时,第i个指标函数fi(x)要求越小越好(如安全指标),则取:

undefined

若当i=k+1,k+2,…,k+m时,第i个指标函数fi(x)要求取中间值为好,于是取:

undefined

此时,当undefined时,可类似得到:undefined;当undefined时,可得到:undefined;i=k+1,k+2,…,k+m

若当i=k+m+1,k+m+2,…,p时,由于要求fi(x)越大越好,故设

undefined

当undefined时类似得到:undefined

其中,undefined:undefined:i=1,2,…,p}

在得到各项安全、经济指标各年度的功效系数后,再分别采用两种计算方法得到最大类、最小类和中间类等各类指标的综合评价数。

2.3.2 经济发展水平与安全水平综合指数计算方法

(1)作积法计算相关指标综合评价数

对每年度的各项安全、经济指标给出功效系数后,对最大类、最小类和中间类等各类指标的功效系数分别作积,得到各类指标的综合评价数:

undefined

其中:A—最大类指标综合评价数;B—最小类指标综合评价数;C—中间类指标综合评价数。

(2)加权作和法计算相关指标综合评价数

对每年度的各项安全、经济指标给出功效系数后,再根据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分别给出最大类、最小类和中间类等各类指标的内部指标的功效系数,联系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赋以适当的权重,再作积求和,得到各类指标的综合评价数:

undefined

其中:A—最大类指标综合评价数;B—最小类指标综合评价数;C—中间类指标综合评价数。

2.3.3 计算综合指数

通过上述作积法或加权作和法计算出安全各类指标的综合评价数和经济发展各类指标的综合评价数后,我们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出综合安全水平评价数和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数。

undefined

2.3.4 协调度计算方法

undefined

因为我们选用功效系数法来计算功效系数,再由功效系数来计算综合评价数,所以最后得到的协调度取值范围被限制在区间[0,1.414]。

对应上面的作积法、加权作和法,可以得到两个协调度结果,分别为作积法协调度和加权作和法协调度。

2.4协调发展度

2.4.1 协调发展度涵义及数学模型

“协调发展”则指的是系统或系统内要素之间在和谐一致、配合得当、良性循环的基础上,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总体深化过程,它是一种强调整体性、综合性和内生性的发展聚合,是多系统或要素在协调这一有益的约束和规定之下的综合发展。[7,9,11]相应地,安全生产与经济协调度则是定量地描述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区域安全生产水平与区域综合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耦合程度。而安全与经济协调发展度就是度量安全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高低的定量指标,它能表征安全与经济整体功能或发展水平的大小。因此,有必要引入协调发展度。

安全生产与经济协调发展度是用来度量安全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水平变化程度的综合性指标。其计算模型为:

undefined

其中,D为协调发展度(系数),即度量安全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高低的定量指标;cxy为安全生产与经济协调度;T为安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数,它反映安全与经济的整体效益水平;α、β为待定权数。鉴于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同等重要,我们一般取α=β=0.5。

2.4.2 协调发展度的分类

协调发展度虽然能够定量表示出区域经济与安全的协调发展水平,但其水平具体处于什么状况,仍需要通过一系列判别标准来衡量。我们参考国内外文献[7,9,11],按照协调发展度D的大小,将安全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状况划分为从简洁到详细的3个不同层次,共3大类10小类30种基本类型。

3安全生产与经济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实证应用

3.1协调度状况

依据作积法、加权作和法等计算协调度的典型方法,对四川省1978~2006年经济指标中GDP、人均GDP和GDP增长率三项指标与安全指标中亿元GDP死亡率、煤炭百万吨死亡率和机动车万车死亡率等进行综合计算,实证分析四川省各年的协调度变化[12,13,14,15,16]见图1。

根据图1,1978~2006年的协调度总体变化趋势是单调增长,个别年份出现些许变动,全省经济发展和安全形势呈现协调互动关系。

3.2协调发展度状况

我们在经济发展方面选取GDP、人均GDP、GDP增长率三个指标,安全方面选取机动车万车死亡率、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亿元GDP死亡率三个指标,根据前述评价模型及判别方法,可以得出四川安全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见图2。

由图2可知,1978~2006年,四川综合安全水平和综合经济发展水平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二者协调发展度也呈稳步增长趋势,表明安全与经济发展处于逐步好转的协调状态。协调发展度由1978年的0.6206提升到2006年的1.1587。

3.3区域协调度评价分析

根据上述经济发展指数、安全生产承载力计算方法与协调度模型,我们计算了四川省各地市州和五大经济区的安全生产与经济协调度。

(1)市州协调度

我们在经济发展方面选取GDP、人均GDP、GDP增长率三个指标,安全方面选取机动车万车死亡率、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亿元GDP死亡率三个指标,根据前述评价模型及判别方法,根据加权作和法分别对四川省21个市州的安全生产与经济协调度进行计算,得出如下结果,见图3。

从图3可以看出,各市州协调度水平和变化趋势是不一致的。成都市的经济在21个市州中处于领先水平,协调度一般介于区间[1.2,1.414]内,安全与经济的协调程度较好,明显领先于其他市州。

(2)四川五大经济区区域协调度

对四川省五大经济区按加权作和法计算安全生产与经济协调度的结果如下,见图4。

分析图4不难发现:成都经济区基本上处在较协调区间[1.2,1.414],经济发展与安全接近均衡,协调度较理想;川南经济区和攀西经济区基本上处在基本协调区间,经济水平提高的速度高于安全的改善,但协调度还是较理想;川东北经济区基本上处在调和区间,起伏变化较大,安全水平保持在承载力阈值内,短期内可接受;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处在较低水平的基本调和区间,安全基本保持在承载力范围内。

4结论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经济与环境协调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协调度理论引入安全生产领域,构建了安全生产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以四川为算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如下研究结果:1978~2006年四川综合安全水平和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二者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呈稳步增长趋势,安全与经济发展处于逐步好转的协调状态;各地市州、经济区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趋近协调,但发展不平衡。这个研究结果与本省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基本吻合,也验证了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理论的可靠性、正确性。因此,运用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理论研究的结论可为各级安监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由于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协调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因此研究还存在许多有待深入研究之处:指标体系、因素的敏感性、子系统协调度等。

摘要:本文借鉴国内外经济与环境协调度研究的成果,将协调度引入安全生产领域,建立了安全生产与经济协调度的概念,设计出安全生产与经济协调度、协调发展度的数学模型及其算法,解释了相应变量和参数的理论意义,给出了安全生产与经济协调度、协调发展度的类型特征和评判标准,以四川为算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78~2006年四川综合安全水平和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二者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呈稳步增长趋势,安全与经济发展处于逐步好转的协调状态;各地市州、经济区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趋近协调,但发展不平衡。

电网经济调度概述 第3篇

1正确理解电网经济调度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所起的作用

电网经济调度又叫做电网经济运行, 主要指如何在保证满足用电需求、用电质量以及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下, 根据电网运行的基本原理, 通过合理制定各个机组之间或者各个电站之间最优负载分配方案, 降低整个电网的能耗, 进而使企业获得做大的经济效益。目前, 国内很多电力公司在具体运作时, 存在一些习惯性的错误和模糊的认识。

(1) 一味追求安全而忽视了电网经济运行。

目前一些电力公司过度的坚持“安全工作终于一切”的原则, 而忽视了经济调度工作。甚至个别企业出现了“全接线、大方式”的电网运行方式, 这样的做法其实是在牺牲公司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获得电网的运行安全。其实, 从科学的角度讲电网经济运行与安全运行并不矛盾, 一个企业若是不能很好的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 长此以往, 这个企业就很有可能失去最根本的生存基础。

(2) 过分强调行政手段而忽略经济手段。

目前一些电力公司认为若是采用经济手段对电网实施调度管理, 必然会削弱调度机构在电网运行中的权威, 因此采用行政手段实施分级管理, 统一调度, 将调度部门当作电网运行的最高权力机构。此种做法人为的将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对立起来, 实际上是不利于电网运行的调度和管理的。甚至一些西部偏远地区的电力公司将行政手段当成行政指令, 出现了领导怎么讲, 调度机构就怎么做的荒谬现象。

(3) 过分重视需求侧管理而忽略了电网经济调度。

随着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与扩大, 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也越来越高, 基本上所有的电力企业将“最大限度的服务好客户, 满足客户的用电需求”定义为企业发展方向。在这种大环境下, 电力公司的个别工作人员可能将优质服务片面的理解为无条件答应客户的需求, 不知道综合考虑客户用电信誉度、负荷性质以及电价因素等, 忽视了用法律武器来维护企业的正当权益, 使企业经济效益受到一定影响。

2 如何加强电网经济调度

(1) 优化调度计划, 减少停电时间。

设备的检修对电网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电网调度部门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设备检修计划, 在保证提高检修质量的前提下, 缩短检修时间, 进而缩短停电时间, 减少因设备检修造成的停电损失。关于如何优化调度计划,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一、加强对设备的日常保养, 对于供电设备坚持以预防为主;二、积极分析设备出现故障的周期规律, 坚持以低压服从高压、次要服从主要、配网服从主网为原则制定检修计划;三、为了减少重复停电, 坚持技术改造、大修、小修协调一致的原则, 推行电网联合检修;四、各个检修单位、检修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检修计划对设备进行检修,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 尽可能提高操作速度。

(2) 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

电网运行方式对电网的经济调度至关重要, 科学合理的运行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电力公司的经济效益, 电力公司的电网调度部门应该注意一下几点:一、及时调整和更改能耗大的电网运行方式;二、为了确保网内各个元件处于最佳的经济运行状态, 需要定期检测各元件的经济运行特性;三、在制定公司运行策略时, 一定要在坚持安全、可靠满足电能质量的前提下, 优先考虑电网运行的经济性。

(3) 优化网络结构, 加强无功电压管理。

若是电网输送电压过低或者过高, 以及无功过多, 多会增加电网的损耗, 影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电力公司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解决上述问题:一、尽量避免“超半径、远距离”和无功容量过大传输现象的发生, 定期优化网络结构, 不断更新改善无功电压的措施;二、为了避免电网长期处于“过压”或者“欠压”运行, 可以实时监测网内不同地点的电压情况, 出现问题及时调整;三、为了避免大容量无功在电网间的传输, 可以充分利用目前比较成熟的网内无功补偿技术, 在使用无功补偿装置时, 需要注意尽量避免出现“欠补偿”和“过补偿”运行。

(4) 充分利用经济调度中最明显、最直观的因素:

电价因素。虽然国家已经定制了综合购电电价, 但是供电公司仍有部分可以调整的电价空间。在相同的供电区内, 可能存在着不同类型客户不同电价高低的现象, 电力公司电网调度部门需要及时统计不同线路、不同客户、不同变电站的售电综合电价, 通过择优选择电网运行方式的途径, 实现最大限度的购售点价差。若某一地区存在小水电等供电电源, 电力公司也可以选择购低价电的方式来提高够售点价差。

(5) 加强需求侧管理, 提高电荷负载。

电力公司电网调度部门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 定期统计网内负荷变化动态, 根据统计结果, 通过合理分配电荷保证网内设备在最佳经济运行区间运行。同时要灵活运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 利用经济手段引导客户在合理的时段合理用电, 推行峰谷分时电价。利用行政手段调整电网开机时间, 客户生产班次, 综合提高用电负荷率。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电网经济调度就是在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前提下, 利用最新的技术和措施降低电网线损, 提高电力公司的经济效益。

摘要:电网经济调度就是在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前提下, 利用最新的技术和措施降低电网线损, 提高电力公司的经济效益。本文中, 笔者将结合自己多年从事电网调度的实践经验, 浅谈下如何正确理解电网经济调度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 并提几点关于如何加强电网经济调度的建议。

关键词:电网,经济调度,损耗

参考文献

[1]高瑞俊.论电网经济调度[J].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0 (10) .

[2]现代电力经济调度[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古诺模型与经济调度 第4篇

在电力工业垄断管制体系下, 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通过集中调度发电资源来实现, 即在满足负荷需求及诸多约束条件下, 追求整个系统的总成本 (或燃料消耗量) 最少。然而, 电力工业解除管制, 使垄断经营模式逐步转变为市场化的经营模式, 资源的优化配置要靠市场竞争机制来实现。在这种模式下, 市场参与者的自身利益独立, 各自必须进行收益、成本及利润的盘算, 电力系统运营不仅仅考虑技术条件的牵连, 还要考虑各经济利益体之间的牵连。传统的经济调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式, 而由于电力工业的自身特点, 完全依靠市场手段又很难达到整体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1]。经济学中的市场均衡理论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 各经济个体的利益牵连以及整个系统和个体之间的协调关系, 可以用多种市场模型的均衡加以描述[2]。古诺模型作为分析寡头垄断市场的经典模型, 其纳什均衡较容易求解, 而且其以产量作为决策变量的规则可以方便地考虑电力系统的技术约束, 更容易与传统的经济调度相结合[3], 因此该模型在电力市场分析中得到广泛的应用[4,5,6]。本文用古诺模型模拟发电商的竞争行为, 探讨竞争框架下各个发电商之间的利益牵连以及个体与整体的利益关系, 比较分析古诺模型与集中管制框架下的传统经济调度的机理和内在联系, 明确古诺均衡的集中表达形式,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电力系统解除管制后的经济运行问题做准备。

2 集中调度与古诺均衡模型

为了从机理上说明问题, 本文的模型不涉及到发电机的技术约束和网络约束。只限于单母线系统的讨论。下面简单介绍发电机组的成本特性和用户需求特性。

假设一个有N台发电机组的电力市场, 对于任意发电机组n其可变成本函数表示如下:

其中Pn为发电机组n的发电功率, an, bn均非负, 为成本系数。

假定电力市场中总的用户需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 表示如下:

其中R和D分别表示市场价格和总的用户需求, 式 (2) 表示用户愿意为特定的需求水平所支付的价格, L, K均大于零, L表示用户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当市场需求对价格的弹性无穷大时, 需求曲线表示为R=constant。

系统的总需求也可以表示为价格的函数, 即

式中Dmax=L/K, 表示市场最高的需求水平。当市场需求对价格的弹性等于0时, 需求曲线可以表示为D=constant。市场的总供给必须等于总需求, 即

(1) 集中管制框架下的经济调度

在传统的经济调度模式下, 只有负荷的概念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用户的概念。负荷被看作固定的、被动的、受控制的终端。经济调度的目标主要是系统的总成本最小, 传统经济调度模型为

D0为预测的系统总负荷, λ为拉格朗日乘子。此时, 用户的需求被人为的设定在某一数值上, 与价格不构成关系。当考虑用户的需求价格弹性时, 用户需求与价格之间有如式 (2) 和 (3) 的关系, 则系统的集中调度目标为社会福利最大, 即

在集中调度模式下, 政府管制使总的生产成本最小或社会福利最大, 系统的边际成本等于电力价格, 社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由等微增率准则可知, 各台发电机组的边际成本相等, 且等于系统的边际成本, 即

此时, 电力生产的成本最小化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是一致的。这种政府管制理论上使社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其与完全竞争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具有相同的效果, 但事实上随着电力工业规模的逐渐扩大, 这种管制越来越难起到作用, 从而造成效率低下, 这也是电力工业解除管制的重要原因之一。

(2) 竞争框架下的古诺均衡

电力工业解除管制, 引入竞争机制, 作为独立利益个体的发电商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假设系统中有I个发电商, Gi和gi分别表示发电商i控制的发电机组构成的集合和发电机组的数量。发电商i的生产总量

发电商的利润函数表示为,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 发电商的决策不足以影响市场价格, 所有厂商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厂商按R=MC=M R的原则确定产出。然而, 电力工业不能达到完全竞争的水平, 用古诺模型来描述电力市场的寡头竞争。在古诺模型中, 各个厂商决定各自的产量, 并且同时做出决策。在做出产量决策时, 各厂商必须考虑到其它竞争者。它知道其它竞争者也正在决策各自的产量, 而且最终的价格将取决于所有厂商的总产量。在古诺均衡时, 没有哪家厂商有任何改变产量的动机, 此时, 各厂商假设它的竞争者的产量是固定的才是合理的, 因此在应用静态古诺模型时, 必须将讨论限制于厂商在均衡时的行为。

每个发电商, 在假定其它竞争对手的发电功率固定的前提下, 决定自己的发电功率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发电商i的利润最大化问题可以描述为

发电商i对自己控制的机组进行经济调度, 使生产成本最小。是发电商i的成本函数, 根据等微增率准则, 这个厂商的成本函数可以表示如下:

发电商i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发电商i的反应函数为

当所有发电商同时满足式 (11) 时, 市场处于纳什均衡状态。

所有发电商最优发电功率的总和为

市场古诺纳什均衡电价为

在古诺均衡状态下, 市场价格由市场需求和所有发电商的成本参数共同决定。在古诺寡头竞争中, 发电商通过考虑其他竞争对手的产量而确定自己的产量, 并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进行产量竞争时, 若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获得更多的产量, 必须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与生产组织管理。

(3) 两种模型的比较分析

从个体来看, 古诺均衡保证发电商个体利润最大, 最终的市场价格高于发电商的边际成本。如图1所示, f (D) 表示发电商i的需求曲线, Eed和Ece分别表示理论上经济调度的均衡点和古诺均衡点, 两种情形对应的发电功率分别为Pied和Pice, 则发电商i的利润增加额为

当发电商i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近似水平的直线时, MRi和fi (D) 将重合, 经济调度的均衡点与古诺均衡点相同。出现这种情况取决于市场需求弹性和厂商所占份额。

根据古诺均衡存在的一阶条件式 (9) 进一步推倒可得,

式中yi=Si/D, 表示发电商所占的市场份额, ε (D) 为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这个式子表示了, 需求价格弹性和发电商的市场占有份额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当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ε (D) →∞, 由式 (16) 可知, 对任意发电商i都有R=MCi成立, 则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同样, 若ε (D) 一定, 当市场中发电商足够多, 以至于各个发电商占有的份额都很小, 对每个发电商而言, 各自产量的决策都不足以影响到市场价格, 它们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此时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相反的, 存在另一种情形, 所有发电机组被一个发电商所控制, 市场价格和发电商边际成本之间的差值只由市场需求价格弹性决定, 垄断厂商按下式定价, 即, 此时市场为完全垄断市场。可见, 古诺模型作为描述寡头垄断市场的经济模型, 在特定条件下它可以包容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也就是说, 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可以看作是古诺模型描述的寡头市场的特例情况。

为了便于从整体上比较两个模型, 将古诺均衡的求解用以下优化模型表示:

模型 (17) 中的拉格朗日乘子等于市场价格R, 求解先前介绍的古诺模型均衡解等效于求解该优化问题。该模型的目标函数与社会福利最大化模型相比相差一项, 这是发电商之间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个体利益的牵连造成了整体利益的损失。当R=constant, 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无穷大, 市场需求曲线是水平直线。比较传统经济调度模型 (5) 和模型 (17) , 若假设需求曲线R=λ, 由此确定的发电商的总产量为D0, 此时, 两个优化模型是完全等价的。当D=constant时, 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为零, K→∞, 古诺均衡不存在。

经济调度和古诺模型分别描述了电力系统在集中管制框架下和竞争框架下的经济行为。前者考虑整体利益的优化, 后者则主要以个体利益优化为主。就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言, 经济调度在理论上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效果, 而古诺均衡只能实现个体利益的最大化, 达不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但这种均衡可以自动促使发电商不断降低自身的成本, 这种激励在管制框架下是不可能提供的。

3 算例分析

假设系统中有6台发电机组, 其成本特性如表1所示。为方便起见, 本文在算例中均不标注单位。为了比较管制框架下经济调度和竞争框架下古诺均衡的整体利益和个体利益的得失, 以及市场需求弹性和厂商的市场份额变化对市场均衡结果的影响, 构造两个算例。

算例1:对相同的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曲线的参数分别为L=20, K=.004) , 分别计算经济调度和古诺均衡的市场清除价格、总需求、总的供给剩余、需求剩余、总剩余以及各台发电机组的利润。计算结果记录在表2中。

由表2中记录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古诺均衡的市场价格高于管制框架下的经济调度的价格, 个体利润相对增大, 总的供给剩余大于经济调度的水平, 但社会总剩余却小于经济调度的结果。

算例2:比较需求弹性变化和厂商所占份额对市场均衡价格的影响, 作为参照, 设系统在管制框架下的经济调度的市场清除价格Ro=5.51, 相应的总需求Do=362.14。需求弹性|ε (D0) |和市场需求曲线参数有如下关系:

假设发电商占有份额方面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系统中6台发电机组分别被3个发电商控制, 发电商1控制1、2号机组, 发电商2控制3、4号机组, 发电商3控制5、6号机组;另一种情况是6个发电商分别控制一台机组。表3记录了上述两种情况下, 市场需求弹性变化对市场均衡价格的影响。从表3的结果可以看出, 需求弹性的大小对古诺模型的均衡价格有很大的影响。需求弹性越大, 均衡结果越接近于完全竞争的情况;需求弹性越小, 均衡价格越高, 厂商对市场的垄断力越强。弹性相同时, 厂商数目越多, 市场价格越低, 竞争越充分。

4 结束语

经济调度以生产成本最小或社会福利最大为目标, 按统一边际成本的原则确定每台机组的发电功率, 其优化结果与完全竞争相同;古诺模型则以个体利润最大为目标, 按博弈均衡来确定每个发电商的总产量, 再由发电商按成本最小化原则确定各台机组的发电功率;古诺模型对电力市场的描述可以包容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的情形, 古诺均衡对市场需求弹性的变化非常敏感, 弹性越大均衡结果越趋近于经济调度的结果;求解古诺均衡等效求解一个二次规划问题, 这种集中表达方式可以方便扩展到多时段问题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赖菲, 丁振华等.电力市场不完全竞争问题[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2, (4) :9-12.

[2]B.F.HOBBS, Udi.HELMAN, and JONG-SHI PANG, “Equilibrium Market Power Modeling for Large Scale Power Systems”[J].Power Engineering Society Summer Meeting, 2001.IEEE, 2001, (1) :558-563.

[3]A.RAMOS et al., “Modeling competition in electric energy markets by equilibrium constraints, ”[J].Util.Policy, 1998, (7) :233-242.

[4]JORGE VILLAR, HUGH RUDNICK, “Hydrothermal Market Simulator Using Game Theory:Assessment of Market Power”[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 2003, 18 (1) .

[5]袁智强, 侯志俭等.电力市场古诺模型的均衡分析[J].电网技术, 2003, 27 (12) :6-9.

智能电网经济调度运行管窥 第5篇

1 智能电网的现状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 智能电网的现状也随之逐渐变好, 应用于智能电网的科技手段更加发达, 智能电网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

1.1 智能电网的定义

智能电网在现阶段的作用有着以下几类。一是监察作用, 即利用高科技手段对一些制电、传电设备进行监察, 实时监测是否发生问题, 并在发生问题之后及时的处理问题。二是数据收集作用, 智能电网将电运输的一系列过程中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收集, 以达到更加精准的配电工作。三是对数据的分析作用, 在将数据收集之后, 智能电网将对这些测量所得数据进行分析, 从而以达到低损耗的目标。在智能电网的全方位控制下, 来实现配电制度的合理性与低耗性, 从而来实现贴合现阶段对配电应用的更高要求。

1.2 智能电网的优势

智能电网在现代社会贴合了人们的生活, 利用高科技手段使得智能电网有着传统电网无法比拟的优势。在传统电网中更多采用的是低效率多人工的工作模式, 采用了很多低效率的发电传电物质形式, 并且很多数据的收集采用人工操作, 传统电网的损耗更多, 并且对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 而且精准性较低。而智能电网采用了现代的环保思想, 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 实现了可再生循环利用的思想, 并且大大的提高了发电的效率, 并且在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的过程中多采用机器操作, 在机器中对数字进行记录与分析, 大大的提高了数字的准确性与记录效率。由此可见, 智能电网较传统电网更有效率, 且更好的符合了现阶段社会的需求, 也是时代进步的产物。

2 智能电网经济调度的意义

虽然智能电网的运行有着传统电网无法替代的优势, 同样在智能电网的运行过程, 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智能电网在运行过程中仍存在效率不高, 损耗较大的现象, 而为解决这一现象的产生, 人们采用经济调度制度以达到更高更好的运行效果。电网对于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维持了我们正常的生活运转。而它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 维持发电配电的系统仍存在着对资源的极大消耗。而解决这一问题, 人们采用了经济调度制度, 经济调度制度可以更大程度上对资源进行利用与合理分配, 并且将资源进行划分, 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效用。

3 智能电网经济调度制度运行的弊病与解决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 人们开始对电的需求也不断的提升, 所以电网的压力也逐渐变大。在这种情况下, 经济调度的运行可以极大程度的满足人们的需求, 并且在不断的应用中可以看出经济调度对电网的难以取代的作用。但是与此同时, 在电网调度方式方法的不断提升, 电网调度制度的手段也应随之提升, 如果电网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未达到相应的标准, 电网经济调度手段则无法有效地运行。

3.1 人才资源的缺乏

随着高科技手段的不断提升与发展, 电网也需要更有质量的人才资源, 但是, 在现如今社会中, 人才资源逐渐匮乏, 并且, 电网所需的高素质高标准的管理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在一个高素质的管理人员的管理下, 可以更好地实施经济调度制度, 并且, 可以更好地利用各种人才, 在最大程度上满足现代社会所需的要求高标准。而企业也应该将招聘范围增大, 尽力招聘高素质的人才, 并且在高素质的同时, 也应该告诉人才拥有责任性的重要性。电网所需的人才不仅仅需要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与经验, 同样也需要对行业的热情与责任心, 并且严于律己, 发现自身的不足, 并且不断地补充完善自我。

3.2 电网调度的机制仍存在问题

电网在运行过程中, 调度机制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一个合理完善的调度机制下, 电网的运行可以更加流畅, 而调度机制或是管理机制的断层会导致出现问题, 无法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电, 以此来产生更大的问题。所以, 更应该关注电网的调度机制, 并且加大对机制的完善力度, 以此来规避更大错误的产生。在电网调度制度的运行过程中, 每个人都至关重要, 所以, 人员上, 无论是基层工作人员还是高层管理层面, 都应该对自己有着明确的要求, 并且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 从而来维持电网调度机制的有效运转。

4 如何更好的实现电网经济调度的高效应用

4.1 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

在电网的运转过程中, 应该时刻控制好对每项工作的检查工作, 并且在检查之余, 定时的进行电网维护与监控, 做到防患于未然, 将风险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企业不可以为了节省时间或者是怕麻烦而不做实时的检查, 这种情况下, 无法保证电网的安全性。并且在停电检查的过程中也应该选择在居民对电需求量较小的时候, 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4.2 加强对经济调度的重视

在有些地区仍然对经济调度的理解不深刻, 从而对经济调度的重视程度不够, 从而无法将经济调度的作用发挥到最好, 无法实现电网的高效率运转。所以各地区应该加强对经济调度的运行机制的理解, 从而加强对经济调度制度的认知, 来实现智能电网的有效合理运转。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 人类对于高科技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升, 从而达到更高的生活品质。所以电网的经济调度也应该更好的实行, 从而以达到更高的效率来维持人们的正常生活水平。于此同时, 企业也应该更加重视智能电网的经济调度运行的重要性, 从而将经济制度运转的范围增大, 为人们更高的生活品质助力。

参考文献

[1]王正风, 黄太贵.智能电网经济调度运行研究[J].华东电力, 2010, 38 (6) :804-807.

[2]刘辉.智能电网经济调度运行探析[J].通讯世界, 2014 (13) :104-105.

微电网经济调度研究综述 第6篇

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诸如风电、光电等可再生分布式电源[1]逐渐被发展起来,而微电网作为这些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的有效载体,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微电网是一种集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变流器、负荷及监控保护装置于一体的小型发配电系统[2],它的运行方式可分为孤岛和并网[3]两种,并且可以在两种方式之间自由切换,具有供电灵活、可靠、安全的特点。

微电网的经济调度是微电网相关研究问题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它的目的是在满足所有负荷正常需求的前提下,合理分配各机组的出力,使得微网总运行成本最小,从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4]。文章首先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微电网经济调度研究的现状,并分析微电网与传统电网在经济调度方面的差异,最后针对现有的经济调度模型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其中一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国内外微电网经济调度研究现状

相较于传统电网,微电网具有更加灵活、安全、可控、经济环保等特点,国内外专家和学者针对微电网的经济调度和能量管理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

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方面,一些专家从电力市场的角度出发,重点研究了分布式电源的优化控制策略和微电网能量管理策略,通过微电网与大电网之间的能量交换,并合理分配各机组之间的出力,实现系统的最优化运行。由于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分布式电源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并入大电网之后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有一定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外一些专家重点研究了储能设备的充放电策略,并构建了含储能设备的微电网经济调度模型[5],利用储能设备的充放电为系统的功率平衡作支撑,从而消纳掉由风能、太阳能等分布式电源随机性和间歇性带来的预测误差,提高了微电网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方面,相对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我国对微电网经济调度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国家十分重视分布式电源技术的发展,在资金和政策上都提供了大量的支持。2009年,国家正式启动了关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其中有一项就是“分布式发电供能系统相关基础研究”,它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研究出一个有效的微电网经济调度策略,从而保证系统稳定、安全、经济、可靠运行。此外,一些高校的教授和学生对微电网经济调度也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天津大学的王成山教授及其团队主要针对微电网经济调度优化框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CCHP供能系统的能量优化管理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制定出了各机组的出力计划,从而满足系统经济运行和能源高效利用的要求;考虑到风能、太阳能等分布式电源的随机性和间歇性,合肥工业大学的丁明教授及其团队分析了钠硫电池在“削峰填谷”和电能质量方面的应用模式,建立了包含钠硫电池储能的微电网经济调度模型,并通过实时电价和微网与大电网之间的能量交换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3 微电网与传统电网经济调度的区别

微电网与传统电网经济调度就本质而言,都是在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满足负荷正常工作的条件下,制定合理的机组出力计划,从而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但由于微电网一些独有的特点,使得微电网与传统电网经济调度之间仍存在着一些区别。

就发电设备而言,传统电网的发电部分主要由火电、水电与核电组成,这些机组的出力依据人工调度,可以根据负荷的波动连续调节出力;而微电网是由大量分布式电源来完成发电,其中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分布式电源由于其固有的随机性和间歇性,使得它们的出力情况不受人工控制,只能采取最大功率点跟踪模式;微型燃气轮机等可控的分布式电源由于不受启停时间约束,出力能较快的变化,与传统电网中的火电机组和水电机组相比也有所不同,调度也更加灵活方便。

就输电损耗而言,根据调查统计,传统电网中发电厂所生产的电能大约只有90%能送到用户处,剩余的电能都损耗在了输配电过程中;而微电网一般都“因地制宜”,建设在用户负荷附近,利用各种分布式电源发电来满足各个用户的用电需求,这样大大减小了网损,节约了发电成本。

此外,相对于传统电网的发电机组而言,微电网中各个分布式电源的容量都比较小,一般都在几十千瓦到几十兆瓦之间,这样也能降低在输电过程中的损耗。

4 微电网经济调度模型及研究方法

4.1 微电网经济调度模型

从微电网经济调度的本质和研究现状可知,建立一个正确合理的微电网经济调度模型是解决微电网经济调度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微电网的经济调度模型有动态和静态之分,其中动态经济调度模型考虑了各个时间段之间的相互影响,而静态经济调度模型不考虑各时间段的联系,只研究本时段的最佳运行方案。

微电网的经济调度模型是由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构成的,其中目标函数主要包括各发电机组的燃料成本、运维成本和微网与大电网之间能量交换成本;约束条件一般包括功率平衡约束、机组上下爬坡率约束、机组启停时间约束等。

4.2 研究方法

微电网的经济调度是一个多维度、多约束、非线性的组合优化问题,传统的优化算法很难求得最优解。人们从自然界得到启发,研究出了粒子群算法、遗传算法、细菌觅食算法、蚁群算法等智能算法,这些算法都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全局寻优能力,在微电网的经济调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5 总结与展望

微网能充分发挥分布式电源的优势,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最大化利用,并保障供电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但目前我国针对微电网方面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尤其是在完善微电网经济调度模型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处理,这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摘要:微电网的经济调度是微网相关研究中的重点内容,一个良好的调度计划能使微网的运行更加经济、安全、可靠。文章首先介绍了国内微电网经济调度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微电网经济调度与传统电网经济调度的异同点,最后针对微电网经济调度模型和研究方法,提出了自己的一点见解,对从事微电网经济调度方面研究的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微电网,经济调度,调度模型

参考文献

[1]徐青山.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1-10.

[2]王成山,肖朝霞,王守相.微电网综合控制与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32(7):98-103.

[3]张明锐,杜志超.高压微网孤岛运行频率稳定控制策略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32(25):20-26.

[4]牛铭,黄伟.微网并网时的经济运行研究[J].电网技术,2010,34(11):38-42.

电力调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7篇

关键词:电力调度,经济发展,增长方式

一、电力调度的内涵

电力调度是电力系统内部的一个组织机构, 这个机构承载着电网的发电、供电以及用电的组织、指挥与协调。特别是当居民的用电超过一个限度并且不够的时候, 适当的将企业用电进行限制, 用来输送给居民用电, 在这个过程中有着科学的监测、控制以及管理手段的运用。一般来说电力调度的任务是对电网的运行进行组织、指挥、指导以及协调, 为了保证其顺利实施, 在其操作的过程中要保证满足下列的一些要求:

1) 在进行电力调度的过程中需要最大限度保证满足社会与人们正常生活用电的需求, 并且要按照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 对电网的发电、输电、供电进行科学合理的调度, 实现电力的优化调度。

2) 在进行电能的管理的过程中要严格的按照国家法律的标准让整个电力调度在合法科学的范围内运行, 并且对于电能的频率、电压和谐波分量等控制都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 切不可随性而为。

3) 在进行电力调度的时候要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并且要严格按照有关的合同或者是协议来进行电力的调度。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遵循市场规则, 保证电力市场的有序科学运行。

4) 在电力调度的过程中要本着节约能源并且节约成本的原则, 根据本电网的实际情况, 对于能源要做到一次充分的利用, 使之开发成本最低。

二、电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电力系统作为一种能源系统是国家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强有力的支柱。而“电”作为人类生活的必不可少的一种能源, 对人类社会以及人民的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那么电对人类社会有哪些重要的作用呢?

(一) 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是离不开电的存在。人们日常所需的照明、解决身体的温饱、交通运输、日常交往以及消费等都离不开电的存在。可以这样说, 在这个社会上没有了电的存在, 那么人们的生活就会慢慢的停顿下来, 并且也不能够正常的运转。电是保证人们正常生活的一种能源。

(二) 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在我们的社会中, 任何经济形式的运行都可以说是离不开电的存在, 特别是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如果没有了电, 我们的电脑就不能够正常的运作, 我们的机器也只能成为无用的摆设。而那些全世界的信息资料也不能够顺利的进行传达, 不能成为人们市场经济操作的重要依据, 现代科学技术也不能够发展。电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以及经济发展的各个角落, 没有了电, 那么人类的进步也会慢慢的停顿, 甚至倒退。

三、电力调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通过上文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电对人类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电力调度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 究竟会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哪些影响呢?综合来说电力调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一) 有效进行资源配置, 缓解资源紧张局势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 资源在本国经济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电作为一种能源, 它的产生也是对资源的一种利用, 它的调度就是对资源的一种配置。如果在电力调度的过程中能够科学合理的进行组织监测, 控制利用, 那么就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有效的进行资源配置, 并且缓解资源紧张的局势。因为在世界范围来看, 能源问题一直都是困扰着世界发展的一个问题, 也是各国都想要解决的一个难题。科学合理的电力调度, 是在考虑经济成本的基础上对资源进行的配置, 它是以供电成本或者是煤耗量最低为目标函数的, 并且在进行调度的过程中还能够灵活的进行方程式的协调, 同时考虑能源的节约以及环境的保护。所以, 电力调度在进行了组织、协调、控制一系列的运作之后, 是对资源的一种有效的配置的实施, 这种实施手段能够阻止高耗能的电机组以及一些高污染的电机组的采用, 在关注市场价格的基础之上选择低耗能高效率的电机组, 这都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资源紧张局势的缓解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优化我国经济结构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很多时候都与该国的几个重大的经济发展的系统有关。电力系统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的系统之一, 也对经济增长的方式有着重大的影响。在我国的经济增长中, 一直以来都是以高损耗、低收益为增长模式的, 因为我国是一个能源的大国, 科学技术还并不是很先进, 所以很多的市场经营手段在能源的利用方面还是停留在粗放的阶段。也就是我们的经济增长很大的一部分都是来源于能源的消耗, 并且我国的经济结构还是处于不成熟的阶段。

相对于第三产业发达的经济发达国家来说, 我们的经济增长还是以第二产业为贡献的, 第二产业对于能源的消耗也是众所周知的。而电力作为国家能源的一个重要的系统, 如果能够在其内部实现电力的有效调度, 让每一个环节都能够科学合理的运行, 那么对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经济结构的优化都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电力调度的操作中, 在发电部分如果能够采用节能低耗的电机进行发电, 在输电部分若是能够保证电力的畅通无阻并且有效输送, 而在供电的部分若能够做到科学合理的监测并且调配, 那么电力调度也会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产生重大的影响, 并且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电力调度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影响电价的确定, 而电价的确定又直接跟人民的生活挂钩, 与和谐社会的创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所以电力调度对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科学合理的电力调度, 一方面可以减少能源的损耗, 另一方面还能够对电力进行科学合理的调配, 保证人们生活的正常进行。所以电力部门在对电力调度的过程中应该秉持着经济的原则, 对于那些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的电机组要做到淘汰换新, 以保证在电力市场中电价的统一以及和谐, 并且做到公平的竞争, 让电真的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带来经济以及效益。而不是让电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负担, 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种负担。

四、结语

总而言之, 电力调度作为电力生产的中心环节, 作为我国能源有效配置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时时刻刻都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也随时随地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作为电力系统的一个组织机构, 电力调度部门要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 经济角色, 本着低成本、低消耗、高效率的调度原则, 让电力调度真的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尽一份力量, 为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一份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胡兆光.我国经济发展对电耗的影响及电力的需求浅析[J].中国能源, 2007.

[2]徐兆畅.我国电力供应紧张之问题与对策[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安全经济调度论文

安全经济调度论文(精选7篇)安全经济调度论文 第1篇一、优化调度协调理论框架建立需要考虑的问题1.调度空间尺寸方面。就调度空间尺寸方面...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