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旗高小学生人身安全协议书
蔡旗高小学生人身安全协议书(精选2篇)
蔡旗高小学生人身安全协议书 第1篇
蔡旗高小学生人身安全协议书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安全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使家、校双方都能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预防和杜绝涉及学生的人身事故,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安全生产法》和省市县有关会议精神,结合中小学安全教育和学校管理工作的实际,学校与学生家庭特签订本协议书。
一、学生家长是学生往返学校交通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家长必须禁止学生乘坐摩托车、农用车及其它不合格车辆往返学校,必须承担学生往家返校的一切安全责任。
二、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安全教育活动,定期上好安全教育课,定期刊出安全宣传主题板报,切实把遵纪守法、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三、家长须教育子女不得在校滋事、打架,教育子女不随意出走,特别是不得以不正当方式(如翻越围墙、翻越校门等)离校出走,否则学校对学生人身安全概不负责。
四、家长应该自觉远离毒品,应该加强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女生的自我防范意识,教育子女在校绝对服从学校管理,讲文明,懂礼貌,守法纪,不做伤害他人的事。若有危害他人的事发生,肇事学生及其家长负全部责任。
五、住校学生在校期间未经班主任批准一律不准私自外出,学生私自外出到河边游泳玩耍造成事故者责任有学生自负。走读学生上下学由家长接送,否则造成的后果由家长承担。
六、各家长要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监护工作,严禁学生在双休日、节假日到河边逗留玩耍,预防溺水事件发生,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七、凡学生在校患病或发生意外事故,学校承诺及时通报家庭,协同家长关爱学生健康。家长在收到学校的通知后,要迅速采取措施,支持学校防止和解决意外事故;凡学生因学校节假日放假未按时回家,家长应立即与学校取得联系。
学校盖章:蔡旗高小
家长签名:
学生签名: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七日
蔡旗高小学生人身安全协议书 第2篇
一、常见的高校校园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类型
当下高校校园内学生由众多“90后”组成, 他们所共有的特征:思想活跃、积极、进取, 但理想信念比较模糊;价值观念多元化、务实、自我, 功利性取向明显;个性独立、乐观、张扬, 但容易以自我为中心;道德选择困惑, 知行缺乏统一性;以网络为重要的生活工具, 但媒介素养欠缺。校园内学习生活与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结合的程度非常高, 学生获取信息的手段更为开放和快捷, 这也就难免会让社会上的不良因素趁机混入校园内, 蒙蔽学生对与错的区分, 腐蚀学生的思想健康。
(一) 暴力因素导致学生人身伤害事故
高校学生在校期间会因为各类的事情而冲昏了头脑, 暴力因素导致的人身伤害事故大概有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男女之间的感情问题, 寝室同学因为生活习惯不同引发问题, 班内同学因为争夺某项荣誉存在的冲突等等。这些都会导致学生们为了自我的利益而选择与其它同学出手, 同时, 可能其它同学也会因为所谓的“哥们义气”, “寝室关系”等选择盲目的介入, 导致暴力事件扩大化, 为所有参与的同学都带来了不可预料的严重后果, 也对校园内的其他同学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二) 客观因素导致的人身伤害事故
高校校园遍布祖国大江南北, 各地的气候、环境等因素各有特点, 校园历史也有长有短, 这就导致了很多客观的、不可控的因素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如近些年因为气候变迁, 部分校园内基础建设设施年久失修, 学生在寝室内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电器, 导致的学生意外受伤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虽然这类事故往往不会对带来太严重的后果, 但这也难免会影响受伤害学生对校园所产生的畏惧, 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
(三) 心理因素导致的人身伤害事故
不止是“90后”大学生, 心理因素一直是导致校园内重大伤害事件的重大原因。在这其中, 面临毕业找工作的学生或家庭内部情况不良的学生往往表现的比较明显, 因为找工作、社会压力、家庭因素而选择轻生的学生已经不在少数。同时, 嫉妒心也是导致严重后果的起因, 对他人所拥有的东西产生的羡慕情绪, 并与自己的短处进行错误的对比, 慢慢产生了负面的情绪积压在心里。
二、高校校园学生人身安全的特点及可控因素
(一) 暴力事件
结合当今学生在为人处事方面特点, 暴力事件基本上都有由于相关的学生不会考虑整个事件的后果, 为了贪图一时的畅快, 将眼前的愤怒立即发泄出去。要立即让学生们认识到冷静的重要性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作为“旁观者”时, 分析出在整个暴力事件中的可控因素:对当事人不冷静行为的提前约束。通过任何形式了解班级内同学的思想动态及生活动态都有必要的, 不止是培养当事人的自我控制能力, 更应该培养大部分班级干部以及班内同学间相互间的沟通、合作能力。
(二) 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所带来的往往都是突发性的, 无法通过事前的分析而预料到的, 这必定会给这类事件的处理带来相应的麻烦。但如果我们要预防非人为伤害性事件的话, 就应该对学生的寝室、常用的教室及校园内的娱乐常所, 定期进行检查, 并与学校的后勤部门、基建部门长期保持联系, 通报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让可控因素的范围更广。同时也应该教育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 从自身的角度去避免受到伤害。
(三) 心里因素
我们可以看清一个人的外表, 而却无法看清一个人的内心。被心理问题困扰的人往往都是带有警觉性的, 由于害怕其它人的异样眼光及自己内心所产生的自卑情绪, 他们很少会与他人说出自信内心深处的痛苦, 而这种痛苦在心里积压太久的话, 自身的情绪和行为就很难控制, 近些年出现的投毒案件, 让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提高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心理问题上的可控因素则相对更为主动, 应为教育工作者主动通过各类事件, 分析出其中可能会产生的心里影响, 与问题学生及时沟通, 与问题学生的家长保持长期的联系, 从而掌握沟通中的主动, 进行心理干预。
三、结语
把握住现代化与流行, 会更容易深入到学生中。定期的活动及班会等思想教育工作是必要的, 但却无法融入当今社会‘90后’大学生的意识里, 以网络为主要生活工具的他们, 对旧方式的信息交流比较陌生, 但却能更好的接受网络所带来的各类信息。当今比较流行的微博、朋友圈等, 最为被广大学生群体热衷。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的办公基本上已经普及到各个校园, 作为学生工作者, 更应该把握这些先进的办公方式, 更应该围绕这些比较流行的网络媒介组织好自己的学生信息发布及学生信息接收的平台, 通过将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 对特殊时期可能出现情绪不稳定的同学进行网络形式的沟通以及关注其网络上所表达的心情。另一方面, 在组织学生集体活动时, 学生工作者也不应该局限于以前那些比较不利于现代学生所接受的内容, 利用当今热门的娱乐方式如集体看带有思想教育特色的电影, 组织唱歌比赛等, 在其中穿插自身的思想教育工作, 会让自身的思想教育工作更容易的深入到学生当中。
参考文献
[1]万美容, 曾兰."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其引导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
[2]王浩.高校学生安全工作在新形势下的思考[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3]曲一歌.影响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因素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1.
蔡旗高小学生人身安全协议书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