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化的养护管理
城市绿化的养护管理(精选12篇)
城市绿化的养护管理 第1篇
园林绿化园林规划设计意图转化为具体园林景观的过程, 所以在施工过程中, 为了达到设计人员预想绿化工程后所要达到的效果, 就必须深刻领会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并严格按施工图进行绿化施工, 使其转化为现实的园林产品。但如果种植前后不注重绿化养护工作, 树木可能枯萎死亡, 之前的绿化工作就全部白费, 设计者的意图和园林景观更无从谈起。
2 绿化养护滞后的主要原因
2.1 绿化养护不到位
如果不进行绿化养护或养护不到位, 园林规划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就不能得到充分体现, 园林绿化建设的生态价值, 社会价值, 人文价值就不能得到最大效率的发挥, 园林必将失去其本身的意义。
2.2 绿化养护经费不足
绿化养护经费严重不足, 已成为制约绿化养护工作的关键因素。由于财政比较紧张, 加上一些个人和部门对绿化养护重要性认识不足, 这几年许多城市的绿化养护经费得不到较好的解决, 造成绿化养护和技术装备落后, 绿化养护不到位, 绿地景观效果差。
3 绿化草坪的养护技术措施
3.1 草坪养护管理
(1) 种植至长满阶段, 指初植草地, 种植至1年成覆盖阶段, 也叫长满期。 (2) 旺长阶段, 指植后2~5年, 也叫旺长期。 (3) 缓长阶段, 指植后6~10年, 也叫缓长期。 (4) 退化阶段, 指植后10~15年, 也叫退化期。在较高的养护管理水平下草地退化期可推迟5~8年。连地针叶草的退化期推迟3~5年, 大叶草则早3~5年。
3.2 恢复长满阶段的管理
在养护管理上, 重在水肥的管理, 春贴防晒, 秋冬贴草防风保湿。一般贴草皮后1周内早晚喷水1次, 2周后视季节和天气情况, 一般2天喷水1次, 以保湿为主, 施肥植后1周开始到3个月内, 每半个月施肥1次, 用1%~3%的尿素液结合浇水, 喷施, 前稀后浓, 以后每月1次用2~3kg/667m2尿素, 雨后干施, 晴天液施, 全部长满草高8~10cm时, 用剪草机剪草。
3.3 旺长阶段的管理
草地植后第2~5年旺盛生长阶段, 观赏草地以绿化为主, 所以重在保绿, 水分管理, 翻开草茎, 客土干而不白, 湿而不渍, 1年中春夏干, 秋冬湿为原则。施肥轻施薄施, 1年中4~9月少, 两头多, 每次剪草后用1~2kg/667m2尿素, 旺盛季节, 以控肥控水, 否则剪草次数增减, 养护成本增大, 剪草是本阶段的工作重点, 剪草次数多少和剪草质量的好坏与草地绿化养护成本有关。剪草次数1年控制在8~10次为宜, 2~9月平均每月剪1次, 10月至下年每月剪1次。
3.4 缓长期阶段管理
植后6~10年的草地, 生长速度有所下降, 枯叶枯茎逐年增多, 在高湿多湿的季节发生根腐病, 秋冬易受地志虎 (剃枝虫为害) 工作重点, 注意防治病虫, 据观察草地连续渍水3天开始烂根, 排干渍后仍有生机, 连续渍水7天, 90%以上烂根, 几乎无生机, 需重新贴草皮。剪草次数控制每年7~8次为好。
4 绿化树木的管理
4.1 肥水管理
施肥的方法:小树结合松土施液肥, 大树在冠幅內地面均匀开穴干施, 3年以上高大的树木原则上不可施肥。绿化树木的水分管理, 重在幼树, 原则是保湿不渍, 表土干而不白, 高大乔木, 根深叶茂, 不存在因缺水影响生长, 灌木矮小, 根短浅, 盆栽地栽都要防旱保湿不渍, 才能正常生长。
4.2 树型管理
绿化树木, 通过艺术设计, 认证管理, 使之有稀有空, 有型有款, 错落有致, 是绿化成功的关键之一。灌木要求整齐有型有序, 树型是树木不断生长和通过人工不断修剪而成, 可修剪成圆球形、方型、扇型、蘑菇型、抽象图案、线条、柱桩、锥桩等。
4.3 树木的病虫害防治
绿化树木主要的虫害有天牛、木虱、潜叶蛾、介壳虫、金龟子等, 主要的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炭疽病等, 除了药物防治外, 栽培土要经常清理枯枝落叶, 保持清洁, 同时要排除清水, 必要时修剪后喷药。
5 结论
由于对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绿化养护经费不足, 养护工作缺乏创新, 养护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要有所提高, 技术措施要有所改进, 关于浇水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在病虫害容易发生的季节不宜傍晚浇水, 各类人工草坪必须定期修剪, 达到均匀平等, 树型管理应采用“强主枝重剪, 弱主枝轻剪”的原则, 要做到“综合防治, 预防为主”。
摘要:分析了园林绿化工作的重要性及当前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滞后的原因, 提出绿化养护应抓住的几个环节, 以促进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园林绿化,养护管理
参考文献
[1] 王先德.园林绿化技术读本[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绿化养护北京道路绿化养护的探讨 第2篇
论文摘要:城市道路绿化对改善道路生态环境,保证行车安全,美化道路景观,有着重要的作用。而道路环境的特殊性又影响着道路绿化苗木的成活、生长、成型以及保存,本论文根据本人多年对北京城市道路养护管理的实践和体会,提出一些针对北京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管理的方法和措施,以期通过总结经验,能够对以后的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工作起到指导的作用。
关 键 词:城市道路 行道树 养护管理
一、前言
城市道路绿化是北京园林绿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能够分割汽车与汽车、自行车、行人,能防止眩光,诱导视线,和起到遮荫等多种功能,通过多年来几代园林工作者的辛勤劳动,目前北京市的城市道路绿化的整体景观效果已经凸现出来,例如北京的二三环,以及四五环已成为几条绿色的项链,装点着北京。但是,大面积的城市道路绿化给养护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养护管理好现有的城市道路景观环境,任重而道远,与城市道路绿化工程施工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由于北京地区的气候条件和道路绿化环境的特殊性,通过本人多年的实践,对城市道路的养护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方法。
二、城市道路绿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市道路绿化环境的特殊性:
城市道路绿化苗木的种植环境主要是中央分割带和行道树,其特点是:土质坚硬、杂质多、土壤污染严重、种植面积相对较小等特点;行道树的种植成排成行,树种较为单一,易受气温和湿度的影响,易发生病虫害。
(二)城市道路绿化作业环境的安全问题:
由于城市道路绿化管理作业的场所主要是中央分割带和路基两侧的绿化带,作业人员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
(三)融雪剂对城市道路绿化的影响问题:
每年冬季的融雪剂是造成行道树大量死亡的一大杀手。通过对融雪剂对行道树影响的调查,每年至少几千株植物失去生命。例如长安街沿线、西外大街、二三环等部分路段中心隔离带和分车带绿篱,每年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枝、死亡现象。特别是今年四月道路两侧树池危害严重,造成大量的多年生大树出现干枯的现象,绿篱明显出现干枝、死亡。每年都进行大量的补植,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国家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并造成土质的恶化。
(四)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存在的其他问题。
近几年北京的绿化养护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整体的绿化养护水平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过分强调短期效果,不重视生长规律,往往是苗圃搬家式的种植。
2.过分强调当时景观效果,不考虑苗木成活率及生长,片面注重大量采用山苗、大规格苗木和全树冠的大树移植。
3.养护管理沿袭老的养护管理方法,创新不够。
二、城市道路绿化树木养护的措施
(一)冬季养护管理
冬季,在北京地区,特别是在道路两边一般的地形开阔,空气对流,加上高速行驶的车辆带动风速,引起树木的剧烈摇摆,容易导致树木根系受到损伤,并加快了树木水分的损耗,降低树木御寒防冻、防寒的能力。在冬季可以采用以下的防冻保温措施:
第一、缠树干的措施:例如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行道树对法桐落叶乔木冬季防寒处理用所料布缠裹树干,把树干包严,再用草绳缠上,即保湿又防寒,再用地膜把树根部保温防寒,使次年的法桐成活率达到99%。
第二、搭风障的措施:例如雪松等树种在北京越冬困难,特别是春季风大使雪松适应能力降低,可以采用搭风障减弱风速,保证树木的安全越冬。
第四、建保温棚:对于当年栽植的大叶黄杨,小叶黄杨和铺地龙柏等苗木,面积较大时,采用一般的防寒措施不太理想,可以根据面积大小,用木条和无纺布搭建保温棚的方法,即可使苗木安全过冬。对于疏植的大叶黄杨、红枫等苗木可用无纺布包裹的方法进行防寒。
第五、对根颈培土,盖地膜:在绿带内的河南桧、玉兰等苗木,灌完冻水后在树木整个树坑内覆盖地膜,然后根颈培土20—30cm的土堆。利用细土将四周培实。这样既能防止冻伤植株根系,同时又能减少水分蒸发。
第六、覆土封垄:对当年新栽植月季,在灌完冻水后覆盖30—40cm的土堆,一般不做修剪,过早的修剪会导致“烧条”现象,一般待来年开春后再进行修剪。
第七、树干涂白防冻:这是行道树冬季防寒、防病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新植落叶乔木,涂白时间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涂白的配比度为:水:生石灰:硫磺粉:盐=40:10:1:0.5。高度一般
1.2m。同一路段区域高度一致,可以达到整齐美观的效果。
(二)春季养护管理
第一、在春季苗木管理,防寒材料不可突然式过早拆除,要采用逐渐过渡的办法,防止苗木的不适应。保温棚拆除根据天气,一般北京的防风障拆除时间在4月初、清明过后。为了以免使树体遭受风害,提前在保温棚东南侧打孔放风,待树木适应后在全部拆除。
第二、浇水、施肥:春季管理以增加地温,适时浇足春水和增施有机肥为主。通过树木的浇水、施肥,能使树木增加抵抗病害的能力,还利于生根。实际中,行道树施肥可采用棒肥,是在树池四周用钉子打孔,埋入棒肥,可起到追肥的作用。
(三)夏季养护管理
第一、夏季的养护管理,注意水肥管理,同时道路中心隔离带和绿化带中色块的造型修剪,一般结合一年两次的养护大检查及五一、十一来进行修剪整理。
第二、夏季的养护主要以病虫害的防治为主,由于行道树受小气候多样性、人口密集的影响,病虫害的发生时间不齐,不易防止。同时防治过程中还得考虑对人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植物天敌的保护。近几年来,一直在推广使用生物防治,如:采用新性引诱剂防治叶柄小蛾、苏云金杆菌防止天蛾,灭幼尿防止尺蠖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秋季养护管理
秋季的养护管理工作,主要是合理浇冻水和施肥。
合理的冻水即能保证植物的地上部分吸收充足的水分又能保护地下根系抵抗干燥多风的冬季,有利于植物安全越冬和来年萌芽。浇冬水要根据天气变化不可过早浇灌,导致新芽徒长。在十月份减少浇水的次数,增加抗旱性。最后一遍冻水浇到结冰封冻为最佳。
同时,秋季合理进行施肥,有利于促进植物的生长和树木的木质化,同样有利于植物的安全越冬和来年的生长,这就要选择好施肥的时间、种类和施肥量。
三、城市道路绿化草坪养护的措施
冷季型草坪,春季要浇好返青水,并加强施肥,并梳理枯草,把腐烂的草用丝扒梳理干净,并打孔后施复合肥。然后浇水,刺激草坪的新根萌发和增加肥力。增强抵抗病害的能力,才能安全越夏。
夏季根据要求10—15天修剪草坪一次,修剪后要及时喷药,或灌根25%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可控制病害的发生。在七月份天气湿热时,对草坪的生长不利,也是草坪休眠期,养护最困难的时期,应按及时清除枯草层,因为枯草层往往存在大量的病原物,是新病害的病源来源,同时原来的枯草层减弱了通透性及早清处。另外在高温、闷热、连阴雨期间要每周或放晴就开始喷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白菌清等农药,交替使用可防止褐斑病、腐霉菌枯萎病、和镰刀菌的枯萎病。
秋季雨水变少后天气变凉一般病害减轻,草坪锈病发生严重。例如可以采用1000—1500倍的粉锈宁进行防治有很好的效果,但要与速保利、甲基托布津交替使用。
四、城市道路绿化色带养护的措施
绿篱是萌芽力和成枝力强,耐修剪的树种,密集成带状栽植,具有分隔的功能和优美的造型。如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红叶小檗、桧柏蓠、小叶黄杨是常用的绿篱造型树种。
近两年随着彩叶植物的增加,使用彩叶树种组成的色块,如:紫叶矮樱、迎春、连翘、棣棠等,都是大环境绿化常用运用的树种。但在修剪上有着不同的修剪方法。道路中央分隔带修剪,以能挡住人的视线1—1.2m高为宜,要修剪的横平竖直,整齐美观。为使绿篱生长茂盛,由于植物的生长高度不同,采用不
同的修剪方式。
五、城市道路绿化中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一)安全问题
在道路绿化养护作业中,应在200米分别设置防护标志,并设专人疏导车辆,设置车辆闪光器。提示车辆在上下桥施工时,要在上桥的底部开始提前设置,防止司机进入盲区。
养护作业人员要佩戴反光背心,在自行车与机动车分道带上,如跃过马路浇水,要把浇水管顺直,以免摔伤行人和自行车。
近几年喷灌的快速发展,中央隔离带,水车浇水将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将是:滴灌、微喷来取代。既节约水又保证了车辆的安全。
行道树的修剪易同行人和车辆发生矛盾。要设置警戒线,码放安全隔离桶。
(二)行道树的修剪问题
行道树主要以美化市容,改善城区的小气候、夏季降低温度、滞沉、遮荫为主要功能。
行道树修剪需扩大树冠,优美了树形,调整纸条的伸展方向,调节营养物质的合理分配,抑制徒长等为目的,同时也是老树复壮,增加了保温遮荫的效果,防治病虫害的发生,增加通风透光主要手段之一。
行道树的主要修剪时间一般在冬季。冬季修剪的方法主要有:截、疏、除蘖。行道树修剪是要设有专人维护现场,防止大枝砸伤行人和过往车辆。高压线附近作业要注意安全,必要时要请供电部门配合。行道树国槐既有典型的:三叉、六股、十二枝的冠型。分布均匀,夹角的枝条作主枝,其余分期剥芽、或疏枝。冬季对主枝留40—80cm。剪口芽留在侧面,经三到五年反复修剪即可形成杯壮树冠。如国槐大树对树木的内膛枝和过密的枝进行疏剪,达到通风透光,防止病虫害调整整个树形,并能阶梯式。保留上树枝,方便修剪作业,也使树形美观。
在日常的养护生产中,树木与高压线的距离、和路口的交通设施的配合直接关系到行人和车辆的安全。每年的春季都将配合供电、交通、通讯进行安全排查。对高压线15米范围内的高大树木进行修剪,同时得对妨碍司机视线的交通标志信号灯位置的树木进行修剪。修剪过程中要保证安全信号清楚显现,保护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三)融雪剂问题
对于融雪剂的危害,特别是油松、侧柏等均怕盐水的侵害。不得不进行被盐水侵蚀后的土壤改良和换土。把盐水侵蚀后的土壤去掉30cm,更换土壤。切不可图省事乱浇水、补苗。不可用灌水稀释土壤盐碱性的方法取代换土。
几年来,三里河路采用挡盐板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融雪盐水对道路两侧现有植物的危害。几年来的常识我们可以认识到挡盐板的应用在冬季对行道树木有着非常理想的功效。实践表明,每年三月初、四月底三里河道路两侧的油松长势比使用挡盐板前更加旺盛,发芽期明显提前,并减少了干枝、枯叉。连翘等花灌木分蘖多、花期整齐一致。在正常防寒的基础上,没有发生冻害和死亡的现象。同时整齐的挡盐板也成为了冬季三里河路两侧的又一景观,起到了既美观又实用的效果。因此作为冬季防寒的一种措施,挡盐板可以在条件的道路两侧进行推广使用。
六、结束语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 第3篇
关键词:园林绿化;养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S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27-0090-02
近年来,城市绿化建设已被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绿化建设投入不断加大,步伐进一步加快。城市绿化的重要性已被政府和市民所共识。但城市绿化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充分认识绿化养护的重要性,切实做好绿化养护工作已成为城市绿化工作的当务之急。本文在这里分析了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主要环节,并针对这些环节探讨了具体养护管理措施。
1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重要性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过程就是把园林规划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转化为具体园林景观的过程。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达到设计人员预想绿化工程完成后所要达成的效果,就必须深刻领会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并严格按施工图进行绿化施工,使其转化为现实的园林产品。但这还远远不够,如果种植前后不注意绿化养护工作,种植好的树木不久就可能枯萎死亡,那么前面的绿化工作就全部白费,设计者的意图和园林景观更无从谈起。实际上要想获得园林绿化工程的理想效果,还要在园林绿化施工的全过程中始终重视园林养护和管理工作。因为体现园林绿化的主体材料是有生命的植物材料,而有生命的植物是需要浇水、施肥等养护、管理,而且是需要连续的而不是间断的养护和管理。只有在全过程中重视了养护和管理工作,园林植物造景效果才能真正实现;园林绿化工程的建造成本才能降低;有限的植物材料资源才能充分利用。
园林绿化养护在绿化工程施工结束后显得更加重要,只有精心养护,才能保持现有的绿化成果,才能充分体现绿化的生态价值、景观价值、人文价值;才能真正成为城市的亮点,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2目前绿化养护滞后的主要原因
2.1对绿化养护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一个绿化工程美不美,是否能满足老百姓的需求,方案设计、施工管理固然重要,但绿化养护更为关键。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如果不进行绿化养护或养护不到位,园林规划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就不能得到充分体现,园林绿化建设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就不能得到最大效率地发挥,园林建设必将失去其本来的意义。只有实施良好的养护,才能取得预期的绿化效果,才能给人以愉悦的心情、美的享受。其生态、减灾、教育等功能,才能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尤其是很好的养护可以提高广大市民惜绿、护绿意识,激发他们参与支持园林绿化事业的热情,巩固现有绿化成果,从而促进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
2.2绿化养护经费不足
绿化养护经费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绿化养护工作的关键因素。由于财政比较紧张,加上一些个人和部门对绿化养护重要性认识不足,这几年许多城市的绿化养护经费得不到较好地解决,经费严重不足,造成绿化养护技术装备落后,绿化养护措施不到位,绿地景观效果差。
2.3养护工作缺乏创新,养护管理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采取的一些养护措施,方法比较简单,技术含量低,养护管理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培训,技术业务素质普遍较低,养护工作缺乏创新,养护效率较低,效果较差。
3绿化养护的技术措施
在栽培学中,常言道“种三管七”,绿化中种植的都是有生命的植物,不少单位在园林绿化时,往往规划设计高标准,施工养护低水平,造成好景不长。在绿化养护管理上,要了解种植类型和各种品种的特征与特性,关键抓好肥、水、病、虫、剪五个方面的养护管理工作。
3.1草地的养护管理
草地养护原则是:均匀一致,纯净无杂,四季常绿。据资料介绍,在一般管理水平情况下绿化草地(台湾草)可按种植时间的长短划分为四个阶段:①种植至长满阶段,指初植草地,种植至一年或全覆盖(100 %长满无空地)阶段,也叫长满期。②旺长阶段,指植后2年~5年,也叫旺长期。③缓长阶段,指植后6年~10年,也叫缓长期。④退化阶段,指植后10年~15年,也叫退化期。在较高的养护管理水平下台湾草地退化期可推迟5年~8年。连地针叶草的退化期比台湾草迟3年~5年,大叶草则早3年~5年。
3.2绿化树木的管理
3.2.1肥水管理
施肥的方法是:小树结合松土施液肥,大树在冠幅内地面均匀开穴干施,3年以上高大的树木原则上可不施肥。绿化树木的水分管理,重在幼树,原则是保湿不渍,表土干而不白。高大乔木,根深叶茂,不存在因缺水影响生长,灌木矮小,根系短浅,盆栽地栽都要防旱保湿不渍,才能正常生长。
3.2.2树型管理
绿化林木,通过艺术设计,认真管理,使之有稀有密,有型有款,错落有致,是绿化成功的关键之一。灌木要求整齐有形有序,树形是树木不断生长和通过人工不断修剪而成,可修剪成圆球型、方型、扇型、蘑菇型、抽象图案、线条、柱桩、锥桩等。甚至可用铁丝编织文字或“双龙戏珠”、“狮子滚球”、“孔雀开屏”等让灌木的枝叶在其中生长,通过编织修剪而成。
3.2.3树木的病虫防治
绿化树木主要的虫害有天牛、木虱、潜叶蛾、潜叶虎、介壳虫、金龟子等,主要的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炭疽病等,除了药物防治外,栽培上要经常清理枯枝落叶,保持清洁,同时要排除渍水,必要时修剪后喷药。
3.3花卉的管理
3.3.1地栽花卉的管理
植株高大的地栽花木,不能露根,适当培土,可防止倒覆。
修剪覆盖,在生长中要及时剪去干枯的枝叶,另外在夏秋季节进行地表覆盖,可保湿防旱和抑制杂草生长。病虫防治,每月打一次杀虫药,在修剪后或暴雨前后喷一次杀菌剂,均有防治效果。藤本花卉管理的不同之处,是要树柱子或搭架,使之攀延生长。
3.3.2盆栽花卉的管理
盆栽花卉是经过两个阶段培育而成,第一个阶段是在花圃进行培育,第二个阶段是装盆后生长到具有观赏价值或开花前后,摆放到室外广场(花坛)、绿化景点中。花圃培育盆栽花卉,首先选择各类各种时花和阴生植物,进行整地播种或扦插,盆栽花卉第二阶段的管理,由于摆放分散,重点做好三防:防旱、防渍、防冻。盆栽花卉由于分散,通风透光好,病虫较少,但要细心查看,一经发现,要用手提喷雾器逐盆喷药。
3.4盆景的管理
园林绿化中有少量成品盆景,置于亭台楼阁内和特需的景点中,其栽培管理与木本盆栽花卉大致相同,不同的关键之处是修剪保形,不同的盆景有不同的艺术造形,生长中树干不断长高,枝叶不断增多,如不修剪会变型失型,失去原有的设计风格特点。盆景修剪,需由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技术员、园艺师操作,该剪则剪,不该剪则不剪,千万不要破坏观赏面,失去原有流派、风格和艺术造型。
参考文献
1 叶秀娟.如何对园林绿化树木进行修剪养护[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1)
2 赵大军.谈城市园林绿化树木养护管理[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03)
3 付 平、于晓东、王艳梅. 对园林生态问题的探讨[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
4 容振坤.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J].现代农业科学, 2009(03)
5 李小琴.浅谈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反季节种植技术[J].科技资讯,2009(05)
Discuss Lightly About the Maintenance of City Afforestation is Managed
Wei Bingqi
Abstract: The article has analysed and afforestation maintain the reason why the work lag behind at present in the importance of the afforestation work, proposition Afforest and maintain several links that should be caugh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afforestation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谈城市绿化行道树的养护管理 第4篇
1.1 养护施工作业难度大
由于城区道路的特定性, 及市场经济发展带动城区人流量和机动车辆的逐年增多, 形成道路上人多车多、道路旁停放车辆较多等问题, 都给城区行道树养护管理中的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 (治虫喷药过程中药水喷溅到行人的情况时有发生) 、树干涂白等作业工作增添了诸多不便因素, 致使城区行道树养护作业难度增大。
1.2 整形修剪很难规范化
城区行道树受电力架空线、交通标志牌、照明路灯等设施影响, 致使行道树修剪很难达到养护技术规程要求。例, 对电力架空线下的行道树要抹头重剪;对交通标志牌、照明路灯旁的行道树要截枝多剪, 严重削弱了行道树的景观效果。
1.3 病虫害防治较难控制
病虫害的发生受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多变, 较难以既定的办法和常规的方法加以防治。再者, 生态环保要求的提高, 在防治用药上又需慎重考虑, 极易造成防治滞后, 植物受危害等情况。
2 行道树精细养护管理要点
2.1 美化道路景观, 合理整形修剪
2.1.1 修剪时间。常绿树宜在早春树木换叶之前进行, 落叶树一般在秋季或冬季作业。
2.1.2 修剪目的。
行道树修剪以保证植物生长旺盛、枝繁叶茂、树型美观、下缘线平齐、无残死枝、架空线安全、交通信号、指示牌明晰、路灯敞亮、景观效果佳为目的。
2.1.3 修剪原则。
行道树修剪的树形和分枝点高度应基本一致, 分枝点最低标准为2.8m。为使主枝间的生长势平衡且保持均匀, 宜“强主枝重剪, 弱主枝轻剪”;如需调节侧枝长势, 则应“强主枝轻剪, 弱主枝重剪”。对成型乔木, 要遵循“去弱留强”原则, 重点修剪徒长枝、病虫枝、内膛枝、交叉枝、并生枝、下垂枝、残死枝及萌蘖枝等。对架空线下树木, 应视其安全距离, 酌情修剪。交通信号、指示牌周边树枝修剪, 做到不遮不档。路灯下树枝修剪以保证照明为前提。严重遮档房屋窗户、灯箱广告树枝应适当修剪。修剪作业应遵守安全操作规范, 确保安全无事故。对个别树种, 应视道路情况、树木特性确定修剪原则。
2.1.4 修剪步骤。
修剪应按照“由基到梢, 由内向外”的步骤操作, 保证树木枝条分布有序、错落有致、层次分明、主从关系明确、结构合理、树冠完整美观。对修剪后形成的较大切口, 应及时作技术处理:涂抹防腐剂或油漆等。
2.2 细致观察掌握, 有效防治虫害
病虫害防治是城市绿地养护的一个重要环节, 不管是城区行道树, 还是公园绿地植物, 病虫害防治都是养护的一道难题。要切实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首先要掌握各类植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 并经常细致观察、认真分类记录、合理选用药物、及时落实防治, 做到心中有底, 防治有效。
2.2.1 合理选择药物, 降低危害程度。
防治时要针对不同种类的病虫害合理选择药物, 对症下药。切忌反复使用同种药物, 避免病虫产生抗性。为不使施药对人体构成危害, 尽量使用无公害药物。2008年至今, 我区对行道树病虫害防治选用了以下药物:吡虫啉、阿维菌素、苦参乳油、除虫脲等。
2.2.2 妥善安排施药, 及时落实防治。
病虫害防治要做到综合防治, 预防为主。防治施药宜选择晚间或早晨行人较少时操作, 同时提醒市民、店铺注意防范。施药作业人员要落实自身的防范措施, 保证人身安全。施药要认真细致、全树覆盖、不遗不漏, 确保防治效果。
2.3 认真落实措施, 增强树木长势
行道树虽受特定的生长环境影响, 但根据植物生长习性的需求, 应视树木长势适时考虑落实施肥措施, 以增强其生长活力。近年来我县城区行道树从未安排施肥工作, 有待进一步探讨完善。再者, 于每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完成树干涂白工作。通过涂白能有效防止树干被灼伤、提高树木的抗冻能力、防治在树干缝隙内越冬病虫害、保证树木正常长势。历年来, 我处树干涂白剂的配方为:生石灰10份+工业盐0.5份+水40份+石硫合剂原液1份。
2.4 寻找挖掘亮点, 完善树穴铺装
行道树树穴是养护管理的又一难题, 因树穴黄土裸露, 行人及店家往往将其当作天然垃圾桶, 增加了保洁难度, 严重影响城市环境景观。为了更除这一难题, 扮靓城市道路景观, 2009年6月城区环湖中路、隆昌路、宾馆路、平山道树穴进行了“头水池”石子铺装改造。取得了较好的环境效益和景观效果, 成为城区道路的一道新亮点。
3 结语
城市绿化的养护管理 第5篇
随着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园林管理在城市绿化中的意义也逐渐凸显。本文明确了园林管理在城市绿化中的概况,探究了在城市绿化中实行园林管理的诸多原因,针对园林管理在城市绿化中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思考了使园林管理更加优化的措施,以期使园林管理在城市绿化中的重要意义得到更加全面的发挥。
关键词:园林管理;城市绿化;城市建设
城市绿化的养护管理 第6篇
【关键词】城市 园林绿化 养护管理 问题 对策
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变得尤为重要,尤其以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更为明显,与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整体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等均密切相关。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许多城市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从城市园林建设进程及其养护管理效果,整体发展现状不佳。本文笔者收集并整理了多项调研资料及相关的文献报道,探讨了新形势下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的有效养护管理对策,现简要论述如下。
1 加大对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资金支持,引进先进的养护服务
当前环境下,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与各项先进科学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部门需与时俱进,重视并加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力度,依据园林建设的实际情况,加大资金投入并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与养护技术,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养护管理服务,增强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效果,提高其整体养护质量。具体实施对策如下:
首先,城市园林建设部门在日常工作中需重视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工作,加大资金支持,同时还需提前做好养护管理的资金预算工作及其具体的使用方案,保证每笔资金均能够用到实处。其次,园林绿化建设部门需着重提高其养护管理工作中的养护技术与机械化水平,如购买先进的起苗机、修剪机与喷灌机等设备,增强园林绿化建设中的浇水、防虫害效果,提高养护质量。再次,园林植物的选购需谨慎,严格坚持“择优选择”标准,提高植物栽种的成活率,并有机结合美学原则和生态原则,为城市现代化建设营造优美、和谐、平衡的自然环境。最后,政府可出资购买一些由专业养护单位提供的优质养护服务,并由相应政府机构对其园林绿化建设进行有效监管和考核,实现“管护结合”,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效率及其养护质量。
2 加强养护管理人员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
当前形势下,我国许多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管理经验较少,且养护工作技能不完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且有些园林建设部门甚至没有专业的养护管理人员,导致原理绿化养护管理工作进步艰难,植被栽种成活率低,养护管理效果不高。
对于这种情况,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部门在实际的园林养护管理工作中,需重视并加强养护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以提高其综合素质与专业操作技能,具体实施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单位需依据择优录用原则,有选择性地聘用专业的园林养护管理人员,同时对其进行定期培训,增加其理论知识储备,提高其专业养护技能,或可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聘用国外专家进行莅临指导,增强养护人员业务能力,打造高效率、高水平、高素质的养护管理队伍。②园林绿化建设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加强对园林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增强其工作责任感的同时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以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效率。③建立并完善园林养护管理工作的考核机制,定期检查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及其工作技能,并依据其考核结果适当对其进行奖励或惩罚,增强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及其竞争意识,提高其整体工作效果。
3 重视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中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提高植物成活率
对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来讲,其项目工程是一种由人为建造的,具有特殊性的生态系统, 其园林植物容易受到空气、光照、环境以及土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抗逆性降低,此种情况下,一旦养护管理工作不到位,易发生植物病虫害,影响植物生长,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植物死亡,存活率大大降低。
当前环境下,园林绿化建设部门要想防治植物病虫害,需严格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养护管理方针,综合考虑园林所在地的气候、环境、安全以及防治成本等多方面因素,以最大限度地预防和控制毒虫病害。具体实施对策包括:首先,对园林植物进行检疫,这是开展生物防治工作的前提,合理配备园林植物种类,避免其过于单一从而引发大面积的病虫害情况。其次,合理应用化学农药,尽量选用防治效果好、毒害作用小、污染小的农药,并在农药使用过程中掌握病虫害的主要种类及其生长特点,实施针对性用药,严令禁止为尽快达到杀虫目的而随意变换农药濃度。再次,养护管理人员可通过灌水、控水、施肥、控肥、修剪和除草等一系列养护手段增强植物生长势,或可于园林中引进有益的昆虫或其他微生物,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减少病虫害侵染,提高植物成活率。
总之,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园林养护效果不理想。针对此种园林养护管理工作的发展现状,本文笔者建议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部门在实际的园林绿化工作中需加大对养护管理的资金支持,引进先进的养护服务,并加强对养护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综合素质,另外还需重视园林养护管理中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提高植物成活率与整体养护质量。
【参考文献】
[1]关茜.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4,(09):227.
[2]吴在生,张智,邓波,等.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存在问题及对策浅析[J].现代园艺.2014,(07):107-108.
城市绿化园林树木的养护与管理 第7篇
1 常见园林树木的种类
1.1 乔木
乔木分为常绿乔木和落叶乔木:常绿乔木包括雪松、湿地松、龙柏、广玉兰、枇杷、石楠、桂花、女贞、棕榈等;落叶乔木银杏、水杉、玉兰、红叶李、梅花、桃、樱花、合欢、龙爪槐、栾树、垂柳、榆树等。
1.2 灌木
灌木一般分常绿灌木和落叶灌木:常绿灌木包括千头柏、铺地柏、含笑、山茶、茶梅、夹竹桃、凤尾兰、南天竹、火棘、海桐、黄杨、杜鹃、金丝桃、月季等;落叶灌木包括榆叶梅、棣棠、中华绣线菊、紫荆、木槿、结香、迎春花、紫丁香、绣球花、紫玉兰、腊梅、八仙花、红瑞木、紫薇、石榴等。
1.3 藤本植物和竹类
藤本植物有常春藤、紫藤、爬山虎、凌霄等;竹类包括刚竹、紫竹、矢竹、孝顺竹、尾凤竹、箬竹、鹅毛竹等。
2 园林树木的养护管理技术
2.1 肥水管理
2.1.1 灌水。
(1) 新植树木:栽植后的连续5年内都应适时充足灌溉, 土质保水力差或树根生长缓慢树种, 可适当延长灌水年限。 (2) 浇水树堰保证不跑水、不漏水, 树堰一般不低于10cm。 (3) 浇水车浇灌树木时应接胶皮管, 进行缓流浇灌, 严禁用高压水流冲毁树堰。 (4) 喷灌方法:应开关定时, 专人看护不能脱岗, 地面达到静流为止。
2.1.2 施肥。
(1) 施肥方式。 (1) 基肥:在播种或定植前, 将大量的肥料翻耕埋入地内, 一般以有机肥料为主。 (2) 追肥:根据植物的生长季节和生长速度, 补充所需的肥料, 一般用速效化肥。 (3) 种肥:在播种和定植时施用的肥料, 称为种肥, 种肥细而精, 经充分腐熟后含有较高的营养成分。 (4) 根外追肥, 在植物生长季节, 根据植物生长情况, 及时喷洒在植物体上。 (2) 施肥方法。 (1) 全面施肥:在播种、育苗、定植前, 在土壤上普遍施肥, 一般采用基肥。 (2) 局部施肥:根据情况, 将肥料只施在局部地段或地块, 有沟施、条施、穴施、撒施、环状施等。
2.2 整形修剪
2.2.1 灌木的养护修剪。
应使丛生大枝均衡生长, 使植株保持内高外低, 自然丰满的圆球形。定植年代较长的灌木, 如灌丛中老枝过多时, 应有计划地分批疏除老枝, 培养新枝。经常短截突出灌丛外的徒长枝, 使灌丛保持整齐均衡, 但对一些具有拱形枝的树种 (如连翘等) 所萌生的长枝则例外。植株上不作留种用的残花废果, 应尽量及早剪去, 以免消耗养分。
2.2.2 绿篱的修剪。
绿篱定植后, 按规定高度及形状及时修剪, 为促使其枝叶的生长最好将主尖截去1/3以上, 剪口应在规定的高度5~10cm左右, 这样可以保证粗大的剪口不暴露。最后用大平剪绿篱修剪机修剪表面枝叶, 注意绿篱表面 (顶部及2侧) 必须剪平, 修剪时高度一致, 整齐划一, 篱面与四壁要求平整, 棱角分明, 适时修剪, 保证已抽出的新枝叶生长丰满, 发现缺株及时补栽, 绿篱修剪每年最少2次。
2.2.3 落叶乔木修剪。
凡具有中央领导干, 主轴明显的树种, 应尽量保持主轴的顶芽, 若项芽或主轴受损, 则应选择中央领导枝上生长角度较直立的侧芽代替, 培养成新的主轴。主轴不明显的树种, 应选择上部中心比较直立的枝条当做领导枝, 以尽早形成高大的树身和丰满的树冠, 凡不利于树木生长的, 如竞争枝、并生枝、病虫枝应及时除去。
2.3 树木伤口处理
选择春季生长旺盛或秋季落叶时处理, 而不是在树木生长最脆弱的时候修剪、注射, 避免不必要的机械损伤。除去伤口及其周围的干树皮, 不仅能确定伤病情况, 还能减少害虫的隐生场所, 伤口表面要涂层以保护树皮。
2.4 病虫草害防治
2.4.1 防治方法。
城市园林病虫害防治方法主要有喷粉法、喷雾法、熏蒸法、毒草饵和胶环 (毒环) 法, 具体采用哪种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2.4.2 除草。
保持绿地整洁, 避免杂草与树木争肥水, 减少病虫滋生条件。野生杂草生长季节要不间断进行除草工作, 遵循“除小、除早”的原则, 不仅省工、省力, 而且效果好, 除去的杂草要集中处理, 及时运走堆制肥料。在远郊区或具野趣游息地段经常用机械割草, 使其高矮一致。有条件的地区可采取化学除草方法, 但应慎重, 先试验、再推广。
3 全年养护管理的主要内容
3.1 春季阶段
3.1.1 整形。落叶乔灌木在发芽前进行1次整形修剪 (不宜冬剪, 树种除外) 。
3.1.2 堆雪。
下大雪后及时堆在树根上增加土壤水分, 但不可堆放施过盐水的雪, 要及时清除常绿树和竹子上的积雪, 减少危害。
3.1.3 肥水管理。
3、4月, 气温逐渐升高, 各种树木陆续发芽, 这阶段要做的工作有修整树木围堰, 进行灌溉工作, 满足树木生长需要, 在树木发芽前结合灌溉, 施入有机肥料, 改善土壤肥力。
3.1.4 病虫防治。
在冬季修剪基础上, 进行剥芽去蘖, 拆除防寒物和补植缺株。
3.2 夏季阶段
3.2.1 浇水。
对树木浇水时应做到“看天、看地、看树”, 其中“看天”即是浇水前先要了解天气状况, 避免浇水后遇风雨, 不但费工、费时, 还易造成树木的倒状。“看地”即是浇水前要调查了解土壤墒情, 如果土壤含水量不够, 则必须进行浇水工作, 有的绿地土层下为硬土层或水泥地, 更需要经常浇水, 保持土壤的湿润。“看树”即是根据不同的树种进行浇水, 叶片革质的少浇, 草质的多浇, 针叶的少浇, 阔叶的多浇。夏季浇水, 宜在早晚进行为好, 春秋2季在中午前后浇水较好, 此时的水温和地温较接近, 避免树木受到伤害, 冬季在入冬前和解冻后各浇1次封冻水和解冻水。
3.2.2 排水。
树木生长需要大量的水, 但过多的水会造成土壤中空气含量的减少, 进而阻碍树木的生长, 因此, 应做好排水工作, 尽量做到旱时能及时浇水, 涝时能及时排水。
3.2.3 中耕与除草。
中耕宜在晴天或雨后不粘铲时进行, 中耕的深度以不影响根系的生长为宜, 一般在3~5cm左右。除草即是将树木周围非人为种植的杂草植物除去、除尽, 应遵循“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除草可采用人工防除和化学防除相结合的方法, 也可利用生物防除杂草。
3.2.4 施肥。
一般以有机肥为主, 适当增施无机肥料, 施肥应做到“适树适时, 薄肥勤施”, 同时, 有机肥施用时应充分腐烂。施肥的时间和施肥量应根据树木不同生长期、生长状况和土壤状况进行调整。施肥的方法以基肥为主, 适时进行追肥和根外追肥, 基肥又称底肥, 多在冬季树木休眠期结合土壤翻耕施用, 施用的肥料以人畜粪便、堆肥、饼肥等迟效性有机肥为主。
3.2.5 修剪与扶直。
对树冠大、根系浅的树种采取疏、截结合方法修剪, 增强抗风力配合架空线修剪和绿篱整形修剪, 对倾斜的树木要及时扶正, 并进行支撑。
3.3 冬季阶段
3.3.1 清除死树。
如因衰老、病虫侵袭、人为破坏等园林造成了树木死亡, 破坏了整体景观, 可对那些无可挽救的树木, 尽早伐除, 并补栽上相同规格的苗木。
3.3.2 及时浇灌防冻水。
虽然冬季蒸发量小, 需水量相对较少, 但却影响到园林树木的抗寒能力和来年的生长发育。应在11月初, 对树木尤其是新栽植的树木灌1次水, 即“灌冻水”, 灌后结合封冻水, 同时, 在树木基部培起土堆可提高树木的抗寒力。
3.3.3 施肥。
秋后树梢停止生长后, 根系又出现1次生长高峰。应于秋末冬初视树龄大小和栽植时间的长短, 适当施一些有机肥或化肥, 且适量灌木, 使肥料渗入, 以促发新根, 增强树势, 为来年的生长发育打好基础。
3.3.4 整形修剪。
根据园林树木不同的应用目的, 进行正确的整形修剪, 既可调整树形, 还可协调地上、地下部分之间的关系。整形可在“冬至”前后进行, 根据树木的生长特性, 将枯死枝、衰弱枝、病虫枝等一并剪下。除此之外, 对生长过旺枝进行适当回缩, 改善树冠内部的通风透光条件, 培养理想的树形, 对于较大的伤口, 用药物消毒, 并涂上铅油加以保护。
3.3.5 树干涂白。
冬季树干涂白既可减少阳面树皮因昼夜温差大引起的伤害, 又可消灭树皮缝隙中越冬的病虫。
3.3.6 清理杂草落叶。
杂草落叶是某些病虫害的越冬场所, 要把绿地中的杂草落叶清理干净, 集中处理, 既消灭了病虫源, 也消除了火灾隐患。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加快, 工业生产的大规模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危害, 从而引起了人们对城市绿化的极大关注, 因此, 做好城市绿化园林树木的养护与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了常见园林树木的种类, 并就园林树木的养护管理技术作了重要探讨, 以供参考。
城市园林绿化树木的养护管理 第8篇
1园林树木的修剪
1.1修剪的作用
对树木进行修剪是十分重要的养护管理措施。及时修剪整形有以下好处:①控制和调整树体结构,避免不安全隐患。适当修剪可以增加树冠的通透性,增强树木的抗风能力;而及时去除枯枝,可以避免枝条折断坠落。②控制树木生长,增强景观效果。现在的很多城市园林树木都具有图案造型,长期地任其生长,不仅会破坏原有的景观特点,还会因顶端优势使枝条的营养吸收失衡。③调节枝干方向,创造树木的艺术造型。利用定期修剪整形的方式来打破树木原先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平衡,从而促使衰老树木更新复壮,促进开花结果。因此,掌握修剪技能是养护管理的第一步。
1.2修剪措施
修剪措施需要根据树木的生长规律来进行。休眠期的修剪一般在冬季进行,但最适宜修剪的时间段是3月~4月上旬和10月中旬~11月上旬。主要修剪措施有截干和剪枝[1]。截干是针对于园林树木的干茎,粗大主枝或骨干枝对其截断,这种操作有利于树木的更新复壮,重新建立营养平衡。生长期的修剪最适宜修剪时间在春季或夏季,这个时期树木更新代谢旺盛,修剪后的伤口恢复较快。主要修剪措施有折裂、除芽、摘心、捻梢和屈枝等。折裂时在不伤害折断枝条的提前下,将枝条折成各种艺术造型,增加其景观观赏性。除芽也称为抹芽,即摘除顶芽,是为了改善园林树木的养分供应,抑制顶端优势的发展方向,增强枝条的生长势。摘心适用于观赏性的开花树木,适当摘除花蕾,有利于花芽分化。
2施肥措施
树木在生长过程中,会由于体量的逐渐增大而造成营养供应不足,导致树木发生病变。此外,城市铺装面积过大也会造成土壤理化性质变差影响树木生长。适量施肥会让土壤的肥力得到有效改善,不仅能使园林树木的根部疏松透气,还能够为土壤中的微生物创造条件,进一步改善土壤中的化学反应。
对于树木施肥需要根据树木在不同时期的生长条件来决定。通常而言,在春季树木新陈代谢需要氮肥较多,氮元素的吸收能为树木提供能量;而在夏季开花、结果时期,树木则需要更多的钾肥和磷肥[2]。钾元素和磷元素的摄入对于园林树木而言,是枝条、花芽的促进剂,但是在施肥过程中,园林工作人员需要注意肥料中磷氮钾元素的比例,任何一种元素的不足或超标都会使园林树木的健康受到影响。
3水分管理
水是生命之源。对于园林树木而言更是如此。在树木休眠期即冬初秋末时期进行灌水,可以保护园林树木过冬,增强抗寒能力,也可以防止早春干旱现象的发生。处于不同时期的园林树木对于水的需求也有所差异。新植树木由于需要愈合伤口,萌发新芽,因此需水量远远大于成熟的树木。但在灌水的同时,需要对其树木松土,尤其是新树种还要做支架支撑处理,以防土壤积水太多,导致烂根、淹根或者根系太浅,造成树木倒塌。在灌水措施中,提前挖灌水沟对树木根部的吸收和疏通都有良好的效果。灌水时可保证水量充足、灌溉均匀。这样明沟或暗沟管道,还可以在雨天及时排除大量的雨水,使园林树木得到适当的滋养。
4结语
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化城市的呼声越来越高,随之而来对城市环境、城市道路绿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养护好园林绿化树木,是每位园林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应该不断探索养护管理树木的新方法,不断总结养护措施,善于抓住树木的生长规律,做好园林绿化工作,为城市的绿化发展做出贡献。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城市生态化的渴求度越来越高,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出现也为城市的绿化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绿化树木的养护管理各方面加以论述,以期为城市园林绿化提供实践经验。
关键词:园林绿化,树木,养护,管理
参考文献
[1]李淑萍.园林树木的养护管理制度[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8(5)
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探讨 第9篇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
“三分栽, 七分管”, 充分说明了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重要性。“十二五”期间, 淮安城市绿化养护管理水平提升明显, 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绿地景观效果越来越好。但是, 依然存在养护过程中创造性不够、精细化程度有待提高、养护技术人才短缺、养护工人专业化程度不够等问题。该项课题的研究, 将会更好地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实践水平, 从而有效优化园林绿化的整体效果。
在我国的养护管理工作中, 其工作量大、投资额度大, 但却没有专业的管理人员, 更没有形成绿化养护管理的监督体系, 所以, 在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中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 人们充分认识到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技术性的工作, 需要科学的养护管理才能达到预期的绿化效果。目前, 全球气候变化异常, 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 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 平衡生态系统, 在城市园林建设中更应不断提高其养护管理水平, 从而促进园林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1绿化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对绿化管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到位
绿化工程竣工后, 能否发挥应有的生态效益, 充分展示景观效果, 种植的工作固然重要, 但绿化养护更为关键。建而不管或是建而差管, 都不能充分展示园林规划设计意图, 园林绿化建立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就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园林绿化建设必将失去其原本意义。有的地方由于后期管养缺位, 投资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绿化项目, 几年后杂草丛生、垃圾遍地、设施破损。
1.2 园林养护人员年龄老化
长期以来, 由于养护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技术培训, 其没有很好地掌握相关养护技术, 养护工作缺乏创新, 因而养护效率较低。
1.3 绿化养护费用不足
绿化养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因素就是经费的不足, 有的地方还停留在10 年前的维护经费水平上, 没有认真地测算近些年工人工资上涨, 三金等基本保障交纳比例较高, 机械、水肥等不断涨价等因素, 造成绿化保护措施不到位, 管理体制不健全, 绿化养护管理技术和工具得不到相应的改进, 导致园林绿化效果不能发挥出最大效益。
2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策略
2.1 加强群众对园林的保护意识
城市园林养护工作的进行不能单纯地依靠管理人员, 需要群众参与进来, 只有大家都具备园林保护意识, 才能保证园林养护工作的正常开展。综上所述, 提高居民的护绿意识十分重要,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式提高群众的护绿意识:第一, 在园林中增设环保标志牌, 增加园林绿化保护的宣传力度;第二, 举办一些生态旅游观光活动, 提高群众对城市园林绿化的热爱;第三, 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的作用, 扩大宣传面。
2.2 推进园林绿化管理制度建设
第一, 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 城市园林管理制度需要完善, 建立健全有关的绿化法规, 依靠法律的力量来保证园林绿化管理的质量。第二, 建立并不断完善园林绿化管理体系, 做好水源以及区域土壤质量的调查工作, 分析调查结果, 做好园林规划, 使得城市有限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实现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第三, 做好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的责任分工, 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制度, 园林绿化管理作为一项社会性质的工作, 其涉及到的管理范围和工作量都比较广。因此, 需要园林管理部门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 将园林管理工作责任到人, 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效率。
2.3 加强对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和管理工作的重视
加强对园林绿化工程后期维护工作的重视程度, 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完工之后, 做好对整体工程的后期维护和园林管理工作, 制定并逐渐完善园林管理的规章制度, 不断加强园林管理和维护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能, 让园林绿化工程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3结语
综上所述, 加强对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研究分析, 对于其良好实践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 在今后实践中, 应加强对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关键节点的重视程度, 并注重其具体养护管理实施措施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赵世跃.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报, 2014 (5)
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与养护 第10篇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养护
推动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发展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环境, 起到美化城市、提升城市形象的作用, 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中, 做好城市公共绿地管理工作是美化城市的有效途径之一, 但是期间应严格做好相应的养护管理工作, 以使绿化工作的生态价值、景观价值及人文价值得以完全发挥。
1 园林养护特点
1.1 灌溉
树木主要是依靠其根部来吸取生长过程中的所需水分, 因此, 如土壤中的实际水分无法满足树木的需求, 或是在水分出现过度消耗时, 为满足树木需求, 就应采取灌溉措施。期间应在树冠投影的垂直线下进行灌溉工作, 并注意科学控制灌溉深度, 以免对树木根部造成伤害, 同时确保灌溉的水量充足, 在水渗透后做好中耕工作, 以免出现水分蒸发的现象。
1.2 排水
当土壤中的水分过多时, 就会对树木的生长情况产生一定的影响, 情况严重时会有可能使树木直接死亡。对于不同种类、年龄、长势及生长条件的树木而言, 对水涝的抵抗力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在排水工作上, 当前常用的方法有3种, 一是地表径流, 二是明沟排水, 三是暗沟排水。
1.3 施肥
当树木进入正常的生长情况下, 就可开始进行追肥工作, 期间可追施肥质较为淡薄的肥料, 并注意选择多日未雨、土壤干燥, 且在松土除草工作已经完成时开展施肥工作。
1.4 防治病虫害
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方法有两种, 分别为药物毒杀与生物防治。应注意要实时掌握病虫发的发生规律, 同时采用科学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在适当的时机利用最少的人工与药物来获得最为理想的防治效果。
2 绿化树木的管理
2.1 肥水管理
对于乔木而言, 通常情况下施用复合肥即可, 期间应科学确定氮、磷、钾元素的施用比例。其中1~3年的幼年树, 氮、磷、钾元素的比例应为5∶3∶2, 年龄超过3年的大树, 氮、磷、钾元素的比例应为3∶2∶1。在种植后的3年内, 应确保在每年的春、夏、秋初分别进行1次施肥工作, 每次的施用量应控制在1~2 kg之间, 对于小树可适当减少一些施用量, 对于大树可适当增加一些施用量。其中小树应与松土工作相结合施用液肥, 大树应在冠幅内地面均匀开穴干施, 年龄超过3年的乔木可视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施肥工作。由于灌木的树型较小, 因此多采用浅穴或浅沟种植方式, 导致丛生根系浅, 所以可按照实际的土壤及树势情况科学施用复合肥, 期间可采取液施干施的混合施用方式, 对于观花观果灌木可增加一些磷、钾肥的用量, 观叶灌木可增加一些氮肥的用量。在绿化树木的水分管理工作方面, 应将工作重点放在幼树上, 按照保湿不渍、表土干而不白的原则来进行。对于灌木而言, 应做到防旱保湿不渍, 以使其得以正常生长。
2.2 树型管理
绿化林木在经过艺术设计与管理养护后, 应达到有稀有密、有型有款、错落有置的效果, 这也是衡量绿化工作是否成功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乔木而言, 其树干应确保笔直挺拔, 并注意不可将种植期间用的固定拴护杆提早拔出而导致树杆出现弯曲。对于成年的大树而言, 应将其中一些不规则的树枝全部去除, 留下冠幅大、叶多枝小的挡风枝。对于灌木而言, 应确保整齐有形有序, 其树形是经由树木的生长以及人工进行修剪而成的, 期间应注意将出现的枯枝落叶及时进行清除。
2.3 树木的病虫防治
绿化树木的几种常见虫害包括天牛、木虱、潜叶蛾、潜叶虎、介壳虫、金龟平等。当前在乔木灌木中发生情况较为严重的虫害之一就是木虱, 其次是介壳虫。对此, 可采用一些常规的杀虫剂进行防治, 如速扑杀, 介特灵等都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绿化树木的几种常见病害包括根腐病、白粉病、炭疽病等, 可采用药物进行防治, 期间可选择托布津、多菌灵、炭疽病等, 浓度控制在800~1000倍之间。另外, 也要在栽培过程中注意将其中的枯枝落叶及时进行清除, 使其保持清洁, 必要时可在修剪工作后进行喷药。
3 花卉的管理
美丽的鲜花能够为人们带来幸福与快乐, 因此, 种植花卉也是绿化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环节。花卉主要可分为草木本与藤木, 当前有部分品种在一个生长周期内只会开出1次花朵, 还有一部分品种1年才会开出1次花朵, 对于不同的花卉品种而言, 开花的季节与花期也会有所区别, 因此, 为做到在一年四季内实现鲜花盛开, 就一定在种植过程中合理搭配花卉品种, 并严格做好养护管理工作。
4 盆景的管理
当前在园林绿化工作中会出现部分成品盆景, 通常情况下被放置在亭台楼阁中或是一些特别的景点中, 对其的栽培管理与木本盆栽花卉基本没有区别, 但是这些盆景需要认真做好修剪保形工作, 对于不同的盆景而言, 其艺术造型也具有一定的差别。对于生长中的树干而言, 因其枝叶日渐增多, 就应通过修剪工作来保持其原有的设计风格特点。对于盆景的修剪工作, 应由相关专业的技术员、园艺师来进行操作, 以免使其丧失原有的流派、风格及艺术造型。
5 园林施工与园林养护
5.1 园林养护应充分体现设计理念
园林设计作为创造园林景观艺术的基础, 应在养护管理过程中做到严格贯彻其设计理念, 使其设计理念得以有效的延续。
5.2 园林养护应贯穿施工全过程
对于绿化工程而言, 应尽量保证树木种植的成活率, 使其能够达到预期的绿化效果。
5.3 园林施工与养护均应合理安排资金
城市绿化的养护管理 第11篇
关键词:园林绿化;园林管理;余森文;吴翼;林西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5)06-0073-04
收稿日期:2015-10-08
修回日期:2015-10-22
1 解题
“北吴南林”四字,一般人不理解,笔者在2009年初见时也很茫然。它是早已流传于中国风景园林界的佳话,指南北方的两位备受尊敬的分管城市园林绿化的副市长。即:以长江为界,“北吴”指安徽合肥的吴翼,“南林”指广东广州的林西。“北吴南林”另加余森文,可谓我国三位优秀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专家“副市长”,值得人们怀念。
余森文(1904-1992)建国后任杭州市工务局局长,后任园林管理局局长,1962年起任杭州市副市长,1978年起任中国建筑学会园林绿化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后任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顾问。
吴翼(1925-2013)原合肥市副市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安徽省园林学会理事长。
林西(1916-1993)原中共广州市委书记,曾任副市长、常务副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中国建筑学会园林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顾问,广东园林学会创始人之一并曾任理事长。
他们均为中共党员,同被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选定为于2010年在苏州举行的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第47届世界大会的推介人物。这是根据2009年12月15日在中国科协会员日上,时任国务院委员刘延东同志的讲话精神,将著名专家及领导人的事迹及其贡献在大会上宣传,向国际传播中国园林文化。
这三位专家在许多方面相同、相似,但又有所不同。余森文祖籍广东梅县,1925年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但未在广东工作。吴翼生于江苏,求学于南京,在上海工作数年,1955年后一直在合肥工作。林西生于安徽黟县,青年丧父后失学,在安庆做布店学徒,1936年开始参加革命活动,抗战爆发后参加新四军,后去延安,北征南战,建国后长期在广东工作,未回过老家。
2 余森文。杭州市副市长
余森文是我国著名风景园林学家,1934-1935年任中国交通部国际电信总局驻英国伦敦专员,并就读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研究生),曾利用两年出国期间的假期环绕地球一周,到过19个国家的部分城市及名胜古迹,拍摄了大量风光照片。1936年任同济大学教务长及附属中学校长。抗战爆发后,开始长期(不公开)参加革命活动,194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建国后,余森文于1949-1956年任浙江省杭州市工务局局长,1956-1959年任杭州市园林管理局局长,1962年任杭州市副市长,1978年因年龄卸任,改任浙江省建设委员会顾问。1978年12月任中国建筑学会园林绿化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后任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顾问,长期担任浙江省与杭州市城市建设及园林绿化领导工作,成绩显著,在学术上有开拓性研究成果。他创建全国园林系统第一座面积为3千亩的杭州植物园,首次提出“公园外貌,科学内容、生产、游览与科研三位一体”。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杭州花圃是开放式的育苗基地。而在整顿西湖风景区时,疏浚西湖使水深增加1.258m,改善西湖水质,增加萧山与市区的绿化。
他认为“历史在前进,科学文化日新月异,园林与建筑也应古为今用,不断推陈出新,应该突破古代园林情趣的范围,代之以万紫千红、具有蓬勃兴旺、豪迈乐观的气概,提倡博采中西园林艺术之长,融西方造园艺术于东方园林主体之中”“城市绿化功能,在于有效平衡生态与改善人居生存环境质量,是解决现代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最好(也是唯一)的办法”。
他提出园林建筑6个原则是:1)园林建筑艺术要求高于建筑功能;2)空间处理要收敛含蓄、疏透开朗;3)适应所处地域的季节气候(江南更应适应夏、冬季节要求);4)山池花木有机配置,主次分明,相互衬托;5)保持各自个性特点,力求自然协调;6)重视深邃意境、尺度与对比。
在继承传统方面,他认为:1)继承并发扬园林命名、题词、楹联、匾额等文化传统;2)花木配置手法要使植物造景与建筑艺术有时代气息;3)理论上不断完成中国园林学理论,指导发展与开拓。
此外,余森文还认为植物配置要向大自然学习,向书画家学习,其原则是:1)根据自然地形特点,合理划分植物空间;2)植物结构要求,既多样,又统一;3)主次分明,疏密有致;4)植物空间主体轮廓要有韵律;5)植物配置要与建筑和谐,协调有致;6)四季常青,季节有变,花开不断。
林西与余森文相识,余年长12岁,尊为前辈。1978年12月他俩同任中国建筑学会园林绿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杭州与广州园林局常有交流,如白云山山庄旅舍的“贴梗海棠Chaenomelesspeciosa”,就是1964年从杭州引入。
余森文能讲客家话、广州话,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林西常说如见到余老,要代其问好,并汇报在杭州见到的城市建设与园林绿化的情况。
1976年秋,笔者到上海和浙江江山、金华、杭州、常州等地公干,因是“文化革命”后期,没有见到余老。当时杭州城市破旧,西湖四周破烂,乱搭乱建,湖水较脏,原来规划的东河及钱塘江水进西湖,因“文化革命”无人过问。
第二次去杭州是应浙江省科协论证中东河治理规划的邀请。会议在杭州植物园召开,因此亲历余森文早年的作品。
西湖整治后来开放了,先沿湖埋下水管截污,不再向西湖排放污水,并启动了钱塘江引水工程。“文化革命”期间,西湖边不少空地被占用,回收困难,后经新华社《动态来信》向中央反映,才得以解决。
nlc202309011705
第三次去杭州是应浙江省建委及文化厅评选浙江省图书馆设计方案的邀请。
第四次去杭州是去浙江大学参加学术会议及参加建设部设计单位登记标准的编写,还去了绍兴。
第五次去是参加中国建筑师学会成立大会,当时住在花港观鱼,参观了杭州花圃、刘庄及中国美术学院。
多次去杭州的经历令笔者获益匪浅,也更尊敬余森文。
3 吴翼。合肥市副市长
笔者把吴翼与林西作对比,以加深对林西的理解。笔者去过合肥,主要是考察“徽州民居”和因安徽省会从安庆迁到合肥及中国科技大学建校的情况。上世纪70年代中期,笔者凡出差路经合肥,必设法停留看看,以下是笔者从有关资料摘录的吴翼生平资料:
1925年3月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1948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园艺系。1948-1955年在上海铁路管理局工作,1955年4月调到合肥,此地当时是百废待兴的旧城,绿色城市建设开始。吴翼曾任绿化施工养护处工程师,合肥市园林处总工程师兼规划设计室主任,1980年2月当选为合肥市副市长。
他一生主导和见证了合肥建设在新中国城市园林绿化巨大变化的格局中的成长。其理念是:
城市绿化“以面为主,点线穿插,以小为主,遍布全市,城在园中,园在城中”,构成绿色网络,多开辟便于市民日常游憩的开敞的小游园、小绿地及园路,把城市绿化作为一个园林整体。
吴翼曾主持并具体指导参与“合肥环城公园规划设计”,由古护城河与环城林带发展而成,是融生态、审美及游憩于一体的开敞式公园,1986年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全国优秀设计、优质工程一等奖。1992年,合肥市成为全国首批“园林城市”之一,吴翼被授予“全国绿化金质奖”。
吴翼曾撰写学术论文30余篇,常为《当代城市园林》与《环境绿化》撰稿,结合实践,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理论,科学地概括园林绿化功能,倡导并开展城市一体化生态大园林建设。
吴翼是合肥市园林绿化奠基人,2004年合肥成为“万亩绿化”,获城乡综合治理奖:“中国人居模范奖”。2009年全市绿化覆盖率45%,绿地率40.21%,人均绿地面积12.15m?,在全国园林城市中名列第二。负责主持整理吴翼事迹的合肥市人大常委主任黄同文主任批示“吴翼副市长是合肥的光荣,但宣传他的事迹绝不是件容易的事”。
据笔者所知,林西未去过合肥,亦未与吴翼见面,而自合肥在建国后成为安徽省会,其园林绿化在全国名列前茅。林西很想去合肥见吴翼,但开放改革后他成了“大忙人”,一般不便外出,后又因病长期住院无法成行,于是他请莫伯治院士设法找机会去合肥看看。莫老不负所托,1998年去合肥回来后写了“合肥市总体规划的启示”,收入《莫伯治文集》第271页(可惜这时林西已去世5年)。文中称“合肥是三个全国首批园林城市之一,绿化建设与城建、交通、水利……风景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构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大地园林景观……以老城区为核心,以环城公园为主体景观……文物古迹,传统文化,注入现代新内容……护城河水域从清嘉定八年至今,将达200年仍未遭淤塞,并得到整治保存,升华为亮丽的园林景观,陶冶人们的智慧情操……营建优美的自笔者内在整合空间……抱旧城于怀,又融新城于其中,城园交融,浑然一体,为市民营造方便工作的环境,又配合优美的空间,满足工作与休闲的要求”。莫老的文字,有助于对合肥城市环境的了解。
4 林西·广州市副市长
国际风景园林联合会(IFLA)第47届世界大会组委会致中共广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函(景园组办[2010]2号)称:
“林西是我国著名的园林学家……是广州市城市园林建设方面的卓越领导者,他倡导成立园林绿化管理机构和学术组织,推动城市绿化带可持续发展,鼓励建筑师设计创作,成就岭南建筑和园林相融合的传世之作,重视培养园林技术人才,为有识之士提供展示才华空间,关心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科学规划城市园林绿化未来,具有重要影响及显著成就”。
以上文字已对林西作为副市长作出全面评价,笔者补充了将他作为学者的解读。
林和平从苏州回来后,千方百计找寻父亲生平著作,从遗物、档案、报刊中共找到13篇,其中一半以上涉及城市风景园林(其余为城市建设、政务等),分别加注释及文字整理,已制成电子文件。
林西自称文化程度是“初中”,更未受过专业教育,对岭南园林,他未做具体设计,也不会绘图、设计。他究竟是什么角色?难以明确。如以音乐界的交响乐团为例,有吹、拉、弹、唱者,发出不同声音,但更重要的是指挥与艺术总监,虽不发出任何声音,但对声音效果都有重要作用。林西在学术上的作用,类似于此。
林西好学专业技术,对园林与建筑的基本知识,他都懂。更重要的是:他已积累了较高的哲学素养。世上任何学科到高深处,无不涉及哲学,早年参加革命后,可从“顶层”下望,林西应是从“后果”认清“前因”而不是“按部就班,从头学起”。
2013年起笔者试用通常的方法介绍林西的学术思想,以下是第一稿
(一)关键词
天、时、地、利、人和、遍绿、有机分散、推陈出新、用古今中外之长。
(二)理念
1)天:指气候。广州地处亚热带,四季如春,既要适应气候特点,又要充分利用气候优势。
2)时:指当今的时代气息,应在创作与设计中体现,可见(显性)传统受时代局限,不宜简单再现(文物除外)。如广州北园酒家于1956年建成后获好评,但林西认为:虽是完美,但仅再现传统,缺乏时代气息,应重在创新,为此出现白云山上的双溪(1963年)、山庄旅舍(1964年)。“时”还应包括季节变化,春夏秋冬,树花各有不同,广州冬季仍花开遍地,因而被称“花城”。 3)地:指地域、本土。广州地处岭南,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别具一格,必须重视本土文化特征。最能体现者应是本土建筑师、园艺家,而非外人。
nlc202309011705
4)利:物为人用,利用物质变成精神,不能以物欺人,金碧辉煌,玻璃幕墙等用之过滥,会使人压抑而缺乏隶属感。
5)人:以平民百姓为主体,并作为城市、建筑、园林的中心,而不应以文人雅士、达官贵人为先。公益为主,盈利为次。人才是建筑、盖房及造园之本,必须形成多方面、高水平、勇于进取的广大工作队伍。
“人”也指人与人、与自然、与物的关系,应和谐共处,而不是排斥,三方面都应控制,若过度发展会生害。人与人的见解、情趣、专长、观点等会有不同,本属正常,应协调统一,携手向前。
6)遍绿:城市绿化覆盖率及人均绿地面积是标准,还要均匀分布。绿遍全城,贴近日常生活,让百姓在家见绿,出行有荫。房间、房屋、社区之间以绿地自然分隔,赏心悦目,保障健康,对抗污染。
7)推陈出新:对传统不应抱旧固守,不应固步自封。从传统获启迪,但不复制,不仅要出古人、他人之新,也要出自己之新。
8)博采众长:曾有人轻视传统为封建主义、西方为资本主义,避之不及。建国之初、学习前苏联成为各专业的一致取向,目光短浅。林西平时爱看书学习,在外事活动中与海外及港澳人士接触多,见多识广,目光远大,故能跟上世界进步潮流。
9)有机分散:城市与建筑要发展,简单扩大(即“摊大饼”)会与自然隔离。建筑要成组,以庭院分隔,插入绿化,扩大而不致脱离自然。大城市已经饱和,不能再“见缝插针(楼)”。以绿化包围旧城,外建新区。新区应成组团,生活工作与服务设施配备齐全,组团之间亦应以绿地配合。
以上初稿写成于2013年夏,只是笔者个人的粗浅见解,文字过多,未入林西的思想深处,应继续努力,大加修改,但限于知识与能力,一时未能改进。上述文字,涉及城市规划与建筑,应将风景园林部分独立。
2013年秋,通过林和平女士,结识林广思博士。他认为,林西在风景园林建设事业方面的贡献,尚缺乏全面的概括和分析。他年轻有为,可以为笔者作内行的帮助。然而,2014年初他被公派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作访问学者一年,笔者因无他的帮助,而暂时搁笔。
2015年初,林广思按时回国,因他工作忙,至2015年3月,笔者才有机会与他见面,获知他已经撰写完成并在《中国园林》2014年第12期发表了《林西之于广州风景园林发展的贡献与分析》。该文参考林和平、林民主和谢宇新撰写的《林西生平纪事》,说到林西认为园林应该是“园中有景,景中有物,物中有境”。笔者从中受启发,将自拟初稿推翻重写,改为:
绿遍全城,应对尘世,既集中又分散,关注休闲,更贴近日常工作与生活,居家窗前有花树,出行有绿荫,更新林木,花开四季,将缝插绿,大小并举,成林成景,园中见物,物应成景,景中有境。
物、景、境三者关系密切,造园应先立意,然后选取“手段”(如传统造园之山池树石),加以组合、搭配、剪裁及管理,才能成景,要精心制作,注意构图,景有感性与理性两方面的意义,先是引起视觉的美感,从而升华为精神上的感受,是为理性上的意境。
广州盆景艺术研究会于1962年1月出版的《广州盆景》,共收入作品85件,美不胜收,其说明更为得体,除作者姓名及植物品种外,更以文学语言命名,令人神往。现试列举其中少数作品的作者姓名、植物品种、题名如下:
孔泰初、雀梅、春复春。
莫珉府、相思、醉意阑珊。
周星甫、相思、风华正茂。
黄锦、酸味、晚风前。
这批佳作曾陈列于流花西苑,邀请文学、美术、园艺等各界人士前往参观,见物生情,有感而定,活动是在林西的关心下进行,反映他对园林的意境的关注。
搁笔之前,笔者再次说明自己对风景园林是外行,才疏学浅,现已年老体弱,有心亦无力。本文仅作抛砖引玉,望有识之士,能完成林西在风景园林方面的理念的综合概括。
城市园林绿化及树木的养护管理措施 第12篇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措施
1 水分管理措施
园林绿化树木所需生长水分主要是由根系在土壤内吸收而来, 而如果土壤中含水量无法有效地满足树木根系吸收量, 或地上部分水分有较大消耗时, 需要设法满足树木生长所需水分, 开展人工灌溉。
在开展人工灌溉时, 若叶片存在有较强的吸水力, 则表明土壤内水分不足, 需要及时进行喷水。设备和人力条件对抗旱树种造成了制约, 但也需要优先对新栽的树木、小苗、灌木和阔叶树进行浇灌, 稍后灌溉长期定植的大树、树木和针叶树的原则。夏季为树木生长的旺季, 存在较大的水分需求量, 但不得在中午阳光直射且天气炎热的状况下进行浇水, 即便是叶面灌水也对树木良好生长产生不利。
2 土壤管理措施
采用深翻的方法对城市园林绿化土壤进行操作, 能够使土壤结构得到有效改善, 使土壤形成团粒结构, 增加孔隙度, 最终实现增加含水量的效果。改善土壤水分和空气条件, 使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加强, 加速土壤的熟化, 将一些难溶性营养物质向可溶性养分转化, 使土壤肥力得到提升。合理开展深翻, 在树木断根后对新根的出现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加强根系吸收能力, 实现树体健壮、花芽良好以及叶片浓绿的效果。因此, 对土壤开展有效深翻不仅能够改良土壤, 而且还促使了树木的生长发育。
松土除草能够阻断土壤表层的毛细管产生, 减少土壤蒸发量, 避免土壤有泛碱问题产生, 改良土壤通气状况, 对微生物活动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3 施肥管理措施
施肥主要包括基肥和追肥2种。基肥多选用有机肥或复合肥, 其方法包括多种, 例如:环施、放射状沟施以及穴施等。追肥一般是对化肥或菌肥进行施加, 其施肥方法主要有根施法和根外施法。
在施肥的过程中, 应对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应充分对有机肥进行发酵及腐熟, 应将化肥粉碎至粉状, 在施肥以后应及时进行灌水操作, 使废料得到充分渗透, 否则较大的土壤溶液浓度会对树根造成不利影响。对根处进行追肥, 最好在傍晚开展喷施操作。
4 修剪管理措施
作为树木抚育管理的重要措施, 园林绿化树木的修建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修剪主要是短截树木枝条或主干。通过修剪, 能够使树势得到有效的调节和均衡, 实现树木树型整齐、树姿美观、生长健硕, 最为重要的是能够使新移植树木的生活率得到有效提升。
灌木养护修剪工作应做到丛生大枝均衡生长, 使植株控制在内高外低状态, 形成一种自然丰满的圆球形。对于较长定植年代的灌木来说, 灌丛中有较多的老枝, 则要做到有计划地对老枝进行分批疏除, 培育新枝。而那些需培育成高干的大型灌木或茎干生花的灌木除外。一般将突出灌丛外的徒长枝短截, 使灌丛保持在均衡整齐状态, 而拱形枝的树种所萌生长枝除外。及时剪去不作留种用的残花废果, 避免有较多养分消耗存在。
对于修剪落叶乔木的工作来说, 应尽可能保留主轴顶芽。若芽或主轴受到破坏时, 应将一些主要枝上生长角度相对顺直的侧芽培养成新的主轴, 主轴不需太过明显, 可选用上部中心较直的枝条, 使其作为领导枝, 尽早将树身和树冠形成。
对于树木偏冠或树型不整齐的植被来说, 一侧生长太强的主枝或侧枝可进行去大留小, 或将领导枝截去, 由向外的侧枝进行替代。若由于缺少一面枝条导致偏冠产生, 可采用伸缩对两侧枝进行牵引, 从而发挥补缺的作用。
5 防寒管理措施
在园林绿化树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 都与水产生密不可分的联系, 虽然冬季存在较小的蒸发量, 需水量也相对较少, 但缺水会对园林树木抗寒和来年树木生长造成影响。因此, 可以在11月初对树木特别是新栽树木进行一次浇灌, 也就是所谓的“灌冻水”。与封冻水相结合, 在树木基部开展培土, 不仅能够供应树木本身所需水分, 而且也能使树木抗寒能力得到提升。同时, 冬季也可对树干进行涂白, 不仅能够有效地避免阳面树皮由于昼夜温差大导致的伤害现象, 而且又能使树皮缝隙中的越冬病虫得到消灭。在涂白剂配方中, 主要包括:10份涂白剂、1份硫磺粉、1份食盐、40份水, 并在11月开展涂白工作。
杂草落叶是容易形成病虫害的越冬场所, 而且还容易由于冬季干燥多风造成火灾问题产生。因此, 需要彻底清除落叶杂草, 进行集中处理, 使病虫源得到有效消灭, 从而避免火灾隐患的产生。
对于树木衰老、人为破坏以及病虫害因素导致的树木死亡问题, 不仅对城市整体景观造成了破坏, 而且还影响了城市的市容市貌, 可在闲暇时间内实施伐除, 并在季节适宜的状况下对相同规格的苗木进行补栽。
参考文献
[1] 王昉.论科学树木养护和园林病虫害防治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2 (11)
城市绿化的养护管理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