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产品防护管理控制程序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10-111

产品防护管理控制程序(精选8篇)

产品防护管理控制程序 第1篇

医疗投资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XXX-QP7.5.11-2016

版本号

B/0

文件名称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1目的对产品的搬运、包装、储存、标识、交付进行控制,以防止产品在储存、交付过程中损坏和变质,以满足顾客要求。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所有销售的产品;

3权责

3.1仓储负责库存产品和物品贮存、搬运和交付工作。

3.2仓储负责安排合适的货品储存条件,保证在仓内的产品不得损坏和变质。

3.3库存产品的标识工作由仓库执行。

程序要求

4.1搬运

4.1.1对物品的搬运工作由仓库人员根据产品类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搬运工具和搬运方式,搬运过程必须按照所给的操作说明进行;

4.1.2搬运时如果有可能造成伤人事故时,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同时防止产品在搬运时跌落损坏。产品堆积存放时应用隔离物或标识分开,搬运时堆货高度不得超过2.2米,以免物品压坏及跌落时产生危险;

4.1.3在搬运时,任何物品都应轻拿轻放,不可乱抛及坐在货物上;

4.1.4搬运时必须使用合适的运输工具,日常对使用的运输工具进行保养;

4.2包装

4.2.1经质量部检验判定合格的产品方可包装。所有产品的包装,必须按规定要求进行包装,质量部须检查包装是否正确,包装物品、标签及数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4.3储存

4.3.1由仓储管理部门制定《仓库贮存、养护、出入库管理制度》;

4.3.2在仓库内的物品都必须放于规定的位置,(货架离地面,离墙,离屋顶距离都标识,)不可到处散落和乱放;

4.3.3根据物品入库的时间记录,出货时规定按“先进先出”的原则实施物品的入出管理,以保证库存物品的合理使用;

4.3.4对仓库的环境,有温湿度要求的产品,每天填写温湿度记录,温湿度严格控制,确保物品在适宜的环境中储存;

4.3.5仓库内物品出库时必须经授权人员批准,仓库管理员根据已批准的单据进行出货。

4.3.6仓库内顾客提供的财产应保存完好,如有外发顾客财产时,必须经过顾客的同意方可发放。

4.3.7仓库负责人定期检查仓库的储存条件,储存空间的利用,作出合理的调整和控制,同时还应注意仓内的防火、防潮、防盗等;

4.4物品入库

4.4.1进货入库作业

4.4.1.1仓储管理员根据供方的送货单及《采购订单》点收来货;

4.4.1.2仓储管理员对进货的品名、规格、数量及包装状态确认无误后签收;

4.4.1.3仓库通知质量部检验员进行检验,检验人员依据检验标准对来货进行检验,填写《进货查验记录》并将检验结果通仓库管理员。

4.4.1.4仓储管理员将检验合格的物品入库,并作好入库记录,不合格品移至“不合格品区”,同时通知采购退货。

4.4.1.5仓储管理员把进货分类,按固定位置摆放整齐,并在物料卡上填写《入库记录》,并登入系统帐,确保帐、卡、物保持一致;

4.5物品出库(发放)作业

物品出库由销售部发起经审批的《发货通知单》,通知仓库备货,并通知质量部对产品质量进行查验并填写《出库复核记录》将检验结果通知仓库管理员,仓库管理员将检验合格的产品进行包装防护,并注明相关信息。填写《出库单》通知由负责此产品销售人员在出库单上签字确认,后发货。产品出库后,仓库管理员登入系统帐对账目数量进行删减,确保帐、卡、物一致。物品出库原则:所有物品出货必须遵循“先入先出”原 则。

4.6物料的出入帐

仓储部门管理员把当天的出、入库产品在计算机系统上进行录入,并清楚地注明日期、数量及规格型号、批次号、产品编号、供应商、产品去向等。单据、物料、系统帐目必须做到一致,每月进行盘点。所有物品出入库单据分类整理好,月底做好月结表上交财务部;

4.7标识

依照产品的性质或顾客的要求,必要时在产品流通的各个阶段,采取相应的标识方式进行防护提示。如在外箱或搬运器具上标 识防潮、勿压、易碎、防火等图案或提示性语言。

4.8交付

4.8.1按销售部提供的顾客交货日期由仓库安排发货。

4.8.2仓库管理员办理出库手续,在配送时送注意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等是否相符。

4.8.3交付途中要注意产品的防护,避免发生意外,影响产品质量。

4.8.4移交顾客时,要办理交货的相关手续,如有异常及时和销售部门联系,进行适当处理。以满足顾客的要求。

5相关文件

5.1《仓库贮存、养护、出入库管理制度》

Ryzur-WI-WD01-2016

5.2《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Ryzur-Qp8.3-2016

6相关记录

6.1《物资台帐》

Ryzur-QR-QP7.5.11-01

6.2《发货通知单》

Ryzur-QR-QP7.5.11-02

6.3《物品借/领用单》

Ryzur-QR-QP7.5.11-03

产品防护管理控制程序 第2篇

为防止产品在贮运、生产过程中受到损害或降低质量特性,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2.范围

公司原辅料、添加剂、成品等相关产品的贮运和生产过程的防护。3.职责

3.1 储运部负责原辅料搬运、装卸过程的防护管理,负责成品从成品库到经销商约定交付点的产品的搬运、装卸过程的防护管理。3.2 供应部负责包材的贮存、搬运过程的防护管理。

3.3生产部各库房负责库存原辅料、添加剂、包装物、清洗剂、消毒剂等食品相关产品的贮存防护管理。

3.4各生产车间负责生产过程原辅料、添加剂、包装物、清洗剂、消毒剂等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过程防护。4.内容 4.1贮存防护:

4.1.1 原辅料、添加剂等产品的贮存防护要求

a.供应部对库存的原辅料按品种、质量等级产地、到货日期立仓或库房存放,离地离墙按照贮存要求进行贮存,以防侵蚀、日晒和雨淋,并采取防鼠、防虫措施。

b.添加剂库对库存的添加剂等要按品种、到货日期码放整齐,离地

离墙存放,按照贮存要求进行贮存,有防虫、防鼠和防高温措施。4.1.2 包装物的贮存防护要求

a.包材库对库存的纸盒、口栓、胶带、合格证和纸箱应按品种、生产厂家、进货日期等分别存放,存放时应垫底,离墙存放,库房要保持通风、干燥,有有防火、防潮、防污染设施。b.纸盒和纸箱应分垛码放整齐 4.1.3 成品的贮存防护

a.成品库房应保持阴凉、干燥、通风。

b.成品入库时,库管员要严格按照《库房管理制度》进行质量和数量的验收,负责指导装卸工按品种、批次分垛码放。

c.成品要码放整齐,保持道路畅通,先入先出;成品的存放要有防日晒、雨淋和防冻措施,不得与潮湿地面直接接触。

4.1.4 原辅料、添加剂、包材和成品等要做到帐、物、卡相符。4.1.5保管防护

a.产品办理入库手续后,库管员要及时做好入库、出库登记记录。内容包括品种、日期、规格、数量、经销商等。

b.库管员每日上报库存情况,以利于生产调度合理安排生产和有关人员查阅,防止产品积压或短缺。

c.在对库存产品进行盘点的过程中,要同时对库存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反馈至相关部门、人员,并做好记录。4.2生产过程防护

4.2.1生产车间现场实行封闭式作业,非生产人员不得随便入内。

4.2.2 生产车间的现场卫生严格执行《生产车间卫生管理制度》。4.2.3 生产车间要保持生产现场整洁,置物有序,符合公司标准要求,原辅料、食品添加剂、清洗剂、消毒剂分区域存放,做好标识,并严格按照其性能特点采取有效的防止污损的措施。

4.2.4 生产车间强化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操作人员严格按《作业指导书》和工艺文件要求进行操作,做好卫生防护,以有效防止对产品的污染、损坏或变质。4.3运输过程防护

4.3.1 储运部装卸工在装卸原辅料时要防止雨淋或着水,以免造成原辅料的霉变和损失。暂存站台的原辅料生产部要做好防护措施,防止原辅料雨淋变质。

4.3.2装卸工在装卸包装物时,要轻装轻卸,防止破损。装卸时禁止倒置、横批和碰撞,码放整齐、平稳。

4.3.3 成品库管员发货时如发现破损、涨包或量不足、不足数的情况,应及时更换或补足。不合格产品,库房不得发放。

4.3.4 装卸工在装卸成品时必须轻装轻卸,不允许摔、扔、砸、磕、碰、撞等野蛮行为,禁止倒置、横批和碰撞,码放整齐、平稳、紧凑。4.3.5 装卸工在装礼品箱时,车上要铺麻袋等防护品,防止碰撞造成的破损。禁止倒置,涨包等不合格品不得装车,车装满后要扎紧或用泡沫板、棉被等塞紧车上空隙,防止车辆运行过程中产品歪斜、破损等。

4.3.6 装卸工刹车要牢固,防震动、碰撞;顶层边缘应有护板,不能

用绳子直接勒箱。

4.3.7成品装车时码放高度要符合要求。

产品防护管理控制程序 第3篇

生产厂家:负责产品的标识

物资部采购员:负责检查产品的标识,进所原材料、元器件的搬运。

质量保证部:负责包装的检验和验证,并负责监督检查存储中的标识和质量状态。

各事业部和研究室:负责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元器件产品的搬运和存储的控制。

2防护控制程方法

1)产品的标识:原材料和元器件的国内外生产厂家应按照所提供产品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在产品上或明显的部位(如包装盒、合格证、COC文件、或悬挂的标牌等)张贴产品的标识,这些标识包括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生产批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家名称、以及相应的LOGO和商标等。产品的外包装箱上除在明显位置标识防潮防雨、防倒置、防振等标识外, 还应注明承制方名称、承制方通讯地址、 用户通讯地址以及收件人姓名和联系电话等相关重要信息。

2)产品的搬运和防护

对于进货物资搬运前,应检查包装箱是否捆扎良好,标识是否完整。搬运中应严格按包装箱上的标识要求,轻装轻放, 堆放整齐,严禁散乱搬运,防止磕、碰、擦伤,损坏表面,造成变形,应选择适宜的搬运工具,满足物料对环境场地的要求,避免使用工具不当造成对产品的污染。

在制品在搬运过程中应轻拿轻取,防止磕、碰、擦伤,应采用适宜工位器具,按工艺文件要求,对各种零配件在搬运过程中注意产品标识和状态标识,避免丢失, 确保可追溯性,防止混淆。

成品在包装后应按包装箱上的标志堆放、搬运,轻装轻放。防止外箱损坏、擦破。

搬运时要办理必要的交接手续,要有入库和出库等凭证。

对人身安全有影响的易燃、易爆产品,应严格按相关搬运说明书要求进行搬运,搬运时应有完善的防护措施,并对搬运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避免发生危险。

凡搬运中出现的各种质量事故,操作人员应及时上报相关职能部门做好记录, 并会同质量管理部进行分析,如造成产品损坏应对责任人给予相应的处理。

人力资源部应对各类搬运操作人员进行岗位技能、产品防护知识、搬运工具正确使用方法等方面的培训,掌握必须的搬运要求,合格后上岗。

搬运人员应对搬运工具、车辆及各种容器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搬运设施的完好保证搬运质量。对于涉及需配备资源和搬运设施损坏的情况,及时向职能部门反映。

委外搬运的控制

委外搬运的范围主要指危化品和剧毒品。物资供应部应严格按照国务院334号令、江苏省公安厅和南京市公安局的相关规定,事先了解和审查搬运(运输)部门的有效证照和实际搬运(运输)能力,对执行搬运的单位要评审,并按照“五双”原则即“双人收发、双人管理、双人使用、双把锁、双本账”,及时办理剧毒品采购证和运输证,经单位负责人同意后方可执行。

实施搬运(运输)时要进行有效控制, 并按搬运协议要求做好交接手续,核对数量,确保搬运(运输)过程中,对物料质量的控制,防止委外搬运而造成对产品的任何损坏,保证质量不因搬运(运输)而受到影响。

3)产品的包装: 除有特殊规定外,产品的包装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

a) 由无腐蚀的材料组成;

b) 包装材料要有足够的强度,能够经受搬运过程中产品的振动和冲击;

c) 有静电保护要求的元器件外包装, 应用抗静电材料涂敷或浸渍过,具有足够的抗静电能力;

d) 能牢固吧所装集成元器件支撑在一定的位置;

e) 有管腿或引线的元器件要根据管脚或引线的大小长短采取硬质包装,以保证元器件管腿或引线不折断或出现变形现象 ;

f) 包装材料必须没有锋利的棱角;

g) 能安全容易的移动、检查和替换元器件;

h) 一般不使用聚氯乙烯、氯丁橡胶、 乙烯树脂和聚硫化物等材料,也不允许使用有硫、盐、酸、碱等腐蚀成分的材料,应尽量使用具有低放气指数、低尘粒脱落的材料制造的包装;

i) 对于溶剂类化学物品、有毒物品、腐蚀物品等,需要用适当的塑料桶盛装并标识清楚。

4)产品的存储和保护方法

仓贮环境必须满足所储存的原材料和元器件的产品特性和控制要求,仓库要求通风、干燥、明亮、清洁,货架排列整齐, 应注意安全防潮、防火,消防措施应齐全, 电路符合安全生产规定,一般仓库都应配温湿度计装置和或贮存防护的设备设施(例如:元器件库房应配备氮气柜、温湿度调控仪器。存储电子产品,表面镀银、镀铜的产品的库房应有温湿度要求;储存某些电子产品还要有防静电条件等。剧毒品仓库必须配备保险柜、防盗监控设备、与公安110联网、24小时值班、以及应急处置设备;贵金属库必须配备带夹层的保险柜、双门双锁;危化品库根据贮存的物料对贮存环境的要求配备如防爆空调、防爆灯、冰箱、冰柜、避光材料、消防设备、以及预防事故发生的应急急救工具等),并对仓库的贮存环境进行适时监测和控制;仓库保管员要做好相应监控和记录。确保产品存储的库房及场地达到规定的环境要求。

贮存物资要标识清晰,追溯号完整, 按批次存放,摆放整齐,物料原则上不能放在地面上,应防止在箱子或货架上。放置于货架上的产品最高不能超过货架高度的1M,最多只能堆叠两层,放置栈板上产品不能超过标准高线(2 M)

防止倒塌,专人管理,责任到人,防止物料的丢失。

特殊物资(剧毒、易燃、易爆物资等) 的标识和存放要严格执行公安部门的“五双”规定,即“双人收发、双人管理、双人使用、双把锁、双本账”,适当隔离存放。

仓库保管员按《仓库管理制度》的要求规范仓贮管理,仓库保管员按《仓库管理制度》的要求记录仓库温、湿度或储存材料、产品规定应达到的贮存环境参数, 填写书面记录,一旦发现超异常情况,应及时向部门领导汇报,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根据产品的要求,规定产品的储存期。如:对铝、钽电解电容器等电子产品; 塑料、橡胶产品等,应按照其技术规范的要求,规定存储期,并定期检查或复查库存产品的质量,以便及时发现变质机器失效的情况。对超过储存期的产品,应重新复验,符合要求后才能使用。

建立有限寿命物料控制程序(光刻胶有效期一般为一年,元器件的有效期一般为三年),建立相应的台账,超期存储的物料,要标识清楚并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 并按规定办理超期复验手续,复验合格方可发放使用。复验不合格者按照《不合格品处理程序》进行处置,不得再次投入使用。

存储的物料要建立收发存明细台账, 按期盘库,对存储物料出现变质、毁损、短缺等情况要及时编制“物料盘盈盘亏表” 同时上报相关职能审批处理,保证帐卡物三相符。物料的发放要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随料配发相应的产品追溯号,保证产品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仓库要有醒目的防火标识和一定的消防器材,保管员应做到每天下班前对仓库仔细检查,消除事故隐患,确保所存储物料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

3结尾

总而言之,对原材料和元器件实施存储、防护和管理,防止在使用前或交付前, 产品的损坏、性能的降低、丢失和变质等质量事故的发生,为后续生产过程中产品的质量提供有力保障,以满足最终用户的需求。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原材料、元器件的包装、运输、搬运和贮存的防护控制方法,即采用适当和有效的防护方法,对原材料和元器件在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过程进行监控,防止产品的变质和损坏,以保证产品在加工、储运、交付过程中的产品质量,以满足顾客的要求。

日晒防护产品市场 第4篇

一、日晒防护品类业绩

日晒防护品类2001年的市场总额价值人民币8540万元,整个调查期间提高了47.8%,按现有价值计比2000年提高11.7%。快速增长的原因是由于基数小而且外资和合资公司一直抢在本土企业之前将这类产品投放中国市场,许多中国公司甚至还没有这类产品。

日晒防护产品以大众品牌为主

由于价位低大众产品在市场中占有最大份额。高档产品是大多数中国消费者尤其乡镇居民不可企及的。大部分产品的销售单价在10~100元人民币之间。这个类别的畅销本土品牌有小护士、大宝和索芙特。调查期间许多高档品牌在中国市场上还没有防晒产品。

因为中国人偏爱白色或奶油色皮肤,所以在调查期间市场上晒后护理产品少得可忽略不计,而美黑产品根本不存在。大家认为各种程度的阳光直晒会损害皮肤——皮肤变黑、引起褐斑乃至皮肤癌,但同时也相信适度的阳光照射是人体生长所必需的。

小包装更受欢迎

在华北和东北,还有西北,气候干燥而炎热,小包装的日晒防护产品特别受欢迎。这表现了大多数中国人小心谨慎的习惯。中国多数日晒防护产品都采用小于50毫升的小包装。而中国南方这类产品多数采用100毫升左右的大包装。因为广州或深圳有许多化妆品公司,而当地人熟悉这些公司和它们的品牌,所以能够接受大包装。

市场份额

随着产品细分,日晒防护产品逐渐从护肤产品中分离出来,并且得到了消费者的承认。在制造商的大力推广下,年轻人已经开始了解防晒的重要性,为这一品类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大多数护肤产品生产者常常同时出产防晒品。因此它的市场份额结构与护肤品非常相似。宝洁公司以它的玉兰油美白防晒润肤霜成为市场领导者,接踵而来的是羽西和大宝。大宝以较低的价位、优良的产品,赢得了市场份额。晒后护理产品和美黑产品由于需求有限而在市场上并不普及,几乎没有品牌产品。

日晒防护产品--按地区统计的规模和份额城市中的年轻妇女是消费主力军

在中国的所有地区,因为人们偏爱白皙的肤色,所以日晒防护品类都以防晒产品为主,美黑产品和晒后护理产品在市场上难得一见。

在华东地区,夏日炎炎时是使用防晒产品的主要季节。消费者越来越了解过度暴露于太阳的有害射线中所带来的危害,所以正热衷于寻找能加强保护的产品。城镇地区的消费量比农村高。防晒产品的用户集中在城市妇女,她们十分关心自己的外貌又有较高的购买力。这个市场越来越严重地受到其它具有防晒功能的化妆品和盥洗品的侵占,如护肤品和彩妆品,因而加剧了市场竞争。

某些本国品牌确实在这一类别取得了好成绩,例如丽斯达化妆品(深圳)有限公司的“小护士”和南京珈侬生化公司的“丁家宜”。小护士由于产品质量高、价格相对低而在护肤品和防晒品两个部门都有上佳表现。丁家宜品牌在调查期间扩张得十分迅速。在南京积极给品牌做电视广告的同时,一直十分重视产品升级和新产品开发。公司还与中国医药大学合作,开发具有特殊医学性质的产品以树立丁家宜的高技术形象。

在华中地区,防晒产品制造商附加了其它产品特性,如抗衰老、面部保湿和抗皮下脂肪堆积。在这个地区,产品形式只限于霜膏、其他喷雾和擦拭之类的形式。摩丝形式还没有引入市场。前五大品牌是玉兰油、小护士、凡士林、丁家宜和羽西。

在较发达的华北和东北地区,人们更了解皮肤防晒的重要性。在这个地区内日晒防护产品的使用十分普遍。在西北,尽管太阳辐射比华北和东北更强,日晒防护产品的销售额却不高。这一地区有许多尚待开发地方,这些省份和城市里人们的消费更集中在食物之类的生活必需品上。只有在夏季才购买防晒产品,并且选择优质而廉价的产品。这一部门的主要品牌是小护士、丹芭碧和旁氏。

西南--最活跃的市场

在华南和西南,2001年防晒产品销量增长迅速,仅华南有据可查的销售额达2300万人民币,居全国首位。随着年轻人户外活动的增加,对防止晒伤和晒黑的防晒产品的需要也增加了。主要品牌有提供防紫外线配方的玉兰油以及索芙特和小护士之类的本土产品。

在西南,2001年的销售额只有1100万人民币,比上年度增长14.6%。销售只限于城市中的年轻女性消费者,她们想保护她们白皙的肤色免遭阳光的损害。

二、日晒防护品类预测

到2006年,日晒防护品类按不变价值计每年将增长7.3%,略超过1.22亿人民币。特别是随着全球不断变暖以及华北、西北、东北地区持续高温的漫长夏天,对环境的关注将使更多的中国人了解防止阳光过度照射的重要性。

日晒防护产品的发展潜力很大。中国人尤其是妇女喜欢白皙肤色,这给市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后护肤产品和日晒防护产品界线将变模糊,多功能产品因为省时省钱将更加流行。

法国

一、日晒防护品类业绩

2001年复兴的推动力

2001年,日晒防护产品的销售额增加将近2.8%,而2000年的增长为1.7%。2000年表现不佳的原因是夏天大部分时间不利的气候条件。

调查期间日晒防护产品的使用有所增加,特别是年轻一族,2000年不到20岁的使用者占38%,而在1998年为34%。

需求的增长是由于消费者对日晒可能引起的皮肤损害知识的增加、制造商的广告活动以及健康和生活方式类杂志推波助澜的作用。

然而日晒防护产品在法国市场上的穿透力仍然比较低,大约只有32%的居民购买或使用这类产品,每人每年平均购买1.9件产品。

在日晒防护品类增长领域,制造商通过投放多种喷雾、儿童用和高SPF值防晒产品等新产品设法刺激销量。

调查期间销售价值的增长并不显著高于销售量。因为大众产品卖得比高档产品好、日晒防护产品更普遍地在廉价的杂货店渠道中销售,使平均单价只有中等增加速度,。

对美黑产品有更大的需求

调查期间美黑产品也更加流行,现在有超过20%的成年女性使用,而在1997年只有15%。这种产品更加流行反映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欢无须日光浴一年中任何时刻都有中等晒黑的肤色以免损害她们皮肤。

因此,2001年美黑产品的销售额显示了最大的推动力,增长6.8%,按价值计增长7.5%,再创纪录。尽管自选式销售渠道占美黑产品价值销售额的60%,这种增长还受益于超市和大卖场的扩张。

消费的地区和季节变化

尽管一年中享有多次的短假日是长期趋势,日晒防护产品的销售仍然有强烈的季节性,秋天和冬天(在9月和2月之间)的销售额大约只有全年销售额的16%。

不同地区之间的消费也有重要的差异,2000年地中海地区的消费就比法国平均值高出46%,因为这一地区夏天游客的数目和阳光灿烂的日子都比法国的平均数要高。

份额--Ambre Solaire 和妮维雅 Sun 的优势

日晒防护品类高度集中于两个主要制造商——卡尼尔实验室和 Beiersdorf 公司,它们共占日晒防护产品销售额的28.8%。

那些开发了喷雾类产品的品牌,常常是在获得部门份额方面最成功的。Beiersdorf公司的妮维雅 Sun 通过其喷雾形式产品的成功扩大了份额,2001年,妮维雅 Sun 的销售额排名也受益于它正在被重新引入连锁超市 Intermarché。

分销--食品杂货店销售的成功

在整个调查期间,因为杂货店销售渠道包括超市和大卖场销售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有些商品的布置类似于药房,所以它们的份额增长。

杂货店渠道与其他渠道相比所取得的成功,也与它所拥有竞争性的产品价格有关。

二、日晒防护品类预测

消费者、消费者的了解和产品创新推动的增长

预计日晒防护产品的销售额在预期内会有活跃的增长,按价值计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1%。预计美黑产品将有最快的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5.9%。

因为法国人的渗透性比较低,日晒防护产品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通过吸引新的消费者而达到。每年1.9件产品的低平均购买频度在预期内也可能增加,因为更多的顾客意识到日光浴时需要更经常地使用防晒产品。

这一趋势可以得到制造商的广告和媒体宣传的支持,广告宣传保护皮肤避免遭受日晒以期增加消费者日晒防护产品的知识。

消费者在不经意间会发现可以信赖产品、制造商对常规产品的创新也可保持增长。

由于一年中享有多次短假日的趋势,在预期内市场强烈的季节性有可能减弱。由于每当消费者度假时需购买日晒防护产品,因此每年平均购买件数可能增加。

美黑产品成为第二大的分支

在预期内防晒产品将保持其在日晒防护产品销售额中的支配地位,由于美黑产品销售额增长较快,防晒产品份额预计将从2001年的71.2%下降到2006年的68.5%。美黑产品到预期末将达到日晒防护产品销售额总值的16%以上,从而超过晒后护理产品的销售额。

现在还不确定全球经济衰退、9.11 事件和随后的“对恐怖主义的战争”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然而它也许已经对日晒防护品类产生了一点消极影响,因为人们可能不太愿意出门旅游度假,从而削弱了对日晒防护产品的需要。消费者信心的下降可能提高初级产品销售额,而高档产品则不然。

日本

一、 日晒防护品类业绩

以前靠宽边帽和遮阳伞来防晒的浓厚传统意识造成了对日晒防护产品的较低的人均支出,特别是在1997—2001年调查期间的初期,随处可见的面部保湿剂已经提供了紫外线防护,不需要单独使用防晒产品,因而进一步妨碍了对后者的需要。然而在2000和2001年,人们越来越关注要加强保护来防止紫外线引起皱纹和早期衰老迹象。而且,保持白皙皮肤的愿望也促进了消费者的需求,使得2001年有1.5%的价值增长,销售额达到218亿日圆。

UVA射线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UVA射线在2001年仍然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因为制造商宣布UVA射线是早期衰老和长期皮肤损伤的罪魁祸首。最成功的产品不仅要给出SPF因子,而且也要显示通称PA因子的UVA保护水平。鉴于抗衰老概念的一时兴起,特别是护肤品方面,消费者认为当选择一种防晒产品时PA因子的重要性与SPF相比如果不是更高,至少也是相等的。顶级品牌资生堂的 Anessa 中的 Anessa Mild Sunscreen,其SPF值为43,PA因子为+++,对UVA射线能提供最大保护,因而赢得顶级销售额。对花王的品牌 Sofina 来说,其 SPF50 和 PA 因子 +++ 的防晒乳有着创纪录的高需求,这种产品的成功销售有助于巩固花王的坚固的市场份额,这个数额稳定地保持在总销售额的11.2%。

在2000年,日本化妆品产业协会改变了对防晒产品的标记要求,影响了主要品牌在UVA/ UVB 防晒因子方面的趋势。因为当产品超过 SPF50高 SPF 水平之间的区别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协会引入一项新的规则,即把 SPF50 变成测量的最高水平,更高的防护程度将被标记为SPF50+。结果在2000和2001年较低 SPF 值的产品的重要性增加,并且不大容易找到 SPF 值超过 50 的品牌。以后具有较低 SPF 值的产品将变得越来越普通,因为制造商转向按照新的规则对他们的产品实行标准化,具有较低 SPF 值的品牌因为更适合于日常使用而获得更大的市场。

“白皙皮肤”流行

在西方国家,防晒用来在没有晒伤危险的条件下产生黝黑的肤色;但是在日本却不一样,对日晒防护产品的需要主要由保持皮肤尽可能白皙的愿望来推动。“白皙美人”继续流行,促使人们使用具有最大紫外线防护能力的品牌来防止黑斑和雀斑的形成。而且,在1997—2001年时期的后半阶段也出现了一年到头都使用防晒产品的趋势,避免在一年的所有季节中有任何晒黑的危险。尽管最高销售额出现在夏天,商家认识到需求也延续到秋天和春季。

对美黑产品的需要在1997—2001年整个调查期间比较低的原因,还是这种对保持白皙皮肤的偏爱。然而在前几年,流行趋势发生了一个崇尚自动黑化者的小高潮,因为年轻的女性消费者追随她们喜爱的有自然稍黑肤色的通俗歌手偶像安室奈美惠,也千方百计地夸耀自己同样的暗肤色。尽管这一趋势在1997和1998产生一种暂时的繁荣,当时著名的风格有甘古罗(ganguro,皮肤晒黑)和雅马巴(yamamba,一种流行装扮——化妆荒诞、脚穿高跟鞋的少女炫耀自己的暗色皮肤)达到高峰,但是在2000和2001年随着这种时尚的不断降温,增长就缓慢下来。

与那些一年到头都有销售额入帐的防晒产品不同,对晒后护理品牌的需要仍然限于夏季,造成整个1997—2001年时期的销售不多。然而,在炎热的夏季天气里更多地使用防晒产品刺激了对晒后护理喷雾剂和洗液的需要,这些产品能呵护皮肤,防止皮肤变红。因此上年度市场表现出1.1%的增长,2001年刚刚超过100万日圆。

二、日晒防护品类预测

Euromonitor估计,在整个预期内日晒防护产品将稳定地增加,到2006年按不变值计算总共将增长5.3%,达到230亿日圆。防晒产品将得到最强劲的增长,创纪录的高需求来自妇女保持白皙皮肤的愿望。销售额将受益于全年的需求,而这种需求得到几乎每天使用防晒品以及抑制外貌瑕疵和雀斑的趋势的支持。由于在男性消费者中间缺乏对防晒品的兴趣,男人将继续在日晒防护产品销售额中占次要部分。最新产品投放市场将以妇女为目标,今后上市的产品大多具有皮肤增白成分。

环境问题将成为焦点

不断加强的环境意识将引起对阳光损伤效应的更强烈的关注,从而对未来的日晒防护产品销售额产生重要影响。媒体对臭氧层稀释的强烈关注,以及制造商关于防止皮肤变色和皮肤癌的广告活动,将助长提供这种功能的防晒产品的需要。此外,人们去海外度假的次数不断增加将提高防晒产品的销售额,因为消费者在临行前要选购他们信赖的品牌。

创新的形式激发新的兴趣

许多公司将通过向市场投放创新的防晒品形式并大力开展广告活动来实现销售额的增长,最值得注意的形式是啫哩和喷雾剂。预计啫哩投放市场由于光亮配方和更酷、更清新的应用会受到年轻一代防晒品消费者的极大欢迎。喷雾剂在以后两年内也将表现得更加出色,这是由于消费者对它们的新奇价值有高度兴趣。

高质量制剂

在预期内不油腻、光亮、透明的产品将大举上市,不久就会代替传统的浓厚霜膏和洗液。制造商将继续推动更光亮的防晒产品,它将与标准保湿剂有类似的一致性。随着防晒产品质量的继续改善,最终必将出现使用防晒品代替保湿剂的趋势。制造商将通过推出声称有先进科技成分和有效滤光材料、质量更高的产品来维持市场份额。登载形象鲜明的广告,将是支持新防晒产品品牌成功的关键因素。

障 碍

增长的障碍将是包括在婴儿护理产品销售额内的婴儿日晒防护产品重要性的不断提高。婴儿日晒防护产品,例如妮维亚UV Sunblock儿童防晒乳和Rohto Sunplay婴儿防晒乳,将刺激婴儿护理产品部门的增长,同时削弱日晒防护产品的增长潜力。专业婴儿产品被认为更加温和和更适合于敏感皮肤,母亲们将设法为她们的孩子提供这种产品来代替标准防晒品牌。此外,具有敏感皮肤的成年消费者也可能对婴儿日晒防护产品有越来越高的需求,这样也抑制了整个预期内日晒防护产品的增长前景。

除非流行趋势刺激对美黑产品的需要,否则在整个预期内这种产品不会有显著的销售额增长。传统的白皙皮肤始终被认为是美丽的,将仍然是最流行的,美黑产品的低需求将持续。

产品防护管理控制程序 第5篇

一、根据国务院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的规定和《国务院批转国家标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报告》中的有关要求,为了保障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促进生产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二、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已颁布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产品的生产、销售、检验、使用单位。

三、根据需要,劳动人事部和国家标准局共同委托有关科研等单位建立劳动防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站。各省、市、自治区劳动局和标准局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和需要,共同组织建立劳动防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并报劳动人事部和国家标准局备案。

劳动人事部会同国家标准局根据劳动防护用品生产企业数量和分布状况,负责协调和规划监督检验中心站和监督检验站的业务分工和各自承担的检验范围。

四、劳动防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站的职责是:

1.向生产劳动防护用品的企业颁发《产品合格证书》和《产品检验证》。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已规定颁发新产品鉴定合格证书的产品,可不再颁发《产品合格证》;

2.对领取《产品合格证书》和《产品检验证》的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发现产品低于国家标准时,视其具体情况给予批评、警告或通报,必要时可吊销其《产品合格证书》;

3.制订并公布检验实施细则和检验费收费办法,报有关部门批准;

4.及时提出产品质量检验结果;

5.监督检验中心站,负责对监督检验站的技术指导和制定统一的检验操作方法。

五、生产劳动防护用品的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组织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向劳动防护用品检验站申请《产品合格证书》,产品出厂前,应进行自检,并抽取一定比例的产品送交劳动防护用品检验站进行检验,领取《产品检验证》。

六、生产企业送交劳动防护用品检验站的受检产品样品,应由企业所以地区的劳动部门或标准化管理部门进行“封样”。

七、领取《产品合格证书》的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使产品质量长期保持稳定的工艺技术装备和健全的管理制度;

2.设有产品检验机构或专职检验人员。

八、劳动防护用品出厂时,必须取得劳动防护用品检验站发给的《产品检验证》,并有制造日期和产品说明书。

九、商业经销单位收购、销售的劳动防护用品,要符合国家标准,并具有《产品检验证》。

十、使用单位应购置、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并具有《产品检验证》的劳动防护用品。

十一、使用单位必须建立劳动防护用品定期检查和失效报废制度。

十二、劳动防护用品的生产、销售、检验、使用单位及有关人员,必须严格贯彻执行本办法。对因违反本办法的有关规定,而造成职工伤亡等严重后果者,要依法追究责任。

十三、各地劳动、标准化管理和商业部门,对执行本办法负责监督检查。

十四、本管理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放射防护与质量控制管理情况报告 第6篇

我门诊部领导高度重视放射室辐射装置安全与防护工作,加强日常监督与检查。

本我诊所放射室继续执行放射规章制度、辐射安全防护体系及应急预案,对放射室内硬件防护工作不断完善,如:联动红灯警示完好运行状态、警示牌悬挂,每日机器的运转、工作规范及流程井然有序。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射线防护知识普及和防护用品使用的宣传,制定了应急预案。

放射室的工作人员参加了监督所的防护知识培训,取得了相应的防护知识考核合格资质。工作人员防护落实到位,每季度射线剂量检测准确、及时记录。现用牙科X射线机遵守相关部门规定,进行了检测并将检测合格报告存档。

实验室安全防护和内务管理程序 第7篇

适用于中心所有检测实验室安全防护及内务管理。

3职责

3.1质量管理科负责组织实验室内务与“三废”处理监督检查工作。

3.2后勤科负责实验室水电安全、危险化学品采购及“三废”处理工作,负责消防、安全防盗、危险化学品贮存等监督检查工作。

3.3检测科室负责本实验室安全防护与内务管理、危险化学品采购申请与使用工作。4 工作程序

4.1 实验室应落实安全卫生责任制,确保实验室的良好内务、清洁卫生。

4.1.1 实验室应保持整洁,各种仪器、器皿、试剂等放置整齐清洁,标识清晰,玻璃、门窗擦拭干净,与检测工作无关的物品不得存放于实验室。

4.1.2 检测人员在实验室内应穿防护服,不允许穿防护服进入与检测无关区域。

4.1.3 实验室内禁止吸烟、煮食、用餐和干私活及做其他与实验工作无关事宜。

4.1.4检测区域应有明显标识,与办公场所分离,与检测无关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实验室,外单位人员联系业务工作应在办公室进行。

4.1.5 生物安全实验室等特种实验室人员必须遵守相关管理制度。

4.2 实验室安全防护管理

4.2.1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由中心分管领导负责的科室的逐级防火责任制和岗位防火责任制。

4.2.2 实验室和楼道内必须配置足够的安全消防设施,定期对设施进行检查保养,不得随意损坏、移位和挪用。

4.2.3 走道、楼梯、出口、消防安全通道等部位要保持畅通,严禁堆放物品。

4.2.4氢气、乙炔等易燃气体钢瓶必须安全隔离,按技术要求操作。

4.2.5 凡使用高压、燃气、电热设备,或使用易燃、易爆、剧毒药品作试验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离开岗位。

4.2.6各科室指定专人在每天下班前,对水、电、气、钢瓶阀门、门窗等进行检查,确信无隐患后方可离开。

4.3危险化学物品管理危险化学品主要指实验室使用的易燃、易爆、腐蚀性、剧毒、放射性等物品。

4.3.1 危险化学品的采购申请由检测科室提出,经中心主任批准,后勤科方可采购。

4.3.2危险化学品的采购、保管人员需经公安等有关部门专业培训。采购剧毒品需双人、凭许可证到指定单位(地点)购买提货。

4.3.3 应有专门库房或柜存放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库房或柜外应有明显的警示标

实验室安全防护和内务管理程序

志,配备一定的消防灭火器材并保持有效状态,严禁他人进入,严禁烟火,保管人员应掌握基本消防知识及所配备消防器材的使用。

4.3.4保管人员应及时对危险化学品进行验收、登记、入库, 双人双锁管理,保证门锁牢固有效,钥匙要妥善保管,不得委托他人代管。后勤科要定期或不定期检查。

4.3.5 危险化学品的领用应本着“用多少领多少”的原则,使用人员双人签名填写《危险化学品使用领料单》,经使用部门负责人同意。

4.3.6检测科室在配制、使用剧毒化学品时应双人同时在场并填写《危险化学物品配制使用记录》,剧毒品溶液应有明显标识,暂时不用时要放入保险柜双人双锁保管。

4.3.7在实验室固定设施以外的场所使用危险化学品时,应保证运输、使用和存放的安全。

4.4 实验室“三废”处理的规定

4.4.1 中心“三废”处理由后勤科指定专人负责。

4.4.2每年由理化实验室对各实验室废水总排出口进行一次监测,按期将监测结果质量管理科审查备案。

4.4.3 各实验室有毒、腐蚀性及生物废液(物),必须经消毒或无害化处理后方可排放。

4.4.4 有机溶剂应尽量回收处理做次级使用,不能回收的要收集贮存,定期交“三废”管理人员处理。

4.4.5 过期、变质、报废的毒品或含毒样品及其他危险化学品不得随意丢弃污染环境,必须经过妥善处理确认其有毒化学成分已破坏或降解后,方能处理。

4.5 监督检查

各科室按职责对其内务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对于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予以记录,及时处理。

5支持性文件

5.2 《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程序》(××CDC/QP06:2007)

5.3 《在实验室固定设施外的检测工作程序》(××CDC/QP20:2007)

5.4 《记录(档案)控制程序》(××CDC/QP16:2007)

6记录

6.1《危险(剧毒)品领用记录》(××CDC/QBG22-01)

6.2 《危险(剧毒)品配制使用记录》(××CDC/QBG22-02)

6.3《实验室内务管理检查表》(××CDC/QBG22-03

6.4《实验室消防管理检查表》(××CDC/QBG22-04)

产品防护管理控制程序 第8篇

2006年被任命为帝斯曼营养产品部全球质量管理总监, 负责帝斯曼在饲料、食品、膳食补充剂、药品和个人护理品的原料供应工作。Stephan Heck拥有德国科隆大学化学博士学位, 曾在汉高和科宁德国公司及海外公司担任工厂经理、质量经理及环境健康安全经理, 现任帝斯曼营养产品部全球质量管理总监, 负责多个GMP项目, 并在“Quality for life品质生活TM”计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产高质量的食品配料始终是帝斯曼公司 (DSM, 简称帝斯曼) 一贯坚持的理念, 也是其多年来一直秉承的生存与发展之道。近年来帝斯曼围绕产品的质量安全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其中, 由帝斯曼营养产品部全球质量管理总监Stephan Heck博士提出的“Quality for Life品质生活TM”项目, 为帝斯曼赢得了业界的普遍好评。同时, 帝斯曼还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努力为生产高品质的产品保驾护航, 这些便是帝斯曼位居国际知名食品配料供应商前列的重要原因。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食品安全高峰论坛上, 记者见到了前来参会的Stephan Heck博士, 并就相关的问题对其进行了采访。

关注“品质生活”保障质量安全

记者:“Quality for Life品质生活TM”是帝斯曼公司近年来推出的新项目, 作为该项目的发起人, 请您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Stephan Heck:近年来, 食品工业迅速发展, 食品产业链的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 客户和消费者对食品、饲料和健康产品质量和安全越来越关注, 而使用安全的食品配料是生产高质量食品的基础。为满足客户和消费者的这种需求, 我们在2008年底提出了“Quality fo life品质生活™”理念。它的提出, 使我们的产品在许多重要方面 (包括质量、可靠性、可跟踪性、可持续性和安全性等) 达到了很高的标准。

基于“Quality for life品质生活™”的理念, 我们通过完全符合法规要求的操作来保障产品质量。比如使用综合的供应链方法来管理生产、交货的每个阶段, 此举不但能够确保为客户提供全面可靠的产品, 还可通过严格的流程记录来实现产品的可溯。另外, 我们在全球认可的GMP (良好生产规范) 的基础上制定了严格的安全控制标准, 让我们的生产做到“有法可依”。“Quality for life品质生活TM”所传递的信息除质量以外, 全球性流程、知识、技巧、高质量和道德标准也是我们关注的重要内容。

记者:据了解, 帝斯曼公司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一套非常完善和超前的系统, 能否给我们做一下简单的介绍?

Stephan Heck:基于对客户和消费者负责的考虑, 我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在这套体系中, 我们从食品供应链的角度出发, 通过加强过程控制, 确保整个食品供应链的安全。检测是这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原材料到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我们都设有全方位的指标检测, 例如我们设立了针对微生物及重金属的指标检测, 以确保原材料及各生产环节的安全。在这套系统中, 我们还专门引入产品的可追溯系统, 力求对概念产品、原料供应、生产质量控制、仓储、销售、售后的全过程进行跟踪记录, 保障食品的质量安全。

另外, 我们还建立了一系列的预案系统, 如产品的召回演练等, 旨在通过模拟召回演练, 使我们预先掌握可能发生的情况。比如在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 我们能在多长的时间内获得第一手信息, 以及如何制定应对策略等。这些预案系统明显地提高了我们应对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的信心。市场上每年发生的食品安全召回事件很多, 幸运的是, 到目前为止, 帝斯曼没有发生过一次真正的召回事件。最后值得一提的是, 沟通是这套系统有效运行的基础, 为此, 我们应用了一套SAP的ERP (企业资源计划) 管理系统。通过这套系统, 无论在全球的任何地方, 我们都可以及时地了解到所有的原材料及产品的位置及状态, 并且还能通过它进行信息的及时传递。一旦系统收到客户的反馈信息, 会根据信息反馈的内容及等级, 及时地通知到帝斯曼相应的高层负责人, 从这一点上, 可以看出帝斯曼对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视。

记者:帝斯曼营养产品部将“Quality for life品质生活™”理念运用到婴儿的产品开发管理中, 并为婴儿营养市场制定了新的质量等级标准, 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Stephan Heck:婴儿是一类特殊的群体, 从食物摄入量与体重的关系来看, 他们是潜在风险最高的一类消费者。针对他们, 我们对产品进行了改进, 并制定了新的质量等级标准, 针对产品检测的指标, 我们提高了相应的标准。比如在微生物检测方面, 我们提高了一些微生物检出的限量, 将标准减少一个数量级或不检出, 作为企业的内部指标, 该标准比行业或国际通用的标准更加严格;另外, 我们还额外增加了一些行业标准中通常不进行的微生物检测项目, 比如在常规检测中, 我们增加了坂崎肠杆菌、蜡状芽孢杆菌的检测。测试项目增加了, 标准也更加严格了, 正是因为这点, 我们在2009年获得了Frost&Sullivan婴儿食品全球卓越质量奖, 这充分体现了公众、业界和官方对DSM公司产品质量的认可。

帝斯曼加大在华投入抢滩中国市场

记者:近两年, 帝斯曼加大了在中国的投入, 先后投资建造了两家预混料生产厂, 请介绍一下相关的情况。另外, 新厂的质量保障体系如何?

Stephan Heck: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 是全球供应商重点关注的目标市场之一。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近年来, 帝斯曼增大了在华的投资。2009年3月, 帝斯曼产品营养部与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协议, 在长春投资建立了中国境内的第四家饲料预混料工厂, 并成立了帝斯曼维生素长春有限公司。该厂已于今年6月正式落成, 年产量可达15000吨。另外, 帝斯曼还与成都现代工业园签订了框架协议, 将在四川省郫县投资建立第五家在华动物饲料预混料工厂, 预计年产量将达到18000吨。在质量保证方面, 帝斯曼在全球的工厂都将遵循统一的标准。我们在新厂的规划和设计阶段, 就充分考虑到食品安全问题, 将食品安全体系融入到新厂的蓝图中。另外, 工厂从开始建设到正式投产, 都严格遵守公司在全球履行的先进安全健康环境标准, 以满足动物饲料预混料行业日益提高的对食品安全、动物营养和质量的要求。当然, 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 帝斯曼的全球食品安全标准仍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之中。

产品防护管理控制程序

产品防护管理控制程序(精选8篇)产品防护管理控制程序 第1篇医疗投资有限公司文件编号XXX-QP7.5.11-2016版本号B/0文件名称产品防护控制程...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