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创造宣言》教学设计5则范文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10-111

创造宣言》教学设计5则范文(精选3篇)

创造宣言》教学设计5则范文 第1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明确作者就“创造”提出的观点,找出文章的论证线索。如何围绕观点选择材料。

过程与方法理解并学会运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处处”“天天”“人人”皆可创造,鼓舞学生做富有创造之人。

学习重点学习运用事例及道理论据驳斥错误观点,从而得出正确观点的驳论方法。

学习难点理解并学会运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生活中,很多同学对自己缺乏自信,而许多人在遭遇到人生挫折或陷入事业、人生的低谷时,难免也会丧失自信心。如何重树自信,创造或重新开创自己灿烂的人生,是我们所关注的问题。陶行知先生的这篇《创造宣言》,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一、助学资讯

作者简介: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现代著名教育家。毕生从事平民教育事业,提出“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的口号,并且真正做到身体力行,同贫苦学生同劳动、同甘苦。鉴于陶行知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创造性的工作业绩,毛泽东称赞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尊称他为“万世师表”。主要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等。

二、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中伤(zhòng)遁词(dùn)懦夫(nuò)豢养(huàn)灌溉(gài)

2、理解词语。

鲁钝:愚笨,不敏锐。

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自暴自弃: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

山穷水尽: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走投无路: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

三、整体感知

1、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

第一部分(1~4):引出论题:人类离不开创造。

第二部分(5~11):作者驳斥了几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并得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结论。

第三部分(12~15):以东山樵夫为例,指出创造要从点滴做起,要让创造之神常驻心中。

第四部分(16):发出创造宣言,表达献身创造的强烈愿望。

2、文章题为《创造宣言》,那么作者的宣言是什么?

作者在文章结尾,充满激情地道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环节三

一、朗读课文,深入理解内容。

1、本文属于驳论文,作者主要针对哪几种错误观点进行反驳?

在文章中,作者围绕五种“不能创造”的借口,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驳。

这五种借口是①环境太平凡②生活太单调;③年纪太小;④太无能;⑤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

2、作者是怎样对错误观点进行批驳的?

作者主要运用了典型事例与名言警句来进行反驳。即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这两种论证方法。

3、文章提出了作者自己怎样的观点?

作者在批驳了五种错误观点后,直接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鼓励人们进行创造。

二、品读课文,体会语言特色。

1、文章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结合课文加以分析。

文章主要运用了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记叙主要指文中摆出具体事例时所运用的表达方式。议论则是对事例进行分析或表达观点时采用的表达方式,如批驳了第二个错误观点后的简单总结,又如批驳了第五个错误观点后的分析。

2.品味文章语言,分析文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排比

A、“有人说……不能创造”五个段落。

突出强调缺乏自信的危害性。

B、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苏联的国歌,产生了《尼赫鲁自传》。

强调在单调的恶劣环境中一样可以创造出惊世之作。

C、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尔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

强调有志者排除万难也可取得巨大成就。

D、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

强调开辟生路首先靠的是勇气。

E、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强调创造是每个人都拥有的基本能力。

F、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

强调没有创造力就如同没有了生命力。

G、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强调任何一点的创造力,都会促进成就的取得。

(2)比喻

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

在这句话中,作者把勇气比作斧,把智慧比作剑,把信念和意志比作金刚,说明了当陷入绝境,走投无路时,只有勇气、智慧、信念与意志,才能使人绝处逢生,闯出一条生路。

3、语言特点:本文叙议结合,运用大量的排比,层层深入地剖析了缺乏自信的危害,鼓励我们树立自信,勇于创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鼓动性。

文章主旨

作者运用典型事例和名言警句对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展开了有力的批驳,提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最后发出了只要有一丝热情,一滴血汗,都应该创造,都能够创造的创造宣言。

教学板书

创造宣言陶行知

引出论题:人类离不开创造。

先驳后立:“处处”、“天天”、“人人”皆可创造。

进一步指出:创造要从点滴做起。

创造宣言:用“汗”“血”“热情”去创造

拓展延伸

读了陶行知的《创造宣言》,你对“创造”这一话题有了怎样的感悟,请你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创造”的认识。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较好地体现了本课教学重点,即理清文章思路,品味文章语言特色。采用了以自学为主的方法,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能快速弄清文章层次,教师稍为点拨,就厘清了文章的论证方式,最后共同研讨学习了本文的精妙语言,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创造宣言》教学设计5则范文 第2篇

1.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

2.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驳斥错误观点,从而得出正确观点的驳论方法。

3.理解并学会运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4.树立创造意识,培养敢于创造的精神。

1.重点:学会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批驳错误观点的方法。

2.难点: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树立创造意识。

一、新课导入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探索中国人民教育的新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创造宣言》,看看他是如何阐述关于教育者如何创造的观点的。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的生字词。

崇拜(chóng)倘若(tǎng)监牢(jiān)

懒惰(duò)遁词(dùn)鲁钝(dùn)

懦夫(nuò)豢养(huàn)樵夫(qiáo)

灌溉(gài)自暴自弃(bào)

2.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

鲁钝:愚笨,不敏锐。

豢养:喂养。

自暴自弃: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

走投无路: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

3.作者链接。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归国后,他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探索中国人民教育的新路,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他推行平民教育,五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他在实践中创立的以“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他是享誉世界的中国教育家。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

2.文章思路是如何展开的?

【交流点拨】本文是驳论文,以驳论为主,采用先破后立的写法。先通过宗教家、美术家、教育者的创造来说明什么是创造,然后通过事例分别批驳了几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最后得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结论,即本文的中心论点。

3.学生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为文章划分层次。

【交流点拨】第一部分(1-4段):以宗教家、美术家与教育者对比,引出议论的话题,间接否定无自信的崇拜,肯定创造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5-12段):列举了几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并逐一反驳,得出结论。

第三部分(13-16段):以东山樵夫的故事为喻,说明丧失创造力的可悲下场,发出献身创造的号召。

(二)深层探究

1.第一部分涉及的人和事有哪些?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

【交流点拨】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美术家(罗丹)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教育者的最大成功是学生先生合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2.“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这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是比喻什么?这句话怎么理解?

【交流点拨】“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像”比喻众多教育对象,“画龙点睛”比喻使众多教育对象成才。全句的意思是:教育方法不当,可能使众多受教育者被毁;教育方法得当,可以使众多受教育者成材。

3.本文属于驳论文,第二部分中作者主要针对哪几种错误观点进行反驳?

【交流点拨】在文章中,作者围绕五种“不能创造”的借口,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驳。这五种错误观点是:①环境太平凡;②生活太单调;③年纪太小;④太无能;⑤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

4.作者是怎样对错误观点进行批驳的?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交流点拨】作者主要运用了典型事例与名言警句来进行反驳。也就是说,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这两种论证方法。说明处处都需要创造,天天都有创造的机会,人人都可以创造。

5.作者在文中引用的材料涉及哪些方面?

【交流点拨】文中的材料取自古今中外,涉及绘画、雕塑、文学、音乐、数学、物理、地理等领域。

6.作者的观点和感情是怎样的?从文中找出能表明作者感情的句子,并说明其在文中的什么位置。

【交流点拨】作者认为“创造是人类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而且他认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即使我们走两步退一步,也应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它在文章的中间部分(第11段)。

7.文章题为《创造宣言》,那么作者的宣言是什么?

【交流点拨】作者在文章结尾,充满激情地道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8.为获得教育的成功,教育者要注意哪些问题?

【交流点拨】教育者要注意的问题:①要敢于创造;②要有献身创造的精神;③要明确教育的创造目的;④要探索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⑤要鼓励学生创造;⑥要注意师生合作创造;⑦要注意集体创造的特点。

(三)品味特色

1.品味文章语言,分析文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苏联的国歌,产生了《尼赫鲁自传》。

【交流点拨】排比,强调在单调的恶劣环境中一样可以创造出惊世之作。

(2)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尔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

【交流点拨】排比,强调有志者排除万难也可创造巨大成就。

(3)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

【交流点拨】比喻,在这句话中,作者把勇气比作“斧”,把智慧比作“剑”,把信念和意志比作“金刚”,说明了当陷入绝境,走投无路时,只有勇气、智慧、信念与意志,才能使人绝处逢生,闯出一条生路。

(4)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交流点拨】排比,强调创造是每个人都拥有的基本能力。

(5)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

【交流点拨】排比,强调没有创造力就如同没有了生命力。

(6)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交流点拨】排比,强调任何一点创造力都会促进成就的取得。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多媒体课件出示有关霍金的资料)这里是有关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的介绍,他身残志坚,没有向命运屈服,创造出了属于自己不平凡的人生。请同学们对比自己的生活和环境,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创造宣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创造宣言》阅读练习含答案

2.《我的自律宣言》教学设计

3.《平凡者的创造》教学设计

4.宣言口号

5.服务宣言口号

6.车队宣言口号

7.青春宣言的作文

8.青春宣言作文

创造宣言》教学设计5则范文 第3篇

首届亚欧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发出《青岛宣言》

首届亚欧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2011年1月12日在青岛闭幕,与会的23个成员国代表一致通过了《亚欧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青岛宣言》。

《宣言》指出,各成员国政府应当重视行业企业参与,从而增强职业技术教育的吸引力。并倡议,以定期举办亚欧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为基础,建立国家间职业技术教育政策对话机制;为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合作,建议成立亚欧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专家委员会;建立跨国企业与所在国职业学校的合作模式并共享经验。

《宣言》还倡议,以共享经验为宗旨,鼓励亚欧成员国之间开展双边和多边的职业技术教育技术援助项目;以共享优质资源为目标,鼓励亚欧成员国之间开展专业课程开发、质量保证、教师专业发展、在先学习经历认可以及学习方法改进等领域的合作。

亚欧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由教育部、外交部和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于1月11日至12日在青岛召开,会议以“在新的全球经济形势下,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并促进就业”为主题,共有来自德国、英国、丹麦、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23个国家的行政官员、教育界专家及企业代表等200余人参加。

获批

高职教育首个纸包装专业获批

中国纸包装行业教学基地纸包装技术专业已于近日由贵州省安顺职业技术学院申请成功。纸包装技术专业将于2011年秋季正式招生,这将是高等职业教育首次开设纸包装技术专业。

据悉,该专业将向纸包装行业输送具有合格的资格认证的专业人才,以满足行业对人才的日益迫切的需求。 针对目前纸包装企业迫切需要大量专业技术工人和专业管理人员的现状,今年5月,中国包装联合会纸制品包装委员会、上海美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将组织部分急需行业人才的企业高管,赴贵州省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实地考察与交流并招聘人才。

引入

上班式教学引入高职课堂

数据录入、点钞、打印单据、核对签章,这种典型的柜台业务场景,让人以为到了银行大厅,其实这里是北京财贸职业学院财会专业课堂的一幕。据了解,该校今年将尝试全新的高职教学模式——工作式教学。

据了解,2011年北京财贸职业学院财贸大楼落成,该楼将成为学生们上班式课程的实训基地。基地分商贸区、物流区、金融区、财会区、旅游区、艺术区等六大区域,每个区域都按上班场景设置。记者看到,在金融区根据学校专业设置了银行、股票交易大厅等。在商贸区,设置了超市、百货店、珠宝鉴定所等,学生们可以置身于工作环境中,学习技能。

据悉,该校以岗位核心技术、典型工作任务和规范的业务流程为内容,自主研发了36门岗位实训课程,將上班式教学正式引入职业教育课堂,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走俏

马术专业学生就业走俏

2011年1月12日,历经18个月训练,我国首批赛马大学生——武汉商业服务学院马术专业的14名学生,获得了东方神马集团颁发的策骑证书,这标志着他们正式成为东方马城的员工。

2008年,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在全国高校率先培养赛马人才,原定招生40人,实际录取近百名。2009年6月,经过选拔,18名马术专业班的学生,走进东方马城,成为我国首批大学生骑师班的学生。一年半的时间内,经过多次考核,14人顺利迈过策骑关。接下来,他们将再通过3至5个月的内部“试闸”和测试赛,转为见习骑师,取得参加正式赛马比赛的资格。而从见习骑师到骑师,则要在大型赛事中取得30个跑马第一的成绩。

据悉,该校首批马术专业大学生离毕业尚有半年,97名毕业生中已有九成学生找好用人单位。据介绍,在这些毕业生中,最俏的是骑师,除14名学生全部被东方马城“包揽”外,其次是赛事管理和马房管理的人才。我国现有各类马术俱乐部200多家,社会对赛马专业的人才需求达10万人,但现在赛马专业的学生实际只有1万人。

首个

首个创业MBA在天津亮相

天津工业大学近日正式启动创业MBA项目,专门培养社会急需的创业型人才,这是天津市高校优化MBA培养模式的大胆尝试。在项目启动仪式上,该校MBA中心还聘请了首批创业导师。

创造宣言》教学设计5则范文

创造宣言》教学设计5则范文(精选3篇)创造宣言》教学设计5则范文 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明确作者就“创造”提...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