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民间的天气谚语
常见民间的天气谚语(精选14篇)
常见民间的天气谚语 第1篇
天气谚语汇总1
1、东闪空,西闪雨。
2、蚯蚓堆粪,雨淋地湿。
3、白蚁灯下飞,大雨洪水至。
4、大搞棉花营养钵,适时早播还省种。
5、急雨易晴,慢雨不干。
6、柱石脚下潮有雨。
7、群雀洗凉,雨下大又强。
8、冻断麦根,挑断麻绳。
9、雪化水成河,麦子收成薄。
10、冰断麦根,牵断磨坑绳。
11、蛇过河,大雨滂沱。
12、黑蜻蜓乱,天气要旱。
13、久雨闻鸟鸣,不久即转晴。
14、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
15、春分春分,麦苗起身。
16、大雁清明始现,秋分绝见。
17、泥鳅静,天气晴。
18、秋天西风雨,东北晴。
19、蟋蟀上房叫,庄稼挨水泡。
20、日落黑云接,风雨不可说。
21、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22、云交云,雨淋淋。
23、南风不过午,过午连夜吼。
24、桐树叶子往下垂,两三天以内雨纷飞。
25、早雨晚晴,晚雨一天淋。
26、河里浮青苔,毕有大雨来。
27、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
28、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29、早上红云照,不是大风便是雹。
30、鸡愁雨,鸭愁风。
天气谚语汇总2
1、久雨冷风扫,天晴定可靠。
2、雾露在山腰,有雨今明朝。
3、泥鳅跳,风雨到。
4、还细偷针,大哩偷金。
5、有雨亮四边,无雨顶上光。
6、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
7、雹来顺风走,顶风就扭头。
8、将下雨:春看海口,冬看山头。
9、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
10、烟囱不冒烟,一定是阴天。
11、蚊子咬的怪,天气要变坏。
12、一日到暗,雨不断线,大雨明日见。
13、黑黄云滚翻,将要下冰蛋。
14、蚂蚁搬家早晚要下。
15、老云结了驾,不阴也要下。
16、冷得早,暖得早。
17、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
18、过了腊八,长一杈把。
19、急雨易晴,慢雨不开。
20、不怕阴雨天气久,只要西北开了口。
21、鸡早宿窝天必晴,鸡晚进笼天必雨。
22、蜻蜓飞得低,出门带笠。
23、水缸出汗蛤蟆叫,不久将有大雨到。
24、蚊子聚堂中,来日雨盈盈。
25、头发响,风一场。
26、雷声连成片,雨下沟河漫。
27、云低要雨,云高转晴。
28、云吃雾有雨,雾吃云好天。
29、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
30、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临。
天气谚语汇总3
1、炸雷雨小,闷雷雨大。
2、看田选种,看种.种田。
3、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
4、黑黄云滚翻,冰雹在眼前。
5、水里泛青苔,天有风雨来。
6、烂苔浮水面,不久风雨见。
7、早上红云照,不是大风便是雹。
8、黄河来水快蓄灌,莫待断流浇不成。
9、东风湿,西风干,北风寒,南风暖。
10、冷收麦,热收秋。
11、蜻蜓低飞有雨。
12、麻雀囤食要落雪。
13、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
14、立秋处暑,热死老鼠。
15、乌鸦唱晚,风雨不远,乌鸦头顶风。
16、蚂蚁搬家早晚要下。
17、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18、黑猪过河,大雨滂沱。
19、河里鱼打花,天天有雨下。
20、长虫过道,下雨之兆。
21、清明谷雨,寒死虎母。
22、日落红云升,来日是晴天。
23、风静郁蒸热,风雷必震烈。
24、电光乱明,无雨风晴。
25、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
26、蚂蚁搬家蛇过道明天必有大雨到。
27、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28、上昼薄薄云,下昼晒煞人。
29、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30、东风下雨东风晴,再刮东风就不灵。
常见民间的天气谚语 第2篇
2、麦到小满日夜黄。
3、风送雨倾盆,云过天暗昏。
4、天上勾勾云,地上雨淋淋。
5、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
6、正月初一一朝霜,一个棉铃两人扛。
7、红云日出生,劝君莫远行。
8、清明杨柳朝北摆,今年又是好庄稼。
9、早上朵朵云,下午晒死人。
10、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
11、云在东,雨不凶;云在南,河水涨。
12、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
13、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14、大雪兆丰年。
15、六月盖被,有谷无米。
16、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
17、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
18、春雪填满沟,夏田全不收。
19、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
英语中天气谚语的翻译策略 第3篇
一、英汉语中的词汇意义等值
从词汇意义等值的角度看, 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一) 不完全等值
一些词汇在一种语言中有内涵意义, 在另一种语言里则没有内涵意义;一些词汇所指意义或字面意义相同;一些词汇所指意义或字面意义相同, 内涵意义或隐含意义却截然不同;一些词汇在两种语言中的修辞范畴不同。
(二) 完全等值
由于人们的生活时间还是要遵循一定的普遍规律, 所以, 英汉民族中具有共同的特征, 在语言中也具有相对具体的共同体现, 这就再现了语言的共通性, 比较真实客观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
(三) 完全不等值
词汇的完全不等值是指一种语言中存在的词汇在另一种语言中没有与其概念相对等的等值物, 即没有完全对等或符合度高的词汇, 它们表示一个民族特有的事物。这种现象的形成归根结底是由于语言使用者民族文化特点与词汇形成的社会风气根源的不同。 (赵斌宁, 2006)
二、英语中天气谚语的翻译策略
由于英汉语言中的上述词汇意义等值情况, 必然给理解其语言等造成一定的障碍, 要在目的语言和母语之间寻求绝对的词汇等值是不现实的。另外, 英语中的天气谚语是人民经验和智慧的集中体现, 本身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 对于英语中天气谚语, 需要一些翻译策略:加词法、减词法、直译法、意译法和直译加注法。
(一) 和rainbow有关的天气谚语
chase rainbows (白日做梦;想入非非)
例句:Stop sitting there chasing rainbows.Get out and do some work.
译文:别坐着想入非非了, 出去干点活。
(二) 和cloud有关的天气谚语
on cloud nine (飘飘然;得意忘形)
例句:The couple seemed to be on cloud nine.
译文:那对夫妇看上去极其幸福。
(三) 和wind有关的天气谚语
know which way the wind blows (了解情况)
例句:It is as well to know which way the wind blows.
译文:最好知道风吹往哪个方向。
(四) 和rain有关的天气谚语:
save for a rainy day (未雨绸缪)
例句:It also requires a stronger social safety net that reduces the need for Chinese households to over-save for a rainy day or old age.
译文:这还需要建立强大的社会安全体系, 使中国家庭减少后顾之忧, 不再需要为筹措备用金或退休养老而未雨绸缪。
It never rains but it pours (不鸣则以, 一鸣惊人;祸不单行)
例句:First my car broke down, and then I lost my key.It never rains but it pours.
译文:一开始我的车抛锚了, 接着我又把钥匙丢了, 真是祸不单行。
right as rain (非常健康;毫无问题)
例句:She's as right as rain.I saw her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and she looked great.
译文:她身体相当健康。我前天看到她的时候她气色看起来极好。
(五) 和snow有关的天气谚语
be snowed down (工作太多做不过来)
例句:I've been snowed down by my work!
译文:我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
三、结束语
英语谚语最集中、最突出地体现了语言所蕴涵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底蕴。对于英语中的天气谚语, 需要一些翻译策略:加词法、减词法、直译法、意译法和直译加注法, 我们应当好好运用。
摘要:天气谚语不仅具有日常英语词汇的一般特征, 而且具有自身专业性的特点。因此应根据其特点进行翻译, 这样译文才能达到“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本文从英语中天气谚语的词义选择入手, 详细讨论了英汉两种语言词汇意义等值的几种情况, 并得出英语中天气谚语的相应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天气谚语,词义,选择,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马小梅.英语天气词汇的隐喻用法[J].大学英语, 2005 (2) .
[2]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3]包慧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4]张舍茹.英汉互译中文化差异造成的词汇空缺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20) .
天气谚语:民间“天气晴雨表” 第4篇
人生活在大气之中,天气气象条件是影响人体生理、心理感觉的一种重要因素。人类适宜生存的气象要素范围是有限的,当气象要素高于或低于一定的阈值时,就会对人类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引起身体的不适、情绪波动,进而诱发疾病,促使旧病复发等。
天气民谚指导健康管理
早在2000年前,人类就开始观察天气与健康的关系了。我国《黄帝内经·素问》就阐述了天气、气候对人体健康与疾病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如书中“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就强调了人与自然界阴阳四时气候变化息息相关,人与自然界四时气候变化是一个动态的整体。
一些研究表明,气温过高或过低可以引发多种疾病,甚至死亡。例如,大家都知道夏季当气温接近或高于人体温度时,如果身体不能及时散热,就会发生中暑。气温过低,可以造成冻伤,支气管炎的发病指数随温度的下降而增加,在最冷月份发病最多。天气民谚中,有许多是预报温度变化的,如“奇热必有奇寒”是指入冬以后如果持续温暖,则一旦冷空气袭来,降温可能剧烈、持久。放眼于更长的时间范畴,如果连续数年暖冬,就得留心终归会来一个寒冬。天气民谚教会我们初步识冷暖,让我们对温度变化易引起的疾病能够提早预防。
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气压的高低有关系。民谚中有“天气闷热不舒服,有雨不过午”的说法,即下雨前空气中水汽增大,气温湿热,人体中的水分和热量不易散发,因而会引起不舒服的感觉。
空气湿度的大小,也直接影响人体各种生理机能。从民谚“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可知,不同风向的风会对当地的空气湿度产生不同影响。空气湿度大,流脑发生率低;但相对湿度过高,人体会缺乏自控力,感到烦躁不安;干燥空气使鼻腔、气管黏膜脱水,弹性下降,容易出现鼻腔流血。
《金匮要略》说:“风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这说明风对人类健康也具有二重性,当然此处的风并非单一指气象意义上的风。有研究表明,死亡高峰时段多与风速高峰时段有关。
天气条件及其变化不仅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对人的心理情绪方面的影响也非常明显。有利的天气条件,可使人们情绪高涨、心情舒畅,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而不利的天气条件,则使人情绪低落、心胸憋闷、懒惰无力,甚至会导致一些疾病和异常行为。例如,高温、高湿、阴雨以及一些异常天气都不利于人的心理健康。资料表明,连阴雨天气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影响。古语说“天昏昏令人郁郁”,意思就是在阴雨连绵的季节,人们的精神较懒散,心情也不畅快,影响工作效率。研究发现,阴雨天气之所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主要是因为阴雨天气下光线较弱,人体分泌的松果激素较多,这样,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浓度就相对降低,人体神经细胞也就因此“偷懒”,变得不怎么“活跃”,人也就会变得无精打采。
各地流传的天气民谚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天气气候有所差异,因此天气谚语流传于全国各地,北起黑龙江,南至南海诸岛,东起东海,西至新疆、西藏,随处可见天气谚语。
例如南海的西沙群岛有不少关于台风的天气谚语,如“古龙晒太阳,不久台风狂(到)”,“古龙晒太阳”是指在太阳下方有一束橙黄色的黄带;东海同样有很多关于长、中、短期天气变化的谚语,如舟山群岛的“上灯遇风暴,稻花风吹落”,是说正月十三(上灯)到十八(落灯)如果遇上偏北大风,则预示着六、七月早稻扬花或收割的时候会有台风影响;新疆、西藏也都有不少天气谚语,如新疆南部的“冬雪大,来年春暖多风沙”,西藏的“春天风沙大,夏天雨水少”等。
天气谚语的内容非常丰富,有描述气候的,不少地方都有“十二月歌”、“九九歌”。如湖南省韶山地区就有“正月阴,二月星,三月四月大雷公,五月雨,六月晴,七月八月有大风,九月寒霜十月雪,十一十二寒潮节”;在华北和黄淮地区也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等。有些则反映了气象关系,“霜后暖,雪后寒”就是一例,意思是说,霜冻一般出现在冷空气侵袭后的高压控制下,霜后多是风小、天晴、阳光明媚的天气,自然比较暖和;下雪常是冷空气的前锋和暖湿空气相遇产生的,冷空气的主力还在后面,而且雪对太阳辐射能吸收很少,这也是雪后寒的原因之一。
许多谚语是关于长期、中期、短期天气变化的,在长期天气变化的谚语中,又有关于旱涝、降水和冷暖趋势的,关于降水过程和冷空气活动的,以及关于稻冻、大风、冰雹、台风的等。
民谚预测天气也有局限
分散流传在广大群众当中的天气谚语,其中绝大多数均有深刻的科学道理。例如“久晴大雾阴,久雨大雾晴”的道理是:久晴时,空气中水汽一般较少,形成大雾的可能性很小,如果出现大雾,说明有外来暖湿空气向本地输送,天气将转阴雨;久阴时,空气中水汽一般较多,但因云层覆盖,地面热量不易散失,温度不会剧烈下降,也不容易出现大雾;如果出现大雾,说明天空云层消失,天气将转晴好。又如预报近日晴天的天气谚语“早要天穿顶,暮要四脚悬”的科学道理为:晴天的夜间在地面可凝成低雾,但不可能成云,故第二天早上“天穿顶”——无云,这是天气晴好的保证;晴天午后还可生成一些云彩,但地平线附近是悬空的、干净的,这种云如产生在本地,不久会消失,所以“四脚悬空”也是未来天气晴好的征兆。
其他天气谚语也大都存在着一定的科学性,它是世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现代气象科学的摇篮。由于它既能预测天气又具有简便、实用的优点,因而在我国已流传了数千年,至今仍在人民群众中流传、使用,并得到补充和发展。在气象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它对气象预报工作,仍有不可忽视的参考价值。
但这种来自民间经验的预测天气的方法也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用天气谚语预测天气实际上是凭人的视觉、听觉、感觉和经验,过于主观,缺乏定量数据;其次,这种预测通常只能对即将到来的天气变化做短期的预测,很难做到对一个天气变化整个周期的预测,即使有推测也不一定准确。如山东省气象局曾通过对比分析1977~2004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与次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济南20时地面观测资料,对天气谚语“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进行验证,结果发现,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不一定雪打灯,而八月十五与正月十五都能看到月亮的现象出现较多。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一个地方的看天经验,仅适合于当地或本地区,视野局限在头顶上的一块天地,看不出天气系统的移动,更不能了解天气演变的物理过程。如台风在离我国几千公里以外的洋面上形成、发展,台风何时形成?沿什么路径移动?将从何处登陆影响我国?这些用天气谚语是无法作出准确的预报和判断的。
现代气象学指出:世界风云变幻不是一个地方、一个局部起决定作用的,而是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大气综合运动、互相影响的结果,只凭人的视觉、听觉、感觉和经验,或者说根据天气谚语,是无法知道距离遥远的地方正在出现和将要出现什么祥的天气的。另外,用天气谚语预测当地天气,也只能得出定性的结果、无法得到定量的结果。
虽然有其局限性,但是来自民间的丰富多彩的天气谚语仍然是宝贵的智慧财富。我们如果能熟识这份来自民间的“天气晴雨表”,并结合现代的科学的天气气象预报,就能够更好的顺应自然界四时不同季节气候变化,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长久保持身心健康。
(摘自《大众健康》)
民间形容天气的谚语 第5篇
1、久雨雾晴,久晴雾雨。
2、东风急,备斗笠。
3、雷轰天顶,虽雨不猛。
4、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5、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下。
6、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
7、云吃火有雨,火吃云晴天。
8、三亩棉花三亩稻,晴挨好,雨挨好。
9、早晨云挡坝,三天有雨下。
10、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11、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
12、早晨东云长,有雨不过晌。
13、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
14、瓦块云,晒死人。
15、云行北,好晒谷;云行南,大水漂起船。
16、春旱谷满仓,夏旱断种粮。
17、早怕东南黑,晚怕北云推。
18、昼雾阴,夜雾晴。
19、大雾不过三,过三阴雨天。
20、一雾三晴,重雾三日必大风。
21、狗泡水,天将雨;鸡晒翅,天将雨。
22、晴天不见山,下雨三五天。
23、不怕阴雨天气久,只要西北开了口。
24、雷公岩岩叫,大雨毛快到。
25、早刮东风不雨,涝刮西风不晴。
26、雷声绕圈转,有雨不久远。
27、炸雷雨小,闷雷雨大。
28、久雨闻鸟鸣,不久即转晴。
29、一日黄沙,三日雨。
30、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31、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32、三日东风,九日雨。
33、大水无雷,浸崩屋。
34、肥料到处有,就怕不动手。
35、不怕旱苗,只怕旱籽。
36、清早起海云,风雨霎时临。
37、早晚烟扑地,苍天有雨意。
38、无风起横浪,三天台风降。
39、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
40、星星眨眼,有雨不起。
41、南风不过午,过午连夜吼。
42、日落西风住,不住刮倒树。
43、河里泛青苔,必有大雨来。
44、天早云下山,饭后天大晴。
45、晚看西北黑,半夜看风雨。
46、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
47、云钩向哪方,风由哪方来。
48、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
49、空山回声响,天气晴又朗。
50、日落射脚,三天内雨落。
51、龟背潮,下雨兆。
52、天上拉海纤,下雨不过三。
53、高粱熟,收稻谷。
54、南风若过三,不下就阴天。
55、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
56、好中秋,好晚稻。
57、朝怕南云涨,晚怕北云堆。
58、风大夜无露,阴天夜无霜。
59、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60、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
61、风头一个帆,雨后变晴天。
62、冷得早,暖得早。
63、六月多星,天必晴。
64、水缸穿裙,大雨淋淋。
65、久雨冷风扫,天晴定可靠。
66、夜星繁,大晴天。
67、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68、西北恶云长,冰雹在后晌。
69、天上豆荚云,不久雨将临。
冬天天气的民间谚语 第6篇
1. 大雪纷纷落,明年吃馍馍。
2. 冬有三天雪,人道十年丰。
3. 雪后易晴。
4. 冬看山头,春看海口
5. 大雪封地一薄层,拖拉机还能把地耕。
6. 半上午插犁,半下午停,中午前后把地耕。
7. 今年大雪飘,明年收成好。
8. 冬雪消除四边草,来年肥多虫害少
9. 机器用罢跟检修,日后再用就顺手。
10. 瑞雪兆丰年
11. 雨水泥泞溅一身,冰地摔倒伤骨筋。
12. 雪有三分肥。
13. 下雪不冷化雪冷。
14. 冬看山头,春看海口
15. 麦浇小,谷浇老,雪盖麦苗收成好。
16. 雪落有晴天。
17. 冬有三天雪,人道十年丰。
18. 立冬补冬,补嘴空
19. 麦盖三层被,头枕馍馍睡。
20. 大雪封了河,船民另找活;大雪河未封,船只照常通。
21. 立冬田头空
22. 冬无雪,麦不结。
23. 立冬,青黄刈到空
24. 今冬麦盖一尺被,明年馒头如山堆。
25. 冬有三白是丰年。
26. 雪后易晴。
27. 飞沙走石九降风
28. 冬有大雪是丰年。
29. 飞沙走石九降风
30. 飞沙走石九降风
31. 大雪半溶加一冰,明年虫害一扫空。
32. 牛羊啃一层,最少减一成。
33. 正月寒死龟,二月寒死牛,三月寒死播田夫。
34. 雪盖山头一半,麦子多打一石。
有关天气的民间谚语 第7篇
2、日暖夜寒,东海也乾。
3、鱼鳞天,不雨也疯癫。
4、江猪过河,大雨滂沱。
5、偏东风吹得紧要落雨。
6、谷雨不雨,交回田主。
7、急雷快晴,闷雷难晴。
8、顶风上云,不雨就阴。
9、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10、云低要雨,云高转晴。
11、风静闷热,雷雨强烈。
12、急雨易晴,慢雨不开。
13、星星眨眼,有雨不起。
14、直闪雨小,横闪雨大。
15、炸雷雨小,闷雷雨大。
16、雷轰天顶,虽雨不猛。
17、雷轰天边,大雨连天。
18、黑蜻蜓乱,天气要旱。
19、直雷雨小,横雷雨大。
20、月亮撑红伞,有大雨。
21、月亮撑蓝伞,多风去。
22、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23、乌龙打坝,不阴就下。
24、雨打五更,日晒水坑。
25、日落射脚,三天内雨落,
资料
26、燕子窝垫草多,雨水多。
27、朝有棉絮云,下午雷雨鸣。
28、春雾曝死鬼,夏雾做大水。
29、早晨地罩雾,尽管洗衣裤。
30、木棉树开花,雨季要提前。
31、雨蛙呱呱叫,下雨必来到。
32、早晨天发红,海上警渔翁。
33、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
34、明天有雨落,今晚蚊子恶。
35、黄昏天发红,渔翁笑声隆。
36、蜘蛛张了网,必定大太阳。
37、鸡在高处鸣,雨止天要晴。
38、候鸟早飞来之年,雪较多。
39、四月初八晴,瓜果好收成。
40、六月大风台,七月作水灾。
41、有雨山戴帽,无雨河起罩。
42、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种。
43、乌云接日头,天亮闹稠稠。
44、早烧不出门,晚烧行千里。
45、前冬不穿靴,后冬冷死人。
46、有雨亮四边,无雨顶上光。
47、下雨走大街,台风走小巷。
48、朝霞不出门,晚霞走千里。
49、雷公岩岩叫,大雨毛快到。
50、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
谚语:口头传承的民间智慧 第8篇
水瓮穿了裙, 出门就淋人
从前乡村没有自来水, 家家户户都用大水瓮当储水器具。水瓮是用陶土烧制而成, 阴雨天一到, 水瓮就“未雨绸缪”, 在四周渗出细密的水珠, 就好像套了一层灰黑色的裙装, 颜色越重, 说明雨水来得越快, 也下得越大, 这时候就不要出远门了。
春分东南风, 当时就搬兵
春分一到, 气温逐渐升高, 风向渐变, 由常刮西北风转而常吹东南风, 伴随着雨水也日益充沛, 并且开始有雷声出现, 老百姓称雷声为“雷公搬兵”。
交了七月节, 夜寒白天热
这里的七月节是指七夕节, 与立秋节气前后相差无几, 这时的天气白日还有几分夏日的余威, 而到了夜晚, 寒意渐显, 需要加盖被褥了。
先下牛毛没有雨, 后下牛毛不晴天
夏日, 若是天空中先是飘起淅淅沥沥的牛毛细雨, 那十有八九下不了大雨;而若是大雨过后, 细雨如织, 则肯定会阴雨连绵, 难以放晴。
一麦顶三秋, 过晌就难收
俗话说, 抢麦夺秋, 小麦成熟后若不及时收割, 一场小雨就可能导致麦粒发芽, 辛苦多半年的果实就泡汤了;再则, 这时节经常下冰雹, 冰雹过后, 颗粒无收, 造成绝产。
冬天麦盖三层被, 明年枕着馒头睡
这里的“被”是指雪, 冬季降过几场大雪, 既冻死了麦苗上附着的虫卵, 又保护了根系免受寒风的侵袭, 明年一定是个丰收年。
庄稼重了茬, 不如戳狗牙
民间谚语于天气的关系 第9篇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90%的有雾的天气都是晴天,也就是说若前夜或早上出现大雾,当天很有可能会是晴天。这句话反映了大气的逆辐射作用。雾是大气中的水汽在气温比较低的情况下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大气中的尘埃杂质等颗粒上而形成的一种天气。雾有数种,最多的是辐射雾,其次是锋面雾。辐射雾形成的条件是:晴朗、微风、水汽丰富的夜晚,秋冬季节。锋面雾出现在暖锋过境前后,它是云中降落的雨滴在低空蒸发,使冷空气饱和凝结而成的。秋冬季,我国北方常在冷高压控制下,昼短夜长,晴朗、微风的夜晚多,而往往是晴天时,天空中云量少,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地面气温低,水汽容易饱和而成雾。这种辐射雾除天空有浓厚的降雨云系,天气逐渐由雾演变成雨外,一般在日出后逐渐消散。故有“十雾九晴”之说。谚语“早上地罩雾,尽管洗衣裤”也是这个意思。
2.一天北风三日寒
冬季时易出现的天气。冬季时我国北方不断有来自西伯利亚的亚洲高压来袭,在这种反气旋过境过程中会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南方可能有降水发生。在蒙古冷高压的前缘,经常存在冷锋。冷锋过境时常出现偏北大风。冷锋过后,在高气压控制下,风速减小,出现晴朗、寒冷、少云天气,可稳定维持两三天。但这时的气温已比冷锋过境前要低的多。人们常把这种天气过程叫做“一天北风三日寒”。
3.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霞是日出日落前后,太阳光通过大气层,被空气分子散射出现的天气现象。日出前后在东方天空中看到的霞称为朝霞,日落前后在西方天空中看到的霞称为晚霞。大气中水汽含量越多霞的颜色越鲜红。日出时东方出现鲜红的朝霞,表明大气中水汽多,是天气将要转雨的征兆;日落时西方出现大红色或金黄色的晚霞,表明我地表低层的尘埃经过阳光的反射出现了晚霞,所以外出就不用担心了。这与“早霞雨,晚霞晴”是同一个意思。
4.春寒致雨,春暖致晴
春天天气冷热不定,冷的天气一般都是由于西北来的冷空气刚刚南下,还没变性而造成的,但春天是由冬季向夏季的过渡季节,暖空气相对比较活跃,并且暖空气的势力一次比一次强,有冷空气南下时,在冷空气和暖空气的交界地带就会形成锋面而发生降水。反过来,如果天气暖和,则说明该地在单一的暖气团控制下,或原来南下的冷空气已经变性,没有冷暖空气交汇,所以天气晴朗。故有“春寒致雨,春暖致晴” 一说。
5.春天孩儿面,一天脸三变
这句谚语反映的是春季天气变化多端,忽阴忽晴,忽风忽雨,好像小孩子一样,“哭笑”无常。这是因为春天来到后,地面气温开始回升。同时南方暖空气逐渐向北推移,这种来自南方的暖空气湿度较大,只要有机会抬升,就会成云致雨。这期间,北方冷空气势力仍十分强盛,冷暖空气经常变化,所以就产生了多变的天气,这是春季的一般规律。
6.一场春雨一场暖
因为春季是由冬季向夏季的过渡季节,冷暖空气活动频繁,春天南方暖空气势力逐渐增强,隔几天就向北输送一次,当它与北方冷空气在长江下游一带交汇,就形成一次次的降水。但最终是冷空气势力渐渐减弱,而暖空气势力却日益增强。一次次暖空气北上,温度一次比一次高,每次春雨过后,人们就有了“一场春雨一场暖”的感觉。7.一场秋雨一场寒
一进入秋季,气候改变很明显,这时天高云淡,风吹来觉得凉爽,不像夏天那样炎热。同时北方冷空气常常南下与南方暖湿空气相遇就形成了锋面,造成降雨。一次次冷空气的入侵,常造成一次次的降雨,降雨过后,冷空气占据该地,使得气温降低。另外,在太阳直射光线逐渐向南移时,地面吸收的热量一天天减少,这也有利于冷空气的增强和不断南下。
8.“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水凄凄;云往南,雨成潭,云往北,好晒谷。”
云是天气的招牌,云的形状、高低、移向直接反映了当时天气运动的状态,预示着未来天气的变化。这句谚语反映的是我国温带地区人们根据云的移动来判断天气变化状况。云向东和东南移动,表明高空吹西到西北风,故有“云往东,一场空 ” 即无雨。“云往西”一般出现在夏秋之交,云从东或东南海面上伸展过来,所以会有“水凄凄”了。云向南移,说明冷空气南下,冷暖气团交汇容易致雨,所以“云往南,雨成潭”。云向北移,表明本地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无雨,便“好晒谷”了。
9.冬南夏北,转眼雨落
这句农谚,意思是说:冬天吹东南风,夏天吹北风,风力较大,那么不久就会下雨。这实际上是冷暖空气相遇形成的锋面雨。冬天,因冷空气密度大,很干燥,在这种冷而干燥的空气控制下,冬天多晴好天气;一旦吹起了南风,南风来自海洋,又暖又潮湿,与冷空气相遇时,就会形成锋面,暖湿气流在锋面上爬升,形成降雨。夏天,由于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天气以晴热为主,北方一旦有冷空气入侵,吹起北风,那么冷热空气相遇时,就会下雨。
10.云向西,穿蓑衣
云层如果从西向东移动,天气晴好;云层从东往西移动,天气将要阴雨。这里指的云层,主要是指气旋(即低气压)区域里的低层云。在气旋中,由于气压比周围地区低,因此四面八方的空气就会流向中间,产生气旋风,气旋本身一般从西向东移动的。这样,气旋前部的风偏东,后部的风偏西,而较低层云的飘动,主要是跟随风的方向的。所以,我们看到的云从东向西移动,说明这一地区正处在气旋前面,气旋即将移到此地,天将阴雨,要“穿蓑衣了”。相反,如果云层是从西往东移动,则告诉我们已处在气旋的后部了,气旋即将过去,天气将转晴变好。
11.东虹晴,西虹雨
降雨前后,当太阳高度比较低时,在雨幕背景的天空中,有时看到一条彩色的内紫外红或内红外紫的圆弧形条带,这种彩弧称为虹。虹的出现与天气变化密切相关,虹在东方,表明在东边的大气里有雨存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处在盛行西风带下方。盛行的西风带跨越的地理纬度为北纬30°N-50°N,厚度离地面 3-13km。因此地面天气系统受高空西风带的西风的引导是由西向偏东方向移动的。东方的坏天气只会越来越往东移去。如果虹在西面,表明在我们西边的大气里有雨,随着大气的运动,雨将逐渐向东移过来。因此就有“东虹晴,西虹雨”的说法。
12.露水起青天
谚语“露水起青天”是说早上有露水,当天是晴天。因为露是晴天的产物,露出现在晴朗无风的夜晚,此时地面辐射强,降温较明显,贴近地面层空气的温度也下降得快,这样,空气中所含的水汽达到饱和,而多余的水汽就在地面上、草上和地面附近的物体上凝结成小水珠,这就是“露”。有露的早晨,天气较稳定,当天一般天气晴朗,所以民间有“露水起青天”的说法。
13.小满不满,黄梅不管
民间天气谚语 第10篇
民间关于天气谚语有哪些呢?各位可以看看下面的谚语,一起了解一下吧!
民间关于天气谚语
1、夏至东风潮,麦子水里涝。
2、夕阳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3、水缸发潮,阴雨就到。
4、八月十五洒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
5、灶烟不起,必定下雨。
6、早霞不出门,晚霞走千里。
7、有钱难买五月早,六月连雨吃饱饭。
8、黄鼠堵洞口,下雨没多久。
9、小署大暑,灌死老鼠。
10、鸡鸣山戴帽,农民睡大觉。
11、蛤蟆早叫晴,晚叫阴,半夜叫,不到明(雨)。
12、东虹忽雷西虹 雨,南虹过来发大水。
13、扑地烟,雨连天。
14、蜜蜂采花忙,短期有雨降。腰酸疮疤痒,有雨在半晌。
15、夕阳云里边,雨在半夜间。
16、天上扫帚云,三天雨淋淋。
17、南闪火开门,北闪有雨临。
18、青蛙叫,大雨到。
19、九九有雪,伏伏有雨。
20、夕阳西山黄,来日风要狂。
21、夕阳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22、蚂蚁搬家,蛇溜道,老牛大叫雨就到。
23、天气热如蒸,不雨就是风。
24、茄子翻秧,雨不过晌 。
25、夏雨少,秋霜早。
26、燕子低飞蛇过道,蚂蚁搬家雨就到。
27、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
28、棉花云,雨快淋。
29、正月二月雪长流,五月六月渴死牛。
30、冷生雨,热生风。单耳风,双耳阴。
31、腰酸腿困疮疤痒,大雨就到一半晌。
32、蜻蜓飞得低,出门带 笠。
33、春雨贵如油,夏雨遍地流。
34、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
35、烟不出门,阴雨来临。
36、雷阵雨,三后晌。
37、老鹰叫水缸阴,如要不信拔艾根。
38、早晨起风黑了住,半夜起风刮倒树。
39、日晕阴,月晕风。
40、南风怕夕阳,北风怕天明。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
41、狗晒肚皮,雨到没急。
42、老鹰高空盘旋叫,转阴降雨先预报。
43、秋前秋后一场雨,白露前后一场风。
44、泥鳅静,天气晴。
45、厕所翻缸,雨水要降。
46、清明前后一场雨,好似秀才中了举。
47、早上地罩雾,尽管洗衣裤。
48、闷雷拉磨声,雹子必定生。阴雨亮一亮,还要下一丈。
49、小蚂蚁搬家早晚要下。
50、日出太阳黄,午后风必狂。星星水汪汪,下雨有希望。
51、小蚂蚁搬家猪叼柴,燕子扑地大雨来。
52、小麻雀滚土 洗个澡,下雨日子远不了。
53、夕阳胭脂红,无雨便是风。夕阳黄澄澄,明日刮大风。
54、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55、鸡在愁,高尖叫,夏雨冬雪要来到。
56、重阳无雨盼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
57、②长期气象预报。
58、泥鳅跳,雨来到。
59、高粱尿尿,雨要来到。
60、天上勾勾云,地下雨淋淋。
61、夕阳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62、冷得早,暖得早。
民间天气谚语 第11篇
2、棉花云,雨快淋。
3、日落胭脂红,无雨便是风。日落黄澄澄,明日刮大风。
4、鸡风,鸭雨。
5、鸭子回笼早,雨天将来到。
6、扑地烟,雨连天。
7、蚂蚁垒窝要下雨。
8、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9、蚊子咬得怪,天气要变坏。
10、今日公鸡早进笼,明天太阳红彤彤。
11、泥鳅静,天气晴。
12、闷雷拉磨声,雹子必定生。阴雨亮一亮,还要下一丈。
13、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
14、鱼鳅静,天气晴。
15、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
16、长虫过道,下雨之兆,蛤蟆哇哇叫,大雨就要到。
17、头发响,风一场。
18、花蚊子咬人,雨将临。
19、蛤蟆氽,有“暴”来(风雨)。
20、瓦块云,晒死人。
21、燕子低飞蛇过道,不久大雨到。
22、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23、鸭子潜水快,天气将变坏。
24、老牛抬头朝天嗅,雨临头;马嘴朝天,大雨在前。
25、南闪火开门,北闪有雨临。
26、日出太阳黄,午后风必狂。星星水汪汪,下雨有希望。
27、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
28、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
29、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30、河里浮青苔,毕有大雨来。
31、晚上吹南风,明天太阳凶。
32、蚂蚁搬家有大雨。
33、青蛙叫,大雨到。
34、早蚯迎太阳,晚蚯落一场。
35、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36、蜻蜓成群飞,雷雨要来临。
37、蜘蛛张网天气好,蜘蛛收网天落雨。
38、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39、早晚烟扑地,苍天有雨意。
40、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41、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蝼蛄唱歌,天气晴和
42、鸡不回笼要落雨。
43、雨中知了(蝉)叫,报告晴天到。
44、雨打五更,日晒水坑。
45、久雨冷风扫,天晴定可靠。
46、重阳不打伞,胡豆麦子光杆杆。
47、卡蚁(一种昆虫名)成团有“暴”来。
48、泥鳅跳,大雨到。
49、日垸长江水,夜垸草头枯。
50、冻惊蛰,晒清明。
51、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
52、泥鳅跳,雨来到。
53、冷得早,暖得早。
54、蛇过河,大雨滂沱。
55、蝼蛄叫,晴天到。
56、蚂蚁搬家早晚要下。
57、满天乱飞云,雨雪下不停。
58、蜜蜂采花忙,短期有雨降。腰酸疮疤痒,有雨在半晌。
59、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
浅析藏族民间谚语 第12篇
藏族民间谚语有着悠久的历史,自藏族人民具有智慧以来沿袭至今,是藏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据藏文史料记载,公元9世纪就有一部《松巴谚语集》,记录了一批经典谚语。公元11世纪藏传佛教葛当派高僧博多哇善于引用谚语,而后由其弟子将这些谚语整理、记录成书,名为《喻法宝聚》。1981年以来,开始有民间文学爱好者择优收集各类谚语,到1988年在文化“三集成”活动中,共收集、整理了上千条谚语。
藏族民间谚语是藏民族集体创作并口头流传的艺术型短语,其寓意精辟、语言通俗。它的结构固定、含义深刻、 富有说服力、涉及面广,是对伦理、道德风尚、人际关系、 因果报应乃至自然现象等社会生活及生产劳动的各个方面的经典演义,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藏族民间谚语格式和词语比较固定、句式短小、语言精练、比喻生动、富有哲理,句式上以两句构成的最多,亦由三句组成,常用比喻、夸张等手法表达,内容包含格言、歇后语、顺口溜。就其反映的内容大致可分为 : 赞美、歌颂、 实践、经验、团结、友爱、讽刺、劝诫、道德、处世、爱情、 婚姻、农物、气象等类型。
一、主要类型:
1、歌颂·赞美类。如:太阳的光芒温暖了大地,月亮的光芒驱散了黑暗等。
2、实践·真理类。如:口说好比一泡水,实践才是一粒金等。
3、团结·友爱类。如:乐时同骑骏马、苦来共负重担等。
4、经验·教训类。如:骏马的跑道平了好,裁缝的针脚直了好。
5、道德·解说类。如:要有格萨尔那样的口才,要有珠姆妃那样的人才。
6、善恶·劝诫类。如:羊羔向青狼怀悔,是最愚蠢的举动等。
7、讽刺·谴责类。如:说别人口似莲花开,说自己就像口袋封住口。
8、生活·处事类。如:森林茂密,鸟而自然飞;地方富足,人们自然拢来。
9、生产·气象类。: 如 :帐篷不出烟,必定是雨天。
10、旧谚语类。如。人当中活佛最珍贵,兽当中狮子
最尊贵或佛像撞头上,不会伤头颅 ;父母打儿女,不会有罪过。
11、农牧·生产类。如:春天的水要等着喝,秋天的草要起着吃;人的才干是学来的,五谷粮食是种来的。
12、社会·道德类。如:穷人的心比海螺白,富人的心比木炭黑。
二、主要特征
1、口头特征 :甘南藏族民间谚语是广大农牧民集体创作并口头流传的定型的艺术短句 ;是一种有格式和韵律的文体。由于受众者是民众,所以多以口头形式流传。在带有地方色彩的谚语中被称为“卡杯”。
2、书面特征 :甘南藏族民间谚语多属经典的民间谚语。 通常情况下是由文学爱好者经过搜集、整理、汇编成谚语集, 以供后人学习应用。
3、语法特征 :甘南藏族民间谚语的句法形式是宾语前置,其中有些谚语词汇来自古语、地方语及蒙藏语的译音。 其语言精练、寓意深刻、表述清新含蓄,通俗顺口。甘南藏族民间谚语在藏族文学语言中占有一定比重,在探索藏族社会历史、风俗习惯、思想意识等方面有着宝贵的研究价值。 搜集和整理藏族民间谚语对教导人们如何处事,树立良好的道德观、民族观有着教育意义。
三、濒危状况
1、“快餐文化”及网络传播媒介的普及,加外来文化的冲击,使用谚语的群体逐渐减少。
2、大批青壮年出去打工,长期告别地方语系,旧谚语被逐渐淡忘。
3、文化层次的不同和受众群体文化心理及审美情感上发生的变化导致民间谚语的时代性嬗变。
摘要:藏族民间谚语是藏民族集体创作并口头流传的艺术型短语,其寓意精辟、语言通俗,结构固定、含义深刻、富有说服力、涉及面广,是对伦理、道德风尚、人际关系、因果报应乃至自然现象等社会生活及生产劳动的各个方面的经典演义,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关于民间预判天气的谚语 第13篇
1、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
2、星星密,雨滴滴。
3、烟囱不冒烟,一定是阴天。
4、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5、闷雷拉磨声,雹子必定生。
6、满天水上波,有雨跑不脱。
7、响雷雨不凶,闷雷下满坑。
8、夏至未过勿会热,冬至未过勿会寒。
9、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
10、狗吃草,要落雨。
11、先雷后刮风,有雨也不凶。
12、直闪雨小,横闪雨大。
13、大水无雷,浸崩屋。
14、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
15、清明谷雨,寒死虎母。
16、晴天不见山,下雨三五天。
17、一日到暗,雨不断线,大雨明日见。
18、先下牛毛没大雨,后下牛毛没晴天。
19、蚂蚁搬家有大雨。
20、无风现长浪,不久风必狂。
21、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
22、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
23、雾露在山腰,有雨今明朝。
24、柱石脚下潮有雨。
25、昙天西北闪,有雨没多远。
26、天空灰布悬,大雨必连绵。
27、乌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
28、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溲溲。
29、三月三月,一日剥皮,三日盖被。
30、三日风,三日霜,三日炎日光。
31、云吃雾下,雾吃云晴。
32、五月初五龙船水,五月十三关刀水。
33、桐树叶子往下垂,两三天以内雨纷飞。
34、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35、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36、毛毛细雨湿衣裳,点点贪念毁名节。
37、日落胭脂红,无雨也有风。
38、星星水汪汪,下雨有希望。
39、野鹅南飞有寒潮。
40、春雷十日阴,春雷十日寒。
41、鸡早宿窝天必晴,鸡晚进笼天必雨。
42、麻雀叫声懒洋洋,定有雨一场。
43、燕子低飞蛇过道,鸡不回笼喜鹊。
44、官清衙役瘦,神灵庙主肥。
45、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
46、急雷快晴,闷雷难晴。
47、大寒小寒,无内自寒。
48、清晨雾浓,一日天晴。
49、行云方向相反、云层厚,要下雨。
50、风静天热人又闷,有风有雨不用问。
51、风静闷热,雷雨强烈。
52、东边日出西边雨,阵雨过后又天晴。
53、泥鳅跳,风雨到。
54、今晚花花云,明天晒死人。
55、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56、七月半,秋风返一半。
57、春天囝仔面,一日变三变。
58、无风起横浪,三天台风降。
59、一日南风三日曝,三日南风狗钻灶。
60、乌云脚底白,定有大雨来。
61、不怕阴雨天气久,只要西北开了口。
62、雷公岩岩叫,大雨毛快到。
63、蚊子聚堂中,来日雨盈盈。
64、今日公鸡早进笼,明天太阳红彤彤。
65、东风急,备斗笠。
66、黑黄云滚翻,将要下冰蛋。
67、云行北,好晒谷;云行南,大水漂起船。
常见的天气谚语 第14篇
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下。
东虹日头西虹雨。瓦块云,晒死人。先雷后雨雨必小,先雨后雷雨必大。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蚊子聚堂中,来日雨盈盈。风静天热人又闷,有风有雨不用问。先下牛毛没大雨,后下牛毛不晴天。旱刮东南不下雨,涝刮东南不晴天。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溲溲。河里鱼打花,天天有雨下。
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久晴鹊噪雨,久雨鹊噪晴。
空山回声响,天气晴又朗。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雷声绕圈转,有雨不久远。
冷得早,暖得早。
蚂蚁垒窝要下雨。
棉花云,雨快淋。
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十雾九晴。
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
“游丝天外飞;久晴便可期”:游丝天外飞指毛卷云。这种云孤立地出现,一般说烟囱不冒烟,一定是阴天。夜星繁,大晴天。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鱼鳞天,不雨也风颠。云交云,雨淋淋。云行北,好晒谷;云行南,大水漂起船。云行东,雨无终;云行西,雨凄凄;早晨地罩雾,尽管晒稻谷。早看东南,晚看西北。早怕东南黑,晚怕北云推。早上朵朵云,下午晒死人。早晚烟扑地,苍天有雨意。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蜘蛛结网天放晴。昼雾阴,夜雾晴。鸡早宿窝天必晴,鸡晚进笼天必雨。燕子低飞蛇过道,蚂蚁搬家山戴帽,水缸出汗蛤蟆叫,不久将有大雨到。早阴阴,晚阴晴,半夜阴天不到明。明高空比较稳定;如果云不是系统地增多变厚,一般预示天气继续晴朗。“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钩钩云即气象上的钩卷云。钩卷云出现后往往有低气压或明显的低压槽移来,要下雨了。
“鱼鳞天,不雨也风颠”:鱼鳞天指卷积云。这种云也是下雨或刮风的征兆。“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鲤鱼斑指透光高积云,往往是高气压控制下的征兆。故一般短期内天气仍晴好。
“炮台云,雨淋淋”:炮台云指堡状高积云或堡状层积云,往往出现在低压槽的前部,表示空气不稳定,要下雨。
“乌云接日头,半夜雨稠稠”:指太阳下山时,西边天空的乌云接住太阳,并且乌云自西向东移动,预示当天夜里要下雨。
“西北开天锁,明朝太阳大”:在下雨或阴天时,西北方向云层裂开有一块蓝天出现,称“开天锁”。它预示很快就要雨止云消。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早晨出现霞,预示天气要下雨;傍晚出现霞,预示天气晴朗。
“云交云,雨淋淋”:云交云指上下两层云或者几层云移动方向不一致,说明这几层风向不一致,它通常发生在冷暖空气交界面附近,故预兆要下雨。
“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春季或者春夏过渡时期在下雨的日子里,中午云层一度裂开,太阳露一露,但不久云层又聚积变厚。这通常是对流日变化所造成的暂时现象,阴雨天气仍将继续维持。类似的谚语还有“太阳笑,淋破庙”、“太阳现,三天不见面”、“亮一亮,下一丈”等。
“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少”:“乱云”指天空云多,上下有几层。“绞”指云系又不稳定,扰动性大,上下对流旺盛。这些现象预示风雨要来临了。
“馒头云,晒死人”:天上出现象馒头一样的云(淡积云),预示短期内天晴。“梭子云,定天晴”:梭子云指荚状高积云,这种云如果云量少,变化不大,预兆短时期内天晴。
“云向东,一场空;云向南,雨成潭;云向西,披蓑衣;云向北,雨没得”:从云的走向来预示晴雨。云向东、向北移动,一般不会下雨;云向南、向西移动,预兆要下雨。
“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云盖住山顶,叫“山戴帽”。云层挡住山腰,可见山顶,叫“云拦腰”。当阴雨天气来临时,云层比较低,云底盖住山顶,故兆雨;拦腰的云,一般都是由于夜间冷却生成的地方性云,云层不厚,故兆晴。
“日落射脚,三天内雨落”:太阳从云层的空隙中射下来,称“日射脚”。傍晚出现日射脚,说明对流作用强烈,预兆未来要下雨。
“天上赶羊,地下雨不强”:“天上赶羊”指碎积云。这种云一般不会下雨,即使下也是很小的雨,一扫而过。
“悬球云,雷雨不停”:夏天,在乌黑的雷雨云的底部有时是波浪形状,出现象悬球状的云,预示雷雨大而强,常伴有短时间的偏北大风。
“东虹口头,西虹雨”:虹出现在东方,预兆天晴;虹出现在西面,则预兆要下雨。“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白天太阳旁出现晕环,预兆半夜前后要下雨;晕环出现在月亮周围,预兆不久要刮风。当然日晕不一定只兆雨,月晕不一定只兆风,只是说明天气将转坏。
“日出胭脂红,无雨便是风”:早晨太阳初升时,天空中出现胭脂一样红的颜色,说明水汽增多,预兆风雨要来了。
“月亮撑红伞,有大雨;月亮撑黄伞,有小雨;月亮撑蓝伞,多风云;月亮撑黑伞,大晴天”:根据无云或少云的夜晚月亮周围的不同颜色光轮来预兆晴雨。月亮周围红色光轮表示空气中水汽丰沛,黄色次之,蓝色、黑色更少。
“大华晴,小华雨”:月亮周围的华在增大,说明大气逐渐稳定,云中水滴或冰晶变小,兆晴;相反,华越小,则预兆下雨。
常见民间的天气谚语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