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作文高分策略
高中生作文高分策略(精选7篇)
高中生作文高分策略 第1篇
一、谴词
谴词的基本原则是准确、生动、形象, 符合习惯。但是, 有时由于受中文的干扰, 或词汇量的限制, 有的考生往往紧扣提示中的某个词绞尽脑汁地去找出等同该词的英文词语, 不但浪费了时间, 更重要的是往往选用的词并不恰当。如果能正确而适当地使用高级句式和高级词汇定会使文章增色不少, 从而有效提高文章的档次。
1.一词多义的应用。如time一词, 在Times have changed中指的是“时代”;在Six times the size of mine中指的是“倍数”;在in slow time中指“拍子”。切忌在写文章下笔时滥用, 似是而非。
2.采取转译法, 用同义词、近义词, 甚至可用反义词转代表达。例如:“开会”这个“开”可借助动词“have”或“hold”等来转译。又如“签名”, 虽然学过“sign one’s name”如果一时想不起来可以用“write down one’s name”来释义。再如“懒惰”可以用“not hard-working”, “不熟悉”可用“know little about——”等来表达。
3.适量使用“较高级或高级词汇”, 主要是指《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上没有的词语, 或使用通过构词法派生、变化而来的生词, 或使用同 (近) 义词或反义词等来代替常见词语。例如:这个政党只有十名成员。
(1) The party is made up of only 10 members.
(2) Only 1o members constitute the party.
(1) 句中的be made up of是常见词组, 为考生们所熟悉;而 (2) 句中的constitute则是大纲上没有的, 属于较高级词汇。
二、造句
书面表达中高级的句子可以为我们的文章增添亮点, 提升文章的档次, 从而获得高分。高级句子的写作对考生来说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所谓高级的句子指的是在写作时避免使用相同长度的相同句型, 而应注意句式的变化, 如长短句结合, 简单句、复杂句和复合句并用;一些较复杂的结构如独立结构、分词结构等也可以使用。另外, 也可使用一些特殊句式, 如强调句、感叹句、倒装句等来增强语句的表现力。下面介绍一下在高考书面表达中应如何使用较复杂的结构。例如: (1) 改变时态。
The bell is ringing now. (一般)
There goes the bell. (高级)
(2) 使用V-ing形式
When he arrives, please give me an e-mail. (一般)
On his arriving/arrival, please give me an e-mail. (高级)
If the weather permits, I’ll come tomorrow. (一般)
Weather permitting, I’ll come tomorrow. (高级)
(3) 使用定语从句
The girl is spoken highly of.Her composition was well written. (一般)
The girl whose composition was well written is spoken highly of. (高级)
(4) 使用虚拟语气
1.If you had taken my advice, you wouldn’t have failed in the exam. (高级)
2.I wish it were spring all the year around. (高级)
3.He speaks English so fluently as if he had studied English in England. (高级)
三、连句成篇, 行文连贯
众所周知, 要写出清晰流畅的文章, 需要把文章中各部分巧妙地连接在一起。这样可使文章自然而别致, 并能层层展开主题句, 完整地表达中心思想。考生答题时要根据所给的条件、提示、将事情发展过程合理排列成文;同时注意文章逻辑要清楚, 先写什么, 后写什么, 并应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连贯;要能够使用一些常用的表示时间顺序、方位顺序、因果关系等逻辑概念的过渡词语, 将句子按英文习惯连贯成篇。切忌按中文意思, 随意排列组句。
过渡词是一种关系指引词, 一般由副词或起副词作用的短语承担。此外, 代词、连词、上下文的近义词等也可作过渡词。过渡词犹如“桥梁”, 在文章中发挥着连接上下文的作用, 学会恰当地运用过渡词会使文章结构紧凑, 启、乘、转、合, 过渡自然, 融会贯通, 联成一体。
(1) 用于“启”的过渡词
用于表示“启”的过渡词或过渡性的语句通常用在段落或文章的开头:
过渡词:first, first of all, at first, in the first place, to begin with, recently, now, at present, in recent years, in general, generally speaking, at present, lately, currently.
过渡句: (1) It is often said that---,
(2) As the proverb says---,
(3)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4) It is clear/obvious that----,
(5) Many people often ask----,
(2) 用于“转”的过渡词语
用于“转”的过渡词或过渡性的语句通常用在段落中的第二个扩展句中:
过渡词:but, however, on the other hand, on the contrary, in contrast, in any case, at any rate, nevertheless, otherwise, or, or else, while, whereas, but, despite, in spite of———, yet, instead,
过渡句: (1) I do not believe that———,
(2) Perhaps you’ll ask why———
(3) This may be true, but we still have a problem with regard to———,
(4) Though we are in basic agreement with----, yet differences will be found,
(5) That’s why I feel that———
有些考生在作文中使用过多简单句, 成了简单句堆砌;有的写复杂句时, 动辙用so, and, then, but, or, however, yet等非但达不到丰富表达方式的目的, 反而使句子结构松散、呆板。为了避免这种现象, 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过渡词, 不仅能够丰富句型, 而且还能够把思想表达得更清楚, 意义更连贯。
高考作文高分策略 第2篇
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为一李姓男寿星写了一首祝寿诗,适逢滂沱大雨,寿典难以继续,众人皆叹奈何,郑板桥提笔便写:奈何奈何可奈何,奈何今日雨滂沱。此时,旁观者嘘声四起,郑板桥不以为意,接着写道:滂沱雨为李公寿,李公寿比雨更多。郑板桥停笔,立刻掌声四起。郑板桥能赢得一片掌声,是因为他能出其不意,出奇制胜,做出了令人羡慕不已的突破性发明创造,是郑板桥的逆向思维助他赢得掌声。
那么什么是逆向思维呢?它是指采用通常情况下的普遍习惯的单向思维完全相反的思路,从对立的、完全相反的角度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思维。这种思维方法,看似荒唐,实际上是一种打破常规的、非常奇特而又绝妙的创新思维方法。同学们长期以来形成了思维定势,作文常依赖《作文宝典》等拐杖,根据范文割割补补,拾人牙慧,步人后尘,提不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吃别人咀嚼过的东西,毫无新意。如果同学们能够运用逆向思维方法的来作文的话,写出来的文章就有独创性。
在指导学生写《爱》一文,我就启发学生: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爱,有爱才有温暖,才有幸福的生活,才有美好的未来有的学生说,我多么希望得到爱,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缺少爱无论是父母的,还是教师的,或者是人与人的;也有学生说,我得到了爱,因为生活中已经有人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它带来了信心、力量和勇气。而最令人赞美的是,一位学生用了逆向思维:我不需要父母或教师过分的爱,因为过分的爱限制了我的发展,过分的爱使我与同学朋友之间产生隔阂,希望父母不溺爱,教师能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这样的立意避免了单一与狭窄,显得新颖、独特,高人一筹。
二、旁敲侧击,引发侧向思维
宋徽宗时的一次科举考试,主考官出了一个画题《深山藏古寺》,画师们经过构思,有的在山腰间画座古寺,有的把古寺画在丛林深处。寺呢?有的画得完整,有的画出寺的一角或寺的一段残墙断壁主考官连看几幅均不满意,原因是这些画均体现了半藏而不是全藏,与画题无法吻合,正当主考官失望之余,却有一幅画深深吸引了他:在崇山之中,一股清泉飞流直下,跳珠溅玉,泉边有个老态龙钟的和尚,正一瓢一瓢地舀着水倒进桶里。仅这么一个挑水的老和尚,就把深山藏古寺表现得含蓄深邃淋离尽致:和尚挑水,不是浇菜煮饭,就是洗衣浆衫,叫人想到附近一定有寺;和尚年纪老迈,还得自己挑水,可见寺之破败,可见寺一定藏在深山之中,画面尽管看不到寺,观者却深知寺是全藏在深山之中。主考官连连点头,称:好,这才是魁选之作呀!这位画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运用了旁敲侧画、曲径通幽的侧向思维,选择了和尚挑水的新颖角度来表现主题。
那么什么是侧向思维呢?它是指在特定条件下,通过旁敲侧画、曲径通幽的方式另辟蹊径,将思维流向由此及彼,从侧面扩展和扩广,从新的角度探索被人们忽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与逆向思维的区别在于,侧向思维是平行同向的,而逆向思维是逆向的。其特点是不受消极定势的影响,对一个问题从侧面进行思考,随机应变地将思路转移到别人不易想到,比较隐蔽的方向去,以求突破现有的论证和观点,提出不同凡俗的新观念,获得新的结果,产生新的创造。
著名美术家齐白石老人有句名言:画人所不画,不画人所画。道出了他作画出新的秘诀。画画如此,写作亦然。立意构思上妙用侧向思维法,可以使文章翻出新意,产生无穷的艺术魅力。
美国著名科学家,电话的发明人贝尔说过: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见的东西,作文中运用侧向思维,可以使学生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收到独辟蹊径的效果,达到文章出新意的目的。
有次学生作文,是学生司空见惯的文题《可爱的家乡》,很多学生思维呆板僵化,有很多套作,都写家乡的山美、水美、人美,写家乡的土特产,写家乡的当然写这些东西未尝不可,但写多了,会觉得腻味,毫无新颖感。惟有一位学生妙用侧向思维,摒弃从众心理,避开大道走小径,写家乡人民毁掉神庙建文化楼,反映家乡在精神文明方面的变化,体现了时代风貌,创意新奇,别开生面。
三、纵横驰骋,引发多向思维
多向思维实际上就是上述两种思维的形式和其他发散形式的综合,它要求发挥思维的活力,从正反、上下、内外、前后等多方面去思考问题,寻求解答问题的答案,它能散发出众多新颖独特的信息来。
同学们大多有纵横驰骋多思遐想的习惯,思绪在广阔的天地里遨游,若能把这些用文字描绘出来的话,那么你们的作文一定会写出奇、新、美的境界。
如《由牛所想到的》一文训练,在我的启发下,同学们通过多向思维,引发若干观点:1.从牛作业时昂首向前的形象,想到人们生活中应象牛一样充满活力、负重不辞;2.从牛到韧劲、强劲,想到学习中遇到困难,应有一股牛劲,知难而进;3.从牛的各种作用和牛的多方面的本领想到不管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像牛那样耕田、运输、提供牛奶全心全意为人民做贡献;4.从牛的反刍的生理特点,想到学习也应有琢磨精神,要有温故而知新的良好习惯;5.从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想到我为人人的高尚品格有了这么多的观点,学生就能快速作出选择(择奇、择新、择美),写出了许多佳作。
高中生作文高分策略 第3篇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语文 考试 高分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055
高中阶段,语文这门学科对于学生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且随着近年来,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设立,和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汉语在国际社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当前的形势下,如何助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掌握正确的方法,继而在养成良好的语文学科素养的前提下,在各类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已然成为时下师生共同关注的问题。
新课改的实施和考试大纲的调整,使得我们充分地意识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考试题目的灵活性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使得学生能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考试技巧和基础知识的教授力度,接下来,笔者将主要从教学内容和考试技巧两个方面,对高中语文考试需要注意的相关内容进行具体地阐释。
新课改的实施,使得我们意识到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但是这一系列改革的背后,始终有一个基本的指标没有改变,那就是考试选拔制度依然是学生能否进入更高一级学府深造的重要依据。这也就是在告知我们,教学成绩的好坏,教学方式的得当与否依然是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学习好坏的制约因素。那么,在具体地教学中,我们应当以怎样的方式更好地引导学生加强各方面内容的学习,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考试技巧呢?对此,笔者有几点自己的思考。
第一,及时地对考试大纲及其新课标的相关革新内容进行组织学习,是教师们能够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助力学生更好地“圆梦”的重要方式。新课标的实施,使得教师为了更好地使得自身的教学与新环境相契合,不得不对自身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那么,如何进行针对性地调整呢?关键性的内容就是首先要对新旧体制和新旧考试大纲进行学习和掌握,因为,只有在对其中的差异性和共同性进行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有针对地开展好具体的语文教学工作,使得自身在教学的过程中少走一些弯路,继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加集中地学习到最为核心的知识点,便于以更加自信而坦然的心态应对各种类型的考试,并努力地取得优异成绩。
当然,为了更好地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便利,针对新旧传统之间的对比和了解事宜,学校最好能够组织教师进行集中的学习,大家群策群力,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这些内容进行及时的了解和吸收,并努力地掌握其中的核心内容,以便于更好地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针对性地指导。因此,教师通过集中培训的方式,对语文新课标及其考试大纲的相关内容进行学习和掌握,是教师能够助力学生学好语文课程的关键性也是最基础性的一步。
第二,对语文考试的各部分内容进行分析,使得学生能够在了解相关题型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更加积极的对各方面的题型进行一定的掌握和扎实的学习。当然,这个“工作”需要将精力放在平时的学习中去完成。一般来讲,语文考试分为第一卷和第二卷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其中主要涉及的是基本的字词掌握、词义辨析、语病查找、文言文阅读能力等几个方面的考查。为了使得学生能够在考试中尽量减少失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针对这些具体的内容进行一定的练习,使得学生能够在积累的基础上,了解到题目的具体做法。
比如说,对于词义辨析题,就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加积累,根据考试大纲的相关要求,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字词和词义在平时的学习中要记扎实,唯有如此,才能使得学生在考试中减少失误的发生。当然,对于一些拿不准的题目,也可以采取反向答题的形式,比如,有的选择题不能直接选择出答案,那么,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导学生可以采取排除法进行选择,这些都是需要在考试之前的日常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的基本知识。
第二卷内容多为主观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这一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平时的掌握和积累能力,并需要学生在掌握基本学习技巧的基础上,适度地加以升华。比如说,对于阅读理解题的作答,我们既要教导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充分地了解文本内容,同时,也需要学生在总结概况方面做出更为精准的回答。而这一点,不同的学生所具备的能力往往会出现层次的差别,这也是体现学生学习成绩差异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因此,为了助力学生在考试中尽量减少失误,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在对学生进行阅读理解题教学时,尽可能地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技能,比如说分条作答、主旨清晰、主要关键语句的提炼等等相关内容,我们的学生在掌握这些重要的切入信息的基础上,才能更加自如地予以作答。对于作文题目的作答,主要看学生平时的积累能力高低,为了使得学生在语文作文整体得分上有所提升,我们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累较多的写作素材,积累并背诵或熟读优美的语句,使其能够在具体地写作中及时地将其运用到作文中,从而增强作文的亮点,助力作文取得高分。
第三,良好的考试心态,是助力学生取得高分的基石。在各种类型的考试中,我们不能保证所有的题目都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已经或多或少讲述的内容,其中必然有一些新的内容是我们平时没有注意到的地方。为了使得学生能够在考试中不至于因太紧张而患得患失,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就需要时不时地向学生传递这样的讯息:保持平常心。
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即使某些题型是我们日常教学中没有遇到过的,但是只要我们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答题要领,拥有了较为丰富的知识储备,那么凭借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经验积累,想要拿到一定的分值也不是太大的问题。只要能够以“平常心”对待每一次考试,其实我们的学生已经击败了很多的对手,在考试大环境中占据优势位置,在这样的前提下,想要取得一个较为满意的成绩也将不再是难题。
高中生作文高分策略 第4篇
现代视听工具的普遍使用, 不仅没有降低写作的地位, 反而对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面对基础原本薄弱的英语, 写作能力一直是学生的弱项。相对于语文写作而言, 英语写作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较难的项目。不少教师只是在黑板上写出作文的题目要求, 学生完成就了事, 没有方法的指导或是提示, 学生即便有许多话要说, 却因为不知该如何遣词造句, 词汇量不足等问题只能干巴巴写几句, 久而久之, 就出现了学生害怕写作, 不喜欢写作的现象。
二、学生英语书面表达失分原因
根据我在教育科研《提高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教学策略研究》中的问卷调查及分析平时练习、测试和高考中的低分作文, 我们不难发现, 作文得低分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点:
1.语言基础知识不扎实, 词汇和语法应用不准确。
(1) 单词拼写错误太多。
(2) 词形变化错误。
(3) 时态、语态错误。
(4) 词性混乱。
(5) 固定句式错误。
(6) 非谓语动词使用不到位。
2.粗心导致的错误。
3.审题失误。
4.语言啰唆。
5.书写潦草、有涂改、增补现象、书写不规范。
6.句子结构错误。
7.空白卷和抄袭现象。
8.缺乏连贯性。
以上种种现象都会影响写作得分, 并且传递给阅卷老师一种信息:该考生语言功底薄弱, 进而影响考生“形象”。
三、高分特点
通过评卷, 我们可以发现高分中书面表达一般都具有以下特点:
1 . 外在美。书写清楚, 字母大小匀称, 词、行间距适当, 卷面整洁、美观。
2.结构美。有合理的段落层次, 条理清晰;每段有每段的主题句。
3.词汇美。运用高级词汇对提高书面表达的档次和得分至关重要。这个不等于使用一些偏词、怪词。而是要准确得体地使用一些生动、具体、形象的词语, 能显示出考生深厚的语言功底。
4.句式美。应多运用一些并列句和复合句, 注意句式的灵活多变, 包括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的交替使用, 分词短语的正确使用, 倒装句、感叹句、独立主格结构等的使用, 这些都会使文章读起来有生气。
5.衔接美。有效地使用语句间的连接成分, 使全文结构紧凑, 自然流畅, 给人以上下贯通, 一气呵成的感觉。句子之间、段落之间都应使用逻辑合理的衔接词或过渡语。
四、高分策略
根据以上的书面表达失分原因及高分特点, 以及本人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 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是必要的。
1.狠抓基本功。要写好作文, 基本功的训练不容忽视。
基本功的训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严格要求学生书写工整、规范。
(2) 注意大小写以及标点符号。
(3) 平时多练习组词成句或翻译句子。
2.积累词汇、巩固句型、加强训练。
(1) 词汇是学习英语的基础。有些学生对单词的拼写不重视, 结果写作文时, 就往往会有一种提笔忘字的感觉。因此, 在平时的教学中, 除了要加强对单词、词组的听写外, 还要求多加操练。
(2) 句子是文章的基本框架, 在文章中起着桥梁的作用。任何文章都由句子组成。句子又由词组、基本句型组成。掌握如词组、基本句型。再加上合适的时态, 一篇文章就基本完成。要想提高写作的能力, 获得高分, 就必须加强对基本句型的训练。几乎所有的英语句子都是由这些基本句型的扩大、延伸或变化而来的。作为英语教师, 我们首先要求掌握英语的基本句型。同时, 也要他们学会把这些基本句型演化或扩展成比较复杂的句子。基本句型的演化, 主要是指谓语动词的变化。谓语动词可有各种不同时态。及物动词作谓语, 还可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之分。所以在教学中要对五个基本句型以及“There be存在结构”等进行训练, 然后对并列句, 复合句进行适当训练, 使学生获得了扎实的句子结构基础知识, 从而从根本上为迅速提高书面表达能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3) 除对基本句型训练之外, 也可以强化训练使用高等句型, 可以让学生改写一些范文、原文。如:原文①Because I was ill, I didn’t go to the party. The party was organized by my classmates yesterday. 可将此文优化为:Being ill, I didn’t go to the party which was organized by my classmates yesterday. 把原文中的原因状语从句用分词的形式变换, 又用了定语从句把两个句子连接起来, 使得句子更紧凑、更严谨。原文②I met a friend of mine in the street yesterday. 可将此句优化为:It was in the street that I met a friend of mine yesterday. 改成强调句后, 强调说明是“in the street”而不是别的地方, 句意的表达更加有力。
3.方法指导——转变思维方式, 学会模仿和曲线表达。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 提醒学生在写作时, 要善于避生就熟。如某个词、某个句型想不起来时, 可采用“回避”的方法, 在不改变原有意思的前提下, 转换为自己熟悉和有把握的词语和句型来表达题中所规定的内容要点。但切忌中文式的英语, 或根据英语语法人为地编造一些不地道的语言材料。当遇到某一难以直接表达的要点时, 不妨变通一下, 进行“曲线”表达。此外, 在写作中, 如果想要学生不受汉语语言思维模式的影响, 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和积累, 使学生了解词与社会、历史、文化及政治因素的关系, 这样运笔选词才能符合语言习惯并与社会文化背景一致。
4.认真分析、细读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及细则、说明。高考书面表达的评分原则及评分标准对考生平常的写作训练有一定的指导性, 是考生在高考时进行写作的规范性要求, 也是高考阅卷老师评分的一个重要依据和标准。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 要让学生了解高考评分说明。考生应该仔细分析高考的评分标准, 以评分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对照标准发现自己的不足,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不做无用功。即使有千言万语, 文章也不宜过长, 尽量不给自己制造过多的犯错机会, 这些对考生备考也具有指导意义。
5.透析写作类型、收集素材、分项指导、狠抓备考。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英语试卷写作题的分析, 写作的体裁和题材呈多样化。作文内容的呈现有图画、图表和提纲几种方式;题材涉及中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活动以及中学生所熟悉的社会热点等。开放式和半开放式作文所占的比例相当大。因此, 在平时的教学中, 要教与学生应该从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出发, 注意观察和收集生活中的素材, 关注社会热门话题, 提高自己的描述和表达亲身经历或发生在身边的事情的能力。此外, 还要对各类作文备考训练, 有利于提高学生书面表达式的实战能力, 备考训练主要是对学生就一篇短文写作过程的演示与讲解。
综上所述, 要提高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 一要立足于平时打牢基础, 练好基本功;二要研究高考书面表达的要求, 重视技巧训练;三要适时进行备考训练。这样, 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就会稳步提高。
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 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训练过程。广大英语教师应设法加强平时的英语写作教学, 并使之与实践相结合, 师生共同努力, 保持学生的写作兴趣, 发挥学生写作才能。
参考文献
[1]步步高·写作训练.
高中高分英语作文 第5篇
The instant the bell indicating the endof the last class rang, out of theclassroompoured all students but one。Unlikemy peers, I was in no hurry tomake a run for the school canteen, to rush through lunch and to return to the classroomfor homework. I arrived at the canteenwhen amassive queue had formed.Waitingformy turn patiently, I smelled the aroma ofthe appetizing food. Greasy as some dishesmight be, thewide range of food preparedby the schoolwas superior in nutritional val-ue to that found
elsewhere.
The typical schedule of a highschooleris extraordinarily hectic and thus lunch breakis a rare timewhen overworked students canwind down and enjoy the pleasure providedby the flavorful food. Imake it a point topampermy taste buds by savoring every littlebit of taste in food.What I usually like todo over lunch is have amindless conversa-tionwith a couple of studentswho have alsolearnt to smell the roses along the bonebreaking journey through high school. Werounded off our lunch with a dessert, re-freshed and satisfied。 Come to think of it, it is not the foodbutmy attitude towards life that affordsmepleasure and empowersme in facing up tovarious challenges.
浅谈中考作文高分策略 第6篇
?茭一、打好基础——让字迹秀美起来
现在许多同学不注意汉字的书写,特别是在作文本中,字写得大的大、小的小。有的同学认为把字写好太麻烦了,其实不然,同学们应该把字写好,便于阅卷老师阅读。这样老师在看你文章的时候,就有一种好感,一有好感,就出现了“感情分”这个东西。这样一来,你的得分就会比那些没有得到老师好感的同学要略高一些。
那么,怎样把字写得好一些,怎样使老师对你的书写有“感情”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试试看。首先,尽量把字写大一点,撑着格子写。格子有多大,你的字就写多大,字写大了,地方宽裕了,才比较容易安排字的结构。其次,不要用那种极细极淡的圆珠笔,那样的笔写出来的字,老师看起来很费劲,看这样的文字特别累,一累,“感情”就不好了。最好用颜色较深、笔头较粗的钢笔或中性笔,笔头一粗,自然会把字写得大一些了。再次,注意汉字的结构。字的结构把握好了,字就好看了。譬如,“雪”“雷”上面的雨字头应该写得稍大一点,把下面的部分盖住,字就会好看一些;左右结构的字,如果偏旁在左边,偏旁应该稍高一些,如“山”字旁、“口”字旁的字;而那些偏旁在右边的字,偏旁最好往下掉一掉,如“斤”字旁、“月”字旁等。不过把字写好并非一日之功,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训练,但至少同学们应该朝这个目标去努力。
?茭二、抓住根本——让感情真挚起来
中考作文评分细则将“感情真挚”列为基础等级中的重要一条。“感情真挚”,即感情真挚恳切。“真”即真诚,真切;“挚”即诚恳,恳挚。“感情真挚”是指文章中所表达的对社会、人生、生活的发自内心的感情真实自然,不是人云亦云,也不是无病呻吟。“感情真挚”是在“感情真实”的基础上的升华。那么如何做到感情真挚呢?
事要真,情要浓。许多同学都认为生活单调,没有事情可写,因此他们要么编造,要么借用作文选上的材料,拾人牙慧,在自己的文章里讲述别人的故事,以此来应付作文。其实,只要盘点一下生活所赐予每个同学的素材,可写入作文的非常多。笔者曾经教过的一名学生就以自己的真实生活为题材,写了一篇作文《心中的桃花源》。那是一篇让全班同学读来为之流泪的佳作:父母在她六岁的时候就离婚了,这么多年来她跟着爸爸一起生活,她渴望能像其他同学一样有母爱的温暖,虽然妈妈也时常来看望她,但每一次的看望更加深了她对母亲的思念。
很多同学因种种顾虑将此类真实的素材埋藏心底,不敢表达出来。须知正是这些自己在内心不断品尝,并且只有自己才能品尝出滋味的东西,恰恰浓缩了独特的体验和感悟,浸透着最真最善最美的感情,这恰恰是作文最需要的东西,而且是最能打动人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真实其实是在恢复作文的本真状态,在自己的文章中讲述自己的故事,情真意切,不怕阅卷老师不给你高分。
?茭三、把握技巧——让文采飞扬起来
要想作文得高分,除了感情真挚外,还应把握好语言这一关,同学们依托语言的载体,向阅卷老师展示写作才华,文章是否有文采方面的亮点,直接影响了印象分的判给。很多阅卷老师说:“一篇作文,出现‘月亮’最好不过,如果没有‘月亮’,‘群星璀璨’也很好,没有‘群星璀璨’,出现几颗‘星星’也还不错。”所以,平时同学们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包装一些语段,弄出几颗“星星”,这会使自己的作文生色不少。那么,怎样使文采绚丽起来呢?
用好修辞,使语句富有表现力。修辞是雕琢语言的常用手段,把它运用得更巧妙、更成熟,就会让文章增色不少。笔者班中有一位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竟然在一次语文考试的作文中得了最高分,令我甚为惊异。那次作文是以“寻找______”为题目的一篇半命题作文,这名学生把题目补充为《寻找受伤的灵魂》,在作文中他表达了还有许多像他一样的坐在后排的差生的内心情感:因为有些科目听不懂,所以在课堂上他们看小说打发时间,因而不受老师的重视,但他们同样渴望得到关心和尊重。其中有两段话这样写道:“他们看小说看得很入迷,他们渴望有令狐冲一样的绝世武功,也希望有楚留香一样的翩翩风度,他们不希望像杜甫一样忧国忧民,也不希望像李白一样借酒消愁般过日子,他们在心中已被自己列位像屈原一样不得志,但他们内心比屈原更加失意。”在文章结尾处,他表达了坚强的心声:“小草遭受践踏后,依然挺立起来;梅花经历风雪后,依然傲立枝头;阳光经历闪电洗礼后,更加灿烂辉煌;灵魂经过洗礼后,成就一片天地。”文章中运用了大量的拟人句、排比句表达内心情感,读来有一种词精句丽、赏心悦目、荡气回肠之感。该篇作文得高分当之无愧。
总之,面对中考作文,同学们要苦练基本功,把字写好,掌握好修辞的用法,挖掘自己真实感人的故事。做好这些,中考作文的分数应该会比较理想。
高中生作文高分策略 第7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万物在传递中绵延不已,人类在传递中生生不息。技艺、经验可以传递,思想、感情可以传递……
请以“传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盛中华(07年高考阅卷老师)这是一篇写得非常精彩的抒情性散文。这篇考场佳作感情深厚,思路清晰。文采飞扬。开头巧妙地以一曲西关童谣入文。又渲染出《雨巷》般的意境,荡漾着浓浓的乡土气息,令人沉浸在悠远清新的心境中。浮想联翩之中,考生顺势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这种气息,究竟能传到多少代呢?它能生生不息吗?扣题准确,引人深思,让人更有一种阅读的兴趣。接下来,考生用细腻的笔墨再现了五月端午节阿婆忙着包粽子的情形,浓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描写时综合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各种描写手法,细节写得非常生动精彩,传统的粽香深深地渗入了读者的心中。而表弟突兀的喊声打断了这种美好的沉浸。爸爸、妈妈的忙碌折射出现代社会的危机——“忙”使人渐渐淡忘了某些文明的传承。这些和外婆的传统情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引发读者的深思。连续的反问叩响了思考的门环。以雨结尾,首尾呼应,言已尽而意无穷。整篇文章标题让人眼前一亮,过目不忘,语言形象生动,意境优美,饱含深情和锐思,是一篇很有生活气息的优秀考场作文。
高中生作文高分策略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