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风险评估实施细则
工厂风险评估实施细则(精选6篇)
工厂风险评估实施细则 第1篇
工厂保安评估
第一级別国家(高风险)
总体检查:
1.是否有政策規定要以书面列明所有保安规章制度?
2.厂内是否有保安部门/保安人员?
3.厂内是否任命了保安负责人?
4.是否已委派一位公司员工负责工厂、员工及运输之保安工作?
5.是否有指定的厂内员工负责保安检查或保安评估工作?
6.是否已制定工厂保安计划并每半年对此进行检讨/更新?
7.是否每季度进行一次现场保安评估以查找不足并采取必要改善措施?
员工保安:
8.是否以书面形式制定了员工保安规章制度,并每季度对此进行评估?
9.是否依据出现的保安问题对员工保安规章制度进行评估?
10.员工保安规章制度是否适用于临时雇员及兼职人员?
11.是否依照雇佣申请程序进行所有招聘工作?
12.是否所有应聘者都进行了面试?
13.是否对所有应聘者进行了合法的背景审查?
14.应聘者的背景审查是否包括了过往任职纪录、资料核实及犯罪记录调查?
15.应聘者的身份验证是否包括核实身份证及出生证明?
16.是否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更新了所有雇员的背景审查资料?
17.是否为每一员工开立永久之个人人事档案,內含员工姓名、出生日期及身份证号
码?
18.厂内是否保存了员工有效身份证明的复印件?
19.员工出入工厂时是否需出示由厂方签发附有照片的员工证?
20.是否由某一指定部门的指定员工负责签发及管理员工证?
21.是否制定了收回员工证及/或消除门禁出入授权的相关程序?
工厂保安评估-1级
22.补发丢失的员工证时,是否已将丢失的员工证注失并通知保安人员?
23.出入限制区(包括收货及出货区)是否需使用指定颜色的专用员工证?
24.是否由保安员监控厂内限制区的出入情况?
25.新员工在入职培训时已获明确告知在厂内需时刻佩带员工证?
26.新员工入在职培训时已获明确告知如若发现身份不明的人员、违反使用电脑安全
守则及內部員工不法勾当之行为時,需向厂方汇报?
27.是否已要求新员工若发现保安设施出现问题(如门锁、窗及厂房设施损坏)时需
进行汇报?
28.工厂是否有编制书面的保安意识课程并对全体员工进行相关培训?
29.是否有奖赏制度以鼓励员工报告违规行为、可疑活动及违反保安规定的情况?
30.是否将保安规章制度在厂内以海报或公告板的形式公布?
厂房保安:
31.厂房内是否安装了入侵厂区监测器或警报系统?
32.入侵厂区监测器或警报系统是否配备了备用电源并定期进行检测?
33.是否存有员工领取钥匙、员工证或密码的记录?
34.厂内限制区是否装置了由门禁卡或密码开启的门锁?
35.员工离职时是否已归还了钥匙/门禁卡/员工卡或是否已更改密码设置?
36.是否制定了相关制度在员工离职或转职后立即取消其出入权限?
37.是否每月将所有获发出入限制区权限之员工名单提交给管理层?
38.所有厂房建筑物使用的建筑材料是否可防止非法进入?厂房是否修葺完好?
39.如适用,厂区周边是否安装了链式栅栏、石栏、钢制围墙或其它类似围栏以有效
阻止非法进入?
40.厂区周边之围栏/围墙是否安装了铁丝网、毛刺网或类似材料以提供额外的保安
保障?
41.是否每日巡查厂区的周边环境,以视察是否有围栏/围墙损毁、试图非法进入及
需维修之情况?
42.是否有相邻/倒挂之建筑物或树叶阻挡视线,导致可在非法及监测不到的情况下
进入厂区?
工厂保安评估-1级
43.与厂区相连的地下位置(如电缆管道、设备管道、污水管道)是否已采取保安措
施以阻止非法进入?
44.是否仅授权保安主管及指定的厂方管理人员持有厂门钥匙或出入厂门控制权?
45.晚间或天色昏暗时,整个厂区及周边围墙的照明设施是否亮着?
46.运货/出货区是否配备了照明设施?
47.照明设施是否配备了紧急电源/发电机?
48.只有授权人员才能控制照明开关?
49.未装货/已装货的集装箱是否存放于指定区域并全时间由保安员看守?
50.存放在指定区域的集装箱是否使用了高规格的保安封条或掛锁?
51.厂内是否有指定保安队伍每天24小时值班?
52.中央保安办公室和外设值班岗亭是否配备有无线通话机?
53.保安员是否接受了有关工厂保安的专业培训?
54.保安员是否接受了关于危机意识、未授权进入厂区及应对內部員工不法勾当的专
业培训?
55.厂方有否为员工提供有关危机意识的培训,以便了解保安危险及隐患?
56.厂方是否与当地的执法机构保持直接沟通?
57.保安员及/或保安主管是否将事故情况向厂方管理层汇报?
58.上班期间,厂门口是否有保安员值班及监控录像?
59.下班后,厂门口是否由有保安员值班及监控录像?
60.是否有员工出入厂门的记录?
61.是否有保安员在厂内巡查?
62.是否安装了闭路电视摄像系统(CCTV)以监控厂内外的活动?
63.是否将CCTV纪录保留45天?
64.当班保安员或保安人员是否专职定时查看CCTV纪录?
65.供应商拜访前是否需提前通知?
66.是否采取了有效核实身份的方式以登记所有来访者及来访供应商?
67.来访登记是否记录了所有出入情况?
68.访客牌是否按编号发放并在归还时进行核对?
69.访客在来访过程中是否有员工陪同?
70.是否订立了安检程序对所有寄来的包裹及信件,在分发前进行安全检查?
工厂保安评估-1级
71.是否订立了安检程序对出入的货车进行安全检查?
72.是否对出入的运输车进行登记,包括司机姓名、车牌号及拜访事由?
73.是否要求运输司机出示带有照片的身份证明?
74.对离开车辆的检查是否包括了查看货物清单、记录集装箱号及封条号?
75.但凡发现离厂运输车的封条号不符或封条号破损,是否立即向负责保安的管理层
汇报情况并检查集装箱?
76.将货物提交给供应链下一环节时是否再次核对集装箱封条号的准确性?
77.进出货停车场是否与其它停车场分开?
78.是否禁止访客及员工将车辆停放在货物运输车附近?
79.访客及员工停车场是否由保安员进行监控并与工厂其它出入口隔离?
80.工厂周边围栏区是否禁止停放车辆?
81.访客车辆停泊区是否有识別(使用不同彩色的泊车线、泊车带、车窗标示牌)?
82.是否采取了措施预防货物在生产、组装及包装过程中被干扰?
83.是否采取了措施以检测并汇报货物在装入集装箱时发生数目不符的情况?
存取信息之控制:
84.是否制定了书面规章制度以识别哪些员工获准操作自动化系统?
85.是否制定了相关制度以挑选哪些员工可接触船务文件?
86.是否制定了相关制度以挑选哪些员工可查阅货柜出货运输资料?
87.是否制定了相关制度以识别哪些员工获准接触高度保安封条?
88.是否采取了保护信息系统密码的措施?
89.只有相关员工才获编配个人電腦系统账户?
90.是否强制定期更改电脑密码?电脑密码在三次输入错误后是否失效?
91.是否制定了相关制度以调整及解除电脑的使用权?
92.是否有一指定的系统管理员负责开立电脑使用者账户?
93.是否存有电脑登入记录,並每周查看无效密码登入及文件查阅记录?
94.是否对未经授权使用电子资讯系统的情况进行调查及记录?
95.厂内电脑网络是否已设立了入侵警报系统?
工厂保安评估-1级
96.是否将电脑信息储存于备用系统?是否制定了在电脑故障时如何恢复系统数据的 计划?
出货资料之控制:
97.是否指定员工负责提供出货产品之准确资料?
98.是否有指定员工已接受了关于出货到美国所需资料之培训?
99.是否保存所有的出货记录?
100.工厂是否有进行季检或突击抽查以确保出货资料得到妥善的保存?
货物储存及配送:
101.国际货物与国内货物是否在厂內分开处理?
102.是否由保安主任及/或工厂管理人员监督集装箱的装运过程?
103.是否获授权人员才可出入装货区?
104.是否采取了保安控制措施以防止在装货过程中将非货单上的物品装入集装箱?
105.货物文件及装箱单是否准确、清楚、完整?
106.是否有相关政策规定将发现的运输及/或连带单据的异常情况向管理层汇报?
107.是否制定了自动程序追踪商品/集装箱在国内运送的情况?
108.货物箱是否贴好标签并在装载前秤重?
109.装货前是否按照7-点检测步骤查看集装箱的完好情况,并将纪录保存45天?
110.是否有订立书面程序以确保在运至美国的集装箱上均使用ISO-17712高度保安
纜索封条?
111.是否有订立集装箱密封条的锁上、更换、记录及追踪,及保存相关密封条记录的 制度?
112.是否有订立制度以记录获授权接触高度保安密封条及封条管理记录的员工名单?
113.是否只有指定的厂方管理人员或保安主管才能接触到高度保安密封条及封条管理
记录?
114.封条管理纪录需保存6个月?
115.对于如何挑选需进入厂内进行工作的承包商,是否制定了书面规定?
116.挑选承包商时,是否有考量其保安措施、人员雇佣方法及公司历史情况?
117.公司是否有向承包商提供书面保安标准及守则(合同、手册等)?
工厂保安评估-1级
118.是否制定了相关程序以便承包商向厂方管理层汇报保安违规情况?
119.是否与承包商签订了具法律效力的合同?
出口物流–承运商:
120.在挑选国内承运商时,是否考虑到其保安历史情况、人员雇佣方法及公司历史情
况?
121.国内运输服务合同是否规定了至码头或集散地的驾驶路线以及是否订明了运输时
限?
122.国内运输服务合同是否有订明集装箱的追踪管理、中途停留/休息时间及沿途过
夜的具体规定?
123.国陆运输服务合同中是否有订明需将运输途中发生的保安违规情況向厂方管理层
汇报?
124.厂方是否定期进行保安突击抽查以确保运输保安合同已经履行?
125.保安检查纪录需保存12个月。
工厂风险评估实施细则 第2篇
为您的企业提升品牌价值、助您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业务挑战
在供应链全球化的浪潮当中,中国凭借过去三十多年来成功的市场经济转型,丰沛且低廉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具有相对优势的制造业基础,成为各行业公司进行全球采购的首要选择。但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良莠不齐的供应商,缺乏国际认可的评价体系,都给采购活动的成功实施带来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对于希望在中国市场进行采购的国外客户,如何寻找符合要求的供应商?
对于希望走出国门,被更多优质客户接受的国内供应商,如何更好更快地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 对于已经在中国进行采购的客户,如何对供应商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
BV解决方案
全方位的工厂能力评估体系,覆盖以下方面:
• 客户及合同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
• 采购管理
• 产品实现控制
• 管理体系及认证
• HSE管理
• 社会责任管理
• 设计及开发
• 质量控制
“5星”评价体系,科学评价工厂能力:
• 5星级(★ ★ ★ ★ ★):各方面综合评分90分及以上;
• 4星级(★ ★ ★ ★ ☆):各方面综合评分75分至89分;
• 3星级(★ ★ ★ ☆ ☆):各方面综合评分60分至74分;
• 无星级:各方面综合评分59分及以下。
覆盖行业及产品
• 承压设备:锅炉、压力容器、气瓶、钢管、阀门、配件等; 各类矿山设备、冶金设备、水泥设备、工程机械、化工设备等; 钢结构。
为什么选择必维?
全球顶尖和权威的工业品检验、认证机构,在业界享有极高的口碑和声望 在国内拥有超1500人的技术团队 超过20年的中国市场经验,熟知国内工业设备供应链的各方面情况 众多各行业知名公司选择必维作为供应商审核/评估/认证服务的提供商 客户导向
化工厂雷击灾害风险评估 第3篇
某化工项目新建(构)筑物主要有装置区、氧气球罐、汽车装卸区、成品球罐、焚烧单元、HCL中和、循环水装置、冷冻机及泵房、增压膨胀机房、氮气球罐、空分装置(冷箱)、空压、氧、氮压缩厂房。其中项目生产区域、罐区为爆炸危险2区,因冷冻装置被包围在该区域故其亦等同于该区域的危险等级,裂解单元局部有危险介质为氢气ⅡCT1;废水处理站/HCL中和单元为爆炸危险2区;焚烧单元为爆炸危险2区;其余为一般环境。该工程电源情况为高压电缆沿外管架上的电缆桥架引入至本工程自设的变配电所。弱电系统有电信网络系统、DCS控制系统、可燃气体探测系统、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等。
2 大气雷电环境评价
2.1 雷电参数
2.1.1 地闪密度
地闪密度是指每平方公里年平均落雷次数,是表征雷云对地放电的频繁程度的量,是估算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时重要的参数。用Ng表示,单位为:次/(km2a)。
以在扩建项目位置附近现场测量的地理参数为基准点,以3.5km为半径,提取4年(2006-2009)地闪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根据图1,可得到该项目3.5km半径范围4年(2006-2009)平均地闪密度约3.2次/(km2a),项目中心1km半径范围4年平均地闪密度约为4.75次/(km2a)。
从雷电监测网提取的4年(2006-2009)在该项目3.5km为半径的地闪资料可知,该项目3.5km半径区域范围内4年观测到的雷电流幅值为110.8kA,平均雷电流值为30.6kA。
2.1.2 地闪季节变化规律
该地域地闪主要活动期为2-11月,其中6、7、8月份为地闪高发期,90%以上的地闪都发生在这三个月份;2-5、9-11月份为地闪多发期,约10%的地闪发生在这七个月,1月和12月份基本没有地闪发生。
2.1.3 地闪时变化规律
地域上午8时和午后14-18时为地闪高发时段。
2.2 土壤电阻率
土壤电阻率数值来源于2010年4月13日在建设项目所在位置处现场采集的数据。现场勘测值为37.2(Ωm),取季节系数为1.4,则ρ=1.437.2=52.1(Ωm)。
3 雷击灾害风险评估
3.1 基本评估要素
3.1.1 损害源
雷电流是根本的损害源。损害源根据雷击点位置可以划分为:S1:雷击建筑物;S2:雷击建筑物附近;S3:雷击入户线路;S4:雷击入户线路附近。
3.1.2 损害类型
根据需保护对象特性的不同,雷击可能会引起各种损害。损害类型可划分为以下三种:D1:生物伤害;D2:物理损害;D3:电气和电子系统失效。
3.1.3 损失类型
根据需保护对象特性的不同,雷击可能会引起各种损失。损失类型可划分为以下四种:L1:人员生命损失;L2:公众服务损失;L3:文化遗产的损失;L4:经济损失(建筑物及其内存物、服务设施的损失以及活动中断的损失)。
3.1.4 风险
与损失类型相对应,有四种风险:R1:人员生命损失风险;R2:公众服务损失风险;R3:文化遗产的损失风险;R4:经济损失风险。
3.2 采取防雷措施前的风险计算
根据某化学公司建设项目的情况,对各建筑及户外装置区内的人员生命损失风险R1和经济损失风险R4进行评估。按照雷击风险评估程序,对采取防雷措施前的R1、R4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采取防雷措施前,各建筑内及户外装置区域的人员生命损失风险R1均大于风险容许值RT(RT=10-5),因此,应按相关防雷技术规范要求采取防雷措施,使人员生命损失风险R1小于风险容许值。
3.3 采取具体的防雷措施
3.3.1 建筑物防雷类别确定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确定各建筑及户外装置区的防雷类别。
装置区、氧气球罐、汽车装卸区、成品球罐、焚烧单元、废水处理站/HCL中和、冷冻机及泵房具有2区爆炸危险环境,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第3.0.3条,以上建筑和装置区应按第二类防雷建筑的要求采取防直击雷、防闪电电涌侵入和防闪电感应措施。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附录A,计算其余建筑物或装置区的年预计雷击次数。年预计雷击次数:
N=KNgAe (1)
K校正系数,在一般情况下取1,位于河边、湖边、山坡下或山地中土壤电阻率较小处、地下水露头处、土山顶部、山谷风口等处的建筑物,以及特别潮湿的建筑物取 1.5;金属屋面没有接地的砖木结构建筑物取 1.7;位于山顶上或旷野的孤立建筑物取2;Ng建筑物所处地区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次/( km2a)];Ng=0.1Td;Ae与建筑物截收相同雷击次数的等效面积,km2。
建筑年预计雷击次数计算结果见表1。
根据表1计算结果,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第3.0.4条,并考虑到发生雷电事故的影响和后果,为确保防雷安全,循环水装置、增压膨胀机房、氮气球罐、空分装置(冷箱)、空压、氧、氮压缩厂房等建筑物或装置区均按第三类防雷建筑采取防直击雷、防闪电电涌侵入措施。
3.3.2 确定具体的防雷措施
由各建筑人员生命损失风险组成可知,导致风险值大的主要风险分量是RA、RB、RV。由RA、RB、RV的计算公式可知,为减小RA、RB、RV,可减小对应的概率PA(雷击产生的接触和跨步电压导致生物触电的概率)、PB(雷击建筑物导致物理损害的概率)、PV(雷击入户服务设施线路导致物理损害的概率)。为了减小PA、PB、PV值,对照GB/T 21714.2-2008附录B,提出如下防雷措施。
(1)减小PA值的措施:
各建筑利用结构柱内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基础钢筋网作为接地装置,则PA降至0,氧气球罐、成品球罐、氮气球罐做防雷接地,设人工接地网,则PA降至0.01。
(2)减小PB值的措施:
根据计算确定的建筑物防雷类别,装置区、氧气球罐、汽车装卸区、成品球罐、焚烧单元、废水处理站/HCl中和、冷冻机及泵房采取GB50057-2010中的第二类防雷保护措施,其余的建筑物或装置区采取GB50057-2010中的第三类防雷保护措施,则PB降至0.001。(注:GB50057-2010中的二类对应GB/T 21714.1-2008中的Ⅱ级,三类对应Ш级)
(3)减小PV值的措施:
装置区、氧气球罐、汽车装卸区、成品球罐、焚烧单元、废水处理站/HCl中和、冷冻机及泵房电源线路和信号线路均设置符合GB/T 21714.4-2008的Ⅱ级防护等级要求的SPD保护,则PV降至PSPD值,为0.02,同时PC、PM、PU、PW亦降至PSPD值, 其余的建筑物或装置区电源线路和信号线路均设置符合GB/T 21714.4-2008的Ш级防护等级要求的SPD保护,则PV降至PSPD值,为0.03,同时PC、PM、PU、PW亦降至PSPD值。
4 防雷设计指导意见
现代防雷技术要求实施系统的防雷工程,即同时采取外部防雷措施和内部防雷措施,并将它们有效结合起来,达到全方位、立体化的防雷目的。本项目中:循环水装置、增压膨胀机房、氮气球罐、空分装置(冷箱)、空压、氧、氮压缩厂房按第三类防雷要求进行防雷设计。装置区、氧气球罐、汽车装卸区、成品球罐、焚烧单元、废水处理站/HCl中和、冷冻机及泵房按第二类防雷要求进行防雷设计。
4.1 建筑物防雷设计
4.1.1 直击雷防护设计
直击雷击防护是系统防雷工程的基础,是防雷工作的首要任务。对于各建(构)筑物,应利用建筑结构钢筋、钢构架构作为防雷装置的一部分。
(1)接闪器的设计
在屋面设置由接闪网、接闪带和接闪杆组成混合型接闪器。接闪网可由屋面结构主筋组成,在整个屋面形成暗敷接闪网格。第二类防雷建筑接闪网格尺寸不大于10m10m或12m8m,第三类防雷建筑接闪网格尺寸不大于20m20m或24m16m。为保持美观,避免生锈更换,接闪杆和接闪带及接闪带支撑架建议均采用不锈钢材质。统一使用的材料规格为:接闪杆为φ12mm,接闪带为φ10mm。支撑架截面积不小于48mm2,带高应不低于150mm,接闪带距建筑物外边沿女儿墙外边沿的水平距离不大于100mm。突出屋面的金属物体不少于两处与接闪带、网连接,放散管、排风管、未装阻火器的呼吸阀应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
(2)引下线的设计
根据建筑物外部为钢筋混凝土构架特性,利用柱内直径≥φ12mm对角四条主钢筋,或直径≥φ16mm对角两条主钢筋作为引下线,引下线钢筋应通长焊接,且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对称布置,第二类防雷建筑引下线间距应不大于18m,第三类防雷建筑引下线间距应不大于25m,建筑主要阳角位应设引下线。
(3)接地装置的设计
应充分利用桩、承台、地梁内的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对桩基,每桩利用外围结构主筋中对角两根主筋作为垂直接地体,各防雷引下线处的桩基均应被利用作为垂直接地体。利用承台、底梁的不少于两根主筋纵横焊接连通形成水平接地网,接地网网格平均尺寸不大于20m20m或24m16m当基础地梁内无钢筋可利用时,应利用40mm4mm镀锌扁钢在基础内敷设成接地网。水平接地体与垂直接地体应可靠焊接。在接地装置主要阳角处应靠近引下线设置接地电阻测试端子,距地高度不宜低于300mm,规格为40mm4mm热镀锌扁钢或50mm50mm5mm角钢,并设明显标志。
4.1.2 防闪电电涌侵入设计
所有埋地入户的电力电缆、信号电缆所穿金属管道、电缆金属外皮,应在入户处进行接地。所有入户的公共设施金属管道,如金属给排水管、消防管道等应在入户处作总等电位连接并接至接地装置。
4.1.3 等电位连接接地设计
各建筑的各路电源入户处设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总等电位连接应将以下金属构件连接:进线配电箱的PE(PEN)母排、公共设施的金属管道、建筑物金属结构、电源进线及信号进线。
装置区、汽车装卸区、焚烧单元、废水处理站/HCL中和、冷冻装置每层均应设接地干线,可采用25mm4mm的热镀锌扁钢,接地干线与各防雷引下线均应连接。各工艺装置不少于两处与接地干线连接。
电子设备较多的设备房内设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此接地端子与楼层等电位接地端子板连接或直接与接地装置连接。
4.1.4 防闪电感应设计
闪电感应包括闪电静电感应和闪电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而发生危险。本项目中的第二类防雷建筑均具有爆炸危险环境,应采取如下防闪电感应措施:建筑内设接地干线,接地干线不少于两处与防雷接地装置连接,各金属装置、金属管道通过接地干线接地。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净距小于100mm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大于30m;交叉净距小于100mm时,其交叉处亦应跨接。
4.2 氮气球罐、氧气球罐、成品球罐的防雷设计
4.2.1 接地装置的设计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在氮气球罐、氧气球罐、成品球罐周围设置人工接地体,并根据罐体、装置的实际分布,沿外围组成共用接地网。人工接地体由水平接地体与垂直接地体组成,垂直接地体采用50mm50mm5mm的热镀锌角钢,每根1.5-2.5m,水平间距为垂直长度的2倍。水平接地体与接地线均采用40mm4mm的热镀锌扁钢。水平接地体、垂直接地体距离贮罐应不小于3m,埋设深度不小于0.8m。同时应与临近的现有建筑物、户外装置区的接地装置等电位连接,组成整体的接地网。要求由以上接地体组成的接地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4.2.2 防雷、防静电接地设计
氮气球罐、氧气球罐、成品球罐等各金属罐体应不少于两处接地,接地点间距不大于30m。当钢罐顶板厚度大于等于4mm时,可不设避雷针保护,当钢罐顶板厚度小于4mm,则应设独立接闪杆保护,接闪杆距罐体不小于3m,各罐体应处于接闪杆保护范围之内。
各种金属管道、金属管架、电缆桥架、电缆金属外皮首尾两端应接地,且应不大于30m接地一次。平行敷设的管道、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间距小于100mm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间距不应大于30m;交叉净距小于100mm时,其交叉处应跨接。当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0.03Ω时,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应等电位连接在一起。
装置区内的供电线路、温度、液位等测量装置,应采用铠装电缆或钢管配线,电缆金属外皮、钢管与装置或罐体作电气连接并接地。
5 小结
中国气象局8号令《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第五章第二十七条: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大型建设工程、重点工程、爆炸危险环境等建设项目进行雷击风险评估,以确保公共安全。同时雷电灾害也是“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雷电灾害的危害程度和造成的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危害人民财产和人身安全。每年我国发生雷电灾害都有上万起,伤亡人数达三、四千人,化工厂一旦遭受雷击造成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更是不可估量,本文针对气象中的雷击灾害对某化学公司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个案雷击风险评估,并跟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中的要求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安全解决方案,供化工行业的兄弟单位在预防雷击灾害,安全生产方面作为个案参考。
参考文献
[1]雷电防护第二部分:风险管理.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2]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防雷规范标准汇编.北京:中国气象学会雷电防护委员会,2009
[5]聂剑红.安全监控系统的防雷技术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6):95-99NIE Jian-hong.Study on light ningproof technology of se-curity surveillance and control system[J].Journal of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5(6):95-99
海水工厂化养殖生产能力评估方法 第4篇
关键词:海水工厂化养殖企业;生产能力;评估方法
海水工厂化养殖是渔业用海的一种类型,是指在封闭或半封闭的环境下,通过仪器、设备对海水进行净化和控制,以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海水生物品种为目的的一种用海方式。近年来,随着填海造地和沿海工业等涉海工程的增多,征收海水工厂化养殖企业和污染损失补偿案件也越来越多,这类案件都涉及到生物资源资产的评估,而生物资源资产评估的核心是对可蓄养生物资源量的评估。1本文结合海水工厂化养殖的特点,从影响海水工厂化养殖企业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出发,提出一种评估生产能力的方法,为今后开展相关工作提供方案 [1-3]。
1 评估技术思路与原则
1.1 评估技术思路
海水工厂化养殖的特点是采用现代工业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在半自动或全自动的系统中, 高密度养殖优质海水生物, 并对全过程实行半封闭或全封闭管理[4]。半封闭或全封闭管理的特点决定了海水工厂化养殖可蓄养的生物资源量是相对固定的,它与养殖生产规模和单位面积可蓄养生物量呈正比。对于确定的评估对象而言,养殖生产规模可以通过实地的测量得出;而决定单位面积可蓄养生物量的关键因素就是评估对象的生产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对生产能力各个影响因素逐一评价,进而形成对生产能力的评估。
1.2 评估原则
在评估过程中除了遵循一般的评估原则外,还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2.1 最佳使用原则 也称最有效利用原则[5],即:以评估对象的生物资源或生产设施最佳利用为前提。大部分的海水工厂化养殖企业可生产的生物品种都不是单一的,例如海水工厂化养鱼可养殖漠斑牙鲆、大菱鲆、真鲷等多个品种;海水工厂化育苗室可以进行虾夷扇贝苗种、海湾扇贝苗种、海参苗种等多品种的轮养。所以应该以生物资源品种或是生产设施的最佳利用为原则,确定评估对象的主要生产品种。
1.2.2 比照原则 即:充分考虑与被评估目标类似案例的生产状况。海水工厂化养殖的生产方式和养殖产量因地域不同而有很大差别,例如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开展皱纹盘鲍人工育苗,南北方气候和海水温度的差异,致使南方可以开展春秋两季育苗,而北方只能在春季进行一季育苗,这就造成了南北方皱纹盘鲍育苗室在厂房构造、海水处理、生产设施和单位产量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因此在评估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与评估对象所在区域相似案例的生产状况,以确保评估的客观性。
1.2.3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 海水工厂化养殖的生产对象是海水生物,其具有自然生长的特性,在不同条件下,自然生长的变化是不同的,虽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单纯的定量分析还是不能全面地反映出生物资源的状况,需要一定的经验性分析加以辅助。尤其是在事后评估案件中,例如污染损失补偿评估,更需要经验性的分析对评估结果加以修正。
2 影响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
2.1 取水能力
取水能力反映出取水量的多少,它是由取水系统的运行效率所决定的。取水系统是海水工厂化养殖所必需的,一般包括取水口、取水管道、水泵等。取水口的位置,取水管道的尺寸和水泵的数量及功率决定了取水量的多少,进而影响海水工厂化养殖的规模和单位产量。
2.2 海水处理能力
海水处理能力反映出人为控制海水各项指标的能力,它是由海水处理系统的完备程度和运行效率所决定的。海水处理系统一般包括沉淀池、过滤池、升温(或降温)设施、充氧设施等。对于采用封闭式海水循环养殖模式的,还应有储水池、蛋白分离设备等。这些设备、设施的完备程度和效率决定了人为控制海水的水温、溶解氧、悬浮物、流水量等各项指标的能力,进而影响着海水工厂化养殖的单位产量。
2.3 生产设施标准化程度
生产设施是开展海水工厂化养殖生产所必需的,一般包括厂房、养殖池、养殖设施和器材等,它的标准化程度反映出与养殖技术要求的切合程度。例如厂房的采光强度要依据养殖品种的喜光程度来设计,养殖池的高度、形状及进排水口设置要依据养殖品种的习性来建造,网箱、波纹板等器材要根据养殖技术要求来使用等。这些生产设施与养殖技术要求的切合程度越高,则单位产量越有可能接近最大化。
2.4 配套设施完备程度
配套设施是辅助养殖生产,但可通过其他方式替代的设施、设备和器材等,如饵料车间、实验室、化验室等,它的完备程度反映出对养殖生产的辅助能力。这种辅助能力的强度因养殖品种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例如在海水工厂化育苗企业中,用于培养单胞藻的饵料培养池不是必备的,可以通过对外采购单胞藻来替代。但对于扇贝育苗室而言,由于单胞藻饵料的供应能力往往可以决定育苗的成败,因此饵料培养池变得至关重要;而对于海参育苗室而言,由于单胞藻可以用海洋酵母等其他饵料来替代,因此饵料培养池的作用变得弱化。
2.5 小结
综上所述,各系统的协同作用实现了海水生物的工厂化养殖,它们的完备情况、标准化程度和运行效率成为决定生产能力,即决定单位面积可蓄养生物量,甚至是生产规模的主要因素。我们可以对这些因素逐一评价,综合后形成对海水工厂化养殖生产能力的评估。
3 评估方法
生产能力反映的是可蓄养生物量,对生产能力的评估就是对可蓄养生物量的估算。
3.1 可蓄养生物资源量
可蓄养生物资源量的计算方法为公式一:
4 讨论
可蓄养生物量是评估海水工厂化养殖企业生物资源资产的核心指标,它是由企业的生产能力所决定的。通过对影响生产能力各项因素的逐一评价,最终获得海水工厂化养殖企业生产能力评估结果的方法,客观性和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对评估海水工厂化养殖企业生物资源资产有很高的采用价值和很好的借鉴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海域评估技术思路,补充和完善了海域评估的技术方法。
nlc202309032345
参考文献:
[1] 范文娟,张心灵,胡海川.生物资产价值评估方法选择方案研究[J].会计之友,2013(7):17-19
[2] 范文娟,张心灵,胡海川. 生物资产价值评估特殊方法研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3):24-26
[3] 范文娟,张心灵.基于生物经济模型的渔业生物资产价值评估[J].中国渔业,2011,29(2):112-117
[4] 李文抗. 水产养殖业现代化与工厂化养殖[J].现代渔业信息,1999,14(2):20
[5] 海域评估技术指引[S].国家海洋局,2013
Assessment methods on production capacity of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CHENG Yuan, GOU Weimin, ZHOU Wei, ZHANG Yifan, SANG Tiancheng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Dalian Ocean University, Dalian 116023)
Abstract:Production capacity reflects the biological resources of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enterprises, it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to assess the biological resources assets of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enterpris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technical ideas and principles is proposed. Based on discussion about the main affection factors of production capacity, we provide the specific assessment method and elaborate the usefulness of this method and significance to marine assessment.
Key words: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Production capacity; Assessment methods
(收稿日期:2014-08-28)
工厂的资产评估报告 第5篇
我们接受贵公司委托,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本着客观、独立、公正、科学的原则,对贵公司向**工厂的******万元贷款的回收情况进行价值分析。我们按照必要的偿债能力价值分析程序对贵公司提供的有关资料进行了审核,并对**工厂进行了实地查勘、市场调查与取证。现将偿债能力价值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一、偿债能力价值分析目的
为委托人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税前扣除财产损失提供咨询意见。
二、偿债能力分析对象
本次偿债能力分析对象为截止20**年**月**日委托方拥有的对**厂的******万元贷款。
三、偿债能力分析基准日
本次偿债能力分析选取20**年**月**日作为基准日。
四、偿债能力分析过程
由于该公司停产以后未再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因此我们只能在该厂向国务院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申报破产时提供的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测算。
(一)**厂资产负债情况
1、根据**提供的破产申请资料显示。截至20**年**月**日,**厂资产负债情况如下(单位:万元):
| 项目 | 金额 | 备 注 |
| 一、固定资产净值合计 | ****** | |
| 1.固定资产(设备) | ****** | 净值 |
| 2.建筑及构筑物 | ****** | 净值 |
| 其中:生活区 | ****** | |
| 3.在建工程 | ****** | |
| 二、流动资产合计 | ****** | |
| 1.货币资金 | ****** | 实际账户无余额,均为未达账 |
| 2.应收账款 | ****** | |
| 3.预付账款 | ****** | |
| 4.其他应收款 | ****** | |
| 5.存货 | ****** | |
| 6.基建购置的办公及生产器具 | ****** | 基建节余物资/备品备件 |
| 三、资产总计 | ****** | |
| 其中:生产性资产 | ****** | |
| 非生产性资产 | ****** | |
| 四、负债 | ****** | |
| 五、净资产 | -****** |
2、折旧调整过程。**厂固定资产原值为******万元,该厂属于医药行业,设备平均使用年限为,建筑物使用年限为40到50年,综合折旧率约为7%。按此标准计算20**、20**年尚需补提折旧******万元。
3、财务费用调整过程。截至20**年**月**日,**厂向各金融机构贷款本金为******万元,假定不考虑罚息及复利问题,按最近一年期贷款利率****%计算,20**、20**年尚需增加财务费用******万元。
4、由于流动资产部分未能获取最新资料,因此暂以20**年**月**日资料为准。
5、经过上述调整后,**厂资产、负债、净资产分别为:
资产总计=******-******=******(万元)
负债总计=******+******=******(万元)
净资产=******-******=-******(万元)
(二)破产有关费用测算
1、**厂职工情况:**厂现有职工****人(其中:全民固定工***人;合同制工人****人),离退休职工***人。
2、职工安置费用
(1)在职固定职工安置费。按照国发[]10号文件精神及**市20**年度全市企业社会平均工资******/人•年的3倍计算(20**年尚未公布,暂以20**年计算,以下同),即*********3=******(万元)。
(2)在职合同制职工安置费,按照国家劳动部[1994]84号文件精神,解除合同按每年工龄付给一个月工资的补偿金。根据**厂提供的资料显示,合同制工人平均工作年限为**年,每人按12个月补偿,月平均工资为****元,补偿金为****元/人•月12个月****人=******万元。
(3)在职职工安置费总额
******万元+******万元=******万元
3、离退休职工安置费
(1)企业已退休职工安置费。按照**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条例规定,企业破产时企业参加社会养老统筹前已退休职工一次性向社会保险机构交纳15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该企业参加社会养老统筹前已退休职工***人,按照**市20**年平均工资******元及每年递增19%的15年工资总额的****%比例交纳计算(人均15年工资总额为****万元),即****万元*******%= ******万元。
(2)提前五年退休职工安置费。该企业符合提前五年退休职工***人,按职工平均月工资****元,考虑自然增长机制每人每月****元,安置费为****/月124年***人+****元/人12月***人(1+2+3+4)=***万元+***万元=***万元。
(3)离退休职工医疗费。依照**市劳便字[]2号文,并按**市平均工资****元的7.5%计算为*******(含提前五年退休职工***人) 10***%=****(万元)
(4) 离退休职工安置费总额=******+******+******=******(万元)
4、在职职工和离退休职工安置费合计=******+******=******(万元)
(三)企业欠职工内债(均截至20**年**月**日)
1、欠缴社会保险费用
养老保险金 ***万元
失业保险金 ***万元
工伤保险金 ***万元
小计 ****万元
2、欠缴住房公积金
19**年至20**年共欠缴***万元
3、欠职工工资****万元
4、欠职工玉米集资款等***万元
5、欠职工医药费***万元
合计欠职工内债****万元。
(四)企业破产清算费预算
1、法院诉讼费***万元
2、审计、评估费***万元
3、留守人员工资****元***人6个月=***万元
4、破产期间在职职工基本生活费,按新标准***元/人•月****6个月=***(万元)
5、在职职工养老保险费****28%****6=***(万元)
6、办公费差旅费***万元
7、水电气费用***万元
8、设备维护及其它费用***万元
上述破产费用合计****万元。
(五)职工安置费、企业欠职工内债、破产费用合计
******万元+******万元+******万元=******万元
五、破产清偿率
破产清偿率=(资产总额-安置清算费)/负债总额
=(******-******)/******
=****%
六、特别事项说明
1、由于债务人**厂停产后未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因此本次偿债能力分析是以债务人20**年申报破产时提供的有关资料,假设债务人被迫用现有资产清偿债务,并对债务担保人偿债能力进行分析后预测的。
2、偿债能力分析是依据委托方、债务人所提供的资料作出,如债务人提供资料与实际情况不符,由此造成的偏差由债务人承担相关责任;如债务人存在隐匿、私分财产的`行为,委托方应声明保留进一步追索剩余债权的权利。
3、该破产清偿率是根据**厂当前的账面价值预测的,实际破产清偿率应由破产时资产评估拍卖变现后确定。破产日期拖的越久,破产清偿率越低。
七、期后重大事项
在本报告出具后和本咨询结果的有效期内,如发生影响债权回收价值的重大期后事项,不能直接使用本咨询结论。
八、评估咨询报告法律效力
1、本咨询报告仅为委托方申报财产损失提供参考,为保证可收回债权金额的最大化,我们建议在处置该债权时采用公告或公开拍卖的方式进行。
2、本咨询报告有效期为壹年,即20**年*月*日至20**年**月**日。
3、本咨询报告书仅供委托方为本次咨询目的使用,不得用于其他目的。超范围使用偿债能力咨询报告所造成的后果,应由委托方负责。
九、报告提交日
本咨询报告提交日为20**年*月**日。
******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中国注册税务师:
中国•** 中国注册税务师:
工厂资产评估报告书 第6篇
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接受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的委托,对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工厂(以下简称工厂)的资产和负债在8月31日的公允市场价值进行了评估。评估范围包括:总资产为人民币15,265.79万元,总负债为人民币11,485.63万元,净资产为人民币3,780.16万元,以工厂提供的资产评估清单为准。评估目的是确定工厂208月31日的整体资产价值,为整体出让工厂提供价值参考依据。
我们的评估是依据国家关于资产评估的有关规定及其它相关的法律法规,并遵循独立、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进行的。在评估过程中,我们实施了必要的`评估程序包括对委估资产、负债的权属、义务、运营状况进行核实、查询、资料收集,对相关资产进行实地查勘、市场调查与询证。根据被评估资产的实际状况,采用重置成本法进行评估。
经评估,工厂的资产和负债在评估基准日持续经营状况下的公允市场价值:资产的账面值为人民币15,265.79万元,调整后账面值为人民币15,265.79万元,评估价值为人民币14,705.68万元,减值幅度为3.67 %;负债的账面值为人民币11,485.63万元,调整后账面值为人民币11,485.63万元,评估价值为人民币10,883.46万元,减值幅度为5.24 %;净资产的账面值为人民币3,780.16万元,调整后账面值为人民币3,780.16万元,评估值为人民币3,822.22万元,增值幅度为1.11 %。
委托方委托评估的资产范围未包括租赁使用九江玻璃纤维厂的土地、无偿使用九江玻璃纤维厂部分厂房及设施。
资产评估结果汇总如下:
金额单位:人民币万元
项目 账面值 调整后账面值 评估值 增值额 增值率%
流动资产 7,357.36 7,357.36 7,422.05 64.69 0.88
长期投资
固定资产 7,748.98 7,748.98 7,124.18 -624.80 -8.06
其中:在建工程 9.26 9.26 9.26 0.00 0.00
建 筑 物 846.30 846.30 857.63 11.33 1.34
设 备 6,893.42 6,893.42 6,257.29 -636.13 -9.23
无形资产
其中:土地使用权
其他资产 159.45 159.45 159.45 0.00 0.00
资产总计 15,265.79 15,265.79 14,705.68 -560.11 -3.67
流动负债 3,985.63 3,985.63 3,383.46 -602.17 -15.11
长期负债 7,500.00 7,500.00 7,500.00 0.00 0.00
负债总计 11,485.63 11,485.63 10,883.46 -602.17 -5.24
净 资 产 3,780.16 3,780.16 3,822.22 42.06 1.11
评估结果有效期为一年即:20年8月31日至20年8月30日。
以上内容摘自资产评估报告书,欲了解本评估项目的全面情况,应认真阅读资产评估报告书全文。
北京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注册资产评估师:张
评估机构法人代表:郭 中国注册资产评估师:邢
工厂风险评估实施细则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