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元宵节小学作文
过元宵节小学作文(精选14篇)
过元宵节小学作文 第1篇
锣鼓声声迎盛世,秧歌翩翩闹元宵。我和妈妈伴着阵阵的`锣鼓声走在拥挤的人群中闹元宵。
首先,我们看到是石化宾馆的舞龙表演,分别有两条大龙和两条小龙,鼓声时急时缓,龙头腾空而起,龙身也跟着跳跃了起来,一会儿翻滚,一会儿腾空而起,一会儿又纠缠在一起,气势雄伟,振奋人心。接着工程公司的秧歌队紧随其后,他们伴着阵阵的锣鼓声,偏僻那起舞,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然后我们去看了石化巡防保安大队的锣鼓表演,队员们个个精神抖擞,身强力壮,不愧是保安大队的叔叔,敲锣的非常有力,也非常有气势,鼓声震耳欲聋,响彻云霄,打出了马年的激情,打出了中国人的精神。最后我们又去看了惠康大酒店、开元社区、石化医院的表演都十分的精彩。
演出结束了,但是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过元宵节小学作文 第2篇
最令人难忘的就是吃汤圆了!在吃汤圆时,不能只是吃,还要明白它的规则。汤圆的个数总是个吉利数。看,我就吃了六个汤圆。“六六顺”吗。而爸爸则吃二十个,妈妈吃了十二个,这些数都是吉利数。
吃汤圆是一件十分快乐但又是一件麻烦事。当你一不小心将筷子插在汤圆上,顿时,里面的馅全冒了出来。你便吃不着完整无缺的汤圆了。夹汤圆时,用力也很有讲究。当你用力偏重了一些,汤圆便会被夹破:偏轻了,滑滑的汤圆又会一下子掉进碗里。夹汤圆用力适当便可。
在那一天,没有任何的烦恼和紧张。在那一天,我过得很有意义。我看到了智利大地震的情况。长达24小时的巨大太平洋海啸警报解除了,智利的井然有序,临危不惧令我深深感动
元宵节晚会的精彩。让我喝彩。与此同时,我们议论着,叫好声不断。
过元宵节小学作文 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误区,改进策略
在大力推行小学语文课改的今天, 许多新型的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纷至沓来, 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仍有几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一、语文作业量“过”大
调查发现, 有许多小学语文教师铭记“熟能生巧”的古训, 给不堪重负的学生留下许多作业。低年级学生一个汉字要写几十遍, 一个词语要重复抄写几行, 高年级学生晚上既要完成课后练习, 又要完成语数测试卷, 再加上那些死记硬背的条文、段落等, 大量重复的作业, 给小学生造成很重的心理负担。说严重点, 这对小学生是一种摧残。
二、课堂提问“过”随意
有的教师在课堂提问时随心所欲, 学生不动脑筋, 在课文中直接找到只言片语就能回答。如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时, 有教师问:“故人西辞什么地方?”又问:“烟花几月下扬州?”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问题, 不仅没有思考的价值, 反而影响了诗的艺术性、整体性。一堂好课, 教师的每一个提问都应该是有目的、有深度的设问, 以此来诱导学生学习, 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因此, 教师一定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运用信息技术“过”花哨
(1)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本身是一件好事, 但如果不考虑教学内容, 盲目且过于花哨地使用, 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效果反而不好。如某教师上《翠鸟》一课时, 使用了大量的教学媒体, 又是录音, 又是幻灯片。幻灯片数十张, 除了几幅不动的翠鸟图外, 其他都是文字思考题, 再加上大小黑板十几块, 又是放, 又是挂, 又是贴, 教师忙得不亦乐乎, 学生如同看戏一般。表面上热闹非凡, 但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被太多无关的花哨信息所干扰, 注意力不能集中到重点学习中, 知识的理解、运用等教学目标往往难以实现。
(2) 机械呈现, 淡化了读的作用。若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但泛用会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有些教师热衷于图像媒体的应用, 往往一节课一“点”到底, 认为多媒体课件运用得越多, 就意味着课堂教学效率越高。其实, 多媒体课件只能作为一种语言文字教学的辅助工具, 不能取代对语言文本的解读。图像化的过于泛用, 无疑淡化了对文本的充分理解。
四、褒义课堂评价“过”繁
课堂教学提倡多鼓励, 多表扬, 多肯定学生, 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树立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然而过于频繁的表扬鼓励, 不当评价会出现如下现象:1教师评价的语言苍白。教师的评价语言丰富, 体态适当, 能让学生感到亲切可信, 备受鼓舞。若经常是“太对了”“真棒”“好”“了不起”等词语, 让人感觉教师的语言空洞乏味。2过于频繁滥用表扬。课堂中不管问题价值大小, 不管学生回答的正确率高低, 教师都是一个口吻“对”“不错”“好”“好极了”“太棒了”等, 这让学生听得习以为常, 就像经常吃馒头一样淡而无味, 导致学生随意应付。3评价不诚恳。我们倡导赞赏, 但不是无原则地赞赏。要勤于赞赏, 但是对学生的答错甚至错误, 教师评价不能含糊其辞, 繁多而啰唆, 要明确, 要真诚地纠正学生的错误, 使学生明辨是非, 尤其是对知识上的认知对错要有确切而诚恳的评价。
五、作文教学要求“过”高
(1)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新课程要求学生完成“习作”。“写”即是写作, “习”则是习作。顾名思义, 写作是指写文章, 其过程重在“写”, 它对文章的立意、选材、结构安排及语言表达等方面都有比较全面的要求。习作则是指学习写文章, 其过程重在“习”, 它对学习者的要求相对较低。写作和习作, 两者区别是显而易见的。然而, 有时教师却从低段到高段一概而论地拔高学生的习作要求。
(2) 作文训练以“篇”代“片”。这里的“篇”指完整的一篇文章, “片”则指文章中的一个片断。由于作文要求的以“写”代“习”, 因此导致作文训练陷入以“篇”代“片”的误区。小学三、四年级除了写一些书信、便条之外, 大多是一些片断的练习;五、六年级最高的要求也是分段表述习作内容, “40分钟写出不少于400字的习作”。这都是符合小学生的写作实际的。但是, 综观大部分的小学作文教学, 大多一概而论地要求学生在40分钟内写一篇完整的好文章, 这无疑大大增加了作文训练的难度, 就像让一个连爬都很难的婴儿马上站起来走路一样, 实在太难。
在宋朝过个元宵节 第4篇
苏东坡曾说:“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但我更愿选择的是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展开的北宋都城汴京(今开封),当然钱塘(今杭州)也不错,烟柳画桥,风帘翠幕。看不到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但在不经意间就能碰见一个十七八岁的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那里有五星级的娱乐场所瓦子,咱们就不去了。最佳去处是皇宫前的御街,那里一定是“宝马雕车香满路”,皇上还经常微服出宫观花灯,说不定在某个火树银花的地方还能碰见他呢!
宋代的元宵节共五天,我选择正月十五。不吃火锅,虽然它是在宋代发明的;也不去吃火腿,汴京的风味小吃应有尽有。那时“东坡肉”刚隆重上市,人们也不像现在的人怕胆固醇高,想大快朵颐的话机会多的是。如果在北宋,就吃油锤;在南宋,就吃元宵(汤圆)。这两种元宵节食品现在还有,但到宋代吃才感觉原汁原味,不像现在,心境变了,过节的氛围也淡了。
顺便也大口吞咽一些节日的喜庆气氛。其实,无须用嘴,耳朵里灌满的声声爆竹早已将元宵的热闹气氛渲染得很浓烈,抬头看天空,缤纷的烟火给宋代的元宵夜开出五颜六色的花朵,比春花更美。
找一位宋代诗人,跟在他的背后,感受盎然的诗意在灯树上千光照,跟随在你身后的是逐人来的明月。如果你跟随的是苏东坡,“飞火乱星球,浅黛横波翠欲流”,这是宿州的元宵;“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这是苏东坡眼中的灯火钱塘三五夜。元宵节的氛围不仅在舌苔上缭绕,还会在你的鼻翼上温存。“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那香会在我们的心底萦回,让心灵如化冻的河流。
跟随王安石也不错,你可以看一看花灯,猜一猜灯谜,还会看见一大户人家门前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上联,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你答不出不要紧,答出了就会被招为快婿,那就少了王安石的一段传奇。你只需默默地品味着下联“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然后感慨那时的学问真值錢,不像现在随房价的上涨不断贬值。
吟咏着欧阳修(一说朱淑真)的《生查子·元夕》,跟在他的身后,想起去年的元夕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你可以给柳丝打一个结。挽住晚月;然后以诗词为道路,约来那个在多年以后走失的人,柔情脉脉地向她倾诉你藏在心底一千年的话语。“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今年的元夜当是到了现代了,那个在诗意中走失的人还在宋代的路上,在路上的宝马雕车里,那满路的香和盈盈的笑语渐渐消失了,你的泪水和惆怅都是纯粹的,只与爱有关,只与情有关,不似现在掺杂了很多杂质。
过元宵节小学作文 第5篇
我过元宵节我们的祖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有着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佳节:有祭祀祖先的清明节;有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端午节;也有赏月吃月饼的中秋节
今天,大家就来看看我是如何过元宵节的吧!庚寅年元宵节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围坐在饭桌前,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地地道道的宁波特产芝麻汤圆。轻轻地咬一口白白的皮子,里面那黑糊糊的芝麻馅就呼之欲出。流入口中,甜甜的,香香的,沁人心脾吃过元宵,我们一行三人来到镇海望海楼观看灯会。那儿已经是灯火辉煌、人山人海了整个一条林庙路和望海楼周围水泄不通。只见两条长约十米的黄龙在城墙两旁“腾云驾雾”。湖中央有一盏诺大的莲花灯:有的绽开两三瓣花;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含苞待放;有的已经全开了,亭亭玉立,像漂亮的小姑娘煞是好看!
人们纷纷驻足观望,拍照留念。正当我们观看一对大“青花瓷”灯时,“啪”的一声,回头一看,原来是烟花蹿上了天空,一个“倒垂杨柳”展现在我们眼前。随即,天空中便热闹起来烟花们争先恐后地飞上天去,此起彼伏:一会儿这里“孔雀开屏”;一会儿那里有一条大虫直冲云霄;一会儿出现了“火树银花”;一会儿又听见了“噼里啪啦”的声音,原来是小朋友们趁热闹放起了鞭炮不知不觉,灯会即将结束,人们也陆陆续续地散去说实在的,我还真有点意犹未尽!再见了,元宵节,我们明年再会!
过元宵节的小学五年级作文 第6篇
第一场是打乒乓球比赛。首先是我发球,我左手拿乒乓,向上一抛,右手用乒乓板用力一拍,球就凌空飞起,只见母亲向它发出了驱逐令’,乒乓球如同流星似的向我飞来,我轻而易举地接住了,来了个大反攻’,球又向母亲那里飞去。眼看就要落地了,没想到母亲眼疾手快,来了个井底捞月’,把乒乓球勾了上来最后,我还是输给了母亲。
第二场是轮滑大比拼。本场的规则是:在60米的场地上,看谁用的时间短。于是,我穿上轮滑鞋,我暗暗自喜:我一定把你输得落花流水。父亲隆重地宣布:“预备,开始!”我像一支离开了弓的箭一样滑向终点。母亲看了,竖起大拇指说:“你可真行,滑得那么快!”接下来,母亲换上轮滑鞋,摇摇晃晃地,眼看就要到终点了,却摔个四脚朝天,我笑得前俯后仰,不容置疑,这场比赛我赢了。
第三场是做元宵比赛。我趁父亲不注意,与母亲商量,我们决定一起来做,很快,一碗碗热气腾腾的元宵端上了餐桌。你看看我,我看看他,大家都笑了。
快乐过元宵的小学作文 第7篇
今天是阴历正月十五,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元宵节!
大早起来,我就盼望着时间快点过,因为,晚上在街心广场有燃礼花庆元宵活动。夜幕终于降临了。月亮姐姐披着轻纱披肩,带着星宝宝们来到天空,原来它们也是来看礼花的。广场上有很多人,我好不容易挤到了一个看烟花的地方。这时,烟花好像信号弹飞上天空,有好多颜色,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漂亮的雨伞,把天空装扮的非常美丽。
突然,有一个大的礼花“咚”的一声,飞上了天空,这个礼花可和别的不一样,里面装了几个红红的灯笼,慢慢的落下来,非常好看,人们都不由自主的叫起来,美丽的烟花让我们都分不清是礼花还是星星。最后,有几颗信号弹飞上天空,宣布了本次活动的结束,我还呆呆的看着天空,好像还在回味着刚才那绚丽多彩的烟花。
过元宵节小学作文 第8篇
2021小学生过元宵节作文一等奖一
那是一个难忘的日子,难忘的一天。因为那是我尝到了自己亲手制作的汤圆,明白了团结的力量,这独一无二的作品。
今天,我们期待已久的元宵节终于来了!一大早,同学们纷纷将材料(糯米粉,黑芝麻糊,青菜,鸡蛋三个,辣椒,葱,姜,蒜,白糖,花生酱,红豆沙,枸杞等)准备好带进学校。我们好不容易才熬到第三节下课,同学们的心情一下子涨到了极点。
课桌变成了餐桌。这时,老师来了,他让我们把汤圆包好后再煮。我们正亲手制作着自己的“作品”。瞧:有“大龙虾”的,也有“汉堡”的,也有“肉丸子”式的……应有尽有。制作过后,我将这些精美的“作品”放进了锅里,过了一会儿,又圆又胖的汤圆就上来了。我把汤圆一个个地都舀了起来,放进碗里,把热乎乎的汤圆放在了桌子上。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吃着自己的“作品”,我尝了一口,“哇”,心里不禁感叹到“好好吃呀,汤圆还有咸的?”
时间过了一大半,当同学们开开心心地吃着汤圆的时候,我闭上眼睛,默默许愿:希望同学们和我也能像你这么圆,这么甜,永远快乐,永远开心!
通过这次比赛,吃了这些美味的汤圆,我觉得,里面的馅并不是芝麻,而是同学们的汗水,努力和付出!同时,也但愿我们的祖国像汤圆一样,团团圆圆。
这,是一个难忘的作品!
2021小学生过元宵节作文一等奖二
火红的灯笼挂起来了;“咚咚”的锣鼓声响起来了;喜庆的陕北大秧歌扭起来了。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在人们的期盼中到了。
正月十五一大早,街上就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锣鼓声。我顾不上吃早饭,拉着哥哥就往街上跑。街上人山人海的好热闹啊!“看!秧歌队来了!”人群中有人大声的喊道。我应声往前一看,哇!那些化了妆的阿姨有的拿着大扇子,有的拿着花纸伞,正随着花车上的音乐扭着好看的大秧歌呢!她们跳着轻快的舞步,仿佛美丽的春天跟在她们身后,也一起向我们走来了。秧歌队后面是民俗表演队,你看,“拉毛驴”中那个白胡子老爷爷多像太上老君啊!还有那七个挑花灯的漂亮姐姐,应该是“七仙女”吧!表演队刚过去,“安塞腰鼓队”就来了。腰鼓队的叔叔们个个年轻力壮,精神气十足。他们在大冷天光着膀子,用尽全身力气击打着腰鼓。浑厚的的锣鼓声好似阵阵的春雷,一阵又一阵,排山倒海般汹涌而来。我的心也不由的跟着鼓声跳动了起来。看完街上精彩的表演,我们又兴致勃勃的去河滨公园看灯展。
节日的河滨公园,被五颜六色的花灯装扮的分外美丽。西瓜灯红红的瓤子让人看了馋的直流口水;熊猫灯做的的栩栩如生让人觉得他们真是可爱的家伙;小白兔灯更是做的精致,两只耳朵向上竖着好像在听游人们的欢声笑语。哇!这儿有个名叫“双龙戏珠”的大型灯盏,你看,那两条龙栩栩如生,嘴巴一张一合,龙爪时而向前,时而向后,仿佛一转身就要腾空而起,直冲云霄。龙灯旁边有一盏更大的灯,它的外型是一排整齐的楼房,房子的周围是青翠欲滴的瓜果蔬菜。这盏灯不仅造型美观,而且还展现的我们新农村的新面貌呢!
晚上九点,随着一声声巨响,河滨公园的夜空中绽放出五彩缤纷的礼花。你看,它们有的像一朵朵硕大无比的牡丹花,在漆黑的夜空中开放出自己的尊贵与优雅;有的像孩子们天真的笑脸,给元宵节增添了几分欢乐祥和的色彩;有的像一个个巨大的脚印,好像在告诉人们,府谷正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有的像……在人们此起彼伏的惊叹声中,璀璨的焰火把整个元宵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元宵节——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一年中最快乐的日子。
2021小学生过元宵节作文一等奖三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具有中国的特色,十分多姿多彩。这不,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到了,大街上人声鼎沸,广场上的人们积极地参加猜灯谜活动,整个小镇上洋溢着浓浓的元宵气氛。
而我,到了这一天也是乐呵呵的,因为,每到这个日子,手艺极好的爷爷便会大展身手,亲自掌勺做汤圆!
这又什么稀奇的!有人肯定会不以为然,那你就大错特错啦!看!爷爷刚刚煮好了几碗汤圆,正欲端出,几双虎视眈眈的眼睛便紧盯着里面又白又“胖”的汤圆不放了,可见它们的魅力无限啊!香味一阵阵的袭来,我忍不住咽了一口口水。还没放稳,我们姐妹三人便都像是“饿鬼”似的操起勺子一阵狼吞虎咽,贪心的样子惹得大人们一阵发笑。我咬了一大口,外皮很薄,又糯又香,而且软而不黏,十分可口。刚咬开外皮,一股汤便流了出来,一尝,鲜香无比,我忍不出又贪心地咬了一大口,里面的肉也是极为鲜嫩,让人回味无穷。外面买来的可没有这么新鲜好吃啊!皮薄馅多,又这么好吃,那可是只有自家才有这种美味啊!我一次性吃了十个,已经撑了,家里的汤圆就是大!
这一天,大人们吃完晚饭后边聊天边观看元宵晚会,其乐融融,人们不时的哈哈大笑,小孩子则到一旁说着悄悄话,人人都沉浸在这个幸福的世界中不亦乐乎,整个屋子里都洋溢着令人愉快的气氛!
年年元宵,今又元宵。元宵节是新年之后第一个满月,寄托着人们的美好心愿,象征着圆圆满满,象征着合家团圆。祝愿新一年中,大家心想事成,事事顺利,和和美美!
今年的寒假,最特别的事,就是在元宵节,我市举办了一年一度的花灯会,这一天的下午,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妹妹,先去华纳影城,看漫画图书展,总共有三个会场,里面有好多知名的动画及漫画展,还有图书展等……等,在这次的展览中,爸爸帮我买了一套立体书,这套书可以看可以玩,还可以变魔术,真的很棒!
2021小学生过元宵节作文一等奖四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习惯,各个民族有各个民族的风俗,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们的汉族。
汉族——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是原称为“华夏”的中原居民,后同其他民族逐渐同化、融合,汉代开始,称为汉族。汉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族,有七大方言。现代汉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2019年左右的历史,由甲骨文、金文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方块字,共有四万个字以上,通用的有七千字左右,现为国际通用语文之一。
汉族的传统节日尤其让我萦绕于心。元宵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的大节,有着两千余年的历史,它在当今中国仍然相当盛行。元宵节的得名,因其节俗活动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元)的十五日夜(宵)举行而来。不管南方北方,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都要合家团聚吃元宵,一家人围在一张桌子上,在端上几碗热腾腾的汤圆,大家开心的笑着,多温馨的场面,让人难以忘怀。元宵节也叫“灯节”、“灯夕”,因为在每届元宵前后,无论乡村还是市镇,人们都要张灯结彩,观灯游赏,烟火当然是是必不可少的,夜晚放灯,那时可谓是万家灯火连成一片,壮观而美丽。当代元宵节除灯火之外,更为突出的活动是各种社火,比如舞狮子、耍龙灯、跑旱船、踩高跷、打腰鼓、扭秧歌等等。元宵节,正可以算是中国的狂欢节。
但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觉得流逝得那么快,眨眼间,正月十五就这样过去了。一如既往,时间没有停留在这一刻。孩子们该去上学了,大人们该去工作了。大家都在企盼着下一个元宵节,下一个更热闹的元宵节……
2021小学生过元宵节作文一等奖五
假期生活就像一棵棵结满果实的果树,每一颗果子都是那么可爱,都蕴藏着我假期中那些快乐的故事。现在,我就摘一颗最甜最大的果实,把里面藏着的故事告诉你。
那是猪年元宵节的晚上,婶婶带着我和姐姐一起去文庙看花灯。一路上,我和姐姐手牵着手,连蹦带跳的,别提有多开心了。路上我们还买了四个小花灯,其中那个小兔子花灯最漂亮,它的里面还可以发出一闪一闪的光,小兔子栩栩如生,似乎还在调皮地眨着眼睛,冲着我笑呢!
终于我们来到了文庙。哇!里面的人可真多呀!两边的廊檐下挂着的花灯都亮了起来,瞧,红的、绿的、紫的、蓝的,五光十色,成了一片灯的海洋,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们前来观赏。
“快来看哪!是小白兔。”姐姐叫道。瞧!那只小白兔全身通亮,正在用力地拔着一根大胡萝卜呢。旁边那两只小白兔边啃着胡萝卜,边神气活现地冲着它笑呢!
沿着廊檐,我们继续往前走。各种花灯造型各异,高高的挂在了半空中,闪着耀眼的光芒,给文庙增加了秀丽的色彩。
咦!这不是小白兔一家人吗?只见它们笑眯眯地面朝前方,两只前爪对着我们拱着手,好像在向大家说:“祝大家猪年吉祥,万事如意。”
我们正看得开心,突然,一滴雨滴落在了我的鼻子上。哦!下雨啦!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走出大门,观灯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快快乐乐过元宵节小学写事作文 第9篇
今天是元宵节,爸爸告诉了元宵节就是全家团圆的的日子。
元是一年第一个月的意思,宵是夜晚的意思,一年第一个月圆的夜晚就是元宵节。晚上,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吃饭、放鞭炮、看元宵晚会,然后准备明天到学校报名,见我的老师和同学。我们是快乐、幸福的一家。
快快乐乐过元宵节小学写事作文 第10篇
昨晚,我们社区门前灯火辉煌,锣鼓宣天大红的灯笼高高挂,人们围着一个大圆圈。
7点30闹元宵活动开始了,爷爷奶奶们跳着欢快的舞蹈,小朋友们手舞花束向大家拜年,扭秧歌、跑旱船,大人小孩一起唱呀扭呀,真是热闹呀!
过元宵节小学作文 第11篇
下午我和其他九名同学有幸被选去参加包汤圆这项活动。一下课我们就来到食堂,洗好手,坐在座位上迫不及待的等待着,等待着一显身手。“砰!砰!”我的心随着激动的心情在加速!不一会两位老师端着装着面粉和豆沙陷的盆子走了进来。
我们还没等老师放下盆子就早已把手伸过去准备拿面团。老师先给我们揪了一个小面团,让我们搓成小球。瞧!多么像打雪仗用的雪球啊!接着把它做成一个碗状,中间的口只要能放进两个大拇指就可以达标了。再接着放一点陷在里面。放馅的时候同学吗相互配合不亦乐乎。接下来是最关键的一步:用一只手托住汤圆底,另一只手轻轻握住上方,转着面团搓。过不了多久面团上方就会多出一点面,只要轻轻揪掉就可以了。最后轻轻揉一揉,一只个大皮薄的汤圆就做了!也许是不太熟练的缘故吧,刚开始我有点出师不利汤圆露馅了,后来终于熟能生巧,大功告成了。
我认认真真的包了十几个汤圆,这些汤圆包进了我对大家的祝福;进了过节的热闹;包进了家庭团圆的幸福
过元宵小学生优秀作文 第12篇
我们先将米粉和水和均匀了,不一会儿,一个又白又胖的面团便诞生了,然后,我在面团上扯下一点面屯,然后在手中搓圆。“哎呀,面团裂开了。”我焦急地对妈妈说。“加点水就好了。”我照办了,又继续我的工作。
煮熟后,我们都大吃一惊:青蛙的右眼没了,海星也烂了,大饼也裂开了,我们三的作品几乎全军覆没。
过元宵节作文 第13篇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终于又到来了,提到元宵节,大家应该都会想到正月十五吃元宵、挂灯笼、猜灯谜等习俗,一家人在家里团团圆圆,有说有笑,开心极了,在我的记忆里,元宵是非常香甜可口的,在你没有把它咬破的时候,甜在嘴里滑溜溜的,好玩极了,咬破之后就更好吃了,黑芝麻汁吃起来甜甜的,非常美味!
今天我们过元宵节也很开心,到了晚上,妈妈给我端来了盛满黑芝麻元宵的一大碗元宵,我看着就流口水,但是我最爱吃的东西了,我赶紧用勺子吃了一个,味道还是老味道,一点也没有变,在嘴里没有破的时候还是滑溜溜的,咬破之后,芝麻汁流了出来,我吃的甜在嘴里,更甜在心里,因为没有什么比一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更好的了!我想这就是元宵节的真正意义吧!就是团团圆圆才好。我一口一个元宵,一口一个元宵,不一会儿元宵大军就被我搞定了。
虽然这次元宵节只吃了元宵,没有猜灯谜,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体会到元宵节的真正意义,我感受到了其中之美,英,你的亲人在你这辈子只有一次,这是一个好好珍惜的机会,一起团圆吧!我喜欢元宵节!我爱我的家人们!最后祝所有的`人们元宵节在家里团团圆圆,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吧!
过元宵节作文 第14篇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光是传统文化节日就有许多,有中秋节、春节、端午节我最喜欢过元宵节。
到了元宵节那天,我和妈妈去外公家包汤圆。到了外公家,外公说:“我已经准备好包汤圆的原料了。”我先把粉洒在桌子上,把糯米在粉上滚一滚,再把芝麻放进糯米里面,然后把用糯米把芝麻包好,这样,一个汤圆就做成了。我把做好的汤圆放在碗里,妈妈把汤圆进锅里,煮了一会,汤圆浮了起来,她把汤圆端了出来,汤圆甜丝丝的,一闻就让我直流口水,吃下去,心也感觉甜甜的。
我身为中国人,我就要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过元宵节小学作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