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儿科nicu工作计划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10-111

儿科nicu工作计划(精选7篇)

儿科nicu工作计划 第1篇

2016新生儿/NICU工作计划

2016年新生儿/NICU将继续以保证护理工作安全及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为宗旨,规范、优化临床护理工作,继续开展各项优质护理服务、优质护理技术及优质管理方法。

1、以护理部的月计划及专科培训开展科室计划、培训、质控、改进,以PDCA方法进行护理工作质量改进,提高护理质量。

2、严格要求全体护士自觉遵守“2014年新生儿护理专科安全质量目标”操作指引、流程、制度。并定期培训,质控或持续改进。

3、继续以“优质护理为目标,三级质控网络为保证”,让组长及责任护士首先把好质量关。

4、继续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个人包干,落实治疗护理质量,利于护长对质量的评价、追踪、进行整改,达到持续改进的效果。贯彻执行临床护理服务评价标准,提升护理质量。

5、继续落实基础护理措施,做到组长、护长每天检查、评价、指导。

6、重视专科质量指标发生率,2014新生儿专科质量指标是“新生儿烧伤、烫伤及鼻中隔压伤发生率”,此两项指标发生率低。会根据本专科工作特点继续以“新生儿呛奶、误吸发生率、鹅口疮发生率”作为质量改进目标一起追踪。

7、去年一例不良事件“输液外渗”导致的后果,引起深思,新生儿由于本身特点液体外渗机率很高,可高达63%,输液率达100%,一外渗必导致不良后果、家属纠纷,所以不得不将此列为明年的质量改

进目标。

8、继续加强护理文书书写,护长质控,及时指导培训,保证质量。

9、加强护士层级培训,每月按课程分层级授课、考核、记录。督促学习层级掌握内容及其操作技能。加强专科知识及专科技能培训,鼓励多渠道学习,提高自身专科业务水平及技能。

10、加强病区安全管理,每月进行安全讨论一次。

11、发展新业务、新技术,尽可能开展新生儿PICC置管术。

儿科nicu工作计划 第2篇

NICU主班护士工作职责

上班时间:上午8:00至12:00

下午14:30至17:30

1、清点护理交班物品、急救车物品、出诊箱物品、器械等。认真检查急救物品的有效期、数量、器械的性能并记录。检查抢救台氧气流量表性能并补充氧管保持数量5条。

2、对奶粉、生活用品及收入作好交接班并登记,及时补充各用品。

3、听取大交班,了解所有病儿的病情。

4、测当天的指尖血糖、执行蓝光治疗、留取大小便标本。

5、清楚病儿欠费情况,及所需购买的生活用品,巧妙与病儿家属催款。家属来探视时负责收回未付款的生活用品费用。

6、负责转抄医嘱、电脑收费,接收新入院病儿并进行床位安置、称体重、按脚印、戴手腕带。做好出入院登记,发放探视卡,告之住院须知并签字。

7、与A2班核对医嘱,对帐户冻结者写在医嘱本上,以便核对补收费用。

8、将出院病历送回病儿家属,并签名。认真做好出入院患儿的健康宣教,出院指导。

9、下午负责检查患儿住院费用,检查病历质量,写出院记录。

10、负责指导护工完成温箱清洁、消毒、保养。

11、下班前整理好药品并搞好治疗室及电脑台面卫生。

NICU A班护士职责

上班时间:08:00—15:00

1、与N班护士进行床边交接班,了解所有病儿病情。

2、执行长期医嘱静脉输液、打针。

3、按护理级别巡视病儿,掌握病儿病情动态,有异常随时跟医生反映,密切观察治疗效果。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发现异常病情及时报告医生,并积极配合危重病人抢救。

4、做好新入院病儿的治疗护理,测量生命体征并绘制在体温单上。

5、执行中午所有的治疗和护理,办理病儿出入院,确保整个病区病儿安全。

6、负责当班出车。

7、书写患儿护理记录,负责对当班无证护士签名。

8、落实A1、A2班工作情况并给予指导。

9、负责下午15:00大交班,参与者A、A1、A2、P1、P2、主班。

NICU A1班护士职责

上班时间:08:00—15:00

1、协助A1班与N班护士进行床边交接班,协助A1班执行长嘱第一瓶输液。

2、执行雾化吸入、吸痰。

3、执行临嘱治疗:包括抽血、静注、洗胃等,并执行临嘱输液加药、接瓶。

4、与主班核对医嘱,提交医嘱。

5、协助A班书写护理记录,参与危重病儿的抢救。

6、按护理级别巡视病儿,协助执行中午的治疗和护理。

NICU A2班护士职责

上班时间:08:00—15:00

1、更换氧管及蒸馏水,并贴上更换日期,星期一统一更换所有湿化瓶。准备吸痰用物:治疗碗、持物盅、0.9%氯化钠500ml写上开启时间。

2、做好口腔护理,更换气管插管病人气道湿化液并写上开瓶时间,对使用微量注射泵的病人按使用人数铺无菌盘备用。

3、执行长嘱静脉注射。

4、测量所有病儿10:00、14:00 T、R、HR等,并绘制在体温单上。

5、做好病儿基础护理、鼻饲、剪指甲、协助喂奶、喂药。

6、打印长嘱第二天输液卡、静注卡、雾化单并排好时间。

7、协助书写护理记录、抄写大交班。

NICU P班护士职责

上班时间:15:00—22:00

1、与A班护士进行床边交接班,了解所有病儿情况。

2、负责当班病人的一切治疗,医嘱处理,按护理级别巡视病儿,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发现异常病情及时报告医生,并积极配合危重病人抢救。

3、书写当班护理记录,负责对当班无证护士签名。

4、负责指导护工完成温箱清洁、消毒、保养。

5、督促P1班工作落实情况并予以指导,负责对当日无证护士签名。

6、负责当班的出车。

NICU P1班护士职责

上班时间:15:00—22:00

1、清点护理交班物品、急救车物品、出诊箱物品、器械等。认真检查急救物品的有效期、数量、器械的性能并记录。

2、协助P班与A班护士进行床边交接班。

2、测量18:00、22:00、T、HR、R等并绘制在体温单上。

3、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如雾化吸入,吸痰护理、婴儿喂养等。

4、参与加药,接瓶、协助P班书写护理记录。

5、负责病室通风换气工作,及空气消毒。

6、参与危重病人的抢救。

7、下班前搞好各室卫生。

NICU N班护士职责

上班时间:22:00—8:00

1、与P班进行床边交接班,了解所有病儿病情。

2、完成当班病儿的一切治疗,医嘱处理,密切观察病情,定时巡视,测量生命体征,发现异常病情及时报告医生,并积极配合危重病人抢救。

3、清点病儿所需购买的生活用品,登记欠费情况方便主班催款。

4、书写护理记录,交班记录,参与大交班。

5、负责对当班无证护士签名。

6、负责当班的出车。

NICU N1班护士职责

上班时间22:00—8:00

1、清点护理交班物品、急救车物品、出诊箱物品、器械等。认真检查急救物品的有效期、数量、器械的性能并记录。

2、协助N班与P班护士进行床边交接班。

2、统计工作量、填写日报表、装订输液卡、治疗单在背面写上日期并签名,补充注射器、消毒液等消耗性物品、申领一次性物品。

3、测量2:00、6:00、T、HR、R等并绘制在体温单上。

4、负责治疗室、配奶间、洗婴室、更衣室台面的清洁及紫外线消毒。周二、周五负责更换酒精盅,周五抹紫外线灯一次,并记录。

5、做好病室通风换气工作,及空气消毒。

6、负责指导和协助护工完成患儿的皮肤清洁、淋浴、抹身,留取大小便标本等。完成病儿的脐部换药、眼部护理、皮肤护理、更换纸尿裤,每天淋浴后称体重并记录在体温单上。

7、参与加药、接瓶协助N班书写护理记录,参与危重病儿的抢救。

儿科nicu工作计划 第3篇

1 NICU儿科整体设施方面

1.1 NICU病房努力提供一个相对温馨、舒适有利于患儿康复的环境, NICU病房内有多种先进的仪器设备, 接受监护的患儿因为病情需要而被各种仪器监测所包围, 气管吸痰声、各种仪器监测声都会给患儿带来刺激, 这时就要求护士在工作中认真细致观察, 由于患儿在心理上均不同程度的恐惧及压抑。根据病情及时将各种仪器的报警声消除, 必要时将患儿放置在单间病房。

1.2 在探视间内放置可以使患儿与家长相互沟通的消毒设施, 以预防交叉感染, 进入NICU的患儿由于病情较严重, 而且NICU是一个完全与外界隔离封闭的病房, 使患儿与家长隔绝, 致使患儿家长非常牵挂与担忧, 每周定时开放, 患儿家长可以直视患儿病情状态, 使患儿家长也得到一些心理安慰。一定避免交叉感染的机会。

2 认真宣教, 一切以患儿为主

2.1 NICU的患儿大多数都很急、重、危症, 为了配合医师利于抢救及时, 有时候根据病情要求患儿一般不穿衣服。这就要求儿科护士进行护理活动的同时, 特别注意患儿保暖, 加强重视生活护理, 如皮肤护理, 口腔护理, 臀部护理, 各种导管护理等。

2.2 儿科护士在患儿入科之前, 根据病情需要进NICU的患儿, 首先向患儿家长进行宣教, 重视与患儿家属的积极沟通交流。我科每周固定时间安排接待每一位患儿家长, 患儿是家庭里重要的支柱, 责任护士自我介绍, 并告知患儿目前在NICU的生活状况, 使用一些昵称称呼患儿, 使患儿家长感到一种亲切感, 告知患儿家长患儿通过医护人员的及时治疗后病情得到改善的情况, 可以缓解患儿家长的精神紧张与压力。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噪音刺激, 病房全部使用软底拖鞋外, 尽量避免在病室中高声说话, 降低电话铃声并将电话远离病床。限制入室人员人数, 向患儿家长做好解释工作, 宣教噪音对重病患儿的危害, 以保持安静的治疗护理环境。介绍各种特殊仪器及操作, 特别应提前介绍各种导管的不良反应等。在有疼痛刺激时尽可能给予安慰, 采取可适度缓解疼痛的体位, 比如让其侧卧, 上肢或下肢贴近躯干部, 小的患儿或抱起抚慰。不能进食患儿在使用胃管时, 胃管会导致患儿有异物感等, 护理人员会多巡视, 细观察, 及时观其患儿反应。告知取消陪患后一切均有护士进行全方位的护理。

2.3 不合作与躁动的患儿, 使用前尽量与患儿沟通, 使得患儿对护士的信赖, 尽量不使用, 必须使用时要注意松紧适宜, 间断松开检查, 以往使用约束带经常会出现患儿约束的部位发生红肿及淤青等不良反应, 因此经过实践改良, 使用前约束部位先包上柔软的小毛巾, 宽带中间加入海绵, 最后加上约束带。注意观察不良反应。使用期间必须做好患儿心理护理, 及早解除约束带的使用。NICU中非常严格强调我们护理队伍技能的整体训练, 侵入性技术水平要特别加强提高, 能够配合医师达到预期效果, 要求对患儿操作中进行疾病评估, 相应采取措施缓解疼痛, 对于疼痛刺激时尽可能的安慰, 适当的舒适体位可缓解疼痛, 根据病情必要时有的患儿可给与抱起抚慰。

2.4 对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儿因不能语言沟通, 这时要求儿科护士术前对患儿进行基本的手语表达训练, 插管前与患儿多沟通交流, 消除患儿恐惧心理, 能够积极配合。NICU儿科护士要熟知并掌握, 指导患儿可以用各种面部表情、手势等方法与护士交流, 以防止患儿被动应付各种治疗的状态。

3 患儿家属

3.1 由于患儿进入NICU病房要接受全面治疗与护理, 医疗费用相对较高, 致使对患儿家长增添了很重的经济负担。做好费用的解释工作, 如有特殊情况向上级反映做好完美的解决措施, 可使患儿家长愉快的接受治疗并加以配合。

3.2 患儿进入NICU治疗暂时与患儿家长隔离, 使患儿家长在病房在及其急躁与不安的等待, 此时要求儿科护士在挽救患儿生命的同时, 与患儿家长尽可能的进行情感沟通, 理解患儿家长此时紧张难过的心情, 给予语言上最大的安慰。随时告知病情并进行健康宣教, 使其尽早适应患儿家长的角色。

4 儿科护士本身

4.1 我院NICU实行无陪护管理。各种治疗和基础护理均由护士完成, 因此我院非常重视职业人员素质、道德的培养。为了患儿视觉感到亲切, 我科护士统一着装淡粉色上下装, 色彩比较温和, 在护理患儿的各种操作中, 轻柔的话语, 微笑的面容和动作传递的关爱, 非常提高新生儿生长和生理反应, 这样对家长也是一种鼓励与安慰。NICU病房的护士在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病房工作, 特殊的工作性质要求护士不断地加强“慎独”修养, 工作中要勤巡视, 认真负责, 仔细观察, 当患儿病情发生突变, 急需抢救时, 要有条不紊, 沉着冷静, 并且做好家长安慰解释工作, 以避免家长极度恐慌。配合医师进行积极抢救。儿科护士在护理操作时, 动作要敏捷、轻柔、果断、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 一切粗暴的动作、令人不快的响声都会给患儿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因此护士的最佳形象与行为, 语言、仪表、行为在临床护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2 注意语言艺术的运用, 对待患儿家长询问病情时要求与医师达成一致, 语言实时、准确、耐心、到位, 温馨入耳。不可随便谈论患儿的病情, 注意特殊病情的保密性。

4.3 运用逆向逻辑思维服务。深切体会疾病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及性格变化, 做好生理、心理护理、耐心解释、增加抗病信心, 促使疾病早日康复。社会在不断的进步, 随着护理事业的快速发展, 患儿及家长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的同时, 不断开拓、创新、要有精湛的专业技术外还要乐于奉献, 充满爱心, 吸取国际上先进的技术及服务精髓。在NICU病房中开展人性化护理, 是耐心细致的告知及符合南丁格尔精神。

5 患儿临终关怀

患儿在NICU最后死亡也是经常见到的问题, 护理人员不但要高质量高强度的完成工作, 而且同时面对伦理上一些问题, 对待抢救无效或者放弃治疗的患儿家长首先做好临终的人文关怀, 姑息护理, 这样也是体现NICU对患儿及监护人的尊重, 设有专门护理人员在患儿家长身边给予安慰, 听其诉说。当患儿死亡以后及时记录死亡时间并告知家属。出院前护士要详细告知家长可能发现的事情和问题, 如何处理给家长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陈锦秀, 罗薇.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环境管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 2006, 1 (21) :78.

[2]胡宏.高新技术应用对病员及家属的不利影响[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1994, 13 (3) :129.

儿科nicu工作计划 第4篇

关键词 NICU岗位技能培训;职业能力;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0—0084—02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出现使新生儿科危重症患儿的救治和护理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使危重症患儿能够得到连续不断的、系统全面的监护治疗。对集先进的临床监护技术和综合性治疗手段于一体的NICU来说,要求全封闭、全方位、高质量的护理,校院联合开设基于护理工作任务为驱动的NICU岗位技能培訓课程,培养具有NICU上岗资格的专科护士,以满足不断发展的NICU护理需求更显得紧迫。

1 NICU岗位技能培训课程内容

根据NICU护理工作任务对护士的要求,本着实用、够用、有针对性的原则,以护理技能操作实训为基础、岗位实际工作任务为主线,开发设计NICU岗位技能培训课程。

1.1 教学内容

结合NICU临床护理工作实际遴选教学内容,以NICU基本护理技术和重症监护技术、新生儿常见危重急症的综合护理知识为着重点,设置4大内容模块,前两个模块每个项目是相对独立的,后两个模块每个项目都是综合性的,以期做到护理技能操作培养不断线。

1)NICU基本护理技术模块。如血标本采集法,任务内容与要求:①按照要求对患儿进行采血前准备(如更换尿布等);②选择适宜的穿刺部位,按照无菌技术原则进行穿刺;③采集适量血液,按要求正确处理血标本。活动:根据检验目的选择相应的血标本采集法。项目任务:评估患儿病情及穿刺部位皮肤状况和血管情况,熟练进行操作。

2)NICU重症监护技术模块。如蓝光疗法,任务内容与要求:①评估患儿每日血清总胆红素数值、体温等情况;②与家属有效沟通;③正确设置参数,进行有效照射,注意蓝光照射副作用。活动一:遵医嘱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蓝光疗法。项目任务:用物准备齐全,给予蓝光照射。活动二:照射过程中患儿体温升高。项目任务:监测体温,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临床见习模块。NICU基本护理技术:能够对患儿进行评估并熟悉基本护理操作技术。活动:分组到儿科病房,带教老师进行示教。项目任务:结合护理实训,体验真实护理技术操作场景。NICU重症监护技术:能够快速、准确评估患儿病情并熟悉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活动:分组到NICU,察看患儿,由带教老师讲解。项目任务:判断患儿目前病情,实施模拟救护。

4)情景模拟教学模块。如新生儿窒息患儿的救护:①判断新生儿是否发生窒息;②配合医师抢救窒息患儿。活动一:患儿,男,出生1h,生后哭声弱,面色青紫,反应低下。项目任务:评估患儿,实施救护。活动二:患儿病情进展,呼吸不规则,心率缓慢。项目任务:判断患儿目前病情,实施心电监护、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

1.2 教学活动设计

按照课程设计要求,围绕“以项目为导向、任务驱动为主线”的教学模式设计相应教学活动。在NICU岗位技能培训课程教学中,坚持“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与渗透,根据模块中每一项项目任务内容要求,教师先示范怎么做或提出操作要求,护生实施,教师引导;然后提出新要求,护生收集资料,优化参数,完成项目。

NICU基本护理技术和重症监护技术授课时,教师按护理程序在仿真模型人上进行演示,讲解难点、重点及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进行操作,再由教师点评并进行总结性指导:如何克服难点、抓住重点;临床见习部分采用现场教学法把学生带到教学医院,充分利用学校与医院共为一体的优势体验临床工作环境;在校内实训基地模拟病房,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把校内实训基地的仿真训练与临床实习的全真训练相结合进行模拟操作,让学生体验做NICU职业护士的真实感受,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熟练进行护理技术操作能力。护理实训基地可采用开放式管理模式,护理技能演练自助教学系统极大地扩展了学生技能训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可遵照安排自主练习和自我检测。

1.3 教材编写

教学内容注意与专业理论课衔接和照应,把握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特色。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能满足医院NICU岗位需要,符合学生就业要求。针对NICU岗位技能培训课程的性质和要求制定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精选编写内容:NICU基本护理技术包括八项工作任务,重症监护技术九项工作任务,情景模拟教学六项工作任务。总学时64学时,14周完成。其中校内实训44学时,分组到附属医院临床见习16学时,考核和机动4学时。

2 实施教学过程注意事项

2.1 创设岗位工作情境

医学生的思维特点总是与情境相关联的,其对知识的选择具有明确的指向性,经验形成与策略构建离不开具体情境,所以教学必须融入职业情境之中,让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获得经验(怎么做)和策略(怎么做更好)[1]。NICU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其实是对NICU工作岗位的一种模拟,它不能等同于真实的工作岗位。其原因:一是学校的教学模式无法替代真实的工作岗位;二是护生在模拟工作岗位和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心理感受不一样,救治目标也不相同。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使教学中的工作岗位与实际的工作岗位在客观层面上有可比性,学习情境的创设要贴近职业实际,容易理解,易于实现。而且每个项目都具有典型的工作任务性,目标明确,使护生在解决工作过程的问题中积累经验,获得技能。

2.2 培养岗位护士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

本课程是针对未来NICU护士进行岗位技能的系统培训,以就业为目标作为教学导向,根据模块中每个项目的特点设置特定情景,通过模拟将学生引入临床护理情景,使护生将所学知识直接运用于对患儿的护理中,在操作中解决怎样救治的问题,在观察中反思为什么要这样做,同时护生要通过钻研课本、查阅文献等进行素材收集,可大大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NICU岗位技能理论性、操作性及实用性都较强,通过教师的引导,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下,护生通过在“做中学”和“学中做”,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2.3 教师要完善自我,善于启发

基于工作过程的NICU岗位技能培训课程教学应努力实现职业氛围。教师是学习情境的设计者、组织者,首先要熟悉教材,充分了解护生的已有经验及智能水平,了解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注意创设情景多样性和科学性[2],善于引导启发,构建和谐课堂。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以足够发挥的空间,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控制与管理等能力[3]。

3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进行教学评价

NICU岗位技能培训课程依据整体护理的理念,要求学生模拟整个诊断、治疗及护理过程。对学生成绩的评价应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并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同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过程评价:对NICU工作岗位程序熟悉程度,对危重患儿集中进行连续的、动态的监护和救治操作、演示等,参考护生间的相互评价。考查知识点时,以教师评价为主。

参考文献

[1]卢厚元,范志庆,王襄,等.模拟电子技术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探讨[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1(3):108—110.

[2]许慧红,金玉筑.情景教学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运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4):1301—1302.

N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第5篇

1.监护室内应有安静、舒适及隔离的环境,布局流程合理,明确分为治疗区和监护区、医护生活办公区、污物处理区,以保证病员的安全,防止交叉感染。

2.工作人员应定期健康体检,必须无传染的感染性疾病。3.入室前更衣、戴工作帽、穿专用鞋,严格执行探视制度,非工作人员不准随意进入监护室。

4.设足够的流动水洗手设备或手消毒液等设施,操作、护理不同患儿或不同部位前后均要求流动水洗手或用速效手消毒剂。无菌操作前要加用消毒液进行手消毒,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可疑操作时应戴手套,操作结束时立即脱掉手套并洗手。

5.空气消毒:每日定时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或紫外线照射,时间至少在1小时以上,保持环境清洁,空气清新。

6.地面用含氯消毒液湿托每日2次,每日用消毒液擦拭门窗、桌、椅、床、柜一次;每日室内彻底清扫一次,各种装备、仪器的表面,每日用清水擦拭,经常保持清洁。

7.呼吸机、吸痰器管道,湿化瓶等每次用后均消毒。治疗包每周灭菌一次。

8.使用呼吸机时间较长的病人应标明启用时间,定时更换管道,最长使用时间不得超过7天;呼吸机管道每次使用后,及使用水冲洗干净并迅速晾干,放入消毒液中浸泡消毒后,将其导管清洗干净,晾干后注明消毒时间。

9.每月对环境、物表及手进行微生物检测一次,对不合格的指标或接近标准的指标,必须做分析并再次监测,直至合格。10.感染性患儿与非感染性疾病患儿分区放置,分类隔离。11.建立感染患者登记上报制度。

12.婴儿的哺乳用具一婴一用一灭菌;隔离婴儿用具必须单独使用,实行双灭菌。

13.婴儿所用的被褥、衣物、尿布(建议使用纸尿裤)和浴巾等物品,必须经过灭菌处理后一婴一用,避免交叉感染。遇有医院感染流行时,必须严格执行分组护理的隔离技术。

重症监护室(NICU)发展纪要 第6篇

神经外科

王新

ICU的建设与护理安全不仅是医院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护理管理的工作重点。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ICU)是对神经外科危、重、急病症,全麻手术后患者实施集中救治及护理的特殊单元,主要收治危及生命的重症神经外科患者。

神经外科患者有其特殊性,患者病情变化快,危重患者多,昏迷患者多,病情复杂多变。为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神经外科于2014年3月在原有重症监护室的基础上建立了成都市北部区域医疗中心规模最大的神经外科无陪护NICU,即无家属陪护的相对封闭式NICU。同时,设置专门的医护人员,完善先进的监护及急救设备、制定无陪护NICU收治标准、规范各项管理制度,加强质量监控,为我院神经外科的专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以仪器配备作为强有力保障

呼吸机、多功能监护仪、除颤仪、降温毯、空气波治疗仪、多通道推注泵、射频电疗仪、排痰机等,做到专人管理、定位放置、定时检查维修及保养。其中万元以上设备均设有专门的使用保养及维修记录。护士长定期检查做到心中有数。

坚持病区及床位科学布置

神经外科NICU共设有床位10张(9张固定+1张机动),分为四个区域。一区(30床~32床)为重患但病情相对稳定者;二区(33

床~35床)为重患但病情欠稳定有随时发生意外的可能,例如突发意识障碍、呼吸功能恶化、脑挫伤水肿高峰期、癫痫持续发作者等;三区(36床~38床)为全麻手术后恢复区。四区(39床)为机动床位,用于其余三区床位均满时收治的危重患者。在重症监护室(NICU)设有家属换衣间,以方便家属探视时穿脱探视服。在换衣间旁设有家属谈话区,此用于医生和家属交流病情时所用。

将医护人员配备根植于优质服务中

为保证对NICU患者的有效救治,每个床位都有相应的责任医生,责任医生不在的时候有值班医生和住院总医师。

由于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ICU)环境的特殊性,其对护理人员配备及素质要求较高。重症监护室(NICU)在护理方面由护士长全面指导,设监护室护理组长1名,由工作经验较为丰富的护师担任,责任护士10人,按照NICU床护比设有助理护士3人,护理员及清洁员3人。

为深入贯彻优质护理服务,不断加强护理人员业务素质,科室着力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1.所有护理人员定期参加专门针对神经外科NICU的专科培训以适应专业化发展要求。

2.为了提高护士的应变能力,科室还不定期对护士进行各种风险预案、急救流程的抽查学习考核。例如:护士在值班期间遇突然停电、供氧障碍、患者坠床、猝死、气管套管意外脱出等的预防及处理等,坚持不懈,做到人人参与,提高护士的应急意识及应变能力,减

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3.助理护士在上岗前经过医院统一考核,进科后再由高年资护士进行神经外科专科知识培训,并教授生活护理方法,例如喂食、翻身、叩背、吸痰、口腔护理等技术示范,再由小组长进行专科仪器使用方法及常见故障分析等的培训以协助护士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打造NICU专科特色

规范化管理对NICU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神经外科立足于打造专科特色优势,不断强化科学安排,从各个方面提升自身NICU建设能力。

科学安排,不断加强床位周转,有效利用资源。神经外科拥有病床80张,日均手术量1~3台,急诊入院、病重需要抢救的患者及病情转重需要由普通病室转入NICU的患者每天数量不同,为有效的利用现有床位,科室每天早间护士长带领责任护士床头交接班,给予护理指导,并且对患者的病情做到心中有数。在医生查房时为其提供患者信息,医护共同决定可搬出NICU的患者,将全麻手术后气管插管拔除且病情稳定的患者及原有重病患者病情转轻者及时搬出无陪护NICU,加快了床位的周转将床位让给更需要的患者,这样不仅提高了床位的使用价值,也使转出的患者能更早与家属长时间相处,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扎实推进有效沟通,着力打造医-护-患和谐关系。由于是无陪护NICU,对于家属来说每天一次,每次三十分钟的探视时间有限,家属对患者的病情有着强烈的知晓欲望,多与其沟通十分重要。由于

患者的病情瞬息万变,为安全起见,在患者入室前与家属至少确认2种联系方式,保证其随叫随到。医护人员随时对于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加强医-护沟通,在与家属沟通过程中采取协商、友善的态度,坦诚相待,不仅增加了家属的信任度,也保证了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持续质量改进,加强应急、突发事件的管理。神经外科成立了NICU质量控制小组,组员由护士长、组长、办公室护士、责任护士组成。定期召开质量控制会议,对工作中发现的护理缺陷或问题及时分析原因,找出最佳解决方案或提出整改措施,给予及时纠正,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并在措施实施后及时给予效果评价。对应急或突发事件及时处理,例如:采取护士弹性排班制,设有备班,护士保证手机24h开机,随时待命,在患者激增时及时补充人员,确保患者安全。

以典型安全事件为例,科室加强安全意识。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NICU是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集中治疗及护理的场所,具有更多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法律问题,更容易产生医疗纠纷。护理记录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客观资料作为法律性文件,为护患双方提供了法律保护及举证依据。科室要求护士必须做到:实事求是,以确保护理资料的真实、客观、准确、完整。在护理操作上要求护士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对于躁动患者或麻醉未完全清醒患者、昏迷患者适当给予保护性约束以防止

坠床、意外脱管等护理缺陷发生。在患者入室前与家属签定NICU家属告知书、自费项目知情同意书等,患者每天所发生的费用及时通知家属,遇紧急情况及时与家属在谈话室沟通,减少误会、纠纷的发生。定期举办安全讲座,做到警钟常鸣,增强责任心及法律意识。

儿科nicu工作计划 第7篇

张 洁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安徽芜湖241000)

摘 要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ICU中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ICU102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

结果:在102例病人中,手术治疗77例,保守治疗25例,存活78例,死亡18例。结论:NICU的设立极大的提高了颅脑损伤的救治几率,良好的护理配合是治疗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神经外科,重症监护,重型颅脑损伤,护理

Nursing Experience of 102 Cases of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 NICU Zhang Jie(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of Wuhu NO.2 People’s Hospital ,Wuhu 241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summariz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the nursing experience of the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 NICU.

Methods:To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102 cases of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 our NICU.Results:In 102 cases,77 cases were treated by operation therapy,25 cases were treated by non-operating therapy,78 cases were survived,18 cases died.

Conclusion:NICU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on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it can make for the cure rate.The good nursing is important guarantees to the success of treatment.Key words: Neurocranial surgery, Intensive care,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Nursing.重型颅脑损伤发生率高,致残率与病死率高,并发症多。由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其生命得以挽救后,仍有50%~70%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尤其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1]。良好的护理是治疗取得成功、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我院神经外科ICU(neurocranial surgery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从2009年5月到2011年1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102例。笔者将护理实际工作中所取得的经验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02例,男性78例,女性24例;年龄4~88岁,平均41岁。其中交通事故伤78例,高空坠落伤12例,击打伤9例,摔跌伤3例;头颅CT及MRI示:广泛脑挫

裂伤46例,硬膜下血肿25例,硬膜外血肿1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原发脑干伤10例,弥漫性轴索伤6例,均诊断为重型颅脑损伤,GCS评分≤8分。其中15例合并其他部位损伤,40例出现肺部感染,12例出现应激性溃疡。1.2治疗方法

入院后手术治疗77例,因迟发血肿形成再次手术13例,保守治疗25例。所有患者均予导尿及深静脉置管,卧气垫床,予心电监护、吸氧,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监测内环境变化等。其中25例因呼吸功能障碍予呼吸机辅助呼吸,81例因通气障碍予气管切开,88例因进食困难予胃管鼻饲,所有患者均结合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2.结果

本组治愈67例,占65.6%;好转8例,占7.8%;植物生存3例,占2.9%;中途放弃治疗6例,死亡18例,死亡率17.6%。3.护理体会

所有病人入院后均进行护理体检及评估,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

3.1NICU环境管理

神经外科ICU需要空气流通、无闲杂人员流动的清静环境,以及独立的配药、治疗、处置室,同时应具备良好的清洁、消毒条件,最好能有空气净化装置[2]。维护良好的医疗、护理环境需要严格的管理。重症病房护理管理是最重要的,包括一系列管理制度及落实到位[3]。本科。。。3.2病情观察护理

GCS评分是颅脑损伤早期病情观察的重要指标,也是对预后做出判断的重要依据。GCS评分愈低,表明伤情愈重,病死率愈高 [4]。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GCS评分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进行GCS评分,做到评分可靠、精确,为医疗提供准确的、动态的信息,为救治赢得时间。

瞳孔变化是反映颅脑损伤程度及病情变化的重要标志。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提示同侧脑组织受压或脑疝;双侧瞳孔大小多变,提示有脑干损伤;如果先一侧瞳孔散大,后双侧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患者呈深昏迷,是病情危重,形成脑疝的征象[5]。护士应掌握瞳孔的观察方法,及时准确地将变化报告医生,以利于病人的及时救治。。。。。3.3气管切开护理

对于昏迷病人,及时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十分重要。要每隔2—3 h翻身拍背1次,顺序是由下到上,由两边到中间,以刺激呼吸道,使肺膨胀。痰多且黏稠者应早期气管切开,气管切开的患者间歇性气管内滴入糜蛋白酶生理盐水,滴入湿化药液[6],保持切口周围清洁干燥,及时更换局部敷料,防止交叉感染。。。。3.4鼻饲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突发,早期机体应激,处于高代谢状态,能量物质分解亢进,多呈现明显的负氮平衡,影响机体各器官和系统功能,增加致残率和病死率[7]。早期肠内摄食不但可确保营养补充,而且可以减轻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强度,维持肠屏障功能,预防因细菌移位和内毒素吸收导致的肠源性感染,对治疗、康复、预后都有积极作用。创伤早期可积极配合使用胃黏膜保护剂或制酸剂,研究证明,采用持续输注的鼻饲模式,可减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8]。我科。。。

3.5深静脉置管护理

重症病人进行深静脉置管是ICU常规操作。护理中重中之重是预防感染。调查结果显示留置管道的患者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无留置管道的患者,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医院感染率逐渐上升[9]。所以我们在护理操作中要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医源性感染。我科。。。

3.6呼吸机护理

呼吸机治疗期间,不仅要及时正确地对呼吸机参数进行调整,还要对呼吸机可能导致的院内感染进行预防和控制[10]。在呼吸机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更换和消毒呼吸机管道,检查气道过滤器是否有效,同时还协助医师进行气道分泌物细菌学培养和药敏监测。

3.7冰帽、冰毯护理

实验证明体温每下降1℃,脑耗氧量下降6%~7%,颅内压下降5.5%,亚低温(32℃~34℃)为最适合温度。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显著抑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减少脑细胞耗氧,减轻神经毒性产物过度释放等,并能显著减轻颅脑损伤病人神经功能障碍的程度和病理形态的损害程度及范围[11]。。。。

3.8并发症护理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最易发生各种并发症,且一般在伤后1~3周发生。并发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12]。3.8.1肺部感染护理

吸入咽部的定植菌进入下呼吸道是引起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因此,预防细菌在口咽部的定植是呼吸道护理的首要方法,加强口腔护理是减少细菌繁衍定植的重要措施[13]。加强吸痰护理,吸痰时由浅而深,禁忌一插到底,以免将气管外部的痰带入气管。定时翻身拍背,一般每2小时1次,促进小支气管分泌物排出;充分吸引气管内分泌物及口、鼻腔分泌物。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 s,动作轻柔,压力小于50 mmHg,专人专用气管切开吸痰盘,24 h更换1次,吸痰管的外径不应超过套管内层的1/2,一次性吸痰管需每次更换。

3.8.2应激性溃疡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为16%~50%,轻者仅表现为黑便,重者则出现呕血,甚至失血性休克[14]。在应激性溃疡出血中留置胃管的意义:①可以观察出血是否停止;②抽取胃内容物减轻胃的压力。及时抽吸存在胃内的血液,减少吸收热或氮质血症的发生;③抽出胃液降低胃内酸值,防止凝血块被消化,有利于止血;④通过胃管给药。因此,应保证胃管通畅妥善固定防止脱落。

3.8.3预防褥疮护理

预防褥疮需要诸多干预措施的互相配合,最重要的预防干预措施是移除和重新分配身体敏感部位的压力。电动气垫床内气体的流动可降低皮肤与床垫的剪切力,并能起到全身按摩的作用,保持床铺平整可减轻皮肤局部压力,对长期卧床病人局部皮肤受压起到缓冲作用。避免褥疮易发部位持续与床面接触受压是预防褥疮 的最基本方法。翻身表面上看是简单而有效的压力解除法,但实质上也是弥补机体对生理反射活动失调的主要措施。这一措施看似简单,其实实施起来并不容 易。这是一项连续性的护理过程,涉及到临床护理人员、病人家属对病人的关心和精心细致的护理及正确的护理措施等。

4.讨论

神经外科患者多危重,病情复杂多变。因此,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必须施行严密监护。神经外科ICU(NICU)是外科重症监护的组成部分,随着医疗、护理专业的发展,新型医疗设备的完善及医院管理体制的改善,神经外科ICU能对患者进行“全天候”严密监护,便于及时、准确地掌握病情,并给予相应抢救治疗及护理,使患者度过急性期、危险期,可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生命[2]。

神经外科ICU的护理较普通病房的护理更为繁重,要求更高,良好的管理是保证NICU正常运转的基础。为了提高护理效率及质量,我院开展组织化护理模式。组织化护理模式是指多学科的、合作的和整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就是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和护理服务。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包括高质量、标准化、有效的和“成本—效果”合适的措施[15]。我院把神经外科与神经监护、神经康复、神经护理及健康教育等多学科一起组成一个组织化护理团队,实施多学科一体化护理管理。实践证明良好的护理配合使我科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成功率大大提高。NICU护理工作中预防医源性感染尤其重要。医院感染源的最主要媒介是污染的手。正确的洗手是切断外源性传播途径的有效方法。六步洗手法是WHO统一制定的一套科学、有效、快捷、标准的洗手方法[16]。所有医护人员均需熟练并习惯使用六步洗手法。维护良好的病房环境,做好重症监护病房环境的管理,严格遵守隔离消毒制度,预防患者、家属及工作人员之间的交叉感染和医源性感染[17]。

总之,NICU的设立极大的提高了颅脑损伤的救治几率,NICU的工作繁重,需要严格管理,需要医护人员及家属的通力配合,尤其是需要良好且规范的护理配合,良好的护理配合是治疗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徐平,世津,向绪林,等.联合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08,25(9):1666-1668. [2] 李蓉,秦敏,李杰.神经外科ICU病房的建设与管理探讨[J].吉林医学.2009,30(22):2886-2887.[3]李梅,胡三莲.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调查及护理对策[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22(5):393-394.

[4]舒张.孙晓全.重型颅脑创伤的死亡原因分析[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8,18(3):347-348.

[5] 王秀红.重型颅脑损伤的观察和护理[J].中国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7,6(7):75-76.[6]孔响方.气管切开患着气道持续湿化与间断湿化的比较研究[J].中华实用护理杂志,2005,21(7):47. [7]程赣萍,王桥根,刘晓玲,等.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探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9):843—845. [8] 王雪梅,彭显英,朱爱莉,等.鼻饲方法对危重病人应激性溃疡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5,19(8A):1448~1449.

[9]吴天清,应军,赵静,等.抗震救灾临时医疗病区的医院感染管理及控制措施[J].成都医学院学报,2008,3(3):163一l64.

[10]邹俊宁.呼吸机相关肺炎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2,12(6):478-480.

[11]孙雷.控温毯在大面积脑梗死伴中枢性高热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3,6(1):110. [12]BROTT T,OGOUSSLAVSKY J.Treatment of acute schemic stroke[J].N Engl J Med,2000.343(10):710—722.

[13] 诸葛海鸿,孙琳.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2,15(3):263—265.

[14] 赵洪洋.神经外科学新进展[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54. [15]王拥军.组织化卒中医疗的概念及国内外特征[J].中国临床康复.2003,7(1):6-7.

[16]李光香,程伟荣.六步洗手法对降低手细茵污染的临床现察[J].中国护理管理,2005,5(1):55—56.

儿科nicu工作计划

儿科nicu工作计划(精选7篇)儿科nicu工作计划 第1篇2016新生儿/NICU工作计划2016年新生儿/NICU将继续以保证护理工作安全及提高护理工作质...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