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耳尖放血范文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10-111

耳尖放血范文(精选4篇)

耳尖放血 第1篇

关键词:耳尖放血,初期麦粒肿,临床效果

麦粒肿被俗称为“偷针眼”, 患者病情初期为上下眼睑之间出现粟粒起尖现象, 伴有微痒微肿的感觉, 似如麦粒, 中医学则将其称为“针眼”和“土疳”等。当前, 对于麦粒肿的治疗, 主要以初期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为主, 形成脓肿后则通过手术对其进行治疗。我院于2007年4月~2010年4月, 针对28例初期麦粒肿患者采用耳尖放血疗法进行了治疗, 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7年4月~2010年4月救治的初期麦粒肿患者56例, 男29例, 女27例。随机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男12例, 女16例;年龄27.4±5.5岁, 病程1.8±0.4d;外麦粒肿和内麦粒肿分别为14例和15例。治疗组男17例, 女11例;年龄29.7±4.2岁, 病程1.5±0.3d;外麦粒肿和内麦粒肿分别为12例和1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热敷患眼, 早、中、晚各1次, 睡前使用红霉素眼膏涂抹于患眼局部。

1.2.2 治疗组

选择与患眼同侧的耳尖穴, 用手轻柔耳廓上部耳尖穴处, 直至发红为止;之后利用2%碘酒消毒, 75%酒精脱碘。治疗医师双手经酒精消毒后, 用左手拇指、食指将耳廓顶部夹住, 固定耳尖穴;三棱针、一次性注射针头经消毒后, 经右手对准耳尖穴快速准确地刺入, 至出针后运用双手对耳尖穴轻挤进行放血操作, 同时用消毒棉球将血液吸附干净, 放血共10余滴后用75%酒精棉球对局部进行消毒。全部操作每日1次, 双耳交替进行。

1.3 疗效标准

依据《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 (标准) 》, 对全部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判断:痊愈:3d内患者自觉症状消失, 硬结和局部红肿得以消退, 病情恢复正常;有效:3d内患者相关症状有所消失, 局部红肿减退较为明显, 虽留有皮下硬结, 但外观恢复正常;无效:治疗超过3d后, 上述相关症状未有效消除。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经有效治疗, 总有效率为96.4%, 与对照组 (82.1%) 相比, 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见附表。

3 讨论

附表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n (%) ]

西医中的麦粒肿即眼睑腺组织急性化脓性炎症, 一般分为外麦粒肿和内麦粒肿;而中医学认为, 麦粒肿的发生与过食辛辣等原因相关, 使得胃经热毒上攻或风热、热毒而雍盛所致。耳廓向前对折的上部突起处即为耳尖穴的位置, 其功能主要包括解痉止痛、清热熄风及平肝明目。通过耳尖放血治疗方法的应用, 可促成清热泻火、疏风明目的功效, 对麦粒肿、外眼炎症、高血压、发热、神经衰弱等病症均有治疗作用。本组病例中, 28例患者运用耳尖放血疗法进行了治疗, 治愈患者达到22例, 总有效率为96.4%, 效果显著优越于对照组患者, 由此可知, 耳尖放血疗法对初期麦粒肿的治疗可靠、有效。另外, 需要注意的是, 耳尖放血只适用于对初期麦粒肿患者的治疗, 当麦粒肿化脓后, 应用该疗法则不会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所以, 对于初期麦粒肿的治疗, 应抓紧时机应用耳尖放血疗法对其进行治疗, 其方法操作简单、无副作用, 且费用低廉、易于推广及应用。

除此之外, 在应用耳尖放血疗法的过程中, 还要注意以下护理要点的实施:指导患者对眼部的清洁卫生进行保持, 病情期间不得用手揉搓眼睛, 如果有儿童患者, 则应叮嘱家长并引起对相关注意事项的重视。脓肿形成不充分的情况下, 不宜切开, 挤压排脓、用针挑破均会促使感染的进一步扩散。饮食方面应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 忌食辛辣、肥腻食物, 可多食蔬菜和水果, 确保大便的通畅。同时注意患者的休息, 过度疲劳可促使病情的加重。使用他人化妆品可引起交叉感染, 应引起注意。耳尖穴放操作后皮下偶有出血现象发生, 无需特殊处理。

总之, 对于初期麦粒肿的治疗, 应用耳尖放血疗法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在化脓之前充分运用耳尖放血疗法, 并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 可较好的促使患者病情的治疗和康复, 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吴少帧, 吴敏.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 (标准) [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9.762.

[2]段成英.内睑腺炎的中医放血疗法[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01, 10 (5) :47.

[3]冷玉香, 李秋波, 刘萧宇.耳穴注射复方丹参治疗麦粒肿[J].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01, 3 (1) :251-252.

[4]郭继龙.绑扎中指治疗麦粒肿32例[J].中医外治杂志, 2007, 8 (4) :15.

耳尖放血 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2010年在我院眼科就诊的135例 (164眼) 麦粒肿患者, 发病时间为1~3d, 男101眼, 女63眼, 年龄4~58岁, 平均年龄33.6岁。单眼患病者106例, 占总数78.5%, 双眼同时患病者29例, 占总数21.5%。

1.2 分组

将135例患者中29例双眼患者分为不同组, 106例单眼患者随机分入两组。两组比较一般资料无差异 (P>0.05) 。

1.2 治疗方法

1.2.1 一般治疗

两组均口服抗生素 (阿莫西林颗粒或阿莫西林胶囊) 局部滴氯霉素滴眼液或利福平滴眼液。

1.2.2 观察组

采用五官超短波电疗机局部照射法, 预热2min后, 患者坐位仰头于靠背垫上, 双眼闭上, 取直径4cm圆形电极置患处, 双极并置法, 间隙1cm, 隔无菌纱布将电极轻轻接触患眼, 将电流量调至患者有微热感后治疗30min, 1次/d。同时给予耳尖放血治疗:在患眼同侧耳廓上方耳尖处常规消毒, 术者以消毒后的左手或右手拇食二指将患者耳尖下方捏紧, 另一手持消毒过的皮试针对准耳尖部迅速垂直刺入皮下1-2mm, 拔针后轻轻挤压针孔并放血约7-8滴, 用酒精棉球擦净, 并嘱患者经常挤压耳垂部, 1次/隔天。

1.2.3 对照组

仅给予耳尖放血治疗:在患眼同侧耳廓上方耳尖处常规消毒, 术者以消毒后的左手或右手拇食二指将患者耳尖下方捏紧, 另一手持消毒过的皮试针对准耳尖部迅速垂直刺入皮下1~2mm, 拔针后轻轻挤压针孔并放血约7~8滴, 用酒精棉球擦净, 并嘱患者经常挤压耳垂部, 1次/隔天。

1.3 疗效判断指标

分别观察3d后和1w后治愈、好转、无效眼数, 计算治愈、好转、无效率以及总有效率 (总有效率=治愈+好转) 。其中治愈标准为:患部眼睑皮肤无红肿热痛, 结膜无充血, 皮下无硬结, 无肉芽肿形成等;好转愈标准为:患部眼睑皮肤红肿热痛消失, 结膜无充血, 但可触及无痛性皮下硬结;无效愈标准为:局部眼睑皮肤红肿热痛加剧, 结膜明显充血、肿胀, 并可触及压痛明显的皮下硬结, 或硬结破溃形成肉芽肿[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统计, 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注:*表示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 , 其它各项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

3 讨论

祖国医学称麦粒肿为"针眼"系阳明胃经湿热上升, 再兼外感风邪相合而成。故治疗上以散风清热为主。"耳尖"穴与耳垂中央的"眼"穴均为耳穴。针刺耳尖并放血, 其目的就在于通过刺激这些穴位, 促进眼部的血液循环, 从而提高局部抵抗力, 达到止痛、消肿与炎症吸收之作用[3];超短波电疗机输出最大功率40W, 震荡频率43MHz, 能够增强血运, 促进组织生长, 促进积液和渗出吸收。使患部的表层和深层组织均匀受热, 加速血液循环, 增进组织机体的新陈代谢, 从而起到治疗目的[4]。二者联合使用可以促进炎症吸收, 缩短病程, 提高疗效, 临床操作简单, 两种方法可以同时进行,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葛坚.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22~123.

[2]周彦华.469-I型水前房角镜检查法在眼科临床上的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 2007, 45 (23) :10.

[3]陈海燕, 郗海铭, 李秀花, 等.耳尖放血治疗麦粒肿111例疗效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0, 22 (1) :29~30.

耳尖放血 第3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本院门诊就诊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142例,男79例,女63例;年龄4~62岁,平均(23±3.64)岁;病程1~10 d。排除有耳部感染、溃疡、瘢痕等疾患和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将142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71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诊断标准主要参照《眼科全书》。患者就诊时具有双眼奇痒。结膜充血、水肿、流泪等症状,均有2年以上春天发作病史,经眼部检查确诊为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经接诊医生详细交代药物治疗情况,同意接受治疗并能遵守治疗方案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1.3 排除标准

排除使用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其他抗组胺剂、肥大细胞稳定剂和皮质类固醇眼药水、鼻腔喷雾剂或全身药物的患者。病人无耳部感染、溃疡、瘢痕等疾患,无凝血功能障碍。排除不能按规定频次用药,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等患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普拉洛芬滴眼液(Senju Phar-maceutical Co.Ltd Fukusaki Plant)滴患眼,4次/d,0.1 mL/次。观察组:采用耳尖放血联合普拉洛芬眼液滴患眼。操作前向患者讲明耳尖放血的目的、方法,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选穴:耳廓向前对折上部尖端处。患者取坐位,暴露耳朵,用手指在针刺点两边向针刺点推揉,使血液积聚于点刺部位,碘伏棉签消毒2遍,一次性注射针头在耳尖穴迅速刺入3~5 mm,出血5~10滴,如遇出血不畅可用手从针刺点周围向针刺点挤压,耳尖放血结束后给予患者消毒棉球按压止血。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滴患眼,4次/d,0.1mL/次。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治疗1 d、3 d,观察其临床癌状体征的变化记录。

2.2疗效标准

依据文献[1]对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量化评分。显效:积分减少>70%;有效:积分减少20%~70%;无效:积分减少<20%;显效+有效合计统计总有效率。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观察组1 d显效10例,占14.08%,有效31例,占43.66%,无效30例,占42.26%,总有效率为57.74%;3 d显效38例,占53.52%,有效28例,占39.44%,无效5例,占7.04%,总有效率为92.96%。对照组1 d显效6例,占8.45%,有效16例,无效49例,占69.1%,占22.54%,总有效率为30.99%;3 d显效24例,占33.8%,有效16例,占22.54%,无效31例,占43.66%,总有效率为56.34%。2组1、3 d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过敏性结膜炎属于中医学“时复症”、“目痒”等范畴,指发病时目痒难忍,白睛红赤,至期而发,呈周期性反复发作的眼病,一般春夏发病,秋冬缓解。《张氏医通·七窍门》曰:“乃痒不可忍,非若时常之小痒、皆有痒极之患。”明确指出了本病的临床特征。急性过敏者可见毒热内盛,可泄热解毒。针刺耳尖穴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热毒随血而泻,黄丽春[2]归纳耳尖穴的功用为“三抗一升”—抗过敏、抗炎症、抗风湿、提升机体免疫功能。以往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表明,运用耳尖放血疗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供血供氧,提高机体的自身免疫功能,能够实现标本兼顾、治病求本的目的[3,4,5]。本文采用耳尖放血疗法联合普拉洛芬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能够有效的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具有十分明显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3 d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嘱患者眼痒时不能用力揉擦,并少食或不食辛辣厚味之品,脱离过敏原,使其对饮食习惯、发病时间以及发病诱因等予以充分的关注,这样就能够将可疑的致病因素排除或者避开,大大降低复发率。本研究提示示耳尖放血联合普拉洛芬眼液点眼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疗效显著,可缩短疗程,操作简单宜行,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祖国,姚勇,孙秉基,等.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特点[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4,9(22):694-697.

[2]黄丽春.耳穴诊断治疗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126.

[3]刘艳,成路燕.耳尖放血配合体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12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10):658.

[4]柏明曦.耳尖放血治疗颈部急性淋巴结炎[J].中国民间疗法,2013,21(1):17-18.

[5]李金颖,李娟,孙萌.耳尖放血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麦粒肿58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1):19.

[6]姚康群,李良长.针刺与穴位敷贴辅助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11,5(26):54-55.

耳尖放血 第4篇

耳尖放血疗法是一种传统的针灸特效疗法, 有祛风清热、清脑明目、镇痛降压的作用。其具有方法简单、作用迅速, 疗效满意、无副作用等特点。

1 诊断标准

1.1 西医诊断标准

高血压诊断和临床分类及危险性分层标准, 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关于高血压治疗指南中制定的相应标准来确诊。

1.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年发布的《中国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 主要证候为眩晕, 头痛, 面红目赤或面部烘热、烦躁易怒, 口苦而渴, 脉弦等。具有以上4项主症者, 即可辨为肝阳上亢证。

2 适应证

2.1 年龄18~70岁。

2.2 高血压处于2级低、中、高危险层, 且有肝阳上亢症状的高血压肝阳上亢证。

2.3 尤适用于肝阳上亢症状明显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3 禁忌证

3.1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3.2 合并肝、肾、造血系统严重原发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3.3 身体极度虚弱及有出血倾向者。

4 技术操作方法

4.1 器械一次性无菌采血针。

4.2 操作步骤取患者单侧耳轮顶端的耳尖穴, 先用手指按摩耳廓使其充血, 用碘酊和酒精严格消毒后, 左手固定耳廓, 右手持一次性采血针对准施术部位迅速刺入, 深度约1~2 m m, 随即将针迅速退出, 轻轻挤压针孔周围的耳廓, 使其自然出血, 然后用酒精棉球吸取血滴。临床上刺血治病的出血量, 一般是根据病情、体质而定。大概每侧穴位放血5~10滴, 每滴直径约5mm (如黄豆大小) 。

4.3 治疗时间及疗程一周3次, 12次为一个观察疗程。4.4关键技术环节针刺前要先对患者的耳廓进行揉捏, 使其充分充血;注意进针的深度, 进针过浅则出血困难, 过深则创伤较大, 以刺入皮肤深度1~2mm为宜, 尽量使其自然出血, 而又不损伤其他组织。

4.5 注意事项医生手指和患者治疗部位须严格消毒, 防止感染;患者治疗时取仰靠坐位, 防止发生晕针;挤压时不能局限于耳尖局部, 应从较远的范围向耳尖进行轻微的挤压, 尽可能减轻或消除疼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4.6 可能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案在治疗过程中, 当发现患者耳廓小而薄、血液循环不佳、出血量不足的情况下, 通常要对耳尖部位进行挤压, 但有可能导致放血部位小血肿的发生。当发现放血部位有小血肿时, 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按压血肿部位1分钟, 以防止血肿变大。一般血肿会在两天后消失。

复习题

1.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症状的适应证有: ()

A.年龄在1 8~7 0岁之间

B.高血压处于2级低、中、高危险层, 且有肝阳上亢症状的高血压肝阳上亢证

C.高血压处于1级低、中、高危险层, 且有肝阳上亢症状的高血压肝阳上亢证

D.肝阳上亢症状明显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2.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禁忌证不包括: ()

A.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B.合并肝、肾、造血系统严重原发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C.身体极度虚弱及有出血倾向者

D.糖尿病患者

3.该疗法操作时刺入皮肤深度及放血滴数为: ()

A.1~2mm, 1~3滴

B.1~2mm, 3~5滴

C.2~2.5 m m, 5~10滴

D.1~2 m m, 5~10滴

4.患者接受耳尖放血疗法治疗时的体位: ()

A.仰靠坐位

B.俯卧位

C.侧卧位

D.仰卧位

5.耳尖放血疗法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 ()

A.晕针

B.血肿

C.感染

耳尖放血范文

耳尖放血范文(精选4篇)耳尖放血 第1篇关键词:耳尖放血,初期麦粒肿,临床效果麦粒肿被俗称为“偷针眼”, 患者病情初期为上下眼睑之间出...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