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热环境范文
地表热环境范文(精选3篇)
地表热环境 第1篇
葫芦岛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 地处辽西走廊, 东临锦州、凌海两市;西靠河北省青龙县;南临渤海湾;北及西北与朝阳、咯左、凌源三县接壤。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9°13′~121°02′, 北纬39°59′~41°12′之间, 东西长约150km, 南北宽约133km, 总面积10164km2。
葫芦岛市现辖三区、两县、一市, 即:连山区、龙港区、南票区;绥中县、建昌县、兴城市。
市内中小河流较多, 流域面积大于1000km2有2条;流域面积在500~1000km2的河流有4条;100~500km2的河流有22条。主要河流有大凌河、小凌河、六股河、狗河、兴城河、石河等。
1 水环境状况
1.1 水资源数量
从水资源整体情况分析: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61.09亿m3, 地表水资源量18.02亿m3, 地下水资源量5.78亿m3, 水资源总量18.56亿m3。
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折合成总量深为192.4mm。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生态系统的分析, 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深不小于150mm是维持原有生态系统的最低水资源量。当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深大于150mm时, 基本可以保证适当人类活动, 维持原有生态系统不退化。从葫芦岛市总体情况看, 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深已接近维持原有生态系统的最低水资源量。
2009年全市人口为268.6万人, 人均水资源量728m3, 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3, 较全省人均水资源量偏少11.2%。
按照联合国分析的指标:人均水资源量不小于3000m3为丰水;人均水资源量在2000~3000m3之间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量在1000~2000m3之间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量在500~1000m3之间为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量小于500m3为极度缺水。葫芦岛市人均水资源量属重度缺水。
从全区水资源的分布看, 水资源问题更加突出。大凌河、小凌河, 流域面积2761km2, 占全区面积的27.2%, 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深达不到150mm这一维持原有生态系统的最低水资源量;青龙河流域面积232km2, 占全区面积的2.3%, 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深接近150mm这一指标;小凌河~六股河、六股河、六股河~山海关7171km2, 占全区面积的70.5%, 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深高于150mm这一指标。
按人均水资源量来衡量, 小凌河为极度缺水, 总面积为1560km2, 占全区面积的15.3%;大凌河、小凌河~六股河为重度缺水, 总面积为3517km2, 占全区面积的34.7%;六股河、六股河~山海关、青龙河为中度缺水, 总面积为5087km2, 占全区面积的50.0%。
综上可以看出葫芦岛市占全市总面积29.5%的流域达不到或勉强达到维持原有生态系统的最低水资源量, 占全市总面积50.0%的流域为重度缺水和极度缺水, 水资源状况比较严重。
1.2 水资源质量
根据点污染源调查资料统计, 全市污水排放量8508万t。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5963万t, 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2545万t。全市废污水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为化学需氧量3.88万t、氨氮0.51万t、总氮0.96万t、总磷0.20万t。全市废污水量的79.5%排入小凌河~六股河区间, 其余分别排入六股河、大凌河和小凌河。
葫芦岛市工业污染企业的主要行业有:煤炭采选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
全市河流水质超过Ⅲ类标准的污染河长227km, 占总河长的26.6%, 主要污染指标为挥发酚、氨氮、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其中大凌河、小凌河、六股河水质最好, 达到和优于Ⅲ类水河长分别占93.0%、91.7%、85.7%;六股河~山海关水质较好, 达到和优于Ⅲ类水河长分别占72.0%;小凌河~六股河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达到和优于Ⅲ类水河长占32.8%。
葫芦岛市有4座大型水库即:大风口水库、宫山嘴水库、龙屯水库、乌金塘水库。用单指标法评价, 4座水库为Ⅱ类水质1座, Ⅲ类水质3座;按水库面积评价, Ⅱ类水质水库库面积占70.8%, Ⅲ类水质库面积仅占29.2%;用模糊数学法评价, 由于考虑了各项参数的模糊性, 比一票否决的单指标法评价更符合水质的实际情况, 评价范围内的4座水库, Ⅰ类水质水库面积占35.0%, Ⅱ类水质水库面积仅占61.2%, Ⅲ类水质水库面积仅占3.8%。4座水库中, 按年均值计算, 已处于富营养化状态的水库3座, 乌金塘、大风口、龙屯。
2 水污染原因及发展趋势
2.1 水污染原因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特别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 加之干旱缺水、工业废污水超标排放、农作物化肥农药残留等, 都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1) 葫芦岛原本就资源性缺水, 由于地表水受到污染, 不仅使水环境恶化, 又使原本紧缺的水资源功能下降。当入河污染物排放量超过水环境承载能力时, 就开始产生水体污染。在主要受点污染源影响的河段, 水环境承载能力与枯水期流量呈正相关, 城镇河段因稀释流量太小而导致水污染问题突出, 因此, 入河排污量和稀释流量就成为决定河段水质状况的两个主要对立因素。
(2) 排污口市政排放的生活废水处理率低是造成部分城镇河段污染的主要因素。
(3) 葫芦岛石油化工厂、葫芦岛化工总厂、葫芦岛化工机械厂、化工研究所等企事业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废水达标率不高也是地表水污染的重要因素。
(4) 全市大部分为农业区, 其农田施用的化肥、农药以及农村畜禽饲养场粪肥流失形成的农业面污染源的影响, 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2.2 水污染发展趋势
目前, 葫芦岛市的水资源量相对比较缺少, 水环境承载能力不大, 且工业化及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 水污染物排放量也相对较多, 水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并且, 葫芦岛市正在进入高速增长、奋力崛起的重要历史时期, 随着全市工业化及城镇化进程加快, 用水量和排污量也将增加, 对水环境的压力和挑战必然会增大。我国经济较发达省、市的水污染经历表明,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葫芦岛市在经济取得较大发展的同时, 也将带来区域性水污染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 一旦形成了区域性的水环境污染, 其治理难度一般都很大, 不但需要巨大的治理费用, 而且治理时间也将很长。这主要是由于涉及到工矿企业需要大量的治理费用, 甚至不少还要关停并转等影响区域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
3 水环境保护建议
3.1 科学制定水环境保护规划
水环境保护规划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 其成果对区域经济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城镇发展规模和布局等方面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因此, 在我国大部分与水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中, 都要求编制或执行水环境保护 (水污染防治) 规划。
根据葫芦岛市地表水污染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特点, 建议水环境保护规划贯彻“以防为主, 综合治理”的总方针, 坚持“节污水之流, 开清水之源, 公平、公正、公开,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并把“保持地表水总体及出境断面水质良好, 各类功能区水质达标, 局部污染合理控制”作为总体目标。
按照上述规划原则和目标的要求, 建议规划中重点研究确定以下内容:
(1) 水 (环境) 功能分区;
(2) 出境断面和各类功能区的水质标准;
(3) 主要污染物控制排放总量;
(4) 重点排污河段 (一般为城区河段) 水环境承载能力及主要污染物控制排放量;
(5) 饮用水源地的保护方案;
(6) 现状排污量超过水环境承载能力河段的污染综合治理方案;
(7) 流量小的支流城镇河段的合理“开清水之源”方案。
鉴于水环境保护规划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复杂, 为了保证规划成果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以及符合公平、公正原则, 建议由政府组成规划编制委员会负责领导、组织和协调, 并通过招标选择有资质的咨询机构进行具体编制工作。规划编委会应由政府综合部门牵头, 水利、环保、城建、市政、农业、林业、卫生等部门参与组成, 其办公室应设在政府综合部门。在规划过程中, 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 促使各有关部门、工矿企业积极支持和配合规划编制工作。水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完成并经上级审查和批准后, 应该发布公告, 予以实施。
3.2 经济社会发展要科学决策
葫芦岛市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 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进行合理规划、科学决策。其中, 区域经济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城镇发展规模和布局等方面的重大规划, 都应该考虑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制约因素, 并按环评法规的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以避免因战略性失误, 造成难以治理的区域性水污染。如果盲目追求城镇发展规模, 或上多了耗水量多、排污量大的建设项目, 结果必然会导致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3.3 加大水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我国已有了比较系统的水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并且近年来在可操作性方面也得到明显的完善。但是, 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及狭隘经济观念等因素的干扰, 不少地方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 相关法律、法规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从而导致我国区域性水污染问题越来越难以控制, 恶性水污染事件明显增多。现在葫芦岛市上下都在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 这种形势容易造成因片面追求招商引资数量, 导致排污严重的项目流入区内的现象。因此, 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加大水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确保各项法律、法规得以有效落实, 是当前我们水环境保护工作中最紧迫的任务。
实践证明, 水污染事件通过群众举报、媒体曝光后, 可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上级政府部门重视, 对加强环保执法力度具有重大促进作用。因此, 建议加大水环境保护科普知识及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 使广大公众增强水环境保护意识, 并掌握相关法律武器;同时, 应积极支持、鼓励各类新闻媒体, 对水污染问题进行及时追踪和如实报道。此外, 还建议在各地主要媒体上, 定期公布当地饮用水源地、自然保护区以及行政区交接断面的水质状况, 以便社会各界了解和掌握水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信息。
3.4 加强水环境保护的基础研究
控制污染物排放量是防止地表水污染的根本途径。但是, 工业万元产值的排污量大大高于发达国家, 城市生活废水处理率非常低, 农村过度施用农药、化肥和发展集约化养殖业以及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面源负荷也在不断增加。因此, 应大力加强清洁生产工艺、污水处理技术和面源控制措施等方面的研究, 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增大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也是控制地表水污染的有效方法。通过合理配置水资源, 调节枯水径流量, 可以增大地表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 减少部分污水处理量, 从而促进经济与环保协调发展。目前, 我国正在进行全国性的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工作, 建议在保证河流合理的生态流量、稀释流量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
建立、健全排污权的补偿和交换机制, 有利于减少地区矛盾和优化资源配置。对于保护区或下游有特殊用水要求的地区, 其应有的排污权受到限制, 而受益的主要是下游地区, 因此, 对排污受限地区进行相应的补偿是完全应该的。此外, 各地根据本身资源条件的不同, 可能拟定不同的发展战略, 结果有些地区的排污权限可能不够用, 而另一些地区则有可能富余较多。只要排污量不超过水环境承载能力, 就可以考虑允许其购买别处富余的排污权。
4 结 语
地表热环境 第2篇
西北地区一次沙尘暴过程的地表热通量特征
利用NCEP日平均全球再分析网格点资料,对我国西北地区晴天日与沙尘暴日地表感热通量及潜热通量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沙尘暴爆发前和爆发时,地表感热通量迅速增大,潜热通量急剧减小,地面空气处于一种干热状态,为一热源区,有能量的.散失.
作 者:吕萍 Lü Ping 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20;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00刊 名:干旱气象英文刊名:ARID METEOROLOGY年,卷(期):200927(3)分类号:P445+.4关键词:西北地区 潜热通量 感热通量
地表热环境 第3篇
肇庆市地表水环境状况及水环境容量分析
详细分析了肇庆市地表水污染状况及水环境容量.肇庆市地表水资源丰富,水环境污染属轻度污染水平,大部分地区符合国家水质标准类.肇庆市地表水环境容量丰富,但污染物的排放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污染物排放量已接近广东省总量控制水平.控制水环境污染是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提出了对水环境污染控制的措施,为城市规划提供依据.
作 者:夏丽华 符丽云 冯艳芬 王芳 XIA Li-hua FU Li-yun FEN Yan-fen WANG Fang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州,510405 刊 名:热带地理 ISTIC PKU英文刊名:TROPICAL GEOGRAPHY 年,卷(期): 25(1) 分类号:X131 P951 关键词:水环境污染 水环境容量 肇庆地表热环境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