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申请书范文
地址申请书范文(精选18篇)
地址申请书 第1篇
地址变更申请书
乾安县测绘管理办公室:
乾安县房产测绘队位于乾安镇宇宙路北建设局二楼,由
于住建局新建办公楼,我单位现已搬迁到新建的住建大厦三
楼。现申请将测绘资质上的办公地址进行相应变更。
请给予办理为感。
申请单位:乾安县房产测绘队2013年5月22日
地址申请书 第2篇
商务局:
**典当有限公司于201*年4月10日领取典当经营许可证书,典当经营许可证书的企业地址为:**。我公司于201*年4月17日领取了营业执照,营业执照的住所为:*。由于企业经营的需要,现欲变更经营地址,现申请将企业原地址变更为:*,请贵局予以批准为盼。
特此申请!
地址申请书 第3篇
对此, CNNIC相关专家向《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 由于IPv6地址是下一代互联网核心和基础, 因此完成海量IPv6地址的申请, 意味着三大运营商正在积极备战下一代互联网商用市场。
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毛伟向《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 IPv6是互联网工程任务组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设计的用于替代现行版本IP协议 (IPv4) 的下一代IP协议, IPv6地址可以为接入互联网的设备提供稳定的地址服务。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三大运营商方面了解到, 除了完成IPv6地址的申请外, 三大运营商正在围绕IPv6地址, 展开各自的下一代互联网商用市场布局。
中国联通方面介绍, 目前中国联通已展开大规模IPv6技术实验和小规模试点, 预计未来两年内开展IPv6规模商用, 2013年发展IPv6用户300万。除此之外, 中国联通还表示, 计划投入8亿元资金, 在终端、接入网、城域网、核心网、业务平台和行业应用等多个层面, 进行下一代互联网产业的全面推进。
中国移动则向《经济参考报》记者透露, 中国移动计划5年内实现IPv6的商用应用, 今明两年在部分城市进行相关网络改造。另据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正茂介绍, 中国移动今明两年将启动IPv6的规模试验, 启动约10个省份的网络改造, 推出多款IPv6终端, 改造4个业务基地和10余个自有业务平台, 发展300万IPv6用户。
中国电信则表示, 中国电信已从6月份开始, 启动IPv6的部署工作, 除了计划将现有网络逐步过渡到支持IPv6的网络外, 还将在湖南、长沙、江苏等地开展有线宽带等多项数据业务试验。中国电信还介绍, 中国电信将在2012年至2015年规模商用IPv6, 2015年以后将大规模使用IPv6。
多数业内人士认为, 随着三大运营商加快布局下一代互联网市场, IPv6市场将有望率先启动。据工信部等权威部门预测, 到2015年IPv6相关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元。
申银万国研报认为, 随着IPv6的正式商用, 相关市场和板块将率先启动。IPv6商用涉及运营商基础网络、业务平台以及终端的全面改造。因此, 数据通信设备供应商、服务器提供商、业务平台及IT支撑系统供应商都将因此受益。国信证券研报则指出, 目前工信部正在多举措全面推动下一代互联网的部署, 而有关部门正在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加快其部署进程。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和基础, IPv6相关市场将随之启动, 相应的设备制造商和网络服务商将首先受益, 三大运营商和各类服务提供商, 也将紧随其后。
我国IPv6地址申请依然落后 第4篇
据统计,目前我国仅以20块的IPv6地址拥有量排名世界第15位,其中除了一块是/29的大地址块外,余者都是缺省/32的地址块。反观位居全球首位的德国IPv6地址数量约为我国的345倍,亚洲邻国日本、韩国的地址数量分别是我国的269倍和154倍。
导致我国IPv6地址资源偏少的原因,最主要的在于对IP地址申请政策不熟悉,申请成本较高。据悉,自APNIC成立以来,我国共有29个单位直接向APNIC申请IP地址(包括IPv4和IPv6地址)。这种分散式的申请模式使得资源无法整合,无形中也造成了申请和使用成本的居高不下。因为按照APNIC的政策,IP地址的分配采用会员制,申请地址会员必须首先缴纳会员费和IP地址的使用年费,企业用户实际上承担着双重成本,使用价格居高不下。
地址变更申请书 第5篇
申请书
***(单位):
我单位位于**街(路)**号,由于经营(其他原因)需要,现欲搬到**街(路)**号。现申请将**证上的经营地址进行相应变更,请给予办理为感。
公司地址变更申请书 第6篇
xxxx工商局:
我单位位于xx街(路)xx号,由于经营(其他原因)需要,现欲搬到xx街(路)xx号。现申请将xx证上的经营地址进行相应变更,请给予办理为感。
申请人:xxx
时间:20xx年x月x日
篇二:公司地址变更申请书
xxxx工商局:
一、本公司于xxxx年xx月xx日奉设立准登记,领到工商局设新字第xx号执照。
二、兹因增加营业项目申请变更登记:
迁移地址
改选董事监事
三、遵照公司法规定,检具有关文件,随缴登记费xx元,执照费xx元,缴销原领执照,敬请准予变更登记换发执照。
申请人:xxx股份有限公司
时间:20xx年x月x日
篇三:公司地址变更申请书
xx工商局:
我单位位于南通市港闸区陈桥乡河口村11组,由于经营的需要,现欲搬到南通市通州区平潮镇颜港村3组。现申请将营业执照证上的经营地址进行相应变更,特此申请,望批准为盼。
申请人:xxxx设备有限公司
变更地址迁入申请书 第7篇
本人林XXX,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公民身份号码:XXXXX,现户口地址:XXX大学津桥商学院。因工作签约单位:XX省XX市XX区“ABCD”有限公司,无集体户口,无法入户,现申请将本人户口迁移至:XX省XX市湖XXX路。
请予批准,谢谢。
申请人:XXX
地址申请书 第8篇
我们可以把整个因特网看作是一个单一的、抽象的网络,IP地址是用来标识这个网络上计算机的逻辑地址,这个网络也依靠IP地址与本网上的其它站点互相区分、互相通信。然而在实际通信过程中,仅有IP地址是不够的,还必须借助硬件地址,那么IP地址与硬件地址是如何配合通信的呢?本文通过一个实例来揭示它们之间的配合关系。
2 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层次关系
图1展示了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层次关系。从层次的角度看,硬件地址是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使用的地址,而IP地址是网络层和以上各层使用的地址。
在发送数据时,数据从高层向下传到低层,然后才到通信链路上传输。使用IP地址的IP数据报一旦交给了数据链路层,就被封装成MAC帧。MAC帧在传送时使用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是硬件地址,这两个硬件地址都写在MAC帧的首部中。
根据MAC帧首部中的硬件地址,在通信链路上的设备接收MAC帧。在数据链路层看不见隐藏在MAC帧的数据中的IP地址。只有在剥去MAC帧的首部和尾部后将MAC层的数据上交给网络层,网络层才能在IP数据报的首部中找到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
3 实例研究
图2是一个实例,由三个局域网通过两个路由器R1和R2互连起来。现在主机H1要和主机H2通信。这两个主机的IP地址分别是IPl和IP2,而它们硬件地址分别为HAl和HA2。通信的路径是:H1经过R1转发再经过R2转发H2。路由器R1因同时连接到两个局域网上,因此它有两个硬件地址,即HA3和HA4。同理,路由器R2也有两个硬件地址HA5和HA6。
图3是从协议栈的层次上看图2数据流动的全景。
这个全景包含着两个层次。从虚拟的IP层上看IP数据报的流动和从数据链路层上看MAC帧的流动。这两个数据流动的层次是有技术上差别的。
从虚拟的IP层只能看到IP数据报。虽然IP数据报要经过路由器R1和R2的两次转发,但在它的首部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始终分别是IPl和IP2。图中的数据报上写的“从IPl到IP2”就表示前者是源地址而后者是目的地址。数据报中间经过的两个路由器的IP地址并不出现在IP数据报的首部中。虽然在IP数据报首部有源站IP地址,但路由器只根据目的站的IP地址的网络号进行路由选择。
从数据链路层上只能看到M AC帧。IP数据报被封装在MAC帧中。MAC帧在不同网络上传送时,其MAC帧首部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要发生变化。开始在H1到Rl间传送时,MAC帧首部中写的是从硬件地址HAl发送到硬件地址HA3,路由器R1收到此MAC帧后,在转发时要改变首部中的
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将它们换成从硬件地址HA4发送到硬件地址HA5。路由器R2收到此帧后,再改变一次MAC帧的首部,填入从HA6发送到HA2,然后在R2到H2之间传送。MAC帧的首部这种变化,在IP层上是看不见的。
表1列出了图2不同层次、不同区间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
IP层抽象的互联网屏蔽了下层很复杂的细节。在抽象的网络层上讨论问题,就能够使用统一的、抽象的IP地址研究主机和主机或主机和路由器之间的通信。
参考文献
[1]史创明,王立新.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65-168.
[2]兰少华,杨余旺.吕建勇.TCP/IP网络与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2-30.
天堂的地址 第9篇
那个忧郁的天使,他每每从云端往下望,总会望见蓝得像一块大绸子的海洋,那里住着一群美人鱼。其中最年轻美丽的那条小人鱼,总会在傍晚的礁石上,边梳理自己的长发边歌唱。她的长发飘拂就像轻柔的海风,她的有着长长睫毛的眼睛比天上的星星更会言语,她向从云端探出脸来的天使舒展比花朵更美丽的笑容。
可是有一天小人鱼病得快要死了,她的嗓子嘶哑得再不能发出曼妙的歌声。她用哀求的目光望着天使,天使于是明白了,她在呼唤他,呼唤他下去陪伴她。天使是多么想下去陪在她的身旁呵,可是他只能趴在云朵边,着急得不得了,却不知怎样才能下到那片大海上。
天使正这样想着的时候,他就突然从云端坠下去了。天使飘呀飘,落到海上。海的泡沫托着他,他在海上漂浮了许久,才漂到了海中央的那块礁石上,可是小人鱼已不见了踪影。这时天使突然发现自己的翅膀和头上的光环都像小人鱼一样,不告别一声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天使又着急又伤心,累得睡着了。
当天使醒来,他发现自己正躺在一间简陋破烂的小草屋里,旁边坐着一个衔着烟斗的老爷爷。
"孩子,你在礁石上晕过去了,我是打渔经过时发现你的。"老爷爷吐出许多形状奇怪的烟圈。
老爷爷叫他孩子,天使觉得很亲切,可是他不是上帝爷爷。
"爷爷,你知道小人鱼到哪儿去了吗?"
老爷爷吐出一串鱼形的烟圈:"她嘛,她到天堂里去了。那孩子唱歌可真好听。"
"她是到天堂里去找我了呢!"天使失声喊了起来。
可是老爷爷似乎听不到这句话:"你叫什么呢,孩子?"
"我……我……"
"那么我就叫你安乔吧,"老爷爷吐出一条跟回忆一般悠长的烟圈,"我以前有个孩子,他也叫安乔哩……"
"那么,他到哪儿去了呢?"
老爷爷把烟斗在鞋底磕了磕,往小火炉里添几根树枝,好一会儿才回答:"他现在大概也在天堂里吧。"
第二天,太阳还没起床,天使---他现在叫安乔---就离开了海边老爷爷的小草屋。他要去寻找天堂,寻找小人鱼,也帮老爷爷找回那个真正叫安乔的孩子。
这是一个海边的小城,太阳露脸之前,大多数人都还没起床,街道上安安静静。安乔看见小路的尽头有一根圆圆的头上顶着光环的路灯,他想那是不是另一种天使呢,于是走上前去。
"你好!请,请问,你也是天使吗?"
"咳咳,这个嘛,我可不是天使,我是路灯,比天使头顶的光环更亮的路灯。"路灯狡黠地眨眼睛。
"那么,你知道天堂在哪儿吗?"
"这个嘛,嗯,你知道,小狗住狗窝,那天堂就在天堂那里嘛!"路灯闪了一闪,"嗬,我该休息了!"然后灯灭掉了,不再讲话。
原来天已微微亮了。小鸟们起床吱吱喳喳地梳头洗脸准备出门。
一只白鸽扇动着雪白的翅膀飞了过来。安乔想这回可碰上另一个天使了,它拥有货真价实的翅膀。
"哎---"安乔忙喊住它,"请问,你是天使吗?"
"咕咕,咕咕咕……"鸽子笑得乐不可支,"我呀,我才不是天使,我是一只雪白的和平鸽哟,咕咕。"
"哦,我又弄错了。那,你知道天堂在哪里吗?"
"咕咕,天堂嘛,顾名思义,就在天上!"鸽子扇动翅膀飞走了。
安乔没办法,只好无精打采地继续走,却不小心撞在一个人的身上,是举着像电灯杆一样的大扫帚的清洁大妈。
"小孩子,干什么咧,不看路!"大妈扫帚一扫,扬起好一阵尘土。
"呃,请问,"安乔忍住不断钻进鼻孔的灰尘,"你知道天堂在哪儿吗?"
"找死咧,小孩子,你还没资格进天堂咧!"大妈继续向前挥舞着大扫帚扫荡尘土。
这时安乔又看见一个坐在路边喘气的酒鬼,安乔走上去,一阵酸酸的酒气熏得安乔几乎站不稳。
"你,你没事吧?"安乔小心翼翼地问道。
"没……没,我,怎么会有,有事呢,我,我好,好得很……"酒鬼舌头打结。
"那请问,你知道天堂在哪里吗?"
酒鬼闭上眼睛,"天堂……哪,哪里?你要,问地址就,就去邮,邮电局,去查……呼……噜……呼、噜……"酒鬼已睡着了。
安乔在小城里一直走,往右拐一下,往左转一个弯,再穿过两条小巷和一个胡同,终于找到邮电局。安乔走进去,只见一个大叔靠在柜台边的椅子上,仰着头打呼噜。大叔呼一次气,口中含的烟斗跳起来,再吸一次气,烟斗又掉回口中,烟斗也和着呼噜吹口哨:"呼-嘘-呼-嘘---"一边吹一边朝安乔做各种古怪的鬼脸。
"呃,大叔,"安乔小声叫道,可是大叔没有反应,"大叔---"安乔大声了一些,可还是没有用。
"让我来帮你吧!"桌上传来一个细小的声音,原来是小闹钟。它冲安乔一笑,接着跳起来,使劲儿摇头跺脚,铃声大作:"铃铃铃铃……"
"嗨,谁、谁!"大叔突然跳了起来,把安乔吓了一大跳。
"噢嗬,是个小孩,你有什么事呢?"大叔使劲儿揉眼睛。
"我,我想要查天堂的地址……"
大叔开始掏耳朵,根本没听安乔讲话。他却又猛一拍大腿,"对了!你要查什么地址来着?"
"天……"
"正好,我正缺一个报童,你就来当吧。送报纸哪儿的地址都有!"大叔根本没让安乔有机会讲话,他趴在桌子底下找了好一会儿,抱出一个鼓鼓的装满报纸的邮包挂在安乔的脖子上,压得安乔差点儿直不起腰。
从此安乔就成了这个小城的报童,他每天马不停蹄地为每家每户送报纸,早上送晨报,中午送午餐报,下午送晚报。这个小城什么稀奇古怪的地址都有,像"落汤鸡大道"、"小喇叭路"、"波板糖小巷"和"老巫婆胡同"等,但惟独没有天堂的地址。
这个城里的孩子都玩滑板。渔夫爷爷为了安乔送报方便,就用木头做了一张简陋的滑板给安乔,那滑板滑起来时会"咕噜咕噜"地响。安乔知道那是它在笑呢,越是把它滑得快它就笑得越欢。
安乔喜欢极了踩在滑板上的感觉,滑得快的时候,就像自己以前在风中飞行一般。安乔本来就是会飞的天使呀,所以他毫不费劲就对滑板控制自如。他踩着它出入于大街小巷,上、下阶梯,就像飞翔一样快,而且从来不会撞上人,也不会走错方向。人们只要听到滑板"咕噜咕噜"的声音就知道安乔送报来了,而当他们出来从台阶上拿报纸时,安乔只留下一阵清风。
现在孩子们多么佩服安乔啊,他们不但不可能滑得那么飞快,也根本驾驭不了安乔那调皮的滑板。它总是恶作剧地把这个孩子甩下来,让那个孩子撞上竹竿,然后便一边"咕噜咕噜"地放声大笑,一边向安乔吐舌头。
尽管小城里的人们都很喜欢安乔,并且很快地接受了他作为小城的一个居民,但安乔始终没有忘记打听天堂的地址。安乔问每一阵从别处吹来小城的风询问,他问风是否由天堂而来。"不是的。"每一阵风儿都这么回答。安乔问每一群由西边飞来的大雁,问它们是否去过天堂,但每次得到的答案总令他失望。安乔向每一个他所碰见的人打听天堂的地址,甚至去了老巫婆胡同问了那个小城里最老、知识最渊博的老巫婆奶奶,遗憾的是老巫婆奶奶也不知道。
安乔每天晚上都到海边等渔夫爷爷打渔归来,帮爷爷把小船拉上岸,为爷爷生火取暖。老爷爷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安乔。
"爷爷,你想念你那个叫安乔的孩子吗?"
爷爷把烟草装进烟斗,用一根树枝压实,就着火点燃,烟斗就冒出缕缕青烟。"想念呀,当然会想念呵。"老爷爷慢吞吞地说着。
"我也很想念小人鱼,"安乔沉默了一会儿,接着说,"可是,既然你想念他,为什么不去寻找他呢?就像我每天都寻找天堂的地址一样,那样,才可能找到我们想念的人呀。"
爷爷喷出一个个肚子大大圆圆的烟圈。"孩子,你还不懂呵。想念是可以放在心里的。爷爷还没到可以去天堂的时候呢,只要每天都好好生活着,天堂的门永远是敞开着的。你明白吗?"
"我还是不明白。"安乔用手托着后脑勺,从草屋顶上的破洞看蓝黑色的天幕,一颗星星正好悬在那儿朝他眨眼,安乔于是像无数个夜晚一样,开始想念小人鱼。他学老爷爷叹了口气,说道:"我还是想回到天堂去和小人鱼在一起。"
平静的生活往往持续不了多久。有一天渔夫爷爷也病了,病得重极了,就像当初小人鱼的病一样重。安乔把耳朵贴在爷爷的胸前,可以听见里面仿佛装了一个呼呼作响的大风车。
许多人都来了,人群像小溪一样缓缓流过大街小巷集中在海边渔夫爷爷的小草屋外。
老爷爷躺在那张古旧的木床上,再也开不了口,他默默打量来看望他的人们,眼中流露出轻松的神色。直至眼光停留在安乔的脸上,老爷爷便闭上眼睛睡过去了。安乔听见老爷爷胸腔里的风车停下来不再转动。安乔想老爷爷的病终于好了。
果然,老爷爷神采奕奕地从床上坐起来,下床,巧妙地穿过互相踩着脚跟和脚尖的人群。安乔诧异地看看床上正在熟睡的爷爷,终于决定跟着那个睡醒了的爷爷。他也不知怎么地就挤出人群,跟上爷爷,爷爷全身笼罩着糖果纸般薄薄的光芒。
"孩子,爷爷到了该去天堂的时候了,爷爷要到天堂去找另一个小安乔了。"爷爷的脸变得十分柔和。
"爷爷,我要和你一起回去天堂。"语音刚落,安乔发现自己头顶上又重新出现了光环,光环发出的光芒与老爷爷身上的光连成一片,安乔背后又长出洁白的翅膀。
"好吧,孩子,咱们一起去天堂。"爷爷慈爱地笑着,用温暖的手拉起安乔。
安乔扇动翅膀,他们于是一起飘了起来,飞上安乔曾在那儿俯瞰大地的云朵,飞往天堂。
天堂的门果真是大大敞开着,安乔拉着老爷爷的手飞进去。而上帝爷爷正等着他们呢。原来天使安乔就是老爷爷的孩子呀,他就是真正的安乔,是上帝给老爷爷派去的使者。爷爷和安乔多么高兴,现在他们又在一起了。
可是,小人鱼呢?那个现在有了真正的名字叫安乔的天使又忧郁起来了,他怎么也找不着那条美丽的小人鱼。
安乔只好去问上帝爷爷。
"美人鱼不是人类,她们死后不来天堂。她们生活在海里,死后也埋葬在海里。她们是要化作泡沫,永远守护大海的。"上帝爷爷语重心长地说道。
安乔觉得沮丧极了,他一直追寻了那么久,满怀希望地回到天堂,才发现之前的一切努力都白费了,他还是不能和小人鱼在一起。他伤心得要哭,一滴晶莹的泪水从眼中涌出来。
"孩子,难道你到现在都还不明白吗?"上帝爷爷把手放在安乔的肩上。
安乔抬头看见上帝爷爷的眼睛,仿佛就看到了蔚蓝的大海。
天使安乔坐在云端往下看湛蓝的光滑如丝的大海,那些泡沫随着美丽的浪花翻滚、歌唱,组成大海时而深情时而欢畅的曲子。
修改落户地址申请书 第10篇
特在此申请将批复的落户地址修改为:AA 市 AA 区 AA 镇九新公路 218 弄 10 号1202 室,所属派出所:AA 派出所。
望批准!
此致
公司地址变更申请书 第11篇
____有限公司于20____年4月10日领取经营许可证书,经营许可证书的企业地址为:____。我公司于20____年4月17日领取了营业执照,营业执照的住所为:________________。由于企业经营的需要,现欲变更经营地址,现申请将企业原地址变更为:__________________,请贵局予以批准为盼。
特此申请!
申请人:______
地址迁移申请书范本(不同区) 第12篇
------------------
地址迁移申请书
注册号:
广州市区工商分局:
有限公司于年月日召开股东会,决议变更公司地址,把原公司地址为:,迁移至:。故申请将我司档案调入区工商分局,望批准!
股东签名:
公司
地址申请书 第13篇
目前互联网不强调真实源地址认证,IP数据包的转发主要基于目的IP地址,只强调信息发到哪里,不强调信息从哪里来,造成地址欺骗、身份假冒、拒绝服务攻击、垃圾邮件泛滥、网络欺诈等安全问题。这些安全事件大多是基于伪造的源IP地址,无法追踪到肇事者。构建高可信机制的互联网,对源地址进行验证显得尤为重要。
RFC5210提出了IPv6下的真实源地址认证体系,设计和实现了一种包括接入、域内、域间三个层次的真实IPv6源地址网络寻址系统[1]。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加密认证的源地址认证方案,在IPv6逐跳选项扩展首部中增添新的源地址验证选项,存放源地址验证信息,使得IPv6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每一跳路由都可以根据需要验证源地址的真实性。
1IPv6源地址验证设计思路
目前,与IPv6源地址验证相关的研究分为三类: 加密认证的方法、预先过滤的方法、事后追踪的方法。加密认证的典型方法主要有IPSec[2]和欺骗预防方法SPM(Spoofing Prevention Method)[3]。IPSec是一种端到端的认证方法,应用这一策略,路由器只能保证源或者目的地址是自身的IP数据包的源地址的真实性,却无法检验自己所转发的IP数据包的源地址的真实性。SPM是一种自治系统到自治系统的解决方案,每一对相互通信的自治系统拥有一对单独临时的密钥用来进行源IP地址验证,应用加密认证的方法, IP源地址真实性的检查只能在目的主机或者目的自治系统间进行。
Hash函数主要用于信息安全领域[4],是一种消息摘要函数,它可以把任意长度的信息转换成杂乱的128位的编码,叫做HASH值。这种转换是一种压缩映射, 报文-摘要算法MD5(Message-digest Algorithm 5)即是一种典型的Hash算法。
IPv6定义了多种扩展首部,这些扩展首部被放置在IPv6首部和上层首部之间,每一个扩展首部通过“下一个首部”字段来确认[5]。目前已定义的扩展首部中,逐跳选项扩展首部紧随在IPv6固定首部之后,它所携带的数据传输路径上的每个节点都必须检查。
设计思路是将IPv6数据包的源IP地址作为输入,通过MD5算法进行计算,得到报文摘要。并将报文摘要存入逐跳选项扩展首部新定义的源地址验证选项中,然后发送携带源地址验证信息的IPv6数据包。从源端到目的端的路径中,数据包途径的每一跳路由器都可以根据需要处理逐跳选项扩展首部。路由器接收到携带有源地址验证信息的IPv6数据包后,将IP源地址和随机数seed通过MD5算法进行计算,并将所述计算结果与逐跳选项扩展首部中的源地址验证信息进行比较,若计算结果与该验证信息相同,可以认为源地址真实。添加了源地址验证信息的IPv6数据包如图1所示,其中有下划线的字段是新设计的源地址验证选项。
2源地址验证方案的研究与设计
2.1Hash函数的应用
源地址验证信息的生成采用MD5加密算法来完成。为尽可能地减少网络的额外通信量,设计一个512位分组作为输入。该分组由两部分组成: 随机数Seed、源IP地址。其中, Seed为一个384位的随机二进制数,源地址是128位IP数据包中的源地址。该分组经过MD5算法加密后输出128位报文摘要,取其前32位作为源地址验证信息。
2.2带有源地址验证选项的逐跳选项扩展首部设计
逐跳选项扩展首部紧跟在IPv6首部的之后,它可以包含特定的选项。它的选项包含三个字段,分别是选项类型(8位)、选项数据长度(8位)、选项数据(最大255)。根据RFC2460对IPv6扩展报首部格式的规定,定义具有源地址验证选项的逐跳选项扩展首部格式如图2所示。
下一个首部占用1字节,所有IPv6扩展首部均包含此字段,用于标识下一首部类型。
扩展首部长度占用1字节,用以标识源地址验证选项的逐跳选项扩展首部长度,该长度以8字节为单位,不包含扩展首部的第一个8字节,这里取0。
类型占用1字节,标识源地址验证选项的类型,根据RFC2460建议,类型字段的高两位代表目的节点不能识别特定选项时该采取的动作,10代表丢弃该分组,并向源地址返回一个ICMPv6报文。第三位表示数据包在传送过程中选项数据值是否可以改变,0表示不可改变。 这里定义第四、五位为验证范围字段。如图2所示,用XX表示。当XX为11,即选项类型值为152时,每一跳路由器均需验证源地址信息。当XX为10,即选项类型值为144时,只有自治系统的边界路由器需要验证源地址验证。目前暂时定义两种情况。六、七、八位暂不定义,为以后扩充之用,这里用0。
选项长度是指地址的有效载荷长度,这里定义32位,是4个8字节,则选项长度字段值为4。
选项数据是选项携带的数据。这里是源地址验证信息。
2.3源地址验证协议设计
由于IPv6协议没有源地址验证选项,需要在设计的IPv6逐跳扩展首部中设置源地址验证选项,在协议中定义的相应的数据结构[6]。
ip6_opt_souva{}结构定义了源地址验证选项。具体代码如下:
Ipv6os_type字段保存值ox90,表示选项类型。ip6os_len字段保存值4,表示选项长度,ip6os_souva_len字段保存净荷长度。
2.4加密验证随机数参数传递报文设计
可以用IPSec加密通信来传输随机数seed信息,同时使用AH认证和ESP加密扩展首部,采用传输模式,IP分组结构如图3所示。其中数据部分是一个由网络前缀和seed组成的二元组<网络前缀,随机数seed>,一个网段只需要一个随机数seed。
3源地址验证工作流程
3.1带有源地址验证信息的IPv6数据包生成过程
在本地网络中设置一个源地址验证网关,负责生成源地址验证信息。源地址验证网关维护着一个源地址验证信息列表,其记录格式为<网络前缀、随机数seed、源IP地址、源地址验证信息>。在主机上设置一个缓冲区,存放源地址验证信息,主机发送IP数据包的时候,将该信息添加到逐跳选项扩展首部的源地址验证选项的数据字段中。
当一台主机申请加入网络或者其IP地址发生改变的时候,需要向源地址验证网关申请源地址验证信息。源地址验证网关首先从申请中提取主机的128位IP地址,然后取一个384位随机数Seed,合成一个512位的序列作为输入。应用MD5算法加密,计算出一个128位的报文摘要,取前32位作为逐跳选项扩展首部中源地址验证选项的数据字段值。接着发送携带源地址验证信息的响应报文给主机。带有源地址验证信息的IPv6数据包的生成过程如图4所示。
3.2地址验证过程描述
IPv6数据包途路径上的每个节点都必须检查其逐跳选项扩展首部。当收到IPv6数据包时,首先检查判断地址选项中的XX位,如果不需要验证就正常转发IP数据包。如果需要验证,就提取IP源地址, 并查找随机数seed数据库<网络前缀,随机数seed>,通过网络前缀找到该主机所在网络对应的Seed,然后再进行一次MD5加密计算,比较输出的前32位是否与源地址验证选项中的的数据相同,如果相同就确认该数据包合法,正常转发;否则认为是仿冒IPv6数据包,并抛弃该数据包。源地址验证过程如图5所示。
3.3随机数参数传递
生成源地址验证信息以及比对信息,都需要用到一个共同参数,就是随机数Seed。本地网络中的源地址验证网关负责维护随机数seed信息列表,记录格式为<网络前缀,随机数seed>。如何确保Seed安全及时有效地在网络中传递是保证源地址验证的关键。IPv6协议自身的安全措施很强大,可以用IPSec加密通信来传输seed信息。为了确保源地址验证的安全有效,需要周期性地与各源地址验证网关协商选取新的Seed,这样可以增大源地址验证信息被伪造的难度。协商周期的长短可以根据网络要求的安全等级来设定。
4性能分析及进一步改进的思路
Hash函数具有单向性和碰撞约束等特点,加密源地址的Hash算法是目前广泛应用的MD5加密算法,该算法是公开的,不需事先协商,只需要传递随机数参数Seed。Seed的传递采用IPsec加密信道来保证seed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这些性质都保证了源地址验证信息很难被伪造。Hash运算的计算量很大,但是本地网络生成源地址验证信息和远程路由检验源地址验证信息都只需进行一次Hash运算,出现伪造源地址攻击,也只需要一次Hash运算即可发现,所以应用Hash运算加密验证地址信息的思路是可行的,效率也比较高。
在IPv6逐跳选项扩展首中添加源地址验证信息,使得待验证信息(IP源地址)与比对信息(源地址验证信息)都能从IPv6数据包中获取,应用了IPv6扩展首部的新特性,实现方法简单。IPv6数据包途径的每一跳路由都必需检查逐跳选项扩展首部,验证IPv6分组源地址的真实性,一旦监测出伪造源地址的数据包,则直接将之丢弃,这样可以减少了伪造源地址攻击的威胁。然而,使用逐跳选项首部,让每一跳的路由都去验证源地址的真实性,会增大系统开销,影响分组的转发速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源地址验证选项的选项类型字段定义检验位,指示需要验证的路由器类型。
进一步开展的工作包括:设计适用于区域边界路由器、AS边界路由器的源地址验证选项,以适应层次路由的需要;依据EUI-64设计源IP地址验证与源MAC地址的映射关系,使对源地址的验证从源IP地址扩展到源MAC地址;在选型类型字段中定义新的标志位,标识新的验证含义,以备功能扩充的需要。
摘要:针对加密认证的源地址验证方法只能在目的主机或者目的自治系统之间进行的问题,提出一种IPv6源地址验证方案。设计逐跳选项扩展首部的新选项,用以存储源地址验证信息。利用Hash运算,将源IP地址生成验证信息,并添加到所设计的源地址验证选项中,从而使得数据包传输途径的每一跳路由器都可以对源地址进行检验。该方案将基于加密认证的源地址验证方法扩展到数据传输的全过程,并针对网络层次性结构,提出进一步的改进考虑。
关键词:源地址验证,IPv6,NGI,MD5,IPv6,扩展首部
参考文献
[1]RFC5210:A Source Address Validation Architecture(SAVA)Testbed and Experiences,2008.
[2]RFC2401:Security Architecture for the Internet Protocol,1998.
[3]Bremler-Barr A,Levy H.Spoofing prevention method[C]//Proc IEEE INFOCOM.Washington:IEEE,2005:536-547.
[4]STAMPM.信息安全原理与实践[M].杜瑞颖,赵波,王秋宜,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65-67.
[5]王相林.IPv6技术——新一代网络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33-36.
虚构的地址 第14篇
“丁零零……”阿木办公室的电话急促地响了起来,原来是九宝镇发生了一起敲诈勒索案。
阿木警长带着助手急急地赶到了报案人李加爵的家中。李加爵是九宝镇远近闻名的成功商人,从事服装批发生意,经常有全国各地的货款汇来他家。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几天前,李加爵收到一封信,信中要求他拿出5万元“保护费”,否则就要对他的家人“不客气”了。接下来的两天里,这人又寄来几封信,里面装了一些李的妻子在街上购物和儿子在学校里活动的照片,看起来他已经对李加爵一家人的行踪了如指掌。李加爵思前想后,决定报警,并特别要求名探阿木来侦破这案子。
阿木看了看这些信件。信封上没有寄件人姓名和地址,信件中要求李加爵将500张旧的百元纸币用牛皮纸信封包装,在一周之内去邮局寄出,收信地址是七宝镇春风街166号,收信人是陈星。
阿木马上让助手到对方所说的地方调查。助手发现七宝镇就在九宝镇边上,其实是连在一块的两个镇。但是,七宝镇上根本没有春风街,更没有陈星这个人——这些都是虚构的。线索就这么断了。难道对方只是开个恶意的玩笑,他不要钱了吗?阿木沉思着,忽然灵机一动,他说:“我有线索了!”
阿木是如何判断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公司地址变更申请 第15篇
我单位位于南通市港闸区陈桥乡河口村11组,由于经营的需要,现欲搬到南通市通州区平潮镇颜港村3组。现申请将营业执照证上的经营地址进行相应变更,特此申请,望批准为盼。
申请人:______
送达地址变更申请 第16篇
送达地址变更申请书
申请人:×××,女,×年×月×日生,汉族,现住××××××,电话:×××
申请事项:
请求法院依法变更送达地址为:××××××
事实与理由:
贵院受理的×××诉×××××纠纷,案号为:×××,现因律所搬迁,特申请原送达地址“浦东新区东方路1369号6号楼20B”变更为“浦东新区东方路1365号5号楼10B”。
此致 ×××人民法院
申请人:×××
关于变更地址的申请 第17篇
广州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
广州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通讯地址现变更为:广州市天河区公司。
请协会为我公司办理地址变更登记,有关信件或资料请寄到以上地址。谢谢!
广州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地址申请书 第18篇
在计算机网络中标识一台主机,一般至少有三种方法,最常用的是域名地址、IP地址和MAC地址,它们分别对应于OSI/RM(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中应用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对经常上网的用户来说,域名地址和IP地址可能经常被提及或使用,但对于用来唯一标识计算机的MAC地址这个专业术语却很少被人提起,更不要说MAC地址的作用以及它与IP地址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关系,就更鲜为人知。本文就从以太网的体系结构入手,着重探析IP地址与以太网MAC地址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1 以太网的体系结构与MAC地址
对于世界上诞生最早的以太网来说,它是当今现有最通用的计算机局域网组网技术之一,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美国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协会)制定的IEEE 802.3标准给出了以太网的技术标准。以太网仅涉及OSI/RM(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其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物理层定义了依赖于传输介质的介质相关接口(MDI)和连接单元接口(AUI),MDI随介质改变而改变,但不会影响LLC和MAC的工作;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主要解决共享传输介质而引起的争用问题,负责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定义了数据包怎样在介质上进行传输。物理寻址(MAC地址)在此处被定义,逻辑拓扑(信号通过物理拓扑的路径)也在此处被定义。线路控制、出错通知(不纠正)、帧的传递顺序和可选择的流量控制也在这一子层实现。在发送数据的时候,MAC协议可以事先判断是否可以发送数据,如果可以发送将给数据加上一些控制信息,最终将数据以及控制信息以规定的格式发送到物理层;在接收数据的时候,MAC协议首先判断输入的信息是否发生传输错误,如果没有错误,则去掉控制信息发送至LLC(逻辑链路控制)层。对于不同的局域网(如Ethernet、Token Ring、Token Bus)MAC是不同的;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包含了和终端用户相关的部分(如逻辑地址、控制信息和数据等),具有帧的收、发功能,并向高层提供一个或多个逻辑接口。
从以太网的体系结构中可知:数据链路层具有帧的收发功能,而在以太网帧格式(如图2所示)中包含有目标地址(DA)和源地址(SA),这两个地址均属于物理地址(即MAC地址),这说明在计算机网络的数据链路层传输的数据帧是靠MAC 地址来标识一台计算机,并且MAC地址一般都采用6字节来标识,这个48位比特都有其规定的意义,前24位是由生产网卡的厂商向IEEE申请的厂商地址,后24位由厂商自行分配,这样的分配使得世界上任意一个拥有48位MAC 地址的网卡都有唯一的标识。每个网络制造商必须确保它所制造的每个以太网设备都具有相同的前三字节以及不同的后三个字节。这样就可保证世界上每个以太网设备都具有唯一的MAC 地址。这个MAC地址由网络设备制造商生产时写在硬件内部。MAC地址与网络无关,也即无论将带有这个地址的硬件(如网卡、集线器、路由器等)接入到网络的何处,都有相同的MAC地址,它由厂商写在网卡的BIOS里。
2 IP地址与MAC地址
IP协议(Internet Protocol)是“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也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在因特网中,IP是能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通信时应当遵守的规则。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只要遵守IP协议就可以与因特网互连互通。正是因为有了IP协议,因特网才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开放的计算机通信网络。Internet上的每台主机(Host)都有一个唯一的IP地址。IP协议就是使用这个地址在主机之间传递信息,这是Internet 能够运行的基础。而MAC地址是Ethernet协议使用的地址,IP地址与MAC地址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MAC地址存在于每一个Ethernet包中,是Ethernet包头的组成部分,Ethernet交换机根据Ethernet包头中的MAC源地址和MAC目的地址实现包的交换和传递。MAC地址工作于局域网,局域网之间的互连一般通过现有的公用网或专用线路,需要进行网间协议转换。可以在Ethernet上传送IP信息,此时IP地址只是Ethernet信息包数据域的一部分,Ethernet交换机或处理器看不见IP地址,只是将其作为普通数据处理,网络上层软件才会处理IP地址。
总之,IP地址是标识网络中计算机的另一种方法,它是基于逻辑的,相对于MAC地址便于记忆,比较灵活,不受硬件限制,仅在逻辑上标识计算机,任何人都可以随意修改;而MAC地址是基于物理的,它固化在网卡或其他网络互连设备中,能够实际标识一台具体的计算机或网络设备。如今比较流行的接入Internet的方式(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是把主机通过局域网(主要为以太网)组织在一起,然后再通过交换机和 Internet相连接。在此方式中,涉及到网络层IP地址与数据链路层MAC 地址之间的转换问题。
2.1 MAC地址与IP地址之间的关系
有人曾提出局域网通信设备一般都工作在OSI/RM的第一层或第二层,仅需要MAC地址就可以了,在局域网内要用IP地址,其中至少有两层意义:第一,实现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因为TCP/IP 协议基本已成为一种国际通用的协议标准,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只要遵守 IP协议就可以与因特网互连互通,否则各个厂家生产的网络系统和设备,如以太网、分组交换网等,相互之间不能互通,不能互通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们所传送数据的基本单元(帧)的格式不同。IP协议实际上是一套由软件程序组成的协议软件,把各种不同“帧”统一转换成“IP数据报”格式,这种转换是因特网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使所有各种计算机都能在因特网上实现互通,即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这里数据报就是分组交换的一种形式,就是把所传送的数据分段打成 “包”,再传送出去。但是,与传统的“连接型”分组交换不同,它属于“无连接型”,是把打成的每个“包”(分组)都作为一个“独立的报文”传送出去,所以叫做“数据报”。这样,在开始通信之前就不需要先连接好一条电路,各个数据报不一定都通过同一条路径传输,所以叫做“无连接型”。每个数据报都有报头和报文这两个部分,报头中有目的地址等必要内容,使每个数据报不经过同样的路径都能准确地到达目的地。在目的地重新组合还原成原来发送的数据。这就要IP具有分组打包和集合组装的功能。同时,IP协议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那就是给因特网上的每台计算机和其它设备都规定了一个唯一的地址,叫做“IP 地址”。由于有这种唯一的地址,才保证了用户在连网的计算机上操作时,能够高效而且方便地从成千上万台计算机中选出自己所需的对象来;第二,实现网络管理的需要。因为IP地址只是逻辑上标识一台主机,用户和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随机修改,且便于识别和记忆,对网络设置与管理有着极强地便利性。
基于上述原因,虽然IP地址与MAC地址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它们都是用来标识主机的重要方法。由于IP地址只是逻辑上标识,任何人都可随意修改,因此不能用来标识用户;而MAC地址则不然,它是固化在网卡里面的。从理论上讲是没有办法冒名顶替的。基于MAC地址的这种特点,局域网采用了用MAC地址来标识具体用户的方法。在TCP/IP网络中,计算机往往需要设置IP地址后才能通信,然而,实际上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并不是通过IP地址,而是借助于网卡的MAC地址。IP地址只是被用于查询欲通信的目的计算机的MAC地址。ARP协议(地址解析协议)是用来向对方的计算机、网络设备通知自己IP对应的MAC地址的。在计算机的ARP缓存中包含一个或多个表,用于存储IP地址及其经过解析的以太网MAC地址。一台计算机与另一台IP地址的计算机通信后,在ARP缓存中会保留相应的MAC地址。所以,下次和同一个IP地址的计算机通信,将不再查询MAC地址,而是直接引用缓存中的MAC地址。在交换式网络中,交换机也同样维护一张MAC地址表,并根据MAC地址,将数据发送至目的计算机。
2.2 将IP地址转化成MAC地址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地址解析协议,它是一种将IP地址转化成物理地址的协议。具体就是将网络层(IP层)地址解析为数据链路层(MAC层)的MAC地址。ARP协议是通过IP地址来获得MAC地址的。ARP和RARP(逆向地址解析协议)都是通过一对请求和应答报文来完成解析的,ARP和RARP报文是作为普通数据直接封装在物理帧(以太网帧)中进行传输的,ARP和RARP请求应答报文格式是相同的(如图3所示),通过操作类型字段来区分,限于篇幅,在此对RARP不再赘述,主要阐述ARP协议是如何通过IP地址来获得MAC地址的。譬如,主机HOST1要向主机HOST2发送报文。首先,主机HOST1会查询本地的ARP缓存表,若找到主机HOST2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后就会直接进行数据传输。若未找到,则主机HOST1会广播一个 ARP请求报文,此ARP请求报文中将携带主机主机HOST1的IP地址和MAC地址,请求拥有主机HOST2的IP地址的主机回答其MAC地址。此时,网上所有主机包括HOST2都会收到ARP请求,但只有主机HOST2识别自己的IP地址,于是向主机HOST1发回一个ARP响应报文。响应报文中包含有HOST2的MAC地址,主机HOST1接收到主机HOST2的应答后,就会更新本地本机的ARP缓存表。接下来使用这个MAC地址发送数据(网卡自带有MAC地址)。因此,本地高速缓存的这个ARP表是本地网络流通的基础,而且这个缓存是动态的。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遍及全球的因特网大多由一个个以太网连接而成。在基于TCP/IP协议的因特网中,IP地址和MAC地址都是网络通信中不可或缺两种地址类型,IP地址具有灵活性、逻辑性和易辨识性的特点;MAC地址具有唯一性、不可更改性和固定性的特点,均能有效地标识计算机网络中每台主机。它们既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又能建立一定的映射关系,依赖ARP协议和RARP协议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承载和完成了计算机网络中数据通信的任务。
摘要:从以太网体系结构入手,重点阐述了以太网数据链路层的作用与功能,并引入了MAC地址的概念,分别介绍了MAC地址与IP地址的作用与功能。从而重点阐述了计算机网络中IP地址与以太网MAC地址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关键词:IP地址,MAC地址,ARP协议
参考文献
[1]Karanjit Siyan Windows2000TCP/IP实用全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2]蒋理,等.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教程[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地址申请书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