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一章财务管理练习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10-101

第一章财务管理练习(精选6篇)

第一章财务管理练习 第1篇

第一章 税务管理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各地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应当按照()规定的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分别进行征收管理。

A国务院,B财政部,C国家税务总局,D省级税务机关

2、《税收征管法》规定,税务机关应当广泛宣传税收法律、行政法规,普及纳税知识,()地为纳税人提供纳税咨询服务。

A无偿,B有偿,C全天候,D全方位

3、《税收征管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修订通过。

A2001年2月1日,B2001年3月15日,C2001年4月28日,D2001年5月1日

4、()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A法律、行政法规,B国家税务总局,C省级税务机关,D主管税务机关

5、国务院()主管全国税收征收管理工作。

A财政主管部门,B审计主管部门,C税务主管部门,D财政、税务主管部门

6、国家税务局系统负责征收和管理的税种有()。

A、土地增值税车船税 B、铁道部门集中缴纳的营业税C、进口环节增值税D、房产税

7、以下叙述不属于纳税主体的义务的是()

A、知情权B、依法诚信纳税C、依法接受税务管理D、依法接受税务稽查

8、税务管理的最根本原则是()。

A、依法管理B、信息管税C、利润最大化D、专业管理

二、多项选择题

1、税收的职能主要有()。

A、筹集财政收入职能B、调控经济运行职能

C、监督职能D、提供优质纳税服务

2、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对税务机关所作出的决定,依法享有()和请求国家赔偿等权利。

A知情权、保密权, B依法申请税收优惠权,C税收救济权,D拒绝履行决定

3、税收管理的作用是()。

A保障税收实体法得以有效实施 ,B保障税收职能得以实现,C保障税收分配中征纳双方权利和义务得以实现,D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方式转变

4、纳税主体对涉税事项管理的原则有()。

A、依法纳税原则B、专业化管理原则C、事前筹划原则D、全程管理

5、税务机关税务管理的原则有()。

A、依法治税B、分级管理C、信息管税D、效率原则

6、以下内容属于税收程序法的是()。

A、税收违法处罚的规定B、税务检查程序C、纳税地点的规定D、纳税环节的规定

7、以下属于共享税的有()。

A、增值税B、消费税C、个人所得税D、企业所得税

三、判断题

1、所有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税收征管法》。

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领导或者协调,支持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依照法定税率计算税额,依法征收税款。

3、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主管税务机关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4、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应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5、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执行。

6、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7、向税务机关缴纳或解缴税款的单位和个人是纳税人。

8、《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令第50号)属于实体法。

9、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支持、协助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

10、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

11、税务机关应当广泛宣传税收法律、行政法规,普及纳税知识,有偿地为纳税人提供纳税咨询服务。

12、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要求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税务机关应当依法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

13、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检举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收到检举的机关和负责查处的机关应当为检举人保密。税务机关应当按照规定对检举人给予奖励。

14、《税收征管法》属税法中的实体法。

15、所有的营业税均属于地方税务机关征收。

16、所有的资源税均属于地方税务机关征收。

17、所有的个人所得税均属于地方税务机关征收。

18、所有的消费税均由国家税务局征收。

19、所有的城建税均由地方税务机关征收。

20、所有新办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均由国家税务局征收。

四、案例分析题

1、案情:某税务稽查局工作人员张某,在对S软件设计有限公司依法进行税务检查时,调

阅了该公司的纳税资料,发现该公司的核心技术资料,正是其朋友李某所在的H电脑网络有限公司所急需的技术资料,于是就将S软件设计有限公司的技术资料复印了一套给李某,张某的这一做法给S公司造成了无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S软件设计有限公司发现此事后,认为税务干部张某的行为,侵害了企业的合法权益,决定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企业的商业、技术保密权。

问:纳税人可以请求保密权吗?

2、关于对修武县国税局改变税种属性混淆入库级次问题处理情况的通报

1995年4月24日,根据群众举报,河南省国家税务局执法检查组对修武县国税局违反税收政策,混淆入库级次等问题进行了调查。1994,修武县国税局根据县政府的要求,为完成地方收入任务,擅自改变税种属性,混淆入库级次总额达2947225.86元。其中将中央级增值税1586392.85元及省级金融保险营业税832035.40元入到县级收入中,严重违反了财政体制规定,影响了中央、省级财政收入和新税制的正确运行。河南省局责成焦作市国家税务局对修武县国税局的问题作出严肃处理。

省局认为,修武县国税局擅自改变税种属性,混淆入库级次问题是非常严重的,焦作市国税局赴修武县国税局新税制执法检查组,不能严格遵守廉洁规定及检查工作纪律,接受县局的宴请及礼品,工作不深入,未能查出修武县国税局存在的严重混库问题,其错误也是严重的。焦作市国税局在执法检查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对修武问题的处理上也是严肃认真的。省局同意焦作市国税局对修武县国税局及市局赴修武执法检查组有关问题的处理决定,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修武县国税局局长张建华同志给予撤销职务处分;对修武县国税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芦栓牢同志给予记大过处分。同时,省局决定,对1994年元月至9月期间截留中央级和省级收入202万元负有直接责任的前任修武县国税局局长、党组书记,时任焦作市国税局副局长、党组成员李国昌同志,免去其党内及行政职务,给予记大过处分。

摘自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转发《河南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对修武县国税局改变税种属性混淆入库级次问题处理情况的通报》的通知(国税发[1995]124号)

第一章财务管理练习 第2篇

1、按管理者在组织中所处的地位划分,管理者可分为哪些类型?

2、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应掌握和应用的技能有何差异?

3、管理学有哪些研究方法?

五、论述题

谈谈明茨伯格的管理者的角色理论及现实的意义?

四、简答题

1、要点:

①概念技能

②人际关系技能

③技术技能

2、要点:

①高层管理者侧重于概念技能

②基层管理者侧重于技术技能

③中层管理者侧重于人际关系技能

3、要点: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①历史研究的方法

②比较研究的方法

③案例分析法

④归纳演绎法

五、论述题

要点:

明茨伯格通过对总经理的工作研究发现管理者扮演着10种不同的,但却是高度相关的角色,归纳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即正式权威和特殊地位产生了人际关系工作中的角色;获得信息独特地位的信息传递角色和与决策相关的工作角色。

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是指管理者履行的礼仪性和象征性义务的角色。它设计管理者与其他人的关系。作者认为包含三个具体角色,即挂名首脑、领导者和联络者。

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是指所有的管理者在一定程度上都要从外界收集和接受信息。管理者在信息传递方面也扮演了三种角色,即监听者、传播者和发言人。

决策指挥者的角色,是指在组织各层次中拥有决策指挥权的管理者。明茨伯格在决策角色中又划分出四种类型。一是作为企业家,管理者发起和监督那些改进组织绩效的新项目;二是作为局面驾驭者,管理者采取纠正行动应付那些未预料到的问题;三是作为资源分配者,管理者负有分配人力、物质和金融资源的责任;四是当管理者为了自己组织的利益与其他团体议价和商定成交条件时,他就扮演着谈判者的角色。

明茨伯格的角色划分理论得到了后继研究者的有利支持,许多研究支持了他的管理者角色划分的观点。一般来说,不论是在何种类型的组织中或者组织的哪个层次上,管理者都可能扮演或履行不同的角色。但研究发现,管理

者角色强调的重点会随组织的层次不同而变化,像信息传播者、挂名首脑、谈判者、联络者和发言人的角色主要表现在组织的高层,而领导者的角色在低层管理者身上表现的更加显著。

王新该做些什么?

王新是一家生产小型机械的装配厂经理。每天王新到达工作岗位时都随身带来一份列出他当天要处理的各种事物的清单。清单上的有些项目是它总部的上级电话通知他需要处理的,另一些是他自己在一天多次的现场巡视中发现的或者他手下报告的不正常的情况。

一天,王新与往常一样带着他的清单来到了办公室。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审查工厂各班次监督人员呈送上来的作业报告。他的工厂每天24小时连续工作,各班次的监督人员被要求在当班结束时提交一份报告,说明这班次开展了什么工作,发生了什么问题。看完前一天的报告后,王新通常要同他的几位主要下属人员开一个早会,会上他们决定对于报告中所反映的各种问题应采取些什么措施。王新在白天也参加一些会议,会见来厂的各方面访问者。

他们中有些是供应商或潜在供应商的销售代表,有些则是工厂的客户。此外,有时也有一些来自地方、省、国家政府机构的人员。总部职能管理人员和王新的直接上司也会来厂考察。当陪伴这些来访者和他自己的属下人员参观的时候,王新常常会发现一些问题,并将他们列入到他那待处理事项的清单中。王新发现自己明显无暇顾及长期计划工作,而这些活动是他改进工厂的长期生产效率所必须作的。他似乎总是在处理某种危机,他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他就不能以一种使自己不这么紧张的方式工作呢?

问题:从管理职能的角度,可以对王新的工作做一种什么样的分析?

六、案例分析

1.略。

2.按照管理者在组织中所处的地位划分,王新应是一个高层管理者,组织的兴衰存亡取决于他们对环境的分析判

《围城》第一章英译文批评与赏析 第3篇

原文与译文,两者相辅相成。译文从属原文,受原文的种种限制,而原文的生存与推广则需依靠译文的质量。现就《围城》第一章的原文与译文进行对比,评判译文的优缺点。

一、原文分析

本章选取《围城》第一章大意如下:故事主人公方鸿渐在欧洲留学四年换了三所大学,最后从爱尔兰骗子手中买了子虚乌有的哲学博士学位,四年后与苏小姐乘同一条船回国。同学的时候,苏小姐并没把方鸿渐放在眼里,如今身为女博士,她反觉得崇高的孤独,没人敢攀上来。这次同船回国对方的家世略有所知,人也不讨厌,似乎也有钱,已准备向方鸿渐示爱。但因为稍微矜持了一点,方鸿渐竟被已有未婚夫的放荡的鲍小姐引诱了去。苏小姐妒火中烧,骂他们无耻。然而鲍小姐刚刚下船,她就马上打扮得袅袅婷婷来找方鸿渐。

全章笔调诙谐、幽默,颇具讽刺意味。

方鸿渐的被动、无能、意志不坚定与经不起诱惑,刻画得入木三分;苏小姐的矜持自负、自作多情跃然纸上;鲍小姐的放荡、阿刘的贪婪、其他学子的百无聊赖等众生相在法国邮船白拉日隆子爵号这个缩小的空间中显露无遗。

同时,原文中对景色的描写,对方鸿渐留学前在国内读书时的各种心理与行为的表述,以及对他买假文凭的全过程的刻画无不形象生动,尽显钱钟书先生深厚的文字功底。

二、译文分析

《围城》英译本的作者之一珍妮•凯利(Jeanne Kelly)是美国人,美国威士康辛大学中文系硕士。茅国权(Nathan K.Mao)是美籍华人,香港新亚书院毕业,并获得美国耶鲁大学硕士、威士康辛大学博士。

此书先由珍妮•凯利译出初稿,再由茅国权校译润色而成。美国印地安娜大学出版社于1979年出版了该英译本。自从该译本问世后,褒贬不一。

通读第一章,译文整体平顺,可读性强。以至于一开始会让读者有种错觉,以为该小说原本就是用英文写的。基本上沿袭了原文的艺术风格与特色。但是在有关一些文化专有项的翻译上却存在着漏译、误译或是表达不清,在接下来的对比分析中会一一罗列。不过,抛开上述这些瑕疵,此译文基本上忠实的传达了原文作者的意图,是非常好的译文,可读性很强。

三、原文与译文对比分析

1. 文化专有项的翻译

哈维•佛朗哥•艾克西拉(Javier Franco Aixela)在1996年提出了文化专有项的定义:在文本中出现的默写项目,由于在目的语读者的文化系统中不存在对应项目或与该项目有不同的文本地位,因此在原文中的功能和涵义转移到译文时发生翻译的困难。什么是文化专有项,不单独取决于项目本身,而且取决于目的语文化所理解的该项目在文本中的功能。即,凡是目的语文化中的一般读者或者任何当权者在意识形态或者文化上补课理解或接受的,就是文化专有项。(尚凤梅,2005)

在《围城》第一章的英译文本中就涉及了多个文化专有项的翻译。下面一一罗列分析译者在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以及翻译的成效。

1“三伏”,译文“san-fu”译者在翻译时没有直接运用的拼音,原因是在接下来的文章中作者对三伏有了解释“一年最热的时候”,所以译者没有采取任何的注解,而是按照原文的顺序直接翻译。这一段译文虽然有中国特有的节气,但是不影响译文读者的阅读,译者在此处把握的非常到位。

2“麻将当然是国技”,译文“mahjong,the Chinese national pastime”。打麻将对于中国人来讲是一种休闲娱乐的手段。对于原文“国技”的翻译,译者对此进行了解释,译为“pastime”(消遣、娱乐、休闲活动),而不是照字面意思翻译成“the national feat”或“the national sport”之类,准确的传达了原文作者的讽刺意味。

3“父亲是前清举人”、“洋进士”,译文“His father had passed the second-degree examination under Manchu rule”、“the foreign equivalent of the third-degree holder”。举人进士,都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产物。清朝时期设童试、乡试、会试及殿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参加乡试的是秀才,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举人参加会试取中后被成为贡士;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译者可能就是根据对清朝科举制度的理解,在翻译时进行了解释,而没有直接直译了。

4“风浪像饕餮吞吃的声音”,译文“The storm sounded like a man greedily gulping his food”。饕餮是传说中龙的第五子,是一种想象中的怪兽。若是想要在译文中明确传达出“饕餮”的含义,那么就非要加很多注解。于是译者避开了这个文化专有项,而是另外创作了一个句子,大体表达原文的意思,虽然没有原文的比喻那么的夸张,但是译文也是非常的传神。

在翻译这类项目时,译者采取的标准是在贴合原文的前提下,保持译文通顺连贯,能够直译的尽量直译,能不加注释就尽量不加,在直译不通,解释很烦,加注又太复杂的情况下,译者自己创作翻译,力求译文读者不会因文中的文化专有项翻译而阅读受阻。

2. 习语的翻译

钱钟书先生不愧为国学大师,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在《围城》中,习语典故,信手拈来,洒脱自如,这也给译者很大的挑战。细观第一章中就见习语无数。译者在翻译时时而归化,时而异化,时而融汇创造,完全是视具体语境而定的,但是值得赞赏的是,译者的翻译是非常到位的,准确的传递了原文作者的意图。举例如下:

1“塞翁失马,安知非福”,译文“This may be a blessing disguise”。“忠实于原文内容,通顺的译文形式,发扬译语的优势,可以当作文学翻译的标准。”(许渊冲,1981)在处理这个习语翻译时,译者并未牵强地使用异化的手法,把所涉及到的文化典故啰嗦地翻译出来,而是采用了归化的译法,有所选择地将其中的意思婉转地表达出来,充分发挥了译语的优势,从而使译文更加顺畅、生动,也让译语读者理解起来不费吹灰之力。

2“艳若桃李,冷若冰霜”,译文“as delectable as peach and plum and as cold as frost and ice”。此句具有汉语成语的两大特点:形象性和隐喻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保留了原语的语言特色,而且还把视觉效果变换成了味觉效果。相同的还有“秀色可餐”的译文为“a feast to the eye”,生动形象的传达了大饱眼福之意。此处翻译,译者结合了英汉语言的特色,进行了创造,译文这样处理比较灵活、地道,重要的是保留了原语的语义,同时在译文读者的角度看来也不显生硬。

3. 比喻的翻译

《围城》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是运用大量的比喻。据不完全统计,此书中的比喻多达七百余条,不仅如此,种类之繁多,更为当代小说中之擅胜。在第一章中就有很多形象的比喻。译者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兼顾了达意与传神,虽然在个别地方有待商榷,然而在总体上将原文作者或讽刺或夸张的风格传递得淋漓尽致。

1“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耻”,译文“This diploma,it seemed,would function the same as Adam and Eve’s fig leaf”。“文学翻译最好能够做‘形似’、‘意似’、‘神似’,如果三者不可得兼,可以不必要求‘形似’。”(许渊冲,1990)。《圣经》中的亚当和夏娃在偷吃了禁果后知道自己身体赤裸,于是用“fig leaf”编成裙子来遮挡身体。所以用“fig leaf”就可以完全涵盖了原文的意思,虽然没能做到“形似”,但却得“意”又得“味”了,非常的到位、传神。

2“相传爱尔兰人的不动产(Irish fortune)是奶和屁股;这位是个萧伯纳式的既高且瘦的男人,那两项财产的分量又得打个折扣”,译文“It is said that an Irishman’s fortune consists of his two breasts and two buttocks,but this one,being a tall thin Bernard Shaw-type of man,did not have much breast and buttocks”。方鸿渐的假文凭是本例中所描绘的爱尔兰人售卖的。财产、商品和人的体格看似毫不相干,然而这种语场错配意味深远,揶揄了卖文凭的不法奸商。译文中将“那两项财产的分量又得打个折扣”意译为“did not have much breast or buttocks”,虽然也译得不错,但却流失了幽默线索,建议改译为“but this one,being a tall thin Bernard Shaw-type of man was a discounted version of the Irish fortune”。让读者自己发挥想象,联想到这里的隐喻,即爱尔兰的不动产“奶和屁股”。(余燕子,2007)

4. 误译与漏译

虽然译者基本上对照原文,忠实的进行了翻译,同时还兼顾了原文的翻译风格,但是还是有误译漏译等不足之处。

1“好不眼红”,译文“grew red-eye with envy”。此处可能为误译。:“red-eyed”一般指因睡眠不足而眼睛充血、发红,加上“with envy”表达“嫉妒、眼红”有失欠妥,其实,英文中“green with envy”一词就有此意。有意思的是中文中的“红”,在英文中对应的却是“绿(green)”。例如《红楼梦》中的“怡红院”中的“红”的翻译就是“green”。《围城》英译本中出现的这个“red-eye”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译者误译,二就是译者想要传递给译语读者有关的中国文化信息。

2“……除醋以外,面包、牛油、红酒无一不酸”,译文“…Besides the vinegar,the bread,the butter,and the red wine were all sour”。钱钟书在这段语言文字中极尽幽默讽刺之能事,把该西餐馆拙劣的饮食绘声绘色地描述出来。饭菜该热的不热,该凉的不凉,该酸的不酸,不该酸的反而酸掉了。所以这里有一个误译,应该把“besides”改为“except”。一个小词的翻译的失误影响了整段话的幽默讽刺效果,真可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四、评价译文质量

尽管译文相对于原文而言,有相对不足之处,有减译,也有增译,但是译文很好了利用了自身语言的优点,形象地传达了原文中的幽默、诙谐,很好的表达了原文的思想内容,且没有明显的错译,译者在译文中也基本是隐身状态。译者在行文时顺应“一切须当顺其自然。行乎其不得不行,止乎其不得不止,倘若串不成一起,也就罢了,总之不可有半点勉强。”(评点本金庸武侠全集—笑傲江湖,221)当真是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总体而言,译文是良好的译文。

参考文献

[1]钱钟书.围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2]Kelly,Jeanne and N.K.Mao,Fortress Besieged[Z].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3.

[3]尚凤梅.浅谈文学作品汉译英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J].外语与文化研究,2005,(5).

[4]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132、193).

[5]余燕子.探索翻译批评的试金石—《围城》英译本鉴赏[J].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101.

秘籍第一章 第4篇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们便接触到了“写景作文”这一特殊而又常见的类型。说它特殊,是因为这类作文在大多数情况下,只作为习作训练而出现;说它常见,是因为我们平时写作文经常需要写景。景色的描写,不仅可以为我们的叙事增添色彩,还可以起到衬托情绪的作用。因此,咱们“演武厅”的第一场训练,就从写景开始!

第一式——井然有序

在写景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写到很多景物,那么,怎样安排它们的先后顺序呢?在动笔之前,我们不妨在心里为它们排个序。有了顺序,写起来才不会显得凌乱。如果事先不想好,写起来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读者读起来也会晕头转向哟!

第二式——主次分明

在动笔之前,我们还要想一想,在你写到的景物中,有哪些是最美的,哪些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或者有哪些是最契合主题的,那么对于这类景物,我们就要着重去写,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能做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第三式——人景呼应

在写景的时候,如果能写到人的活动,做到景中有人、人在景中,人景呼应,一定能为我们的作文增色不少。但是有同学会说:“我描写的景色里面真的没有人呀,怎么办呢?”哈哈,别忘了,作为景色的观察者,你就身处景色之中啊!写景之余,再写一写你的感受,你的作文就不再呆板,而是充满了灵性。

说了这么多,就让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篇佳作吧!

演武厅小练兵

秋 天

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四(6)班 仲羽洁

炎热的夏天走了,带来了美丽的秋姑娘。不信?我带你去公园瞧瞧!

你看!小草换上了金灿灿的礼服,迎接着秋姑娘的到来。顽皮的风娃娃,把树叶吹得沙沙作响。偶尔有几片干枯的黄叶,像蝴蝶似的旋转着落下来。路边,一朵朵不知名的野花,也开得这么鲜艳,它们竞相开放,争奇斗艳,把小路染得香气扑鼻。草丛中夹杂着迷人的菊花,五颜六色,走近一闻,有股淡淡的清香。池塘里的荷花姑娘走了,只剩下荷叶笔直地站在那儿,整个池塘像铺满了绿色的伞。几棵常绿的树木,像战士一样保卫着公园。小草、菊花、树木,把秋天衬托得更加美丽。

你瞧!小朋友们三五成群地到公园里做游戏,老年人到公园里跳舞、打太极拳。他们都脱下了T恤衫,换上了长袖外套,漫步在公园的各个地方,公园里荡漾着笑声。人们,让秋天增加了勃勃生机。

不一会儿,下起了秋雨。秋雨绵绵,滴在身上,凉凉的。雨中还夹杂着风,一阵风吹来,吹在脸上,很凉爽。秋雨、秋风,让秋天变得更加丰富。

这就是秋高气爽、凉风习习的秋天。我爱秋天!

第一章财务管理练习 第5篇

一、是非判断题

1、“文书”与“文件”是两个十分相近的概念,两者之间没有区别。(×)

2、文件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履行其法定职责或处理事务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总理、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以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发布“命令”。(√)

4、决定可以经过某种会议讨论并投票通过,以机关名义下发。(×)

5、请示和批复都可以越级行文。(×)

二、单项选择题

6、下列哪个文种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B)A、公报 B、公告 C、通告 D、布告

7、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时所用的文种是(D)A、通知 B、请示 C、函 D、报告

三、多项选择题

8、公务文件有哪些特点?(ABC)A、公文由法定作者颁发

B、公文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现行效用 C、公文具有规范的体式和特定的处理程序 D、公文有特定的发布时间

9、文种的选择与下列哪些因素有直接关系?(ACD)A、发文目的 B、发文者的级别 C、发文者权限 D、收发文机关之间的关系

10、有权提出议案的机关包括?(ABCD)A、人民政府 B、人大主席团 C、各专门委员会 D、中央军委

第二节 文件的形成与处理

一、是非判断题

1、如有必要,“报告”可以夹带请示事项。(×)

12、两个以上的机关单位联合行文,其行文的机关应当是同级机关。(√)

13、公文处理是指公文的办理、管理、整理(立卷)、归档等一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14、拟办和批办都是对文件如何办理提出处理意见,所以两者没有区别。(×)

15、向下级机关或本系统的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直接上级机关。(√)

二、单项选择题

16、下列公文标题拟写有误的是(D)A、关于开展档案安全检查的通知 B、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C、关于表彰先进党组织的通报 D、关于要求补助档案抢救经费的报告

17、经领导人审定签发的文件稿本是(B)

A、修正稿 B、定稿 C、正本 D、存本

18、下列发文字号标识正确的是?(D)A、国办发[2009]001号 B、国办[2009]1号 C、中办[2009]001号 D、中办[2009]1号

三、多项选择题

19、机关在行文时,需要遵循下列哪些原则?(ABCD)A、严格控制发文数量和范围,避免不必要的行文 B、除非确有必要,一般不得越级行文 C、行文要注意隶属关系 D、行文应分清主送与抄送机关 20、公文的涉密等级包括哪些?(ABC)

A、秘密 B、机密 C、绝密 D、密级

21、收到下级机关上报的需要办理的公文,文秘部门应当进行审核。审核的重点包括:(ABCD)

A、是否应由本机关办理; B、是否符合行文规则;

C、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 D、涉及其他部门或地区职权的事项是否已协调、会签。

第三节 文件整理与归档

一、是非判断题

22、凡是机关工作活动中形成的所有文件材料都要立卷归档。(×)

23、部门立卷包括集中式、部门式和“谁办谁立卷”等具体模式。(√)

24、立卷类目是平时文件立卷的指南,是年终立卷归档的参考依据。(√)

25、归档是将办理完毕的文件经系统整理移交档案室积存的过程。(×)

26、填写全宗名称必须用全称或通用简称。(√)

二、单项选择题

27、(B)是文书处理工作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文书处理程序结束的标志。

A、归档 B、立卷 C、分发 D、移交

28、单份装订的案卷应逐件加盖(B)

A、归档章 B、档号章 C、卷号章 D、件号章

29、下列档号的标识方法正确的是(A)

A、全宗号-目录号-案卷号 B、全宗号-分类号-件号 C、全宗号-类别号 D、全宗号-类别号-件号

30、机关联合行文、联合召开会议所形成的文件材料原件由谁来归档(B)A、所有行文单位 B、主办单位 C、协办单位 D、上级机关

三、多项选择题

31、在立卷时,应当抓住文件的特征进行分类和组卷,这些特征包括问题、作者和(ABCD)

A、名称 B、时间 C、地区 D、通讯者

32、卷内文件的排列可采用下列哪几种方法?(ABCD)

A、按文件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B、按文件的重要程度排列 C、按问题的不同进行排列 D、按不同的发文作者进行排列

33、案卷题名应当包括哪些要素?(ABC)

A、文件的主要制发机关 B、内容 C、文种 D、通讯者

34、《归档文件整理规则》规定,归档文件以“件”为整理单位,下列哪些可作为一件?(ABCD)

A、正本与定稿 B、正文与附件 C、请示与批复 D、原件与复制件

35、按件整理时,归档文件可采用的复式分类法包括(BCD)A、年度-机构(问题)B、年度-保管期限 C、年度-机构(问题)-保管期限 D、保管期限-年度

《档案管理》

第二章 档案工作实务 思考题

第一节 档案收集

一、是非判断题

1、档案收集是档案馆(室)获取和丰富档案的主要渠道和手段。(√)

2、有文必档,档案室接受本单位一切文件材料。(×)

3、既是文物,图书资料又是档案的,档案馆可为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单位相互交换重复件、复制件或者目录,联合举办展览,共同编辑出版有关史料或者进行史料研究。(√)(档案法实施办法第十四条)

4、档案馆应从本馆的性质和职责范围出发,通过认真深入地、科学地确定应移交档案的单位并编制系统全宗名册。(√)

5、档案室应认真执行有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的规定,从组织上和制度上保证档案的完整齐全。(√)

6、一般来说,综合档案馆仅收藏本级各单位形成的文书档案,而科技档案则由原单位保存。(×)

7、乡镇党委和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形成的档案由其内设的档案室永久保存。(×)

8、撤销机关的档案应向同级档案馆移交,但若其主管部门同意,也可由主管部门保管该机关的档案,以后作为该主管部门的档案一并向档案馆移交。(×)

9、档案馆接收现行机关档案的方法有定期接收和逐年接收两种。(√)

二、单项选择题

10、一般情况下,属于县级国家档案馆接收范围的档案,原则上,立档单位应当自档案形成之日起满多少年向有关的县级档案馆移交?(B)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11、档案室的收集对象主要是(A)

A、本单位产生的档案 B、社会上散存的重要档案 C、名人档案 D、珍贵的历史档案

三、多项选择题

12、档案馆按照国家规定征集散存档案包括哪些途径?(ABCD)A、有关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 B、有关个人

C、有关地区(包括国内外)D、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等

13、档案馆收集档案有哪些渠道?(ABCD)A、按规定接收档案

B、按档案归属向社会(包括国内外)广泛征集档案 C、接受社会组织或个人捐赠相关档案

D、通过交换、有偿征集以及国家收购、征购等方式或获得档案

14、档案收集的基本要求有哪些?(ABCD)

A、科学组织 B、信息完整 C、结构优化 D、标准控制

第二节 档案整理

一、是非判断题

1、档案整理工作的第一步是区分全宗,按照来源原则,将文件按不同形成者区分开。(√)

2、按照全宗管理档案,是档案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和核心理论。(√)

3、全宗是一个单位的主要档案。(×)

4、全宗是一个有机整体。除特殊情况外,同一全宗的档案不能分散,不同全宗的档案不能混杂。(√)

5、档号编制的一个主要原则是唯一性原则。(√)

6、对文书档案而言,保持文件在来源上的联系,就是将同一部门形成的文件集中在一起,不同部门形成的文件分开整理。(√)

二、单项选择题

7、依据《浙江省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对本省发生的重大活动形成的档案,重大活动组织承办单位或者承担组织、承办主要工作的单位,应当自重大活动结束之日起,多长时间向同级国家档案馆移交?(B)

A、3个月 B、4个月 C、半年 D、一年

8、保持档案的有机联系,首先应保持档案在(C)。

A、时间上的联系 B、内容上的联系 C、来源上的联系 D、形式上的联系

9、在既有文书档案又有科技档案的企业综合档案室,对全宗内档案实行综合统一分类时,可以主要按(B)分类。

A、年度 B、企业职能 C、实物 D、地域

10、对“工作总结”类文件,按年度分类必须以(D)的年度为准。A、编制 B、上报 C、批准 D、内容针对

11、根据档案整理工作的原则和要求,整理档案的目的是(B)A、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 B、便于档案的保管和利用 C、保管和统计档案的重要依据 D、检索档案的工具

三、多项选择题

12、档案整理工作,应当按照档案的形成规律和特点保持文件的历史联系,充分利用原有基础,便于档案的管理和利用,这是档案整理的基本原则,其核心内容是保持档案之间的历史联系,具体地讲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联系(ABCD)

A、来源上的联系 B、时间上的联系 C、内容上的联系 C、形式上的联系

13、立档单位,即全宗构成者,其立档单位构成的主要条件包括下列哪些选项?(ACD)

A、可以独立行使职权,并能以自己的名义单独对外行文;

B、有固定的地址,相应的工作(生产)场所以及必要的设施(设备); C、是一个会计单位或经济核算单位,独立编制预算; D、设有管理人事的机构或人员,有一定的人事任免权。

14、立档单位变化对全宗划分会带来一些影响,需要区别不同情况作正确处理。例如两个或两个以上立档单位合并为一个新的独立单位,其全宗划分是下列哪些选项?(AC)

A、几个立档单位合并前形成的档案分别构成各自的全宗。B、几个立档单位合并前形成的档案合并成为一个全宗。C、几个立档单位合并前形成的档案构成一个新的全宗。

D、合并前几个立档单位以及合并后构成的立档单位所形成的全部档案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全宗。

15、有些档案难以或不便于区分全宗,需要在全宗原则指导下,采取一些变通的办法对档案进行整理。这就是全宗的补充形式。这种补充形式主要有哪几种?(ABD)

A、联合全宗 B、汇集全宗 C、文件汇集 D、档案汇集

16、全宗内档案的分类往往需要两种以上分类法的结合使用。以下所列复式分类法哪些是正确的?(ABCD)

A、年度—组织机械分类法 B、组织机构—年度分类法 C、年度—问题分类法 D、问题—年度分类法

第三节 档案鉴定

一、是非判断题

1、档案鉴定的基本方法是直接鉴定法。(√)

2、对一个立档单位来说,上级机关的文件,内容比较重要,价值比较大,因此在归档和确定保管期限时,应永久保存的比例就比较大。(×)

3、各机关编制的本机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应经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同意后执行。(√)

二、单项选择题

4、直接鉴选法意味着(C)。

A、应逐份审阅文件的标题并确定其价值 B、应仔细查寻档案文件的有关目录并确定其价值 C、应逐卷逐份逐页审阅文件的内容和形式并判定其价值 D、直接销毁档案文件

5、根据全宗和全宗群内档案文件的完整程度对档案文件价值的影响,当年度统计报表缺失时,月报表的保存期限就应(B)。

A、缩短 B、延长 C、终止 D、不变 6、2006年国家档案局颁布的《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规定,本机关机构演变、人事任免等文件材料的保管期限为(A)。

A、永久 B、长期 C、定期 D、30年

三、多项选择题

7、在档案鉴定中,判定档案价值需要运用下列哪些重要观点?(ABD)。A、全面的观点 B、历史的观点 C、阶级的观点 D、发展的观点

8、档案鉴定的内容,主要包括下列哪个选项?(AB)A、档案价值的鉴定 B、档案真伪的鉴定 C、档案内容正确与否的决定 D、档案政治倾向性鉴定

9、根据国家现行规定,文书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种。下列四个选项的年限哪些符合现行定期的规定年限?(BD)

A、50年 B、30年 C、20年 D、10年

10、鉴定档案价值的标准有(ABD)

A、档案属性标准 B、社会需求标准 C、档案来源标准 D、相对价值标准

11、在对档案进行具体鉴定时,档案价值的决定因素可分解为(ABCD)A、文件的形成环境 B、文件本身的特性 C、文件的完整程度 D、文件的作用及社会需求

第四节 档案保管与保护

一、是非判断题

1、按照档案保管的基本要求,档案保管主要地是对已遭损坏的档案文件采取抢救和保护措施。(×)

2、档案包装材料,一般要求无酸材料制成。(√)

3、档案馆(室)应建立严格的突发事件和应急处置责任制,制订相应预备案,以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有序进行。(√)

4、档案室向档案馆移交档案时,应一并移交全宗卷。(√)

二、单项选择题

5、关于库房温度的控制,下列哪个选项符合《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25—2000)(B)

A、13℃—23℃ B、14℃—24℃ C、15℃—25℃ D、16℃—26℃

6、关于库房相对湿度的控制,下列哪个选项符合《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B)

A、40%—55% B、45%—60% C、50%—65% D、55%—60%

三、多项选择题

7、修裱技术是纸质档案修复技术的一项主要技术,这项技术包括下列哪些选项?(BCD)

A、去污技术 B、接粘技术 C、修裱技术 D、托裱技术

8、全宗卷是档案的“档案”,即管理全宗的“档案”。其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目前,下列哪些选项未纳入《全宗卷规范》所规定的主要内容?(BC)

A、有关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利用等各个环节的材料 B、全宗内容是档案简介 C、有关档案检索工具的运用

D、档案管理新技术应用方面的材料,缩微复制和计算机辅助管理等情况的文字说明材料。

9、下列材料中,(ABCD)属于全宗卷的内容。

A、档案交接文据 B、档案分类方案 C、案卷目录 D、全宗介绍

第五节 档案检索

一、是非判断题

1、档案著录是组织档案检索工具的基础,档案著录的质量决定检索工作的质量。(√)

2、主题词是在标引和检索中取自文件和题名或正文用以表达档案主题并具有检索意义的词或词组。关键词是在标引和检索中用以表达档案主题内容规范化的词或词组。(×)

3、档案分类标引是对档案内容进行主题分析,赋予分类号标识的过程。(√)

二、单项选择题

4、档案著录项目分为必要项目和选择项目,其中必要项目包括8个小项,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著录必要项目?(B)

A、正题名 B、提要 C、责任者 D、时间

5、根据《档案主题标引规则》(DA/T19-1999)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主题标引的步骤和方法之一?(D)

A、审读档案 B、主题分析和主题概念的选定 C、选词标引 D、审核

6、(A)既能用于组织馆藏和进行档案统计,又可用于检索。A、案卷目录 B、分类目录 C、主题目录 D、专题目录

7、(A)是概要介绍某一全宗的立档单位历史,全宗内档案的历史、内容和成份及其利用价值的一种科学查考工具。

A、全宗指南 B、全宗目录 C、全宗卷 D、全宗名册

三、多项选择题

8、全宗指南的内容主要包括(ACD)

A、全宗内档案概况 B、档案馆概况

C、档案的内容与成分 D、立档单位和全宗的历史概况

第六节 档案统计

一、是非判断题

1、档案统计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档案的基本概论和综合统计两部分,档案登记是档案统计的补充。(×)

2、档案统计分析是对统计资料进行综合归类,比较研究以揭示档案、档案工作内在联系与发展规律的活动。高质量,准确而又及时统计数据和高层次,有一定深度、广度的统计分析报告是统计分析的产品。(√)

二、单项选择题

3、根据《档案馆指南编制规则》(DA/T3-1992)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其中的正文部分?(C)

A、档案指南概况 B、馆藏档案介绍 C、插图 D、馆藏资料介绍

4、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档案统计的基本要求?(C)A、准确性 B、科学性 C、针对性 D、时效性

三、多项选择题

5、关于全宗单的表述,下列哪几项是正确的?(BCD)A、是专题反映档案馆档案状况的材料

B、全宗单内容由全宗情况介绍和档案成分和数量统计量部分组成 C、全宗单是档案登记的一种形式 D、全宗单是国家档案标准

第七节 科技档案管理

一、是非判断题

1、科技档案与文书档案相比,前者主要产生经济效益,而后者主要产生社会效益。(×)

2、科技档案按其产生领域,可以分为基本建设档案、科研档案、产品档案、设备仪器档案等。(√)

3、根据科技档案的定义,有保存价值的科技文件都要转化为科技档案,因此,科技文件的积累范围可以等同于其归档范围。(×)

4、项目竣工图应由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编制,然后交由建设单位保管。(×)

5、编制项目总平面图和综合管线竣工图,应由建设单位负责或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

6、国外引进的项目或由外方承包的建设项目,如由外方提供竣工图的,应由外方签字确认。(√)

7、科技文件应根据其成套性的特点进行排列,卷内文件应图样在前,文字在后排列。(×)

8、工业企业产品、科研课题、基建等项目形成的文件材料在其项目鉴定、竣工后或财务决算后三个月内归档。(√)

9、施工单位在项目竣工文件收集、编制和整理后,应依次由质监部门、监理部门、建设单位对文件的完整、准确情况和案卷质量进行审查或三方会审,最后交建设单位档案管理机构。(×)

10、工程建设中使用的通用图、标准图不必归档。(×)

11、案卷质量是由案卷封面、卷内目录和案卷装订三部分决定的。(×)

12、施工文件谁形成谁保管。(×)

13、竣工图仅由施工单位负责审核编制。(×)

14、根据需要,工程档案可以编制一式几套,但必须有一套完整的原件由项目业主单位集中统一保管。(√)

15、施工图和竣工图都属于永久保存。(×)

16、打印件符合耐久性保管要求。(×)

17、工程档案的整理就是将零散的文件组成案卷。(×)

18、根据科技档案分类的同一规则的要求,在一个单位内,所有科技档案应按照同一标准进行分类。(×)

二、单项选择题

19、科技档案的第一个定义出自于(A)

A、《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 B、《技术档案室工作暂行通则》 C、《关于改进档案、资料工作方案》 D、《技术档案资料研究》 或,科技档案的第一个定义出自于(A),国务院发布的《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

A、1980年 B、1986年 C、1990年 D、2000年 20、在科技文献中直接记录和储备原生信息的是(B)

A、科技图书 B、科技档案 C、科技情报 D、科技资料

21、机械产品文件主要适用于按(B)组织案卷。

A、结构 B、部件 C、阶段 D、时间

22、科技文件的归档由(B)承担。

A、档案部门 B、科技业务部门 C、文书部门 D、综合部门

23、适合按年度归档的科技文件有(D)A、产品设计文件 B、设备文件 C、气象观测文件 D、科技管理性文件

三、多项选择题

24、科技档案包括(ABC)

A、工业生产技术档案 B、农业科技档案 C、自然科学研究档案 D、艺术档案

25、科技文件卷内目录中的责任者,应填写(AB)

A、科技文件材料的形成部门 B、部门或项目的主要负责者 C、档案部门 D、办公室

26、常用的产品档案的分类方法有(ABC)

A、使用性质—型号分类法 B、系列—型号分类法 C、年度—型号分类法 D、专业—项目分类法

27、下列哪些科技档案号是正确的(ABCD)

A、CW1200—001 B、K2.10—007 C、J02—012 D、SX580—003

第八节 会计档案、人事档案和特殊载体档案管理

一、是非判断题

1、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之后,可暂由会计部门保管一年,期满之后,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集中统一管理。(√)

2、所有的会计档案案卷都应填写卷内文件目录和备考表。(×)

3、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4、会计档案的销毁一般由本单位的档案机构会同会计机构提出销毁意见,并由档案机构派员监销。(×)

5、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人事档案材料,应在一个月之内移交到人事档案室。(√)

6、个人回忆录既是人物全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事档案一个重要内容。(×)

7、照片档案的整理应遵循有利于保持照片档案的有机联系、有利于保管和提供利用的原则,照片档案的底片、照片应分开存放。(√)

8、照片事情如果采用“全宗号—保管期限代码—张号”的格式,则照片、底片可以分别编号,也可合一编号。(√)

9、照片档案基本目录的必备项目是:照片号、题名、时间、摄影者、底片号、备注,可根据需要增加项目。基本目录的条目应按时间排序。(×)

10、对所保存的照片档案每隔两年应对底片、照片进行一次抽样检查,不超过五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11、同一项目同一类别的磁性载体文件应存贮在同种磁性载体上。(√)

12、档案部门应对归档的磁性载体文件编制归档说明。(×)

13、贮存磁性载体档案的库房为防尘应铺上地毯。(×)

14、对外行文使用的机构和组织法人及其办事机构(办公室)印章的保管期限为永久;其他内设机构和业务工作印章的保管期限为20年。(×)

二、单项选择题

15、贮存磙性载体档案的库房最佳温湿度分别是(A)

A、18℃,40% B、20℃,45% C、24℃,40% D、24℃,50%

16、正常保存的磁性载体档案,可每(D)复制一次。A、3.5年 B、5年 C、8年 D、10年

17、印章档案的档号由(C)组成。

A、全宗号、印章档案代号、分类号、印章枚号 B、全宗号、印章档案代号、保管期限代号、印章枚号 C、印章档案代号、保管期限代号、分类号、印章枚号 D、全宗号、印章档案代号、印章枚号

三、多项选择题

18、根据1998年发布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会计核算材料包括以下哪几类(ABCD)

A、会计凭证 B、会计账簿 C、财务报告 D、其他会计核算资料

19、照片说明应包括(ABCD)底片号、时间、摄影者等内容。A、题名 B、照片号 C、参见号 D、文字说明 20、照片的文字说明应包含(ABCD)地点、摄影者等要素。A、事由 B、时间 C、背景 D、人物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第三章 档案工作实务 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主体是(A)A、档案工作者 B、档案信息利用者 C、档案资料 D、检索工具和处理手段

2、《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D)正式实施,档案馆成为政府信息的查阅场所,依法为社会提供政府信息公开的查阅服务。

A、2007年4月1日 B、2007年10月1日 C、2008年1月1日 D、2008年5月1日

3、档案馆(室)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法是(B)A、档案外借 B、档案阅览 C、档案咨询 D、档案复制

4、告诉利用者如何使用检索工具查找档案的咨询活动,属于(A)A、指导性咨询 B、文献专题咨询 C、专项事实咨询 D、数据咨询

5、《档案法》规定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D)向社会开放。

A、10年 B、20年 C、25年 D、30年

6、《浙江省国家档案馆管理办法》规定,国家档案馆保管的重大活动档案,进馆满(D),应当向社会开放。

A、30年 B、10年 C、1年 D、6个月

7、档案编研工作的首要环节是(A)

A、选题 B、选材 C、加工 D、辅文编写

8、现行文件汇编,选材时应特别注意文件的(C)A、政策性 B、机密性 C、时效性 D、指导性

9、要求做到“从宽防漏”原则的是选材的(A)

A、初选 B、复选 C、定选 D、贯彻始终

10、在加工过程中必须忠于原文,注意维护档案内容的历史真实性,保存档案文献的原文原意,切不可妄行增删改易,这是(B)的要求。

A、求实原则 B、存真原则 C、慎改原则 D、规范原则

11、我国档案部门开展编研工作最基本形式是(A)。

A、档案文献汇编 B、编写评价或介绍档案材料的工具书 C、档案参考材料 D、编史修志

12、档案文献汇编一般由汇编题名、编辑说明、目录和正文等构成,而正文以(A)为主,按一定体例进行编排。

A、全录式转录 B、节录式转录 C、综合提炼 D、问答式摘录

13、《浙江省改革开放三十年大事记》属于(B)。A、机关大事记 B、国家或地区大事记 C、专题大事记 D、个人大事记

14、会议简介的主体部分是(C)。

A、会议名称及届次 B、会议时间、地点、主持人 C、会议主要议程及内容 D、会议参加人员

15、讲解词是对展品的讲叙和介绍,编写时要求(A)。

A、口语化 B、书面语 C、专业名词 D、生僻字

16、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应具备开展一定规模的社会教育活动所必需的场所和设施。按照《国家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规范》的要求,展厅面积一般不低于(B)

A、100㎡ B、200㎡ C、500㎡ D、1000㎡

17、坚持(D)是确保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A、服务原则 B、开放原则 C、法制原则 D、效益原则

18、各档案馆保存的经济、科学、文化类涉密档案,有必要提前向社会开 放的,应向档案形成机关发出要求提前解密的通知,有关机关接到通知的(B)内应予以答复,否则,档案馆可根据有关规定办理。

A、3个月 B、半年 C、9个月 D、1年

19、材料的(A)是保证档案编研工作质量的生命线。

A、真实性 B、典型性 C、新颖性 D、完整性 20、“大事突出、要事不漏、小事不要”是(A)的编写要求。A、大事记 B、组织沿革 C、专题概要 D、年鉴

二、多选题

1、档案借阅是档案馆室通过提供档案为直接利用者服务的一种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包括(ABC)等具体形式。

A、档案阅览 B、档案外借 C、档案咨询 D、档案展览

2、档案公布的形式主要有(BCD)

A、通过计算机信息网络传播 B、展览、公开陈列档案或者其复制件 C、通过电台、电视台播放 D、在公开场合宣读、播放

3、档案编研选题必须考虑(ABC)

A、社会需要 B、档案文献基础 C、编辑力量 D、编者主观愿望

4、在编研工作中,选择典型材料,要注意典型材料的(ABC)A、多样性 B、相对性 C、连续性 D、短小精悍性

5、体例就是将组成档案编研成果的档案文献或其相关内容进行分类和排列的组织形式,因档案编研成果的多样性和档案文献内容成份的复杂性等,决定了体例的多样性,一般来说,主要有(ABCD)。

A、按时间分类编排 B、按问题分类编排 C、按责任者(或受文者)分类编排 D、搂文种分类编排

6、档案编研成果的辅文根据其性质和功能可分为评述性材料、查考性材料和检索性材料等,其中评述性材料包括(AC)。

A、注释 B、目录 C、序言 D、编辑说明

7、注释是对档案文献中不易被利用者所理解的某些文字或内容的揭示和加工情况的说明,根据注释对象和注文性质的不同,可分为(AB)

A、内容注释 B、文字注释 C、篇后注 D、书后注

8、组织沿革的编写方法主要有(ABC)

A、编年法 B、阶段法 C、系列法 D、图表法

9、专题概要是指简要记述某一特定的社会事物或自然现象产生、发展、变化情况的一种档案参考资料,它可分为(ABCD)等类型。A、会议简介 B、地区综合情况简介 C、产品简介 D、专题问题简介

10、属于综合性年鉴的有(AB)

A、浙江年鉴 B、杭州年鉴 C、档案年鉴 D、邮政年鉴

11、档案展览的展品选择应遵循(ABCD)原则。

A、真实性 B、典型性 C、适应性 D、外在表现力

12、布展是将档案展览付诸实施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档案展览的质量和效果,具体可分为(ABCD)等环节。

A、展览设计 B、展品制作 C、展板制作 D、展柜制作

13、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和保存的信息,政府信息公开应当遵循(ABC)原则。

A、公正 B、公平C、便民 D、安全

14、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活动形式应以(AB)为主,同时兼顾其他多种教育形式。

A、基本陈列 B、展览 C、夏(冬)令营 D、专题讲座

15、档案网站建设是档案馆拓展服务功能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应是一个集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开放性服务窗口,其基本功能包括(ABCD)。

A、档案信息服务功能 B、宣传功能 C、网上办事功能 D、交流功能

16、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是指档案馆室满足档案用户需求的基本工作形式,其中按照开发利用工作的对象可分为(ABC)。

A、提供档案原件 B、提供档案副本或复制品 C、提供档案信息加工品 D、提供网络利用

17、档案编研工作应根据本单位工作需要和社会需要进行选题,具体应考虑(ABCD)等几方面因素。

18、任何一部档案编研成果都必须具备的辅文主要有(AC)A、编辑说明 B、序言 C、目录 D、注释

19、会议文件汇编不需要将一次会议的全部文件都收录进来,可以考虑收录的文件有(ACD)

A、会议通知 B、小组会议记录 C、会议纪要 D、公议公报 20、属于档案参考资料的有(ACD)

A、大事记 B、会议文件汇编 C、会议简介 D、年鉴

三、判断题

1、档案信息资源是指通过人类的参与而获取的可利用的档案信息,包括档案原件和各种档案信息开发的成果。(√)

2、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最终受益者是档案信息利用者。(√)

3、档案室一般应设单独阅览室,而档案馆一般应设置开放阅览室和内部阅览室。(√)

4、我国公民或组织凭身份证等合法证明,即可查阅利用档案馆保存的未开放档案。(×)

5、本单位干部职工一般只需办理登记手续,即可在档案查阅所需档案文件。(√)

6、外国个人或组织凭护照等合法证明,即可查阅利用我国档案馆保存的开放档案。(×)

7、档案外借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种重要方法,档案馆(室)一般可根据用户要求,允许用户将档案原件借出馆(室)外使用。(×)

8、档案部门出具档案证明就是向用户提供档案复制件。(×)

9、档案利用统计分析就是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对经过整理的反映档案利用情况的统计资料进行周密的分析研究,根据具体的质量关系,探讨档案利用工作的特点,揭示档案利用工作的发展规律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做出科学的预测和结论。(×)

10、档案开放就是档案公布。(×)

11、各级国家档案馆对所有到开放期限的档案,应组织鉴定小组及时进行鉴定,凡按国家有关规定无需继续保密或控制使用的,均可由档案馆报本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后开放,必要者报本级政府审批。(√)

12、档案利用者可自行公布档案馆已开放的历史档案。(×)

13、单位和个人寄存在国家档案馆的档案,由档案馆公布。(×)

14、档案编研只是对档案原件的简单照录,反映不了编研人员的观点和认识。(×)

15、按照档案编研材料的加工原则,凡经过编者加工的部分,须以加工符号或文字标示注明。(√)

16、在档案编研材料的加工中,文件中的批语应视其具体性质、内容和作用而决定是否保留,但对于出自重要人物的批语应该予以保留。(√)

17、序言就是编辑说明。(×)

18、档案编研成果可根据篇幅的长短来决定是否编写目录。(×)

19、《浙江省档案工作大事记》属于机关大事记。(×)20、基础数字汇集编写中要求科学确定统计指标,即要求对专题内容及其利用者范围进行认真分析,选择能揭示专题实质、具有研究或实用价值的统计指标。(√)

《电子文件管理和档案信息化》 第四章、第五章 档案工作实务 练习题

一、电子文件管理

(一)单选题

1、电子文件的结构信息是(C)

A、反映文件来龙去脉和与其它文件的关联信息 B、表达作者意图的信息

C、文件内容信息所依托的载体和所呈现的形式 D、文件保管系统的功能要求和系统环境信息

2、电子文件归档方式主要有两种,即逻辑归档和(C)

A、在线归档 B、离线归档 C、物理归档 D、实时归档

3、根据《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规定,归档电子文件应一式(B)套保存。

A、二 B、三 C、四 D、五

4、根据《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规定,不允许(D)作为归档电子文件长期保存的载体。

A、只读光盘 B、磁带 C、一次写光盘 D、软磁盘

5、根据《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对磁性载体每满(B)年进行一次抽样机读检验,抽祥率不低于10%。

A、1 B、2 C、4 D、6

6、下列关于电子文件的说法,哪个是不正确的?(D)A、电子文件对计算机软硬件具有依赖性

B、相对于纸质文件,电子文件的信息存取具有不可靠性 C、电子文件的信息和载体可以分离 D、电子文件的信息和载体不可以分离

7、关于电子文件可读性鉴定的要求,哪个是不正确的?(D)A、检查电子文件的信息存储格式是否符合归档要求

B、检查与电子文件相配套的软件、相关电子文件、文字材料是否齐全、完整 C、检测在指定的环境平台上能否准确读出电子文件 D、检测电子文件的内容是否正确

8、以下关于电子文件的收集要求描述,哪个是不正确的?(D)

A、当公务或其他事务处理过程只产生电子文件时,应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保证电子文件不被非正常改动。

B、对通用软件产生的电子文件,应同时收集其软件型号、名称、版本号和相关参数手册、说明资料等。

C、计算机系统运行和信息等过程中涉及的与电子文件处理有关的参数、管理数据等应与电子文件一同收集。

D、收集的电子文件时,不需要收集反映电子文件主要修改过程和办理情况的内容。

9、下面哪项最符合电子文件载体保护的环境要求?(A)A、温度:17℃~20℃、相对湿度:35%~45% B、温度:17℃~30℃、相对湿度:45%~55% C、温度:10℃~30℃、相对湿度:35%~65% D、温度:17℃~20℃、相对湿度:25%~35%

10、关于电子文件长久保存描述不正确的是(C)

A、电子文件的长久保存需要综合运用技术、法律与管理策略

B、选择合适的载体、数据格式、制定相关标准、运用元数据进行管理是实现电子文件长久保存的基础性工作

C、更新比迁移在保护数字信息长期可获取上具有更深、更广的内涵 D、迁移是有风险的,数字信息的内容、外观、功能都有可能发生变更

(二)多选题

1、根据电子文件的概念,电子文件具有以下特征(ABCD)A、是以数码形式记录的

B、记录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 C、依赖计算机系统阅读、处理 D、可以在通信网络上进行传输

2、电子文件由以下基本要素构成(ABC)

A、结构信息 B、背景信息 C、内容信息 D、字段信息

3、以下属于电子文件背景信息的内容有(ABD)A、反映文件来龙去脉和与其它文件的关联信息 B、文件保管系统的功能要求和系统环境信息 C、电子文件的存储载体描述信息 D、收文与发文机构的沿革和职能描述等

4、根据《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扫描型电子文件的通用格式为(BC)A、GIF B、JPEG C、TIFF D、PNG

5、按电子文件的功能划分,可将电子文件分为(ABC)A、辅助性、工具性文件 B、主文件 C、支持性文件 D、命令文件

6、电子文件管理应当遵循以下一些原则(ABD)A、前端控制原则 B、真实性保障原则 C、原始性保障原则 D、技术与管理手段结合原则

7、下面哪些属于保障电子文件真实性的措施(ABCD)A、建立对电子文件操作者可靠的身份识别与权限控制

B、设置符合安全要求的操作日志,随时自动记录实施操作的人员、时间、设备、项目、内容等

C、对电子文件采取防错漏和防调换的标记

D、对电子印章、数字签署等采取防止非法使用的措施。

8、电子文件的技术鉴定包括(BCD)A、内容鉴定 B、真实性鉴定 C、可读性鉴定 D、完整性鉴定

9、电子文件处置的方式包括下面哪几种(ABC)A、销毁

B、在本机构系统内长期保存 C、向档案部门移交 D、在单位各部门分散保存

10、下面哪些属于元数据在电子文件管理中的主要作用(ABCD)A、帮助解决电子文件的长期可用、真实性和完整性难题 B、改善现有的电子文件管理模式和方法 C、降低电子文件管理的风险 D、改进电子文件的检索和利用(三)判断题

1、电子文件是“文件”与“数字信息”两个概念的交集。(√)

2、电子文件的结构信息包含乐表达作者意图的信息,是构成电子文件最基 本的要素。(×)

3、从根本上来说,电子文件信息无法像纸质文件一样长久可靠的存储和读取,需要通过不断迁移等方式保证它的可利用。(√)

4、电子文件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包括风险管理规划、风险分析、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四个步骤。(√)

5、技术手段是保障电子文件真实与完整的主要手段,而管理手段只是起到辅助作用。(×)

6、在现有的社会需求、技术条件下,各国电子文件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是由各形成机构进行分布式保管。(×)

7、《国际文件管理标准》(ISO15489)是世界上第一个文件管理标准。(√)

8、对在网络系统中处于流转状态,暂时无法确定其保管责任的电子文件,应采取捕获措施,集中存储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电子文件暂存存储器中,以防散失。(√)

9、对于法律凭证问题尚未解决的电子文件、在技术环境变迁下难以维护真实性的电子文件必须实行双套归档。(√)

10、根据《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规定,归档完毕后电子文件形成部门应将存有归档前电子文件的载体保存至少1年。(√)

二、档案信息化建设

(一)单选题

1、下面关于档案信息化概念描述不正确的是(D)A、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B、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前提 C、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D、在资金、人才等条件保障满足时,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可以很快完成的

2、下面哪个存储设备适宜作为大容量离线存储备份?(C)A、硬磁盘 B、磁盘阵列 C、磁带库 D、U盘

3、以下关于计算机网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C)

A、根据连接距离和规模,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 B、局域网一般限于一个单位、公司、学习或建筑物内部,覆盖范围比较小 C、互联网是一种跨越大地域(省、市或国家)的网络,由端点计算机和通信子网构成

D、计算机网络是地理上分散的多台独立的计算机通过软硬件设备互连,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系统

4、下列哪项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的特点(A)A、数据的冗余度少、耦合度高 B、数据实现集中控制 C、数据的一致性和可维护性 D、可实现数据共享

5、国家国家档案局2001年发布的《档案管理软件功能要求暂行规定》,档案管理软件的数据结构设计应符合检索优先的原则,能够以下列的哪些格式进行数据交换?(A)A、DBF格式和XML文档 B、DBF格式和DOC文档 C、MDB格式和XML文档 D、MDB格式和DOC文档

6、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档案管理软件形成的日志文件保存时间应不少于(C),需长期保存的日志文件应可自动转存备份。

A、一周 B、一个月 C、两个月 D、一年

7、在下列档案信息化相关标准规范中,最早出台的是哪个(B)A、《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 B、《磁性载体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

C、《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 D、《公务电子邮件归档与管理规则》

8、数据库长久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等,在档案数据库设计中采用比较多的是(C)

A、层次模型 B、对象模型 C、关系模型 D、网状模型

9、下面哪项不属于档案数字化的管理流程(C)

A、开展档案数字化的需求调研 B、组建队伍,配备相关条件 C、档案数字化前处理 D、监控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开展

10、根据我国档案行业标准《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采用黑白二值、灰度、彩色几种模式对档案进行扫描时,其分辨率一般均建议大于或等于(A)

A、100 dpi B、200dpi C、300 dpi D、500 dpi

(二)多选题

1、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看,档案信息化建设是(ABCD)A、以国家信息化建设和档案事业发展的要求为导向 B、以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为依托 C、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 D、以扩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目标

2、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包括(ACD)

A、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B、统一软件、同步建设 C、需求导向、注重效益 D、持续发展、保障安全

3、根据国家电子政务基本构架,档案网络环境建设可以分为哪三个层次?(ABD)

A、档案部门内部网 B、与政府连接的政务网 C、无线局域网 D、与互联网连接的公众网

4、以下属于网络连接设备的是(ABD)

A、网卡 B、中继器 C、中央处理器 D、路由器

5、下面哪些属于综合布线系统的独立子系统(ABD)A、工作区子系统 B、干线子系统 C、数据保护子系统 D、设备间子系统

6、以下哪些是档案管理软件应具备的一些基本要求(ABCD)A、符合标准规范要求

B、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 C、具有较高的数据处理和检索性能 D、安全性和可靠性

7、根据国家档案局2001年发布《档案管理软件功能要求暂行规定》,以下哪些属于档案管理软件应具备的基本功能?(ABD)

A、数据管理功能 B、整理编目功能 C、WEB发布功能 D、辅助实体管理功能

8、从标准规范的适用范围和应用层次看,可以将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分为(ACD)

A、管理性标准规范 B、安全性标准规范 C、业务性标准规范 D、技术性标准规范

9、以下哪些属于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ABCD)A、预防原则 B、均衡防护原则 C、分权制约原则 D、灾难恢复原则

10、档案数字化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BCD)

A、保密性原则 B、实用性原则 C、价值性原则 D、特色性原则

(三)判断题

1、从工作环节和性质来看,档案信息化的内容包括环境构建和资源建设两 个方面。(√)

2、更加设备的存储方式,可存储设备分为在线存储设备、离线存储设备和海量存储设备。(×)

3、路由器是网络连接的主要节点设备,工作在网络体系结构中的物理层,它可以在多个网络上交换和路由数据包。(×)

4、应用服务器一般介于客户端和数据库服务器之间,一方面向客户端提供多种业务服务,另一方面又根据应用需求访问数据库服务器。(√)

5、档案信息数据库,是按照档案管理的规律组织在一起,彼此之间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联席的可共享档案数据集合。(√)

6、档案数据库的设计过程可分为五个步骤,即数据库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和加载测试,且每个过程都是不可回溯的。(×)

7、数据库逻辑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根据需求报告,实现由现实世界向概念世界的转换,形成一个不依赖于某个数据库系统的概念数据库模型。(×)

8、档案数字化成果在对外提供利用时,一般采取“存用分开”的做法。(√)

9、根据《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纸质档案数字化前处理过程包括拆除装订、区分扫描件和非扫描件、数据挂接、档案整理登记等步骤。(×)

第一章+报关与海关管理练习题3 第6篇

1、海关在发现某应纳税而未履行纳税进口义务人有藏匿应税货物嫌疑后,可采取税收担保措施

2、海关对进出境运输工具的检查不受海关监管区域的限制。

3、我国海关实行垂直领导体制, 按照规定在沿海港口城镇和内陆经济发达地区设立海关。

4、进出口货物的纳税义务人在规定的缴纳期限内有明显转移、藏匿其应税货物以及其他财产迹象的,海关可以采取强制扣缴和变价抵缴强制措施。

5、海关调查人员在调查走私案件时,可以径行查询案件涉嫌单位和人员的金融存、汇款。

6、根据《海关法》规定的设关原则,出于监督管理需要,海关总署可以在现有的行政区划之外安排

海关的上下级关系和海关的相互关系。

7、我国海关实行三级组织机构,其中隶属海关负责本关区的集中审单、查验、征税、放行等工作,是海关监督管理职能的基本执行单位。

8、海关行政处罚权和行政奖励权的实施对象都是海关工作人员,有功则奖、有过则罚是海关执法过

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9、在海关监管区、海关附近沿海沿边规定地区之外,对于有证据证明有走私嫌疑的运输工具行使扣

留权,必须经过直属海关关长或者其授权的隶属海关关长批准。

10、海关在进出境执法过程中,可以对进出口货物行使行政检查权。

11、海关可以对进出境货物、物品、运输工具行使施加封志权。

二、单选题:

1、在下列选项中,需要经海关关长批准才能行使的检查权是:()

a、在海关监管区内检查走私嫌疑人

b、在海关监管区外检查公民住处

c、在海关监管区内检查藏匿走私货物的场所

d、在海关监管区外检查有走私嫌疑的运输工具

2、海关机构的设置为:()

a、国务院、海关总署、全国海关三级b、海关总署、直属海关和隶属海关三级

c、海关总署、广东分署、上海和天津特派员办事处和全国海关四级

d、海关总署、广东分署、上海和天津特派员办事处、直属海关和隶属海关五级

3、在下列哪些情况下海关行使检查权需经直属海关关长或其授权的隶属海关关长批准:()

a、在海关监管区和海关附近沿海沿边规定地区以外,检查运输工具

b、在海关监管区和海关附近沿海沿边规定地区,检查走私嫌疑人的身体

c、在海关监管区和海关附近沿海沿边规定地区以外,检查有走私嫌疑的运输工具

d、在海关监管区和海关附近沿海沿边规定地区,检查有藏匿走私货物、物品嫌疑的场所

4、海关对有走私嫌疑的运输工具和有藏匿走私货物、物品嫌疑的场所行使检查权时:()

a、不能超出海关监管区和海关附近沿海沿边规定地区的范围

b、不受地域限制,但不能检查公民住处

c、在海关监管区和海关附近沿海沿边规定地区,可以直接检查;超出这个范围,只有在调查走

私案件时,才能直接检查,但不能检查公民住处

d、在海关监管区和海关附近沿海沿边规定地区,可直接检查;超出这个范围,只有在调查走私

案件时,经直属海关关长或授权的隶属海关关长同意,才能直接检查,但不能检查公民住处

5、海关在行使下列哪种权力时,需要经过直属海关关长或其授权的隶属海关关长同意:()

a、在调查走私案件时,查询涉嫌单位、个人在金融机构的存、汇款

b、在海关监管区和附近沿海沿边规定地区,检查走私嫌疑人的身体

c、检查有走私嫌疑的进出境运输工具

d、询问被稽查人的法人、主要负责人等与进出口有关的情况和问题

三、多选题:

2、海关是行政执法机关,其执法依据有:()

a、海关总署制定的规章制度b、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d、地方政府部门制定的法规和规章

3、下列哪些情况,海关可以行使行政扣留权:()

a、违法进口或违法出口b、有走私嫌疑的货物(“两区”之内必须经过“关长”授权)

c、证明有走私嫌疑的货物,但不用经过关长授权d、未缴清税款和罚款的货物

4、我国海关法律体系中海关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应当包括:()

a、国务院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b、海关总署单独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c、海关总署会同有关部委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d、直属海关在限定范围内制定的涉及行政管理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规范性文件

5、进出口货物纳税义务人在海关依法责令其提供纳税担保,而纳税义务人不能提供纳税担保的,经

直属海关关长或其授权的隶属海关关长批准,海关可以采取下列税收保全措施:()

a、书面通知纳税义务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暂停支付纳税义务人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 b、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从其存款内扣缴税款

c、扣留纳税义务人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d、扣留并依法变卖其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货物或其他财产,以变卖所得抵缴税款

6、根据《海关法》规定,海关可以行使下述哪些权利:()

a、查阅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有关的合同、发票、单据、业务函电等 b、检查进出境运输工具;

c、在调查案件时,可以直接查询案件涉嫌单位和人员的在金融机构的存、汇款; d、可以对海关工作人员行使行政处罚权。

7、下列属于海关在监督管理活动中应当行使行政处罚权的有:()

a、未按规定在纸质报关单上加盖报关专用章;

b、向海关申报进口货物品名不实的;

c、加工贸易企业遗失加工贸易登记手册的;

d、报关员与他人通谋走私,构成走私罪的。

8、关税的课税对象包括:()

a、从美国出口到我国的货物b、港澳游客回来时携带的应税物品 c、从韩国起航到中国青岛的远洋货轮

d、日本三洋公司员工到我国维修进口设备携带将来要带回日本的工具

9、、海关行政裁定权的适用范围包括:()

第一章财务管理练习

第一章财务管理练习(精选6篇)第一章财务管理练习 第1篇第一章 税务管理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各地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应当按照()规...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