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不可忽视的侧向思维美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漫步者2025-10-051

不可忽视的侧向思维美文(精选4篇)

不可忽视的侧向思维美文 第1篇

可能不少人知道,拿破仑有个习惯,当他在战场上遇到困难时,就找人来下棋,让指挥作战的神经放松一下。往往棋下不到一半,他就大叫一声“有了”——新的作战思路找到了,于是又重新振作起来。

其实,现实中的你我他,在工作和生活中,也常有类似情况。当对一件事或一个问题想不明白、理不出头绪时,便暂时放下,去打打球、练练书法或听听音乐、浏览一下报刊等等,让脑子放松一会儿。在做其他活动过程中,往往不经意间,就来了灵感,有了问题答案或解决思路。

这种思维方式,在思维学上称为侧向思维,又称“旁通思维”,是发散思维的又一种形式。侧向思维,就是对要解决的问题,在正向思维之外,进行“旁敲侧击”。其要义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助其他领域的知识和资讯,来解决面临的难题。其特点是思路活跃多变,善于联想推导,随机应变。

侧向思维,常常可以“歪打正着”,对于疑难问题的解决,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多有成就的人,无不重视和善用侧向思维。例如诺贝尔,他一生的发明众多,获得专利的就有355种。他还研究过合成橡胶、人造丝,改进唱片、电话、电池、电灯零部件等,也都有一定成果。他是著名化学家,但又精通音乐、绘画、文学、哲学等,可谓多才多艺。他兴趣爱好广泛,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俗话说“一通百通”,他的发明与侧向思维不无关系。

又如达·芬奇,他在創作《最后的晚餐》时,沿着正向思维苦思冥想,却没找到理想的犹大原型。直到有一天,修道院院长前来警告说,再不动手画就要扣酬金了。达·芬奇本来就对这个院长的贪婪和丑恶感到憎恶,此刻看到他,转念一想,何不以他作为犹大原型呢?于是立即动笔把他画了下来,从而使这幅名画中的每个人都有了准确鲜明的形象。这显然也是得益于侧向思维。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大脑神经的兴奋点,长时间集中在一件事、一个问题上,则易于疲倦,影响思维的深入进展和良好效果。而侧向思维是神经松弛情况下的产物,对正向思维具有辅助作用。因此,善用侧向思维,还可以让紧张疲劳的神经“休养生息”,从而孕育和积蓄更大的能量,以解决面临的难点问题。

黑格尔曾说:“一个深广的心灵,总是把兴趣的领域推广到无数事物上去。”人的兴趣爱好越广泛,知识就越丰富,各种知识又都可以触类旁通,久而久之,便会形成良性循环,也易于产生侧向思维。由此看来,侧向思维的偶然性,寓于其必然性之中。

要重视和善用侧向思维,就得积极创造条件——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强艺术修养。各种知识虽有区别,但又是相通的,有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的作用,可以促进强大合力的形成。

理论和实践无不昭示,侧向思维,不仅有助于解决现实的难点问题,而且亦如逆向思维,有利于发明和创新。因此,对侧向思维,予以应有重视和善用才好。

不可忽视的侧向思维美文 第2篇

一、正确地认识视觉思维理论

1. 认识理论的本质

心理学研究认为,视觉思维是指人类在视觉感知的基础上,对视觉意象进行分析、概括、加工、整理,以寻求含义、达到一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视觉思维是一种积极的理性活动,是对现实的一种创造性把握. 主要做法是通过感性的表象的视觉效果追求更深层次的理性思维本质. 通过感性视觉效果激发理性思维,创新思维方法,能有效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提高记忆力.

2. 与普通思维的区别

视觉思维方式具有创造性,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 视觉思维是一种非语言的、跳跃性的、创造性的、综合性的、直觉性的思维,这是视觉思维和普通的逻辑思维之间的区别.视觉思维具有这样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变枯燥为生动形象. 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高中数学学习中学生视觉思维分析

1. 提高学生逻辑思维

视觉思维可以借助于语言、数学符号等工具,获取感性认识和理性思维之间的知识经验.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学生通过意象、知觉、感觉等感性效果,获得事物外部的、表面的认识,而理性思维才是认识实践活动的重要核心,运用视觉思维,能有效地将两者连接起来,深化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思维,能够发展学生的系统化、具体化等多个方面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智力是一种认识方面的心理特性,由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记忆力、注意力、感知等部分组成,其中逻辑思维能力是影响智力的关键因素. 视觉思维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在基本的认知能力基础上,挖掘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3. 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首先,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在数学学习内容中,包括独立关系、不确定性、定量推理等. 最后,了解数学背景知识. 数学素养的一个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数学的实践能力,视觉思维可以全面综合学生的构绘、想象与观念三方面的活动,结合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等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视觉思维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 教学过程中渗透视觉思维理论

教学中我们往往重视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视觉思维能力的渗透. 高中数学教学内容主要是研究几何与代数的运算方法,而利用视觉思维可以把视觉意识与逻辑思维等联系到一起,通过具体的意象效果与视觉图形,再结合知识经验,从而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如在学习函数时,函数图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入地认识并理解函数的概念. 例如: 为了弄清函数“最值”与“极值”的区别: 最值是函数在整个区间取得的最大( 或最小) 函数值,而极值( 极大值或极小值) 是函数在局部区间的性质,我们不妨通过具体的图像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如函数在某一点P有最大值,但取不到极大值; 在Q点有极大值,但取不到最大值; 在R点有极小值,但取不到最小值. 但有时函数的某个极大值就是函数的最大值. 在P点既取得了极大值又取得了最大值. 这里就是借助于直观的视觉意象的比较,从而让学生弄清了这两个概念.

2. 视觉思维能帮助学生理清逻辑关系

学生在解几何题时会觉得题目中涉及的数字太多、条件复杂,不知道怎样分析. 如果学生解题时把重要的条件和不重要的条件混合在一起,就很难理清自己的思维. 而采取视觉思维活动就能解决题目中逻辑因果关系,从而理清题目中各种关系. 例如: 某公司有两笔经营可以投资,若投资A项目,盈利率可以达到100%,亏损率仅为30%; 若投资B项目,最大盈利率可达50%,而亏损率是10%. 根据这样的调查结果,公司决定亏损不能超过2万,那么这样公司应该对A与B这两个分别投资多少才能够保证获得最大的盈利率? 这是一道有关函数的问题,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把关系逻辑的数字找出来,不重要的数字也找出来放一边,然后列出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把已知条件与未知的关系通过逻辑关系图表示出来. 这样,学生就能利用函数图形解决问题.

3. 视觉思维理论能帮助学生分析规律

我们在教学中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有时面对大量的数据时因为没有发现数据之间的规律就难以进行下去.如果要在大量的数据中找出自己想要的数据时就会感到很困难,若用坐标的方式来表示这些数据,再依照数据画一条曲线图或者直方图,这样就把数字化成了图形,从而很容易找出数字和数字之间的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应用视觉思维来寻找其中的规律. 例如: 在教学“统计”时,就给出这样一道例题: 如果你是一个食品厂的管理员,现在工厂中有10种类型的饼干需要抽查饼干的合格率,并且要弄清楚这10种饼干中哪种卫生合格率最高,为什么它的合格率会最高. 这就要求我们要引导学生在了解抽查的概率时,学会用概率的策略去画图表. 通过画图表,学生就可以学会用直观的策略发现数字的规律,同时,还学会通过图表策略得到正确的答案. 通过把数据转化成图表,很容易找到数学规律,视觉思维得到了有效的运用.

逆向思维,不可忽视的思维方式 第3篇

关键词:相反;求异;由果索因;知本求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1-095-1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性质、运算思路和方法都具有可逆性,如加法和减法,乘法和除法,扩大和缩小,正反比例等。计算13-8时,可以顺向思考,先用10减去8等于2,再用2加上3等于5,也可以逆向思考,几加上8等于13呢?数列1、2、4、8、16,从左往右看,依次扩大2倍,如果从右往左看,依次缩小2倍。逆向思维,是不可忽视的思维方式,小学数学教学应着手培养学生逆向思维意识,养成良好的逆向思维习惯,形成有效的逆向思维能力。

一、通过比较辨析,培养学生积极的逆向思维意识

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几乎都是在比较中实现的,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乌申斯基语)。在教学中,通过比较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对方法的掌握,培养学生积极的逆向思维意识。

“人有两条腿”这句话是对的,如果反过来说“有两条腿的是人”将是一个笑话,在数学的知识海洋里,也有类似的“正反话”。如“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就是1公顷”这句话是正确的,不妨反过来出示“1公顷的土地就是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引导学生去辨析。学生从中感悟到:只要面积有10000平方米,都可以叫做1公顷的土地,跟这块地的形状没有关系的,如长500米,宽20米的长方形土地,面积也是1公顷。

又如学生牢记的一句话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但如果出示“只有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才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句话引导学生去判断,学生会凭直觉判断是正确的。

不妨引导学生反过来思考:你能将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不一样的梯形吗?学生很快想到很多种方法(如下图)。学生根据示意图能发现,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两个梯形不一定要完全相同,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就可以了。我们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只是为了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

通过这样的辨析比较,可以帮助学生灵活地掌握概念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防止学习知识的误区,引导学生正反思考,培养了学生积极的逆向思维意识。

二、通过检验反思,培养学生良好的逆向思维习惯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运算思路和方法都具有可逆性,如加法和减法,乘法和除法,扩大和缩小,正反比例等。在计算中,应经常引导学生去检验计算的正确与否,检验的目的不仅为了判断结果的对与错,更为了培养良好的逆向思维习惯。

1.验算一遍会更好。

如这样一个问题:□÷9=6……☆。☆最大是( ),此时□是( )。很多学生能根据“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确定☆最大是8,再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得到□等于54+8=62。问题并没有结束,学生的解答一定正确吗?此时应让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将62放到除法算式里,重新计算一遍。

2.不怕失败,重头再来。

把下面的小数保留两位小数是多少?(精确到百分位)3.154≈( ),3.148≈( )。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应该没有问题,可是一旦学生遇到下面的问题,学生就有些不知所措了。一个三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后是3.14,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很多学生以为最大填3.149,最小填3.141,如果不去检验就做错了,因为3.149≈3.15,虽然3.141≈3.14,但不是最小的。

学生积累经验,不停尝试最终会得到最大的三位小数是3144,最小的三位小数是3.135,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方法,虽然经历了一些挫折,但是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锻炼了自己的思维意志。

三、通过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有效的逆向思维策略

当代最负盛名的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曾说“逆向思维是思维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数学中的许多问题,都需要学生“反其道而行”。

如课堂上出现这样一道问题:将519的分子,分母同时加上一个相同的自然数,得到另一个新的分数与12相等,请写出这个自然数。

班上许多思维敏捷的同学都能直觉猜出结果,却不清楚其所以然。因此,我让学生独立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学生思维进入高速运转状态。不一会,方法出现了,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列表:

分母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分子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从表上可以看出1428与12相等,所以这个自然数为28-19=9。大家都认为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对于一些思维活跃的同学,肯定会想其他方法。这时,一位同学说道:先写出与12相等的分数有1020,1122,1224,1326,1428…,通过比较,1428是519的分子,分母同时加上9形成的。

这两种思维方式,一种是正向思维,一种是逆向思维,都闪现出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醒悟,不可忽视的思维习惯 第4篇

要改变一个人的思维习惯是非常难的,需要经历很多诸如具体的事件阵痛,纳谏人士的游说,决策后的受众对象情绪反应等,这是外因。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自我醒悟能力,而自我醒悟的快慢是需要依赖老板的自我意识。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对任何事情都做自我反思,从多个角度思考,而不是武断地去决定;一种途径就是交流,通过交流逐步认识问题的本质,然后才能在下一次做出明智、合理的决策,这是内因。

诚然,老板一般来说在组织圈内交流都具有交流倾向性,或者理解为交流单向性,也可称之为交流被动性。就是说,在交流者之间存在不能平等的交流的位势,加之交流一方的种种因素困扰或影响,自然而然导致交流的不对称性以及不协调性。因此说,依赖交流来改变老板的思维意识是比较难的,但在企业管理实践中,这又是管理学中提到的比较常用且合理的组织方式。

另外一点,就是老板自身的醒悟。众所周知,企业在不同阶段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或者说是困难、危机、挑战、机会……这时候,老板就更要不断地反省,不断地思考。一般在这种情况下,老板会有两种做法:一种就是拼命地投入到具体工作中去,带领大家一起努力。事实上,从心理学上来讲这种老板是在把困难的焦虑从思维的压迫中转移出来。从危机转化的原理来看,这种方法往往并不奏效,因为整天忙于繁琐事务中的老板,已经是精疲力尽了,哪还有时间去考虑问题产生的真实原因以及如何应对的思路。最终的结果就是,企业越久越是困难叠嶂,难以为继。还有一种老板,把80%的精力用于探究问题产生的根源、企业的实际情况、企业一段时间内的困难,以及如何去解决这类问题。当然,这种做法不是每个老板都愿意做的,只有儒商型的老板或者学院派的老板,基于他一贯思考问题的模式,往往会先去潜心思考,然后逐步形成决策,付诸实施。这类企业比较有方向感,也比较容易使员工从颓丧中振奋起来。不妨比较一下,蛮干型的老板只是急于要摆脱目前的困境,殊不知只是从一个坑里跳到另一个坑里。而另外一种老板则是注重整理问题的根源、背景、事件的影响等,经过缜密思考得出的系统的解决方案,然后逐步实施。企业的问题将会按照计划一步步得到有效地改善。从而得出一个结论,老板自身醒悟的途径是依赖于思维,而非蛮干。

如何提高老板的醒悟能力,这是摆在老板们面前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事实上,很多老板意识不到这类问题的重要性。在企业遇到困难危机时,很多老板除了焦虑和不断给自己信心外,却没有真正的思考如何接受新的思维或改变现有的经营模式,而是一味地停留在过去僵化的思维模式中,凭借过去思维的经验去判断、去决策。这样的老板是很难提高自我醒悟能力的。我们希望看到的就是老板在遇到此类问题时,能摒弃企业过去的辉煌,洗清脑海里的思维定势,沉着冷静地对待。善用新的思维、新的经营模式去探索新的管理理念,从而为企业的新生赢得新的机遇。

不可忽视的侧向思维美文

不可忽视的侧向思维美文(精选4篇)不可忽视的侧向思维美文 第1篇可能不少人知道,拿破仑有个习惯,当他在战场上遇到困难时,就找人来下棋...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