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爱得教育读后感心得体会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火烈鸟2025-09-291

爱得教育读后感心得体会(精选4篇)

爱得教育读后感心得体会 第1篇

爱的教育里到处都体现了最温暖的爱。最让我感动的就是《万里寻母记》讲述了马尔可的妈妈为了让家里偿还债务,远渡重洋,孤身一人来到了阿根廷共和国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富人家去做女佣,后来与家人失去了联系。马克尔和爸爸十分担心,13岁的马尔可,不顾去美洲的危险毅然向他爸提出了一人去美洲寻找母亲的请求。于是,马可尔开始了万里寻母的旅程。途中,他历尽了各种艰难险阻,他吃的苦头比任何人都多,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凭借着马可尔坚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们的帮助,终于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识的奄奄一息的妈妈。马可尔的出现使母亲找到了生命的价值,在医生的帮助下,马可尔和妈妈终于重逢了……

掩卷沉思,马尔克是这样的爱妈妈,为了妈妈,他甚至不顾一切危险,远渡重洋,从热那亚来到阿根廷共和国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真另人佩服。并且每当他来到母亲曾经住过的地方,见不到母亲时,心是多么难受,但他并没有放弃,依旧没有抛开母亲,真令我感动。

读了这篇故事,我深受启发:马克尔多么爱妈妈,我们一定要马克尔一样考出优异的成绩给爸爸妈妈看,长大后回报爸爸妈妈,回报社会,我的妈妈和爸爸一直在内蒙古打工,他们赚钱是为了让我们上学。爸爸妈妈只有放寒假的时候,才会回来,每当他们回来的时候我会好好孝敬他们。当然,我有时会犯错,每当母亲打骂我的时候,我对妈妈的尊敬顿时无影无踪,回想起来真不应该。

让我们深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让我们携手,一起乘上爱的小舟。

爱得教育读后感心得体会 第2篇

这个暑假,我从同学那儿借来一本《爱的教育》,一口气就读完了,确实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书中,作者把爱比成很多东西。我却觉得:“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一句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之间的一个微笑

从书中,我感受到什么样的师爱才最让学生感到温暖:那就是把学生当亲人!当安利柯的老师说:“你们以外,我没有别的家属在世界上,除了你们,我没有可爱的人!你们是我的儿子、女儿;我爱你们,请你们也喜欢我!你们之中,我一个都不愿责罚,请将你们的真心给我看看!让我们全班成为一家,给我慰藉,给我荣耀!”老师的这些话,深深地打动了他的所有的学生也深深地打动了我!他让我们意识到,老师或家长用平等的目光看待孩子是多么重要!

每个人在生活、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犯错误,可是作为小孩子,我们常常受到严厉的批评;而我们的进步却又常常会被忽略!每个人都不希望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差生,或者爸爸妈妈不喜欢的坏孩子。“只要你们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我绝不会责怪你们”多希望我的老师也会这样。

教育随笔:以诚播爱 以爱得爱 第3篇

前言:文章简短却耐人寻味,读完它,大致思考了几个问题“这篇短文给了我哪些启发?为什么特德称汤普生夫人是自己遇到的最好的老师?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

关键词:精读而细思 以诚播爱,以爱得爱 做“最好”的老师

熟读而精思

成长是循序渐进的。是什么让汤普生夫人对特德重新思考的?是那份一到四年级的记录档案。感谢那些教过特德的老师,她们认真的对特德作出真实的描述,才让汤普生夫人发现曾经的特德也是那么的讨人喜欢。回忆我们平时撰写的幼儿评语,是否也做到真实的记录,还是千篇 一律?是否能看出孩子的成长?是否进行全方位分析,作出描述,写出判断,提出了发展的措施和方向?特德的档案应该让我们再次重视成长评语,认识到自己的只字片语能对孩子今后产生重大影响。

爱是需要思考的。爱因为思而理性,思因为爱而成熟。小男孩特德就类似于我们平时的“特殊”孩子,当特德过去的一切被汤普生夫人了解后,故事才发生转变。这个转变就是汤普生夫人的思考,而经过爱的思考后,她才会觉得自己的行为另她羞愧,才会决定研究怎样教育孩子们,才会让特德有了这么大的改变。“因人施教”似乎是老生常谈,但是,如何用适宜的方式去对待不同的孩子,却是永恒的话题。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感受和体验爱的方式有着“听得见,摸得着”的相同,又有着“以自我为中心”的不同,有的孩子喜欢搂一搂抱一抱,有的孩子喜欢教师的触摸,有的孩子喜欢赞扬、夸奖,有的孩子喜欢鼓励、支持总之,掌握孩子的个性特点,根据孩子个体差异,有的放矢的实施教育,表达爱,才是最为有效的教育方式。

以诚播爱,以爱得爱

汤普生夫人用爱感动着特德,让他感受到母亲般的温暖,让他振作起来,变得聪明、与众不同。同时也给特德带来了对爱更深的体会,所以他称汤普生夫人是自己遇到的最好的老师,说明童年时候的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同时也提醒了我们要平等对待每个孩子,不管是顽皮的,还是文静的,不管他们的家庭背景、经济条件,都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我们应从心底里去爱他们,关心他们的学习,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身体、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孩子的世界是最纯真、最透明、最敏感的,老师的一举手,一投足,即使是目光扫一下,也会使孩子们产生深刻的感受。

做“最好”的老师

“最好”是相对的。因为是永远没有止境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好”其实就是“更好”。虽然“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比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所谓“最好的教师”,是自己和自己比较而言,也就是用今天的我与昨天的我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我今天组织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对待孩子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和自己比,坚持不懈。

爱得教育读后感心得体会 第4篇

这种自恋,如同一剂毒药,让人爱得遍体鳞伤。

爱情敲上门,尤其是姑娘,为了可以爱的顺利,往往喜欢买几本情感书指导指导自己。我在内心荡漾的年纪也买过。世界上没有情感导师,谁都不能做谁的爱情专家。读一本从人格和心性思考爱的能力的书,胜过几大锅心灵鸡汤。

一天, 老公睡前跟我说:“我想问你件事,跟我在一起很辛苦吗?”

我很诧异,金牛座的工科男要进行精神交流了,天哪天哪。“没有呀,很开心呀。怎么了?”

“那为什么看你在包包里有一本黄皮书,书名叫《为什么我们爱得那么累》。”

我破涕而笑,《为什么我们爱得这么累》是日本加藤谛三写的新书,书名和封面都特别治愈,但内容却不是治愈系,更像一本心理学的浅显读本。可以说,是把心理学家霍尼和弗洛姆关于爱的本质理解生活化的解读本。读完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是“活该有些人活得那么累”。

爱不是本能,爱是一种需要,爱更是一种能力。拥有爱得能力的人,就不会给恋人制造麻烦,即使自己一个人,也能好好到老。

有一种人,跟谁恋爱都不会获得幸福

霍尼说过,我们追求爱情,为得是让人生更加丰富、更加幸福。但有一种人,他们为得却是其他。

这就是自恋型人。

自恋型人要的不是爱情,要得是依赖。拥有爱情,可以让人拥有整个世界。但正常人要的是一个和谐的二人世界,而自恋型人要的却是不负责任的独角戏世界。

在爱情中,自恋型人最明显的表现是“表扬我,关注我,称赞我。”他们渴望恋人能够给自己无条件的爱,他们希望恋人眼中全是自己,而自己眼中也全是自己。一个人,一生中只有一个人可以给自己无条件的爱,那就是母亲。

在这里,又要提到心理学家老弗祖的“俄狄浦斯情结”了。在恋母情结阶段,孩子要求母亲给予自己无条件积极关注,如果这时候母亲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这一需求并给予了满足,孩子的心理就自然过渡,随着成长慢慢成熟。但自恋型人在幼儿时期没有被满足自己的无条件爱,这种需求就内化成潜意识需求。等恋爱时,这种需求就表现在对于恋爱对象的潜意识要求了。所以,“表扬我,关注我,称赞我”吧!如果是跟一个自恋型男生恋爱,女生就是男生的代理妈妈了,男生的幼儿愿望、乱伦愿望、撒娇愿望、母爱固恋都会表现出来。在自恋型男生眼里,她只是做好一个恋爱应该做的事情是远远不够的。女生必须要像妈妈一样爱自己。跟这样的人恋爱,会幸福吗?

昨天看新一期奇葩说,议题是“该不该改变成恋人想要的样子”。后期我会写一篇这个主题的文章。我也倾向于应该为了爱情做出改变。但如果跟自恋型的人恋爱,还是劝君早早分手吧。

心理生病的人会吸引心理生病的人

不是流行一句话嘛“我爱你,是我自己的事,与你无关”。这纯属胡扯。爱是一种需要,但凡心理健康的人必然会在乎自己爱的人爱不爱自己。说出或赞成上面这句话的人,多少有点受虐倾向。真心去爱对方的人,是不可能逃避现实的。爱情受虐者将自己认同为拥有无私爱的悲情女主角。

有一个女朋友,暗恋一个男生五年,写过无数的情书,情意绵绵。男生陶醉不已。主题的思想就是“我爱你,你不要有负担,即使你恋爱了,我也会默默的爱你。”暗恋期间,男生恋爱、分手、恋爱、分手。后来女孩子跟别人恋爱了,男生接受不了了。他觉得女孩子怎么可以跟别人恋爱,应该把所有的爱倾注给自己才是。而男生恋爱期间分分合合,女孩子也丝毫不介意。

心理上生了病的人,没办法和心理健康的人建立人际关系。也正是因为心理生了病,所以会被心理生了病的人吸引。上文的男孩子和女孩子,多少都需要进行心理的自愈和调整。这个男孩子,有点自恋型人的特质。而女孩子有点受虐型人的特质。其实在这两种人的爱情里,对象是谁都不是大事。而跟谁在一起,可能都不会收获幸福。他们需要的不是恋爱,而是学会爱。

爱情火花需要激情,但维持需要的是意志

爱情不是在花园中漫步,而是在荒漠中行走。什么意思?辛苦、意志、坚持。任何爱情都是辛苦经营的结果。另一句特流行的爱情格言:“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爱情输给了茶米油盐”。爱情与婚姻的确有不同,但如果觉得婚姻是爱情的坟墓,那还是不成熟。如果认为爱情是享受的,婚姻是付出的,这样的爱情早晚会夭折。

爱得能量不像怨恨的能量,那么激烈。爱的能量更加安静、持续。爱得能量是靠意志持续下去的。真正爱一个人,过程很辛苦,但心理上不辛苦。你爱她,会努力去探索她想要什么,尽力去满足。同事吃饭喝酒,酒到深处,同事开始倒苦水:“我跟老婆来北京四年了,结婚三年。她工作清闲,爱读书写字,我起早贪黑加班挣钱,现在终于买车买房,虽然还着房贷,但生活一天天变好,可为什么吵架越来越多,交流越来越少。她怎么这么不知足。”这是很多人的心声。可同事的爱人要的是什么?真的是在一个压力颇大的城市供车供房吗?她爱读书写字,渴望的是不是更多精神交流呢。我试探问了一下,同事说:“你怎么知道,我工作一周要累死了,周末早晨她竟然叫我跟她去参加什么读书分享会。也真是醉了。”

这个同事并没有搞清楚爱人希望他做什么样的人,没有跟爱人有心灵的接触。他误以为自己想要的东西就是妻子想要的东西,自然会产生分歧。

所以,爱的能力,需要弄明白你爱得人需要什么,而不是你认为对方需要什么或者你需要什么。

如果收获想要的爱情,这真不是一句两句就可以点明白的。毕竟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我们每个人的爱情都不一样子,所以才会有唯一的爱情;我们天天都不一样,所以才会需要磨合、沟通。

在生活中,让自己学会同理心,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或许很多的分歧就不再是分歧。深度的恋爱沟通也就不那么困难了。而成长中,养成自己爱的能力。成为一个,跟任何人恋爱都会幸福的人。而当你遇到那个令你怦然心动的他/她时,也就遇见了最美好的自己。

爱得教育读后感心得体会

爱得教育读后感心得体会(精选4篇)爱得教育读后感心得体会 第1篇爱的教育里到处都体现了最温暖的爱。最让我感动的就是《万里寻母记》讲述...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