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ss学生管理系统总结报告
Access学生管理系统总结报告(精选4篇)
Access学生管理系统总结报告 第1篇
Access学生管理系统总结报告
12级计算机信息管理 姓名:马玉涛 学号:121324012
指导教师:姜清超
一 概述
1.1目的与要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基本上所有的具有一定数量数据的机构都开始使用计算机数据库来做管理。几乎所有学校也都已经在使用计算机管理数据的机制,大大减少了学校学生管理的工作量。该课程设计要求设计一个学生成绩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中要求包含学生的基本信息,学科基本信息,以及学生所学课程的考试成绩。要方便学生进行成绩查询,通过该课程设计,应该达到把数据库理论知识更加的巩固加深,加强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学以致用,与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充分的结合起来。
1.2设计环境
① Microsoft office Access2003 ② Microsoft Visual C++ 6.0 1.3系统功能
系统数据初始化; 学生信息数据的增加; 学生信息数据的修改; 学生信息数据的删除; 学生信息的一览和查询; 学生信息的报表打印。二 需求分析
2.1 系统功能要求设计 此系统实现如下系统功能:
(1)使得学生的管理工作更加清晰、条理化、自动化。
(2)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查询课程基本资料,学生所选课程成绩,修改用户密码等功能。容易地完成学生信息的查询操作。(3)设计人机友好界面,功能安排合理,操作使用方便,并且进一步考虑系统在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备份和恢复等方面的功能要求。
2.2 系统模块设计
成绩管理系统大体可以分成二大模块如,一是学生的基本信息模块,里面应该包含学生的各方面的基本信息;再者便是课程管理模块,在该模块中应该包含有对学生成绩信息的查询和处理,如平均成绩、最好成绩、最差成绩以及不及格学生的统计等功能模块;再其次还有教师、课程等相关信息的模块;可以得到系统流程图:
成绩表
课程表
学生表
学生部分信息选择查询
学生各科考试成绩选择查询
学生考试成绩平均值选择查询
窗体
学生考试成绩平均值选择查询
学生表
切换面板
报表
报表中的学生表
三 数据库设计收获和体会
通过学生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加强和巩固了我们对数据库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通过实际练习使我们初步理解到创建数据库的途径和所需准备的工作。任务的完成使我们对掌握和熟练运用数据库打下了坚定的决心,这不仅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机会,更是锻炼了我们动手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通过从初步的概念结构设计一直到最后数据库的实现,使我们对数据库的设计模式以及施舍的步骤有了真实的认识,更加增进了我们对数据库应用的理解。创建数据库是一个繁杂而且繁重的任务,这就需要我们团体共同协作,各自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并且帮助团队解决困难,最终才能既快又高效地完成任务。
在活动过程中,通过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以提升我们处理难题的灵活性和承担压力的忍耐性,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走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以后的学习和训练中,一定会吸取此次宝贵的经验,并认真总结和不断提高自身的基础知识、动手能力。
完成数据库的设计,总结经验教训,无论设计数据库还是设计其他东西,首先,必须充分理解设计内容理论知识,理论知识是基础;其次,多进行实际操作,比如认真完成上机实验,只有多操作,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多问问题,多思考,出现问题,多向老师请教,自己多思考,认真解决。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最终完成了“学生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Access学生管理系统总结报告 第2篇
(会计与审计(1)班——实训时间:2016年3月9日)(会计与审计(2)班——实训时间:2016年3月9日)(会计与审计(3)班——实训时间:2016年3月8日)(会计与审计(4)班——实训时间:2016年3月7日)
一、实训名称:基本理论、软件安装、熟悉软件界面与功能、数据库和表文件的创建
二、实训目的:
1.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理论(数据管理、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模型、关系运算概念、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和原则)2.掌握软件的安装全过程
3.了解ACCESS软件的应用与特性 4.熟悉ACCESS软件用户界面
5.掌握ACCESS数据库的六大对象(表、查询、窗体、报表、宏、模块——逻辑文件)6.掌握数据库文件(accdb——物理文件)的创建 7.掌握数据类型 8.掌握表文件的创建
三、实训原理与方法:
1.数据库基本理论
2.软硬件的基础理论知识 3.软件的基本原理
4.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原理
5.软件具体功能实现的六大对象的原理 6.文件的基础知识 7.资料佐证法 8.上机实验练习法
四、实训内容与过程(结论):
1.实训内容
(1)绘制基本E-R图、绘制基本关系数据模型(2)软件的安装与激活
(3)了解ACCESS软件应用(财务、行政、金融、教育)和特性(安全性、智能性)(4)熟悉ACCESS软件主要组件(工作首界面、功能区、导航窗格、选项卡式文档)(5)熟悉六大对象的选项卡式文档界面(6)数据库文件的创建与管理(7)掌握数据类型
(8)表文件的创建与管理 2.实训过程(结论)
(1)利用OFFICE VISIO软件绘制E-R图、关系模型(2)熟悉安装的具体步骤与激活工具
基本关系数据模型
(3)查阅有关教材与网络资料
(4)打开软件全面熟悉ACCESS新版本的GUI界面
(5)打开罗斯文示例数据库全面熟悉数据库的六大对象的界面(6)数据库的创建、打开、关闭、备份等方法 A、利用模板创建数据库步骤
单击文件选项卡,在中间的“可用模板”区域选择要使用的模板,此处选择“罗斯文”,然后单击右下方的“创建”按钮,即可基于模板创建一个数据库系统。B、创建空白数据库步骤
单击文件选项卡,在起始页左侧单击“新建”命令,然后在中间窗格中单击“空数据库”选项;在右侧的“文件名”编辑框中输入数据库名称,此处为“图书管理系统”。最后单击下方的“创建”按钮。
C、打开、关闭:文件选项卡
D、备份:文件选项卡,保存并发布
(7)导航窗格,选择对象类型,打开表设计器,了解数据类型。(8)掌握各种创建表的方法 A、使用表模板创建表步骤
创建选项卡,表格功能区,应用程序部件按钮。B、使用字段模板创建表步骤
创建选项卡,表格功能区,打开表的数据表视图,表格工具选项卡的字段选项卡,其他字段按钮。
C、使用表设计器创建表步骤
创建选项卡,表格功能区,表设计器按钮。D、使用数据表视图直接输入数据创建表步骤 创建选项卡,表格功能区,表按钮。E、通过获取外部数据创建表
外部数据选项卡,导入并链接功能区,相关按钮。
五、实训小结与讨论:
自己书写,实训的心得体会,学会了什么,有什么不足,不少于200字。
六、仪器与耗材:
(1)支持的操作系统:Windows
7、Windows Server 2008 R2、Windows Server 2008 SP2、Windows Vista SP2、Windows 10(2)32位系统:具有Intel 1GHz(或同等性能的兼容处理器)或速度更快的处理器(建议使用2GHz或速度更快的处理器)的计算机
(3)64位系统:1.4 GHz或速度更快的处理器(4)最低1GB RAM(建议使用2GB或更大的RAM)(5)2.2 GB可用硬盘空间
实训二
(会计与审计(1)班——实训时间:2016年3月24日)(会计与审计(2)班——实训时间:2016年3月30日)(会计与审计(3)班——实训时间:2016年3月22日)(会计与审计(4)班——实训时间:2016年3月25日)
一、实训名称:表文件及其数据的管理、查询
二、实训目的:
1.掌握设置表属性和字段属性的方法
2.掌握对数据表记录的查看、更新、排序、筛选等操作 3.掌握表的关联的有关概念与建立和维护关联的方法 4.掌握数据表的维护与管理 5.掌握查询的功能与类型
6.掌握各种类型查询的创建和使用 7.掌握如何在查询中进行计算 8.掌握查询中准则的应用
三、实训原理与方法:
1.表和字段所具有的特性
2.查看、更新、排序、筛选等相关概念 3.关联的有关概念
4.维护与管理数据表的有关概念
5.查询的概念、功能、类型、注意事项 6.查询准则的概念 7.资料佐证法 8.上机实验练习法
四、实训内容与过程(结论):
1.实训内容
(1)设置相关数据类型字段的属性,表的属性(2)对数据表记录的查看、更新、排序、筛选(3)表的关联的建立与维护
(4)数据表的复制、重命名、删除、导出、拆分(5)创建五种类型的查询(6)查询中准则的应用 2.实训过程(结论)
(1)在设计视图打开表,选择相应字段,设置属性,使用表属性按钮打开表属性窗口设置表属性。
(2)对数据表记录的查看、更新、排序、筛选的步骤 A、查看记录
数据表视图,使用记录定位器、使用查找按钮
B、更新记录——添加、删除记录,修改、替换数据 数据表视图,表格工具选项卡,相关按钮 C、排序记录
数据表视图,表格工具选项卡,排序按钮 D、筛选记录
数据表视图,表格工具选项卡,筛选按钮(3)建立与维护关联的步骤 数据库工具选项卡,关系按钮
(4)数据表的复制、重命名、删除、导出、拆分步骤 A、数据表的复制 导航窗格,快捷菜单 B、数据表的重命名 导航窗格,快捷菜单 C、数据表的删除 导航窗格,快捷菜单 D、数据表的导出
外部数据选项卡,导出功能区 E、数据表拆分
数据库工具选项卡,分析表按钮(5)创建五种类型的查询 A、选择查询的创建步骤
创建选项卡,查询功能区,查询设计按钮,打开查询设计视图,查询工具设计选项卡,选择查询按钮
B、参数查询的创建步骤
创建选项卡,查询功能区,查询设计按钮,打开查询设计视图,查询工具设计选项卡,选择查询按钮,条件区域输入方括号,且在方括号中输入冒号 C、交叉表查询创建步骤
创建选项卡,查询功能区,查询设计按钮,打开查询设计视图,查询工具设计选项卡,选择交叉表按钮
D、操作查询的创建步骤
创建选项卡,查询功能区,查询设计按钮,打开查询设计视图,查询工具设计选项卡,选择生成表、追加、更新、删除按钮 E、SQL查询的创建步骤
创建选项卡,查询功能区,查询设计按钮,打开查询设计视图,查询工具设计选项卡,选择SQL视图按钮或者快捷菜单进入SQL视图(6)查询中准则的应用 A、预定义计算
创建选项卡,查询功能区,查询设计按钮,打开查询设计视图,查询工具设计选项卡,汇总按钮
B、自定义计算
创建选项卡,查询功能区,查询设计按钮,打开查询设计视图,条件区域
五、实训小结与讨论:
自己书写,实训的心得体会,学会了什么,有什么不足,不少于200字。
六、仪器与耗材:
(1)支持的操作系统:Windows
7、Windows Server 2008 R2、Windows Server 2008 SP2、Windows Vista SP2、Windows 10(2)32位系统:具有Intel 1GHz(或同等性能的兼容处理器)或速度更快的处理器(建议使用2GHz或速度更快的处理器)的计算机
(3)64位系统:1.4 GHz或速度更快的处理器(4)最低1GB RAM(建议使用2GB或更大的RAM)(5)2.2 GB可用硬盘空间
实训三
(会计与审计(1)班——实训时间:2016年4月14日)(会计与审计(2)班——实训时间:2016年4月13日)(会计与审计(3)班——实训时间:2016年4月14日)(会计与审计(4)班——实训时间:2016年4月15日)
一、实训名称:窗体、报表
二、实训目的:
1.了解窗体的功能与作用 2.了解窗体的分类及其组成 3.掌握使用向导创建窗体的方法 4.掌握使用设计器创建窗体的方法
5.掌握窗体中常用控件的含义及其使用方法 6.掌握窗体和控件的常用属性的设置 7.能够在窗体中使用表达式 8.能够美化窗体
9.了解报表的功能与作用 10.了解报表的分类及其组成 11.掌握使用向导创建报表的方法 12.掌握使用设计器创建报表的方法 13.掌握在报表中使用计算控件的方法 14.能够美化报表
三、实训原理与方法:
1.窗体的概念、分类 2.窗体的功能、作用 3.窗体控件的概念
4.窗体和控件属性的概念 5.报表的概念、分类 6.报表的功能、作用 7.报表控件的概念
8.报表和控件属性的概念 9.资料佐证法
10.上机实验练习法
四、实训内容与过程(结论):
1.实训内容
(1)使用向导创建窗体(2)使用设计器创建窗体
(3)窗体中常用控件的含义及其使用方法(4)窗体和控件的常用属性的设置(5)在窗体中使用表达式(6)美化窗体
(7)使用向导创建报表(8)使用设计器创建报表
(9)报表中常用控件的含义及其使用方法(10)报表和控件的常用属性的设置(11)在报表中使用表达式(12)美化报表
2.实训过程(结论)
(1)使用向导创建窗体的步骤
创建选项卡,窗体功能区,窗体向导按钮,打开窗体向导窗口进行创建(2)使用设计器创建窗体的步骤
创建选项卡,窗体功能区,窗体设计按钮,打开窗体设计窗口,在窗体的五个节中添加相应的控件,完成创建。窗体的创建包括:纵栏式、表格式、数据表式、主/子窗体、图表窗体、数据透视表窗体、数据透视图窗体。窗体设计器打开以后还可以通过自动窗体创建窗体,但是前提条件要先打开表。(3)窗体中常用控件的使用
创建选项卡,窗体功能区,窗体设计按钮,打开窗体设计窗口,在窗体的五个节中添加相应的控件,基本控件包括:文本框、标签、按钮、选项卡控件、超链接、WEB浏览器控件、导航控件、选项组、插入分页符、组合框、图表、直线、切换按钮、列表框、矩形、复选框、未绑定对象框、附件、选项按钮、子窗体/子报表、绑定对象框、图像等控件(4)窗体和控件的常用属性的设置
创建选项卡,窗体功能区,窗体设计按钮,打开窗体设计窗口,在窗体设计工具设计选项卡,属性表按钮。注意:不同对象属性不一样,还有特殊的一些属性。(5)在窗体中使用表达式
主要使用计算型控件,文本框控件,在控件来源属性或是直接在文本框中输入表达式,注意以等号开头。(6)美化窗体
窗体设计工具选项卡,设计、排列、格式选项卡的相关按钮。基本操作包括:自动套用格式、添加背景图片、条件格式、插入标题、插入徽标、主题等等(7)使用向导创建报表的步骤
创建选项卡,报表功能区,报表向导按钮,打开报表向导窗口进行创建(8)使用设计器创建报表的步骤
创建选项卡,报表功能区,报表设计按钮,打开报表设计窗口,在报表的七个节中添加相应的控件,完成创建。报表的创建包括:纵栏式、表格式、图表报表、标签报表。报表设计器打开以后还可以通过自动报表创建报表,但是前提条件要先打开表。(9)报表中常用控件的使用
创建选项卡,报表功能区,报表设计按钮,打开报表设计窗口,在报表的七个节中添加相应的控件,基本控件包括:文本框、标签、按钮、选项卡控件、超链接、选项组、插入分页符、组合框、图表、直线、切换按钮、列表框、矩形、复选框、未绑定对象框、附件、选项按钮、子窗体/子报表、绑定对象框、图像等控件(10)报表和控件的常用属性的设置
创建选项卡,报表功能区,报表设计按钮,打开报表设计窗口,在报表设计工具设计选项卡,属性表按钮。注意:不同对象属性不一样,还有特殊的一些属性。(11)在报表中使用表达式
主要使用计算型控件,文本框控件,在控件来源属性或是直接在文本框中输入表达式,注意以等号开头、还要注意计算型控件放在不同的位置,报表页脚、页面页脚、组页脚,计算的效果不同。(12)美化报表
报表设计工具选项卡,设计、排列、格式、页面设置选项卡的相关按钮。基本操作包括:自动套用格式、添加背景图片、分组和排序、插入标题、插入徽标、主题、页码、日期和时间等等
五、实训小结与讨论:
自己书写,实训的心得体会,学会了什么,有什么不足,不少于200字。
六、仪器与耗材:
(1)支持的操作系统:Windows
7、Windows Server 2008 R2、Windows Server 2008 SP2、Windows Vista SP2、Windows 10(2)32位系统:具有Intel 1GHz(或同等性能的兼容处理器)或速度更快的处理器(建议使用2GHz或速度更快的处理器)的计算机
(3)64位系统:1.4 GHz或速度更快的处理器(4)最低1GB RAM(建议使用2GB或更大的RAM)(5)2.2 GB可用硬盘空间
实训四
(会计与审计(1)班——实训时间:2016年5月11日)(会计与审计(2)班——实训时间:2016年5月9日)(会计与审计(3)班——实训时间:2016年5月10日)(会计与审计(4)班——实训时间:2016年5月9日)
一、实训名称:宏、模块
二、实训目的:
1.了解宏的概念、宏的类型 2.掌握宏的创建及参数设置 3.掌握常用的宏操作 4.掌握宏的运行及调试 5.了解宏的应用
6.熟悉VBA编程环境和VBA程序设计基础 7.掌握VBA程序流程控制 8.掌握模块的概念和创建
9.了解参数的传递与变量作用域
10.熟悉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11.了解VBA程序调试及其运行错误调试 12.了解VBA数据库编程基础
三、实训原理与方法:
1.宏的概念 2.宏的类型 3.宏的参数概念 4.宏的原理 5.宏的应用 6.VBA的概念 7.模块的概念 8.参数传递的概念 9.变量作用域的概念
10.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11.资料佐证法
12.上机实验练习法
四、实训内容与过程(结论):
1.实训内容
(1)创建操作系列宏——独立的宏(2)创建宏组——独立的宏(3)创建条件宏——独立的宏
(4)创建嵌入式宏,在宏中设置操作参数——嵌入式宏(5)宏的运行调试(6)通过事件触发宏
(7)常量、变量、数组、函数、运算符和表达式(8)VBA程序流程控制 2.实训过程(结论)
(1)创建操作系列宏——独立的宏 创建选项卡,宏与代码功能区,宏按钮,打开宏生成器,并自动创建一个名为“宏1”的空白宏,在添加新操作中选择宏,进行创建。(2)创建宏组——独立的宏
创建选项卡,宏与代码功能区,宏按钮,打开宏生成器,并自动创建一个名为“宏1”的空白宏,在添加新操作中选择宏,进行创建。(3)创建条件宏——独立的宏
创建选项卡,宏与代码功能区,宏按钮,打开宏生成器,并自动创建一个名为“宏1”的空白宏,在添加新操作中选择宏,主要选择IF宏,输入具体条件,进行创建。注意:如果引用具体控件值的语法,[Forms]![窗体名]![控件名],[Reports]![报表名]![控件名]。(4)创建嵌入式宏,在宏中设置操作参数——嵌入式宏
打开窗体或者报表设计器,打开属性窗口,选择具体对象,选择事件选项卡,选择具体事件,点击后面选择生成器按钮,打开宏生成器,进行创建,注意:嵌入式宏不单独存储。(5)宏的运行调试 A、运行
宏工具设计选项卡,运行按钮,运行宏,或者在导航窗格双击,运行宏。B、调试
宏工具设计选项卡,首先点击单步按钮,再次点击运行按钮,运行调试宏。(6)通过事件触发宏
打开窗体或者报表设计器,打开属性窗口,选择具体对象,选择事件选项卡,选择具体事件,点击后面选择生成器按钮,打开宏生成器,进行创建,注意:事件的触发顺序。(7)常量、变量、数组、函数、运算符和表达式 A、常量
直接常量:直接使用
符号常量:const 常量名 [as 类型]=表达式 固有常量:以VB、AC、AD、XL开头的常量 系统常量:true、false、null B、变量
变量声明:dim 变量名 as 数据类型 C、数组 数组声明:
dim 数组名([下标下限 to] 下标上限)[as 数据类型] dim 数组名(数组第1维下标上限,数组第2维下标上限,„)[as 数据类型] D、函数
函数名(参数1,参数2,„,参数N)E、运算符和表达式
运算符:算术、关系、逻辑、连接
表达式:优先级——算术>连接>比较>逻辑(8)VBA程序流程控制 A、顺序结构及其基本语句
Private Sub Command0_Click()Shell “C:windowssystem32CMD.EXE”, vbMaximizedFocus Shell “C:windowsNOTEPAD.EXE”, vbMaximizedFocus Shell “C:windowsWRITE.EXE”, vbMaximizedFocus Shell “C:windowssystem32CALC.EXE”, vbMaximizedFocus End Sub
B、选择结构IF语句
Private Sub Command0_Click()If MsgBox(“点击“确定”按钮可以打开CMD程序”, 1 + 64 + 0, “标题信息”)= 1 Then Shell “C:windowssystem32CMD.EXE”, vbMaximizedFocus Else MsgBox “你已经取消了操作,单击确定”, 0 + vbOKOnly + vbDefaultButton1 + 0, “标题信息” End If End Sub
C、选择结构SELECT CASE语句 Private Sub Command0_Click()Dim i As Integer i = MsgBox(“请你选择下面的按钮进行操作!”, 3 + 64 + 0, “标题信息”)Select Case i Case 6 MsgBox “你刚才点击的按钮是《是》按钮!”, 0 + 64 + 0, “标题信息” Case 7 MsgBox “你刚才点击的按钮是《否》按钮!”, 0 + 64 + 0, “标题信息” Case 2 MsgBox “你刚才点击的按钮是《取消》按钮!”, 0 + 64 + 0, “标题信息” End Select End Sub
D、循环结构FOR NEXT语句 ——求1-100的整数和
Private Sub Command0_Click()Dim s As Integer s = 0 For i = 1 To 100 Step 1 s = s + i Next i MsgBox “你现在求解的是1——100的整数和” & “=” & s End Sub ——求1-9的乘法口诀
Private Sub Command0_Click()For i = 1 To 9 For j = 1 To i s = s + CStr(i)+ “*” + CStr(j)+ “=” + Right(CStr(100 + i * j), 2)+ “ ” Next j s = Replace(s, “=0”, “= ”)+ Chr(13)+ Chr(10)Next i Label0.Caption = s End Sub
E、循环结构DO WHILE„„LOOP语句 Private Sub Command0_Click()Dim i As Integer i = 0 Do While i <= 5 i = i + 1 Loop MsgBox i End Sub
F、循环结构DO UNTIL„„LOOP语句 Private Sub Command0_Click()Dim i As Integer i = 0 Do Until i >= 5 i = i + 1 Loop MsgBox i End Sub
G、循环结构DO„„LOOP WHILE语句 Private Sub Command0_Click()Dim i As Integer i = 0 Do i = i + 1 Loop While i <= 5 MsgBox i End Sub
H、循环结构DO„„LOOP UNTIL语句 Private Sub Command0_Click()Dim i As Integer i = 0 Do i = i + 1 Loop Until i >= 5 MsgBox i End Sub
I、循环结构WHILE„„WEND语句
——do while„„loop(退出exit do)Private Sub Command0_Click()Dim i As Integer i = 0 Do While i <= 5 i = i + 1 If i >= 3 Then Exit Do End If Loop MsgBox i End Sub ——while„„wend(退出goto)Private Sub Command0_Click()Dim i As Integer i = 0 While i <= 5 i = i + 1 If i >= 3 Then GoTo label End If Wend label: MsgBox i End Sub
J、其他语句——标号和GOTO语句
关于GOTO语句,实现简单跳转,比较直接,而且比较简单,但是复杂的跳转,尽量避免使用,这样不利于程序的维护和管理。
五、实训小结与讨论:
自己书写,实训的心得体会,学会了什么,有什么不足,不少于200字。
六、仪器与耗材:
(1)支持的操作系统:Windows
7、Windows Server 2008 R2、Windows Server 2008 SP2、Windows Vista SP2、Windows 10(2)32位系统:具有Intel 1GHz(或同等性能的兼容处理器)或速度更快的处理器(建议使用2GHz或速度更快的处理器)的计算机
(3)64位系统:1.4 GHz或速度更快的处理器(4)最低1GB RAM(建议使用2GB或更大的RAM)(5)2.2 GB可用硬盘空间
实训五
(会计与审计(1)班——实训时间:2016年5月26日)(会计与审计(2)班——实训时间:2016年5月30日)(会计与审计(3)班——实训时间:2016年5月26日)(会计与审计(4)班——实训时间:2016年5月27日)
一、实训名称:Web数据库、数据安全
二、实训目的:
1.认识Web数据库
2.认识Access Services组件 3.认识SharePoint门户站点
4.认识桌面数据库和Web数据库的设计差异 5.认识Web数据库和对象的创建 6.认识Web数据库的发布和同步
7.了解数据安全:一是系统运行安全、二是数据库应用系统安全 8.了解数据库的加密与解密 9.了解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10.了解数据库的压缩与修复 11.了解受信任位置中的数据库 12.了解打包、签名、分发数据库
三、实训原理与方法:
1.Web数据库的概念与基础知识 2.Web数据库及其对象的概念 3.数据安全的概念
4.数据库加密与解密的概念 5.数据库备份与恢复的概念 6.数据库压缩与修复的概念 7.数据库在受信任位置的概念 8.数据库打包、签名、分发的概念 9.资料佐证法
10.上机实验练习法
四、实训内容与过程(结论):
1.实训内容
(1)Web数据库的创建(2)Web数据库对象的创建(3)数据库的加密与解密(4)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5)数据库的压缩与修复(6)数据库在受信任位置
(7)数据库的打包、签名、分发(8)打开数据库时启用禁用的内容 2.实训过程(结论)
(1)Web数据库的创建步骤
文件选项卡,点击新建,在可用模板中选择空白Web数据库,输入名称,点击新建。(2)Web数据库对象的创建步骤 Web数据库对象的创建步骤与桌面数据库对象创建大体一致。(3)数据库的加密与解密步骤
A、以独占方式打开数据库,打开对话框的打开按钮右侧的箭头,选择独占方式打开。B、文件选项卡,信息命令,用密码进行加密按钮,注意解密操作一致。(4)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步骤
A、备份:文件选项卡,保存并发布命令,数据库另存为命令,备份数据库。B、恢复:正常打开使用即可,注意有必要时可以更改文件名。(5)数据库的压缩与修复步骤
A、当前数据库:文件选项卡,信息命令,压缩并修复数据库按钮。B、未打开数据库:数据库工具选项卡,压缩并修复数据库按钮。C:自动压缩与修复:文件选项卡,选项命令,进行设置。(6)数据库在受信任位置的设置步骤
文件选项卡,选项命令,打开对话框,信任中心,信任中心位置按钮,受信任位置,添加新位置按钮。
(7)数据库的打包、签名、分发步骤
A、创建签名包:文件选项卡,保存并发布,数据库另存为,打包并签署。B、提取并使用签名包:文件选项卡,打开对话框,选择Microsoft Access签名包(*.accdc)。C、注意事项:受信任位置和不受信任位置的区别。(8)打开数据库时启用禁用的内容
数据库处在不受信任位置,打开时会出现消息栏,提示启用内容,应该放在受信任位置。
五、实训小结与讨论:
自己书写,实训的心得体会,学会了什么,有什么不足,不少于200字。
六、仪器与耗材:
(1)支持的操作系统:Windows
7、Windows Server 2008 R2、Windows Server 2008 SP2、Windows Vista SP2、Windows 10(2)32位系统:具有Intel 1GHz(或同等性能的兼容处理器)或速度更快的处理器(建议使用2GHz或速度更快的处理器)的计算机
Access学生管理系统总结报告 第3篇
Access 操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access是基本的信息系统操作管理工具,练习access操作目的是想了解access的一些简单操作流程和access的简单功能,在此基础上运用access创建一个由表、查询、窗体等简单的项目构成的数据库,该数据库具有简单的数据输入、管理、查询等功能,以此建立一个简单的管理信息系统。
二、实验内容:熟悉access操作,创建数据库、创建表、建立查询、创建窗体及切换面板操作。
三、实验步骤:
1)、access数据库的建立 2)、access表的创建。分别运用设计器创建表和向导创建表,并向表编辑输入数据。
3)、在已建好的表基础上,分别运用设计视图和向导创建自己想要的数据查询(先建好表之间的关系)。
4)、主要掌握与运用窗体的创建和应用。根据已建好的表或查询创建能很好反应信息数据的窗体。
5)、简单了解切换面板的建立与运用。了解窗体与切换面板的融合使用。
四、实验结论:
首先感谢老师教了我们使用一门办公操作工具,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access的操作原理、功能及用途,但通过老师的讲解(即使在没有教科书的参考学习下),我们还是有一定的收获。我自己对access还是比较感兴趣,在课后的操作练习中,我很喜欢摸索access的相关操作,如access数据库的密码设置、外部导入数据表、窗体设计的小技巧、切换面板的管理等一些探索操作,并在网上找寻相关的知识和视频讲解,也学到了一些简单的access操作。
数据库的建立,打开access2003点击文件—新建—空数据库,然后保存到指定路径并命名。先创建表,双击使用设计器创建表,在设计器中输入表中的字段名,选择字段属性,然后向表输入数据信息,关闭—重命名—保存。使用向导创建步骤就比较简单了。
查看、新建创建的各表之间的关系,根据自己想获得信息创建相应的查询。使用设计视图创建查询,选择表—选择查询字段,然后关闭—重命名—保存。
窗体的创建和功能相对复杂些。窗体的创建可以采用设计视图和向导创建。使用设计视图创建窗体可以设计出自己喜欢想要的窗体。先选择记录源表或查询,会出现对应的表或查询的字段名称,设置标签内容及属性,再运用文本框、组合框及列表框、直线等一些窗体设计工具布置窗体,然后在各框内选择控件来源绑定字段(或直接把记录源表中的字段托到窗体主体合适位置,而且自动绑定字段名称),然后运用命令按钮进行较复杂的操作,如记录导航、窗体操作、杂项等。窗体、标签、文本框等设置可以在其属性中选择设置。也可窗体向导创建较简单的窗体,步骤比较清晰、简单,还可以对用向导创建好的窗体再进行设计。
在工具中我们可以找到切换面板管理,如果数据库中没有已建好的切换面板,access会提醒是否要创建主切换面板,然后再设置主切换面板上的下一级切
工管系 2008级营销二班 王唤(2008093202)
换面板选项,再编辑要打开的窗体。
数据库密码的设置要在数据库独占方式打开才能设置,在工具—选项—高级中选择独占,打开要设置密码的数据库,在工具—安全—设置数据库密码即可。
Access数据库实验报告 第4篇
《Access数据库》实验报告指导手册掌握选择查询、总记查询、在查询中进行计算
实验一:
一、实验名称
数据库与表的操作
二、实验目的掌握数据库的创建、表结构的创建和输入数据 的实现。
三、实验任务
上机一:书上94页的例3.1题。上机二:书上101页的例3.4题。上机三:书上105页的例3.6题。
三、实验任务
上机一:书上34页的例 2.2题。上机二:书上42页的例2.6题。上机三:书上44页的例2.7题。上机四:书上49页的例2.9题。上机五:书上52页的例2.10题。实验二:
一、实验名称
设置字段的属性与创建表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目的掌握字段属性的设置与创建表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任务
上机一:书上55页的例2.11题。上机二:书上57页的例2.13题。上机三:书上58页的例2.14题。上机四:书上60页的例2.15题。上机五:书上63页的例2.16题。实验三:
一、实验名称维护表的操作
二、实验目的掌握打开表、修改表的结构、编辑表的数据和调整表的外观等操作。
三、实验任务
上机一:书上66页的例2.18题。上机二:书上71页的例2.20题。上机三:书上73页的例2.21题。上机四:书上74页的例2.22题。上机五:书上76页的例2.23题。实现四:
一、实验名称创建选择查询
二、实验目的上机四:书上107页的例3.8题。上机五:书上109页的例3.9题。实验五:
一、实验名称
创建交叉表查询、参数查询
二、实验目的掌握交叉表查询、参数查询的实现。
三、实验任务
上机一:书上113页的例3.11题。上机二:书上116页的例3.12题。上机三:书上118页的例3.13题。上机四:书上119页的例3.14题。实验六:
一、实验名称创建操作查询
二、实验目的掌握生成表查询、删除查询、更新查询和追加查询的实现。
三、实验任务
上机一:书上121页的例3.15题。上机二:书上122页的例3.16题。上机三:书上124页的例3.17题。上机四:书上125页的例3.18题。实验七:
一、实验名称
利用向导创建窗体
二、实验目的掌握利用向导创建窗体的实现。
三、实验任务
上机一:书上144页的例4.2题。上机二:书上147页的例4.3题。上机三:书上150页的例4.5题。上机四:书上152页的例4.6题。实验八:
一、实验名称自定义窗体
二、实验目的掌握常见控件的使用与自定义窗体的实现。
三、实验任务
上机一:书上158页的例4.7题。上机二:书上167页的例4.8题。上机三:书上174页的例4.9题。上机四:书上174页的例4.10题。上机五:书上176页的例4.11题。实验九:
一、实验名称
编辑报表
二、实验目的掌握编辑报表的操作、报表的分组操作、增加计算控件的操作。
三、实验任务
上机一:书上203页的例5.7题。
上机二:书上203页的:在报表中,可以在某一节中使用分页控件符来标志要另起一页的位置。
Access学生管理系统总结报告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