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申论常用名言名句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09-231

申论常用名言名句(精选5篇)

申论常用名言名句 第1篇

名言佳句大全:1000句申论作文常用经典名言名句汇总(十八)

在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过程中积累一些名言警句是需须进行的工作,无论是在备考过程中还是在临考前,背诵名言佳句能给自己的文章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达到提高分数的目的。在此,中公教育申论频道给考生汇总了1000句常用的名言佳句,供考生背诵之用。

851、小富由俭,大富由天。

852、您因材施教,善启心灵。我们捧着优异的成绩,来祝贺您的胜利!853、尊崇自然、敬畏生命。

854、小草对您微微笑,请您把路绕一绕。

855、全球变暖,臭养层被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锐减,土地沙漠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哪个不是我们人类自己造成的!就算自然界拥有自净能力,可是它也会不堪重负。我们的地球母亲已经把一切都给了我们,可我们还要夺去她的生命!856、人类是花的根,环境是未绽的花苞,根努力就能开出美丽,反之只有枯竭、谢落。857、让我们一起来:关心集体,爱护公物,保护环境!858、绿化是我们生存的希望,美化是我们做人的根本。859、保持地球生态平衡,就是保护人数自身。860、做地球妈妈的好孩子,保护她!861、踏破青毡可惜,多行数步何妨。862、什么时候垃圾筒也会下岗。

更多相关信息点击查看湖北中公教育hu.offcn.com

863、我们不要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恩格斯

864、地球是我家,绿化靠大家。865、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 866、珍惜资源永续利用。867、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868、多种一棵翠绿的小树,还我一片蔚蓝的天空。869、人人为环保、环保为人人。

870、鸟语花香的家园,需要我们共同去创造。871、尊天重地、敬天爱人。

872、环保,能让世界变的干净。春天来了,大地万物开始苏醒,一片片生机盎然的树木,让我们每个人在心中都产生一份爱,那就是绿色,就是对绿色的热爱。

873、欲揽春色入自家,无可奈何成落花。

874、清澈的河水是动物们的镜子,不要让河水再次污浊不清。875、人人为环保,环保为人人。

876、环境整洁优美,生活健康科学,社会文明进步。877、保护环境光荣污染环境可耻。878、你是否听见,地球妈妈在哭泣。

879、把绿色带到世界每一个角落,让绿色流入人们心中。

更多相关信息点击查看湖北中公教育hu.offcn.com

880、绿树成荫,鲜花遍地,人间仙境,非常美丽。881、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882、如不从速利用我们的批判理性,依然极端自私地迷恋于权力而无视人类需须赖以生存的自然规律,一旦发现我们所执着追求的胜利无异于人类自杀时,恐怕为时已晚。

883、同顶一片蓝天,共护一方水土。

884、保护我们的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地球。珍惜我们唯一的地球,就是珍惜我们的生命。当天空出现彩虹时,就说明垃圾回家了,小草笑了,大叔爷爷乐了,我们的地球妈妈没有在哭泣了。

885、环保是一个大问题,虽然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都只是杯水车薪,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环保行列,环保一定会完全成功的!886、如果没有花草树木,我们还能吸收氧气吗?让我们保护花草树木吧!887、让河水更清澈,让家园更美好。

888、让风沙不再猖狂,还地球一片绿色铺垫。889、保护自生环境,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

890、带着欢乐舞步,让风沙停止,让小鸟起舞,让绿色腾飞。891、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应该同舟共济。892、绕行三五步,留得芳草绿。89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894、低碳行动,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我要做中国低碳第一人!做企业做低碳企业,做人做低碳达人。我让我的两个儿子从小就有低碳意识,建立低碳思维,走低碳之路。他们的名字已经改为陈环保和陈环境,希望他们能成为人类爱的使者。陈光标

更多相关信息点击查看湖北中公教育hu.offcn.com

895、别让可爱的生灵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消失。896、绿树成荫,花香扑鼻理想家园靠大家。897、让我们为地球妈妈共同撑起一把绿伞。

898、幸福生活不只在于丰衣足食,也在于碧水蓝天。899、让地球妈妈永远年轻美丽。

900、流水是大自然不息的血液,破坏水源等于污染自己的鲜血!

更多相关信息点击查看湖北中公教育hu.offcn.com

申论常用名言名句 第2篇

( 1 ) 千夫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苏轼《讲田友直字序》

( 2 ) 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意林》

( 3 ) 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第一道》

( 4 )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

( 5 ) 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三国志魏书袁涣传》

( 6 ) 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苏轼《司马温公行状》

( 7 )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管子正世》

( 8 )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王充《论衡书解篇》

( 9 ) 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苏辙《新论下》

( 10 )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吴兢《贞观政要公平》

( 11 )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诗经大雅板》

( 12 ) 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

( 13 ) 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

( 14 )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 15 ) 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为非其有。

( 16 ) 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管子版法》

( 17 )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周

( 18 ) 人生照例是一场值得一搏的争衡,然而它的奖品是拼斗。拉尔夫詹

( 19 )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 20 ) 人生就像奕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弗洛伊德

( 21 ) 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徐玮

( 22 ) 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 23 )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管子正世》

( 24 )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吴兢《贞观政要君道》

( 25 ) 人生意义的大小,不在乎外界的变迁,而在乎内心的经验。人生的意义就在这个过程上。你要细细体认和玩味这个过程中的每节,无论它是一节黄金或一节铁;你要认识每节的充分价值。周庄

( 26 )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

( 27 ) 人生是伟大的宝藏,我晓得从这个宝藏里选取最珍贵的珠宝。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人生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列夫托尔斯泰

( 28 ) 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意林》

( 29 )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树烈

( 30 ) 貌言华也,圣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明主者务闻其过,不务闻其善。

( 31 ) 但得官清吏不横,即是村中歌午时。

( 32 ) 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

( 33 ) 谄谀在侧,善议阻塞,则国危矣。

( 34 ) 乃知国家事,成败固人心。

( 35 ) 但立直标,终无屈影。

( 36 )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 37 ) 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

( 38 )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 39 )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

( 40 ) 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

( 41 ) 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

( 42 ) 计疑无定事,事疑无成功。

( 43 ) 大臣法,小臣廉。

( 44 )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

( 45 )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 46 ) 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管子君臣上》

( 47 ) 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三国志吴书骆统传》

( 48 ) 有理而无益于治者,君子弗言;有能而无益于事者,君子弗为。《尹文子》

( 49 ) 治事不若治人,治人不若治法,治法不若治时。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

( 50 )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

( 51 ) 政贵有恒。《尚书毕命》

( 52 )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黄宗羲《原君》

( 53 )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淮南子泛论训》

( 54 ) 政纲虽举,必求益其所未至;德泽虽布,必思及其所未周。《宋史薛极传》

( 55 ) 莫三人而迷。《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 56 ) 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 57 ) 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苏轼《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不允诏》

( 58 )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吴兢《贞观政要君道》

( 59 ) 可怀以德,难屈以力。《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

( 60 ) 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欧阳修《偃虹堤记》

( 61 ) 上安下顺,弊绝风清。周敦颐《拙赋》

( 62 ) 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文子下德》

( 63 ) 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管子版法》

( 64 )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 65 ) 居之以强力,发之以果敢,而成之以无私。苏辙《新论中》

( 66 ) 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王维《赠房卢氏琯》

名言名句及文学常识 第3篇

1. ,非利足也, ;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2. 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3.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荀子《劝学》)

4. 斩木为兵, ,天下云集响应, 。(贾谊《过秦论》)

5. 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 , 。(司马迁《屈原列传》)

6. , ,能无怨乎?(司马迁《屈原列传》)

7. ,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司马迁《屈原列传》)

8.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司马迁《屈原列传》)

9.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10. , ,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 。母孙二人, , 。(李密《陈情表》)

11. ,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

12. ,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 ; ,得天人之旧馆。(王勃《滕王阁序》)

13. 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14. 层峦耸翠, ;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 。(王勃《滕王阁序》)

15.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16.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韩愈《师说》)

17. ,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18.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 。(苏洵《六国论》)

19.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并力西向, 。(苏洵《六国论》)

20. ,可以无悔矣,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1.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苏轼《赤壁赋》)

22. 舞幽壑之潜蛟, 。(苏轼《赤壁赋》)

23. ,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 。(苏轼《赤壁赋》)

24. , 。 ,不思其反。反是不思, !(《卫风·氓》

25.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 。(曹操《短歌行》)

26. ,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 。我有嘉宾, 。(曹操《短歌行》)

27. 人生得意须尽欢, 。 ,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28. 千岩万转路不定, 。 , 。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9.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 。(李白《蜀道难》)

30. ,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31.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杜甫《登岳阳楼》)

32.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33. ,山顶千门次第开。 ,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

34. 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35. 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

36. ?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柳永《雨霖铃》)

37.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 ,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

38.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 ,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39. 元嘉草草,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0. 杜郎俊赏, 。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41. 日月忽其不淹兮, 。 ,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42. 木欣欣以向荣,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二、情境默写题

1. 文人多借用秦统一六国而由盛转衰、六国兵多将强而“从散约败”的历史来讽谏当朝统治者。《过秦论》中总结秦朝灭亡的原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阿房宫赋》中也曾总结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原因:“呜呼! ,非秦也; ,非天下也。”《六国论》中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诚恳告诫当权者们:“ 。”

2. 诗言志,古诗人常常在诗文中抒情言志述理。《将进酒》中最能表现李白高贵人格的诗句是:“ ,但愿长醉不复醒。”《师说》中阐明择师标准的句子是:“ ,无长无少,道之所存, 。”《琵琶行》中感叹人生际遇的主旨句是: “ , 。”

3. 作为一种常见动物,“鸟”在古诗文中有多种情感表现。《归园田居》中有:“ ,池鱼思故渊”,用鸟表现作者的归隐之志。《陈情表》中有“ , 愿乞终养”,用乌鸦反哺表现自己对祖母的一片孝心。曹操的《短歌行》中用鸟的徘徊无枝可栖来表现自己对人才的渴慕:“月明星稀, , ,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李白在《蜀道难》中借飞鸟言蜀道的高险:“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然后又借飞鸟烘托蜀道的悲凉气氛:“但见悲鸟号古木, 。 ,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杜甫在《蜀相》中借鸟烘托了武侯祠的凄凉萧瑟的氛围:“映阶碧草自春色, 。”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借鸿雁表达自己孤独悲凉的心境:“雁过也, , 。”

4. “愁”本无形,但在古诗人笔下却往往变得具体形象,有了质感、长度和重量。李煜在《虞美人》中将愁比作了绵绵无尽的流水,写出了愁的深度和广度“ , ”;李白在《将进酒》中道出了愁之绵长“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李清照在《声声慢》中道出了愁的难以言尽“ , ?”

5. 长江时而奔涌,时而平静,变幻多姿。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长江气势磅礴:“乱石穿空, , 。”《赤壁赋》中的长江平和恬静:“ ,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杜甫笔下的长江与星空相接:“星垂平野阔, 。”

6. 唐朝诗人白居易《琵琶行》描写琵琶声由停歇到激越的句子是:“ ,铁骑突出刀枪鸣。 ,四弦一声如裂帛。”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洞箫声“其声呜呜然, ,如泣如诉, ,不绝如缕。”唐朝诗人李贺在《李凭箜篌引》中将箜篌声化为了神话传说:“ ,石破天惊逗秋雨。 ,老鱼跳波瘦蛟舞。”这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像,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的感受。

7. 诗人常常借古人之事来抒发个人之怀。唐朝诗人杜甫在《蜀相》中概括诸葛亮的英雄业绩:“ ,两朝开济老臣心。”北宋词人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仰慕周瑜的英姿勃发:“ , ,雄姿英发。”陆游在《书愤》借檀道济来抒发自己的悲愤之情:“塞上长城空自许, 。”南宋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借廉颇抒发自己的烈士暮年之志:“凭谁问: , ?”

8. 行事贵有志,唐朝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这样表明自己坚定不移的志向:“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借记游强调了立志的重要性:“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 。”行事还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荀子在《劝学》中以千里马为喻,强调了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9. 文人写景注重营造意境。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的风光恬适和平:“ ,桃李罗堂前。 , 。狗吠深巷中, 。”唐诗人王勃描写滕王阁景色明丽、水天相接:“ ,秋水共长天一色。”杜牧描写阿房宫迷离优美:“ ,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杜甫描写武侯祠景色萧瑟凄凉:“ , 。”苏轼写赤壁景象壮阔雄浑:“ , ,卷起千堆雪。”

10. 睹自然风物的变化,容易触发文人的人生感慨。李白面对滔滔黄河生发了人生易逝的悲叹“ ,奔流到海不复回”;杜甫面对落叶纷飞感叹“ ,不尽长江滚滚来”;苏轼面对浩浩长江,生发了人生苦短、自我渺小的感慨“寄蜉蝣于天地, ”。

11. 物是人非、今昔对比总能引起人的感怀,李煜有“ ,只是朱颜改”之痛,姜夔有“过春风十里, ”之叹,辛弃疾有“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之感。

三、文学常识填空。

1. 《阿Q正传》出自鲁迅的小说集《 》。

2. 英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墙上的斑点》是 小说的代表作品。

3. 《等待戈多》是法国荒诞派戏剧作家 的作品。

4. 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被誉为拉丁美洲 文学的杰出代表。

5. 李白和 是唐朝诗歌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两座高峰。

6. 奥楚蔑洛夫和别里科夫是 国 主义作家契诃夫的创作的人物形象,他们分别出自《变色龙》和《 》。

7. 《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短篇小说巨匠 的作品。

8. 《陈奂生上城》是 的作品,反映了新时期的农民在物质生活得到改善以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以及追求过程中的喜悦、苦恼和尴尬。

9. 林黛玉、鲁智深、马谡、沙僧分别出自《红楼梦》《 》《 》《西游记》四部古典名著,它们的作者分别是曹雪芹, , , 。

10. 冯梦龙,编写了《喻世明言》、 和《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后人简称为“三言”,是宋、元、明“话本”和“拟话本”的总集。

11. 《灯下漫笔》选自鲁迅先生的杂文集《 》。

12. 《泪珠与珍珠》是台湾作家 的作品。

13. 《道士塔》是 先生的文化散文。

14. 现代散文家郁达夫的《 》描写了北平秋天的清、静、悲凉。

15. 鲁迅先生在《 》一文里揭示了段祺瑞政府对学生的虐杀,并总结了“三一八”惨案的意义和教训。

16. 词有婉约派和豪放派之分,《雨霖铃》的作者柳永是 代表人物,而《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作者 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17. 《米洛斯的维纳斯》和《花未眠》分别是日本散文家 和 的作品。

18. 《我有一个梦想》是美国黑人运动领袖

的作品,《我的呼吁》是 的作品。

19.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 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诗人 创作的青春生命的绝唱,他的四大悲剧是《 》《 》《 》《 》。

20. 美国女诗人狄金森的诗歌《 》以草莓的意象象征了我们追求的美好事物。

21. 老舍因话剧《龙须沟》而获得“ ”

的称号,其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话剧是结构独特被成为“图卷戏”的《 》。

22. 元曲的本色派代表是《窦娥冤》的作者 ,文采派的代表是《 》的作者王实甫。

23. 陈鸿的《长恨歌传》和李朝威的《 》都是比较成熟的唐代传奇。

24. 清代孔尚任的《 》是一部“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戏曲。

申论常用名言警句 第4篇

1、貌言华也,圣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明主者务闻其过,不务闻其善。

2、但得官清吏不横,即是村中歌午时。

3、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

4、谄谀在侧,善议阻塞,则国危矣。

5、乃知国家事,成败固人心。

6、但立直标,终无屈影。

7、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8、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

9、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10、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

11、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

12、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

13、计疑无定事,事疑无成功。

14、大臣法,小臣廉。

15、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

16、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

17、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

18、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申论写作常用名言警句 第5篇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

释: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把生命交付出来,哪能因为有祸就逃避、有福就去迎受呢。

金甄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秋谨)

释:祖国被帝国主义侵占了台湾、辽东半岛,这总要收回来,为了国家的领土完整去牺牲,又岂敢爱惜自己的生命。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释:国的兴盛与衰亡,每一个人都有责任。

治国篇

天下为公。(孙中山)

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1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出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

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

安危篇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释:居安,处于安全的境况。备,事先有准备。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管子•正世》)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魏徽上疏)

释:浚,开浚,疏通。

爱民篇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清·黄宗羲)

释:天下的太平或者混乱,不在于一家的兴盛或衰亡,而是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忧愁或欢乐。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宋·胡宏)释:水因为有源头,所以其流才没有穷尽;树木因为有根,所以生长才没有穷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李世民)

释:水能够托载着船航行,但也能够把船打翻弄沉。

6、为政,通下情为急。(明·薛渲)

释:为官从政的,掌握和了解下面的情况是最为急迫的。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汉·司马迁)释:治理国家的道理,应从让人民富裕开始。、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仲)

释:要使政事有所建树,关键在于顺从民心,政事所以废驰,关键在于没有顺着民心。

民本篇

1、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

释:惟,惟独,只有。邦,国。本,根本。

2、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管子•君臣上》)

释:夫,发语词,无实义。别而听之,分别听信个人之辞。合而听之,全面听取。圣,无所不通。

3、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汉•王符《潜夫论•务本》)释:为wéi,治理。正,使正当。

4、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三国志•吴书•骆统传》)

5、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释:兴行,重德行。

民心篇

1、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三国志•魏书•袁涣传》)

释:安土重zhòng迁,安居于本土,不愿轻易迁动。卒cù,同“猝”,突然。顺,顺其意。逆,背其意。

2、可怀以德,难屈以力。(《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

释:怀,怀柔,感化。

3、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宋•苏辙《新论下》)

释:宽,为政宽大。信,建立威信。任,信服。

用人篇

2、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孟子)

释:尊重贤良,使用能人、英俊豪杰能安排在适当位置上,这样天下的人都会高兴,并且愿意在这样的国家里做事。

3、明主之任人,馋谀不迩乎左右,阿党不治乎本朝。任人之长,不疆其短;任人之工,不疆其拙。(晏婴)释:圣明的君王用人,不让专于谄媚、讨好或说别人坏话的人呆在身边,不让结党营私的人在朝中存在。用人要用其所长,不强行用其所短,让他们去干那些各自擅长的工作,不要强行让他们去干那些不会干的事情。

4、所任者得其人,则国家治、上下和、群臣亲、百姓附;所任非其人,则国家危、上下乘、群臣怨、百姓乱。(《淮南子》)

释:如所任用的人得当,就会使国家安宁、上下和睦、群臣关系融洽、老百姓归附;任用的人不得当,就会国家危难、上下不协调、群臣互相怨恨、老百姓作乱。

5、天下之贤,与天下用之,何必出于己。(明·张居正)

释:天下的贤良人才,给天下来使用,为何非要出来给自己办事呢。

6、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汉·司马迁)释:周文王曾在洗澡时,三次梳理好头发,吃饭时三次停下筷子,起来接待来见他的人,就这样还恐怕失去天下贤良的人才。

7、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宋·刘克庄)

释:并不是人间没有好汉,只是谁能在使用上把标准、规制放宽一些。

8、任之虽重,信之未笃;信之未笃,则人或自疑;人或自疑,则心怀苟且;心怀苟且,则节义不立。(唐·吴兢)释:虽任以重要职责,但却不充分信任他,而信任不充分,就会使人产生疑虑;人生疑虑,就会得过且过;即已得过且过,就不会树立起好的节操义行。

9、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晋·葛洪)

释:使用事物的长处,那么任何东西都不会废弃功用;避开事物的短处,那么世上就没有被废弃的材料。

10、疑则勿用,用则勿疏。(唐·白居易)释:怀疑他就不要用他,既用他就不要冷淡疏远他。

11、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 人,不可以教人。(清·魏源)

释:不知人的短处,不知人的长处,不知人长处中的短处,不知人短处中的长处,这样,就不能够用人,不能够教育人。

12、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明·冯梦龙)释:人不能以貌相好坏来决定取舍,海水不能用斗来计量。

13、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清·谭嗣同)释:骏马能经历艰险,但在田里干活就不如牛;坚固的车子能载拉很重的东西,但渡河就不如船。

14、不可以一时之誉,断其为君子;不可以一时之谤,断其为小人。(明·冯梦龙)释:不能根据一两次人们对某人的称赞,就判断某人为君子;不能根据一时的非议,就判断这个人为小人。

16、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后使之,任事,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孔子)

释:凡提拔平民中人作官,必先对他的德能进行考核。考核完作出结论之后,给以任用。任用后,先交给他一些具体的政事,看他是否具有办事能力,试用合格,再根据才能大小确定其官位;根据官位大小,再给以相应的薪俸。

20、人才难得而易失,人主不可不知之。(清·梁佩兰)

释:人才是难以得到却很容易失去的,作为人主不能不明白这一点。

21、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释:我希望天帝重新振作精神,打破常规多种多样地产生人才。

22、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清·魏源)

释:用人的人,取用人的长处,避开人的短处;教育人的人,成就人的长处,去掉人的短处。

23、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

释:能够得到天下的英才教育他们,是我的第三件乐事。

24、十人树杨,一人拔杨,则无生杨矣。(《战国策》)

释:十个人栽种杨树,一个人去拔杨树,这样就没有活着的杨树了。

25、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宋·胡瑗)

释:导致天下太平安宁全在人才,成就天下人才的全在教育培养。

27、一年之计,莫若树谷;十年之计,莫若树木;终身之计,莫若树人。(管仲)释:一年的计划,没有比上种粮食重要的;十年的计划,没有比种树木重要的;终身长久的计划,没有比培养人更重要的。

诚信篇

1、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2、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4、诚信乃是一种和谐,正如健康、和善与神一样。(毕达哥拉斯)

5、语言犹如枝叶,行为犹如果实。(洪都拉斯)

6、坦白是诚实与勇敢的产物。(马克·吐温)

7、坦诚是最明智的策略.(富兰克林)

8、守信的人是最快乐的,诚实是最天真的。(鲁 迅)

9、诚实者既不怕光明,也不怕黑暗。(高 尔 基)

10、一言而适,可能却敌,一言而得,可以保国。(刘 向)

11、闪光的东西不一定都是金子。(列 宁)

12、当老实人,做老实事,说老实话。(毛 泽 东)

13、诚实是科学家的主要美德。(费尔巴哈)

14、坦白是使人心地轻松的妙药。(西 塞 罗)

15、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鲁 迅)

16、我要求别人诚实,我自己就得诚实。(陀思妥耶夫斯基)

17、失去了真,同时也失去了美。(别林斯基)

18、诚实人说的话,像他的抵押品那样可靠。(塞万提斯)

19、坦白真爽,最能得人心。(巴尔扎克)

20、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泰 戈 尔)

21、诚信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福科)

22、一切的美德都包含在自我信赖里。(爱 默 森)

23、诚实人说的话,像他的抵押品那样可靠。(塞万提斯)

24、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办事。(毛泽东)

25、坦白真爽最得人心。(巴尔扎克)

26、虚假的坦白实在是一个可怕的事情。(巴尔扎克)

27、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泰戈尔)

28、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福科)

道德修身篇

1、德不广不能使人来,量不宏不能使人安。(明·刘基)

释:道德不广大高尚就不能吸引人、凝聚人;气量不宽宏就不能使人们安全、安定。

2、无德而官,则官不足以劝有德;无功而赏,则赏不足以劝有功。(宋·李觏)释:没有道德的人作官,这样的官就不能够教育下属树立道德;对没有功劳的奖赏,这样的奖赏就不能激励人们去立功。

3、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宠,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无大功而受厚禄,三危也。(《淮南子·人间训》)

释:天下有三种情况最危险:一是缺乏道德的人受到过多宠爱,二是才能低下的人占着高位,三是没有大功的人享受丰厚的俸禄。

4、一指之穴,能涸千里之河;一脔之味,能败十世之德。(清·唐甄)

释:一个指头大的漏洞,能流干涸了千里之河;贪婪一片细肉的味道,能败坏人们多年积成的道德。

5、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左传》)释:最上面的是树立道德,其次是建立功绩,再其次是著书立说,这些都是很长时间不会消失的,因此可以称作是不朽的。

6、不诱于誉,不恐于诽。(荀子)释:不被名誉所诱惑,不被诽谤所吓倒。

7、人重官非官重人,德胜才毋才胜德。(明·李廷机)

释:人们敬重官是敬重作官人的品德,而不是官职官位使作官的受人敬重;做人、作官应是德行比才能高,而不应让才胜过德。

16、善誉人者,人誉之;善毁人者,人毁之。(宋·邓牧)释:善于赞誉别人的人,人们也赞誉他;善于抵毁别人的人,人们也抵毁他。

122、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汉·杨雄)释:人必须先要自爱,然后人们才会爱你;人必须先要自敬,然后人们才会敬你。

谦虚篇:

3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屈原

36、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魏徵

37、功有所不全,力有所不任,才有所不足。—— 宋濂

38、短不可护,护短终短;长不可矜,矜则不长。—— 聂大年

39、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苏轼

40、不谦虚的话只能有这个辩解,即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识。—— 富兰克林

41、一切真正的和伟大的东西,都是纯朴而谦逊的。—— 别林斯基

42、有了一些小成绩就不求上进,这完全不符合我的性格。攀登上一个阶梯,这固然很好,只要还有力气,那就意味着必须再继续前进一步。—— 安徒生

创新与实践篇

1、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江泽民)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

3、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陶行知)

4、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陶行知)

11、踩着别人脚步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自己的脚印。(爱因斯坦)

12、创造力是最珍贵的财富,你有这种能力,能够把握生活最佳的时机,缔造伟大的成就。别忘了你是导演、编剧兼演员。

13、创造力是人类最变通的工具,创造机会和创造性问题比比皆是,关键是我们能否学会使用这一工具,能否发现这机会和问题。

14、创造力是可以传递的。纽约州立大学的研究显示,学完一轮创造课程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几乎成倍增长。

15、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

16、新的研究表明,智能包括大量的使普通人也能大显神通的技能。合作与团结篇

1、你的钟声只有在齐鸣时才能听见,在单独鸣响时——只会淹没在那些旧钟的一片响声里。(苏联高尔基)

2、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光,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雷锋)

3、惟有具备强烈的合作精神的人,才能生存,创造文明。(印度 泰戈尔)

4、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雷锋)

5、团结就是力量。

6、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7、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9、众人拾柴火焰高。

10、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11、人心齐,泰山移。

12、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

纳谏篇

3、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汉•王充《论衡•书解篇》)

释:宇,屋檐。失,失误。草野,指民间。经,儒家经典。诸子,诸子百家。

4、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士叛。(黄石公)

5、一分钟一秒种自满,在这一分一秒间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只有接受批评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见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养品。(徐特立)

审时适变篇

1、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淮南子•氾论训》)

释:苟,如果。法,取法。周,合。循,遵循。

2、治事不若治人,治人不若治法,治法不若治时。(宋•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时者国之所以存亡,天下之所最重也。”)

释:治,治理,掌握。不若,不如。时,时机,时势。

廉洁清正篇

1、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汉•桓宽)

释:要想影子正时就把个人仪表搞端正,要叫下属廉洁先要自身廉洁。

2、但立直标,终无曲影。(《旧唐书》)

释:只要立的标杆是直的,就不会照弯曲的影子。

3、大臣法,小臣廉。(明•黄绾)

释:大臣能够遵纪守法,小臣就能廉洁。

4、但得官清吏不横,即是村中歌午时。(宋•陆游)

释:只要使得作官的清正,当吏的不横行霸道,那就可以使人民拥护,就可歌舞升平了。

5、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为非其有。(汉•韩婴)

释:聪明的人不去做并不是没有事做,而是知那事不能做;廉洁的人不去贪占并不是他有财物,而是知道不应去贪占。

6、俭节则昌、淫夫则亡。(墨子)

释:俭朴节约就会昌盛,淫欲放荡就会灭亡。

7、窃人之财,以之为盗,况贪天下之功为己力乎。(孔子)

释:偷窃别人的财物是为盗贼,何况把别人的大功劳贪为自己的呢。

8、存心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持身正大,见吾不拜有何妨。(古楹联)

释:心里存着邪念奸诈,你就是烧香也没一点益处,持身光明正大,见了我不拜又有何妨。(此联的“吾”指神象)

9、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务声华忘政本;养廉唯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养廉隅。(古对联)

释:作官从政要戒贪。贪利固然是贪,贪图名声,沽名钓誉也是贪。切莫致力于图浮华虚名而忘了从政的根本;养廉唯有俭朴。行节俭,严于律己算是俭;只要求别人,只要求百姓勤俭,便不算是俭,还要从对己严,对人宽来保持品行方正而有节操。

17、其身正,无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释:领导者自己持身公正,就能使下属自觉去行动;自己身不正,虽然下令人们也不认真服从。

18、公则生明,廉则生威。(朱舜水)

释:公正了就能明白事理,廉洁了就能产生威信。

为政篇

1、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孔子)

释:作为领导者,是民众的表率。表率作用好,任何事情也会好起来。

2、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汉.贾谊)

释:身居大臣位置的人,应该把使民众的富裕和欢乐当作自己的责任,把民众的贫穷和苦难当成自己的罪过。

3、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荀子)

释:大事不能做,小事又不去做,这是败坏国家和毁灭个人的道路。

4、乃知国家事,成败固人心。(宋.王禹戎)释:要知道国家的事情,成败都在于人心的背向。

5、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宋.范仲淹)

释:政令畅通,人民团结和睦,各种困难就都克服。

6、位在十人之上者,必处十人之下;位在百人之上者,必处百人之下;位在天下人之上者,必处天下人之下。(清.唐甄)

释:所处的职位在十人之上的人,必须把自己放在十人之下,职位在百人之上,必须把自己放在百人之下,职位在天下人之上的人,必须把自己放在天下人之下。

7、水浊无掉尾之鱼,土确无葳蕤之木,政烦无逸乐之民。(北齐.刘昼)释:水浑浊了就没有再往回游的鱼儿,土地瘠薄了就生长不出枝叶茂盛的树木,政令烦乱了就不会有安逸快乐的民众。

8、为上能自爱,群属必畏钳。(清.康熙)

释:作为上级的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他的所有部属就必然服从他的管理,执行他的指令。

9、尊贤使能,信忠纳谏,所以为安也!(汉.王符)

释:尊重贤良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相信忠诚的人,听得进别人的不同意见,这样才能保持安定。

严格执法篇

1、出政施教,赏善罚暴。(墨子)

释:出任政事和实施教育,就要奖赏善良和惩罚暴虐。

2、邪正者治乱之本,赏罚者治乱之具。(宋·林逋)

释:邪恶和正直是决定太平或混乱的根本,赏和罚是保证太平消除祸乱的工具。

3、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明·张居正)

释:天下的事情,立法并不难,难的是立了法必须执行;听别人的意见建议并不难,难的是听了后能去照着做。

4、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

释:掌管执行法规的人坚强,就能使国家强盛;掌管执行法规的人软弱,就会使国家衰弱。

6、无功不赏,无罪不罚。(荀子)

释:没有功劳就不进行奖赏,立了功的就要奖赏,没有罪过就不进行惩罚,犯了罪的就要惩罚。

7、巨壑虽深,兽知所避;烈火至猛,人无蹈死。(宋·苏舜钦)

释:大沟壑虽深,野兽能知道躲避开;大火虽非常猛烈,人没有踩上烧死的。

9、赏善而不罚恶则乱,罚恶而不赏善亦乱。(唐·元结)

释:只奖赏善良的而不惩罚作恶的就会出乱子,只惩罚作恶的而不奖赏善良的也 会出乱子。

10、赏无度则费而无恩,罚无度则戮而无威。(孙武)

释:赏赐没有一定限度就会费了财物而不能使人感恩,惩罚没有限度就会虽杀人也不能树立威严。

11、善为政者,刑先于贵,后于贱;重于贵,轻于贱;密于贵,疏于贱;决于贵,假于贱。(清·唐甄)

释:善于为官从政的人,在进行刑罚时,先制裁地位高的,后制裁地位低的;对地位高的从重,对地位低的从轻;对地位高的紧密,对地位低的稀疏,对地位高的认真坚决,对地位低的宽容。

13、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韩非子)

释:家里有永久的产业,虽遇到饥荒也不会挨饿;国家有永久的法规,虽遇到危险也不会混乱。

14、不为重宝亏其命,故曰令贵于宝;不为爱人而枉其法,故曰法爱于人。((管仲)

释:不因为贵重的宝物而歪曲使命和命令,所以说命令比宝物还贵重;不因为自己所爱的人而弯曲国家的法律,所以说法律比人要可爱。

16、罚必施于有过,赏必加于有功。(北齐·刘昼)

释:惩罚必须实施到有过错的人身上,奖赏必须给予有功绩的人。

17、赏不当功,则不如无赏;罚不当罪,则不如无罚。(宋·张孝祥)

19、言多变则不信,令频改则不从。(宋·欧阳修)

申论常用名言名句

申论常用名言名句(精选5篇)申论常用名言名句 第1篇名言佳句大全:1000句申论作文常用经典名言名句汇总(十八)在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过程...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