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水污染的危害范文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09-231

水污染的危害范文(精选8篇)

水污染的危害 第1篇

水污染是指水体受到某些外来物质的介入, 改变了水的化学、物理等方面的特征, 从而影响人类的正常使用。随着我国农业、工业化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 在推动我国经济水平提升的同时, 城市水污染治理形势也日益严峻, 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理, 将会给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只有认识到地下水污染现状, 加强对城市地下水污染的治理, 才能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真正确保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地下水资源污染所带来的危害

2.1 对人体的危害

人的一切活动均离不开水。我们人体每天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 而在此过程中会把水中的各种元素通过消化道带入人体的各个部位, 如果长期引用变质水源的话, 必然会导致体质出现异样, 抵抗力下降, 引发各种疾病。相关调查显示, 我国70%的疾病都是由于饮用水的水质不过关所引起。如果水中含有有害物质, 那么对人体的危害就会更大。下列将水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主要分为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 传染病。水体受到病原体微生物的污染, 将会引发各种各样的传染病。比如人们如果饮用被细菌或者寄生虫污染过的水, 很可能会引起甲型肝炎、痢疾、肠胃炎等炎症, 严重的甚至会危害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并且每年死于水污染传染病的人数数以万计, 可见水污染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是非常大的。

(2) 中毒现象。水体受工业重金属以及其他的无机物的污染, 就会引起中毒。之前水污染的主要源头是生物污染。现在随着工业的发展, 使得水污染的现象不断加重, 而且逐渐演变成了化学污染。当饮用水源受到重金属污染时, 会严重损害到人体的骨骼、肝、肾, 引发人体慢性中毒等。特别是对婴幼儿而言更加危险, 它会使幼儿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严重时甚至致癌。

(3) 有机物污染。目前大部分有机化学药品都具有毒性, 而且被有机化学药品污染的水是很难得到净化的。水污染直接影响饮用水源的水质, 当饮用水源被有机物污染时, 容易导致肠道线虫、腹泻以及恶性肿瘤等。如果人体摄入含有超标的亚硝酸盐及硝酸盐等物质的污染水, 会引发人体高铁血蛋白症, 甚至是死亡。因此有机物污染对人类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2.2 工农业方面的危害

工业生产过程中如果应用被污染的地下水, 很容易腐蚀生产机械设备, 影响设备的正常生产使用, 缩短产品使用寿命。在农业生产中, 如果化肥、农药等残留物随降雨、农业灌溉渗入土壤中, 将会导致污染地下水, 降低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此外农业生产灌溉使用了被污染的水资源, 会使土壤结构发生变化, 降低农作物抗病、耐热、耐寒能力, 不利于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最终影响到农业产量。

2.3 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水污染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被投入到河流或者湖泊后, 超出了水体本身的精化能力, 再加上过量的氮磷, 促进了水质藻类的生长, 就会导致水质的溶解氧下降。溶解氧不仅是水中生物生存的基础, 更是促进污染物讲解的关键物质。溶解氧如果降低就会导致水中的大量生物出现死亡的现象。水体发臭, 破坏了河流的水生生态平衡, 而且还会间接的影响到周围空气的质量。

3 水污染的治理措施

3.1 案例分析

广东某市属珠江水系, 北部以流溪河、增江、白坭河等山区河流为主, 南部则为西江、北江、东江交汇的珠江三角洲河网地区, 境内河流纵横, 水量丰沛。但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城市用水量不断加大, 水污染日益严重。据统计, 该市每天有近100万t的工业废水排入珠江, 废水中含有多环芳烃系列及苯环、挥发酚等系列及可助癌致癌物质, 含有对人体危害严重的汞、福、铅、砷、铜、六价铬等重金属化合物。市内有14条河涌流入珠江, 相关数据表明, 这些河涌向珠江注入的城市污水高达100万t以上, 污水内含有多种有机污染物质, 很容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且污水排放量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该市水体环境另一主要污染源来自于市郊的养殖业, 尤其养猪业, 日污水总量排放高达500万t, 导致水体磷BOD、氮超标。除此之外, 行船污染物, 农业化肥、农药遗留废水也从四面八方向珠江汇入, 今日的珠江已经负荷深重, 面临着更为严重的污染。珠江水的溶解氧浓度下降到了3.2mg/L, 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砷化物等出现超标现象。珠江水质的恶化已严重影响芳村、河南、石溪、员村、黄埔等自来水厂的供水, 有时甚至波及到某最大的日产100万t的西村水厂。多年的污染使得珠江及其附属的河涌一度成为臭江、黑江。毫无疑问, 珠江水被加重污染将会阻碍某市经济的持续发展, 影响某市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进程。因此, 必须及时采取果断措施, 从某市的实际情况出发, 综合整治珠江水污染。

3.2 水污染的治理方法

鉴于我国目前的水体质量以及上述实例分析, 对于防治、治理水污染, 我们应从几个方面入手:

3.2.1 完善水资源环境管理

在深入贯彻执行已颁布的各项水污染治理法律基础上, 建立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为水环境的保护提供完备的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 做到有法可依, 执法必严。并建立起水资源环境保护的综合协调机制, 对重要的水源进行保护区划分, 从而使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制度上得到根本保证。加大惩罚力度。虽然我国制定的水污染防治法对水污染的保护和防治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但还存在着一些水污染问题没有解决, 重大型污染事件时有发生。针对水污染的这些情况, 政府部门应该及时的对水污染这一块加强监管力度, 关闭那些污染重, 治污代价高的企业, 对违规排放废水的企业要依法取缔。水污染管理综合整治如图1所示。

3.2.2 加强对水污染源的控制

加强对水污染状况的勘察, 并将其合理划分为一般保护区、防控区与治理区。加大对重点污染行业的监管力度, 切断矿井、废弃钻井等污染途径, 依法取缔渗坑、渗井等地下水污染源。严厉打击地下采矿活动、地下勘探、工程设施污染地下水, 严格防控污水灌溉及土壤污染而造成对地下水的污染。

3.2.3 调整产业结构

位于市区水厂取水点附近的污染型企业必须有计划地迁移到工业区, 便于废水集中处理, 或者通过改变产品结构降低废水的排放量。对一些资源利用效益不高、经济效益不好、环境效益差的产业、行业、企业应坚持实施“关、停、并、转”的措施。对资源利用效益高、经济效益好, 环境效益亦有利的产业、行业、企业坚决给予支持和扶植, 鼓励其发展;对资源利用效益高、经济效益较好或出口创汇, 但生产过程中排出一定的废水污染物的产业、行业、企业, 则给予相应的环境治理投资, 扶植其发展。

3.2.4 加强水污染实用技术的研究

对于已经受到污染的水资源, 应依据其污染的主要原因、污染途径, 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 降化已被污染水资源中的有害物质。现阶段常用的水污染修复技术有电化学动力修复技术、抽出处理修复技术、渗透性反应屏修复技术、原位处理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水动力控制修复技术、有机粘土修复技术等, 这些方法在使用方面仍有很多的不足, 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究, 并开发新技术, 提升污水转化效率。

3.2.5 加强地下水保护的宣传教育

对于水污染的防止治理工作一直是我国关注的问题。这个大工程不仅和国家的政策有关, 还与我们每一个公民的利益密切相关。应当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刊等传播媒介, 加强资源保护的宣传, 提高全社会对于城市水污染危害的认识。开展多形式的科普教育与舆论宣传, 使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到水资源保护工作去, 帮助民众树立节水和环境保护的观念。

4 污水的处理

随着城市人口的剧增以及居民生活水的提高, 城市的生活污水排放量也逐年增加, 我们只要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排放, 循环利用污水, 才能解决好城市的生活污水问题。针对目前污水处理厂的布局并不合理, 输送污水的管道建设进度较慢, 污水处理厂无法正常运作的问题。我们应从新调整城市污水处理的规划布局, 在城市周边合理地建设一些小型的污水处理厂, 以应对周边地区的污水处理工作。这些处理厂可以建设在居民较为集中的小区附近, 方便及时处理污水。在一定程度上也达到了污水的再生利用, 节约了污水治理成本。

对于农村水污染的治理, 应遵循以防为主, 按流域或区域综合治理的原则。结合农村当地经济状况以及积水水平等因素, 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成本较低的污水处理措施, 如建立水塘系统氧化塘、芦苇塘等。农村如果只重视末端治理, 很难达到改善水污染的状况, 发展生态农业才是可持续的长远之计。

对于工业废水, 应改进生产的工艺, 尽量采取循环使用的方法, 以减少废水的排放量。此外还要有计划的治理废水, 从源头上控制工业废水, 减少其对水体的污染, 工业生产行业应当调整产业布局,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改进生产工艺, 应用水循环系统, 减少甚至不排放废水。其次, 尽可能的使用清洁型原料, 工业废水只有经过处理, 并检验达标后才能排放, 从源头上对工业废水污染进行控制。

5 结束语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 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一个必然要素。因此, 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尤其当前在生活节奏较为紧张的情况下, 更要增强对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意识, 重视提高生活环境的质量, 节约用水, 还要从技术、法律和经济等较多种途径与手段来对水污染实施严格控制, 最终有效地提高生活质量。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水资源的巨大消耗, 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作为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水资源遭到污染不仅会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 危害人体健康, 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也有着很大的不利影响。本文从我国水污染的现状入手, 就水污染带来的危害进行深入分析, 并提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以期能为水污染治理贡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水污染,危害,治理措施

参考文献

[1]张怡宁.水污染途径与防治措施探讨[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2]华鑫.浅谈我国水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J].贵州科学, 2014.

水污染的原因及危害 第2篇

水体污染影响工业生产、增大设备腐蚀、影响产品质量,甚至使生产不能进行下去。水的污染,又影响人民生活,破坏生态,直接危害人的健康,损害很大。

(1)危害人的健康水污染后,通过饮水或食物链,污染物进入人体,使人急性或慢性中毒。砷、铬、铵类、b苯并(a)芘等,还可诱发癌症。被寄生虫、病毒或其它致病菌污染的水,会引起多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重金属污染的水,对人的健康均有危害。被镉污染的水、食物,人饮食后,会造成肾、骨骼病变,摄入硫酸镉20毫克,就会造成死亡。铅造成的中毒,引起贫血,神经错乱。六价铬有很大毒性,引起皮肤溃疡,还有致癌作用。饮用含砷的水,会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砷使许多酶受到抑制或失去活性,造成机体代谢障碍,皮肤角质化,引发皮肤癌。有机磷农药会造成神经中毒,有机氯农药会在脂肪中蓄积,对人和动物的内分泌、免疫功能、生殖机能均造成危害。稠环芳烃多数具有致癌作用。氰化物也是剧毒物质,进入血液后,与细胞的色素氧化酶结合,使呼吸中断,造成呼吸衰竭窒息死亡。我们知道,世界上80%的疾病与水有关。伤寒、霍乱、胃肠炎、痢疾、传染性肝类是人类五大疾病,均由水的不洁引起。

(2)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水质污染后,工业用水必须投入更多的处理费用,造成资源、能源的浪费,食品工业用水要求更为严格,水质不合格,会使生产停顿。这也是工业企业效益不高,质量不好的因素。农业使用污水,使作物减产,品质降低,甚至使人畜受害,大片农田遭受污染,降低土壤质量。海洋污染的后果也十分严重,如石油污染,造成海鸟和海洋生物死亡。

如何减少食品污染的危害 第3篇

有人会说,“我买成品或半成品自己再加热可以吗?比如熟肉制品。”专家建议尽量少买或不买,因为这类食品要加发色剂——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如果加的过量会发生亚硝盐中毒;如果不法分子将它添加到腐败变质的肉中,就会形成强致癌物——亚硝胺。尤其是无证摊贩常用重味如麻、辣、咸等掩盖其腐败变质问题,因此一定要小心。也因此建议大家买回新鲜的食物自己烹制,这样安全些。

尽量减少食品的烹饪及加工环节的污染

1.烹饪方法越简单越好,烹饪食物的最好方法是蒸、煮、炖或是凉拌,能生吃则生吃。因为这样既能保留更多的营养物质,也不会产生有害物质;也可减少用油、用盐,减少因油煎/油炸/烧烤/烟熏等过程产生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另外,采用煮、蒸、炖或凉拌等方法既可减少空气污染,又可减少食品污染;既可减少营养素损失,又可节能减排。

2.家庭烹饪的各个环节要注意卫生,在防止化学污染的同时,要防止微生物污染。厨房所用砧板、刀具、抹布等要生熟食品分开使用,防止交叉污染引起食物中毒。所用厨具要经常消毒,切记勿使用化学洗涤剂,可用肥皂、碱水或煮沸消毒。

凉拌或生吃食品时,要注意食品处理过程中的卫生,防止因微生物污染而导致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3.家庭自制食品的卫生。家庭自制食品如腌制食品、熏制食品、卤制食品等,首先应保证食品原料的新鲜与卫生;在制作这类食品时,可以向食品中添加一些天然的抗氧化物质、香料等,如生姜、花椒、八角茴香等,不仅可以为食品增香,还可以防腐杀菌,延长食物的食用期限。

增加膳食中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新鲜的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及天然抗氧化、抗癌成分,对健康十分有利。虽然不排除果蔬里含有一定的农药和化学制剂,但是通过用水充分的清洗、浸泡等方法还是可以减轻毒害的。需要强调的是,果蔬一定要新鲜,否则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

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都含有一定量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经过一段时间的存放,水分蒸发后使其变干,在微生物作用下,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若蔬菜、水果的表皮组织已经破损、溃烂,微生物较易侵入,使蔬菜、水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增高,因此购买蔬果要注意表皮及外观的完整性。干枯和变质的蔬菜和水果,无论人或畜食用后均可发生亚硝酸盐中毒。不仅如此,若食物因变质含有胺类物质,则会产生强致癌物——亚硝胺,对人体产生潜在的危害。

另外,在挑选新鲜蔬菜时,也别买那些不断洒水的,虽然看上去水嫩嫩的,但因为水分在被蔬菜吸收的同时,其表面的农药、化肥等成分也再一次被吸收进去,即使清洗也难以洗净,因此,购买蔬菜时一定要注意。

吃水果时,能削皮者应尽量削皮食用。虽然削皮对营养素有一定损失,但能保证安全。

不吃发霉及变质食品

1.发霉的食品特别是粮油及其制品,如花生、玉米、大豆、向日葵、棉籽等含油份较高的的籽料及其制品以及大米,最容易受到黄曲霉及其他产毒霉菌的污染。除此之外,还有报道红薯、胡桃、杏仁、榛子、干鱼以及家庭自制的发酵食品受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黄曲霉毒素是一类毒性很强的致癌物,其中以黄曲霉毒素B1毒性最强,对人体的急性毒性为氰化钾(剧毒物)的10倍,也有明显的慢性毒性和致癌性。特别是高温、高湿的季节,食品容易被黄曲霉毒素所污染,食品一旦被这类毒素污染,去毒十分艰难。因此,发霉食品是不可吃的。有些食品虽然肉眼看不出霉变,但实际上已经发霉,因此,在货架上购物时看好商标日期(如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非常重要,切不可大意。

预防食品霉变的措施:

防霉:家庭要注意将食物合理保藏在干燥通风处或冷藏。

去毒:①加水搓洗、加减或用高压锅煮饭,适用于家庭受污染的大米去毒;②挑检霉粒法:适用于花生、玉米,如果花生、玉米有破损、霉变、起皱等将其拣出,去毒效果较好;③紫外线照射去毒效果也很好。

2.谨防霉变甘蔗和霉变红薯中毒,特别是春季容易发生中毒事件。

霉变甘蔗中毒:霉变甘蔗质地较软,瓤部外观色泽比正常甘蔗深,一般呈浅棕色,闻之有霉味。霉变甘蔗中有一种具有很强神经毒物质,主要损害中枢神经。一旦发生中毒,应尽快到医院对症治疗及支持疗法。预防措施:保存甘蔗要注意通风、散热,储存期不可过长;不成熟的甘蔗易变质;不吃霉变甘蔗。

霉变红薯中毒:受到黑斑病感染的红薯其表皮有褐色或黑色斑点,或干瘪多凹,薯心发硬、味苦;被黑斑病感染的红薯,无论采取何种烹饪方法都难以将毒素破坏,因此无论生吃还是熟吃都会引起中毒。

一旦发生中毒应到医院采取对症治疗;治疗时注意保护肝肾功能。

预防措施:①红薯储存应保持干燥,防止霉变;②购买时要注意薯皮的完整;③不吃霉变质、发硬、苦味的红薯及霉变的薯干。

镉污染对人体危害的初探 第4篇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 镉被广泛应用于化工业、电子业和核工业等领域, 在给人们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如在靠近工业的沿海岸地区, 镉的含量可高于平均浓度的30-40倍, 如果将这些污染地都种植作物, 那么所有作物的镉含量将增加0.9%[1]。镉的严重超标不仅对环境造成了影响, 更使人体健康面临巨大考验, 如十大公害之一的“骨痛病”就是镉对人体的污染引起的。因此, 镉污染及对人体的危害引起了世界各国相关学者的广泛关注。

1 镉污染的来源

1.1 大气污染

由于镉在自然界中多以锌、锰、铜等有色矿共存, 所以工业中锌、锰、铜等有色金属的冶炼、煅烧以及矿石的烧结是大气镉的主要来源, 其次, 还有一些来自含镉废弃物的处理, 包括废钢铁的熔炼, 从汽车散热器中回收的铜, 塑料制品的焚化。Hunt[2]等人在对美国77个城市降尘含镉量调查时发现, 住宅区含镉量为0.040mg/m2/月;商业区含量0.063mg/m2/月;工业区含量0.070mg/m2/月, 其中商业区和工业区的镉含量明显高于住宅区, 在人口密集的工商业地区因镉含量超标死亡的人越来越多, 据调查, 美国28个城市中高血压的死亡率与空气中镉的含量密切相关。

1.2 水体污染

镉在水体方面的污染也较为严重。据有关资料表明, 硫铁矿石制取硫酸和磷矿石制取磷肥时排出的废水中含镉较高, 每升废水中镉的含量可达数十至数百微克。此外, 大气中的铅锌矿以及其它有色金属的冶炼、燃烧、塑料制品的焚烧所形成的镉颗粒也可能进入水中污染水源, 研究发现, 若水源中镉的含量达到0.57-3.88mg/L时, 下游水体中的鱼类就会受到严重污染, 如水中氯化镉的含量为0.001mg/L时, 就可使鲤鱼在8-18小时内死亡。另外, 用镉作原料的触媒、颜料、塑料稳定剂、合成橡胶硫化剂、杀菌剂等排放的镉也可能对水体造成污染, 导致饮用水中镉含量显著增加。

1.3 土壤污染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所以土壤的污染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重金属镉由于具有不易迁移, 活性小, 毒性大的特性, 因而对土壤的污染不容易被分解掉。如果长期给土壤施用含镉的肥料, 那么将会给全球带来66000kg的镉。另外, 经研究证实, 当土壤中可溶态的镉含量为0.43mg/kg时, 水稻减产10%;当含量为8.1mg/kg时, 水稻减产达到25%。土壤污染不仅使作物产量降低, 而且还能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对镉污染较为严重的水稻产区调查时发现, 土壤的镉含量可高达50mg/kg, 而食用这种稻米的人大部分都患有疼痛病。

2 镉对人体的危害

2.1 对肾脏的影响

吸收的镉主要通过肾脏经尿排出, 当环境的镉长期暴露时, 机体内最先出现的是尿镉的增加, 研究资料显示, 当尿中镉含量>2.5-5ug/g时, 肾小管和肾功能的损伤都会有所变化。随着尿中镉含量的增多, 肾皮质中尿蛋白和UNAG的不断升高, 导致肾胞浆中总钙和非蛋白结合钙明显升高, 说明镉对肾损伤时, 细胞钙稳态受到了破坏, 使肾功能发生异常, 进而影响尿锌和镁排泄的增加。镉对肾脏的损害不仅表现在尿蛋白和UNAG的升高, 而且还与MT的结合有关, 有人认为当镉与MT结合后对肾脏功能产生的影响会比不与结合时损害大, 而刘杰[3]等在用删除了MT的转基因动物慢性感染镉时发现, 镉在不与MT结合时就能直接对肾脏造成损伤, 而且比起结合时更严重。

2.2 对骨骼的影响

镉对组织的毒害作用是通过镉和钙竞争与钙调素 (Ca M) 结合, 干扰钙与Ca M结合时所调控的生理生化体系, 使Ca2+-ATP酶和磷酸二酯酶活性受到抑制, 影响细胞骨架, 刺激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致使血压升高。十大公害病之一的“疼痛病”就是镉通过上述机制导致的, 当以居住在镉污染20年以上的居民为调查对象时发现, 该人群的前臂骨密度 (BMD) 随着尿镉 (UCD) 含量的增加而下降, 而且镉污染区居民在脱离镉污染环境20年后, 体内镉含量仍然处于较高水平, 这样, 下来的镉就加速了骨脱钙, 致使骨密度下降, 引发骨质疏松。

2.3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是人体的防卫细胞, 当其受到镉损害时, 免疫系统将受到危害。曹友军[4]等的研究结果表明:镉含量在25umol/L时可引起自然杀伤细胞 (NK) 活性降低, 且有明显的反应剂量关系。此外, 研究表明:镉能抑制体外培养的人体T、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存活能力。且伴随着镉摄入量的升高, 镉对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 的MT基础表达和诱导表达都增高, 如镉可诱发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 (SCE) 频率的增加。另外, 镉在HL-7702细胞生长中还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 并且镉能引起HL-7702细胞在S期发生阻滞, 甚至能导致细胞凋亡。

2.4 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镉除了对免疫系统有影响外, 还能对生殖系统构成一定的危害。杨建明等研究结果表明:工人在接触镉后体内的精浆果糖和精浆转铁蛋白均有所下降, 其中精浆转铁蛋白含量随着工人接触镉时间的延长有显著降低, 且二者的含量与精子畸形率呈负相关, 说明镉对接触工人的附性腺和睾丸细胞的分泌功能有一定的影响。闫平等人报道, 镉对雌性哺乳动物的生殖系统具有明显的毒作用, 如果长期食用高镉食物, 可诱发妊娠、授乳、内分泌的失调、老化及营养不良、缺钙等。镉不仅对人体生殖系统有影响, 而且对动物的也存在危害。据有关数据显示:大剂量的镉 (氯化镉含量为14mg/kg) 就可对小鼠生精上皮精原细胞造成不可逆损害, 例如, 可以使曲细精管中的大部分细胞变性、坏死。

2.5 其他

镉影响的器官和系统不仅仅只有肾脏、骨骼、免疫系统、生殖系统、酶系统, 还对其他方面有危害, 研究证明:镉中毒患者有时会伴有牙齿颈部黄斑、嗅觉减退或丧失、鼻粘膜溃疡和萎缩、食欲减退、恶心, 更有甚者会出现肝功能轻度异常、体重减轻和高血压。长期接触镉的人, 肺癌发病率增高。此外, 镉还能抑制活性维生素D3的氧传递, 使血液铜蓝蛋白活性降低及血清铁贮量减少。

总之, 镉进入人体后, 通过血液传输至全身, 主要蓄积与肾、肝脏中;其次蓄积与甲状腺、脾和胰等器官中, 但当镉急性中毒时, 其死亡的原因并不是肝、肾损害, 而是心功能衰竭导致的。

参考文献

[1]催力拓, 耿世刚, 李志伟.我国农田土壤镉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06, 4 (16) :52-68.

[2]HUNT W F.Review on the toxicological effect and the mechanism of cadmium to human health[J].Health university of missouri, 1971, 4 (12) :12-23.

[3]刘杰.用转基因动物研究金属硫蛋白对镉毒性的作用[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1998, 16 (1) :57-60.

空气污染的危害 第5篇

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疾病与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粘膜组织受到刺激而患病。

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很高时,会造成急性污染中毒,或使病状恶化,甚至在几天内夺去几千人的生命。

其实,即使大气中污染物浓度不高,但人体成年累月呼吸这种污染了的.空气,也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及肺癌等疾病。

对植物的危害

大气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对植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当污染物浓度很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急性危害,使植物叶表面产生伤斑,或者直接使叶枯萎脱落。

当污染物浓度不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慢性危害,使植物叶片褪绿,或者表面上看不见什么危害症状,但植物的生理机能已受到了影响,造成植物产量下降,品质变坏。

影响气候

大气污染物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①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

从工厂、发电站、汽车、家庭取暖设备向大气中排放的超多烟尘微粒,使空气变得十分浑浊,遮挡了阳光,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减少。

据观测统计,在大工业城市烟雾不散的日子里,太阳光直接照射到地面的量比没有烟雾的日子减少近40%。大气污染严重的城市,天天如此,就会导致人和动植物因缺乏阳光而生长发育不好。

②增加大气降水量

从大工业城市排出来的微粒,其中有很多具有水气凝结核的作用。因此,当大气中有其他一些降水条件与之配合的时候,就会出现降水天气。在大工业城市的下风地区,降水量更多。

③下酸雨

有时候,从天空落下的雨水中内含硫酸。这种酸雨是大气中的污染物二氧化硫经过氧化构成硫酸,随自然界的降水下落构成的。

硫酸雨能使大片森林和农作物毁坏,能使纸品、纺织品、皮革制品等腐蚀破碎,能使金属的防锈涂料变质而降低保护作用,还会腐蚀污染建筑物。

在大工业城市上空,由于有超多废热排放到空中,因此,近地面空气的温度比四周郊区要高一些。这种现象在气象学中称作“热岛效应”。

白色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第6篇

关键词:白色污染;危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1-189-01

伴随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生活正向便利化发展。为了顺应这种需求,一次性泡沫塑料饭盒、塑料袋、筷子、水杯等方便人们生活的包装材料应运而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因此被频繁使用。但这些包装材料在使用后被随手丢弃造成的"白色污染"成为极大的环境问题。

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城市塑料的消耗量、废弃量十分惊人。旅游区、水体和道路旁散落的废旧塑料包装物,以及挂在树枝上的废旧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城市、风景点的整体美感,破坏市容、景观,由此造成”视觉污染“。这是最明显、最令人头痛、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污染问题,而对于废旧塑料包装物长期的、深层次的“潜在危害”,大多数人还缺乏认识。

一、占地过多,破坏土壤结构

堆放在城市郊区的垃圾,侵占了大量农田。另外,填埋作业是目前处理城市垃圾的一个主要方法。由于塑料膜密度小、体积大,它可以很快填满场地,降低填埋场地处理垃圾的能力,并且塑料不能被微生物分解,埋在土里经久不烂,农田里的废地膜、塑料袋长期残留在田中,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阻碍水分的流动,从而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的减产。若牲畜吃了塑料膜,会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二、焚烧废弃塑料会产生有毒气体,对大气造成污染

焚烧是目前处理城市垃圾的一种常用方式。若把废塑料直接进行焚烧处理,将给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焚烧时,不但产生大量黑焑,还会产生毒性最大的一类物质:二恶英。二恶英进入土壤中,至少需15个月才能逐渐分解,它会危害植物及农作物;二恶英对动物的肝脏及脑有严重的损害作用。

三、污染水体

垃圾中的有害成份易经雨水冲入地面水体,在垃圾堆放或填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同时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源。垃圾直接弃入河流、湖泊或海洋,则会引起更严重的污染。如果动物误食了,不仅会伤及健康,甚至会死亡。海洋中的塑料垃圾缠绕在海轮的螺旋浆上,而酿成海难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四、白色垃圾和其它的废弃物一起丢弃时,可能成为好多有害生物的巢穴。

它们能为老鼠、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产生很多的细菌是传染疾病的根源。

五、对人造成生命危害

塑料制品本无毒害物质,但它的回收再利用的设备不够完善,工艺简陋,而且许多厂家无合法营业执照,导致再生产的塑料制品在温度达到65℃时,毒害物质就会析出并且渗入到食品中,则会对肝脏、肾脏等人体重要部位造成危害。

马卡连柯说过这样一句话:“任何一种不利于公共的行为,都是自杀的行为,它对社会有害,也就是对自己有害。”现在我们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不就是图自己一时方便吗?如果我们现在不采取行动,那么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以及我们的生命将会受到极大的威胁。所以,我们应该及时的防治白色污染!

1、大力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防治“白色污染”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行业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和全体公民的积极参与。充分利用人们经常使用的媒体网络、广告、报纸等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白色污染”危害的认识,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教育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愤。在自身严格遵守环保法规的同时,积极制止身边的不良行为。联合起来打这场“白色污染”仗。

2、尽快制定颁布国家防治“白色污染”的有关法规,明确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回收利用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义务和法律责任。

应对塑料包装物的生产、经营、消费等各个环节,分别制定具体的控制措施和引导政策,控制不易回收利用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产生量,鼓励提高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回收利用率。

3、回收废塑料并使之资源化是解决白色污染的根本途径

塑料的优点就在于可以很方便地反复回收使用。废塑料回收后,进行分类、清洗后再通过加热熔融,即可重新成为制品。

4、采用可降解塑料

研究开发降解塑料。降解塑料具有与普通塑料同样的使用功能,但在完成其使用功能而被废弃后,其化学结构可以在某些条件下发生变化,使高分子分解成分子量较小的分子,最后,被自然环境所同化。

我认为减少白色污染的关键在于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习惯,只要我们大家行动起来一起努力,积极相应号召,不使用塑料袋,改用温馨可爱、结实耐用可长期使用的布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白色污染”将从我们身边消失。我们将会拥有一个美丽、可爱、温馨的家园!

水污染危害与防治方法研究 第7篇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 工业生产、农业发展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日益增加着对水资源的需求, 同时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排污量也不断增加, 不断加剧着我国水资源的污染, 破坏了我国整个水系统的生态平衡。

当前, 我国水污染现状不容乐观, 表现为污染面积广、污染影响大、污染时间长等特点, 虽然近年来党和国家不断提升对水污染的重视和改善水质的举措, 为水污染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帮助, 但是整体水污染形式仍然严峻。

首先, 我国河湖水质较差。根据公开出版的相关调查数据, 截至2013年底, 我国主要河流、湖泊等自然水体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水质差甚至水污染严重等问题。V类及劣V类水体的比重在整体自然水体中占到20%的比重, 这说明我国治理河流湖泊水污染的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其次, 饮用水状况不佳。水是人类日常生活的须臾不可缺少的必要物质, 饮用水的水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当前我国不符合饮用水国家卫生标准的饮用水占到了70%的比重。特别是作为主要饮用水来源的地下水近年来由于地表沉降、土壤污染等问题越来越呈现出令人堪忧的现状。在我国公开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中, 超过40%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水质较差。

2 水污染的主要危害

2.1 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水质安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直接且显著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的相关调查, 在人类所患的所有疾病中, 有约80%的疾病与水污染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其中值得注意的有, 长期饮用被污染水体的个体在癌症发病率上超过饮用清洁水的个体61.5%;全世界超过50%的儿童死亡病例与饮用污染水有关;霍乱、痢疾等由水质量差或水污染造成的疾病每年约造成500万人死亡。我国最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对于饮用水的安全需求非常突出, 然而在我国的饮用水中却被检测到包含了超过2000种有害物质, 其中由100多种有害物质可能通过饮用水给人体带来癌症、畸形、突变等严重危害。因此, 水污染对于人类社会的首要危害便是对人体健康所产生的严重影响。

2.2 严重危害工农业生产

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农业生产均需要大量的清洁水, 特别是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 农业是我国第一产业, 工业是我国第二产业, 因此, 工农业的生产直接关系国计民生。水资源的污染造成水质低劣, 给农业生产出的食物带来质量隐患, 给工业生产的食品、医药等产品带来毁灭性的影响。此外, 水污染会加剧水硬化, 造成有毒污染物的增加, 破坏工业生产设备特别是锅炉、管道等设备, 给工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在农业生产中需要大量清洁水进行农田灌溉, 而一旦水中PH值过高就可能给土壤带来板结等问题, 影响农作物生长, 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影响。

2.3 严重危害生态环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生态建设的和谐统一, 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然而由于水污染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 由此带来水中藻类大量生长, 造成水体缺氧, 严重危害水生物生长环境, 甚至会打破原有的平衡生态链。此外, 大量污水排入江河湖海等自然水体中还会加剧水质退化、衰老等问题, 给自然水体带来毁灭性打击。近年来包括河北白洋淀、江苏无锡太湖、云南昆明滇池等在内的著名水体均出现了大面积的水质污染问题, 给附近居民的饮用水及当地的工农业生产用水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这些都为我国水污染防治敲响了警钟, 不断提醒着人们水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危害。

3 水污染防治办法

3.1 提高全民水资源环保意识

水污染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因此防治水污染首先就要从提升全民的水资源环保意识入手,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 提升每一名公民的水资源环保意识。充分认识到每个人都是水污染的原因之一, 同时每个人都在承受着水污染的危害, 因此, 每个人都承担着水污染防治的职责。通过加强宣传教育, 提升广大人民群众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增强公民水污染防治的意识和知识, 让每一名公民都能够认识到水污染的危害性与防治水污染的困难性, 从而真正提升其水资源环保意识, 促进公民环保意识的提升。

3.2 完善水污染监管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水污染问题愈演愈烈的原因之一便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的发展模式, 因此必须要完善水污染监管制度, 真正从法律高度保障水资源, 加大对污染水资源行为的惩罚力度。我国2008年修订了《水污染防治法》, 对水污染防治的具体问题做出了相关规定, 在执行中需要政府部门不断加强监管力度, 各地方政府结合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 从而保障水资源的安全清洁。针对那些耗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治污代价高的企业要依据相关法规关闭、停产、兼并、转让等, 提高工业生产中的排污费, 从而保障工业生产过程中水体清洁。

3.3 加强水污染技术处理

结合当前的新技术优势, 及时对社会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废水进行高效的无污染处理。这种水污染处理技术的应用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生活污水、农村生产污水、工业废水等不同水质类型的处理方式, 通过统筹兼顾、改进工艺等方法逐渐减少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在工业生产中改变原有的生产原料, 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清洁生产, 同时不断改进水污染处理技术, 提升工业用水的循环利用效率, 将工业废水进行净化后重复利用, 甚至形成不排放废水的良好格局, 从而为我国水污染的防治提供坚强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朱军平, 魏营, 周塘沂.水污染的危害及防治[J].科技视界, 2008, 10 (10) :102-103.

汽车尾气污染与危害 第8篇

关键词:汽车 尾气 污染 危害

汽车是现代人类的重要的交通工具,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数量也随之迅速增加,在人们出行方便的同时,汽车尾气对人类生存环境也造成了严重污染。

据乌鲁木齐市环境监测中心对机动车排气污染分担率调查显示,目前机动车氮氧化物造成的污染占城市空气中氮氧化物污染的比例已上升到40.1%,一氧化碳的污染比重达到94.1%。

机动车排放的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碳氢化合物、光化学烟雾等污染物,严重影响空气环境质量,并直接危害市民身体健康。

汽车排放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尾气排放,燃油蒸发排放和油箱通风。后两方面所造成的排放物相对第一方面来说要小得多,通常后两方面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为总排放量的1%-2%,碳氢化合物为20%左右。因此,汽车排放主要来自发动机燃烧产生的尾气。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苯、硫化物、芳烃和烯烃等有害气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其中一氧化碳与人体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是氧的250倍,因而能阻止血红蛋白向人体组织输送呼吸到的氧气。当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在50UL/L以上时,冠心病患者就会感到胸痛,并使心电图发生变化,还可以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动脉硬化、脑溢血和末梢神经炎等症状,对胎儿和幼儿的生长发育影响更大。

有证据表明,汽车排气中许多烃类化合物有致癌作用,但这种作用是化合物本身的直接效应,还有许多物质的协同作用至今尚不清楚,据美国环保机构统计,美国每年的癌症病例中,约58%是由空气排气引起空气污染造成的。

氮氧化物能导致人的呼吸困难、呼吸道感染和哮喘等症状,同时使肺功能下降。尤其是儿童,即使短时间接触氮氧化物也可以造成咳嗽、喉痛。

尾气排放的有害物质不但增加了大气污染,破坏环境生态平衡,更重要的是,这些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会生成二次污染—光化学烟雾,对人体造成更大的危害,光化学烟雾是机动车排出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在特定的气温条件下,即静风、湿度低、温度高、并在阳光长时间照射时会产生一种复杂的烟雾,这种烟雾叫“光化学烟雾”。

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洛杉矶首先发现了光化学烟雾。每到秋冬季节,许多人的眼睛轻度红肿,嗓子疼痛,甚至还有人皮肤出现程度不等的潮红,丘斑疹等;人们还常会产生呼吸困难和疲乏的感觉。1955年九月,严重的汽车尾气加上气温偏高,洛杉矶再次出现了光化学烟雾,而且浓度非常高,光化学烟雾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呼吸道功能,特别是损伤儿童的肺功能;引发胸痛、恶心、疲乏等症状,导致了几千人受害,两天之内就有400多名65岁的老人死亡,生长在郊区的蔬菜全部由绿变褐,无人敢吃;水果和农作物减产,大批树木落叶发黄,几万公顷的森林有四分之一以上干枯而死。继1943年洛杉矶发生世界上最早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后,在北美、日本、澳大利亚和欧洲部分地区也先后出现了这种烟雾。我国虽然只在少数城市发现过光化学烟雾,但随着城市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我国很多城市也都存在着潜在的威胁。据有关部门初步测算,去年深圳机动车共排放碳氢化合物约2.3万吨,一氧化碳17万吨,氮氧化物4.5万吨,而排放总量以10%左右的速度增加。由于深圳北部受山脉阻隔,遇到夏秋静风、光照强烈的天气,如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很有可能出现“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

目前,汽车尾气控制和治理已成为世界重要课题,发达国家由于汽车总体技术较为先进,汽车尾气控制技术也较为先进,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现在正向超低污染排放和零排放迈进,而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许多控制技术处于探索和试用阶段,但我们正努力与国际接轨。

控制汽车尾气污染措施有很多方面:可以使用清洁能源,如使用甲醇或改为电驱动;还可以改进操作条件,如改进气-燃料油的比例,改进内燃机设计,改进燃料油和其他添加剂的性质,如使用无铅汽油等,这些措施目前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在世界共同努力和关心下一定能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研制出更有效,更完善的尾气净化技术,为地球大气环境净化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华爱红,李丽,丁国良.浅谈汽车尾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科技资讯.2007.(04).

[2]吴国正,马丽萍,贺克雕.汽车尾气的污染与防治[J].广东化工.2007.(05).

[3]武喜怀.汽车尾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05).

水污染的危害范文

水污染的危害范文(精选8篇)水污染的危害 第1篇水污染是指水体受到某些外来物质的介入, 改变了水的化学、物理等方面的特征, 从而影响人...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