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井下白色垃圾的治理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09-231

浅谈井下白色垃圾的治理(精选6篇)

浅谈井下白色垃圾的治理 第1篇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 m莲山

摘要:在矿井正常生产的运作中,进一步加强文明生产,优化职工的作业环境,建立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较好实现现场环境文明,日益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白色垃圾 治理 文明生产

前言:近几年来,开滦集团实行了安全认证,随着管理的深入,钱家营矿业公司,规范化管理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各项工作实现了管理规范化、作业标准化、生产秩序化。在规范化管理中逐步实现了文明生产。由此,井下现场环境治理,成为一个值得分析、研究的课题。

1.治理白色垃圾的意义。

环境治理是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一个工矿、一个企业,文明环境代表着一个企业的精神面貌,如果管理的井井有条,环境优美,可以说这个企业人气很好,有无穷的生命力。反过来说如果环境一团糟,白色垃圾到处都是给人的印象就是这个企业管理有问题,是一个垃圾企业,就会影响文明生产,影响生产效率,职工队伍就会失去蒸蒸向荣的氛围,导致影响安全生产,就会影响投资,减少收入,使企业没有了生气。

2.治理白色垃圾的措施。

2.1 加大教育力度,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治理井下白色垃圾和杂物,全面提升质量标准化水平,要全体员工共同提高认识。首先要在思想上提高认识。要求职工养成文明行为,强化自我约束,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从细节从小节做起,不随意丢弃一个塑料袋,一个矿泉水瓶。从点滴做起,立足本岗,自觉落实公司《关于文明生产考核办法》各项规定,人人做保持环境清洁的文明人。

2.2 从严细管理上下功夫,有效推进治理工作的深入。

治理井下白色垃圾和杂物,全面提升质量标准化水平,需要强有力的管理做保证。一是严格精细化管理,使管理工作细化到每个岗位、工种和工人。二是明确责任,划分区域,落实到队,落实到人,不留死角,做到处处有人管。通过严细管理,使白色垃圾得到较好治理。

2.3建立制度,加大奖惩力度。

治理井下白色垃圾是全面提升质量标准化的新举措,是全体员工共同的事。所以说建立治理白色垃圾的制度,是提升质量标准化的主要手段。为此,我们要认真组织,周密安排,定期检查,严格考核。按部位区域制定出文明生产考核细则,加强管理,对落实不到位,现场白色垃圾和杂物多的区域,清理不及时的、环境治理差的工作面,加大处罚力度。从制度的管理上,促使员工规范操作,文明作业,人人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履职尽责,以治理白色垃圾为契机,全面推进文明生产和质量标准化水平。

3.发现问题及时分析、总结,制定出相应的应对对策。

在治理环境的具体运作中,各种问题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需要我们针对不同问题,组织分析,研究出现应对的具体对策,及时发现和纠正,避免问题扩大。只有时常对问题进行研究,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由此制定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白色垃圾才能有效治理,全面提升质量标准化工作才能得到有效落实,取得明显的效果。

结束语:治理井下白色垃圾和杂物,提高质量标准化、文明生产的水平,需要广大员工在思想上提高文明生产的重视,养成保护文明环境的习惯,区体院共要克服不良习惯,能自觉地进行自我约束,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达标意识、责任意识,树立乱扔白色垃圾可耻保持环境清洁的荣辱观念。全体员工时时讲荣辱,处处讲文明,岗位将标准,自觉做好规范操作,文明生产,井下白色垃圾治理工作就一定能取得实效,井下文明作业环境就一定能得到改观,质量标准化工作就一定能做好。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 m莲山

浅谈井下白色垃圾的治理 第2篇

各班、股(室):

为贯彻省、市、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精神,根据《四川省交通行业环境综合治理标准》以及《邻水县交通运输局关于分解落实2012年交通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目标任务的通知》结合我段公路养护实际,为切实加强公路环境综合治理,彻底清除公路沿线白色垃圾,建立治理“脏、乱、差”现象的长效管理机制,努力改善公路环境面貌,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实施范围

各道班所管养路段的公路沿线。

二、工作目标

按照“每个道班周一或周二抽半天时间组织职工专门对自己所管养路段进行白色垃圾清除”,每个道班需设立一个白色垃圾清除管理员(由班长或安全员担任),建立职责,分工明确,奖罚逗硬,考核验收制度健全的长效管理机制,并纳入年终目标考核,让职工们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公路环境面貌得到进一步改观,让社会群众得到进一步提升,达到公路沿线整洁、优美、管理有序的目标。

三、工作任务及职责

(一)广泛宣传,各班要利用板报、标语,利用接触广大社会群众的便利进行广泛宣传以及相关政策,使治理工作深入人心取得社会各界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配合。要针对重点地段(如学校、场镇)进行重点宣传,努力推动治理效果明显,工作扎实,顺利开展。

(二)明确职责长效管理。各班要建立养护管理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明确白色垃圾治理的责任主体,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确保治理成果的持续性与长效性。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邻水二段成立了白色垃圾处理和公路路容路貌管理的领导小组,党委书记、段长任组长,副段长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以及各班班长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在段养护股,华江全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各班要高度重视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迅速确立管理员,合理安排道班工作,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治理公路沿线白色垃圾。

(三)实行包干区域公示制度,各道班要将辖区作为重点责任区,股室负责人联系班组为第一责任人,道班班长为具体负责人,管理员为直接责任人,各股室负责人、班长、管理员要层层落实责任。针对影响公路环境的白色垃圾问题,一步一个脚印整治到位。

(四)严格考核制度。段领导小组每周深入各班公路沿线就白色垃圾清除工作了解工作动态,掌握工作进度,完成情况加强督促整改。如发现一改全班职工在整治公路沿线白色垃圾加0.3分。每周的考核或巡查结果作为月度考核的依据,对白色垃圾清除不彻底或不认真按规定组织职工清除白色垃圾的道班,将在全段进行通报。并在月度考核进行扣分。

浅谈牛羊误食“白色垃圾”的防治 第3篇

1 发病原因

(1) 饲养管理不当。由于饲养管理水平低, 饲喂环境条件差, 圈舍小, 牛、羊密度大, 草料中营养物质不足或大量饲喂精料和酸性饲料, 使机体供需失调, 引起代谢紊乱, 导致嗅觉和食欲失常而误食“白色垃圾”发病。

(2) 饲料中缺乏矿物质或矿物质含量过少引发该病。如饲料中钠盐不足、含钾过多, 机体在排出过多钾的同时, 也增加了钠盐的排泻, 长期钠盐的缺乏导致牛、羊发生异食避, 误食“白色垃圾”。

(3) 饲料中维生素缺乏也会引起牛、羊机体代谢机能紊乱而发生本病, 特别是B族维生素缺乏者更甚。

(4) 慢性消耗性疾病, 如布鲁菌病、结核病、顽固性前胃疾病、寄生虫病, 都可导致牛、羊机体消耗过多, 消化吸收机能紊乱, 缺乏营养而致病。

2 临床症状

(1) 异食癖:舔食、啃咬、摄食无营养价值和不应当吃的废弃杂物, 如食品袋、塑料膜、编织袋、破碎布、毛垫草、粪尿、土泥砂等。

(2) 病初症状不明显, 当牛、羊吃进胃内的异物达到胃内容物1/5以上时, 呈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采食减少、反刍失常、前胃弛缓、瘤胃时有臌胀、持续性拉稀、站立时拱腰、咬牙、腹痛, 常卧地不起, 活动无力, 逐渐消瘦死亡。

3 诊 断

(1) 本病早期很难诊断, 常与前胃疾病混淆, 引起误诊而延误治疗。随着临床症状的加重和药物治疗无效, 结合询问畜主牲畜平时有没有乱舔、乱吃异物的现象可做出初步诊断。

(2) 当瘤胃的异物达到一定量容积时, 特别是牛、羊在下午饱食后, 在左肋上部瘤胃表面, 用手可以触摸到硬结物便可确诊。引起误诊而延误治疗的病畜, 经过对畜主的一般查问, 如病畜是否有异食癖等也可确诊。

4 防 治

(1) 为了减少“白色垃圾”对牛、羊带来的危害, 首先必须提高农牧民对“白色垃圾”危害牛、羊健康的认识, 增强防范意识, 注意观察周围环境, 及时清除“白色垃圾”, 及早回收清理过季的农膜和塑料制品, 给牲畜一个清洁的饲养环境。

(2) 本病以预防为主, 同时加强饲养管理, 合理调配饲料, 注意在日粮中添加盐类、碱性饲料、矿物质和维生素类, 可防止牛、羊发生异食癖。

浅谈我县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治理 第4篇

【关键词】农村环境;生活垃圾;污染治理;环卫设施

我县经过十多年的新農村建设,农村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由于管理、经费的不足和农民的认识的不足,农村垃圾污染日益加重,垃圾乱倒,污水到处流的状况还较,这不仅严重影响村容村貌的整洁干净,还严重影响群众的工作和生活。

一、我县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现状

(一)垃圾处置不当,乱丢乱倒的现象严重

据调查了解,农村垃圾大致分为四类:一是可回收垃圾,如金属、塑料、玻璃、废纸;二是有机质垃圾,如剩菜、菜根菜叶、杂草等;三是有毒害垃圾,如废旧电池、灯管等;四是“白色污染”由城市向农村蔓延,大量发泡包装塑料、塑料袋以及破损废弃的农用薄膜都被作为垃圾随意丢弃。五是建筑、装修垃圾等。在调查时发现,很多地方根本就没将垃圾分类,而是胡乱地堆放在一起。更有甚者,有的农户将垃圾倒入垃圾圈圈外。西瓜皮、鸡蛋壳、塑料袋等垃圾成堆,馊臭难闻、苍蝇乱飞。

(二)“四无”村较多,村级生活垃圾处理体系还处于缺失状态

据调查,全县还有不少村处于“四无”现状:无专职(或兼职)的环卫人员、无固定的垃圾收集点、无垃圾清运工具、无处理垃圾(或填埋或沤泡)的专用场地。有些村即使有垃圾池(圈),但缺乏清运垃圾的工具,所以垃圾清运不及时,致使垃圾池或垃圾圈形同虚设。

(三)柴草与杂物堆放无序,焚烧现象严重

据调查,不少农户堆放柴草、杂物呈杂乱无序的状态。农民焚烧垃圾、稻草、秸杆、棉杆现象也比较普遍。特别是每年收获油菜时,农户焚烧秸杆的浓烟弥漫,不仅严重污染我县的空气质量,且严重影响到周围地区。

(四)还有农户尚未改厕,粪污较为突出

随着农民居住条件的改善,有许多农户已用上卫生厕所,实现了“即冲即净”。但污水大多随下水道流入沟渠,导致水污染。尤其是未改厕的农户,其粪便污染突出,成为了蚊虫的繁殖与聚集地,加速了疾病的传播,有害于农民的身体健康。

(五)畜粪治污仍未到位,污染比较严重

据调查,我县仍有一部分养猪大户没进行粪污整治;也未对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每年向周围排放大量的畜粪及废弃物,对周边的水源、土壤、空气和作物等造成严重污染,成为牲畜疫病、寄生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传染源,对当地农民生存环境和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二、我县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的成因

(一)农民认识不足,部分乡村引导不力

调查时发现,一些村干部甚至有个别乡镇领导认为,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是家庭琐事,乡村管不过来。还有一些基层干部群众哼着一句顺口溜:“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这其中既有无奈,也有无所谓。所以呈现出“屋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的状况。调查中还了解到,许多村民还没有定点投放垃圾的观念,也没有建垃圾池(圈)的习惯,更没有为垃圾分拣的意识。这对乡村整治生活垃圾污染造成了很大难度。

(二)经费投入不足,环卫设施建设滞后

由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期被视为一项公益性事业,其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在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农村经济还相对较困难的情况下,垃圾处理经费的投入严重不足,环卫设施建设随之滞后。这已成为制约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的瓶颈。整治垃圾方面的筹资难,已成为许多乡村无法跨越的障碍。

(三)垃圾呈批量化、毒害化趋势,增加了整治垃圾污染的难度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村垃圾在数量上呈现了批量化、在构成上呈现了毒害化的趋势。过去,农村垃圾主要是一些容易腐烂的菜叶瓜皮,现在的农村垃圾却成了塑料袋、废电池、农膜、农药瓶、工业废品、腐败植物的混合体,特别是由于大量使用塑料,导致垃圾中不可降解物所占比例迅速增加。随着无法降解的垃圾越积越多,农村垃圾正呈现出毒害化发展的趋势,大大地增加了农村整治垃圾污染的难度。由于农村养殖业的发展,批量产生的禽畜粪便以及宰杀后的废弃物无法消化,也成了有害垃圾,对农村环境造成极大危害,更加增添了乡村治理垃圾污染的难度。

(四)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农村整治生活垃圾污染缺乏刚性

对于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我国已有多部法律法规提出了具体要求,但对农村垃圾的处理几乎没有一部法律法规硬性规定,到目前为止,我省在这一块的法规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三、我县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治理的建议

为了进一步地改善我县农村的村容村貌,解决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治理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对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

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是一项有益于农民身体健康的长期性公益事业,也是一项加强新农村建设的惠民工程。县乡(镇)政府要进一步提高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必要性与重要性的认识,着力增强治理我县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将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建立健全专门班子抓紧抓好。各级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经常深入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的第一线,掌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切实做到摸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二)切实加大对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的投入力度

当前,我县各村在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方面,普遍存在投入严重不足、环卫基础设施缺乏的问题。要采取“政府投一点、向上争一点、群众集一点(指村民一事一议集资)”的办法筹措资金,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做到“每村有专(兼)职的环卫人员、有固定的垃圾收集点、有垃圾清运工具、有处理垃圾专用场地”,以确保整治生活垃圾污染的工作长期、有序进行。

(三)有关部门加强配合,形成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的合力

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需上下联动、多方参与。县乡(镇)、县农办、县农业局、县卫生局、县畜牧水产局等各有关部门对此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通力协作。形成全县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的合力。

(四)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着力整治好农村生活垃圾污染

建议全县各村采取“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全民参与、就地消化”的措施,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乡(镇)村要建立和完善指导、监督、奖惩的长效机制,引导和督促农户整治好房前屋后及责任区范围内的生活垃圾,确保乡(镇)村整洁、卫生。

作者简介:李冬生(1960-),男,江西丰城人,中共江西省永修县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研究及宣讲。

浅谈煤矿井下粉尘的治理 第5篇

2008级采矿工程

高德营

摘要:根据煤矿井下粉尘的特性及其危害和对井下空气污染的状况,提出了针对井下各产尘源的治理措施和方法。从而改善煤矿工人的作业环境,降低矿工职业病发病率和事故率,提高煤矿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粉尘、空气污染、喷雾降尘.净化风流.煤层注水.个体防护

目前我国煤炭开采以井工开采为主,目前我国煤炭产量构成,井工矿开采的煤炭产量占全国煤炭产量93%以上。由于井下采煤空间狭小,工作地点多变,通风效果差,不使用撒水降尘,不冲刷井壁巷帮,干打眼等原因,造成煤矿粉尘在矿井开拓.掘进.采煤.运输.提升.转载等过程中,因煤层被破碎而产生粉尘,并能较长时间悬浮与空气中的岩石和煤炭的细微颗粒,大量的粉尘,严重污染井下环境,严重威胁着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和加快对机械的磨损.为了搞好采煤工作面的防治,有效降低其粉尘浓度,必须针对井下不同尘源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以达到对粉尘进行综合治理的目的。

1、井下粉尘的分类及其特性与危害

煤矿井下粉尘是指在煤矿生产中产生的微细煤尘和岩尘的总称。

1。1煤矿粉尘主要包括岩尘和煤尘,形状不规则,颗粒大小分布范围很广,按矿尘粒径可划分为:

(1)粗尘:粒径大于40&m,相对于一般筛分的最小颗粒,在空气中较易沉降.(2)细尘:粒径为10-40&m,肉眼可见,在静止空气中做加速沉降。

(3)微尘:粒径为0。25-10&m,用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在静止空气中做等速沉降。

(4)超微尘:粒径小于0。25&m,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在空气中做扩散运动。

1。2煤矿井下粉尘具有如下特性:

(1)粉尘表面吸附一层空气薄膜,阻碍粉尘间或水滴与粉尘间的凝聚沉降。

(2)粉尘的分散度增大,吸附在表面的氧分子增多,加快了粉尘氧化分解过程。

(3)细微岩尘由于表面积增大,岩尘中的游离二氧化硅很容易溶解于人体肺细胞中,引起尘肺病。

(4)采掘工作面中产生的新鲜粉尘较回风道中的粉尘易带电。

由于粉尘具有这些特性决定了以下危害:易引起尘肺;易引起燃烧和爆炸;高浓度粉尘能加速机械磨损,缩短精密仪器的使用寿命。

2、井下粉尘污染的治理

2.1、采煤工作面粉尘的治理

采煤工作面时煤矿产尘量最大的作业场所,为了搞好采煤工作面粉尘的防治,有效降低其粉尘浓度,必须针对采煤工作面的不同尘源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达到对粉尘治理的目的。

目前滚筒采煤机降尘的主要方法是采用滚筒内外喷系统,即一雾状压力水射流冲击截齿和截齿产生空间湿润破碎煤体,捕捉破碎飞扬的煤尘。

采煤机滚筒内喷雾系统的喷嘴一般都没在滚筒的适应位置上,喷雾射六轴线正对截齿的截割区,采煤机开动时,喷嘴喷雾,截齿实现湿式截割,这样能将粉尘歼灭在产生处附近。外喷雾的喷嘴一般都没在截割部靠煤壁一侧,采煤机采煤喷雾器向飞扬的滚筒附近的煤尘喷雾。如果供水参数选择合适,外喷雾也能取的好的降尘效果。实验证明内外喷雾同时运用比单独使用任意一种效果好。降尘率可提高25%-30%。内喷雾的优点是雾化水直接射到截齿切割点,能将煤尘尽量消灭在产尘处附近,降尘率比外喷雾高30%,内喷雾还能降低截齿温度,预防摩擦火花,延长截齿使用寿命。

现在多数采用的内喷雾一般均属于低压灭尘方式,水压均为2MPa,由于压力不能提高供水管旋转密封的限制,实际喷水口压力远低于2MPa,水压较低,雾化效果差,喷嘴堵塞后不能自动清理,所以采煤机的内喷雾目前都达不到预期效果。

采煤机外喷雾主要采用喷雾向截割部喷雾,保证高效的喷雾效果是喷雾器的确定合理的安装位置,高压外喷雾可使总粉尘降尘率达到90%以上。

2。2综采放工作面的粉尘治理

80年代后期综采(放)顶煤面实现高产高效,瞬时生产能力增至20-30+-/min以上。90年代后,我国迅速发展了棕采放顶煤技术,该技术倨有高产高效低耗的特点。但同时带来了产尘点多,产尘量大,粉尘污染严重的问题,因此,在综采工作面采煤机周围,放煤口及移设支架的下风侧,煤尘浓度高达1000-2000mg/m3以上。煤矿工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极易患肺病,严重危害身体健康,降低生产效率,增加了各种事故的发生。

按照综放面粉尘防治技术机理的不同,可将综放面防尘技术措施分为减尘。降尘。排尘。除尘和个体防护。

(1)减尘措施:煤层注水,采空区及巷道灌水,改进采煤机切割机及选择合理切割参数,选择适宜的放煤方法和放煤参数,改进放煤工艺

(2)除尘措施:包括干式除尘器 湿式除尘器 过滤式除尘器等

(3)降尘措施:喷雾水幕净化风流,防尘用水中添加湿润剂,架间及放煤口自动喷雾,采煤机内外喷雾,运输设备转载点及装载点喷雾撒水,喷雾泡沫降尘。

(4)排尘措施:隔尘措施,如采煤机按设纵向隔尘幕帘,回风巷切口幕帘,破碎机密封罩等综放面采用W型。E型通风系统或U型顺流通风系统选择最佳排尘风速

(5)个人防护:工人戴防尘口罩 防尘面罩

2。2。1破碎机转载点粉尘的处理。破碎机防尘有两种,封闭式破碎机避免粉尘飞扬,在封闭的基础上安装小型除尘器进行抽尘净化,在破碎机的出口处安装喷雾降尘。

转载点降尘的有效方法是封闭加喷雾,通常在转载(即采煤工作面输送机与平巷输送机连接处)加半封闭封罩,罩内安装喷嘴以消除飞扬的浮尘,降低进入采煤工作面的风流含量。为了保证密封效果,密封罩进出口安装半遮式软风帘,风帘用风筒制作。

2。2。2放煤口粉尘的治理。放煤口也是综放面的主要尘源之一,目前放煤口的防尘措施主要还是喷雾降尘,少数煤矿采取物理化学方法(湿润剂或泡沫)降尘。控制方式还是用手动喷雾的最多,只有少数煤矿采用了于放煤同步的联动自动喷雾降尘技术。

2。2。3溜煤眼粉尘的治理。溜煤眼矿尘的控制,关键在于溜煤眼的设计,一般应将溜煤眼布置在回风侧。如因条件限制需设在进风巷道附近时,也应将溜煤眼布置在主要进风巷道的绕道中。溜煤眼口距绕道口的距离应大于冲击风流最大距离(6-100m)。此外,还要采取溜煤眼口密闭、喷雾洒水和通风排尘等综合防尘措施。

2。2。4支架间的喷雾防尘。液压支架在降柱前移和升柱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由于通风断面小,风速大,来自空区的矿尘量大增。因此液压支架也是采煤工作面的粉尘防治对象,利用液压支架和放煤动作联动的自动喷降降尘装置,一但移架就能自动喷雾降尘,既能有效的捕捉移架时产生的粉尘,又不增加工作操作工序,还能取得较好的防尘效果。

2.2、掘进工作面粉尘的治理

(1)凿岩时粉尘的治理。机械凿岩是矿山井下生产过程中的主要产尘源之一,机械凿岩时所产生的矿尘浓度除和矿岩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关外,主要取决于生产强度等。除矿山井下普遍使用的湿式凿岩降尘及干式孔口捕尘和孔底捕尘外还要泡沫除尘。泡沫除尘技术时一种高效、简便、经济、易操作的新技术。其原理是:在水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泡沫除尘剂,通过一套机械装置,得到使水的表面张力小于3.5×10-5N/cm2的泡沫溶液。由于将水发泡,不仅节省了大量用水,而且造成了多界面润湿条件,使矿尘增湿并成泥浆,提高了对呼吸性粉尘的捕获率,使其达到90%以上。

(2)爆破作业时粉尘的治理。爆破作业时产尘最集中的生产工序,且其产生的浮游矿尘粒比干式凿岩时还要细微。因此矿尘的自然沉降速度慢,不利于缩短作业循环时间,其污染影响范围可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爆破作业的产尘量主要与炸药数量、爆破方法和矿尘物理性质及润湿程度有关。

矿山井下广泛采用水泡泥爆破降尘,其使用方法是将袋水的塑料袋代替一部分泡泥填与炮眼内,起到爆破封孔的作用。爆破时水袋破裂,水在高温高压下汽化,于尘粒凝结达到降尘的目的。采用水泡泥比单纯用土泡泥时的矿尘浓度降低20%-50%,尤其是呼吸性粉尘含量有较大减少,水炮泥还能降低爆破产生的有害气体,缩短通风时间,防止爆破引燃瓦斯。此外,还有喷雾降尘、水幕降尘。冲刷巷道岩帮降尘,净化风流等措施。

(3)装岩时粉尘的治理。除常用的喷雾洒水降尘外还有以下两种:①运输机水电连锁降尘,在运输系统所有装载点、转载点,可根据矿尘大小安设定点喷雾装置,进行经常或不定时喷雾洒水。当运输距离较长时,最好采用水电连锁装置,即输送机启动运转时,控制喷雾阀门的电磁阀自动打开,实现喷雾洒水。②矿车运输自动洒水降尘。采用喷雾洒水的办法浇洒矿车,因为考虑到矿车运输不连续的特点,矿山多采用机械传动自动控制方式,当矿车到达指定位置是,装(煤)岩机开始装煤岩启动时,喷雾电磁阀与装煤岩机相结,装(煤)岩机启动运转时,喷雾进行洒水降尘,装没(煤)岩机装满矿石停止运转时,喷雾停止洒水降尘。这样整个装(煤)岩过程都进行洒水降尘。

(4)收尘措施。控制机械工作面含尘气流向巷道外扩散是一种利用气流的附壁效应,将原压入式风筒供给机掘工作面的轴向风流改变为沿巷道壁运动的旋转风流,并使风流不断向机械工作面推进。在掘进机司机工作区域的前方建立起阻挡粉尘向外扩散的空气屏障,封锁住掘进机工作时产生的粉尘;除尘器将工作面的含尘风流吸入吸尘罩,由除尘器净化,从而提高机掘工作面的吸尘效率。

2.3 风流净化措施

净化风流是使井巷中含尘的空气通过一定的设施或设备,将矿尘捕获的技术措施。

当入风井巷和采掘工作面的风源含尘量超过0.5mg/m3时,应采取风流净化措施。矿井风流净化分为主进风源净化和局部地点的风流净化两种。对于主进风源净化,首先要防止地表粉尘进入地下,保护入风质量。当入风流含尘量超标时,可采用水幕净化,净化水幕应安设在支护完好,壁面平整无断猎破碎的巷道内,一般设置位置为:

(1)矿井总入风流净化水幕距井口20-100米巷道内;

(2)分区和采区入风流净化水幕;风流分叉口支流里侧20-100米巷道内;

(3)采煤回风流净化水幕;距工作面回风口10-20米回风口;

(4)掘进回风流净化水幕;距工作面回风口30-50米巷道内;

(5)巷道中产尘源净化水幕;尘源下风侧5-10米巷道内;

在皮带运输的巷道中每隔50-100米按一道全封闭的喷雾,当皮带运输启动,打开喷雾进行洒水降尘,净化风流。水幕的控制方式可根据巷道条件选用光电式。触控式或各种机械传动的控制方式。对井下具备尘源的净化要求采用的除尘装置具有体积小,效率高,阻力小能有效的除去细微尘粒及工作可靠等特点

3煤层注水减尘

煤层注水减尘是煤炭开采中一项有效的预防性减尘措施,早在20世纪40年代,国外已经开始采用此法减尘,至今已成为全世界许多产煤大国的广泛使用措施,我国的煤层注水实验工作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近年来,许多综放工作面推广煤层注水技术。

3。1煤层注水的实质:

煤层注水的减尘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煤体内的破裂中存在着原生煤尘,水进入后可将原生煤尘湿润并粘结,使其在破碎时失去飞扬能力,从而有效的消除这一尘源。

(2)水进入煤体内部,并使之均匀湿润。当煤体在开采中受到破碎时,绝大多数破碎面均有水在,从而消除了细粒煤尘的飞扬,预防了浮尘的产生。

(3)水进入煤体后使其塑性增强,脆性减弱,改变了煤的物理力学性质。当煤体因开采而破碎时,脆性破碎变为塑性变形,因而减少了煤尘的产生量。

(4)煤层注水能预防冲击地压,软化煤体,减少大块煤体,提高回收率,在水中加入防火阻火剂,可以预防火灾,减少火灾的危害,降低工作面环境的温度。

3。2煤层注水方式

工作面超前动压区长钻孔双巷注水是根据工作面超前压力使工作面前方一定宽度内的煤体产生较多的次生裂隙,这一特点,在该区域内实施长钻孔注水方式要确定合理的注水区域即确定合理的注水超前距离和终止注水超前距离,如注水超前距离过大,在非动压区内煤体导水性差,注水困难;如注水超前距离过小,煤体破碎大,次生裂隙过于发育,注水易延较大裂隙流出煤体,达不到注水理想效果。

3。3封孔方式及选择

煤层注水效果的好坏,封孔是关键。封孔有封孔器,水泥沙浆和水泥石膏浆等多种方式。封孔器封孔的缺点是封孔有效长度短,抗高压水的的能力较弱,但低压连续注水效果好,封孔简单。因此适用低压连续注水,水泥沙浆和水泥石膏浆封孔是水平孔,因倾斜孔由于沙浆自重作用会自动添满。根据砂浆在水平收缩会产生月牙状的空隙,造成跑水,对水泥沙浆和水泥石膏及加膨胀剂等各种成分组成,和配比在实验室进行实验表明,采用水泥石膏浆封孔较理想。水泥砂浆和水泥石膏浆等孔封好。它有强度高。封孔长度长,经久耐用。因此,动压注水采用该封孔方式。在实际过程中,根据煤层的性质布置好合适的钻孔选择适宜的水压及科学的封孔方式,然后向煤层注水,达到一个良好的降尘效果。个体防护

矿井各生产环节,尽管采取了多项防尘措施,但也难以使各作业地点粉尘浓度达不到卫生标准,有些作业环节的粉尘浓度甚至严重超标。所以,个体防护是综合防尘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个体防护的防尘目的是使佩戴者既能呼吸净化的纯净空气,又不影响正常工作。防尘用具主要有:防尘面罩。防尘口罩和防尘呼吸器,防尘面具的作用是将含尘中空气中的粉尘通过过滤材料过滤后,使人体吸入清洁的空气,防止空气中的粉尘进入呼吸系统,避免接尘人员受到粉尘的危害,当氧气含量大于18%粉尘毒害性及产尘量不大的工作场所,可使用过滤式防尘面具,而氧气含量小于18%粉尘毒害性大或产尘量的作业场所,可使用隔离式防尘面具。煤矿井下防尘科学管理展望

在机械化采掘作业和运输、转载过程中,都要产生大量粉尘,危害十分严重。目前的防降尘技术已远远满足不了日益严重的尘害治理需要。近几年来,英国研制出的吸尘滚筒,已在英国煤矿50%以上的长壁工作面推广使用。

为适应新世纪采矿工业的发展,建立安全、清洁的作业环境,对呼吸性粉尘的控制,是煤矿防尘工作的主要发展方向。我们应在吸收国外防尘技术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发展适合我国煤矿生产条件的吸尘滚筒、高压水辅助切割降尘技术、高压和超高压喷雾降尘、干式布袋除尘技术、声波雾化除尘技术、预荷电降尘技术等。

另外,利用生物技术制造成的生物聚合物等新材料,可做成低阻力、高阻尘率的个体防护用具,防止呼吸性粉尘及其它有毒、有害气体进入人体,保护人体健康。

参考资料:(1)胡卫民 高新春 鹿广利 《矿井通风与安全》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8年

(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煤矿安全规程》 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9年

(3)李崇训 《粉尘》 煤炭工业出版社 1999年

(4)辛广龙《一通三防》 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7年

(5)杨忠东《综放面喷雾防尘技术》 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7年

浅谈铁路列车垃圾特性和治理方法 第6篇

一、列车垃圾的现状

我国在1992年全国列车垃圾的产生量是14.2万吨, 而到了1997年的时候就达到了21, 2万吨, 在短短的五年间相比增长了49.2%, 如果将这些垃圾量平均到每辆列车, 那么一列旅客列车日产生活垃圾量约为360kg, 年垃圾总量则高达130000kg。根据铁道部的报告到2010年, 我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将由现在的7.5万公里增加到9万公里以上。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 2005年我国全年的铁路旅客发送量为115583万人, 与往年相比增加了3.4%, 完成旅客周转量6061.96亿人/公里, 相比往年增长幅度达到了6.1%[1]。有研究表明, 当前我国的铁路旅客列车垃圾平均的年产生量已经超过28万吨/每年。由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深切的体会到, 我国现如今的旅客列车垃圾产量是十分巨大和惊人的。

二、铁路列车垃圾的特性

根据有关调查研究显示, 目前列车上所产生的垃圾主要是方便面塑料盒 (桶) 、塑料快餐盒、各种灌装的或塑料瓶装的饮料、各类食品的塑料包装袋、食物残渣、纸屑果皮等垃圾。大体可以分为下面几类:

第一、方便面塑料盒 (桶) 、塑料快餐饭盒。这类垃圾主要为白色纸浆模塑包装, 在列车上易呈现松散状态堆放, 体积大比重较轻, 占垃圾箱的空间大。

第二、各种灌装的或塑料瓶装的饮料。这类垃圾属于可回收的垃圾, 多数情况下都由列车工作人员进行回收, 此类垃圾在列车的垃圾箱中越来越少见, 绝大部分都被有序地收集整理。

第三、各类食品的塑料纸质包装袋和生活垃圾。食物残渣和纸屑果皮等生活垃圾在列车上长时间的堆放容易发霉变质引起恶臭。相比其他的垃圾来说食品的塑料纸质包装袋食品包装较软、质轻、较小、占有空间不大[2]。

总体来说, 铁路列车垃圾组成较城市垃圾简单, 以各种塑料纸质包装物、废瓶罐、食物残渣等为主, 有机类物质所占比重较大, 无机类物质的比重较小。

三、现有的铁路列车垃圾处理方法

根据大量研究资料显示, 目前国内外对铁路列车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高温堆肥、焚烧处理三种。

卫生填埋法是指将固体废物填埋于不透水得材质或低渗水性的土壤内。该方式操作简单, 经济易行。如现在的敦煌站、乌鲁木齐西站和青藏铁路格拉段等就是用填埋的方式处理列车垃圾[3]。但是这种方法会浪费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填埋场所产生的渗透液易污染周围的土壤和水体。所以运用此法一定的有配套的防渗系统、渗滤液收集系统、渗滤液回灌系统和气体导排系统等设施, 才能很好的避免引起严重的二次污染。

高温堆肥法处理垃圾是利用自然界的微生物对垃圾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 使之形成肥料, 作为农作物的营养。该技术的应用对象主要为生活垃圾中的厨余、果皮等易腐有机物。目前由于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的垃圾未进行分类收集, 而且堆肥占地较多、堆肥中重金属含量较高不太适合给农作物当养料, 正因为有这些缺点的存在, 所以在很大的程度的限制了堆肥法的普遍推广应用。

焚烧处理这种方式是目前技术运用最成熟垃圾处理方法。该方法主要是被一些经济条件较好但是用地又紧张的地方所采用。焚烧处理法主要有以下的几个优点:1.垃圾经过高温焚烧处理后, 原来在垃圾中含有的大量细菌和病毒被高温彻底消灭。2.在焚烧垃圾的过程中会产出大量的高温烟气, 而这些高温烟气蕴含有大量的热能, 可以将其用来供热或用来发电。3.焚烧处理法可以不受天气的影响全天候的操作, 而且垃圾焚烧厂场地选择比较容易, 占地面积也很小, 可以节约大量的土地, 处理垃圾的时间短。当然焚烧处理法也有以下的一些缺点:1.焚烧厂前期的建设一次性投资太大, 而且建成后的运行成本太高, 占用资金周期长。2.焚烧要求垃圾的热值应在800千卡/公斤以上, 而垃圾热值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垃圾中有机物含量多少的影响。3.在焚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二噁英, 所以必须投入很大的资金才能得以进行有效处理。

四、建议和对策

1. 政府要加强管理、改变传统的宣传方式

对于政府部门首先应该制定和完善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管理制度和处理机制, 加大监管力度和处罚力度。其次是增加在这方面的财政投入以及重视程度。最后就是改变传统的宣传方式, 现有的宣传方式只局限于课本教育和电视宣传。宣传教育应该将趣味性、可接受性相结合, 更有效的达到宣传的目的和效果。

2. 活化列车垃圾回收运营机制

从全世界的范围来看, 发达国家的现有列车垃圾回收只要是以公司为主的回收制度, 当然也有一部分是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回收制度, 然而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以及一些欠发达国家主要是以依靠自然回收 (即主要是拾荒者个体行为) 为主的回收制度。这些回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都起到了有助垃圾减量和回收利用的效果, 所以, 活化其回收营运机制显得尤为必要[4]。

参考文献

[1]铁道部发布《铁路“十一五”规划》[J].北京商报, 2006, 10, 24.

[2]朱云龙, 万贤奇, 刘玲.旅客列车垃圾压缩箱的设计[C].创新设计比赛, 2011.

[3]宋雅辉, 邱永祥, 梅敏烽.新形势下铁路站车垃圾特性及处理对策[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士, 2013, 3 (1) :39-41.

浅谈井下白色垃圾的治理

浅谈井下白色垃圾的治理(精选6篇)浅谈井下白色垃圾的治理 第1篇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莲山 摘要:在矿井正常生...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