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绿的记叙文初中作文
描写绿的记叙文初中作文(精选16篇)
描写绿的记叙文初中作文 第1篇
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
绿绿的天儿,绿绿的云儿,可爱的我们做着绿绿的梦。绿绿的湖水,绿绿的草地,纯真的我们渴望着绿绿的雨。
雨中的草地一片生机,嗅着春天的气息,同升湖畔也笼罩着一层薄雾。偶遇辛勤地老师才发觉春天的绿永驻在心中的是我们默默无闻的老师。
你可听过“美,不经做作,它自生”。亦如春风掠过你的脸庞,身边旋转的是韵味;亦如春雨滴在你的指尖,心里萦绕的是沁润;亦如绿在一瞬间出现在满园,待绽放出绿色的花儿,才后知后觉的惊叹:“哦,原来绿在这里。”
擦肩而过的丽影,手中紧握的是绿之翼,飞翔在隐约的琅琅的书声中。便可想到微闭的双眼,怮晃地头颅,内心的繁花,接受绿的洗礼,于是心又纯洁的似一潭水,一种心灵的升华。
拉回思绪,雨还在下个不停。又撑开那把绿色的大伞,仿佛心灵也得到了安抚。点转着地面堆积的雨花,迈开坚毅的步伐,当你的人生站在生命制高点,而我也四处游走,走遍了世界的每个角落归来。但我知道,对于现在的我,还言之过早。我却依然懵懂的,好似那些草儿,想要成功就必须要吸收雨露。
而当我走遍整个校园,倾听了绿的故事,却依然不满足,好似少了些什么。
在颦蹙皱眉那一瞬间,又解开了心结,停驻了脚步。那最美的绿就在我的身边。弯腰,轻轻捡起地上花花绿绿的垃圾,跑向垃圾桶,投放于内,在流露出发自内心的笑。我想,那是我看过最美的人。
我忽然觉得今天的校园和往常又有些不同呢!嗯,比往常更明亮了。那种“绿色家园,从我做起”的思想已在校园的角落慢慢弥漫开来,回头望望,身边不知何时又多出几个小“雷锋”来。
呵,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这也绿色同升的一个升华。
抬头望望,还真是绿绿的天儿,绿绿的云儿,心儿飞翔在这片土地。
这是播种希望的季节,这是绿意盎然的季节。
这一季叫做春天。
——后记
描写绿的记叙文初中作文
描写绿的记叙文初中作文 第2篇
南国的春是绿的海洋,但我认为这还不够确切。南国的春是鹅绒绿的世界,南国的春是墨绿的世界,南国的春是莲叶绿的世界
可不,那兀然耸立的不知名的大树,密密地排列着鹅绒似的叶子。这青亮的叶子似翩翩振翅的蝴蝶,点缀着乌黑的虬枝,郁郁生绿,爽目宜心。
菜园里,乌黑的泥土,托浮了莲叶般的绿。且不说绿得发亮的蚕豆,单单是越冬的白菜,青绿的叶子条脉分明,菜梗的绿有点儿嫩,可那嫩中也厚积着浓浓的绿。这浓郁的绿呀,柔软而清脆。宛如一块块温润的碧玉翡翠。
池塘中的水也被大好的春光溅绿了
瞧,飘零着的浮藻,水草也是碧绿碧绿的,青亮中也透出泼墨般的绿。那垂柳的倒影,也斜斜地散在平铺着的厚积的绿水中,显得十分平静、恬淡。
不知是为了点缀,还是为了装饰,绿的世界中又溢满花的海洋。那路旁竟有撑着伞的,红的、黄的、绿的、花格儿的虽然雨还是朦朦胧胧的。更有趣的要数那些没带伞的,光着头在雨地里走着,眉毛上、头发上缀满了玲珑剔透的水晶珠,温润清洁,一直润透到你心。
漫步在晨曲荡漾的旷野中,走到那披绿的山坡上,放眼而忘,那深深浅浅的绿、忽隐忽现的绿、零零散散的绿都纷繁和谐地展现在你眼前,好像一幅《春绿》的风景画。小到脚底的草,青绿中透出洁莹的绿光;大到一处处树林,浓绿中飘着朦胧的绿雾。
哦,这翩翩而来的绿、泼墨浓郁的绿,我怎么来描绘你呢?石缝里、水里、雾海里何处不留下你的足迹?
初中记叙文环境描写教学探析 第3篇
一.连串式描写, 展开故事的情节
所谓连串式的环境描写就是围绕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作者思想感情的不断变化, 在行文过程中一连串的插入环境描写成分, 主要用以衬托作者的感情在不同的阶段的不断变化等。例如, 有一篇以《关心》为题的中考满分作文中就三次出现了景物描写。开头是这样描写的:“细雨绵绵, 如同那扯不断的缕, 我的烦恼就像这绵绵的雨丝, 没有尽头。”开头把“烦恼”比作“细雨”, 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中间接着说:“放眼望去, 那一片片的竹林在雨中显得更加娇美了, 那一簇簇的绿叶, 经过雨水的洗刷之后, 更加绿了, 更加亮了。”结尾的时候, 作者再次写到了景物:“我呆呆地伫立雨中, 望着父女俩消失在茫茫的雨雾中, 心中忽然静静地淌过一阵热流。”“雨依然飘洒, 不过, 雨丝却成了母亲的双手, 在轻抚着奔跑的我。”同样写雨, 作者却用了三段情感不同的文字, 充分展现了作者不同阶段的思想情感。这些恰当的环境描写情节自然, 也有效地推动情节发展。用这种方法写出来的文章, 脉络分明, 极富情感。读者能从不同的景物描写中感受作者心情的不断变化和思想涌动, 容易感染读者, 引起读者的思想共鸣, 取得较好的表达效果。
二.情景式描写, 揭示人物的情感
所谓“情哀则景哀, 景乐则情乐”,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心情愉快时, 他看到的景物也会是光鲜的、漂亮的;同样, 漂亮的景色也能够感染人, 使人的心情变得愉快起来。一个人用不同的心情看景色会产生这样不同的感受, 那么, 在作文时人的眼睛也能根据自己的心情, 随主观感受选择不同的景物。同样, 如果能把这些在特定感受笼罩下的景物描写下来, 也就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和心理变化。比如《羚羊木雕》:“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 冷冷的, 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这段环境描写里, 作者写“冷冷的”月光与“我”的伤心的色调是一致的, 恰当地从正面衬托出“我”的心情。这样的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位置是不固定的, 根据作者的心情变化和表达主题的需要而加入, 主要起到衬托作者心情和表达文章主题的作用。
三.对比式描写, 衬出深刻的主题
所谓对比式的环境描写就是根据文章表达需要, 特别是当作者的心情忽然变化时, 可以通过不同的环境描写表达出来。由于强烈的对比反差, 能够很明显展示作者的心情变化, 比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这就是因为两者之间形成了强烈而鲜明的对比。这种方法简单易学, 教师要教会学生在环境描写中主动运用对比式描写, 准确展现作者的心情变化历程。比如以下例子, 在记叙文《初三的烦恼》一文中, 作者与“枫”初次相识于一个艳阳高照的春日, 文中写道:“这是一个太阳特好的春日, 柔柔的轻风、暖暖的阳光, 枝头绽放的新绿, 无不让人感到一种勃勃的生机, 广阔的田野里也如一张浅绿的地毯, 一望无垠。”很明显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无比愉悦的, 欢快的。后来, 由于种种原因, 作者又不得不与“枫”相别, 在这时, 作者又用了一段景物描写, 不过, 已不是春日的美好景色, 写出的是秋天的萧条与孤寂, 准确传达出作者的不舍和伤感之情。文章通过春秋景物的不同, 鲜明地写出了人物心境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深刻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首先学生要明白在记叙文中环境描写的重要作用, 牢记三种环境描写的方法以及在行文中如何运用, 根据不同的表达需要, 灵活运用, 不能死板硬套。另外, 一段具体的环境描写, 它的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 这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综合分析, 但最终都是为刻画人物、深化文章主旨服务的, 这一点必须牢记。总之, 在记叙文中加入环境描写很有必要, 并且要精而且当。
初中记叙文细节描写教学探索 第4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记叙文细节描写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013
記叙文是文章的一种体裁,也是初中生最常接触的作文形式。目前,通过对初中生写作能力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初中生在撰写记叙文的时候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缺乏对细节把握的能力。本次论述将从准备阶段、分析阶段和下笔阶段三个层面展开,继而总结提高初中语文记叙文细节描写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一、准备阶段,善于捕捉细节
相信很多语文教师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就是在布置记叙文任务时,会听到学生抱怨不知道该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去写,以至于在批阅学生的作文时会发现通篇都是流水账。面对当前初中生时常出现的“落笔无物可写”和“细节描写一笔带过”等问题,提高初中生对记叙文细节描写的能力无疑是最佳手段。在指导期间,可以将记叙文写作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便是准备阶段。首先,就是提高学生对细节的捕捉能力。但何为细节捕捉呢?就好比照相机拍出的照片,让细节定格在某个瞬间,并放大在众人的眼前。所以,语文教师要擅长利用这个比喻方法让初中生明白,再单调的生活,只要肯于认真观察某个瞬间,捕捉其中的亮点和精彩,还是有许多内容可写的。其次,在练习阶段,语文教师可以随机选择一些生活中的景象图片供学生观察,捕捉其中的趣事和亮点,然后再要求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文字描述。如此一来,学生在长期的训练中便可以建立良好的细节捕捉意识,从而提高他们对记叙文细节的把控能力。
二、分析阶段,善于掌控细节
在捕捉细节的基础上,也要培养学生分析细节的能力。在具体操作方法上可以围绕以下两点着手:第一,对外部形象的描述。外部形象包括事物的具体形象,例如形状、颜色等。以描述“雪人”的颜色细节为例,学生在描述的过程中可以这样刻画:“雪人的白空灵而又无瑕疵,它就像是一团棉絮,轻荡荡地‘飘在那里。清风拂过,让人担忧,仿佛空中的灰尘会玷污这份难得的纯净。”这段话适当地运用了夸张的描述手法,一阵清风都能将雪人的洁白玷污,可想而知这里所交代的“白”是完全无瑕疵的。第二,围绕事件所能带来的结果、影响进行细节上的分析。在这期间,学生首先要思考自己所要描述的细节会给作文中的某个人物,甚至整个文章的走向带来哪些影响。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利用适当夸张的语言将细节事件表达出来。例如在某名学生撰写的《乞丐》中,他如此描述:“他将仅有的五元钱交了过去,但是,我发现他并未因为晚饭还没着落而担忧。”众所周知,乞丐时刻要为填饱肚子而乞讨,哪怕是一元钱,对于他们而言都是活着的保障。但是在这段话中,作者利用“仅有”进一步体现了文中乞丐的困境,在下一句话中,作者却将话锋转变,表示乞丐并没有因为送出去仅有的五元钱而担心自己晚饭的问题。那么,究竟是什么事能让一个乞丐下如此大的决心,哪怕是面对即将到来的饥饿呢?可见,不论是哪一种细节描述方法,对于学生而言最有效、便捷的描述方法就是将事件、形象夸张地表达出来,让夸张的描述和原本的事物之间形成“摩擦”,而使读者更进一步对描述的事物获得更多认知。
三、下笔阶段,善于突出细节
众所周知,细节描写就是对文章人物的性格、语言、动作和外貌,以及周边的环境、场面氛围的描写。如果可以把这些细节描写得淋漓尽致、精彩纷呈,凸显其中的神韵,那么文章就成功了一半。所以,在学生下笔阶段,语文教师要围绕之前的教学内容进行引导,鼓励学生突出细节色彩。例如短篇小说《变色龙》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在这段话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穿”和“脱”两个字,详细地表达出了奥楚蔑洛夫为了掩饰心虚胆怯的尴尬情状和凌弱畏强的丑态。这时,教师可以顺势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思考为何这两个字在这段话中可以发挥如此大的作用,随后再回顾全文,带领学生了解小说内容。这时,学生便可以发现这两个字在文章中发挥的作用。而在学生练习期间,教师便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仿写,利用相同的手法来表达出一个人的心理、情绪等细节。当然,在一开始练习的过程里,学生难免会出现生搬硬套的情况,但是通过长期的练习,他们对字、词的运用必然会更加巧妙,从而提高他们对细节的把握能力。另外,还有一个相对较笨,但是效果显著的练习方法,即用比喻和借代的描写手法。例如将鸡冠花描述为倒置的女裙,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利用比喻来突出细节的描写手法。所以在平日的练习中,教师要合理点拨学生在观察细节的同时,分析哪些事物与其存在形象上的关联,再利用比喻和借代的手法将其表现出来。
总之,根据当前初中生在记叙文细节描写方面存在的问题,合理总结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此提高初中生对记叙文细节描写的掌控能力,这需要语文教师在以后的教学和备课中给予深入的研究与高度的重视。
绿的足迹初中作文 第5篇
从我记事起,就喜欢让爸爸带我去郊外的小山上玩,远远望去,那显眼的绿色仿佛扣在那粗壮的树干上,清澈的小溪水仿佛是从天上流下来的,喝着溪水,一种莫名的喜悅感由然而升。这里,是我的天堂,多少次树下的嬉戏,多少次与家人在小溪边玩耍。不知不觉,我已在小山的陪伴下走过了好几个春夏秋冬。这座小山仿佛也成了我的一位亲人,成为我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如今,我已不是曾经的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了,繁重的课本负担使我找不到任何空闲在回到小山上。直到那一天,当我和爸爸在次来到那座小山时,眼前的一切使我惊呆了,我再也看不到那一片显眼的绿色,再也看不到水天相接的景色了,在我眼前的是一栋栋豪华的度假屋。眼前的一栋栋房屋,仿佛竖立了一堵堵墙,隔开了我们与大自然的接触,即使是在夏季,这里的一切也是如此的枯燥,世界也因此失去了光彩。
勤劳的工人叔叔们,你们用汗水建造了一栋栋房屋,伟大的建筑师们,你们不放过任何一寸土地去证实这里已成为一个繁华的都市,都是,你们可曾想到,绿色的生命一棵棵被伐倒,被践踏,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被人为地破坏了。然而人们还未觉醒,还在建设着心中的“理想”城市。
绿的足迹初中作文 第6篇
南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南湖水绿得幽,荷花塘绿野,白桦林绿得闲。进入白桦林,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一棵棵高大挺拔的白桦树。白桦树的叶子虽在高处,但你可以毫不费力地看到那叶子。那叶子线条优美,外面用一个个曲线条围成。有的树叶嫩嫩的,绿绿的,像是一位美丽的千金大小姐。有的绿得发黑,像是一处处没有阳光,阴暗的角落。和嫩叶比,它们更加成熟;但嫩叶和它们比,却更加活泼。各个都有自己的好,互不干扰,又都形态多姿,惹人喜爱。
在荷花塘观看荷花与荷叶,看到又一种绿色。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玉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我爱绿色,因为它是生命的颜色,所以,我喜欢荷叶。它是夏天的小精灵,夏天应有的特色。没了它,夏天就像失去了光彩。在夏天,荷叶就成熟了,虽然颜色特别深,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滴溜溜滚着,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
绿的足迹初中作文 第7篇
街上的红绿灯随处可见,也不见人们有多爱惜它们。但是,他们有没有像某些人,既然没有人重用他们,他们也不情愿再继续工作。但你看,它们有试过站出来抗议、罢工吗?它们会不会说:“哎呀,我这么累,你们又不爱惜我,我不干了!”有试过这样吗?没有,对吧?
大家再想想看,有没有试过那些灯说:“这么辛苦,又不给工资,毫无回报,我不干了!”没有呀。它们每天经受着日晒雨淋,却不求回报,默默奉献。
可能有人会说:“一个红绿灯有什么?又不是它消失了我们就不能活。”可是,你想想,假如一个地方没有了红绿灯,交通有多乱?新闻上也不是常说,某路的红绿灯坏了,导致几个小时的交通混乱。
那些无私奉献的红绿灯,就好比交警。在一些十字路口的中央,在一些上下班、节假日的时段,经常会出现交警们的身影。大家想想,炎炎夏日,十字路口中央有多热?交警不仅要一直站着,还要做各种各样的动作。他们穿的裤子是黑色的,黑色可是会吸热的呀!他们还要带着帽子,还要吹口哨,多累!他们有抱怨过吗?有哀怨过吗?没有。即便是下雨天,他们也会出现,不打伞,直接穿着雨衣。站在中间,阵阵风吹过,即便是打着伞穿着外套长裤的你也可能会被吹了个透心凉。
描写绿的记叙文初中作文 第8篇
写好一篇具体的记叙文, 排在初中阶段写作第一位。而写好一篇具体的记叙文, 细节描写, 至关重要。古今中外的著名作家, 无不善于细节描写。朱自清写“ (他) 蹒跚的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的细节, 一展父亲艰辛状况中博大的父爱, 读者无不为之感动。中外文学史上的守财奴, 之所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能在世界文学史上的人物长廊上占一席之地, 也是通过他们对待金钱的细节表现出来的。严监生临终前不肯放下的两个手指头, 葛朗台临终前看到教士的镀金十字架能突然回光返照, 他们的贪婪、愚蠢都通过细节活现出来。
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 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写人则如见其人, 写景则如临其境, 细节描写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此。而我们的初中为数不少的初中学生, 他们写作记叙文, 能够写清来龙去脉, 语言能够流畅通顺, 却都在具体的细节描写上有很大的欠缺。如何让初中生学好细节描写呢?根据我的写作教学摸索和借鉴方家经验, 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以细心观察生活为基础
无论是文学巨匠高尔基还是小说之王契诃夫, 无论是曹雪芹还是鲁迅, 诸多作家对生活都有着细心的观察。细节描写尤其要以细心观察为基础。利用日记的形式, 每天对自己印象深刻的某人、某物或某景作一个细节描写, 字数不少于五十字。每个星期至少要有三个写人的, 一个写物的, 一个写景的。这种方法可帮助学生积累细节素材, 以量变促质变, 提高学生细节描写的能力。
二、以文本典型例子为范式
教初中学生写好细节, 不仅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我觉得还应该从揣摩文本入手, 学以致用。
1. 细节描写必须表现真实
细节描写必须表现生活真实。绝大多数教材给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榜样。“她微笑的时候, 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 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高尔基对乐观、慈爱的外祖母的描绘可谓形神皆备, 精彩绝伦。
2. 细节描写必须表现中心
孔乙己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外貌描写是精彩之笔。我们可引导学生学习外貌描写。鲁迅先生做出了示范, 主要抓住人物的长衫作了细致描绘, 鲜明刻画了孔乙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迂腐形象和他穷困的经济状况、好喝懒做的性格, 有力地突出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读书人灵魂的中心。
学习这些典型课文的时候, 教师要很好地加以利用, 引导学生作写作思考:如要突出妈妈的勤劳, 我们可以通过妈妈身体的哪一部分来写?
3. 细节描写必须精选词语
在细节描写中, 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 以期以少胜多, 乃至一字传神。例如《孔乙己》中:他不回答, 对柜里说, “温两碗酒, 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其中的“排”这个动词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孔乙己穷酸而却想在短衣帮面前炫耀一下的自赏自傲心理。
4. 细节描写需要妙用修辞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 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 变抽象为具体, 使无形变为有形。
请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三拳, 施耐庵把三拳的感觉用比喻的手法从味觉、视觉、听觉三个角度描摹得细微无比, 又写出了郑屠被打得愈来愈重的实际情况。
三、以有效方法指导为工具
在观察生活和课堂学习的相结合的基础上, 要写好细节, 还需要教师作一些方法是的指导。
1. 摄取人物细微动作
现实生活中, 一个人不自觉地表现出的细小动作, 不是克制或是做作出来的话, 是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个性、心情的。
2. 描摹人物个性神态
鲁迅描写阿长让我吃福橘时“惶急”的神态、韩麦尔老师在最后一课结束时痛苦的、难过的神态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活的人通过观察, 你从中会得到很多乐趣。邻班有个学生心理素质非常好, 他做了错事老师叫他来说说情况, 他镇定自若, 一脸无辜的神态。我班有个学生则相反, 老师找他了解点情况, 他就满脸通红, 好像犯了错似的。描摹不同人物的个性神态, 不但还生活原貌, 且丰富了人物的形象。
3. 再现人物语言细节
即对人物的某一典型语言进行仔细描写。《范进中举》中写范进得知自己真的中举后, 疯笑着说:“好了!我中了!”“我中了!好了!”细心品味, 生动写出了范进当时的心态:我从此可以摆脱了下等人的行列, 我从此可以摆脱穷苦的经济状况, 我从此……
4. 描绘景物细微之处
都德《最后一课》里“在教室里飞来飞去的金甲虫”“在屋顶咕咕叫的鸽子”等都意蕴深刻, 耐人寻味。
四、以老师下水写作为引领
虽然说“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 但老师如果能够身先垂范, 下水写作, 无疑会对学生有非常大的激励作用。
总之, 细节虽小, 但不可轻视。学好细节描写, 它不但能够逐渐形成初中学生关注生活、观察细节的品质和习惯, 而且对于记叙文的写作意义较大。它能让人物活起来, 它能让景物活起来, 它能让文章活起来!
摘要:写好一篇具体的记叙文, 细节描写, 至关重要。为数不少的初中学生, 他们写作记叙文, 都在具体的细节描写上有很大的欠缺。本人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经验:一、以细心观察生活为基础;二、以文本典型例子为范式;三、以有效方法指导为工具;四、以老师下水写作为引领。
浅谈记叙文作文细节描写方法 第9篇
如行动细节描写:
(1)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鲁迅《孔乙己》)
(2)他不回答,……便排出九文大钱。(鲁迅《孔乙己》)
以上句(1)(2)两句中,“罩”这个动词准确地描写出孔乙己在自己不多的茴香豆中分给孩子们一人一颗,而孩子们吃完茴香豆后不肯离开的情况下迫不得已和无奈的动作,表现出他心地的善良。“排”的动作活灵活现地揭示了孔乙己明明穷得要命却还要摆阔的迂腐性格。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大致有以下方法:
一是抓住特征,工笔细描。
细节描写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主题思想服务的,因此要挑选那些最能表现主题和人物的细节,特别是属于所写人物独有的细小动作。当然也要新颖,切忌一般化。同时,细节来自生活,细节描写也就必须真实地表现生活。这个“真实”,当然不必是曾有的事实,但一定是会有的事实。既然细节描写于人物、于情节、于主题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在写作上就不该轻描淡写,而应该工笔细描,传其神韵。这样才能让细节深入人心,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
例如2008年高考湖北省的满分作文《举手投足之间》:
小时候,我爱去外公家。外公知道好多趣事,外婆的厨艺精湛。每每听外公眉飞色舞地讲完一段,爷孙俩都饿了。于是外公蹑手蹑脚钻进厨房,趁外婆没在,夹几片刚炸好的鸡排,赶忙回来和我分享,像一个小孩子。有几次外公被外婆“人赃并获”,只得被外婆打手。然后我们乖乖地摆好桌子准备开饭,那个时候,真开心。
作者用“眉飞色舞”“蹑手蹑脚”“趁”“被外婆打手”“乖乖地摆好桌子”这一系列非常生活化的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极为传神地描摹了恩爱老年夫妻之间的相濡以沫,传达出无限的情思,使这一形象显得真实,丰满。文章能够以情感人,得益于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深刻体验。
二是精心炼字,以少胜多。
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一篇应考作文要求写800字,但出彩的字(词或短语)往往只有“一个”!所谓“一字立骨”,就是因一字(实则词或短语)之功,主旨毕现。如有一篇学生习作《把伤痕当酒窝》:
我下楼找来了一位老人到家里收废品。可当他快要离开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手表不知道弄到哪儿去了。我怀疑是他拿的,便高声呵斥,叫他还给我。父亲一个箭步上前制止了我,并从他包里拿出了我的手表。原来父亲今天上班时看见我的表停了,就拿去换了一个电池。正当我准备道歉时,老人笑了……
题好一半文。此题好在有“象”又有深刻的内涵,好在所统摄的事情很小点化的意义却很大,好在同所叙之事用语不同却有实实在在的植根点——“正当我准备道歉时,老人笑了……”,其中的“笑”字入木三分,含义深刻。而如果能将标题换为“变伤害为酒窝”,就更为精彩了:不仅更能体现“收废品”的老人丰富的内心世界,还能表现“我”因之而“除去精神垃圾”的勇敢态度。高考作文有时可以“自拟题目”——这是看似不作要求的重大“要求”。标题中有“酒窝”的事物,能支配它的还有“笑”这个动作。文章中写到“收废品者受到精神伤害时,却笑出了酒窝”,一个“笑”字把标题中蕴含的旨意“宽容”显示出来了。
三是巧用修辞,合理想象。
如鲁迅的《药》有这样一段描写:“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群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这一细节,是用比喻的手法来描写一群麻木的、不觉悟的人们,在冷漠地观看刽子手杀害革命者情景的。比喻生动形象,真如浮雕一般现于读者眼前。自己的同胞惨遭杀戮,人们却无动于衷,像看与自己毫不相干的街头热闹似的,令人伤心痛心。作者那种强烈的愤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炽烈情怀,通过这一细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法国文学大师巴尔扎克说:惟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赵树理也说过:细节的作用在于给人以真实感,越细致越容易使人觉得像真的,从而使看了以后的印象更深刻。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让肤浅走向深刻,让枯燥走向生动,让单调走向神奇!
绿的足迹初中作文 第10篇
春天,春姑娘披着绿纱悄悄地走来了,她把温暖抛向了大地,抛向会变色的“绿毯”。小草从地下钻出来,在春雨的滋润下长高,在阳光的照耀下茁壮成长。没过几天,这草地就变成了一块绿色的“地毯”。此时,草地上到处充满了生机。虽然小草只有一厘米高,却绿得可爱,踩在脚下,像一块大海绵。
酷热的夏天到来了,可大自然还有一股深绿。这种绿像一把巨伞,展开在天空中,人们觉得身体凉爽了,觉得心里有了一种清凉的感觉。正是这把巨伞,把烈日灼灼的夏天变成了凉爽的“秋天”,使人们在夏日炎炎时,有一丝凉意。
如果说春天和夏天的绿是新鲜、妩媚的话,那么秋天和冬天的绿则显得深沉、苍劲。
秋天,一片片金黄的落叶安静地躺在地上,远远望去,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层金色的毯子,时时吹过一阵风,它们翩翩起舞,飘荡开去。落叶生长在树上时,像一颗灿烂的新星挂在天空;落叶落下像一颗耀眼的新星陨落。
当严冬来临时,大自然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也许有人会嫌这时的绿色太少了,不引人注目。但是,当你在冰雪中看到松树苍翠的枝叶时,难道你不觉得温暖和希望吗?难道你不觉得,尽管冰雪封压,大自然的血液照样流动,生命的力量照样是不可抗拒的吗?
然而,最动人的绿却在校园里,教室里。那里有一株株小苗,正天天向上,茁壮成长。正因为有他们,大自然才显得四季好春,显得生机勃勃。这些小苗正吮吸着知识的露水,长大正准备为祖国做贡献呢!
绿的足迹初中作文 第11篇
我是班上有名的长跑小将,每当学校举办运动会时,我总能为班级争得荣誉。老师的赞许,同学的夸赞,如潮水般齐齐涌向了我,我的内心也毫无意外的开始膨胀。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一句俗语,可我却忘记了这么一句话。不久,我便遭遇了“滑铁卢”。又一次重要的校运动会,根本没有去锻炼的我,名落孙山,榜上无名!
那个秋天,我如同一块掉入湖底的石头,沉寂在不甘与焦躁当中。爱发呆的我似乎更能发呆了,经常能坐在窗前发呆几个小时,看着窗外川流不息的车辆,我独自悲伤。
窗外的大树已经落下不少的叶子,满树的黄色仿佛在与我的失落奏着合唱。突然,墙角的一株小草吸引了我的注意,我不禁凑近瞧了瞧,发黄的叶片中带着一点嫩绿。那充满生机的颜色,仿佛在嘲笑我内心的死寂,我不禁对它产生一丝厌恶。哼,秋天才发芽的种子,到了冬天就把你冻死。噢,不用到冬天,只需再来一场秋雨,就可以冲刷尽那砖缝间仅存的一点土。
果然想啥来啥,这个晚上的秋雨不期而至。一大早醒来,我便拉开了窗帘,窗台上的灰已被秋雨冲刷干净,街道上留下了雨水冲刷后泥泞不堪的痕迹。我在窗台上那仅存的一点土中,我仍看到了一眼那抹绿,其中一片叶已经埋入黑色的土壤中。经过一夜的洗礼,它的枝干似乎更加挺拔,它的叶片也绿得更加耀眼。
绿的呼唤初中作文 第12篇
最能代表生命的,最能蕴含希望的,莫过于这广阔的大地上尽诱人的绿色了。
从小,我便喜欢绿色,喜欢在鲜嫩的草坪上滚来滚去。我多,么希望在我们家楼下,也能生出一片绿荫啊。它会朝夕陪伴着我。绿色早巳在我心中播下了一颗执着的种子。
前年春天,我们搬进了新楼。我们家住在一楼,后院有一片满是瓦砾的荒地。我央求妈妈:“咱们种上些花草、青菜什么的,把这地打扮打扮。”妈妈非常赞同:“对呀,不过可得来个南泥湾开荒。”妈妈每天上班前、下班后,都用锹、镐一点一点地刨这块地,把地里的砖头、瓦块一块一块扔出去。然后,又从别的地方运来一些土,把地平好,修成一个一个方形的菜畦。妈妈买了各种各样的菜籽、花籽,播下了种子。
过了些日子,小小的菜苗都长出来了,原来满是瓦砾的荒地,覆盖上了一片嫩绿的“地毯”。我高兴极了,每天都跑到地边,蹲在畦边仔细看着绿色的小苗。放下书包,我就拿起我的小水桶,去给菜苗浇水,苗长得可真水灵啊!
夏天来到了,地里的生菜绿了,一片浅绿;玉米绿了,一块浓绿;栽下的香椿绿了,撑起一柄小小的绿伞好像平地飘起一团绿云,我和妈妈的汗水没有自流,迎来了这么多绿色的.客人,我多么希望这些客人长驻在我家啊!
而好景不长,紧挨着我家后院又开始盖楼房了,我心爱的绿地被毁掉了,绿色的“客人”被赶走了。(抒情作文 )我每天习惯地向窗外望去,那美好的绿色没有了,到处是尘土飞扬,搅拌机、电焊搞得人心烦意乱。我的绿地哪儿去了?我多么怀念绿地,离不开这生命的绿色啊!
人不能离开绿色,可我用汗水和双手捧出的绿色却又得而复失了。
我的心里,像是丢失了什么,一片惆怅。
绿的足迹初中作文 第13篇
我家后的马路对面有一块偌大的草坪,春天一到,它便似绿毯一般覆盖了冬天的寒冷,带来了春天生机勃勃的希望。隔着窗户的我,在自己小小的房间里,却可以感受到那绿的生气,这给只能埋头读书的我,带来了不少活力与安慰。
阳光带着春意融融,倾泻而下,在绿草地上洒着金色的美好。我站在窗边,享受着这绿带来的开阔,宁静和祥和,侧耳聆听鸟儿婉转的歌声,这便是最简单的幸福。我幻想着不再埋头于书的那一天,能够躺在草地的怀抱中,感受绿的气息,抚摸柔嫩纤弱却有着旺盛生命力的小草,肆意让阳光洒在每一寸身体上,照进每一个细胞中,而我现在,只能远远地望着那绿色。
那片绿色,是春天希望的使者,也成为我的向往,我的寄托
可惜,好景不长。
那一天的我,看到的不再是一片温润,充满生命力的绿色了,它变成了斑驳,我可以清晰地看到那黑白参差的秃地。那是被大火烧过的痕迹!就像是一颗火苗点燃了我的内心,熊熊烈火燃起。是谁?是谁烧毁了这片绿!我不知道,我也无法知道。此后,便不断有烟飘起,模糊了我的视线。那片草地几乎被摧毁了,同时被燃尽的,也有我的向往,我的寄托。
我便不再站在窗口欣赏那个小小的世界了,因为那样只能徒增感伤。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对绿抱有欣赏,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毁灭一片又一片的绿,让它从我们的视野销声匿迹。
绿的足迹初中作文 第14篇
在撒哈拉沙漠中,有让你一眼就可以陷进去的风景。远远地望去,只见在金黄的沙漠中闪烁着一片耀眼的颜色绿色。虽然远远地望,那绿色就像点点星光那般的小,走近一看,你发现原来只是一些树,不要小看那些树,那些树都是历经风沙着长大的。历经风沙?你也许会想,是不是太夸张了吧?不错,如若它是因为长得高大就能历经风沙,那也许是有些不准确;只有当你知道它是如何在沙漠中生存,如何找到水源,你就不会再觉得奇怪了。在它们还是树苗时,就已经栽种在那沙漠之中,每天经受着风沙的洗涤。为了能在这风沙弥漫,河水干涸是不是还来一场沙尘暴的地方存活长成一片耀眼的绿色,成就出一片美丽的风景线,它们拼命扎根,寻找水源,与有许多在这炎热干燥的天气里成了“绿色”的祭品。
在沙漠中遇到这树苗的人,怀了悲悯恻隐之心,在树苗的周围撒了一些水,企图让树苗不许这么地拼命。树苗们轻易地找到了水源,再也不往下钻了,但是,所有得到救助的树苗们在这狂风肆虐,漫天沙舞,百里这内无一水源的沙漠之中才存活仅仅一天,还没变得耀眼,美丽,就被风沙给残忍的埋没了。没有人可以施舍,没有人可以帮助这些树苗在沙漠中成就一片美丽的景色,一片美丽的风景线。唯有它自己,努力扎根,不寻求表面的水源,不接受他人的施舍,在风沙中迎难而上,不惧怕这浩荡沙海,努力地成长才可造就它的风景线。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美丽的一片风景线,也都有创造“风景”的意志,那就是坚强,历经风沙时靠自己去冲破险阻,不接受他们廉价的施舍,但我们有时候也会变得精疲力尽,如若这样,我们还能忍受风沙创造出自己的风景线吗?
初中关于描写夏天的记叙文作文 第15篇
沿着石子铺成的小路可以来到一片绿油油的菜地,大片大片金灿灿的油菜花,小蜜蜂和小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菜地的后面是一排整齐的窑洞,这就是奶奶的家,来到窑洞后面,看到的是连绵不断的山岭,一眼望去,满眼的绿色,仿佛来到了一个绿色的世界,这里是大片大片的郁郁葱葱的果树林。有杏树、胡桃树、核桃树、柿子树、山桃树等等,品种丰富,数量繁多。更令人称奇的是,这些果树全是野生的,没有一棵是人工种植的,真是大自然的恩赐呀!
清晨,你能听见喜鹊那清脆的叫声,能够看见鸟儿在蓝天上自由的飞翔,牧羊人早早赶着羊群来到里,羊儿悠闲的吃着草,牧羊人高兴地唱着《信天游》。
小山村的夜空格外美丽,可以看到很多污染严重的城市看不到的景象,白茫茫的银河,静静地躺在湛蓝的天空中,灿烂的星群在银河里闪动,像是无数漂在河上的航标灯,每到夜晚,我就爱躺在奶奶家麦草垛上,听着蟋蟀的叫声,寻找着我能认出的星座。
为爱而绿的春天初中作文 第16篇
夏季还没来临,天气就已经很闷热了。我正窝在房间里看书,母亲来敲敲门说:“出来看看吧,感受一下阳光的温暖和春天的绿意。”我搬着凳子来到树荫下伸了个懒腰,环顾了一下四周:啊,好绿,好美!
半晌,一阵吆喝声传入耳旁:“收破垃儿,破塑料布,饮料瓶,破自行车……”妈妈叫住他,让我把家里的.破垃全卖了。
收破烂儿的是一位骑三轮车的老人,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车子上有一个简易的凉棚,里面坐着个孩子,大约三四岁的样子。老人停住下车子,并嘱咐孩子:“好好在车上呆着,不要乱跑,不然爷爷不给你买妙脆角和可比克了,听到了吗?”“嗯,我想喝水,爷爷,”“再坚持一下,皮皮,一会咱就去买水喝。”“但现在不要动。”这时我忽然发现这孩子被用细绳绑在车上。我惊呆了,这老人怎么能把孩子绑在车上呢?太可怕了!
老人来到院子里迅速地将垃圾进行整理、分类。体格还算壮实的他累得气喘吁吁,忙碌之余,他还不时地往门外看上几眼。忽然一阵哭声从车子上传来,老人慌忙跑过去,看到孩子的手上鼓起一个大包,便熟练地为孩子拔掉吊瓶并向孩子斥责着:“让你不要动,还动,现在好了吧?”看着我诧异的表情。老人对我说:”这孩子从小身子就虚弱,经常打针吃药。去医院太麻烦,医药费又贵,所以我就买药,自己为他打针,日久天长,也就成了半个医生。”老人一边说着一边帮孩子解开绳子:“现在可以动了,下来走走吧!”老人抚摸着孩子的小脑袋。
“那皮皮没有父母吗?为什么他们不照顾他呢?”我问道。“这孩子命苦啊,父亲脑子不大正常,母亲又是一个瞎子。他们连自己也照顾不了,哪能看孩子呀!所以我就……”“所以你就承担起了抚养皮皮的责任,并一股脑地照顾他全家?”我实在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忙问老人。老人点点头,又叹了口气说:“我一个收破垃的,挣不了几个钱。我能为他们做得太少了,只是可怜了我那可爱的小皮皮了,每天跟着我来回奔波。你不知道冬天他那小脸冻得通红通红的……”说着说着老人眼里充满了泪花。
这时蹲在草地上看蚂蚁的小皮皮拿着一只蚂蚁,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过来。
“爷爷,爷爷!小蚂蚁找不到家了,怎么办呢?”皮皮眨巴着眼问老人。“你怎么哭了,爷爷?你不是说谁哭谁不是男子汉吗?”
“爷爷说你不爱他了,是真的吗,皮皮?”
“谁说的,我最爱爷爷了。”
“那你敢亲亲爷爷吗?亲了爷爷就不生气了。”
“爷爷,别哭,皮皮永远都爱你。”小皮皮说着并嘟起小嘴巴朝爷爷脸上亲了一下。老人抱起皮皮真的哭了起来。
描写绿的记叙文初中作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