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09-231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精选10篇)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11月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 随机将100例患者分成A组和B组, 每组50例。A组中男30例, 女20例, 年龄24~74岁, 平均年龄 (49.4±14.3) 岁。B组中男28例, 女22例, 年龄23~71岁, 平均年龄 (46.4±14.1)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措施, B组患者在此护理基础上开展快速康复护理措施, 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依照患者的不同心理表现状态和患者开展及时有效的沟通, 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有时刻清晰的关注, 同时让患者树立起积极配合治疗的信心; (2) 术前宣教:对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一些与病症有关的知识, 让患者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 在接受治疗过程中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3) 术前准备:手术前3 h可以指导患者口服浓度为5%或者10%的葡萄糖200~300 ml, 或者在手术前2 h经周围静脉为患者静脉滴注浓度为10%或者5%的葡萄糖盐水; (4) 术中护理:在手术执行过程中, 护理人员要重视对室内温度与湿度做适宜控制, 尽量控制手术室的温度在25~26℃, 室内湿度控制在50%~60%, 对输液的速度进行良好控制, 以避免患者出现心脏病等一些并发症; (5) 术后疼痛护理:在手术过程中可以为患者安置1个镇痛泵, 或者定时为患者提供止痛类药物, 良好的止痛操作有助于患者早期的下床活动, 而有效的床下活动可以加速患者的通气排便速度, 恢复正常的经口饮食, 减少每日输液量以及输液的时间, 有助于患者精神状态的早日恢复; (6) 术后早期活动:积极的鼓励患者进行早期的床上活动, 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在床上翻身或者进行一些户外活动; (7) 术后饮食护理:从最初手术完成后为患者提供流质类食物慢慢的转变为半流质食物或者普通食物, 饮食需要遵循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与易消化的饮食原则, 禁止为患者提供一切辛辣刺激类食物, 避免患者饮酒。饮食搭配需要做到粗细结合, 合理搭配保证营养的健全, 加大患者自身机体的抵抗功能有助于患者身体素质的康复; (8) 引流管护理:手术后尽量在早期去除患者的引流管和导管, 同时为患者提供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的治疗[2]。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与并发症发生率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B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优于A组, 两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两组比较, P<0.05

3 讨论

传统护理一般要求患者在手术前禁食, 主要为了防止患者在麻醉后因为呕吐而出现吸入性肺炎[3]。临床有研究结果显示[4], 在患者胃功能显示正常的情况下, 患者进食固体食物后6 h即可将胃部排空, 进食的液体在2 h内也可被排空, 遵循快速康复外科的一般护理观念, 在手术前仅需禁食1 h, 禁糖水2 h, 便可提升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综合耐受力, 且能降低手术结束后胰岛素抵抗问题出现率。本次研究中对B组患者在术前3 h服用200~300 ml葡萄糖溶液, 术前2 h为患者静脉滴注葡萄糖注射液, 有效的缓解了患者出现的术前口渴、饥饿感等问题。

大部分的患者在手术之后留置鼻胃管会加重患者出现咽部不适、恶心、痰液增多的问题, 会对患者的早期活动功能造成恶劣影响。本次研究中显示, B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优于A组, 两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手术之后患者很容易出现疼痛, 而疼痛会使得患者出现恐惧的心理情绪, 加速患者内部机体紊乱, 并严重影响患者早期活动功能[5]。所以术后止痛是快速康复护理中一项关键措施, 本次研究中为患者提供镇痛泵以减少手术过程中对患者造成的刺激, 有效止痛[6]。

综上所述,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 快速康复护理的优势正在逐渐体现, 在手术护理过程中不但要照顾患者的生理感受, 还需要同步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加以体量, 充分的将快速康复的理念融入至各项护理操作之中, 以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摘要:目的 探究肠胃外科中对患者使用快速康复护理措施的作用。方法 100例接受胃肠外科手术的患者, 随机分成A组与B组, 每组50例。对A组实施传统护理, 对B组实施快速康复护理, 对比两组康复效果。结果 B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优于A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胃肠外科护理中使用快速康复护理措施, 能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降低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 应用价值值得肯定。

关键词:康复护理,胃肠外科,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管亚华, 丁敏, 朱建伟.快速康复护理在大肠癌围术期的临床应用.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 (18) :21-23.

[2]曲晓宇, 陶娌娜, 蔡航, 等.临床药师干预前后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3, 13 (3) :279-282.

[3]王雅琴, 宁宁, 何凌霄, 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肠外科中的应用进展.华西医学, 2012 (1) :155-157.

[4]黄锐.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4) :84-85.

[5]冯坤.快速外科康复护理措施在胃肠肿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分析.药物与人, 2014 (8) :219.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第2篇

关键词:结直肠癌 围手术期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314-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2]结直肠癌患者发病率明显升高,该病已经成为困扰我们健康的重要疾病。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快速康复护理具有重要意义。快速康复护理应用一些已经被医学证实有效的多种模式综合措施,减轻患者术后恢复痛苦,使患者尽快出院,提供患者更高的生活质量。现在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1月—2012年14月接受护理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患者在快速康复护理以及普通常规护理下的健康恢复情况。患者在性别,年龄,身体状况等方面均无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1月—2014年12月接诊治疗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患者在健康程度,性别,年龄等方面均无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将100例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在46—62岁左右,平均年龄为(52+5.64)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在48—60岁左右,平均年龄为(53+3.34)岁。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普通常规外科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进行快速康復的外科护理,相比对照组患者护理人员术前像患者讲授结直肠癌知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定期与患者进行交流缓解患者烦躁紧张情绪。观察比对两组患者的健康恢复情况,探究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的效果。

1.3 判定方法

观察并记录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静脉输液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患者体重下降情况及患者满意程度等,分析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数据的可靠程度,根据相关检查反映的患者健康情况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理性评估。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据统计学结果显示,进行快速康复护理的结直肠癌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静脉输液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接受普通外科护理的患者,而且实验组患者体重下降程度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长度较高,治疗信心强,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其具体恢复情况如表格所示。

3.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更加趋向于快节奏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虽然加速了社会的发展进程,但也使得人们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睡眠,饮食没有规律可言,各种疾病危害着人们的健康。结直肠癌也是困扰我们生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是近几外科护理措施,其应用一些已经被医学证实有效的多种模式综合措施,帮助患者减少心理和生理的创伤应激,从而使患者快速康复。对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较普通常规护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从两组患者的比对结果中我们不难看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静脉输液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明显减少,患者术后感染程度低,体重下降程度低,治愈信心增强,满意程度高。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分别在术前,术中,术后对患者进行不同护理。术前首先医护人员会对患者普及结肠癌知识,缓解患者的恐惧。其次停止患者吸烟,为患者准备一些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以改善患者体质。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特征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环境。术后对患者进行生命监测,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从心理和精神上缓解了他们恐惧,配合患者做简单的运动,除此之外护理患者的饮食相当重要,首先进食应选择容易消化,营养价值高的食品,当然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应该以流质,半流质为主,其次患者不宜食用过咸食物,忌口辛辣刺激的食品,主要以清淡为主,最后患者禁止吸烟酗酒。[4]总之对结直肠癌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减少了感染以及并发症的几率,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同时也减少了患者的住院费用减轻了患者家庭负担,所以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该护理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今后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杜永红,张雪芳,张莉.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快速恢复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4);182—186.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9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90例小儿心脏外科手术患儿,并经过临床检查确诊所有的患儿都符合小儿心脏外科手术的适应症,且没有其他的合并症。患儿的心肺转流的时间在27~73min之间,心肺阻断的时间在12~66min之间,心脏复跳除颤的患6例,心脏在不停跳的情况下给予修补术治疗的患儿6例,其他都是自动复跳。将这90例患儿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患儿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其中男性患儿30例,女性15例,年龄在4~1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2.3岁,病程为1~4年,平均病程为2.1±0.9年。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男性患儿29例,女性16例,年龄在5~1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2.5岁,病程为1~5年,平均病程为2.6±1.1年。两组患儿在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上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麻醉和护理方法,使用芬太尼以及七氟醚进行麻醉维持治疗,术后带气管插管回到重症监护室进行监护治疗,并根据患儿的病情确定拔管的时间,并在麻醉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麻醉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治疗,快速康复外科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了心里护理,手术前的禁食禁饮的宣教,手术前的体温维持,快通道麻醉以及术后的镇痛等一系列的围绕手术期间的综合运用措施。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2]:首先,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术前护理人员到病房对患儿进行探望,并通过与患儿家属的交谈了解患儿的喜好和病情,和患儿之间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沟通关系,以减少患儿的恐惧,消除患儿的不适应感。同时对患儿术前的禁饮食情况进行指导,做好术前的禁饮食工作。护理人员在术前对患儿进行一定的了解,通过和患儿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可以极大的减轻患儿的恐惧感和不适应感,有利于患儿配合好治疗;对患儿术前的禁饮食宣教可以保证患儿禁饮食工作的顺利开展,避免患儿出现脱水或者低血糖症状,有利于患儿在舒适环境下进行手术治疗;快速通道心脏麻醉可以有效的缩短患儿的拔管时间以及在重症监护室的滞留时间,而针对不同患儿耐受气管插管程度选择使用镇静剂治疗,有利于患儿预后康复。并且,对患儿的体温进行一定的保护,以确保患儿体温保持正常。另外,快速通道麻醉护理,通过小剂量的阿片类药物以及短效麻醉的镇痛药物进行麻醉,尽可能的在术后六小时内拔管,以减少在重症监护室的时间。在患儿麻醉复苏期间护理人员对患儿肺部情况给予每15~30min进行一次肺部的听诊,及时了解患儿的呼吸音变化,并且加强对患儿的心理护理,以缓解患儿的紧张感和恐惧感,以减少拔管时间[3]。

1.3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自身前后对照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χ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均由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有序分类资料以频数(f)和平均Ridit值表示,采用Ridit分析,由DPS 7.0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经过护理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手术后的拔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3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的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医疗过程中的医疗技术和护理质量也有着更好的要求,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运用到临床护理中[3],特别是小儿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对于加快择期手术的患儿的术后恢复,减少手术患儿的死亡率和手术期间的并发症,缩短患儿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4]。

由此可见,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用于小儿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可以有效的减轻患儿痛苦,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减轻患儿的身心负担,以保证患儿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接受治疗,提高了临床护理过程中的护理治疗和治疗的效果,提高患儿术后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临床护理方法,可以被广泛的运用和推广到临床护理中[5]。

摘要:目的:了解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小儿心脏外科手术中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通过选取我院在2012年9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90例小儿心脏外科手术患儿,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儿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而对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通过对比观察两组患儿护理效果,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小儿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的运用效果。结果:通过观察得知观察组患儿在术后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要明显好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小儿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运用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可以广泛的运用和推广。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小儿心脏外科手术,运用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英,姜曙娟,秦林芬,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食管癌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2,10(24):24-26.

[2]刘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胆道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8(2):39-40.

[3]樊军芳,史小艳,程沛,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5,12(2):327-329.

[4]赖红梅,韩露,洪静,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择期手术患者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8(20):62-64.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第4篇

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是指在术前、术中及术后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加以组合而产生协同结果,以减少手术应激及并发症,加速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FTS包括术前对患者的宣教、合理术前准备,术后在效止痛,尽量减少围手术期的各种应激反应因素等。以上诸多措施中,对围手术期的护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和可行性,我科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48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9年1-9月,我科收治行膝关节置换术48例,双侧全膝关节置换者2例,单侧全膝关节置换者46例,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在55-78岁,平均年龄66岁。膝关节骨关节炎2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6例,关节肿瘤4例。排除合并基础疾病较多,预计住院时间较长的患者。所有患者神志清楚,无精神异常等不能配合锻炼者。

1.2治疗转归 本组患者在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中,未出现并发症或其他不良反应,平均住院时间15d。

2 围手术期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本组患者多为老年患者,患病时间长,常年膝关节不能伸直,行动极其不利,使患者易产生抑郁、沮丧、自卑心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不安,担心手术能否成功,术后能否下床行走等心理。针对这些心理特点,护士到床旁说明手术的重要性,可靠性和安全措施,以消除其思想顾虑。本组患者经过积极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焦虑情绪明显减轻,能配合治疗和护理[1]。

2.2术后护理

2.2.1生命体征的监测 术后24h之内予心电监测,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的情况并做好记录。

2.2.2体位的护理 指导患者以平卧位为主,在进食或大小便时可适当半卧位可坐位。平卧时抬高患肢15-30°,以利静脉回流,减轻患肢局部肿胀,观察患肢末梢血运、皮肤色泽、温度、感觉及运动情况。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肌四头肌的等长收缩及踝关节的背伸、跖屈运动。

2.2.3引流管的护理 术后常规放置1-2根引流管,应密切观察切口渗血及关节负压引流是否通畅,引流管有无扭曲、折叠、受压等情况,定时捏擠引流管,防止血凝块堵塞。记录引流液的量及性状。术后2h内伤口引流量>400ml,则应引起重视,暂时关闭关节腔引流管,及时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血凝酶粉500-1000u经引流管注入关节腔进行止血。渗血多时可给予沙袋压迫。如无异常,术后3 d引流量少于50ml可拔除引流管。

2.2.4饮食护理 手术后当日晚上进食以稀饭、面线、菜汤等流质饮食为主。不论是小手术还时大手术,在快速康复理念中,术后尽快恢复正常口服饮食是一个重要环节[2]。研究表明,现代麻醉技术的发展使术后肠麻痹的发生风险降低,术后6h进食已经比较安全[3]。术后无恶心、呕吐等症状,即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2.2.5疼痛的观察及护理 疼痛是术后最常见的症状,因此充分止痛也是快速康复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有利于早期关节被动锻炼及下床活动和必要前提,对减少手术应激反应很有意义。早期疼痛多因手术创伤引起,本组患者均使用持续止痛泵。其中2例患者在功能锻炼时仍感到疼痛。怕疼痛而致功能锻炼动作不到位,加用双氯芬酸缓释片,2次/d。疼痛缓解。其余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均未因疼痛而拒绝进行。患者主动锻炼积极,短期内达到较理想的康复水平。

2.2.6预防感染的护理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如渗出液湿透外层敷料时,应及时无菌换药。注意患者体温变化情况,如术后3天内出现发热在370-380c,考虑为术后致机体吸收热或假体材料所致发热,无需特殊处理。术后应注意与感染发热相鉴别。术后常规应用7天抗生素预防感染。

2.2.7 出院指导 本组患者术后指导早期进食,早期活动,经过有效镇痛,均能主动参与功能锻炼,术后5-7天体温正常,术后10-14 d伤口拆线,愈合良好。术后平均住院15 d。出院前应告知患者及家属继续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指导患者站-立-坐-蹲的顺序在3个月内坚持锻炼。指导患者出院后应增加营养,多食富含钙质及高纤维的食物,控制体重,以免增加关节的负担。出院后应预防感冒等各种炎症发生,防止人工关节感染;不做剧烈运动,注意安全,保护膝关节不受外力撞击,延长假体的使用寿命。如出现活动异常及时随诊。

3 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减少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住院日,降低了住院费用,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快速康复理念一直是医务人员追求的目标和研究热点,更是患者的期望。使患者得到早期康复是FTS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 翁小杰,艾玉,杨华.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护理管理杂志,2004,4(3):7。

[2] 江志伟,李宁,黎介寿.快速康复外科的概念及临床意义[J]。中国使用外科使杂志,2007,27(2):131-133。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第5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期间我院胃肠外科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术前均未接受过化疗,并且未合并出现严重的疾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女18例,男12例,年龄为45~60岁,平均(55.8±5.2)岁,包括胃癌患者15例,结肠癌患者8例,直肠癌患者7例;对照组女17例,男13例,年龄为45~60岁,平均(56.0±5.0)岁,包括胃癌患者13例,结肠癌患者9例,直肠癌患者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快速康复优化方案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用药护理和生活照顾等。观察组进行人性化护理,人性化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术前护理。转变护士的传统护理观念,对护理技巧和知识进行培训;人性化病房护理;心理支持和饮食指导;术前健康知识讲解。(2)术中人性化护理和配合。(3)术后护理。并发症防治;术后配合患者家属向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向患者提供出院健康指导。

1.3 观察和评定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护理满意率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评分大于等于85分为非常满意,分值为60~85分是一般满意,评分小于60分为不满意,护理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3%(1例),该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恶心呕吐症状;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6.7%(8例),包括恶心呕吐4例,切口感染3例,发热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100.0%(非常满意21例,一般满意9例,不满意0例),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66.7%(非常满意9例,一般满意11例,不满意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常规护理工作中缺乏对患者的尊重、理解和关爱,护理理念偏重“以疾病为中心”,导致患者的满意度不理想[3]。人性化护理是以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个人隐私为核心的具有创造性、整体性、有效性的护理模式[4]。人性化护理的宗旨在于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使患者在住院期间感到方便、舒适,通过不断优化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技能、态度和效率,力求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和认可度。

人性化护理的关键在于:(1)优化护理理念,要求护士深入体会人性化护理的本质,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护士综合素质,通过护士言行表率有意识的影响患者的认知,改善患者的不良心态,增进护患关系;(2)为患者营造舒适、整洁、温馨的住院环境,在患者入院之初,向患者讲解院方的相关规定,并提供详细的入院介绍,包括主管医师、责任护士、病区设施、饮食、探视的安排和规定等,了解患者的习惯、爱好,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尽快消除患者的陌生、焦虑心理,向患者介绍胃肠外科快速康复优化方案的先进行和治疗成功的案例,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同时依据患者的病情合理指导患者均衡饮食,确保患者具有良好的营养状态;(3)努力消除患者的恐惧感和焦虑感,帮助让患者建立战胜病魔的信心,治疗前准备时,护理操作注意动作轻柔,并向患者进行相应操作的解释,多安慰、鼓励患者,对需要进行暴露操作时,需要尊重患者的人格,做好隔离和遮蔽工作,定时对患者受到压迫的部位进行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4)患者治疗后返回病房,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针对需要留置引流管者严密监测引流管液量和颜色,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向医师进行报告,配合医师进行合理处理;(5)告知患者家属多关心、体贴患者,使患者得到良好的心理支持,增加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同时向患者提供健康知识教育,主动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的医学知识、自我护理的方法,增加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6)告知患者出院后需要养成合理的生活习惯,适量运动,增强抵抗力,并叮嘱患者遵照医嘱来院进行复查。

本研究结果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刘芳报道的结论相符[5]。结果证实了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综上所述,胃肠外科快速康复治疗优化方案治疗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认可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胃肠外科快速康复治疗优化方案人性化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期间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应用快速康复优化方案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对照组为26.7%,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100.0%,对照组为66.7%,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外科快速康复治疗优化方案治疗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认可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胃肠外科,快速康复治疗优化方案,人性化护理,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海云.人性化护理在肛肠外科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大家健康,2016,10(5):239-240.

[2]王玉兰.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5,14(5):1985-1986.

[3]颜冰,韩伟,张志哲.胃肠手术快速康复外科治疗优化设计方案的临床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29(5):694-697.

[4]陈青.人性化护理方法在乳腺癌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1(4):271-272.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第6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肝移植中心择期行肝移植手术病人1 0 例, 其中男9例, 女1例, 年龄25岁~45岁, 均经B超、CT检查及核磁共振检查确诊为肝癌、肝衰竭。

1.2 手术方法病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平卧位。

1.3 结果1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 FTS理念的应用可以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缩短住院时间。

2 FTS的手术室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术前访视病人, 减少病人心理、知识层面上的负面影响, 针对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 缓解病人的术前焦虑, 有利于手术效率的提高和良好的预后[4]。手术室护士应提前熟悉病人的病情, 耐心与病人及家属沟通, 讲述手术的重要性, 减少生理应激反应。手术当天巡回护士热情接待病人, 给予其亲切感, 减少手术室给病人带来的陌生感, 使其能够保持最佳状态配合手术, 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2.1.2术前准备术前要求禁饮、禁食, FTS提出术前6h禁食、术前2h禁饮可提高病人的舒适度以及手术安全性。手术前一晚可使用镇静药物, 保证病人的睡眠, 促进手术顺利进行。手术开始前0.5h遵医嘱给予抗感染药物, 肝移植手术时间长, 记录好时间再次给予药物治疗。

2.2 术中护理

2.2.1 液体的管理

肝移植手术液体通路比较多, 分别做好标识, 以便于术中液体的管理及观察, 保证抢救通道畅通。

2.2.2 病人保暖措施

手术室由于环境比较特殊, 温度一般在22℃~24℃, 而且肝移植手术时间长、创面大, 若没有做好保暖措施, 极易引起术中低体温的发生, 可导致术后很多并发症的发生, 可影响术后病人的康复。故术中应做好病人保暖措施, 预防低体温的发生, 调节手术间的温度, 提前打开电热毯预热, 四肢缠绕棉卷保暖并于下肢缠绕弹力绷带, 防止下肢血栓形成, 最后将暖风机盖于病人下肢, 保持温度为37℃。术中使用37℃液体进行输注, 腹腔冲洗采用温盐水。

2.2.3病人皮肤的管理对时间长的手术, 在全身麻醉的状态下, 做好病人皮肤的管理非常重要, 以保证病人舒适、安全、手术野暴露好及医生操作方便为原则, 于易受压部位垫压疮贴, 手术床放整床硅胶垫, 防止压疮的发生。

2.2.4 精细团队配合

为了能够完美地配合手术, 从各个环节进行手术配合优化。成立肝移植小组, 固定团队人员, 进行专科培训。完善并优化手术配合流程, 使整个团队配合更加默契, 从而缩短手术时间, 降低手术感染率, 同时也可降低病人手术应激反应发生率。

与责任护士进行详细交班;术后及时同病人及其家属交代手术情况, 告诉其术后注意事项, 指导病人术后活动, 宣读和讲解身边已康复的案例。术后回访时与病人沟通, 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 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其树立信心, 建立积极的心态, 认识到医患配合的重要意义, 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

3 小结

FTS强调多种促进病人术后恢复的护理措施的优化结合, 并强调各科的共同参与、多学科的共同协作。心理护理的优化使病人及家属理解并对FTS治疗配合;术前镇静药物的优化使用使病人睡眠和紧张情绪得到缓解, 可促进病人早期进食及下床活动;术前抗生素的优化使用对减少病人术后感染有重要的意义。

FTS在临床上的应用缩短了肝移植病人的术后禁食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 促进了病人术后恢复, 缩短了住院时间, 说明这个理念应用于肝移植病人的实践中是有效的, 而且非常安全。

参考文献

[1]Wilmore DW, Kehlet H.Management of patients in fast track surgery[J].BMJ, 2001, 322 (7284) :473-476.

[2]Kehlet H, Wilmore DW.Mrltimodal strategies to improve surgical outcome[J].Am J Surg, 2002, 183 (6) :630-641.

[3]朱桂玲, 孙丽波, 王江滨, 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围手术期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8, 43 (3) :264-265.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4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及观察组, 各30例。观察组平均年龄 (36.17±12.19) 岁;平均体重 (59.89±8.79) kg。观察组平均年龄 (36.41±12.38) 岁;平均体重 (60.17±9.28) kg。两组患者在年龄、体质量等一般资料,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包括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等。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包括: (1) 健康教育。同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向其分发相关健康知识手册, 并结合亲自指导为其讲解相关术后护理关键, 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讲解。 (2) 心理护理。常与患者交流, 了解患者心理状态, 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缓解其内心恐惧、焦虑感。 (3) 饮食指导。术后6 h为患者提供促排气的汤水, 减少腹胀。术后1 d可给予流质食物, 并叮嘱患者正常饮食后, 应多食用纤维蛋白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4) 疼痛护理。指导患者深呼吸, 帮助其进行肢体放松。并于术后6 h对其经按摩腹部及肩部, 并对其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进行揉压, 以加速血液循环, 减轻疼痛。 (5) 运动指导。在家属帮助下为患者进行四肢活动, 运动以被动为主, 避免出现四肢僵硬。指导患者进行腹腔体操锻炼, 帮助机体恢复。术后2~3 d根据患者情况, 督促其进行坐起练习。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术后康复速度进行评估, 包括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等。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数 (%) 表示, 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康复情况

观察组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 (1/30) , 低于对照组的26.67% (8/3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4.7 0 9, P<0.05) 。

3 讨论

腹腔镜手术虽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然而患者术后常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因此, 为患者术后给予一定有效护理很有必要[3]。

传统护理模式干预往往只注重日常护理, 如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等常规指导护理方法。陈丽娜[4]研究表明, 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常出现肩部疼痛、排尿困难等不良情况, 传统护理并不能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 而对患者术后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后, 患者肩部疼痛情况减少, 且康复速度快, 住院时间较短。本研究针对观察组3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结果显示, 观察组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 同时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少, 该结果同陈爱中等研究结果相一致。表明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好。原因在于快速康复外科对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模式, 在对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 帮助患者进行护理指导、心理指导及运动指导, 注重患者术后饮食、用药情况, 帮助患者建立正确饮食习惯, 加快排气及排便, 有效减少腹胀、便秘等并发症发生, 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 树立正确治疗心态, 提升护理依从性及配合度;同时督促患者尽早下地运动, 加速术后康复。

综上所述, 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少, 康复快, 护理效果好,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颖, 石泽亚, 秦莉花, 等.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研究进展[J].现代临床护理, 2015, 14 (10) :73-77.

[2]曾广灿.脑膜瘤围手术期患者护理快速康复理念的应用探析[J].河南医学研究, 2014, 23 (6) :132-134.

[3]田革联.腹腔镜手术与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妇科疾病的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医刊, 2014, 41 (23) :115-116.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胃癌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 全部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该次研究, 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自40例。其中, 对照组:男患28例、女患12例;年龄40~79岁, 均值 (58.4±8.7) 岁;病程0.4~9个月, 均值 (2.4±0.8) 个月。研究组:男患26例、女患14例;年龄38~77岁, 均值 (58.1±8.2) 岁;病程0.3~8个月, 均值 (2.5±0.7) 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 如术前纠正患者的全身营养状况, 戒烟、酒, 避免受凉, 同时做好心理护理与常规术前准备, 术后对病情变化进行观察等, 研究组在对照组方式上结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 详细措施如下。

1.2.1 术前护理

术前积极做好健康宣教, 采用流程式表格促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对护理的项目一目了然, 同时让他们了解熟悉各项内容的意义与目的, 尽量让他们解除手术顾虑, 积极的配合手术。术前应禁食但不禁饮 (常规护理则禁饮与禁食) , 术前2、6 h应分别采用口服温热500 m L的5%GS处理, 避免禁食引发胃肠道不适[2]。术前不留置胃管与导尿管 (常规护理则在术前留置) , 皆改为术中进行, 此时应将术中留置的目的与好处等告知患者, 以便他们能心知肚明, 更好的配合治疗。此外, 还要将FTS理念与常规护理的不同之处解释给患者听, 并积极解除因差异性治疗而引发的心理焦虑。

1.2.2 术中护理

术中, 协助麻醉师采取全麻处理, 麻醉药物以短半衰期麻醉药物芬太尼 (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 批号:TD2006-0084) 为主;手术室温度与湿度应控制恰当, 可给予患者保温毯, 避免受凉感冒;输液与冲洗腹腔的液体温度应加热到40℃, 并将患者术中与术后温度维持在36.3~37℃[3];此外还要对患者的输液量进行严格控制。

1.2.3 术后护理

积极做好生命体征、伤口及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 避免出现切口感染、管道脱落等;指导患者行吞咽训练, 定时给予口香糖, 通过咀嚼促使胃肠道蠕动与功能恢复, 增加食欲与唾液分泌[4];为了促进进食的恢复, 应早期做好饮食与饮水。给予患者阶梯式肠道恢复训练, 在术后第1天可给予2次温热500 m L的GS处理, 第2天则改为流质饮食, 比如稀蛋花、牛奶等, 总量则控制在第1天的2倍, 大约总计2 000 m L, 第3天则采取半流质饮食[5], 比如软面与稀饭, 之后可逐渐增加食量, 并改变其饮食结构, 直到恢复正常的饮食。积极鼓励患者做好早期的功能锻炼, 从最初的床旁活动开始, 逐渐增加运动量与强度, 但皆以不感觉疲劳为宜。术后要做好止痛, 比如术后12 h给予镇痛泵处理, 正确应用腹带行切口减张处理等。换药不宜每天进行, 而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合理的换药时间, 大约为3~5 d/次。此外, 还可对患者其他症状采取对症处理, 比如积极鼓励他们排痰与咳嗽, 给予超声雾化处理, 以及辅助活动能力训练等。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 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t检验。

2 结果

2.1 术后时间指标情况

研究组患者在术后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 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但在术后排气时间上两组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患者满意度情况

研究组患者满意率为95.00% (38/40) , 对照组则为82.50% (33/40) , 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82, P<0.01) 。

3 讨论

胃癌患者目前主要采取外科手术治疗, 为了减轻或控制患者围手术期的并发症、病理生理反应[6], 以及促进患者康复, 必须加强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从近几年相关研究来看, 针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采用FTS, 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 逐渐得到了肯定。FTS最初由丹麦外科医生在2001年提出[7], 具体指的是术前、术中、术后采取有询证医学证据的一系列优化措施, 从而减少或降低术后术患者的心理与生理创伤, 达到快速康复的效果[8]。

该次研究针对该院接诊的80例胃癌手术患者进行分析, 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研究组加用FTS, 结果显示研究组在术后伤口愈合时间为 (10.06±0.45) d,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4.56±1.65) d;研究组住院时间为 (10.25±0.75) d,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0.45±0.66) d, 同时研究组满意度为95.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0%, 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此外, 虽然研究组患者排气时间为 (6.22±0.95) d, 与对照组的 (6.46±0.88)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研究组要稍微少于对照组。该次研究所得结果与同类研究结果相似, 比如李英学者[9]对42例胃癌患者进行研究, 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而实验组给予FTS, 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术后恢复指标 (住院天数、伤口愈合时间) 上明显短于对照组, 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同时实验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 (84.17±11.54) 分,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58.32±10.69) 分,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此外, 李英学者还对入院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实验组在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心理状况、生理状况、活力及疼痛评分等方面皆明显优于对照组, 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潘桂琼、陈雪琼[10]两位学者对接诊的60例胃癌术择期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采用快速康复护理, 包括术前给予患者及其家属心理疏导、术中优化麻醉、注重保温盒术后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及早期营养等一系列综合护理措施, 结果显示胃癌择期手术患者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后, 术后舒适感觉、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都显著提前, 并且住院天数降低。

该次研究采用的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在前人基础上总结而来, 并结合该院相关情况而应用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 大部分操作方法与众多学者研究中提及的方法相似, 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的相关护理。但应指出的FTS术前不予以肠道准备与禁饮, 术中与术后加强保温, 并且根据患者的自主需要与胃肠道耐受情况, 合理给予饮食、功能训练, 并积极指导患者加强各类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这些都与以往传统常规护理之间有很大差别, 而这恰恰是FTS能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 对于胃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结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 可明显提高护理效果, 促进术后恢复, 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虽然在排气时间上本次研究并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但笔者认为相信在不断的研究与探索后, 一定能将排气时间更加提前。

摘要: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80例胃癌手术患者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自40例, 其中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 研究组则加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术后住院时间 (10.25±0.75) d、伤口愈合时间 (10.06±0.45) d及满意度 (95.00%) 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14.56±1.65) d、 (20.45±0.66) d、82.50%], 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对于胃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结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 可明显提高护理效果, 促进术后恢复, 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值得借鉴。

关键词:胃癌,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石石, 文刚.快速康复外科用于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 2013, 53 (25) :69-71.

[2]朱铭香.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 2014, 14 (1) :373-373.

[3]苏红彬, 金荣生, 范圣雅, 等.快速康复外科与腹腔镜技术对围手术期胃癌患者的影响[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12, 26 (3) :237-240.

[4]汪刘华, 王道荣, 鱼海峰, 等.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2, 15 (6) :444-446, 454.

[5]孙敏.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效果探讨[J].医学信息, 2014, 11 (2) :222.

[6]金宝玲, 高建超.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10) :54-55.

[7]段慧芬.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健康之路, 2013, 12 (4) :266-267.

[8]康静雅.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运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7 (2) :81-81, 82.

[9]李英.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 2013, 16 (15) :19-20.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第9篇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腹腔镜;手助;快速康复外科

[中图分类号] R735.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2-12-03

Concept of fast track surgery applied in patients undergoing hand-assisted laparoscopic operation for colorectal carcinoma

SONG Yucheng  ZHANG Guangtan  SONG Xiaofei  YUAN Yuan  ZHANG Xuedong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Hen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Zhengzhou 45000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fast track surgery in hand-assisted lapar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 of colorectal carcinoma. Methods From July 2010 to July 2011,108 patients undergoing colorectal surgery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52 patients undergoing hand-assisted laparoscopy received perioperative fast track rehabilitation;meanwhile other 55 patients undergoing open surgery received conventional perioperativec care.Patient safety,length of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medical cost,gut function,and post operative complica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operative time,medical cost,post operative complic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Fast track rehabilitation group was associated with a significantly shorter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less blood lose, shorter length of incision,earlier first passage of flatus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care group. Conclusion Fast track rehabilitation was feasible and effective in hand-assisted laparoscopic operation for colorectal carcinoma.It can promote an early recovery and ha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hand-assisted laparoscopic operation for colorectal carcinoma.

[Key words] Colorectal neolasms;Laparoscopy;Hand-assisted;Fast track surgery

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是指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处理的一系列优化措施,通过减少或减轻患者对外科手术所产生的应激反应,来缩短术后康复进程的总体外科手术处理方案[1]。在临床上已成功的应用于结肠切除术中。近年来,腹腔镜外科技术因其明显的微创效果和良好的肿瘤学疗效广泛的应用于结直肠癌根治术中。手助腹腔镜手术是在腹腔镜手术的基础上,通过特定的手助器,将术者的手伸入腹腔从而协助完成手术[2],具有安全、微创,并可以缩短腹腔镜手术学习曲线等优点,是全腔镜手术的有力补充。本研究对手助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观察其安全性、有效性,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7月~2011年7月笔者所在科室为53例结直肠癌患者行手助腹腔镜根治术,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措施,为快速康复组;同期55例按传统方法处理的开放手术患者作对照,为传统方法组。两组患者的手术由同一术者主刀完成,均为择期根治性手术,无肠梗阻、严重脏器功能不全,并征得家属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快速康复组,男25例,女28例;平均年龄(61.6±11.4)岁;结肠癌12例,直肠癌41例;TNM分期Ⅰ期3例,Ⅱ期28例,Ⅲ期22例。传统方法组,男28例、女27例;平均年龄(62.1±12.1)岁;结肠癌13例,直肠癌42例;TNM分期Ⅰ期4例,Ⅱ期29例,Ⅲ期22例。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处理方案;快速康复组采用快速康复措施,主要包括[3]:(1)术前健康宣教,适当的营养支持并避免机械灌肠法肠道准备。禁食6 h、禁水2 h,术晨口服10%葡萄糖200 mL;(2)短期留置胃管和尿管,正确使用抗生素,术中预防性使用广谱抗生素。(3)术中采取保温措施。术中和手术当日控制补液量小于或等于2 000 mL,此后≤1 500 mL/d。(4)应用止吐药,术后静脉止痛泵充分止痛。(5)术后早期饮水、进食,早期下床活动等。

1.3 观察指标

(1)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2)术后恢复指标:术后住院天数,术后首次肠道排气时间,停止静脉输液的时间,治疗总费用;(3)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和肠梗阻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比较

两组均无手术死亡患者。快速康复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切口长度明显减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快速康复组术后住院天数显著缩短,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停止静脉输液时间显著提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费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术后并发症比较

两组术后均无死亡、吻合口瘘发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均经伤口换药和保守治疗治愈。见表3。

3 讨论

快速康复外科的核心是减少围手术期患者的应激反应,加快患者康复。它不仅强调手术的微创,更重视围手术期的其他处理对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4]。近年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围手术期许多处理方法与传统的常规处理已有很大的不同,极大地挑战了业已形成的胃肠外科处理原则和措施。大量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这些优化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不仅可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还可带来更有益加速术后康复的结果。快速康复外科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一些重要内容[5]:(1)术前不再常规行机械性灌肠,避免导致患者脱水和水电解质失衡。(2)患者手术前1 d晚上不再禁食,可食用流质,麻醉前2~3 h饮含糖液体,这样不仅可缓解术前口渴、饥饿和烦躁,而且有利于抑制术后胰岛素抵抗和分解代谢。(3)鼓励患者术后第1天就开始少量进食,只要患者胃肠道耐受良好,未发生腹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就可逐渐增加口服饮食量,争取术后3~4 d不再行静脉输液。(4)手术时,患者体内不再常规放置鼻胃减压管、腹腔引流管和空肠造口管等,以减少患者的疼痛,改善其舒适度。(5)术后给予止痛处理,让患者在无痛情况下,术后第1天就下床活动,以促进患者肌肉组织合成,有利于体力和营养状况的恢复。(6)尽量采用硬膜外麻醉,有利于抑制交感应激反应。综合实施上述优化措施,将有利于快速康复外科取得良好效果。

临床对比结果表明,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应激激素的分泌并未减少,但炎症反应程度及免疫功能损害明显轻于开腹手术。同时,腹腔镜手术对肺、胃肠道等其他脏器造成的影响明显小于开腹手术,术后疼痛等不适症状明显减轻,患者恢复速度显著加快[6]。手辅助腹腔镜手术(hand assisted laparoscopic surgery,HALS)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方式,它兼备腹腔镜手术微创和开腹手术直观的优点[7]。首先,它保留了腹腔镜的特点和优势,同时在手辅助器蓝蝶的帮助下,引入术者手的操作,可直接接触拟切除的脏器组织,更灵巧的协助进行牵引和显露,减少误伤,有利于控制出血,避免出血造成的视线不清,使腹腔镜手术难度降低,安全性提高。避免了全腔镜下手术难度加大导致粗暴的分离切除,以及副损伤的增加,更有利于术后恢复。本研究在行手助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案,结果显示患者的并发症并没有增加,但术后住院时间缩短,肠道排气时间、停止静脉输液时间显著提前,加速了患者的康复,证明这些处理措施在手助腹腔镜手术中应用安全有效,与常规方案相比,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笔者发现,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要灵活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的措施。结直肠癌根治术中放置腹腔引流管的作用,一方面引流渗液,减少积液感染的发生率;另一方面起信号作用,引流物可起警示信号作用,提醒及时发现并发症并早期处理。手助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超声刀的使用大大减少了术后渗液,多数患者不需放置引流管。但需根据手术情况,若创面较大或有术中污染等情况,则须放置引流,但术后早期拔除腹腔引流管仍是安全之举。

手助腹腔镜手术术中费用虽高于开腹手术,但应用快通道外科的处理措施,患者术后补液时间缩短,抗生素应用减少,住院时间缩短,实际总费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有助于节省医疗费用[8]。

手助腹腔镜手术切口小、出血少,具有良好的微创性,其通过减少手术创伤,促进患者的康复,与快速通道外科理念一致[9-10]。手助腹腔镜微创手术与围手术期优化措施的结合,更好的贯彻了快速通道外科理念,有利于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加快患者康复,临床应用前景广阔,必将成为外科学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Wilmore DW.From cathbertson to fast-track surgery:70 years of progression in reducing stress in surgical patients [J].Ann Surg,2002,236(5):643-648.

[2] 盛勤松,刘凡隆,陈文斌,等.手助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111例短期疗效分析[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1,14(4):288-289.

[3] 李宁.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新理念的整合与应用[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0,13(1):13-15.

[4] 黎介寿.对Fast-track Surgery(快通道外科)內涵的认识[J].中华医学杂志,2007,87(8):515-517.

[5] 江志伟,李宁,黎介寿.用加速康复外科新理念促进胃肠癌手术患者的快速康复[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8,15(5):257-258.

[6] 朱维铭,李宁,黎介寿.加速康复外科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27(1):24-27.

[7] 李明,詹天成,姚云峰,等.手辅助腹腔镜在结直肠肿瘤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1,14(5):375-377.

[8] Stephen AE,Berger DL.Shortened length of stay and hospital cost reduction with implementation of all accelerated clinical care pathway after elective colonic resection[J].Surgery,2003,133(3):277-282.

[9] 严芳,李玲.快速康复外科在胃肠肿瘤手术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9):90-91.

[10] 雷玉峰.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8):109-110.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第10篇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胆管结石,围手术期护理

近年来,在欧美特别是欧洲的一些国家极力推广一种称之为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1]。快速康复外科护理(FTS)是用循证医学的方法探讨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将原有的常规措施进行科学优化改良,减少手术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创伤应激,加速患者术后康复[1]。现正运用于多种疾病外科手术中,自2012年4月起我科也采用了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在胆管结石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如围手术期营养支持、重视供氧、不常规应用鼻胃管、早期进食、早期下床活动等,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1 手术前护理

1.1 心理护理。

手术前患者会产生焦虑和恐惧,增加手术刺激产生的应激反应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护士应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疏导,注意耐心倾听患者的想法和要求,进行充分的宣教。

1.2术前宣教。

为了发挥快速康复外科的优势,在实施之前应向患者介绍相关疾病围手术期治疗的知识。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并能很好配合一些围手术期的处理措施。因为在快速康复外科中,一些围手术期的处理措施与传统的方法有很大的不同。有研究表明,大多数术后器官功能损害及并发症与手术诱发的应激状态有关。充分的术前宣教有利于缓解压力,稳定情绪,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手术。

1.3 术前禁食。

常规要求术前12 h禁食、禁水。现有研究表明,术前1d的凌晨饮葡萄糖(12.5%) 800 mL,术前2~3 h饮400 mL可以减轻患者术前口渴、饥饿及烦躁,并且显著降低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率[2]。糖水均加温,防止冷饮引起患者胃肠道不适。

1.4 术前用药。

术前30 min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后不长时间使用抗生素;不常规给予麻醉前用药,针对高度紧张的患者,手术前夜给予安定,利于休息。

1.5 术前肠道准备。

胆管结石为腹部手术,传统方法是是术前行肠道准备,以减少术中可能的腹腔内污染。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术前进行肠道准备不仅达不到以上目的,还会增加患者不适,导致肠道菌群的移位,水电解质紊乱[2]。故术前无需进行肠道准备。

1.6 术前训练。

术前指导患者吹气球、登楼梯进行体能锻炼,增强体质。若有吸烟史,术前戒烟。

1.7 术前置管。

FTS理念认为,安置胃管、尿管过程对患者本身就是不良刺激,会增加儿茶酚胺释放入血,并影响术后早期活动[2]。故术前不常规置胃管、尿管。

2 手术中护理

2.1 术中保温。

术中保温可使患者麻醉复苏时间明显缩短,减少手术室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康复快,缩短住院时间。方法有:提高室温,使用保温毯和保温被,所有静脉输液和腹腔冲洗液均应加温,同时,减少液体输入量。

2.2 术中控制补液量。

有研究表明,减少补液量将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并且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3 手术后护理

3.1 术后止痛护理。

术后硬膜外止痛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保护肺功能,减少心血管负担,减少术后肠麻痹,还可以有效的减少手术后的应激反应。术后使用疼痛尺评估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给予止痛措施缓解疼痛,如盐酸哌替啶等吗啡类药物镇痛[3]。

3.2 术后饮食。

待患者术后麻醉清醒且生命体征平稳时,给予口香糖咀嚼和多次少量饮水。鼓励患者早期饮水、进食,尽早恢复进食。有研究表明,早期恢复正常饮食可以减少腹部手术后的感染并发症,缩短住院日,并不增加吻合口漏的发生率[4]。胆管结石术后患者第1天予清淡流质,第2天予半流质,如稀饭、软面条等,以后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

3.3 早期活动。

长期卧床不仅增加胰岛素抵抗及肌肉蛋白中氮的丢失,而且损害肺功能及组织氧合,也增加了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可促进肠功能的恢复。应想方设法增加患者术后的活动,其中充分的止痛是保证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前提,术后疼痛的评估尤为重要,适时评估及时给予止痛措施。胆管结石患者麻醉清醒6 h后鼓励患者下床适量活动,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2~3次,活动量以患者不感疲劳为宜。以后每天活动量逐渐增加。

3.4 抗生素的应用。

术前或术后使用1次抗生素,在手术中切除组织时,切口周围被污染的组织中局部已有足够的抗生素杀灭或抑制病菌生长,已达到了预防感染的目的[5]。

3.5 管道护理。

FTS提倡不用或少用各类引流管,引流管明显地影响患者术后活动,增加患者术后的康复的心理障碍。胆管结石手术患者必要时放置胃管、尿管,手术开始时放置,手术结束后立即拔除或在术后24 h内拔除。

4 出院宣教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中一个重要的结果是缩短住院时间,所以要有计划的有标准的制定出院,及时告知患者,这样可以减少再住院率,提高患者安全及满意度。胆管结石的患者术后多带有T管回家,详细的出院宣教及出院后的随访也是必要的;做好出院患者饮食、活动、管道、伤口等方面的宣教,运用口头、演示、纸质文字等宣教方式进行,宣教后及时评价,定期电话随访。

5 讨论

FTS的围手术期处理是多种有效措施组合产生的协同作用,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最终目的是使患者能减少围手术期的各种应激反应,使各个器官功能加快康复[6]。是符合当前外科学发展趋势。胆管结石围手术期护理中FTS理念体现在术前准备、术中保温、术后康复活动等措施中。护理要点是: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FTS的认知,重视术后早期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患者可在术后4~5 d出院。护理人员也应积极配合FTS胆管结石患者围手术期的优化措施,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只有充分细致、灵活应用各种护理措施,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Fehet H,Bucher MW.Bear RW.et al.Care after colonic operation:is itevidence-based results from a multinational survey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J].J Am Coll Surg,2006,202(1):45.

[2]Wilmore DW,Kehlet H.Mangement of patients in fast surgery[J].BMJ,2001,322(24):473-476.

[3]曹玉慧,季维娟,闽庆红.硬膜外持续镇痛药物对妇科腹部手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和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8):16-18.

[4]Lewis SJ,Egger M.Sylvester PA,et al.Early enteral feeding versus nilbymouth after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 of contro lledtrials[J].BMJ,2001,323(7316):773-777.

[5]张翠珍,李军.外科手术患者抗生素合理应用的探讨[J].中国医学研究杂志,2004,4(4):367-368.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精选10篇)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第1篇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11月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胃...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