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健康疾病商品医学教育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231

健康疾病商品医学教育(精选12篇)

健康疾病商品医学教育 第1篇

一营养失衡

随着人们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 现在我们可以“让食物成为治病的药物”。食物可以通过影响人体基因的信号传导系统产生生物学反应, 包括促进炎症修复、加强解毒过程、提供有效的代谢底物、影响激素的分泌等。如果合理膳食, 将能预防DNA破坏, 修复酶缺乏引起的代谢性基因错误, 提供细胞修复所需的原料, 减轻氧化应激所致的细胞蜕变。目前营养失衡可以通过试验手段进行检测, 除了能测定血浆浓度外, 还可测试出是否能被人体细胞所吸收利用。

营养平衡对恢复和保持健康很重要, 目前主要通过应用补充品达到营养平衡, 这仅是达到营养平衡的一小部分;所以达到营养平衡关键是改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但患者依从性很差。

同时, 饮食、营养同其他几个功能性平衡是相互联系的, 如果胃肠道功能失衡, 营养平衡将会打破, 导致健康问题的出现。

二免疫失衡和炎症反应

免疫失衡和炎症反应是表面上看来完全不同的多种疾病的关键过程。近来, 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的激活之间的机制和相互关系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触发因素和介导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导致炎症过程, 它是影响各个器官系统动态平衡功能的细胞生理学改变, 包括三个基本变化:1) 受损区域的血流量增加;2)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使免疫介质更容易进入受损区域;3) 白细胞被输送到受损区域。包括创伤、缺血、毒素、过敏原、压力以及微生物的副产物在内的刺激都可以触发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释放促炎症细胞因子。

炎症的初始阶段对细胞功能有益, 可以增强免疫监视功能, 杀死微生物, 促进坏死组织的再生。但是在炎症前期, 机体各种信号分子可引起全身性的级联反应, 表现为水肿、白细胞浸润、氧化物释放、组织破坏等, 从而出现症状。促炎症细胞因子和一氧化氮过量生成会导致过氧化亚硝酸盐等继发产物产生, 造成细胞严重破坏, 导致组织病理学上可见的炎症状态。

炎症前期, 患者常常仅表现为局部症状, 但炎症表现已影响到各个系统, 这需要用一种系统性方法进行评价。也就是一种可以评估生活方式、环境、饮食、药物和压力管理的综合性方法。这种综合性方法首先需要评价四个基本的触发因素:1) 毒素暴露, 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毒素;2) 过敏原暴露;3) 氧化应激状态;4) 血糖代谢障碍。

在治疗上, 应该评估所有潜在的功能失衡的因素, 而不是单一的对症治疗。若实验室检测证实患者存在外源性或内源性毒素暴露, 治疗应该集中于减少毒素暴露和加强解毒生活方式的调节上。同样, 对于过敏原、氧化应激和糖代谢紊乱等这些触发因素也可进行功能性评估和治疗。

三胃肠道失衡

目前, 肠脑联系已被证实, 胃肠道菌群失调可导致具有精神活性的胺类物质生成, 儿童行为改变如自闭症已被证实与胃肠道微生物代谢副产物相关[2]。免疫学专家、胃肠专家、心理学专家已经发现某些类型的食物、消化吸收功能受损或误食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影响神经系统, 包括大脑[3]。

很多临床疾病与肠道通透性及其继发的免疫激活症状相关。表面上无关联的综合征与这些过程都有相关性, 如克罗恩病, 强直性脊柱炎, 关节炎症性疾病, HIV感染, 疱疹样皮炎和其他慢性皮肤病, Reiter综合征, 食物过敏和精神分裂症。上述疾病与食物过敏原暴露、肠道菌群改变、肠道异常发酵、胃肠/肝脏解毒功能改变等一个或多个因素, 都有一定的相关性[4]。

目前有多种检测胃肠道平衡的方法。例如, 肠道黏膜完整性可以通过口服乳果糖/甘露醇试验检测;个体的消化、吸收、肠内菌群的生态平衡状况、纤维素、短链脂肪酸含量及寄生虫检测都可以通过全套胃肠道系统综合分析 (CDSA) 进行检验;通过检验尿液中的有机酸, 可了解肠道菌群微生态及精神活性代谢产物的含量[5]。

四解毒功能受损

解毒是人体的一个代谢过程, 它通过特异性酶的作用将毒素转变为低毒或更加易于排出的物质。生物转化是机体通过化学反应, 使非营养物质的极性增加, 有利于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的转变过程。人体对药物和毒物的解毒过程是相似的。解毒和生物转化的关键是具有足够质量的特异性酶。如果没有足够的酶完成解毒, 必然导致中毒, 使人体细胞发生破坏。

某种物质对某一个体的毒性是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解毒系统很复杂, 具有高度个体差异, 与个体的环境、生活方式、基因特异性密切相关。有学者证实某些患者易患帕金森氏病和阿尔兹海默病是因为遗传性解毒功能缺陷, 导致某些化学物质对神经系统的毒性增加[6]。这些化学物质可能来自于饮食, 药物和细菌的代谢产物或是来自于环境中的毒素, 如挥发性化学物, 包括有机溶剂和石油副产品。从这些研究中可以看出基因易感性、肝脏对外源性物质解毒能力下降、对神经毒素的暴露增加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都起了一定的作用, 造成了大脑特定区域的损害。经过数年, 生化功能失调逐渐加重, 组织破坏逐渐进展, 最终进展为神经系统疾病。

了解患者的解毒过程, 首先需要评价患者的基因组成或易患因素, 然后评价家族史、既往史、饮食营养摄入史, 而且还可以应用调查问卷了解毒物摄入量。此外, 还有一些评价解毒能力的功能性测试, 如尿液硫酸盐/肌酐比值, 口服咖啡因及对乙酰氨基酚负荷试验, 全血谷胱甘肽检测, 尿有机酸检测, 可以帮助确定患者的特异性解毒能力。

在健康人群中, 肝脏解毒酶的功能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效能差异可达4-7倍[7]。个体化治疗需要以个体化解毒能力的评价为基础, 提供合适的营养支持 (添加抗氧化剂, 磷脂类, 中链甘油三酯等) 或添加偶联物, 如甘氨酸、牛磺酸、巯基 (如谷胱甘肽, N-乙酰半胱氨酸, 甲硫氨酸, 胱氨酸和半胱氨酸) 。

肠道疾病与肝脏解毒功能也有相关性。肠道疾病可导致肠黏膜通透性增加, GALT介导免疫系统上调, 能导致肝脏应激反应。胃肠道黏膜漏出的物质进入门静脉会增加肝脏解毒系统的负荷[8]。

五氧化应激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使人体保持新陈代谢, 促使炎症反应消失。氧化应激是指机体在遭受各种有害刺激时, 体内高活性分子如活性氧自由基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和活性氮自由基 (reactive nitrogen species, RNS) 产生过多, 氧化程度超出氧化物的清除, 氧化系统和抗氧化系统失衡, 从而导致组织损伤。如果氧化应激发生在人体的关键部位 (比如, 线粒体, 神经元, 冠状动脉) , 而且具有足够强度, 就会导致疾病甚至死亡。

线粒体内的呼吸活动, 氧化磷酸化, 产生细胞呼吸所必须的能量 (ATP)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 可将营养物质分解转化为能量, 用于细胞修复、防御, 维持神经系统、肌肉系统的正常的功能, 以及维持机体正常运转及抵抗疾病的所有其他需要能量的过程。如果线粒体功能失调, 产生过多活性氧中间产物, 将会导致用于吸收电子的抗氧化物耗竭, 如果这种情况不能得到纠正, 活性氧中间产物就会对细胞自身造成伤害。

评价氧化应激和糖基化蛋白的标记物包括C反应蛋白、果糖胺、糖基化蛋白比如糖化血红蛋白A1C。其他评价氧化应激的检测正在研究中。

谈到氧化应激的预防和治疗, 又回到刚才的主题-营养平衡。抗氧化剂家族包括维生素C、β-胡萝卜素和相关的类胡萝卜素, 维生素E, 还原型谷胱甘肽, 辅酶Q10, N-乙酰半胱氨酸, 黄酮类化合物如水飞蓟素, 以及矿物质元素硒, 镁, 铜, 锌, 硫, 共同作用对抗失控的氧化和过氧化反应[9]。

有研究建议烟酰胺疗法可以治疗炎症反应过强和氧化应激。足够的氨基酸和必须脂肪酸 (比如, γ次亚麻油酸, 二十二碳六烯酸) 也可治疗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失调[13]。精神、心理因素和机体的作用也对氧化应激有影响。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影响个体的情感和认知状态, 有助于机体对抗或加重氧化应激。

六内分泌失衡

神经内分泌系统通过生成激素和/或神经递质调节、控制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功能, 维持内环境稳定。内分泌系统对感觉神经传向大脑的信息或直接来自环境、食物暴露的信息做出反应。内分泌失衡是因为内分泌腺体功能亢进或低下所致。内分泌失衡可继发于上述过程:营养失衡, 免疫失衡及炎症, 胃肠道失衡, 解毒功能受损, 氧化应激。

如果我们去寻找疾病的常见触发因素-生理损伤, 重复活动, 严重情感创伤, 严重感染, 毒素、药物、过敏原暴露, 我们就能识别促发内分泌功能改变的过程。如雄性激素失衡, 性腺机能减退, 男性乳房女性化, 生育能力下降主要发生在具有以下情况的男性中:1) 长期暴露于含有雌激素样物质的环境中;2) 反复大剂量暴露于用于抗真菌感染的药物酮康唑, 抑制睾酮和肾上腺类固醇激素的合成;3) 严重吸烟和酗酒导致某些解毒酶类活动上调;4) 铬暴露, 可能会影响雄性激素合成。

最近研究发现饮食中纤维素不足与乳腺癌之间有密切关系。乳腺癌的发生是超高雌激素对乳腺组织雌激素受体的过度刺激所致。含纤维素的合理饮食摄入, 可降低血浆及尿中雌激素含量, 升高粪便中雌激素含量。高纤维饮食可减少粪便中β-葡糖醛酸酶活性, 减少结肠中雌激素的再吸收。另外, 纤维素还可以结合雌激素, 增加雌激素在肠道中的排泄[10]。

激素信号系统可影响机体的所有功能, 包括糖代谢、炎症、认知能力等。所有激素共同作用达到身体健康。如果内分泌紊乱, 就需要查找原因。只进行简单的激素替代治疗而不去除疾病的原因, 就会导致新的失衡, 出现风险和并发症。治疗的关键是对患者的临床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细胞对激素的敏感性, 转运结合蛋白的能力和解毒的能力是内分泌系统恢复平衡需要考虑的因素。对患者随访评价也很重要。

这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 不是孤立的。功能医学对疾病的评价方法是以患者为中心, 把患者看作一个完整的人, 而不是以疾病为中心, 不仅仅是孤立的症状的集合, 这符合21世纪医疗健康的需要。作为医疗实践者, 我们可以尝试把功能医学的理念应用在健康管理和慢病管理的工作中, 努力让每一个人没有疾病, 而且处于一种健康、有活力的状态。

参考文献

[1]何健.功能医学是美国健康管理的重要工具[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07, 1 (1) :60-61.

[2]Cubala-Kucharska M.The review of most frequently occurringmedical disorders related to aetiology of autism and the methods oftreatment[J].Acta Neurobiol Exp (Wars) , 2010, 70 (2) :141-146.

[3]Gottschall E.Breaking the vicious cycle:intestinal health throughdiet[M].Ontario, Canada:Kirkton Press Ltd, 1994:66.

[4]Fargeas MJ, Theodorou V, Weirich B, et al.Decrease in sensitizationrate and intestinal anaphylactic response after nitric oxide synthaseinhibition in a food sensitivity model[J].Gut, 1996, 38:598-602.

[5]The Fundamentals of Functional Medicine:Primer Course[J].GigHarbor, Wash:HealthComm International, Inc, 1997:78.

[6]Catteau A, Douriez E, Beaune P, et al.Geneticpolymorphism of induction of CYP1A1 (EROD) activity[J].Pharmacogenetic, 1995, 5:110-119.

[7]Steventon GB, Heafield MT, Waring RH, et al.Xenobiotic Metabolismin Parkison’s disease[J].Neurology, 1989, 39:883-887.

[8]Bland JS.New Perspectives in Nutritional Therapies:HealthCommSeminar Series[M].Gig Harbor, Wash, HealthComm International, Inc, 1996:26-27.

[9]Epstein FG.Mechanisms of disease[J].NEJM, 1996, 334 (6) :374-381.

精神科疾病健康教育讲解 第2篇

1、早发现、早治疗,服从治疗,按医嘱服药,听从医务人员对自己疾病的分析,不能自行停药,因停药复发的概率较高。

2、发病期间严加看管,不能自行停药,防止伤人毁物。精神症状缓解后,要尽量鼓励患者参加各种恢复活动,注意饮食与个人卫生,培养劳动习惯,多接触社会,多参加集体活动。

3、服药后若出现头晕、面色苍白等,应平卧,切不可骤然改变体位,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4、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身心愉快,保证充足睡眠,禁饮咖啡、浓茶、少饮酒。

5、坚持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服氯氮平者,应定期复查血常规,如白血球在正常以下既应停药复查。遇发热、咽痛、腹泻、情绪反常等,应及时与医生联系,调整药量。

6、要关心体贴患者,尊重其人格。

二、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健康教育

1、情感性精神障碍主要表现情绪高涨或情绪低落,是心境障碍的一类精神病。

2、经抗躁狂或抗抑郁药物治疗后会好转或痊愈,愈后较好。

3、发病期间病人表现兴奋躁动或情绪低落、厌世等。所以应加强看护,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4、遵照医嘱服药,不可自行停药。此病有反复发作的可能,但间歇期较好,可参加正常工作。

5、定期复诊,如有病情复发先兆请随时去医院就诊。

三、抑郁症患者的健康教育

1、情绪低落是一种病,害处多,危害大,应及早治疗。

2、按时服药,坚持治疗,不能随意更改治疗方案。

3、患者有自杀念头时应及早向医生报告,对有自杀史的病人,妥善保管药物,防止病人把药物累积后顿复,家属要提高警惕。

4、生活要安排的充实、协调,如读书、看报、运动及娱乐等,建立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5、遇到不顺心或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应及早向亲朋好友或医生倾诉,寻求外界的支持与帮助。

6、某些药物如部分抗高血压药可引起或加重抑郁,因此患者若同时患有其它疾病或服药时必须告知医生,定期来医院作心电图等检查。

7、如病人出现失眠或早醒,或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出现想死的念头,或胡思乱想等,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三、躁狂症患者的健康教育

1、坚持服药,一般2-4年,药量调整,要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随便减量或增量。

2、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忌饮咖啡、浓茶、少饮酒,避免参加剧烈活动。

3、注意休养,保持稳定的情绪,保证充足的睡眠。

4、服锂盐时,定期到医院验血,饭后服药,以减轻胃肠道反应。并注意有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如有上述不适,不必惊慌,可多饮些盐开水。若出现头昏、步态不稳、震颤,应停药,并及时就医。

四、癔症患者的健康教育

1、适当的暗示患者,其问题不重,没关系。

2、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支持,要使患者树立信心,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

3、建立信任,注意与患者的沟通技巧。注意倾听,不要随意打断患者的谈话,以示对他们的尊重,对他们的行为给予理解。

4、特殊的环境让患者产生不安全感,主动介绍医院环境做好安全管理和避免噪声,以减少外界心理因素对患者的刺激、影响。

5、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此病的性质,癔症患者临床表现较为古怪,在发作时周围人尽量少些关注。以减轻患者及家属的恐惧、焦虑心情,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配合治疗,避免复发。

6、应进行系统性的心理治疗。指导家属当谈到病因时要让患者尽情发泄,让其尽情倾吐不满情绪,给予安慰和鼓励,应加强自我锻炼,促进身心健康。

五、恐惧症患者的健康教育

1、患者要认识到这种恐惧是没有必要的、是不合理的。

2、不要对自己要求过高,要认识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要怕暴露自己的缺点。

3、面对现实,尽量不要回避所害怕的对象或环境。

4、循序渐进地有意让自己暴露在恐惧的对象和环境中。

5、要正视并能忍受恐惧的体验。

6、适当的药物治疗也是必要的,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五、失眠症患者的健康教育

1、排除病理因素。

2、放下思想包袱,顺其自然。

3、认真配合心理医生,找出心理因素,进行系统心理治疗。

4、有必要的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给以药物治疗。

5、可采取一些物理疗法及各种放松疗法。

6、建立符合生活常规的工作、生活作息规律。

7、培养适合个人的体育锻炼和入睡习惯。

六、焦虑症患者的健康教育

1、焦虑的性质是一种心理反应,虽然焦虑时有各种身体症状,但不是身体发生了严重疾病,因此不要害怕。焦虑反应消退后不会留下任何严重后果。

2、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包括听轻松音乐、打球跳舞,能迅速减轻焦虑。

3、心理治疗有较好疗效,许多药物也有迅速、安全的控制焦虑的效果,应按医嘱使用。

4、个性胆怯、自信不足的人易有焦虑,所以讲究心理卫生,提高自信,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因素,敢于面对现实,在预防焦虑方面有重要意义。

七、神经衰弱患者的健康教育

1、患者应端正对疾病的态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不必要 的顾虑。

2、努力查明发病有关的心理因素,并加以解决。

3、注意劳逸结合,用脑卫生和睡眠卫生。

4、参加体力劳动和从事体育锻炼。

5、药物的对症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八、强迫症患者的健康教育

1、参加集体性活动及文体活动,多从事有理想有兴趣的工作,培养生活中的爱好,以建立新的兴奋点去抑制病态的兴奋点。

2、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有强迫思维时不要对抗或用相反的想法去“中和”,要带着“不安”去做应该做的事。有强迫动作时,要理解这是违背自然的过度反应形式,要逐步减少这类动作反应直到和正常人一样。坚持练习,必然有益。

3、从小注意个性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不要给予过多,过于刻板的要求,对于预防强迫症的发生有很大帮助,特别是父母本人有个性不良者更应注意,多参加体育锻炼。

4、注意心理卫生,努力学习对付各种压力的积极方法和技巧,增强自信,不回避困难,培养敢于承受艰苦和挫折的心理品质,是预防的关健。

5、自我调节不能解决问题时,要请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实施心理治疗。

九、疑病症患者的健康教育

1、携带全部病史和检查资料到医学心理咨询门诊就医。

2、采取科学态度,实事求是地讨论不适症状的性质和担心患病的理由,配合医生弄清问题。

3、关心自身健康这是正当的,但不要反复强求医生做重复的、不必要的检查。

4、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医学知识和有关信息,注意心理卫生。

十、失眠症患者的健康教育

1、排除病理因素。

2、放下思想包袱,顺其自然。

3、认真配合心理医生,找出心理因素,进行系统心理治疗。

4、有必要的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给以药物治疗。

5、可采取一些物理疗法及各种放松疗法。

6、建立符合生活常规的工作、生活作息规律。

7、培养适合个人的体育锻炼和入睡习惯。

十一、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健康教育

1、长期饮酒,酒量又在逐年增加,对身体已经产生了影响,甚至导致一些疾病的产生,鉴于目前 的状况,为了您身体的康复,必须采取戒酒治疗,所以希望您与我们合作。

2、饮酒对身体的危害很大。因为酒不经过消化,可直接经胃、十二指肠、空肠完全吸收,而分布全身。酒的主要毒性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长期饮酒可导致一系列症状的产生,如记忆力下降,胃部不适,肝功能异常,双手震颤,双腿无力等,以致工作能力下降,影响正常生活。

3、戒酒的初期,会觉得痛苦,甚至是难以忍受的,这是每一位戒酒患者必须闯过的一关,不过请放心,在这段时间里,护士会时刻陪伴您,与您共同走过这段艰难的路程,只要跨过这一步,以后日子会很轻松度过。

(1)初期,有可能听到一些根本不存在的责骂声或者是威胁声,也有可能出现错觉,也就是说将一件物品看成别的东西,如 错把一条绳子看成一条蛇等。还可能出现看一物品却不是本物 的模样,也许还会闻到一些怪味。这些症状一般会持续几天,少数患者会稍长一些。为了保证安全,最好在重病室或护士看到的范围内活动,必要时我们会通知医生做对症处理,或者 采取暂时的保护性约束,等到症状减轻或消失时,再解除保护。

(2)戒酒期间,如果感到脑子有些糊涂,搞不清自己呆在什么地方,自己在做什么时,要及时告诉护士,同时,护士也会细 致观察病情变化,及早采取措施。

(3)戒酒初期,有手哆嗦、腿哆嗦加重的现象,随着治疗的进行,症状会逐渐减轻、好转。在此期间护士会帮助您,因为乏力,走路不稳,活动时要慢,扶着床边或墙走动,夜间上厕所时,请告诉护士,以免摔伤。

4、胃肠不舒服,甚至会出现呕吐。当出现呕吐时,请您将头部偏向一侧,有利于呕吐物的流出。防止误吸,发生肺部感染。

5、保证充足的睡眠。睡前不要进行任何娱乐活动,别喝过浓茶,如果实在睡不着,可找护士处理。

6、每日要保证足够的入量,所以尽管您有时食欲不佳,还要强制自己多进食一些营养丰富易消化食品。

7、治疗期间希望能做好个人卫生,按时洗脸、洗脚、刷牙。每周洗澡1次。

十二、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健康教育

1、安排合理膳食,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宜进食易消化吸收的低盐、低脂、富含维生素、纤维素、蛋白质的食物,保持三餐定时定量,不食辛辣刺激食物,戒烟戒酒,防暴饮暴食。

2、起居安排合理而有规律的起居生活,要求他们按时起床与就寝,安排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减少一切不良刺激来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

3、预防意外伤害,注重安全护理(1)坠床、跌倒的防护,使用保护性防护用具,使用指示卡在患者的床头使用警示卡;(2)自杀的防护需专人陪护;(3)加强药品、物品的管理,(如打火机、剪刀、热水瓶、尖锐器皿)让患者远离电源、煤气、化学物品。保管好利器、电源开关、剧毒药物等。(4)走失、自伤、他伤的防护的预防,提供安全卡可在对有走失危险的患者的病历、口袋里应留有两个以上的联系电话、家庭地址,并告知家属患者外出一定有人陪伴;提供辨认环境的线索。如在房门贴上患者熟悉的图案或照片,在卫生间门上画上马桶的图案等。

4、培养和训练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加强功能训练(1)加强生活自理能力、理解力、注意力、判断力训练、记忆力训练:教会或者协助患者梳洗、穿衣、进食、入厕、认路、认家门等。(2)鼓励参与社会活动,培养兴趣爱好。(3)瘫痪的患者要加强肢体功能康复训练,防止关节挛缩,肌肉强直。

5、预防和治疗躯体疾病: 要密切观察患者的饮食、起居、体温、二便变化,如发现异常及时送往医院检查治疗,防止并发躯体疾病死亡,有精神症状者对症应用抗精神病药物,镇静催眠药物,抗组织胺药等。

6、做好家属的协调和指导工作给予患者家庭的温暖感,使患者体会到家人对他的关心和支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十三、癫痫患者健康教育

癫痫是一种发作性的短暂的大脑功能失调,因癫痫大发作时,会出现意识丧失(患者突然什么都不知道)会造成摔伤,所以在住院治疗期间,应配合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1.抽搐发作之前可能有先兆,如突然看见火光、闪电、嗅到异味、听到有人说话、有恐惧感、情绪急躁或腹痛、出汗、恶心等,如出现上述症状,要立即坐下或就地平卧以避免摔伤。

2.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1)不能过度饮水,不能吃的过饱,多吃清淡、低盐的食物,少吃辛辣的食物。(2)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每日不少于10小时,睡前用温水泡脚可以帮助您尽快进入睡眠。晚上尽 量少看电视,因强光可以刺 激诱发癫痫作用。(3)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如三日无大便应通知护士,护士会帮助您解决。(4)白天要避免过度劳累,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态平衡,尽量和其它病友搞好关系。

3.要坚持服药,因药物能帮助缓解疾病,减少抽搐的次数,所以要按医生的医嘱坚持服药,不能突然减药或停药,因为突然停药会加重EP发作频率,严重时诱发EP持续状态。

4.为了保证安全,如果戴有假牙或眼镜等,在不影响日常生活的情况下,最好交给护士保管。

5.出院后,要定期复诊,坚持服药,避免从事高空、驾驶等工作。

十四、儿童孤独症健康教育

1、儿童孤独症是发生于

3岁前的一种严重的广泛性神经精神发育性障碍。

2、患儿主要表现在社会性发育异常、交流异常和兴趣行为受限。

3、在缺乏特效治疗手段的情况下,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原则是孤独症治疗和预后康复的关键。

4、发现问题不回避,及时到专业机构确诊,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5、尽早进行康复训练与特殊教育。

6、家长应积极配合,按照专业机构制定的康复训练及教育方案,持之以恒地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

十五、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健康教育

2、核心症状是注意障碍和活动过度。

3、应由儿童心理卫生专科医生对儿童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4、治疗包括药物和心理行为治疗。

5、医生、家长、患儿与学校老师合作制定一个长期的治疗计划。

1、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类常见的儿童行为问题,属于慢性神经精神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健康教育体会 第3篇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469-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性阻肺(COPD),它的主要特点是气道的慢性炎症及进行性气道阻塞,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也是全球十大疾病“杀手”之一,约半数以上患者生活质量會受到严重影响,并对患者本人、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地经济负担。我们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健康教育。对入院COPD患者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行干预,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将COPD的基本知识及日常养护知识介绍给COPD患者,促进患者养成健康生活习惯,从而减缓疾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1 健康教育内容

从患者衣、食、住、行全方位进行指导,并根据个体差异个别强调。

1.1心理调适 COPD是慢性、进行性疾病,具有不可逆性,多数患者具有病程长、迁延、反复的特点,使许多患者产生悲观、消极的不良情绪,丧失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1.2衣着适宜 由于气道阻力增加,患者消耗比较大,易出汗,故患者应穿着舒适、保暖、透气性好的衣物,汗湿后及时更换,避免受凉,并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

1.3 饮食调节 呼吸功能的增加,可使热量和蛋白质消耗增多,导致营养不良,应制定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计划,并根据不同个体情况适当调整,坚持饮食多样化,忌生、冷、辛辣刺激食物及油腻食物。三餐要有碳水化合物,适当的脂肪类食物和优质蛋白质,新鲜水果和蔬菜,注意保持体重,过度消瘦要增加营养,少食多餐,忌酒多饮水。

1.4住室环境 保持清洁,安静,保证通风,避免刺激性粉尘。患者要戒烟,并远离吸烟者,减少二手烟吸入,不使用和接触异味物品,有明确过敏史及过敏源者,避免接触过敏源,避免和呼吸道感染病人接触。干燥寒冷季节,室内注意加湿、保湿。

1.5坚持有氧运动和呼吸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坚持做改善呼吸功能的呼吸操,如腹式呼吸及缩唇呼吸,适当进行简单方便且有利于长期坚持的运动项目如散步、慢跑、骑车、太极拳等,或根据个人兴趣进行国艺、绘画、书法练习,以提高生活乐趣。运动量及运动强度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并长期坚持。

1.6提倡家庭氧疗 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及保证安全用氧的情况下,每天坚持吸氧15小时以上,能提高全身和呼吸道局部的免疫力,减少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防止和逆转缺氧所致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达到减轻呼吸困难症状。增加运动耐力,防止病情恶化,改善生命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1]。

2 健康教育形式

通过多样化的健康教育形式,使COPD的相关知识普及到患者及患者家属,深入浅出的讲解也有利于患者和患者家属接受健康生活理念,采用健康生活方式。

2.1 发放《慢阻肺患者养护手册》,通过图文并茂的手册,向患者传授慢阻肺相关知识,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气雾剂,正确进行呼吸操的锻炼,改善呼吸功能。

2.2 健康教育宣传栏,利用护士站、楼道墙体等处宣传栏,宣传疾病知识及预防措施。

2.3 定期组织患者与医护人员,与“康复明星”座谈,进行医患、护患、患患互动,交流健康生活信息。

2.4 电话回访及定期随访,随时与患者沟通、指导、解惑答疑。

2.5 个别指导,针对患者知识层次,掌握疾病知识及信息程度不同,对患者进行一对一指导,根据不同个体具体情况,帮助患者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引导其健康生活习惯,让健康理念深入患者生活。

3 影响健康教育效果的因素

3.1 健康教育者的知识水平和沟通技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健康教育的效果。为此,要求护理人员提高业务学习的自觉性,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业务素质,加强沟通技巧和交流水平的学习,使健康教育真正为患者所接受。

3.2 患者依从性的不同也影响了健康教育的效果。患者来自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他们的知识层面、理解能力不同,导致依从性也不尽相同,只有根据不同患者的文化程度、理解能力、个人爱好、疾病严重程度不同,因人施教,建立良好地医患关系,加强心理干预,调动社会支持体系[2],才能更好调动患者依从性,配合健康教育,坚持正确执行指导,收到良好地健康教育效果。

4 体会

通过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使COPD患者切实掌握了疾病的相关知识及养护知识,使健康理念深入患者生活,辅助临床治疗,多数患者肺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COPD加重期住院次数及平均住院天数减少,减轻了家庭经济压力,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让笑容重新回到患者及患者家属的脸上,随着健康教育的深入,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必会取代 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达到“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促进全民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文兰,邓星奇,金美玲.慢性阻塞性肺病长期家庭氧疗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0,21(2):83-86.

健康教育对慢性疾病的干预 第4篇

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不断提高, 慢性患者的健康教育在预防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向患者传授慢性疾病有关防病知识, 改善患者思想, 积极参与健康教育活动, 提高自我防病、治病能力, 达到恢复自身健康的目的。系统、常规化的健康教育能改善精神和情感上的困惑, 并且可以预防并发症, 有利于患者尽早康复[1,2]。

1 健康教育模式

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依从性的一种重要方式, 可以教人们必要的知识, 改变他们对健康的态度, 帮助他们实践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比较成熟的健康教育模式有三种, 即:知信行模式、健康信念模式和行为转变阶段模式。

1.1 知信行模式

知信行是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的简称。如果人们能了解正确的健康保健常识, 建立起积极、正确的防病治病观念, 就有可能很快地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良好行为, 减少危害健康的不良行为。

1.2 健康信念模式

尽管信念可以影响行为的改变, 但实际上并非所有的人其行为改变都受信念的影响。为了研究信念与行为改变之间的关系, 20世纪50年代许多心理学家开始着手研究影响行为转变的因素, 先后提出了健康信念模式, 用以解释信念和如何影响行为的改变。

1.3 行为转变阶段模式

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研究, 提出了行为转变阶段模式, 这种行为转变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无预感阶段:处在这一阶段的慢病患者对行为转变没有一点思想准备, 他们根本意识不到不良健康行为对自己危害性, 对于行为转变没有参与意识。

踌躇不前阶段:慢性患者已经意识到存在问题的危害性, 初步有了转变自己行为的想法, 但犹豫不定, 如“我知道吸烟不好, 总有一天我要戒烟”、“锻炼确实对健康有好处、但是我现在还不想”。

准备阶段:开始做出了行为转变的口头承诺, 并且已经有了行动, 询问关于转变某行为的知识, 购买了解知识的书籍, 制定行为转变的相关计划。

行动阶段:人们已经开始采取行动, 如“我已经开始锻炼”、“我现在已开始戒烟”。

持续阶段:慢病患者已取得行为转变的结果, 并不断强化。在这一时期要得到自己的长时间承诺, 并密切跟踪, 以预防反复。

2 慢性疾病健康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2.1 慢性疾病健康教育的目的

对慢性疾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改变慢性病患者的不健康生活方式, 建立和培养健康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慢性疾病自我健康管理的对象是患者本人, 正所谓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 健康教育对慢性疾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正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对于慢性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患者对慢性疾病的认识, 调动患者的积极性, 使其能够自觉进行健康计划, 教会其自我监测、自我管理, 并通过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降低疾病危险因素水平, 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提高生活质量。

2.2 慢性疾病健康教育的内容

对于慢性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除了“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外, 还包含了对所患慢性疾病的解释教育, 进行后续的管理。由于检查出疾病, 有些人会出现紧张、恐惧、情绪低落等, 因此, 对他们给予心理健康指导, 帮助其进行心理调节以取得心理平衡, 让慢性疾病患者以开放的心态来接受它, 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它, 认识到慢性疾病是终身疾病, 需要持之以恒治疗。

例如糖尿病患者, 通过健康教育了解糖尿病的基础知识和治疗控制要求, 饮食治疗的具体措施和体育锻炼的要求, 会正确使用血糖仪, 针对每次餐后血糖的波动情况, 就是可以教育患者适当调整饮食的比例。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教会他们使用利尿剂及补钾药物的注意事项, 就可以避免低钾的发生, 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3 慢性疾病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原则

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的方法包括语言教育、图示教育、实物教育、示范教育等方式。在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把患者视为健康教育的主体, 必须重视患者的意愿、需要、情感。在制定和实施健康教育计划时, 要遵循以下原则:

3.1 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准确性

在制订标准健康教育计划时就要做到心中有数, 要遵循其内容的真实性、正确性。千万不要将似是而非的知识传授给慢性病患者, 以避免误导患者, 患者必须接受和了解了正确的健康教育常识, 才可能对促进健康、恢复健康起正面促进作用。

3.2 要注意健康教育语言的通俗易懂

进行健康教育知识的传授时, 对不同层次、不同职业的患者, 一定要使用简单明了、生动形象的语言。如果教育者不注意语言的通俗性, 生搬硬套医学学术用语, 一定会使患者费解, 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另外, 针对不同特征的患者, 还要使用不同的交流方法和语言技巧, 使患者产生信任感, 进而高兴地接受相关知识, 并且按教育者的要求去做。

3.3 健康教育要抓住重点

避免为单纯完成健康教育计划而向患者灌输, 使患者感索然无味、毫无兴趣, 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 这些都不利于强化患者的正常行为。

3.4 健康教育的形式要力求多样性

在这一活动中, 不能仅采用简单的健康教育方式, 否则, 患者会感到单调无味、枯燥, 导致受教育者毫无兴趣和积极性可言, 但如果采用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方式, 患者就会接受, 他们的兴趣将大大提高。通过不同渠道, 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 让患者学到更多的相关医学知识, 强化医患配合, 切实提高医嘱的依从性和患者满意率, 促进患者及早恢复健康。

摘要:慢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与伤残水平的大幅度增加, 重视慢性疾病的预防和健康教育, 可以很好的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

关键词:健康教育,慢性疾病,干预

参考文献

[1]肖焕波, 聂立华, 王秋芳, 等.北京市农村居民慢性病健康教育需求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 2011, 4 (25) :193.

2015健康教育2常见疾病试题 第5篇

单选题:

1关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保健指导,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注意锻炼身体 B.感冒流行季节尽可能少去公共场所 C.接触病人时注意床边隔离 D.室内可用食醋加热熏蒸

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与哪种因素关系不大 D A.淋雨 B.过度疲劳 C.受凉 D.饮食不洁

3急性扁桃体炎多发生在: B A.婴儿 B.青少年及儿童 C.中老年 D.吸烟人群

4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典型体征是: C A.咽痛 B.高热 C.扁桃体肿大且可见脓苔形成 D.全身不适

5患了化脓性扁桃体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下列哪种疾病: A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胆囊炎 C.胃炎 D.肝炎

6诊断肺炎最可靠的仪器检查是: B A.B超 B.胸部X线检查

C.彩超 D.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7关于对肺炎的健康教育哪项不正确 A A.禁吃鱼虾等食物 B.应注意锻炼身体

C.避免受凉 D.防止过劳,酗酒等诱因

8可能诱发冠心病猝死的诱因有 D A.睡觉 B.散步

C.看报纸 D.酗酒、情绪激动、剧烈运动

9冠心病发作时应采取的急救措施有 C A.做心电图 B.立即送医院 C.休息、畅通呼吸道、服用硝酸甘油类药物

D.测血压

10不属于高血压高危人群的是 D A.有高血压,心脏病家庭史者 B.既往有高血压者 C.糖尿病病人 D.乙型肝炎病人

11原发性高血压预防措施中,错误的一项是 B A.保持乐观情绪 B.避免体力劳动 C.清淡饮食 D.戒烟

12预防高血压要做到 A A.控制饮食、防止肥胖

B.多吃肉

C.少吃蔬菜 D.食用铁强化酱油

13低盐饮食有利于预防什么疾病? C A.乙型肝炎

B.糖尿病

C.高血压

D.贫血

14预防脑中风应做到

D

A.少睡多坐

B.不酗酒,少量吸烟

C.参加冬泳

D.生活有规律,保证有充足睡眠 15确诊高血压的标准为

A A.收缩压达到或超过140mmHg,舒张压达到或超过90mmHg。B.舒张压达到或超过140mmHg,收缩压达到或超过90mmHg。C.收缩压达到或超过140千帕,舒张压达到或超过90千帕。D.舒张压达到或超过140千帕,收缩压达到或超过90千帕。

16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应注意什么? B A.少吃糖B.少吃盐 C.少喝水D.少吃饭

17低血压是指成年人血压长期低于()的情况。D A.70/50 mmHg B.140/90 mmHg C.110/70 mmHg D.90/60mmHg 18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是 B A.运动治疗 B.饮食治疗 C.药物治疗 D.自我监测

19以下何者不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D A.遗传 B.生活方式 C.体重超重与肥胖 D.家庭

20糖尿病高危人群不包括 D A.肥胖者

B.高血压

C.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D.年龄30左右者

21糖尿病人可能出现的症状有 A A.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 B.视力下降;

C.手足麻木或针刺感; D.疲乏、易倦、嗜睡、精神欠佳;

22糖尿病早期发现最关键的检测方法是什么? A A.定期测血糖 B.看遗传 C.查视力 D.皮肤检查

23预防糖尿病的主要方法是: B A.少盐少糖,少吃肉食,以素为主,少动多眠 B.合理膳食,坚持运动,控制体重,保持精神愉快 C.不沾烟酒,少吃少动,加强营养,精神愉快 D.不吃脂类,少吃盐糖,禁烟少酒,多多运动 24以下何者不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C A.年龄40岁以上 B.有糖尿病家族史

C.年龄35岁以上 D.高血压、高血脂者

25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 C A.眼部病变 B.神经病变 C.心血管病变 D.肾病病变

26下列哪项可以预防胃癌 A A.多吃蔬菜瓜果

B.多吃熏腌食品

C.多吃油炸食品 D.多吃高脂肪食品

27肺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 B A.居住区的大气污染 B.长期大量吸烟 C.接触放射性物质 D.使用免疫抑制剂

28吸烟导致的癌症中,危险性最大的 C A.胃癌 B.肝癌 C.肺癌 D.口腔癌

29诊断胃溃疡最可靠的仪器检查是: D A.X线钡透 B.B超

C.C T扫描 D.胃纤维镜检查

30某同学在吃了油腻食物后出现右上腹部部剧烈绞痛,他最可能患了 D A.急性肝炎 B.胃穿孔 C.胃出血 D.急性胆囊炎

31急性胰腺炎的发病与下列哪种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 B A.吸烟 B.酗酒或暴食 C.清淡饮食 D.低糖饮食

32我国肝硬化形成最主要的原因是 BA.甲型肝炎 B.乙型肝炎 C.肝淤血 D.酒精中毒

33膀胱刺激症状是指: A A.尿频、尿急、尿痛 B.发热

C.肉眼血尿 D.恶心、呕吐

34下列哪项对确诊白血病有价值: A A.血液和骨髓检查所见 B.高热 C.肝脾肿大 D.全身不适

35下列哪项是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手段: C A.输血 B.脾切除 C.化学疗法 D.抗炎治疗

36不属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典型症状的是 D A.颜面眼睑浮肿 B.肉眼血尿

C.蛋白尿 D.尿频、尿痛、尿急

37急性阑尾炎的典型症状是 C A.恶心,呕吐 B.高热不退

C.转移性右下腹疼痛 D.血中白细胞明显增多

38预防痤疮发生哪项是错误的 A A.多吃脂肪类和糖果 B.常用温水洗脸 C.切忌用手挤压患处 D.禁用刺激性化妆品

39足癣俗称脚气是由哪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C A.细菌 B.病毒 C.真菌 D.衣原体

40沙眼是由什么引起的。DA.病毒

B.细菌

C.沙眼支原体

D.沙眼衣原体

41沙眼是由()引起的眼病; CA.细菌 B.螺旋体 C.衣原体 D.病毒;

42治疗沙眼首选药物为.C A.四环素类 B.磺胺类 C.利福平D.中草药;

43沙眼多发生于哪个时期? B A.幼儿 B.儿童少年 C.青年 D.老年.44学校防治沙眼的重要措施是 D A.每年开展普查普治 B.宣传卫生知识 C.开展健康教育 D.以上都是;

45沙眼主要通过()传播。A A.接触

B.空气

C.血液 D.食物

46引起沙眼这种慢性传染性眼病的微生物是 A A.沙眼衣原体

B.支原体

C.细菌 D.病毒

47预防沙眼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下列正确的是 C A.用手揉眼睛

B.与家人共用面盆、毛巾

C.流泪时可用消毒面巾纸擦拭 D.经常预防用抗菌素滴眼 48流行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传染性

A

A.极强

B.较强

C.较弱

D.弱

49红眼病主要传播途径是 B A.经食物传播 B.经接触传播 C.经空气传播 D.经水传播;

50预防红眼睛传播的主要方法是 D A.不与病人交谈 B.不能探望病人 C.不与病人共同就餐 D.不用病人毛巾洗脸;

51下列哪些疾病不是吸烟引起的? B A.肺癌 B.骨折 C.高血压 D.咽喉炎

52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抗衰老: D A.调适精神、性格 B.限制饮食

C.改善环境 D.以上皆是

53如果眼睛中进入异物,不应该的是 A A.揉眼睛

B.轻闭双眼,让泪水将异物冲出来C.用眼药水将异物冲出来 D.请医生诊治

54人血液中红细胞的机能主要是 B A.吞噬作用 B.输送O2和CO2 C.止血功能 D.免疫功能

55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传染病: C A.风疹 B.腮腺炎 C.普通感冒 D.病毒性肝炎

多选题:

01在寒冷季节,能够抵御流感侵袭的好习惯有 A.B.C A.常通风换气 B.常用冷水洗脸

C.进行户外体育运动 D.经常预防性服用抗菌素

02下列哪些情况可能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B.C A.精神创伤 B.淋雨受凉 C.过度疲劳 D.饮食不洁

03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常见临床表现有 B.C

A.咯血 B.剧烈咽部疼痛 C.扁桃体肿大及形成黄白色脓点脓苔 D.剧烈咳嗽

04目前认为发热是人体一种积极性保护反应,它可以.A.B.C.D A.加速血液循环,利于抗体及抗菌物质及时到达患处 B.使新陈代谢加快,产生足够能量,供机体抗病需要 C.迅速分解毒素,通过肾脏排泄, 减少毒害作用 D.在患处产生酸性环境,不利于病菌生长

05下面的说法,你认为哪项是错误的 A.B.D A.发热会烧坏肺 B.发热后应立即用退热药

C.发热最好用物理降温 D.病毒性感冒最好及早用抗菌素

06对患感冒发烧病人进行物理降温常用方法有 A.B.C.D A.冷敷法 B.冰敷法 C.温水浴法 D.酒精擦浴

07胃病的预防主要从以下哪几方面着手 A.C.D A.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B.胃病服用止痛药

C.改掉嗜烟嗜酒的恶习D.注意天气变化,防止腹部着凉

08慢性胄炎的病因有 A.B.C.D.A.吸烟过多 B.幽门螺杆菌感染 C.喜食刺激性食物 D.食用粗糙食物过多

09胃粘膜的保护作用降低的原因有 A.B.D A.吸烟 B.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C.营养不良 D.胃部炎症

10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可能引发下列哪些疾病 A.B.C.D A.胃出血 B.胃穿孔 C.胃癌 D.幽门梗阻

11胃溃疡的治疗原则有 A.B.C.D A.使用消炎药 B.促进溃疡愈合

C.防止胃出血、穿孔 D.消除症状、防止复发

12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是 A.B.C A.上消化道出血 B.穿孔 C.幽门梗阻 D.癌变

13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患者的饮食原则有 A.B.D A.减少胆固醇的摄入; B.多食含纤维素的食品; C.少食多餐; D.忌食油腻、油炸、辛辣刺激性食物及浓烈的调味品。14引起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是: A.B.C.D A.超重和肥胖 B.饮酒

C.职业因素 D.遗传因素

15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措施: A.B.C.D A.教会测血压方法 B.合理饮食休息 C.用药护理 D.定期测量血压

16脑出血的诱发因素: A.B.C.D A.精神紧张 B.情绪激动 C.有力排便 D.过度疲劳

17在什么情况下可使心率变快 A.B.C.D A.疼痛 B.失血 C.发烧 D.酒后

18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哪项是正确的 B.C.D A.用大量抗菌素控制炎症 B.严格的卧床休息 C.营养心肌促进心肌代谢 D.针对心律失常治疗

19典型的心绞痛表现为: A.B.C.D A.胸骨后疼痛 B.向左肩放射性疼痛 C.压榨样剧痛 D.有窒息感

20心肌梗死的饮食原则: A.B.C.D A.低热量 B.低盐、低脂肪 C.低胆固醇 D.高维生素

21心肌梗死健康教育是: A.B.C.D A.携带“保健盒” B.不宜饱餐后洗澡 C.参加有氧锻炼 D.戒烟

22糖尿病的健康教育 A.B.C.D A.戒除烟酒 B.自我监测

C.制定饮食计划 D.正确处理低血糖

23我国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主要致病因素有 A.B A.营养过剩 B.运动缺乏 C.科普教育不足 D.吃糖过多

24下列食品可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的有 A.B.C.D A.大米 B.果酱 C.冰淇淋 D.饮料

25患急性肾小球肾炎常会出现 C.D A.乳糜尿 B.浓茶色尿 C.蛋白尿 D.血尿

26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表现有 B.C.D A.多尿 B.血尿 C.水肿 D.高血压

27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应该 A.B A.控制链球菌感染的原发病 B.控制水、盐的摄入 C.多吃鱼肉 D.增加户外运动

28尿路感染的膀胱刺激症状包括 A.C.D A.尿频 B.尿血 C.尿痛 D.尿急

29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可能有 A.B.C.D A.发热 B.贫血

C.出血 D.肝、脾及淋巴肿大

30可能与白血病发病有关的因素有 A.B.C.D A.病毒感染 B.大剂量接触放射物质 C.自身免疫力强弱 D.使用或接触化学物质不当31引发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A.B.C A.铁元素摄入不足 B.铁吸收障碍

C.慢性失血 D.蛋白质食物摄入不足

32痔疮病人应该做到 A.B.C.DA.肛门舒缩活动 B.防便秘

C.坐浴1-2次/天 D.粗纤维食物

33痤疮的治疗应为 A.C.A.多食蔬菜和水果 B.多吃油腻和糖果 C.常用温水洗脸 D.用手将内容物挤出

34预防足癣(俗称脚气)关键应做到 A.B.C.D A.不用公共毛巾、脸盆、拖鞋 B.经常洗脚保持趾间干燥 C.勤洗,勤换鞋袜 D.及时治疗足癣,防止复发

35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的临床表现有 A.B.C.D A.眼部瘙痒不适 B.结膜充血水肿 C.视力减退 D.分泌物增多

36急性鼻窦炎的典型局部症状是 A.C.E A.持续性鼻塞 B.鼻出血 C.流脓鼻涕 D.发热头痛

37如何预防急性鼻窦炎的发生 A.B.C.D A.锻炼身体增加抗病能力 B.预防感冒的发生 C.患感冒及鼻炎后及时治疗 D.掌握正确擤鼻涕方法

38鼻出血急救处理: A.B.C.DA.前额和后颈冷敷 B.手指捏压鼻翼两侧 C.鼻腔填塞 D.用止血药

39坐位工作者的颈椎病预防有哪些方法: A.B.C.D A.保持良好坐姿 B.纠正不良姿势 C.避免颈部劳损 D.工间放松练习

40以下哪些措施可以防治血稠 B.DA.多吃粗粮和绿叶蔬菜、瓜果 B.早起和睡前喝一大杯白开水 C.经常食用动物内脏 D.戒烟限酒,坚持体育锻炼

41患了感冒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下列哪几种更为严重的疾病 A.B.C.D A.鼻窦炎 B.中耳炎 C.气管炎 D.心肌炎

对错题:

1咳嗽重且痰又多,适合用镇咳药。2急性支气管炎可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3病毒性心肌炎就是心肌感染病毒所致。4老年人好发病毒性心肌炎。5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可用大量抗菌素控制炎症。6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均具有传染性。7一经确诊肺炎,应立即给予抗生素治疗。8 B超检查是诊断肺炎的重要依据.9对急性扁桃体炎的治疗是消炎,青霉素当属首选。10消化道溃疡大多发生在食管。11消化道溃疡停药后不容易复发。12预防中风的关键措施是:主动预防和积极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患。13冠心病常见的表现是:胸部疼痛,并且疼痛会向左肩膀、左上肢和左后背转移。14肛裂病人会在排便和排便后出现肛门剧烈疼痛。15年轻人不会患高血压病。16糖尿病现在还没有办法完全治好,病人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长期治疗。17急性肾小球肾炎是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18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要积极控制链球菌感染的原发病。19治疗缺铁性贫血常用的方法是输血。20急性阑尾炎早期,接受手术治疗是最佳选择。

× √ √ × × × √ × √ × × √ × √ × √ √ √ × √

健康疾病商品医学教育 第6篇

【摘要】目的了解河南省周口市人民对疾病健康知识、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评价其健康教育效果,并对其物力、人力及财力需求进行调查,以期更好的改善医疗卫生现状,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增强周口市全民健康素质。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和评价表对周口市人民进行问卷调查,按照随机抽样及分层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各县两个行政村进行现场调查问卷调查,再根据问卷回答情况分别计算农村、城市健康生活方式知识知晓率(含健康常识、烟草与健康知识、肥胖、营养知识等);农村、城市传染病与地方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农村、城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农村、城市安全与健康知识知晓率(含食品安全、环境与水安全、用药安全、伤害等)。结果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周口市农村、城市健康生活方式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4.79%、81.03%;农村、城市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为49.03%、59.6%;农村、城市农村、城市安全与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1.87%、70.45%;农村、城市传染病与地方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59.42%、78.74%。结论调查显示,周口市人民的疾病防治知识还是相对比较欠缺的,尤其是農村经济欠发达地区,卫生知识知识知晓率很低,应加强后期农村疾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培训工作及城市健康教育巩固工作,达到项目预期目标,提高周口市全民健康素质。

【关键词】疾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需求调查

甲状腺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第7篇

1 健康教育措施

1.1 生活方式干预

碘与甲状腺疾病密切相关, 碘不足或过量都可导致甲状腺疾病。我国从1996年实施全民食盐碘化法规以后, 现已基本消除了碘缺乏病, 部分地区还存在着碘过量的问题。甲状腺疾病患者应减少碘的摄入量, 禁食海鲜、海带、紫菜, 不用含碘的药物。提倡低盐、低碘饮食, 但没有必要服用无碘盐, 把碘盐热炒或晒一晒就可以了, 但青春期、妊娠、哺乳期或寒冷、外伤及传染病等, 造成机体对甲状腺激素的需要量增加时除外。应注意少吃致甲状腺肿的食物, 如萝卜和卷心菜, 少吃含异性蛋白质的食物, 如虾、蟹、雄鸡等。甲亢患者代谢率增高, 消耗增加, 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及丰富维生素饮食, 以满足机体需要。患者心率增快、怕热多汗, 应保证患者的休息, 避免剧烈运动。

甲减可因炎症 (桥本甲状腺炎) 、131I放疗、甲状腺手术、碘代谢紊乱、抗甲状腺药物、食物、遗传以及甲状腺内广泛疾病如转移癌等原因引起。目前认为本病治疗较为困难, 难以根除, 须长期坚持替代治疗。对于本病应注重病因防治, 如纠正碘代谢紊乱, 尽量避免131I或手术治疗甲亢。因药物或食物引起者应停用或减量。桥本甲状腺炎是甲减的最主要病因, 本病为遗传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影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可在同一家族中的几代人中发生, 所以对于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子女要注意减少碘的摄入量, 必要时检查甲状腺功能, 尽量做到提前干预, 预防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生。

甲状腺疾病患者应保障充足的睡眠, 晚上11点以前要上床睡觉。因为人体内的各种激素具有分泌节律, 如促甲状腺素就是晚11点钟分泌最高, 良好的生活习惯、充足的睡眠, 符合神经内分泌的周期性节律变化, 是防治甲状腺疾病的重要因素[3]。

1.2 心理护理

甲亢患者往往出现精神神经兴奋症状, 表现为焦虑、急躁、情绪不稳, 多伴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 严重者可出现精神分裂症及狂躁型精神病。甲减患者智力衰退, 记忆力和理解能力差, 疲乏, 嗜睡, 言语和动作迟钝, 情绪抑郁, 部分患者伴发抑郁症。甲亢或甲减患者都有一定的心理压力, 特别是伴随突眼和甲状腺肿大时, 心理压力更大。过于持久或强烈的精神应激是引起甲状腺疾病的重要因素[3]。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消除焦虑及抑郁情绪。要告诉甲亢患者服用抗甲状腺药物能在不损伤甲状腺的前提下达到治愈的效果。甲减患者坚持替代治疗, 大多数患者都能起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工作者应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 提高心理护理技能[4]。学会准确分析和把握甲状腺疾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和情绪变化, 对于抑郁、焦虑、心理压力大的患者, 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消除不良情绪,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主动积极配合治疗。

1.3 治疗过程中用药指导及注意事项

甲亢本身以及抗甲状腺药物 (甲巯咪唑或丙基硫氧嘧啶) 均可导致白细胞减少和肝功能损害。在治疗过程中要定期查白细胞, 一旦咽喉疼痛或发热就要立即去医院查白细胞, 白细胞低于3×109/L或中性粒细胞小于1.5×109/L时立即停用抗甲状腺药物。定期复查肝功能, 如果出现消化系统症状时, 就立即查肝功能。在长达2年左右的内科治疗过程中一定要1~2个月查甲状腺功能, 适时加用左甲状腺素, 防止出现甲减或难治性突眼或甲状腺肿大。心得安和利可君片等辅助药物, 基本可按药物说明书服用[5]。

大多数甲减患者须终生服药, 少数人服药数月可停。剂量调整到位后可半年复查甲状腺功能。值得注意的是妊娠期甲减, 即使轻度甲减也能导致胎儿发育异常和后代智力水平下降。美国内分泌学会于2007年颁布的《妊娠和产后甲状腺功能异常处理的治疗指南》中建议妊娠前3个月血清TSH应维持在2.5 mIU/L以下, 这一目标也适用于拟妊娠妇女, 即预先用左甲状腺素干预, 达到TSH小于2.5mIU/L的目标水平, 然后妊娠。甲减患者在妊娠期应每1~2个月查甲状腺功能[6]。

所有的甲状腺疾病都可引起甲状腺肿大, 长期的甲状腺肿大都会形成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结节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为4%, 在一般人群中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查约50%可发现甲状腺结节[7]。对于甲状腺结节主要是通过病史、体征、超声检查、甲状腺细胞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 以评估结节的良恶性, 恶性手术治疗, 良性结节随诊观察[8]。告诉患者定期试着触摸甲状腺结节的大小和颈部其他部位, 凡结节长大较快者, 或颈部其他部位出现新结节者, 应立即就医。如果出现任何轻度发音嘶哑、呼吸或吞咽困难者, 也要立即就医。

2 健康教育的方式

口头讲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患者有关甲状腺疾病方面的知识以及前面陈述的各种注意事项。书面指导:将有关知识打印成小册子发放给患者。网站宣传:在医院网站上宣传健康教育内容。电话回访:定期电话回访, 以增进医患、护患关系。

3 总结

健康教育是传播健康知识和技术, 培养健康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9]。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组疾病, 其发生与发展与饮食结构、生活习惯以及精神因素有关, 其预后与是否规范治疗及健康教育有关。甲状腺疾病大多在门诊治疗, 医生由于工作量大, 往往没有时间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作为内分泌科护理人员 (包括导医) , 应加强甲状腺疾病相关知识的学习, 利用患者候诊过程中的时间或者定期组织患者集中进行健康教育, 医护密切配合, 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摘要:甲状腺疾病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其发生和发展与遗传因素、精神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 其预后与规范治疗及健康教育有关。健康教育是防治甲状腺疾病的重要措施, 其主要内容是:生活方式干预, 建立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心理护理, 消除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在长期的内科治疗过程中指导患者规范用药及各种注意事项。主要方式有:口头讲解、书面指导、医院网站宣传、电话回访。医护人员应对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健康教育,护理

参考文献

[1]白耀.甲状腺疾病:基础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251.

[2]陈竺.在纪念毛泽东同志关于西医学习中医重要批示发表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29 (1) :6.

[3]邵迎新.防治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应注意调神[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5 (8) :719-722.

[4]毕爱红, 张澜.临床心理护理的现状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 2006, 21 (9) :814-816.

[5]金世鑫.内分泌代谢病诊治精要[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1:422.

[6]陈立立, 刘超.甲状腺自身免疫与流产关联性的meta分析[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0, 26 (3) :203-207.

[7]施秉银.积极推进我国甲状腺结节和肿瘤诊治的规范化[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0, 26 (10) :833-834.

[8]邵迎新, 陈志敏, 许淑芳.浅述中西医结合防治甲状腺结节[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3 (9) :563-565.

健康疾病商品医学教育 第8篇

1 合作教学的理论基础

合作教学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学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学等为理论基础,以开发和利用教育学的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全员互动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和改善班级气氛,形成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和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为根本目标,以短时、高效、低耗、愉快为基本品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统一[1]。它与我国传统教学有许多不同。现笔者将传统教学法中最常用的讲述教学与合作教学的特点加以对比(见表1)。

2 合作教学的实践

2.1 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08级三年制护理专业专科15、16班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班级及教学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9人 (16班) ,引入合作教学法;对照组:55人(15班),采用传统讲述教学法。对2组年龄、性别、民族和前期课程学习成绩进行统计分析,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为了避免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师因素的影响,采用同一教材(李秋萍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内科护理学》第2版)、教学内容(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和教学时间(2009年下半学期,共42学时),并由同一教师采用不同教学法施教。

2.1.2 研究方法(1)实验组: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教学沿

用讲述教学法,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教学引入合作教学法,采用班级授课与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强调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主体形式。其基本流程可归纳为:合作设计目标呈现集体讲授合作学习小组活动测验反馈与补救。为了更好地引入该教学法,在教学前对该组护生讲解了合作教学理论和基本流程。

(1) 合作设计:依托合作教学理论,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设计教学方案,方案应体现合作教学的合作性、主动性、探索性和实践性,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其主导地位。

(2) 目标呈现:教学目标:注重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追求教学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达成。认知目标:理解并熟记疾病健康教育内容;情感目标:充分满足小组成员的归属需求;技能目标:掌握人际合作、沟通、表达技能。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充满互助与竞赛。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培养沟通技能。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学到更多知识,也更愉快,从而实现认知、情感与技能教学目标的均衡达成。

(3) 集体讲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集体讲授冠心病的病因、机制、分类、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和评价。在理解上述内容的基础上,从预防病因和诱因、一般护理、对症护理、用药护理和病情监测等方面讲授疾病健康教育内容。

(4) 合作学习小组活动:合作学习小组以异质小组为主。小组由性别、学业成绩、能力倾向、民族等方面不同的学生构成,成员之间存在互补性。根据前期学习成绩将学生分组,优等生(学习成绩85分以上),中等生(学习成绩65~85分),差等生(学习成绩65分以下)。每组4人,要求优等生1人、中等生2人、差等生1人。同时,全班各合作学习小组之间又具有同质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保证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2]。

活动内容:各组学生自行设计并安排分工,在教师的合作教学设计和集体讲授的基础上,理解和讲授疾病健康教育内容。

(5) 测验:合作教学以追求人人进步为目标,变个人竞争为小组竞争,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依据,在鼓励小组竞争的同时,促进小组内各成员增强合作意识。安排每个小组分别陈述疾病健康教育内容,形式不限,但要求每位成员均要发言并承担角色。教师给学生评分,并引入基础分和提高分。所谓基础分是指学生以往学习成绩的平均分,而提高分则是指学生测验分数超过基础分的程度[3]。这种只求进步的教学评价方式促进了学生成长,实现了教学评价的科学化。

(6) 反馈与补救:小组活动中,为了便于各组成员更好地合作与交流,教师应及时了解成员间的合作情况,把存在的内容理解、沟通技巧等方面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小组成员。任务完成后,将任务完成情况及时反馈给小组成员,同时对未能完成任务的小组进行原因分析,将补救措施告知各成员。

(2)对照组: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均以讲述教学法为主。

2.2 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过程是按一定认识(即学习)任务和内容,依据认知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组织进行的逐步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活动过程[3]。教与学历来是互动的,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效果可以直接在学生身上得以体现。故笔者将教学效果评价主要集中在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上。

2.2.1 考核成绩评价

对相关知识点(疾病的病因、机制、分类,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和评价)进行理论考核量化评分。

2.2.2 问卷调查

设计教学效果问卷调查表,了解2组学生对2种教学法的态度,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及对教师教学评价等。

2.2.3 教师主观评价

教师对授课过程中2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及学习气氛等方面进行主观评价。

2.3 统计学分析

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自身前后比较数据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4 结果

2.4.1 2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比较(见表2)

经t检验,实验组采用合作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的2个系统理论考核成绩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同一系统的教学,实验组采用合作教学法和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理论考核成绩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同一系统的教学,实验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和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理论考核成绩无显著性差异(P>0.05)。

2.4.2 2组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比较(见表3)

由表3可知,实验组采用的合作教学法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更好理解知识点,增强沟通技能,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但对于利于临床实践和认可教学法,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2.4.3 实验组合作教学评价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合作教学能够较好地完成认知、情感和技能教学目标。

2.5 讨论

合作教学把合作观念引入教学,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为基础,利用学生的合作关系,通过学生间的合作,最终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将合作教学引入疾病健康教育实践,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临床实践。但通过调查,有少数学生认为自身能力并未得到有效提高,因此成就感不强。其原因可能是小组划分不能使每个成员满意,有的学生不愿与组员共同学习、相互沟通。还有个别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不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因此,实施合作教学,要合理分组,调动每个学生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并分享最终成功。

摘要:目的 探讨疾病健康教育中合作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效果差异。方法 将104名大专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 (49人) 和对照组 (55人) , 实验组应用合作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分别完成2个系统疾病的教学,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完成同样内容。结果 实验组2个系统理论考核成绩有显著性差异 (P<0.05) 。对同一教学内容, 采用不同教学法的2组理论考核成绩有显著性差异 (P<0.05) ;对同一教学内容, 采用传统教学法的2组理论考核成绩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合作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其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增强沟通技能。结论 在疾病健康教育中采用合作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有明显优势。

关键词:护理专业,疾病健康教育,合作教学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3.

[2]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 2002, (2) :16~1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65例, 男性95例, 女性70例;平均年龄为62岁。

1.2 评估方法

由责任护士对患者一般情况进行评估, 如病史、文化程度、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了解家属对患者的关心程度等。

2 健康教育内容

2.1 责任护士根据患者情况做详细分析和解释, 使患者懂得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以取得积极配合。

2.2 采用口头、多次讲解、示范和发放书面资料等形式进行宣教。

2.3 给患者讲解疾病病因、危害、饮食、用药、治疗目标等知识。

2.4 制定具体针对性宣传资料, 如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知识、科室简介、专家简介、专家门诊时间、联系电话等。

2.5 出院指导告知疾病康复知识、正确用药方法、饮食休息要求、功能锻炼等方式、复诊时间等, 必要时以书面形式告知患者。

护士长定期电话随访。

2.6 心理疏导引导患者适应慢性病并以积极心态对待疾病。

3 讨论

3.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愈方法, 却是可防可治的, 发现愈早, 治疗效果愈好, 积极治疗可以延缓疾病发展。

3.2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宣传

(1) 让患者了解疾病病因, 如长期大量吸烟、职业接触粉尘、烟雾或有害气体、长期反复呼吸道感染、aI-抗胰蛋白酶缺陷症。对高危因素人群进行肺功能检查, 以早期明确诊断, 积极治疗。 (2) 加强对患者饮食营养知识的宣教, 宜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宜消化饮食, 宜少量多餐, 餐后避免平卧, 有利于消化。避免进食产气食物如汽水、啤酒、豆类、马铃薯等, 避免进食引起便秘的食物如油炸食物、干果等。 (3) 长期氧疗是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 长期氧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研究表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每天平均吸氧15h以上, 5年存活率提高62%, 10年存活率提高26%。大多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对家庭氧疗知识缺乏, 氧疗依从性差, 应加强家庭氧疗知识宣教, 使其重视氧疗目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 注意用氧安全, 氧疗装置定期更换、清洁、消毒。 (4) 指导患者做缓慢深呼吸、腹式呼吸、缩唇呼气等, 训练呼吸肌, 延长呼气时间, 使气体能完全呼出。指导患者有效咳痰, 如晨起咳嗽, 排除夜间积聚在肺内的痰液、就寝前咳嗽排痰有利于患者睡眠, 咳嗽后应漱口, 注意口腔卫生, 必要时家属可以协助给予胸部叩击和体位引流。如病情许可, 应合理安排活动量, 如室内走动、室外活动、散步、快走、慢跑、太极拳等, 逐步提高肺活量和活动耐力。

健康教育在乳腺疾病普查中的应用 第10篇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 前来社区医疗中心就诊的乳腺病病人; (2) 社区常住和流动人口中参加乳腺疾病普查者; (3) 来医疗中心听乳腺疾病预防和保健的健康教育讲座的女性听众。

1.2 方法

1.2.1 举办讲座:

根据不同时间、对象和社会事件举办不同内容的科普知识讲座。“粉红丝带”是乳腺癌防治活动的标识, 每年的10月18日为乳腺癌防治宣传日, 每年的10月第3个星期五为粉红丝带关爱日。每年的10月份都会在电视、报纸等媒体报道乳腺癌的防治等相关新闻。我们社区医疗中心利用公众对乳腺癌关注度提高的时机, 及时组织了“乳腺疾病的自我检查”、“关爱妇女, 远离乳癌”等乳腺癌相关的科普知识讲座。在讲座中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通过Powerpoint幻灯、Flash动画演示、图片、录像和数据等多种资料及医护人员的现场讲解、示范和面对面地沟通使听众能够更好学习相关知识, 解答她们心中的疑惑。自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因乳腺癌去世后, 很多群众对乳腺癌的相关知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来社区中心进行乳腺检查的病人明显增多。我们社区医疗中心及时组织了谈乳腺癌的防治等专题讲座, 在群众中获得了较好的评价。

1.2.2 宣传栏:我们在全科诊室, 公共

(1) 武汉市第十二医院关山街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湖北武汉430074

卫生科妇女保健室的墙上及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走廊墙壁上面开辟乳腺疾病健康教育专栏;利用建产妇保健手册的机会, 在滚动式多媒体上反复播放宣传产褥期乳房保健的知识;在乳腺检查室宣传乳腺检查时的相关配合方法, 在其他地方宣传乳腺的自我检查及乳腺疾病防治的方法。在群众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错误观念如:拍乳房X线片会增加得乳腺癌的几率, 乳腺癌只有更年期后的女性才会得等。而一些虚假错误的医疗广告也给群众灌输了很多错误有害的信息, 不仅骗钱而且还严重的耽误了病情。我们通过宣传栏的宣传起到传播正确科学知识, 打击虚假医疗广告的作用。

1.2.3 建立QQ群和博客:

我们建立了乳腺保健的QQ群, 通过QQ群我们可以引导女性朋友阅读相关的书籍, 并就乳腺相关问题在群内讨论, 通过群友间相互交流、讨论和帮助可以更好地普及健康知识, 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加强自我保健。现在网上信息良莠不齐, 虚假医疗广告很多, 我们在群内向群友推荐权威科学的网站, 引导网友们自己去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同时我们也能在线回答网友们的疑问。

通过网上开博客, 在博客上面开辟健康教育栏目, 介绍乳腺相关疾病、常见情况问答、乳腺保健知识和医疗进展等内容。通过图片、文字、录像、动画等更好地宣传乳腺知识。并且通过网上跟帖、讨论等实现双向交流。

1.2.4 制作乳腺疾病与健康教育宣传册及健教处方:

我们参考其他地方制作乳腺疾病防治手册的方法[1], 将乳腺疾病防治知识、社区中心的电话、乳腺保健的QQ群、博客等内容印刷到社区中心健教处方和宣传册上。如:乳腺包块、乳头溢液及乳腺疼痛是乳腺疾病的3大表现;“三个一工程”, 即每年每次乳房专业检查, 每月每次乳房自我检查、每天每次做乳房护理保养。乳腺肿瘤的一级预防教育的目的。

2 结果

2 年多来我们共举办乳腺知识讲座10场, 听众达1 000多人次。

发放健教处方、宣传册1 500份。目前乳腺保健QQ群已有近200名群友, 博客点击率达1万多次。通过系列的健康教育活动使社区女性对乳腺疾病知识的了解明显加强, 乳房自我检查率明显增加, 乳腺普查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并有112例乳腺增生、12例乳腺纤维瘤和1例早期乳腺癌是由患者定期自检后发现的。

3 讨论

通过我们2年多来开展的乳腺疾病健康教育, 我们总结如下: (1) 因人施教。不同人群开展健康教育的方式有所不同。年轻人和知识程度比较高的人群主要通过网络等方式接受健康教育。通过指导她们查阅相关的书籍、网站、观看图片和录像等进行教育, 也可以通过QQ、博客等网络方式进行沟通交流。这类人群应多进行引导, 少说教。讲解内容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前因后果之间逻辑关系要强, 条理性要清晰。对于年纪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应更多地通过讲座、宣传栏、面对面沟通和患者现身说法等方式进行沟通。语言应通俗易懂, 可以采用形象的图片或者体检中边查边教[2]。 (2) 利用科技, 形式多样。网络时代我们可以利用QQ、博客、网站等工具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通过Powerpoint、Flash、录像、图片等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说明问题。比如通过录像、Flash动画加上现场讲解, 女性可以更容易地学习乳房自我检查的方法, 并通过QQ群交流检查经验, 分享保健经验, 相互监督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关键词:乳腺疾病,自检,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金丽梅, 黄丽萍.乳腺科健康教育的实践与体会[J].长江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5 (1) :73-76.

健康疾病商品医学教育 第11篇

【摘要】目的:调查肝硬化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和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0例患者进行肝硬化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和健康教育的需求调查。结果:肝硬化病人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很高 ,主要集中在对专家的信赖、疾病知识的需求、对治疗疾病相关因素的需求、对护理专业知识的需求、患者希望接受口头、书面、讲座等方式的健康教育。结论:肝硬化患者对疾病相关常识了解不全面,应加强系统而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缓肝硬化发展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肝硬化;认知程度;健康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 ,我国以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最为多见,肝炎后肝硬化发病率高、 病程长、并发症多,且难以治愈,严重威胁病人的健康,到目前为止尚未有满意的治疗方法,做好健康教育对促进病人的康复极为重要。随着整体护理工作的深入发展,护士角色从单纯的患者照顾者,转变为患者身心的施护者和健康教育者[1]。对2010年 6月 - 2013年 8月在我院反复治疗的肝硬化病人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和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 6月 - 2013年 8月在我院住院的肝硬化病人,有明确的慢性肝病史和 /或慢性肝病体征;B超或 CT检查符合肝硬化表现。符合标准的 200例病人中男 122例 ,女 78例;年龄 28岁 ~65岁;高中及中专以上147例,以下53例。病程2~8年。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分为病人对治疗疾病相关因素的需求、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對健康教育方法的需求等。问卷项目按 Linker 4点评分法打分,不需要 1分,一般需要 2分,需要 3分,非常需要 4分。向病人讲解解清楚问卷中各项内容及填表要求,以自愿的原则填表收回有效问卷192例,有效率96%。

2 结果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病人对治疗效果期望很高;肝硬化由于病程长、病情迁延、并发症多,病人希望得到先进的治疗和最新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满意的疗效,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用药知识需求也很高,希望通过坚持长期用药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护士应向病人详细介绍所用药物的名称、剂量、给药时间和方法,教会其如何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例如服用利尿剂 应观察尿量,如出现软弱无力、食欲缺乏、心悸症状时 、应监测电解质;对知名专家的 期望值也很高,期望得到最好的治疗;对健康教育的方法多选择了专职讲解,表现了对我们医务人员的信任,医护人员讲解示范是最受肝硬化患者欢迎的健康教育方式;病人的健康教育应以心理护理为基础,多与病人沟通,加强心理护理,肝硬化病人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病情反复发作,再加上长期治病影响家庭生活,经济负担沉重,病人失去治疗信心,心理抑郁,顾虑重重,悲观失望[2]。护士要掌握语言交流技巧,交谈中使用礼貌性语言,针对患者的具体问题给予安抚性语言等[3];做好健康教育,可使病人坚持长期治疗,正确实施自我防护措施,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除住院期间与患者进行个别交流和指导外,医院还应培养出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队伍,深入社区和家庭以专题讲座、发放图文并茂的小册子及社区护理知识讲座等形式,宣传疾病的相关知识,从而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保证治疗方案进行;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延长生存期。

参考文献

[1] 陈红宇,倪利蓉,刘桃英,等.医院健康教育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2):920.

[2] 匡丽佳,任彩玉. 肝硬化病人的生活质量研究 [ J ]. 护理研究, 2004, 18 (12 B) : 2190.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第12篇

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孕妇学校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206例, 年龄21岁~40岁。

2 健康教育方法

我院对已经怀孕的孕妇, 均建立孕期保健卡进行产前检查。首次产前检查时, 详细询问病史、家族史、孕产史并进行系统的全身检查, 测量基础血压, 检查心、肺功能, 测尿蛋白和尿糖。首次产前检查未发现异常者, 均嘱20周后开始产检, 经产前检查收缩压≥140 mm Hg或舒张压≥90 mm Hg, 出现蛋白尿、水肿等症状符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的患者, 我们归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 进行专门的健康教育, 配合医生治疗。

2.1 单独指导

成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学校, 在产前检查后针对每位患者的疾病情况、孕产史以及孕期知识掌握程度进行面对面的讲解与指导, 以增加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有利于提高她们的自信心和对治疗的依从性, 对文化较低、学习能力较差的孕妇更要耐心细致地辅导, 以提高她们的健康知识水平。

2.2 集中授课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学校每周免费授课1次, 由有经验的讲师进行授课, 内容包括孕期的卫生基础知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合理饮食和休息、在治疗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如何保持足够的睡眠和愉快的心情、消除紧张心理。在孕妇学校里,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互相交流孕期和治疗心得, 可以增加孕妇的经验。

2.3 远程指导

增加24 h远程胎心监护, 患者发生异常情况可以立即行胎心监护, 并可以随时电话咨询病情, 为孕妇及家属营造孕期安全的氛围。

3 健康教育内容

3.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知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最常见的孕期并发症, 迄今仍为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及生理涉及全身多个系统, 较公认的是由于遗传方面的某些缺陷导致母胎免疫功能失衡, 胎盘缺血、缺氧或免疫病理反应引起毒性因子的产生, 损害血管内皮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而发病。发病的高危因素为:初产妇、孕妇年龄过小或大于35岁、多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史及家族史、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糖尿病、肥胖、营养不良等。表现为孕期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 孕晚期可以发生抽搐致子痫, 严重威胁母婴安全。其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小动脉痉挛, 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 所以孕期按时产前检查和遵医嘱服药治疗非常重要。

3.2 孕期可能出现的症状

(1) 高血压:高血压的定义是持续血压升高至收缩压≥140 mm Hg或舒张压≥90 mm Hg, 舒张压不随患者情绪变化而剧烈变化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和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2) 尿蛋白:尿蛋白是指24 h内尿液中蛋白≥300 mg或相隔6 h的2次随机尿液蛋白浓度为30 mg/L。 (3) 水肿:体重异常增加是多数患者的首发症状, 要引起重视, 孕妇体重突然增加≥0.9 kg/周或2.7 kg/周是子痫前期的信号。水肿的特点是自踝部逐渐向上延伸的凹陷性水肿, 经休息后不缓解, 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

3.3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

(1) 一般治疗:左侧卧位休息, 休息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极为重要, 左侧卧位具有重要的治疗意义。 (2) 药物治疗:解痉药物、镇静药物、降压药物、扩容治疗、利尿药物。 (3) 适时终止妊娠: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特有的疾病, 一旦终止妊娠, 病情会迅速好转, 故适时终止妊娠仍是根本的治疗措施。医生会根据每位患者的病情, 开具不同的药物治疗,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 如出现血压异常升高、头痛、视力模糊、上腹不适等症状, 立即躺下或坐下以防摔伤, 及时打电话, 医护人员会上门诊疗。

3.4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饮食

患者宜进三高一低饮食, 即高蛋白、高钙、高钾及低钠饮食, 每日蛋白摄入量为100 g。因此, 孕妇应多吃鱼、肉、蛋、奶及新鲜蔬菜和水果, 补充铁和钙剂, 少食过咸食物, 摄入热能应以每周体重增加0.5 kg为宜。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因尿中蛋白丢失过多, 常有低蛋白血症, 应摄入优质蛋白以弥补其不足。对于膳食脂肪应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 饱和脂肪酸的供热能应低于10%。应严格控制钠盐的摄入, 每天限制在3~5 g以内。同时也要避免所有含盐量高的食品如浓肉汁、调味汁、方便面的汤料末;所有的腌制品、薰干制品、咸菜、酱菜;罐头制品的肉、鱼、蔬菜等;外卖油炸食品如比萨饼、薯条等;香肠、火腿等熟食。酱油也不能摄入过多, 6 m L酱油约等于1 g盐的量。如果已经习惯了较咸的口味, 可用部分含钾盐代替含钠盐,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少盐烹调的口味。

3.5 心理护理

紧张、抑郁、情绪激动均可使血压升高, 因此减少压力保持良好心态对母儿健康非常重要。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取得患者的信任, 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况以及对疾病和健康的不同认识对症下药。36周后我们会安排患者参观先进齐全的分娩室和抢救设施, 向她们介绍医院精湛的技术力量, 以消除孕妇的恐惧心理, 增强她们战胜疾病的信心[2]。

4 结果

20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经专门的健康教育, 均安全地度过了孕期和分娩期, 降低了子痫的发生率。

5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威胁母婴健康最常见最严重的一种疾病, 发病率高达10%左右, 一般在妊娠24周后发生。在孕期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进行专门的健康教育, 并给予一定的心理支持, 可以有效地解除其心理障碍, 安全顺利地度过分娩期, 降低子痫的发生率。同时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 充分体现出护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滕喜玲.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患者产褥期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上旬版) , 2011, 27 (11) :50.

健康疾病商品医学教育

健康疾病商品医学教育(精选12篇)健康疾病商品医学教育 第1篇一营养失衡随着人们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 现在我们可以“让食物成为治病的...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