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笋教学设计范文
春笋教学设计范文(精选8篇)
春笋教学设计 第1篇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4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春笋具有冲破重重障碍、不断向上生长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第二自然段是教学重点,要通过朗读体会春笋顽强生长的品质。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正音。
看图观察春笋的外形。
2、给笋组词。
二、初读指导。
1、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自然段标上小节号。
2、检查自读情况。
(1)生字词正音。
(2)自主识字,看谁记得又多又快。
(3)巩固字型:对照生字表抄写生字,难写得多写几遍。
(4)指名说已经理解的词语。
3、轻读全文,看看有几句话,各说的什么?
4、逐句朗读,结合正音。
三、作业:
1、选字填空:
在 再
(1)小名先看清字的形状,记住字的笔顺,()一笔一画照着写。
(2)小雪花飘呀飘呀,飘落()枝头。
2、多音字组词。
长 zhǎng()cháng()
3、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认读生字词。
2、听写词语。
二、精读训练
1、精读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理解:唤醒冲破泥土掀翻石块
教师用教具演示雨后竹笋蓬勃生长的情景。
(2)教师范读第一自然段。
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竹笋生长的情景。
(3)讨论交流:如果你用一句话赞扬春笋,你会怎么说?
(4)自由练习朗读第一自然段。
()指名口头填空:
一声(),()了春笋。它们()泥土,()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出来。
()练习背诵第一自然段。
2、精读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读后讨论交流:春笋是什么样子?它们又是怎样生长的?
(3)看图理解:裹着浅褐色外衣嫩生生
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
(4)读第二自然段,口头回答:
春笋是什么模样?是怎样生长的?它生长的两个特点是什么?
()练习背诵第二自然段。
三、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认读卡片上的词语,结合正音。
2、说出下列字的偏旁名称:外冲声破
3、扩词练习:声笑节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写字指导
1、出示全课生字认读。
2、请学生自己说说生字写时的注意点。
3、根据学生发言,教师归纳:
(1)“节、声、笑”都是上下结构的字,上小下大。“笑”的第七笔是撇,“声”的上部分是“士”。
(2)“外、冲、块、破”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3)写“再、迎”时要注意笔顺。
三、作业
1、学生描红。
2、读拼音,写偏旁。
春笋教学设计 第2篇
这篇课文描写的是在美好的春天到来之际,春笋破土而出,旺盛生长的情景。意在赞扬春笋不怕困难、顽强向上的生命力。全文共两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春笋被春雷唤醒后,纷纷出土的情景;第二自然段写春笋出土之后,顽强向上生长的情景。插图形象地再现了课文内容,可供学生观察、想象。课文语言生动、活泼,语言简洁、明快、节奏感强。
设计理念:图文结合,通过读课文,体会春笋顽强向上的生命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认识本课的生字词,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的3个生字。
重点、难点:
1、能通过朗读来体会春笋顽强生长的品质。
2、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春来了,你看到了什么呢?(生略)春来了,万物复苏,大地更新,小草发芽了,下春笋也悄悄地生长出来,我们就来看看它们是怎么生长的吧。(板书:“春笋”)齐读课题。
二、新课
(一)看图认识“春笋”。
1、(展示多媒体课件)出现卡通式的春笋娃娃。
这就是春笋,看看它们是什么样的?
2、知道春笋的一些小知识吗?教师作适当补充。
3、(展示竹子的图片)这是春笋的爸爸妈妈,春笋是它们的娃娃。春笋慢慢地就会一节一节地往上长,长成竹子。
(边讲边播放课件:春笋一齐争着向上长得情景。)
4、喜欢春笋娃娃吗?打开书去读一读课文。
(二)读课文
1、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上小节号。
(3)根据课后生字表画出生字词。
2、学生按要求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定认读后,提醒以下几个生字的读音)
“笋”:平舌音。
“再”:平舌音。注意“在”和“再”同音。
“迎”:后鼻音。
“声”、“冲”:翘舌音。
“块”、“外”:注意声母之间的区别。
“长”:是多音字,念“zhǎng”“cháng”,你能用“长”的两个读音分别来组词吗?
(2)出示词语
1、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听:是否读得正确、流利。评议、正音。
(3)指导读长句子。
例: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
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
(4)用教师教的方法再读读课文。
(5)师范读课文。
春笋教学设计 第3篇
《春笋》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的开篇之作, 它描写春天到来之际, 春笋破土而出、向上生长的情景, 热情赞美春笋不怕困难、顽强向上的生命力, 和后面四篇课文共同描绘出一幅春景图, 体现出新教材新、实、简、美的特点, 是非常适合一年级学生阅读的美文。
打开课文, 一片翠绿扑面而来, 风儿轻吹, 竹竿轻摇, “沙沙, 沙沙”, 那是竹子的吟唱。再看, 一个个从地里冒出的竹笋, 尽开颜。有谁知道, 在这快乐、喜悦的背后是成长的苦痛与煎熬。在隆隆的春雷中, 可爱的精灵醒了, 不甘黑暗中的寂寞, 它们用积蓄一冬的力量不断向上。厚实的泥土, 沉重的石块, 都阻挡不了生命蓬勃的力量, 冲破泥土、掀翻石块, 柔弱的身躯需要多少的努力和坚韧啊。终于, 不息的精灵感受到丝丝春雨在脸上滑过的痕迹, 它们笑了;终于, 拥有了柔柔春风的亲吻, 它们笑了;终于, 享受到阳光热烈的拥抱, 它们笑了。凝望眼前静静的绿, 感觉那是生命的色彩。课文把“春笋”比作“嫩生生的娃娃”, 不由得让我想到了班上的那些娃娃, 而“一节, 一节, 又一节。向上, 向上, 再向上”不也正预示了孩子们在春光中不怕困难、勤奋学习, 不断向上、茁壮成长的大好势头吗?我以为, 这才是《春笋》一文给我们的最大的, 也是最有益的启示。
二、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一) 学会本课17个生字, 认识3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
(二)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 能正确美观地书写4个左右结构的生字。
三、教学准备
(一) 配套学习软件。
(二) 课件、春笋实物。
四、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1.猜谜:小朋友,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谜语, 想不想猜?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头戴尖尖帽, 身披层层衣。每年二三月, 脑袋钻出地。) 知道是什么吗? (春笋。) 师板书课题:春笋。
2.齐读课题, 提醒:“笋”是一个生字, 平舌音。
3.想知道它长什么样子?是怎么生长的吗?请看大屏幕, 竖起小耳朵仔细听。 (点击配套学习软件:欣赏课文朗读及动画。)
(二) 初读课文
1.喜欢春笋娃娃吗?打开课本。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1) 轻声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长句子多读几遍, 注意读书姿势。 (2) 标上小节号。)
2.按要求自读, 师巡视指导。
3.随文识字。
(1) 情境描述:小朋友, 春姑娘悄悄地来到了我身边, 她带来了柔柔的春风, 带来了密密的细雨, 还带来了隆隆的雷声, 轰——轰——
(2) 那一声春雷, 唤醒了谁啊?指名读第一小节。
(3) (课件出示:一声春雷, 唤醒了春笋。) 指名读。
认识生字“声”:认识“士” (士字头) , 说说注意点并组词。
认识生词“唤醒”。指名读。
(4) 春笋被唤醒了, 它们——引读第二句。 (课件接着出示) 这里面藏着5个生字, 你能记住他们吗?点出生字:冲、破、掀、块、冒。指名读, 说说注意点, 给四会字找朋友, 齐读。再读句子。
(5) 春笋是什么样子?它是怎样生长的?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读第二小节。
(6) (课件出示第二小节) 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 (裹着、嫩生生、迎着) 出示实物:春笋, 理解词语意思。
(7) 女生读, 男生读, 齐读。
4.齐读文中的生字词, (点击学习软件:“我要读”中的读词) 并选择词语练习说话。
5.小朋友们学得真认真, 奖励你们玩两个小游戏。 (点击学习软件, 玩“快枪手”, 以巩固组词;玩“机甲战神”, 以巩固数量词的运用。)
6.齐读课文。 (点击学习软件, 再次欣赏课文动画。)
(三) 学习生字
出示:冲、破、块、外
1.它们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请大家仔细观察, 我们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点击学习软件:“我要写”中的字形要点。)
2.教师范写。
3.学生在书上描红, 在作业本上临写。
五、教学反思
巧用软件乐学习
——《春笋》一课教后谈
苏教版配套学习软件, 以教材为依托, 以学生的心理规律和学习兴趣为出发点, 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让孩子在玩中学习, 在玩中练习, 在玩中积累。整个软件设计具有可选性、实效性、多层性、可操作性、可再生性。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服务教学为宗旨, 在《春笋》的教学中, 我尝试运用了配套学习软件, 让学生感到课堂是充满乐趣的天地, 学习是充满乐趣的旅程。
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 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而现代教育媒体很容易创设情境。
教学《春笋》第一课时时, 该学习软件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 分为课文朗读及动画欣赏、生字词学习、“快枪手”游戏 (数量词选择) 和“机甲战神”游戏 (组词) 等。
首先, 学习软件中的课文动画营造了一个有利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磁场”, 它通过模拟春笋在春风、阳光、春雨里向上生长, 向学生展示了春芽破土而出, 生机勃勃的景象, 激发了学生对春笋的热爱和学习课文的兴趣。在齐读课文后, 再次欣赏课文动画, 动画演示春笋怎样“冲破泥土, 掀翻石块, 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 这是多么生动有趣的情境啊!它促使学生情不自禁地主动观察春笋破土而出的过程, 从而建立词语与事物表象的联系, 根据画面理解冲破、掀翻、冒是什么意思, 从中体会春笋不怕困难, 顽强向上的生命力。
其次, 词语教学是第一课时的重头。大多数课堂通过读一读的方式进行正音与辨析。而利用配套学习软件, 更可以让学生在玩中清晰地辨别词语, 丰富词汇量。在学习软件中的“快枪手”游戏, 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胜利和失败中, 正确掌握了词语;“机甲战神”的游戏让学生明白了数量词的正确运用。这些小游戏, 一来感受学生乐趣无穷, 二来学生该掌握的知识点在游戏中得到了强化。
美味春笋招招鲜 第4篇
竹笋以其柔嫩、鲜美列为“蔬菜第一品”。中医认为,吃笋有滋阴、益血、化痰、消食、利便、明目等功效,适宜肺热、咳嗽、胃热者食之。而笋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淀粉、多粗纤维素等特点,常食有吸附脂肪、促进肠蠕动、帮助消化、防止便秘的功能,对预防肠癌及单纯性肥胖有一定的益处。
菜品一:春笋虾仁
边说边做:炒春笋虾仁真的很简单,是10分钟搞定的小节目。原料只有3样:虾仁1袋、春笋1只、黄瓜1根,另外用一些葱、姜;调料有盐、料酒、湿淀粉,鸡精也是绝对不可少的。虾仁解冻之后一定要去掉其脊背上的虾线,这样才能保证虾的鲜美而没有虾的腥味;笋、黄瓜切片,葱、姜切丝;之后就可以动火热油了:先将虾仁在热油中过一下,然后把笋片、黄瓜片、葱丝、姜丝一同放入油锅中翻炒片刻,加盐、鸡精调味,再加少许料酒,最后加一点湿淀粉勾芡这道菜就做好了!
老公评价:简单就是美,太太用三种原料就做出这么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小菜,真是很不容易。春笋本来就以鲜嫩为特色,再加上更加鲜香的虾仁,可真是“鲜上加鲜”了。从营养角度看,这道菜荤素搭配相得益彰,营养全面。
菜品二:春笋烧腊肉
边说边做:这道菜的原料是腊肉1块、春笋1个、青蒜3根、红辣椒2个,调料有盐、鸡精、料酒、老抽。制作时,首先将腊肉切条,在热水中煮到腊肉的肥肉呈半透明的状态为止;然后把春笋切片,红辣椒切丝,青蒜斜切成段;在锅中热油,等春笋片煸至焦黄,放腊肉同炒,加红辣椒丝和青蒜白,加盐;再加青蒜叶,点少许料酒、鸡精,就可以了。这是道极好的下饭菜:有腊肉的香味,春笋的清脆适口,还有青蒜和辣椒的微辣味,使人胃口大开。忍不住流口水了吧,快试试哦!
老公评价:这道菜的口感很浓厚,味道鲜辛,确实是佐餐佳品。但春笋本身就比较硬,腊肉也是质韧的,食时可要考验你的肠胃哦,有胃肠病的人不可多吃!
菜品三:干烧春笋
边说边做:别夸我漂亮,夸我的厨技吧,我会更高兴。干烧春笋最重要的是需要一袋豆瓣,原料用春笋1个、胡萝卜1根、香菇3片、青豆适量、姜1块、葱2根,其他的调料是盐、鸡精、湿淀粉、料酒和少量的砂糖。做法不太难,首先将香菇、胡萝卜切成丁,和青豆一起在开水中焯一下;然后把豆瓣放在锅中翻炒现出红油;再用葱、姜熬制味汁;将原料在炒好的红油中翻炒,放盐,加葱、姜水,点一点料酒和汤,最后用湿淀粉勾芡就好了。
老公评价:这道菜制作虽然最为复杂,但复杂也有复杂的好处,这样烹调可以去除春笋中部分对人体不利的草酸盐;如果能在烹饪前把春笋在开水中煮5~10分钟,那么高温就可以分解去掉春笋中绝大部分的草酸盐和涩味,那就真是锦上添花了!
菜品四:春笋鱼片
边说边做:做春笋鱼片有点复杂。原料要准备青鱼中段350克,熟竹笋片50克,水发香菇25克,一个鸡蛋的蛋清,调料是猪油300克,黄酒、细盐、味精、生粉、水生粉各适量。做的时候,先将鱼沿脊骨剖开,去骨刺及鱼皮,先切成5厘米长的段,再斜批成薄片,用细盐、味精、蛋清、生粉拌匀上浆,置冰箱冷藏约30分钟;水发香菇也批成薄片。锅内放猪油烧至三成热时,放入鱼片逐一炸熟,再放入笋与香菇,受热后倒出沥干油。然后在原锅内留少量油,倒入黄酒,加汤水和细盐、味精,烧沸后用水生粉勾芡,将鱼片等原料倒入翻炒均匀,淋油上光即可装盘食用。
《春笋》教学设计 第5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词,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3、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的生字。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4’)
1.谈话;小朋友,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来了,大地妈妈的孩子都被唤醒了,开始生长.经他们装扮,大地妈妈可漂亮了。(师版画春笋,导人课题)(看课文动画片)
谜语导入:头戴尖尖帽,身穿节节衣,年年二三月,脑袋钻出地。这是什么呀?
2.揭题:这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一课《春笋》。(注意“笋”是平舌音)
二、初读课文(16’)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由读.
3.交流学习情况。
(1)认读生字词.(“笋”、“再”是平舌音;“迎”是后鼻音;“声”、“冲”是后鼻音,也是翘舌音;注意“块”、“外”声母之间的区别。)
(2)指名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小节读给大家听听.(师生共同评价、正音)(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再自由练读;接着,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余学生听,评价。)
(3)指导读长句。
a、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
b、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
4、用老师的方法再读一读课文。
5、老师和学生赛读课文。
三、学习写字(20’)
l、认识新偏旁:士字头,两点水,石字旁,夕字旁。
2、观察“声、节、笑”.说说注意点。
3、你觉得哪两个字比较难写,需要老师帮忙吗?
4、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写字。
5、学生描红仿写。
6、师生共写习字册上的生字,注意笔顺和间架结构。
7、学生扩词,师生共同理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细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读懂课文的内容。
3、春笋那不断生长的顽强生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3’)
1、抽读生字卡片。
2、选择正确的读音。(题目略)
二、学习第一段(12’)
1.整体感知:教师引导下师生一起读读课文: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
2.“唤醒”(音)训练说话:早上常常是谁唤醒你的?他是怎么唤醒你的?
3.我们来做雷公公唤醒小春笋。
4.带表情读第一句.
5.舒舒服服地睡了一个冬天。今天小草青了,小雨沙沙,青蛙呱呱,小鸟喳喳,花草树木都醒来了。你有什么好词来形容这美好的春光.
6.多么热闹的春日呀!可是有一只小春笋还没睡醒呢!你准备请谁来唤醒它?
7.再读第一句.
8.(师板画)它们冲破——“它们”是指谁?
9.指导读:春笋一个一个,你追我赶,冒出地面,这种生长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呀!(冲破、掀翻、冒要有力)(抓住“冲破”、“掀翻”、“一个一个”、“冒出来”等词语体会春笋生命力的顽强)
《春笋》教学设计 第6篇
第一课时。重点带领学生读通课文,学会部分生字,知道多音字“长”。初步掌握文中词语的意思,知道春笋长大就是竹子。
第二课时:
一、图象激趣,温故知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可爱的生字娃娃复习生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轻松愉快的氛围,扫除学生阅读路上的“拦路虎”,形成“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训练。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全文,通过自读、默读、齐读等方式,进入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三、多边互动,质疑探索。
以“这是一个怎样的春笋”为主题统观全文。
1、这是个对春天充满憧憬和向往的春笋
创设生活情景:早上,爸爸妈妈是怎么唤醒你的?引导学生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理解“唤醒”就是“叫醒”的意思,体会春雷对春笋的关爱,并通过想象春笋听到呼唤时的心情,感受春笋对春天的憧憬和热切向往。
2、这是个可爱、幸福的春笋
实物和图片能够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春笋的外形特点,促使学生快速准确的理解春笋长得 “像嫩生生的娃娃”。认识春笋的外形特征。再联系春笋“迎着春风,在阳光中笑,在春雨里长”,体会阳光雨露对它的滋养。
3、这是个不怕困难,有着顽强生命力的春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条件的可以动画演示春笋怎样“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没有的可以实物演示,它促使学生情不自禁的主动观察春笋破土而出的过程,从而建立词语与事物表象的联系,根据画面理解冲破、掀翻、冒是什么意思,结合文中“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语句,从中体会春笋不怕困难,顽强向上的生命力,从而突破重难点。
四、总结全文,书写生字。
教学设计《春笋》 第7篇
一、教材依据: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第二册教材第一课《春笋》第 18 页---第 20 页内容。
二、设计思路:
指导思想:在老师“少教多学”的理念指导下,运用“五环节”范式组织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力为指导思想。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因此,在教学中,以学生的阅读学习为主线,通过创设情境,读、思、观、议等手段,使学生在读中感悟春笋生长的特点,领悟春笋不怕困难,顽强向上的生命力,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力图体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教学思路,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材分析:这是一年级下学期第一篇课文,写的是春笋在美好的春天来临之际,破土而出,旺盛成长的情景,热情赞美了春笋不怕困难、顽强向上的生命力。全文共两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描写了春笋被春雷唤醒后,纷纷出土的情景。第二自然段写春笋出土以后,顽强向上的情景。课文配有插图,插图形象地再现了课文内容,易于学生观察,直观、形象。课文语言生动、活泼,情趣盎然,语言简洁、明快、节奏感强。
学情分析:本班孩子48名,活泼、好动,发言积极。有一定的朗读基础,基本上能读准长句的停顿和重音。但还有5名孩子的朗读存在发音不准,特别是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区分较困难的情况。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思维有一定的局限性,个别孩子对课外知识积累的意识不够。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迎、再、破、外”,认识2个新偏旁“石字旁和夕字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方法与途径】
依据课文内容,让孩子们大胆地展开想象,通过演示、表演等方法帮助孩子理解课文。
【情感与评价】
了解春笋冲破层层阻碍,破土而出,旺盛成长的情景,学习春笋不怕困难、顽强向上的精神。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春笋的生长过程。教学重点、难点。:
四、教学重点:第二自然段是教学重点。
五、教学难点:要通过朗读体会春笋顽强生长的品质。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演示春笋的生长过程;带田字格的磁贴。
七、教学过程:
《春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师:请把你们的小手拿出来,跟着老师一起来写课题:春笋
(出示课件)
2、师:谁能说说:春笋和什么有关?
生:竹子
„„
师:那么,春笋就是竹过子的二字咯!
3、(出示课件)复习上节课的词语。
(以开火车的形式朗读,在分小组比赛朗读)
二、探究新知:
1、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出示课件)齐声朗读本科的学习目标。
2、再读课文,逐句读通。
(出示课文):本文分为2个自然段,引导学生有感情的初读课文。
3、精读课文,入境入情
学习第一自然段:分句进行学习:(出示课件)
第一句: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先齐声朗读感知)
师:一声春雷,唤醒的只有春笋吗?我们伴随着音乐来找一找吧!(课件播放“春天在哪里“的儿歌)
生:迎春花、柳树、小鸟„„
师:现在让我们来认真学习第一自然段。默默的阅读第一自然段,把小春笋从地里长出来很不容易的句子,用笔画出来。
生:他们冲破泥土,掀翻泥土,一个一个地从地里冒出来。
师:我们把动作加上,来体会一下春笋的不容易。
生::(左手放平演泥土,四手竖立演春笋,表演春笋使劲的冲破泥土,生动形象的体会了句子的意思。)
师:谁愿意做一做笋娃娃,来冲破泥土,掀翻石块,冒出地面?(指名朗读)
师:标出句子中的动词,谁能像这样也说出几个动词?
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地从地里(冒)出来。
师:像这样的一个句子中有2个以上的动词,叫做连动句。
5、学习第二自然段:(出示原文):“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
师:俗话说“雨后春笋节节高”。你看,在春风春雨的滋润下,春笋——,[出示]能读好这两句话吗?
生读
师:他读得怎么样?谁来评一评?
生:声音不够响亮。
生:他没有读出春笋一节比一节高的感觉。
师:你来试试!
师:听出来了,你这个春笋娃娃长得高,长得快,长得欢。让我们向他一样来读好这两句话。
师:来,可爱的小春笋,让我们迎着阳光,快乐地成长吧!一起来读好这篇课文。
师:这是一个什么句?
生:拟人句(师讲解拟人句的意思)
师:(课件出示春笋长成后的图片,分男女生有感情的朗读这一句)
师:读完句子后,你们知道他们是怎么长成的吗?
生:“他们迎着春风,在阳光中笑,在春雨里长。”(先开火车朗读,再全班有感情的朗读)
师:请大家把刚才那位同学读错的那个字标出来。“长”
长:是个多音字。(学习并组词)
长:zhang(生长)
Chang(长短)师:他们是怎么长成高高的竹子的呢?
生: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
师:(板书:春雷、唤醒、克服困难
学生手指着跟着写)
同时体会春笋的生长过程,再次领会春笋的顽强精神。)
三、巩固新知: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生字?
第一个字:迎
(一边根据学生的回答一边板书:迎,师故意多写一撇,学生立即找出错误,并跟着老师书写正确的笔顺重新改正,再组词,加强了学生对易错字的注意。)
第二个字:破
(组词:打破、冲破。用石头打皮,一打就破。表示破。根据字面意思,形象的解释了这个字的意思)第三个字:再
师:用一分钟的时间,安静的用笔把“再”描一次,并请一位同学上台示范描写。
“再”也是一个多音字,和“在”同音,我们该怎么区分?
(讲解这两个字区分的方法和组词。)
四、练习题巩固:
五、板书设计:
春
笋 春雷唤醒 克服困难 茁壮成长
长:zhang(生长)
再:zai(再见)
Chang(长短)
衡阳市农村“推散”势如雨后春笋 第8篇
祁东县通过兴办小型商品混凝土企业, 购置轮距窄、运量小的车辆和臂短的泵车来发展农村商品混凝土。目前, 已建商砼企业8家 (县城2家, 农村6家) , 基本覆盖全县23个乡镇。去年农村商品混凝土使用量达到8万立方米, 散装率逾62%, 农村用散在祁东县遍地开花。
衡山县白果镇已建成一个投资300万元、年产6万立方米的小型搅拌站, 它配备了“三一重工”推出的全国首套“V8城镇先锋”小型混凝土成套设备, 包括3台4立方米搅拌车和1台20米的泵车, 专门用于向农村销售预拌混凝土。
“金山水泥”也与“三一重工”联合投资, 准备在衡阳县布点6家小型混凝土搅拌站, 用以向农村销售商品混凝土。
市散办主任王国庆表示, 上半年全市完成散装水泥生产供应量237万吨, 同比增加12.9%, 散装率达到55%, 基本上做到时间过半, 任务过半, 但是由于农民长期的习惯还没有改变, 农村发展散装水泥的配套设施设备薄弱, 散装水泥销售网点和服务体系也不完善, 目前, 农村用散率还比较低, 推散工作任重道远。
为突破农村推散工作, 市散办积极探索, 因地制宜, 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 转变落后观念。通过各种途径下乡宣传, 展示使用散装水泥在环保节能、工程质量、建工效率、经济效益上的优势, 特别注意给农民算一笔“经济账”, 把使用袋装水泥的成本和使用散装水泥的成本逐条计算加总对比, 用数字向农民说话, 清晰易懂, 说服力强。
二是完善配套设施, 创新发展模式。围绕解决影响农村散装水泥发展的薄弱环节, 加大适用设施装备的引进和研发生产力度, 先后引进“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小型混凝土成套设备, 对于突破农村用散设施设备的配套迈出了一大步。
三是规划网点建设, 建立服务体系。帮助企业在乡镇和有条件的村庄建立中小型搅拌站、销售网点和配送站, 形成初步的农村推散网络, 通过培养示范点的方式, 以点带面地在农村把散装水泥推广开来。
四是加强政策扶持, 加大专资投入。对散装水泥生产和使用企业在农村推散方面的技术改造和设备引进提供一定的扶持, 提高企业农村推散和农民用散积极性。
春笋教学设计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