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节小学英语作文学生
感恩节小学英语作文学生(精选20篇)
感恩节小学英语作文学生 第1篇
小学生感恩节英语作文
小学生感恩节:感恩父母的信
Dear Mom and Dad,Thanksgiving is coming,I want to show my thanks to you.I promise,I will be your good daughter.I will english harder.Mom,Dad,i will do the best,you wait and see.thank you,Mom and Dad.Happy thanksgiving,Mom ang Dad.you dear daughter
xx
亲爱的爸爸妈妈:
感恩节的到来,我想表明我感谢你。
我承诺,我将是你的好女儿。我将努力。
妈妈,爸爸,我会做到最好,你等着瞧。
感谢你,爸爸妈妈。
感恩节快乐,爸爸妈妈。
你亲爱的女儿
xx
感恩节小学英语作文学生 第2篇
Thanksgiving is a holiday celebrated in much of North America, generally observed as an expression of gratitude, usually to God. The most common view of its origin is that it was to give thanks to Go
Thanksgiving is a holiday celebrated in much of North America, generally observed as an expression of gratitude, usually to God. The most common view of its origin is that it was to give thanks to God for the bounty of the autumn harvest.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holiday is celebrated on the fourth Thursday in November. In Canada, where the harvest generally ends earlier in the year, the holiday is celebrated on the second Monday in October, which is observed as Columbus Day or protested as Indigenous Peoples Day in the United States.
如何培养小学生感恩意识 第3篇
一、造成感恩教育缺乏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1. 缺少营造感恩的教育氛围
(1)家庭、学校、社会对感恩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忽视感恩教育。孩子生活的环境中缺少感恩的引导,得到他人帮助,不去道谢,心安理得,理所当然接受,没有感动,也不心存感激时,没有人指出他们的错误,没有人去引导他们思考自己行为的不当。(2)感谢他人的善行。在孩子得到帮助时,要求孩子明白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不仅是给他们一种行为上的暗示,也是让他们从小知道怎样去爱别人、怎样去帮助别人。(3)要创造感恩的氛围让孩子常怀一颗感恩的心。让他们感受到身边的人、周围的人是怎么样对他人、对社会感恩的,将影响他们慢慢形成这一品质。而现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没有为孩子营造很好的感恩氛围,孩子听到的是家长、老师经常在不经意间表达、宣泄了对他人和对生活及对社会太多的不满和埋怨,造成孩子对人与人之间关爱缺乏了解,更别说是感恩了。
2. 家庭教育方法不当
一种是父母总是任劳任怨、做牛做马般地付出,造成孩子错误地认为家长为自己所作所为都是理所当然的。家长没有认真而深刻地思考,孩子又怎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呢?另一方面是个别家庭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只要孩子学习不好或做错什么了,就唠叨自己是如何的辛苦,孩子怎么不争气,从表面上理解是父母的付出多是为了孩子,这样却给孩子造成了心理负担,增强了孩子逆反心理;爸爸妈妈忙于奔波,常年在外打工,照顾孩子少,爷爷奶奶过于溺爱孩子,对孩子要求不严格。或者爷爷奶奶生活上以孩子为中心,只负责看管孩子吃饱穿暖,与孩子缺少沟通,不考虑其心理需求,出现问题,只一味“恨铁不成钢”地要求严格。对孩子的精神世界没有正确引导,缺少对孩子道德素养的教育。这些都造成孩子在道德认识方面产生了严重错误。
3. 学校品德教育的缺失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唯分数论英雄,学校和教育工作者重成绩,轻育人,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学校的德育课程自然就成了副科,在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主导方向是教好文化课。就是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着大而泛的说教思想,说得多,实践得少,学生没有得到真正的情感体验。因此,学生和教师对于学校开设的德育课程在思想上都不重视,就导致了教育者和学生对感恩只停留在形式上,不能感同身受。所以,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感恩教育应以实践活动教育为载体,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活动中体验感恩,在生活实践中学会感恩
1. 在学校教育中创设感恩教育氛围
让学生树立感恩意识,学会感恩。让学生重新认识到他们优越的生活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首先,从感恩父母开始,这是人类最原始、最本能的情感,所以,教师应教会学生感恩,并使其形成感恩意识。学生必须知道父母的生日,每逢节日不忘给长辈、老师、同学和周围的人送祝福……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长辈的关爱之恩。老师组织学生学唱一些感恩歌曲,写感恩作文、感谢信等等,让学生在家经常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最后,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给学生讲述或让学生搜集名人感恩故事、名言等,用身边人和感恩的事例去感动学生、感染学生,从小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使其学会感恩。
2. 老师和父母必须以身作则,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老师和父母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孩子,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在别人帮助了孩子时,要孩子对别人表达感激之情,感谢他人的善举的同时,也学会在今后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让孩子从小知道怎样爱别人和帮助别人。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和孩子间要相互尊重、关爱和体贴,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影响、感染孩子。作为教师,为人师表,要谦虚友善,关心、尊重、理解每一个学生,同事之间也要互相敬重、互相帮助。教师要在一言一行中给学生贯输感恩的思想,有时一个歉意的表示,一个抱歉的微笑,一句温柔的话语……一个不经意的举动,都会让别人感受到爱,久而久之孩子会在这样的氛围下不自觉地表达自己的爱与关心。
3. 在现实生活中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去感恩
平时教师要把感恩的思想始终贯穿在每一件小事上,要让孩子学会感恩。作为教育者要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将感恩意识化为行动,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学生要学会帮助弱势群体,经常搞义务劳动,如植树、打扫卫生等等。
总之,对学生来说,懂得感恩是做人之本,是快乐生活之源,因此应使感恩和帮助别人成为他们的自然之举。感恩意识绝不是简简单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而是生活中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感恩教育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有意识地去做,如果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只知道奉献,而不知道把自己的劳动和付出呈现给学生而教育学生,学生也就无从感受到社会和人们对他的关爱。感恩教育应以现实生活为载体,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感恩,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在生活中实践感恩。在强化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加强感恩教育非常必要。感恩教育有利于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摘要:学会感恩,要求每一个人常怀一颗感恩的心。要让学生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学生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重视感恩教育,当学生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学生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尊重别人、爱护别人,怎样去帮助别人。让学生学会感恩,关键是通过家庭、学校的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感恩是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是一种美德。感恩是生活中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当前社会上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潮和媒体中传播的不良信息正逐步腐蚀着学生的心灵,一味地索取不知回报使得一些学生变得自私冷漠,道德水准下滑。
关键词:感恩教育,氛围,引领示范,实际行动
参考文献
小学生感恩教育实践 第4篇
关键词 感恩 教育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3-0103-02
一、感恩教育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现今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孩子们内心深处对亲情、师生情、友情的感觉却越来越淡漠,尤其是独生子女自私自利、重索取轻付出的心理问题十分突出。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还是一种责任意识、自主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更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教育孩子们学会感恩要引起社会、学校、家长的关注,特别是小学教师更应该做出深刻的反省,在学校教育的实践中不断加以探究和完善。
1.学会感恩是社会现状的需要。我国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各种思潮不断涌入,各种道德价值观念激烈碰撞,导致部分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出现明显的下滑趋势。独生子女居多,家长在物质与精神上给予孩子过度的满足,导致孩子形成许多不良的品行。感恩教育是以一种合乎人类情感的方式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可使人类逐渐疏离的情感重新焕发生机,因此对小学生实施感恩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2.学会感恩是学校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当前,感恩教育已经成为小学德育课程的基本内容之一,许多课程的设置都蕴含了丰富的感恩教育内容——要求学生拥有对父母、对他人、对自然、对一切生命的感恩情怀。
3.学会感恩是儿童成长的需要。儿童在小学阶段是学习知识培养道德情操的关键启蒙阶段。儿童如果在儿童阶段没有产生感恩情怀,成人后也必将缺少感恩意识,缺少与社会、与伙伴的团结友爱。只有从小就接受感恩教育,为感恩情感的养成、感恩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快乐健康成长。
二、感恩教育的达成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学会一定的感恩方式,养成感恩习惯。
2.通过各种感恩活动,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激父母养育之恩,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道德品质;感激老师的培育之恩,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良好品质;感激他人的帮助之恩,在生活和学习中互相帮助,乐于助人;感激自然的赐予之恩,使“爱护环境,保护自然”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三、感恩教育的主要措施
1.营造感恩教育的校园环境。主要通过校园的物化和人文环境的建设营造感恩氛围,做到潜移默化。①在校园的墙面上,悬挂感恩名言诗句,学校广播播放感恩歌曲,利用国旗下讲话、黑板报、橱窗等为渠道,全方位地进行“感恩教育”的宣传发动。②在教室开辟了“班级感恩文化角”,定期召开 “感恩教育”主题班队会活动。
2.加强学科教学的感恩渗透。通过挖掘语文、思品、音乐、美术等其他学科的相关育人因素,整合和优化,在课堂中有机渗透名人名言、名人故事等以此来感化学生。
3.展开感恩教育活动。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为主题,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把握生活切入点,分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在道德知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等方面提出具体分层次的要求。
4.利用多媒体进行感恩熏陶。利用优秀电影资源,进行感恩教育的熏陶,在愉快的影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培植学生的感恩心,提高学生道德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
四、感恩教育的具体策略
1.对父母的感恩。①首先开展体验活动,体会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可结合母亲节、妇女节、父亲节等开展“做一天家务”“为父母洗一次脚”“给父母过生日,亲手制作小礼物”等活动。②在切身体验的基础上,上升为情感的具体表现。鼓励孩子阅读有关学会“感恩”的书籍。如《感悟父爱母爱》《爱的教育》,充分利用作文的机会表达学生对父母的爱。召开“感恩父母”的主题家长会。请家长上讲台讲述在外打工、为生活奔波的经历、见闻、感受。
2.对老师的感恩。①通过举行演讲比赛、举行作文比赛、开展“尊师重教”活动。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用语,遇到老师自觉向老师问好,遇见年长者自觉问好。②开展“我当小老师”的体验活动,体会老师教育学生的良苦用心和付出的精力。要求学生认真学习、主动帮助老师做如擦黑板等力所能及的事,
3.对同学乃至他人的感恩。①“我的同学”主题活动,可以选择征文、班队会、交流等方式进行。②开展每周“我为同学做一事”“今天我值日”等活动。
4.对自然、对祖国的感恩。了解大自然为我们的生存提供的物质条件,人类对于自然的依赖和利用,感受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开展“环保小卫士”等活动。
感恩节英语学生作文 第5篇
Thanksgiving Day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fourth Thursday in November is called Thanksgiving Day。 On that day, Americans give thanks for the blessings they have enjoyed during the year。Thanksgiving Day is usually a family day。 People always celebrate with big dinners and happy reunions。 Pumpkin pie and Indian pudding are traditional Thanksgiving desserts。 Relatives from other cities, students who have been away at school, and many other Americans travel a long distance to spend the holiday at home。
小学生感恩节作文 第6篇
还记得五年级,我生病了,很久没去上学,好多功课都落下了,下午的最后一节课,语文老师让我们做作业,可不知道该怎么办,李老师耐心的教我,我也很认真地听,放学过后,李老师带我去她家,他给我补习,可是李老师已经很累了。
老师,就像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我们的前程,即使会被人遗忘。我们一步一步的前进中,别忘了教过我们的老师,我们有了进步的时候,最应该感谢的是老师。
我们的一生中,不仅仅要感谢教过我们、为我们献出了人生光辉岁月的老师,还应该感谢养育我们的父母。
没有父母就不会有我们,没有父母,我们就不会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
我们对父母永远都是亏欠,他们所给予我们的,我们永远都还不清。
长大后,我会做一位母亲。母亲老了,会长白头发,但是在孩子的心目中,母亲永远都是最美的。
我不怕满头白发像她一样。她永远很美。
感谢老师,不需要贵重的物品,而是真诚的感谢;感谢父母,他们用生命哺育了我们。
学会感恩,学会生活。
小学生感恩节作文 第7篇
我要感谢我的朋友,他们在课间一直帮我度过无聊的时光。他们让我懂得了有一份真诚的友情是幸福的。
我要感谢老师,老师不厌其烦地教导我,给我指明前进的道路。我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有老师的一份功劳,我要以优异的成绩回报你们。
我要感谢军队,他们让我们的祖国不让外国侵略,让我们能安心学习。
我要感谢父母,是他们生我养我,妈妈生我的时候生了两个小时才生出来,那多疼啊!小时候出去玩,经常让让爸爸背,多累呀!我要做一个好孩子,不能让父母的苦心白费。
浅谈小学生感恩父母教育 第8篇
关键词:小学生,感恩父母,感恩教育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尊重长者、孝敬父母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但是, 这种美德在一些小学生的身上很少表现。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生活镜头:衣服脏了, 脱下随手一扔, 给父母了;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耍了, 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 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 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 父母便忙前忙后, 百般关照, 而父母身体不适, 孩子却很少问候值得忧虑。因此, 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迫在眉睫。我的做法有以下三点。
一、“亲情账单”结算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作为儿女的你, 想过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多少心血、汗水和物质?想过究竟要多久才能回报父母的爱呢?“学习、生活、医疗、交通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小学毕业, 要花费父母多少钱?我为六年级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份特殊的家庭作业, 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填写一份“亲情账单”。调查结果“人均5万元”, 这让学生和家长感到很震撼。因为这5万元, 对于我们农村小学生家庭收入来说, 占父母收入的比例是很大的。我班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农村户口, 他们的父母都是靠土地和打工来养家糊口, 他们父母的钱都是用汗水换来的。
二、体验劳动
现在不少孩子虽然生在农村长在农村, 但却很少做农活, 不知道父母劳动的艰辛, 不知道父母的钱是怎样挣来的, 只知道向父母要钱, 认为父母给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经地义的。这样的孩子怎么会从心底里孝敬父母呢?为此, 应该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钱得来不易。明白了这点, 孩子会逐渐珍惜自己的生活, 也会从心底里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因此体验劳动很有必要。
1. 鼓励学生做家务。
培养学生做家务必须从小事做起, 可鼓励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如和妈妈一起摘菜, 一起准备餐具, 一起洗碗, 一起洗衣服。可以让他们参与田里的劳动, 打扫家里的卫生。
2. 让学生懂得劳动最光荣。
可经常给他们讲述一些劳动带给人们的方便与快乐, 如果没有人耕作, 我们将没有食物;没有人打扫卫生, 城市就不会清洁;没有人建筑高楼大厦, 人们将无处栖身等等。要让他们懂得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 这样他们会逐渐认识到, 劳动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从而愿意参与到劳动中去。
3. 让学生懂得尊重劳动成果。
可以告诉他们身边的一切都是人们辛勤劳动换来的。在家里, 要让他们学会尊重自己和家人的劳动, 如不要弄脏弄乱叠好的衣服、整理好的床铺以及擦干净的地面, 吃饭的时候不要浪费粮食等。
通过以上的体验, 孩子会了解父母为他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 从而更加懂得体贴父母。
三、小事入手
教育子女孝敬父母的一般要求是:听从父母教导, 关心父母健康, 分担父母忧虑, 参与家务劳动, 不给父母添乱。要把这些要求变为孩子的实际行动, 就应当从日常小事抓起。如关心家长健康方面:要求孩子每天要问候下班回家的父母亲;当父母劳累时, 孩子应主动帮父母捶捶背;当父母有病时, 孩子应主动照顾、多说宽慰话等。孩子应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哪怕是吃饭时摆筷子。可结合母亲节、妇女节、父亲节等开展如“一日孝母 (父) 行动”、“听妈妈讲怀孕的故事”、“做一天家务”、“为父母洗一次脚”、“给父母过生日, 亲手制作小礼物”等活动。给父母送一句温馨的祝福, 在父母面前大声地说一句:“爸爸妈妈, 我爱你。”
四、争取家长配合, 在家以身作则
父母本人要做孝敬长辈的楷模。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 直接受父母对待长辈态度的影响。有一个故事是值得借鉴的。从前有一对中年夫妇对年迈的父母很不孝顺, 他们把老人撵到一间破旧的小屋里居住, 每顿饭用小木碗送一些不好吃的东西给老人。一天, 他们看到自己的儿子在雕刻一块木头, 就问孩子刻的是什么, 孩子说:“刻木碗, 等你们年纪大时好用。”这对中年夫妇猛然醒悟, 把自己的父母请回正屋同自己一起居住, 扔掉了那只小木碗, 拿出家里最好吃的东西给老人吃。小孩因此也转变了对他们的态度, 从此一家三代和睦生活。可见, 父母的榜样对孩子的影响很大。现在中年夫妻冷落自己父母的情况还是存在的。有些中年夫妻不仅不照顾自己的父母, 反而千方百计“刮”老人们的财物, 这给自己孩子的影响更不好了。
因此, 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以及资讯教育平台发短信等形式, 向家长宣传孝敬思想, 要求家长努力做孩子的楷模, 休假日要尽量抽时间带上孩子去看望老人, 帮老人做些家务, 同老人共聚同乐, 尽一份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此日长时久, 孩子耳濡目染, 潜移默化, 也会逐渐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感恩意识 第9篇
关键词:感恩教育;氛围;引领示范;实际行动
如今的孩子面对父母的爱护养育之恩,老师的关怀教育之恩,朋友的关心帮助之恩,长辈的关爱之恩和国家的培育之恩觉得和自己没有一丝的关系,或者认为这一切都是应该的。在很多学生的情感认知世界里,感恩已成为一个盲区。
一、造成感恩教育缺乏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1.缺少营造感恩的教育氛围
(1)家庭、学校、社会对感恩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忽视感恩教育。孩子生活的环境中缺少感恩的引导,得到他人帮助,不去道谢,心安理得,理所当然接受,没有感动,也不心存感激时,没有人指出他们的错误,没有人去引导他们思考自己行为的不当。(2)感谢他人的善行。在孩子得到帮助时,要求孩子明白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不仅是给他们一种行为上的暗示,也是让他们从小知道怎样去爱别人、怎样去帮助别人。(3)要创造感恩的氛围让孩子常怀一颗感恩的心。让他们感受到身边的人、周围的人是怎么样对他人、对社会感恩的,将影响他们慢慢形成这一品质。而现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没有为孩子营造很好的感恩氛围,孩子听到的是家长、老师经常在不经意间表达、宣泄了对他人和对生活及对社会太多的不满和埋怨,造成孩子对人与人之间关爱缺乏了解,更别说是感恩了。
2.家庭教育方法不当
一种是父母总是任劳任怨、做牛做马般地付出,造成孩子错误地认为家长为自己所作所为都是理所当然的。家长没有认真而深刻地思考,孩子又怎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呢?另一方面是个别家庭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只要孩子学习不好或做错什么了,就唠叨自己是如何的辛苦,孩子怎么不争气,从表面上理解是父母的付出多是为了孩子,这样却给孩子造成了心理负担,增强了孩子逆反心理;爸爸妈妈忙于奔波,常年在外打工,照顾孩子少,爷爷奶奶过于溺爱孩子,对孩子要求不严格。或者爷爷奶奶生活上以孩子为中心,只负责看管孩子吃饱穿暖,与孩子缺少沟通,不考虑其心理需求,出现问题,只一味“恨铁不成钢”地要求严格。对孩子的精神世界没有正确引导,缺少对孩子道德素养的教育。这些都造成孩子在道德认识方面产生了严重错误。
3.学校品德教育的缺失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唯分数论英雄,学校和教育工作者重成绩,轻育人,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学校的德育课程自然就成了副科,在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主导方向是教好文化课。就是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着大而泛的说教思想,说得多,实践得少,学生没有得到真正的情感体验。因此,学生和教师对于学校开设的德育课程在思想上都不重视,就导致了教育者和学生对感恩只停留在形式上,不能感同身受。所以,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感恩教育应以实践活动教育为载体,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活动中体验感恩,在生活实践中学会感恩
1.在学校教育中创设感恩教育氛围
让学生树立感恩意识,学会感恩。让学生重新认识到他们优越的生活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首先,从感恩父母开始,这是人类最原始、最本能的情感,所以,教师应教会学生感恩,并使其形成感恩意识。学生必须知道父母的生日,每逢节日不忘给长辈、老师、同学和周围的人送祝福……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长辈的关爱之恩。老师组织学生学唱一些感恩歌曲,写感恩作文、感谢信等等,让学生在家经常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最后,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给学生讲述或让学生搜集名人感恩故事、名言等,用身边人和感恩的事例去感动学生、感染学生,从小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使其学会感恩。
2.老师和父母必须以身作则,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老师和父母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孩子,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在别人帮助了孩子时,要孩子对别人表达感激之情,感谢他人的善举的同时,也学会在今后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让孩子从小知道怎样爱别人和帮助别人。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和孩子间要相互尊重、关爱和体贴,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影响、感染孩子。作为教师,为人师表,要谦虚友善,关心、尊重、理解每一个学生,同事之间也要互相敬重、互相帮助。教师要在一言一行中给学生贯输感恩的思想,有时一个歉意的表示,一个抱歉的微笑,一句温柔的话语……一个不经意的举动,都会让别人感受到爱,久而久之孩子会在这样的氛围下不自觉地表达自己的爱与关心。
3.在现实生活中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去感恩
平时教师要把感恩的思想始终贯穿在每一件小事上,要让孩子学会感恩。作为教育者要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将感恩意识化为行动,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学生要学会帮助弱势群体,经常搞义务劳动,如植树、打扫卫生等等。
总之,对学生来说,懂得感恩是做人之本,是快乐生活之源,因此应使感恩和帮助别人成为他们的自然之举。感恩意识绝不是简简单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而是生活中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感恩教育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有意识地去做,如果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只知道奉献,而不知道把自己的劳动和付出呈现给学生而教育学生,学生也就无从感受到社会和人们对他的关爱。感恩教育应以现实生活为载体,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感恩,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在生活中实践感恩。在强化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加强感恩教育非常必要。感恩教育有利于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付荣.学会感恩:孝文化影响下我国中小学生感恩教育问题之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2014(06).
小学生感恩节作文 第10篇
人们常常说,母亲是无私的,母爱是温暖的还有一首赞美母亲的歌世上只有妈妈好。
一个夏天的晚上,天气十分炎热,当我热得睡不着时,醒来发现母亲正在给我扇扇子,汗水打湿了母亲的衣服,但妈妈依旧给我扇扇子,母亲的爱,是我夏天炎热时一股清凉的风。我当时只知道母亲有时好,有时又坏,只觉得那时好。以前我不知道,母亲的爱有多么强大,直到我升入五年级,才明白,做一个母亲多么不容易,身为一个母亲,是多么伟大。
那一天,也是个晚上,将进9点时,弟弟很不舒服,东西也不太吃,吃了的大都吐掉了,妈妈很着急,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看妈妈的表情,心里好像压了一块大石头。妈妈把弟弟送到医院挂针完了回来,妈妈的心情好多了,妈妈心中的大石头终于放下了。妈妈可以不惜一切来保护自己的孩子,母亲的力量令我佩服。现在我终于知道了,母亲的力量是无能人及的。啊,妈妈,您的爱是温暖的,在温暖的生活中,我渐渐长大,您的爱是无私的,在这无私的爱里,我明白了许多,您是最伟大的。
小学生感恩节作文 第11篇
母爱的无私是不能够用语言来描述得清的。每一个母亲都是一个伟人,经过十月怀胎,最后经历死亡般的痛苦,才有了我们的生命;才有了我们今天所取得的成就。而哪一个成功的背后没有母亲耐心的指导和辛勤的付出。
母爱更是伟大。记得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一则真实发生的故事。母亲正忙着卖东西,他的六岁的儿子在他的身后的铁轨上玩耍。忽然,一辆火车驶来,母亲首先想到自己的儿子有危险,自己与儿子有六七米远,眼看火车就要驶过,只见母亲“飞”一般的速度扑到了儿子身上,把儿子抱在怀里。在场的人惊异于是什么力量是这位母亲飞速扑到儿子身上。但它们来不及思索这个问题,便涌上去救母子。结果发现儿子安然无恙,而母亲却没有幸免于难。
小学生感恩节作文 第12篇
有一次,我数学考砸了,只有八十多分,丁老师让我们把试卷拿回家去订正。第二天,再一个个的批改。到了第二天,当我把试卷拿给丁老师时,她不由得大吃一惊,连忙问道:“裘宇柯,这一次你怎么考这么差?”说完后,又一题题地帮我分析错因,之后又鼓励我下一次考得好一点。后来,我的数学成绩直线上升。
还有一次是在我读三年级的时候,有一节课刚刚上好,我和一个同学正在聊天,忽然一个人被门框绊了一下,撞倒了同学,同学又把我压倒了。我的耳朵因与墙猛烈刮擦后,出血了,血越流越多,值日班长便把我领到了丁老师的办公室。丁老师一看,急忙把我送到对面的卫生所涂了一点红药水后,又匆忙把我送进了医院里动手术
丁老师还把我选入国旗队,使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护旗手;在我上课状态不好时,她会用眼神来提醒我,让我马上进入状态。
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第13篇
一、提高感恩教育意识
要想让学生感恩就必须要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首先在思想上进行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让孩子们有感恩的意识。我们可以通过给学生做讲座,让学生了解一些感恩的内容,让他们懂得什么是感恩,感恩的意义和重要性,应该怎么去回报他人等。教师要把那些身边的、触手可及的故事讲述给学生,让他们从内心而感动。只有这样,学生的思想认识才能提高,才能去实施以行动。
二、感恩父母与老师
父母是世界上值得最崇敬的人,一个人没有对父母的爱,就很难谈得上对他人、对祖国的爱。因此,我们进行感恩教育首先要从爱父母做起,我们可以利用各种节假日开展爱父母的活动,比如, 在三八妇女节进行“给妈妈洗脚”的感恩活动,从而感到给伟大母亲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更加使学生感受到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更能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道德行为。然后在教师节开展“感恩老师” 的活动,可以为老师制作贺卡,让学生写上对老师最想说的心里话,以此表达对老师的敬爱和衷心的祝福,寄意浓浓的师生爱。让学生懂得老师的劳动付出是以无代价的奉献精神所体现,加深师生情的深化,更加使学生懂得感恩。
三、感恩祖国和人民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学生感恩的最高升华,它能真正体现着学生的人生价值。为此,我们应该从多角度开展各种爱国的感恩活动,可以利用“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活动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向革命先辈们学习,更好地为祖国建设学习好文化课知识。十一国庆节可以让学生了解祖国的今昔变化,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感恩祖国和人民,从而激发学生更加为祖国的建设好好学习,还可以在其他的节日进行相应的感恩教育,我们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节日对学生进行不失时机的教育。
总之,感恩教育是一个持久而又在实践活动中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行的实施方式。我们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时时刻刻强化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使他们成为新一代的理想接班人。
摘要:当今的市场经济下,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感恩出现了异常的淡化,特别是新一代的孩子们更加缺乏感恩的意识,凡事不知回报,不懂对祖国、父母和师长的感恩,由此令人担心担忧啊。所以,要完善感恩教育,要把感恩呼唤回来,将人间的美好真情潜移默化地灌输到孩子们的心灵里,使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浅议小学生的感恩教育 第14篇
一、感恩教育对促进小学生人格完善的作用
小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有效地开展感恩教育将会对其人格的完善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实现小学生归属与爱的需要。在目前的时代背景下,小学生的低层次的需求,例如生理、安全已经基本得以实现,而更高层次的需求正显得日益突出。小学生通过感恩教育可以塑造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实现归属与爱的需要;反之,如果不具有感恩意识,那么其人际交往必然不会顺利。
2.有助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感恩是对自我价值的一种超越。感恩思想将为他们提供新的价值目标,从满足自己的追求向回报他人与社会的价值转换,从而提升他们的价值和品味,开拓他们的人生境界,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方向。
3.有助于小学生提高其自身素质。道德水平的提高是一个由他律向自律转变的过程。而感恩教育作为一种生活化、情感化的德育方式,极易被学生接受和感悟,所以,当学生的心被感化时,这种道德的标尺就会内化成学生心理的追求,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自身素质。
二、小学生感恩意识淡薄原因探讨
研究发现,目前小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主要来自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三个层面,通过本节对小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有利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小学生感恩教育对策,具体分析如下:
1.家庭方面的原因。目前城镇里面的小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即使在农村地区,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小学生所受到的物质关爱远胜于前。小学生除了被自己的父母宠爱以外,还受到四位老人的溺爱,在这种有求必应的家庭环境下,小学生从来不会去考虑别人的感受是什么,这必然导致其感恩意识的淡薄。
2.学校方面的原因。学校方面的原因是导致小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又一重要原因,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标准就是分数,分数至上的理念导致学校过度关注对小学生的知识传授以及智力的教育,而忽视了德育的发展。与此同时小学仅有的德育课也是授课老师将自己置于道德的神坛侃侃而谈,丝毫没有将自己置于与小学生同一个族群的概念,其结果就是道德教育效果的大打折扣。
3.社会层面的原因。教育与社会环境是息息相关的,毕竟任何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而社会是一个大熔炉,其间夹杂着各种不健康的思想观念,在无法有效地将小学生与这种不良社会思想进行完全隔离的情况下,小学生的思想观念难免会受到类似观念的冲击。没有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代,导致其身在福中不知福,对于其所得到的一切没有感激意识。
三、小学生感恩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感恩教育作为近年来教育领域的一个新兴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感恩教育目标模糊。观察目前小学生感恩教育的目标却是仅仅停留在一个模糊的意识层面,很多小学教师都不能够准确地描述感恩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当然这也不能全怪小学教师,因为目前各种有关的教育文件上面都没有明确的提及感恩教育,感恩教育被放在了思想品德教育这门课程中,而目前品德教育这门课程根本就不受重视。仅仅强调灌输,而忽视道德教育的做法违背了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对其全面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2.感恩教育形式化。我国教育体制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考试”,对于知识性的课程采用考试的方法来评价固然行得通,但是对于思想道德课程也不加变通地采用考试来评价则有失偏颇。学校对小学生感恩教育基本上停留在认知层面,即仅仅是给学生讲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但是对于小学生的行为层面却无法有效地进行把握。
四、提升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对策
针对目前小学生感恩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感恩教育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小学生感恩教育目标。各级教育部门应高度重视小学生感恩教育,结合我国小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尽快出台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具体标准,从而在制度层面规范小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开展。
2.注重感恩教育的实效性以及多元化。加强小学生感恩教育的效果,学校应彻底改变以往感恩教育形式化的做法,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增强感恩教育的实效性。例如具体到感恩教育的内容上,教育工作应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灵活选择感恩教育的内容,切忌为了感恩教育而进行拔苗助长式活动,对待不同的小学生应采用有差别的感恩教育方式。
小学生感恩节作文 第15篇
你们好,我曾经也很浪费,但“望梅止渴”这个故事令我改变了我一贯的浪费作风。
一天,我看到了望梅止渴的故事,当我想起战士们那干裂的嘴唇,看到通信员用嘶哑的声音向上级汇报,看到战士们吃力地咀嚼着又干又硬的饼干时,我流泪了。想想现在,少年儿童不再满足那凉白开水,喝的都是“雪碧”、“可乐”。
记得有一次春游,妈妈怕我渴着,让我带上一大瓶白开水,还嘱咐我把饼干带上。我极不情愿地说:“买果汁喝喝就行了,干嘛还带水。”“不许乱花钱!”妈妈不高兴地说。我只好带着水走了。
路上,我早就把妈妈的话忘到了脑后。我买了一瓶橙汁,心想不就两元钱吗,有什么大不了的?忽然,老师叫集合了,慌乱中,我把还剩一小半的橙汁丢在了路边战士们在极度干渴的情况下,送来了苹果,他们都让着吃,就连伤员也只是闻了闻,多么感人呀!再看一下我们的春游,有多少被咬了一口的水果就扔掉了呀!我们丢掉那里是水果呀,丢掉的是革命先辈们那艰苦奋斗的精神呀!
古人说“检节则昌,淫佚则亡”。因此,浪费的人们,你们应该觉醒了。就连外国孩子都可以自己挣钱吃饭,那我们龙的传人,难道就不可以吗?
此致
小学生感恩节作文 第16篇
母亲,像一堵墙,遮住了风雨,挡住了烈日,好让我们这些不经风雨的小树苗能茁壮成长;母亲,像慈祥的鸟妈妈,每天都用充满爱的手抚摸着我们的羽毛,鼓励我们走向万里长空。
啊!母亲无私地把爱献给了我们,我们才能茁壮成长。我要感恩我的母亲,为她做点事,哪怕只是洗脚,擦擦桌椅,我相信,这些微不足道的举动,一定能抚慰母亲那颗疲惫的心。
我很任性,自己的东西不经过我的同意不能给别人,或被别人拿走。一天,我放学回家,写完作业,吃完饭后。表姐家的孩子童童来我家玩了。妈妈拿我小时候的玩具小拉车给他玩。当时,我非常生气,因为妈妈没有经过我的同意就拿我的东西。妈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童童走后,妈妈告诉我,对待别人要学会宽容、学会分享。
母亲,像一堵墙,遮住了风雨,挡住了烈日,好让我们这些不经风雨的小树苗能茁壮成长;母亲,像慈祥的鸟妈妈,每天都用充满爱的手抚摸着我们的羽毛,鼓励我们走向万里长空。
小学生感恩节作文 第17篇
那是一个美丽的夜晚,爸爸开车带着我去一家咖啡厅参加感恩节活动。
刚到咖啡厅不久,就开始做批萨了。先是一个面团摆到了我的面前,随后又出来了一位年纪不大的厨师。那个厨师体形中等,一双眼睛格外明亮。他不大爱说话,只是淡淡地说:“今天,我来教大家做批萨。”这时,现场变得更热闹了,数十台摄像机开始工作,像一双双眼睛注视着我,而且每一台摄像机会拍摄到每一个同学的行动进程。
厨师熟练地制作着,我们手忙脚乱地跟着他做,生怕出差错,时不时地抬起头来看看那位厨师的示范动作。面团做好了,厨师都拿到厨房去烤面饼,不一会儿,烤了的面饼拿回来该撒料和酱了。这是最难做的环节,如果做不好就会先把芝士包住,一定会闹出天大的笑话的前台的五彩灯打开了,还有其他组的同学来帮我们一起制作,有的同学手里拿着彩色气球一起喊着整齐的口号:“加油,加油!”我拿着一勺番茄酱,均匀地撒在上面,然后撒上火腿,菠萝等各色水果,这时的面饼好像一场精彩的水果聚会,色彩斑斓。然后,再把做好的批萨放进盘子里,这时就可以送进烤箱了。
感恩节小学英语作文学生 第18篇
一、识恩让学生在感恩的氛围中熏陶
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首先应创造感恩教育的氛围, 让学生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在感恩教育活动的启动阶段, 学校通过多种途径给学生创设感恩的氛围。例如:在午休时间, 学校在“红领巾”广播站中播放《烛光里的妈妈》、《感恩的心》、《父亲》、《母亲》、《小时候》等温馨感人的歌曲, 让孩子们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亲情;各班级利用间操时间组织学生学做《感恩的心》手语操, 使孩子们在舞动的节奏中, 体会感恩;每学期开学初, 学校组织各班开展《三字经》、《论语》诵读比赛。使孩子们在诵读的过程中, 用心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和他人的帮助之恩。感恩意识如春风化雨般潜入到学生的心灵之中。
二、知恩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感恩教育需要在活动中通过主体的参与、主体的感悟, 才能充分发挥作用。也就是说, 需要在既定的情境中, 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恩情和为什么要感恩。为此我们学校少先队精心策划了丰富多彩的感恩活动。比如在《感恩父母, 感悟亲情》系列主题演讲比赛中, 小选手们用真挚的感情, 朴实的话语, 表达了自己对父母含辛茹苦养育自己的一片感激之情。有一名单亲家庭的孩子赵深情地诉说道:“在我很小的时候, 妈妈就离我而去了, 是爸爸即当爹又当妈的费尽心血把我养大。他每天为我洗衣做饭, 送我上学。我要发自内心的说一声亲爱的爸爸, 您辛苦了。我一定要好好学习, 好好孝顺您, 用实际行动来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在《名字的含义》征文活动中, 六年三班的张赛同学写了这样一段话:“我的姐姐叫张竞, 我叫张赛, 我们俩姐妹的名字合起来就是竞赛’。我们的名字中饱含了爸爸妈妈无限的期望。他们希望我们姐妹在学习生活中, 勇于竞争, 敢于拼搏, 做生活的强者。亲爱的爸爸妈妈, 我们一定不辜负您们的期望, 努力做一名优秀的学生”。在五年级《算算亲情账, 感知父母恩》主题班会上, 队员们热烈的讨论交流了如下问题:1、妈妈早上几点起来烧火做饭?妈妈早晨做饭的时候你在做什么?冬天没有什么农活了, 为什么妈妈却早早的在厨房里忙活, 妈妈不怕冷吗?2、你摸过爸爸妈妈的手吗?为什么他们的手那么粗糙?你在家做过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3、爸爸妈妈种一亩地的收入是多少?
爸爸妈妈每天、每月为你花费多少钱?4、爸爸妈妈最令你感动的一件事是什么?等等。孩子们通过“算一算、想一想、说一说”的情境讨论, 从自己平时视而不见的小事中深深地感受到爸爸妈妈的挚爱深情, 在这一系列激动人心的发言中, 很多孩子热泪盈眶, 感动之心溢于言表;有的孩子默默地拿起笔给爸爸妈妈写信, 表达自己对爸爸妈妈的感激之情。这些“感恩活动”从感性的体验到理性的思考, 再到心灵的碰撞, 使孩子们经历了深刻的亲情感悟过程, 心中不禁蓄满了浓浓的感恩之情。
三、感恩让学生在生活中践行
1、结合传统节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我们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例如:结合“爸爸 (妈妈) 过生日的时候”号召学生上山采一束鲜花送给父母, 并对父母说上一句温馨的祝福;或者给爸爸妈妈“捶一次背、洗一次脚、洗一次袜子、做一件事”来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感激之情。在春天, 结合“五一劳动节”让学生给自己最爱的人剜一把新鲜的“苦麻菜”, 送一个自己制作的感恩卡, 写上对“最爱的人”的祝福。这一系列的感恩教育活动, 如同春雨入夜, 轻轻滋润着少年的心。课堂上孩子们听课更加认真了;做作业时, 孩子们更加仔细了。因为他们要用实际行动来报达含辛茹苦养育自己的爸爸妈妈, 回报辛勤培育自己的老师。这一系列的活动无不浸润着孩子们饮水思源、知恩图报的品行。
2、与体验活动相结合。
体验教育是教育对象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认知, 明理和发展的活动过程。它要求少年儿童用“心”去体验, 用“心”去感悟, 并在体验中把教育要求内化为品质, 外显为行为。孩子们在家里每天沉浸在爱的海洋之中, 完全是一个个生活的享受者, 从不懂得父母的辛苦劳累。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了“我帮妈妈扫扫地”活动;在中高年级学生中开展了“和爸爸妈妈一起干农活”、“我当一天家”等活动。通过下田干农活、洗衣叠被、打扫卫生、烧火做饭等实际生产和生活尝试, 不仅使孩子们体会到父母每天劳作的辛苦以及持家的不易, 还学会了一些基本的生产知识, 锻炼了基本的生活能力。通过这些活动, 很多孩子能够主动帮助父母揉肩、捶背和分担家务, 形成了关心家人、孝敬父母的意识。
3、与“手拉手互助”活动相结合
谈农村小学生的感恩教育 第19篇
感恩是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感恩教育是培养健康人格的需要,也是时代的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就要教会学生懂得感恩。对于幸福生活的小学生而言,如何开展感恩教育呢?
以传统文化引导,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中华民族具有优良的“感恩”传统:有“二十四孝”的美好传说;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动人诗句;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胸怀;有“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的经典诗句,集中反映了古人的感恩事例。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礼仪事,尤其是一些尊师故事,也可以让学生受到感染不朽的传统文化,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最好素材,能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树立感恩的榜样,培育学生感恩的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影响极大。因此,家长必须做好感恩的榜样。在生活中,家长对父母、长辈尽的孝道,比如照顾父母帮父母做一些生活琐事,尽可能让孩子知道并看到受到影响。教师的人格魅力很重要,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没有这些人格基础教师的教学是产生不了任何效果的,所以教师在教来教育感染学生。
感恩教育需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才能收到良好效果,现在很多家长在孩子对物资的要求上总是尽其所能,给予满足,过度的、不加限制的满足孩子的欲望,结果只能是增长孩子的自私与贪欲,自私的孩子怎么懂得感恩,自私的孩子怎么懂得体谅他人。
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是使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动情,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感受他人恩惠和欲求报恩是一个人道德行为发生的重要情感基础” ,在学校活动中,可与家长紧密联系,关注学生的每一点滴进步,通过学校的亲子互动、家校快递、感恩演讲、感恩征文、感恩画廊、倡议书、发放喜报等形式,与家长沟通、交流,促进家校协同开展系列活动,引发学生产生共鸣,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与文明。如:定期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总结自己的进步,教师向家长汇报孩子的近期在校表现,针对孩子的进步,家长留下真诚、鼓励的话语和发自肺腑的对教师的谢意,沟通了教师与家长的情感,密切了家校间的联系。通过一段时间家校共同教育,学生的感恩活动的开展即扎实又有效。“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感恩教育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回家给父母端一杯水,帮助父母打扫一次房间,为同学做一件好事,从为家庭和社会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做起,通过点点滴滴的小事情体现自己的一种责任,这种责任某种程度也是回报社会、回报家庭的感恩举措。一个不知孝敬父母的人,很难说他能够真心关爱他人,更不用说爱集体、爱祖国了。因此,孝心教育应当成为学校德育重要的内容。不懂感恩,小而言之,是道德的沦丧和缺失,大而言之,将可能威胁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中心小学承办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现场会给全校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感恩课,更使大家感受到爱无处不在,同学们在班(队)会《寻找身边的爱》、设计《感恩画廊》等各项活动中懂得了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对社会负责,更加懂得回报父母,回报他人,回报社会。
在感恩系列教育活动中,还要十分注重突出道德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亲身实践,增强自我体验,产生情感共鸣,升华道德境界。从而使感恩教育的道德要求真正深入學生心灵,走向学生生活。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小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感恩信息,用感恩之心,融化自私心、冷漠心和自卑心,培养与人为善、与人为乐、助人为乐的品质,注重社会实践活动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德育基地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中。利用每年两次的社会实践活动日及节日开展系列以感恩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带领小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区、街道,走进部队、公安,走向敬老院,在社会实践中进行感恩社会,感恩自然、感恩他人的教育,使学生能正视个人价值的同时,也能学会关心照顾别人,学会感恩、懂得感恩,使人更豁达,心胸更开阔。不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而生仇。通过活动切实体会到认识生活在集体中的,只有互相关心才是幸福的,在给别人带来幸福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快乐。
每年的节日只有几天,但是,怀有感恩的心应该是时时、天天、月月、年年直到永远,感恩应该是一种习惯、一种美德,在学生心中扎根。将感恩内化为孩子的一种天性品德。
教师间和谐相处,彼此真诚,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育研究目标、教育策略,而且乐此不疲,这就是学校的群体精神、群体意识、群体作风。细细解读这其中原由,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校园精神文化之所在。学校的校园文化对教师、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着学校师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的形成,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和无形的精神力量。
在学校大力提倡感恩教育的同时,首先要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有了他们发自内心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活动才会气氛热烈,丰富多彩。教师的示范作用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教师首先是感恩教育的体验者。感恩教育要进入学生心灵,关键要在情感上感动学生。若在情感上打动学生,首先自己要进入情境;若培养孩子们的情感,首先自己要有情感。在感恩教育活动中,学校要经常在教师中开展“文体活动竞赛”、演讲比赛、好女儿、好媳妇、好儿子活动等等活动,首先让教师进入感恩情境中,为教师提供了情感体验的平台。并利用一定时期对评选出的优秀人员进行评比,组织青年教师再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期间,为全校老教师开展感恩活动,这样全校教师都沉浸在祥和、温馨、和谐的感恩气氛中,才会有情感教育学生。
教师是感恩教育的设置者。教师的智慧表现在能精心设计出生动的道德情境,让学生在这种对儿童具有很大吸引力与感染力的情境中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教育。在感恩教育活动中,学校组织感恩教育方面的书法、绘画大赛,各参赛选手挥毫泼墨,用心灵、用情感书写对帮助过自己的恩人的感谢,有感恩父母、朋友,上升到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感恩自然,抒发对热爱祖国、热爱社会、再没自然的美好情感。
小学生感恩节作文 第20篇
哇,校园里彩旗飘扬,四处悬挂着商品有价爱心无价的字样,诺大的一个校园仿佛成了一个大大的爱心超市。
首先我们举行了一个简单而隆重的义卖活动启动仪式,你一百,我五十,老师们带头向爱心捐款箱捐款。随着周校长的一声:现在我宣布聚你我点滴温情义卖体验感恩成长主题活动现在开始!,同学们纷纷走进自己的教室,拿着自己的爱心卡开始购物了。
我先到我们班买了一支黄色的自动铅笔,真便宜才一元钱!我又到其它班级开始寻找自己需要的物品。很快半小时过去了,因为我是班级的第二批义卖售货员,所以我赶紧回到教室接班,开始了我的售货员工作。
我热情的接待着前来购物的同学们,向他们介绍一些物品的价格与特点,同时不停的喊着:大甩卖,大甩卖,惊爆价,惊爆价,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很快商品就卖得火热起来了,同学们挑着自己喜欢的物品排队前往收银台付款。
感恩节小学英语作文学生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