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类岗位笔试题
管理类岗位笔试题(精选14篇)
管理类岗位笔试题 第1篇
管理岗位面试试题
一、管理岗位10大经典面试试题
1、管理者应具备那些基本素质?
2、你最近读过那些管理类书籍?
3、如何面对下属员工集体辞职?
4、如何提升组织内部的士气?
5、你觉得该如何培养下属?
6、上级派下任务后,你如何分工?
7、你怎样处理下属之间的矛盾?你
8、你怎么看待事必躬亲的管理者?
9、你如何制定部门发展计划?
10、你如何建设一个高校的团队?
二、生产管理类岗位面试试题
1、你以前的公司主要生产哪种产品?主要工序有哪些?
2、谈谈你对5S现场管理的看法。
3、对于一个生产企业来说,是质量更重要,还是速度更重要?
4、说说你最推崇的现场控制方法。
5、谈谈你在过去的工作中有效降低生产中废料的经历。
6、站在今天的立场,你如何看待“张瑞敏砸冰箱”事件?
7、你如何看待生产部与品质部之间的关系?
8、你认为生产管理工作中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9.作为班组长,主要日常工作有哪些?
10、你认为生产部、品质部如何做才能改善产品质量
三、经营管理类岗位面试试题
1、你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有哪些?
2、你认为本行业未来十年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什么?你打算如何应对?
3、你所在部门人员集体辞职,作为部门经理得你会怎么办?
4、你的下属没有按时完成任务,上司责备下来,你应该如何处理?
5、有人认为事必躬亲的管理这不一定是好的管理者,你应该如何处理?
6、你喜欢井然有序的工作环境还是灵活自如的工作环境?
7、谈谈你平时是如何培养下属的。
8、在工作中,你在客户、上级或同事接受你的工作思想和决定时是否遇到过困难?你是如何处理得?
9、如果你到一个新的部门任部门经理,发现情况很糟糕,员工士气低落,你打算采取哪些方法来改变?
10、你的老板总是在最后一刻才给你布置任务,你采取什么办法来改变老板的这种工作方法?
四、其他管理类岗位面试试题
1、讲一个你管理一位表现较差的员工的经历,你是用什么办法来激励那位员工提高工作效率的?
2、过去,你是怎样保证员工尊敬并信任你的?
3、请说说你在员工制定目标和实现目标时起的作用?
4、你用什么办法来确保每位员工知道如何书写自己的工作目标(也就是那些即富有挑战性,又具有可实现性、可衡量、可控制又相互兼容的目标)
5、你是怎样鼓励你的员工取得那些工作目标的?
6、你怎样确保目标的实现性和可行型?
7、请你讲一下你是怎样考察员工努力实现目标的情况的。我想知道,你多长时间检查一次员工的工作进步程度,以及你所用的检查方法是否灵验。
8、若你的某位员工给自己定的目标非常容易取得,你该怎样让他们订立更加富有挑战性的目标?
9、你怎样确保公司的目标、任务和目的能反映到部门及个人订立的目标中去?
10、若受到奖励,你有什么感想?
11、你最典型的一个工作日是怎样安排的?
12.你认为在情况下,管理人员不用任何解释就可以让员工去做某事?为什么?
13、你认为什么情况下违反有关命令是很必要的,且不会受到惩罚?
14、你衡量一名合格经理有没有量化标准?
15、讲一下你曾经提出并实施的一个不受欢迎的变化的经历,你采取什么措施来降低这种变化对员工的影响?
16、那些后来不归你管的员工干得怎么样?
17、讲讲你在什么环境下管理的最好。
18、你的管理方法的特点是什么?
19、过去,你是怎样肯定员工的贡献?
20、什么事最影响员工的工作热情?
21、你认为公司管理人员最基本的素质是什么?为什么?
管理类岗位笔试题 第2篇
1. 画分子轨道.名词解释.
3. 结构化学
4. 物化. 根据不可逆过程熵增,证明一定温压下dG<=0.
证明达到平衡的`两个物相Gibbs函数相等.
5. lanthanide contraction???
2A族氟化物和氯化物的水溶性变化趋势,解释.
管理类岗位笔试题 第3篇
一、原辅助类岗位管理架构模式存在的问题
C公司是一家进出口和内贸年营业收超千亿元、经营商品品类较多的贸易企业,公司员工逾千人,主要岗位类别有业务类、技术类、辅助类和职能管理类。其中辅助类岗位的工作内容以合同结算、单证制作及物流服务为主,是合同执行环节的主要负责人。人数约占全体员工数的20%。
多年来,辅助类岗位一直扮演业务助理的角色,从属于业务人员,其人员安排、工作内容、进度安排、绩效考核都由业务人员确定。在这样的架构下,辅助人员专注于一项或几项产品,对业务流程和客户比较熟悉,工作效率也比较高,但从公司管理需要上看,这样的设置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缺乏操作独立性
这种模式下,由于架构设置及考核等原因,辅助人员习惯于听从业务人员的指令,而不是严格按照业务流程和规范要求操作,从而使得因不规范操作造成的业务风险加大。
2.缺乏事中跟踪反馈机制
辅助人员的汇报对象是业务人员,业务进程以及是否有风险迹象等信息很可能到业务人员处被掩饰,甚至被终止,不能及时反映到管控部门。个别情况下,辅助人员还可能接受业务人员的违规指令。
3.缺乏效率分工与灵活调配
当不同业务部门出现忙闲不均的情况时,不能灵活机动调配,导致人均效率的下降。
4.无法满足精细化需求
不少辅助人员负责某项业务签订后的操作环节,因此对于日益提高的精细化要求往往顾及不到。在客户服务体验要求日益提升、公司管理日益细化的情况下,显得力不从心。
此外,在这种模式下,对辅助人员绩效考核也显得比较困难。这是因为:辅助人员不对利润负主要责任,不能用利润额考核;其工作由于不同产品类别以及进口、出口及国内业务操作环节和难易程度差别很大,也不能简单用业务操作单量来衡量;辅助人员从属于不同的业务人员,业务人员的评判标准和尺度不尽相同,由业务人员对辅助人员的工作质量、效率等方面进行评估也显得不尽合理。因此,多年来在辅助人员从属业务人员管理的架构下,占公司员工总数五分之一的辅助人员,其绩效考核流于形式。
二、辅助类岗位管理架构新模式的创建与解析
1.管理架构新模式
为解决以上问题,C公司提出了设置执行部的思路,即将所有辅助人员独立于业务人员组成执行部,执行部与业务部在同一个架构层面上,直接向总经理或分管业务副总和风险管理部门报告工作。这样的架构设置,明确了业务部门与执行部门的分工:业务部负责合同签订,后续工作由执行部负责。这是执行部与业务部的对外部分分工。同时,进行内部分工调整:打破产品界线,改按产品划分为按工作流程划分为合同结算、单证和物流三个执行小组(见图1)。这样的分工打破了实行多年的按业务类型或按客户分工的习惯,有利于解决前述执行独立性和信息反馈等多方面的问题。
2.流程拆解
组织架构调整后,接下来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流程拆解。首先要对公司经营的多种产品,以及进口、出口和国内贸易等多种类型业务合同的执行过程做深入解读,按合同基础信息、采购合同、销售合同三类来解读。如对采购合同,划分出了合同及版本维护、办证、信用证、投保、免税、到单、采购付款、清关和出险9个流程环节。接下来,将各环节的工作明确到执行部各组,明确责任(见图2 ,不同板块分别对应合同结算组、单证组及物流组的工作职责)。
3.规范操作
执行部的主要职能包括高效执行和反馈跟踪两个方面。高效执行通过明确分工、统一共享、细化规则以及理顺流程四个方面来确保。
明确分工如前面所述。统一共享方面主要包括统一记录格式和记录内容,将原由于业务类型不同以及操作人员工作习惯不同等原因造成的多种记录格式以及记录载体整理成统一的台账,并完成信息化,以便于信息流转、共享及监督检查。信息共享还利于客户体验的提升,客户收到的服务信息可能来自于不同的工作人员,但对于客户是同一个端口(比如同一个邮箱),背后是同一个信息资料库。要确保不同的人完成某项工作的输出是一致的,还需要配套制订细致完善的规则。细化规则和理顺流程同时也是一个取得共识并不断优化流程的过程。
明确分工、统一共享、细化规则和理顺流程这四个步骤确保了业务的每个执行环节按统一规范操作,并且执行情况的记录完整规范,避免了多方查找补充资料的浪费,为信息化工作做好了准备。
除了高效执行外,执行部的另一个重要职能是反馈跟踪。在这种模式下,执行部独立于业务部使有效的反馈跟踪成为可能,但要高效准确完成这一职能,还需要制度的保障。明确分工和制订规则仍然是两个重要的环节。执行组长、执行人员在什么情况下要汇报、向谁汇报、提供什么资料汇报都要有明确的规则和格式。比如,执行部主管和各组长定期召开会议,进行重大事项盘点、流程修订等,合同结算组需要按时提交已出仓未开票报告、逾期应付报告、代付说明报告及信用额度报告等。报告分为定期报告、异常申报及日常沟通等,异常申报对及时发现货权、应收款、货物品质等业务风险,及时采取措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日常沟通可保证执行人员更贴近业务,与业务人员的配合更紧密。
三、辅助类岗位管理架构新模式的作用
1.实现了对辅助人员的量化考核
完成了对多品种、多类型业务的流程梳理和统一,使多年流于形式的辅助人员量化考核工作有了一定基础。在业务执行操作环节已划分清楚后,需要确定一个主要维度作为考核基础,经过多次研讨,C公司确定了以完成每个环节操作动作需要的时间为主要考核维度,以难度系数来修正的思路。
在对作业流程也完成标准化的基础上,确定每个操作环节的基本动作所需要的时长。确定基本动作时长以及难度系数是公开讨论并反复修正的过程,类似于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工时研究,这本身也是一个流程优化和员工培训的过程。此外,还有一个重要措施来确保考核标准的公平性,就是建立并实施各组间的轮岗制度。
2.促进了工作效率的提高
量化考核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施,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员工各个时期工作量的对比情况。这种基于客观实际的公平性考核不仅能够帮助管理者合理调整人员配置和分配工作,而且对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为业务决策提供了支持
辅助人员的工作量是业务运营成本的一部分,能准确评估辅助人员的工作量对精确业务成本分配及衡量投入产出有很大帮助。把执行部辅助人员的工作量数据匹配至营运成本分析中去,更准确地衡量投入产出,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业务盈亏测算的数据,甚至能够据此改变对某项业务的决策。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是执行部工作职能的一大突破。
软件类英文笔试题 第4篇
11. What will be the output of the follow C code?
define product(x) (x*x)
main
{
int i = 3, j, k;
j = product(i );
k = product( i);
printf(%d %d,j,k);
}
12. Simplify the following Boolean expression!((i ==12) || (j 15))
13. How many flip-flop circuits are needed to divide by 16?
14. Provides 3 properties that make an OS, a RTOS?
15. What is pre-emption?
16. Assume the BC register value is 8538H, and the DE register value is 62A5H.Find the value of register BC after the following assembly operations:
MOV A,C
SUB E
MOV C,A
MOV A,B
SBB D
MOV B,A
17.In the Assembly code shown below
LOOP: MVI C,78H
DCR C
JNZ LOOP
HLT
How many times is the DCR C Operation executed?
18.Describe the most efficient way(in term of execution time and code size) to divide a number by 4 in assembly language
19.what value is stored in m in the following assembly language code fragment if n=7?
LDAA #n
LABEL1: CMPA #5
会计类部分笔试题 第5篇
选择题
1:在年度决算前,为了确保年终会计资料真实、正确,需要进行
A.财产的重点抽查
B.财产的全面清查
C.财产的临时清查
D.财产的账面清查
2:我国资产负债表的格式是
A.单步式
B.多步式
C.账户式
D.报告式
3:分解半变动成本的方法当中,相比较而言可以得到较正确结果的是
A.高低点法
B.目测法
C.散布图法
D.回归直线法
4:辅助生产费用采用交互分配法时,其一次交互分配是在( )进行的,
A.各受益单位之间
B.各受益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
C.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
D.各受益的基本生产车间之间
5:甲注册会计师审计B公司长期借款业务时,为确定“长期借款”账户余额的真实性,可以进行函证。函证的对象应当是
A.B公司的律师
B.金融监管机关
C.银行或其他有关债权人
D.公司的主要股东
6: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收益,应在利润表中列入的`项目是
A.其他业务利润
B.主营业务收入
C.投资收益
D.营业外收入
7:下列不属于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内容是
A.公司管理办法
B.上市公告书
C.招股说明书
D.年度报告
8:在企业合并清算时,清算财产的计价方法一般采用
A.账面净值法
B.重新估价法
C.清算价格法
D.现值法
9:某项设备原价180000元,预计净残值3000元,预计使用年限,
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则第一年的折旧额为
A.17700元
B.18000元
C.32182元
D.36000元
10:租赁资产的所有者,在经营租赁业务活动中,将让渡租赁资产的
A.注册权
B.使用权
C.所有权
D.特许权
11: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的核对,属于
A.账账核对
B.账实核对
C.账证核对
D.账表核对
12:工业企业发生的废品损失,最终应计入
A.管理费用
B.制造费用
C.基本生产成本
乘法类笔试题 第6篇
乘法:
1、前两个数的乘积等于第三个数
例题:1,2,2,4,8,32,( )
前两个数的乘积等于第三个数,答案是256
2、前一个数乘以一个数加一个常数等于第二个数,n1m+a=n2
例题:6,14,30,62,( )
A.85 B.92 C.126 D.250
解析:62+2=14 142+2=30 302+2=62622+2=126,答案为C
练习:28,54,106,210,
3、两数相乘的积呈现规律:等差,等比,平方,...
例题:3/2,2/3, 3/4,1/3,3/8 (
)
(海关考题)
A. 1/6B.2/9 C.4/3 D.4/9
解析:3/22/3=1 2/33/4=1/2 3/41/3=1/41/33/8=1/8
管理类岗位笔试题 第7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类本科学生;职业能力;岗位胜任力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204-02
本科工商管理类学生的就业取向,必须适应就业市场对毕业生胜任岗位的要求和学生本人的就业需求。本文的研究表明:强调学校在学生就业尤其是工商企业管理类学生就业中的指导性作用是从本科学生的就业需求、市场对本科学生就业岗位提供的要求和学校对学生就业意愿的引导诸角度,寻找学校教育适应市场需要的契合点。
一、工商管理类本科学生的就业、学习意愿
工商管理类学生的学习意愿受学生毕业后就业市场需求的影响较大。随着本科招生数量的逐年扩大,本科已经演变为高考招生录取的主力军。与此同时,本科类院校的招生数量也在逐步扩大,招生院校已经从原来普通本科高等院校逐步过渡到新升本院校和民办普通本科院校;招生专业已经严格按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招生计划。由于涉及到学历需求,近年来的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主要表现在:
(一)家长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需求。
和传统的教育需求不同,就业为导向的教育需求的主要表现是学生家长对学生享受高等教育的投资已经由过去的盲目接受高等教育向教育的品牌化、专业化过渡。这种过渡的突出表现是高考的录取。近几年的高考招生结果显示:专业性强、品牌知名度高和学生就业宣传的好的院校越来越受到学生家长的青睐。这种转变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学生有向知名本科和公办本科院校进一步集中的趋势。这种集中,主要表现在各个高等院校开学后的学生报到率上。在各个招生院校报到率的背后,潜在的隐忧是,家长对高等院校所设专业的盲目性评判。
(二)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就业导向。
随着社会专业化分工的进一步加剧,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有专业化的趋势。与此同时,学生对社会紧缺专业的学习需求意愿逐步强烈。从局部调查的结果看,学生对社会热门专业的需求存在极大的从众心理。比如,工商管理类的会计学专业已经成为每个高校录取的高分专业。这种对专业的盲目,势必造成几年后就业市场的微观失调。
(三)社会舆论的不恰当引导。
社会舆论的不恰当引导表现在对紧缺专业需求预测的权威发布。目前对紧缺专业的发布,主要表现在网络传媒的盲目扩散。比如,媒体热炒的专业都能成为当年学生选择职业的主要导向。这种导向的引导,仍然没有改变学生对管理类专业的热情。因此,在舆论导向的引导下,对未来就业市场趋势的盲从,一定程度上左右了学生的专业热情和学校为了迎合社会需求所做出的培养冲动。
二、企业工商管理类岗位群对学生胜任力的要求
工商管理类岗位群是指企业在运作过程中的岗位设置。按照大类划分,工商管理类岗位群几乎包括了企业的所有非生产性岗位,比如会计、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等。这些岗位的设置,受市场主导型影响的是教育部本科指导性专业目录的编制。虽然其中强调学校专业设置的自主权和按岗位设置专业的指导原则,但在实际文件中只是把工商管理类的专业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
学校教育和社会需要的脱节从学生入学就表现出来的是:高等教育要满足人民的教育需求,根据社会需要开设了越来越多的专业;学生及其家长,根据社会需要选择了自己认为未来有巨大就业需求的专业;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学校提供的学生就业率调控学校的专业设置。一切看起来似乎运转正常。
在这种正常下,缺乏了一个用人主体即企业在就业市场的巨大作用,企业对就业岗位劳动力的胜任力的合理需求。从就业市场和劳动力需求数量分析角度,企业对就业岗位的需求表现在:
(一)低端劳动力需求强劲但人员短缺。
低端劳动力岗位是指那些不需要进行长时期专门培训的工作时间相对较长、收入待遇相对较低和社会公众就业美誉度相对较低的工种和岗位。这种低端劳动力需求的短缺不仅仅表现在沿海发达地区,近几年已经蔓延到了内地。从各地人才交流中心传出的信息表明,社会需求量大而且供不应求的岗位主要是服务行业的服务员、生产企业的初级劳动者和市场营销人员。事实上,中专技校毕业生满足不了这些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媒体披露的信息上看,这种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应的矛盾将会愈演愈烈。
(二)熟练劳动力岗位人员供应匮乏。
熟练岗位劳动力供应匮乏是指那些能够独立工作,不需要专门人员指导而且能够指导其他人员的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从企业的角度,这种熟练岗位劳动力的标准已经随着市场上熟练劳动力数量的匮乏而不得不降低;从就业者角度,和社会相对应的工种收入标准的逐步提高和社会需求量的逐步扩大,由于选择职业的机动性和自由度逐步加大,劳动者在一个企业连续工作几年变得越来越不现实。受市场因素的制约,这种改变已经导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把越来越多的精力用在了招聘管理上。从企业经理反馈的信息看,越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员流动率越高,熟练劳动力岗位人才需求越大。
(三)高级管理人才供不应求。
高级管理岗位是指企业中层以上的管理岗位。即使在一个小型企业,高级管理岗位也是指各个部门的部门经理或相当级别的管理干部。由于我国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独特的选拔机制,高级管理人员的匮乏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走上领导岗位,在生产实践中充当了领军人物;另一方面,经过专门培训,受过专业工商管理教育的中层干部严重匮乏。这种脱节,仍然表现在有技术背景的高级经理人才缺乏工商管理知识的专业教育培训;另一方面,懂管理的毕业生缺乏对企业生产运营过程的熟悉和了解。
基于这种状况,管理类毕业生要在毕业后从市场找合适的管理岗位,必须具备低等级工作岗位的工作经验和相应的管理体验。正是这种匮乏,高校工商管理类学生的就业率和工程技术类毕业生相比存在严重的供过于求。
三、高等学校对工商管理类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就业指导
基于企业实际需要的工商管理类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主要是指学校不仅仅要从就业市场、就业观念、就业技巧和就业政策中的就业指导。在学生就业指导中,除了对学生就业能力、就业思想和对职业的正确认识的就业指导外,必须结合学生的专业进行技能培训和生存能力训练。由于在校生数量大,具体到工商管理类学生的就业指导,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和有关管理部门密切结合,落实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岗位上的上岗证明。由于人事政策的逐步灵活和人员流动率的加快,企业对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从现在劳动部门已经颁布的工商管理类职业资格证书上看,工商管理类大多要求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这种工作经验的限制,从制度上限制了在校学生取得职业资格的准入门槛。因此,本科高专院校要积极主动和当地的职业资格鉴定中心联系,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就业主动性。
(二)加强劳动技能训练,强调专业过渡教育。
就业观念的转变,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学生的课题教育上。从现有的经验看,全员就业指导训练,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工商管理类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要求学生在校期间,从所有的专业课程中接受管理思想的同时,从教师那里接受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理念。从现在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看,毕业后直接从事管理工作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太低。专业过渡教育能够较好的改变学生的就业思路。所谓专业过渡教育就是要求学生毕业后不要过渡的强调专业对口,强调在生存基础上的专业对口。如果没有合适的专业,一定要放弃个人的兴趣和专业,首先从基础岗位做起,积累经验,等待计划。要把长远的专业对口和目前的生存结合起来;把个人能力的培养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统一起来;把适应社会的过渡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形式结合起来。
(三)加大教师就业指导知识的教育和教师就业能力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就业指导知识的教育是指对教师进行就业指导理论知识的专门训练。这种训练要求教师掌握系统的就业指导理论,培养为市场服务的专业素养。言传身教地指导学生对本专业的正确认识,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的适应能力。
教师就业能力的培养,不少地区已经做出尝试。建议本科高专院校加强对专业课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现有的对本科高专教师“双师型”教师的要求过粗。要强调从实际工作中选派教师,切实培养教师的职业服务意识。
(四)社会实践环节要加深学生对学科综合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的培养。
事实上,所有的学校,所有的教学计划都有社会实践环节的教学安排,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需要学校、教师的通力配合。教学实践环节的安排必须体现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的培养,这种培养是对学生接受社会检验的最重要环节。由于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学生人数的激增和教师队伍建设的不协调,个别院校忽视了实践课程教师队伍的培养。
结论
本科工商管理类学生的培养决不是普通研究型本科教育模式的简单转型,更不是原来专科培养模式的简单转变。在强调学生创新创业的环境下,工商管理类学生的定位,必须是适应日益发展的中小企业对人才的强劲需求。在强调操作性和实际性基础上,从企业需要角度加强对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必须从教师角度入手,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学生的就业意愿,寻找学校教育和企业需要的最佳结合点。
网络类笔试题 第8篇
question 1. (单选)
ping命令是主要使用下列哪个协议实现的?
1. arp
2. icmp
3. ip
4. tcp
5. udp
question 2. (单选)
osi模型的哪一层提供文件传输服务
1. 应用层
2. 数据链路层
3. 传输层
4. 表示层
question 3. (单选)
tcp/ip的网络通信模型哪一层大致对应于o s i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1. 网络接口层
2. 互连网层
3. 传输层
4. 应用层
question 4. (单选)
ip 协议属于t c p / i p模型的`哪一层
1. 网络接口层
2. 互连网层
3. 传输层
4. 应用层
question 5. (单选)
下面哪一个是回送地址
1. 1.1.1.1
2. 255.255.255.0
3. 0.0.0.0
4. 127.0.0.1
question 6. (单选)
为什么不将n e t b i o s用于因特网互连
1. 它是不可路由的
2. 它是不安全
3. 它是不可靠的
4. a和b
question 7. (单选)
一个以太网帧的最小和最大尺寸是多少?
1. 46和64字节
2. 64 和1518字节
3. 64和1600字节
4. 28和46字节
question 8. (单选)
下面哪一种是路由器的主要功能
1. 选择转发到目标地址所用的最佳路径
2. 重新产生衰减了的信号
3. 把各组网络设备归并进一个单独的广播域
4. 向所有网段广播信号
question 9. (单选)
网络中pc机与集线器相联所使用的网线接头类型为
1. rj-45
2. rj-11
question 10. (单选)
100baset中的“base”的意义是
1. 基础传输
2. 基带传输
question 11. (单选)
internet网络层使用的四个重要协议是
1. ip、icmp、arp、udp
2. ip、icmp、arp、rarp
3. tcp、udp、arp、rarp
智力类笔试题 第9篇
6、某人的`衬衣纽扣掉进了已经倒入咖啡的杯子里,他赶紧从杯子里拾起纽扣,不但手不湿,连纽扣也是干的,这是怎么回事?
7、某人昨天碰到一场雨,他下好未戴帽子,也未打雨伞,头上什么也没遮盖,结果衣服全部淋湿,可头发却没有一根湿的,这是怎么回事?
8、怎样使火柴在水下燃烧?
9、有人说,在合适的一天,他将能在河面上走10分钟面不沉入水中,后来他果然这样做了,他是怎么做到的?
10、有一天晚上,老高正在读书,他的小孩突然把电灯关了,
编程类笔试题 第10篇
1.打印如下图案,共19行,只能有一个for循环,
*
***
*****
*******
*********
***********
*************
***************
*****************
*******************
*****************
***************
*************
***********
*********
*******
*****
***
*
2.#define f1(n) (n)*(n)
int i=5;
int k=0;
k=f1(i++);
printf(“%d %d”,i,k);
输出结果是?
3.下面哪个for循环是无限循环?
for(int i=010;i==10;i+=0)
for(int i=10;(i++^--i)==0;i+=0)
4.email relay 和email access分别用了什么协议?
5.in a mobile phone,软件运行期stack data (栈)存在于?
a.rom, b .flash c .eeprom d.ram e .none of the above
6.int i;
int x=0x12345678;
unsigned char *p=(unsigned char *)&x;
for(i=0;i
printf(“%2x”,*(p+i));
管理类岗位笔试题 第11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规律的发现和理论的建立都是以严格的化学实验为基础,并接受实验的检验的。为了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素养与实验能力,促进学校实验室建设,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很多地区都在探索将化学实验技能的考查列入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查范围,并将考查结果列入综合素质评价范畴,作为学生初中毕业和参加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的依据之一。[1]然而化学实验技能考查存在着费时费力、测试成本高、信度与效度证据不足、评价标准难以统一等问题,因此对学生在化学实验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方面的考查仍以 “纸笔测验”为主。这样就又带来了另一方面的问题:一些学校较少开展化学实验教学活动,常以“黑板实验”“投影实验”或“视频实验”来替代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学生则依靠“背诵实验”来应付“纸笔测试”型实验考查……化学实验的考查陷入了一种较为尴尬的境地。[2]如何使“纸笔测验”能真实、有效地考查、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并引导中学化学教学重视学生实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是摆在化学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化学实验“纸笔测验”的考查目标
化学实验考查目标具有层次性,体现出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初中化学实验考查目标的制定以外显行为作为分类的基点。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学生既有内隐的心理活动又有外显的行为表现,内隐的心理活动可以通过外显的行为表现出来。“纸笔测试”型化学实验考查目标一般可分为观察与识记、操作与运用、分析与表述、设计与评价四个层次,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地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
(一)观察与识记目标
观察是化学实验的前提,观察能力是实验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纸笔测验”不能让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因此不易直接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化学知识的获得和积累过程密切相关,只有观察能力较强的学生,才能形成准确而牢固的记忆。因此,可以通过对记忆的测试,间接地考查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这也是目前“纸笔测验”对实验观察能力考查的一个主要特点。此外,由于观察是获取知识的最基本手段,是思维过程的基础之一,所以,各类实验考查题目中对观察能力的考查总是与对知识及其他能力的考查相结合。
例:下列实验方法无法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与二氧化碳
C.用熟石灰中和废液中的盐酸
D.用紫色石蕊试液鉴别稀硫酸和蒸馏水
(二)操作与运用目标
操作与运用主要是指掌握化学实验仪器的构造、原理,正确选择、使用化学仪器、药品、技术条件,正确运用实验操作完成实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正确选择、使用仪器、药品、技术条件,识别、绘制装置图;②辨识实验操作中的错误并予以改正;③掌握常用仪器的装置、药品、实验技术的主要用途,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三)分析与表述目标
分析与表述主要是指综合运用化学知识与基本操作,通过分析、推理、判断,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记录的数据以及实验操作过程进行解释说明。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运用实验原理、物质性质对实验现象及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发现规律并得出正确结论;②正确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及误差;③正确分析、表述实验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例:有同学利用如左图装置,通过排水量来测定生成氧气的体积。反应结束后,发现量筒内收集到的水的体积总是比理论值偏大(水的体积测量正确),其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四)设计与评价目标
化学实验设计能力是指学生根据实验课题所提出的实验目的,运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与技巧,选择恰当的实验方案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①设计仪器连接方案;②拟定实验操作方案(安排操作顺序、自行设计方案);③评价实验方案。形式上有仪器装置连接方案设计、操作顺序设计以及新情境下操作方案的设计;内容上包括确定某混合气体组分的实验设计、验证某个化学原理的实验设计、测定某物质纯度的实验设计,还有验证某物质是否存在的实验设计等,既有定性设计也有定量设计。对评价的考查则突出考生对实验方案的全面理解和判断,其中大多要求考生对方案的简便性、可行性、安全性及绿色做出评价。
例: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选定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做中和反应实验。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后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过滤,得白色沉淀和无色液体。
[提出问题]无色液体是什么物质?(不考虑指示剂)
[猜想]小明:无色液体是水;小红:无色液体是Ba(OH)2溶液;小丽认为无色液体可能是______溶液。
[实验探究](1)如果你是小组成员之一,你认为小明猜想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2)小红的猜想是否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
(3)填写小丽的猜想,并针对她的猜想,请你设计实验验证是否正确。
不论是实验设计还是对实验方案的评价,均要求在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前提下综合运用。因此,它们在化学实验评价目标中属最高层次,是化学实验能力中应着重培养的重要方面。
三、化学实验“纸笔测验”的试题类型
新课程理念下化学实验考查将重点放在评价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纸笔测验”试题的设计要有助于考查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具有真实背景的、综合性和开放性问题的“纸笔测验”题,既了解学生掌握有关知识、技能和方法的程度,又体现了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进行有效评价的关键,是编制基于真实生产、生活和社会背景,具有一定综合性(学科内和学科间)和开放性的试题的基本思想。[3]
(一)考核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类试题
使学生掌握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形成科学探究能力,是化学新课程的重要目标。在“纸笔测验”中,设计综合探究试题,加强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发挥科学探究的功能,可以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例: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知道二氧化锰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后,想再探究其他一些物质如氧化铝是否也可作过氧化氢的催化剂。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并填写下列空白。
(1)问题:Al2O3能不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2)猜想:Al2O3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实验验证:
(4)结论:Al2O3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Al2O3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5)讨论:经过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只有上述两个证据,不能证明Al2O3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要补充一个探究实验。
实验三
实验目的: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少量Al2O3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后,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__ __,称量;④对比反应前后Al2O3的质量。
讨论:如果Al2O3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说明Al2O3可以作过氧化氢的催化剂。
(6)但小华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上述三个实验还不够,还需要再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设计题型编制的目的是考查学生进行实际探究的能力。通常此类题型注重过程而不过分对结果进行探讨,有的涉及探究课题所运用的主要科学研究方法,探究各个要素及其操作方法。选择有探究价值的科学问题设置情境、考查学生提出猜想的能力、体验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是设计此类题型的关键。
(二)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类试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源于生活、生产,更要服务于生活、生产和社会。因此,要重视试题的实践性。一是让学生解决的问题来自于实践之中,具有实践意义;二是指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解决问题,即“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和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例:A、B、C、D四种化合物,在日常家庭生活中都得到广泛应用。其中A、B通常情况下为液体,C、D为固体。A是生命之源,人们每天都必须饮用它;B是一种调味品的主要成分,用该调味品可除去水壶中的水垢;C常用作干果的干燥剂;把D加入经发酵后的面团中,可以使蒸出的馒头松软可口。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调味品是_________,C的俗称是_________。
(2)把适量的A滴在一小块C上,产生大量的A蒸气,其原因是_________。
(3)写出A与C反应的产物的溶液跟D的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该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在目前的实验“纸笔测验”题中得到较好的体现。此类试题常以简答题、信息题等题型出现,以现实生活中的化学事件(事实)为背景提出问题,这些背景来源于生活,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但在课本中未涉及(或涉及不多),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三)与其他学科整合类试题
跨学科试题,是命题者以一定的线索把一些相关的知识串联成具有一定问题情境的知识网络题,它是以学科交叉与渗透为主的学科间综合。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例:在一只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漂浮着一个塑料小方块,往烧杯中加入少量某种固体物质后,小方块浸没在水中的体积(V物)变大(假设在此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加入的固体可能是( )
A.Fe B.Cu C.Ba(OH)2 D.Ba(NO3)2
这是一道跨学科综合题。物理中“浮力”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同时也涉及物质间的化学变化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开放思维,打破学科之间的思维障碍,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四)体现开放性思维类试题
开放性试题解题方法和策略的不确定性、解题思维的发散性,使得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都可以从各自角度提出合理的解题方案。良好的开放性试题,应以学生为中心,问题的提出应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全面评价和选拔学生,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目前社会上有一些不法分子,以铜锌合金(金黄色,俗称黄铜)假冒黄金进行诈骗活动。现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该黄色金属块是真金还是黄铜,要求写出实验方法、现象和结论。
解答此类开放性试题时要明确实验目的,善于围绕题设条件进行发散思维。本题所提供的研究课题是验证铜锌混合物不是金,要求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知识和课本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来求证。可以设计多种方案,如测密度、试硬度等物理方法,也可以在火焰上灼烧、用稀硫酸或硫酸铜溶液来检验等化学方法,解题时要按照实验→现象→结论的顺序完成。
开放性试题在设计时应注意:①命题的内容与研究对象必须是学生较熟悉的,所涉及的知识不能过深,最好是所学知识能解决的;②开放要有度,既不能让学生漫无目标,也不能随便回答就可以;既要有利于学生回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又要有利于教师赋分与评判。
参考文献:
[1] 吴思杰.论笔试型化学实验试题的评价和教学导向功能[J].化学教育,2009(7):32-35.
[2] 吴良根.有效运用纸笔测试题评价学生的化学探究能力[J].贵州教育,2013(11):31-35.
电路类笔试题 第12篇
一 选择
13个题目,没有全部抄下来,涉及的课程有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 ,网络,数字信号处理有关于
1.微分电路
2.CISC,RISC
3.数据链路层
二 填空
10个题目,没有全部抄下来,涉及的课程有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 ,网络,数字信号处理有关
1.TIC6000 DSP
2.二极管
3.RISC
4.IIR
三 简答
1.x(t)的傅立叶变换为X(jw)=$(w) $(w-PI) $(w-5) h(t)=u(t)-u(t-2)
问:
(1),x(t)是周期的`吗?
(2),x(t)*h(t)是周期的吗?
(3),两个非周期的信号卷积后可周期吗?
运算类笔试题 第13篇
1.地上放着一个每一面上都有一个数的六面体箱子,对面两个数的和均为27.甲能看到顶面和两个侧面,这三个面上的数字之和是35;乙能看到顶面和另外两个侧面,且这三个面上的数字和为47.箱子贴地一面的数字是(),
A.4 B.3 C.2 D.
2.一道多项选择题有A、B、C、D、E五个备选项,要求从中选出2个或2个以上的选项作为唯一正确的选项。如果全凭猜测,猜对这道题的概率是( )。
A./5 B./2 C./26 D./3
3.市场上买2斤榴莲的价钱可以买6斤苹果,买6斤橙子的价钱可以买3斤榴莲,
买苹果、橙子、菠萝各斤的价钱可以买斤榴莲。买斤榴莲的价钱可以买菠萝()。
A.2斤 B.3斤 C.5斤 D.6斤
4.地铁检修车 沿地铁线路匀速前进,每6分钟有一列地铁从后面追上,每2分钟有一列地铁迎面开来。假设两个方向的发车间隔和列车速度相同,则发车间隔是()。
A.2分钟 B.3分钟
C.4分钟 D.5分钟
5.一个四边形广场,它的四边长分别是60米、72米、84米和96米,现在要在四边上植树,四角需种树,而且每两棵树的间隔相等,那么至少要种多少棵树?
A.22 B.25 C.26 D.30
6、一个长方体模型,所有棱长之和为72,长宽高的比是4:3:2,则体积是多少?()
英文软件类笔试题 第14篇
11. Simplify the following Boolean expression
!((i ==12) || (j > 15))
12. How many flip-flop circuits are needed to divide by 16?
13. Provides 3 properties that make an OS, a RTOS?
14. What is pre-emption?
15. Assume the BC register value is 8538H, and the DE register value is 62 A5H.Find the value of register BC after the following assembly operations:
MOV A,C
SUB E
MOV C,A
MOV A,B
SBB D
MOV B,A
16. In the Assembly code shown below
LOOP: MVI C,78H
DCR C
JNZ LOOP
HLT
How many times is the DCR C Operation executed?
17. Describe the most efficient way (in term of execution time and code size) to divide a number by 4 in assembly language
18. what value is stored in m in the following assembly language code fragment if n=7?
LDAA #n
LABEL1: CMPA #5
BHI L3
BEQ L2
DECA
BRA L1
LABEL2: CLRA
LABEL3: STAA #m
19. What is the state of a process if a resource is not available?
#define a 365*24*60*60
20. Using the #define statement, how would you declare a manifest constant that returns the number of seconds in a year? Disregard leap years in your answer.
21. Interrupt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embedded systems. Consequently, many compiler vendors offer an extension to standard C to support interrupts. Typically, the keyword is __interrupt. The following routine (ISR). Point out problems in the code.
__interrupt double compute_area (double radius)
{
double area = PI * radius * radius;
printf(“ Area = %f”, area);
return area;
管理类岗位笔试题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