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电源管理范文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09-221

电源管理范文(精选8篇)

电源管理 第1篇

大功率开关电源设计的电源管理监控芯片

从功率预算的角度来看,这些电阻的存在是极不适宜的,因为无论电源是否工作,它们都会持续消耗功率。在所示的应用中,输入滤波器使用100nF的电容C1设计而成,因此不需要使用这些电阻。但增大电容容量有很大的益处:可以相应减小扼流圈L1,从而节省尺寸、重量和成本。但对于1μF的电容来说,R1和R2的总值将必须达到1M?的最大值。在230VAC输入下,电阻将连续消耗53mW的功率。http://www.best001.net/xb/20.html AC/DC 隔离电源

由两路电源(贯通和自闭)输入,输出五路相互隔离的电源,其中一路输出供给CPLD 及外围电路,另外四路供给MOS 管的驱动电路。这样可以保证任意一条线路正常供电时,ATS 都能够正常工作。PS223的功能特点

SiTI出品的PS223是专门为高性能、大功率开关电源设计的电源管理监控芯片,具有控制、产生PG以及同时稳定+3.3 V、+5 V、+12 V(A)、+12 V(B)3种电压,实现各路输出的UVP(低电压保护)、OVP(过电压保护)、OCP(过电流保护)、SCP(短路保护),并提供一路具有自恢复功能的控制输入端,可作为OTP(过温度保护)或-12 V UVP(低电压保护),当超出片内设定值后,会关闭并锁定控制电路,http://www.best001.net/dykg/1.html停止电源供应器输出,待故障排除后才可重新启动,内部设计有过载保护以及防雷击功能,可保证整个电源稳定工作。磁芯的选择

因为全桥变换器中的变压器工作在双端,对Br的要求不是很严格,它需要的是2Bm。但若选用高Br的磁芯,当电源功率较大时,容易产生饱和现象。为此,对于中、大功率的开关电源,主变压器选用饱和磁感应强度Bs高、剩余磁感应强度B,低的磁芯。虽然铁基非晶材料的饱和磁感应强度Bs高,但是由于铁基非晶材料的工作频率较低(<15kHz),频率高时,损耗增加。考虑到本课题中的开关频率为20kHz,故决定使用铁基超微晶中低剩磁的磁芯。

电源管理 第2篇

临时电源管理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XX第一热电厂临时电源的管理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

本标准适用于XX第一热电厂临时电源的管理工作。

2 引用标准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3 管理内容与要求

3.1 加强临时电源管理

3.1.1 临时电源管理以生产技术部下发的《设备管理划分规定》进行设备分工管理。

3.1.2 现场设立专用临时电源盘,必须挂牌、编号,明确专人管理。

3.1.3 现场临时电源安装,必须由分管车间主任签发工作票,经电气运行值班人员许可,才能安装临时电源箱和电缆等电气设备;其它非电气专业人员不得随意乱接临时电源。

3.2 临时电源的安全措施要求

3.2.1 使用临时电源设备和线路的绝缘必须良好,

裸露的带电导体应该安装于碰不着的开关箱内,否则必须设置安全遮栏和明显的警告标志。

3.2.2 使用临时电源设备必须有可熔保险器或者自动开关.

3.2.3 3.2.4 发生大量蒸汽、气体、粉尘的工作场所,要使用密闭型电气设备;在制氧、乙炔、油

泵房或者粉尘大的工作场所,要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

3.2.4 装设的临时电源至少一个月全面检修维护一次。

3.2.5 现场施工作业用临时电源线应使用软皮电缆线;如需使用花线时,应用木杆悬空架设,否则不准使用。

3.2.6 临时电源线不能用勾挂、缠绕等方法连接,严禁使用塑料线。

3.2.7 临时电源线必须远离电、火焊作业点的热体。

4 检查与考核

4.1 本制度由主管厂领导负责检查。

4.2 本制度按《XX第一热电厂安全奖惩考核办法》进行考核。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标准化办公室负责提出

本标准由安全监察部负责制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审 核:

审 定:

批 准:

电源与电源管理技术发展趋势 第3篇

容易使用;

可靠的防护设计;

较高的功率密度。

容易使用

许多客户都并非电源管理技术的专家,他们只想利用高效率的开关稳压器为他们设计的电路提供稳压供电。自1990年以来,美国国家半导体 (NS) 便一直为客户提供Simple Sw i t c h e r开关稳压器。目前推出的Simple Switcher开关稳压器及Simple Switcher控制器属于第5代的产品,其特点是适用于宽输入电压范围,而且体积极小,但可以输出极高的电流,只需极少外置元件。美国国家半导体的WEBENCH设计工具一直大受客户欢迎。现在这套工具的功能又有进一步的提升,以便客户设计新产品时可以获得更可靠的技术支持。WEBENCH设计网页是个一站式的设计平台。客户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挑选电源管理芯片,就电路设计进行模拟测试,以便微调及优化系统设计,而且整个设计过程只需几分钟便可完成。

可靠的防护设计

若要确保产品高度稳定可靠,客户必须采用加设了可靠防护装置的电源管理产品。许多新推出的电源管理产品都有基本的周期限流功能,以免系统出现过载及短路情况。此外,许多新产品还另外提供多一重的防护,例如打嗝或电压/频率折回 (foldback) 功能。美国国家半导体降压稳压器的限流保护点非常准确。以LM20000系列降压稳压器为例,在指定温度范围内的温度操作,这系列产品的限流值都极为准确,偏差不会超过±10%。相较之下,市场上同类产品的偏差率高达±20%至30%。

较高的功率密度

由于供电系统占用越来越少印制电路板的板面空间,因此电源管理解决方案的功率密度必须不断提高。目前有多个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采用更高的开关频率、更先进的封装技术以及更精密的生产工艺。作为电源管理芯片生产工艺的领导者,NS拥有先进的技术及丰富的设计经验,因此可以解决客户的供电系统设计问题。

NS响应电源管理技术的发展趋势推出多款新产品,其中包括以下几种。

LM2267x及LM22680芯片 (属于第5代Simple Switcher的产品) 适用于宽输入电压范围 (4.5V至42V) ,而且可以输出高达5A的电流。客户可以利用WEBENCH设计工具挑选合适的Simple Switcher开关稳压器,然后按照自己的要求设计电源供应系统,整个设计过程只需几分钟便能完成。

LM20000系列降压稳压器是设计高能源效率、高度可靠电源供应系统的理想解决方案。LM20000系列芯片与Simple Switcher开关稳压器大致相同,共有14个不同的型号,各有不同的电压及电流额定值。这系列芯片的限流值保护点非常准确,偏差不超过±10%,而且一旦过载情况持续,会利用电压/频率折回功能解决问题。

LM34917A是另一款高功率密度的稳压器芯片。这款开关稳压器适用于高输入电压,而且方案体积小巧,最适用于汽车摄影机等必须采用高输入电压的系统。1.25A的LM34917A开关稳压器可以承受高达33V的输入电压,而且采用只有1.972.30mm2的μSMD封装。█

电源与电源管理的发展趋势是:

安全、可靠的电池充电器设计仍然是便携式消费类产品关注的问题。Maxim利用专有的半导体工艺,将高压充电FET集成在PMIC内部,无需外部过压保护电路即可保证充电的安全性。MAX8677A允许AC适配器输入和USB输入,内部功率开关和控制电路实现充电/系统供电电源的智能选择。系统供电管理电路可以在没有电池连接或电池已经深度放电、或者是给设备充电时,继续为负载供电。

功能越来越丰富、尺寸越来越小。例如:在手机,特别是智能手机中集成WiFi、GPS、8M像素照相机、QWERTY键盘等功能;Maxim创新的模块化设计可大大降低系统成本和元件数量,较高的开关频率允许使用微小的外部元件。从而为便携产品设计提供强大支持。不同的手机制造商会采用不同的基带和应用处理器,Maxim PMIC的模块化设计能够针对用户的特殊需求,提供定制设计。

M A X 8 6 6 0/M A X 8 6 6 1 PM I C专为基于第三代Marvell Xscale技术的Monahans应用处理器而设计, 可以支持Xscale处理器工作于智能手机、P DA、便携媒体播放器, G P S导航器以及其它需要大量计算和多媒体能力的低功耗设备中。MAX8660在5mm5mm0.8mm、40引脚TQFN封装内集成有8路高性能、低工作电流的电源, I2C接口, 以及监控功能。器件完全兼容于Monahans电源的I2C寄存器设置, 满足所有Monahans处理器的电压门限、电源排序以及上电斜率要求。该器件的高度兼容性可使软件开发和上市时间最小化。

3G是2009年到2010年的目标市场,高效的PA电源管理方案有助于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Maxim针对高端智能手机推出了可动态调节PA集电极电压的电源管理IC MAX8805。器件采用2mm2mm晶圆级封装 (WLP) ,用于支持WCDMA/NCDMA功率放大器 (PA) 供电。内部集成了高效降压转换器,适用于中等功率和小功率无线传输应用,同时还具有60m W的旁路FET,可提供1.5A的峰值电流。

通过分析若干即将在LED驱动器IC需求量增长过程当中发挥作用的“催化剂”,我们不难发现LED将迅速成为一种主流照明光源。其中的4个主要的推动力是汽车照明、LED光输出、LED成本因素及其有望取代白炽灯泡的潜在用途。

许多中高档多媒体移动电话、PMP播放器和DSC基本上都采用具1Ah至1.2Ah容量的电池,而迷你型亚笔记本电脑/平板个人电脑则采用1.5Ah~2Ah容量电池。因此,凌力尔特 (Linear) 采用专利热调整电路的线性电池充电器产品线成功地解决了由高电流线性稳压器所引起的潜在热问题 (当充电器IC位于器件内部时) 。由于电池容量的增加以及人们对快速充电时间需求的继续存在,因此对于保持合理的PCB温度而言,线性热调整将变得日益重要起来。此外,如果需要大于1A的电池充电电流,凌力尔特则为客户提供了效率接近95%的单片式同步开关电池充电器,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热设计的约束。

凌力尔特的LTC3562是一款四通道、高效率、2.25MHz、同步降压型稳压器,能够从一个3mm3mm QFN封装来提供双通道600mA和双通道400mA连续输出。每个通道都能够通过板载I2C接口 (两个通道通过I2C,两个通道通过RUN引脚) 进行独立控制 (包括输出电压) ,从而使其适合于诸如微处理器等要求动态调整输出电压的应用。

凌力尔特拥有众多旨在满足LED驱动设计要求的产品。LT3595、LT3518和LT3755便是部分产品实例。

LT3595降压模式LED驱动器具有16个单独的通道,各通道能够从高达45V的输入来驱动一个由多达10个50mA LED所组成的LED串。每个LT3595将能够驱动多达160个50mA白光LED。一台46英寸LCD TV将需要为每部HDTV配用约10个LT3595。它的16个通道均可以独立控制,并具有一个能够提供高达5000:1 PWM调光比的单独PWM输入。

凌力尔特最新推出一款LT3513。该转换器具有5个独立受控的稳压器,用于提供一个TFT-LCD屏内部所有必要的电源轨。

LT3755/-1是一款60V、高压侧电流检测DC/DC控制器,专为从一个4.5V至40V的输入电压范围来驱动高电流LED而设计。LT3756/-1采用了相同的设计,但可以从6V至100V的输入来提供至100V的输出。这两款器件都非常适合于众多的应用,包括汽车、工业和建筑照明。对于那些需要高于40V输入电压 (比如:48V电源轨) 的应用,LT3756/-1将是优选的解决方案。

电源和电源管理技术发展的焦点仍将是利用恰当的技术以用更少的电能来实现与日增多的应用功能,从而提升电源能效,这涉及提高电源工作效率、降低待机能耗及改善功率因数 (PFC) 等。

我们看到人们越来越需求极高能效的终端产品,而世界各国的能效规范标准也在不断演进。所以电子制造商将需要在不同输入电压和负载条件下,推出能在真实世界环境下具高能效的电源产品。

如在计算机市场,安森美半导体除了具备Vcore的专长,还开发多种系统电源产品,如控制器、驱动器、音频放大器、MOSFET和EEPROM,用于增强我们在笔记本、台式电脑和服务器领域的价值主张。以笔记本应用为例,最新的7位可编程多相同步降压开关稳压控制器ADP3212,可编程进行1相、2相或3相操作,完全符合IMVP 6.5版规范,用于英特尔下一代处理器的笔记本电源。这器件的一项重要优势是能够动态地追踪变化的电压识别 (VID) 代码,使移动处理器的VCC电压能够无须重设控制器或CPU而进行改变,使CPU在工作中能够动态地降低内核电压,降低电池电能消耗,延长使用时间。

在汽车市场,我们与领先的汽车OEM协作,发挥我们的设计、销售和供应链资源优势,配以丰富的产品系列,包括ASIC、CAN和LIN收发器、马达控制、驱动器、MOSFET和分立器件等。以NCV7708A为例,这是一款完全保护的双6路半桥驱动器,特别适合汽车中的运动控制应用。6个低端控制器和6个高端驱动器能够自由配置,并能单独控制,支持高端、低端和H桥控制。这器件在休眠模式下的静态电流极低。

在电源市场,我们新推出的GreenPoint 255 W ATX公开参考设计在所有负载点都提供88%高的电源能效,且在真实世界 (而非实验室) 条件下提供极高能效,远高于市场标准,而且其配置可立即投产。高效电子 (Hipro Electronics) 台式电脑电源应用。

在便携消费市场,我们提供用于显示和背光、音/视频、互连和电源管理等四个主要关键子系统的解决方案。如我们的照明管理集成电路NCP5890在极小封装中集成了LCD背光、装饰光控制和环境乐感测功能,能够根据环境光的亮度来调节背光电流,从而延长电池使用时间。

而在不断兴起的LED应用领域,安森美半导体提供一系列的LED驱动电源解决方案,包括可集成最高700V高压FET的离线型AC-DC开关电源解决方案、宽输入范围的中等电压LED应用DC-DC电源解决方案和LED便携背光应用电源解决方案等。

能源成本的骤增 (也可以说是不可预期) 促进了对节能技术的需求。无论是电子消费品还是商业应用,电机和照明在总能耗中都占相当大的比重。嵌入式单片机 (MCU) 及相关模拟外设具有高效的电源转换功能,还提供可降低能耗的智能工作模式。

利用8位、1 6位和3 2位M C U可以实现廉价的电机控制方案。PIC16HV616等MCU包含PWM模块及其他模拟外设,能对步进电机以及有刷和无刷电机进行控制。

Microchip Technology (美国微芯科技公司) 的dsPIC33FJ12MC201 DSC提供了高度优化、兼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能实现三相电机的高级控制。这款20引脚的DSC (数字信号控制器) 器件包含一个快速模数转换器 (ADC) 和一个电机控制PWM模块,前者能够同时采集多通道的信号,后者则具备管理三相电机功率控制级所需的功能。

双电源用户管理浅谈 第4篇

关键词:双电源用户;电力调度部门;管理;安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电网得到了不断完善,供电可靠性大大的提高。在用户管理中,为提高社会应对电力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有效防止次生灾害发生,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一般由相应的地方政府对政府部门、医院、部队、人员聚集场所、煤炭化工等重要企业和部门进行重要电力用户的认定。这些重要用户往往有两条不同进线即所谓的双电源,以提高其供电可靠性。但是由于城市电网结构越来越复杂及用户自身用电形式的变化,双电源用户对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如不加强管理防范,将会对电网的安全运行和人员造成危害。

如某制药企业,在体制改革中变成了两个企业,但共用一个厂址一个配电房,电气接线如图所示。由于两户企业没有及时在供电部门备案,当供电企业准备在出线甲上工作时,调度部门只通知到以前注册的甲用户。停电后乙用户的电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未经调度许可私自倒换负荷,由于设备老化,DL3与DL4闭锁装置失效,加之电工缺乏电气操作基本知识,严重违反操作规程,未将DL3断开便将DL4合上,结果对出线1反送电,使出线甲变电站出线侧d1处接地三相刀闸短路崩裂,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双电源用户分为双回路供电和双电源供电两种形式。双回路供电一般是指某一负荷的电源有两回,此电源接自上级变电站(或开关站)不同的开关,正常运行时由其中一回电源供电,另一回处于备供状态;当一回电源停电时,由用户将电源人工或自动进行切换,保障负荷的供电。双电源供电一般特指两回电源来自不同的变电站(或开关站),这样就不会出现两回电源同时失压的情况。

双电源用户虽然能提高重要用户供电可靠性,但也增加了电网运行的风险,在管理应引起各级供电企业的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

1、重要用户在进行电网接入设计方案时,应积极与发策、营销等部门联系,参与工程项目的规划,根据电网运行情况和用户位置、报装容量等提出合理的电源接入点。在用户配电装置设计前根据用户负荷的重要程度提出双电源进线之间的切换方式,如医院等一级重要用户,可采用自动备自投装置,非特别重要用户可采用人工切换的方式。采用备自投的用户两路进线开关之间应有可靠的电气闭锁,采用人工切换方式的用户两路进线开关之间应有可靠的电气加机械闭锁。在图纸会审期间,电力调度应对闭锁情况进行审核。工程竣工验收时,电力调度需现场确认用户电源接入位置,并现场确认电气及机械闭锁是否正常。

2、电力调度部门应对所管辖范围内的全部双电源用户及时登记造册,将其两回进线所属的供电区段制成表格,并要专门制作双电源用户地理接线图,清楚地标出其两回电源进线在电网主线路的位置。将表格和接线图作为常备资料保存在配网调度室中,方便调度员工作,并根据即时情况将双电源用户所使用的一路电源进行记录,将其作为交接班的一项内容。

3、电力调度部门应联合安监、营销等部门对双电源用户进行不定期的走访,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做到互相沟通,加强协调。

4、电力调度部门应根据《电力法》、《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电网调度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与双电源用户签署“双电源供电调度协议”,提供详细的资料,明确供用电双方的义务与权利。在签订双电源供电调度协议时,必须有供电企业与用户签订的供用电合同。在合同中应明确用户电源接入点、主供线路、备用线路、合同容量、闭锁形式等内容,随合同用户还需提交配电系统一次接线图和高压电缆走径图。调度协议的用电人应和供用电合同的用电人保持一致,由于目前很多开发商在小区建设初期作为用电人与供电企业签署了小区物业用电的供用电合同,而当小区建成后由物业公司接收小区物业用电,这时电力调度部门应根据供电合同用电人变化而重新签订调度协议。

在双电源供电调度协议中,应包括如下内容:

① 划分调度范围,明确调度与值班人员所管辖的设备。

②规定用户的运行方式,确定两回线路的主、备电源,根据负荷的重要程度和电网情况确定是并倒负荷还是切倒负荷。

③涉及电力部门调度的设备,严格按照检修工作的计划、申请、许可与终结制度进行。在用户高压侧无论以何种原因停电时,值班电工在检查确定其自身设备无故障的前提下,必须向调度汇报,经当值调度员许可后方可将负荷倒至另一回路供电(装有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用户在备自投动作后,要及时汇报当值调度员)。并倒双电源用户在环网倒负荷前也要得到调度当值调度员的许可方可操作。

④双方值班电话和值班人员名单,以及由电力部门统一命名的设备编号。

⑤用户负荷生产性质、最高负荷、保安负荷、变压器容量、有无自备发电机及使用方案、高压电气一次系统图等。

⑥电力部门在电网正常情况下,保证对双电源用户提供一路电源。

5、电力调度部门应对双电源用户值班电工进行培训,让他们熟悉电网和倒闸操作的基本知识。只有通过电力管理部门的考试,领取电力管理部门颁发的“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后,方可持证上岗。

6、电力调度部门应联合安监、营销等部门对双电源用户高压进线设备进行检查,对于切倒用户要明确倒负荷时“先停后送”的原则,搞清两条进线开关是否有闭锁装置。由于很多用户对电气设备只进行一次建设投资,缺少有效的维护,使得设备老化,文章开头提到的事故就是由于闭锁失效引起的,所以电力部门要从安全的角度向用户解释闭锁装置的重要性,说服用户加装闭锁装置。

7、双电源用户要有完善的技术和组织措施保证任何情况下不向线路反送电, 电力调度部门要提前将停电情况通知用户,以便倒换负荷,并落实用户接在停电线路的进线开关在断开位置。

8、电力调度部门与用户双方应加强联系,及时将电网、设备、人员等变化告知对方,修改“供电协议”的相关内容,保证电网安全和用户的可靠用电。

Linux电源管理详解 第5篇

虽然Linux可以在任何一台386以上的PC上运行,目前大多数人使用的都是新型的,带有各种外设的桌面PC或者笔记本电脑,这样,电源管理功能(PM)就逐渐变得越来越重要,在笔记本电脑上电源管理可以节能,延长电池寿命,而在桌面PC上它可以降低幅射,降温,延长外设使用寿命。现在的操作系统大都内置了电源管理支持,例如 Windows 和 Linux。

2.PC机实现电源管理的方法

要实现电源管理,最重要的有两点:第一是需要设备本身支持节电功能,比如硬盘,可以通过指令暂时关闭;第二是需要操作系统支持电源管理,这样就可以在空闲一段时间之后调用驱动的电源管理功能关闭设备。

两种电源管理标准:APM和ACPI

传统的APM(Advanced Power Management)是一种基于bios的电源管理标准,目前的最新版本是1.2,它提供了CPU和设备电源管理的功能,但是由于这种电源管理方式主要是由bios实现,所以有些缺陷,比如对bios的过度依赖,新老bios之间的不兼容性,以及无法判断电源管理命令是由用户发起的还是由bios发起的,对某些新硬件如USB和1394的不支持性。 为了弥补APM的缺陷,新的电源管理ACPI应运而生,这就是ACPI(Advanced Configuration and Power Interface),它主要是将电源管理的主要执行者由bios转换成为操作系统,这样可以提供更大的灵活性以及可扩展性。

目前的PC机主板一般同时支持APM和ACPI两种标准。

3.Linux对电源管理的支持

内核模块

针对APM和ACPI两种不同的标准,Linux内核提供了两个不同的模块来实现电源管理功能,这就是apm和acpi。需要注意,apm和acpi是互相冲突的两个模块,用户在同一时间内只能加载其中之一,如果当他们在加载的时候发现二者之一已经加载,就会自动退出。

在官方发布的内核中APM是较为成熟的电源管理方式,可以完成在Windows下ACPI所能完成的大部分功能。由于官方内核中ACPI的功能比较有限,目前还处于开发版状态。所以当前的大多数distribution,如红帽子默认就使用了apm作为电源管理方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Linux中的ACPI实际上是由一个单独的项目小组模块进行维护的,当前内核ACPI的版本实际上已经远远落后于最新的版本。由于Linux稳定版中对任何新特性的加入都非常谨慎小心,所以我们也许只能等到2.6.x版本的Linux诞生后才能看到ACPI的稳定全功能版了。不过我们也可以自己对内核打最新的ACPI补丁来获得这些功能。

这里是ACPI的主页:sf.net/projects/acpi/

下面对电源管理的介绍以APM为主。

用户态Daemon

为了让Linux内核中的电源管理功能够更好的被利用,我们还需要用户态daemon程序的配合。针对APM和ACPI,分别有apmd和acpid两个不同软件。他们实现的功能比较类似,都是允许用户预先定义某些策略,然后跟踪电源状态,执行特定的操作。在apmd软件包中还有一个工具apm,用户可以用它使机器主动进入standby和suspend状态,还可以查询bios的apm版本号。在使用acpi时直接对proc文件系统进行操作即可完成同样的功能。

4.Linux下驱动的电源管理机制

在Linux下不必为驱动分别编写与APM和ACPI相对应的代码,Linux与Windows类似,为驱动提供了统一的电源管理接口。驱动只要实现了这些接口,就可以实现电源管理的功能。操作系统在它认为合适的时候就会通知驱动完成这些操作。

实现设备电源管理接口主要需要实现以下5点:

1.使用pm_register对设备的每个实例(instance)进行注册;

2.在对硬件进行操作之前调用pm_access(这样会保证设备已被唤醒并且处于ready状态);

3.用户自己的pm_callback函数在系统进入suspend状态(ACPI D1-D3),或者从suspend状态恢复(ACPI D0)的时候会被调用;

4.当设备不在被使用的时候调用pm_dev_idle函数,这个操作是可选的,可以增强设备idle状态的监测能力;

5.当被unload的时候,使用pm_unregister来取消设备的注册,

5.对APM进行编程

下面介绍在实模式中和在Linux下使用APM功能的编程方法:

由于APM是由bios提供的,我们可以直接在实模式(如DOS下)调用int 15软中断来进行电源管理操作。

在实模式下APM的standby、suspend和poweroff功能分别可以通过下面的汇编语言实现:

standby:mov ax, 5307Hmov bx, 1mov cx, 1int 15Hsuspend:改成 mov cx,2poweroff:改成 mov cx,3

需要注意的一件事是在Linux内核中没有使用和实模式的一样的方法来调用int 15H中断,而是直接调用了bios的保护模式接口。所以我们如果修改了bios中的apm相关代码并且没有处理好保护模式接口的问题,可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实模式DOS下使用apm功能一切正常,但是在Linux下调用apm功能发生内核一般保护性错误。

在Linux下我们可以通过对apm_bios设备的操作来完成同样的功能。

下面的代码可以实现APM的suspend功能,等价于apm -s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apm.h“int main{ int fd, res; fd = open(”/dev/apm_bios“, O_RDWR); if (fd < 0) { printf(”open /dev/apm_bios error! “); exit(-1); } sync(); res = ioctl(fd, APM_IOC_SUSPEND, NULL); if (res != 0) { printf(”ioctl error! "); close(fd); exit(-1); } close(fd); return 0;}

如果我们把上面程序中的SUSPEND改成STANDBY,我们就同样实现了apm -S的功能。

在Linux下POWEROFF操作有其独特的流程,最后根据内核中apm或者acpi的存在情况来执行相应不同的流程来关闭电源。请参见Linux内核源码,我写的《linux关机重启流程分析》中也有一定的介绍。

6.常见问题(FAQ)

1)我的系统不能被suspend,这是怎么回事呢?

系统在suspend之前会向所有的驱动发消息,如果这个时候某个傲慢的驱动返回了一个-EBUSY,那么这次suspend的企图就被这个驱动否决了,你只有过一会再试,如果这个驱动总是否决(真是蛮横,不过它也许有自己的苦衷也说不定),你就永远都无法suspend了。

2)我按下系统的POWEROFF开关,在ATX的主板上,系统就会自动关机了,这个处理流程是什么样子的呢?

在内核APM模块中建立了一个核心态线程不停的监测系统状态,用户的关机动作在这里被截获后处理。详细的流程可以参见本人的《linux关机重启流程分析》。

3)Linux中电源管理的文档在哪里?

在Linux/Documentation目录下的pm.txt中详细定义了Linux驱动电源管理接口实现方式,并且有详细的例子,apm和acpi的实现流程需要参见Linux源码的实现。

电源管理密码的设置 第6篇

方法

在Windows XP中为电源管理功能设置密码的步骤如下。

1、在【控制面板】的窗口中双击【电源选项】图标打开【电源选项属性】对话框,

2、切换到【高级】选项卡,选中【在电脑从待机状态恢复时,提示输入密码】复选框。

3、然后切换到【电源使用方案】选项卡,在【系统待机】下列表框中选择系统进入待机的时间(即电脑无操作的时间),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注意事项

电源管理芯片市场分析 第7篇

产品种类众多,发展趋势多样化

为了应对不同的需求,电源管理芯片产品种类众多,而且从各种产品的市场份额来看,市场结构显得比较分散,份额最大的LDO也只占据了20%的市场份额。其次是DC-DC、Driver和PMU,市场份额均不到15%,其它产品的份额都在10%以下。从市场发展来看,LDO虽然是中国电源管理芯片市场上份额最大的产品,但由于参与竞争厂商较多,价格持续下降,因此发展速度明显放缓;而由于手机等便携产品的大量需求,PMU和电池管理芯片成为2007年中国电源管理芯片市场上增长最快的两个产品。

随着电源管理芯片技术门槛的降低,越来越多的Fabless芯片设计公司开始涉及该领域,尤其是台湾和中国内地厂商,近年来发展快速,已经在中低端电源管理管理芯片领域取得较大成功,然而这也造成中低端电源管理芯片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持续下降。虽然在中高端产品方面国际领先厂商仍然有明显的优势,但是中低端领域的产品,新进入厂商已经开始影响到这些国际大厂,在很多中低端产品市场中,往往只能通过价格优势来争取客户。目前,由于价格的影响以及上游芯片生产材料价格的上涨,电源管理芯片产品的利润空间受到持续压缩。

从产品的发展来看,电源管理芯片产品的发展趋势表现为多样化,包括同时提供多个不同的供电电压趋势、数字电源管理趋势、产品设计周期缩短趋势、产品面积缩小趋势以及低成本趋势等等,然而最值得一提的仍然是集成化趋势,众所周之,集成化是半导体产品发展的一大趋势,电源管理芯片也不例外,其中,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PMU产品,已经在手机等多种产品中广泛应用,一个PMU可能集成了多个LDO和DC-DC等产品,能够实现多种电源管理管理,是集成化趋势最明显的例子。此外,随着各种芯片产品功能的集成度不断提高,很多芯片产品内部集成了电源管理功能,这样系统厂商就可以不必在外围搭配相应的电源管理芯片。

然而,集成化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一个PMU往往只能针对某类应用,甚至某个产品,从某个角度来说有些类似ASSP专用标准产品,其扩展应用性不如分离解决方案,而且分离解决方案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最适合的电源管理芯片,可以达到最高的能效,由于分离和集成各有优势,因此,集成化和分离的解决方案将会一直长期存在。

通信、网络和计算机仍然是主要应用领域消费、网络通信和计算机一直是电源管理芯片市场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三大领域依然占据了中国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近80%的市场份额。从发展速度来看,计算机领域是2007年增长速度最慢的领域,整机产量的下降是直接原因,虽然笔记本电脑依然保持了高增长率,但是,其它产品增长率都有较大程度的放缓,有的产品产量甚至出现下滑。2007年市场最大的亮点在于汽车电子类电源管理芯片市场取得了超过40%的高增长率,虽然电源管理芯片市场2007年的发展有所减缓,但是在各种汽车电子整机产量快速增长的带动下,该领域的电源管理芯片市场持续了近年来的高增长率。然而还应该看到的是,用于汽车电子领域的电源管理芯片所占的份额较小,其高速增长无法带动电源管理芯片整体市场的增长。

从未来的应用趋势看,汽车电子领域将是未来发展最快的领域,但增长速度将会逐渐减缓,其它领域则会保持相对平稳的发展速度,而三大领域中网络通信领域将会随着各种网络应用的不断升级而保持相对较快的发展速度。

竞争格局未变,外资厂商仍是主流目前中国电源管理芯片市场的品牌构成仍是国外厂商处于领先地位,市场排名前十的企业无一例外全部为外资企业,其中美国厂商优势明显。然而,电源管理芯片市场的品牌集中度在缓慢下降,2007年市场上排名前十位厂商所占的份额在2006年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前十名所占的市场份额已经不足50%,说明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而且,随着中国台湾和中国本土厂商在电源管理领域的进一步开拓,这种趋势未来还将继续,而且随着中低端电源管理产品竞争厂商的增加以及产品材料成本的不断增加,产品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这些国际领先厂商未来有可能会放弃部分低端的微利产品业务,电源管理芯片市场品牌集中度下降的趋势未来几年还将延续。

虽然这些国际厂商在中低端产品方面受到了很大挑战,而且市场品牌集中度也在降低,但是为了应对挑战,2008年以来,国际领先的厂商也在积极调整,例如TI加大电源管理投入,收购爱尔兰电源设计公司,而且重组模拟业务,增加电源管理部门;Fairchild与Zilker Labs合作为通信和计算应用提供负载点数字电源;为了增强电源管理产品的应用实力,英飞凌收购Primarion等。

目前来看,主流厂商在中高端电源管理领域仍然具有技术和市场优势,例如手机用的PMU,往往只能由几家大厂供应,中小厂商主要是Fabless很难有机会切入市场,由于这种技术和市场方面的优势将是长期的,因为未来几年电源管理市场的竞争格局将很难有所改变。

电源管理 第8篇

当今,便携电子产品的迅速增长是电源管理技术发展的最主要推动力。在便携电子产品中,要求电源具有更高的效率、更大的功率密度,还要求电源占有更小的体积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更低的成本。为了满足这些新的要求,新一代的电源管理器件提供时序控制、占空比控制、故障保护、回路调节和开关控制等功能。

2 便携电子设备

便携电子设备包括移动蜂窝电话和无绳电话、无线接收机、手持式收发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测试设备、医疗设备和由蓄电池供电的其他电子设备,如MP3、MP4等。

2.1 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电源要求

便携式电子设备对电源的要求有以下几点: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低噪声、低纹波、低压差。

便携电子设备的主要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为了与主机相适应,这类产品的电源部分所占用的体积必须很小,重量很轻。为此,这类产品普遍采用高效率开关型DC/DC变换器模块,将输入电源电压变换为各部分电路所需的不同电压。目前开关型DC/DC变换器模块的功率密度非常高,每立方英寸可达96W以上,电源变换器模块的效率也可达90%以上,重量也特别轻。为了提高效率,便携式电子产品中也常常要采用低压差线性稳压器,这类稳压器的输入输出电压差可以达到300m V以下。

大部分便携电子设备都采用电池供电。在这类设备中,电池是最重要和最大的元件,通常电池组约占整个设备体积和重量的60%以上。为了减小电池的体积和重量,目前大多数便携式电子设备都采用能量密度极高的锂离子电池。远远高于其它各类电池。某些消费类电子产品中,为了降低成本,有的也采用无污染的能量密度较高的镍氢电池。

为了提高电池的供电效率,延长电池的供电时间,便携电子产品中通常都采用先进的电压管理技术。在待机状态中,控制系统可以切断部分电路的电源,以便节省电池的能量。比如,移动电话在长期的监控呼叫期间,发射网络是不工作的,因此可以关断这部分电路的电源。

有些便携电子产品如无线收发设备,对电源噪声特别敏感,要求特别低的电源噪声和纹波。这一部分通常都是采用低压差线性稳压电源供电。

2.2 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电源管理技术

2.2.1 睡眠状态

在电池供电系统中,睡眠状态控制是延长电池供电时间的关键技术。在睡眠状态下,对暂时可不工作的电路,稳压器可不供电。如移动电话必须不间断地监控呼叫信号,在监控状态下,发射部分可以不工作,因此可关断给发射网络和高频功率放大器供电的稳压器。

2.2.2 脉冲供电

为了节省用电,可以采用脉冲式供电,在很短的时间内给某些电路供电,然后再关断这些电路的电源。例如在移动电话的呼叫等待状态下,如果连续接通接收部分的电源,那么电池的供电时间很长。若采用脉冲供电方式,即每经几百毫秒供电一次,则既不影响监听呼叫信号,也可大大延长电池供电时间。

2.3 便携电子设备电源系统的组成

电源系统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电池管理系统和电压变换电路,如图1所示。

电池管理系统由蓄电池组、充电电路、锂电池保护电路、电池容量监控电路组成。便携电子设备中,常用的电池有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采用锂离子电池时,还必须采用锂电池保护电路,以防止锂离子电池组因过充电、过放电、过电流、过热而损坏。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实时掌握电池组的现有容量,因此还必须通过电流取样电阻取出蓄电池组的充放电电流,从而计算充入蓄电池的电量和蓄电池组放出的电量,根据二者之差即可估算电池组的现有容量。

便携电子设备往往需要多种工作电压,常用的电压有1.8V、2.5V、3.3V、±5V、12V等,这些电压不可能都是由电池组提供。电池组只能提供一种电压,比如移动电话只能采用3.6V锂电池组,其它各种电压必须通过DC/DC变换器提供。为了提高电压,通常可采用升压DC/DC变换器,功率较小时,也可以用充电泵;需要低于输入电压时,可采用降压DC/DC变换器。有时需要改变电压的极性,比如从正电压变换为负电压,此时必须采用反相DC/DC变换器。对某一路电压的精度和纹波要求较高时,在直流变换器的输出端还必须加入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3 电源分布及电源管理设计

设备中电源部分设计的要求如下:要求由2颗AA电池3V供电,变换出1.8V、3.3V、5V、15V、200V、-5V一共6组电压变换。设计中要求各路电压的变换开关可受控制。

由于是采用3V输入电压供电,供电过程中其电压会在3V~2.4V之间变化。由此提高了变换效率与变换集成的输入电压适用范围要求,且其中包括有降压变换、升压变换、反相变换等多组变换,这就需要更加合理地分配各路电压的变换模式。

考虑到其中各路电压变换并不都是一直开启供电,而是按要求可实现开关控制,不需要工作的时候可以关闭供电从而节约电池电量,延长电池使用时间。所以应综合采用脉冲式供电与低功耗休眠及检测按键无操作定时关机管理模式。

对于系统中1.8V的变换,虽然可以选择较高效率的降压DC/DC变换,但是由于这组1.8V电压是提供给内核芯片,对电压的精度和纹波要求较高。权衡DC/DC降压和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两者的利弊,选择通过电池直接输入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作为变换更为合理且高效。

对于系统中3.3V、5V、15V、200V选择升压DC/DC变换。3.3V、5V、15V的变换都可以比较容易地在各大进

口集成厂商中找到合适的集成器件。对于便携式电子设备要求在规定电池容量里尽可能延长设备的工作时间,这就对电压变换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得益于现在大多数集成厂商如Fairchild Semiconductor(飞兆)、Linear Technology(凌特)、Maxim(美信)、National Semiconductor(国半)、Texas Instruments(德州)、On-semiconductor(安森美)提供的集成应用电压范围比较广泛且技术成熟,转换效率比较高,都能达到80%以上,采用合理的元件设计甚至可达95%的效率。在兼顾效率的同时也要选择开关可控的集成芯片便于外围电路设计简单化,而且集成芯片具有温度保护、过压保护、低压关断、过流保护电路等保护电路集成其中,也给设计人员带来较大的方便。对于200V高压部分的变换,普通的集成芯片是没有办法达到的,在本设计中采用变压器隔离的单端反激式变换去实现。

对于系统中-5V电压是反相DC/DC变换。由于在3V~2.4V的低电压输入范围。所以局限了大多数的反相DC/DC集成的应用。设计中采用了开关电容DC/DC变换方式,它是一种工作频率高、体积小、效率高、电磁干扰小、外围电路简单的变换器。在便携式的电子设备中开关电容变换器的应用是比较多的,一方面节省了PCB板的面积,而且价格较低;另一方面对EMI(电磁干扰)也比较小。在本设计中直接从5V的输出端作为-5V的变换输入,变换出要求的-5V电压。设计方框图如图2所示。

电源的各组变换模式确定后,为节省电源消耗,延长电池工作时间,需要对各组电源进行电源管理。可设计为需要某部分电路工作时才进行开通供电,不需要的时候停止供给。通过合理的时序控制、占空比控制、开关控制、脉冲式供电、按键无触动定时自动关机等控制方式达到整机低功耗。

对于便携式电子设备设计过程中的电池管理,电池容量的有效监控也是不可忽略的部分。采用锂离子电池时,还必须采用锂电池保护电路,以防止锂离子电池组因过充电、过放电、过电流、过热而损坏。在本设计中使用镍氢电池便于管理也简化了电路设计,当电池从3V变化到2.4V过程中,仍然需要保证提供稳定的电源变换给整机工作,并有效地监控电池容量,当低于2.4V时显示低电量并延时自动关机。

在电源设计过程中还要进行热能分析、噪声及电磁兼容设计。热能分析主要有两个指标:第一,确保任何元器件不超过它的最大工作温度;第二,在给定的有限的空间和重量的条件下,尽可能保持元器件良好的散热。噪声干扰的第一个主要来源是输入功率电路,包括功率开关、变压器的一次绕组和输入滤波电容;另一个重要的来源是输出整流器的反向恢复过程。这些因素在电源设计过程从器件的选择、电路中发热器件的合理布局、接地层的处理、PCB印制板的布线规则和屏蔽处理都是必须考虑其中的。

4 结束语

分布式电源管理主要围绕三个基本方面:安全性、可靠性和电学完整性。一个理想的电源分布系统可以根据任何负载需要的电流值,提供无噪声干扰的电源电压,不管负载电流变化多快,外部噪声有多大,都可以提供良好的电源电压。要在设计开始时估算一个实际电源分布系统可以接近理想情况的程度。从实际应用功率半导体的属性、调节器对负载变化的感应和反应能力以及系统中的噪声衰减程度考虑,并采用适合的电学安全守则和标准,通过稳定设计减小电路的失效几率,并把不可避免的失效影响降至最小。

参考文献

[1]王国华,等.便携电子设备电源管理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2]何希才.新型开关电源设计与维修[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电源管理范文

电源管理范文(精选8篇)电源管理 第1篇大功率开关电源设计的电源管理监控芯片从功率预算的角度来看,这些电阻的存在是极不适宜的,因为无...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