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狂欢会等范文
动物狂欢会等范文(精选3篇)
动物狂欢会等 第1篇
《动物狂欢节组曲》是法国作曲家、钢琴家、管风琴演奏家圣桑的一部代表作品, 作者综合地运用了多种体裁作品并进行了高度的创作恰如其分地运用于自己作品中。作者从诸多方面清晰地表现了“动物们”的情态特征, 惟妙惟肖地描绘出动物们滑稽的动作和可爱的情态, 使人有一种视觉和听觉上的“神似”感, 眼前似乎浮现出一幅幅真实的画面, 作者正是运用音乐的创作性和模仿性, 才能使作品的思想感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达到“动物狂欢”的完满高潮音乐形象。
《动物狂欢节组曲》是一部形象生动, 充满幽默谐趣的管弦乐组曲, 有时也采用两架钢琴和小型管弦乐队的形式演奏, 作者运用漫画式的笔调, 包含1 3首带有标题的小曲和一首终曲, 成功地塑造了“动物”们的形象。但这些“形象”的塑造无一不透露着创作与模仿性的运用, 透露着幽默特征背后所隐藏的深刻内含, 同时也伴合着艺术学原理中的艺术欣赏。
1、引子与狮王主题曲:
引子以钢琴的震音开始, 弦乐器在低音区与钢琴一起奏出从弱到强的音响, 造成喧闹而热烈的气氛。随后由低音弦乐器奏出狮王的主题, 中间部分以钢琴与低音弦乐器的急速, 富有力度变化的半音进行, 模拟狮王粗暴的咆哮声。然后, 钢琴在高音区再现狮王的主题, 最后狮王一声巨吼结束。军号合奏式的遗嘱音乐来自于传统音乐, 而其间的进行曲则运用了创作性的改编, 狮王的吼叫则形象地运用了模仿。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创造与模仿的结合, 突出了“狮王进行曲”的主题, 使短短的几分钟音乐成为组曲中的精华之一。
2、母鸡和公鸡:
这是一段模拟音乐, 很短小, 只有3 0小节, 演奏时间4 0多秒。先由钢琴和小提琴奏出同音反复和装饰的五度跳音, 模仿母鸡咯咯叫声。接着由单簧管和钢琴在高音区模仿公鸡报晓的单调。公鸡和母鸡的叫声相互交织, 增添了乐曲的热闹气氛。作者在些时母鸡、公鸡叫声音乐形象的表现, 不仅具备模仿的特征, 同时也具备作者创造性的发挥。因为模仿并非单一的物质, 模仿是创作的前题, 创作是模仿的结果, 也就是不同人针对同一样事物的模仿, 必然会得到不同的创作结果。当然, “模仿”并非存在于所有作品中, 而当作品需要“模仿性”时, 它必然与“创作性”形影不离。
3、野驴:
这段音乐只用两架钢琴演奏快速的音阶式的经过句, 逼真地描绘了驴子在荒野上飞快奔跑的形象。音乐在此时主要运用了模仿野驴的奔跑, 腿脚的敏捷是该小曲的主题, 人们在充满想象的同时, 不得不去用心思考, 作者所孕蕴的深刻情感, 即间接地讽刺了那些只用来炫耀技巧的人们。这也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一种重要的态度, 能否意会, 并与作者达到共鸣, 这又包含了一种艺术欣赏的原理, 在此不做深究, 但作者的灵魂与思想却真实地表达在乐曲中。
4、乌龟:
以钢琴同音反复呆板的和弦为背景, 弦乐器在低音区奏出缓慢、笨拙的爬行主题, 音乐形象与与野驴形成鲜明对比。曲调引用了轻歌剧, 一个速度飞快的舞曲曲调, 但此曲中作者却对轻快的曲进行了改编, 改成行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表达了作者对速度的一种创作性运用和理解, 我们可能假想, 如果“乌龟”和“大象”都是作者自己编写、作曲, 而不“引用创造”, 那么, 我想作者既能写出《天鹅》如此美妙形象的旋律, 那么同样他也能写出另外一首描写“乌龟”的曲目, 而且他或许会写的更棒, 模仿的也会更形象, 但如果这样, 乐曲就不能表现作者对调性、色彩、过渡的理解。这种创作性的准确运用, 使人产不得不想到音乐作品中的表现形式是如何演艺而来的, 难道仅仅是创作性的运用和模仿性的发挥吗?我认为多元的答案才应该更符合事物的发展与前进。“演艺”是历史与过程的交融, 诸如此类的问题, 我们应该不断学习、研究和探索。
5、大象:
乐曲取材于柏辽兹歌剧《浮士德的沉沦》中《风妖之舞》圆舞曲片段, 笨重的大象伴着如此优美的旋律跳着轻盈的舞蹈, 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曲子《风妖之舞》的运用怎会精细成如此景象呢?美丽动人的舞蹈为大象所表演是否更具有情调呢?用低音大提琴演奏, 形象地表现了大象笨重的脚步, 但其费力地旋转舞蹈进滑稽可笑的舞姿相信给我们每个人都留相了想象的空间。作者创作性地把《风妖之舞》运用在此时, 更加突出地表现了作品的幽默特征。但如果柏辽兹能够闻听他的作品会如此特殊引用, 他一定会被气的脸色发青, 口吐白沫的。这或许就是音乐的运用和创作吧!
6、袋鼠:
这段音乐用两架钢琴交替地演奏短促的装饰音旋律, 惟妙惟肖地表现了袋鼠欢乐跳跃的情态, 其间运用了“停顿”的手法表现了一种四处张望的可爱情态。
7、水族馆:
这段音乐用两架钢琴交替地奏着轻柔的反向琶音, 用长笛和小提琴演奏安详、纯静的旋律, 仿佛鱼儿在水中轻盈穿游, 泛起层层涟漪, 以及阳光的陪衬下, 转身时的鱼鳞闪闪发光的美丽瑕想, 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物有其形、动有其态、形有其状”吧。
一和等二小提琴交替奏出一短一长的音响, 音乐创作比较简单, 主要运用了模仿特征, 表现了毛驴粗声粗气的衷叫。
9、林中的杜鹃:
在这段音乐中, 钢琴以优美、轻柔的和弦, 表现寂静的山林, 而单簧管奏出令人心旷神怡的逼真的杜鹃鸣叫声。“森林”和“鸟儿”的结合, 象征了小鸟在枝叉间飞跃、跳跃起的情态以及鸟儿们东张西望的景象, 单簧管形象的模仿是升华这一主题重要的根基。
1 0、鸟舍:长笛、钢琴在弦乐轻盈和弦的基础上, 吹奏着装饰音的快速走向、热闹的场景中, 描述了各种小鸟的叫声, 表现出鸟雀飞舞, 百鸟争鸣, 引人入胜。
1 1、钢琴家:这段音乐素材出自车尔尼的一首练习曲。它以五小节一组的音型, 依次向上半音移位, 反复机械地练习。作者在这里对于初学钢琴都拙劣机械的演奏进行了讽刺。其实, 我们都知道, 能够“在柏林爱乐团”正式演出, 表演此作品的钢琴家, 技术水准一定很超常, 但是, 他们能够通过自身一种看似做作的表现衷实地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由此, 我们可以得到启发:高超的技术, 练习曲不仅仅是纯技术而是要从中探求出一种音乐感受。作者之所以把“钢琴家”也列入动物狂欢的角色中, 这或许又是运用了一种创新的表现手法。“钢琴家”是人, 怎么会成动物呢?我们不勉会产生疑问, 在作者心中, 没有情感特征, 只知呆板地进行机械的演奏, 不能之为人的音乐, 于是, 作者把此种“钢琴家”列为动物之列。当人产听着车尔尼的练习曲如此规则, 无感情的出现在组曲中, 我们是否会产生一种联想呢?
1 2、化石:
在弦乐拨奏的背景上, 木琴呆板地奏出圣桑《死之舞》中的旋律, 接着出现几首法国民歌的片断, 仿佛这些著名的乐曲, 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变成音乐“化石”。
1 3天鹅:这是一首著名的大提琴独奏曲, 作者一反常态, 很用心地、刻意地表达了天鹅高贵、典雅的形象。的音型奏出犹如水波波荡漾的引子形成了神秘的配角地位。在此背景上, 大提琴奏出舒展而优美的旋律, 运用了象征和暗示的手法, 显示出天鹅高贵优雅的气质, 安实祥地浮游在水面上, 中间部分前一个主题因素发展构成。在调性上不断变化, 为音乐增添了色彩, 它是在赞美天鹅端庄而高雅的形象, 把人带入一种纯净崇高的境界。最后, 当等一部分主题变化再现后, 音乐的力度不断减弱, 速度渐慢, 仿佛是美丽的天鹅向着远方渐渐飞去。作者通过学习独特的旋律曲线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音乐和风格。创作了世间美妙的音乐作品。有人说, 《天鹅》是世间最优秀的音乐作品之一。的确, 天地之间如此美丽的精灵, 作者却能用音乐成功地创作出来, 就赁这一点, 再高的评价或许是可能相符合的。
终曲:以引子作前导, 使整个作品前呼后应, 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主题曲木管乐器奏出热烈而喧闹, 刻画动物狂欢节欢乐的气氛。接着, 母鸡与公鸡、大家、袋鼠和长耳朵的角色等主题又纷纷登场了。最后乐曲在热闹的高潮中结束。
《动物狂欢节组曲》综合运用了多种艺术学原理, 其中, 没有“模仿性”原理的存在, 就没有“动物们”深刻的形象刻画, “动物狂欢“更是空即一谈, 没有“创作性”原理的运用, 《动物狂欢节组曲》就没有今天在乐坛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当然, 没有艺术欣赏同样也没有乐曲的发展, 也许, 有人评价此组曲比较浮浅, 例如“长耳朵”、“公鸡”“母鸡”模仿的太简单, 但是我认为, 组曲中精彩的地方却又能达到非常精彩的高度。例如《天鹅》, 它甚至达到了人们提及天鹅, 脑海中天鹅真实地形象自然而然和《天鹅》乐曲融和在一起, 这就是一种反映生活, 艺术反映现实的美, 是一种唯物论的联系, 更是一种高度的创作性和模仿性。
动物狂欢节 第2篇
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 音乐 八年级 上册
授课人:彭丽娜年级:八年二班 教学内容
欣赏法国作曲家圣—桑管弦乐套曲《动物狂欢节》第1、2、4、5、13段。教学目标
知识:了解作曲家圣—桑;音乐知识——管弦乐套曲。
技能:能够听辨乐曲中乐器的音色。哼唱乐曲部分旋律。
德育:通过音乐感受动物的活泼可爱,宣读保护动物倡议书,为建立绿色的地
球而努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乐曲所描写的情绪及乐器音色的辨别。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听辨在一种乐器上表现的动物形象和通过多种乐器表现的动物形象的异同。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播放动画片《动物狂欢节》
师:刚才我们观看的动画片是以法国作曲家圣—桑的器乐作品为背景音乐,创作的同名动画片《动物狂欢节》。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欣赏这部作品。
二、出示学习目标(幻灯片3)
三、知识学习
a、作曲家圣—桑:1835年出生,是法国著名的作曲家.«动物狂欢节» 创作于1886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幻灯片4)
b、音乐知识管弦乐套曲:是一种由多乐章组合而成的大型器乐曲。大型管弦乐套曲,通常含三至四个乐章.就如平时写作文那样有好几大段落,开始-过程-结尾,每大段落又可分几个小段落进行详细描写。
套曲各个乐章表达的音乐情感不同,有平缓抒情乐章,有快板高潮的乐章,有重复,有对比,有分别表现各种乐器的华彩乐句乐段,这样管弦乐音乐作品的统一性和完整性比其他形式更能显出强烈的音乐效果。(幻灯片5)
c、作品的三个特点
1、由十四个组曲构成。
2、由钢琴和九件乐器组成。
3、乐曲的旋律不但有自己的还有其他大师的旋律,并且他把这些旋律夸大变形。(幻灯片6)
四、介绍作品14个乐段(重点欣赏1、2、4、5、13段)(幻灯片7)
1.引子与狮王进行曲2.公鸡和母鸡3.野驴4.乌龟5.象6.袋鼠7.水族馆
8.长耳朵角色9.林中杜鹃10.大鸟笼11.钢琴家12.化石13.天鹅14.终曲
五、初听(幻灯片8)
思考:速度、力度、情绪。
六、练习听辨乐器音色(幻灯片9)
钢琴、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单簧管
七、分段欣赏(幻灯片10—15)
思考:1.以下五段音乐用了哪几种乐器?
2.作曲家描绘了哪几种动物形象?
八、哼唱旋律(幻灯片16)
九、知识拓展(幻灯片17)
地球上的生物不可能单独生存,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它们是相互联系、共同生活的。生物学家指出,在自然状态下,物种灭绝的种数与新物种出现的种数基本上是平衡的。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这种平衡已经受到破坏。从1600年到1996年,世界上消失了164种鸟;从1871年到1970年,兽类灭绝了43种。地球上自有生命以来,共出现过25亿种动植物,其中有将近1/2是在最近3个世纪内消失的。物种平衡的破坏,使人类生存环境恶化,人类本身将遭到巨大灾难。现在,地球上平均不到两年就有一种野生动物灭绝,不少动物也处于灭种的边缘。
十、学生活动 宣读倡议书(幻灯片18—19)
师:为保护动物上的生物的多样性,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a、写一条保护动物的宣传标语
b、写一封保护动物的倡议书
动物狂欢节作文 第3篇
这时,动物们异口同声地说:“如果我们有狂欢节那该多好啊!”
一阵狂风吹过,6月9日这个气氛的动物狂欢节来了,它走在来往动物园的小路上。终于来到了(表示动物们很期盼这天的到来),动物们齐声说道:“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老虎,狮子等猫科动物,组成了一个乐团,用自己的声音唱响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还有许多动物来和老虎们一起唱歌,看!大象在干什么呀?呀,原来在给大地洗澡呀。
人们在一旁伴奏,合唱队和动物们唱响了对美丽祖国的赞歌!世界上的生物们都在唱歌了,死去的花草树木也复生了。为了庆祝这个节日,人们都准备了花朵种植或摆放在这里。
那和煦的阳光给植物们增加着营养,大象喷洒的露水给他们凉爽的感觉!吸足了营养的植物们开始跳舞了,在空中飞行的动物也跟着花儿们摆动身躯,翩翩起舞了!
动物狂欢会等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