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英语论文范文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英语论文范文(精选8篇)

英语论文 第1篇

英语论文,英语论文范文,英语毕业论文

在医学论文的各部分中文题是篇幅最少的但它对于整篇论文的意义却不能仅仅以其篇幅多少来衡量[1]。比如文献检索时我们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在用关键词检索到众多文献后首先会根据文题进行第一次筛选。假如文题不能很好地反映论文的主题一种可能是被漏选使作者的研究不能得到充分的传播并使检索者不能全面地阅读到符合条件的论文;另一种可能是被误选最终的结果仍是作者的论文不能得到利用以及使检索者在不符合条件的文献上耗费了许多无效的时间。因此毫不夸张地讲文题的恰当与否是与论文发表后的利用情况息息相关的也是影响医学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世界性的《生物医学论文投稿的统一要求》(Uniform requirements for manuscripts submittedto biomedical journal中对文题的要求只有短短两条:简练(concise)和反映论文主题(informative)。其中笔者认为“反映论文主题”应当是文题写作的首要原则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做到“简练”。

1如何使文题恰当地反映论文的主题?

使文题恰当地反映论文的主题目的是让读者通过阅读文题就可以了解到论文所报道的研究概况。科学研究通常的思路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对特定的指标进行检测根据结果验证预先提出的假设所以能够反映论文主题的也就有以下几个指标: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实验条件检测指标、研究结果和结论。显而易见在文题中包括所有的内容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可以某一方面为主从不同角度反映论文的基本内容。

一种是描述性文题(indicative title)即主要向读者介绍论文报道了哪些方面的工作反映这一内容的指标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实验条件和检测指标。另一种是结论性文题(declarative title)也就是将研究的结论作为文题。由于不同的科学研究目的和性质并不完全相同不是所有的科学研究都可以得出很确实肯定的结论若这时仍使用结论性文题则有悖于科学研究报道中的客观标准。另外结论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即使是作者认为很明确的结论也要接受读者和时间的.检验。而且我们在阅读文献时更多的是想了解某个领域内都进行了哪些方面的研究研究的深度和水平如何而不是仅仅知道一个结论就可以了。基于以上原因许多杂志社的编辑及论文写作专家都不赞成作者使用结论性文题。由于描述性文题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正越来越多地被广大编辑和作者采用:阅读任何一本杂志的目录您都会发现绝大多数的文题是属于描述性文题。下面具体介绍描述性文题的写作方法。

首先让我们比较两组文题:

第一组:

(1)Oral immunization of mice with at tenuated Salmonnella typhi murium expressing elicobacterpylori urease B subunit

(2)Multivariate analysis by 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 on prognoses of patients with bile duct carcinoma after resection

第二组:

(1)Establishment safety and efficiency of attenuated Salmonnella typhi murium expressing Helicobacterpylori urease B subunit as an oral vaccine in mice

(2)Influence of various clinicopathologic factors on the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bile duct carcinoma after curative resection: a multivariate analysis

这两个文题都是描述性的。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对于同一篇论文第二组文题更加清楚。比如对文题①在第一组中表达我们只是了解到在研究中对小鼠进行了口服方法的免疫但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对小鼠还是对疫苗进行研究呢?我们并不十分清楚。而该文题在第二组中我们则完全明了该研究是以小鼠为对象考察某种口服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那么对这个领域感兴趣的读者就可以继续阅读论文其他的读者也不会在这篇论文上浪费更多的时间了。对于文题②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也许只有专家才能“猜到”论文的大致内容吧!

其实将文题写得清楚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在这方面英语论文写作专家已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建议:

(1)如果研究中既有自变量X(independent variables)――即实验中加以选择控制的因素如第二组文题②的“clinicopathologic factors”;也有因变量(Y)―――相当于检测指标如②文题中的“the survival of patients”;标准的文题格式为“Effect of X on Y in Z(Z为研究对象)”。例如:在文题“Effect of β- endorphin on breathing movements in fetal sheep”中“β- endorphin”为自变量X“breathing movements”为因变量Y“fetal sheep”为研究对象Z。

(2)在某些研究中只有因变量Y可以写成Y in Z。例如文题①中“)Establishment safety and efficiency”为因变量研究对象变为“the attenuated Salmonnella typhi murium expressing Helicobacterpylori urease B subunit as an oral vaccine in micet”。再如“Blood supply of the caudal mediastinal lymph node in sheep”为因变量“the caudal mediastinal lymph node in sheep”为研究对象。

(3)在方法学的研究中应当先叙述所用的方法然后阐明该方法的目的如“Detection of specific antibodies in saliva for non-invasive immunodiagnosis of Schistosomiasis japonica in rabbits”

在这几种情况下的文题写作中还体现了如下几条共同的原则:

(1)重要内容前置的原则。像effect detection establishment等词所引导的短语都是研究的中心内容。

(2)研究对象明确的原则。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实验动物或细胞等是包括在研究对象里的应当交待清楚不能省略。如果研究对象来自于人体则可以省略不提。但如果是来自某一特殊的人群如某个地理环境里的或某种患病群体等则应注明human或patient等词。

(3)研究方法随意的原则。事实上研究方法也是反映研究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但由于文题字数的限制以及研究方法与其他指标相比重要性略小一些的原因在文题写作时研究方法可写可不写应视情况而定。假如列出的话也不应当放在开头而应置于文题中间或末尾(如文题②)。在临床或流行病学研究中以注明研究方法为佳如“Immunogenicity and safety of a new inactivated hepatitis A vaccine in young adults: a comparative study ” 。

以上所谈到的描述性文题基本上都是短语而结论性文题则有短语和句子两种形式。一般来讲它也遵循以上3条共同的原则只是由于它介绍的是研究的结论因而这时所提到的“重要内容”与描述性文题有所不同多是一些表明研究结论的词或词组如“Inhibitive effects of glucose and free fatty acids on proliferation of human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in vitro”其他常见的起始词还有protection of reduced alteration increase in decline of 等。

以句子作为结论性文题的如:“Zinc is a potent heat shock protein inducer dueing liver cold preservation in rats”。与短语式的文题(A potent heat shock protein induce of Zinc during liver cold preservation in rats)相比它的语气更强烈可以给读者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Zeiger教授认为这是由于动词比名词和形容词更加有表现力的缘故。但不少杂志限制句子文题的使用可能是因为它有时语气过于强烈会给人比较武断的印象所以在使用时应当谨慎。

2 如何使文题更加简练?

(1)删除冗词。冗词的存在与否对文题内容的正确表述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因而应当删除以使文题更加简洁。常见的冗词有Study of Experiment of Experience of Peport of in the treatment of administration of 等。此外文题起始处的“the”通常可以省略而文题中间的“the”则不能被删除。

(2)用名词做定语。该方法适合于定语不是很长的情况可以减少介词的个数。如文题“Detection of specific antibodies in saliva for non-invasive immunodiagnosis of schistosomiasis japonica in rabbits”可写为“Detection of specific antibodies in saliva for non-invasive immunodiagnosis of rabbits schistosomiasis japonica”。而文题“Blood supply of the caudal mediastinal lymph node in sheep”则不适合将“sheep”做为“lymph node”的定语。

(3)如果文题中有较多的并列单词或词组可考虑将它们用一个能描述其共同特性的单词或词组代替。如文题“Influence of various clinicopathologic factors on the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bile duct carcinoma after curative resection: a multivariate analysis ”中“various clinicopathologic factors”就代表了“Pancreatic invasion perineural invasion and lymph node metastases”。

本文所谈的仅仅是原创性论文文题写作时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在文题的写作中还有很多细节问题如对缩写和专业术语的要求、对running title、副标题的要求以及有关语序的安排、词语的选择等语法上的问题希望能有机会再谈。另外正如Zeiger教授所说论文的写作方法没有绝对严格的标准只有较好和不好之分

英语论文 第2篇

摘要:教学反思能力是一个高素质的现代英语教师所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本文这种能力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积累和发展。本文从作者自身实践出发,论述了英语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并确定反思内容,在实际的反思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反思水平和教学水平,同时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反思活动。

关键词:英语;教学反思;教学过程;语言学 教师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英语教师不能仅凭所学的语言知识和基本教学技能从事教学,教师只有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不断地进行反思,才能把理论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成为问题的解决者和决策的制定者。由此才能不断推动自己的从教生涯迈上一个又一个新的成功发展的台阶。而关于反思,《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定义的: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推及到教学中,反思有着更为深厚的内涵。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反思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是教师对以往的言论和行为做出重新价值判断和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新旧

观念的激烈交锋,有对与错、优与劣的价值判断,有为与不为的重要抉择,有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矛盾冲突,有习惯行为与现实需要行为或理想行为的行为选择,这些都是在心灵深处展开的,看不见摸不着,他人也无法窥视和描摹。反思是一种积极的心态,自觉的行为。当教师取得成就时会认真总结经验,对自己经常作出积极的评价;反思同时具有对比性原则。教师在反思中只有综合运用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的方法,才能使自己立足自我,在同事的关怀和帮助下得到某种启示而打开思路,获得新的发展,荀子所说的“吾尝终日之所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可以看出,英语教学的反思,已不简单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着整个英语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显然,这种教学反思能力并不是一项与生俱来的或是会随时间流逝而自然形成的能力。它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有计划地自我培养和自我提升。

那么,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怎样形成并发展自身的教学反思能力呢?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还很粗浅的想法。

1、教师要确定自己需要反思的内容

教学反思是一种需要认真思索乃至极大努力的过程。应素质教育之需,英语教育需要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熟练的课堂教学技能、高水平的英语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教师队伍。为

此,英语教师的反思应包括三种重要成分,即认知成分、批判成分和教师的陈述。心理学中的图式理论认为,在人的头脑中,大量的相互关联的有关事实、概念、概括和经验的信息被组织成一定的网络,成为图式,可以有效储存和快速提取,构成了个体解决问题的基础。在英语教学中,表现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对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以及在课堂中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机智等等。

教师的认知水平的差异往往造成了他们在这些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处理上的差异。以课堂教学中的教育机智为例,有位外语教师在教cock(公鸡)一词时,有个学生突然怪声怪调地说:“有没有母鸡呀?”顿时,全班一片喧哗。教师平静地说:“有,不仅有母鸡,还有小鸡这个单词。”接着一一讲解,并表扬了那位学生好学好问,但也批评了他说话的态度。这样机智的处理,既没有干扰正常教学,还使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受到了教育。而英语教师的重中之重则是时时刻刻应不忘反思我是否给了我的学生们准确的英语语音和语调。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不可回避,它是我们目前的英语教学中一个确然存在的问题。上海一所中学曾经作过一项调查,发现有很多学生喜欢英语课是因为喜欢他们的英语教师,包括教师的学识、修养和教师创设愉悦课堂的能力。因此,英语教师应尽可能地反思自己的课堂陈述,掌握优美的英语语音语调,形成亲切得体的教姿教态,提升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魅力。

2、教师应把握教学反思的过程

“实践出真知”教师的反思能力应在自身的反思过程中得以形成和提高。以经验学习理论为基础,教师反思过程可分为四个环节: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验证。首先是具体经验阶段。这一阶段,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明确问题情境。因此,在此过程中,接触到新的信息是很重要的,他人的教学经验、自己的经验、各种理论原理,以及意想不到的经验等都会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接着是观察与分析阶段。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自述与回忆、观察模拟、角色扮演,或借助于录音、录像等来获得信息数据。对它们进行分析,经过这种分析,教师会对问题情境形成更为明确的认识。然后是重新概括阶段。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反思旧的教学指导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最后是积极的验证阶段。这时要检验上阶段所形成的概括的行动和假设,它可能是实际尝试,也可能是角色扮演。

在我从事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常常感到我时时在经历这样的反思过程,以课堂教学方式的反思为例,最初,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上课内容,课堂上,我让他们反复地跟读操

练课文中的对话和句型,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学生们开始失去了热情。上课时,我口干舌燥地教,而他们意兴阑珊地读。我很困惑,是我的教学有问题,还是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的呢?在很多的英语教学杂志和教学录象中,我看到了不同于我的课堂教学的实例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的教学效果。教育部提出的素质教育的大方向更是引发了一场关于英语教学的大讨论。我想此时,我是经历了反思最为重要的两个阶段-具体经验和观察分析。之后,我将自己反思的结果一点一点地运用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采用情景法、游戏法、竞赛法,设计活动课,逐步放开,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兴趣盎然的课堂中来。我发现,游戏的加入与活动的增多,非但没有使教学进度滞后,反而因学生参与程度的提高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当然,在验证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不一而足的问题,如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时间、活动课堂的管理问题等等,但反复的反思、对照、验证过程中,我感到学生们体验到了英语课堂的乐趣。

3、教师应注重教学反思的方法

荀子《劝学篇》中说:“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意思是说,好的方法,将可以使我们顺利达到目的。在教学反思过程中,针对不同的问题,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有效反思,如反思日记。教师的日常工作中,备课和上课

科技英语论文的编辑特点初探 第3篇

1. 科技英语词汇的编辑

在科技英语词汇的编辑中, 常见专业词汇、复合词、缩略词及词语的前后缀构成的派生词的使用。由于这两种语言是世界上成熟最早, 且使用最完备的语言, 其词汇不再发生词形和词义方面的变化, 且稳定性强, 所以科技英语词汇中的大量词汇具有源于希腊语和拉丁语, 这一特点要求英文编辑必须注重这些词汇的掌握和使用。此外, 科技英语词汇的使用应尽量避免使用一些带有主观判断性的词语, 如“maybe, likely, seem, perhaps, as if, and possible”等, 而且不要随便使用描写程度的词语, 如“comparatively, really considerable, actually, fairy, mostly, relatively, and unduly”等多使用中性词, 一般用“people, human, human beings, and human species”等, 代替使用“man”;一般使用“spouse”代替使用“wife”。另外, 还要注意的是能用数字说明的情况, 尽量用数字表示。

2. 科技英语的句法编辑

科技英语力求行文简洁, 这就要求英文编辑在编辑工作中, 注重名词化结构的运用:一方面利于客观的表达, 确切的内容陈述;另一方面增大所含的信息量。科技英语强调事实的客观存在性, 而非个体行为, 所以不定式短语、现在分词短语和过去分词短语一类的非限定动词形式就可以灵活使用, 以代替各种复杂的从句, 实现缩短复合句、紧凑结构、简练行文、同时醒目直观的行文效果, 便于读者阅读和信息检索。尤其要提到的是, 标题作为文章的一种特殊句子形式, 不宜过长:英国数学学会刊物要求每个题名不超过12个词;美国国立研究所杂志要求不超过14个词[2]。

3 科技英语时态与语态的编辑

科技英语编辑要注意把握科技英语在时态和语态运用上呈现的独特规律性。其时态应用上, 较多使用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 尤其是多用一般现在时表述经试验验证的科学定义、定理、公式、解释方程式、图表以及某些现象等。而贯穿始终的一般现在时, 目的是说明普遍真理, 其运用的主要价值在于表明句子或语段中所陈述的命题内容的真实性, 给人以精确无误的“无时间性概念”。

在语态运用上, 为体现描述事物的客观性, 所使用的语言要严谨, 要注重事例的叙述和解说, 避免主观臆断和想象, 一般不使用主动语态。而被动语态指非人称 (无生命的第三人称) 的语气和客观态度, 通过使用被动语态, 既准确地描述了无需罗列的人员, 同时也省去了没有意义的主体。科技英文文体要求行文严谨周密, 重点突出, 常将重要信息前置, 尤其是放在主语的位置来吸引读者注意力, 被动语态的使用由此产生。

4. 科技英语编辑中的语言逻辑关系

科技英语论文中的语句多以长句见常, 由此关联词的正确使用有助于帮助作者撰写论文时注重语言的逻辑关系, 同时也要求英文编辑在编辑和加工时, 尤其注意明确语言的逻辑主语和关联词的选用。为使文章阅读连贯、逻辑主语明确, 在逻辑关联词的选用上, 尤其要下功夫研究和推敲。科技英语论文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分为转折关系、因果关系、对比与比较关系、并列关系、选择关系、递进关系、让步关系等。常见的一些逻辑关联词有:but, howev-

er, yet, also, accordingly, hence, therefore, on the contrary, although, though, furthermore, in short, as a result, consequently, then, finally, bothand, not onlybut al-

so等, 以使行文逻辑关系清楚、严谨、层次和条理分明, 便于读者阅读和学习相关领域的科普知识。

结束语

以上内容对科技英语论文语言的编辑特点做了一些粗略的介绍和分析。需要说明的是, 这些特点只是科技英语论文编辑中常见的语言现象的一些归纳和说明, 并非绝对的语言规则, 希望对科技英语论文的编辑和作者在编辑和撰写科技英语论文的过程中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姜岷山.从解决“语言危机”方法的不同看科技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区别[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3 (1) .

农村中学论文英语教学论文 第4篇

关键词:语音教学;写作教学;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358-01

我国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质量一直以来较差。加上现在又是课改阶段,如何稳步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质量,是个十分艰巨的任务。主要原因如下:其一,在小学阶段没有上英语课,或由非专业教师上英语课,所以初中英语教师只得从字母教起;其二,学生总是认为语文、数学是主科,因为小学上的基本上是语文、数学。其三,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得当,科目多,又不主动学习。

一、问题的提出

1、语音教学

农村中学里几乎没有外籍教师,缺乏必要的教学设备,更没有专门的听力、语音设备。硬件上的落后致使学生缺少了很多英语学习的辅助条件。但对农村中学英语语音教学影响更大的因素是“软环境”的不足:师资匮乏;教师自身水平不高,口语不标准,甚至很多教师仍在使用方言进行课堂教学;加之,大部分农村中学生少有机会接触到英语,却少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2、写作教学

写作教学中师生互动性不强,内容或话题往往由教师决定,较少关注情感因素对学生写作的促进作用,以致无法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写作前与学生讨论题目相关的信息,语言知识,框架等不够充分,教师的语篇题材意识不强,未能采用“过程式写作教学”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和分析。大多限于“布置任务——学生写作——教师批改——点评”这一单调形式,未能使用多种活动和练习形式来组织写作教学,没有有机结合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以致学生无法创造性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书面表达。安排写作训练的量和度不够,未能使学生养成以写作来书面交际的习惯。

3、传统教学方法

观察我们当前英语课堂教学,不难发现,受“应试教育”、“升学率”的影响,教师把持课堂的现象仍很普遍。这应该说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而传统的英语教学基本上是依据行为主义理论,强调的是刺激反应,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外部刺激作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内在的心理反应,其根源就在于忽视了学生的极具潜力的主体作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根深蒂固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位置,这种状况既阻碍英语教学的开展,更阻碍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解决办法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教师在加强学法指导的同时,还要注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能否顺利发展下去的前提之一。在外语学习环境较差的中国,学生要想追求自我发展,把英语学习卓有成效地进行下去,没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再强也很难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因此,英语教师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教会学生掌握英语的同时,还要培养出学生的“爱学英语”的兴趣和乐趣。

2、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是教师。英语教师的思想素质、英语水平素质、英语教学能力素质和身心素质,特别是英语水平素质的好坏,是决定外语教学质量高低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人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备一桶水。外语教师要熟练地掌握教材,驾驶教材,超越教材,不仅要掌握所授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而且对这门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发展、社会功能以及与邻近学科的关系等等都要有较多的了解和相当的研究。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要运用其它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技能、技巧,最大限度的引导帮助学生逐渐掌握外语,使其学会如何学习英语,并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

3、时俱进,面向全体,培优补差,争取大面积提高

众所周知,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由于智力因素,绝大部分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所致。不管是哪种因素,在学生学习上存在着困难,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满怀热情地关怀爱护他们,决不能嫌弃排斥。我们的常言道:“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所以我们要主动去关心他们,去亲近他们,深入到他们中间去,使他们对老师产生亲近感、信任感,消除师生间的心理隔阂。在我教初二时,有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问我:老师,我不想出国,我不想与外国人交朋友,我为何要学习英语?我为何要听你说英语?所以,我对英语课很不感兴趣,无心学习,上课总是经常睡觉,平时很少完成作业。考试当然就没有及格过。当时我就在课堂上直接回答他的问题。只有与外国人交朋友才学习英语吗?试问:在中国能有多少人能出国?中国人学习英语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是为了学习国外优秀先进的技术,是为了更好地为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特别是当今时代,我们年轻人更要学习英语。就算你没有机会出国,可外国人有机会来中国,也许就在你的家乡建厂,你就有机会与外国人交谈或做生意。

4、优化组合多媒体,拓宽学生视野,创设口语交际情景

多媒体能通过图文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农村学生不熟悉的信息化、时尚化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拓宽视野,增长知识,为学生学习语言创设真实情景,使学生在活动中有话可说。

英语论文 第5篇

生学好高中英语

摘要:本文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对学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诲;科学记忆单词;对学困生进行听力、阅读、写作等能力的指导;加强学困生的课外辅导,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合理利用学困生的“小团体”意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力图摸索出让学困生学好高中英语的路子来。

关键词:英语;学困生;自主学习

在日常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学困生”。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学校的扩招,“学困生”的数量好像越来越多。随着高中英语新教材难度的加深,知识量的增加,这部分学生学习英语越来越吃力。如不能及时解决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转化问题,后果可想而知。因此,如何让学困生学好高中英语新教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综合近几年的教学经验,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1、用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学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学习成绩长期相对落后,往往被老师忽视,遭到同学的嘲讽与歧视,从而导致这些学生产生自卑感,而不愿与学科老师亲近。其实,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他们也渴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同学的理解和关

心。作为一位英语老师,要想让这一部分学困生学好英语,首先要尊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的心态,甚至要有所偏爱。让他们能够充分体验到老师对他们的浓浓爱心和殷切期望,从而使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我所带的高一(18)班的杨帅同学就是其中的一例。为了帮助他学好英语,我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时间与他谈心,了解他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时时参与他的英语学习活动。通过长时间的关爱,他对我产生了亲切感、信任感,进而培植了他对英语这一学科的信心和学习热情。

2、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高中英语的巨大动力。为了提高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我充分利用电脑动漫制作、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积极创设各种有趣的教学氛围。在book3 unit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的教学中,除了播放相关的电影外,我还让学生分组研究这一戏剧的台词,加上他们喜闻乐见的动作表情,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演出才艺,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我在所教的班级里还成立了英语兴趣小组。小组成员中有英语成绩佼佼者,也有部分学困生。年轻的学生在一起,有着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他们通过唱英文歌曲,做英语游戏,表演幽默戏剧,练习口头对话等形式,长时间在一起,既促进了交流,又对学困生起

到了帮助的作用。学困生懂的多了,在优等生的带动下,学习英语有了动力,学好英语的欲望也大大增强了。

3、对学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诲

学生学不好英语,一是心态问题,二是习惯问题。学困生学习心态端正了,还要考虑到他们的习惯问题。学困生普遍存在着许多不良的习惯,如:欠交作业、上课多动、注意力难以集中;对小测试、月考、期中、期末考试抱无所谓态度;抄袭作业等。我认为,只要老师重视并多花时间、精力和心思,学困生身上的这些不良习惯是可以纠正的。2010届毕业的尤军同学就是其中的一例。为了提高他的英语水平,改变他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我不时地让他回答一些简单但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回答对了,就给他适时的表扬;我还把给他布置的作业的难度适当降低,让他自己总结每次作业的错误率,只要他的错误率有所降低,就给他鼓励性的评语;我还有针对性的增加他的作业次数,别人每周两次,他每周三次或更多。这位同学在我的关爱与督促下,逐步培养了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英语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2010的高考中,他考了100分的好成绩。

4、重视语音教学,科学记忆单词

学困生之所以学不好英语,最大的拦路虎之一是单词不会读或读不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专门针对部分高中生

编写了英语音标,分时段、分单元、分类进行英语音标教学和巩固工作。学困生学会了音标,朗读、识记单词就有了依据。同时,我又利用我所创作的单词循环记忆法,利用周一至周五的早自习时间,让优等生每人值日一早晨,十位优等生两周轮流一次,既对他们自己,又对学困生进行单词听写。值日生每次听写15个单词,5个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听写内容为从必修1至目前所学的范围。听写到所学的内容时,再回过头来听写。如此循环往复,时间一久,学困生的单词记忆效果大为提高。我还通过学习,指导学生利用抽象记忆法,把单词想象成一个个具体的东西,通过活泼有趣的方式,让他们记住了单词。为了学困生能更好地记住单词,我利用各种时间定期与不定期地抽查他们对所学单词的掌握情况。我以我的勤奋感悟着学困生,让他们对偷懒有着愧疚的感觉,对英语学习不敢有一丝的懈怠,从而为他们打下了坚实的英语基础。

5、重视学困生听力、阅读,尤其是写作能力的提高 学困生掌握了正确的单词读音,记忆牢固了,自然对他们的英语听力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我对他们的听力训练方法如下:

5.1 把好听力内容的预测关。听前预测在听力训练和测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就是利用听之前的短暂时间快速浏览

听力材料中所提供的习题要求及内容,并对所要解答的问题和大意做一定的预测,以便带着问题去听,有的放矢地捕捉期待的信息内容。

高中英语新教材每单元的听力模块教学大体上都是文章教学内容的进一步延伸,所以每当学生看到听力习题时,就会很自然地利用已有的对前面阅读文章的知识,再借助自己的想象力和推断力对听力内容进行合理的预测。例如book2 using language 中的listening and speaking部分,学生通过对前面reading: who am i ?了解到信息时代计算机在人类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就会预测出what it consists of,然后通过互相探讨的方式,对许多听力内容“未卜先知”。听力开始时,他们就会全神贯注地听,来证实自己的联想与预测的正确性,从而及时改正或补充自己的预测内容。

5.2 加强学困生对问题的理解。一般来说,许多同学在听力训练中只是对所设计的问题泛泛地看上一遍,然后等着老师放录音。这样做只能使学生对问题的了解不够深入,没有全局观念,从而导致他们的听力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播放听力前,老师可以针对一些问题的理解进行解读,帮助他们有针对性地听,从而提高听力训练的效率。

学困生的阅读能力随着词汇量的增加,训练的深入会不

断增加的。但他们的写作能力却需要老师下大力气去批改、鼓励和提高。从实际的摸索中,我感到这也需要一定的科学性。

学困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不强,首先在于他们心中的素材太少。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为此,针对文章中含有较多重要单词、词组,语句较好的段落,我都会下大力气让他们背下来,背的文章多了,心中的素材多了,下笔自然就容易了。但考虑到高中生,尤其是学困生还只是个孩子,一开始对他们的要求可不能太高。刚开始写作时,他们的错误肯定很多,这时不必一一指出。因为如果他们看到错误太多,可能心里就会产生一种畏惧感。对于一篇文章中除非是一些非常重要的错误,其余的可以暂时不指出来。但文章要经常写,每周至少一次。在学困生的作文逐渐进步的同时,再循序渐进地指出错误,最终达到少范错误或没有错误。学困生的英语作文错误少了,还要鼓励他们欣赏一些优等生的漂亮作文,这时看的不是错误,而是一些精美语句、复杂句式的巧妙运用,以及写作意境的提高。高一(18)班的王瑞雪同学,还有2010届毕业的魏明妹同学就是在这样的指导下,写作能力得以大幅提高的。其中魏明妹同学的高考英语考到了112分的好成绩。

6、加强学困生的课外辅导,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英语知识的学习在于课前的预习,课堂的引导以及课后对知识的巩固。要打好学困生的英语基础,提高其英语水平,尤需如此。具体做法如下:

6.1 课前给学困生预习提纲,让他们做好本堂课的知识预习工作。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词典或通过上下文猜测不懂的要点,记例句、用新词造句、模仿漂亮的语句,然后找出本堂课知识中的重、难点。在预习课本的过程中,学困生掌握了学习知识的主动权,从而减少了听课的盲目性,增强了听课的效果。

6.2 记笔记也是学困生知识积累的重要途径。让学困生记好听课笔记,有利于他们听课的思想进程与老师的授课思想进程保持一致,使他们能够抛开与听课无关的杂念,认真地听,认真地记,更有利于他们以后的复习。

6.3 告诫学生及时复习、反复练习。艾宾浩斯遗忘规律表明,学过的知识短时间内遗忘很快,而随后遗忘的速度会减慢。因此,及时复习是必要的。应要求学困生把学过的知识当天复习一次,甚至几次。让他们对照笔记,反复阅读教材,记忆所学的重点内容。然后利用一定的时间进行反复练习,直到熟练掌握为止。一单元后,教师可帮助他们归纳重

点、难点以及有用的词组和句型,并及时检查,及时反馈。

7、合理利用学困生的“小团体”意识

年轻的学生由于年龄相仿,因此有着许多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但是,最近几年随着手机,mp4、mp5在学生群体中的普及,这些现代技术产品也对学生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学困生带手机的更多。学生上课时偷偷接收、发送短信,使他们学习英语不能够专心致志。mp4、mp5本来是学困生练习英语听力的好工具,却被他们用来下载一些不健康的文字、图片内容,同学之间又互相欣赏、互相传播,长期以来极大地影响了学困生的健康心理。因此,为了让学困生学好高中英语,有必要与家长互相配合。在学校,老师常监督,多引导;课余时间,让家长多督促,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这些学困生远离不健康的学生小团体,通过老师、家长、优等生的帮助,让他们重新和别的同学形成健康向上的学习英语的小团体,从而促进他们更好地学好高中英语。

总之,让学困生学好高中英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需要老师巨大的付出,对学困生要有极大的耐心,允许学困生在学习英语时有反复,允许他们犯错误,但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少犯错误。我相信只要我们当老师的,做个有心人,时刻关注着他们的英语学习,学困生的英语照样可以腾飞起来。

参考文献

英语论文 第6篇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方法,增加教学的直观效果,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它是人们进行语言交流的重要工具,学好英语对提高学生的语感、口语交际能力至关重要。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应认清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利用多媒体技术科学设计教学环节,优化方法,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将抽象的英语语言文字转变成形象直观的图片或视频信息,让学生在直观的信息刺激下感知英语知识,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进行“Lookatme.”的教学时,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出示人体的各个部位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认知,用英语说出具体部位的名称。这样教学,通过图片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兴趣,变枯燥的文字信息为直观的英语素材,使学生爱上英语学习,提高英语认知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二、利用智能语音教具系统进行听、读教学,规范学生的英语发音习惯,提高听、读等能力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看到:“小学生很喜欢说英语,但英语口语水平相对较低,很多发音不规范或者是错误的发音,发音习惯不好,缺乏语感等。”为了矫正这些坏习惯和毛病,我们英语教师应科学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发音习惯进一步进行规范和矫正,提高英语口语表达的准确性,丰富语感,提高交际水平。智能语音教具系统就是很好的信息技术资源,通过点读机的使用,有效规范了学生的英语发音习惯,提高了发音的准确性,在点读机的带读下,有效提高了英语的听、读水平,丰富了学生的英语语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进行“Myschoolbag”的教学时,在新课教学结束后进行句型训练环节,教师利用智能语音教具系统的软件平台,制作有声教具,利用书包里的物品进行声音文件的制作,主要训练学生对“What’sinyourschoolbag?Howmanybooks?”这一核心句型的掌握情况。通过有声教具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英语语感,增加了学生对核心句式的理解和把握,以便在今后的运用中能够得心应手,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拓展学习途径,丰富知识信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普及,无论是在学校、家庭,还是在社区,网络随处可见,尤其是无线网络的运用,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在线搜索和学习。小学生对网络的使用很熟练,也十分喜欢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搜索。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利用网络进行英语知识的教学,拓展学习途径,丰富知识信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时,遇到不会的知识可以利用网络查询,掌握英语单词的读音、汉语意思、用法等,尤其是语法知识,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知识的灵活性。比如,在进行“Where’sthesciencemuseum?”的教学时,教师在课前布置了预习任务,让学生先初步理解“Whereisthesciencemuseum?”的句型特点。学生除了能够按照课本上的说法外,很多学生上网查询找到了其他的表述方法:利用Therebe句型的疑问句式“Isthere+地点名称+方位代词+here?”进行询问。还有的学生查到了这样的信息,如果继续询问可以这样问:“Isitfarfromhere?”这样教学,学生上课学习时就有了针对性。学生愿意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进而丰富英语知识信息,提高学习效果,同时有效增加了学生对英语知识运用的灵活性,综合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

四、结语

英语论文 第7篇

一、引言

1.背景/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2.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3.相关概念的界定(相关的概念,别人的理论,自己的想法)

4.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案例研究、比较研究)

5.本文创新点

二、文献综述

1.别人成果,引证(别人的理论以及看法)

2.自己的思路(年代,流派)

3.评述(理论对不对,后文的论述)

4.归纳

三、理论研究

1.理论基础、知识支撑、依据列出

四、现状研究

1.发现的问题/现状

2.自己对问题的阐述

五、对策研究

1. 别人研究的成果(理论支撑+自己分析)

2. 自己的对策

六、1.2.3.研究的理论以及展望 得出结论(从前几章来总结)重新得出创新 结局的局限性

4.未来还有哪些问题/方向值得研究

七、参考文献

1.在参考文献的当页作注解

八、后记/鸣谢

英语论文 第8篇

关键词:文化背景知识,英语思维,交际能力

近年来, 为适应建筑事业发展的需要, 设有《管理学原理》课程。该课程目前的状况是:涉及面广, 理论性强, 抽象难懂, 大多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 亟需进行改革与创新。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课程的开设缺乏专业的针对性;

b.课程建设不力;

c.教材选择重理论、轻实务, 缺乏优秀的案例辅助教材;

d.对考核与评估体系不够系统和全面;

e.重教师作用, 轻学生参与。

1《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

1.1 灵活性和适应性的原则

职业教育要“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 加强教学建设和教育改革”, 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灵活、快捷和适应性等特点”。

1.2 实践性和技术性的原则

学院的课程改革应适当引入交通领域中的一些新的理论、新的科技内容、方法和技术, 并不断地加强土建类管理的社会实践活动。

2《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课题组主张对《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方式与内容进行改革, 并从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个角度入手。

2.1 以加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

为核心, 综合性和实践性为特点, 重点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应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相结合的先进方法进行教学。

2.2 探索把中西方管理理论与专业特点相

结合的实用有效的理论体系, 建立以中国本土企业为主的、具有中国本土管理文化特色的管理案例库, 着重突出案例教学的互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和协作性。

2.3 在我院的帮助下, 建立了多个企业和

地方企业实训基地, 邀请长期奋战在企业经营管理一线岗位的优秀管理者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带学生出去参观访问与实地调研, 进行管理实习、企业诊断, 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理论教学有效的转化为实践技能。

2.4 深度开发多媒体教学, 探索网络信息

化互动教学, 形成传统方式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实现课堂与课外教学平台的完美对接, 全面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2.5 对考核与评估体系的研究, 改变过去

以笔试“为主的考核方式, 创建更加合理的课程评估体系, 采用丰富多样的考核方式。

3 紧跟市场与结合专业, 创建与优化实践

性教学环境

3.1 运用模拟实践教学

综合运用多种模拟实践教学的形式。在课堂内或校园内, 引入管理要素, 建立仿真环境, 使学生像实际管理者那样进行模拟决策。

3.2 建立企业实训基地

建立了多个企业实训基地, 邀请长期奋战在企业经营管理一线岗位的优秀管理者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

4 改革与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 体现科学性高效率

4.1 构建网络教学环境

在学院校园网的支持下, 从互联网上及时下载大量的管理学资料, 为老师和学生提供学习了解国际最新管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的信息。

4.2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基本原则是“多种并存, 互补互融”。力求做到传统与现代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 优劣互补, 更好地辅助教学方法的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具体做法如下:

4.2.1 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以调动学生的

积极性为核心, 由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 从以教师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从以学生听为主转变为学生以练为主。教师甘当“指导者”“、辅导者”、“助手”。

4.2.2 综合运用多种模拟实践教学的形

式。模拟实践, 是在课堂内或校园内, 引入管理要素, 建立仿真环境, 营造管理情景, 使学生向实际管理者那样进行模拟决策。

4.2.3 教师及时向学生推荐扩充性学习材料, 并指导学生阅读学习, 从而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5《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中的关键点

5.1 注重学生参与教学改革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 应一直注重学生的参与。学生反馈的信息可以使我们的改革设想避免主观臆断, 更加符合客观现实。学生的反馈信息很多成为改革创意的来源。

5.2 教学内容统筹安排

教学时, 要将各教学环节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 不能厚此簿比, 有所偏废。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最好将课堂由教室搬到实训实验室或企业。

5.3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联系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联系, 及时反映学科前沿的最新成果, 讲授内容不要与企业实际脱节。

5.4 教学理念的转变

要求教师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以便于和学生从心灵角度得到沟通并达到默契的程度, 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互动。

结束语

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建设改革, 我们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未来的教学中, 如何把握与体现我院土建类专业的职业教育特色, 研究高职与本科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上的共同性与差异性, 探索高职土建类专业《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优化的途经, 作为职业技术院校, 如何培养学生具备以上能力是衡量其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有着紧迫性及现实性。

参考文献

[1]孟宪平.“教学常规”质疑[J]教育参考, 2003,

[2]黄克孝.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2004, 9.

[3]彼得圣吉 (美) .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第2版) [M].2007, 6.

作者简介:张林毅, 男, 南通广播电视大学建筑工程系教师, 研究方向:管理学。

(上接140页) 结合词汇, 介绍相关的文化内涵。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总结一些具有文化背景的词汇和习语。例如, Dutch一词, 本意是荷兰的、荷兰人等含义, 但是和go以及treat搭配组成的词组go Dutch和Dutch treat却有着与本意毫不相干的意义, 分别是AA制和各自付费的聚餐。如果不介绍相关的文化内涵, 学生一定会产生风马牛不相及的回答, 影响沟通和交际的正常进行;课外活动和角色表演。课外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 可以让学生欣赏或学唱英文歌曲。歌曲常常能反映一个民族的心声、人们的喜怒哀乐, 能表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风格。鼓励他们积极参加角色表演。从对角色的反复排练中切身地体会外国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和行为。也可以搞化装晚会, 使学生感受外国文化的氛围, 置身于异国文化的生活中。最终通过种种方式方法, 让学生尽可能多的了解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 提高运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交际能力方面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从而达到沟通和交流的目的。

作者简介:刘晓艳 (1974, 10, 17~) , 女, 籍贯:辽宁盘山;单位:盘锦市经济技术学校外语教研室;学历:本科;职称:英语讲师。

言是文化的载体, 更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语言因为受文化的深刻影响, 却在某些方面又反映了某种文化的独特之处。离开了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 如果不了解target language的文化, 是很难理解某些词语项目的意义的。如:grammar school, 可以望文生义为“语法学校”, 实际上是指为升大学的学生而设立的中学, 即大学预料;如a la carte, 不了解语言背景的人, 怎么会知道指的是零点或者零点餐厅呢。同时, 文化知识的教学是达到语言教学目标的关键。发展交际能力是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语言能力虽然是交际能力的基础, 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已达成共识, 即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四种技能 (听说读写) 加上社交技能 (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的能力) 。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不但应树立文化意识, 在传授语言的同时, 同步传授文化和背景知识, 使语言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如:在讲授接待英语的过程中, 应该注意向学生渗透英美人的文化习俗和饮食习惯, 英式、法式、俄式、日式、墨西哥式等不同国家、不同菜肴的风味特点和组成;适时讲解不同背景文化的国家的人民, 喜欢不同的食物。让我们的接待英语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更符合英美了, 哪儿不能去啊!于是说:Of Course, You can go anyway (请随意) 。这一句话, 把老外弄的晕头转向。其实在这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老外的“someway”指的是厕所, 而英语“娴熟”的中国学生却让老外随地大小便。由此可见, 由于文化差异, 导致的语言不和适宜, 必然导致交际失误。

3在课堂教学中, 帮助学生了解并熟知词义和文化的差异将会导致语义不同

词义和文化差异实际上属于“文化信息”差异, 具体反映在词汇意义和社会文化意义的不对应上。由于文化中的的差异, 虽然心理上对世间万物都具有某些共同的联想, 但由于各民族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 比喻和联想也各不相同。在这类词语中, 尤以表达动物的词、数字词和颜色词最有代表性。例如, 中国人对“龙”怀有至高无上的尊重, 认为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而西方人对“dragon”却没有好感, 认为它是一种凶残的怪物, 是灾难的象征。在英语中, 如果把一个woman叫做dragon, 意思则是她很凶狠, 令人讨厌。我们再看看数词。英语国家的人们往往认为单数吉利, 基督教文化的三位一体 (the trinity) 确定了“三”的神秘文化内涵, 人们习惯于把事物存在的量或其发展过程一分为三, 以图吉利。然而“十三”却被视求是的行为。而他们请客吃饭, 菜肴特别简单, 经常以数量不多的蔬菜为可口的上等菜, 席间劝客仅仅说:“Help yourself to some vegetables, please.”吃喝由客人自便自定。

5密切关注英语词汇的新变化

现代生活日新月异,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新事物、新现象也不断涌现, 促进了语言本身的发展变化。新词汇、新的表达法不断出现, 旧词新义更为普遍。这些词汇是一国文化的侧面反映。我们应该把一部分注意力放在这些词汇上, 以便更好地跟上时代的步伐。词汇的变化最快也最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如这几年世界遭受了一些灾难, 产生了SARS (非典型性肺炎) , bird flu (禽流感) 等词, 2004年东南亚的天灾海啸使得“Tsunami”一词也应运而生。这些词汇反映了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化, 了解这些词汇实际上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该领域的文化, 而对某领域的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必然有助于词汇的学习。

英语论文范文

英语论文范文(精选8篇)英语论文 第1篇英语论文,英语论文范文,英语毕业论文在医学论文的各部分中文题是篇幅最少的但它对于整篇论文的意义...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