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管乐范文
西洋管乐范文(精选4篇)
西洋管乐 第1篇
现对西洋管乐器概要论说如下。
一、木管乐器类
木管乐器类包括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英国管、 大管、萨克斯管等。现分别作概要说明。
(一)长笛
长笛最初叫“横笛”,与“竖笛”相区别。后来才叫长笛。笛身为管状,早期略呈圆锥形,1832年由德国人勃姆加以改良,呈圆柱形,装有杠杆式音键。长笛发音清脆,用于独奏或合奏。管身原为木制,故属“木管乐器”。现改用金属制,但仍沿袭旧例,属“木管乐器”。
(二)短笛
构造与长笛相同,只是体较短,仅仅是长笛的一半。 其发音高八度。用于管乐队与交响乐队。
(三)单簧管
单簧管在中国俗称“黑管”,由嘴子、小筒、管身、 喇叭口四部分组成。嘴子上装有一片芦片。小筒与管身之间可以伸缩,以便调音。发音浑厚圆润,有Bb调、A调、 Bb调低音单簧管等数种。常用于独奏、重奏、合奏。
(四)双簧管
双簧管由嘴子、管身、喇叭口三部分组成,管身略呈圆锥形。嘴子上装有两片芦片,故称“双簧管”。管身木制,音色近似芦管。其a1音常用作交响乐队的调音标准。可独奏、合奏。
(五)英国管
英国管又称“中音双簧管”,初呈弯形,法语原为cor angle(“弯管”之意)。19世纪中叶改为直形。结构和演奏方法与双簧管相似,但管身较大,喇叭口呈梨形。 有一个弯曲金属小管连接嘴子和管身。在交响乐队中常用作独奏乐器。
(六)大管
大管也叫“巴松”(英语为bassoon),管体分短节、 长节、底节、喇叭口四部分。双簧片由金属曲颈管连接, 插在短节顶端。音色丰满,尤其是低音区更为浓厚有力, 是交响乐队中的重要低音乐器。用于独奏、重奏。
(七)萨克斯管
萨克斯管1840年由比利时人萨克斯创制,管身虽用金属制成,但仍属“木管乐器”。管身略呈圆锥形,吹口装有单簧,演奏指法与双簧管相似。分高音、中音、 次中音、上低音、低音等数种。最常用的是Eb调中音萨克斯管。常用于轻音乐、爵士乐、交响乐队。可独奏、 重奏、合奏。
二、铜管乐器类
铜管乐器类包括圆号、长号、短号、大号、小号、 萨克斯号等,也分别作概要说明。
(一)圆号
圆号也叫“法国号”,管身为圆圈形,铜制。号嘴形似漏斗。最初无活塞装置,叫“自然圆号”。19世纪30年代后流行“活塞圆号”。有键,演奏时用左手按键, 音色浑厚。可独奏、重奏、合奏。
(二)长号
长号在中国俗称“伸缩喇叭”、“拉管”。铜制, 由杯形号嘴、U形伸缩滑管、主体管三部分构成。可自由伸缩,依管的长短分为七个“把位”,最短时为第一“把位”。能奏出半音音阶和滑音。最常用的是Bb调次中音和Bb—F调次中音—低音长号。此外还有次中音、倍低音两用的长号,装有一个附加管与活塞,拉开活塞,可使音域向低扩展四度。长号无键,只用“把位”来演奏。 可独奏、重奏、合奏。
(三)短号
铜制,结构与小号相似,只是号管较短。音色柔和, Bb调短号最常用。
(四)大号
铜制,管体为圆锥形,号嘴为深杯形。音色低沉丰满,有四个活塞扩展音域。在军乐队中,还有圈形大号(helicon)、苏萨大号(souaphone),掮在肩上吹奏。
(五)小号
铜制,号嘴为杯形。音色嘹亮。初无活塞,与军号相似, 称“自然小号”。19世纪30年代后流行“活塞小号”。 能奏半音音阶。可独奏、重奏、合唱。Bb调者最常用。
(六)萨克斯号
铜制,由萨克斯于1845年创制。号嘴为杯形,管身为圆锥形,管径较粗。音色柔和丰富,介于圆号与小号之间。有高音、中音、次中音、上低音、低音等数种,中、 低音者最常用。
三、管乐器在交响乐队中的地位与作用
管乐器与弦乐器,是管弦乐队(即交响乐队)的两大支柱,二者紧密交织,相映生辉。
而管乐器中的木管乐器类与铜管乐器类的每一件乐器,都在整个交响乐队中不可或缺,占有重要的一席, 发挥着独有的作用,共同奏出“交响”的交响乐。例如在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中第一乐章的展开部,就有木管乐器与弦乐器彼此呼应演奏的和弦;而在李斯特的交响诗《前奏曲》(交响诗第三)的呈示部中, 也有在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幅度起伏的琶音伴奏下, 由铜管乐器和其他低音乐器响亮地奏出乐曲的壮阔、豪迈、庄严、崇高的主题。
分析西洋管乐器演奏艺术之我见论文 第2篇
扎实的演奏基础训练能够帮助演奏者形成良好的演奏习惯。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注意用简洁且正确的方法进行演奏训练,避免走入各种状态的误区。与此同时,在演奏过程中,还要注意将情感体验与演奏技巧充分的结合,强调以一种自然放松的状态来演绎每一个音符,从而完整诠释出乐曲的内涵。
一、演奏姿态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演奏时的姿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演奏者在表演过程中随意的倚靠、无精打采的低头哈腰、甚至左摇右摆,会直接导致演奏者气息不畅,发音不稳定,尤其是演奏者以一个萎靡不振的精神面貌出现在舞台上,也会影响听众的情绪和精神状态。演奏者最科学最完美的姿态其实就是最自然最放松的姿势,但是此自然放松非以上所提到的这种,而是强调演奏时的手法松缓、气息平缓、自然直立,肩部松弛,眼睛直视,站立或者端坐于凳子的前三分之一处,上身保持挺直,整个姿势给人一种“备战”的感觉,实践证明,这种姿势不但能够展现演奏者良好的个人气质,而且在气息饱满通畅的情况下从容自然的发挥出最好的成绩。
二、演奏发音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乐器演奏中基础训练是很重要的一环,务必要由易到难,逐步深入以达到牢固掌握乐器演奏的各种技巧和基本功,为以后的演奏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到游刃有余、完美的演绎每一个作品。
(一)基础发音
在基础发音练习阶段,由于吹奏管乐练习的起点为发声练习,主要的演奏工具为号嘴、笛头或哨片,这些都是铜木管乐器中必不可少的东西。这一环节的训练对初学者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将直接影响吹奏效果。在这个阶段的练习中,双唇和口腔要尽量调整到相对松弛的状态,从而保证发出正确的音响,而如果过于压迫,紧咬发音部位,就会导致身体的紧张,进而影响呼吸,因此这是初学者在进行管乐演奏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练习。总之,初学者一定要从最简单的入手,扎扎实实的反复练习,从简单的音节里体会演奏技巧,并在潜移默化中慢慢过渡到难度较高的练习曲目上,要脚踏实地的遵循从理论的理解把握到实践再到体悟总结这个科学循环中,从而达到卓越演绎的效果。
(二)基础运指
掌握科学的运指技巧是正确演奏管乐的前提,恰当的运用技术就是善用技巧,而过火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在音乐演奏中技术和技巧两者应该相辅相成,协同作用,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演奏水平。
在运指训练中,首先要保证手臂与手指的松弛度,这与身体的姿势以及气息的调整息息相关。要保持手臂的自然支撑,手指保持自然地弯曲,不能够过于松弛无力。在演奏过程中要用指肚敲击触键,敲击触键的中间部分,保持适当的距离。指尖的力量要平衡,稍微紧扣一些,同时指肚靠后部分要控制好吃力情况,反映较迟钝为好。总之,在控制发音的过程中,运指要
紧密配合节奏、气流的频率,防止出现手指僵硬的状况,否则会连带着整个身体的紧张,也会影响到气流的状态。减少这种状况的方法之一就是眼睛盯着自己的手指,观察是否保持匀速的起落,指法是否平衡一致。这种方法应用于木管乐器的弹奏尤为必要,因为木管乐器按键较多,由于运指与发音息息相关,保证了指法的统一,才能保证演奏过程中的流畅和谐。
(三)气息使用
初学者在气息使用方面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人归结为肺活量小的原因,实际上气息的调整和科学运用有着很大的学问。人在紧张的状态下就失去了平衡运气的能力,摸不准力点,不平稳的呼吸也使恰当的运用气息成为不可能的.任务。
要改变气息僵直的不良状态,须做到:力从丹田发起,用下腰、小腹和横膈膜收缩之力推动气息,由相对放松的双唇中央集合气流带动管内空气柱振动发音,禁用胸、肩、背的僵固力和撑胀力带动发音,需通过耦合的状态,激发共鸣管空气柱的振动,空气柱的振动又反过来使声源体振动离开自己的固有频率,而以空气柱本身基因或泛音来发声。吹奏时,口腔需保持呼吸过程中的打开状态,这样既可保持气息的力感和深度,又保证气流的进出均衡,从而使气息对流,里外结合,对立统一,形成协调的演奏整体,只有气息上下流动通畅,才能吹奏出均匀流畅的音色。
1气流速度与气流量气流速度指气流的快慢强度,气流量是气息的宽窄度。气流速度适当减慢,同时气流量适当增大,软腭适当配合下降调整,得以吹奏出宽松、浑厚的低音;气流速度适当加快,同时气流量适当减弱,软腭适当配合上升调整,则形成明亮、宽敞的高音。由此,方能保证用通畅的气息演奏音符。
2暖气流与冷气流寒冷冬季,人们会“哈”气暖手,“哈”之刹那,身体自然松弛,口腔与喉腔保持完全打开状态,此时暖气流缓缓而出。如果演奏者激烈地呼出气流,这样身体在僵持紧张状态下给出的是冷气流。吹奏管乐时应该用暖气流方式发音,但需持续不断且集中“呼”出气流,将口腔与喉腔完全释放,身体完全松弛,声效自然悦耳动听。
三、结语
西洋管乐器演奏中基本功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应该从点滴做起,强化基础练习,并保持循序渐进,扎扎实实的积累技巧,使理论真正应用到实践中去,并不断从实践中提炼理论,并不断循环往复,使演奏技巧良性化发展,演奏素质完整性提高;与此同时还要积极促进演奏技巧与情感体验的完美结合,使音乐真正活起来,细腻丰满起来,利用情感使音乐的精髓真正深入人心,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演奏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兵。 如何区分管乐演奏中的技术与技巧[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01) 。
[2] 张建庄。 谈管乐教学中的基础性与差异性[J]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01) 。
西洋管乐队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第3篇
关键词:西洋管乐队;礼仪音乐;社会生活;作用
“礼乐”制度历史悠久。早在商代,就出现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宗教礼仪形式——乐舞;到了周朝,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礼乐”制度。礼仪音乐得以不断发展,成为我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礼仪音乐既有庄重严肃的一面,又能表现热烈欢快、忧伤悲痛的情感,表现场合具有多元性,因而被广泛应用于节日、庆典、队列、婚丧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国的礼仪音乐基本上还是用民族吹打乐来表现的。
1899年封建军阀在天津小站组建起我国近代第一支以西洋乐器为主的军乐队。但旧中国经济萧条、民生凋敝,音乐事业难以发展,这类乐队自然曲高和寡,无法普及。新中国成立以后,音乐事业发展迅速。西洋管乐队以其阵容威武、气势磅礴、声音洪亮、大气高雅的优势,越来越受到我国广大民众的喜爱与认可。改革开放以后,西洋吹管乐逐渐进入学校、机关单位、部队、社区、厂矿企业等社会各个领域,业余西洋吹管乐队“遍地开花”。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里,西洋管乐队成功占据了礼仪音乐的主阵地,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一、礼仪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形态
(一)节日展风采。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各民族的生活环境、生产活动、宗教信仰以及历史发展的差异,民族节日丰富多彩。我国贵州省曾流传着 “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的民谣。
节日离不开庆祝活动。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节日庆祝活动动用管乐队早已不是新鲜事了。如一年一度的国庆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以及元旦、春节等各种节日庆典,还有各民族的各种节日,不胜枚举。每逢大庆的开场仪式,政府部门往往会安排规模庞大的管乐队来演奏助兴,以其壮观的阵容、磅礴的气势,来营造节日的庄重气氛。由于演奏的作品绝大部分都是进行曲风格或颂歌体裁的作品,能体现国人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朝气蓬勃的时代特点,具有凝聚力与号召力。
(二)开业庆典送吉祥。开业庆典(又称开张庆典),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程序化庆典活动,而且是一个经济实体展现自身实力的第一步。它标志着一个经济实体的成立,昭示社会各界人士——它已经站在了经济角逐的起跑线上。开业庆典的规模与气氛,代表了一个企业的风范与实力。公司通过开业庆典的宣传,广而告之,在庞大的社会经济肌体里,又增加了一个鲜活的商业细胞。
很多有实力的部门都把开业庆典看成是一个好的“彩头”,希望通过这种庆典活动带来财运,把本行业办得红红火火、一帆风顺,所以非常重视庆典活动。特地为开业庆典策划方案,布置场地,特邀嘉宾,发放宣传资料,燃放礼花、礼炮,更为重要的是安排西洋管乐队的演奏。因管乐队的演奏给现场观众带来的是乐音,而礼花、礼炮虽能增添热烈气氛,但都是噪音。在开业庆典仪式上礼花、礼炮这种噪音,陪衬与伴随着管乐队的乐音奏出了“希望”,奏出了和谐、隆重、热烈与喜庆。
(三)运动会开幕式统步伐。提高身体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各学校、机关单位、厂矿企业等部门通常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并安排大型的运动会开幕式。在大型运动会的开幕式上,组委会不仅安排了国旗与会旗护旗队方块队,还安排了大型的欢呼方块队(彩旗队、花束队、花环队、秧歌队等)、各部门的运动员方块队及裁判员方块队,入场人员众多,阵容非常庞大。為了统一入场节奏与步伐,有条件的单位就会安排管乐队演奏《运动员进行曲》或其他进行曲风格的作品。当运动会主持人发布运动员入场的号令后,全体欢呼方块队、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及工作人员都按管乐队演奏的进行曲风格作品的节奏入场,这样既便于统一步伐,又提高了运动会开幕式隆重热烈的气氛。
(四)婚礼仪式添喜庆。婚礼仪式是一个人一生中最浪漫的喜庆典礼。根据中国的传统习俗,过去男女青年结婚时,要雇请轿夫迎接新娘,富裕的家庭讲牌样请四抬轿,还有八抬轿的,同时还要请很多人抬嫁妆,迎亲队伍鞭炮开道,锣鼓喧天,浩浩荡荡。现在跟过去大不一样了,现代年轻人结婚,条件优越,更讲究阔气与排场,迎新娘与运嫁妆的交通工具已经现代化——豪华轿车队,更重要的是威武雄壮的西洋管乐队的现场伴奏,不仅奏出了婚礼的隆重与喜庆,还奏出了和谐吉祥、幸福美满的美好祝愿。
(五)葬礼仪式寄哀思。殡葬文化是礼仪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葬礼是最悲痛的典礼。根据中国的传统习俗,家属通常要请司仪先生、民族吹打乐队、炮手及亲朋好友来举行葬礼,以此来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及思念之情。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受传统文化、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葬礼文化丰富多彩。在安葬方式上,各民族中有土葬、火葬、水葬、天葬、洞葬、树葬、悬棺葬、食葬、塔葬等多种形式。有的葬礼盛大隆重,有的简易朴素,有的充满了宗教色彩,有的科学而卫生。当今的葬礼仪式的奏乐基本上都是请了两套人马,即民族吹打乐队与西洋管乐队(个别偏远山区与经济贫困的家庭之外)。西洋管乐队的演奏在我国的葬礼仪式中表现非常出色,尤其是徐缓、忧伤的“哀歌”,旋律催人泪下,更易激发生者对逝者的哀思之情,“永言孝思”。
二、礼仪音乐的社会和合功能
(一)和身。众所周知,生命在于运动。西洋管乐在平时的合奏与音乐表现中,每一件乐器的演奏都是运动与锻炼:如长号(又称拉管),各个把位靠手握住管子上下移动来实现,这样就锻炼了手臂、肩关节与肘关节;各种吹奏乐器演奏时,胸腹式呼吸方法的运用,可促人气沉丹田,既练了气功又加强了内脏的关联运动。另外,气息的运用及优美的旋律正符合《皇帝内径》中所记载的“恬胆虚气,气文从来,精神内守,病无安详”的养生之道。吹管乐的练习与演奏是精、气、神三者的结合,符合中华传统医学上宣扬的“气养血,血养精”的机理,有利于身体健康。
(二)和心。在平时练习与学习时,管乐的吹奏以及它本身那优美的音色可以调节情感,清除工作和学习中的疲劳与郁闷的心情,能活跃思维,让人的身心得到愉快的放松,工作和学习时精力充沛,效果更佳。另外,由于合奏是一个团队集体表现音乐,必须协调好集体的情绪,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有了情感的共鸣才能表现“真”,才能表现“美”。特别是用西洋管乐合奏的形式来表现湖湘音乐文化与当地的本土音乐时,整个西洋管乐合奏团队,包括三度创作的观众,都有自豪感、亲切感,心情格外舒畅,体现了文化血脉相通的亲近与认同。
(三)和人、和境与和谐社会。合奏团队的排练与合奏的音乐表现,同类乐器人员之间的交流、不同类型乐器人员之间的交流、队员与指挥之间的交流以及与一度创作之间情感的交流,促进了队员们的情感共鸣,这种学习的形式与音乐的表现没有孤僻感,形成一种开心的、愉悦的交往氛围,和谐了人与人、人与团队、人与学习环境。在学校、机关单位、社区、农村、厂矿、部队学习、排练与表现,和谐了校园、单位、社区、农村、厂矿与部队。在全社会进行排练与表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用健康向上的文化占领人们的精神领地,让假、丑、恶,让黄、赌、毒,让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现象失去生存的土壤,从而达到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乃至达到和谐整个社会之目的。
西洋管乐合奏中各乐器之间的配合 第4篇
当我们拿到一首合奏乐曲时, 不要开始就直接拿乐器演奏, 我们要先去大致的了解一下曲目的内容, 然后去唱谱子, 对着节拍器去唱谱子和打节奏, 在唱的过程中演奏者因该拿着自己的乐器, 边唱边熟练指法。然而每首乐曲中都有一些比较难的节奏型, 很多演奏者演奏的都不够精确, 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 心情不要浮躁, 要放松心情, 先反复的跟这节拍器去唱谱, 速度放慢反复练习, 不要急于求成, 让这样的节奏在脑海中留下印记, 为之后合奏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当每个演奏者对自己的乐谱驾轻就熟的时候, 就需要把大家集合起来, 这个时候的集体演奏需要演奏者去听, 而不是盲目的去合奏, 听包括很多种要听自己的声部, 听其他人声部、听和弦与音程的关系, 分辨出主旋律, 然后分析出在乐曲中本声部负责的任务, 判断出本声部音色的强弱, 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聆听。通过这样的训练能使一个演奏者掌握良好的节奏配合。
音色, 即乐器发出的声音。弦乐的音色靠拉和弹拨, 而管乐的音色则靠气息, 气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演奏者音色的好坏, 不同的乐曲也需要不同的音色, 高音的音色相对比较明亮, 适合表现欢快的曲子, 而低音则比较低沉适合表现失落、伤感的曲子, 也根据乐器的不同而有差异, 铜管乐器的音色相对于木管组乐器较明亮一些, 在合奏中的配合音色是非常重要的, 否则听者就会感觉比较杂乱。
在西洋管乐合奏中, 管乐器主要分为两种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 木管乐器的音色比较有特点, 高音区既有铜管乐的明亮结实, 低音低沉浑厚, 中音区则是柔和的, 让人感觉到温暖的感觉。、铜管乐器中小号等高音乐器音色比较明亮、而锐利, 圆号、大号、长号等低音乐器音色则比较低沉、浑厚、饱满, 既有辉煌的一面, 由有柔和、优美的效果。演奏一首合奏曲目需要让大家感觉是一种乐器在不同的声部演奏, 当然某种乐器单独突出的地方则与此不同。那如何才能达到各乐器之间音色的融合呢?
我们在解决音色的问题上, 首先大家需要练习气息, 气息的多少和气息的控制, 对音色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吹奏嘴型的控制对音色的好坏同样重要。首先我们要明白, 铜管和木管音色的特点, 然后研究如何的去配合, 怎么解决在配合中遇到的问题, 从以下几点逐一解决。
首先, 气息练习我们都知道就是要练习长音, 每天都保持一定量的长音, 在长音的练习当中要注意各方面的要点, 不能盲目的练习, 一天之际在于晨, 舞蹈需要练习早功, 管乐同样需要练习早功, 在早晨练习气息是最好的, 空腹练习气息会有很大的进步的, 最好的是大家集中在一起练习, 这样对音色的统一很好帮助。
其次嘴巴的控制, 我们有时候都在迷惑嘴巴怎么控制, 首先我们需要练习我们的嘴部肌肉, 让我们能灵活的掌握嘴巴的力度, 练习嘴巴的肌肉我们可以在空闲的时候练习也可以在练习长音的过程中练习, 在练习长音时练习嘴部肌肉就是我们靠听声音来调节嘴部的力度达到最好的状态保持练习, 在空闲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用两个嘴唇叼一支2B铅笔, 使铅笔和嘴巴成90度保持, 时间越长越好, 这样长时间的练习, 嘴劲得到飞跃式的争强, 嘴劲的争强对演奏者的气息控制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气息控制的好管乐的音色也会同样的完美。
再次乐器的稳定, 管乐是靠嘴巴吹奏音乐的, 如果乐器不固定, 动来动去的话, 那么随之引发口腔里的气吹到乐器里的气发生变化, 这样就会影响演奏, 所以每个演奏者需要固定自己的乐器, 这样演奏的音色会更好的使上下保持统一。
演奏者在配合一首合奏曲目的时候, 大家的气息需要保持相近, 吹奏强弱音的时候各声部之间需要同步做好准备, 不能有一个声音冒出来了, 则声音就感觉不同了, 必须要达到一致。这个过程是很艰难的, 大家需要经常在一起练习, 形成一种默契, 在练习的过程中大家注意同伴气息的运用, 尽量使演奏者气息达到一致, 这样长久以来合奏起来就比较方便和谐了。独奏和合奏是有差异的, 不能一味的用独奏的方式去进行合奏, 那最后将成为乱奏, 一个团体的存在也就没有了意义。
只有解决了上述的问题, 我们在配合中才能配合好音色的统一, 这些就是需要我们反复的长时间的练习, 在这个练习中是非常的枯燥的, 所以一定要有耐心, 一直努力的坚持下去。
西洋管乐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