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网络文学毕业论文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网络文学毕业论文(精选6篇)

网络文学毕业论文 第1篇

毕业论文: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冲击和影响 - 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摘 要:网络文学是随着互连网而出现的,网络作为网络文学的载体使得网络文学表现出新颖性、时效性和交互性等方面的.特点。网络文学的创作主体,接受主体、语言等方面都体现出平民化特征,从创作目的看网络文学创作更体现出非功利性,是1种自娱的行为,网络文学的评论出现溃散的趋势,这些都对文学新秩序提出了新的构建。作为1种全新的文学样式不可避免的对传统文学产生冲击和影响。本文试图从这些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网络文学 非功利 自娱

Abstract: Online literature appears with Internet, the network makes online literature demonstrate the characteristic in such respects as emergent novelty, prescroption and interaction ,etc. as the carrier of online literature. The creation subject of online literature, accept such respects as the subject, language,etc. and all embody the popular characteristic, think from purpose of the creation network literary creation it embodies to be utility still more, one behavior that please oneself, the comment of online literature appears the defeated and dispersed trend, all these propose the liking of readers to new order of literature, produce striking and influence on traditional literature as a kind of brand-new literature design is unavoidable. New construction. This text attempts to carry on the discussion from these respects.

Key words: Online literature It is not the utility Please oneself

网络文学毕业论文 第2篇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计算机网络的技术发展相当迅速,攻击手段层出不穷。而计算机网络攻击一旦成功,就会使网络上成千上万的计算机处于瘫痪状态,从而给计算机用户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认真研究当今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是非常紧迫和必要的。

关键词:安全问题;相关技术;对策

虽然计算机网络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联结形式多样性、终端分布不均匀性和网络的开放性、互连性等特征,致使网络易受黑客、恶意软件和其他不轨的攻击,所以网上信息的安全和保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加强网络安全建设,是关系到企业整体形象和利益的大问题。目前在各企业的网络中都存储着大量的信息资料,许多方面的工作也越来越依赖网络,一旦网络安全方面出现问题,造成信息的丢失或不能及时流通,或者被篡改、增删、破坏或窃用,都将带来难以弥补的巨大损失。而对于政府等许多单位来讲,加强网络安全建设的意义甚至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利益和发展。几种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

1.1 TCP/IP 协议的安全问题。目前网络环境中广泛采用的TCP/IP 协议。互联网技术屏蔽了底层网络硬件细节,使得异种网络之间可以互相通信,正因为其开放性,TCP/IP 协议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安全风险。由于大量重要的应用程序都以TCP 作为它们的传输层协议,因此TCP 的安全性问题会给网络带来严重的后果。

1.2 网络结构的安全问题。互联网是一种网间网技术。它是由无数个局域网连成的巨大网络组成。当人们用一台主机和另一局域网的主机进行通信时,通常情况下它们之间互相传送的数据流要经过很多机器的重重转发,任何两个节点之间的通信数据包,不仅为这两个节点的网卡所接收,也同时为处在同一以太网上的任何一个节点的网卡所截取。因此,黑客只要接入以太网上的任一节点进行侦测,就可以捕获发生在这个以太网上的所有数据包,对其进行解包分析,从而窃取关键信息。加之互联网上大多数数据流都没有进行加密,因此黑客利用工具很容易对网上的电子邮件、口令和传输的文件进行破解,这就是互联网所固有的安全隐患。

1.3 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安全问题。路由器的主要功能是数据通道功能和控制功能。路由器作为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通信的关键设备,严格说来,所有的网络攻击都要经过路由器,但有些典型的攻击方式就是利用路由器本身的设计缺陷展开的,而有些方式干脆就是在路由器上进行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相关技术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实现有赖于各种网络安全技术。从技术上来说,网络安全由安全的操作系统、安全的应用系统、防病毒、防火墙、入侵检测、网络监控、信息审计、通信加密、灾难恢复、安全扫描等多个安全组件组成,一个单独的组件无法确保信息网络的安全性。目前成熟的网络安全技术主要有: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入侵检测技术、防病毒技术等。

2.1 防火墙技术。所谓“防火墙”则是综合采用适当技术在被保护网络周边建立的用于分隔被保护网络与外部网络的系统。“防火墙”一方面阻止外界对内部网络资源的非法访问,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系统内部对外部系统的不安全访问。实现防火墙的主要技术有:数据包过滤、应用级网关、代理服务和地址转换。

2.2 数据加密技术。从密码体制方面而言,加密技术可分为对称密钥密码体制和非对称密钥密码体制,对称密钥密码技术要求加密、解密双方拥有相同的密钥,由于加密和解密使用同样的密钥,所以加密方和解密方需要进行会话密钥的密钥交换。会话密钥的密钥交换通常采用数字信封方式,即将会话密钥用解密方的公钥加密传给解密方,解密方再用自己的私钥将会话密钥还原。对称密钥密码技术的应用在于数据加密非对称密钥密码技术是加密、解密双方拥有不同的密钥,在不知道特定信息的情况下,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在计算机上是不能相互算出的。加密、解密双方各只有一对私钥和公钥。非对称密钥密码技术的应用比较广泛,可以进行数据加密、身份鉴别、访问控制、数字签名、数据完整性验证、版权保护等。

2.3 入侵检测技术。入侵检测系统可以分为两类,分别基于网络和基于主机。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主要采用被动方法收集网络上的数据。目前,在实际环境中应用较多的是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它把监测器以软件模块的形式直接安插在了受管服务器的内部,它除了继续保持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的功能和优点外,可以不受网络协议、速率和加密的影响,直接针对主机和内部的信息系统,同时还具有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所不具备的检查特洛伊木马、监视特定用户、监视与误操作相关的行为变化等功能。

2.4 防病毒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病毒变得越来越复杂和高级,其扩散速度也越来越快,对计算机网络系统构成极大的威胁。在病毒防范中普遍使用的防病毒软件,从功能上可以分为网络防病毒软件和单机防病毒软件两大类。单机防病毒软件一般安装在单台PC 上,它们主要注重于所谓的“单机防病毒”,即对本地和本工作站连接的远程资源采用分析扫描的方式检测、清除病毒。网络防病毒软件则主要注重网络防病毒,一旦病毒入侵网络或者从网络向其它资源感染,网络防病毒软件会立刻检测到并加以删除。建议采取的几种安全对策

3.1 网络分段。网络分段通常被认为是控制网络广播风暴的一种基本手段,但其实也是保证网络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其目的就是将非法用户与敏感的网络资源相互隔离,从而防止可能的非法侦听。

3.2 以交换式集线器。代替共享式集线器对局域网的中心交换机进行网络分段后,以太网侦听的危险仍然存在。这是因为网络最终用户的接入往往是通过分支集线器而不是中心交换机,而使用最广泛的分支集线器通常是共享式集线器。这样,当用户与主机进行数据通信时,两台机器之间的数据包还是会被同一台集线器上的其他用户所侦听,所以应该以交换式集线器代替共享式集线器,使单播包仅在两个节点之间传送,从而防止非法侦听。3.3 VLAN的划分。为了克服以太网的广播问题,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以运用VLAN技术,将以太网通信变为点到点通信,防止大部分基于网络侦听的入侵。在集中式网络环境下,通常将中心的所有主机系统集中到一个VLAN里,在这个VLAN 里不允许有任何用户节点,从而较好地保护敏感的主机资源。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下,可以按机构或部门的设置来划分VLAN。各部门内部的所有服务器和用户节点都在各自的VLAN 内,互不侵扰。VLAN 内部的连接采用交换实现,而VLAN 与VLAN 之间的连接则采用路由实现。当然,计算机网络安全不是仅有很好的网络安全设计方案就万事大吉,还必须要有很好的网络安全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来保证。要通过组建完整的安全保密管理组织机构,制定严格的安全制度,指定安全管理人员,随时对整个计算机系统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

参考文献

网络文学毕业论文 第3篇

一、毕业论文网络写作策略的基本原则

结合学生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网络写作策略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资金节约原则。尽量免除不必要的经济压力,充分利用现有的个人电脑、联网手机或者公共电脑的软硬件设施,同时发挥个人的网络和现实人际关系,有效获取所需资源。(2)时间和空间灵活利用原则。网络写作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实现随时随地上网就可以写作的构想。(3)语言文化的敏感原则。首先,由于大多数电脑或者手机设备的系统都使用中文软件,因此为了在搜索英文信息时不受中文信息的干扰,需要把网页浏览器的语言环境进行调整,并且把国外搜索引擎的偏好和指令语言都改为英语。其次,英语论文与中文论文有较大的区别,在写作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汉语语言文化的负迁移。(4)遵守国家的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

同时,虽然毕业论文的长度、语言、结构、格式和内容都是对本科学生严肃的挑战,但英美国家长期的学术传统和相应网络资源的丰富已经能够在较大程度上解决很多问题。所以在写作过程中学生要对自己的信息需求保持敏感,遵守信息素质原则,在实际行动中贯彻信息获取、评价、整理和合理利用的基本步骤,挖掘并发挥网络资源优势,自主解决论文写作中的诸多问题。

二、毕业论文的网络写作策略

根据网络、网络资源和毕业论文写作过程的特征,网络写作策略的成分包括: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网络和毕业论文的相关知识、信息处理、写作模板和样本、语言工具、通讯工具、论文修改工具和反抄袭检查。

网络写作的硬件环境由能够进行上网服务的手机和电脑构成。公共网吧和学校的计算机实验中心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但是,如果办理个人手机或者电脑上网业务,就要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确认自己的手机或者电脑具备所需要的无线或者有线硬件配置;而且,无线服务的覆盖范围要能够满足自己的个人需要。总的来说,近几年的手提电脑和2009年上市的手机终端通常都支持高速无线上网服务。

网络写作的软件环境包括浏览器软件、文档阅读和编辑软件、文档转换软件,以及文档存储服务几个方面。很多电脑上网浏览软件(如Internet Explorer, Google Chrome)都有相应的手机版浏览软件,但更常用的手机浏览器却是Opera, UCWEB和GO。在通过设置正确的上网方式后,手机和电脑就能利用浏览器使用大多数共同资源了。网络上有较多优秀的在线free word processors,不需要在电脑或者手机上安装。使用方便而功能又几乎能与Microsoft Word媲美的当属Google Documents。用户通过联网手机或者电脑在获得免费Gmail账户后即可进入自己的文档空间,创建文件并进行编辑和储存,安全性能较高。其它所涉及的软件主要依据资料的文档类型而定,但通常是.doc,.ppt,.xls文件,这些都能上传到Google Docs打开或编辑;对于.caj,.kdh,.pdf,.pdg文件,由于中国知网和超星图书馆都支持手机和电脑两种浏览方式,软件方面就不再有困难。除了文字文件外,写作过程中也有可能使用到视频和音频文件,但它们的大众流行特点,使得播放通常都没有问题。而且,即使找不到合适的软件,也可以把文件上传到online file converter或者online audio/video converter的相关网络上进行转换后再打开或者播放。网络在线免费存储服务(backup/storage)也很众多,搜集的信息可以直接存储在免费网络空间,以便随时调用。Google Docs的存储空间有1024MB, 基本能满足毕业论文普通资料的存储需要。

在网络写作过程中,相关网络软硬件知识和毕业论文写作知识的支架作用也能通过网络实现。为了节约时间,在通常情况下,遇到的软硬件知识我们可以通过中文搜索引擎(如百度、搜狗、雅虎)寻找答案。但由于汉英文化的差异,毕业论文写作知识却通常要通过英文搜索引擎(如Google, Yahoo, Bing)或者学校电子图书馆的学术资源来获取。根据目前的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学术论文写作是一门必修课;在论文写作之前,学生对英语学术论文的基本术语和基本过程应该都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有利于他们在写作过程中随时查询网络上所需的论文相关理论、方法或者范例的文本或者多媒体文件。但需要把握好关键词,不同的关键词可能导致完全不同的搜索结果。在相关网络软硬件和毕业论文写作知识关键词不确定的情况下,基本方法是:(1)通过百科全书网(如Wikipedia、百度百科)、问答社区(如百度知道)、教育网络(如Purdue Online Writing Lab)了解相关问题,寻找所需的关键词;(2)利用中英文搜索引擎关键词输入框和搜索结果页面下方的建议寻找关键词,必要时使用Google的翻译功能;(3)阅读搜索结果或者页面快照,确定关键词在上下文的意义是自己所需要的涵义。

语言问题是毕业论文写作中的一个难点,但选用合适的语言工具书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英文工具书包括在线词典(dictionary)、在线搭配词典(concordance或者collocations dictionary)、在线同义词典(thesaurus)、在线语料库(corpus)、在线目录索引(directory)、在线百科全书(encyclopedia)、语法和拼写检查(spelling and grammar check)。中文的主要包括金山词霸在线词典、在线现代汉语词典、百度百科等。在词义不确定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在线词典和在线同义词典。在搭配不确定的情况下,可以先使用搭配词典;如果不行,可以使用在线语料库。在语言表达不确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组合汉语工具书资料、英语在线目录索引、英语在线百科全书或者英文搜索引擎,首先确定要表达的中文意思,然后实现中英文思维和语言的转化,最后在英文搜索引擎或者英语语料库中找到合适的表达法。在使用搜索引擎时,除了观察搜索结果的频率、上下文和涵义之外,还有必要通过IP address locator,核实所在网页URL的国别属性,或者通过类似Google高级搜索的地区(region)限制选项,尽量避免类似Chinglish的表达。在解决选词和搭配问题后,就可以对论文的语法和拼写进行检查。上述Google Docs只能检查拼写,没有语法建议功能,但可以把论文提交到在线免费的grammar/sentence checker(比如Paper Rater和Free White Smoke Tool),对论文的语法作出初步的判断。论文初稿完成后,还可以通过在线的sentence extractor观察论文中句子的变化特征,保证句型的合理使用。对于语言的其它特征,就只能通过有关学术文章的风格标准(academic/thesis writing style)来衡量了。

文献资料和毕业论文相关信息是论文写作的基础, 其处理过程包括电子信息的获取、评价、整理和使用几个步骤。[9]在已知所需信息关键词的前提下, 信息的获取主要是指通过中英文搜索引擎、虚拟社区 (如Yahoo!Answers、Answers.com、搜搜问问) 、电子商务 (如淘宝网店) 、电子图书馆、个人社会关系获取或者传递所需的电子资源。把握所需信息必须了解的程度, 适可而止, 同时也要明确不同信息的所需类型 (网络工具书、普通网络文本、网络图书、电子学术期刊、图片资料、视频资料、音频资料、软件、数据库等) , 以便于利用搜索引擎的不同功能或者专门搜索引擎进行比较准确的查找, 或者便于确定在广域网还是学校电子图书馆查找。信息的评价是指通过阅读所获信息、比较同类资源、查询作者背景、查看网站域名和信息组织方式等, 筛选获得的信息。通常, 如果信息发布者没有学术或者高校工作背景, 可以查看网站是否属于.edu, .gov.或者.org网域来作出初步评估。信息的整理是指通过summarizing, synthesizing, paraphrasing, quoting, highlighting和commenting等方式进行处理, 利用众多的免费在线软件服务, 对过滤后的信息作用进行评价和标识, 并通过超链接等方式把它们整合到自己的写作计划中。信息的使用是指合理合法地使用资源, 尊重信息发布者的使用协议, 遵循APA, MLA或者CMS等文献使用的学术道德规范。

论文网络写作过程中还有一些标准模板和自动程序可以使用;常用的有论文写作模板和文献引用的自动生成程序。很多美国大学和研究机构都有MLA, APA或者CMS格式的论文写作模板(template)可以下载,写作者只需要在相应版块写入相应内容即可。但选用的时候要注意模板所对应的论文格式印刷版本,以避免信息陈旧问题。而论文文献格式的自动生成程序(bibliography generator)则可以帮助解决复杂的引用规范问题。使得文内引用(in-text citation)、脚注和尾注(footnote and endnote),以及文后的书目制作轻而易举就能完成。在众多的相关程序中,综合性和信度都比较高的是Son of Citation Machine;它包括了主要文献格式和主要文献类型的引用格式,也及时更新了文献格式的版本,是网络写作的可靠资源之一。

论文写作过程中的信息沟通主要是和指导老师的充分交流,和同学的必要交流,以及和虚拟社区相关人士的有限交流。与指导老师交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论文整体质量和按时完成毕业论文,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的电子邮件或者实时通讯软件(communication software)实现;和同学交流主要是为了获取或者交流信息,也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的电子邮件或者实时通讯软件实现;和虚拟社区相关人士的交流主要是为了在保证信息安全的情况下获取所需信息,主要通过社区群组(groups, communities, forums)和电子邮件来实现。

利用网络写作本科毕业论文可以比较有效地防止网络抄袭行为,包括表层网络抄袭、深层网络抄袭和网络兜售的论文。表层网络抄袭是指抄袭不需要提交用户信息就可以检索到的网页资源,付费的数据库和网络资源不在此列。除了把学生论文的可疑部分或者关键部分的关键词放到通用搜索引擎中搜索以外,还可以使用在线的文献抄袭检测系统(plagiarism checker/detector/scanner)发现这种行为,譬如EVE2和Viper Anti-plagiarism Scanner。深层网络抄袭主要是指抄袭数据库资源。检测这种行为可以分为两种策略:一是关键词搜索:先把论文的可疑部分或者关键部分通过国内外数据库专用搜索引擎进行检索;在检测到抄袭行为的情况下,如果可能,还可以把相应的论文下载到本地计算机,通过文件对比软件(file comparison software)确定抄袭的比率(如弗吉尼亚大学的免费软件WCopyfind);二是购买以数据库为主的反抄袭服务,如Check For Plagiarism和CNKI英文检测系统。由于学生提交的稿件都是电子文档,指导老师可以较早地把学生的论文上传到在线检测系统,及时阻止网络抄袭行为。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内的论文作坊也不计其数,英语专业本科论文价格也依据性质的不同而价格各异。通常,他们数据库中的论文价格在300元人民币左右,而“原创性”的论文则需要1000元以上。在一般情况下,通过在本地计算机或者手机上查看文档属性或者高级属性就可以发现问题。如果结合论文写作过程管理(包括对选题、提纲、原始资料及论文稿件版本的审查),论文作弊的成本就会大大增加。通过查看电子文档属性、对比不同的电子文档版本、跟踪学生的论文修改情况,只是简单地点几个键,买方和卖方就会面临很大的信用风险。这些措施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规避不诚实行为。

三、结语

手机或者电脑网络积聚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提供了发达的通讯功能;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网络写作已经具备了比较成熟的条件。论文过程所涉及的选题、提纲撰写、资料收集、稿件写作、问题咨询、指导和管理等环节都可以通过网络软硬件资源来完成。相对于传统的论文写作方法,网络写作策略具有诸多的独特作用。它首先赋予了论文写作更灵活的时间和地点,比较适合当前教学和科研任务繁重的英语教师及四处奔波的大四学生。其次,网络写作策略延伸了论文指导老师的内涵,网络上千千万万的信息提供者都或多或少充当了这个角色,大大减轻了师生双方的压力。再次,老师可以从以往语言或者格式等繁琐问题中抽身出来,更多地从写作过程的简便性、结构的合理性、内容的思想性等方面给学生提供建议,帮助学生自主解决毕业论文写作中的诸多问题。最后,网络写作策略还能够有效利用网络资源阻止泛滥的学术不端行为,培养学术诚信。

但在网络写作策略实施过程中,我们可能遇到的两个常见问题是:(1)由于资金等因素影响,有的优秀网络资源可能不稳定,间歇或者长期不可获取;(2)由于信息太多或者太少而茫然不知所措。对于前者,需要保持比较灵活的资源使用态度,善于寻找替代资源。而资源太多时则要增加限制条件,利用高级搜索功能缩小范围;在资源缺乏时则要减少限制条件或者更改搜索关键词,寻找另外的解决办法。总之,日益丰富的信息存在于不可见的网络上,只要能合理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就可以把毕业论文的网络写作策略发挥好,从而有效提高毕业论文写作的效率和质量。

摘要:在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 可利用的中英文网络资源丰富多样。教师利用手机或者电脑连接的各种网络资源, 通过发挥个人网络信息素质能力, 获取毕业论文网络写作所需的各种知识和软件支持, 简化写作程序, 可实现毕业论文写作全过程的网络化操作, 以获得更灵活的写作时间和空间, 促进论文写作过程中的信息沟通和质量监控, 从而有效提高论文写作的效率和质量, 更好地满足专业教学大纲提出的要求。

关键词: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网络写作策略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穆凤英.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调查与思考[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1.27 (4) :138-142.

[3]孙文抗.英语专业学士论文写作现状分析[J].外语界, 2004, 101 (3) :59-64.

[4]颜静兰, 倪薇.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规范操作思考[J].外国语言文学, 2005, 86 (4) :259-263.

[5]王崇义.加强毕业论文指导, 提升学生素质[J].外语教学, 2004, 25 (6) :73-76.

[6]陈垚, 薛荣.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监控体系构建与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08.05:204-205.

[7]魏志玲.西部师范院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9, 22 (9) :152-154.

[8]O’Neill, E.T., Lavoie, B.F., &Bennett, R.Trends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public Web:1998-2002[M/OL].//Gerard, P..Esti-mating linguistic diversity on the Internet:A taxonomy to avoid pitfalls and paradoxes.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2007-12) [2010-3-31].http://jcmc.indiana.edu/vol12/issue4/gerrand.html.

网络文学毕业论文 第4篇

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不仅仅能够体现出一个学生四年学业当中所学所思所得,其总体水平更代表着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和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视与否。然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问题,即作为检阅本科生毕业成绩最后一环的毕业论文质量却持续走低。文科类毕业论文尤其如此。仅就笔者所在的文学院毕业论文现状而言,汉语言文学及相关专业学生在写作能力上有很强的优势,但一谈及论文撰写多数同学表现出明显的迷茫。很多学生对论文缺乏基本的認知能力,面对毕业论文时只能手足无措;更有一些学生投机取巧,东拼西凑甚或全文抄袭草草交稿了事。纵观笔者所在学院近几年的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写作的总体情况,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专业指导,使之在写作论文时能够了解学术规范,确立合适选题,提高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篇论文着重从如何写作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方向论文这一角度入手,根据现有的学生论文状况,分析其选题角度、撰写方法等存在的诸种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对学生写作毕业论文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选题方法

从2008年至2012年,文学院各届毕业生选择外国文学方向作为毕业论文选题的比率由4.2%至9.1%不等。其中最低数据为2012届学生,汉语言文学与对外汉语两个方向共377人,选择写作外国文学方向论文的仅有16人。最高数据为2010届学生,同样的两个专业共284人,选择写作外国文学方向论文的有26人。单从数据来看,外国文学方向受学生关注较少,遭遇冷门。从指导学生论文以及平日上课跟学生交流时得到的信息反馈来看,造成此类情形的最大原因在于,学生认为外国文学的论文难度大,材料相比(中国)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而言较少,甚至需要部分外文资料,为了避免麻烦,选择研究国内文学更为方便。但这也会造成另外一个窘境,即每年类似张爱玲研究、沈从文研究、李白研究、杜甫研究的论文数量极大,甚至同一指导老师手下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不约而同地选择大致相同的论题,因而造成撞车现象。如果能有更多同学对诸如外国文学、文艺理论方向感兴趣的话,这种撞车现象多少会有所减少。

当然,在选择以外国文学方向为论文研究对象的学生论文中,也存在着大量的问题。笔者在对目前所能掌握的五年内文学院毕业论文进行了仔细调查后,将从如何选题这个角度探讨毕业论文的写作。

选题是否成功直接决定一篇论文是否具有写作价值,是写作论文的整个过程中最为艰难和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好的选题才能造就好的论文,而在现有的汇总资料里,我们发现,学生在选题上往往较为保守,没有足够的分析能力去发现问题,因此造成了毕业论文选题过于陈旧,有些甚至没有任何写作价值和认识意义。笔者从学生论文中抽取了有代表性的题目,列举见下表:

表1:陈旧的论题

A12008届《简·爱》中的女权思想评析

A22008届漫谈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

A32010届此恨绵绵无绝期——论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的爱情悲剧

A42012届《呼啸山庄》中的人物性格分析与命运解读

A52012届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

凡是研究《安娜·卡列尼娜》的,基本上不是论及安娜的爱情悲剧成因就是论及其人物形象;而分析《简·爱》的,关注的中心多为简的爱情观;以《呼啸山庄》为论题的论文,则多从希斯克利夫形象入手,分析其命运与爱情。其他的论文中,包法利夫人、于连、斯嘉丽、苔丝轮番登场,而对他们的研究并未有任何新意,多数都是将前人的研究成果拿来做一番梳理、拼凑,只能沦为老生常谈。

那么我们的学生,在选择外国文学方向论题作为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时,选择什么样的论题才能开创出新意,使自己的论文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研究意义呢?

(一)新作家、新文本、新阐释

这里所谓的“新”,未必是开创式研究。因为我们写作毕业论文的主体是大学本科生,并非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学者,对之提出过高的要求无疑是不合理的。但在选择作家作品进行分析时,如果能够尽量避开人们熟知的作家作品,而去选择一些知名度较小的作家作品,或许能有更宽阔的阐释空间。笔者从近五年学生毕业论文中选取了下表中几篇来做示例(此处仅对选题进行评价,论文写作质量高低未有涉及):

表2:有新意的选题

B12009届清丽婉约与雅趣韧健——《枕草子》与《幽梦影》比较

B22011届《白色巨塔》人物群像分类研究

B32011届浅析凯尔泰斯·伊姆莱作品的反强权意识

B42012届论保罗·奥斯特《幻影书》中的偶然性因素

B52010届从福克纳的作品看其对待历史的态度

B62008届在荒野中重生——浅析《热爱生命》与《野性的呼唤》主题的互应性

从上表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的视野不再局限于批评视野历来关注的经典作家和经典文本,而是更多扩展到诸如清少纳言(B1)、山崎丰子(B2)、凯尔泰斯·伊姆莱(B3)、保罗·奥斯特(B4)等较少为读者所了解的作家身上,这样所作出的论文至少在选题上是很有新意的。

当然,经典作家、经典文本也并非不可以作为论题。只要找到新颖的角度,阐释出新意,也可以产生优秀的论文。例如B5和B6,一个论及福克纳,一个论及杰克·伦敦,二位作家的研究论文不可谓不多,但两篇论文都避开了学界讨论最多的话题,选择了较有新意的内容,仅从选题上来看,已经成功了一半。

(二)新的研究范围:比较文学的视域

很多同学认为比较类的论文容易写作,A作家与B作家、C作品与D作品比较一番其相同点及不同点,再总结论题,既容易凑字数,又仿佛比单一的作家作品研究“有学问”。

但实际上,比较研究的论文相当难做。比较文学的论文,首先要确定几个跨度:跨语言、跨民族、跨文化、跨学科。只有有这样的先决条件,才能称之为比较文学。比较文学主要有影响研究、平行研究、文化研究、阐释研究等研究领域,对于本科层次的学生而言,平行研究看上去相对容易操作,但据同学们写作的毕业论文现状来看,《夏目漱石与川端康成的比较研究》(2011届毕业论文)、《<简·爱>和<傲慢与偏见>比较研究》(2010届毕业论文)不叫比较文学的论文,它们缺少比较文学的几个跨度,充其量只能算作简单的比附。

其次,在比较的视域中,被比较的双方,一定要有共同之处和差异之处,否则二者的一般性比较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再者,比较文学的论文,如果在一番比较后没有得出任何有升华价值的结论,仅仅是将相同、不同列举出来的话,也是没有价值的。

以杨周翰先生的论文《弥尔顿的悼亡诗——兼论中国文学史里的悼亡诗》[1]为例,论文以弥尔顿的悼亡诗入手,分析了中西悼亡诗所蕴含的不同文化对诗歌类型产生的影响。中西悼亡诗的话题符合比较文学里的“可比性”,在比较的过程当中,有丰厚的文献资料作支撑,最后又能得出有深度、有说服力的结论。这样的论文才是高质量的比较文学论文。

因此,同学们在选择平行比较的论文时,一定要慎重考虑,如果能有缜密的逻辑和丰富的文献资料,也可以做出相当出色的论文。例如,2011届王春强同学的毕业论文《论<聊斋志异>在东西方现代化承继中的差异性——以芥川龙之介和卡夫卡为例》,不仅仅剖析了《聊斋志异》广泛流传及被国外作家承继的原由,进而又以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和奥地利作家卡夫卡为例,深入研究两者对《聊斋志异》的继承以及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论文选题不仅新颖独到,且达到相当高度。论文首先在丰富的史料基础上,分析了《聊斋志异》被东西方接受的事实和产生影响的原因;继而从“本属文化圈內的现代性更新”和“异域世界的现代性繁衍”两个方面对比了《聊斋志异》在东西方文化中产生的不同魅力,通篇论文紧扣“现代性”字眼,分析详尽而具有深度;在最后部分中,作者又将论题提升到“一部经典性的文学作品”“跨越世界的界限,跨越地域的限制”“获得永恒的生命”的高度,完成了一篇相当优秀的毕业论文。

总而言之,好的选题是一篇论文是否可写、能否成功的关键之处。在选题上,如果能够尽量选择新作家、新文本,或者使用新方法对经典文本进行阐释,也就在论文写作伊始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撰写方法

诸如上文表1提及,学生毕业论文选题的最大问题在于选题过于陈旧,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笔者认为其关键就在于同学们在平时的阅读中,很少有意识地去问个为什么。读作品时很多同学会不自觉地将自己代入角色,跟着主人公一起哭一起笑,而很少有人会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去思考其题外之旨、韵外之意。因此,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首先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一)发现问题,培养问题意识

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常常以某位作家的某部作品为研究对象,这样论点比较具体明确,论证起来范围不需要太广,操作难度上相对而言较为容易。接受阐释定见是一个很容易的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却需要更深厚的阅读功底。只有对所研究的对象有足够的了解,才有可能去寻找各方面的资料,在其中找到可以探讨的具有新意的论题。

即便仅仅是研究某位作家的某首诗歌,也必须对此位作家的生平资料、创作历程、大部分作品和对其研究的现有成果有一定的了解。在掌握如上所述文献后,还需要论文作者有对材料的整合分析能力,在此基础上发现新的研究动向,接受新思想、总结新材料、使用新方法使自己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有所变化,这样才能为发现新问题提供更大的可能。

以申丹教授的论文《隐含作者、叙事结构与潜藏文本——解读肖邦<黛西蕾的婴孩>的深层意义》[2]为例分析其选题价值。首先,此论文选题足够新颖,凯特·肖邦并不是大家所熟知的作家,国内对她的引介几乎为空白。这样的论题,自然可以说是开创国内研究新领域的尝试,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其次,这篇论文虽然仅仅只是对一篇短篇小说进行分析,申丹教授却熟悉肖邦几乎所有的作品,并对其进行了细致地分类,而对于学术史更是如话家常。在掌握了这么多材料后,申丹教授认为以往学界对于肖邦的《黛西蕾的婴孩》的阐释是有误区的,由此提出自己发现的新问题并展开论证。

因此,在写作论文之初,不要妄图省事,将眼光仅局限在要研究的对象上面,甚至连相关的学术资料都不去搜集和加以认真研读,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只能是没有价值的陈词滥调。

还是回到上文提及的毕业生论文选题过于陈旧这一话题,以《简·爱》研究为例,从2008届到2012届毕业生,有四位同学选择研究《简·爱》,其题目如表3所示:

表3:关于《简·爱》的毕业论文

C12008届《简·爱》中的女权思想评析

C22008届浅析《简·爱》

C32008届“因为我们是平等的!”——简·爱形象的女权主义解读

C42010届《简·爱》和《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爱情观

从图表3可看出,虽然近年来选择写《简·爱》的毕业论文数量有所减少,但大家还是将论点集中于简·爱的爱情观和对女性主义的贡献,这些早已是批评界的定论,可以说已经没有太大的阐释空间。早在1966年,英国作家简·里斯(Jean Rhys)就写作了小说《藻海无边》[3](Wide Sargasso Sea),将人们的眼光引到隐匿在勃朗特文本中的另外一个女性形象——伯莎·梅森身上。在1979年,美国学者桑德拉·吉尔伯特 (Sandra Gilbert)和苏珊·古芭(Susan Gubar)出版了论著《阁楼上的疯女人》(The Mad woman in the Attic)[4]则从理论上探讨伯莎·梅森所代表的女性作家在表述女权主义观念时受到的时代的种种束缚。而我国学者朱虹女士也于1988年撰写论文[5],率先在国内将《简·爱》研究与国外前沿理论接轨,其后类似的研究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还仅仅停留在一个多世纪以前的研究阶段,无视新的研究方向和学术动态,这种研究只能遭遇失败。

当然,新的研究方向也并不是没有任何瑕疵和漏洞,如果在对材料进行仔细甄别后,我们也可以以指出其缺陷为主题,推出自己的结论。

学术研究要从问题开始,没有问题意识就无法使自己的研究立足。但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是自己的问题理论上是否符合逻辑,其次是自己的问题是否符合事实。笔者2008年指导的一个毕业生,执意要写《雷雨》中的周朴园与鲁侍萍关系研究,由复杂的逻辑关系,最终推理出二者极有可能为同父异母的兄妹。经过仔细地审阅,笔者发现其论题既不符合逻辑,又不符合事实,写出来只能成为笑谈,于是让其换了选题。

(二)化解问题,选择小切口

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是写作论文的开始,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化解问题了。此处所说的化解问题指的是如何将提出来的问题具体化、微观化,力图做到小切口、深挖掘。

在学生的毕业论文中,经常可以看到研究范围过大的问题。如表4所示:

表4:研究范围过大的论文题目

D12008届你是如此多情——从郝思嘉看当代女性生活

D22008届谈中外(希腊、印度)神话内容的相似性

D32010届中外文学资源在现当代中国的对话

上表所列举的三个题目,犯的就是研究范围过于宽泛的错误。例如D1,当代女性生活指的是什么,又可能包含多少复杂的内容,怎么可能在小小一篇论文中展示出来?如果能给它加上定语,比如爱情生活,范围立刻就缩小了,也就容易操作了。至于D2和D3,且不论其是否有可写性,单就题目而言,几十万字的学术论著或许都无法阐释清楚,明显超出了本科生的能力范围。

学生在写作毕业论文之前,一定要了解论文所要传达信息量的大小。如果要在不足一万字的论文中面面俱到,必然面面不到,最终只能蜻蜓点水、浮于表面。在这一点上,有些同学做得非常聪明。比如2008届高欣同学的毕业论文《梦魇与现实——论博尔赫斯作品中的镜子意象》就避开了博尔赫斯研究中较为宽泛的论题,转而选择了较小的话题——镜子意象——作为论文的中心论点,既能够让原本难解的博尔赫斯作品化作具体可感之物,同时又能在本科论文的篇幅内将此问题提出论证并加以解决。

而2012届吕钊同学的论文《论保罗·奥斯特<幻影书>中的偶然性因素》也没有全面阐述保罗·奥斯特的创作特点,而是将《幻影书》写作中的“偶然性”作为剖析的主题,力图从小切口入手,深入分析奥斯特的小说创作技巧。通篇论文紧扣这一主题,条分缕析地论证了奥斯特使用的这种所谓偶然性因素对于其建构小说世界的意义,论证了偶然性在奥斯特创作中的独特文化品格及意义。

本科毕业论文应该尽量选擇学生能力能够承担的内容,论题明确而不要太过宽泛,切口要小但需力图深入,泛泛而论的教材式论文是没有太大价值的。

(三)解决问题,合理安排层次

文科类的学术论文实际上就是一篇较长篇幅的议论文。议论文同学们都很熟悉,就是对某个中心问题或事件进行分析、议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论证的过程。在学术论文的写作中,论据是否充分、逻辑是否清晰、层次是否合理都会直接决定论证成功与否。

学者马征的论文《重建生命的神圣———纪伯伦<人子耶稣>中耶稣形象的隐喻意义》[6]在行文过程中,首先指出在“神圣感”消逝的20世纪西方社会,纪伯伦仍然不辞劳苦地在他的作品中“重建生命的神圣”,继而从数字“7”入手,指出其在基督教义中的神秘性和启示意味,接着证明文本中对数字神秘意义的沿用喻指了作家的历史循环思想,这种循环思想又进而意味着在神圣历史的重现中,象耶稣一样的人们的降临,将向神圣缺失的现代人重新确证神圣,至此,耶稣形象的意义就在于他沟通了有限的人与神圣的无限和永恒(上帝)。由以上层层递进的论证过程,马征向我们指出:在纪伯伦的作品《人之子》中,耶稣是作为神和人的双重形象出现的。这一论证过程因为有深入的文本细读和丰富的文献资料作为论据,又有层次清晰的逻辑顺序,使得论文严谨可靠、说服力强。

除了这种递进式论证结构之外,较为常用的还有并列式论证结构。在并列式的论证结构中,为了能够将问题谈深谈透,需要将分论点并列起来,共同说明主题。有时候也需要将递进式论证结构和并列式论证结构综合起来运用,将论题分析得更透彻。例如,在2011届法萌同学的毕业论文《试论<百年孤独>中文化身份的迷失》中,作者就采取了二者结合的论证结构。大的层次为递进式,在每一个层次下为并列式,层次安排条理清楚,论证充分。

(四)总结问题,深化主题

一篇完整的文章,一定要有头有尾,学术论文也是如此。任何类型的论文,即便有好的开头、好的论证过程,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结尾,也只能成为虎头蛇尾的半成品。上文提及比较文学论文时,指出最后如果没有表明比较的意义,将主题深化,那么通篇论文价值折损过半。

例如,2010届一位同学写作了《<简·爱>和<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爱情观》一文,这篇论文首先并不符合上文曾提到的比较文学的论文范畴,最多只能算作用比较方法进行研究的论文。姑且不论其写作价值,单看其行文方式,我们发现,作者将《简·爱》的爱情观和《傲慢与偏见》的爱情观逐一列举出来,然后又逐一分析相同点、不同点,最后却无法提炼出更高的主题,比如:比较的意义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其中是否有更深刻的原因等等。

深化主题对学生的素质是有一定要求的。如果能对研究对象有深入地把握,掌握更多更广的研究资料,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善于发现隐藏于表面之下的内容,自然可以将问题拓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简·爱>和<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爱情观》一文中,作者只涉猎了这两部作品,对于两者的研究资料几乎没有了解,是怎么也不可能做出更深层次的思考,得出有价值的结论的。

而在王志耕和段守新两位学者共同撰写的论文《不同结构的“为人生”———两篇<狂人日记>的文化解读》[7]中,作者在掌握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后,对现有的对果戈理和鲁迅同名小说《狂人日记》的比较研究成果进行了审视后,认为厚此薄彼的研究成见不可取,以驳论法提出自己的见解。在进行了一番细致而深入的分析后,作者最后将论点深化,得出结论:果戈理和鲁迅两位作家的思想尽管有着深刻的结构性差异,但都体现出对人类日益堕落的强烈忧患,由此也就给当代人以鲜活的启示。

由此可见,做好结论能够使一篇论文生色,相反只能将之毁损。

三、结语

毕业论文等于是每个人毕业式上的一次大检阅,即便大多数同学将来并不从事学术研究,不需要写作大量的学术论文,也能够从毕业论文的写作中学到很多在课堂上无法得到的东西。整个论文的写作过程可以使人从中回顾自己四年学业之所得、之进步,并学会如何利用积累的文献资料帮助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而是一个很好的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的机会。本篇论文仅就外国文学方向论文的选题方法和写作方法两个方面探讨中文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期望能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为2009年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网络时代中国语言文学类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创新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9321,项目主持人:曲阜师范大学曹志平。)

注释:

[1]杨周翰:《弥尔顿的悼亡诗——兼论中国文学史里的悼亡诗》,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6期。

[2]申丹:《隐含作者、叙事结构与潜藏文本——解读肖邦<黛西蕾的婴孩>的深层意义》,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3][英]简·里斯著,陈良廷,刘文澜译:《藻海无边》,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4][America]Sandra Gilbert,Susan Gubar:《The Mad woman in the Attic:The Woman Writer and the Nineteenth-century Literacy Imagination》,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0年版。

[5]朱虹:《禁闭在“角色”里的“疯女人”》,外国文学评论,1988年,第1期。

[6]马征:《重建生命的神圣——纪伯伦<人子耶稣>中耶稣形象的隐喻意义》,国外文学,2008年,第3期。

[7]王志耕,段守新:《不同结构的“为人生”——两篇<狂人日记>的文化解读》,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网络论文毕业论文 第5篇

network002 GSM双频网络优化技术【毕业论文+25页+1.5万+doc】

network003 IP多媒体流穿越FWNAT的概述及发展动态【毕业论文+45页+2.0万+doc】 network004 Linux 下WEB服务器的架设【论文+23页+0.8万+doc】

network005 LINUX防火墙技术【毕业论文+31页+1.4万+doc】

network006 Linux环境下虚拟文件系统分析研究【毕业论文+47页+2.2万+doc】

network007 Linux内核移植到ARM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31页+1.6万+doc】

network008 LINUX系统的系统服务和工具介绍【毕业论文+59页+2.4万+doc】

network009 LINUX下网卡驱动程序开发【论文+33页+2.4万+doc】

network010 MATLAB仿真在数据可视化表达中的应用【毕业论文+30页+0.9万+doc】

network011 SNMP在网络管理网中的作用与实现--管理网络打印机【【毕业论文74页+1.7万+doc】 network012 WAP业务应用程序【毕业论文+28页+1.1万+doc】

network013 wap中的推送技术【【毕业论文+29页+1.3万+doc】

network014 windows 的网络管理【毕业论文+23页+0.9万+doc】

network015 Winsock通信及应用【毕业论文+45页+2.9万+doc】

network016 WWW服务器的研究和创建【毕业论文+38页+1.1万+doc】

network017 XML解释器与DOM【毕业论文22页+0.9万+doc】

network018 xx大厦综合网络方案设计【毕业论文+30页+9千+doc】

network019 XX大学校园网组建【毕业论文54页2.2万+doc】

network020 XX省邮电学校校园网网络设计【毕业论文+56页+2.8万+doc】

network021 xx市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毕业论文21页+0.5万+doc】

network022 XX市政府上网工程方案【毕业论文+71页+2.5万+doc】

network023 安全远程接入VPN系统【毕业论文+80页+3.4万+doc】

network024 电子商务在国贸中面临的法律问题【毕业论文+11页+1.3万+doc】

network025 电子商务中的安全问题【毕业论文+19页2.0万+doc】

network026 电子商务中的网上银行系统【毕业论文+27页+1.2万+doc】

network027 电子邮件客户端系统毕业论文【毕业论文+38页+1.6万+doc】

network028 端口漏洞扫描器的研究机理与实现【毕业论文+45页+1.4万+doc】

network029 短信服务平台的组建和相关技术【毕业论文+17页0.8万+doc】

network030 多媒体教育软件体系-体系研究与课件制作【毕业论文+54页+3.6万+doc】

network031 反病毒引擎设计【毕业论文+43页+3.8万+doc】

network032 防火墙免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4页+0.4万+doc】

network033 防火墙技术原理及其在校园网中的应用方案设计【毕业论文+17页+1.0万+doc】 network034 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69页+3.4万+doc】

network035 个人防火墙——包过滤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23页+1.4万+doc】

network036 广域网技术应用【毕业论文+45页+1.7万+doc】

network038 基于IPV6协议下的防火墙技术研究【毕业论文+61页+2.3万+doc】

network037 基于ACL的网络病毒过滤规则【毕业论文+35页+2.2万+doc】

network039 基于Linux的轻型防火墙【毕业论文+54页+2.0万+doc】

network040 基于Linux内核的轻型防火墙系统【毕业论文76页+2.7万+doc】

network041 基于SOAP协议的Web服务安全性问题的研究【毕业论文+49页+1.8万+doc】 network042 基于WINPCAP、ARP协议的网络管理【毕业论文+65页+1.4万+doc】

network043 基于企业内部网的DHCP服务器的分析与配置【毕业论文+28页+0.7万+doc】 network044 基于日志的审计系统构架的探讨【毕业论文+33页+1.4万+doc】

network045 基于网络的虚拟仪器测试系统【毕业论文+56页+2.3万+doc】

network046 基于校园网的学生一卡通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毕业论文+59页+3.6万+doc】

network047 基于主题定制网络爬虫的邮件地址的自动抽取【毕业论文+52页+2.0万+doc】

network048 集团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毕业论文+32页+2.3万+doc】

network049 计算机局域网组建与互连【毕业论文+12页+0.9万+doc】

network050 计算机网络IPV6技术探讨【毕业论文+19页+1.2万+doc】

network051 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研究【毕业论文+21页+1.5万+doc】

network052 教学信息系统【毕业论文+20页+0.9万+doc】

network053 局域网建设与规划【毕业论文+18页+0.7万+doc】

network054 局域网内的IP地址监控【毕业论文+62页+2.8万+doc】

network055 局域网上的点对点通信【毕业论文+13页+1.7万+doc】

network056 局域网上网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54页+1.5万+doc】

network057 某办公大楼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方案【毕业论文+21页+0.6万+doc】

network058 木马攻防技术原理【毕业论文+17页+1.9万+doc】

network059 木马原理与现状【毕业论文26页+1.1万+doc】

network060 内蒙古XXX网络工程系统集成设计方案【毕业论文+78页+3.7万+doc】

network061 企业网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毕业论文+46页+2.7万+doc】

network062 浅谈入侵检测技术【毕业论文+35页+2.4万+doc】

network063 浅析网络安全技术【毕业论文+16页+1.1万+doc】

network064 使用UML和Rational Rose设计一个应用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模型【毕业论文+53页+2.1万+doc】

network065 视频增强算法研究【毕业论文+54页+2.8万+doc】

network066 特定主题的网络爬虫【毕业论文+33页+1.4万+doc】

network067 通过串行口及IP网络实现远程监控【毕业论文28页+1.0万+doc】

network068 通用人事工资管理系统【需求分析+doc+18页+1.3万字】

network069 统一建模语言UML与Rose【毕业论文+56页+2.3万+doc】

network070 网络安全分析TCPIP安全研究【毕业论文+18页+1.4万+doc】

network099 网络虚拟磁盘的开发--文件管理前台【毕业论文+30页+1.0万+doc】

network071 网络安全技术研究【毕业论文20页+1.3万+doc】

network100 文件传输协议FTP服务器端协议研究及编程【毕业论文+26页+1.2万+doc】

network072 网络动态路由策略研究【毕业论文+54页+2.9万+doc】

network101 无线WIFI增益天线的制作【毕业论文+58页+2.6万+doc】

network073 网络攻击和网络防范技术研究【毕业论文+40页+1.9万+doc】

network102 无线局域网的设计【毕业论文+24页+1.1万+doc】

network074 网络攻击与网络防范【毕业论文+35页+1.8万+doc】

network103 无线局域网技术及其应用【毕业论文+18页+0.9万+doc】

network075 网络流量测量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17页+0.7万+doc】

network104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毕业论文+54页+2.3万+doc】

network076 网络模拟与NS-2研究【毕业论文+71页+1.9万+doc】

network105 西安市某综合办公楼供暖设计【毕业论文+78页+3.7万+doc】

network077 网络数据的捕获与回放【毕业论文+38页+0.8万+doc】

network106 项目任务管理系统——架构设计【论文+33页+1.3万+doc】

network078 网络信息安全与防火墙技术【毕业论文+18页+1.5万+doc】

network108 小灵通网络性能分析【毕业论文+36页+1.1万+doc】

network079 网络行为的检测与分析【毕业论文+51页+2.6万+doc】

network109 小区网络设计方案【毕业论文+34页+1.2万+doc】

network080 小区网络组建【毕业论文+45页+1.2万+doc】

network081 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毕业论文+58页+2.5万+doc】

network082 小型局域网的建设与设计【毕业论文+80页+4.4万+doc】

network083 校园网的建设与规划【毕业论文+60页+2.5万+doc】

network084 校园网络VPN技术与综合部线【毕业论文+73页+3.4万+doc】

network085 校园网络设计【毕业论文+16页+0.8万+doc】

network086 校园网络总体结构设计【毕业论文+50页+2.3万+doc】

network087 校园网络组建【毕业论文+45页+1.3万+doc】

network088 校园网综合方案【毕业论文+64页+2.9万+doc】

network089 校园网组网规划与设计【毕业论文+40页+1.2万+doc】

network090 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设计方案【毕业论文+51页+1.7万+doc】】

network091 学生宿舍网络组建方案【毕业论文+45页+1.4万+doc】

network092 一种高速网络下分布式入侵检测体系的结构设计和实现【毕业论文+36页+2.0万+doc】 network093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发射端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52页+2.0万+doc】

network094 智能化小区网络组建【毕业论文+46页+1.8万+doc】

network095 智能小区综合布线方案【毕业论文+32页+3.1万+doc】

network096 中学校园网络工程方案【毕业论文+69页+3.6万+doc】

network097 组播技术在校园网的应用研究【毕业论文+19页+1.2万+doc】

网络文学毕业论文 第6篇

内容摘要:

关键词:孔乙己 第一人称 语言 白描 对比

参考文献:

《孔乙己》虽是一篇不足三千字的小说,但是却深刻的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得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同时小说也揭露了当时的社会情景中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的冷漠无情,麻木不仁的精神状态。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文化,是极其病态的。小说短小精悍,文笔优美。借助对孔乙己外形和穿着的描写,来揭示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和生活习性。通过对他的语言描写来表现出他的鲜明性格,通过对其他人的描写,来反映这个社会的“性格”。鲁迅先生是于一九一九年写的《孔乙己》,是当时《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第二篇小说,现收编于《呐喊》中。在中国文坛上,鲁迅先生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呐喊》里所有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新形式。就是这些新的东西给了青年作者们以极大的影响,导致大多数有良知的人跟上去试验.如《自序》中他对劝他做文章的朋友说道:“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灰,并不想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鲁迅先生是一个艺术家,是一个有良知的新文学的第一个开拓者,那就是忠于他的表现,忠于他自己的艺术家,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他决不忘记他对于自己的抱负,他看见什么,他就描写什么。他把自己的世界展开给大家,不粉饰,不遮盖;他知道怎样去用适当的文字传递适当的情思,不冗长,不散漫,不过火。有许多人费尽苦心去讲求涂刷颜色,结果不是给我们一块画家的调色板,便是一张戏场门前的广告单。只觉得离奇光怪,再没什么读到《孔乙己》才使我们看不见调色板的糊涂和广告单的上的丑陋,只感到一个干净。另外,鲁迅先生看到当时辛亥革命只推翻一个帝制封建制度,封建文化还在摧残着国民。为了反对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要消除科举的遗毒而写《孔乙己》。作品用典型的环境和特定的背景、典型的事件来突出人物复杂的性格;巧妙运用第一人称,用精练深刻语言揭示人物意识形态与社会地位;运用讽刺幽默的“笑”和“被笑”创造出了被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毒害极深的牺牲品——孔乙己。典型环境突显人物复杂性格运用了“为人物设计典型环境”的方法。,鲁迅在典型场面描写上表现了高超的艺术才能,很好地突出了主题和人物的性格。在《孔乙己》中,鲁迅巧妙安排人物活动的场面,构成了孔乙己的大半生,让读者看到孔乙己的自命清高、自欺欺人、好喝懒做,心底善良的性格,也让读者在阵阵笑声中和令人窒息的冷漠中深刻认识小说的主题。在《苔丝)这部作品中,作者哈代不惜笔墨,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写苔丝的家乡黑原谷,显然是为了给苔丝的出场仕嘴垫。这里的田野是“浅绿色”的。天空是“蔚蓝”的,连“大气也清澈透明”,分明是苔丝巨恪的写照——纯洁,未涉人世。而当苔丝身穿白袍出场欢舞后回家看到的却是“由一枝蜡烛照耀着的幽暗愁苦的景象”,这是一个“巨大的差异”,与“白色袍子,花束,柳条”简直是天壤之别。这也许是苔丝命运从此走向不幸的—个预兆。然而,《苔丝》中最扣人心弦的环境描写是关于苔丝到燧石顶村劳动时的景象。这是苔丝命运中最艰难的一段时问:深爱的丈夫离她而去,生活无处着落,来到燧石顶村后,又面临着艰辛的劳作,意图报复的雇主。哈代对苔丝的工作场景有过这样一段描写:“⋯⋯因此整片农场变作了一片荒凉的黄色,一片没有颜色,有如一个从下巴到前额只有一层皮而没有五官的面孔。天空同洋也是模糊一片,只是颜色不同,在蒙蒙的白色里什么都没有。⋯⋯两张脸之间一无所有,只有两个妇女像苍蝇一样在黄脸飞来爬去。”(1)荒凉的田野正如苔丝的心灵:寂寞、凄凉。但鲁迅善于简短地清楚地在一些形象中表达一种思想,在一个插曲中表达一种巨大的事变,在某一个别人物中,表达一个典型,这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一种突出艺术技巧——就是最能精炼地通过深刻而简捷的事故情节和人物形象写出典型环境的典型性格。《孔乙己》中一系列事件都发生在咸亨酒店这个典型环境当中。这是因为第一、孔乙己有好喝成性的陋习,在这里有利于“我”这个酒店小伙计来直接叙述和感受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及其在酒店中的种种窘况。第二、咸亨酒店又是众人频繁出入的场所,这里既有“长衫一族‘,也有贫穷的“短衣帮”,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描写,有利于更好地展现咸亨酒店这个“小社会”和影射当时的整个社会,这对于反映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揭示社会现实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鲁镇镇口咸亨酒店,这就是人物活动的环境,同样也是封建社会的缩影。作者细致地刻画了酒店的特殊格局:“曲尺形的大柜台”,温酒的方法,短衣帮长衣帮不同的吃酒方式,透过它,相互地展现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本质特征。富与穷的对比(掌柜和学徒,短衣帮和长衣帮);腐朽奸商的思想(卖酒掺水);冷酷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家没有好声气,以取笑孔乙己的不幸为快活)在这里作者仅用了不满五百字的篇幅,就把整个封建社会的特征集中压缩在一个小小的“咸亨酒店”里。这一典型的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起了重要作用。通过两种不同主顾所表现出的富和穷的界限,点出了孔乙己上不去,下不来的尴尬处境;深刻地揭示他的身份和经济地位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他轻视劳动,不会营生而好吃懒做的癖性。小说的叙述者采取第一人称。是孔乙己的艺术特征重要的一点。中国人习以为常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都采用的那种第三人称小说的情形又是如何?这个“全能”人物,是第三人称,它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洞悉小说中所有其他人物的内心、历史和前途。它把自己知道的一切(事实上,它什么都知道,只要它愿意)娓娓道来,告诉给读者。

鲁迅先生使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这样的限制性叙述显然就是对中国古典小说“全知全能”模式的根本突破,叙述者“我”的视野的限制为人生意义的“空白”与“不确定”留下了足够的空间。“我”仅仅只是一种声音,“我”仅仅只是一种发言,正是在孤零零的“我”的声音里,人生与世界的境遇才有了可以继续探讨的可能。

不仅如此,人们还进一步发现了鲁迅对“我”的复杂化处理。“鲁迅小说的第一人称叙述者的复杂化,是现代小说复杂化的一个标志,从而在形式层面上标志着文学范式的创造性转化。”《孔乙己》不是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而是采用第一人称“我”的写法。“我”是咸亨酒店的一个伙计。小说对孔乙己的描写,从头至尾都是通过“我”的眼光和感受来表现。这就是对孔乙己的侧面描写。鲁迅选用侧面描写,体现了他匠心独运,因为孔乙己好喝懒做,嗜酒如命,常来咸亨酒店喝酒,他的身世、性格及不幸遭遇,最容易被“我”所了解。所以鲁迅借小伙子“我”的口和眼这一侧面去描写孔乙己,可以使故事显得真实亲切,情节集中,内容简要,而且增加了故事悲凉的意味。《孔乙己》艺术表现手法上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鲁迅先生巧妙运用了第一人称。鲁迅先生实际并没有在咸亨酒店里做过小伙计,也没有在别的店里做过伙计,当他十二三岁的时候,是在三味书屋里读书的。作品中用第一人称的“我”,当作作者直接感受的事情来回忆,容易表达清楚,来得亲切,也就容易使得读者感动,因为读者对于作者,总有相当的感情和信仰,对于算是作者亲身经历到的事情,总比对于作者站在第三者地位写的事情容易感受。我们看用典型的文学作品,反正注重其社会意义,看它反映了什么。这种作品中的人物,由于概括当时的现实,作者本是现实中的一部分,所以用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无碍于“真实性”。可是作者对于所写的事物,总要观察得仔细,体会得透彻。咸亨酒店就在三味书屋的附近,鲁迅先生虽然没有去做过伙计,却时常见到孟夫子等在那里喝酒的情况。在他的熟人中,又有许多都是带点孔乙己气味的。至于象那酒店里的掌柜等,在当时的社会里有的是。可是写得这样生动,足见鲁迅先生关心周围的事情,对于人物,观察得仔细,对于人情,体会得深切。孔乙己这人物形象,作为从作者回忆中描绘起来,是从一个小伙计的眼睛中写出来的。这个“小伙计”,在《孔乙己》中是个“线索”,相当重要,在表现手法上固然起了很大的作用,在这篇小说的内容上也占相当重要的地位,因为也是反映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非人生活的。学徒问题,在文学作品中,可以说是由鲁迅先生首先在《孔乙己》上这样提出的罢。通过小伙计,鲁迅先生附带地描绘掌柜无情的市侩相以外,又加以讽刺地说,“幸亏荐头的情面大,辞退不得,便改为专管温酒的一种无聊职务了”。原来在那种旧社会里,这样单调无聊的职务也要靠大情面的荐头的。十二、三岁的孩子本该读书,无力读书的孩子去做童工,也得靠大情面的荐头。精炼深刻的语言技巧—— “白描”与叙述视角的转换相关,鲁迅小说语言中“白描”手法的应用,也是因为“白描”手法不加渲染的特质,在最大限度上实现了作者立场的中立化,在描写的过程中,如果过多浓墨重彩的描绘,那么会有意无意地外化作者的内在立场,强化作者本来应当隐蔽的价值取向,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侵占读者进行理性反思的空间。鲁迅小说中“白描”手法的应用,则体现了作者将价值判断悬置化的自觉意识。鲁迅白描手法的使用,不仅仅是一个艺术技巧的问题,而是体现了鲁迅的一种“立场中立”和“感情降格”的自觉的美学追求,这种追求使得鲁迅的小说在继承中国小说传统的同时,实现了对中国传统小说的超越。中国古代小说的语言,从《三国演义》到《西游记》,从《金瓶梅》到《红楼梦》,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总的来说是比较单一的,作家个人的风格并不十分明显,这一方面是由于传统的封建文化严重地禁锢了人个性的发展。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源自于“说话”艺术的章回体小说,容易使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扮演“说书人”的角色,模仿说书人的语言。

网络文学毕业论文

网络文学毕业论文(精选6篇)网络文学毕业论文 第1篇毕业论文: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冲击和影响 - 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摘 要:网络文学是...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