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勤俭日-世界勤俭日演讲稿
世界勤俭日-世界勤俭日演讲稿(精选20篇)
世界勤俭日-世界勤俭日演讲稿 第1篇
世界勤俭日-世界勤俭日演讲稿
演讲稿范文 | 演讲稿格式 | 演讲技巧 | 演讲稿开场白 | 演讲稿怎么写
古人云: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这句话就是要我们勤俭。什么是勤?勤就是勤劳,它是我们的财富之源。什么是俭?俭即节俭,是指我们节制财富之流。谁都知道开源节流是财富生成与积累之根本。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世界勤俭日演讲稿,欢迎大家阅读。更多世界勤俭日演讲稿相关内容请关注节假日栏目!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勤俭节约是一种责任》。
从“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到“勤俭持家久,诗书济世长”。无一不在证明着国家的富强、家庭的富裕,勤俭节约起着决定作用。勤俭节约,它是一种美德、一种传统。中华民族正是具有这种精神,才能生生不息,兴旺发达。今天我要说,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责任。有人可能会说这未免太严重了吧,节约只是生活小事,有必要那么上纲上线吗?我以为:此言差矣!
一个懂得勤俭节约的人,一定会为未来打算,他在自己处于好运的时候,就一定会为将来可能的不幸做好准备;一个没有头脑的人,根本不会为将来着想,他会大手大脚的把全部收入都用光。一旦遇到急难,就会手足无措。由此看来,勤俭节约难道不是一种责任吗?
勤俭节约不仅关系到金钱,而且也关系到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面我从三方面谈谈节约的问题:
一、节约用水
对于水,我们有很多同学不懂得珍惜。在家里刷牙洗脸时,水龙头压根就没想起先关掉;在学校里随意打开水龙头玩水,甚至有同学在冬天用我们喝的温开水来泡手。这流的仅仅是水吗?不,这还是水龙头的哭泣,怪你忘了把它关上,这更是地球母亲对这位粗心大意的同学的谴责,如果都像你这么不珍惜水资源,地球最后仅有的一滴水该是你后悔的泪水了吧。
听水声滴答,要学着心疼。我们一起算笔账吧:一吨水大约可发电每小时一千度,生产化肥500千克,磨面粉34袋。如果人人都节约用水,积累起来,可以派上多大的用场啊。
二、节约用电
我们都说,有了电真方便,是啊,电可以做很多的事情,电从哪里来的呢?发电机里发出来的,要经过很多道程序,每度电里都凝聚着工人们的辛勤劳动啊。
同学们,就从随手关灯开始吧,不
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不用电了就赶紧关掉,做到人走灯灭。另外,注意用电安全,且不说浪费电,造成生命危险的事,少接触微妙啊。世界勤俭日
三、节约粮食
在学校每天吃饭都有同学浪费粮食。可能有同学会说:我缴了伙食费的,我浪费的是我自己的,跟别人没有关系。从表面上看,浪费是它个人的消费行为,可从本质上看,它却从侧面反应了这个人的素质。把浪费当作一种享受的人,这样的人,我们说,他的素质肯定高不到哪里去。即使在发达国家,节约也被看作一种美德。何况我们中华民族一直提倡勤俭节约。
勤俭节约是人生的导师。一个勤俭节约的人勤于思考,也善于制定计划。勤俭节约意味着科学地管理自己、管理自己的时间与金钱,意味着最明智地利用我们一生所拥有的资源。如果你养成了勤俭节约的美德,那么就意味着你具有了控制自己的能力,意味着你已开始
主宰你自己,意味着你的品德修养正在逐步提高。这是个人的进步,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其实,勤俭节约并不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做到,也不需要多高的智力或德行才能做到。它只需要我们懂得一些常识和拥有抵制自私享乐的力量就行了同学们,让我们从我做起,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做起。反对浪费,节约为荣,愿我们全校师生人人都有节约意识,人人都有文明举止。
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勤俭节约。
常言道:“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世界勤俭日”10月31日是世界勤俭日。勤俭节约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一个人道德高尚的具体表现。回顾历史,毛泽东、周恩来等伟人,虽身居高位,却一生过着简朴生活,艰苦奋斗,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社会是难以长治久安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同样,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学校是难以持续发展的。
世界勤俭日-世界勤俭日演讲稿 第2篇
将这一天定为“世界勤奋日”,表明勤奋这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日益成为国际主题,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
古人云,金无种子,来自节俭的人。这句话是为了让我们勤奋。什么是勤奋?勤奋就是努力,这是我们财富的源泉。什么是节俭?节俭就是节俭,也就是说我们控制财富的流向。众所周知,开源节流是财富产生和积累的基础。那么什么是节俭呢?传统文化尊重它,是一种行为,是一种美德;伟人推崇之,是“一粥一饭,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不断思物质之难”。现代文明推崇它,珍惜有限的资源,抵制过度消费。“一块煤,不要太多,一千块煤堆在斜坡上;一滴油,不要太多,滴入河中”。
曾几何时,“但粒粒皆难”这句诗常常回荡在耳边。
现在我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又有多少孩子会讲究节俭呢?当我们再次提到“勤俭节约”这个词时,可能有人会说“陈词滥调都过时了”。如你所见,教室里的纸篓里装满了音乐和食品袋,食堂的泔水桶里倒了多少剩菜?你知道中国有近3000万穷人,1100万低保,几亿农民工吗?
同学们,勤奋是一种伦理,一种性格,一种修养,一种美德!
经济,还要存一点。
世界厕所日(英文) 第3篇
World Toilet Day is a United Nations (UN) obserwznce (惯例) , on November 19, which highlights seri-ous problem—2.5 billion people in the world do not have access to proper sanitation (JL ) .
Celebra十e World Toilet Day
Each year thousands of people join in on promot-ing World Toilet Day via social media campaigns, on-line petitions (i S ) , and by getting involved in a range of events held in different countries worldwide.
Public life
World Toilet Day is a global observance and not a public holiday.
About World Toilet Day
The provision of proper toilets could save the lives of more than 200, 000 children in the world, according to the UN. The countries where open defecation (随地排;’世) i s m o s t w i d e l y p r a c t i c e d a r e t h e s a m e c o u n t r i e s w i t h t h e h i g h e s t n u m b e r s o f u n d e r - f i v e c h i l d d e a t h s , h i g h levels of under-nutrition and poverty, and large wealth difference. What' s more, over one billion people defecate in the open due to lack of proper toilet faciliti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particularly the World Toilet Organization, have promoted World Toilet Day for years. In 2013, the UN officially recognized November 19 as World Toi-let Day in order to make sanitation for all a global develop-ment priority. It considered the practice of open-air defecation as "extremely harmful to public health.
Did you know?
11月21日世界问候日 第4篇
你猜它会对身边的大树说些什么;
当大树上的叶子要落到地面时,
你猜它会对托举它的大地说些什么;
当水珠在天边凝结成云朵时,
你猜它会对制造它的太阳说些什么;
当太阳要落下西山时,
你猜它又会对接替它的月亮说些什么……
你猜到了吗?
它们都会说“你好”,
只是用的是自己的语言,
你听不到。
当你在上学路上遇到同学时,
当你在放学路上遇到邻居时,
当你在异乡遇到陌生朋友时,
当你在异国遇到同龄伙伴时,
请你别忘了大声地说“你好”,
让所有的人都能听得到!
它是干什么的?
1973年11月21日,为了促进埃及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共处,澳大利亚姆可马克与米切尔兄弟两人,自费印刷了大量有关问候的宣传材料寄给世界各国政府首脑及世界知名人士,向他们阐述设立世界问候日的重要意义,第一个世界问候日就这样诞生了。
40多年过去了,“世界问候日”的宗旨也由最初的通过寄发问候信,呼吁和劝告有关领导人放弃军事手段,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呼吁世界名流为促进世界和平发挥作用,发展成为以促进人类相亲相爱为主题。现在已有近150个国家响应“世界问候日”,使之成为一个全世界祈祷和平的节日。联合国还曾经发行过一套“世界问候日”邮票,希望人们借助信件传递友爱,给每个人都带去一份好心情。
世界勤俭日演讲稿 第5篇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勤俭节约是一种责任》。
从“以前看国看家,从勤俭节约到铺张浪费”到“勤俭长久,诗书为天下”。都是证明国家富强,家庭兴旺,勤俭节约起决定性作用。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一种传统。正是有了这种精神,中华民族才能生生不息,欣欣向荣。今天,我想说,节俭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责任。可能有人会说这太严重了。节约只是生活中的小事。有必要上一层楼吗?我想:这个说法不好!
一个懂得勤俭节约的人,一定会为未来做打算。当他运气好时,一定会为将来可能发生的不幸做好准备;一个没脑子的人根本无法思考未来。他会挥霍掉所有的收入。一旦遇到紧急情况,你会不知所措。从这个角度来说,勤俭节约不就是一种责任吗?
勤俭节约不仅与金钱有关,还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有关。我从三个方面说一下节约:
首先,节约用水
我们很多同学都不懂得珍惜水。在家刷牙洗脸的时候,水龙头没想到先关了;在学校,我们随意打开水龙头玩水,冬天甚至有同学用温开水泡手。这只是水吗?不,还是水龙头的哭声。是因为你忘了关。更是地球母亲对这个粗心同学的谴责。如果每个人都没有你那么珍惜水资源,那么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应该是你后悔的眼泪。
听着水滴答滴答的声音,学会心疼。让我们一起算算账目:一吨水每小时能发电约1000千瓦时,产肥500公斤,磨面粉34袋。如果每个人都节约用水,积累起来,能有多大用处。
第二,省电
我们都说有电很方便。是的,电可以做很多事情。电从哪里来?从发电机开始,要经过很多程序,每千瓦时都体现了工人的辛苦。
同学们,我们先从关灯开始,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不需要电的时候就关灯,让人们关灯。另外,注意用电安全,不要提浪费电,造成生命威胁的事情,少接触微妙。
第三,节约粮食
每天在学校,学生浪费食物。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自己付饭钱,自己浪费,跟别人没关系。”。表面上看,浪费是其个人消费行为,本质上却是从侧面反映了这个人的素质。我们说,这样一个把浪费当成一种享受的人,素质肯定高不了多少。即使在发达国家,经济也被视为一种美德。另外,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提倡勤俭节约。
勤俭节约是人生的导师。节俭的人勤于思考,善于制定计划。勤俭节约就是科学地管理自己,管理自己的时间和金钱,最明智地利用自己一生拥有的资源。如果你养成了勤俭节约的美德,说明你有能力控制自己,说明你已经开始支配自己,说明你的道德修养在逐步提高。这不仅是个人的进步,也是社会的责任。
世界勤俭日演讲稿 第6篇
咱们好!
在这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完美时节,咱们怀着高兴的心情,带着完美的神往,迎来了簇新的一年,又回到咱们了解而美丽的校园。这天我给咱们讲演的标题是《节省节省,从我做起》。
秋季,国家有关部门宣布了建造节省型社会的建议,跟着“全民节省、一起举动”的深入开展,节省这个好像现已过期的论题从头成为人们重视的焦点。
曾几何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常在耳边回响;
曾几何时,“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古训仍在心头环绕;
调查咱们的校园,糟蹋现象就在身边,瞧!塑料袋们正随风起舞呢,的确是装点了天空,咱们且不说这些“白色污染”会给咱们的环境和身体健康带来怎样的损害,单是这些被糟蹋的塑料袋会给咱们的经济带来怎样的丢失呢?咱们何不再将它们收回,再使用呢?引荐你无妨去食堂转一转,定会让你收成不菲。没吃完的饭、菜无法地躺在桌子上,“馒头太没味了”,咬一口,顺手一扔(更有甚者做一投篮动作,真准!馒头乖乖躲进废物桶),还有,那关不紧的水龙头、白日亮着的电灯、只用一张纸就丢掉的作业本,等等。
应对这些糟蹋现象,咱们或许早就习以为常,见责不惊。可是,当咱们顺手丢掉一个馒头的时分,咱们是否想到过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许正为全家人的一餐饭食而辛苦奔走,当只用了一张纸的作业本就丢掉的时分,咱们是否想到在悠远的山区里还有许多孩子用树枝在地上写出的言语:“我想上学!”
或许你会说,一个人糟蹋一点算得了什么,但我想说的是,十个人糟蹋,百个人糟蹋,全我国13亿人都糟蹋一点了?又有谁想过结果呢?据报道,我国一般饭馆一桌饭菜一般至少会剩下10%,一家饭馆均匀每一天要倒掉50公斤的剩饭菜。顺次计算,全国一年在餐桌上的糟蹋就高达600亿。也有人计算过,全国一共有28万个各种旅馆、酒店和宾馆,假如每一个酒店每一天节省一度电,那就意味着每一天可以给2800万个家庭用40瓦的灯泡照明25个小时。假如仅一个北京市的空调将温度从24度进步到26度,就可以节省用电4到6亿千瓦时,可以为老大众节省电费两亿多块钱。
这些数据不算不明白,一算吓一跳,同学们,当咱们在指则他人糟蹋的一起,是否也留意到自己的糟蹋行为?是否想过节省这个陈旧而又年青的出题,咱们要从何做起?在这我想给咱们讲一个小故事:
主人公是我的小表弟,他的名字叫童童。一天,奶奶、妈妈、二姑在吃松子。可是,那些松子很小,非常难剥。所以咱们便让他去丢掉。他把松子拿到废物桶时,他犹疑了。随后便喃喃自语:“这样是不是太糟蹋了呢?粒粒皆辛苦呀!”这次,他决断地拿起装松子的袋子向柜子放去提到那里,我想问问在那里搭餐的同学们:“当你们在倒饭的一起,可曾认识到这是一种糟蹋?可曾想到粒粒皆辛苦呢?这个年仅4岁的小朋友都懂得这个道理,那些曾糟蹋过粮食的同学,是否能从这个故事中得到启示?
节省是美德,节省比发明更简略,节省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节省一张纸、节省一度电、节省一滴水、节省一粒米、节省一块煤不要小看咱们身边的这些不起眼的小小的“一”,假如13亿人都能做到,这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咱们每个人的手里都紧握着名贵的“资源”,掌握着对这些民族开展“命脉”生杀予夺的权利,成之毁之、爱之损之在于咱们每个人的举动。
节省是一种美德,节省是一种才智,节省更就应成为一种习气和习尚。建造节省型社会需求全社会的一起参加和一起举动,找回失掉的节省认识,从节省一滴水,节省一度电,节省一张纸,节省一粒米开端,锲而不舍,在建造节省型社会中,将节省这个“传家宝”进一步发扬光大!
世界勤俭日演讲稿 第7篇
我们的祖先在艰苦的生活中学会了勤俭节约。以他们为例,勤俭节约成为中国人的美德传统。
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我们应该做得更多。说到这里,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做过。那么怎样才能勤俭节约,让我们的学校成为一所和谐节约型的学校呢?
勤俭节约是一个词。相信很多同学都会疑惑:什么是勤奋,什么是应该节俭?要理解这一点,需要从废物的源头入手,比如我们最常见的:我们每天接触到的水。有些人认为到处都有充足的水。这个池子用完了,就会从山上流下来,从地下出来。如果你这么想,那你就错了。事实上,我们人类正面临缺水的危险。虽然地球上3/4的地方都是水,但可供人类消费的淡水却非常少。所以我们需要节约用水,我们有吃剩的食物,有的同学吃不下就扔了。如果吃不了那么多,可以相应的少买一些,这样可以省点钱,不浪费粮食。食物短缺也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你可以算一下,如果每个学生每天需要1公斤大米,那么我们学校有1000个学生每天需要1000公斤大米,每个月需要3万公斤大米。想象一下如果有更多。所以要节约粮食,不要浪费太多。
世界勤俭日-世界勤俭日演讲稿 第8篇
随着全世界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加, 以及残障人士越来越希望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拥有平等的权利, 让世界更畅通、无障碍就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让老年人和残疾人像身体健全的人一样能够顺利地获取和交流信息, 这与他们方便地使用电梯、进入大楼、外出旅行以及安全地使用某个装置同样重要。
无障碍并不仅仅是老年人或残疾人关注的问题。我们任何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 都有可能经历暂时的行动不便。在这种情况下, 即使是日常简单的活动都可能变得十分复杂和困难。这时, 国际标准能有效地指导生产商和服务提供商, 设计和制造出方便所有人使用的产品。
按照国际标准科学设计的轮椅坡道, 对推着婴儿车的新妈妈将十分方便;
开关按钮很大的设备, 让手部受伤的人更容易操作;
能够紧急制动的传感器, 可以让背部受伤而行动迟缓的人经过感应门时停止关闭, 从而避免事故;
电话键盘数字5上的小圆点, 可以让寻找数字变得更容易, 比如能为刚做完眼科手术的病人提供方便。
国际标准有助于我们每个人更加便捷地使用产品、进入建筑物和接受服务。这些国际标准包含了对安全的考虑、人类工效学原则和协商一致的检测方法等, 从而更有助于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无障碍性。标准还为技术创新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推广提供了平台, 促进市场更快地发展, 推动全球贸易。
世界湿地日 第9篇
对于湿地,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定义,比较通行的说法是指“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由于在保持水源、抵御洪水、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随着人类活动日益频繁,全球湿地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1971年2月2日,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滨小城拉姆萨尔签署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也称作《拉姆萨尔公约》(简称《湿地公约》)。这个公约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全球各国政府间的共同合作,保护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特别是水禽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
为提高公众对湿地价值和效益的认识,1996年10月,公约第19次常务委员会决定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目前公约缔约方已达160个,共有1 994个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国际重要湿地指定总面积约1.92亿公顷。中国于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
(来源:新华网)
世界勤俭日演讲稿 第10篇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勤俭节约,从我做起》。
10月31日是世界勤奋日。传统文化推崇的勤奋,既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品德。现代文明需要它,珍惜有限的资源,抵制过度消费。古今中外,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发展,离不开勤俭节约。
勤俭节约是个人修养的需要,诸葛亮把“修身养性”作为“修身”之道;勤俭持家之宝,朱和会“一粥一餐,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不断思考物质困难”是齐家的家训;要从1。1滴开始,袜子破了一只一只换,办公用纸的正反面都要用。经济也是治国之道。
作为与时俱进的中学生,我们要带着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和时代的责任感,继承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从一点点努力开始,在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要认真贯彻勤俭节约,比如在锻炼、午休、户外上课、课外活动等时候不开无人灯。及时关掉教室里的灯和风扇。
“一块煤不算多,几千块煤堆成斜坡;一滴油不过分,汇成一条河。”勤俭节约,要从每千瓦时、每滴水、每张纸上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省一粒,就是省一方富田;拯救一张纸就是拯救一片美丽的森林。省吃俭用就是创造财富。
勤奋是一种品格、修养和美德。倡导节俭,理性消费,增强节约意识,杜绝铺张浪费,营造人人视节约为“举手之劳”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努力把我们的校园建设成节约型校园!
世界勤俭日主题演讲稿 第11篇
世界勤俭日主题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勤俭节约是一种责任》。
从“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到“勤俭持家久,诗书济世长”。无一不在证明着国家的富强、家庭的富裕,勤俭节约起着决定作用。勤俭节约,它是一种美德、一种传统。中华民族正是具有这种精神,才能生生不息,兴旺发达。今天我要说,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责任。有人可能会说这未免太严重了吧,节约只是生活小事,有必要那么上纲上线吗?我以为:此言差矣!
一个懂得勤俭节约的人,一定会为
未来打算,他在自己处于好运的时候,就一定会为将来可能的不幸做好准备;一个没有头脑的人,根本不会为将来着想,他会大手大脚的把全部收入都用光。一旦遇到急难,就会手足无措。由此看来,勤俭节约难道不是一种责任吗?
勤俭节约不仅关系到金钱,而且也关系到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面我从三方面谈谈节约的问题:
一、节约用水
对于水,我们有很多同学不懂得珍惜。在家里刷牙洗脸时,水龙头压根就没想起先关掉;在学校里随意打开水龙头玩水,甚至有同学在冬天用我们喝的温开水来泡手。这流的仅仅是水吗?不,这还是水龙头的哭泣,怪你忘了把它关上,这更是地球母亲对这位粗心大意的同学的谴责,如果都像你这么不珍惜水资源,地球最后仅有的一滴水该是你后悔的泪水了吧。
听水声滴答,要学着心疼。我们一起算笔账吧:一吨水大约可发电每小时
一千度,生产化肥500千克,磨面粉34袋。如果人人都节约用水,积累起来,可以派上多大的用场啊。
二、节约用电
我们都说,有了电真方便,是啊,电可以做很多的事情,电从哪里来的呢?发电机里发出来的,要经过很多道程序,每度电里都凝聚着工人们的辛勤劳动啊。
同学们,就从随手关灯开始吧,不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不用电了就赶紧关掉,做到人走灯灭。另外,注意用电安全,且不说浪费电,造成生命危险的事,少接触微妙啊。
三、节约粮食
在学校每天吃饭都有同学浪费粮食。可能有同学会说:我缴了伙食费的,我浪费的是我自己的,跟别人没有关系。从表面上看,浪费是它个人的消费行为,可从本质上看,它却从侧面反应了这个人的素质。把浪费当作一种享受的人,这样的人,我们说,他的素质肯定高不
到哪里去。即使在发达国家,节约也被看作一种美德。何况我们中华民族一直提倡勤俭节约。
勤俭节约是人生的导师。一个勤俭节约的人勤于思考,也善于制定计划。勤俭节约意味着科学地管理自己、管理自己的时间与金钱,意味着最明智地利用我们一生所拥有的资源。如果你养成了勤俭节约的美德,那么就意味着你具有了控制自己的能力,意味着你已开始主宰你自己,意味着你的品德修养正在逐步提高。这是个人的进步,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其实,勤俭节约并不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做到,也不需要多高的智力或德行才能做到。它只需要我们懂得一些常识和拥有抵制自私享乐的力量就行了同学们,让我们从我做起,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做起。反对浪费,节约为荣,愿我们全校师生人人都有节约意识,人人都有文明举止。
世界勤俭日-世界勤俭日演讲稿 第12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想和大家说的是《让勤俭成为一种风尚》。
同学们,或许你是第一次听说每年的10月31日“世界勤俭日”吧,但是你肯定听过“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古训,肯定听过“绿色环保,低碳生活”的风尚吧。10月31日世界勤俭日最早是在1924年举办的第一届国际储蓄银行大会上由意大利教授菲利普·拉维扎提出并最终于2006年由联合国确立的。该节日的确立旨在号召人们勤俭节约以共同应对日益严重的资源危机,进而促进社会的健康 可持续发展。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来为国人所提倡。传统文化推崇勤俭,那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品德;贤哲伟人推崇它,那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现代文明推崇它,那是对有限资源的珍视,对过度消费的抵制。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发展,这一切都离不开资源的消耗,但这一切,更离不开人们的勤俭。勤俭,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现代文明的内在诉求。勤俭,是一种操守,是一种品行,是一种素养,是一种美德。但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逐步提高,浪费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一些饭店、家庭、学校等浪费现象随处可见。而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人们的日常生活每天都要消耗比以往更多的能源,各种资源日益枯竭,节能减排迫在眉睫。
细心观察我们生活的周围,我们的学校中,浪费现象随处可见;放学以后班级、办公室的电源没有断掉就离开了,学校的花花草草、墙面、座椅等公物随意就破坏了。生活中,用过一次的塑料袋随处乱扔,拧开的水龙头肆意流淌,饭后的餐桌留下许多剩饭剩菜寂然对望。点点滴滴,但加起来触目惊心。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庭条件优越了,勤俭节约的美德随之也丢失了。我们该如何重拾?如何改变?作为学生应从举手之劳做起,把勤俭节约自觉落实到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具体做法应该是:
①从衣着上勤俭:不必刻意追求名牌,干净整洁,朴素大方即可。我们要追求内在素质的提高,打造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光鲜的外表不是我们这一代青少年真实的写照,我们要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放在回报社会上。把节俭的钱帮助他人,给别人帮助,让自己快乐,何乐而不为?
②从食物上勤俭:譬如一日三餐要适量,拒绝浪费;在外就餐,够吃即可;和大人们在一块在外吃饭,更要提醒父母点菜适当,吃不完的可打包带走,以“小手牵大手”,相信大人们会赞同我们的观点的。
③从住处中节约:节约用水方法很多:拿淘米水浇花,洗拖把,洗东西时不要让水龙头一直流。节约用电落在实处:白天不开灯,晚上不开无人灯,出门较长时间,要关闭电器插头而不让它处在待机状态。用空调要调到节能的温度,这些耳熟所详的方法,我们是否真的落到实处了呢?
④从出行上节俭:出行较近路程时,可选择步行;同学可自己骑车到校的,不选择让父母开车送;步行的路上,看看风景,听听鸟鸣,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未尝不是一种享受,在享受的不知不觉中,我们成了低碳生活的代言人,我们身上散发着节俭的芬芳!
“一块煤,不算多,千块煤炭堆成坡”;“一滴油,不算多,点点滴滴汇成河。”勤俭节约,要从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粒粮食,每一件衣服做起,聚沙成塔。节约一粒粮食,就是节约一片富饶的土地;节约一滴水,就是节约一畔清澈的湖泽,节约一度电,就是节约一座充盈的矿山;节约一张纸,就是节约一片美丽的森林!
同学们,让我们牢记“俭以养德”的古训,让勤俭成为一种风尚,成为我们血液中的一种自觉,我们便可把10月31日变成天天的“世界勤俭日”了。愿勤俭之风尚遍彻校园!
世界标准日征文活动揭晓 第13篇
为更好地宣传世界标准日, 提升全民标准化意识, 国家标准委主办、中国标准化杂志社承办了世界标准日征文活动。
自9月1日征文通知发布, 截止到9月30日, 共收到征文128篇, 其中各省、市质检系统来稿44篇, 标准化研究机构来稿41篇, 企业来稿31篇, 相关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个人来稿12篇。涉及标准化工作如何影响经济社会和百姓日常生活, 反映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55篇;从事标准化相关工作, 亲身见证标准化重大事件的经历、感受和体会的22篇;反映标准化行业的新气象、新风尚, 记述标准化工作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例的25篇;对我国标准化发展历程的评价、对标准化工作的意见、建议和希望的26篇。
10月9日, 中国标准化杂志社组织了评审会议, 8名评审专家对128篇征文进行了认真、细致、公平的审核, 从中评选出一等奖5篇, 二等奖10篇, 三等奖15篇, 具体情况见下表:
世界阅读日 第14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1995年起,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阅读日”,向大众推广阅读和写作,以及宣扬跟阅读关系密切的版权意识。
4月23日对于世界文学领域是一个具有象征性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1995年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选择这一天,向全世界的书籍和作者表示敬意,并鼓励每个人去发现阅读的快乐。(无论是电子版,还是纸质版,阅读永远是快乐的。在电子阅读时代,纸质阅读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小了,本期P30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反思。)
02地球一小时
3月27日晚8时30分至9时30分,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89个城市在黑暗中度过了一个小时。
“地球一小时”活动2007年始于澳大利亚。当时大约有200多万个家庭和企业自愿熄灯一小时。一年以后,在世界自然基金会倡导推动下,“地球一小时”成为一项全球性并持续发展的活动。2009年,“地球一小时”来到中国,北京、上海、南京等近十个城市参与了活动。今年,成都、贵阳、大连等更多的城市也以各种形式加入到活动中,除熄灯之外,同时在一个小时内实施诸如不开车、散步、举办不插电音乐会等具体的低碳行动方案。(小改变成就大影响。我们的环保努力不只在这一个小时,为了共同的家园,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03求职新名词
毕业容易求职难。随着毕业的临近,不少关于求职的新词也纷纷涌现。
学士后:有政协委员建议,借用“博士后”模式,在企业建立“学士后”、“硕士后”制度,为毕业生设立两年见习期,不仅调动用人单位的積极性,也使毕业生在刚踏入社会时有个过渡适应期,缓解就业压力。国考炮灰:意指做无用功,陪着冠军跑的人。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超过104万,而最终捧上“金饭碗”的仅万余人,有超过100万人成为“国考炮灰”,淘汰率高达98.7%。海投:不加选择地向各大公司发出简历。“海投”中戏谑的口号是:“今天不海投,明天就投海。”拒无霸:指多次面试不成功,但仍不气馁者。从以往崇拜有无数面试机会的“面霸”转而崇拜百折不挠的“拒无霸”,毕业生的心理状态正起着微妙的变化。(不是不明白,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
04《春回大地》
歌曲《传奇》的作者、著名音乐诗人李健近日前往“5﹒12”地震灾区,为北川创作歌曲。歌名暂定为《春回大地》,以此来表现北川人民经历了大地震后,用坚强、勤劳和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的精神,仿佛春天和笑脸又回到了北川。李健称将力争在5月前后完成谱曲,并于地震两周年前后,力邀王菲一起到新北川演唱此曲。(伤口会愈合,悲痛会远去,希望会重新绽放,春天会再次染绿大地。)
〉〉〉〉〉更多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集体采访时,教育部有关人士提出“高考改革拟将本专科考试分开”,高考本专科分开,专科考试由各省负责。
▼近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陈善广做客武汉大学时讲:中国于明年发射的“天宫一号”,将首次出现两名女航天员。目前航天员主要从飞行员中选拔,未来有可能从高校中选拔。
▼上海世博局正式公布,除成龙、姚明、朗朗等之外,新增4名世博会“大使”。其中,杨澜为“形象大使”、谭盾为“文化大使”、刘德华为“亲善大使”、李宁为“健康大使”。
▼湖南卫视“快乐淘宝”节目4月中旬开播,敲定“台柱”汪涵任主持。新节目与淘宝网“强强联合”,以“快乐生活、时尚淘宝”为主题。
▼“心灵富豪”超“胡润富豪”成社会热点。“中国心训第一人”林A提出,富豪不是简单追求财富数字,更多的是包含了社会责任。4月,林A联合香港专家首次推出“2010年中国心灵富豪榜”,在这个榜单中有袁隆平、捐出 83亿组建国内最大个人慈善基金的发起人陈发树等。
更多信息请登录《哲思》博客:
世界勤俭日国旗下演讲稿 第15篇
你们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勤俭节约,从我做起》
“如果任意浪费水资源,那么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的眼泪。”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这则发人深省的公益广告吗?
水、空气与阳光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生活中,衣、食、住、行哪样离得开水?从前,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知道去爱惜,而浪费挥霍,但同学们是否知道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并不丰富,只有2300立方米左右,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水的缺口越来越大,现在全国有400多个城市缺水,缺水较严重的城市有110多个。今天的我们要保护水资源,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因为失去了水,就失去了绿色、生命和希望。
近来,在我国西南地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特大干旱,给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前几周,在我们学校也开展了“一人一瓶水,爱心送旱区”活动,要求全体少先队员每人捐赠一元钱来支援灾区人民,在次此活动中,涌现出了很多风格高尚的同学,他们有的捐赠了5元、有的捐赠了十元钱,有的同学甚至捐献了20元,50元!其中:一、一中队赵见利捐50元,崔文瑶捐20元;一、二中队赵雅楠捐25元;崔云婷、李旭辉捐赠20元;二、一中队庄永旭捐20元;二、二中队崔学博同学捐30元、于思佳捐20元;,三、一中队郭俊廷捐20元;四、一中队丁常泰捐20元;六、二中队考蕴辉、张瑞分别捐20元 ,这不仅仅是几十倍的捐款,分明是对灾区人民奉献出几十倍的爱心!
鱼儿跳跃,鸭鹅嬉闹,蛙声不断,流水潺潺同学们,为了还世界一份恬淡与自然,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同时告诉身边的亲人朋友:请随手关紧水龙头,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让我们的家园永远有碧水蓝天!
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主持:)同学们,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我们还要保护好其他的资源,在生活中注意节约用电,节约用纸,能做到:
(演讲)
1、根据天气阴暗情况及时开关灯,放学前把饮水机关掉,天气热了,尽量开窗通风,不开风扇。
2、爱护书本,不乱撕乱画,节约用纸。
3、爱惜粮食,不浪费一粒米。
世界勤俭日-学生国旗下演讲稿 第16篇
第一篇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10月3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勤俭日”。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老一辈革命家都很注意勤俭节约。也许你并不了解,周总理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周总理的一件睡衣补了又穿,穿了又补,直到逝世那天,睡衣仍然穿在身上。他的一双皮鞋一穿就是二十多年,一块上海牌手表一直戴到心脏停止跳动。
有一个民间传说:一位老人去世时,只留下一块写有“勤俭”二字的匾。兄弟俩把匾从中间锯开,哥哥要了“勤”,弟弟要了“俭”。哥哥每日辛勤耕作,但不知节俭,结果两手空空;弟弟省吃俭用,却不知勤劳耕作,结果坐吃山空。后来经过仔细琢磨,他们把匾合在一起,勤俭持家,终于创造了大量的财富,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勤俭是建立在“勤”与“俭”的结合上的,只有勤劳才能创造劳动成果,只有节约才能珍惜劳动成果,劳动成果越积越多,社会才能发展进步,反之,则是社会衰败、文明倒退。正如李商隐所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如今,我们都是家里的宝贝,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拼命赚钱,而有的同学大肆挥霍,不知道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还有一些同学太过于注重自己的服饰、打扮和享受,穿衣服要最新款式、要品牌。无限制地攀比,助长了一系列歪风邪气。有些时候,节约成了小气被人笑话,更有些时候,节俭却被当成贫穷的表现。我们需要在全社会改变那种所谓的虚荣消费心理和浪费观念,从自身做起,重新认识老祖宗留下的千年传统和良好美德。
我们的国家并不富裕,至今还属于发展中国家,地区贫富差异较大。我们该深知,在放任挥霍的同时,许多人还在饱受着贫穷的痛苦。据亚洲开发银行报道所知,在中国大陆的14亿人口中,有大约5亿8千3百万人生活在国际公认的贫困线以下,每天的生活费用不到两美元。如果你在贵州、宁夏、甘肃等地的贫困地区住一段时间,你会亲眼看到十几岁的女孩子没有衣服穿;看到寒冷的冬天全家人盖一床破烂不堪的被子;看到无钱治病而凄惨死在家中的老人;看到乞丐被城里的狗咬伤后回家等死的无奈与悲凉……
古人有一句名言叫“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里讲的“小”就是小事,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也都是从这样的小事做起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养成勤俭的习惯,做到节约“五个一”——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粒米和一分钱。作业本正反两面使用,科学使用零花钱,杜绝穿戴的攀比心理,喝完的饮料瓶收集起来卖掉。节约每一粒米,吃饭时不乱倒饭菜;节约每一度电,出操、午休、课外活动时,随手关掉教室的灯;节约每一滴水,洗手后关紧水龙头,不乱倒饮用水;节约每一张纸,用过的纸反面写草稿等。
最后,让我以《朱子家训》中的一句话来结束我今天的演讲: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世界勤俭日---学生国旗下演讲稿
第二篇
尊敬的老师,新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沙海淘金金难见,石林冶铁铁迹疏。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在高楼大厦腾空而起的同时,人类所面临的资源危机也与日俱增。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虽无扭转乾坤之伟力,但亦可珍惜一粥一饭,恒念物力维艰。
自古以来,勤俭节约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李商隐曾有诗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伟大领袖毛泽东曾指出,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每年的10月31日更是被联合国命名为“世界勤俭日”。但在现实生活中乃至我们身边,仍然存在不够勤俭甚至铺张浪费的现象:一张纸上只写了几个字就被扔进了废纸篓,空无一人的教室里电灯长明,卫生间水龙头哗哗流淌的水,食堂地上随处洒落的饭粒……
为何浪费屡禁不止?我认为根源在于认识的缺失,乃至不科学、不健康的价值观在作祟。礼宴酒席,似乎饭菜分量恰到好处便是“招待不周”;欣逢盛世,物质丰富,有人认为再也不用勤俭节约过“苦日子”了;“浪费的是粮食,传播的是丑陋”的“大胃王”吃播秀更为浪费推波助澜。于是有人认为在人前谈节约太过“迂腐”,在行动上节俭过于“小气”。其实不然,浪费看似事小,实则是件大事。
我们常常自豪地说,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殊不知,为了养活这22%的人口,国家消耗了多少人力物力。同时,我国粮食浪费现象也非常严重。据测算,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为3500万吨,这个数字接近粮食总产量的6%。这些被浪费掉的食物,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无数人的心血。我看见,袁隆平爷爷年逾九旬,还日夜奔波在试验田间;我看见,无数的农民伯伯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想到这些,难道我们不应该对一粥一饭心生敬畏吗?
倘说春去花落,秋来谷成,粮食短缺虽时有发生,却总可再生,那日渐枯竭的不可再生资源呢?那亿万年前树木碳化而成的煤,那千万年前沉寂裂变的石油,都是春去秋来皆如故的吗?虽然有人说,挖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对自然资源的无休止索取,终是竭泽而渔,终会影响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拥有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明天,就让我们从今天起,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珍惜一粥一饭,恒念物力维艰,去迎接一个可期许的未来。
世界勤俭日---学生国旗下演讲稿
第三篇
尊敬的老师,新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寒梅傲立,舍的是春风十里、万物生长;鱼跃龙门,舍的是浮华三千、红尘喧嚣。追求更进一步的发展,必然需要克服欲望的无限滋长,也必然需要更多的积蓄和沉潜。国家的发展与强盛,怎经得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挥霍?没有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拥有再富足的资源、再瑰丽的文明,也无法长久延续一个民族的生命。
大型聚会、校园生活、日常饮食的铺张浪费屡见不鲜,“勤俭节约”四个字似乎已经如同天边的云朵,远离这个尘世了。我望着不远处,满眼的都是车水马龙、灯红酒绿,今时今世的社会现状不禁让我想到千年前唐王朝的由盛转衰。沉醉在开元盛世中的帝妃沉湎于声色,放弃了作为统治者的责任,不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直到安禄山的铁蹄逼近潼关,方才相信大唐大势已去,危在旦夕。在物质生活富足的年代,谁又能“居安思危”呢?
商纣王沉迷于美色于享受,荒废国政,日日过着酒池肉林的生活,荒淫无度,所以最终落得个自焚而亡的下场。宋徽宗作为一国之君却整日沉迷于山水诗画和奇花异石,卸掉城门,只为运回一块石头,无怪乎为金人所虏,客死他乡。铺张浪费使他们沉溺于温柔乡中,无法自拔,看不见自己的过错,也看不见繁华背后的千疮百孔,殊不知表面的繁华皆是沧影,而一时的繁华也不等于长治久安。
文帝、景帝,治国崇尚黄老无为,与民休息、轻徭薄赋,为君,中正廉洁,从不铺张浪费,好大喜功,最终使西汉国力得到恢复,为汉朝的辉煌和鼎盛奠定了基础。范仲淹一生都不曾忘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一生清廉节俭、克己复礼,对自己严格要求,家中没有一件多余的家具,并将这种观念作为家训世代相传,范家后人男子入朝为官,清正廉洁,无不是一代贤臣;女子入宫为后,母仪天下,无不是一代贤后。华为创始人任正非青年时期曾参军入伍,一生也保持着军人的作风,年过七旬也坚持自己打饭,最终引领华为公司走向世界,实现了“中华有为的人生理想”。日常生活的节俭使他们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关注国家、关注人民,才有能力实现或是个人,或是家族,或是国家的强盛。
这世上本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现在大家能有浪费的资本,都是无数前人呕心沥血的成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在泼掉一碗碗饭菜时,你是否会有一丝丝的愧疚?
“节俭”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更应深入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内心。愿我们都能做一只翩飞的白鹤,飞渡浮华的尘世,每每想要放纵自己在欲海中沉浮时,都能犹豫再三,都能想起古人的肺腑之言。
如此,足矣。
世界勤俭日---学生国旗下演讲稿
第四
篇
尊敬的老师,新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智能引领更需要勤俭护航”。
众所周知,勤俭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虽然当前科技不断进步,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这绝对不是我们抛弃勤俭美德的借口。接下来,我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提倡“智”和提倡“勤”并不矛盾。
不可否认,小亮的看法具有时代性,也有其合理之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当前社会确实需要提倡“智”。一些智能产品不仅能让人从一些繁琐的劳动中解脱出来,还能提高劳动效率和工作质量。但“勤”的对立概念是“懒”,“智”的对立概念是“愚”,“勤”和“智”不是对立的概念,提倡“智”和提倡“勤”并不矛盾。更何况人工智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依靠众多科技工作者们日以继夜的勤奋攻关才取得的研究成果。
第二,提倡节俭并不是吝啬和小气的表现。
节俭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困。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没有必要像几十年前那样不舍得吃、不舍得穿、不舍得用了,但这并不是我们放弃节俭的理由。据统计,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食物相当于两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如果杜绝这些浪费,就可以解决农村扶贫对象和城市低保人口的温饱问题。厉行“光盘”,拒绝“舌尖上的浪费”,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势在必行。吃的方面如此,穿、住、行等方面亦然。节俭不仅不是吝啬与小气的表现,而是一个人高素质、大局观和共享观的彰显。
第三,智能引领,勤俭护航,才能持续良性发展。
智能产品让生活更美好,但这种美好建立在科技人员辛勤工作、奋勇攻关的基础上。如果没有科技人员的辛勤工作,我们能享有这么丰富的智能产品吗?能不断提升智能产品的质量效率吗?能追赶上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吗?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很多资源面临枯竭,很多原材料依赖进口,尤其是制造人工智能和航空航天方面的高尖材料。在这种背景下,厉行节约,不仅是利国利民、泽被后世的功德,更是国家长期发展、长治久安的战略需要。
科技发展了,“勤”更需提倡;社会进步了,“俭”尤为重要。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勤俭要求和勤俭标准。今天的“勤”更应该是“勤”与“智”的相互促进和有机结合,今天的“俭”更应该是节约资源和物尽其值的高效利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宏观调控、智能引领、勤促发展、俭来护航的轨道行稳致远,高效发展。
世界粮食日勤俭节约演讲稿 第17篇
大家早上好!我们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关注舌尖上的浪费》。首先给大家讲一个简单的记者调查。
有记者观察到一所学校食堂用餐时剩菜的情况。在记者等待的半个小时里,300多名学生吃完了饭,其中100多名留下了饭菜。记者甚至看到,一个男生的碗饭没吃几口就倒掉了,一个女生在餐桌上留下了一整个西红柿炒鸡蛋。
不知道同学们听了这个调查有没有感觉。“除草的日子是中午,汗水把草滴到了土里。谁知道中餐硬?”3354唐代诗人沈李的《悯农》,这首诗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背出来就能脱口而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把它记在心里?有多少人付诸实践?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越来越富裕,“节约”这个词似乎已经在人们的脑海中淡化了。
在日常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是屡见不鲜。据我省粮食局估计,我省每年损失和浪费的粮食在22.5亿公斤以上,相当于1200万人一年的口粮。也许你并未意识到自己在浪费,也许你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所以吃东西常常挑三拣四,吃不完就随手扔掉。然而,你可知道,世界上还有许多人正在为一餐饭而辛苦奔波,还有许多人正因饥饿而在死亡的边缘上挣扎。
“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粮食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粮食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计民生,也是关系到整个世界经济发展和安全的重大问题。只有在保障粮食安全基础上并不断发展,才能切实实现各国和世界的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虽然实现连续增长,但是粮食供给仍然处于紧平衡状态,而且受人口持续增长、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全球气候变暖等影响,潜在的粮食安全危机是不可忽视的。因此,节约粮食就等于增产,别再在饭桌上挑东捡西,别在沉迷于快餐无法自拔,别在用餐时多点菜摆阔气,不要再浪费粮食……不要真的等到我们饥饿时,才会对随手扔掉的粮食回忆珍惜。
今年10月16日是第x个世界粮食日。今年世界粮食日主题是:家庭农业:供养世界,关爱地球。我们中学生理应响应号召,节约粮食。积极践行“光盘行动”,同学们,让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世界献血者日介绍 第18篇
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国际献血组织联合会、国际输血协会决定将6月14日,也就是发现ABO血型系统的诺贝尔奖获奖者卡尔·兰德斯坦纳的生日定为世界献血者日。专门用于庆祝和感谢自愿无偿献血者。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国都会举办隆重的庆祝活动。
2015年6月14日是第十二个世界献血者日。世界卫生组织将今年世界献血者日的主题确定为“感谢您挽救我的生命”,今年的宣传口号是“无偿献血,定期献血。献血事关紧要”。世界卫生组织希望各国和地区向拯救了无数生命的献血者表达衷心的感谢,并鼓励全球有更多的人自愿、定期献血。
每年世界卫生组织都要为全球的庆祝活动指定一个主办国,今年的主办国为中国,主会场在上海,由上海市血液中心( 世界卫生组织输血合作中心)组织。
世界海洋日 第19篇
2049年的国庆节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初一(4)班 尚泽凡
指导教师:张秀英
“叮咚,现在是早上8点钟整,关闭睡眠系统,已开启海水净化系统。”我揉了揉眼睛,坐了起来,窗帘自动打开,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渤海,准确地说,我现在就住在海里,我的房子是一个用特殊透明材质制成的水房子,一半在海面上,一半在海水里。
这时一个小机器人为我送来了一杯高能量的运动水,是由海水净化提炼成的。又一个小机器人过来对我说:“今天是20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的日子,将会在天安门广场和钓鱼岛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我这才想起来,今天是国庆节,我已被邀请到钓鱼岛观看海军阅兵。于是,我赶紧换好正装,来到码头,看到我的电鳗已给我的“深海极速”充好电。我的“深海极速”是使用一种合成的高电量电鳗的生物来充电的。我登上“深海极速”潜到海下200米,接着马力全开,用了不到1小时就到了1500千米外的钓鱼岛,将“深海极速”停好,宾礼员带我上了检阅台,我看到检阅台上插着100面五星红旗,十分壮观。
阅兵仪式即将开始,这次阅兵所有装备所用的动力都源于我发现的一种叫海能1号的可再生能量,它是将一种深海矿物,溶解后,当能量使用,并且能量转换过程中不产生任何废物。
阅兵式开始了,主持人首先介绍了各国的来宾,接着海军出场。主持人激奋昂扬地说“现在向我们驶来的这个庞然大物是海神5号,主要武器是激光放射性电网,使用的是一种深海电能,威力极强!……”。
阅兵式结束了,我开着“深海极速”回到家,激动的心情难以平复。祖国现在的强大,是因为每个人的努力,现在我们的海洋实力如此强大,我们为祖国而感到自豪。
一片美丽的蔚蓝
童年美丽无穷,但我仍钟爱大海。那份奇妙与神秘的寂静,仿佛就在我眼前。
透过平静的海面,我看到的是一幅缤纷人生,哲理与包容深藏于此。而现在,我们在破坏,却忘记,那海澜壮阔,曾是生命的起源。我愿与海洋一起,度过我五彩的童年、缤纷的人生。
—赠予我的海洋,杨灏然
北京市东城区西总布小学五(2)班 指导教师:冯晓琳
海洋,蕴藏无穷的能量
北京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二(3)班 金跃麟
海洋,算得上是这地球上最广袤的区域了,其总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0.8%。虽然它不能让我们居住,但却蕴藏着无穷的宝藏。我认为,在不久的将来,海洋甚至当之无愧地可以成为我们能量的中枢。
现在,我们已经对海洋进行了潮汐能、浪涌能,以及海底种种化石燃料的开发。但不得不说,这离全部开发还差得远。首先,海洋内含有大量的金属和非金属离子,也就是说,海洋本身就是一汪巨大的电解质溶液。学过化学的人都知道,有了如此多的电解质溶液,只要我们有些适合的电极,想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也就自然不是什么难事,只需利用原电池原理即可。
此外,海洋中含量最大的就是水,这些水不仅可以通过淡化供我们日常生活使用,我们还可以利用水的电解原理提供氢燃料和燃料电池的全部所需。
除了对水的利用,海洋中如此多种多样的生物形态,也可以为我们提供一定的生物能源。这些原因,便是我为何称“海洋是能量的中枢”了。
保护海洋,从我做起
东城区青少年科技馆 葛天宇(科技小记者)
我们总说“海纳百川”,本意是指海洋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那么,海洋里到底都有什么呢?有鱼类、贝类、藻类等多种多样的生物,也有火山、石油、燃气、砂矿等数不清的海洋资源。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现在的海洋里还有了越来越壮观的污染和垃圾。
2015年2月的美国《科学》杂志报道说,全球每年有约800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已严重危及海洋动物的生存。根据英国《每日邮报》在2016年2月的报道,英国一个环保基金会发布警告:如果世界各国再不积极采取相关的再循环利用行动,30年后,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将会比鱼还多。
人类不合理甚至无限制地索取海洋食品和能源的同时,也在疯狂制造海洋污染和海洋垃圾,影响了海洋景观,威胁着航行安全,还危及人类的食物源,更重要的是,破坏了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改变了海洋的生态平衡,破坏了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可是,悲伤难过和气愤讨伐都不能真正改变日益严重的海洋问题!我们应该振作起来,从一点一滴做起,认真学习绿色生态环保知识,积极传播保护海洋环境的理念和正确做法,与地球、海洋、环境和谐相处。
六月一过,马上就是暑假啦。在这酷热又虫多的时节,我们将为读者朋友举办一场“夏日昆虫趴”。
在《知识就是力量》第七期的特别策划中,您将看到虫鸣闹夏,除了蝉,还有许多夏日鸣虫轮番出场;那田野里的盛夏“星灯”,点亮夜空是多么奇妙啊;还有如金龟子、天牛等的“铠甲勇士”也将现身;“彩衣仙子”蜻蜓、蝴蝶、飞蛾也在嬉戏“抢镜”;当然,还有各种拟态虫子约你玩“找茬”呢……火热的七月,就让我们在“夏日昆虫趴”中,一览令读者朋友们惊奇的盛夏“酷虫世界”吧!
世界勤俭日国旗下讲话演讲稿 第20篇
大家好!
在座的各位一定从小就会背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小时候我们就知道要节省一粒米,农民伯伯太辛苦,我们吃的每一口粮食都是用雨水和汗水浇灌的。千百年来勤俭节约的思想一直贯穿于中华民族的进步史中。古人有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即使在今天,人们越来越讲究吃穿,讲究档次,国家也鼓励消费。但我要说的是鼓励消费,更要严禁消费过程中的浪费,别忘了“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x为耻”,更别忘了“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勤俭节约至今仍然是我们应当树立的正确的荣辱观,人生观。我们不能仅仅把它当作一句口号,在当今时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被赋予了新的历史意义和使命。
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啊,社会主义建设离不了。可以看到全国自上而下都在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而努力。就拿正在召开的政协会议来说,本着节俭和环保的原则,将会期缩短到了8天半。政协委员的食宿都安排都力求节约。集中住宿,减少车辆往来接送造成的浪费;委员们下榻的房间内,也没有提供一次性的洗漱用品。为了节约纸张,尽量减少纸质文件的传送和打印,而将提案用电子文档传到委员们的电脑上。
今后在当你眼睁睁的看着水龙头滴答滴答没有拧紧时,你是不是能伸把手把它拧紧?在你下班离开办公室时,会不会检查一下关没关电脑、打印机?不过现在已经让人感到欣慰的是许多人养成了两面使用打印纸的习惯;大家都很乐意使用节能灯具;以前办公室用纸发的通知、文件,现在也改成了电子文档,推进了无纸化办公。
世界勤俭日-世界勤俭日演讲稿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