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1章走进数学世界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第1章走进数学世界(精选8篇)

第1章走进数学世界 第1篇

70多年前,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因病卧床.一天,他仔细观察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惊奇地发现,世界各大洲的轮廓线虽然像锯齿一样参次不齐,却恰好可以互相拼接在一起.他由此推断,地球上的大陆原来是一整块,后来由于地壳的运动才被“扯开”,成为今天的各大洲和各大洋.这样,他创立了“大陆漂移学说”.这个学说与后来的很多科学考察结论相吻合,因而被许多人接受.

魏格纳的发现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魏格纳是从几何形状上观察地图的,这是一种数学观察活动;另外,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说明了观察对于科学发现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观察是认识事物、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据不完全统计,一个人90%的知识是通过观察得到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不会观察或不注意观察,都会失去很多获取知识的机会.学习数学离不开观察,学好数学必须具备数学观察力.

第1章走进数学世界 第2篇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1.请你判断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的问题是()

A.研发氢能源

C.合成新材料

2.下列不符合近代化学观点的是()

A.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会破裂

C.化学变化中原子不会破裂

D.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3.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B.煤炭是由什么组成的 D.编写电脑程序

A.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

对着干冷玻璃片呼气

C. D.

硫在氧气中燃烧 将鸡蛋壳放入白醋中

4.在开展呼吸作用的实验研究之前,小雨根据生物学知识指出:“人体呼吸作用时,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比吸入的气体含较多的水蒸气”.这在科学研究中属于()

A.猜想或假设 B.提出问题 C.制定计划 D.结论

5.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的燃料为丙烷(C3H8).下列关于丙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气体

C.沸点为-42.1℃,易液化

6.以下有关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B.易燃烧 D.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

A.熄灭酒精灯B.读取液体体积

D.

C. 称量氯化钠固体

加热液体

7.下列仪器中,具有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多量液体试剂三种用途的是()

A.烧杯 B.量筒 C.集气瓶 D.试管 8.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A.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它实验

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D.向老师请教

9.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A.用药匙取用固体药品

B.用酒精灯的外焰部分给物质加热

C.使用天平时,用手直接拿砝码

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0.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1/

3A. B. C. D.

二、填空题(共8

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40分)

11.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量取8mL稀硫酸,应选用的量筒.

(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3)实验室用烧瓶制取蒸馏水时,烧瓶的底部应垫放.(4)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段,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12.在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定石块密度的实验中:

(1)用托盘天平称出石块的(2)根据排水法用量筒测出石块的(3)用公式计算出石块的密度.

13.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按序号分别写出各仪器的名称:

①②③④

(2)可用于过滤的仪器是;用于收集气体的仪器是.(填序号)

14.指出右图中倾倒液体药剂时的错误:

(1)(2)(3)

15.指出下列错误的操作导致的后果.

(1)把块状固体药品直接丢入试管底部,后果是:

(2)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对着手心,后果是:

(3)量取液体时,视线没有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后果是:

(4)使用胶头滴管后,未经清洗就吸取另的试剂,后果是:

(5)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后果是:

(6)加热液体时,试管口朝着有人的方向,后果是

16.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哪些是需要燃烧才能观察到的现象(填序号)

①自顶端起约1cm以内的烛体是温的、柔软且易塑型;

②原料是半透明、微臭、无味白色固体;

③蜡烛顶端、烛心底部周围有无色液体,呈碗状存在;

④一白色烛心贯穿中轴,并延长至蜡烛顶1cm;

⑤形状圆柱形,顶部为圆锥形尖出;

⑥烛心周围和烛焰上端呈明亮的黄色;

⑦吹熄后,能看见烛心周围有白烟上升,并慢慢消失;

⑧质软,可用指甲刮出痕迹;

⑨若风吹至蜡烛一边;另一边碗形顶端的蜡烛将熔成液体并沿烛体落下;

⑩如受空气流的影响,火焰会闪动,且生出黑烟.

(2)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

结论: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

结论:

17.据报道:某地发生了一起医疗事故,护士在给病人输液时,由于没有按医疗规程核对药瓶标签,误将酒精当做葡萄糖输入病人体内,造成严重的酒精中毒事件.以此为鉴,我们做化学实验时,应该注意什么?否则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

18.究一食品包装袋内的气体成分(可能是氮气,可能是二氧化碳)

(1)提出假设:

(2)实验方法:

(3)实验现象:

第1章走进数学世界 第3篇

一、合作探究圆的特征, 发展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 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学会思考、归纳得到猜想和规律。课的伊始就直指重点, 复习学过的平面图形, 确定它们的大小需要几个数据, 然后引发思考:确定圆的大小需要几个数据?这个数在哪里?你能想办法找到这个数吗?让学生在四人小组里合作讨论。当学生讨论出只要一个数, 是圆心到圆上的距离。教师再次发难:这个数是圆的半径, 半径有无数条, 怎么说一条就行呢?四人小组再次合作验证圆的半径是不是有无数条且相等。学生在教师的层层设疑的问题情境中, 与同学合作交流发现圆的特征, 培养和发展了学生合作意识, 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动手操作, 发展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主要指根据物体的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 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课前教师已经布置学生画圆, 将课堂中的操作时间节省下来。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1分钟之内, 能画几个漂亮的圆就画几个漂亮的圆。”巡视的过程既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效果, 又对学生画的情况进行了指导。由学生画的典型图案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1.同心圆。四人小组头脑风暴下, 你在哪里见过? (水波, 箭靶, 棒棒糖, 树的年轮……) 2.迁移到画圆的直径时的一幅图 (圆内有四条直径将圆八等分) , 这时学生的想象空间打开了, 有说像自行车车轮的, 有说像比萨饼, 有说像柠檬, 有说像螺旋桨, 甚至有的学生说像18世纪的马车的车轮……学生的想象插上了翅膀, 遨游在数学的空间。

三、联系生活, 发展应用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利用圆的特征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 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与圆有关的问题。由车轮图, 引发学生思考, 如果车轴不装在圆心这个位置, 那么自行车骑起来是什么效果?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自告奋勇地上台演示, 给数学课堂带来阵阵欢笑, 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习得新知识。

猜一猜环节, 猜猜教师带来的一个半径15厘米的圆形物体是什么?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大胆猜测, 唱片、蛋糕、腰围、激光灯、儿童车车轮……最后, 教师揭晓答案是钟。由此引入找一找环节, 找找看, 钟面上还有哪些圆?用激励性语言, 看谁能找全, 别留给他人机会! (钟面上的数字, 钟面上的小格, 时针走的轨迹, 分针走的轨迹, 秒针走的轨迹……) 将数学课堂推向另一个高潮。那么直径135米的圆形物体可能是什么?为防止学生猜的太天马行空, 张教师告诉大家, 我们今天上课所坐的位置到门口有20米。 (篮球场, 小形星球, 别墅, 操场, 学校, 摩天轮……) 由此引导学生想到坐落在伦敦泰晤士河畔的“伦敦眼”, 如果教师坐在某一位置, 教师的儿子想坐在离老爸最远位置, 他在挑选座位时应该坐在哪个位置?

第1章?吉林背影 第4篇

1.1 建国初期吉林工业的恢复与调整

1948年吉林省全境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发动群众恢复工业生产,主要发展国营企业,努力发展与城市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民用工业。1949~1952年恢复时期的吉林省工业迎来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3年间工业生产增长了195.7%,年平均增长43.5%。见表1-1,图1-1、1-2。

1.2 重型工业基地的建设

“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实际实施150项),吉林省有11项,实际投资额为12.69亿元。这一时期,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工业、代表工业化水平的重工业成为吉林省经济建设的重点,吉林省工业不仅生产能力增强,而且工业内部各种比例关系和工农业比例关系发生相应的变化。见表1-2、1-3。

1.3 为中国工业振兴做出卓越贡献

吉林重型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构成了国家完整工业体系的重要力量,不仅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而且为中国工业振兴和全国持续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见表1-4、1-5、1-6。1.4 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第1章走进数学世界 第5篇

《周围的生物世界》

这一课非常贴近生活,单元页上生机勃勃的生物形象和对生命充满感情的语言,已经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时,教师可以由此切入,激发学生想去探究生命秘密的欲望.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之后,进入本课的引入部分,我就结合课本的内容讲述自己对生物的了解,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生物的了解,大家的积极性很高,接着,我又让学生进行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分,同时还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这一活动是去年“寻找动物和植物”的提升,观察的目的是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结果,同学们在汇报时,发现了好多种生物,学生们在本组发现的生物中选出两种,介绍它们的特征和生活环境,从而训练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在得出正确的结论之后,让学生进一步用这个结论来判断生物与非生物,教师补充一些更丰富的内容,(图片、课件)这既是学生对事物认识的一个巩固,提高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1章走进数学世界 第6篇

————————————————————————— [课标要求] 1.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实质。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间的关系。

3.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4.认识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等基本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实质是有电子转移。

2.氧化反应是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还原反应是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3.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

4.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5.氧化剂是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还原剂是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 反应物。

6.氧化性是氧化剂得电子的性质;还原性是还原剂失电子的性质。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实质

1.氧化还原反应

(1)概念: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

(2)实质: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包括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特别提醒]

(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实质是电子转移,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是看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

(2)元素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元素失电子,化合价升高。2.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1)氧化反应:物质失去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还原反应:物质得到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2)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的反应物;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的反应物。

(3)氧化产物:还原剂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得产物;还原产物:氧化剂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得产物。

(4)氧化性:氧化剂所表现出来的得电子的性质; 还原性:还原剂所表现出来的失电子的性质。[特别提醒]

(1)氧化反应又称被氧化,还原反应又称被还原。

(2)氧化剂和还原剂均是反应物,二者可以是不同的反应物,也可以是同一种反应物。3.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之间的联系(1)图示关系

(2)概念间的联系

还原剂→表现还原性→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氧化剂→表现氧化性→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记忆技巧:升失氧,降得还;若论剂,两相反。4.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如图)

(1)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2)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3)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只有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

1.下列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aCO3+2HCl===CaCl2+H2O+CO2↑ B.CaO+H2O===Ca(OH)2

△C.2KMnO4=====K2MnO4+MnO2+O2↑

高温D.CaCO3=====CaO+CO2↑

+7

+6

+7

+4解析:选C A、B、D三项反应中均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C项,KMnO4→K2MnO4,KMnO4→MnO2,锰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2.如图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由图可知,在该反应中是()

A.氧化剂

C.还原产物

解析:选C 由图示可知,B.还原剂 D.氧化产物

失电子是还原剂,生成 ○A是氧化产物,○B得电子是氧化剂,生成是还原产物。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A.Cl2+2KBr===Br2+2KCl △B.2NaHCO3=====Na2CO3+CO2↑+H2O C.4Fe(OH)2+O2+2H2O===4Fe(OH)3 D.2Na2O2+2CO2===2Na2CO3+O2

解析:选D 图中阴影部分的含义是指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对照选项中提供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Na2O2与CO2的反应符合题目的要求。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1)基本步骤

(2)注意事项

①箭头、箭尾指向化合价变化的同种元素。②必须注明“得到”或“失去”字样。③失去电子总数与得到电子总数相等。

2.单线桥法(1)基本步骤

(2)注意事项

①单线桥必须画在反应物中。

②箭头指向得电子元素,箭尾指向失电子元素。③标明电子转移的总数,不标“得、失”。

1.下列电子转移表示正确的是()

解析:选B A项,得失电子标反,且转移电子总数不等;C项,KClO3中氯元素得电子,氧元素失去电子;D项,双线桥的起始位置不当。

高温2.已知:Fe2O3+3CO===== 2Fe+3CO2。(1)标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该反应中________被还原,________被氧化。

(3)在该反应中,若有2 mol电子发生转移,在标准状况下,可生成CO2的体积为________。解析: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标出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结合化合价变化情况标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最后进行分析与计算。该反应中,Fe元素化合价由+3价降低到0价,Fe2O3被还原;C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至+4价,CO被氧化;整个过程,遵循化合价失2e+4升高的总数=化合价降低的总数=得电子总数=失电子总数,因为CO――→CO2,故当转移2 mol电子时,生成n(CO2)=1 mol,V(CO2)=22.4 L。

答案:

(2)Fe2O3 CO(3)22.4 L

2-[三级训练·节节过关]

1.下列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中,一定有电子转移的反应是()A.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解析:选C 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中,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B.非金属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氧化 C.氧化剂氧化其他物质时本身一定被还原 D.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在反应中一定作氧化剂

解析:选C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A错误;非金属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B错误;氧化剂氧化其他物质时,它本身得到电子被还原,C正确;两种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反应时氧化性强的物质作氧化剂,氧化性弱的物质失去电子作还原剂,D错误。

3.下图为反应Fe+CuSO4===Cu+FeSO4中电子转移的关系图,则图中的元素甲、乙分别表示()

A.Fe,S C.Fe,Cu

B.Cu,S D.Fe,O 解析:选C 在反应Fe+CuSO4===Cu+FeSO4中,铁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铜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

4.实验室常用NaNO2和NH4Cl反应制取N2:NaNO2+NH4Cl===NaCl+N2↑+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NaNO2是还原剂 B.NH4Cl中N元素被还原

C.生成1 mol N2时转移6 mol电子 D.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解析:选D A项,Na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生成物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0,NaNO2是氧化剂,错误;B项,NH4Cl中N元素化合价为-3,生成物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0,NH4Cl作还原剂,在反应中N元素被氧化,错误;C项,根据反应可知,生成1 mol N2时转移3 mol电子,错误;D项,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正确。

△5.在H2+CuO===== Cu+H2O反应中:

(1)________元素化合价升高,________电子,发生________反应;________元素化合价降低,________电子,发生________反应。

(2)氧化剂是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3)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氢(或H)失去 氧化 铜(或Cu)得到 还原(2)CuO H2 H2O Cu

1.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还原反应的是()A.HCl→ClC.CO→CO2

B.Na→Na D.Fe→Fe

3+

+解析:选D 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属于还原反应。

2.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离子反应的是()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 B.甲烷与氧气的反应

C.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D.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

解析:选A A项,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离子反应;B项,不属于离子反应;C项,不属于离子反应;D项,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3.下列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点燃①铁和氯气反应:2Fe+3Cl2=====2FeCl3

②氯气通入溴化钠溶液:Cl2+2NaBr===2NaCl+Br2

△③氯化钠溶液和浓硫酸混合加热:2NaCl+H2SO4(浓)=====Na2SO4+2HCl↑ △④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MnO2+4HCl=====MnCl2+Cl2↑+2H2O 点燃⑤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Cl2=====2HCl A.①② C.①④

B.①③ D.①⑤

解析:选D 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因此①⑤属于化合反应。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关键是看有无化合价的变化。①Fe由0价到+3价,Cl2中的Cl由0价到-1价;②NaBr中的Br由-1价到0价,Cl2中的Cl由0价到

-1价;④HCl中的Cl由-1价到0价,MnO2中的Mn由+4价到+2价;⑤H2中的H由0价到+1价,Cl2中的Cl由0价到-1价。因此①②④⑤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4.下列反应(条件均省略)中,反应物中的各种元素都参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2KNO3+S+3C===K2S+N2↑+3CO2↑ B.2KMnO4===K2MnO4+MnO2+O2↑ C.4HNO3===2H2O+4NO2↑+O2↑ D.HgS+O2===Hg+SO2

解析:选D A选项反应,钾和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B选项反应,钾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C选项反应,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这些元素都没有参加氧化还原反应。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氧元素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的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C.有单质生成或有单质参加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物质被氧化,必有另一种物质被还原

解析:选B A项,有氧元素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错误;B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元素化合价放电没有变化的肯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正确;C项,氧气与臭氧的转化:3O2=====2O3,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错误;D项,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物质被氧化必有物质被还原,但可能是同一种物质既被氧化又被还原,如氯酸钾分解制氧气,错误。

6.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正确的是()

解析:选A A项,硫元素失去电子,氧元素得到电子,正确;B项,电子转移方向错误,应是铝元素的电子转移至铁元素,错误;C项,Fe失去电子,硫酸中H得到电子,错误;D项,K2Cr2O7中Cr的化合价为+6,CrCl3中Cr的化合价为+3,因此反应得到2×3e,失去6×e,错误。

7.在H2SO3+2H2S===3H2O+3S↓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元素的质量比为()A.1∶1 C.1∶2

B.2∶1 D.3∶2

-2

0-

-解析:选B 反应中,H2S中硫元素化合价升高:H2S→S,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H2SO3+

40中硫元素化合价降低:H2SO3→S,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H2S与H2SO3中硫元素的质量比为2∶1。

8.在反应3NO2+H2O===2HNO3+N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 C.2∶1

+4+2

B.1∶2 D.3∶1

+4

+5解析:选B NO2→NO发生还原反应,NO2作氧化剂;2NO2→2HNO3发生氧化反应,NO2作还原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

9.(1)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变化的关系,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点燃①2H2+O2===== 2H2O 点燃②4P+5O2===== 2P2O5 MnO2③2KClO3=====△2KCl+3O2↑ △④2HgO===== 2Hg+O2↑ 高温⑤WO3+3H2=====W+3H2O(2)已知:8NH3+3Cl2===N2+6NH4Cl,该反应中________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________反应;________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________反应;被氧化元素原子数与被还原元素原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_。

解析:(1)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

(2)N元素由-3→0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Cl元素由0→-1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被氧化的氮原子数为2,被还原的氯原子数为6,二者数目之比为1∶3。

答案:(1)①氧化剂:O2 还原剂:H2 ②氧化剂:O2 还原剂:P

③氧化剂:KClO3 还原剂:KClO3 ④氧化剂:HgO 还原剂:HgO ⑤氧化剂:WO3 还原剂:H2

(2)氮(N)氧化 氯(Cl)还原 1∶3 10.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学方程式。(1)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既是分解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同一物质中同一种元素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同一物质中不同元素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解答此题须明确化学反应分类的依据,不同类型反应的概念,并明确从不同角度分类时,各类型反应之间的相互关系。

答案:(1)Zn+H2SO4===ZnSO4+H2↑ 点燃(2)2H2+O2===== 2H2O MnO2(3)2H2O2===== 2H2O+O2↑

(4)Cl2+2NaOH===NaCl+NaClO+H2O MnO2(5)2KClO3=====△2KCl+3O2↑

(合理即可)

1.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则该元素()A.一定被氧化 B.一定被还原

C.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D.以上都不是

解析:选C 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化合价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既△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如KClO3+6HCl===== KCl+3Cl2↑+3H2O,KClO3中的氯元素被还原,HCl中的氯元素被氧化。

2.离子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之间可用集合关系表示,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解析:选A 复分解反应都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有的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有的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3.有首歌中唱到“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其中的“铜绿”即是铜锈,它的化学成分是Cu2(OH)2CO3(碱式碳酸铜)。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的化学反应为2Cu+O2+CO2+H2O===Cu2(OH)2CO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B.该反应中氧元素和碳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所以是氧化还原反应 C.该反应中铜得电子,O2失电子,所以是氧化还原反应 D.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变价的只有两种元素

解析:选D 在该反应中,铜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成+2价,失去电子,被氧化,氧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成-2价,得到电子,被还原,其余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

4.关于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②氧化剂具有氧化性;③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化合价升降;④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变化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⑤氧化还原反应的任一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是还原剂

A.②④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②④⑤

解析:选A 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①错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③错误;氧化还原反应的任一反应物可能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如反应Cl2+H2O===HCl+HClO中的H2O,⑤错误。

5.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某种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A.SO3→SO4 C.Cl→Cl2 -2-

B.CaCl2→CaCO3 D.Fe→Fe

3+

2+解析:选D A项,硫元素化合价未发生改变,不需加还原剂,错误;B项,钙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不需要加还原剂,错误;C项,氯元素化合价升高,加入的物质应是氧化剂,错误;D项,铁元素化合价降低,铁离子发生还原反应,需要加入还原剂,正确。

6.CuH不稳定,易跟盐酸反应:2CuH+2HCl===CuCl2+2H2↑+C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uH中H的化合价为+1 B.CuH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 C.在反应中HCl表现还原性 D.Cu是反应的还原产物

+1-

1+1

-1

+2-1

0解析:选D 首先明确反应物、生成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2CuH+2H Cl ===CuCl2+2H02↑+Cu

CuH中H的化合价为-1,A项错;由反应方程式中元素价态变化知,CuH在反应中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B项错;HCl中氢元素价态降低,HCl表现出氧化性,C项错。

7.在5KCl+KClO3+3H2SO4===3Cl2↑+3K2SO4+3H2O中,被氧化的氯元素与被还原的氯元素的质量比为()A.1∶1 C.1∶5 解析:选B

B.5∶1 D.3∶1

可知,被氧化的氯元素与被还原的氯元素的质量比为5∶1。

8.亚运会上使用的发令枪所用的“火药”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经撞击发出响声,同时产生白色的烟。撞击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KClO3+6P===3P2O5+5KCl,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上述反应中Cl的化合价由+5价变为-1价 B.P2O5是P被还原后所得的产物

C.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5∶6

D.上述反应中消耗3 mol P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 mol 解析:选B KClO3在该反应中作氧化剂,在反应中被还原,Cl的化合价由+5价变为-1价,A正确;P作还原剂,在反应中被氧化生成P2O5,P2O5是氧化产物,B错误;该反应1+5-氧化剂KClO3与还原剂P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6,C正确;由P~P2O5~5e可知,消耗3 mol

20P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 mol,D正确。

9.已知反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若有44.8 L Cl2(已换算为标准状况)生成,求:

(1)被氧化的HCl为____________g,转移电子数目为____________。(2)用“双线桥”和“单线桥”标出上述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解析:在反应中每生成1 mol Cl2有2 mol HCl被氧化,失去电子2 mol(或2×6.02×102

423=1.204×10个)。已知标准状况下44.8 L Cl2的物质的量为2 mol,故被氧化的HCl为4 mol,其质量为146 g,转移电子4 mol,即6.02×10×4=2.408×10个。

答案:(1)146 2.408×10(或4NA)(2)双线桥法:

324

10.水是组成生命体的重要化学物质,有关水的反应实例有很多:

(1)有人设想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进而将水电解生成H2,H2是一种清洁能源。请分析电解水过程中,水________(填“仅被氧化”、“仅被还原”、“既被氧化,又被还原”或“既未被氧化,又未被还原”,下同);野营爱好者携带氢化钙固体作为生氢剂,反应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其中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⑤的反应是有水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①2Na+2H2O===2NaOH+H2↑ ②Cl2+H2O===HCl+HClO 高温③C(s)+H2O(g)=====CO(g)+H2(g)④2F2+2H2O===4HF+O2 ⑤3NO2+H2O===2HNO3+NO 上述反应中,水作氧化剂的是________,反应⑤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3)水热法制备纳米Fe3O4的反应是3Fe+2S2O3+O2+4OH===Fe3O4+S4O6+2H2O,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____,生成1 mol Fe3O4,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________NA。

解析:(1)氢化钙中H为-1价,H2O中H为+1价,反应后水中H的化合价降低,因此水被还原。(2)反应①、③中,水作氧化剂;反应④中,水作还原剂;反应②、⑤中,水既

2+

2-

2-

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反应⑤中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若3 mol NO2参加反应,则有2 mol NO2被氧化为2 mol HNO3,1 mol NO2被还原为1 mol NO,故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3)由化学方程式中元素化合价变化可知,Fe、S的化合价都升高,而O2中O的化合价降低,故O2是氧化剂,Fe、S2O3是还原剂;每生成1 mol Fe3O4,有1 mol O2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 mol。

答案:(1)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仅被还原(2)①③ 1∶2 2+

第1章走进数学世界 第7篇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风格化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2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3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 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4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温室效应(CO2、CH4等 酸雨(NO2、SO2等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6.氧气

(1氧气的化学性质:特有的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2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 物质现象

碳在空气中保持红热,在氧气中发出白光,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磷产生大量白烟

硫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镁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铝

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 石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上有水珠生成,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铁、铝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铁、铝在空气中不可燃烧。(3氧气的制备: 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H2O2 MnO2 2H2O + O2↑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2KClO3MnO22KCl+3O2↑(4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

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5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 a、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 b、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6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7、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

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一变两不变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8、常见气体的用途: ①氧气:供呼吸(如潜水、医疗急救 支持燃烧(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

②氮气:惰性保护气(化性不活泼、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冻 ③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 保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

9、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①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②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

③氢气:将气体点燃,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或者,先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无水硫酸铜

9、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氧元素发生的化学反应。剧烈氧化:燃烧

缓慢氧化:铁生锈、人的呼吸、事物腐烂、酒的酿造 共同点:①都是氧化反应②都放热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

一、水

1、水的组成:(1电解水的实验 A.装置―――水电解器 B.电源种类---直流电

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D.化学反应:2H2O=== 2H2↑+ O2↑ 产生位置负极正极 体积比 2 :1 质量比 1 :8

F.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2结论: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2O,你能读到的信息 化学式的含义 H2O ①表示一种物质水这种物质

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水分子

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2、水的化学性质

(1通电分解2H2O=== 2H2↑+O2↑

(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2O + CaO==Ca(OH2(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2O + CO2==H2CO3

3、水的污染:(1水资源

A.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1%

B.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2O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Na ,最多的元素是O。

C.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2水污染

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3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4、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2硬水与软水

A.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C.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5、其他

(1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2水的检验:用无水硫酸铜,若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有水存在;CuSO4+5H2O = CuSO4?5H2O 水的吸收:常用浓硫酸、生石灰、固体氢氧化钠、铁粉。

二、氢气H2

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难溶于水(排水法

2、化学性质:(1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 2H2+O2====2H2O 点燃前,要验纯(方法?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2还原性(用途:冶炼金属

H2 +CuO === Cu + H2O氢气“早出晚归” 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小结: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H2、C、CO

3、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Zn + H2SO4 = ZnSO4 +H2↑Zn + 2HCl = ZnCl2 +H2↑ 不可用浓盐酸的原因浓盐酸有强挥发性;不可用浓硫酸或硝酸的原因浓硫酸和硝酸有强氧化性。

4、氢能源三大优点无污染、放热量高、来源广

三、分子与原子 分子原子

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性质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

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区别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四、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物质构成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H2、O2、N2、Cl2 离子:NaCl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氯离子(Cl-构成 混合物(多种物质

分类单质: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纯净物(一种元素

(一种物质化合物:有机化合物CH4、C2H5OH、C6H12O6、淀粉、蛋白质(多种元素

氧化物H2O CuO CO2 无机化合物酸HCl H2SO4 HNO3

第1章走进数学世界 第8篇

关于狮子岩有一段传奇的故事。

斯里兰卡年迈的老国王, 对后妻嫔妃所生的幼子宠爱有加, 想把王位留给小儿子。但国王的大儿子不甘拱手让出一切, 做为长子, 更不甘对乳臭未干的弟弟俯首称臣。他心一横, 发动政变, 杀掉了自己的父亲, 自己做了国王。公元447年, 这位弑父登基的国王卡西雅伯为了逃避弟弟莫加兰的报复, 离开了原来的首都阿努拉达普拉, 选中了离首都约70公里的狮子岩, 决定把这个易守难攻的地方作为统治中心, 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和宫殿。历经近10年艰苦卓绝的建造, 一座砖红色的碉堡式宫殿终于出现在狮子岩顶部。选址狮子岩的初衷本是为了军事防御, 但卡西雅伯仍然极尽奢华地建造这座宫殿:一座占地约2万平方米的空中宫殿, 室外是花园以及可以储存雨水的蓄水池;宫殿内有国王的大理石宝座、国王宴会厅、君臣议事厅, 以及国王和后宫嫔妃居住的寝宫等。

也许这座空中宫殿耗费了太多民力财力, 也许是上天对卡西雅伯弑父夺位的惩罚, 卡西雅伯享受这座美轮美奂的宫殿不到9年, 他流亡印度的弟弟便引兵反攻。卡西雅伯不得不离开他的空中宫殿来抵抗他骑着战象的弟弟。最终, 他未能保住性命, 无数能工巧匠缔造的伟大建筑也从此被毁弃。王朝覆灭之后, 这座宫殿曾一度成为僧侣修行之地, 随后便在历史的长河中默默沉沦。

走进狮子岩

从波隆纳鲁瓦前往锡吉里亚, 搭乘公交车是最好的选择, 大概需要不到两个小时。锡吉里亚狮子岩附近有很多家庭旅馆以及各种档次的酒店, 但是非常分散, 建议出发前先订好旅馆。

前往狮子岩, 首先要经过锡吉里亚古城, 即狮子岩的外围建筑群。古城东西长3公里, 南北宽1公里, 两条护城河和三面城墙环绕着东城、西城两个长方形城区。古城外围的护城河清澈见底, 河面宽约10米, 河里还曾养着鳄鱼, 用以威慑入侵者。西城的墙内有以水榭、池塘、蓄水池、庭院、喷泉和水道分割而成的水上公园。水上公园布局十分对称, 最大的公园内还有一个四面环水的岛屿, 它和主城有水路相通。在古城内有一座非常不错的博物馆, 里面展示了狮子岩的历史文化,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一些古代首饰。因为博物馆内禁止拍照, 我没能留下那里的影像资料。

通过古老的护城河, 穿过平地上的断壁残垣、废池乔木, 闭上眼睛, 似乎千年前的兴盛与喧嚣还在耳边回荡。攀登狮子岩的过程, 越往上走, 越发艰难。到离山顶四分之一距离处, 全都是接近90度角的悬崖峭壁。现在为了方便游客参观, 景区已修建了观光旋转楼梯, 但是向上爬还是有点胆战心惊。我一直在想, 古人在狮子岩上修建宫殿, 是要怎样才能把庞大的建筑原料运到山顶。建好之后, 国王上下狮子岩又会是多么辛苦和危险。顺着后人修建的阶梯往上攀爬, 可以直通到绘有彩色壁画的岩洞内。

姿态万千的岩洞壁画

在悬崖峭壁的岩洞内, 一幅幅用原始泥土颜料画成的半裸古仕女壁画映入眼帘, 令人遐思万千。关于这些壁画的来历, 当地的说法就是国王卡西雅伯弑父夺位后, 也许是因为愧疚, 想要安抚父亲的亡魂, 便命人在狮子岩的悬崖峭壁上画了许多丰满半裸的仕女图, 包括父亲迦叶波一世的嫔妃、天女等几十个女性形象。

绘制壁画时, 工匠们先在绝壁里向内凿出一段凹洞, 用特殊的材料将凹洞表面敷平后, 再用斯里兰卡出产的颜料描绘仕女图。据说当年绘制的壁画一共有500多幅, 经过千年的风霜侵蚀和人为破坏, 很多壁画已脱落得看不清原貌, 如今仅剩下22幅, 分布在一个小小的岩洞里。这22幅壁画均为仕女图, 它们保存完好、色彩艳丽、造型生动, 色调以红、黄、绿、黑为主色。仕女们头戴宝冠、身披缨络、手持鲜花、体态丰盈。她们上身裸露, 臀部以下被迷雾遮盖, 摆出飞天散花等舞蹈姿势, 煞是引人注目。

这些壁画不仅是斯里兰卡古代艺术的珍品, 也是斯里兰卡历史上唯一流传下来的非宗教题材壁画, 与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柬埔寨吴哥窟和印度阿旃陀石窟齐名。

耀武扬威的狮爪底座

穿过悬崖之上的壁画岩洞和金色的“镜墙”后, 便到达了著名的狮爪平台。这对巨大的狮爪, 也是当年“狮子”仅存的风采。曾几何时, 这里有一座巨大的砖石制成的卧狮坐镇, 以辟妖邪, 而锡吉里亚王宫便压在这头庞大的“狮子”背上。在巨岩中段, 当初的建造者为了辟邪, 专门用砖石雕砌了一座巨大的石狮。遗憾的是, 岁月的风霜让狮头已经风化掉落, 只剩下一对孤零零的狮爪。但仅从这对两米多高、带着锋利趾甲的狮爪, 就能想象得到, 这巨大的狮子在千年的时光里是如何睥睨天下、耀武扬威的。

事实上, 在巨岩中部和狮爪以上曾经有木制台阶, 但早已被风化成一堆残骸, 岩壁上只存留着一条清晰可见的卯眼。我们登顶时攀爬的铁制阶梯就是沿着从前的老路修建的。我在攀爬狮子岩时, 不禁一次又一次地感叹, 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 能够在狮子岩的顶部建造一座规模浩大的宫殿, 不得不称之为奇观。

狮子岩的岩壁上生活着一群群夜蜜蜂, 他们选择在峭壁上筑巢是为了防御天敌。刚进狮子岩大门的时候, 很多当地人向我租售类似雨衣一样的防虫衣, 并告诫我不要被野生蜜蜂蛰伤。炎热的8月, 我才不会穿那种密不透风的衣服。看着那些被晒得大汗淋漓、又穿着“桑拿衣”的老外, 我是又笑又同情。不过, 如果胆子小的话, 还是租一件为妙。

第1章走进数学世界

第1章走进数学世界(精选8篇)第1章走进数学世界 第1篇70多年前,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因病卧床.一天,他仔细观察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惊奇地...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