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日语教学范文
专业日语教学范文(精选12篇)
专业日语教学 第1篇
从目前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 日语专业就业前景还是不错的。根据调查显示的资料来看, 在中国日语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其中, 日语人才在各行业的就业比例中日企占50%-60%, 国家机关政府官员占18%-20%左右, 其主要包括外交、海关、外贸等日语人员, 另外, 日语教师占10%左右。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很多外资企业拔地而起, 在这些外资企业中, 日企也占有一小部分。同时, 在中、日双边贸易的友好往来中, 也更需要越来越多的日语人才。通过这些资料提供的数据显示, 我们可以看到, 日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 可以选择:日语翻译、日语教师、日语导游、日语外贸业务、日语销售人员以及日语助理等等。总之, 日语专业就业前景非常美好, 同时, 在日语教学中, 日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要有所改变思路, 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日语人才角度出发, 这些日语专业的大学生在未来就业中一定会找到理想、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2 日语教学改革
首先我们先回顾一下以往的日语教学情况。传统教学中, 教师缺少创新的日语教学思路, 一味的向学生传授日语知识, 不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 经常以自己为教学主体, 教学中缺少实践性的东西等等一系列原因, 因此使得很多学生即使是拿到了日语等级证书, 但却不会运用到实际。尤其是在现今激烈的市场就业竞争中, 很多企业尤其是一些日企他们需要的日语人才标准很高, 最终使得这些日语专业的学生只是有一本日语等级证书却适应不了工作岗位更达不到岗位的需求标准。
3 日语教学改革思路
3.1 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提供优质的师资保障
日语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传道授业的教师, 而要培养日语应用型人才, 必须先培养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应用型教师。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本专业知识的讲授, 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内外优势资源为教师提供多种平台, 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以及业务水平。比如定期派遣现有教师到国外进修学习、鼓励教师多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 加强与其他高校的交流。同时, 学校可以与企业进行双向交流, 邀请有经验的企业家来学校讲学, 或是组织教师深入企业学习, 联合企业共同培养应用型日语人才。
3.2 根据学生专业需要, 灵活合理地选用教材
教材可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一条学习的捷径, 教材的选用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好的教材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证。从国内各院校当前日语教材的使用情况来看, 普遍存在着教材内容陈旧、实用性低、新信息摄入较少, 不能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需求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各种资源和手段, 不断地补充新信息、新知识, 扩充教学内容, 编写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新教材。教师在课堂上不能照本宣科, 应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 广泛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 按照学生专业需求加以灵活合理地运用, 使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3 改革教学方法, 实施多样化教学
教学方法决定教学成效的好与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激发学习的兴趣,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不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教师应多制作开发多媒体课件,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进行教学, 通过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此外, 教师应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日语知识竞赛、日语口语角、演讲比赛、日文歌曲大赛等实践活动, 锻炼学生的心理、专业技能、基础素质, 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各项综合能力, 为培养高素质的日语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总之,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等各个领域的逐渐稳定发展, 外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拔地而起, 日企作为其中的一部分, 也会需要更多的日语人才为其所用。另外, 我们国家的其它行业需要一批专业性很强的应用型人才, 在这种局势下, 就要求日语教学一定要有所突破, 教学模式一定要与时俱进, 教学中根据日语专业的就业前景, 采用不同的创新的教学模式, 才能培养出一批与时俱进、应用型、符合新日语人才。因此, 日语教学不要再走老路, 只有深化教学改革、突出专业特色, 才能进一步的提升日语教学水准。
参考文献
[1]洪流.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年05期.
[2]马海霞.新形势下外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J].安阳大学学报, 2004 (03) .
[3]蒋显菊.高师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J].重庆师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01) .
日语专业教学大纲 第2篇
日语专业教学大纲目录
1.专业导论课(日)„„„„„„„„„„„„„„„„„2 2.基础日语 1-4 „„„„„„„„„„„„„„„„„„„5 3.日语听力 1-4 „„„„„„„„„„„„„„„„„„„41 4.日语口语 1-4 „„„„„„„„„„„„„„„„„„„48 5.日语阅读1-4 „„„„„„„„„„„„„„„„„„„54 6.日语写作 1-3 „„„„„„„„„„„„„„„„„„„62 7.日语应用文写作„„„„„„„„„„„„„„„„„„65
8.高级日语1-3 „„„„„„„„„„„„„„„„„„68 9.日本国家概况„„„„„„„„„„„„„„„„„„„77
10.日语笔译理论与技巧 „„„„„„„„„„„„„„„79
11.日语口译理论与实践„„„„„„„„„„„„„„„81
12.日本文学选读„„„„„„„„„„„„„„„„„„83
13.旅游日语„„„„„„„„„„„„„„„„„„„„85
14.商贸日语„„„„„„„„„„„„„„„„„„„„87
15.日语报刊选读„„„„„„„„„„„„„„„„„„89
16.日语语言学概论„„„„„„„„„„„„„„„„„91
《专业导论课(日)》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30015 课程名称:专业导论课(日)总学时数:16 实验或上机学时:0 先修课:无 后续课:无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本课程属于与日语专业相关的公共基础课,授课对象为日语专业一年级同学。2.教学目标及意义
本课程的目标旨在帮助同学们在入学之初了解本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主要课程、就业去向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内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系统地了解未来四年所要开设的日语专业技能课、日语专业知识课和相关专业知识课,了解这些课程的性质、意义、特征以及相应的学习方法。由于日语非通用语种的零起点性,本课程也旨在语言结构、历史、语言习得等多方面给予学生详细的分析及指导,完成日语学习阶段前的导论作用。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本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主要课程,包括日语专业技能课、日语专业知识课和相关专业知识课这三大模块所涵盖的具体课程,以及这些课程的性质、意义、特征以及建议采取的学习方法等、就业去向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内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并通过日本相应语言、文化、历史、社会等各方面的介绍使学生对日语言语在微观上有所认识与了解,对今后的日语学习有总体性的把握。
本课程的具体要求是:了解本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就业去向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内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未来四年所要开设的日语专业技能课、日语专业知识课和相关专业知识课所涵盖的具体课程,以及这些课程的性质、意义、特征,掌握这些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相应的学习策略,从而为未来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要 求学生对日语言语有概观的了解,并能够根据课程设定及特征,初步设立自己的学习计划,在实际学习中做到有纲可依。
4.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难点在于掌握这三大模块所涵盖的具体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相应的学习策略。
5.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并利用多媒体、图片等使学生对本课程内容有直观的了解。在课程过程中,安排高年级同学与新生进行专业学习方面的交流。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本课程目前没有教材,由任课教师参考有关资料自编部分讲稿,所参照的主要资料如下:
《日本》 大连出版社 大森和夫 著 1997 《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2003 合肥学院外文系各相关课程的课程教学大纲
《日本国家概况》南开大学出版社 刘笑明编著 2004
二、正文部分
第一讲 概述 学时数:8学时
一、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系统了解日语专业课程设置,以及课程特点、意义及学习方法,在宏观上了解各课程间相互关系及在整个人才培养中所占的地位。明确各课程培养目标及要求。侧重不同课程所注重培养的不同的能力,并要求学生能够将各课程紧密结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在网状的课程设置中能够融会贯通,寻找各课程间的契合点。要求学生了解毕业论文设计要求,第二课堂及各专业相关内容的设定,尤其是对于大学四年需要通过的资格考试有明确清晰地认识与重视。
二、教学内容
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介绍日语专业课程设置、课程特点、意义及学习方法。介绍高等学校日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广博的文化知识+能熟练地运用日语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并结合我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应用性概念及能力养成的言语习得相关要素的培养。介绍我校日语专业的概况,详细介绍毕业论文设计及学分、大学四年需要通过的资格认证考试等。
第二讲 日语专业知识导论 学时数:8
一、教学要求
本讲要求同学们了解日语言语的性质、作用以及每门课程对同学们在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掌握这两门课程之间内在联系以及应采取的学习策略。并要求学生对日语的语言、社会、地理、历史等各方面有概观的系统了解。尤其是对于日语言语习得有清晰地脉络及规划。
二、教学内容
本讲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日语课程的课程描述、每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建议采取的学习策略等,并附上每门课的课程教学大纲供同学们参考。通过多媒体详细介绍日本言语相关的语言习得、言语特点及构造、日本社会、文化、地理、历史等多元内容,全方位概观了解日语语言体系。
第三讲 专业就业前景及现状分析 学时数:4
一、教学要求
本讲要求同学们了解日语专业的就业、毕业出路及就业前景。
二、教学内容
本讲通过对日语毕业后出路、目前各国内城市日语专业就业市场的分析,科学阐述日语就业的前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日本企业及日语相关职位对于日语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各项要求,使学生明确在大学四年期间自身应侧重培养的专业能力及各项综合能力。
教研室:外语系德日韩教研室 执笔人:苏琦 系主任审核签名:
《基础日语1》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31067 课程名称:基础日语1 总学时数:160 实验或上机学时:0 先修课:无
后续课:基础日语2、3、4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日语专业一年级学生的专业基础课。
2.教学目标和意义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日语基础知识,训练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培养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日本社会文化知识,培养文化理解能力,为高年级阶段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一)语音:1.平假名、片假名的读、写练习
2.日语特殊音节:拨音、促音、长音、拗音、拗长音 3.声调
4.音读、训读
5.罗马字的拼、读、写练习
根据以上内容要求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日语语音基础知识,了解日语的发音规律,掌握日语各种语音现象的特点并能自觉指导自己的语音训练。在朗读和语音交流中做到语音纯正,语调自然。
(二)语法:通过系统地学习日语基础语法知识,要求学生语法概念明确,条理清楚,准确分析较为复杂的语法现象,打下牢固、坚实的语法基础,较好地运用于实践。
(三)词汇:
1、日语固有词汇
2、汉字词汇
3、外来语词汇
通过课堂教学以及对词汇记忆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本学期结束时能认知1000左右词汇,熟练掌握50%以上词汇的基本含义、用法和搭配,能在听、说、读、写中正确运用。
4.教学重点、难点
片假名及外来语等单词的记忆,音调的准确把握,语法的活用
5.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尽可能利用事物,图片等直观教具或或设定动作和场面,使学生通过情景和形象逐步培养直接利用外语思维的能力。通过课堂讲解,造句练习,互动问答,会话表演,巩固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组织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生激情。
语音部分结束后,采用口试形式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发音测试;正课部分以课本和配套练习册内容为主,采用笔试,每单元一测,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三次检验,力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6.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推荐教材:周平.陈小芬《新编日语》1.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
参考书:[1]陆静华.《新编日语习题集》1.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皮细庚.《新编日语语法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8月
7.其他
考核方式:命题考试40%、课堂笔记10%、小测试20%、课堂表现20%、作业10%
二、正文部分
第一单元
五十音图/初次见面/房间/大学
一、教学要求:1.熟读并背诵平假名、片假名及其他日语特殊音节,如拨音、促音、长音、拗音、拗长音;掌握单词句子的声调规则并能准确读出所学新单词,流利朗诵所学课文;了解日语汉字的音读、训读;掌握日语四大句型的肯定和否定表达;能灵活的运用指示代词,人称代词。
二、教学内容 第一课 五十音图
一 概论
二 五十音图的由来
三 发音
1发音部位及要点
2假名的发音和书写 四 练习
第二课 初次见面 一 发音 1浊音
①鼻浊音发音部位及要点 ②鼻浊音发音和书写 ③半浊音发音部位及要点 ④半浊音发音和书写 二 语法
1判断句的构成及用法
①~は~です
②~は~ですか
③~はなんですか 2 格助词「の」 3 提示助词「も」 事物指示代词「これ、それ、あれ、どれ」 5接尾词「さん」 三 课文 四 会话 五 练习
第三课 房间 一 发音 长音
① 长音的发音部位及要点 ② 长音的发音和书写促音
① 促音的发音部位及要点 ② 促音的发音和书写 二 语法
1存在句的构成及用法
①~は~にあります
②~に~が(も)あります
2判断句的否定式「~は~ではありません」 3场所指示代名词「ここ、そこ、あそこ、どこ」 三 课文 四 会话 五 练习
第四课 大学
一 发音 拗音的发音部位及要点 2 拗音的发音和书写 3.拗长音的发音部位及要点 4.拗长音的发音和书写
二 语法
1形容词的活用接续及用法 2 基数词 楼层和人员的数法 数量词+「くらい」(ぐらい)的用法 3 并列助词「と」的用法 4 终助词「ね」的用法 指示连体词「この、その、あの、どの」的用法 三 课文 四 会话 五 练习
三、本单元学时数:40
第二单元
大学生活/星期/年月日/家庭
一、教学要求:了解罗马字拼音的用法;熟练掌握四种句型的现在时,过去时的用法;能够活用所学助词;能模仿所学句型造句。
二、教学内容 第五课 大学生活
一 语法
1动词的种类及基本形、连用形 2 格助词「を」及自动词和他动词 3 格助词「に」表示时间及比例分配的基准 4 接尾词「ごろ」 格助词「で」表示动作的场所、手段、方法、材料 6 格助词「から」「まで」表示起点和终点 7 あまり~(后接否定)8名词谓语句的中顿形 9宾语提示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功能用语
五 读解文:佐藤的一天
六 练习
第六课 星期天 一 语法
1名词谓语句的过去式 2动词谓语句的过去式
3格助词「と」的表示动作的对手、对象
4格助词「で」表示范围及动作、作用的状态或条件 5格助词「に」表示动作、作用的方向、着落点、对象 6「疑问词+が」表示不确定 7形容词的否定式 8形容动词的否定式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功能用语 五 读解文:一日游 六 练习
第七课
年月日 一 语法
1形容词的接续形式 2 形容动词的接续形式 3 形容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否定式 4 形容动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否定式 5 提示助词「は」「も」 6 接续助词「が」的用法 7 格助词「が」用于客观描述 8 疑问词+が 「これ、それ、あれ」「この、その、あの」的承上启下作用 10 接头词「お」「ご」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功能用语
五 读解文:一年的节日活动 六 练习
第八课
家庭 一 语法 1 动词持续体 2 数词+ほど
动词的活用与接续 4 动词持续体作定语 5 动词连用形+ながら~を~(移动性自动词)7 终助词「よ」表示加强语气 8 体言+になります
9「知っています」和「知りません」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功能用语 五 读解文:公园 六 练习
三、本单元学时数:40
第三单元
爱好/考试/愿望/寒暄语
一、教学要求:了解句子的构成单位---词和词组,如主谓、联合、动宾、动补等;了解日语句子成分;能够活用所学助词;能模仿所学句型造句。
二、教学内容: 第九课
爱好 一 语法 ~は~が~(形容词或形容动词作谓语)2 BよりAのほが~です
形式体言「の」和「こと」 「形容词、形容动词连用形+なる」表示状态变化も~も 疑问词+「でも」和「も」 7 「~できる」表示可能 AとBと(では)、どちらが~ですが 9 AはBより~です
10动词作定语的形式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功能用语
五 读解文:姐姐和音乐 六 练习
第十课
考试 一 语法 副助词「だけ」表示限定 2 接续助词「から」表示原因、理由 3 ~てはいけません~なくてはいけません 5 ~ても(でも)いい(よい)6 ~なくてもいい 7 形容词、形容动词作状语 ~てください(くださいませんか)9 ~ないでください 10 「ない」的用法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功能用语
五 读解文:访问的礼节 六 练习
第十一课
愿望 一 语法 表示欲望的「ほしい」和「ほしがる」 2 表示希望的助动词「たい」和「たがる」 3「~う(よう)と思います」表示意志 4 用言连体形+のです 5 ~つもりです 6 「定语+ために」表示目的 7 准体助词「の」 8「ので」表示原因或理由 9 疑问短句的用法 10动词连用形+てから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功能用语 五 读解文:梦想 六 练习
第十二课
寒暄语 一 语法 ~は~と言います
に)~と言います2 ~は~(3 并列助词「とか」 4 ~とともに ~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 6 ~を~と言います 7「~という」+体言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功能用语
五 读解文:汉字的写法与读法 六 练习
三、本单元学时数:40
第四单元
圣诞节/元旦/烹调/采访
一、教学要求:了解句子的构成及层次;掌握动词的各种活用类型并能活用;能够活用所学助词;能模仿所学句型造句。重点掌握授受动词的动词。
二、教学内容: 第十三课
圣诞节 一 语法 1接受动词 格助词「と」表示比较的对象 3「でしょう」的用法格助词「で」表示原因和理由 5 ~へ~に行きます 6 并列助词「か」表示选择 7 ~(た)ことがあります 8 数量词+も 9 动词连用形+ましょう 10 ~ませんか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功能用语
五 读解文:中元节礼品与年终礼品 六 练习
第十四课
元旦 一 语法
1动词、形容动词的假定形 2 ~てみます 3 ~ばいい(よい)4 ~と思います(动词连体形)+ほうがいい 6 动词命令形 7 ~ば~ほど~ 接续助词「ても」表示逆接条件 9 ~すこしぐらい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功能用语
五 读解文:日本的新年 六 练习
第十五课
烹调
一 语法 样态助动词「そうだ」
2「やすい」「にくい」构成的复合形容词3 形式体言「とおり」 4 「には」表示目的 格助词「に」表示动作、作用的结果 6 接尾词「さ」 用言、助动词终止形+と 8 ~かどうか 9 动词的简体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功能用语 五 读解文:晚会 六 练习
第十六课 采访
一 语法 ~のは~からです 2 体言+について 3 ~ことがあります ~たり~たり~ます(です)5 体言+にとって
6「~(する)前に」和「~(した)後で」 7 ぜんぜん~(接否定)8 接续助词「し」 格助词「で」表示时间、空间、数量、价值等的限度
10名词谓语句、形容词、形容动词谓语句的简体和敬体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功能用语
五 读解文:通过寄宿了解日本 六 练习
三、本单元学时数:40
教研室:德日韩教研室
执笔人:刘伟娜
系主任审核签字:
《基础日语2》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31068 课程名称:基础日语2 总学时数:160 实验或上机学时:0 先修课:基础日语1 后续课:基础日语3、4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日语专业一年级学生的专业基础课。
2.教学目标和意义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日语基础知识,训练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培养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日本社会文化知识,培养文化理解能力,为高年级阶段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一)词汇:
1、日语固有词汇
2、汉字词汇
3、外来语词汇
通过课堂教学以及对词汇记忆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本学期结束时能认知2000左右词汇,熟练掌握60%以上词汇的基本含义、用法和搭配,能在听、说、读、写中正确运用。
(二)语法:通过系统地学习日语基础语法知识,要求学生语法概念明确,条理清楚,准确分析较为复杂的语法现象,打下牢固、坚实的语法基础,较好地运用于实践。
4.教学重点、难点
外来语等单词的记忆,音调的准确把握,语法的活用,授受动词和助动词的用法
5.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尽可能利用事物,图片等直观教具或或设定动作和场面,使学生通过情景和形象逐步培养直接利用外语思维的能力。通过课堂讲解,造句练习,互动问答,会话表演,巩固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组织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生激情。
正课部分以课本和配套练习册内容为主,采用笔试,分期中和期末考试,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二次检验。力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适当吸收一部分日本日语能力水平考试题型,逐渐增加难度,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报考日语2 级能力水平考试。
6.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推荐教材:周平.陈小芬《新编日语》2.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
参考书:[1]陆静华.《新编日语习题集》2.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皮细庚.《新编日语语法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8月
7.其他
考核方式:命题考试40%、小测试20%、课堂表现20%、课堂笔记10%、作业10%
二、正文部分
第一单元
寒假后/购物/生病/吃饭
一、教学要求:掌握日语动词的时,体;能够活用所学助词,助动词;能模仿所学句型造句。
二、教学内容: 第一课
寒假结束之后
一 语法 1 用言中顿法 动词准备体「~ておく」 3 动词存续体「~てある」 4 动词完整体「~てしまう」
5 比况追助动词「ようだ」表示婉转的断定 6 接续动词「けれども」 7 すこしも~(接否定)8 形式体言「まま」 9 副助词「ずつ」
10动词连体形+ように+なる 表示变化
动词未然形+なく+なる 表示变化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功能用语
五 读解文:拜访本间 六 练习
第二课
购物 一 语法 「すぎる」构成的复合名词 2 ~ては困る 3 ~しか~ない 接续助词「と」表示两个事项的并存 5 副助词「なんか」 6 动词的自谦语的构成 7 ~をください 「体言+にする」表示选定
9「~を~く(に)する」表示改变状态 10 动词连用形+ください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功能用语
五 读解文:日本的商店 六 练习
第三课
疾病 一 语法 传闻助动词「そうだ」 2 ~がする 「ことにする」「ことになる」 4 定语+せい 推量助动词「らしい」 6 ~かもしれない 7 ~てたまらない 8「ないで」和「なくて」 9 決して・・・(ない)10「ような(に)」表示例式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功能用语
五 读解文:各种疾病
六 练习
第四课
饮食 一 语法 格助词「に」表示比较、评价的基准 2 提示助动词「でも」表示概指事物 3 ~と聞いている 4 体言を+体言にする 5体言を+体言とする 「たら」表示假定完了的条件 7 ~とは限らない 8 形式名词「うち」 9 ~たらいい
10敬语动词「なさる」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功能用语 五 读解文:饮食生活 六 练习
三、本单元学时数:40
第二单元
乘公交/生日/外语学习/亲身体验谈
一、教学要求:了解日语的语调,如平、升降、降升调;掌握形容词的活用形;能够活用所学
助词、助动词;能模仿所学句型造句。
二、教学内容 第五课
乘公交 一 语法
1「する」表示时间的经过 2 动词的名词法 补助动词「いく」和「くる」 4「ように」表示目的、要求、希望
5「いたす」表示自谦 6 动词连用形+ている 7 ~ほど~ない 8いくら~ても 体言+さえ~(假定)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功能用语
五 读解文:日本的交通 六 练习
第六课
生日 一 语法 补助动词「あげる」等表示的授受关系 2 比况助动词「ようだ」表示比喻 3 ~からの 连体词「たいした」 5 格助词「に」表示用途、目的 6 「のに」的用法 7 终止形+といい 8 「ため(に)」表示原因 9 时间名词+すぎ(まえ)10 ~と同じようだ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功能用语
五 读解文:父母的银婚式 六 练习
第七课
外语学习一 语法 1 动词可能态 副助词「ばかり」表示概数及限定 3 大して~(接否定)4 なんといっても 5 助词「なら」 6 とても~(接否定)副助词「まで」表示程度及界限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功能用语
五 读解文:课长的烦恼 六 练习
第八课 谈亲身体验 一 语法 1 动词被动态 2 ~といえば 动词连用形+たばかり 4 「~たら」表示共起 5 动词连用形+てばかりいる 6 动词自发态 7「ある」表示拥有 动词未然形+う(よう)とする 9 关于「ふうだ」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功能用语
五 读解文:弃老的故事 六 练习
三、本单元学时数:40
第三单元 乘公交/生日/外语学习/亲身体验谈
一、教学要求:了解句子的种类;掌握动词的被动态、可能态、自发态、使役态、被役态;能模仿所学句型造句。重点掌握授受动词的动词。
二、教学内容 第九课
借书 一 语法 ~ているところだ 2 比况助动词「みたいだ」 3 接尾词「らしい」 4 「~てほしい」表示希望 5 ~と言われている 6 ~も~ば、も 副助词「まで」表示范围 8 までに 副词「あまり」后续肯定 「って」表示「と」或「というのは」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功能用语
五 读解文:人为什么要读书? 六 练习
第十课
日语课 一 语法 1 动词使役态 过去助动词「た」作定语表示状态 「~をしている」表示具有某形状、颜色或性质 掌握敬语的 表达方式;能够活用所学助词; 4 否定助动词「ぬ」的连用形「ず」 5 动词被役态 6 接尾词「ぶり」 7 ~に違いない 8 ~と同時に
9「~ように~」表示命令或劝告、转达的内容
10「である」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功能用语
五 读解文:学习外语与学自行车 六 练习
第十一课
敬语 一 语法 敬语助动词「れる」「られる」 2 「お(ご)~になる」构成的敬语 3 补助动词「なさる」构成的敬语 4 副助词「くらい」表示程度 5 どんなに~ても 6 ~たびに 推量助动词「べし」的连体形「べき」 8 ~によって 9 接尾词「手」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功能用语
五 读解文:敬语的用法 六 练习
第十二课
迎接日本老师 一 语法 敬语动词和谦语动词 2 「ござる」表示的郑重语 3 补助动词「いらっしゃる」 4(さ)せていただく 5 さぞ~でしょう
~に惠まれて
7.ラ行五段动词连用形+ませ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功能用语
五 读解文:给老师的信 六 练习
三、本单元学时数:40
第四单元
乘公交/生日/外语学习/亲身体验谈
一、教学要求:了解汉字的读音;能够活用所学助词;
能模仿所学句型造句。重点掌握授受动词的动词。
二、教学内容 第十三课 游览东京 一 语法 ~ばかりでなく 2 ~として 3 ~と言えば 4 ~から言えば 5 ~にすぎない 6 いったい~か 7 ~ないものはない 8 ~といってもいい 9 ~ようになっている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功能用语
五 读解文:古城—京都 六 练习
第十四课
参观工厂 一 语法 1 ~につれて 2 ~をはじめ 3 ~かならる 4 ~よりしかたがない 副助词「まで」表示极端的例子 6 接尾词「的」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功能用语
五 读解文:关于机器人的使用 六 练习
第十五课
访问家庭 一 语法 1 ~ばかりだ 「する」(前接金额)3 ~はもちろん、~も 4 ~(の)ではないでしょうか 5 提示助词「こそ」 6「って」表示转达别人的话 7「~ことになる」说明结果 8 ~じゃありません 9「のに」表示目的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功能用语:家庭开支 五 读解文 六 练习
第十六课
歌舞伎与相扑 一 语法 体言、活用词连体形+だけに 2 ~(た)ところだ 3 ~から~にかけて 4 体言+ごとに 5 副助词「なんて」 6 动词现在时+ところだ 7 ~とは(というのは)~だ 8(する)以上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功能用语 五 读解文:棒球 六 练习
三、本单元学时数:40
教研室:德日韩教研室
执笔人:刘伟娜
系主任审核签字:
《基础日语3》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31069 课程名称:基础日语3 总学时数:144 实验或上机学时:无
先修课:专业导论课、基础日语1,2 后续课:基础日语4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日语专业二年级学生的专业基础课。
2.教学目标和意义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日语基础知识,训练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培养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日本社会文化知识,培养文化理解能力,为高年级阶段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一)词汇:
1、日语固有词汇
2、汉字词汇
3、外来语词汇
通过课堂教学以及对词汇记忆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本学期结束时能认知4000左右词汇,熟练掌握70%以上词汇的基本含义、用法和搭配,能在听、说、读、写中正确运用。
(二)语法:通过系统地学习日语基础语法知识,要求学生语法概念明确,条理清楚,准确分析较为复杂的语法现象,打下牢固、坚实的语法基础,较好地运用于实践。
4.教学重点、难点
外来语等单词的记忆,音调的准确把握,语法的活用,助动词的用法及句型的活用
5.教学方法与手段
通过课堂讲解,造句练习,互动问答,会话表演,巩固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组织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生激情。
正课部分以课本和配套练习册内容为主,采用笔试,分期中和期末考试,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二次检验。力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适当吸收一部分日本日语能力水平考试题型,逐渐增加难度,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报考日语2 级能力水平考试。
6.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推荐教材:周平陈小芬.《新编日语》3.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
参考书:陆静华.《新编日语习题集》3.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皮细庚.《新编日语语法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8月
グループ ジャマシイ.《日本语句型辞典》.外研社.2002年12月
高梨育子.《日语疑难问题解析》.外研社.2004年3月
7.其他
考核方式:命题考试40%、小测试20、课堂表现20%、课堂笔记10%、作业10% 22
二、正文部分
第一单元
日常生活(第1课~第5课)
一、教学要求:掌握词汇与构词法;复合动词的构成 接尾词「さま」「屋」「中」「がち」 「より」「済み」 形式名词「ところ」 接续词「それとも」「あるいは」「または」「す ると」 副词「必ずしも」「別に」「めったに」;基本句型和语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课
理发店与美容店 一 语法 ~であるうと、~であろうと 2 动词「かける」 3 副词「ずっと」 4 终助词「かな」 5 接尾词「さま」 接续词「それとも」、「あるいは」、「または」 7 ~だけで(いい)8 接尾词「屋」 9 副词「だいぶ」 10 という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读解文:理发店招牌的由来 五 功能用语 六 练习
第二课
邮局 一 语法 ~なくてはならない 2 「~とよい」表示建议 3「込む」构成的复合动词 4 动词「付ける」和「付く」 5 接续词「すると」 6 「だす」构成的复合动词 7 これでは 提示助词「も」表示强调 9 ~にも ~というわけだ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读解文:邮票的故事
五 功能用语 六 练习
第三课
扫除 一 语法 1 ~までもない 2 接尾词「中」 3 ~とされている
4「た」表示对事物的重新认识 5 ~だけでは~(否定)6「~てしまう」的音变 7「~にする」表示决定 8「いきますよ」 9 必ずしも~ない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读解文:日本的自然 五 功能用语 六 练习
第四课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一 语法 ~う(よう)か、~まいか 2 接尾词「がち」 3 単に~だけ(ばかり)4「気分」和「気持」 5 めったに~ない 6 ~中を 7 别に~ない 8 接尾词「より」 9 一時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读解文:天气预报 五 功能用语 六 练习
第五课
照相机与照片 一 语法 1 ~ところから 2 ~といった(体言)3「でも」表示类推 4「に」表示原因 5「ては」表示反复 6 动词连用形重叠 7 ~どころか 8 形式名词「ところ」 9 接尾词「済み」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读解文:纪念照 五 功能用语 六 练习
三、本单元学时数:36
第二单元 学校教育(第6课~第10课)
一、教学要求:词汇与构词法;形式体言「わけ」「はず」「もの」 助词「かしら」「なあ」「わ」「ぞ」「の」「もの」「な」「たって」「ほど」「だって」「は」 接头词「不」 接尾词「ぬく」「がる」「づくり」「げ」 动词「当てる」と「当たる」 副词「さっそく」と「すぐ」;基本句型和语法
二、教学内容 第六课
猜谜游戏 一 语法 1 ~というと ~ように思う(思われる)3 ~とすれば 4 ~というほど~ない 5 接尾词「がる」 6 ~はずがない 7 ~ものか
8「~ということだ」表示传闻 9 副词「さっそく」和「すぐ」 10 动词「当てる」和「当たる」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读解文:大象的重量 五 功能用语 六 练习
第七课
为了增强体力 一 语法
1「では」表示假定 2 构词成分「づくり」 3 接头词「不」 4 终助词「かしら」 接续助词「たって」表示「ても」 6「ようだ」表示内容 7「切る」构成复合动词 8 接尾词「ぬく」 9 终助词「なあ、わ、ぞ」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读解文:马拉松赛跑 五 功能用语 六 练习
第八课
发表的方法 一 语法 ~をもとにして 2「に」表示主体 3 终助词「の」 4「のだ」表示要求 5 ~によっては 6 体言+なしに(は)7 どんなに~か 8 なるほど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读解文:钱币的故事 五 功能用语 六 练习
第九课
会议 一 语法
1「なり」表示「与~相合适」 2 ~を機会に 3 ~てはどう 「~くらいは~」表示最低限度 5 ~わけだ 提示助词「は」表示让步 7 ~ではなく、~だ 8 接尾词「げ」 9 ~ことと存じます 10 なんにもならない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读解文:班会的邀请与通知 五 功能用语 六 练习
第十课
读「伊索寓言」 一 语法 どうしても~ない 2 そこへ 3 ~ばかりに 副助词「ほど」表示程度 5 提示助词「だって」 6 そんなに~ない 形式体言「もの」表示理该如此 8 终助词「もの」表示原因 9 二度と~ない 终助词「な」表示禁止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读解文:浦岛太郎 五 功能用语 六 练习
三、本单元学时数:36
第三单元 现代社会(第11课~第15课)
一、教学要求: 词汇与构词法;接头词「とも」「真」「無駄」 接尾词「ざわり」「加減」
惯用语「自画自賛」「手にする」 副词「文字どおり」「そっくり」「どうのこうの」「さっぱり」 同义词辨析「ころごろ」「近頃」「最近」「この間」と「この前」 动词「らしい」「ようだ」 形容词「えらい」 词组「見劣りがする」「ばかにならない」;基本句型和语法
二、教学内容 第十一课
录音电话 一 语法 ~ないで(なくて)すむ 2 ~と比較にならない 3 ~の話では 4 接头词「とも」 5 「この間」和「この前」 6 接头词「真」 7 さっぱり~ない 8 わけのわからない どうやら~らしい(ようだ)10 ~(た)かと思うと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读解文:可视电话 五 功能用语 六 练习
第十二课
模拟食品 一 语法 ~ように見える 2 接尾词「ざわり」 3 副词「そっくり」 4 ~に向く 「てしまう」的约音「ちまう」 6 助词「さ」 7 接续词「だって」 8 终助词「っけ」 9「って」的含义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读解文:二十一世纪的饮食 五 功能用语 六 练习
第十三课
磁卡时代 一 语法
1「动词连体形+かわりに」表示补偿 2 由「むだ」构成的词 3 このごろ、近ごろ、最近4 えらい 形式名词「はず」 6 ~にしてみれば 7 ~て(は)いられない 8 ~かといって 9 ~見劣りがする 10惯用句「自画自賛」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读解文:饭店优惠卡 五 功能用语 六 练习
第十四课
实感 一 语法 1 接尾词「加减」 2 惯用语「手にする」 3 副词「どうのこうの」 4 道理で 5 ~よりましだ 6.~ ばかにならない 7 ~わけにはいかない 8 ~と比べものにならない 9 なにも~(ない)10「ということだ」表示说明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读解文:地球变小了—未来世界的故事 五 功能用语 六 练习
第十五课
速成食品 一 语法 ~とは予想されなかった 2 「という」表示传闻 3 ~に限らず 4 ~にともなって 5 ~ざるをえない 6 ~に決まっている 7 なぜかというと、~からだ 8 「~とする」表示假设 9 「~ねばならぬ」表示必须 10.副词「文字どおり」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读解文:日本人的姓 五 功能用语 六 练习
三、本单元学时数:36
第四单元 新闻媒体(第16课~第20课)
一、教学要求:词汇与构词法;形式体言「もの」「こと」 副词「さすが」「びくともしな い」「あっという間に」「いかにも」「一概に」「とうてい」 接尾词「あたり」「がましい」「っ ぱなし」 接续助词「ものの」 接续词「いずれにせよ」 感叹词;基本句型和语法
二、教学内容 第十六课
漫画热 一 语法 ~にしたがって 2 数词+という 3 ~ばかりか 「ものだ」表示感叹或回忆 5 「~そのもの」 6 ~となっている 7 接续助词「ものの」 8 ~とは思えない 9 ~て見せる 10.副词「さすが」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读解文:演讲比赛 五 功能用语 六 练习
第十七课
大众传媒 一 语法 1 ~における 2 接尾词「あたり」 3 以上 接尾词「がましい」 5 ~かのように 6 びくともしない 7(た)とたん(に)8 あっという間に 9 ~どころではない 10 ~ほか(は)ない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读解文:人类爱的金牌 五 功能用语 六 练习
第十八课
电影 一 语法
1何とも言えない 2 ~からには 3 副词「いかにも」 4 ~から~に至るまで 格助词「より」表示起点或来由
~となれば
7「う(よう)と」表示「不管~也」 8「てはならない」表示「不可~」 9 惯用语「息を飲む」 10词语「思いがけない」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读解文:天平之甍 五 功能用语 六 练习
第十九课
电视的功与过 一 语法 1 ここ~来(用言连体形)一方だ 3 一概~ない
4「~ことだろう」表示感慨 5 ~いながらにして 6 ~かれ~かれ 7「だけ」表示程度 8「いけない」和「いける」 9 っぱなし 「~ことだ」表示「应该~」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读解文:如何看电视 五 功能用语 六 练习
第二十课
一心二用的人 一 语法 ~ながらでなければ~ない 2 ~ということは~ということだ 3 提示助词「さえ」 4 ~ずには~ない 5 いずれにせよ 6(する)ことはない 7 とうてい~ない 8 ~ことに 9 なんと~だろう 10感叹词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读解文:仙鹤报恩—电视剧 五 功能用语 六 练习
三、本单元学时数:36
教研室:德日韩教研室
执笔人:刘伟娜
系主任审核签字:
《基础日语4》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31070 课程名称:基础日语4 总学时数:120 实验或上机学时:无
先修课:专业导论课、基础日语1,2,3 后续课:高级日语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日语专业二年级学生的专业基础课。
2.教学目标和意义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日语基础知识,训练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培养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日本社会文化知识,培养文化理解能力,为高年级阶段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一)词汇:
1、日语固有词汇
2、汉字词汇
3、外来语词汇
通过课堂教学以及对词汇记忆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本学期结束时能认知6000左右词汇,熟练掌握80%以上词汇的基本含义、用法和搭配,能在听、说、读、写中正确运用。
(二)语法:通过系统地学习日语基础语法知识,要求学生语法概念明确,条理清楚,准确分析较为复杂的语法现象,打下牢固、坚实的语法基础,较好地运用于实践。
4.教学重点、难点
外来语等单词的记忆,音调的准确把握,语法的活用,助动词的用法及句型的活用。
5.教学方法与手段
通过课堂讲解,造句练习,互动问答,会话表演,巩固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组织课
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生激情。
正课部分以课本和配套练习册内容为主,采用笔试,分期中和期末考试,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二次检验。力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适当吸收一部分日本日语能力水平考试题型,逐渐增加难度,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报考日语2 级能力水平考试。
6.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推荐教材:周平陈小芬.《新编日语》4.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
参考书:陆静华.《新编日语习题集》4.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皮细庚.《新编日语语法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8月
グループ ジャマシイ.《日本语句型辞典》.外研社.2002年12月
高梨育子.《日语疑难问题解析》.外研社.2004年3月
7.其他
考核方式:命题考试40%、小测试20%、课堂表现20%、课堂笔记10%、作业10%
二、正文部分
第一单元 风俗习惯(第1课~第5课)
一、教学要求:词汇与构词法;形式体言「うえ」
接尾词「難い」「並み」「先」
接续词「さて」
副词「とかく」「いっぱい」
助动词「まい」
动词「乗せる(載せる)」
惯用语「軒を並べる」「耳にする」「手に入れる」
形容词「つまらない」
复合格助词「„を通して」「„に対して」「„において(は)」
词语比较「なんだか」と「なんとなく」
助词「„だの„だの」「に(添加を表す)」「ながり(逆接を表す)」
词语「ちょうちん」;基本句型
二、教学内容 第一课
交际 一 语法 连体词「ちょっとした」 2「を通して」表示手段 3 形式体言「うえ」 4「に」表示并列、添加 5 形容词「つまらない」 6「ながら」表示「虽然~却」 7 惯用语「途方に暮れる」 8 ~並み 9 副词「とかく」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读解文:贺年信 五 功能用语
六 练习
第二课
余暇 一 语法
1「~が~の」构成的连体修饰短语 2 ~つつある 3 接尾词「ざかり」 4 ~ないでいる 5 「いつぱい」 6 けっこう(結構)7 ~というのに さすが(に)~だけあって 9 接尾词「難しい」 10 それにしても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读解文:访问上海 五 功能用语 六 练习
第三课
祭祀活动 一 语法 かと言うと(かと言えば)2 词语「ちょうちん」 3 ~てはじめて もしかしたら(もしかすると)5 ~だの~だの
6「に対して」表示与此相反 7 接续词「さぞ」 8 名词「名」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读解文:日本人的宗教信仰 五 功能用语 六 练习
第四课
争先恐后 一 语法 1 軒を並べる 2 ~やいなや 3 耳にする
4「なんだか」和「なんとなく」 5 ~からといって
6 动词「乗せる(載せる)」 7「つい」「うっかり」和「思わず」 8「手に入れる」和「手に入る」 9(た)ところで~(ない)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读解文:忙碌的每一天 五 功能用语 六 练习
第五课
真心话与场面话 一 语法 接尾词)先(名词 2 ~を抜きにする 3 一向(に)~ない 4 ~において(は)5 ~ことなく 6 ~ぶりをする 7 ~ようと、~ようと 8 动词连用形+は(も)しない 9 ~まいとする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读解文:日本人的人际关系 五 功能用语 六 练习
三、本单元学时数:36
第二单元 社会问题(第6课~第10课)
一、教学要求:词汇与构词法;助词「や」「なり」 助动词「う」「よう」表示推量 接头词「不」 接尾词「かねる」「臭い」「だらけ」 动词「つかまえる」「つかまる」「とらえる」 名词「あたり」と「へん」 副词「なんとか」「まさか」 惯用语「手を打つ」「当てにならない」「ものを言う」「背を向ける」「手を焼く」「„を合わせる」 词语「次第」 感叹词「何を」 タルト型形容动词;基本句型和语法
二、教学内容 第六课
公害 一 语法 1 おかげで 2 ~かねる 3 ~わりに
4 なんとか 名词)まさか(副词
6「つかまる」「つかまえる」和「とらえる」 7 助动词「う」「よう」表示推量 8 用言未然形+う(よう)+とは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读解文:真有富士山吗? 五 功能用语 六 练习
第七课
垃圾 一 语法 1 ~臭い 2 ~ようがない 3 「あたり」和「へん」 4 接尾词「だらけ」 5 惯用语「手を打つ」 ほかでもない(なく)、~である 7 ~に関する 8 动词连用形+よい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读解文:保护地球的自然 五 功能用语 六 练习
第八课
教育 一 语法 ~にしても、~にしても 2 ~に及ばない 3 ~にかかわる
4「とも」表示「当然」「一定」 5 感叹词「何を」 6 ~にして 7 ~んばかり 8 そう~ない 9 ~にわたる 10 タルト型形容动词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读解文:福泽谕吉 五 功能用语
六 练习
第九课
七十岁学烹调 一 语法 1 ~を共にする 2 当てにならない 3 用(名词)4 终助词「や」 5「~てちょうだい」 6 句节重叠 ~もうすこしで~そうになる 8「~対して」表示比例 9 ~限り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读解文:老龄化社会 五 功能用语 六 练习
第十课
都市与青年 一 语法 并列助词「なり」表示列举 2 惯用词组「ものを言う」 连体词「こういう」「そういう」「ああいう」 4 ~のほかは~ない
5「分」表示数量、程度、状态 6「~にしても」 7惯用语「背を向ける」 8(体言+から)体言へと 9惯用语「手焼く」 10词组「~を合わせる」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读解文:城市与农村 五 功能用语 六 练习
三、本单元学时数: 36
第三单元 日语学习(第11课~第15课)
一、教学要求:词汇与构词法;「直す」构成的复合动词 接头词「ばる」 接尾词「ぽい」「立て」「づく」「役」「ながら」「同士」 惯用语「話にならない」「引けを取らない」「ものになる」「頭が上がらない」「顔を立てる」「大目玉を食う」「鼻の先
で人をあしらう」「きりがない」「気がつく」 日语拟声词和拟态词 词语「腕」「様子」「気」「思いやる」「もてあます」「あっけにとられる」 词语「用心」「注意する」「気をつける」 终助词「たまえ」;基本句型和语法
二、教学内容
第十一课
日语学习一 语法
1「直す」构成的复合动词 2 用言连体形+ほど 3 ~にもかかわらず 4 ~ときたら 5 接尾词「ぽい」 6 ~にかけては 7 どうせ~から(なら)8 ~べからず 惯用语「話にならない」「引けを取らない」「ものになる」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读解文:一休的故事 五 功能用语 六 练习
第十二课
拟声词与拟态词 一 语法 日语拟声词和拟态词 2 词语「腕」 3 词语「様子」 4 终助词「たまえ」 5 接尾词「どうし(同士)」 6「気」 ひょっとしたら~かもしれない 8 接头词「ばか」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读解文:请求的表达方式与建议的表达方式 五 功能用语 六 练习
第十三课
日语与汉字 一 语法 ~に限る(限って、限り)2 动词名词后接「際」的用法 3 ~を異にする
4 接尾词「立て」 5 接尾词「ばる」 惯用语「頭が上がらない」「顔を立てる」「大目玉を食う」「鼻の先で人をあしらう」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读解文:与身体有关的惯用语 五 功能用语 六 练习
第十四课
关于暧昧语 一 语法 1 一口に 词语「きりがない」 3 ~に至っては 4 动词「思いやる」 词语「用心」「注意する」「気をつける」 6 ~ある(いる)かと思えば、~もある(いる)7 词语「気がきく」 8 接尾词「づく」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读解文:谚语 五 功能用语 六 练习
第十五课
为了友好—日语导游座谈 一 语法 1 名词「延べ」 2 接尾词「役」 3 「~っこない」 4 接尾词「ながら」 5 ~間際に ぐらいなら~方がよい 7 词语「もてあます」 「(よう)うではないか」表示提议 9 词语「あっけにとられる」 10 感叹词「いざ」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读解文:儿童团长 五 功能用语
六 练习
三、本单元学时数: 36
第四单元 中日友好(第16课~第18课)
一、教学要求:词汇与构词法;形式体言「もの」 副词「まるで」「まず」「いかにも」 接尾词「めく」 助词「やら」「きり」 接续词「いずれにせよ」 词语「どれもこれも」「向ける」「払う」「前向き」 感叹词 惯用语「破目になる」「根をおろす」;基本句型和语法
二、教学内容
第十六课
采访五十岚胜 一 语法
1「~もの(もん)だから」表示原因 2 助词「やら」 3 词语「どれもこれも」 4 副词「まるで」 5 副词「まず」 6(动词)しかない 7 ~くせに 词语「破目になる」
名词+の)あげく9(动词过去式 10 助动词「きり」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读解文:特别治疗 五 功能用语 六 练习
第十七课
中日经济的展望 一 语法 ~を基礎に(する)2 词语「向ける」 3 ~を~と考える 4 ~にあたって(あたり)5「周知のように」 6 総じて言えば 7词语「払う」 8 词语「前向き」 9 词语「根をおろす」 10 ~にほかならない 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读解文: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五 功能用语 六 练习
第十八课
徐福东渡之谜 一 语法 1 ~にまで 2 ~ところはない 3「~すえ(に)」表现结果 4 接尾词「めく」 5 ~は疑い(は、も)ない 6 どれだけ~かわらない 7 ~のみらなず 8 ~たところ 見分けがつく(つかない)~にとどまらず(にとどまらない)二 课文 三 会话 四 读解文:空海 五 功能用语 六 练习
三、本单元学时数: 36
教研室:德日韩教研室
执笔人:刘伟娜
系主任审核签字:
《日语听力1》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31071 课程名称:日语听力1 总学时数:20 实验或上机学时:20 先修课:基础日语
后续课:日语听力2、3、4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日语专业一年级学生的专业基础课。
2.教学目标和意义
通过《日本语听力》(入门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逐步认识听说这门课的基本性质,并以基础会话为中心内容,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适应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为其他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日语的实际运用有所了解,掌握日语基本发音及基本词汇、基本句型和习惯用语;通过《日本语听力》(入门篇)这门课程的讲授,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训练学生对日语的反应速度,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听解方式。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日本语听力》(入门篇)由发音篇和正文篇两部分组成:发音篇共4课,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发音和听写五十音图,并能够正确区分拨音、促音、长音、拗音等。正文篇共26课,每课一个话题,可以让学生很明确地知道不同情景下的各种表达,使所学单词和句型在实际日常生活中得以较好地运用。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五十音图的基本音的辨别力,相近、相似语音及促音等的辨别力。日常生活的短文及对话的听解。
教学难点是准确辨别日语的各种音素,通过听觉器官迅速捕捉和理解听解材料的意思,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活动。
5.教学方法与手段
听磁带,学生做发音练习。教师讲解并作技巧总结等。在会话练习中,必要时参与学生互动。
6.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推荐教材:《日本语听力》(入门篇).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5月 参考书: 《日语新闻听力教程》.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日语水平测试丛书》.吉林: 吉林教育出版社
《现代日语听力教程》 1~2册.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7.其他
考核方式:命题考试40%、课堂笔记10%、小测试20%、课堂表现20%、作业10%
二、正文部分
第一册 第1课
第2课 第3课
第4课 第5课
第6课
第7课
第8课
发音(1)发音(2)发音(3)发音(4)何番ですか
今何時ですか
いくらですか
誕生日はいつですか
第9课
あれは何ですか
第10课 お休みは何曜日ですか
第11课
木の下に犬がいます 第12课
東京は人口が多いです 第13课
王さんの一日 第14课
何をしましたか 第15课
歩きながら食べます
教研室:德日韩教研室 执笔人:刘伟娜 系主任审核签字:
《日语听力2》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31072 课程名称:日语听力2 总学时数:30 实验或上机学时:30 先修课:基础日语
后续课:日语听力3、4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日语专业一年级学生的专业基础课。
2.教学目标和意义
通过《日本语听力》(入门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逐步认识听说这门课的基本性质,并以基础会话为中心内容,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适应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为其他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日语的实际运用有所了解,掌握日语基本发音及基本词汇、基本句型和习惯用语;通过《日本语听力》(入门篇)这门课程的讲授,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训练学生对日语的反应速度,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听解方式。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本学期主要讲解《日本语听力》(入门篇)正文篇部分,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听出间断的单词、会话及短文。正文篇共15课,每课一个话题,可以让学生很明确地知道不同情景下的各种表达,使所学单词和句型在实际日常生活中得以较好地运用。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相近、相似语音及促音等的辨别力。日常生活的短文及对话的听解。教学难点是准确辨别日语的各种音素,通过听觉器官迅速捕捉和理解听解材料的意思,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活动。
5.教学方法与手段
听磁带,学生做发音练习。教师讲解并作技巧总结等。在会话练习中,必要时参与学生互动。
6.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推荐教材:《日本语听力》(入门篇).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5月 参考书: 《日语新闻听力教程》.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日语水平测试丛书》.吉林: 吉林教育出版社
《现代日语听力教程》 1~2册.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7.其他
考核方式:命题考试40%、课堂笔记10%、小测试20%、课堂表现20%、作业10%
二、正文部分
第16课
夏と冬とどちらが好きですか 第17课
値段を安くします第 第18课
今電話をかけています 第19课
やっと帰ることができます 第20课
歩いて行きます
第21课
準備体操をしてから走ります 第22课
タバコを吸わないでください 第23课
大きな声で話してはいけません 第24课
今晩早く寝たいです 第25课
歌ったり踊ったりします 第26课
早く帰ったほうがいいです 第27课
安ければ買います
第28课
楽しそうに話しています 第29课
彼から花をもらいました 第30课 「牛丼」を教えてください
教研室:德日韩教研室 执笔人:苏琦 系主任审核签字:
《日语听力3》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31073 课程名称:日语听力3 总学时数:30 实验或上机学时:30 先修课:日语听力1、2 后续课:日语听力4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日语专业二年级学生的专业基础课。
2.教学目标和意义
让学生通过对日语入门阶段的辨音,辨词,以及对场景对话的理解,在巩固和提高学生听力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日语单词的记忆,对日语语法的理解,掌握,培养学生对日语良好习惯的形成和正确方法的掌握,通过一年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4000单词的基础上听懂基本的日语日常会话。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本课程需要达到日语国际能力二级的听解能力。课程将训练学生的基本发音,包括部分和单词。通过短文听读培养学生对日语单词及短文的基础理解能力。
1〉能辨别单词中的音节;辨别多音节单词的高低音;在语流中辨别、理解常见的语音变化现象。
2〉辨别句素;理解句子和话语的交际价值;理解语感、习惯说话和省略句; 3〉理解并记忆概念意义;判断语感环境。
4〉在听懂全文的基础上准确掌握某项或若干项关键信息。
4.教学重点、难点
短文听解及把握重点词汇技巧。
5.教学方法与手段
听磁带,学生做发音练习。教师讲解并作技巧总结等。在会话练习中,必要时参与学生互动。
6.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推荐教材:徐敏民.《日本语听力》第一册.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5月 参考书: 《日语新闻听力教程》.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日语水平测试丛书》.吉林: 吉林教育出版社
《现代日语听力教程》1~2册.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7.其他
考核方式:命题考试40%、课堂笔记10%、小测试20%、课堂表现20%、作业10%
二、正文部分
第一册 第1课 第2课 第3课 第4课 第5课 第6课
自己绍介 いくらてすか 私の一日 连休
日本の四季 テハトて
第7课
旅行 第8课
访问 第9课
电话
第10课
留学生会馆 第11课
银座 第12课
勉强
第13课
シヨピソダ 第14课
手纸
第15课
日本の生活 第16课
面接 第17课
ドィブ 第18课
病院ヘく 第19课
お祭り 第20课
配逹 第21课
日记 第22课
运动会 第23课
北海道 第24课
归国子女 第25课
雪 第26课
母の日 第27课
学校教育 第28课
故乡 第29课
富士山
第30课
コィソヲソド
教研室:德日韩教研室 执笔人:刘伟娜 系主任审核签字:
《日语听力4》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31073 课程名称:日语听力3 总学时数:30 实验或上机学时:30 先修课:日语听力1、2、3 后续课:无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日语专业二年级学生的专业基础课。
2.教学目标和意义
让学生通过对日语入门阶段的辨音,辨词,以及对场景对话的理解,在巩固和提高学生听力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日语单词的记忆,对日语语法的理解,掌握,培养学生对日语良好习惯的形成和正确方法的掌握,通过一年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
4000单词的基础上听懂基本的日语日常会话。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本课程需要达到日语国际能力二级的听解能力。课程将训练学生的基本发音,包括部分和单词。通过短文听读培养学生对日语单词及短文的基础理解能力。
1〉能辨别单词中的音节;辨别多音节单词的高低音;在语流中辨别、理解常见的语音变化现象。
2〉辨别句素;理解句子和话语的交际价值;理解语感、习惯说话和省略句; 3〉理解并记忆概念意义;判断语感环境。
4〉在听懂全文的基础上准确掌握某项或若干项关键信息。
4.教学重点、难点
短文听解及把握重点词汇技巧。
5.教学方法与手段
听磁带,学生做复述练习。教师讲解并作技巧总结等。在会话练习中,必要时参与学生互动。
6.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推荐教材:徐敏民.《日本语听力》第一册.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5月 参考书: 《日语新闻听力教程》.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日语水平测试丛书》.吉林: 吉林教育出版社
《现代日语听力教程》1~2册.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7.其他
考核方式:命题考试40%、课堂笔记10%、小测试20%、课堂表现20%、作业10%
二、正文部分
第三册
第1课 じゃんけんぽう
第2课 ワイングラスをわっちゃった 第3课 笑いの効用 第4课 日本人と桜 第5课 相槌 第6课 放送大学 第7课 贈答
第8课 高齢化社会 第9课 女性の社会進出
第10课 車の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 第11课 屋台 第12课 食生活
第13课 女性の結婚観 第14课 今どきの若者 第15课 子供の教育
教研室:德日韩教研室 执笔人:苏琦 系主任审核签字: 第16课 一寸法師
第17课 ビジネスマナー 第18课 和魂漢才 第19课 漫画 第20课 温泉 第21課
漢字 第22課
茶道 第23課
華道 第24課
非行問題 第25課
住宅事情 第26課
日本料理 第27課
島国
第28課
日本人の名前 第29課
メールの時代 第30課
稲作文化
第31課
日本語に見る和の精神 第32課
恥の文化
《日语口语1》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31079 课程名称:日语口语1 总学时数:20 实验或上机学时:20 先修课:无 后续课:日语口译
一、说明部分
1.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日语专业一年级学生的专业基础课
2. 教学目标及意义:
通过学习日语口语,让日语专业一年级学生了解会话的场景,掌握日语的基础句型和词汇,从而可以进行日常交流和沟通。
3. 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正确发出日语全部音节;掌握基本语调;以意群为单位朗读课文;会话时正确使用人称代名词;朗读说明熟知的事物;就课文提问及回答;摘取要点以总结全文;进行简短的情景对话;利用给出的单词或惯用型等进行口头作文;就某一题目作简短发言。
4. 教学重点和难点:
日语口语的基本表达方式及相关语法。
5. 教学方法和手段:
场景会话练习;通过录音听说设备练习听力并回答问题;听写练习。
6. 教材:目黑真实,滨川祐纪代.《日语会话(基础篇)上册》.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2月
水谷信子著.《会话日语》(上下).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 主要参考书:周殿清。《同声传译》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7.其他
考核方式:命题考试40%、测试20%、课堂表现20%、课堂笔记10%、作业10%
二、正文部分
第一章
1、教学要求
了解日语的寒暄方式和文化,掌握初次见面、日常问候、所属关系、购物等的表达方式。
2、教学内容
第一课 はじめまして
知识要点:初次见面的问候;询问国籍、籍贯;询问职业;询问年龄。第二课 いいえ、どういたしまして
知识要点:家庭生活的场面;社会生活的场面 第三课 あの方はどなたですか
知识要点:询问对方姓名;向对方询问陌生人姓名;找人 第四课 これは誰の物ですか
知识要点:询问物品;询问是谁的物品;在商店购物 第五课 全部でいくらですか
知识要点:购物;询问价格;挑选物品
3、本章学时数 10课时 第二章
1、教学要求
了解日语疑问句的一般表达方式,掌握时间、存在句式、邀请以及动词“ます”形的变化和应用。
2、教学内容
第六课 今、何時ですか
知识要点:时刻、星期、年月日的表示 第七课 トイレはどこにありますか 知识要点:表示存在的场所 第八课 冷蔵庫に何がありますか 知识要点:表示存在的人或物 第九课 あなたはタバコを吸いますか
知识要点:“ます”形和时间、场所的表达方式 第十课 いっしょに食事をしませんか 知识要点:邀请和手段、方法的表达方式
3、本章学时数 10课时 第三章 1.教学要求
掌握移动表现;掌握形容词的基本用法;掌握形容词的“て”形和对比表现;掌握希望表现,掌握动词原形和可能表现。2.教学内容
第十一课 先生のお宅へ遊びに行きます 知识要点:“行く 来る”和移动表现 第十二课 日本語の授業はおもしろいです 知识要点:形容词的基本用法
第十三课 母の手料理が一番おいしいです
知识要点:形容词“て”形和对比表现 第十四课 どんな仕事をしたいですか
知识要点:句型“~は~が~です”和希望表现
第十五课 何ヶ国語を話すことができますか
知识要点:动词原形和可能表现 3.本章学时数:10课时
教研室:德日韩教研室 执笔人 刘伟娜 系主任审核并签名:
《日语口语2》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31080 课程名称:日语口语2 总学时数:30 实验或上机学时:30 先修课:无 后续课:日语口译
二、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日语专业一年级学生的专业基础课
2.教学目标及意义:
通过学习日语口语,让日语专业一年级学生了解会话的场景,掌握日语的基础句型和词汇,从而可以进行日常交流和沟通。
专业日语教学 第3篇
关键词: 意念教学法非日语专业交际能力语法翻译教学法
一、非日语专业日语教学现状
2008年9月,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编写的《大学日语课程教学要求》对非日语专业本科生的基本要求是:①能听懂日语讲课,对题材熟悉、浅于课本、基本无生词、语速为每分钟180-200字的听力材料,一遍可以听懂,理解的准确率不低于70%。②能进行简单的日常会话,能就教材内容进行问答和复苏。表达意思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③掌握基本阅读技能,能顺利阅读并正确理解一般题材,中等语言难度的文章,速度达每分钟90-100字。在阅读难度较低,生词不超过总词数2%的材料时,语速为每分钟120-140字,阅读理解的准确率不低于70%。④能按规定的题目和提示,在半小时内写出300-350字的短文,内容连贯,问题统一,无重大语法错误,词语错误较少,表意基本清楚。⑤能借助工具书将与课文难度相仿的文章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笔译速度达到每小时700-800字。
多年来,大学日语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基本上为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语法翻译法是为培养阅读能力服务的教学法,其教学过程是先分析语法,然后把日语译成母语,主张两种语言机械对比和逐词逐句直译,在教学实践中把翻译既当成教学目的,又当成教学手段。其教学程序大致如下:第一阶段,让学生熟悉生词,然后用日语的义释( Para-phrase)解释,并举出许多例句来精心比较和辨析各种意义及用法上的细微差别。第二阶段,围绕着这些重点结构和词语做大量练习以求加深记忆,并运用这些语言知识进行语法和翻译的操作。第三阶段,引导学生在掌握语言规则和词项的基础上进行表达,通常以写的形式。
语法翻译法重视阅读、翻译能力的培养和语法知识的传授,忽视语言技能的培养。语音、词汇、语法与课文阅读教学脱节。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灌输,忽视语言习得的自身规律,忽视学习者多方面的因素,学生虽然从课堂中获得了相当数量的语言知识,但语言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得不到发展。无法满足《大学日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基本要求。
为了提高听说方面的技能,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引入了一些新的教学手段如意念教学法。
二、意念教学法的引入
意念教学法(Notional·Approach)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戴尔·海姆斯(Dell·Hymes)提出。意念教学法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基础理论。其核心思想是: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语言教学的内容不仅要包括语言结构,而且要包括表达各种意念和功能的常用语句。
意念教学法认为,人对语言有两种能力:一种是语言能力(Language·Competence),也就是人具有说出语音语调和遣词造句的话语功能;二是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即根据交际的目的、对象、内容、语境、身份等讲出恰当的符合语境的话语的能力。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第一,以培养交际功能为宗旨。不仅要求语言运用的正确性,还要求得体性。第二,以功能意念为纲。根据学习者的实际需要,选取真实自然的语言材料,而不是经过加工后的“教科书语言”。第三,教学过程交际化。在教学中创造接近真实交际的情景,并多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通过大量语言交际活动,培养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并把课堂交际活动与课外生活中的交际结合起来。第四,以话语为教学的基本单位。认为语言不是存在于孤立的词语或句子中,而是存在于连贯的语篇中。第五,单项技能训练与综合性技能训练相结合。以综合性训练为主,最后达到在交际中综合运用语言的目的。第六,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言错误有一定的容忍度。鼓励学习者发挥语言交际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要为学生的交际需要服务。以语言功能为纲,根据学以致用的原则,针对不同专业安排“专用语言”教学。第八,主张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日语教学研究和实践使得意念教学法独领风骚,教师从重视语言知识转为重视语言运用,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其优点体现在: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学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学生感到学习轻松,没有焦虑感,并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说的机会和勇气。还可使学生之间相互得到配合,取长补短、互相学习。许多教师的实践证明,单纯运用传统的教学法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而意念教学法却可以弥补传统的语法教学的缺陷,有效地提高日语教学质量。
三、意念教学法在非日语专业日语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
在意念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理论与实践的困境和问题。
1语法教学的忽视
用母语教授日语,以翻译和机械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学习语法为入门途径,注重语法规则的讲解和操练的语法翻译法曾在传统日语教学法中起主导的地位和作用。
意念教学法强调对日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情境中积极操练,淡化语法的教授,打破了语法知识的系统性。但事实上是,词汇和语法是语言交际的基础和框架,没有语法,语言就没有逻辑性和根本,也就不可能达到交际的正常效果。而且,交际的目的也是为了获取知识。所以,意念教学法中依然不可忽视语法教学。
2语言环境的缺乏
意念教学法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培养学生的日语交际能力,而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需要历经无数的交际过程,也就是说需要进行交际的日语环境。然而,對我们中国人来说,日语的“非母语”限制了用日语交际的自然环境。仅靠有限的日语课堂教学时间和难得的某些情境(如日语角、各种竞赛)使得意念教学法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3当前日语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缺陷
评价体系是教学的衡量器,又是导航器。在当前,不管是终结性评价还是形成性评价,考试都是评价教学的重要手段。意念教学法强调外语学习重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但是现行的考试制度和考证风又迫使教师和学生以考试为中心,围着考试转,而把以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晾在一边。
四、结论与思考
片面强调意念教学法的人们曾抨击以语法分析为基础的传统教学法。但赞成把意念教学法原则引入我们的教学实践,并不是否定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忽视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是意念教学法的误区。
毕竟学习者的需要、兴趣、态度和学习期望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的表现是不同的。由于教师和学生具有多样性的特征,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意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同时也要认识到学生的行为必然会随着学习目的和学习任务的改变而改变。世上没有哪个教学法是万应灵药,各种教学法都是一定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下的产物,无论哪种方法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有合理的成分和可取之处,但又都有它的问题和局限。也就是说,没有也不可能有现成的教学法适合各种条件和环境的教学活动。由此,作为高校日语教师,我们应该在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时候保持清醒,不应该人云亦云,我们还应该对任何教学法的适应性进行不断反思,提出质疑,寻找对策。
因此,在今后的大学日语教学中应当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教师要把握好活动的难易度,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随时进行调整。同时,教师的课堂问题设计应反映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注意对字、词、句的识记和对课文内容的浅层理解并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有话可说,并乐于说。二是在纠错方面,教师可记住学生犯的错误,不要马上指出,应在学习后期有针对性地加强讲解和精确练习。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大学日语课程教学要求[M]江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王晓静交际法与语法翻译教学法的结合并用[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3]舒白梅陈佑林外语教学法自学辅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颜榴红试论语法翻译法和交际教学法的交替与互补[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1)
专业日语教学 第4篇
21世纪的今天, 中国旅游业正走在飞速发展的道路上。每年来华的外国游客数量在稳步增长, 据中国国家旅游局记载, 2012年1-12月来华以休闲观光为目的的日本游客总人数为79.47万人次, 在所有在华旅游的外国游客中位居第五位。同时, 每年出国旅游的中国游客数也正以几何级的数量在不断增长中。据日本国土交通省观光厅记载, 2012年1-12月中国赴日观光游客828, 667人, 比2011年1-12月的453, 182人高了82.9%, 人数仅次于韩国, 在所有赴日旅游的外国游客中位居第二。中国大力发展旅游方针, 必将导致旅游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 随之对包括日语旅游人才在内的外语旅游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中。
飞速发展的中国旅游业促进了旅游教育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 一些高等院校开设了旅游日语相关专业, 重点培养能够熟练运用日语进行服务的旅游方面的人才。我国各院校旅游专业 (日语方向) 教学起步较晚, 从目前教学效果及近几年毕业生就业流向来看, 一方面是市场对具备日语技能的旅游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强, 另一方面是有些旅游专业 (日语方向) 的毕业生并不具备日语交流技能, 造成这种供需脱节的主要原因是教育的疏忽。社会需要的是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知识和熟练的英语、汉语、日语语言交际能力, 掌握比较广泛的旅游管理、旅游服务及商贸行业的专业知识技能, 能适应旅行社、酒店、外资等企业需求的国际化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旅游专业 (日语方向) 教学重点
为了改进就业针对性不强的缺陷, 为了发展旅游教育事业, 对旅游专业 (日语方向) 的学生需要进行一系列有针对性教学。让我们来对如下的教学重点进行一下分析。
1、培养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任何学习和教学的第一步。日语的学习都是从零起点开始教学, 较之于英语学习, 起步比较较晚。一般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靠教师的单方面灌输和强化训练。但是对于现在90后以及新一代的学生而言, 往往得到的效果是事倍功半。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充分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求方法的灵活性, 教学的实际运用性和内容的有趣性。可以使用一些多媒体器具和教材, 比如电脑、投影仪、PPT、视频、音频等来吸引和培养学生注意力, 让他们产生对日语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努力掌握学习的技巧和方法, 促使他们自发的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2、善用情境教学
较之普通日语专业而言, 旅游日语教学更应凸显其实用性与应用性, 但目前的现状是一些院校没有针对性的职场日语教学, 而仅仅教授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 更有甚者在有的院校旅游专业用语日语教学基本空白。情境教学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让学生练习真实的场景, 在其中获得技能和知识。
情景教学法, 就是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目的地加入或提供具有一定情感成分的虚拟场景, 从而来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获取知识和技能。传统的日语教学通常是按部就班地带领学生学习词汇、句型、语法。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在老师讲授和学生记录的状态下完成的, 这样很容易慢慢地消磨掉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在情景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扮演一个组织者或者导演的角色来组织、引导、示范, 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能力调节气氛, 发挥自己的导向作用。通过情景教学在日语教学中的运用, 日语教学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习日语餐厅以及酒店用语时, 可以模拟酒吧、餐厅、咖啡厅、客房、桑拿房、游泳池等情境。将学生分成若干组, 分别扮演客人、厨师、服务生、DJ、大堂经理、调酒师、收银员、咖啡师、清洁工、楼层经理、酒店前台等角色, 用于介绍酒吧各岗位服务员的服务流程和规范礼仪, 设计需要学习和掌握的语言表达, 进行模拟实践。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训练了专业技能, 增强了学生的兴趣, 提高了他们的参与积极性, 使课堂气氛活跃,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最后老师还可以指导每队学生进行相应的评价和总结, 进一步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
3、熟练使用敬语
在旅游活动中, 导游作为服务性行业的一员, 需要熟练灵活的使用敬语形式。敬语是日语中最高的语言层次, 是日本人交际礼仪中最礼貌、人际关系中最能表达敬意的语言精华, 也是日语学习和运用中的难点, 不要说学习日语的外国人, 有些表达方式连日本年轻人都无法完全正确掌握。因此, 敬语是学习日语的难点, 特别在导游服务过程中, 所需要的专业敬语更是难上加难。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 因为学生要学习各方面的知识, 留给学习敬语的时间较少。再加上学习敬语的难度和枯燥度, 学生会产生畏难和不想学习的情绪。这更加重了教师教授敬语的难度, 需要花极大的精力来教学。
在导游接待游客的程序中, 常包括以下几个内容:自我介绍;致欢迎词;讲解;致谢;致欢送词;结束等。无论哪个环节语言的表达都会牵涉到敬语, 最常用的デス体和マス体。除此之外, 尊敬语、自谦语、郑重语也是很必要的。
4、渗透文化背景教育
语言是具有文化内涵的。学习和了解日本文化对日语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日语教学必然离不开日本文化。日本文化的暧昧性是其主要特点之一, 了解这一特点, 对学习日语的暧昧性有很大的帮助。
很多学生对日本民族思维方式, 行为标准, 价值观念及交际习惯缺乏基本了解, 甚至有的毕业生用汉语文化习惯与做法与日本人交际, 这是旅游专业 (日语方向) 在教授过程中需要避免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借助对日本文化和风俗习惯的理解来加深对语言的应用能力, 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化给我们提供的便利条件, 让学生更好地来学习和理解日语。观看日本本土视频节目, 收听NHK以及上yahoo日本来搜索日语相关资料, 了解日本相关讯息, 开阔学生视野, 加强学生的综合日语素质。
三、小结
2l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保持旅游业持续可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综合素质的旅游人才。在今天, 旅游专业 (日语方向) 更需要培养国际化应用型的人才。这需要在现有基础上, 进一步探索教育方法方式, 是非常重要和紧迫的。只有如此, 才能真正能够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崔亚蕾.关于开设旅游日语教程的思考[J].日语语言研究.2008
[2]徐文华.浅析如何在高职实施酒店日语教学[J].科教纵横.2010
高职日语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研究论文 第5篇
2.1 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机,端正学生的学习思想
对于学习者来说,学习的动机是促进其学习进步的最有效方法。而根据相关研究可以发现,高职院校日语专业的学生在选择日语专业进行学习时,其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学生自身对日语学习具有较大的兴趣,因此,在进行专业选择时选择日语专业,而另一个原因则是由于学生的家长根据相关调查发现日语专业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而学生只是简单地听从家长的建议,最后则是由于自身高考成绩不理想,导致没有考上理想的院校,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重新选择其他的合适学校和专业。学生在选择日语专业时往往很少是由于自身的喜欢而选择学习,因此,教师在进行日语教学时需要首先对学生学习日语的原因进行全面的了解,然后根据不同学生的态度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帮助。而对于自主选择日语专业进行学习的学生,其主要是因为对日本的经济形势和自身的需要有一个准确的了解,因此,对于这部分的学生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需要投入太多的精力,而对于那些不是由于自身的意志而选择学习的学生,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将学习日语的重要作用陈述给学生,并将掌握日语专业的实用性展示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一些学生由于历史观念的影响,对学习日语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在教学之前需要对学生学习日语的目的进行有效的分析,帮助学生正确地看待日语专业的学习,然后通过一些日本的日常文化将真实的日本呈现给学生,消除学生内心的抵触情绪,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
2.2 灵活处理现实情况,合理使用现有的教材
2.2.1 利用趣味教学法应对假名记忆关
对于日语学生来说,其大部分都是从零点开始学习的,因此,其在进行日语学习之前对日语完全不了解,而在日语入门中的假名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日语假名入门主要包含清音、浊音和拔音等,大约有 103 个标准音节,同英语的入门学习来说难度更大,因此,学生在进行日语入门知识的掌握时往往面临很大的困难,而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吃力的,导致学生在入门学习中就对日语学习产生了畏惧心理。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日语入门知识,教师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一些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这样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像将一些日语歌曲和绕口令等文字游戏插入到日语的入门教学中,能够更快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快速渡过日语的入门学习阶段。
2.2.2 合理使用现有教材,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对于我国的高职院校日语专业来说,其日语学习起步是非常晚的,因此,在教学资料和教学经验上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为了能够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挖掘现有的日语教学资料,将教材中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有效的连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将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时刻牢记在心,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较强应用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教学时需要对日语教材中的知识进行选择性的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日语知识技能。在进行实际教学时,教师不能采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而应该学会让学生亲口去讲述日语,提高学生的日语应用能力,因此,教材的选择需要尽量选择会话内容较多的,像《标准日本语》等。此外,对于教材中提供的各种教学活动,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使其能够真正地促进学生的日语应用能力提高。
2.3 设计应用型情景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对于语言的学习来说,由于其包含的内容较多,且学习过程较为单调,导致其学习效果往往很难提高,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高职日语专业的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在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日语词汇和语法时,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模式,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为学习的重点,帮助学生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对于日语专业学习来说,其最主要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开发自身的学习潜能,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是自身的表演,而应该根据教材的特点,将学生的学习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进行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像问题情境的创立等,其能够帮助学生开发自身的学习思路,然后教师鼓励学生对日语专业学习进行大胆的尝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比如在初级阶段的日语学习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一些活动,像自我介绍和面试过程模拟等,通过这些课堂活动使学生将自身学到的知识在课堂上进行实际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除此之外,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还可以通过一些文字游戏和竞赛来提高,在游戏中学生能够更加放松地去进行日语知识的学习,且能够对课堂学习氛围起到很好的活跃作用,将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紧张感消除。而知识竞赛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提高,学生在竞赛过程中需要对学到的日语知识进行快速的发散性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思考能力,另外,竞赛的竞争性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日语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竞赛中教师可以将一些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和易混淆点加入其中,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加专注地对日语学习中的重难点进行认真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4 增设第二课堂,营造日语环境
对于日语学习来说,其不可能仅仅通过简单的课堂学习就能掌握,因此,在日语教学课堂之外设置第二课堂对高职日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和方法等方面往往都存在着一些不足,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引导。具体措施可以采用以下建议:首先,在开学之初,教师需要为学生的今后学习创造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然后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像单词掌握不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将其分配在单词听写组中,定期对其进行检查,通过这种方式监督学生的学习。另外,教师还可以定期开展一些文化沙龙等文化交流活动,使学生能够真正接触到专业的日语应用,提高学生的日语应用能力等。
3 总结
对于日语专业的学习来说,其学习方法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教师在进行高职日语专业教学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其日语应用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管秀兰。高职院校日语专业教学方法初探[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5):133-135.
[2] 姚绚文。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课程整合及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10):193-196.
[3] 蓝媚。基于企业能力要求的高职商务日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6):81-83.
[4] 唐静。高职院校应用日语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究[J].改革与开放,(3):162-163.
专业日语教学 第6篇
关键词: 日语专业四级 文字 词汇教学
日语专业四级考试是考核日语专业二年级学生是否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各项基本技能的考试,同时是评估高校日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对高校日语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1.文字部分试题分析
根据2005年《高校日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修订本)》的要求,文字部分共10题,其中考查汉字字形和发音各5题。2014年度日语专业四级考试试题中,汉字字形考查的「休講」、「徴収」、「採点」是汉语词,「辞める」、「促す」是和语词。与往年试题比较汉语词所占比重更大,但试题难度并未降低。如下例所示:
例(1)試験のさいてんは公正に行わなければならない。
A采点 B採点 C再転 D祭典
此题考查了中日汉字中的混淆字。「采」、「採」在汉语中是同一个意思,给考生带来了干扰性,如果没有牢固掌握「採点」这个词,就很难进行选择。
例(2)明日の一、二時間目はきゅうこうになったので、ゆっくり寝られる。
A休航 B休行 C休講 D休校
「休航」、「休講」、「休校」是同音异义词,这些词具有不同的字形,读音却一样。此类考题要求考生在掌握词义的基础上,根据词义与前后文的关系,进行辨别。此外,和语词「辞める」的考点也在于此。
汉字发音部分可以分成音读、训读、音训结合,其中训读分为正训和熟字训。试题中5个词均为训读,其中「控える」、「脅かす」、「敷く」、「免れる」属于正训,这类单词读音较复杂,背诵困难。
通过以上分析,本试题中“文字”部分的试题难度适中,但试题中汉字发音部分均是训读,没有音读,因此未能考查连浊、元音交替、促音化等语音现象。
2.词汇部分试题分析
词汇部分由15道题组成。2014年度的试题中,“词汇”部分出现了动词、名词、形容词、形容动词、副词、接续词、数量词、外来语、惯用句,涉及的词性较丰富,覆盖面较广。下面具体说明。
2014年度的试题中,外来语「イメージ」、「アンケート」,形容词「しつこい」、「あらい」,形容动词「消極的」、「余計」,动词「尊重する」,副词「じかに」,均考查了对词义的正确掌握,不需要考生进行辨析,但出现的词汇量较大。
本试题中出现了「成功」、「日当たり」两个名词,其中「成功」考点较难。
例(3)このような施策によって環境の著しい汚染や破壊を防止することには相当程度の( )をおさめた。
A効果 B効力 C成功 D成績
此题不仅考查了与「おさめる」的固定搭配,还考查了「効果」与「成功」词义的辨别。
例(4)雨は小降りになっていたが、( )、かなり濡れるだろう。
Aそれでは Bそれでも Cそれなのに Dそれなら
四个选项中,接续词「それでも」与「それなのに」都是“尽管如此”的意思,但用法有所不同。要求考生不仅要掌握表面词义,还要进一步了解不同的使用方法。
例(5)この場合、必要な水の量は、風呂桶三( )分になります。
A桶 B本 C杯 D個
“杯”在汉语中一般用于小的容器,因此此题具有一定的干扰性。中日两国在数量词的使用上有很多相同之处,但也有少部分存在差异,考生要掌握好两国数量词的差异。
例(6)「( )。どなたかいらっしゃいますか。」
Aおかまいなく BごめんくださいCかまいません Dごめんなさい
此题主要考查敬语的使用,敬语在日语学习中是难点之一。敬语可分为尊敬语、谦让语、郑重语、美化语,使用中还要考虑到上下关系、亲疏关系、场合等因素,因此对于考生来说较难掌握。题中「ごめんください」是“有人在吗?”的意思,「ごめんなさい」是“对不起”的意思,因构词相似,具有一定干扰性,如果考生掌握不牢固或疏忽,就很容易选错。
日语中有很多惯用句,其中人体各部分构成的惯用句和「気」构成的惯用句测点较多,其含义容易混淆,需要考生区分背诵,并加以重视。本试题中出现的惯用句是「気がすまない」和「口に合わない」。
根据以上分析,可看出“词汇”部分的试题,虽然试题量有限,但测试目标广泛,包括体言、用言、固定搭配等,要求考生不仅要掌握词汇词义,还要具备辨析能力。
3.教学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词汇成绩,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在词汇教学中要做到“精讲”。通过以上分析,试题中对中日混淆字、同音异义语、词义辨析、固定搭配的测点比重较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针对词汇的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并且要引导学生克服母语的干扰,使学生真正掌握词义。
在词汇教学中应增强趣味性。教师可在课堂中设置一些“单词接龙”、“单词抢答”等游戏环节。如给学生10个新单词快速背诵,由教师用日语或汉语反复出题,学生抢答。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单词记忆,还可以训练单词听力。
此外,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传授有效的学习方法。如词汇的构成规律、分类归纳等,使学生利用词汇学有技巧地进行背诵,提高学习效率。并且让学生多阅读短文,在语境中接触词汇,增加词汇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结语
词汇教学在外语教学中是不容忽视的环节,掌握基础词汇是学习外语的基础。本文对2014年度的日语专业四级考试中的“文字·词汇”部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关日语词汇教学建议,希望对今后的日语教学有所参考。
参考文献:
[1]董杰.日语专业四级考试分析——以“文字”的内容效度为中心[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06).
[2]夏玉娃,田军.基于2010年日语专业四级考试“文字词汇”部分的内容效度研究[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1,(06).
专业日语教学 第7篇
一、教材选用单一
大部分院校的日语专业都选用某一特定的教材作为唯一教材, 但每套教材都有它的优点, 也有相应的不足。比如有些教材在语音入门阶段讲得太深, 虽说是严格按照语音学的学术标准来编排的, 但语言晦涩, 并不通俗易懂, 让初学者感到困惑, 同时也使他们一开始就对日语产生了畏难情绪。而有些教材在语法说明上存在严重漏洞, 词类、句型分类不清晰, 语法术语不严谨, 或者在语法点的编排上不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 本该出现在比较靠后的语法点提前出现, 让学生在学习时摸不着头脑。大多数教材都会出现一些难以避免的错误, 而如果教材选用太单一会造成这样的错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根深蒂固。
二、教学模式老化
综合日语这门课由于课程模式相对固定, 大多数老师在授课时严格按照“单词—课文 (语法) —课后练习”这样的套路进行。其过程大相径庭, 缺乏新意。特别是在语法讲解时, 老师只讲规则, 举例句, 学生除了听就是做笔记, 缺乏师生间的互动。甚至有的老师把一个简单的语法现象往深处发散, “浅入深出”造成了学生死抠语法、钻字眼。采取这种死板的方式来接受本身就比较生硬的语法规则, 不利于学生对语法的牢固掌握和熟练运用。
三、不重视语言的运用
外语不同于其他学科, 学习外语, 并不是一个理性的分析过程, 而是一个感性的熟悉过程。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接触到日语, 才能达到熟练。在综合日语的课堂上, 特别是经过一年的基础阶段之后, 大部分的课堂时间仍采用中文授课;在课后安排上, 一味强调课文背诵, 而忽视语言环境的创造, 在很大程度上压迫了学生运用日语的主观能动性。
四、与日语能力考试脱节
日语能力考试对高校日语专业学生来说, 是关系到升学、就职的一个重要考试。一般来说, 通过一级是日语专业学生就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砝码。大多数高校的日语专业并未开设针对过级的课程, 这就要求综合日语这门课应担当起这个任务。虽然综合日语的基础语法体系也包含在能力考试的语法要求之中, 并未不互相冲突, 但由于课时限制, 导致学生在学习日语的第二、三年的语言能力远未达到日语能力考试的要求。
五、增加辅助教材
因某些惯用教材的局限性, 可以考虑增加一些针对性较强的辅助教材。比如在语音阶段可以使用一本更详细的语音教材, 从五十音图到拗音坳长音都要有大量的例词和发音练习。也可以增加一本基础语法教材, 以便于系统讲解动词变形、授受关系、敬语和一些比较难以区分的助动词、句型等。增加这些教材, 并不一定要在课堂上一一讲解, 可采取导读的方式辅助使用, 或者在讲解某一个内容的时候把辅助教材作为参考书引领学生复习时自己去阅读。
六、课堂教学手段多样化
综合日语课堂要打破“单词—语法—练习”的固定模式, 课堂上要避免“老师授课, 学生做笔记”的误区, 要让学生尽多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如每次课的开头, 用5到10分钟的时间让当天值日的学生做一个简短的发表, 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锻炼了写作能力, 也培养了表述能力。在讲到某些单词时, 还可以在课堂上插入一些音视频资料, 不仅锻炼了听力, 活跃了课堂气氛, 更能让学生了解日本文化和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在讲解到一些难度比较大的语法时, 可以准备一些习题让学生即学即练。使有限的课堂时间利用最大化。
七、让学生最大程度接触日语
尽量避免用中文授课, 如果说第一学年用中文授课无法避免, 那么进入第二学年以后就应试着用日语讲解单词和语法。一是让学生更多的在课堂上听到日语, 二是用日语来解释日语单词或语法是最准确的。外语学习, 语感非常重要。语感的形成需要日积月累, 每天都要看到、听到、读到日语。坚持用日语授课, 就是形成语感的一个很好的办法。课后安排上, 除了让学生坚持背诵课文以外, 还可以布置一个话题, 让学生围绕这个话题自编对话并将其当成作业来检查。
八、将日语能力考试引入课堂
在教学进度允许的情况下, 根据日语能力考试大纲, 循序渐进地在课堂上增加一些能力考试要求掌握的语法点, 或是在教材上讲到某一个句型时, 顺带插入相关的、近义的能力考试句型。这样做不仅可以增加知识量, 让学生系统地记忆某一类句型, 也能从平时就一点一滴开始做应试准备, 不至于在考试之前时间局促的情况下囫囵吞枣, 导致复习效率低下。
总之, 作为高校日语专业主干课程的综合日语, 在承认其重要性的基础上, 也不要忽视课堂的灵活性, 打破传统固定的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 与日语能力考试相结合, 能够使综合日语的教学效果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王婉莹.现代日语教学基础[M].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
[2][日]高见泽孟, 著.日语教学法入门[M].黄文明, 编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专业日语教学 第8篇
日语专业教学一般分为基础阶段教学、中级阶段教学和高级阶段教学三个阶段。在日语专业本科教学的四年中, 通常把一年级的教学定位为基础阶段, 二、三年级的教学定位为中级阶段, 四年级的教学定位为高级阶段。在基础阶段主要开设的课程有基础日语、日语听力、日语会话等几门课程。其中基础日语作为日语专业基础阶段主干课程, 旨在系统地传授日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进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训, 逐步培养学生的日语综合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对异文化的理解能力, 为高年级阶段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础日语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
1. 词汇、语法和句型教学中导入日本文化
词汇教学不仅要重视词义、用法的讲解, 还应该从文化的角度进一步解释说明。否则, 如果学生只了解了词汇的汉语意思, 在实际使用的时候仍会出现误用。例如, 「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这个寒暄语在科书中解释为“早上好”之意, 日本『広辞苑』辞典中对它的解释是:「朝の挨拶のことば」, 即“早上的问候语”。然而, 在日本与人交流的时候会发现, 日本人无论是在早上、上午、下午还是晚上都经常使用该寒暄语进行问候。大学生如果下午才开始上课, 课前的问候语仍然是「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 而这种用法在教科书和字典里是不会提到的, 这恰恰是日本社会文化现象的反映。由此可见, 负责日语初级阶段教学的教师在词汇教学中渗透日本文尤为重要。
另一方面, 由于初级阶段的学生刚刚接触日语学习, 所以对于日语语法、句子结构以及句型还不能够充分理解。在这个时期担当基础日语课的教师要注意教学中结合文化交际项目进行训练, 以此来培养学生日语语感和语言习惯。例如, 日语中的省略、委婉、否定等表达形式是日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作为教师来说单纯讲解它们的语法功能是远远不够的, 还应该把导致这种语言习惯产生的文化背景和日本人的表达心理渗透给学生, 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实际的日常交流时自觉、熟练地运用这些表达方式。
2. 基础日语课堂教学中适当地采用教师手势
“教师讲授”是指教师用简短的句子, 举例说明、简明易懂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所采用的交流手段。因此, 根据学习者的水平灵活运用“教师讲授”是十分重要的。然而,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讲授”不仅使用语言, 也包括非语言要素的使用。教师的手势就是其中一个特定的要素, 这对于基础日语课的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 做动词过去式的练习时, 教师问学生“你昨天吃什么了?”学生有时只用一个词来回答说:“饺子”。但是作为教师, 希望学生完整回答的是“吃了饺子”。因为教师要做的就是关于动词过去式的练习。于是教师一边说:“把饺子”, 一边把右手向前伸出、停止。接着把左手向旁边滑动, 促使学生把这个句子说完整。再比如, 学生把“是我的书”说成了“是我书”, 把助词“的”忘记的时候, 教师一边伸出右手一边说“我”, 用左手表示看印盒的手势, 提示学生不要忘了助词“的”, 让他们改成“是我的书”这种正确的说法。在以上两个练习环节中教师没有使用语言进行说明, 只是用手势纠正错误。这样做教师不仅形象生动地纠正了学生语言表达时的错误, 而且能够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正确的日语表达方式。由此可见, 教师手势非常适用于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3. 基础日语课堂教学中采用口耳相结合的练习方法
基础日语教学阶段大多数学生对于动词的活用变化掌握地不好。为了让学生能够做到不思考规则就能脱口而出地表达自己想说的句子,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做口耳相结合的活用变化练习。
(1) 全班一起练习
做动词活用变化规则的练习时, 教师可以参照这种方式进行。例如, 老师:買います。全班:買う。老师:読みます。全班:読む。全班都能够说出后, 教师要一个学生一个学生地进行确认, 最后再做一次全班的练习, 进行归纳。
(2) 充分利用卡片
教师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发给他们写有「買います」那样的动词卡片。教师指名其中的一人当老师, 剩下的人当学生进行动词活用变化练习, 这样学生们就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进行练习。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卡片中有学生没有学到的动词时, 教师要事先把读音假名标注好, 以保证活用练习能够顺利进行。
(3) 使用多媒体手段
教师可以事先录制好动词活用变化的音频。例如, グループ1買います買うグループ2読みます読むグループ3買います買う为了能够记住活用变化的节奏, 让学生集中精力听音频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也可以让学生跟着音频复读。这种练习方法对于不是靠记忆掌握规则, 而是通过耳朵记住节奏掌握规则的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练习方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基础日语课堂中适当地导入日本文化、积极地采用教师手势以及充分地运用口耳相结合的练习方法, 某种程度上能够提高初级阶段日语教学的效果。另外, 从目前的基础日语教学来看, 课程改革仍然是主旋律, 所以对于担当基础日语课程的教师来说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任重而道远。
摘要:近年来随着日语学习者的增加, 很多高校都成立了日语专业, 并开设了各种各样的日语课程。由于中国的日语学习者绝大多数都是从零起点开始学日语的, 所以日语专业本科生的初级阶段日语教学非常难。基础日语作为日语专业课程设置中的一门核心必修课程, 在整个日语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摸索出适合于日语专业本科生初级阶段的日语教学模式, 对于教授基础日语课程的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基础日语,教学模式,教师手势,口耳结合练习法
参考文献
[1][日]K.A.I.T编著, 王萍译.日语词汇、语法指导篇[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2][日]高见泽孟著, 黄文明编译.日语教学法入门[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3]唐丽燕.大学日语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2004 (2) .
浅谈高校英语专业二外日语教学 第9篇
1、教学观念需要更新
目前在高校的二外日语教育中, 我们还是经常把日语教学理解为单纯的语言教育, 而且在思想上并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个别学生也认为只要期末考试蒙混过关, 拿到相应学分即可。因此, 更新日语教学观念、提高日语教学效率成了当务之急。
2、课时设置无法满足学生要求
第二外语在大多数高校都是作为外语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来设置的,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能力。而目前二外课时较少, 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 二外日语共开设3学期, 总课时仅为162课时, 无法完全满足实际教学需要;另外, 近年来选择日语作为研究生考试科目的英语专业学生越来越多, 这部分学生想要深入学习也只能通过自学等方式来实现。
3、教学方法陈旧单一, 导致学生感觉学习枯燥
在二外日语教学实践中, 教师往往单纯以传统讲授法为主。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和难度的加大, 很多学生开始感觉学习枯燥乏味, 甚至变成仅仅是为了拿到学分而勉强学习。因此, 如何采用多种手段, 丰富课堂教学, 使日语学习变成轻松愉快的过程, 也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难题。
二、促进二外日语教学质量的措施和建议
在实际教学实践中, 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已成为二外日语教学的必然要求。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高校英语专业的二外日语教学效果。
1、重视日本社会文化背景的研究与导入
语言的起源与生成、结构与形式、单位与组成、使用与演变, 都会受到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同时, 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要靠语言保存、传播和继承。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这是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点。可以说, 外语教学是跨文化的教学, 只有充分理解所学语言里蕴藏的文化背景, 即须了解那个国家的社会、人和他们的文化、生活习俗以及思维方式, 才能真正得掌握好一门外语。面对当今国际政治多元化、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 我们在外语教学工作中, 更要强调理解各国文化的重要性。因此, 在教学中导入文化知识、了解相关语言之相关背景, 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同样, 日语教学不能忽视日语语言所依存的日本文化环境, 在二外日语教学导入社会文化, 提高教学水平。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 历史上就交流频繁,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日本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 中日文化之间也存在不少差异性。例如中国人在拒绝别人邀请时, 往往是比较直截了当的回答;而日本人更倾向于委婉含蓄的表达。对于日语表达方式里所体现出来的这种暧昧模糊的语气, 应当引导学生从日本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理解日本民族的整体性格特点, 以及日本传统文化中所强调的“以心传心”的观点, 即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 避免不必要的尴尬和摩擦。理解这一点, 既能更好得深入学习日语, 又能在将来的文化交流活动中应用自如。
2、教师应不断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 教学理论与实际的协调者, 对外语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 应不断学习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 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 培养扎实的日语功底和专业的知识文化素养。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日语教师, 必须要对二外日语课程有一个系统、全面的把握, 以及拥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长期教授单一课程, 使用单一教材, 那就只能是相同工作的简单重复。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 既要参考往年的教学经验, 又要不断加入新的知识和构想。另外, 还应该广泛阅读日本文学、历史文化等书籍, 并时刻关注日本社会发展的新动向, 做到能够顺应时代发展, 与时俱进。同时, 也应提高自身修养, 培养良好的师德品质,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从而使二外日语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3、灵活运用英、日、汉对比法进行教学
对于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 已经有了学习语言的良好基础。学习日语时, 大部分学生还是习惯将汉语、英语、日语相比较的方式。因此教学中适当采用英日汉对比法,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能够加深理解与记忆。如在基础发音部分, 对于同一发音有平假名、片假名两种书写方法时, 可以与英语发音中的大小写相比较;学习日语的音调时, 也可联想到英语单词的重音。另外, 日语中的片假名多表示外来语, 而日语中的外来语又多来源于英语, 并且有显著增加的趋势, 这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记忆理解单词非常有利;在讲解句型语法时, 也可将相对应的英语表达一并列出, 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日语中有大量的汉字, 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比较其相同点和不同点, 如汉语的“饼”字与扁圆的形象相联系, 而日语中的这个汉字, 意思近似于中国的年糕。因此在日本的文学作品中, 有时会用“餅肌”来形容皮肤又白又嫩, 像饼似的。在语言的比较中可加深理解, 避免望文生义。
4、积极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二外日语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 也应积极采用语音室、多媒体、网络等充实教学。因此除了课堂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外, 还可经常利用语音室, 播放学生喜欢的日语原声电影、动漫等, 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日本社会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 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日语学习氛围。另外, 使用多媒体教学, 节省了教师板书时间, 可大大增加学生练习机会, 提高教学效率。另外, 也可通过教授日本歌曲、举办日本文化展览等多种手段, 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 保持对日语的兴趣和继续学习的信心。
5、课程设置应科学合理
在教学实践中 (以《新版中日交流日本语》初级上下册为使用教材) , 笔者认为二外日语4学时讲授1课, 即每学期设置72学时较为合理。另外, 为了满足英语专业日渐扩大的考研群体的需要, 应在大学2年级下学期至3年级下学期开设二外日语必修课程, 在四年级上学期设立限选课程 (课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 由有学习需求的学生自主选择。同时, 为了普及日语教育, 可在全校开设选修课程, 以便更好得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三、结语
在高校二外日语的实际教学过程中, 应该充分考虑到“教”与“学”两方面的因素, 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避免“哑巴日语”这一尴尬现象的出现, 真正做到让学生能以日语为工具学习更多的知识, 在工作中更具竞争力, 最终达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调查研究等方法, 结合教学实践, 本文认为开展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第二外语日语教学, 应坚持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教学原则, 合理安排基础阶段的教学, 在教学中引进日本文化背景的研究, 并灵活运用多媒体等各种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 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第二外语,日语,教学
参考文献
[1]侯亚琼:《对二外日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探讨》,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6年第6期。
[2]金田一春彦:《ほんものの日本语を话していますか》, 角川书店, 2001年。
[3]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年。
英语专业二外日语教学法探讨 第10篇
笔者所教的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二外日语,从三年级起开设本课程,一共三个学期。以往学生们的学习情况普遍是这样的:第一学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第二学期,学习内容增多,加上专业课程的压力,学生无暇顾及,学习日语时间减少;第三学期,普遍反映越来越难,学习积极性锐减。很明显,日语学习内容逐渐增多、加深,而学生学习积极性逐渐降低,再加上二外课程总学时数较少(不到200个学时),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让学生从初学到学会日语,并且怎样有效地让学生的日语水平达到一定程度,这是当前二外日语教学上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教学的心得,以供探讨。
一、以兴趣贯穿教学的始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言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学好,仅靠三分钟热度是不行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化“苦学”为“乐学”,以兴趣贯穿教学,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那怎样进行呢?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
1. 在教学中注意由浅入深地引入知识点,避免让学生产生日语难学的感觉;同时,坚持鼓励的原则,提问题时,无论学生回答得怎样,应耐心地倾听,鼓励,特别是对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应多肯定,多表扬,让不同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回答问题后的喜悦,慢慢地增强学习的信心。
2. 通过对话、场景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平时根据课文内容设置一些对话场景,让学生模拟角色进行表演。比如学到有关购物的课文时,可准备一些物品带到课堂上,分组模拟在不同场所购物的场景,让学生发挥其表演才能。这样可提高他们运用日语的能力,学生们也会觉得学有所用,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3. 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适当地让学生观看一些经典的日本影视作品。现在的学生大多接触过日本的漫画、动画片、影视剧,甚至某些网络游戏等,有些学生就是因为喜欢上日本的漫画才学日语的,所以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来充实教学的内容,还可以教学生唱一些比较简单的日语歌曲,等等。
二、注重日语语言的文化背景,适时增加现代词汇的元素
“日语学习本身若不伴随日本文化的理解,是不会有成效的”,说明在日语学习中,以语言学习为主,还要以文化理解为辅。语言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所以,日语语言的教学必须要与日本国家的文化联系起来讲解,特别是让学生了解日本人的行为方式、社会习惯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去理解日语,运用日语。比如:日本人崇尚以和为贵,不善于表达自我。所以在语言上表现为暧昧、不明确、含蓄、委婉,如句子中较少出现直接的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不会直接说“イ工ス”和“ノ一”,意识中缺少对立的概念。又如“仕事が終わったら、いっしょに食事に行きませんか。”通过否定的方式来邀请别人,就是委婉的表达。还有,日本人崇尚“以心传心”和“沉默是金”的无言交流。在人际交往中重要的是察言观色。授课过程中,将这些背景介绍给学生,他们就比较容易理解。而且今后在运用日语时,也会注意到这一点。
适时增加现代词汇元素,就是时常结合当前发生的事件,给学生提供一些“流行语”,它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日语词汇的一个途径。比如近来的“禽流感”一词,日语为“鳥インフルエンザ”;“奥运会”一词,日语为“オリンピック大会”,“炒股”一词,日语为“株式を投資する”等,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也容易记得牢。
三、在教学中结合汉语、英语进行比较教学
说到比较,其实学生们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也会潜意识地把它和汉语进行比较。这个比较可以是汉语和日语比较,也可以是英语和日语进行比较。首先是汉语和日语的比较。据统计日语中的汉字有50%左右是和中国字相似的。这对中国人是有利的,但也有弊。日语中的汉字虽和中国字相近,但有相当一部分意思和中文并不一样,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容易与中文意义产生混淆,出现错误。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指出容易产生混淆的部分,帮助学生排除汉语的干扰因素。有些日语词汇的词形和汉语相同,但意义不同。如:手紙(书信)、汽車(火车)、娘(女儿)等,再如“先生”一词,学生可以理解它是“老师、知识丰富者”的意思,可是也很容易把它理解成汉语中的“男性尊称”,日语却没有这个意思,所以,讲到这些词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区分。
其次是英语和日语的比较。日语中有外来语,其中大部分词汇是引自英语。发音是模拟英语单词的,所以两者发音很相似,英语专业的学生已经有较扎实的英语基础,也具备了相当的单词量。因此,在接触外来语时,根据发音,就比较容易联系到相应的英语单词。如:バス(bus)、コ一ヒ一(coffee)、コンピュ一夕(computer)、ニュ一ス(news)等,学生的英语单词量越大,对这类词汇的释义能力就会越强。另外,有一些日语单词,是可以和英语单词对应起来理解记忆的。比如区分几个频度副词时,よく=often,いつも=always,ときどき=sometimes。如此通过对比,学生能加深印象,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运用总结、归纳型教学法
这里所说的总结、归纳是指教师对某一阶段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归类,使之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便于理解记忆,目前笔者使用的教材是1988年版的《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该书的语音部分内容比较零乱,缺少对语言、语音系统详细的介绍。在讲到“五段动词活用”的连用形书上称为(て形)的音变问题时,按照书上的讲解,学生很难接受和掌握动词的三种音变,笔者自己的归纳是按照五段动词的最后一个假名来的分类发生音变的。以“う、つ、る”结尾的单词发生促音变;以“ぶ、む、ぬ”结尾的单词发生拨音变;以“く、ぐ”结尾的单词发生い音变,还有一个特殊的单词“行く”,发生促音变。这样一来,学生就能简单明了地掌握这一音变问题。实践表明,这种归纳总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日语教学方法有许多种,教师在教学过程可以根据具体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自身特色的教学方法。
摘要:高校英语专业学生选修二外日语的人数不断增加, 但二外学习时间相对有限, 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让学生的日语达到一定的水平。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 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探讨。
专业日语教学 第11篇
【关键词】日语 辅修专业 教学质量
【基金项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校级课题:广东省独立学院日语辅修专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14—006B)。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27-02
一、学习日语辅修专业的优势
1.辅修日语专业是加强日语能力的主要方式
高校开设日语辅修专业,因其教学特殊性,在课程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方面,虽不能与专业教学相提并论,但基于高校的教学严谨性,辅修专业的教学一定是系统性、连贯性的教学。在校大学生,基于兴趣爱好、就业需求等原因参加日语辅修的学习,加之本专业的课业压力,如不能在课余时间接受到专业、系统的学习指导,日语的语言能力是无法得到提高的。因此,学生参加日语辅修专业的学习,是学习日语知识,加强日语能力的主要方式。
2.辅修日语专业对全面了解日本文化起到重要作用
一个国家的语言和文字,体现了其民族的文化精髓。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除了能够了解到语言本身的组成、用法等,还能通过语言文字的构成、习惯用法等行文规律全面了解到本国的文化。在日语课堂上,学生们学到的不仅仅是语言本身,更是日本的文化精髓,在了解日本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深入日语的学习,为今后的专业的语言运用打下基础。
与此同时,了解日本文化也是成为中日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基本要求。日语辅助专业的学生,基于自身的专业化知识和日语运用能力,在加上充分的日本文化了解,无论是在日常的社交场合中还是在正式的商业洽谈中,都可以做到游刃有余。
3.辅修日语有助于学生拓展就业渠道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底,日本累计在华设立企业已接近5万家,在华的日本企业数量急剧增加,在给我国经济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就业机会。日语辅修学生在本专业知识的支持下,在中日贸易的市场领域中具有更大的就业优势,扩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
二、日语辅修专业的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为了充分了解高校日语辅修专业的教学现状,笔者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在校的41位日语辅修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具体调查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学习动机
作为辅修课程,学生的学习动机大部分相同。通过调查显示,82.93%的人表示选择辅修日语是因为个人兴趣爱好,75.61%的表示是因为想充实大学生活,丰富知识,48.78%的人是因为希望将日语作为语言工具,增加自己的技能,缓解日后就业压力。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辅修日语的动机绝大部分都是出于自身的学习需求所在,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出于就业压力。修读学生迫切希望通过辅修日语能够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2.教学模式和手段
通过调查显示90%以上的辅修专业课堂教学是通过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师黑板板书方式来完成的,只有31.71%的课堂教学运用到了教学模型、图具或各种演示设备,至于其他课堂教学手段基本上很少运用。大部分学生表示希望教师在注重常规教学的基础之上,增加案例教学的方式,也有部分受访者表示希望课堂多增加分组讨论和上台展示的机会。有97.56%的受访者认为辅修专业的理论教学要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同时,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具有独特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专业知识丰富、技能扎实的教师映像更为深刻,更加乐于接受一学期一次到两次的,类似于参观、走访、师生交流、活动比赛的实践教学方式。
3.辅修专业教学整体满意程度
对于辅修专业教学的满意度,本文分为6个维度:教学质量、师资队伍、课程内容、时间安排、考核形式和教学态度。调查数据显示,满意度相对较高的是师资队伍(60.98%),教学态度(80.49%),但在教学时间安排上表现不满意的学生人数最多(7.32%),在课程内容和考核方式方面,也分别有51.22%和48.78%的同学表示很一般。说明在课程内容、考核方式特别是课程授课时间方面,需要有很大的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要求。
三、日语辅修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和笔者自身的授课教学经验,笔者认为目前日语辅修专业教学主要存在课程安排不合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方法陈旧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课程安排不合理
(1)课程时间
日语辅修专业的授课时间大多安排在晚上以及其他课余时间,课程集中,授课时间较长,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出勤率。
(2)课程内容
将近半数学生反映课程内容安排一般,学习和掌握知识难度大,他们认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统筹合理安排课程的内容和进度。
2.学习积极性不足
日语辅修学生基于自身对日语的兴趣参加日语学习,但在实际的辅修专业教学中,会出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的情况。衡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直观的指标就是学生的出勤率情况,对于历年来的日语辅修课出勤记录分析来看,日语辅修课的出勤率基本是两头高、中间低,也就是呈U字型分布,说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那么这就需要日语辅修老师根据辅修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改善教学方法、改善教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效果、教学质量都得以提升。
3.教学方法和方式陈旧
教学方式和方法需要与时俱进,作为日语辅修课程也应如此。由本文的调查结果分析可知,学生辅修日语的学习动机,个人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尽相同,那么就需要教师结合辅修专业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学方式,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差异教学,尽可能的达到较好的课程教学效果。
四、提升日语辅修专业教学质量的对策
1.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
(1)在学校层面可多组织授课教师的学习与深造,定期针对辅修专业教学召开专题培训和讲座并组织辅修专业授课教师参加学习,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储备,提高辅修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多与兄弟院校针对辅修教学进行沟通合作,借鉴兄弟学校的优质辅修教育资源和教学方法,互通有无,保障日语辅修课程得以顺利进行。
(2)教师自觉巩固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要想教出好学生,教师自身首先得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教师本身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在不断吸收新的知识的同时加以提炼,将最恰当的知识点授予学生,带领学生一起领略新的未知世界,开拓他们的视野,这样才能够不断激发学生对日语学习的求知欲和探索的能力。
2.结合多种教学方法
日语辅修的学生,多为零起点、零基础的学生。针对辅修教学的特点,更加需要要求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高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对比教学法
对比教学法是教学方法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如何在日语辅修教学中运用好对比教学法,关键在于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使用语言对比教学法,而是要融入国家文化来进行对比教学。
语言与文化是紧密联系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中日两国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但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人们的思维模式、价值观、信仰等方面都不尽相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结合中日两国的社会文化进行语言的对比教学。并在教学中可以适当穿插一些关于日本文化知识、风土人情的知识,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习惯异民族的不同文化心理和语言上的习惯表达,激发学生的兴趣。
(2)影音教学法
以直观的视图和声音的方式进行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在课堂上给学生放映一些5-10分钟左右的介绍日本情况的录像。在放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录像的画面,对一些关键词和有关问题进行讲解。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通过视听觉器官直接通过影像和声音了解日本的机会,另一方面,教师的讲解也可以加深他们的印象。另外,音乐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工具。利用日语歌曲教学,学生可以通过日语歌曲体会日语的节奏感和扩大学生词汇量用日语表达情感时的语感。
(3)疑问教学法
引导学生培养对未知事物和情景的产生疑问和求知的兴趣,有利于我们深入的进行语言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可刻意提起日本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细微的生活习惯,从而引起学生的疑问。比如:日本人民都会在用餐之前说“いただきます”,就以此可以反问学生,为什么在饭前要说“那我就不客气了”这种敬语呢?这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这与日本人崇尚自然与劳动的心理特征有关。日本人把食物当作大自然的恩赐,是通过劳动创造才得来的,所以会怀着感恩的心情用餐。通过如此讲解,学生对此习惯用语一定会产生很深刻的印象。
(4)实践教学法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对于语言的教学基本都是读写的能力,这导致很多同学实践的听说能力却很差,日语辅修教学更应该注重实践的培养。在课堂上多与学生互动,多提问,让学生用日语来回答;或者找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对话,找同学进行角色扮演,这样一来,学生的口语可以得到锻炼,还能带动整个课堂的气氛。
在学生对日语有一定的了解后,实行讲课前一分钟演讲制度。在课前让进行主题自选的一分钟演讲。演讲结束后,学生就会意识自己日语的进步,从而体会到日语表达的乐趣与成就感,不断刺激学生学习的热情。
除了课堂实践教学,还可组织辅修专业学生参加其他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如:户外的讨论教学,演讲比赛、朗诵大赛等的比赛教学,参观企业的“见学型”教学等等。丰富实践教学的形式,提高实践效果。
(5)非语言教学法
所谓非语言要素就是指社交常识、语用规则以及价值观。比如:体态、手势、音量、面部表情等。在辅修教学中,除了语言,其他的一些非语言交际也很重要。比如:当他们在请求或道歉时,他们的语气会比较郑重;在谈话过程中他们不喜欢强烈的目标接触,并且排斥过近的身体距离等。
通过学生自身参与,让学生了解到日本人的这些交际习惯,才能在交际中游刃有余。因此,教师需要对日语教学课程进行精心、合理的编排,培养辅修专业学生的全方面素质。
3.合理适度使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
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有种种优势,可以多样化、动态化和直观化的让课堂更加的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且能将一些抽象难懂、静态呆板的元素形象化、动态化,从而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相关内容,提升教学效果。但是辅修教师也要注意对多媒体技术的合理利用。在课程中,要做到多媒体技术、教师的讲解相结合,并注意比例。另外,给学生展示的多媒体资料要丰富多彩,通过我们的多媒体资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真的起到相应的教学作用。在新时代的教学,我们应该转变教学目标,从之前的“教会学生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只有在兴趣的引导下,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积极主动学习。
另外,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出现,加上教学模式的改革,可以使日语辅修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的方向发展。新的网络传播交流技术,可以让学生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学习。比如可以通过qq、微信等,建立学习交流群,在课余时间与学生保持联系,对于学生的问题及时给与解答,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与主动性。
4.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辅修专业可合理安排在白天学生没有专业课程的时间段或是其他休息时间段。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每堂课的时长,尽可能的不要造成疲惫教学,也不要把学生的休息娱乐时间零碎化,相信会对出勤率以及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5.构建多元化的考试评价体系
科学完善的评价制度,是检验教学效果必要而且最有效的方法,可以促进教学正规化、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师生的积极性和热情。
科学的评价制度需要坚持评价方式多样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打破以往“以成绩论高低”的局面,增加平时成绩作为参考。可以设定:课程最终成绩=作业+考勤+平时测试+课堂实践训练+期终测试。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教师不仅仅要关注考核结果,更必须关注发展的过程。
五、结语
计算机专业日语二外教学探讨 第12篇
一、日语二外教学现状分析
在西安文理学院, 日语作为二外必修课受到了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普遍欢迎, 学生们对于学习日语的热情也是非常高涨的。这种情况一方面与学生们就业的需求有关, 另一方面也与日本文化在中国的流行有关。根据笔者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日语的学习动机的随机了解, 61%的学生的是为了对将来的就业有帮助, 32%的学生是因为对日本动漫等文化感兴趣从而选修日语的, 只有7%的学生的学习动机只是为了获得必修课的学分。
尽管具有非常强烈的学习动机, 但是在经过了学期伊始的热情之后, 随着课程内容的推进, 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开始逐渐降温, 课堂人数从开始的座无虚席逐渐开始出现缺课的现象, 并且学生上课时的积极性也降低了很多, 很多学生开始出现思想抛锚的现象。这种现象也就是日语教育界流传的这样一个说法:“学日语就是笑着进来, 哭着出去的”。经过多年教学实践, 笔者总结了产生这个问题一些原因。
1、二外教学学时少, 进度快, 学生普遍跟不上
日语二外教学时间一般为一年半, 共220个学时, 与专业日语课相比, 授课时数明显过少, 不够用。然而教材的内容却是庞杂的, 涉及的知识点多种多样。此外由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仅面临本专业的学习任务, 还有另外的计算机专业考级的压力, 因此在日语课上学生如果稍有放松或者缺课就会跟不上老师的进度, 产生懈怠情绪, 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思想。最终产生恶性循环, 导致其放弃日语二外的学习。
2、教材内容缺乏针对性, 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目前我校使用的教材是《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 这套教材也是各大高校二外日语课程使用最广泛的一套教材, 非常权威, 课文内容和词汇也比较新颖。但笔者认为其中也有以下一些缺点:
a) 词汇量太大, 在有限的学时内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词汇不太现实, 也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打击;
b) 计算机专业方面具有针对性的内容少且分散, 使得教学的针对性较弱且不利于学生的掌握;
c) 动词直接以ます形式出现, 表面看似降低了难度, 实际反而造成学生更多的困扰;
d) 过于注重语法的讲解, 疏忽了实际应用的能力的锻炼。
3、教学方法单一, 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笔者据调研了解到, 目前各高校的二外日语课程基本上都是按照教材的进度流程授课, 每篇课文都是按照词汇—语法—课文—练习这样的模式。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 降低了其学习日语的积极性。并且目前日语二外教学中的互动部分太少, 主要由老师讲授, 学生实际应用的机会较少, 这也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4、课外教学不足, 难以实现素质教育
与日语专业课程相比, 计算机专业的日语作为一门必修外语课, 其课外教学往往被忽视, 教师和学生在课外的交流较少且手段单一, 难以实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
5、教师的计算机专业素养不足, 难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目前承担计算机专业日语二外教学的教师大多是日语专业的毕业生, 因此其计算机专业知识明显不足, 造成在就、教学真难以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导。这个问题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其解决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二、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计算机专业日语二外教学方案
本节将针对上节提出的日语二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给出其相应的一些应对措施, 建立一套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计算机专业日语二外教学方案。
在建立教学方案之前, 首先要明确计算机专业日语二外的教学目标2005年版二外日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日语综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针对计算机专业的日语二外教学, 考虑到该专业毕业生大多从事研发工作, 对日语读写和翻译能力的要求更加迫切, 因此我们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具备较强的“读、写、译”的能力和基本的“听、说”能力。
1、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设置
考虑到计算机专业日语二外教学课时少, 内容多的特点, 需要对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在国内市场上的日语教材浩如烟海, 但是还没有专门针对二外学习的优秀日语教材, 特别是针对计算机专业的日语教材更是凤毛麟角。在这种情况下, 笔者建议对目前采用的教材进行自我修编和扩充:
a) 从内容上来讲, 现有教材的内容覆盖面较为广泛, 所需的词汇量也比较大, 在有限的课时让学生完全掌握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需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取舍, 重点选择其中日常交往、餐饮住宿、留学求职、日本文化、科学和经贸知识等内容, 对于一些实用性较弱的内容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外选读内容。并且还需要针对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扩充相应的内容以使学生能够更多的接触专业词汇和科技日语。
b) 从形式上来讲, 教材选材应该多样化, 包括问答、句型练习、情景对话、复述内容, 翻译等。并且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以后更多的需要阅读大量的日文文献并且需要和日籍主管交流的特点, 突出阅读理解和职场交流的练习, 这样既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够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
2、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型教学方式
由于日语二外教学的目的更加偏重于实用, 因此在日语二外教学中更加应该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型教学”的课堂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聚集在怎样利用日语作为工具来完成交流任务, 而不只是关心自己所说的句子是否正确, 并使其产生成就感。这样不仅符合外语教学的要求, 而且还能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 提升其学习的兴趣。
3、任课教师计算机专业素养的提升
对于任课教师的计算机专业素养的提升, 需要学校、系等上级部门更多的组织针对日语二外的任课教师进行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培训, 逐步提高其计算机专业素养。作为任课教师, 也需要主动提升自我的计算机专业素养。
4、信息化背景下的课外教学
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巩固课堂学习的成本, 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日语二外的课外学习机会和气氛。在当前全球信息化的背景下, 课外教学的方式也可以有更多的方式。从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方面来说, 可以采用网络交流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课外指导和解惑;也可以组织人力搭建日语二外的交流网站, 网站以日语的形式提供日本文化、信息专业技术、职场交流等内容。
参考文献
[1]藤田直也.学習者によるわかる教え方[M].东京:株式会社, 2004.
[2]王武军.日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7.
[3]李春杰.谈学生日语会话能力的缺乏与日语教学研究[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 2006, (02) :60-62.
专业日语教学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