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写七夕节的作文
有关写七夕节的作文(精选5篇)
有关写七夕节的作文 第1篇
又逢七夕,独坐室内一隅,把一盏香茗,在茶香袅袅里, 品味着传唱了千年的爱情古曲。那茶香,那不老的爱情神话,恰如缕缕情丝 ,缭绕着漫漫银河路。
茶是一种有着深厚内涵的物品,孕育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骨子里是个较为传统的女子,所以不喜咖啡,只喜饮茶。我只喜饮茶,却不懂茶,只是对茶有一种特殊的情感罢了。
一直是个喜欢饮茶的女子。喜欢在冷冷的冬季泡一壶淡茶温暖自己。喜欢茶的香味在唇齿间缠绕。喜欢茶的香味,入口、入心,入喉。喜欢茶的淡然,入口虽有苦涩,茶香萦绕鼻尖,心中很暖!
人生,如茶,亦需细品慢饮。用心去沏茶,茶的芳香才会四溢。用心去经营,才能把平淡的生活过得有香有色,有滋有味。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是中华五千年历史的瑰宝。如今茶文化更是风靡全球,这不仅仅是因为喝茶对人身体有很多好处,更因为品茶本身就是一种极优雅的艺术享受。自从品读了白落梅的《茶缘,一个从容不惊的过客》,一个念头就一直萦绕在心底:只想在自己的小城里开间茶楼,不必依山傍水,与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淡看繁华,静守流年。如此,已很惬意。
白日里,在茶客间穿梭,听他们笑谈风云,看他们品尝一壶自己喜爱的茶。而茶,却甘愿被客人,用沸腾的水冲泡,在杯盏中开始和结束一生的故事,如此,亦是一种享受。
静夜如诗,万籁俱寂,煮酒烹茶,与你对坐,悠然自饮。静守闲适时光,淡看小城四季,演绎着人生的繁华。“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唤得南山波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沏一杯淡茶,捧一卷诗书,在一曲《高山流水》里,与你饮茶,谈心,恍惚间,早已忘了今夕何夕。
喝茶,自然会想起陆羽,他是茶业之祖,被世人称为茶仙、茶圣、茶神,著有《茶经》,其间涵盖了太多的茶文化以及壶文化。千百年来,岁月的炉火一直燃烧着,青翠的茶叶在山泉水里绽放着经年的故事。多少旧物换了新人,品茶的心境却始终不曾更改。
想起陆羽,亦会想起一位与他不相伯仲的人,一位被称为诗僧、茶僧的佛学高僧,皎然。他的名气显然不及陆羽,但他与陆羽是生死相依的忘年交,正是在他的提携与帮助下,陆羽才完成了中国茶业、茶学之巨著《茶经》。这世间,有多少无名高人,他们愿意被岁月的青苔遮掩,守着自己的一寸光阴,已觉足矣。
“蒙蒙漠漠更霏霏, 淡抹银屏幂讲帷;石鼎火红诗咏后, 竹炉汤沸客来时;雪飘僧舍衣初湿, 花落艄船鬓已丝;惟有庭前双白鹤, 翩然趋避独先知。”升腾的茶水,弥漫着尘世的江枫渔火,千年前的诗句,敲打着我盛夏的无眠。 那循茶香而来的缕缕暗香,若水,若风,若烟。
夏日的午后,一个人临窗独立。轻倚七月的门楣,沏一壶淡茶,在茶香袅袅里放飞紫丁香一样的思绪。一树一菩提,一茶一禅音。喜欢,在一个人的世界里,与茶相伴,与文相依。沏一壶茶吧!一盏给我,一盏送你。默然静坐,一些念,不必出口,已在彼此的心中旖旎。
江南的白墙黛瓦,亦如一眉好水,静守蒹葭。坐在古镇的木制窗下,我素手飞扬,为你煮酒烹茶。心底的柔波,早已在时光里曼妙如花。古有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今有你、我茶香袅袅论诗画。总有一份遇见,无关风月,只因懂得,而暖了流年。
“沏一杯茶吧!”在微风漾起的日子里,你总是说。什么也不去想,什么也不去做,任茶香袅娜成妩媚的女子。当水面恢复平静,你的愁绪也在一点点地远离。于是,我逐渐懂得:品茶的过程亦是一些思绪逐渐在淡化,在远离。
有些记忆,已经不是记忆,亦然深入骨髓,成了习惯。总会在微风漾起的日子里想起你那句:沏杯茶吧!然后,呆呆地看着茶香袅袅升起。当茶香拂过我的发梢,才发觉,一些陪伴已经成了习惯,已无法从生命的脉络抹去。我的生命,因你陪伴,在不经意间温柔了我最美的年华。品味一盏茶,亦是在品味一段时光。你踏着岁月的馨香,从我的生命经过,洒下一路芬芳。
岁月清浅,时光荏苒 ,转眼,又是七夕。夏日未央,一池素荷即将褪尽洁净的霓裳,只留残叶瘦梗铺满整个荷塘。秋日里,我愿在案前只插一支残荷,隔窗听雨。静赏菊影在寒霜中傲然独立。
一些话 ,暂时停留在杯中;一份情,永远蕴藏在茶里。七夕,茶香袅袅,只愿与你在一抹茶香里相知相惜!
有关写七夕节的作文 第2篇
我马上去看日历,原来是七夕啊!我只记初八。初八是会供的日子。虽然我好久没有参加会供。但这个殊胜的日子,我心里供养佛菩萨的!
佛说众生快乐就是我的快乐,我的心里就是这么想的。但这个大家都企盼感情快乐的日子里,我为众生祁祷快乐!
因为人生实在太苦。伤别离,恨未央,情难了,意难持。在佛说的八苦里,这是一个很伤的苦。事实上,千古以来,所有执着的爱情都是凄美的!
到了人可上天,弹可入地的今天,这些无所不能的人们,反而不相信爱情了。
人们首先反应的是爱情是唱出来的,是诗人笔下的精灵,是闲来无事的聊资,它是不能跟现实世界结合的。人们追求爱情,但又不相信爱情。却又去拥抱爱情情,极力想占有爱情。这是何等的矛盾!
常常我是想着众生,很少想着自己。
我相信,从今天起到晚上,会有很多人仰望天空,希望着奇迹,盼望着好梦圆满!
#from 有关七夕作文来自大学网 end#
在上班的路上,我一路听着《大悲咒》,一路想,我能否为人们做些什么?
我希望我是牛郎,给天下间所有的纤纤素女们一个结实的肩膀,让她们在我的臂弯里尽情地哭,尽情地笑,尽情地倾诉,尽情的娇艳,让她们安全回家,不再担惊受怕,享受天下的荣华宝贵和歌舞升平写家乡的七夕节作文五年级作文,
我希望我是织女,给天下间所有的英武的少年一个温暖的怀抱,让他们在我的胸膛里尽情地倾诉,尽情地玩耍,尽情的舒展,尽情地辉煌,让他们安全回家,不再流浪,享受天伦之乐,展现横溢才华!
我希望我是玫瑰,送给天下间喜欢鲜花的人们!
我希望我是宝石,在人们的心里闪闪发光不再灰暗!
有关文化遗产七夕节的传承与发展 第3篇
关键词:七夕节,文化遗产,活化
中国传统节日源远流长、绚丽多姿, 如春节、元宵节、上巳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这些传统节日都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 人类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产物, 其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文化模塑过程。传统节日是传统民间文化生命力的集中展示, 是民众精神信仰、审美情趣、伦理关系与消费习惯的集中展示与传承, 更是民族文化情感的凝聚与价值观念的体现与强化。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今天, 我们的民族正在大量、迅速地流失着自己的传统文化, 而这些文化遗产正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的精神基础。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人文文化和民俗文化, 是我们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更是民族文化传统的创新与发展的基础与凭借。
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给节日的定义是:“岁时节日, 主要是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 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 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不同的节日, 有不同的民俗活动, 且以年度为周期, 循环往复, 周而复始。”[1]中国经历了上千年的农业社会阶段, 传统节日都被打上了深刻的农业社会的烙印。“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都以阴历计算, 亦被称为, 岁时节日-, 源于古代历法纪年和季节气候的计算排列。”[2]七夕节以其独特的浪漫色彩在世界民族节日画卷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对中国的民族文化和习俗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七夕节的起源与牛郎织女传说有着密切的联系, 牛郎织女故事的发展完善对七夕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七夕节经过了长期的发展, 其流传下来的习俗也是多种多样的。总体看来, 大致可以概括为乞巧、乞愿、乞子三大类。七夕节又名“乞巧节”, 顾名思义, “乞巧”便成为七夕节最为传统也最为重要的习俗。七夕节、牛郎织女传说都有着浓厚的农耕社会经济的特点。
然而, 随着历史社会的发展与变化, 农业社会时期的岁时节日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需要与情感需要。在现代社会, 传统节日日渐失去了特有的文化内涵。以往对吃饺子、穿新衣、乞求心灵手巧等等节日的期待已经无法带给现代人以足够的兴奋和刺激, 传统社会节日中升腾起来的幸福感也变得越来越遥远。其次, 传统的岁时节日因其自身在人性化、娱乐性、公共性等方面的局限性, 加上西方节日的冲击, 许多传统节日都无法逃脱日渐式微的命运。时至今日, 有很多年轻人对七夕节并没有深入的了解, 对七夕节的习俗亦是了解甚少, 更谈不上喜爱。为了保护传统节日, 彰显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与地位, 充分发挥传统节日的作用, 我们需要付出一系列的努力来传承与发展七夕节、“活化”传统、“活化”附着其中的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 挖掘七夕节日内涵, 改造传统节日以适应时代需要
七夕文化是一种确认女性社会性别的文化, 其中包含了许多积极的成分, 如它具有维护家庭稳定、宣泄女性情感的功能, 同时也弘扬了恒久的爱情主题。一些民俗学家如汪玢玲、贺学君等就干脆称它为中国的情人节。为了有效的弘扬传统文化、挖掘传统节日的内涵, 针对七夕节, 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我们需要对其永恒、人性化的爱情主题进行弘扬。
这不仅契合了牛郎织女传说的本源, 也符合中国传统的价值观, 也是对西方“快餐”爱情的一种反驳。我们要弘扬牛郎女织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要充分体现对家庭团结稳定的维护。在每年的七夕节到来之际, 可以组织一系列的活动来加强夫妻之间、年轻人之间的感情。比如:可以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为主题举办活动, 让年轻的夫妻来体会一下牛郎织女相会的情形, 在浪漫的情境中增加二人的感情;同时, 也可以以“七夕相会”为主题, 举办相亲类的活动, 让未婚的年轻人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同龄人, 增加彼此的了解, 更进一步的能够牵手走到一起。这样一来, 不仅能够增进人们之间的情感, 也能够让人们对七夕节的来历、牛郎织女的故事的情节框架有大致的了解, 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既收获了感情又促进了传统节日的传承。
2、对繁琐的乞巧形式要进行改造, 增强其适应性与娱乐性。
中国地大物博, 历史源远流长, 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形式的七夕节习俗。总体看来, 大致可以概括为乞巧、乞愿、乞子三大类。七夕节又名“乞巧节”, 顾名思义, “乞巧”便成为七夕节最为传统也最为重要的习俗。“七夕”传统活动大都是在乡村进行的, 如祈祷祭拜、穿针引线, 这些都难以适应城市男女青年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因而要适当地对乞巧的形式进行改造, 使之简洁而不失趣。同时, “从民俗学的角度, 西方的节日大多带有狂欢的色彩, 而中国的传统节日更强调团圆, 许多年轻人便觉得厌烦与累赘, 像是一种负担, 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了解、体会、感觉这传统节日;”[3]中国传统的节日很多非常注重人际交往、伦理教化, 而且多是在家庭、家族范围内进行的私人领域内的活动。相对而言, 轻松浪漫的娱乐活动、在公共场所举行的大型庆贺活动就比较少。七夕节, 我们可以开发一些轻松浪漫的娱乐与情感表达方式, 开发大型的娱乐活动与一些有趣浪漫的节日产品。如七夕这一天在大型娱乐活动中, 男女双方可以对歌、跳舞, 可以互赠具有中国特色的节日礼物, 如女送男情人结或荷包等, 情人结代表有情人之间永结连理、永结同心, 荷包则是古代女子送给男子的定情信物;男子则可以送给女子百合花, 代表爱情长久, 百年好合。
从以上看, 只有对七夕节有了准确的定位, 对其表现的主题有了充分的把握, 并且有了明确的节日载体, 七夕节的传承才会稳步推进, 其它传统节日的传承也应该是这样。
(二) 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作用, 大力传播七夕节文化
自现代社会转型以来, 中国的传统节日面临这越来越大的挑战, 其衰落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以至于有的学者提出“保卫春节”的口号。此前后, 不少民俗学者如贺学君、乌丙安、陶立、刘魁立、叶兆麟等纷纷接受媒体的采访, 对传统民俗节日如春节、七夕节、清明节等的保护与传承谈了自己的看法。传统节日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国学大家、南师大教授常国武先生提出:“传统的民族节日被冷落和西方的洋节’被追捧并非偶然事件, 这说明我们对自己传统的节日保护得不够, 宣传得不够, 尤其是对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继承和弘扬得不够。特别是在未成年人中几乎不知道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就很难激发起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兴趣。”[4]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要充分发挥传媒的功能, 利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途径加大节日文化的传播。因为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生命力所在。在当下, 我们可以采用多种传媒手段来加强对传统节日的宣传, 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合理正确的引导民众自觉的爱护和保护我们的传统节日。
1、影视媒介。
即将民间的传说、风俗文化, 以影视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影视作品来表现传统文化, 宣扬传统节日, 这有很强的表现力和带动力。近些年来, 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视作品越来越多, 比如, 《牛郎织女》、《白蛇传》、《天仙配》、《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 这些影视作品在娱乐大众的同时, 宣扬了传统文化、民间传说的文化内涵。具体到七夕节来说, 即是通过大量的考证和搜集资料, 拍摄高质量、高水准的影视作品或者人文记录片来反映牛郎织女的传说, 引导民众加深对七夕节的了解。
2、网络媒介。
网络技术发展到今天, 它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的分量越来越大, 它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同样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介的作用。比如, 可以建立专门的网站来宣传我们的传统文化, 以生动的影像、图片等形式展现我们的传统节日;可以开发与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相关的网络游戏, 比如说《三国》、《倩女幽魂》等等, 但在游戏开发、运行的过程中要适当的加强监督和引导, 不能单纯的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篡改传统文化, 要做好虚拟与现实的结合。
3、广告媒介。
在当下, 做任何事情都要进行适当的舆论宣传和引导,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在弘扬传统节日的过程中要适当发挥好广告传媒的作用, 尤其是传统节日、习俗的起源地。发挥好了广告传媒的作用, 不仅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 而且也可以带动人们去增加对民间文化、民间习俗的了解, 进而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就七夕节而言, 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地可以大力的加强宣传, 着力建设良好的旅游环境和硬件设施, 吸引更多的人来参观。
(三) 加强对青少年的人文知识教育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 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弘扬传统节日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当下, 我国对青少年的传统节日教育还是比较薄弱的, 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比如学校教育的不足, 家长知识体系的不完善以及社会的不够重视等。针对这些原因, 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
1、加强学校教育。
学校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场所, 是帮助学生树立价值观的场所。在平常的学校教学中, 要开设专门的传统文化、传统节日课, 只有学校重视了才会有效的推进传统文化在校园的传播与弘扬, 也能引导学生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和文化产生系统、科学的认识。
2、发挥家长的作用。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师,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同样, 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 家长要充分发挥好其作用。家长可以在子女放假期间, 带子女去参加一些民俗文化活动, 可以带子女到七夕节及其它节日的发源地进行旅游、参观。这样, 不仅会增进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 也能让子女学到知识, 增长见识, 拓宽视野。
3、加强社会的重视。
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 要加强社会群体的重视程度。比如说, 要适当的进行教材改革, 在选取中小学生的教材时, 要适当的选取一部分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籍, 要选取一些能够反映中国节日习俗的篇目, 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也能增宽教材体系。
(四) 加强中西方节日文化的交流
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不能闭门造车, 要加强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借鉴。要借鉴西方文化建设的经验, 吸收西方文化中的先进元素。在加强与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 可以从一下两个方面着手:
1、坚持“引进来”, 即加强与西方文化的交流, 要以开放的胸襟接纳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近些年来, 西方的一些节日在传入中国后, 受到了民众的喜爱, 比如, “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圣诞节等, 这些节日的传入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加强了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 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社会的稳定。
2、坚持“走出去”, 即是说积极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统节日推向世界, 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文化, 分享中国的节日习俗。现在, 西方国家出现了“汉学热”, 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孔子学院, 这有力地加强了我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 促进了中国文化向世界的推广。同时, 中国的京剧、武术、杂技、中餐在世界各地广受欢迎, 中国的民族、民俗文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异国游客的青睐。
在今后的文化交流中, 应该采取费孝通主张的“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策略, 既要充分彰显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 增强民族自豪感, 又要虚心学习西方的文化因素, 共同分享人类的文化成果。在西方圣诞节、情人节走向中国的时候, 我们也要力争把中国的春节、端午节、重阳节、七夕节等传统节日推向世界。
(五) 政府立法的介入, 提高民众节日文化意识
民俗节日文化本是民间传承的传统文化, 和官方是一个相对的范畴, 但在现代中国, 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对民俗节日的传承与保护问题上处于一种缺位的状态, 在此背景下, 有专家、学者、人大代表等呼吁把清明、中秋、七夕、端午等民俗节日定为法定节日也就不足为怪了。这些节日具有深厚历史传统的且被民众广泛认可, 政府立法确定其为法定节日, 易于为人民群众所接受。政府立法的介入是传统节日民俗文化保护的最后一步也是迫不得已的措施, , 我们要做的最主要的事情还是要唤醒民众的节日文化意识。
另外, 我们可以采取官方民间合作的方式, 合理提取商业价值.传统节日的商业化是适应现代生活的必经之路, 但如果缺乏官方或民间组织的合理监管, 传统节日就会沦为商家促销的工具。对七夕来说, 乞巧工具与仪式展演、相亲派对、手工制品、甚至是应节食品巧果, 都是值得合理开发的商业元素。我们在进行商业活动的同时, 也应当将七夕文化元素附着于商品或商业形象之上, 向顾客宣传七夕文化, 在顾客买到一份精美的过节用品时, 也能买到知识。传承与发展传统节日, 必然离不开节日消费, 我们只有将节日文化与消费文化的结合, 让节日在消费中实现节日与消费的双赢, 这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千年文明, 生生不息。在今天, 我们要大力弘扬与发展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开发与保护好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泉, 提高我们的文化创新能力, 增进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沟通;为我国民族文化和民族节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切实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以使中华民族更好的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传统节日的保护及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所有中华儿女为之作出努力。
注释
1[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5.
2[2]王娟.民俗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1
写七夕节快乐作文 第4篇
情人节快乐我对相片中的你说你的背影一次次在我的心里没过推开天窗,群星在闪烁我清楚,伤心并不能改变什么打开电视,听着墒情的告白我知道,我能做的只是对着时间的流水发呆你的问候永远不会来也许静静地等待兑现不了一丝关怀也许默默地离开你也不会明白所以我只能透着流星对你说祝你情人节快乐。
情人节快乐我对空虚镜子中的同样空虚的自己说街道上橱窗里的烛光燃了我的寂寞也随之亮了广场上巧克力和玫瑰似乎成了浪漫的海洋而我只能品味着孤独的咖啡欣赏着苦中似乎隐藏的一丝甜味也许静静地等待能够兑现你想要的未来也许默默地离开是我和你之间唯一的对白拌着咖啡般的的苦笑我只想对自己说祝我情人节快乐!
有关七夕情人节600字作文 第5篇
看他们(她们)帅气、青春、阳光的面容,我在心底为他们(她们)一个个祝福,祝福他们(她们)都能找到自己最中意的伴侣。
想想我们那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自己的婚姻上,哪有半点自主权,有着说不出、道不出的酸楚之感。看看现在这些年轻娃,有这么多的,这么好的平台供他们去选择。为他们而感到幸福,或多或少派生出一些妒忌。
那时,我们也想来一场走心的相遇,想拥有那个简简单单的人,一句话、一双手、一个肩膀,相依相偎到白头!不求轰轰烈烈、不求荡气回肠,只希望如深秋般之静美,在这份最平淡的生活里收获最美好的你!
想来一场走心的相遇!,一辈子足矣;或许会有风雨来袭,但我会紧紧地牵着你的手,勇敢的迈步向前,给你最温暖的手掌;或许会有失意,请不要是失去信心,我会给你肩膀。
想跟你在一起,才是是的快乐。人生不全是失意,即使有失意不开心,有你的陪伴,就是的开心。
生活,总是不可预估。也许可能会厌烦平淡到不能再平淡一些琐碎的小事,也许存在那些莫名的伤感,请不要伤心,也不用刻意改变;因为我在,我会给你我最开心最完美的一面,幽默风趣我会给你温暖的笑脸;其实有你就是我的幸福。
也曾在努力寻找那个心中完美的你,经常看到恋人们紧紧相拥的幸福,感受那份真挚;也经常听到分手的歇斯底里,体会那份辛酸与心疼。那些经不起风雨洗涤的爱情,有太多太多的可惜,时常在想是他们不懂得珍惜还是追求的太过完美?是她不够好?还是他不够用心?
想来一场走心的相遇,人生苦短,一眨眼就是一辈子!想拥有平淡而不离不弃的相遇,也想拥有两个人相濡于沫难忘的经历,想在这辈子紧紧地牵着你的手,演绎一场平凡而伟大的爱恋;这辈子相遇一次,缘分使然彼此靠近。
真真确确的想来一场走心的相遇,不需要用甜美的语言来装饰其爱情本身的平凡,用一颗真诚的心去面对彼此,在一起静静走过的日子里细数彼此的美好。
想来一场走心的相遇,不想后退、勇敢的迎接未知的一切,两颗安静的心,共同走过余下的路,直到步履蹒跚、一直到白头,依然到那一天还能轻声细语,低头呢喃“你就是我的,爱你是我做过的一件事!”
有关写七夕节的作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