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系统测试工程师岗位职责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系统测试工程师岗位职责(精选17篇)

系统测试工程师岗位职责 第1篇

职责:

1、负责解读客户的输入文档及功能要求;

2、负责各项目的测试用例及测试计划等相关文档的编写;

3、使用CAN工具进行功能测试,熟悉测试台架的搭建;

4. 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各项功能。

任职要求:

1、本科及以上学历,汽车、通信、电子等相关专业;

2、三年及以上车载模块的测试经验;

3、熟悉CAN工具,可独立完成测试台架的搭建;

4、熟悉常用的linux指令,例如ps、df等;

5、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且可接受短期出差。

系统测试工程师岗位职责 第2篇

1、主要负责Android平板系统测试,包括功能,交互,压力等测试;

2、对用例进行测试,并详细记录测试结果;

3、参与测试用例的设计和评审;

4、编写测试报告,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初步分析;

5、发现问题并进行跟踪,推动问题的合理解决。

岗位要求:

1、具有3年以上Android测试经验;有开发经验者优先;

2、熟悉常用的Bug管理跟踪工具,能对软件开发中所有的Bug进行跟踪和统计分析;

3、有大中型项目测试经验,精通测试策略,具备项目重要风险的识别、跟踪、推动落地能力;

4、较强的文档编写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具备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一定的培训能力;

5、善于团队合作,理解和适应变化,对质量保证有持续的热情;个性乐观开朗、逻辑性强,善于和各种背景的人沟通合作;

空调风管系统漏风量测试工程 第3篇

1 测试原理

漏风量测试原理主要是要保持风管内处于工作压力状态, 把系统中漏掉的风量随时补上。因此, 只要测出为保持试漏风管在特定压力下的补充风量, 即测出了被测系统的漏风量。在对空调风管系统进行漏风量测试时, 被测风管系统的所有开口必须严密封闭, 通过不断调节进风量, 以改变风管内的静压值符合要求的工作压力。当风机不断给被测风管鼓入风量时, 风管段内的压力会逐渐增加, 当压力达到预定的风管内静压时, 风机补入量即是漏风量。通过微压计读出孔板流量计处的压差值, 利用公式 (1) 可以得出空调风系统漏风量, 再将漏风量平均到被测试风管的展开面积后, 便是测出该被测系统风管的单位面积漏风量的检验值。

式中:Q漏风量, m3/h;

ε空气流束膨胀系数;

α孔板的流量系数;

An孔板开口面积, m2;

ρ空气密度, kg/m3;

ΔP孔板压差, P a。

根据微压计测得静压值, 通过公式, 即可求得所测风管漏风量的标准值。

将漏风量的标准值与检验值进行比较, 若标准值大于检验值, 则空调风管系统的漏风量检验合格, 反之为不合格。

2 工程实例

在实际空调系统中, 常常会出现最末端风口无风的问题, 一般认为是所选用的空调设备参数小了, 或是系统阻力过大等原因, 因此用户常常会采取更换更大的空调机组的方法来改善问题, 但通常改善效果并不明显。若找不到问题的根源, 会导致恶性循环, 致使能源浪费、热源不足和空调通风工程运行不稳定等现象。因此, 根据《通风管道技术规程》 (下简称《规程》) 中规定, 在风管系统安装完毕后, 应按照系统类型进行漏风量的测试。

《规程》中按风管系统的工作压力做了以下规定:其中系统工作压力P5 0 0 P a时为低压系统;500Pa1500Pa时为高压系统。

2.1 测量装置及安装

风管漏风测试仪是专门用来测试风管系统及空调机组、各类风阀漏风量的仪器设备, 它由可调速的电动离心风机、调速装置、进口流量管及计量装置等部分组成。测量空调风管漏风量通常有两种测试装置:正 (负) 压风管式漏风量测试装置 (标准孔板) ;正 (负) 压风室式漏风量测试装置 (喷嘴) , 以节流元件差压测量法来测定漏风量。在本工程中采用风管式测试装置。

该测试装置有一些缺点:

(1) 标准孔板很难由施工单位自行加工及标定, 对于一些有特殊功能及用途的空调系统在对风管进行漏风量测量时, 在测量的精度方面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偏差。

(2) 检测装置体积较大且笨重, 现场在与被测风管进行连接时, 费时费力。通常风管安装在地下停车库, 其周围环境温度较低, 在连接被测风管系统和测试仪时, 若送风软管比孔板流量计的直径稍小或相等且送风管的材质较硬时, 现场组装两管就非常困难。所以在测试系统之前, 应尽量根据被测风管选择管径大一些的连接管。

2.2 测量数据

空调风系统的漏风量检测工作在北京市某施工现场进行, 该工程通风空调系统刚刚安装完毕。现场实测3个系统共5处风管段, 分别是消防排烟系统 (排烟用防火板风管) 、厨房排烟系统 (排烟用防火板风管) 、写字楼二、四层的空调送风系统 (镀锌铁皮风管) 。第一次测量时, 厨房排烟风管和空调送风风管的漏风量均小于《规程》中的允许值, 检验结果合格。但消防排烟风管漏风量的检验结果不合格, 其测量数据见表1。

由表1可见, 排烟用防火板风管 (2 0 0 9 D 3 2 5) 的漏风量检验值与标准值比较, 其检验值明显大于标准值, 因此对于该风道的漏风量检测结果不合格, 风管漏风量严重超标, 需要重新修补。

对此段风管段进行第二次测量前, 施工人员对第一次漏风量检测不合格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漏风量过大的主要是由于此段风管漏装密封垫片。并且此段风管中间段有一处风管变径, 其连接处出现褶皱和漏缝, 由于以上原因导致漏风量超标。施工人员在进行修补时将变径风管处螺栓掀起, 又重新加密封垫密封。经过第二次风管漏风量测量后, 排烟用防火板风管 (2 0 0 9 D 3 2 5) 检验结果合格。

3 结语

风管的严密性是通风空调工程施工的重要质量指标, 其中风管漏风量的大小是检验通风与空调系统工程质量和降低能耗的重要指标。施工单位在完成风管制作和安装之后, 应该选用规定的仪器设备和测试方法, 测试空调系统的漏风量情况。空调系统漏风量测试将会受到越来越多业内人士的支持和重视。

在进行空调系统漏风量测试前, 被测风管系统的所有开口均要严密封闭, 测试装置关键部位的连接部分, 必须严密不漏风。做好测试前期的准备工作, 以免影响测试结果。在选择连接管时应选择尺寸比孔板流量计直径稍大的连接管, 以免在测试仪组装时带来困难。

空调系统在正式被检测漏风量前, 施工单位应最好对系统先进行内部质量检查, 消除如在本测试系统中出现的漏装密封垫片等疏漏问题, 以提高检测通过率, 降低费用损失及减少时间消耗。

当检测到漏风量过大时, 应立即查找漏风点, 做上标记, 稍后及时采取措施。对检测不合格的风管在修补后需再次进行测量, 直到漏风量在《规程》中的允许值范围内。

系统测试工程师岗位职责 第4篇

关键词:软件测试;软件质量保证;教学改革;软件测评师;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1-0094-02

一、引言

随着我国软件产业迅速发展,企业面临着开发高质量软件系统的巨大压力,软件测试、软件质量保证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软件企业对承担软件测试、质量保证工作的软件测试人才需要剧增,软件测试工程师的职业价值、发展前景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为此,国内高校开设了软件测试相关课程。但是,由于其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使得培养出的学生软件测试实战能力差,导致大量毕业生应聘软件测试相关职位时受到冷遇。

为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软件测试人才,《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实验教学亟需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经验,分别从改革思路、实验教学内容设计等方面,论述常熟理工学院《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实验教学改革的措施和体会。

二、实验教学面临诸多挑战

笔者调研国内高校软件测试课程的建设情况,发现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倾向,实验教学环节存在诸多问题:

1.企业对软件测试工程师的能力要求是综合性的,要求软件测试人员具有软件项目经验,具备软件测试、软件质量保证知识,能够独立开展软件测试工作。但是,国内高校教学计划制定时片面强调软件测试的作用,对软件测试与软件质量保证之间的天然联系缺乏理解,对软件质量保证相关实验的重视程度,课时安排存在严重不足。

2.目前,《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实验教材选择面临无书可选的尴尬局面。课程实验设计只能全凭任课教师把握,使得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多风险。

3.国内高校在实验设计方面,多以基础性实验为主。这种单一的实验设计方式,难以适应软件测试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

三、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在应用技术大学建设驱动下,以中小企业对软件测试人才的需求和软件测试工程师认证大纲为导向,我们整合已有的校企合作课程资源,按照Daniel Galan软件质量保证框架组织实验教学内容,采用项目驱动的案例教学法开展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验实践中加深对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软件测试实践能力。

(一)教学改革基本思路

软件企业对软件测试人才的需求是软件测试课程改革的源动力和驱动力,软件测试相关的从业资格认证是学生入职的敲门砖。为此,在应用技术大学建设背景下,我们以切合中小企业对软件测试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结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软件测试工程师认证、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软件评测师认证的考试大纲要求,选择朱少民老师编写的《全程软件测试》[1]和NIIT培训教程《Software Testing and Quality Assurance:Student Guide》[2]作为课程教材,按照Daniel Galin软件质量保证框架组织教学内容。Daniel Galin软件质量保证框架[3]指出软件质量保证是建立企业软件质量文化所需的一些列活动的集合,认为软件测试是一种典型的软件质量保证措施,软件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潜在的软件缺陷,软件测试工作贯穿软件项目的始终。按照Daniel Galin软件质量保证框架组织课程内容有助于保持软件测试与软件质量保证之间的内在联系,符合软件企业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的最新经验。

(二)实验设计

如何在有限的实验课时内,最大限度地加深学生对软件测试、软件质量保证的理解,增强其软件测试实践能力,是实验教学的主要任务。我们设计了导入性实验、基础性实验、创新项目实践三种类型的课程实验。导入性实验要求学生应用已修课程(包括程序设计、数据库设计、软件工程等)知识进行软件调试,在软件调试过程中理解软件调试与软件测试、软件质量保证之间的关系,实现到本课程学习的过渡;基础性实验目的在于强化课程基础理论、原理的理解,让学生在实验中理解所学知识,掌握软件测试工具的使用;创新项目实践以课程实训项目为载体,为学生运行所学知识解决软件测试实践过程中涌现的各类问题,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素养。

1.导入性实验。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发现软件系统中潜在缺陷,而缺陷的解决则通过软件调试手段实现。为此,设计导入性实验“软件调试”。本次实验以员工工资核算软件Employee作为实验对象,要求学生发现Employee中人为注入的软件缺陷,然后应用Java调试器的断点调试功能,结合回归测试手段修订所发现的缺陷。

通过导入性实验,学生体验了改正软件缺陷的艰辛,在教师引导下思考如何发现软件缺陷、如何提高软件质量。教师适时点拨学生,指出发现软件缺陷是软件测试工程师的职责,软件测试工程师需运行软件测试方法、技术和工具才能发现潜在的软件缺陷。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提高软件质量需要开展包括软件测试在内的各项软件质量保证工作。

2.基础性实验。基础性实验旨在加深学生对课程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加深对基础概念、原理的理解。课程安排8次基础性实验,实验2、3、4和5属于软件质量保证实验,6、7、8和9是软件测试实验。

(1)实验2:软件度量实践。实验2关注软件度量问题,介绍软件规模、项目工作量和软件成本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掌握软件规模估算、工作量估算和成本估算的方法和过程。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可以应用USC CoCoMo II进行软件成本估算。(2)实验3:基于Microsoft Project的软件项目管理。软件项目计划及进度管理,是软件质量保证中重要的管理部件,也是开展软件测试活动的前提。实验3要求学生使用Microsoft Project建立软件项目计划、运用跟踪甘特图追踪项目进度,等等。(3)实验4:版本控制软件CVSNT。CVSNT是当前最流行的版本控制系统,是中小企业进行版本控制的利器。实验4讲解CVSNT的安装和使用,要求学生掌握CVSNT的操作技巧。(4)实验5:BugFree软件缺陷管理。软件缺陷管理贯穿软件测试项目的始终,记录软件缺陷从发现、修复直至关闭软件缺陷的全过程。实验5介绍开源缺陷管理软件BugFree的软件缺陷管理思想,要求学生掌握BugFree安装与配置、软件缺陷管理等技能。(5)实验6:软件静态测试。软件静态测试是软件测试技术中发现软件缺陷效率最高的技术。我们安排“软件静态测试”专题讲座,讲解软件制品阅读、静态分析的技巧,还介绍如何运用CheckStyle、FindBugs等静态测试工具分析程序源代码、目标程序中潜在缺陷。本次实验有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自主实践。(6)实验7:JUnit单元测试。实验7介绍单元测试工具JUnit的使用,要求理解JUnit单元测试框架,掌握单元测试脚本的编写技巧。本次实验还推荐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学JMock,综合应用JUnit和JMock进行对Java应用系统进行集成测试。(7)实验8:软件功能测试。软件功能测试是检验目标软件是否正确实现了客户需求,是软件测试执行的重要内容。实验8要求学生使用QuickTest Professional(简称QTP)对机票预订系统进行功能测试。本次实验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功能测试脚本的录制和编辑,掌握QTP检查点设计的方法及技巧。(8)实验9:软件性能测试。实验9介绍软件性能的概念和原理,讲述如何运用HP Mercury LoadRunner对Web系统进行性能测试,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理解虚拟用户技术,掌握基于LoadRunner的性能测试技术的过程及技巧。此外,本次实验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使用开源的性能测试工具JMeter进行软件性能测试。

3.创新项目实践。为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我们从学生课程项目、毕业设计、大学生创新项目、开源软件项目等中筛选出软件规模适中的软件系统作为课程实训项目,让学生对课程实训项目进行系统化的软件测试,要到学生主动动手实践,在软件测试项目实践中培养工程素养。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加强对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的学生的培养,推荐这些学生参与到教师科研项目中,为学生在科研项目中积累软件评测经验。

四、结束语

《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通过十余年的建设已形成了较完善的课程体系,十多轮的授课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课程实验教学体系也日趋完善。

当前,我校正转型应用技术大学,这将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鉴于此,本课程教学团队正尝试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开展课程教学活动,编写校本教材,多措并举提升学生软件测试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少民.全程软件测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NIIT.Software testing and quality assurance[M].上海:NIIT(中国),2011.

系统测试工程师岗位的职责 第5篇

1.负责公司产品测试工作,设计测试标准、制定测试方案、编写测试用例、开发测试工具。

2.负责测试环境的设计与搭建,系统测试任务的执行及问题反馈、分析和跟踪验证,总结测试报告。给出产品及竞品的准确评估。

3.提供产品改进建议,***程度的保证项目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

任职要求:

1. 本科及以上学历,电子、网络、通信、计算机等相关专业。

2.要求技术基础扎实,不投机取巧,对技术有热情,能刻苦钻研。

3.要求有优秀的严谨性,追求完美,并具备质疑精神。

系统测试工程师岗位职责具体概述 第6篇

2.参与产品试生产及现场测试工作,对产线及现场人员进行培训,配合新产品生产导入工作;

3.负责需要测试设备的选型,测试工装的开发;

4.负责参与监控产品测试过程,提高产品质量;

系统测试工程师工作的岗位职责 第7篇

1、负责高速及高精度自动光学检测设备的整机测试和标准测试,参与性能调优;

2、根据产品需求和研发计划,进行需求分析,制定测试计划,设计测试方案和用例;

3、完善性能测试框架,提出性能测试工具和方法改进建议;

4、对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报告,并协助研发人员进行问题定位和解决。

任职要求:

1、全日制本科或以上学历;

2、一年及以上医疗设备测试或研发经验;

3、熟悉设计验证和确认流程,了解ISO13485质量体系要求;

农业工程测试系统结构分析 第8篇

当前, 黑龙江省农业发展在中国处于主要发展区域, 垦区农业生产已接近现代化农业标准, 农业机械化已经大面积推广, 农业机械化接近现代化农业需要, 在全国农业机械化中处于领先地位, 农产品商品率接近现代农业标准。由此可见, 现代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才是东北农业的发展实路, 农业工程测试技术是黑龙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必然条件和关键力量。农业工程测试系统的组成结构即测量过程信息流如图1, 由此图可知, 农业工程测试系统的传感器及信息调理与处理, 是农机工程测试系统的关键, 通过这两部分完成农业工程测试, 至此, 本文从这两方面对农业工程测试系统结构进行探究分析。

1 农业工程测试系统中传感器类型

传感器按物理原理分类如图2。

1. 1 电位器式位移传感器 ( 机械式)

电位器式位移传感器分为两种, 第一种为绕线式, 由电阻丝缠在绝缘物上。优点是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缺点是存在摩擦磨损, 有阶梯误差, 分辨率低, 寿命短。第二种为非绕线式, 是在绝缘基片上加工成的薄膜元件。优点是分辨率高, 抗磨损, 使用寿命长, 缺点是受温度, 湿度影响大, 得不到良好的精确度。

1. 2 电气式传感器

电气式传感器的种类最为常见, 并且也是类别最多的传感器。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分为两种, 一种为金属电阻应变片式, 主要由电阻丝、绝缘底片、覆盖物构成。优点是温度稳定性好, 测量精度高, 缺点为灵敏度较差。另一种为半导体应变片式, 原理为压阻效应, 为条状半导体结构。优点是灵敏度高, 缺点是温度稳定性差, 一般需要温度补偿或者非线性补偿。

电感式传感器可分为三种: 差动自感式、差动式、电涡式, 差动自感式灵敏度高, 有很好的电压温度补偿稳定性。差动式精度高, 量程范围大, 电涡式多用于测量位移、振幅、材料厚度等方面。

电容式传感器原理是因为电容参数的可变性, 可以将被测非电信号转换为电容的电信号。类型有面积变化型、极距变化型, 介电常数变化型。面积变化型主要用于高精度位移测量, 极距变化型用于非接触位移测量, 介电常数变化型用于厚度的测量。

压电式传感器工作原理是由于外力使得表面产生电荷, 达到非电量转换为电量。压电式传感器为力敏元件, 主要用于剪切力、应力、加速度等动态力学物理量的测量。压电材料可分为三类, 压电单晶、压电陶瓷、新型压电材料。

磁敏传感器是将磁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囊括了霍尔元件、磁敏管、磁敏电阻、霍尔式微量位移传感器、振弦式位移传感器、阻尼式位移传感器、磁栅式位移测量系统。

霍尔元件测量磁场、位移、力、偏角、高精度测量时需借助温度补偿。

磁敏电阻简易, 但温度影响问题无法解决。

磁敏管分为二三级两种, 灵敏度高, 功耗小, 结构简单, 温度为主要干扰因素。

霍尔式微量位移传感器动态特性特别好, 可长时间使用。主要应用于测量磁感应强度、电功、位移等。振弦式位移传感器主要构件是梯型永磁体, 位移量测量范围较小, 但是精确度很高, 分辨率最高为0. 001 mm。激励方式有两种: 激磁线圈连续激励和脉冲间接性激励。

磁阻式位移传感器构造简单、便于携带、测量准确, 非接触式测量范畴中也可使用。但和振弦式位移传感器有一样的弊端, 测量范围小, 在位移量5 mm的条件下使用。

磁栅式位移测量系统是一种位移数字传感器, 磁栅多用于大型机械精密机床的检测, 测量范围较大, 一般为1 ~ 20 m, 不能在灰尘的环境工作。

1. 3 光电式传感器

光电式传感器是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理论依据是光电效应, 分为内、外光电效应两种。

光敏电阻 ( 光导管) 物理原理为电阻随光照变化, 光照越强阻值越小, 适用于开关式传感器, 不适用于光通量的检测。

光电池是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元件, 优点是在对弱光进行检测时性能卓越。

光敏晶体管分为二、三级两类, 二级光敏晶体管响应快, 暗电流小。三级光敏晶体管比二级光敏晶体管结构上相当于多一个放大器, 所以灵敏度更高。

光栅位移测量系统与磁栅式位移测量系统相近, 都是数字传感器, 同样应用于大范围的动态高精度测量。物理学定义为幅值与相位光栅两种。

光纤位移测量系统分为功能型与反射式两种。功能型光纤传感器顾名思义就是依据对相位、振幅、偏振物理量可以进行测量。光纤位移测量系统极其灵敏, 百分之一温度变化都可显著显示。

1. 4 流体式传感器

超声波测距系统是向被测物体发射声波, 声波反射回到接收器。通过对时间的计数, 以及返回声波的振幅强度, 测定距离的长短。

除上述的传感器以外, 还有轴角编码器、集成传感器。轴角编码器包括绝对式和增量式。集成传感器是将多种传感器集成于芯片, 构成一个多用途传感器。

2 信号处理、分析

2. 1 信号处理

农业工程测试系统通过传感器所得到的电信号, 基本类型为电容、电感、电阻等电量参数, 而我们需要将这些电量参数转变成一些普通设备可以测量的电路参数, 例如电压、电流、功率等。但是由于传感器的输出相对较弱, 直接转换输出的数值也比较小, 所以一般采用放大电路, 放大输出信号。流体传感器工作时, 会有噪声的影响, 所以必要时还会采用滤波器。除此之外, 还有A/D或者D/A转换, 电路运算等处理。这就是农业工程测试系统中的信号处理部分, 信号处理部分的电路和传感器的转换电路也称为传感器的测量电路或者信号调理电路。

2. 2 信号分析

对信号结构和特征的研究过程称为信号分析。信号一般分为确定性信号、随机信号、连续信号、离散信号、能量信号、功率信号等。确定信号 ( 周期信号) 主要采用傅里叶级数和周期的频谱进行分析。随机信号采用数学统计学进行分析。能量信号和功率信号需要电学仪器测量计算分析。幅值离散的离散信号 ( 数字信号) , 先对信号的离散化进行模拟, 再通过傅里叶变换 ( DFT) 进行分析。但由于FDT分析方式的繁琐问题, 多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 ( FFT) 算法分析。上述的分析方法被当今最为广泛应用的, 还有一些其他分析方式就不一一介绍了。

3 结语

农业工程测试系统是目前我国农业测试管理导流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是我国现代农业中非常关键的管理技术, 如果对农业工程测试系统进行研究发展, 会让我国的农业发展受益匪浅。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 农机管理也逐渐融入了工程测试管理技术。我国将来的农业机械必定是大面积、多种类、高消耗的。应用农业工程测试系统能够有效的提升农业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 通过农业工程测试系统的管理, 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有效的降低农机损坏率, 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为今后农机的合理使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相信在今后我国的农业生产中, 农业工程测试系统会被广泛的应用, 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发挥着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陈杰, 黄宏.传感器与检测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周林, 殷侠.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系统测试工程师岗位职责具体概述 第9篇

2、快速学习新技术并应用于工作任务

3、愿意接受挑战

4、英语流利,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强,能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

5、主动以及负责任

系统测试工程师岗位职责具体概述 第10篇

1、独立承担系统特性测试方案和测试用例的设计和执行,卷写测试报告并对Bug进行跟踪;

2、承担系统测试工具的研究和开发;

3、协助解决产品在市场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4、参加产品的各种评测选型;

5、对第三方产品进行评测分析;

6、部门安排的其它测试相关工作。

系统测试工程师岗位职责(二)

1、掌握宏观市场信息,参与分析及制定区域市场策略;

2、运用专业知识、完成公司服务、产品在当地市场的开拓和客户资源的维护;

3、在公司已有的网络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业务渠道;

4、商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反馈,与市场总部进行随时的沟通并履行决策;

系统测试工程师岗位职责(三)

1、以结果为导向、灵活和创新

2、快速学习新技术并应用于工作任务

3、愿意接受挑战

4、英语流利,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强,能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

5、主动以及负责任

6、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精神

系统测试工程师岗位职责(四)

1.参与新产品开发工作,承担产品测试方案制定、执行职责,发现产品存在的设计缺陷,输出测试报告;

2.参与产品试生产及现场测试工作,对产线及现场人员进行培训,配合新产品生产导入工作;

3.负责需要测试设备的选型,测试工装的开发;

4.负责参与监控产品测试过程,提高产品质量;

5.参与产品的认证工作及部门建设和培训工作。

系统测试工程师岗位职责(五)

1、硬件产品整机电性能测试,包括样机配合测试、样机验收测试、投标样机测试等,并输出测试报告;

2、公司产品的全面测试,参与需求评审,制定测试计划和方案,编写并执行测试用例;

3、独立完成测试报告,输出测试文档,保证产品品质;

4、硬件测试系统的搭建及测试方案和测试计划制定;

5、测试问题的初步判定与定位。

6、对测试中以及客服反馈或者生产反馈问题进行分析跟踪和报告,推动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合理的解决;

7、协助工程师分析测试中发现的问题,跟踪解决相关问题;

系统测试工程师岗位的具体职责 第11篇

1、组织和规划嵌入式系统软硬件测试;

2、编写系统测试/试验方案,整理测试报告;

3、搭建测试环境,完成系统测试;

4、领导交办的其他事宜。

岗位要求:

1、本科以上学历,抗压能力强;

2、具备电路测量技能,熟悉C、VHDL语言编程,有相关单片机调试经验;

3、具备光、机、电系统调试或测试经验,能适应短期出差;

4、了解环境、可靠性试验技术以及红外产品常用国家和军用标准;

5、做过系统软件测试者优先;

系统测试工程师岗位职责 第12篇

1 测试系统结构及功能简述

1.1 直流电源评价特性参数测试系统

直流电源评价特性参数测试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系统中电气参数测控仪、程控电阻负载、数字示波器组成一体化设备。

程控调压器为充电装置提供在380 V的115%~90%(437~342 V)之间变化的交流输入。

多功能表为网络电力仪表,它能高精度测量所有常用的电力参数,如三相电压、三相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频率、功率因数、四象限电能等。

电气参数测控仪是系统的核心,它具有测量、计算、控制、通信、存储等功能。测控仪测量充电装置的输出电压、电流及充电装置的输入交流电压,实时调整程控电阻负载值,保证充电装置均充和浮充状态正确变化;测控仪通过RS-232接口程控充电装置的设置,通过RS-485、USB与多功能表、计算机通信。

程控电阻负载根据充电装置设定的直流电压、电流值及状态,控制电阻负载的阻值变化。采用60 MHz采样频率、20 MHz带宽的数字示波器测量纹波值及波形存储。

计算机与其他部分组成完整的测试系统,通过自动测控管理系统实现测试程控操作、文件存储、测试报告生成以及数据库查询、管理等功能。

该系统完成对充电装置的稳流、稳压精度、纹波系数、效率及限流和限压等评价参数进行自动测量,生成测试报告。

1.2 蓄电池组容量测试系统

蓄电池组容量试验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系统由电气参数测控仪、程控电阻负载、计算机系统3部分组成。

电气参数测控仪完成根据设定自动恒流放电电流及时间控制程控电阻负载、蓄电池电压低压报警且中断放电、试验数据本机存储、测试容量的温度换算等功能。

测控仪通过RS-232接口读取蓄电池巡检仪单只电压,确定放电是否中断。计算机与电气参数测控仪组成完整的测试系统,实现程控操作、文件存储、测试报告生成、查询等管理功能。

该系统完成蓄电池组的核容试验工作。

2 关键设计技术

2.1 直流电压电流测量

为了保证被测设备和测试系统的安全可靠,直流电压经精密电阻分压后,经过电压隔离放大器AD202JY隔离后进入测量电路,直流电流经霍尔电流传感器CSM050CG隔离后进入测量电路。

测量电路采用集程控放大器、2路16位A/D转换器、数字滤波、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功能于一体的测量芯片CS5460A[12],实现了直流电流、直流电压同时测量,单片机通过SPI总线读写数据,直流电流、电压测量经软件校准后测量准确度<0.2%。

2.2 高压程控电阻负载

为了测试电力工程中的直流充电电源的稳压精度、稳流精度及蓄电池的容量,需要一可控的连续性变化的负载,目前常用有3种方案。

a.用滑线变阻器调节电阻,改变阻值,从而改变功率,该方案无法实现程控调节。

b.利用半导体器件作为发热元件,改变半导体器件上的压降,改变功率,该方案具有体积大、笨重的缺点。

c.陶瓷PTC作为直流负载,通过改变PTC温度改变阻值,该方案具有控制精度低、响应时间长的缺点。

以上技术无法实现直流充电机浮充-均充转换自动调节控制,无法满足稳压精度、稳流精度测试要求,本系统采用6个真空电阻管组合和1个连续可变的程控电阻负载组成高压程控电阻负载。

2.2.1 高压程控电阻负载原理框图

高压程控电阻负载原理框图如图3所示,负载由电气参数测控仪、程控电阻负载2个模块组成。虚线框内为电气参数测控仪;程控电阻负载通过继电器组控制改变电阻并联组合R1的电阻值,负载控制器控制加在固定电阻R2上的电压来改变功率。

2.2.2 负载控制器

采用移相控制全桥型零电压开关(ZVS)脉宽调制器的电路设计负载控制器,实现了可程控调节的电阻负载。负载控制器原理图如图4所示。

用UC3875(U1)做的功率开关电源,一般3脚作为误差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常利用分压电阻检测输出电源电压,4脚作为误差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和1脚基准电压相连,输出电压固定[13,14,15,16]。在本设备中,用UC3875设计一台高压大功率DC/DC变换器,工作方式是移相谐振全桥软开关,如图4所示,INPUT+、INPUT-为充电机电源(电池)的输出电压;UREF为调节负载功率的控制电压;UOUT+、UOUT-为控制电压输出。

UC3875的核心是相位调制器,其13脚B输出信号与14脚A输出信号反相,9脚C输出信号与8脚D输出信号反相,这个驱动信号经扩流后由驱动变压器去驱动MOS管(V1、V2、V3、V4)。相位控制的特点体现在UC3875的4个输出端具有相同的驱动脉冲分别驱动A/B、C/D 2个半桥,通过移相错位控制有源时间,使全桥的4个开关轮流导通。每个输出级导通前都有一个死区,而且可以调整死区时间。在该死区时间内确保下一个功率开关器件的输出电容放电完毕,为即将导通的开关器件提供电压开通条件。因此,每对输出(A/B、C/D)的谐振开关作用时间,可以单独控制。在全桥变换拓扑模式下,移相控制的优点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从而实现零电压或零电流开关,减少开关损耗和降低噪声干扰。

负载调节的工作原理:由电气参数测控仪输出的UREF(0~5 V)线性电压到U1(UC3875)的+IN脚(引脚4,误差放大器同相输入端)再与-IN脚(引脚3,误差放大器反相输入端,开关电源输出电压的分压值)进行比较。当+IN上电压在DC 0~5 V线性变化时,改变脉宽调制器的占空比,开关电源输出在DC0~200 V变化,由于负载电阻30Ω固定,输出电流就在0~7 A变化,调节细度达到0.1%。

2.3 开关电源的纹波及纹波测试

2.3.1 开关电源的纹波及噪音

开关电源的纹波及噪音由低频纹波、高频纹波、高频噪音、超高频噪音4部分组成。

开关电源由AC/DC和DC/DC 2部分组成。AC/DC的基本结构为整流滤波电路,它输出的直流电压中含有交流纹波,其频率为输入交流电源频率的2倍,幅值与电源输出功率有关。该交流纹波经DC/DC变换器衰减后,在开关电源输出端表现为低频纹波,其大小由DC/DC变换器的变比和控制系统的增益决定。若要实现开关电源的低纹波输出,则必须对低频电源干扰采取滤波措施。

开关电源是依靠功率器件对输入直流电压进行高频变脉宽斩波,而后整流滤波再实现稳压输出的,在其输出端含有与斩波频率同频的高频纹波,其大小主要与开关电源的开关频率及输出滤波器结构有关,电源的开关频率一般取50~100 k Hz,同时还产生与斩波频率同频的开关的高频噪音。

由于DC/DC变换器副边二极管存在反向恢复时间,在由正偏到反偏的过渡过程中,反偏的二极管存在存储电荷而不能立刻截止,表现出电容特性(其等效电容值随二极管主频,反向电压峰值及续流时电流的不同而不同)。该等效电容与导线的寄生电感一起产生了超高频振荡,该振荡经LC滤波器衰减,在电源的输出端表现出超高频/高频噪音。

2.3.2 纹波测试

纹波的测试方法在现行的电力行业标准中并无说明,很多行业中要求采用20 MHz带宽的示波器测试。考虑本系统目前主要用于高频开关电源的测试,在参考了多行业的测试方法的基础上[17],采用60 MHz采样频率的数字示波器,在20 MHz带宽下,按同轴电缆和50Ω匹配阻抗的测试法滤掉直流及高频噪音进行测试。计算机通过USB接口进行数字示波器的操作,读取完整的半个工频周期以上的数据,取峰峰值进行计算。

3 结语

直流电源特性参数测试系统及蓄电池组容量核定测试系统采用了单片机测控和电力电子设计技术,以计算机为测控主体的虚拟仪器的设计思想,具有硬件适用范围广、修改方便、准确度高、软件功能强大、升级容易的优点。

采用移相控制全桥型零电压开关脉宽调制器的独特电路设计的程控电阻负载,实现了180~300 V、0~50 A全范围的无缝调节,自动完成直流电源特性参数测量及蓄电池组放电试验全过程测试,该测试系统已取得实用新型专利,整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系统测试工程师岗位的具体职责 第13篇

1、负责编写系统测试方案、测试用例、测试报告,跟踪评估;

2、负责测试效果评估、问题确认、报告编写;

3、根据项目需求和项目计划,设计并准备测试环境;

4、制定产品测试标准和规范,对项目实施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

5、负责响应和处理客户项目的装车测试有关的问题;

6、参与产品开发立项过程,对开发新产品的功能、指标及方案提出意见。

任职要求:

1、本科及以上学历,电子、通信、计算机技术或相关专业,3年以上工作经验;

2、熟练使用测试工具、部署测试环境和查找缺陷方法;

3、熟练编写测试用例、测试方案及测试报告;

4、熟练使用如CANoe、Tellus、loadrunner等主流的测试及管理工具;

5、熟悉接口测试常用方法和技术,有接口自动化测试经验;

系统测试工程师岗位的基本职责 第14篇

1、参与新产品开发工作,负责产品测试方案制定与执行,发现产品存在的设计缺陷 ,输出测试报告;

2、产品(软硬件结合)定型前综合测试,并制定测试流程及规范,指导生产;

3. 熟悉系统和产品功能,提供技术支持,对外培训;

4、编写相关产品的测试文档,撰写系统使用说明书;

5、定制项目方案验证与测试,现场交付及培训。

任职要求:

1.掌握基本的产品测试理论、基本方法、流程和规范;

2.对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及计算机视觉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或者有相关工作经验;

3、熟悉相机、镜头、光源等机器视觉相关硬件产品

4、具有较强的文档编写能力、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

5、较强的快速学习能力和软硬件综合能力,富有团队精神,善于沟通, 做事认真尽责;

系统测试工程师岗位的基本职责 第15篇

1、根据产品需求编写测试计划,设计测试数据和测试用例;

2、实施软件测试,并对软件问题进行跟踪分析和报告,推动测试中发现问题及时合理地解决;

3、完成对产品的集成测试与系统测试,对产品的功能、性能及其他方面的测试负责;

4、提出对软件的进一步改进的要求并评估改进方案是否合理。

技术要求:

1、主要负责web、APP(Ios,Android)的功能测试 ,压力测试 ,性能测试,接口测试 ,兼容性测试 。

2、参与需求评审,对自己负责的模块编写测试用例,执行用例。

3、发现BUG后,和开发进行确认,确认后提交BUG,开发修复后,在进行回归测试。

4、编写的用例全部执行完后,修复的BUG进行回归测试后,写测试报告给到领导。

系统测试工程师岗位职责 第16篇

无线AE测试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基于无线传感技术与Labview技术。主要由无线AE检测节点 (简称节点) , 无线AE检测基站 (简称基站) 与PC机组成, 如图1所示。无线AE测试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以便在未来替换和更新时达到最大的适应性, 降低系统开发成本, 能使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方便升级以至完善。系统按功能划分模块又可以分为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两大部分。

2 无线AE测试系统的数据采集模块

无线AE 测试系统的数据采集模块由无线AE检测节点和无线AE检测基站组成。基站起着节点与PC机间的桥梁作用, 它负责接收节点无线传送的数据, 并将数据通过基站的通信接口传送给计算机进行分析和永久性存储。

2.1 无线AE检测节点设计

无线AE 检测节点是整个设计中的亮点, 模块化设计使节点更新方便, 降低系统未来升级的成本。其硬件结构图如图2所示, 包括传感器单元、处理器单元、无线通信单元及电源供应四大部分。

2.1.1 传感器单元

传感器单元包括OPCM传感元件与前置放大电路。OPCM (Orthotropic Piezoelectric Composite Materials, 简称OPCM) 传感元件除了具有普通压电复合材料柔韧性好、强度高、极限应变大、重量轻等优点外, 还具有平面横观各向异性的特点, 可以区分平面结构中的各个应力波分量, 从而使其应用于AE检测中比普通的压电传感元件更有效。OPCM输入阻抗高, 电荷信号微弱, 须通过前置放大器放大信号, 将其高输出阻抗转换为低阻抗输出。系统选用高输入阻抗的运算放大器实现阻抗变换和放大处理。通过性能试验证明, 传感元件输出信号经过前置电路调理后幅值明显放大, 且放大倍数与理论吻合, 信号频率成分保持不变。

2.1.2 处理器单元

处理器单元是传感器节点的主单元, 包括数据采集, 处理元件, 是系统中最为重要的模块, 在设计阶段可由计算机直接编程, 投入使用后也可通过基站进行程序的升级。微处理器选用Microchip公司的PIC18F4620。该单片机是面向高端应用的增强型16bit指令字长的单片机, 具有丰富的扩展接口:通用I/O, 4种不同功能的计数器, 捕捉/比较/PWM模块, 同步串口, CAN模块, 电压比较器, 10bit ADC。将它作为无线传感器的处理单元, 可对传感器板输出的模拟或数字信号进行采集和预处理。

2.1.3 无线通信单元

无线通信单元用来将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传输到计算机, 这里采用CC2420为核心实现数据传输。CC2420是Chipcon公司推出的首款符合2.4GHz IEEE802.15.4标准的射频收发器。该器件包括众多额外功能, 是一款适用于ZigBee产品的RF器件。它基于Chipcon公司SmartRF 03技术, 以0.18um CMOS工艺制成, 只需极少外部元器件, 性能稳定且功耗极低。CC2420的选择性和敏感性指数超过了IEEE802.15.4标准的要求, 可确保短距离通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利用此芯片开发的无线通信设备支持数据传输率高达250kbps可以实现多点对多点的快速组网。

2.1.4 无线AE测试节点的制成

设计时将传感器单元、处理器单元与无线通信单元经过连接器连接, 由电源供应能量, 组成无线AE测试节点。最终制成的节点外形只有3620mm, 功耗低至30mW。如图3所示为制成的传感器单元、处理器单元和整个节点。信号从传感器板汇集并转换为电信号, 然后再传送给处理器单元, 处理器单元将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 然后进行数据处理传给基站, 由基站来决定如何开始相应的动作。

2.2 采集模块软件原理与设计

无线AE测试节点的软件设计采用C语言编程。主应用程序负责对整个无线传感器的控制和操作。由于采用ZigBee技术的节点设备工作周期较短、收发信息功率低, 并且当节点不传送数据时处于休眠状态, 当需要接收数据时由协调器设备负责唤醒, 因此基于ZigBee无线通信协议设计无线传感器软件, 可以极大地降低功耗。

依据ZigBee协议栈构架内容, 无线传感器软件程序不仅需要必须包含一组ZigBee协议栈源文件, 还要有一个控制单片机和无线通信单元运行的主应用程序。主应用程序负责对无线传感器的控制和操作。在工作状态时, 压电陶瓷的变化信号通过前置调理放大电路后变成标准的模拟电压信号, 通过微处理单元本身带有的A/D通道, 将模拟信号采集进来并转换成10位数字信号并存储在微处理器的数据存储单元内, 经过循环采集和AD转换后将所有数据打包, 通过无线通信单元发送给基站。程序流程图如图4所示。

3 无线AE测试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模块

有了负责数据采集和通信的数据采集模块, 系统还需要有一个人机交互的系统软件平台, 用来与无线传感器节点进行实时通信, 接收来自基站的数据, 存储到计算机中, 并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实现损伤检测, 报警等功能。使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更完善, 使用更方便。

在吸取国内外相关系统特点的基础上, 以计算机为主体, 利用虚拟仪器技术, 以LabVIEW为软件开发平台, 通过开发不同的测试分析软件模块, 实现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 数据通信, 信号处理分析, 声发射检测, 损伤定位和报警处理等功能, 软件框图如图5所示。

4 试验应用研究

在初步测试阶段, 用外部激励测试新开发的无线AE检测系统。在一个混凝土试件上安装间隔40mm的两个压电体, 一个连接到一个信号发生器作为声波激励, 第二个压电体作为被动式传感器输出检测信号。检测信号一路通过无线AE检测节点的无线通信功能传给基站, 再由基站送给PC机, 另一路直接连接到示波器观察波形。利用一个10kHz的正弦波来测试系统的性能, 传感器单元的采样频率设置为50kHz。图6 (a) 给出了0.4 ms内无线传感器的采样数据与示波器上的数据的对比图, 图6 (b) 为两个信号的频谱分析对比图。

由图中可以看出, 无线AE检测系统较好地识别了结构的声波信号。在时域上, 无线传感器接收到的数据和示波器数据几乎一样, 两个波形很难区分开来。在频域范围也可以发现无线传感器节点与有线传感器的采集到信号的频谱主要成分非常的相似, 它们的波峰的大小、形状和位置都比较一致。

5 结语

本文讨论了一个可以检测声波信号的新型无线AE系统的开发与设计制作过程, 将该系统用于工程结构监测中时, 节点易于安装拆除, 不仅省去布设导线的费用, 而且节省安装时间。系统中所用的无线传感器在体积小, 功耗低的前提下, 突破了目前国内用于结构健康监测的无线传感器最大采样频率只有数千赫兹的现状, 将采样频率提高到50kHz, 数据精度也从8bit提高到10bit。试验结果显示了无线AE检测系统可以用于较高频段结构健康监测的声波检测, 在国内有一定领先优势,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摘要:介绍了无线AE测试系统的硬件组成、软件设计和功能性实验。系统针对目前国内用于结构健康监测的无线传感器频宽较低的现状, 设计制作无线AE检测节点, 采用LabVIEW作为软件开发环境开发了系统监测评估软件, 建立扩展性高的AE测试系统, 实现土木工程结构的无线测量与损伤定位。实验结果表明本系度精度高, 测试频带宽, 信号分析与定位实时性强, 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结构健康检测,无线传感,OPCM,AE

参考文献

[1]彭新明, 孙友宏, 等.岩石声发射技术的应川现状[J].世界地质, 2000, (9) .

[2]王雪.无线传感器网络测量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系统测试工程师岗位职责 第17篇

1)负责各实施项目的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

2)严格按照系统测试管理过程开展工作,包括制定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准备测试数据和执行测试;

3)对缺陷进行初步的问题分析和定位,及时反馈开发人员处理,并跟踪至解决;

4)提交完整的系统测试分析报告,确保所有通过测试的项目具备上线验收条件;

5)测试环境包括PC端和移动端APP;

岗位要求:

1)计算机或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测试理论扎实,能够灵活运各类测试方法和技术执行测试;

2)精通性能测试,掌握并熟练运用一种以上性能测试工具,如loadrunner、Jemter;

3)熟悉常见的缺陷管理工具。(禅道、bugzilla等)

4)熟悉自动化测试,有功能自动化测试经验者优先;

5)熟悉数据库读写操作,熟悉SQL语句,使用过Oracle,SQL Server、mysql任意一种数据库;

系统测试工程师岗位职责

系统测试工程师岗位职责(精选17篇)系统测试工程师岗位职责 第1篇职责:1、负责解读客户的输入文档及功能要求;2、负责各项目的测试用例及...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