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传说观后感英文范文
勇敢传说观后感英文范文第1篇
影片《勇敢的心》是一部悲壮的、融合血泪传奇的史诗片,描述了苏格兰的民族英雄威廉姆华莱士反抗英格兰暴政的英勇事迹。
影片开头,Main Title中悠扬的风笛声将观众带入了苏格兰高高的山岭之上,在青山绿水的环绕中,生活着朴实的苏格兰人民。然而忧郁的小提琴在没有低音衬托的空灵中,奏出了他们受到统治者压迫的不幸。四支圆号不祥的和声,暗示了统治力量的邪恶与黑暗。经过弦乐的过渡,独奏圆号忽然吹出带有升腾力量的旋律,这似乎是一种期盼,期盼英雄的诞生,来拯救他的民族;然而大提琴冷冷的对答,为这位英雄铺设了艰难的道路。整首Main Title无疑是影片的序曲,Wallace一生的奋斗历程,其实已经预告在了这首短小的曲子中了。[1] 故事发生在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此时,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想占领苏格兰领土,为了吸引更多的贵族和巩固自己的统治,爱德华授予贵族享有苏格兰少女的初夜权,这一点更加激怒了苏格兰人民的反抗意识。美伦也因此被贵族统治者杀害,这激起了威廉姆心中的怒火,他同其他几名同胞一起杀死了苏格兰驻地内的英军,这也预示着威廉姆为自由而战的生活的开始。威廉姆华莱士受到苏格兰人民的拥戴,他也成为苏格兰人民心中的神。战斗有胜利也有失败。威廉姆最后被布鲁斯的父亲设的阴谋所害,刑场上,威廉姆忍受酷刑的痛苦,刑场下的人们都被他不屈不挠的精神震撼着。备受折磨的威廉姆用尽浑身力气,发出震天动地的呐喊-------Freedom!而不是乞求爱德华开恩。刽子手的斧头缓缓落下,威廉姆左手慢慢张开,美伦与他的定情方丝巾在空中缓缓飘落。音乐奏响,故事情节与音乐相结合,我心里感到非常难受,民族英雄生命结束了,同时在音乐中我感受到对英雄的传颂。
罗伯特布鲁斯在接受英国国王册封时,毅然领导苏格兰人民继续为争取自由而斗争。汉密斯将威廉姆的长剑抛出,长剑稳稳地扎在地上,也许这意味着自由必将实现。影片最后以苏格兰获得了自由而告终。
《勇敢的心》以13至14世纪宫廷政治为背景,以战场和宫廷两条线索展开叙事,以战争为核心,其中也穿插着浪漫的爱情故事。
本片开头,威廉姆的父亲在和英格兰人的战斗中牺牲后,威廉姆在梦中与父亲相见,父亲告诉他:“你的心是自由的,要有勇气追求自由。”我认为这奠定了整部影片中男主人公成人后为自由而战的生活历程的基调;美伦被杀害是他为自由而战的历程的开始,美伦是威廉姆在战斗中的精神动力,最突出的就是那块定情方巾,它不曾离开过他;刑场上,随着方丝巾徐徐飘落,威廉姆的战斗生涯也宣告结束。
威廉姆父亲的葬礼上,美伦送给他一朵紫蓟花,两个人双目对视着,没有任何语言,苏格兰风笛适时奏响,使人非常感动。同时,音乐中有不乏哀怨的情调,催人泪下。这个片段我看了一遍又一遍,每次看时心里都有不同的感受,我沉浸在影片中,感受着,体会着,领悟着。这音乐贯穿着美伦与威廉姆的每次约会中。在美伦的葬礼上,这音乐再次响起,痛惜、伤感、无法挽回等等情感一齐涌上心头,我完全融入其中,感觉自己就是威廉姆,面对死去的爱人束手无策。这音乐象征着威廉姆和美轮爱情的主题,既优美又哀怨,这个旋律冥冥中蕴涵着对自由的向往。音乐会令听者融入其中,久久不忘,不但不会忘,还会在记忆中时时浮现,萦绕于耳边和脑际,裹挟着当时的情景、画面和心情,甚至温度和气味,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影片中,威廉姆的眼神是让我最难以忘怀的。当威廉姆成人后回到他的故乡,见到美伦时,他的眼中露出一丝暧昧,当然,与美伦在一起就是威廉姆最幸福的时刻,他的眼中充满着对美伦的深深的爱。战场上,威廉姆领导苏格兰同胞们一起反抗英格兰的统治与压迫,这时,他眼中充满了对英格兰统治者的憎恶与仇恨,同时,也流露出他对自由之战必胜的自信;当发现布鲁斯与英王勾结,背叛自己时,威廉姆眼中流露出无比的失望与无奈。刑场上,威
廉姆宁死不屈,眼中流露出为自由而战的坚定。记得影片中威廉姆问伊莎贝拉为什么屡次帮助他时,伊莎贝拉的回答是:“就是因为你看我的眼神”,也许伊莎贝拉的话语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梅尔 吉布森出色的表演,感染了许多人,包括我,深深地迷恋。
在本部影片中,另一位女主人公,伊莎贝拉,她是一位美丽、善良、充满正义的女人。不幸的是伊莎贝拉王妃是当时社会政治的牺牲品,为了两国和平,她嫁给了一个并不爱她的男人,懦弱无能的王子。她自己曾说:“爱?我不会懂的。”这时感觉伊莎贝拉太可怜了。直到遇上威廉姆,她真正体会到爱的真谛。
《勇敢的心》这部影片大部分是以这样的画面为封面:威廉姆华莱士右手紧握长剑,象征着自由的长剑。威廉姆眼神中透露着坚毅、自信,背景是战火纷飞的战场,同时还有他和美伦拥抱的画面。这是一位民族英雄的真实写照。他有着超人的智慧,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他也是一位普通人,具有七情六欲。我认为这个画面设计的非常好,能够全面深刻地展示本部影片的主题。在封面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发人深省:“Every man dies, not every man really lives.”这也是威廉姆坚定不变的信念。
雅斯贝尔斯曾说过:“哪里有相互独立的冲突的力量,哪里就有悲剧的发生,现实是分崩离析的,真理是破碎的。”用这句话来分析《勇敢的心》:虽然威廉姆的人生最后是一场悲剧,但他以超人的勇气和毅力与命运抗争,领导苏格兰人民反抗英格兰的殖民统治,为自由而战,这场战争必将取得胜利,自由属于每个苏格兰人。威廉姆的英雄事迹被传颂着,他的英雄气概被赞扬着,“威廉姆华莱士”这个名字已成为一面旗帜,在苏格兰领土上空飘扬,引领苏格兰人民反对暴政,争取自由!
勇敢传说观后感英文范文第2篇
总以为他在忍受折磨,表现英勇之后,会得到援救。然后,他们同仇敌忾,杀入围城,最终取得成功;总以为,在关键时刻,老国王会死去,新国王软如无能,然后王后不顾一切阻挠,下令停止酷刑。然后,他在生死危亡一刻,保住了性命;总以为,在他忍受种种折磨,誓死不屈,喊出:“freedon"的一刻,他的战友会忍无可忍,然后爆发,整个城中围观的人会被他的精神感染,然后自发反抗,大家一起爬上处刑台,杀死处刑者,打碎枷锁,然后救下他。
怀揣着种种的可能,盼望着有一种可能会出现,在这生死存亡的一刻,我不断地在心中默念,一定会有转机,这是任何电视剧或电影的播放规律。英雄人物,怎么能够死,英雄人物怎么可能死,他要是死了,不是要让历史剧变时刻,所有开天辟地者寒心么?他要是死了,谁还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是,导演就是要更我开这样的玩笑,他冷酷地让我们的英雄人物在处刑台上,经受了绞刑,忍受了五马分尸,坚韧了开膛破肚、掏心挖肺后,喊出“freedon",怀想着心爱之人,英勇就义
在他忍受折磨时,纵使他的战友义愤填膺,除了众人的一片开恩之声,没有一个人喊出他的心声,也没有一个人敢上台救他。无声地,泪,划过我的脸颊,华莱士付出这么多,甚至无怨无悔地搭上了性命,到底值不值?
虽然他极有领导才能,但他并没有什么政治抱负,他在父兄战死后,离开了苏格兰。在叔叔的抚养下,长成了一位机智,英勇的青年,他身材魁梧,粗糙的亚麻布下包裹着发达的肌肉,他披散的一头金发,虽凌乱,但不显懒散;他深蓝色的目光中透出一股杀气,他吸生物之灵气,汲自然之精华,身上透出一股狮子般的野性,他是原始社会的宠儿,没错,他,就是大地之子。
再次回到苏格兰,这个正被英国长腿及贵族奴役的古老民族,他只为寻找他心爱的人儿,从此过上安定幸福的日子。或许是前生注定,他与她一见钟情,并私定终身。本来,他可以结婚生子,养育后代,这样平淡而幸福的活下去。但是,当地有一个旧习,贵族有权夺走新婚女子的初夜。他为了不让贵族夺去爱人的初夜,他们秘密结合。就在第二天,他心爱的人为逃脱贵族士兵的侮辱,被残忍杀害。他被激怒了,身体里潜藏着的一股野性爆发了,他像一只狂野的狮子,开始了反抗。
他心爱的人儿美仑为保名节,失去了生命,这让他明白,没有自由,绝无幸福可言,为了死去的爱人,为了所有被奴役者的苏格兰人民,他义无反顾地担起了领导苏格兰人民英勇反抗的任务。凭着英勇、机智,以及过人的领导能力,在追求自由的战争中,他带领苏格兰人民英勇作战,并取得节节胜利。虽然其中也有种种挫折,虽然也被其他部落首领出卖过,虽然也受贵族以名利、美色诱惑过,但是他从未改变初衷。
枪打出头鸟,很自然的,他成了所有英国长腿及地方贵族的眼中钉,以至于老国王在弥留之际,仍留有一口气,残喘不息,只为在死前得到华莱士死亡的消息。可是,华莱士以他的英勇无畏,果敢坚韧,一次次让他们失望。但是,世事有时就是这样,好人太善良,易受伤害。有情有义的华莱士,英勇无畏的华莱士,坚信人性本善的华莱士,最终糟小人暗算,被送上了酷刑台。
华莱士死了,但是他死前的呐喊响彻苍穹,也响彻在每一个人的心间。苏格兰人民终于爆发了,起初犹豫不决的苏格兰贵族和部落终于坚定了决心。在他的贵族好友被任命国王之际,一场浴血奋战拉开了序幕,哀兵必胜,公元1314年,苏格兰的爱国者们,不顾食不果腹,敌众我寡,在班诺克本战场上勇猛作战,他们的血战可歌可泣,他们为苏格兰人民争了光并赢得了自由!
华莱士的死是值得的,因为他的死唤醒了苏格兰人民,使他们坚定了战死的决心,使整个苏格兰摆脱了被奴役被压迫的日子,也使他自己成就了一世英名!
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思想的解放,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人民的觉醒、社会的进步。古今中外,在历史变革时代,除了苏格兰英雄华莱士,还有很多这样的英雄人物,在中国历史上就举不胜举。例如在刑场上高呼:“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维新变法激进人士谭嗣同;例如在安庆创设第一个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洋务运动者曾国潘;高呼“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的辛亥革命领导者孙中山;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在变幻莫测的国际形势下,勇敢地推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邓小平等等。他们都是天之骄子,因为他们身上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心中有一颗浓烈的爱国心,而且这种感情超越了自我之爱,甚至可以以牺牲自我生命为代价。“如果我宣誓效忠,那就等于我已经死了,每个人都会死的,但并非每个人都活得有意义。”华莱士临死前庄严地说。可见,面对死亡,他仍然坚定自己的道路,他对苏格兰人民的热爱,对自由的热爱已超越了对自我生命的热爱,最终以死,向英国长腿做出了最后反抗。
其实,华莱士和我们一样,也是人,在临死前也会害怕,也会紧张,也会请求上帝赐予他面对死亡的力量,可是,他最终战胜了私心,实现了超我。这就是平凡与不平凡的差距。人生而平等,这句话或许没有体现在出生地或家庭条件上,但它体现在人的心理、身体和智商上。对于大多数初生婴儿来说,这三者是差不多的。但是,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与人之间产生了差距,那不是生活环境以及先天条件决定的,那只是次要原因,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心理。哀莫大于心死,电影《阿甘正传》中,所有人都认为阿甘是个傻瓜,可是她的妈妈却认为他只是反应慢了一点。最终,阿甘以“超乎常人”的头脑,做出了超乎常人的事。
失败者输在了自己的心理上,成功者赢在了心理上,这或许就是态度决定高度的道理吧。因此,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应该像华莱士一样,走出自我的空间,肩负起振兴中华的使命。或许,我们目前做不出什么惊天伟地的大事,但是,我们可以从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
每天上课堂时,将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认真做好笔记,将老师的谆谆教诲听到心里,做作业时,认真完成,不依赖网络。这就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其实,一个人只有对自己负责,才会对他人负责。与人交往时,要真心实意,有着一颗乐于助人的心。平时可主动帮助同学打水、带饭,见到同学主动打招呼,微笑面对每一个人等等,其实,这些小事,只要你愿意,不会没有机会做。其实,一个人只有对他人负责,才会对国家对社会负责。
耳边一次又一次地想起那悲壮的音乐,华莱士英勇就义的一幕一遍又一遍在我脑海回放,那句振臂高呼“freedon!催人泪下!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一定会让他陪伴在我脑海,指点我一言一行!华莱士说得好:“每个人都会死的,但并非每个人都活得有意义。”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定会尽我所能,一步一步地,走出一段非凡人生。
除了华莱士这样一位主要领导人物,片中还有很多令人难忘的人物。比如华莱士手下的一批浴血奋战的苏格兰英雄;比如他的信守承诺,向长腿开战的贵族朋友;再比如虽然高高在上,但心怀人民的英国王妃。他们虽然出场不多,但是他们身上可贵的品质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他人。
他们都是华莱士追随者和帮助者,但是,片中那些道貌岸然、不懂得仁慈与爱的上流人士,让人恨得无语,恨得无奈!为什么在这个社会上最爱钱的人是有钱人,最不舍得施舍的人也是有钱人;为什么这个社会上最贪权的人是有权人,最不满足已有权势的也是有权人;为什么这个世界上生活得最安逸舒适的是有钱人,最不懂的仁慈与爱的也是有钱人!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上等人,理性的得割舍了同情心的道貌岸然者!非要让那些充满仁慈与爱的人,为了正义的事业献出了生命,才能稍稍唤醒他们的良知,然后他们才采取行动,践踏着前人的血与泪取得胜利,独享革命果实,此时,他们过着安逸生活时,或许偶尔会想起昔日抛头颅,洒热血,如今已逐渐被人遗忘的烈士,可是,没了的,永远都没了!
这或许就是人类的生存法则吧,爱的多一点的人,付出的就要多一点!
勇敢传说观后感英文范文第3篇
威廉华莱士,苏格兰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在压迫中诞生,在压迫中成长,在反压迫中死亡,他似乎命中注定要肩负起反对压迫,实现民族自由的重任。父母双亡,给威廉幼稚的心里埋下了复仇、自由的种子,爱人的死亡挑起了他心中的怒火,他领导苏格兰热民开始了实现自由的漫长征途。
在那个信仰上帝的国家里,上帝好像是真的赋予了威廉华莱士无比的勇气和智慧,他的勇气唤醒了处于压迫、奴役的苏格兰的人民,他的智慧使英格兰人闻风丧胆,他连克城池,捷报频传。他的理想遍布于各个角落,为民敬仰,震天动地。
威廉的怒吼响彻天际,划破长空,使得敌人信心全无,似的苏格兰人民奋起反抗,他的怒吼似的整个英伦大地都在为他颤动。
他身先士卒,勇敢无比的精神鼓舞了士兵,但却遭到了苏格兰贵族的背叛与出卖。被捉,被审,终于被带上了刑场。
也许,在他揭竿而起的那天起,就已料到了这一天的到来,他没有说mercy,freedom已经深深地植在心中。
结局是悲壮的,惊天地,泣鬼神的,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他用最后一点力气喊出的一个单词freedom。在生命最后一刻,为了民族利益仍是他的理想。
他把生命献给了所有苏格兰人民,他的一生都在为他的理想奋斗。他没有遗憾,苏格兰人民铭记他,世界人民也应该铭记这位英雄。
篇二:勇敢的心观后感
有一个男人叫华莱士,有一个英雄叫华莱士。儿时的他丧失了家庭,亲眼看着父亲和哥哥的死去,让他经受了生存的无奈。后来四处漂泊,忍受着侵略者的欺压,奴役。他不在乎,因为他觉得这是命运的作弄,他爱上了一个女孩,天真,朴实。女孩也被他聪明的大脑,沧桑的眼神所吸引。平平淡淡的做一个农民是他的梦想。好花不长开,好景不长在,心爱的女孩被侵略者无情的杀害唤醒了他藏在内心深处的仇恨,尊严。一个男人,一个英雄的传奇故事就这样展开了。
看完这部电影心灵有种说不出来的震撼,并不是战争场面有多么的精彩,而是人的内心世界,人格魅力。一直以来我觉得人活着就是取得认同,首先是自己,然后是别人。主人公华莱士做到了,他的信念,那份对自由的向往唤醒了成千上万的心灵。虽然他失败了,败给了背叛,和谎言。但他的信仰活了下来。故事情节中细节的亮点很多。比如贵族兄弟的内心世界这段,身份不一样考虑问题的方向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秘密,都有难言之隐,是信念让他们走到一起,每个人在自己出生时就被赋予的责任是不可以逃避的。再比如王妃的感情这段。主人公的心其实早就被妻子占有。但他还是接受了王妃,如果是我也会这样,爱这东西又没规定只属于一个人,爱着你还爱着她很正常。封建社会才会给人设个狗屁贞洁牌坊。王妃的感情挺触动人心的,一个知性的人,她的爱是付出而直接的。
篇三:勇敢的心观后感
十分遗憾,我一直听闻《勇敢的心》的鼎鼎大名,但由于知道之后男主角会牺牲(我比较喜欢看好结局的至少不是失败结局的电影)所以说一直没有要去看一看它,直到ppS上好的战争片已经被我看得差不多了才观看了《勇敢的心》。
我从小是一个有英雄情结的人,相信每个男人或多或少都有这种情结,想象过自己生在战争年代为了国家和民族而浴血厮杀。尤其是在看古代战争片的时候(因为古代战争基本上是通过口头流传或者文字记载,让现代人可以产生无限的幻想,甚至可以把战争幻想得很浪漫。现代战争离我们才几十年,对我们造成的创伤还没有完全平复,这才是现实的战争:血腥,残忍,暴力,种种的贬义词都能够用到),这种英雄情结会被电影的剧情和一些合适的表现手法点燃。我想说《勇敢的心》在这一点做的非常棒!
在电影里华莱士本不想起义,最终被逼起义是因为自己的女人被杀,进而引发他不满英格兰统治苏格兰的意愿。其实很简单,就是江山和美人:所有男人认为最重要的两点。通过合适的拍摄手法可以让这个挺俗气的故事表现的非常具有张力。非常大气。反观国产电影方面怎么拍都给人一种小家子气的感觉。
《勇敢的心》看完之后我感受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勇敢和不屈,对自由的无限向往。可能正如影片名那样:勇敢的心!自由的心!
勇敢传说观后感英文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