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传感器原理期末试卷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传感器原理期末试卷(精选8篇)

传感器原理期末试卷 第1篇

传感器原理期末复习

名词

1.迟滞

2.分辨率

3.重复性

4.间接测量

5.不等精度测量分辨力

6.静态误差

7.重复性

8.直接测量

9.等精度测量

10.电容式传感器

11.线性度

12.静特性的主要技术指标为

13.动态特性是

14.传感器的三个组成环节

简答

1.请写出金属电阻应变效应的全微分方程,并解释其物理意义

2.什么是横向效应

3.形成零点残余电压的原因及减小其影响的方法是什么

4.电容式传感器的特点

5.什么是霍尔效应

6.光电倍增管如何起放大作用

7.热电偶中间定律?

8.传感器特性技术指标包括几个方面

9.迟滞是指什么

10.光电式传感器的原理

11.什么是逆压电效应

12.产生机械滞后的原因是什么

计算

1.已知材料A与材料C的热电动势为13.967mv,材料B与材料C的热电动势为8.345mv,用参考电极定律求材料A与B的热电动势

2.变面积型圆柱(单组式)电容式传感器,两极板互盖长度为1mm,可动极筒外径9.8mm,定极筒内径10mm,极筒间介质为空气ε=8.25*1012F/m,求C?

实例

利用传感器来测量某物体转动角度,请把你的实验思想和步骤写下来(画图说明)

传感器原理期末试卷 第2篇

一.判断题.(本题共10分,对则打“√”,不对则打“×”)

1.A/D转换就是把模拟信号转换成连续的数字信号。()

2.固有频率fn=400Hz的振动子的工作频率范围为f > 400Hz。()

3.信号在时域上波形有所变化,必然引起频谱的相应变化。()

4.一台仪器的重复性很好,但测得的结果并不准确,这是由于存在随机误差的缘故。()

5.一般来说测量系统的固有频率越高,则其灵敏度就越低。()

6.交流电桥的输出信号经放大后,直接记录就能获得其输入信号的模拟信号了。()

7.测量小应变时,应选用灵敏度高的金属丝应变片,测量大应变时,应选用灵敏度低的半导体应

变片。()

8.传递函数表征了系统的传递特性,并反映了物理结构,因此凡传递函数相同的系统,其物理结

构必然相同。()j2ft

9.x(t)edt称为信号x(t)的频率响应函数。()

10.作为温度补偿的应变片应和工作应变片作相邻桥臂且分别贴在与被测试件相同的置于同一温度 场的材料上。()

二.选择题(共24分,每空1.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压电式加速度计测量系统的工作频率下限取决于()

a.加速度计力学系统的频率特性; b.压电晶体的电路特性;c.测量电路的时间常数。

2.用惯性式加速度计进行测量,为保证相位关系不变,应选择适当的阻尼比β,一般取β=()

或β=();而对惯性式位移传感器应有β=()

a.β=0;b.β=0.7;c.β=1;d.β=0.86

3.要测量x(t)=5aSin40πt+aSin2000πt的振动位移信号,为了尽量减少失真,应采用()的惯性加速度计。

a.fn=15Hz、β=0.707;b.fn=1000Hz、β=0.707;c.fn=50kHz、β=0.04

4.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阻尼率一般为()

a.β>1;b.0.707<β<1;c.β=0.707;d.β<<0.707

5.描述非周期信号的数学工具是()。

a.三角函数; b.拉氏变换; c.付氏变换; d.付氏级数

6.复杂周期信号的频谱是()

a.离散谱; b.连续谱; c.δ函数; d.sinc函数

7.对某二阶系统输入周期信号X(t)=A0sinωmt,则系统输出信号有以下特性()。

[注:ωm>ωn]

a.幅值、频率、相位皆不变;b.频率改变,幅值、相位不变;c.幅值、相位改变,频率不变;

d.相位不变,幅值、频率改变

8.测量等速变化的温度时,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希望测温传感器的时间常数()a.大些好; b.小些好; c.要适中; d.可不考虑

9.半导体应变片是根据()原理工作的;压电式加速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a.电阻应变效应;b.压阻效应;c.压电效应;d.电磁效应

10.金属丝应变片在测量某一构件的应变时,其电阻的相对变化主要由()引起的。a.贴片位置的温度变化;b.电阻丝几何尺寸的变化;c.电阻材料的电阻率的变化

11.用一缓变综合信号e(t)=Acos2πt+Bcos200πt调制一栽波e0(t)=Esin2000πt,得到的调幅波的频带宽度为()

a.(1000-10)(1000+10)Hz;b.-(1000+100)(1000+100)Hz;c.(1000-100)(1000+100)Hz;

12.既能检波又能检相的电路称为()

a.桥式整流; b.相位鉴频; c.相敏检波; d.直流放大

13.常用解决光线示波器低频振子阻尼率β达到0.7的方法是()

a.充入硅油;b.保证要求的外阻;c.串联一合适电阻;d.并联一合适电阻

14.某间接测量的函数式为y=a0x1x2, 则y的标准误差为()(式中测量量值x1、x2的标准误差)

.a.d.222y(x1x2)x1、x2 分别为直接;;b.222ya0(x1x2);c.2222y(a0x12x1x2x2)2222ya0(x12x2x2x1)

15.把连续时间信号进行离散化时产生混迭的主要原因是()

a.记录时间太长; b.采样时间间隔太宽; c.记录时间太短; d.采样时间间隔太窄

三.[本题共16分]

1.(8分)求理想一阶系统的拉氏传递函数,根据所求传递函数写出其频率响应函数,系统的幅频特性及相频特性表示式,并用简图画出其幅频特性。[注:一阶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为:dy(t)y(t)A0x(t)dt]

2.(4分)压电测压传感器与电荷放大器相接时,为能测量静态压力信号即防止静电泄漏,从放大器本身出发,应采取哪些措施?[提示:等效电路见图,运动方程为:

RCdu0dFu0Rddtdt,qdF,ccpcE,RRp//Ri,cp为压电晶体等效电容,Rp为传感器输出电阻,cE为电缆电容,Ri为电压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di3.(4LRie

[注:微分方程为: dt(R=Ri+RL),e为感应电动势,L为等效电感,RL为传感器的等效电阻,Ri为放大器输入电阻]

四.(本题共16分)

1.(4分)叙述测量系统实现不失真测量的条件。

2.(10分)有人将某二阶系统的幅频特性曲线绘成了如图所示形状,请指出图中有何问题?当输入图示三种信号时,问系统输出有无失真(假定相频特性符合要求)。

3.(2分)为何在调节二阶系统β时,一般都取β=0.6~0.8?

五.(10分)应变筒式测压传感器与应变管式测压传感器主要区别有哪些?简述应变筒式测压传感器是如何进行温度补偿的?

六.(8分)永磁式感应测速传感器的磁头件安装有何要求?描述该传感器中位移线圈的绕制方法,该传感器速度线圈采用串联的目的是什么?

七.(6分)用镍铬—镍硅热电偶测炉温。当冷端温度T0=40 0C时,测得热电势为E(T,T0)=39.17mv,若冷端温度变为常温20 0C测该炉温时,则应测得热电势为多少mv?

[附:已知该热电偶有E(40,0)=1.61mv, E(-40,0)=-1.50 mv, E(20,0)=0.80mv, E(-20,0)=-0.77mv ]

八.(4分)为使测量具有普遍的科学意义,测量仪器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线性测量系统应具有的两个重要特性是什么?

传感器原理期末试卷 第3篇

关键词:本科教学,课程考核,试卷分析,教学实践

课程考核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学生业务水平和掌握知识、技能程度的重要手段[1,2]。目前, 高校课程成绩大多以期末考试分数为主, 平时成绩为辅。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指挥棒”, 它具有导向、评价、区分、反馈、诊断等功能, 具有引导教风、学风的作用[3]。考试提供的评价、反馈、诊断等信息的可靠性, 取决于试题编制的针对性、合理性和科学性。

一、期末试卷及试题质量指标

各高校尽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但期末考试仍是重要部分, 试卷质量直接影响着考核结果。

1. 期末试卷命题。

(1) 课程期末试卷的命题应以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为基础, 这是试卷针对性的要求。期末考试不是选拔考试, 也不是等级考试, 不同层次高校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是不同的, 即使是同一名称的课程, 其要求也可能不同, 不适合进行大规模的统考, 也不适合直接采用其他高校的试卷。 (2) 以教学大纲与考试大纲为依据制定考核内容。我们在命题中将试题分为记忆性、理解性、应用性与设计性4种考核。以串行异步通信的知识点为例说明4类不同层次的试题。 (1) 记忆性试题:请写出异步串行通信字符帧完整的格式。 (2) 理解性试题:采用异步串行通信方式, 假设波特率为9600b/s, 偶校验方式, 请画出发送字符“A”的波形。 (3) 应用性试题:串行通信接口电路图已知, 编写程序实现n个字符的异步串行发送。 (4) 设计性试题:现有接口芯片8251, 设计8088cpu的串行接口电路, 并设计实现n个字符的发送与接收的程序。 (3) 记忆性知识考核所占比重不应太大。对学生的考核不仅需要评价学生对知识要点的掌握程度, 更要评价学生对知识理解、应用能力与设计能力的程度。 (4) 采用难易度、区分度、信度以及效度等指标对试卷进行质量考核, 使其更加科学、合理。试卷应具有难易程度适中、较好区分能力, 能够较好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试题间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学生试卷分数最好满足正态分布。

2. 试卷质量指标及计算方法。

试卷质量[4]可用以下指标进行综合评定。 (1) 正态分布:试卷成绩分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多数情况下采用正态分布来衡量。具有正态分布的测试结果能够较真实地反映学生实际情况, 也能较好地反映试题知识点全面, 难易程度适中[5]。 (2) 难易度:难易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 它决定了试卷难度以及考试分数的分布情况。难易度有不同的计算公式。这里采用得分率p表示难度系数, p=某题学生的平均得分值/该题的满分值, p的值在0与1之间, p值越大表明此题越容易。如:某题的平均得分为11.64分, 而该题的满分值为15分, 则该题的难度系数为0.78。 (3) 区分度:区分度是指试题对不同水平考生的区分能力, 即试题对不同层次的考生应能拉开距离。区分度也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如:二列相关、四分相关、极端分组法等。这里区分度D的计算公式为:D= (某题成绩前1/3学生的平均得分值-该题成绩后1/3学生的平均得分值) /该题的满分值。 (4) 信度:信度是反映试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程度的指标, 即同一份试卷对同一组参试者进行反复测验, 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它可用再测信度、复本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等来表示。但在期末考试中, 很难取得计算再测信度和复本信度所需要的原始数据。这里采用Cronbanch提出的1种信度计算方法, 信度系数, 其中σ2为所有考生成绩的方差, σj2为第j题所有考生成绩的方差, n为试卷题数。 (5) 效度:效度是指试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它反映了试卷达到测试学生目的的程度。效度可用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以及构想效度表示。在此考虑效标关联效度。效标关联效度是指试卷分数与作为效标的另一独立测试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这里选取学生平时成绩作为一个效标, 考察考试成绩与平时关联程度, 计算公式:, 式中m为学生人数, ai为期末成绩, bi为平时成绩。

二、期末试卷实例与分析

1. 试卷来源与结构。

试卷来自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13级《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期末试卷。期末试卷由任课教师自命题, 采取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2小时。试卷份数共计91份。试卷结构如表1所示, 共7大题, 每个大题含有不同的小题, 其中知识点采用章节与要求组合表示, 如表中2A表示第2章记忆性内容考查, 3B表示第3章理解性内容考查, 4C表示第4章应用性内容考查, 9D表示第9章设计性内容考查, 其余依次类推。

2. 试卷分数与分布形态。

91份试卷按学生顺序的分数如图1所示。横坐标为学生序号, 纵坐标为其对应的百分制得分。校验数据分布的方法有多种[6], 这里采用K-S校验法。K-S (Kolmogorov-Smirnov) 为拟合优度检验, 是用于检验单一样本是否来自某一特定分布的方法。经检验试卷分数符合正态分布。分数分布直方图及其对应的正态分布如图2所示。平均成绩65.1分, 标准偏差17.58。

3. 试卷统计分析。

一般来说[7,8], 难易度在0.7以上的为较容易题, 难易度在0.4—0.7的为中等题, 难易度在0.4以下的为较难题;区分度在0.4以上的为好;信度系数应高于0.6;效度系数要求在0.4以上。试卷质量指标统计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本次试卷难易度在0.7以上的占41.5%, 0.4—0.7的占51%, 0.4以下的占7.5%;区分度在0.4以上的占96.5%;信度系数为0.84, 超过0.6的要求;效度系数0.85, 超过0.4的要求。总体来说, 试卷质量较高, 能够反映教学效果。

三、期末试卷及其分析与教学实践

1. 以试题库建设为抓手,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在以教学大纲与考试大纲为依据, 思考、编制、修改、解答记忆性、理解性、应用性与设计性考核内容的过程中, 吃透了教学内容, 把握了教学要求。随之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生了变化:学生抢着座前排专心听课, 并且主动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课堂教学的变化促进教师产生激情与动力进一步研究教学内容, 思考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最后, 教师教学能力提高了, 讲课自信了, 课堂教学吸引力增强了。

2. 减少记忆性知识考核所占比重, 提升试卷质量, 引导良好学风,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试卷实例中记忆性内容占16%, 理解性内容占51.5%, 应用性内容占22%, 设计性内容占10.5%。当学生单靠记忆力无法成功通过考试, 靠考前突击也无法得到高分成为普遍现象时, 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就会提高。当试卷整体质量较高, 能够反映学生的能力与水平时, 学生对考试就会心服口服, 进而敬畏考试。在学生重视课程学习时, 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教学手段,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并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与长处, 维护学生的学习热情,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让学生体会到学无止境并在应用知识中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这样良好的学风自然形成了。学生也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习惯。

3. 以试卷分析为依据, 改进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试卷分析是课程规范化考核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课教师通过试卷分析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教学设计、教学水平、教学效果进行审视, 反思教学得失, 寻找教学中的不足,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能给同行以建议与启示。但在没有定量指标辅助的情况下, 定性分析容易产生局限性和简单化, 容易从主观经验层面进行判断、下结论, 比如常会将考试成绩不理想简单地归咎于学生不努力、基础差或学时不够等原因, 无法深刻地揭示内在因素。定量分析表2的应用举例: (1) 记忆性内容考核的平均得分率达较高, 知识掌握较好, 但再仔细看其平均得分率最低的出现在第9章, 即出现在教学内容靠后部分, 是什么原因呢?值得教师思考, 并需要在下期的教学实践中加以注意。 (2) 第3章应用性、第4章理解性内容考核的平均得分率达较低, 说明内容有一定的难度。但与往届相比已有提高, 这是在以前试卷分析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改进了教学手段, 引入EMU8086仿真软件[9], 让学生课外练习所产生的效果, 并有继续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需要。 (3) 第4章设计性, 第6、8章应用性内容的平均得分率不低, 并明显高于往届, 验证了教学改革的效果。教学中由教师提出基本要求, 学生自由组合4—6人为1小组, 查找资料, 提出项目具体名称, 确定设计内容, 借助EMU8086、PROTEUS仿真软件[10], 课外协同完成程序设计、接口电路设计以及调试工作, 课堂上汇报并演示项目成果, 教师确定项目成绩。其成绩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从布置任务到演示项目成果之间有6周时间。从实施过程与效果看: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高, 愿意投入精力, 思维开放, 项目成果令人满意。

四、结束语

有效的考核方式是保证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期末考试仍是课程考核主要环节的今天, 需要重视课程期末试卷质量与试卷分析。教学实践表明:课程期末试卷及其分析在教学评价、反馈、诊断以及引导教风与学风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用心教学, 其工作量之大, 很难用量化指标进行考核。希望高校能够呵护一线教师的教学热情,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确保本科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庞丽娟, 薛小莲, 王豪.以课程考核改革为突破口构建课程考核质量监控体系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 2007, (10) :53-54.

[2]罗三桂, 刘莉莉.我国高校课程考核改革趋势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 2014, (12) :72-74.

[3]梅迎军.高校专业课程考核现状及改革[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 (12) :25-27.

[4]林健.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 (2) :10-19.

[5]迮燕华.正态分布在高校成绩分析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 2015, (19) :149-150.

[6]李萍.高校学生考试成绩分布的正态性检验[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3, (3) :96-98.

[7]洪冉.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试卷质量[D].华中师范大学, 2012.

[8]熊德之, 刘为凯, 宁小青.基于数理统计的试卷质量分析方法[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07, (1) :78-80.

[9]陈红卫, 袁伟.虚拟仿真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 (4) :3-5.

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检修 第4篇

【关键词】氧传感器;工作原理;检修

一.发动机氧传感器的类型

汽车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采用的氧传感器分为二氧化锆(zrO2)式和二氧化钛(TiO2)式两种类型。而常见的氧传感器又有单引线、双引线和三根引线之分,单引线的为氧化锆式氧传感器;双引线的为氧化钛式氧传感器;三根引线的为加热型氧化锆式氧传感器,原则上三种引线方式的氧传感器是不能替代使用的。其中应用最多的是氧化锆式氧传感器。

二.发动机氧传感器的构造

二氧化锆型氧传感器由二氧化锆管、起电极作用的衬套以及防止二氧化锆管损坏和导入汽车的带孔护罩等构成如图1所示。

三.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干电池相似,传感器中的氧化锆元素起类似电解液的作用,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在一定条件下(高温和铂催化),利用氧化锆骨外两侧的氧浓度差,产生电位差,且浓度差越大,电位差越大。大气中氧的含量为21%,浓混合气燃烧后的废气实际上不含氧,稀混合气燃烧后生成的废气或因缺火产生的废气中含有较多的氧,但仍比大气中的氧少得多。在排气高温作用下氧气发生分离,由于锆管内侧氧离子浓度高,外侧氧在两个表面电极有氧浓度差,氧离子就从浓度高的一侧向低的一侧流动,从而产生电动势,所以二氧化锆传感器实际为一种容量较小的化学电池,也称氧浓度差电池。 当混合气稀,空燃比大时,排气中的氧含量高,传感器元件内、外侧氧浓度差小,氧化锆元件内、外侧两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压很低,当混合气浓时,排气中几乎没有氧传感器内、外侧氧浓度差很大。内、外侧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压高(约1V)。在理论空燃比附近,氧传感器输出电压信号值有一突变。二氧化锆管内外涂有铂起催化作用,能使排气中氧气与一氧化碳、碳化氢等发生反应,减少排气中氧含量,使外侧铂表面的氧几乎不存在,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 氧传感器的输出特性与排气温度有关,二氧化锆式氧传感器的工作温度在300℃以上。当排气温度低于一定值约时,氧传感器的输出特性不稳定,因此氧传感器一般都安装在排气温度较高的位置。为此,有些车上海装有排气温度传感器,当排气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达到一定值后,控制单元才根据氧传感器的信号进行空燃比反馈修正。其特点是抗铅;较少依赖于排气温度;起动后迅速进入闭环控制。

四.氧传感器的常见故障

(一)氧传感器中毒

氧传感器中毒是经常出现的且较难防治的一种故障,尤其是经常使用含铅汽油的汽车,即使是新的氧传感器,也只能工作几千公里。如果只是轻微的铅中毒,接着使用一箱不含铅的汽油,就能消除氧传感器表面的铅,使其恢复正常工作。但往往由于过高的排气温度,而使铅侵入其内部,阻碍了氧离子的扩散,使氧传感器失效,这时就只能更换了。

(二)积碳

由于发动机燃烧不好,在氧传感器表面形成积碳,或氧传感器内部进入了油污或尘埃等沉积物,会阻碍或阻塞外部空气进入氧传感器内部,使氧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失准,ECU不能及时地修正空燃比。产生积碳,主要表现为油耗上升,排放浓度明显增加。此时,若将沉积物清除,就会恢复正常工作。

(三)氧传感器陶瓷碎裂

氧传感器的陶瓷硬而脆,用硬物敲击或用强烈气流吹洗,都可能使其碎裂而失效。因此,处理时要特别小心,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四)加热器电阻丝烧断

对于加热型氧传感器,如果加热器电阻丝烧蚀,就很难使传感器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而失去作用。

(五)氧传感器内部线路断脱

内部线路有虚焊 松脱或者断路。找一个新的氧传感器进行检测,如果故障消失则是氧传感器的毛病,反之,则是线路的问题,需更换线路。

五.氧传感器的检修

(一)分工况检测

氧传感器输出的信号电压(指ECU 导线侧连接器端子对地的电压)应当符合下面的要求——a.点火开关位于ON 位置时,信号电压大约为0V;b.发动机冷机怠速运转时,信号电压大约为0V;c.发动机预热后怠速运转时,信号电压大约为0 V~1.0V;d.发动机预热后加速运转时,信号电压大约为0.5 V~1.0V;e.发动机预热后减速运转时,信号电压大约为0 V~0.4V。

(二)灵敏度检测

起动发动机,让发动机以2500 r/min 的转速运转3min,使氧传感器达到工作温度。发动机继续以2500r/min 的转速运转,同时测量氧传感器的信号电压,如果信号电压在0.1 V~1.0V 之间波动的次数为10 s 内大于8 次,说明氧传感器的灵敏度正常。否则,应当更换氧传感器。

(三)模拟检测

拔下一根发动机的真空软管,模拟混合气变稀,若氧传感器的信号电压下降到0.1 V~0.3V;堵住空气滤清器的进气口,模拟混合气变浓,若氧传感器的信号电压上升到0.8 V~1.0V,说明氧传感器工作正常。如果氧传感器的信号电压不发生上述变化,说明氧传感器有故障,应该予以更换。

六.氧传感器故障的案例

(一)案例

(1)故障现象

一辆丰田LEXUS LS400轿车,已经跑了10万多公里,车主反映车子加速没有以前顺畅,松油门时怠速有轻微的振动,发动机故障灯时亮时不亮,油耗也明显增加。

(2)故障的诊断

读取故障码,故障代码显示为混合气过浓或过稀,从而得到大概的故障部位在进气系统、燃油供给系统、点火系统。可能的主要故障部件为空气流量计、水温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油压调节器、点线圈、高压线、火花塞及氧传感器。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逐一进行检测,推断故障所在因为空气流量计、水温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都有一个确定的故障码,如有问题,都会被控制单元记录下来,会有故障码读出,根据故障自诊断情况,这些部件都没有故障代码,基本可以确定上诉部件没有故障。而氧传感器是受其它因素影响较多的元件,应该先检测其它的元件,最后检查氧传感器。检发现其余元件没有损坏,问题则出在氧传感器上。

(3)故障的检修

根据电路图,断开发动机ECU与氧传感器的联接,对氧传感器进行检测,测量左右两边的主氧传感器加热元件的电阻,都在5.1~6.3Ω之间,没有问题,接着测量ECU端子HTL和HTR对搭铁的电压在9~14V之间,也没有问题。只有检查氧传感器的工作情况了。按要求装好拆下的拆下的部件,起动发动机,并热车到正常的工作温度,连接诊断插座上的E1和TE1端子,用万用表的正极表棒连接到插座的VF1和VF2端子,负极表棒连接到E1,高怠速(2500r/min)运转2分钟以加热氧传感器,然后将发动机速保持在2500r/min。分别计算电表在0~5V之间的波动次数(正常应在每10秒内波动8次左右),测得的波动次数为零。始终保持在0V,问题可能是氧传感器信号问题。再测量端子OX1、OX2端子跟E1之间的电压在0.5V以下,只有0.1~0.2V(正常应在0.5V以上),这就说明氧传感器不工作,问题终于找到了。由于氧传感器不能正常地把信号反馈给发动机ECU,不能对喷油器的喷油肪宽进行控制和修正,产生混合气过稀、过浓现象,导致出现了前诉问题。最后更换2个氧传感器和火花塞后,试车故障再也没有出现。

七.汽车氧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中国开创性地提出了“新型汽车氧传感器产业” 及替代品产业概念,在此基础上,从四个维度即“以人为本”、“科技创新”、“环境友好”和“面向未来”准确地界定了“新型汽车氧传感器产业” 及替代产品的内涵。根据“新型汽车氧传感器产业” 及替代品的评价体系和量化指标体系,从全新的角度对中国汽车氧传感器产业发展进行了推演和精准预测,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行政区划和四大都市圈的汽车氧传感器产业发展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杨邦朝,简家文,张益康.氧传感器与现代生活[J].世界产品与技术,200l .

[2]杨邦朝,简家文等.氧传感器原理与进展[J].传感器世界,2002 (8).

电厂锅炉原理与设备期末考试试卷 第5篇

一.选择题(包含多项选择题)(2x10=20分)

1.锅炉的蒸汽参数是指锅炉()处得蒸汽温度和压力。

A.过热器出口;B.凝渣管出口;

C.省煤器出口;D.空气预热器出口;

2.煤的分析基包括()。

A.收到基; B.空气干燥基; C.干燥基; D.干燥无灰基;

3.电厂用煤根据Vdaf,分为以下几类()。

A.无烟煤;B.贫煤;C.烟煤;D.褐煤;

4.煤的工业分析包括()等项目的分析。

A.水分,灰分,挥发分,发热量;

B.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

C.水分,灰分,固定碳,全硫含量;

D.C,H,O,S,N;

5.影响煤粉经济细度的因素有()。

A.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

B.磨煤机;C.粗粉分离器;D.细分分离器;

6.旋流式燃烧器常采用的布置方式有()。

A.前墙B.两面墙;C.炉底;D.炉顶;

7.汽包的作用有()。

A.与受热面和管道连接;

B.增加锅炉水位平衡和蓄热能力;

C.汽水分离和改善蒸汽品质;

D.保证锅炉安全;

8.减轻水冷壁高温腐蚀的措施有()。

A.改进燃烧;

B.避免出现局部温度过高;

C.保持管壁附近为氧化性气氛;

D.采用耐腐蚀材料;

9.影响蒸汽温度变化的原因中蒸汽侧吸热工况的改变有()。

A.锅炉负荷的变化;B.饱和蒸汽湿度的变化;

C.给水温度的变化;D.减温水量或水温的变化;

10.以下哪些因素的变动对锅炉运行存在影响()。

A.锅炉负荷的变动;B.给水温度的变动;

C.过量空气系数的变动;D.燃料性质的变动

二.填空题(2x10=20分)

1.火力发电厂的三大主机是(),()和()。

2.煤的成分分析有()和()两种。

3.锅炉效率可以通过()和()两种方法求得。

4.煤粉制备系统有()和()两种形式。

5.固体燃料燃烧过程可能处于(),()和()三个不同区域。

6.锅炉中吸收火焰和烟气的热量,使水转化为饱和蒸汽的受热面为()。

7.自然循环锅炉内介质的流动的推动力是()。

8.直流锅炉与汽包锅炉最大的差异是()。

9.影响锅炉内受热面的热偏差的因素有(),()和()。

10.电厂锅炉的启动与停运有()和()两种类型。

三.计算题(10x2=20分)

1.对某煤种进行元素分析得到:Mar=4.0%,Aar=8.33%,Cdaf=83.21%,Hdaf=5.87%,Odaf=5.22%,Ndaf=1.90%,现将各元素分析的干燥无灰基成分换算成收到基成分。

2.链条炉排锅炉用阳泉无烟煤作为燃料,其收到基元素分析的成分为Mar=8.0%,Aar=19.02%,Car=65.65%,Har=2.64%,Oar=3.19%,Nar=0.99%,Sar=0.51%,该锅炉炉膛出口处的过量空气系数为1.45,试计算:

1).此煤完全燃烧时的理论空气量V0;

2).理论烟气容积Vy0;

四.问答题(10x4=40分)

1.简述型号BG-670-13.7-540/540-M8 各数字所表示的锅炉参数?

2.叙述锅炉的各项热损失以及引起这些损失的原因?

3.什么是锅炉的一次风,以及风速,风量和风温对锅炉燃烧过程的影响?

4.综合叙述锅炉内有哪些受热面?并且叙述其中一种受热面在锅炉运行中存在哪些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答案

一. 选择题

1.A;2.ABCD;3.ABCD;4.B;5.ABC;6.ABCD;7.ABCD;8.ABCD;

9.ABD;10.ABCD;

二.填空题

1.锅炉,汽轮机,发电机;

2.元素分析,工业分析;

3.正平衡法,反平衡法;

4.直吹式制粉系统,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

5.动力燃烧区,扩散燃烧区,过渡燃烧区;

6.蒸发受热面;

7.汽水密度差;

8.没有汽包;

9.热负荷不均系数,结构不均系数,流量不均系数;

10.锅炉单独启停,锅炉汽轮机联合启停;

三.计算题

1.解:换算系数为a=(100-Mar-Aar)/100;

Car= Cdaf *a,同理求Har,Oar,Nar。

2.见数P38页例题2-1。

四.问答题

1.答:表示北京锅炉厂制造,锅炉容量为670t/h,其过热汽压力为13.7MPa,过热汽和再热汽的出口温度为540,设计燃料为煤,设计序号为8.2.答:锅炉的热损失包括以下几项:

a.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是由于灰中含有未燃尽的碳造成的热损失,包括锅炉的飞灰量,灰渣量,以及飞灰和炉渣中可燃物;

b.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是由于烟气中含有可燃气体造成的热损失,这些气体是一氧化碳,还有微量的氢气和甲烷;

c.排烟热损失,是由于排烟温度高于外界空气温度所造成的热损失;

d.散热损失,是由于在锅炉运行中,汽包,联箱,汽水管道,炉墙等的温度高于外界空气的温度,这样就会通过自然对流和辐射向周围散热;

e.灰渣物理热损失,是由于锅炉炉渣排出炉外时带出了热量。

3.答:一次风为输送煤粉的气流,也称为煤粉气流;一次风温可减少着火热,从而加快着火;一次风量越大,着火热增加的越多,将使着火推迟,但一次风量太小,着火阶段不读挥发分和细粉燃烧得不到足够的氧,将限制燃烧过程的发挥,另外,一次风量还必须满足输粉的要求,否则会造成煤粉堵塞;一次风速对着火也有一定的影响,风速过高,将降低煤粉气流的加快速度,使着火距离加长,但风速过低,会引起燃烧器喷口被烧坏以及煤粉管道堵塞等故障。

4.答:锅炉受热面包括蒸发受热面,过热器,再热汽,省煤器,空气预热器。蒸发受热面,其主要是水冷壁,固态排渣煤粉炉主要存在结渣和水冷壁高温腐蚀问题,而液态排渣炉存在炉底析铁和高温腐蚀问题;

防止结渣主要从避免炉温过高和防止灰熔点降低两方面着手,主要有防止措施有防止受热面附近温度过高,避免锅炉超负荷运行,堵塞炉底漏风,一,二次风率和风速的合理设计和匹配,给粉机和歌燃烧器风,粉量的均匀供给,保持合适的炉内空气动力特性,避免炉内过量空气系数太低,做好燃料管理工作,加强运行监视和及时吹灰除渣,做好设备检修工作。

防止析铁的主要措施有:防止煤粉落入渣池和尽快从熔渣池中排走熔渣,减少熔渣在炉内的停留时间。

减轻水冷壁高温腐蚀的措施:改进燃烧,避免出现管壁局部温度过高,保持

传感器原理期末试卷 第6篇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20分)

1、一个接口可由(D)组成。A)一个端口 B)两个端口

C)一个I/O地址 D)若干个I/O地址

2、微机总线的位数指的是(C)的位数。A)地址线 B)控制线 C)数据线 D)并行线

3、输入/输出指的是主机与(B)交换数据。A)存储器 B)外设 C)键盘 D)显示器

4、对以下类型的中断,优先级最低的是(C)。A)指令中断 B)非屏蔽中断 C)可屏蔽中断 D)断点中断

5、中断控制器8259A所管理的是(C)。

A)指令中断 B)非屏蔽中断 C)可屏蔽中断 D)单步中断 6、8086 系列微机的中断向量号越大,则优先级(D)。A)越高 B)越低 C)相同 D)不定

7、可编程接口芯片在使用前对它(B),称为初始化编程。A)写操作数 B)写控制字 C)编接口地址 D)设计控制电路

8、并行接口没有(D)功能。A)输出锁存 B)输入锁存

C)模拟量变成数字量 D)物理量变成模拟量

9、如果减1计数器的计数初值为10H,则减1计数器可作为(C)分频计数器用。A)十 B)二

C)十六 D)与计数初值无关

10、串行通信的波特率越高,则串行传送数据的速度(B)。A)越慢 B)越快

C)与波特率无关 D)由CPU速度决定

11、CPU 执行OUT DX,AL指令时,(D)的值输出到地址总线上。A)AL寄存器 B)AX寄存器 C)DL寄存器 D)DX寄存器

12、一个I/O地址称为一个(B)。

A)接口 B)端口 C)外设 D)芯片

13、地址译码器的输入端应接到(C)上。A)控制总线 B)数据总线 C)地址总线 D)外部总线

14、CPU 响应可屏蔽中断请求时,其中断向量号由(D)提供。A)CPU内部 B)中断指令 C)向量号固定 D)中断控制器 15、8259 工作在全嵌套方式时,(A)引脚的中断源优先级最高。A)IR0 B)IR1 C)IR7 D)IR8 得分 评阅人 16、8255 工作在方式0时,它没有(C)功能。A)输入缓冲 B)输出锁存 C)电流放大 D)总线隔离

17、微机系统复位时,CPU不能响应(B)中断。A)指令中断 B)可屏蔽中断 C)非屏蔽中断 D)断点中断

18、在定时器/计数器8253的输出端可产生(C)波形。A)三角波 B)正弦波 C)方波 D)斜波

19、对逐步逼近式A/D转换器,启动一次转换读入多次数字量,则读

入的数字量(A)。A)肯定相同 B)可能相同 C)肯定不同 D)可能不同

20、PC/XT 微机中串口1的I/O地址范围是(B)。A)3F0H-3F7H B)3F8H-3FF C)2F0H-2FFH D)2F8H-2FF

三、判断说明题(正者在括号内打“√”,误者在括号内打“×”,均

需说明理由。每小题 2分,共10分)1.指令一般包括两部分:操作码和操作数。(√)2.一个总线周期有一个或若干个指令周期组成。(×)3.8086 有一个 16 位标志寄存器,它包含了 6 个状态标志位和 3 个

控制标志位。(√)4.一片 8259A中断控制器最多能接收8个中断源。(√)5.要对 8255A 的端口 C 的某一位进行置位/复位设置,可对端口 C 写入相应的控制字来 实现。(×)

四、简答题(每小题 5分,共10分)

2、在I/O接口电路中,按存放信息的类型,端口可分为哪几类? CPU对这些端口实行读操作还是写操作?

答:在I/O接口电路中,按存放信息的类型,I/O端口可分为数据口、状态口、控制口。

其中,CPU可对数据口进行读或写操作,对状态口进行读操作,对控制口进行写操作。

3、与并行通信相比较,串行通信有什么特点? 答:与并行通信相比较,串行通信如下特点: 串行通信适宜于远程数据传送; 串行通信通常传送速度较慢;

串行通信的费用较低、传输线少,可借用电话网络来实现远程通信。得分 评阅人

得分 评阅人

五、简单应用题(共15分)下面是一个8253初始化程序段。8253的控制口地址为46H,3个计数器端口地址分别为40H,42H,44H,在8253初始化前,先将8259A的所有中断进行屏蔽,8259A的奇地址端口为81H,请在下面程序段的分号(;)后面加详细注释,并以十进制数表 示出各计数初值。CLI ;关中断„„(1分)MOV AL,0FFH OUT 81H,AL ;屏蔽8259A 所有中断„„(1分)MOV AL,36H OUT 46H,AL ;8253控制字:CNT0,先读/写低 8 位,后读/写高 8位,方式 3,二进制计数„„(3分)

MOV AL,0 OUT 40H,AL ;CNT0 输出低 8位计数值„„(1 分)MOV AL,40H OUT 40H,AL ;CNT0 输出高 8位计数值,其十进制数为 16384„„(1分)MOV AL,54H OUT 46H,AL ;8253控制字:CNT1,读/写计数器低 8 位,方式2,二进制计数„„(3分)MOV AL,18H OUT 42H,AL ;CNT1 输出计数值,其十进制数为 24„„(1分)MOV AL,0A6H OUT 46H,AL ;8253控制字:CNT2,读/写计数器高 8 位 方式3,二进制计数„„(3分)MOV AL,46H OUT 44H,AL ;CNT2 输出高 8位计数值„„(1 分)得分 评阅人

六、综合应用题(共 25分)已知电路图如下图所示。图中数码管为共阳极类型,数码管 的阴极a,b,c,d,e,f,g,Dp依次接至8255的PA0,PA1,„,PA7。回答问题:

1)若要数码管的a段发光,则应从8255的PA0输出高电平还是低电平?(2分)

答:低电平

2)若要数码管显示数字0,则应从8255的PA口送出字形码为多少?(2分)答:C0H 3)写出8255的PA口和PC口的地址。(2分)答:PA口地址:220H,PC口的地址:222H 4)根据电路图,写出从8255的PA口送出字形码的有关指令。(2分)

答: MOV DX,220H MOV AL,8位字形码 OUT DX,AL 5)8255的PC口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答:输入缓冲

得分 评阅人

6)根据电路图及下表要求,编写完整的根据从开关读入的编码在数码管上显示相应数

字的程序(包括在数据段中定义字形码的内容)。(15分)参考程序:

STACK SEGMENT STACH DW 100DUP(?)STACK ENDS DATA SEGMENT

X1 DB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SS:STACK MAIN PROC FAR PUSH DS SUB AX,AX PUSH AX MOV AX,DATA MOV DS,AX MOV BX,OFFSET X1 MOV AL,10001011B;8255 工作在方式0,PA输出,PC输入 MOV DX,223H OUT DX,AL NEXT: MOV DX,222H IN AL,DX AND AL,7;屏蔽掉PC口读入的高 5位 XLAT MOV DX,220H OUT DX,AL JMP NEXT MAIN ENDP

传感器原理期末试卷 第7篇

2.优美:又称秀美,它是美的最一般的形态。从审美属性上看,优美主要具有绮丽、典雅、含蓄、秀丽、纤柔、婉约等特色。

3.美育:又称审美教育,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的核心与主要途径是艺术教育,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入的和谐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4.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活动规律。

5.对审美发生的研究,考察的史前艺术类型包括原始器物与装饰品、原始造型艺术、原始歌舞、原始神话。

6.社会美经常表现为各种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社会美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在各种社会活动中的,感性显现。

7.语言艺术的基本审美特征包括形象的间接性、题材与内容的广阔性、审美情趣的共鸣性。

8.按照审美类型区分,与“优美”相对的是“崇高”,与“喜剧性”相对的是“悲剧性” 。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10分)9.电影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

对。综合艺术是指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一类艺术,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吸取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各门艺术的元素,获得了多种手段和方式的艺术表现力,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它们把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的特点融会到一起,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0.优美引起的审美感受是一种单纯的、平静的愉悦感。

对。优美的核心在于和谐,在审美类型中,优美是一种单纯的美,常态的美,优美感是各种美感中最单纯的情感,其本质就是愉快。

四、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1.简要说明艺术美的主要特征。

答:(1)形象性。

(2)主体性。

(3)审美性。

(每个要点及其解释5分)12.简述物质环境美的基本内容。

答:(1)自然环境美。

(2)社区环境美。

(3)居室环境美。

(每个要点及其解释5分)五、论述题(共30分)13.请结合审美实例阐述想象在审美过程中的作用。

答:(1)想象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功能,指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心理学上把想象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再造性想象是人类在生活经验基础上再现出记忆的客观事物的形象;

创造性想象是在经验基础上对记忆进行加工组合,创造出新的形象。

(2)在审美活动中,生活经验越丰富、越具有想象力,得到的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也越强烈;

没有想象,人就不能形成审美理想,不能创造出比现实生活中已有的事物更美的现实美和艺术美;

没有想象,人就不能在审美欣赏中显现诗情画意,不能领略自然的优美与壮美等等。

(3)审美想象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情感是想象的动力和中介,审美对象往往在想象中被涂上一定的情感色彩,同时,主观情感也在想象中得到自由抒发。

浅析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 第8篇

传感器是由微电子、微型计算机与检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具有测量、存贮、通信、控制等特点。传感器是检测装置的一种, 能测量到信息, 并将测量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成电信号或者其他形式的信号输出。智能传感器主要由主传感器、辅传感器与微机硬件系统等构成。从以前气动仪表、电动仪表发展到如今的集散系统, 现场总线系统, 把单回路的控制集成到对整个生产装置的所有控制系统的控制。操作可以在控制室足不出户就可以控制现场的阀门, 能够及时通过对工艺设备里面的压力、温度、物位或流量进行控制, 达到稳快准的控制效果。

传感器像人的五官一样具有敏感的感觉功能。人的五官获取信息是通过人体的感觉细胞将温度、颜色、重量、酸、甜、苦、辣等非电量, 转换成电脉冲如电压、电容、电流、电阻等, 电脉冲再通过神经将信息传至大脑, 大脑处理后感知到信息。智能传感器利用这个原理来模仿人的感觉的。与人相比, 传感器的功能更强大, 在日常生产中需要精确地获取信息, 做出准确、迅速的反应, 靠人的感官难以实现, 特别是高温高压、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区域, 人根本无法进入, 于是, 就有了传感器应运而生。传感器毕竟是电子产品, 它没有思维和感情, 这一点与人无法比拟的。传感器是一种将非电量 (如温度、密度、电阻、速度、形变等) 的变化转变为电量变化的元件, 根据转换的非电量不同可分为压力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等, 是控制仪器及设备的主要零件、附件。

2 温度、压力、速度、触摸、声、重力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温度是测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温度是热力学系统热运动的能量, 温度不是直接测量的, 它是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物理量来转换测量的。热电偶就是根据热电势变化来测量温度的;热阻是根据阻值变化来测量温度的, 温度计是根据体积变化来测量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从传统的分立式温度传感器、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到智能温度传感器三个发展阶段。智能温度传感器由温度传感器、信号处理器、存储器与接口电路等组成, 有的温度传感器还带控制器 (CPU) 、多路选择器等。如今, 新型智能温度传感器正从模拟量向数字量及网路化发展, 以实现多功能、高精度、总线系统化、高安全性及可靠性。温度变送器应用非常广泛如压缩机的出口温度、反应器的表面温度、电机的轴承温度、加热炉的炉膛温度等;有些电子产品还需对自身的温度进行检测, 如空调、PLC、计算机、马达控制器, 质量流量计、电磁流量计等。

压力是垂直均匀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力即垂直力的大小。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被测介质直接作用于传感器 (硅谐振、硅微电容、复合半导体、硅电容等) , 它将被测参数转换 (硅梁的振动频率、静电容量、硅芯片电阻值、电容等) 。压力传感器在军事、民用和工业等很多方面都有应用, 压力传感器可用来测量静态压力和动态压力。压力传感器是在自动化系统及汽车中用的最多的传感器, 在化工中主要用于罐顶压力, 塔顶压力, 压缩机出入口压力、管线的压力、润滑油压力、反应器床层压力、炉膛压力等, 在汽车中主要用于检测气囊贮气压力、传感器系统流体压力、注入燃料压力、发动机机油压力、进气管道压力、空气过滤系统的流体压力等。

速度是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增量, 速度传感器是能感受被测速度并将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速度分为线速度和角速度。测量线速度的为线速度传感器, 它是用来测量直线运动的传感器, 根据输出电压与被测物体运动速度成线性关系来测量线速度。线速度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化工机械、仪器仪表、地质石油等方面的自动化控制与测量小模数齿轮或其它设备的转速, 工作性能稳定的特点, 线速度传感器输出方波信号, 能够远距离传输。在机车的牵引控制、车轮滑动保护、列车控制和车门控制过程中都要设计到速度信号的采集问题。这个任务由许许多多的速度传感器来完成。测量角速度的为角速度传感器, 用于测量旋转运动的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等, 早期测量角参数, 多采用线加速度计与线位移传感器, 再经过计算得出角参数, 这种方法测量误差比较大。目前多采用陀螺仪原理测量角速度, 陀螺仪常被称为角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的设计和工作原理主要采用振动部件传感角速度, 依赖相互正交的振动和转动引起科里奥利力。即静止时, 驱动臂在水平方向振动, 当发生旋转时, 在科氏力的作用下驱动臂产生垂直运动, 引起感应臂的运动, 使感应臂产生与旋转角速度成正比的电势差。陀螺仪可以固定一个方向, 像旋转的陀螺放在平面上, 不论将平面如何倾斜, 陀螺的中心轴是不变的。陀螺仪传感器是基于空间位移和手势定位的控制系统, 具有定轴性和进动性两个重要特性。如陀螺传感器装在手机中就可以固定一个方向, 手机移动但是方向保持不变。在射击游戏中, 射击准心不变, 然后通过移动手机位置来瞄准目标。转速传感器是测量旋转物体的转速并将其转换为电量输出。转速传感器根据信号可分为模拟和数字两种。模拟信号输出值是转速的线性函数, 数字信号输出值是信号频率与转速成正比。由于在自动控制及自动化仪表中大量使用电机 (如进/出料泵, 空冷风机、压缩机的电机部分) , 所以转速传感器应用非常广并且种类很多, 常用的转速传感器有磁电式、光电式、霍尔式、电容式等。应用案列:柴油机用的转速传感器就装在喷油泵的飞锤齿轮处, 当柴油发动机的喷油泵工作时, 传感器的齿轮旋转, 因此在信号线圈中就会产生交流电压。交流电压的频率与发动机的转速成正比。

在机电一体化操作台及手机上主要搭载的传感器有触摸传感器、声传感器、重力传感器等。电脑及手机触摸屏, 在皮肤下面, 人体组织中充满了传导电解质 (一种有损电介质) , 这种电解质与电场相互作用, 这种传感器即电容式触摸传感器;打电话时, 把声音转换成电信号, 这种传感器即声传感器;用电脑或者手机观看视频、新闻或网络购物时, 把手机从竖变为横着拿时, 页面内容就自动反应过来, 这就是重力传感器的应用。

3 结语

在自动化控制中, 传感器处于系统首位, 如传感器在蜡油加氢装置的应用, 蜡油加氢装置工艺概况蜡油在高温、高压、氢气及催化剂的作用下先脱除原料中的硫、氮以及金属等杂质, 然后进行加氢、裂化、芳烃饱和和开环等反应, 生产出石脑油、柴油、航煤、加氢尾油等高附加值产品。温度传感器在蜡油加氢装置的应用:反应器每个床层温度、温升的控制都是通过调节床层入口温度实现的。在反应器每个床层的入口, 在同一平面上一周设有6个温度测量点, 通过信号选择器, 选择温度较高的一个作为控制值。压力传感器在蜡油加氢装置的应用:在冷高压分离器罐顶的压力作为压力控制点, 在新氢压缩机出口压力控制下, 通过设在压缩机三返一线上的压力调节阀来调节其返回入口流量, 用来改变反应系统的氢气流量。转速传感器在蜡油加氢装置的应用:空冷出口温度控制通过调节运转风机的频率转速来调节空冷出口温度。于是可以说传感器是自动化系统达到快速、精确以及稳定的保证。新技术的发展带动着传感器市场, 如光纤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紫外传感器、无线传感器以及金属氧化物传感器等。在现代工业自动化生产中, 需要各种传感器来监视以及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液位、流量等参数, 确保设备在正常状态下工作, 生产出质量过关的产品。传感器已渗透到工业、农业、医学、科学研究等领域, 几乎每个现代化项目, 都需要各种各样的传感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智能传感器市场将更加强大。

参考文献

[1]徐科军.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第3版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 .

[2]张洪润.传感器技术大全.

传感器原理期末试卷

传感器原理期末试卷(精选8篇)传感器原理期末试卷 第1篇传感器原理期末复习名词1.迟滞2.分辨率3.重复性4.间接测量5.不等精度测量分辨力6....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