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6岁小孩有特色的自我介绍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6岁小孩有特色的自我介绍(精选4篇)

6岁小孩有特色的自我介绍 第1篇

翟天宇,今年5岁,即将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我个子高高的,胖胖的,一看就是一个诚实善良的孩子。

我热爱学习。上课时,我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下课时,我会和同学们一起读故事书。我热爱劳动。由于我个子高,身体强壮,所以老师让我当劳动委员。每次劳动,我都抢在前面。我总是主动打扫班级卫生。我的兴趣广泛。我喜欢打篮球,踢足球,喜欢画画,玩游戏。

这就是我,一个活泼开朗的小男孩。希望你们喜欢我。

6岁小孩有特色的自我介绍 第2篇

我在泉州实验幼儿园小三班读书。我家里有爸爸、妈妈和我。我以前很害怕上幼儿园,每天上幼儿园都哭。现在我进步可大了,不仅没有哭,还自己高高兴兴自己走进幼儿园呢。老师做了一朵很大很大的红花送给我,还表扬我进步可大了。我很爱小一班的老师和小朋友了,因为他们都会和我一起做游戏,我每天都过得很开心。

6岁小孩有特色的自我介绍 第3篇

(一) 研究目的:

通过自我认识、自我情感体验、自我控制和调节, 分析5岁~6岁幼儿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 运用问卷法及观察法筛选社会退缩行为幼儿, 探查幼儿的自我意识发展与其社会退缩行为的关系。

(二) 研究过程与方法

1. 确定社会退缩幼儿的筛选标准。

本研究中对社会退缩幼儿的筛选采用双重标准:一是幼儿社会行为问卷标准得分在20分以上, 二是满足儿童游戏观察量表中的社会退缩行为的Z分数大于0同时群体社交行为的Z分数小于0。

2. 样本的选择和基本情况。

样本为5岁~6岁幼儿 (出生在2002年6月至2004年12月之间) , 因为此年龄段幼儿的自我意识已经发展到稳定水平, 具有一定的自我评价、自我体验以及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 这样可以减少年龄差异因素对社会退缩变量的影响。另外, 据多项研究证明, 不同年龄的幼儿应具有不同的社会退缩筛选标准, 叶平枝在其研究中得出, 中大班 (5岁~6岁) 幼儿的社会退缩的筛选标准是一致的, 统一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调查研究时间短的弊端。

具体方法是, 整群抽取某幼儿园大班幼儿共130人, 其中出生于2002年6月至2004年12月之间的有70名幼儿, 男孩40名, 女孩30名。

(1) 通过问卷法对社会退缩幼儿进行初步筛选。采用由陈会昌的幼儿社会行为调查问卷改编的幼儿社会退缩行为教师问卷, 该问卷共包含12个题目, 采用4点计分 (0代表“从不”, 1代表“有时”, 2代表“经常”, 3代表“频繁”) , 由被测班的教师 (教龄超过2年, 在本班时间超过半年) 根据幼儿日常实际表现对该班年龄符合的幼儿进行评定。教师问卷得分标准分为20分确定为筛选5岁~6岁幼儿社会退缩行为的临界标准。结果筛选出得分在20分以上的幼儿24名。然后从剩余符合年龄条件的46名幼儿中随机抽取26名幼儿初步作为社会退缩行为对比组被试, 共计被试50名, 男30名, 女20名。

(2) 通过自然观察法确定社会退缩幼儿。采用儿童游戏观察量表 (Rubin, 1989) 改编而成的儿童游戏观察量表, 该量表被用于研究者对已经通过教师问卷初步筛选出的社会退缩幼儿的幼儿园环境下的日常观察, 以提高数据的有效性。据已有研究 ( (叶平枝, 2007) 的划分习惯, 以正态分布法的Z分数作为探索标准的工具, 社会退缩行为的Z分数大于0, 同时群体社交行为的Z分数小于0的为社会退缩幼儿。研究中, 对50个被试自由游戏活动观察, 得出所有被试的退缩行为的总分数 (M=11.96, SD=7.24, N=50) 和群体社交行为分数 (M=11.96, SD=7.32N=50) 。将社会退缩行为得分和群体社交行为得分分别计算出其Z分数, 根据“社会退缩行为Z分数大于0、群体社交行为Z分数小于0”来鉴别社会退缩幼儿, 得到社会退缩幼儿组 (N=23) 和非社会退缩幼儿组 (N=27) 。

对幼儿社会行为教师问卷得分和观察幼儿游戏活动的社会退缩行为得分进行相关检验, 得到两者相关显著, p<0.001;相关系数r=0.896, 说明幼儿社会行为教师问卷法和观察法在区分幼儿退缩行为上存在高度的一致性。

(3) 访谈法。研究者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结合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 (Children Self concept Scale, PHCSS) , 编写了由自我认识、自我情感体验、自我控制和调节三部分组成的访谈提纲。改编的访谈提纲中的题目设计在语言、语境方面都比较适合幼儿理解, 且各个题目都比较贴切幼儿的日常生活。访谈后请幼儿所在班老师评定, 计分方式为:反映实际情况记1分, 与实际情况相反的记0分。其中1-7题为自我认识部分, 8-12题为自我情感体验部分, 13-17题为自我控制与调节部分。在正式访谈之前, 随机抽取5名幼儿进行预试, 在此基础上对访谈问题进行修改、调整。在预试后修改调整访谈提纲的基础上, 对50名被试进行正式的访谈。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 两组幼儿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

1. 两组幼儿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分布

两组幼儿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情况如图1。由柱状图可以看出两组幼儿在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上的差异。非社会退缩组幼儿没有5分~7分的自我意识低分, 而社会退缩组幼儿没有14分~15分的自我意识高分。同时由表1和表2可以清楚地看出:社会退缩组幼儿的自我意识得分集中在9分左右, 9分 (包括9分) 以下占到60.9%, 其中低于7分 (包括7分) 的占到21.7%, 而在非退缩组中9分以下只占到14.8%。非退缩组幼儿的自我意识得分集中在11分和12分, 占到44.4%。

2. 两组幼儿的自我意识差异显著性检验

自我意识、自我认知、自我情感体验、自我控制和调节变量按是否社会退缩分类分组后的描述性统计量如下表3, 从退缩组和非退缩组的样本各均值来看, 是有一定的差距。自我意识总分经过进一步的T检验计算结果:t (48) =-4.908, 相伴概率为p=0.000<0.05, 得出社会退缩组和非社会退缩组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表明, 在同等年龄范围内社会退缩幼儿比非社会退缩幼儿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更低。

运用上述同类方法, 对两组幼儿的自我意识的三个方面分别做差异显著性检验, 经检验得出结果:两组幼儿的自我认识发展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 (48) =-4.096, 相伴概率为p=0.000<0.05;两组幼儿的自我情感体验发展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 t (48) =-2.643, 相伴概率p=0.011<0.05;两组幼儿的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发展水平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t (48) =-3.658, 相伴概率p=0.001<0.05。从自我意识的三个方面的显著性检验结果看, 社会退缩幼儿的自我认识、自我情感体验、自我控制和调节的发展水平都分别低于同龄幼儿的发展水平。

(二) 幼儿社会退缩行为与自我意识的相关分析

1. 幼儿社会退缩行为分数与自我意识总得分的相关分析

对50名被试幼儿的社会退缩行为分数和自我意识总分数的Z分数进行相关性检验得出, 社会退缩行为分数与自我意识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p=0.000<0.01, 相关系数r=-0.717, 即幼儿的社会退缩分数越高, 其自我意识发展水平就越低。

2. 幼儿社会退缩行为分数与自我意识的三方面的相关分析

50名被试幼儿的自我认识、自我情感体验、自我控制和调节得分与其社会退缩行为分数的相关分析如下表4。

从表中可以看出, 幼儿的社会退缩行为分数与其自我认识、自我情感体验、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的发展水平分别呈显著的负相关。即幼儿的社会退缩程度越高, 则他们的自我认识水平、自我情感体验水平及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越低。

三、结论和建议

从自我意识的三个方面看, 社会退缩组幼儿一般对生理自我、行为自我特别是社会自我认识不清, 且从被试结果中可以看出幼儿的自我认识发展水平在自我意识的三方面中对幼儿的社会退缩行为的影响是最高的。相反, 非社会退缩组幼儿对社会自我和生理自我都有正确的认识。社会退缩组幼儿在自我情感体验方面的主要表现是集体活动中缺乏自信, 少有愉快和成功的体验。而非社会退缩组幼儿的自信、成就感等积极情绪体验较多, 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在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方面, 社会退缩幼儿喜欢独处、安静, 缺乏使用有效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的能力, 与同伴和教师交谈少, 在假想游戏中, 社会退缩幼儿喜欢独自假想, 如把自己想象成喜羊羊, 把手中拼插的玩具想象成灰太狼, 自己完成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对话。社会退缩分数高的幼儿不喜欢参与娃娃家游戏, 无论是在课堂环境下还是在游戏情境中自我控制能力强, 但面对消极的情绪体验时的自我调节能力差。

针对社会退缩幼儿的特点, 笔者提出以下教育建议:

1.评价得当, 建立幼儿的正确自我认识尤其是对社会自我的认识。幼儿的社会自我的认识主要来源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也就是说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是幼儿认识社会自我的一面镜子。因此, 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在日常中对幼儿的评价要得当。

2.引导鼓励参与集体活动, 收获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大多数社会退缩幼儿在自由游戏活动中喜欢独处、旁观。作为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组织此类幼儿参与集体活动。把他们安排到乐于接纳他人的小组中去, 同时教师要及时针对社会退缩幼儿做总结评价, 多用鼓励性语言, 使其感受到自己在与他人游戏活动中的成就感, 从而树立自信。

3.创设特定环境, 提高幼儿的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针对自我控制能力差的社会退缩幼儿, 教师可以创设特定的模拟环境, 用规则提升幼儿的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必要时教师可以让自我控制能力差的幼儿做规则的监督者, 在监督其他幼儿是否遵守规则的同时也控制自己。

参考文献

[1]叶平枝.幼儿社会退缩的特征及教育干预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8

[2]郑淑杰, 陈会昌, 陈欣银.儿童社会退缩行为影响因素的追踪研究[J].心理科学, 2005, (4) :833-836

[3]张瑞.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对小学生社交退缩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 (5) :14

[4]史静华, 李亚琴, 孙玉梅.儿童自我意识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7, 6 (21) 上旬版:1423

[5]徐巍.童年中期社交退缩类型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7

[6]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8:378

[7]马丽萍.儿童期社交退缩研究综述[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高等教育版) , 2006, 10, 9 (2) :10

[8]邹先云, 冯维.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原因与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6, 23 (2) :106

[9]朱玲玲.童年中期社交退缩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4:16

6岁孩子自我介绍 第4篇

这是一个六岁小朋友的自我介绍的开场。然后过了一会后,她又这样介绍自己。

我叫xxx,我喜欢坐飞机的时候看窗外的云,它们很像棉花糖;我很喜欢吃棉花糖

6岁小孩有特色的自我介绍

6岁小孩有特色的自我介绍(精选4篇)6岁小孩有特色的自我介绍 第1篇翟天宇,今年5岁,即将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我个子高高的,胖胖的,一...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