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08年成都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技能大赛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2008年成都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技能大赛(精选8篇)

2008年成都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技能大赛 第1篇

成都市2008年“支援灾区、送教下乡”

体育献课评课活动圆满结束

为了整体提升我市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积极推进成都市体育教学课程改革,帮助灾区体育教师恢复信心,提高专业水平,经成都市教科所体育组及各区市县体育教研员共同研究决定,在全域成都范围内举行了体育教师“支援灾区、送教下乡” 献、评课活动。本次活动是在各区(市)县层层评选的基础上各推选出一节具有本地代表性的优秀教学设计分别在都江堰(11月14日)、彭洲(11月18日)、崇洲(11月21日)三地举行。设计内容以目前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为题材,涉及到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形式为说课及现场交流评价。本次活动共有20个区(市)县21节课参评。以下是各活动点情况简报。获奖名单附后。

都江堰点活动小结

成都市教培中心蒋丰执笔

闪光点:

1、全体说课教师准备充分,都能脱稿说课并能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了说课质量。

2、全体说课教师对说课认知水平有了新的提高,说课说什么,怎么说已经不是说课教师关注的话题。这一事实说明成都市体育教师说课工作在持续几年的努力后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通过说课活动,我们在反思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说课不是背课,说课要说出为什么,要进行解读式的说,分析式的说。

2、说课要对观点进行论证,依据充分。如为什么要运用此方法,请说明理论依据实践依据。

3、说课内容与形式要实事求是,符合体育学科的认知特点和体育学科的科学原理。

4、说课不要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应该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节奏鲜明。

2008年成都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技能大赛——说课比赛

彭洲点活动简讯

武候区教培中心范翔执笔

为认真贯彻“阳光体育”精神,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益。成都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技能大赛在2008年11月18日在彭州致和中学举行,本次比赛为这次技能大赛的第二场比赛,以说课的形式进行。本次比赛是对我市中小学校“阳光体育”教育工作实施的一次验收,也是对我市体育教师综合素质水平的一次严格检验。全市各区县推选参赛的20名中小教师是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举办本次比赛的终旨是通过说课比赛对教师个人的技能起到了巩固和提高的作用,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优化起到推动作用,也为体育教师与专家和同行之间提供了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纵观本次小学组的7位教师说课,主题明确、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同时结合各校自身特点,在教材选择、组织教法、器材创新等方面都各具有特色,力争体现出本区、本校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方法的特色。从本次说课中都强调和重视了体育技术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回归体育教学的本质。在每次说课结束后,由点评组长主持,参会的200多名教师积极对本次课进行分析、评价,教师代表和区市县教研员代表综合点评,起到了集思

广益和相互借鉴学习的作用,力求达到以赛促研、以研促教的目的。

在说课过程中,教师能运用说课技巧,将多媒体、挂图、教师示范等形式辅助说课过程,使说课变得更加直观。在语言运用上,能借用演讲的技巧将说课内容说得生动活泼、精彩分层,博得听课教师的阵阵好评。

但也有个别教师对于教材的分析、学情分析把握不够准确,教学重难点解决和突出的手段方法不够科学合理,还有部分教师在说课技巧上优待进一步提高。

建议参赛教师能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仔细分析教材重难点,结合自己教学实践、提高教师基本教学技能。本届体育教师技能大赛,赛出了水平,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新意。以次加强教师素质,提高教师综合水平,优化教师队伍。

送教下乡支援灾区体育学科在行动

——成都市2008年“支援灾区、送教下乡”体育献课评课活动崇州点纪实

(温江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陈培林、周嘉良供稿)

为了帮助灾区体育教师恢复信心,提高专业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灾区,更好地服务于灾区的孩子。同时也为了促进我市体育教师立足设计,聚焦课堂,加速推进体育课程改革,整体提升全市体育教学整体水平。在市教科所的高度重视、市教科所体育组的精心策划和组织下,成都市2008年“支援灾区、送教下乡”体育献课评课活动相继在都江堰、彭州举行后于11月21日在崇庆中学实验学校如期举行,金牛、青羊、成华、武候、锦江、新津、青白江以及崇州共八个区、市、县的八位体育教师带来了优质的教学设计和精彩的课堂,来自全市20个区市县的体育教研员和体育教师共200余人观摩了崇州点的献评课活动全过程。

本次活动共分三个环节进行,首先由参赛选手进行现场15分钟的说课,说课活动结束后进行现场互动点评,最后由市教科所体育组教师作活动总结。八位选手均是由各区、市、县推选出来并经过精心准备,带着责任,带着温暖,带着希望而来,他们借助多媒体和自制教具,加上自身优美的肢体语言辅助,以说课的形式再现了一个个精妙的教学设计,一堂堂充满活力并极具操作性的课堂,充分展示了我市体育课程改革以来教师们观念的转变、专业水平的提高和课堂质量的提升等方面的成果。说课活动结束后,在温江区体育教研员周嘉良老师的主持下展开了热烈的现场互动点评,前来观摩学习的教研员和教师们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争先恐后地发言,特别是来自崇州灾区的教师们在发言中所表现出的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精神给大家以启迪与鼓舞,将互动点评活动推向了高潮。现场互动点评活动的最后,主持人进行了专题发言,他从主题要鲜明、指导思想要正确、教材和学情分析要准确、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重难点定位要合理、教学流程要清晰、教学方法要恰当等方面对说课要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周老师的阐述得到了广大教师的一致认同。活动的最后由市教科所体育教研员张晓虹老师作整个活动的总结性讲话,张老师对本次活动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本次说课教师展现出的良好素质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对本次说课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和指导,她勉励教师们再接再厉,立足设计,聚焦课堂,深钻教材和课标,为我市体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作出应有的贡献。

崇州点的活动得到了崇州市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和崇庆中学实验学校的大力支持,使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活动的成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灾区人民勇敢顽强、自强不息、团结友善的精神风貌,到会的同志纷纷表示:向灾区人民学习、致敬,将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干好本职工作,永远做灾区同行们的坚强后盾。附:获奖名单

一等奖(共计8位)

大邑县胡月铭银都学校七年级—轻物投掷投准邛崃市韩梅西街小学二年级—投掷轻物锦江区周洪荣东光实验小学三年级—支撑跳跃武侯区张红琼川大附中七年级—双手向前掷实心球都 江 堰 市杨凡玉堂铁军小学三年级—轻物投掷双流县郭正刚东升小学二年级—快乐的小青蛙成华区杜娟双林小学三年级—击剑各种步伐的直刺龙泉区李黎龙泉三小四年级—障碍跑游戏

二等奖(共计13位)

高新区秦雷成都师范银都小学一年级—立定跳远彭州市王勇敖平中学七年级—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蒲江县余涛北街小学四年级—立定跳远武侯区王建国龙江路小学五年级—原地单手肩上投篮青 白 江 区刘孝证川化中学七年级—团身前滚翻新津县向冬梅新津中学外实校七年级—拉丁舞步郫县胡松涛安靖中学七年级—立定跳远温江区闫红友庆丰街小学四年级—发展学生快速跑的游戏金堂县廖兴帅赵家中学八年级—蹲踞式起跑新都区易成刚新都二中七年级—报纸带来的快乐青羊区侯玉国青羊实验联合中学七年级—台阶试验崇州市任祥伟崇州中学实验学校九年级—折返跑金牛区连文杰成都铁中八年级—抗阻及负重形式途中跑

三等奖(共计18位)

高新区陈健高新实验中学高一年级拓展练习

大邑县何春斜源小学一年级迎面接力游戏邛崃市史戈高埂中学高二年级篮球变向运球过障碍 彭州市张先军敖平小学三年级轻物掷远

蒲江县周毅蒲江中学实验学校七年级越过障碍

锦江区卢宏伟成都四十六中高二年级篮球战术配合 武侯区林波科技园小学四年级竹竿舞

龙泉区唐温霞龙泉中学高一年级韵律操

青 白 江 区蔡达洲姚渡学校三年级接力跑

新津县袁平花桥小学四年级投掷

郫县汪正波唐昌崇德学校水平二小兔学本领(投掷)都 江 堰 市邓芝大观九年制学校九年级健美操

双流县谷花双流中学实验学校八年级耐久跑

温江区罗志刚永盛实验校七年级快速跑

金堂县代程赵镇二小五年级实心球掷远

新都区董芳职业技术学校校园啦啦操基础套路教学 青羊区包永强西马棚街小学四年级障碍跑

崇州市罗春燕锦江乡中心小学

2008年成都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技能大赛 第2篇

(初中组)参考答案

第一卷 英语语言技能部分(70分,共八大题)I.Conversations(5 points)1.D

2.B

3.B

4.A

5.C

II.Gap filling(5 points)6.suppose

7.closing down

8.tired

9.own

10.take on III.Matching(5 points)11.A

12.D

13.C

14.B

15.E IV.Survey report(5 points)16.70

17.64

18.80

19.Telephone / Call

20.Go to church V.Multiple choice(15 points)21.B

22.C

23.D

24.C

25.B

26.A

27.C

28.C

29.D

30.B

31.A

32.D

33.B

34.D

35.C

VI.Cloze(10 points)36.others

37.reading

38.higher

39.shown

40.inventions 41.(c)ulture 42.(y)ourself 43.(d)ifferent

44.(o)ff 45.(u)nless VII.Reading comprehension(15 points)46.Utah.47.Overuse of electronic entertainment / lack of exercise.48.61%.49.Washington.50.Southeast.51.所有的讲课人都有责任确保学生不会因为其拙劣的讲授行为而处于劣势。

52.这可能听起来是显而易见的事,但是当你同时专心于那么多事情的时候很容易忘记。53.(A book called)100 tips for Lecturers.54.Four/4.55.Give the audience tasks to do or questions to answer.56.这可能意味着简单地按照一个语法大纲教学,但在课堂中对语法不做任何介绍。57.但是仔细研究这些大纲就会发现它们往往有坚实的语法基础。

58.Not making any reference to grammar(no explanations of grammar at all);covert grammar teaching;overt grammar teaching.59.Teaching to a communicative syllabus but dealing with grammar questions that arise in the course of doing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60.Grammar teaching has become more apparent/explicit/overt/important in the classroom.Part VIII.Writing(10 points)Omitted.中学组第二卷教学技能部分参考答案(80分,共三大题)

A.隐性素质技能,共24分 A1—① ×

A1—② ×

A1—③ ×

A1—④ √

A1—⑤ ×

A2—① ×

A2—② √

A2—③ √

A2—④ √

A2—⑤ √

A3—① √

A3—② √

A3—③ √

A3—④ √

A3—⑤ √

A4—① C

A4—② B

A4—③ A

A4—④ C

A4—⑤ B A5—① B

A5—② B

A5—③ C

A5—④ A

A5—⑤ A A6—① C

A6—② C

A6—③ C

A6—④ B

A6—⑤ B

B.显性素质技能,共40分 选择正确答案 B1—① A

B1—② C

B1—③ B

B1—④ C

B1—⑤ B B2—① B

B2—② A

B2—③ B

B2—④ A

B2—⑤ B B3—① B

B3—② A

B3—③ B

B3—④ C

B3—⑤ 三选都得分

B4—① A

B4—② B

B4—③ A

B4—④ C

B4—⑤ C B5—① C

B5—② C

B5—③ C

B5—④ C

B5—⑤ A B6—① C

B6—② C

B6—③ C B6—④ C B6—⑤ C B7—① C

B7—② B

B7—③ C B7—④ C B7—⑤ C B8—① 先进理论

B8—② 在具体英语教学环境中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切合学习需要的教学法

B8—③ 先输入

B8—④ 把语言知识作为学习拐杖的学习策略(或近似解释)

B8—⑤ 自己的学生取得成就 B9—① 用英语做事

B9—② 语言知识

B9—③ 在听说读写综合活动中学习了语言知识 B9—④ 在直接训练之后,接着进行嵌入式训练

B9—⑤ 公平而友好的竞争 B10—① 关系很大

B10—② 思想品德

B10—③ 产生错误的原因 B10—④ 听话学生

B10—⑤ 活动产品研究法 C.综合性技能,共16分

C1—① 英语外语教学/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英语二语教学/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C1—② 篇章/课文,上下文/语境 C1—③ 学习,习得

C2 异点:外语教学在非目的的语地区进行,二语教学主要在目的语地区进行。同点:从学习顺序说,两者都是在获得母语后学习的第二语言 C3 两段:聚焦语言形式

聚焦语言内容/层义 五步:非交际性学习→前交际性语言练习→交际性语言练习→设定性交际→ 真实交际

2008 National Teaching Skills Contest for School Teachers of English Test for Junior

Teachers Listening Section Part I.Conversations(5 points)In this part, you will hear five short conversations.At the end of each conversation, a question will be asked.Choose the best answer to each question, and then transfer your answers to the answer sheet.Both the conversation and the question will be read only once.1.M: Do you think it will rain today? W: I don’t know.The broadcaster said so.But look at the sunshine!Q: What’s the weather like at the moment?

2.M: Excuse me, when does the next bus leave for Oxford? W: Well, it’s ten to nine now.You have to wait for another ten minutes.Q: When does the bus leave?

3.M: Did you go to the party last night? W: I wish I hadn’t.I was extremely bored talking to the people.Q: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party?

4.M: Have you got everything? Passport? Boarding card?

W: Yes.It’s all here.They are calling my flight now.I have to leave.M: Take care and have a safe journey.Q: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5.M: Did you go to the basketball game against Germany yesterday? W: Yes, I did.It was very exciting when our team won.I even got Yao Ming’s signature.M: Wow, that’s cool.I wish I had gone.Did you take a picture with him? W: I wanted to, but he left quickly.Q: 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is conversation?

Part II.Filling in the Blanks(5 points)

In this part, you will hear a short conversation.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exact word or phrase you hear in the conversation, and then transfer the answers to your answer sheet.The conversation will be read only once.Mark: How’s work these days? Philip: Well, quite busy, but I suppose that’s better than having nothing to do.What about you? Mark: Well, the company I’ve been working for is closing down next month and I?蒺ve got to find something else to do.Philip: Oh dear.Poor you!Mark: Well, I was tired of that job anyway.I’m thinking of setting up my own business.Philip: That’s a great idea.If you ever need to take on extra staff, let me know!

Part III.Matching(5 points)

In this part, you will hear a conversation.Match the pictures with the places, and then transfer your answers to the answer sheet.The conversation will be read only once.M: Did you just come back from Europe? So how was the trip? W: It was amazing and exiting.I wish you had been there.M: Why not show me your pictures? W: OK.We went to Spain first.This was taken in some ancient Roman ruins which date back to the first century BC.M: Wow, that’s really old.What about this one? W: It was in Greece.I have never seen a more beautiful beach than that.M: You also went to mountain hiking? Where was this taken? W: Sweden.It’s quite a popular activity there.We went skiing in Switzerland after that.It was the first time I had seen so much snow.Really fantastic.M: What a holiday!Did you also take this photo of an elephant? W: No.My father took it in Africa.Part IV.Survey Report(5 points)

2008年成都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技能大赛 第3篇

一、大赛整体情况回顾

1. 教师的参与率得到普遍提高

来自全省17个地市的258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参加了此次比赛, 其中, 男教师167人、女教师91人。参赛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 30岁以下的教师有133人, 占51.6%;30~40岁的有120人, 占46.5%;40岁以上的有5人, 占1.9%。每一位参赛教师都经过了认真准备, 精心设计, 尽力彰显了自己的个性, 突出了自己的特色, 发挥了自己的水平, 将自己的教学基本功表现得淋漓尽致。据了解, 17个地市中有15个举行了市级比赛选拔, 各地市通过层层筛选, 选拔出了水平较高的教师前来参赛, 大大提高了本届教学技能评选的质量和水平。由于大家参与的热情空前高涨, 使全省都掀起了大练教学技能的热潮, 同时也推动了全省中小学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2. 比赛的内容更加科学合理

科学合理的比赛内容能正确地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本次比赛涵盖了理论和教学技能两大部分, 其中, 理论部分包括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 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由田径类、体操类、球类及其他类组成, 并通过现场抽签选取一项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评价则是通过现场观摩一节中小学体育教学录像课, 然后写出评析报告。教学技能部分包括田径类、体操类、球类和其他类。其中, 田径类主要指跑、跳跃、投掷;体操类则是技巧、支撑跳跃、单扛、双扛 (小学组不含双杠) ;球类包括篮球、排球、足球;其他类是指健美操、武术、队形队列及口令运用。无论参赛选手抽到哪一部分内容, 都要先做动作, 然后再讲解动作的要领和重点、难点及组织教法。这就改变了以往重技能、轻教学的简单做法, 使教师技能大赛更加注重实效, 更加贴近教学实际。

3. 健美操和武术项目以市为单位进行展评, 彰显团队风采

比赛中只有竞争没有合作是不完美的。今年参赛的靓点是将健美操和武术作为集体项目增加到比赛中来, 凸显了团结合作实现共赢的特点。

有人说, 教育教学工作总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重复着一成不变的东西, 所以几年后你就会变得很麻木, 变得与世无争, 变得不再斤斤计较, 变得无心上进。但是, 通过这次比赛, 却可以看出不同, 可以看到每个参赛教师都是那么积极进取, 都是那么无怨无悔, 都是那么无私无畏, 为了集体荣誉, 都是那么不甘落后。有时, 为了一个小小的动作, 一个动作要领, 便会几个人凑在一起不断地商量、演练。在本次比赛中, 17个地市中绝大多数都能积极筹备, 认真组织集训, 参赛的每位选手都付出了很多, 但却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 大家互相关心, 互相帮助, 互相鼓励, 团结协作, 时时处处彰显着团队的风采。

4. 比赛内容和方式与往届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进

以往几届比赛都是教学基本功大赛, 而本届比赛则是综合性较强的教学技能大赛, 比以往几届更贴近教学实际。往届比赛侧重考查的是教师的专业技能, 少文多武;而本届比赛则侧重于考查教师的教学技能, 考查教师的文武双项能力 (即能文能武) , 尤其是动作要领和教学步骤的讲解, 直接考查参赛教师的理论基础和教学能力。往届比赛的内容和测试方式多倾向于青年教师, 比如看谁跑得快、跳得高, 在球类、体操、武术等项目上看谁动作优美、难度高等;而本届比赛则更适合于中青年教师, 将教学技能与理论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样就使参赛的范围变得更加宽泛, 为更多的优秀教师能够参与进来搭建了展示平台。希望本届技能大赛能为今后的体育教学提供正确的导向, “在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 加强运动技能的教学与训练”, 这是对现代体育教师提出的更高标准的要求。

二、给体育教师的几点建议

1. 充分认识自己的不足

通过比赛, 教师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方面做得不到位, 或者是与他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如有的参赛教师在运动技能比赛中成绩好一些, 但讲解得不够精炼, 表达不够言简意赅;有的参赛教师在理论讲解中略胜一筹, 但运动技能却稍有逊色。当然, 总体来看, 大家各有所长, 参赛的教师虽然都是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 也都代表着本地市的最高水平, 但稍感遗憾的是素质非常全面的教师却凤毛麟角, 这可能也是体育学科教师们普遍存在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端正“学习”态度

学习的态度往往决定着学习的结果。有很多体育教师文化基础本来就比较薄弱, 再加上学习进修、继续教育的意识不强, 久而久之, 就形成了文化专业知识结构单一、陈旧, 业务水平停滞不前, 工作墨守成规不敢创新等现象。面对上述问题, 如何解决?这是摆在体育教师面前的当务之急。多读书、多学习、多交流, 应该是摆脱困境的主渠道;学习、学习、再学习是每一个人进步与成长的阶梯, 因此, 体育教师要端正学习态度, 明确学习目标, 取长补短, 不断进取, 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此外, 在教学中, 学生年龄越小, 他们对教师的期望值就越高, 教师就是他们眼中的百科全书, 在他们心目中, 教师是无所不知的, 如果教师一问三不知, 学生们就会非常失

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分会《十城市》第24届

体育教学观摩研讨会综述

张钟铸 (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 400060)

望。因此, 体育教师应该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并以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为契机, 潜心学习, 静心读书, 不断积累, 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3. 做个“有心人”

做个“有心人”, 就是用心做人、用心处事、用心工作。做一个有心人, 什么都能做学问。体育教师受体育专业科目设置的限制, 在理论和文字方面普遍存在一些欠缺, 所以, 最好从教学随笔入手, 从记录教育现象、教学感受、教学思考等开始, 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文字功底。并在日常教学中多练笔、勤练笔, 写一些自己熟悉的有关教学方面的心得体会。实际上, 教学随笔近似体育教师的教学日记, 内容和字数上要求比较随意, 但只要能养成写教学随笔的习惯, 就会发现自己在教学能力成长的同时, 文字功底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在本次大赛之后, 笔者和许多体育教师进行了交流, 听到他们普遍的感言是:“通过几天的比赛, 学到了很多平时都学不到的东西, 在平时的教学中也没这么全面, 受益匪浅。”“只有付出辛苦, 才能收获甘甜。”这也就给广大体育教师提了一个醒,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自身的业务修养, 加强理论学习, 树立“业务立身”的理念, 不能一味地吃老本, 否则只能坐吃山空, 也不能很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在此, 也真诚希望体育教师们能够把本届技能大赛作为今后工作的一个新起点, 以比赛的高标准、严要求指导自己平时的教学工作, 努力学习, 提高自身素养, 争做一名优秀的、全面发展的体育教师。

编者按: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分会《十城市》第24届体育教学观摩研讨会于2011年9月23日~26日在兰州市举行。《十城市》体育教学观摩研讨会立足展示《十城市》体育教学改革成果, 探讨与交流学校体育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 为优秀教师和体育工作者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为全国各地培养优秀骨干体育教师。本期, 本刊邀请了《十城市》体育教学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作课教师分别就本次观摩研讨会做了综述, 并点评了一些优秀的展示课, 与全国的体育同行共同分享、学习、交流、进步。

《十城市》体育教学观摩研讨会 (以下简称“《十城市》体研会”) 从1985年至今己经历了26年的坚难历程, 在继承与发展、改革与创新中坚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教学这一基本方向中前行。26年来展示近千余节体育课, 无论在教学理念上的转变、组织教法上的创新、场地应用上的发展, 还是器材改革上的大胆突破, 都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也顺应了中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反映出了不同地域、不同条件、不同类型学校在20多年中体育教学改革的成果。《十城市》体研会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届届有创新、年年有发展, 因为它符合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所以深受一线体育教师、学校体育管理者、体育教科研人员的欢迎。《十城市》体研会, 既是学习交流的平台, 又是锻造新人的熔炉, 二十几年来近千名体育教师登上了《十城市》的教学交流舞台, 一批批青年教师沿着十城市体研会走过天津、兰州、太原、郑州、成都、重庆、长春、沈阳、哈尔滨、昆明、广州、合肥、厦门既开阔了眼界, 又增长了见识, 曾经在《十城市》体研会做过课的教师有的成为了学校领导, 有的成为了省、市、区骨干教师和名师, 更多的教师已成为了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

《十城市》体研会将在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 在发展中逐步走向成熟, 在变革中成为一个更适应当前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学术团体组织, 成为中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

一、观摩活动基本概况

2008年成都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技能大赛 第4篇

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及顺德区分别组队参加比赛,在编写教案、说课、队列队形操练、中小学广播操、体育课教学的组织、教师技能展示等六大体育教师基本教学技能中进行了紧张、激烈的角逐。最终,东莞、广州、珠海、中山、深圳、湛江、顺德、佛山、惠州、茂名代表队获得团体总分前十名,东莞市代表队的惠颖等100名教师获得一等奖,东莞市代表队冯伟华等40名体育教师评为优秀指导员。

据悉,为了切实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走教师内涵发展道路,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财厅、省体育局在去年颁发的《广东省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决定把中小学体育教师技能大赛作为广东省一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制度,纳入到每三年一届的全省中学生运动会(下称“中运会”)中,并计算代表团的团体总分。

2008年成都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技能大赛 第5篇

答案(高中组)

第二卷教学技能部分参考答案

(80分,共三大题)

A.隐性素质技能,共24分 A1—① ×

A1—② ×

A2—① ×

A2—② √

A3—① √

A3—② √

A4—① C

A4—② B A5—① B

A5—② B A6—① C

A6—② C B.显性素质技能,共40分 选择正确答案

A1—③ ×

A2—③ √

A3—③ √

A4—③ A A5—③ C A6—③ C

A1—④ √

A2—④ √

A3—④ √

A4—④ C A5—④ A A6—④ B

A1—⑤ ×

A2—⑤ √

A3—⑤ √

A4—⑤ B A5—⑤ A A6—⑤ B B1—① A

B1—② C

B1—③ B

B1—④ C

B1—⑤ B B2—① B

B2—② A

B2—③ B

B2—④ A

B2—⑤ B B3—① B

B3—② A

B3—③ B

B3—④ C

B3—⑤ 三选都得分

B4—① A

B4—② B

B4—③ A

B4—④ C

B4—⑤ C B5—① C

B5—② C

B5—③ C

B5—④ C

B5—⑤ A B6—① C

B6—② C

B6—③ C B6—④ C B6—⑤ C B7—① C

B7—② B

B7—③ C B7—④ C B7—⑤ C B8—① 先进理论

B8—② 在具体英语教学环境中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切合学习需要的教学法

B8—③ 先输入

B8—④ 把语言知识作为学习拐杖的学习策略(或近似解释)

B8—⑤ 自己的学生取得成就 B9—① 用英语做事

B9—② 语言知识

B9—③ 在听说读写综合活动中学习了语言知识 B9—④ 在直接训练之后,接着进行嵌入式训练

B9—⑤ 公平而友好的竞争 B10—① 关系很大

B10—② 思想品德

B10—③ 产生错误的原因 B10—④ 听话学生

B10—⑤ 活动产品研究法 C.综合性技能,共16分

C1—① 英语外语教学/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英语二语教学/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C1—② 篇章/课文,上下文/语境 C1—③ 学习,习得

C2 异点:外语教学在非目的的语地区进行,二语教学主要在目的语地区进行。同点:从学习顺序说,两者都是在获得母语后学习的第二语言 C3 两段:聚焦语言形式

2008年成都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技能大赛 第6篇

一、辽宁省中小学中青年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与从教能力情况分析

目前辽宁省中小学90%以上的中青年体育教师毕业于体育教育专业, 而毕业于运动训练、社会体育和其他专业的人数总体比例不足10%。因此, 如何提高体育师资培养质量、深化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成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出, 其中只有不足10人在校学习期间学习了两个专项, 所占比例不到5%, 这在某种程度上使体育教育专业满足不了中小学体育教师一人要承担多项教学内容的需求。

课程改革最大的动力来自教师, 最大的阻力也来自教师。因此, 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 对于推进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小学体育教师目前需要培训的内容的统计数据表明, 大多数中小学体育教师希望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教研能力是中小学教师必备的职业能力之一, 更是决定教师综合能力高低的重要因素。教研能力薄弱直接影响中小学体育教学、训练、课程改革的效果, 更会阻碍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提高。

二、我省中小学实施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 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课程改革没有充分考虑到城乡学校的差异, 农村学校实施课程改革存在一定难度

农村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较差, 教学环境无法满足课改的需求。而农村体育教师参加培训、学习的机会相对较少, 使其对课改的理解有限, 同时学校领导对课改认知程度不高。因此, 课程改革大都只停留在口头, 体育课依然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2. 部分教师认为课改方向不明确

课改提出了5个领域目标, 但如“心理健康”、“社会适应”, 虽有目标指向, 却没有具体学习内容, 也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 扩大了体育课的功能、加大了体育教学的难度。

3. 中小学体育教师交流学习机会少, 参考书种类单一

课程改革对于一线体育教师, 毕竟是一种新生事物。因此, 多组织他们进行交流学习非常必要。部分教师还反应参考书过于单一, 缺少相关的教材和学习用书。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课程改革的效果。

4. 传统教学模式依然存在

调查表明, 有110名体育教师采用单班分组教学, 占整体比例的51.64%;63名体育教师采用合班分组教学, 占整体比例的29.58%;7名体育教师采用男女分班教学, 占整体比例的3.29%。另外还有33名体育教师采用其他教学形式, 占整体比例的15.49%。传统教学模式在部分学校依然存在。 (见表1)

5. 体育课的地位关乎课程改革的效果

体育教学在学校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始终是中小学体育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体育课能不能上好, 某种程度上并不取决于体育教师的水平和能力。如初三体育课、高三体育课给文化课让路, 已经形成惯例。调查表明, 体育教师的工作压力主要来自于学校。学校不重视体育课, 课程改革就很难得以落实。因此, 对一线体育教师工作的认可也会影响课程改革的效果。 (见表2)

(二) 对策

1.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对课程改革的了解和认识

针对部分教师认为课改只提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5个学习领域, 却没有提出具体的教学内容, 不利于教师把握教学量度和教学内容。应该加强体育教师对课程标准的学习, 了解五个学习领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每一个学习领域都不能脱离其他学习领域而独立存在。其中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学习领域是学生进行学习, 达成目标的重要载体;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学习领域中有些目标有具体的学习内容, 有些目标则没有具体的学习内容, 这就要求同一个学习内容要兼顾多种学习目标。

2. 进一步完善与课程标准配套的教材内容体系

从调查和访谈的结果来看, 很多教师对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领域目标的内容理解模糊, 虽然基本上能把握、接受并改革体育教学, 但是落实时却有很大难度。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与课程标准配套的书面教材和多媒体教材, 将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细化。

3. 更新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优化师资力量既是教学改革的重点, 也是决定改革效果的重要方面。一方面学校应该关心体育教师的职后进修和培训, 特别是要转变、更新某些老教师的思想观念, 使其尽快适应课程改革。鼓励、支持体育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

4. 农村学校要因地制宜开发体育资源, 为课程内容的改革创造更好的条件

农村学校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方面, 应从实践体育教学中探索经验, 同时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积极为其创造条件, 加大对农村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还可以利用农村的自然环境开设一些新的体育项目, 如定向越野、爬山等。从实际出发, 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 并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 结合社会和学生的需要, 做到合理规划、合理利用。

三、我省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 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存在的问题

1. 部分参加培训的教师认为培训内容过于重复和单一, 缺少对新的教研成果、新知识和新理念的培训。培训工作与一线教师的实际需求有一定差距。

2. 理论比重大, 专项技能培训内容少。多数教师认为目前培训, 理论性内容太多、实践操作类的内容较少。

3. 培训管理制度不完善。部分教师认为职后培训工作应该真抓实管, 要有明确的目标, 并能采取有效的监督手段, 如培训后组织考试等, 使培训工作能够真正见到实效。目前培训工作在管理、监督上缺乏力度。

(二) 职后培训的建议

1. 培训内容应在继承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吸收教研新成果, 使教师能及时掌握新技能、新知识、新教学方法, 以尽快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2. 培训工作要广泛征求一线体育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针对广大教师对提高自身教研能力的需求, 在培训时应安排一些专家学者进行教研方式方法的讲座。

3. 培训工作要采取多种渠道、多种方式。通过组织不同形式的培训以满足广大教师的需求。

4. 要充分考虑不同类型学校和城乡之间存在的差距, 根据学校、城乡的实际情况安排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

5. 完善培训管理制度, 让接受培训的教师能够真正有所收获。培训工作的管理不应只局限于培训期间, 更应该加强培训后的督察工作, 注重培训的实际效果。把定期培训作为一项制度。

2008年成都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技能大赛 第7篇

从上表可以看出。2009年教师组竞赛项目设置较2008年大量增加,2008年仅仅涉及汽车维修基本技能,而2009年除此之外,还包含了团体赛的汽车二级维护和车身修复的所有竞赛项目。竞赛项目的增加。一方面为所有专业课教师都提供了展示技能的平台,另一方面对全面提高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我们为了“逼着”教师提高技能,所有竞赛项目均加大了难度。譬如汽车维修基本技能的拆装竞赛项目,中职学生组为丰田8A发动机气缸盖的拆装,高职学生组为丰田8A发动机含配气机构的发动机气缸盖拆装,而教师组却是丰田8A发动机整机拆装,并且要求同时完成气缸和曲轴的测量作业,作业时间为90rain。该竞赛项目在2008年江苏省大赛中首次推出,当时在全省专业教师中引起较大反响,很多教师反映这么短的时间内,根本无法完成这么多作业。作为设置该项目的专家组成员心中也没有底,不知道我们的专业课教师究竟能否完成。如果我们设置的竞赛项目,所有的参赛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均无法完成,那么这项设置就是失败的。但是竞赛实践表明,2008年所有24名参赛教师中,共有2名教师(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顾晓庆老师和南京交通技师学院的宋云波老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所有作业项目。当时在这两名老师压着比赛结束的哨声完成作业项目后,竞赛现场的工作人员和裁判员都报以热烈的掌声,以表示敬佩。赛后,笔者仔细询问了顾晓庆老师准备竞赛的情况,顾老师说:“刚拿到此竞赛项目时,我自己就做了一遍,当时只是拆卸和组装,没有清洗和测量,要2个小时20分钟(140min),比竞赛要求时间足足长了50min,我心想自己根本不可能在90min内完成该作业项目。”但是,通过将近1个半月的强化训练,顾老师在规定的90min内,不但完成了拆卸和组装作业,而且完全按照作业技术要求进行了清洗和测量作业。由此可见,技能竞赛对专业课教师技能素质的提高是非常有成效的。今年的比赛更加说明了这一点,同样是丰田8A发动机整机拆装竞赛项目,所有26名参赛教师中,共有14名教师在规定作业时间内完成了全部作业内容,作业完成率由2008年的8.3%提升到2009年的53.8%,虽然有些教师拆装作业的规范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但是,我们仍不难发现,通过技能竞赛促进我省职业院校汽车类专业教师技能素质的快速提升,其效果是任何培训都无法比拟的。由此可见,技能竞赛是专业教师技能素质提高的加速器。

再如在发动机故障排除竞赛项目方面,我们设置的故障并不比维修行业一线维修技术人员技能竞赛容易(注:笔者曾于2002年和2005年参与了南京市和江苏省汽车维修工技能大赛的命题和裁判工作),而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车辆没有故障代码只有故障现象。要求参赛教师根据故障现象进行分析,确定相应的检测项目,适用相关的故障检测设备对车辆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的数据进行分析,最终确定故障部位并排除故障。这样的故障设置思路完全模拟了维修企业接修一辆故障车的故障诊断与排除过程,这样的故障就是对在一线天天修车的维修技术人员而言也是相当困难的。而我们的专业老师没有丰富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经验,只是在学校繁重的教学任务下天天在实验室带领学生进行实训实习,要想在规定的30min内完成这样高难度的竞赛项目是相当不容易的。2008年24名参赛老师中只有2名找到并排除了故障,故障诊断思路正确。但是到了今年的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所有26名参赛教师中有11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比赛,作业完成率由2008年的8.3%提升到2009年的42.3%,短短的一年时间内,我们的专业课教师在故障排除方面有这么大的提高,非常难得,值得庆贺。

2009年,以往教师不参加的团体赛——丰田卡罗拉1.6AT轿车4万km保养作业,也要求教师参赛,全省共有18组36名教师参加了比赛,并且所有的参赛教师都在规定时间(35min)内完成了192个作业点的作业要求。按照百分制计算,18组参赛教师有10组参赛教师的成绩都在90分以上,70分以上的有17组参赛教师。这种成绩是非常不容易的。参加二级维护作业的教师中有1名连云港的老师,年龄已经50多岁了,这么大年龄的专业教师还在学习、磨炼技能,其精神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由此可见,通过连续两年的技能竞赛,我省职业学校中已经形成了专业教师积极学习技能、提高技术素质的热潮。以前让专业教师下厂跟师傅学技能,教师们往往还拉不下面子,不好意思,但是现在大家都乐意学技能,通过参加技能竞赛提高技能。教师的技能提高了,我们的职业教育发展才有希望。

更值得一提的是,车身修复和车身涂装这两项,除了无锡汽车工程学校和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少数几个学校率先开办了这个专业之外,其他学校几乎是空白,而目前维修行业又非常需要车身修复和车身涂装的专业技术人才,那么职业学校为什么不开办此类专业呢?关键的关键是——没有师资,车身修复和车身涂装方面的师资可以说是奇缺!师资的缺乏阻碍了专业设置,无法完成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打破该瓶颈的关键是快速培养此类专业的教师,打造一批有理论有技能的教师队伍。今年技能大赛中就将车身修复中的气体保护焊、电阻点焊、车身机械测量和拉伸、车身电子测量作为教师组的竞赛项目(由于时间关系车身涂装今年未进行教师组比赛)。通过赛前的强化技能训练和提升,原来是教师绝对弱项的技能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这一点从今年省大赛教师组的技能成绩就可以看出来,全省今年共有22名教师参加了车身修复4个项目的竞赛,其中车身机械测量和拉伸作业项目90分以上的有10人,占45.46%,60分以上的有17人,占77.27%;车身电子测量作业项目90分以上的有12人,占54.55%,其中有6人甚至获得了满分100分,60分以上的有17人占77.27%;气体保护焊作业项目90分以上的只有1人。60分以上的有5人占22.73%;电阻点焊作业项目90分以上的有8人,占36.37%,60分以上的有16人,占72.73%。通过上面的成绩我们可以看出,汽车维修职业教育中长期的薄弱项目——车身修复。通过技能大赛锻炼并培养了一批教师,我相信通过今后的技能竞赛,一定可以快速推进此类专业的建设。完善车身修复和车身涂装技能教育体系。

但是,通过大赛我们也发现当前的职教师资依然存

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专业教师之间技能的地区差异较大。主要体现在苏南和苏北学校之间。苏南地区,像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地的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技能素质普遍较高,而苏北地区学校教师的技能水平相对来说较弱。

二是教师个体之间的差异较大。像汽车维修基本技能中的发动机拆装作业,最好成绩为95分,但是最差的只有15分;发动机故障诊断作业项目中,最好成绩为89分,最差的只有22分;车身修复中的机械测量与拉伸作业,最好成绩为98分,最差的只有11分;车身电子测量项目最好成绩为100分。最差的为0分;气体保护焊项目最好成绩为92分,最差的为0分;电阻点焊最好成绩为100分,最差的为0分。

三是专业教师技能方面存在项目不均衡现象,有些项目大家普遍较弱。比如在发动机故障诊断方面,26名参赛教师中有15人在60分以下。这说明我们的专业教师在这方面有待继续提高。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对今后我省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建议今后在组织技能竞赛时,扩大教师参赛的名额。能够让更多的老师参与到比赛中来,通过竞赛快速提升技能。

第二,建议今后在组织技能竞赛时,每年教师竞赛的项目要不断调整和变化,并且要不断扩大竞赛的范围,通过竞赛促进教师技能的全面提高,而不是在三五个项目方面有所提高。

第三,建议同样的竞赛项目,已经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的教师不要重复参赛,各个学校不要将名次看得过重,而应该注重教师全面技能的提高,当然为了鼓励专业教师参赛的积极性,可以将教师在技能竞赛中获得名次和今后的职称评定相结合。

第四,为了快速提升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建议省教育厅等相关部门要定期组织教师的技能培训。2008年暑假结合技能大赛组织的教师培训效果是非常好的。

第五,职业学校要和维修企业紧密联系,给教师提供良好的技能提升基地,并且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从汽车维修一线引进一批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通过学校的培养充实到职业教育的第一线。在引进专业教师的时候,各级主管部门要把好关、开好路。所谓把好关,就是在引进的时候要有有效的考核机制,从而能够真正地将有技能的人引入职业院校,不能凡是来自企业的都进来。所谓开好路,就是职业学校在引进师资的时候,不能一味地卡学历,当前很多地方规定不是研究生不能进高职,不是本科生不能进中职,这对技能型专业老师的引进非常不利。

2008年成都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技能大赛 第8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参赛对象

将成都市18所三级医院优秀的儿科参赛护士分成18组, 每组2人, 共36名护士。

1.2 考核方法

每组参赛护士根据新生儿心肺复苏的需要备好用物, 报告参赛号码和比赛项目后开始计时。两名参赛护士中, 一名护士判断新生儿情况并安置新生儿于复温床上, 另一名护士记录新生儿情况。两名护士在4分钟内配合完成一组心肺复苏操作。配备3名监考教师, 其中一名使用秒表计时。

1.3 技能考核的技术评分要求

技能考核的技术评分要求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新生儿复苏共85分;第二部分是综合评价15分。在第一部分考核中, 要求参赛者模拟巡视病房时发现新生儿呼吸暂停的情况, 实施抢救, 内容包括: (1) 对模拟新生儿的心率、呼吸、哭声、肌张力有无进行评估; (2) 安置新生儿于复温床上的方法是否正确; (3) 评估心率与急救措施是否得当; (4) 胸外按压手法和部位、频率及深度是否正确; (5) 呼吸气囊的使用方法是否准确; (6) 按压与呼吸比例是否恰当; (7) 生命支持口述是否完整; (8) 复苏后的监护与处理是否得当。第二部分综合评价包括关爱新生儿、无创伤及并发症发生、操作动作熟练程度、复苏的有效性、用物是否齐备、处理是否规范、时间的把握情况等方面。

2 结果 (见表1)

由于竞赛中的评分标准与其他医院考核评分方法有所不同[1], 所反映出的问题也有所不同。在初赛中, 参赛护士最突出的问题是洗手方法不正确, 其次是心肺复苏成功后未及时记录以及心电监护仪的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心脏按压存在的问题。但是, 参赛护士复苏体位的摆放、开放气道的有效性和抢救时间的控制都完成得很好, 这说明参赛护士对该部分的技能已牢固掌握。

3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1 洗手存在的问题

初赛中, 参赛护士洗手暴露的问题最多, 其原因是重视程度不够。众所周知, 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感染、保障患者安全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医院对护士的规范洗手法较为忽视, 医务人员常常因为患者较多、工作量大而顾不上洗手, 频繁接触带有细菌的患者后, 免疫力低下的新生儿无疑就成了院内感染的对象。解决的方法是增强医务人员对手部卫生状况重要性的认识[2], 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并定期监测, 这对控制医院的感染十分重要[3]。可将“六步法”洗手的宣传画张贴在洗手池旁, 方便医务人员边洗手边对照, 确保洗手与消毒达到规定要求。

3.2 病情记录暴露的问题

初赛中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是病情记录不完整或未做记录。由于初赛规定时间是4分钟, 一些参赛护士感觉时间紧, 来不及书写, 另一些是因紧张忘记书写, 还有些参赛护士是有记录但不全面。解决的方法是对参赛护士强调病情记录要重点突出, 时间记录到每分钟, 病情描述要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3.3 心电监护仪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心电监护仪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未接通监护仪的电源, 未将各导联线与心电监护仪的相应接口连接, 监护仪的电极片粘贴位置不正确。监护仪的正确使用能为新生儿的病情变化提供客观依据, 提高医疗护理质量。解决的方法是对参赛护士明确:要做到首先接通电源并打开电源开关, 将各导联线与心电监护仪的相应接口连接, 再将电极片安放在相应位置[4], 以确保患者在抢救成功后能顺利观察病情变化, 从而为进一步治疗奠定基础。

3.4 胸外按压存在的问题

胸外按压存在的问题表现在按压的方式、按压的部位、按压的深浅度上有误。解决的方法是将参赛护士的心肺复苏操作过程进行录像, 对容易出现按压方式和按压部位错误以及按压深浅错误的部分进行剪接。将正确复苏方法与错误的方法进行对比, 以PPT形式播放出来, 使每组选手看后就知道存在的问题。培训教师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再次强调正确的操作方法, 讲解完后, 立即分组进行操作训练, 然后再从中任选3组进行练习, 由其他参赛护士观察操作流程是否正确, 时间把握是否恰当, 直到大家掌握正确方法为止。

3.5 使用气囊存在的问题

使用气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挤压气囊的手法不对。解决的方法是演示正确挤压气囊的方法, 单手挤压气囊时应捏住呼吸气囊的中间部分, 拇指和其他四指张开, 挤压气囊时用力均匀。挤压气囊给氧要有节律, 培训时要求参赛护士在操作时大声计数, 数1时挤压, 数2和3时手放松气囊, 使参赛护士很快掌握正确使用气囊的方法。

从初赛的成绩分析可以看出, 三级医院的儿科护士对于心肺复苏的核心操作总体掌握良好, 但综合能力的训练还有待加强。因此, 应加强临床护士急救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培训, 建立重复培训和定期考核的制度, 特别是专业儿科护士, 更应加强CPR的培训。

摘要:目的 对成都市护理岗位创新技能初赛中新生儿心肺复苏所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分析, 从而提高新生儿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降低新生儿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方法 对全市18所三级医院优秀的参赛儿科护士心肺复苏操作技能掌握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 参赛护士心肺复苏的核心操作掌握良好, 但综合护理技能有待提高。存在的问题有:洗手方法不正确、病情记录不完整、心电监护安放位置有误、按压幅度和部位不正确等。结论 护士除应正确掌握心肺复苏技能外, 还应高度重视基础技能训练, 掌握心电监护仪的基本操作方法。

关键词:成都市,护理岗位,创新技能初赛,新生儿,心肺复苏

参考文献

[1]青华, 张岚, 马国威, 等.186名急诊护士心肺复苏技能掌握情况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报, 2012, 19 (7A) :23-26.

[2]周风霞.消毒与新生儿院内感染[J].中国妇幼保健, 2006, 21 (13) :63-65.

[3]洪喜, 罗婵清.综合医院医务人员手部卫生情况调查及干预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 2011, 13 (23) :22-24.

2008年成都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技能大赛

2008年成都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技能大赛(精选8篇)2008年成都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技能大赛 第1篇成都市2008年“支援灾区、送教下乡”体育献课评...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