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性语言范文
支持性语言范文(精选5篇)
支持性语言 第1篇
重视幼儿语运用能力的发展, 重视支持性语教育环境的营造, 既是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精神的要, 又是进步深化幼儿语教育改革的要。支持性教育环境能够促进幼儿语能力的有效提升与发展, 是促进幼儿语教育目标有效实现的重要途径。《纲要》非常重视支持性语教育环境的营造, 提倡让幼儿在使用语的过程中学习语, 并要求幼儿教师为幼儿“创造自由、宽松的语交往环境, 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 体验语交流的乐趣。因此, 在教学实践中幼儿教师应当好幼儿语发展的支持者这重要角色, 想方设法, 努力营造支持性语教育环境, 提高幼儿语教学效率。
二、营造支持性语教育环境, 提高幼儿语教学效率
1.营造幼儿语言学习的个别需要的环境 , 做 到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纲要》强调 :“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 , 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 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 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这番阐述告诉我们幼儿语言的发展不仅具有人类语言的一般规律, 而且有一定的个性差异, 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因人而异, 针对幼儿的个性特点给幼儿创设符合个性需要的教育时机。为此, 教师要培养敏锐的眼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在跟幼儿相处、交流的每时每刻, 教师要注意观察、分析幼儿的语言, 发现其语言跟其他孩子的差别, 寻找个性的差异与共性的特点。教师只有随时随地地捕捉幼儿语言发展的相关信息, 真正掌握幼儿语言的发展状况, 在教育过程中才可以创造性地选择并科学运用有效教育手段, 让幼儿的语言获得发展。在促进幼儿群体语言发展的过程中, 教师要牢记并实现《纲要》中提出的“对有语言障碍的儿童要给予特别关注”这一重要要求。教师要做善于观察、心思细腻的人, 给特殊幼儿以更多的关心、呵护与鼓励, 把更多的爱献给有语言障碍的孩子。
2.营造开放而平等的幼儿语言学习环境 , 培养幼儿的信心与勇气。
教师作为幼儿语能力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与合作者, 跟幼儿的相处、交往应当是放的、和谐的、平等的、愉悦的。为此, 教师要以个大朋友的身份跟幼儿相处, 做幼儿的知心朋友, 使幼儿感觉自己是校园里的位和善可亲的妈妈。这样的生活、学习过程, 才能消除幼儿紧张甚至恐惧的心理, 真正促进幼儿语能力的提高。幼儿的语学习是个充满主观能动性的过程, 教师和幼儿之间应该构建愉快学习与交流的共同体。在展幼儿语活动的过程中, 教师跟幼儿之间是合作者的关系, 教师不能板着面孔、高高在上, 要走下讲坛, 蹲下身子, 深入孩子中, 为幼儿营造安全的语学习环境, 让幼儿能在爱和自由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发展自己的语。当幼儿描述或表达某个事物结结巴巴、语句不太完整或词不达意时, 教师要耐心倾听, 不要急于纠正, 要步步地启发与引导, 这样才能够放松孩子的心情, 不至于给孩子心理压力, 让孩子体验到挫败的感觉, 从而挫伤孩子参与表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丧失参与的信心与勇气。尤其重要的是, 教师要善于在幼儿之间构建个非竞争性的学习共同体, 促进幼儿与幼儿之间相互学习, 共同进步。为此, 教师首先要创设民主、宽松、融洽、和谐的学习活动氛围。有了这样的氛围, 幼儿才敢于大胆地、无拘无束地陈述自己的见闻, 表达自己的观点, 张扬自己的个性, 并从中锻炼参与的勇气, 体验参与的乐趣, 获得成功的愉悦。
3. 帮 助 幼 儿 在 丰富 多 彩 的 语言 实 践 活动 中体 验乐 趣 、积累经验。
《纲要》非常关注促使儿童语言发展的方法、途径等问题 , 明确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 ”因而要求“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扩展幼儿的经验, 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为此, 笔者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并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交流谈话、讲述故事、听说游戏、谜语竞猜、儿歌朗诵、早期阅读等, 从不同角度为幼儿营造喜闻乐见、倍感兴趣的语言学习氛围, 使得活动过程符合幼儿语言发展的需要, 使幼儿在实践活动中获取语言与非语言信息, 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让幼儿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帮助幼儿在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经验, 学习和获取有效的、有用的、“活”的语言, 提高幼儿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如在开展中班谈话活动《我的妈妈》, 笔者先用谜语“从小把你养育大, 冷暖饿饱都牵挂;你有困难她忧虑, 你有成绩她高兴;人人都说她最亲, 世上不能没有她”引出话题, 然后引导幼儿围绕自己的妈妈自由交谈, 最后通过“你喜欢你妈妈吗? 为什么喜欢她? 你愿意为妈妈做些什么事情? ”等几个问题, 启发、引导幼儿逐步打开交流思路, 拓展谈话内容, 使幼儿在谈话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升自己的交流与表达能力。
笔者认为, 为了有效发挥语环境的作用, 教师首先要注重把有计划的语教学跟随机语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随时随地地捕捉幼儿感兴趣的话题或内容, 引导幼儿进行观察与思考, 激发幼儿表达兴趣。其次, 注重让幼儿在美妙的自然界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 运用自己的感官感知事物的变化。如秋天同跟幼儿观赏枫树、银杏等各种树叶的形状、颜色, 下雪的时候带领学生观赏美丽的雪花, 指导幼儿仔细观察, 生动描述。这些活动的展有利于丰富幼儿的经验, 积累语素材, 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做好铺垫与准备。
三、结语
环境是语产生的源泉, 又是语教育的途径之。儿童心理和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认为, “怎样的环境, 就得到怎样的刺激, 得到怎样的印象”, 并且“教育上的环境在教育的过程中起着定的作用”。自然、家庭、学校与社会是发展幼儿语能力的活教材, 在幼儿语教育过程中, 教师要通过不同途径, 整合各种资源, 为幼儿创造适宜的、发展性的语环境, 激发幼儿想说的欲望, 培养幼儿敢说的勇气, 提高幼儿会说的能力, 帮助幼儿树立爱说的信心, 进而提高幼儿的语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S].2001-7-2.
[2]姚莉娜.幼儿语言教育环境创设之我见[J].厦门教育学院学, 2002 (4) .
支持性语言 第2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幼儿支持性语言环境就是指从物质和精神上为幼儿提供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语言环境。本文就从如何创设支持性语言环境,才能促进幼儿语言发展进行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
幼儿 教师 支持性语言环境 幼儿教育 幼儿语言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语言发展有着明确的解读: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对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因此,我们本着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理念,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多元的、自由宽松的、丰富多彩的支持性语言环境,培养幼儿语言能力,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一、创设支持性语言环境的前提
1.教师要做幼儿谈话的观察、倾听者
宽松无压的心理环境是幼儿敢于表达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教师对幼儿的尊重,体现了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教师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可以使幼儿获得成就感,激发和强化他们想说、愿意说的愿望,从而达到能说、会说的境界。
2.教师要做幼儿谈话的鼓励者
幼儿间存在着认知、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纲要》中提出,“对语言有障碍的儿童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幼儿语言是在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幼儿语言的运用又是在实际的语言交流中实现的。因此,教师应接纳幼儿之间的差异,不光要提供交流的机会,成为交流的对象,对特殊需求的幼儿还要在交流的过程中给予特殊的鼓励。舒晨小朋友从小居住在如东乡下,刚入园时无法与老师、同伴交流,偶尔开一次口,小朋友觉得他说话有趣,纷纷模仿。舒晨小朋友自尊心挺强,觉察到这一点后就很少和老师、同伴交流了。
二、创设支持性语言环境,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1.创设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物质语言环境
师生一起商量、共同制作,为幼儿提供有利于激发、支持幼儿语言发展的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多种活动。自然角环境的创设中,我们在散步的时候发现一只蜗牛,大班孩子很感兴趣,回到教室大家就从蜗牛的外形、生活习性开始讨论起来,我就在一旁引导孩子们恰当地运用词汇,在口头表达时尽量使语句完整、连贯、流畅,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让幼儿的语言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得到练习。我们也充分利用环境,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环境也能得以“说话”。
创设真实丰富的语言活动情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从而增长其见识,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教育并不是单独的,它融合在各个学科领域中。如中班《大灰狼开心了》这一活动,它有社会领域的目标“知道做错了事只要想办法补救就会使自己重新快乐起来”,但这一目标的实现,首先是建立在语言领域目标“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只有倾听了故事的发展,理解了故事内容,才能明白故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还有,幼儿思维都是发散性的,在活动中提问特别积极,生成了许多新的主题。在幼儿生成的主题中,孩子们学会提出许多个为什么,我便引发孩子自己去探索、交流、讨论、寻找答案,孩子们在丰富的活动又回答了许多个为什么,语言得到充分锻炼。
2.创设宽松和谐、平等互动的心理语言环境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一切最美好的东西,发展他们,不去用学校里的条条框框限制他们,鼓励独立工作——进行创造。” 利用与幼儿接触的一切时机,蹲下来,用真诚的眼光同孩子交流,仔细倾听孩子的每一句话,给孩子不断地鼓励、支持,在交谈中建立浓厚的感情。允许“错误”,提倡“敢说先于正确”。如有一次语言课上,杨逸嘉非常勇敢的举手发言,但是他说的带了一点土话,我先肯定了他的回答,但是立马蹲下来,轻轻地告诉他要说普通话,他依然非常开心。
《纲要》中指出:“幼儿之间积极的互动和交流是幼儿重要的学习资源与环境”。一日生活中,幼儿们经常在游戏中围绕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交流,大家互相了解、模仿、扩展。如有一次角色游戏“娃娃家”中,徐浩然是“宝宝”、齐子爱是“妈妈”,齐子爱因为徐浩然不“吃”自己做的汉堡包,就大声训斥他,徐浩然就抗议道:“妈妈怎么能这样呢,我们的妈妈应该微笑着,疼爱自己的宝宝,轻轻地说话。”于是,齐子爱就很有耐心的询问道:“请问你要吃汉堡包吗?”大家又都和好了。
【结 语 】
综上所述,生活是语言的源泉,只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才能产生丰富的语言。因此教师应在日常生活中,尊重每个幼儿的特点和心理需要,从满足幼儿个别需要的情况出发,根据幼儿的发展来有效地创建支持性语言环境,鼓励他们敢于慢慢说,进而大胆地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王海英.“以儿童为中心”的班级环境创设【J】.幼儿教育,2013(Z4)
【3】刘文静.创设良好语言环境,提高表达能力,山东省教育厅教育出版社,2005
支持性语言 第3篇
一、关于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属于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
具体来说, 肢体语言又称身体语言, 是指经由身体的各种动作, 从而代替语言藉以达到传情达意的沟通目的。广义言之, 肢体语言包括面部表情在内;狭义言之, 肢体语言只包括身体与四肢所表达的意义。
这是人际交往中不可剔除的交流形式。恰如其分的肢体语言不仅可以很好地表情达意, 给人留下深刻鲜明的好印象, 甚至可以给人以美好的视觉感, 从而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肢体语言对于学生就业应聘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呢?首先来简单探讨就业中的一般问题与应对。
二、就业指导中一般心理问题及其应对策略的优缺点
众所周知, 当前就业形势下, 面对高强的现实压力, 毕业生的心理变化复杂多样。有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业和能力有一定的自信和认可, 择业和就业的动机与意愿相对积极正面;但, 仍有部分学生面对着自身或现实环境中不同层面的各种问题而不知所措。例如:随着年级的升高, 无论选择了升学还是就业, 由于竞争激烈而导致焦虑;对工作的期望值与现实情况之间落差大, 造成择业就业选择渠道狭窄而受挫, 从而出现信心低落、自卑、偏执等状况;工作环境下人际关系的处理经验较浅, 导致社交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出现。
面对不同的问题情境, 人的个体差异反映出各异的心理应对能力。处理这类问题, 学校一般会采纳这样三种方法:
1、个别咨询。
采取此方法的优点是:切入问题深入细致, 能结合学生个体的成长背景与当前状态;但, 这样的方法一般应用于“亡羊补牢的事后”处理, 而且学生覆盖面较小、解决问题所用时间长、见效快慢不一, 这会给繁杂的工作带来一定的障碍。
2、讲座。
较为传统的方法, 其显见的优点是:属于预防性的“事前”方法, 大容量的指导性信息, 学生覆盖面广;但, 内容上都是“共性主题”为主, 很难结合学生个体差异, 同时, 学生们对讲座内容的“理解和接收程度”有待考量。
3、团体辅导。
该方式优点:解决问题有目标针对性, 学生覆盖面中等, 也属于预防性的“事前”方法;但, 团体辅导进行之前要对问题事件、来访学生进行信息的采集与分类, 需要在前期有组织的投入相当的工作量。
三、肢体语言训练与就业指导
以上简略探讨的三种应对策略各有优劣, 笔者认为, 后两种的结合是更佳的方式, 更用于学生毕业前期的指导工作。而肢体语言训练恰好是这样一种讲座和团体辅导的二合一。
1、肢体语言训练的构成与内容设置。
(1) 关于构成。
每堂训练课由三部分构成:一, 建立小组信任感后, 针对专题设定问题情境各小组进行问题尝试, 记录分享感受;二, 对专题涉及的肢体语言进行讲解与演练;三, 再次体会问题情境并共同分享感受前后差异。最后点评。
(2) 关于内容。
下面提供简要的参考纲目:
*空间距离与心理距离;
*握手的“较量”;
*手与手臂的玄机;
*神奇的笑容;
*那是你的眼神;
*“行与坐”, 你会吗。
几个专题还可以组合排列, 或者进行更细的划分。内容的容量较大, 每次的训练课程安排不宜超过90分钟。
2、肢体语言训练的实用意义。
对于接受指导的学生来讲:一方面, 从社会心理的角度, 可以有益于提高自己与人交往时对他人“真实”信息或意图的理解能力, 并调整自身的表达与表现力;另一方面, 有些学生的成长中, 的确缺少社交礼仪与社交能力方面的学习锻炼, 而肢体语言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礼仪中的共性规则, 较为实用。同时, 就业前夕恰是学生容易紧张焦虑的时间, 在这时安排学习“学即可用”的内容, 而且可以有效解读和支配自己的肢体, 既可消除紧张, 又能够帮助重建自信。
对于就业指导工作而言, 使用这类预防性方法对于就业问题与学生的处理范围都较广, 适合面对群体使用;如若能配合较为成熟的训练指导方案, 指导老师操作起来难度也不是很高;另外, 虽然肢体语言训练只能算作就业心理指导诸多环节中的一小环, 但, 这小小的部分却颇具“能量”, 可以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 帮助促进其他心理指导工作完成的水到渠成。
支持性语言 第4篇
1.1 垃圾邮件分类识别研究现状
随着互联网网络的广泛普及, 电子邮件以其快速、高效、低成本的优势, 成为沟通的最重要手段。然而随之而来的便是对用户毫无用处的、未经用户许可的广告邮件, 即垃圾邮件。垃圾邮件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占用大量带宽, 当严重时, 会出现网络挤塞和跨网络链接干扰问题; (2) 垃圾邮件处理时间, 干扰了正常的信息传递; (3) 垃圾邮件包含不健康的信息, 对社会稳定与安全造成危险; (4) 垃圾邮件和恶意代码, 成为计算机和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1]。因此, 如何准确识别并过滤垃圾邮件已成为互联网安全领域所重点关注的研究课题。
目前垃圾邮件的识别方法如下。
(1) 基于规则的垃圾邮件过滤技术。规则是指诸如“If-then”结构的判定方式, 一般包括白名单与黑名单技术、规则过滤以及基于关键词匹配的内容扫描等[1]。这种技术主要用于服务器端的筛选。比较典型的规则提取技术有决策树法, 促进法和粗糙集法。但是这些主观的方法会产生大量的垃圾邮件和合法邮件错误判断
(2) 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过滤技术。统计学习可以看成是规则提取的一个特例, 提取出的是具有概率意义的“隐式规则”, 随着计算机算法的不断发展, 这种方法已经逐渐替代了规则提取技术。比较典型的统计学习方法有:k NN方法、SVM方法、Winnow方法、Bayes方法[2]。
1.2 支持向量机在垃圾邮件分类中的应用
支持向量机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是一种基于统计学习理论机器学习方法。其核心内容提出在1992-1995年, 现仍处于发展阶段。它在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下, 通过泛化学习, 即通过有限数量的小错误训练样本, 以确保保留独立的测试集上的小错误能力。支持向量机算法也是一个凸优化问题, 所以局部最优解一定是全局最优解。它被用在许多领域的分类, 在电子邮件过滤技术研究上, 支持向量机是有效的筛选方法。Drucker等首次在邮件分类问题使用支持向量机[3]。Aleksander等提出了具体内容支持向量机邮件过滤算法[1]。
1.3 SVM平台介绍
在SVM研究领域, 最经典的软件包是LIBSVM[1], 它是由台湾大学林智仁博士等开发设计的通用SVM软件包。可以解决C-SVC、n-SVC的分类问题、e-SVR、n-SVR的回归问题以及one-class-SVM的分布估计等问题, 常用的核函数函数供选择。LIBSVM可以与多种语言直接对接, 主流包括Python、Java、R、MATLAB、Perl、Ruby、Lab VIEW以及C#.net等。
支持向量机在R语言插件是e1071包、Kernlab包和kla R包。
e1071向LIBSVM提供了多重接口。LIBSVM包括共同的内核, 如线性、多项式、RBF、sigmoid等。
Kernlab包里函数ksvm () 通过.Call接口, 使用BSVM和LIBSVM库中的优化方法, 得以实现SVM算法。同时有C-SVM和v-SVM分类算法, 有ε-SVM和v-SVM回归算法, 还有一对一和原生多类多类算法。
kla R包对SVMlight进行了包装, 提供了函数SVMlight () 以分类。支持主流的分类方式和内核分类。
本文选用Kernlab包调用LIBSVM库函数, 在R软件平台上实现了基于SVM的对垃圾邮件进行分类的分类器。
2 SVM
2.1 SVM基本原理[1,2,3,4,5]
2.1.1 线性SVM分类器
假设R维数据的分布中, 能找到超平面空间 (Hyper-pan) 中, 数据被分为两类。数据属于这一类的超平面在同一侧, 属于另一类型的数据在超平面另一侧。由于希望可以找出将两类数据分得较开的超平面, 因此所找出的是比较好的超平面。可以将问题简述如下:
设训练的样本输入为Xi, i=1, ⋯, n, 对应的期望输出为Yi∈{-1, 1}, 其中+1和-1分别代表两类的类别标识, 假定分类面方程为
其中“⋅”表示向量点积。为使分类面对所有样本正确分类并且具备分类间隔, 就要求它满足以下约束条件:
可以计算出, 分类间隔为
在约束式的条件下最大化分类间隔2/||ω||可以通过最小化||ω||的方法来实现。那么, 求解最优平面问题可以表示成如下的约束优化:即在条件式 (2) 的约束下, 最小化函数:
为了解决约束最优化问题, 引入式 (4) 的拉格朗日函数:
其中, αi>0为拉格朗日系数, 现在的问题就是关于ω和b求L的最小值。把式 (4) 分别对ω和b求偏微分并令其等于0, 就可以把上述问题转化为一个较简单的"对偶"形式:
将得到的关系式:
代入到原始拉格朗日函数, 得到:
如果αi*为最优解, 那么将其代入 (6b) 得:
即最优超平面的权系数是训练样本向量的线性组合。
由于上述优化问题是一个Convex Problem, 求解上述的SVM问题, 须满足
这是该优化问题的KKT条件, 这个优化问题的解还须满足:
求解上述问题后得到的最优分类函数是
由于非支持向量αi认定都为0, 上式的求和实际上只对支持向量进行, 最终的优化问题可简化为:
2.1.2 非线性SVM分类器
有的问题并不是线性可分的。但是可以通过一个适当的非线性函数φ, 将数据由原始特征空间映射到一个新的特征空间, 然后在新空间中寻求最优判定超平面。问题 (13) 可以改写为
如果直接在高维空间计算φ (x) , 将会带来维数灾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引入核函数
这样问题 (14) 就变成
实际问题很少线性可分, 虽然理论上可通过非线性映射得到线性可分的数据, 但如何获得这样的映射, 且避免过拟合, 仍存在问题。所以更实际的策略是允许一定误差。通常引入松弛变量ε, 放松约束。这时问题描述改为下面的形式:
这样的分类器称为线性软间隔支持向量分类机 (soft margin classification) 。
2.2 核函数简介
支持向量机依赖于两个变量的函数K。功能主要是由xi和xj到另外两个内积空间或内核函数。核心思想是将对应的映射函数和函数空间一一对应, 确定内核函数K, 同时也隐含确定了映射函数和功能。内核参数的变化实际是隐式映射函数被更改, 从而改变空间分布的样本数据复杂性 (维度数目) 。数据子空间维数结构决定了空间的线性分类最大尺寸, 也决定了可以实现线性的超平面经验误差最小。在此期间, 只有每组数据子空间超平面得到最好概括, 如果子空间维度数据是高, 则得到最优超平面可以是复杂的、经验风险小的, 但获取的置信范围大, 反之亦然。两种情况下都没有良好的泛化能力, 选择适当的内核函数, 可以有效改进分类。最主流的核函数, 可以分为四类︰
(1) 线性核函数:K (xi, x) = (xi, x)
(2) 多项式核函数:K (xi, x) =[ (xi, x) +1]q
(4) Sigmoid核函数:K (xi, x) =tanh{v (xi, x) +c}
3 基于R语言垃圾邮件识别模型的实验
3.1 实验所用数据库简介
本文选取Hewlett-Packard实验室收集的邮件数据集, 共包含4 601条记录, 其中非垃圾邮件2 788条, 垃圾邮件1 813条。垃圾邮件按照如下定义:产品或网站广告, 快速致富指南, 连锁邮件, 成人文学等。垃圾邮件起先是由邮局或个人完成归档的, 非垃圾邮件来自于个人邮件, 因此这类邮件都有一些明确的姓名或地址。Spam数据库共有58个变量, 1至48号变量表示一些特定词的频率 (例如“business”) , 49~54变量是一些标点出现的频率, 55~57变量是平均、最短和最长的大写字母单词的数量, 58号变量是邮件的类型 (spam或nonspam) 。
3.2 系统说明
本文建立的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垃圾邮件分类模型是用R (2.9.1) 语言实现的。所有试验均在在Windows XP sp2操作系统、AMD 2800+CPU1.83GHz处理器、1G内存的PC机上运行。
3.3 算法简介
本实验的算法伪代码如表1所示。
3.4 分类效果评估
为了对垃圾邮件过滤系统的效果做分析, 需要一个评价体系来进行评估。垃圾邮件过滤的性能评价通常借用数据挖掘中混淆矩阵的相关指标。设测试集合中共有N封邮件, 先定义几个变量, 见表2, 其中, N=A+B+C+D。
定义如下几个评价指标:
(1) 召回率。记得Recall=A/ (A+C) , 垃圾邮件检出率。这一指标反映了检测垃圾邮件过滤系统, 较高的召回率, 垃圾邮件的审核能力越高。
(2) 正确率。Precision=A/ (A+B) , 垃圾邮件正确率。过滤系统"真正的"垃圾邮件能力, 精度更高, 更少的垃圾邮件被误处理。
(3) 精确率。Accuracy= (A+D) /N, 即对所有垃圾邮件判断正确的概率。
(4) F值。F=PR/ (P+R) , 调和平均值是一种正确率和召回率的平均, 它将正确率和召回率这一对互补的指标综合成一个特定的判定指标。
(5) 错误率。E= (B+C) /N, 即对所有邮件判别错误的机率。
(6) 虚报率。Fallout=B/ (B+D) , 该指标是阐释合法邮件误判为垃圾邮件, 在引用中, 应该尽可能避免避免此情况。
(7) 漏报率。Miss Rate=C/ (A+C) , 该指标是系统将垃圾邮件当做正常邮件处理的机率。
通常选择虚报率最小, 而召回率和正确率都最高的SVM模型。从表6可以看到, 线性核和径向基核可以作为分类器的核函数。
4 研究结论
本文在R语言平台上实现了垃圾邮件识别的实验, 研究了不同核函数下的SVM模型, 得到了较好的分类结果。但程序运行的时间比较长, 原因在于ksvm函数内部在解一个QP问题的时候, 所用的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较高, 如何降低这个QP问题求解的时间复杂度, 是今后改进的方向之一。本文对短文本分类的启示有: (1) 基于内容特征的分类方法可能不适用于短文本分类 (短文本数据的维数非常高, 限制了SVM的效率) 。 (2) 可以考虑基于行为特征的分类模型, 例如分析发信方式, 大小写字符等。
参考文献
[1]高加旺.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垃圾邮件过滤模型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8.
[2]周明天.垃圾邮件过滤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2007.
[3]VAPNIK.V.N.计学习理论的本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4]DRUCKER.H, WU.D, VAPNIK.V.N.Support VectorMachines for Spam Categorization[J].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999 (5) :1048-1054.
[5]Alexandros Karatzoglou, David Meyer, Kurt Hornik.Support vector machines in R[J].Journal of StatisticalSoftware, 2006, 15 (4) :9-13.
支持性语言 第5篇
“除了目前所支持的iPhone和iPod Touch,在推出MonoTouch 2.0之后,Novell现在也支持iPad应用开发了。”Novell开发平台副总裁兼Mono项目负责人Miguel de Icaza说。“我们的MonoTouch软件开发工具包可使Microsoft.NET平台上的开发人员利用iPad大屏幕等许多新特性。MonoTouch使世界各地的.NET开发人员更易于进行iPad开发,并使iPad生态系统规模得到显著增加。”
Novell的MonoTouch是一个软件开发工具包,包含有与Apple iPad软件开发工具包集成所必需的编译程序、库文件和工具。Microsoft.NET包括基础类库、托管库、一个交叉编译程序和Xcode集成,为设备测试和向Apple App Store应用商店发送应用程序提供了可能。MonoTouch 2.0包括如下增强部分:
对iPad、iPhone、iPod Touch和通用iPad/iPhone应用建立的支持
对iPad、iPhone和iPod Touch应用编程接口完全彻底的C#支持
支持性语言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