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策略范文
最佳策略范文(精选12篇)
最佳策略 第1篇
1 一维设备更新策略模型
1.1 问题描述
参照文献[1],可以对设备更新问题作以下描述:以一台机器为例,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机器的使用效率降低,收入减少,维修费用增加,而且机器的使用年限越长,它本身的价值越小,更新时所支出的费用就越多。已知这种机器的计划使用年限、不同机龄在各年份的运营费用、更新费用和运行收入的条件下,在年初制定各年的设备更新策略,使机器在运行年份内的总收入最大,构成设备更新问题的主要内容。
1.2 设备更新的0-1规划模型
定义如下变量:
Ij(t)为在第j年机器役龄为t年的一台机器运行所得的收入;
Cj(t)为在第j年机器役龄为t年的一台机器更新所需的更新费用;
α(0α1)为折扣因子,表示一年以后的单位收入的价值为现年的α倍;
T表示在第一年开始时,正在使用的机器的役龄;
n表示计划使用的年限总数;
gj(t)表示在第j年开始使用一个机龄为t年的机器时,从第j年到第n年内的最佳收入;
Rj(t)表示在第j年开始使用一个机龄为t年的机器时,采用更新策略,从第j年到第n年内的最佳收入;
Kj(t)表示在第j年开始使用一个机龄为t年的机器时,采用保留策略,从第j年到第n年内的最佳收入;
定义0-1变量表示表示在第j年开始使用一个机龄为t年的机器时的机器更新决策,xj(t)=
undefined
可建立如下设备更新的数学模型I
约束条件(2)和(3)分别表示在第j年开始使用一个机龄为t年的机器时,采用更新策略,从第j年到第n年内的最佳收入,和在第j年开始使用一个机龄为t年的机器时,采用保留策略,从第j年到第n年内的最佳收入;约束条件(4)和(5)反映了gj(t)=max{Rj(t),Kj(t)}的关系;通过约束条件(7),将gj(t)=max{Rj(t),Kj(t)}转化为一个非线性等式即约束条件(1)。
2 二维设备更新策略模型
模型I研究的设备更新问题,是以机龄作为状态变量,决策是保留和更新两种。模型I还可推广到多维变量的情形,如还需考虑机器大修对机器所需的总费用和收入的影响,则机器所需的总费用和收入,不仅取决于机龄和购置的年限,也取决于上次大修的时间,用机龄和上次大修后的使用时间两个变量来描述系统状态,可建立如下0-1规划模型。
假设大修时间忽略不记,类似模型I定义如下变量:
Ij(t,k)为在第j年机器役龄为t年,上次大修时间为第k年的一台机器运行所得的收入;
Oj(t,k)为在第j年机器役龄为t年,上次大修时
间为第k年的一台机器运行所需的运行费用;
Cj(t,k)为在第j年机器役龄为t年,上次大修时间为第k年的一台机器大修所需的费用;
Rj(t,k)为在第j年机器役龄为t年,上次大修时间为第k年的一台机器更新所需的更新费用;
α(0α1)为折扣因子,表示一年以后的单位收入的价值为现年的α倍;
T,K分别表示在第一年开始时,正在使用的机器的役龄和上次大修的时间(以年为单位);
n表示计划使用的年限总数;
gj(t,k)表示在第j年开始使用一个机龄为t年,上次大修时间为第k年的机器,从第j年到第n年内的最佳收入;
定义两组0-1变量分别表示在第j年开始使用一个机龄为t年,上次大修时间为第k年的机器的更新决策和大修策略,
可建立如下0-1规划模型II
3 数值实验
假设N=5,α=1,T=1,有关数据如下表,使制定5年中的设备更新计划,使5年内的总收入最大,根据模型II,用Lingo软件计算得到最优策略为分别在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末更新设备。
4 算法与讨论
以上算例是针对模型I,对于模型II,虽然Lingo软件的内置建模语言无法表达三维数组,但对于固定的j,模型II中的三维数组变量Ij(t,k)、Rj(t,k)、Cj(t,k)、Kj(t,k)、Sj(t,k)、gj(t,k)可转换成二维数组变量Ij(t,k)、Rj(t,k)、Cj(t,k)、Kj(t,k)、Sj(t,k)、gj(t,k),故只要在输入模型II时,不同的阶段j分别输入数据集和约束条件,也可用Lingo软件求解。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引入0-1变量表示各个阶段在不同状态下的决策方案,结合动态规划思想,将经典动态规划模型转化为一个0-1规划模型,新模型能用Lingo软件求解,数值实验表明两种模型的最优解一致,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而言,新模型更易于推广。
摘要:研究设备更新的最佳策略问题,提出求解该问题的两类0-1规划模型,并给出用Lingo软件计算的算例。与经典模型相比,新模型更易于求解,且数值实验表明两种模型的最优解一致。
关键词:更新策略,0-1规划,Lingo软件
参考文献
[1]钱颂迪.运筹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244-247
[2]谢金星,薛毅.优化建模与Lingo/lindo软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01-103
最佳策略 第2篇
课程考试已完成,现在进入下一步制订改进计划!本次考试你获得4.0学分!
单选题 正确B 1.根据行销学理论,如果自己的产品跟对手的产品完全一样,而顾客说不一样,这说明:
1.2.3.4.A 自己一定输了B 自己和对手之中一定一个成功而另一个失败C 对手一定输了D 自己和对手都输了
正确C 2.哪一个不属于策略联盟?
1.A 摩托罗拉专心做手机,把电子类的产品让给西门子,西门子停止发展它的手机,把业务
交给摩托罗拉2.3.4.B 麦当劳在沃尔玛的门口或旁边开专营店C 国内很多企业一起搞ITD 上海很多店在家乐福的门口附近开咖啡厅
正确B 3.多样化、多元化后多角化的策略指的是:
1.2.A 现有产品对付新市场B 新产品对付新市场
3.4.C 新产品对付现有市场D 现有商品对付现有市场
正确B 4.人际关系属于:
1.2.3.4.A 有形资源B 无形资源C 核心竞争力D 竞争优势
正确C 5.有关策略联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1.2.3.4.A 只进行简单的组合效益不是真正的策略联盟B 策略联盟必须提高经济效益并降低自己的成本C 策略联盟不一定要利用别人的资源D 麦当劳在沃尔玛的门口或旁边开专营店属于一种策略联盟
正确C 6.对战术与战略说法错误的是:
1.2.3.4.A 战术是一种方法、手段B 战略是一个整体架构C 三星决定把自己的产品定位在高科技,这属于一种战术D 战术要依附在战略上
正确C 7.对定位的理解说法错误的是:
1.2.3.4.A 定位就是你在客户心中牢固定位你的商品B 定位就是让消费者认定产品C 定位是你对产品做了什么。D 即使很不错的产品,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定位
正确D 8.对客户满意度理解错误的是:
1.2.3.4.A 客户满意度由客户决定B 把会抱怨的顾客当成好顾客可以提高客户满意度C 提高客户满意度应关注老客户D 客户满意度即客户忠诚度
正确B 9.对企业识别系统(CIS)说法错误的是:
1.A 麦当劳的M,老远一看就知道,这就是企业识别 麦当劳的M,老远一看就知道,这就
是企业识别2.3.4.B 企业识别指的是企业的软件设施C 识别系统可以使客户从满意变到忠诚D 企业识别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改变传统的保守形象
正确A 10.上到老板,下到一般员工都以客户为中心,反映了核心竞争力的哪个要素?1.A 一贯性
2.3.4.B 速度C 创造性D 灵活性正确C 11.在国外,只要一提到IBM或戴尔,买的人大概就接受了一半,这反映了哪种无形资源?
1.2.3.4.A 知识B 技术C 品牌D 人际关系
正确C 12.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之间的竞争属于哪种竞争动力模式?
1.2.3.4.A 潜在的加入者B 供应商C 直接竞争者D 采购者正确B 13.一个市场要跟人完全地划分,小心的区割要做得非常明显,反映了资源利用的哪方面
1.2.3.A 弹性利用B 有效利用C 集中利用
4.D 分散利用
正确C 14.中国的麦当劳总是人满为患,采用了哪种市场竞争的哪种策略?1.2.3.4.A 成本领先B 低成本竞争C 差异化竞争D 聚焦战略
精选个股是最佳策略 第3篇
在夹缝期待中,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最佳策略呢?
那就是精选个股。要想选好个股,必须要首先选好板块:板块中最重要的前景板块,在我们A市场最优前景的板块就是文化传媒板块和新能源的锂电池板块;其次是选好常规板块:所谓常规板块是哪些能够对市场有影响的额板块,比如:券商、银行板块。当市场处于下降调整通道时候,最好关注市值比较小的,因为这些市值小的板块主力船小好调头。
在精选个股方面,首先要选择哪些已经处于创新高的股票。但是,很多投资者都有“恐高症”,“涨了这么多了,哪敢买?”正是这样的投资心理,使很多投资者失去机会,望而兴叹!要知道,凡是能够创新高的股票,一是主力完全控盘了,二是没有散户是套牢的,这样的股票主力持有大量筹码,他们都不怕,您怕什么?只要掌握一条就可以:你的成本在主力一倍以内,就没有问题,否则,就有风险了。
其次是选择一只股票还没有创新高的,但是股价是在低位上,只要在21日均线附近出现当日涨停打开、涨停、打开、再涨停的过程,成交量必须要求是急剧放大,也就是说成交量要在股价底部的右侧明显放大,只要那些被套的散户交出筹码,成交量才会放大,此时的主力不会“对倒”的,只有更多散户交出筹码,这个股票在未来才有可能是庄家控盘的股票,这一个成交量的大柱子还是不够的,还要多次重复,出现至少4次间歇放量才才是做股票的最高境界,有这样的股票那么后市才值得期待。
要想精选到个股还应该把握以下几点:一、具备“板块热点”的前提:一定是当前乃至未来的热点板块的龙头股,历史上所有“大牛股”的股票都符合这个前提,没有热点题材的股票在拉到市场高点根本就没办法出货,主力不会做这样股票,完全是账面富贵,变现难。紧跟政策热点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比如最近的“新能源”板块造就的“锂电池”概念就是这个主线,其中的300014亿纬锂能和002460赣锋锂业就是这样案例。
对待残疾学生的最佳施教策略 第4篇
那是在我刚接一个初一新生的班级时, 最初的几节课是队列队形和常规训练, 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在学生站得笔直的队形中, 我发现一个学生在练习集合解散时, 他都懒得动。他个子不是最矮的却总站在后排排尾的位置。我指责地说:“站队老师要求过, 要按大小个, 从右向左排列, 这还不会吗?还不知道自己多高个吗?”那个学生往前上了两位, 在接下来的原地三转练习中, 他都表现得很认真。当进行到齐步走的时候, 我忽然发现他的一条腿有点瘸, 走路身体有点上下颠簸, 我望着他努力地使自己身体平稳的样子, 心里不免有些内疚。原来他的腿有问题, 是个先天腿部残疾的学生。
有了这样的一次经历后, 我在以后的体育课中, 出于对他的照顾, 让他到一边去见习。这样一来, 多数情况下, 他便成了热火朝天活动现场之外的看客。在一次跳高课后, 这个学生找到了我, 说:“老师, 您不能剥夺我上体育课的权利, 我虽然不能像别的同学跑得那样快, 但有些动作我还是可以做的, 您什么动作都不让我做, 分明是歧视我。”说完后, 他不等我的回答, 便离我而去。我尴尬地沉默片刻后反思自己, 是不是这样的照顾出了错。学生爱动是天性, 虽说身体有点残疾, 但他们还是渴望运动, 还是渴望融入集体的活动之中啊!
在接下来的几次跳高课中, 我调整了对他的以往做法。也让他与其他学生一起练习, 在一次次的跨越模仿中, 他比别人更吃力地体验着动作。轮到跨越过杆时, 等其他学生都完成后, 他艰难地跳过了起跳高度, 其他学生非但没有嘲笑他, 还以热烈的掌声鼓励他, 此时他的脸上也流露出幸福的微笑, 这是他融入体育大家庭的幸福的微笑。升杆了, 我问他:“这个高度怎么样, 如果有问题, 可以选择放弃。”这句话好像击中了他的要害, 他倔强地说:“老师别看不起我, 我试给你看。”他又一次助跑, 比上一次更用力了, 并再次顺利过杆, 却因落地不稳摔倒在沙坑里。几个学生马上上前扶他。他说:“不用, 我没摔疼。”在这一跳的过程中, 我的心也一直紧绷着, 不过总算没有出什么事。我平静了一下自己的心情, 然后对全班学生说:“我们班的蔡洪勇同学是一名优秀的同学, 他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大家学习。”随后又一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蔡洪勇的脸上露出了少有的胜利的微笑。在以后各项体育内容的学习中, 他表现得更加积极了, 自信心更强了, 有时还主动协助教师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十大最佳品牌广告策略 第5篇
宝洁:驰名品牌的象征物,无懈可击的广告策略。
宝洁号称“没有打不响的品牌”,事实也是如此。自1988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宝洁每年至少推出一个新品牌,尽管推出的产品价格为当地同类产品的3~5倍,但并不阻碍其成为畅销品。可以说,只要有宝洁品牌销售的地方,该产品就是市场的领导者。
而宝洁进攻市场最常用的武器就是广告了。上世纪80年代,宝洁首先给中国吹来广告风,当海飞丝的去头屑广告在电视上热播时,年轻人最时髦的话题就是海飞丝了。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要在电视里出现了宝洁产品的广告,都会拥有一群时髦的追风族。宝洁能取得这么高知名度,是建立在高成本广告投入的基础上的。据权威的市场调查公司统计,1999年宝洁在中国投入的广告费超过5亿元,占中国日化领域的10%左右。远比同是跨国公司的联合利华高的多,更别谈国内产品。
如果宝洁广告的特征仅仅是狂轰滥炸,那它的广告策略称不上最佳,最多沦为像哈药、脑白金那样让人烦。宝洁广告策略自然有其他品牌不可比拟的精妙之处。
首先,宝洁广告定位与产品定位浑然一体。众所周知,宝洁是世界上品牌最多的公司之一,这源自于宝洁的市场细分理念。它认为,一千个消费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归结出一些不同点,用琳琅满目的品牌逐一击破。于是宝洁洗发水麾下有飘柔、潘婷、海飞丝三大品牌,洗衣粉系列有汰渍、碧浪,香皂市场有舒服佳、玉兰油。然而,宝洁并不担心各种品牌在同一货架上的相互竞争,因为宝洁广告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了消费者,该使用哪种品牌。
以洗发水为例,海飞丝个性在于去头屑,“头屑去无踪,秀发更出众”,飘柔突出“飘逸柔顺”,潘婷则强调“营养头发,更健康更亮泽”,三种品牌个性一目了然。消费者想去头屑自然选择海飞丝而不是飘柔,从而避开了二者的竞争。宝洁的广告细分,达到了把中国消费者一网打尽的目的。1999年中国洗发水市场,宝洁产品占市场份额的60%以上,其中飘柔以25.43%份额高居榜首,潘婷和海飞丝分别以18.55%和15.11%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
其次,宝洁广告极具说服力。它的电视广告惯用的公式是“专家法”和“比较法”。宝洁先指出你面临的一个问题,比如头痒,头屑多,接着便有一个权威的专家来告诉你,头屑多这个问题可以解决,那就是使用海飞丝,最后用了海飞丝,头屑没了,秀发自然更出众。这就是“专家法”。“比较法”是指宝洁将自己的产品与竞争者的产品相比,通过电视画面,消费者能够很清楚地看出宝洁产品的优越性。当然宝洁广告常常揉和“专家法”和“比较法”,比如舒服佳广告。舒服佳先宣扬一种新的皮肤清洁观念,表示香皂既要去污,也要杀菌。它的电视广告,通过显微镜下的对比,表明使用舒服佳比使用普通香皂,皮肤上残留的细菌少得多,强调了它强有力的杀菌能力。它的说辞“唯一通过中华医学会认可”,再一次增强其权威性。综观舒服佳广告,它的手法平平,冲击力却极强。
再次,宝洁形象代言人与众不同。宝洁的竞争产品,比如联合利华一直聘请国际大腕级女名人做形象代言人,丝宝邀请香港巨星如郑伊健、谢霆锋作风影的广告代言人,而宝洁代言人通常是符合宝洁产品个性、气质定位的平民化广告新人。这类广告让广大消费者耳目一新,给他们带来了平和、亲近的感受。此外,平民化广告也起到了很好的暗示作用,使消费者对号入座,不知不觉中成了宝洁产品的俘虏。比如飘柔广告代言人,通常是公司的白领,而平常注重形象、愿意头发更柔顺的消费者也常是受过教育的白领阶层,自然飘柔广告深受他们的欢迎。
宝洁几乎无懈可击的广告策略给宝洁带来了挡不住的效益。据国家有关部门数据显示,1999年宝洁在中国大陆的产品销售额已超过130亿元,其中飘柔、潘婷、海飞丝、沙宣四种洗发水占洗发水市场份额的60%以上,汰渍、碧浪洗衣粉占洗衣粉市场份额的33%,舒服佳占香皂市场的41%。这些惊人的数据表明,宝洁已成为中国日用品市场上无人能敌的霸主。宝洁的广告策略也是傲视群雄的,按上述分析,宝洁居十大最佳品牌广告策略之首,自无异议了。2 可口可乐:作为外国品牌,而积极融合中国文化,实施广告本土化策略的典范。
对于可口可乐,实在是一言难尽,它太富有传奇色彩了。2001年《商业周刊》公布的全球100个最具价值品牌名单中,可口可乐以高达725亿美元高居榜首。二十世纪调查显示,全球最流行的三个词分别是上帝(God),她(her)和可口可乐(Coca Cola)。可口可乐还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进入中国的外企,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做广告的。1984年英女王访华,英国电视台BBC拍了一个纪录片给中国中央电视台放。作为外交礼节,中央电视台必须播放,但苦于没钱给BBC,于是找到可口可乐要赞助。可口可乐提出了一个赞助条件:在纪录片播放之前加播一个可口可乐的广告片。这成了新中国电视广告历史上的开篇之笔。此后很多企业写报告问“可口可乐可以做电视广告,我们行不行?”于是做电视广告的口子打开了。
撇开可口可乐荣耀不论,可口可乐的广告策略在全世界也是首屈一指的。可口可乐公司的前老板伍德拉夫有一句名言:“可口可乐99.61%是碳酸、糖浆和水。如果不进行广告宣传,那还有谁会喝它呢?”从历史上看,可口可乐公司机以广告投入巨大而取胜的。如今可口可乐在全球每年广告费超过6亿美元。中国市场也不例外,可口可乐在中国每年广告投入高达几千万元。
起初,可口可乐是以国际化形象出现在中国消费者面前的,凭最典型化的美国风格和美国个性来打动消费者,所用广告也是美国亚特兰大版本。临近20世纪末时,可口可乐意识到,要当中国饮料市场的领导者,品牌融合中国文化才是长久之路。于是在1997年,可口可乐的广告营销策略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在中国推出的电视广告,第一次选择在中国拍摄,第一次请中国广告公司设计,第一次邀请中国演员拍广告。可口可乐开始大踏步实施广告本土化的策略。
可口可乐广告本土化策略,首先体现在其广告与中国文化的结合。中国人喜欢热闹,尤其是春节这个合家团聚的日子,而可口可乐广告引人注目的手笔就是1997—2002一系列的春节贺岁片了。可口可乐贺岁片选择了典型的中国情境拍摄,运用对联、木偶、剪纸等中国传统艺术,通过贴春联、放烟花等民俗活动,来表现中国浓厚的乡土味。可口可乐还就北京申奥成功、中国入世大打广告宣传,现在它又大力赞助中国足球队,声称喝可口可乐,“分享世界杯精彩”。可口可乐俨然成了中国本地产品,而这种乡土形象,确实达到了与中国消费者沟通的效果。
其次,可口可乐积极选择华人新生代偶像做形象代言人。可口可乐一贯采用无差异市场涵盖策略,目标客户显得比较广泛。近来,可口可乐广告策略把受众集中到年轻人身上,广告画面以活力充沛的健康青年形象为主体。1999年,先是起用张惠妹,这个女歌手泼辣、野性、“妹”力四射,赢得了一大批青少年的喜爱,然后由新生代偶像谢霆锋出任可口可乐数码精英总动员。
2001年又推出当红偶像张柏芝,作为可口可乐夏季市场推广活动的形象代言人,紧接着就是跳水明星、三届奥运冠军得主、中国跳水皇后伏明霞与可口可乐签约,成为新世纪“雪碧”品牌在中国的第一位广告代言人。电视广告中伏明霞从千米高空的飞机上腾空跃起,落在晶莹剔透的冰雪中,暗示了雪碧的清新直爽。据称,起用华人新生代偶像做宣传之后,可口可乐在中国的销售增长了24%。可口可乐不愧为世界第一品牌,具有长期的战略眼光。为了长期保持在中国软饮料市场的霸主地位,它的广告策略可以放弃美国思维,而主动融合中国本土观念。这种本土化策略,受到了每一位中国民众的欢迎。据中央电视台调查咨询中心数据,可口可乐已连续7年在市场占有率、最佳品牌认同比例和品牌知名度上名列第一,中国现在有90%的消费者认识可口可乐。可口可乐的广告本土化策略值得欲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品牌借鉴,比如联合利华的力士香皂的广告代言人常是国际女明星,如今坚持聘请中国女明星如李嘉欣、张曼玉、舒淇。作为本土化策略的榜样,可口可乐列为十佳广告策略排行榜第二名当之无愧。百事可乐:实施广告侧翼战策略。
百事可乐作为世界饮料业两大巨头之一,100多年来与可口可乐上演了一场蔚为大观的两乐之战。两乐之战的前期,也即上世纪80年代之前,百事可乐一直惨淡经营,由于其竞争手法不够高明,尤其是广告的竞争不得力,所以被可口可乐远远甩在后头。然而经历了与可口可乐无数交锋之后,百事可乐终于明确了自己的定位,以“新生代的可乐”形象对可口可乐实施了侧翼攻击,从年轻人身上赢得了广大的市场。如今,饮料市场份额的战略格局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百事可乐的定位是具有其战略眼光的。因为百事可乐配方、色泽、味道都与可口可乐相似,绝大多数消费者根本喝不出二者的区别,所以百事在质量上根本无法胜出,百事选择的挑战方式是在消费者定位上实施差异化。百事可乐摒弃了不分男女老少“全面覆盖”的策略,而从年轻人入手,对可口实施了侧翼攻击。并且通过广告,百事力图树立其“年轻、活泼、时代”的形象,而暗示可口的“老迈、落伍、过时”。
百事可乐完成了自己的定位后,开始研究年轻人的特点。精心调查发现,年轻人现在最流行的东西是酷,而酷表达出来,就是独特的、新潮的、有内涵的、有风格创意的意思。百事抓住了年轻人喜欢酷的心理特征,开始推出了一系列以年轻人认为最酷明星为形象代言人的广告。
在美国本土,1994年百事可乐500万美元聘请了流行乐坛巨星麦克尔·杰克逊做广告。此举被誉为有史以来最大手笔的广告运动。杰克逊果然不辱使命。当他踏着如梦似狂的舞步,唱着百事广告主题曲出现在屏幕上时,年轻消费者的心无不为之震撼。
在中国大陆,继邀请张国荣和刘德华做其代言人之后,百事可乐又力邀郭富城、王菲、珍妮·杰克逊和瑞奇·马丁四大歌星做它的形象代表。两位香港歌星自然不同凡响,郭富城的劲歌劲舞,王菲的冷酷气质,迷倒了全国无数年轻消费者。在全国各地百事销售点上,我们无法逃避的就是郭富城那执著、坚定、热情的渴望眼神。
不过,因为两个外国歌星在中国大陆的知名度并不高,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在这点上,百事做的稍逊于可口可乐。即使如此,百事可乐那年轻、活力的形象已深入人心。在上海电台一次6000人调查中,年轻人说出了自己认为最酷的东西。他们认为,最酷的男歌手是郭富城,最酷的王菲,而最酷的饮料是百事可乐,最酷的广告是百事可乐郭富城超长版。现在年轻人最酷的行为就是喝百事可乐了。比如,1997年北京饮料市场百事与可口占有率为1:10,到99年升至1:2.5,其中绝大部分贡献就是由年轻人做的。总而言之,我们认为百事可乐以新生代喜欢的超级巨星做形象代言人是它广告策略最成功的一点。
百事可乐广告语也是颇具特色的。它以“新一代的选择”、“渴望无限”做自己的广告语。百事认为,年轻人对所有事物都有所追求,比如音乐、运动,于是百事可乐提出了“渴望无限”的广告语。百事提倡年轻人作出“新一代的选择”,那就是喝百事可乐。百事这两句富有活力的广告语很快赢得了年轻人的认可。配合百事的广告语,百事广告内容一般是音乐、运动,比如上述的麦克尔·杰克逊、郭富城都是劲歌劲舞。百事还善打足球牌,百事利用大部分青少年喜欢足球的特点,特意推出了百事足球明星。可谓充满洞察力。
百事可乐作为挑战者,没有模仿可口可乐的广告策略,而是勇于创新,通过广告树立了一个“后来居上”的形象,并把品牌蕴含的那种积极向上、时尚进取、机智幽默和不懈追求美好生活的新一代精神发扬到百事可乐所在的每一个角落。百事可乐是受人尊崇的,百事可乐的广告策略也是值得推崇的。像非常可乐曾以“年轻没有失败”为广告语,广告内容是音乐和运动,也赢得了年轻人的喜爱。作为成功运用广告侧翼战的品牌,百事被我们列为十佳广告策略第三名。麦当劳:快餐业运用虚拟代言人和品牌识别系统的大家。
当今世界,没有任何一个产品品牌能像麦当劳品牌那样深入人心。被认为是美国文化象征的麦当劳,已经在全球120个国家设有29000家快餐店,每天服务的客户达4500万,几乎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看到那座金色的拱门。1992年,第一家麦当劳落户深圳,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接受麦当劳的生活方式。除了带给中国人全新的生活观念外,麦当劳也带来了它全新的广告观念。言简意赅地说,麦当劳是麦当劳叔叔和金黄色拱门双剑合璧的广告策略。
麦当劳广告代言人与普通广告截然不同,它是以麦当劳叔叔这个虚拟人物做代言人。当然这种虚拟代言人的做法并非麦当劳独有,海尔产品的海尔兄弟,迪斯尼的米老鼠、唐老鸭,甚至麦当劳的竞争对手肯德基也是以肯德基上校这种虚拟人物做代言人的。利用麦当劳叔叔做广告代言人,麦当劳可以为自己赢得不少优势。
首先,无需向麦当劳叔叔付广告费。麦当劳广告成本因此而一下子就降低了,符合广告策略的最小成本原则。而使用明星做代言人的广告,成本实在不菲。金喜善出任TCL手机形象大使身价是1000万元,周润发做康佳手机形象代言人报酬也是1000万元,麦当娜为百事可乐做广告索价50万美元。这种巨额开支对企业不能不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其次,麦当劳叔叔不会犯错误。作为现实中不存在的麦当劳叔叔,自然不可能干傻事来损害麦当劳的形象,而以明星做代言人的产品可要冒风险了——代言人常因道德问题损害品牌形象。像赵薇的“军旗事件”,令许多广告商不得不狼狈地撤下以其为代言人的广告。
再次,麦当劳叔叔深受儿童欢迎。正如中国本土产品海尔兄弟的作用,麦叔叔滑稽可爱,很适合儿童的口味,而通过儿童影响父母的快餐店选择。
最后,麦当劳叔叔克服了中美文化差异。相比可口可乐花大力实施广告本土化,麦当劳叔叔仅凭其快乐活泼的形象就得到了中国消费者的认可。这是其他美国产品进入中国所艳羡不已的。
麦当劳成功的基点还在于它那个黄色的双拱门标志。作为麦当劳世界通用的语言,这个M标志成为麦当劳广告与消费者沟通的最好方式。在麦当劳无数广告中,即使不出现“麦当劳”字样,就凭M标志,消费者即可自然联想到麦当劳。
作为麦当劳广告策略的一部分,它的电视广告也同样精彩。在国内,麦当劳电视广告并不多,但每篇都堪称经典之作。曾荣膺1996年法国戛纳国际广告电视金狮奖的麦当劳“婴儿篇”广告即不同凡响。这则电视广告中,一位躺在摇篮里的婴儿,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当摇篮悠起来,靠近窗口时,这位婴儿就高兴地露出笑脸;而当摇篮悠下来时,就哗哗地哭。
这一简单的过程反复持续了多次。怎么回事?当广告的最后,把镜头从婴儿的角度对准窗外时,一切恍然大悟:原来婴儿是因为看到窗外黄色的麦当劳双拱门而笑,因为看不到它而哭。这个广告创意极为单纯,情节却充满了与生俱来的戏剧性。麦当劳其他电视广告也是同样夸张,面对麦当劳美味的诱惑,广告中的年轻人可以一头撞到玻璃上,淑女可以丢掉风度,而婴儿变得更有灵性。麦当劳电视广告难以逐一而论,消费者只要到麦当劳快餐店,就可以分享这些广告带给人的快乐。
麦当劳广告策略可圈可点的地方还很多。通过上述论及的特征,麦当劳广告的魅力可窥一斑,所以我们把麦当劳评定为十大最佳广告策略第四名。
麦当劳:快餐业运用虚拟代言人和品牌识别系统的大家。商务通:配合产品在生命周期的变化,而及时调整的广告策略。
商务通被业界称为“商业神话”:它上市第一年销售额即突破7亿元,跃居行业第一;作为PDA(即Personal Digital Assitant,意为个人数字助理,指个人手持式信息处理设备)产品的一种,商务通激活了这个沉寂了近十年的市场。
其实在恒基伟业推出商务通之前,中国市场上已有“快译通”“文曲星”“名人”等品牌,然而市场表现始终不见起色,原因在于企业对PDA市场没有太多的信心和估计,也没有投入太多的资源进行广告宣传和产品开发,因此消费者对PDA产品缺少足够的认识,也没有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商务通面世后,运用了轰轰烈烈的广告攻势,培养了PDA市场的消费意识,而自己在这个激活的市场中迅速成长,后来居上,执行业之牛耳。
商务通广告策略的成功,首先在于它的行业通吃策略。在人们对PDA到底是什么还很糊涂时,商务通率先打出了“手机、呼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这个概念王牌。这种“先入为主,行业通吃”的策略,对于其他品牌的PDA无异于致命一击,因为这种概念游戏引领着众多消费者对商务通进行了无条件的选择。时至今日,还有不少消费者认为“PDA即商务通,商务通即PDA”。不过,商务通前期大力宣传PDA产品,也是对整个PDA行业所做的贡献。
接着,商务通广告策略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1998年底,商务通正式上市时,恒基伟业与中央戏剧学院学生陈好签约,这个面目标致、并不张扬的年轻女孩于是成为商务通第一位形象代言人。陈好在随后的商务通电视广告中,对商务通进行了最基础的介绍,比如“商务通查电话,只点一下”,“这个电脑能手写”等等。因为当时商务通处于导入期,广告的重点是传达信息,培育市场,这个阶段,商务通广告选择了不厌其烦、反复灌输的策略。
陈好广告篇收到的效果奇好,启动了PDA广阔的市场,不过这时众多的掌上电脑产品也开始搭上了商务通的“顺风车”。面对同类产品的竞争,商务通的广告策略在第二阶段做出了调整,诉求重点不再是产品功能,而是商务通独特的性能,此时恒基伟业签下了第二位形象代言人——李湘。李湘当时在《快乐大本营》口碑甚好,积累了不少人缘,商务通借势用势,把产品的性能生动地进行了传播。并且广告语也撤换为“科技让你更轻松”,明白无误地告诉消费者,科技不仅人性化,还可以使你更方便。商务通李湘篇广告相当不错,给当时沉闷的信息技术市场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然而此时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竞争者开始模仿商务通的广告策略,所以恒基伟业有必要为商务通树立品牌形象,商务通的第三位形象大使濮存昕粉墨登场了。濮存昕是国人公认的成功人士象征,它的形象正合商务通的要求。濮存昕广告克服了李湘广告快乐有余、而商味不足的形象,将目标市场锁定为“商务人士”。商务通的品牌形象就这样很自然地从“李湘的快乐使用时代”进入到“濮存昕的商务实用时代”,商务通的品牌形象得到了提升,真正实现了“手机、呼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的境界。
综观商务通的广告运作轨迹,它每一阶段的广告谋划都配合了产品在不同生命周期的不同特点,告知、说服、诱导各功能层次分明。从形象代言人来看,前后三位形象代言人均适应了商务通不同时期的品牌形象要求;从投放策略看,第一阶段的长篇反复、耐心诉说吹熟了市场,而第二、第三阶段高成本、立体化密集覆盖,打响了品牌,也树立了形象;从投入产出比看,商务通高成本的广告投入,带来了巨额的销售量,2001年商务通销售额再一次保持第一,占全行业的44.6%,相当于第二名名人和第三名联想的总和。
不过,市场是不断变化的,今年名人开始全面反攻,气势咄咄逼人。对于商务通以后广告策略,我们拭目以待。
6高露洁
中国的牙膏市场,据国内北方经济咨询有限公司2001年最新调查结果显示,高露洁位居国内各品牌榜首,近三成的消费者最常使用高露洁,使用率高达29.9%,国内牙膏产品退居二流。实验证明,国内牙膏在基本质量指标上并不逊色于高露洁,于若干牙膏技术上,国内牙膏甚至强于高露洁。然而高露洁在质量上并无优势,价格处于明显劣势(高露洁价格往往是国内牙膏的2~3倍)的状况下,击败了所有竞争对手,让我们在感叹国内牙膏日渐衰微的同时,产生了研究高露洁广告策略的兴趣。
高露洁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曾花大力气做市场调查。调查发现,国内牙膏广告竞争激烈,但日趋同质化,诉求对象几乎都是中老年消费者,格调老式,广告表现手法也平淡无奇。针对这些弱点,高露洁采取了独树一帜的广告策略。
首先,高露洁风格鲜明,它都以少年儿童做广告片的主角。高露洁为什么不以主要购买者——成年人做广告主角,而“反其道而行之”呢?因为当时的牙膏广告,一个赛着一个比美女,比微笑,比洁白,让消费者心中生厌。高露洁采用迂回战术,打出了青少年牌,风格马上与国内大量雷同的牙膏区别开来,赢得了消费者观感上的好评。此外,高露洁想通过儿童来影响他们父母对牙膏品牌的选择。高露洁充分考虑了儿童对父母购买决策的影响,因此制作了以少年儿童为主角,很合广大儿童口味的广告。
还有一点就是,高露洁想让中国现在的一代儿童在“高露洁”的陪伴下成长。这些每天都刷高露洁牙膏的未来的一代,一旦建立了对高露洁的亲切感,培养了忠诚度,必将终生选择高露洁,并且影响到他们的下一代子女,这样无形中又延续了这个品牌的生命周期。由此也可见高露洁野心之大。
高露洁广告一向以产品功能诉求为导向,这是它能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之一。有则广告是这样的:一个慈祥亲切、知识渊博的牙医,在向孩子们讲述高露洁牙膏是如何以双层氟化物特护牙齿的,其中没有敷高露洁牙膏的白色贝壳在小槌的轻敲塌陷了一侧。恐怕大家对这个电视广告都有印象。高露洁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一个恐怖广告?原因在于牙膏购买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比较才确定的理性消费,而不是随意性很大的感性消费。牙膏广告应该就产品对保护牙齿、保健口腔有无实效展开诉求,而不是偏离该卖点去追求虚幻的事务。所以高露洁广告简洁平实,却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恰恰在这点上,国产牙膏广告把经念歪了,相比之下,只有“蓝天六必治”算来得直接自然,“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广告与也颇亲切实在。
通过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具备以上特征的高露洁是差异化广告运用的比较成功的品牌,基于该理由,我们把高露洁入选为十大最佳广告策略,列为第六名。农夫山泉:饮用水市场中,广告策略比乐百氏、娃哈哈远胜一筹。
每当提起农夫山泉,消费者脑海中首先闪现的是那句出色的广告语“农夫山泉有点甜”,这句广告语,首先在农夫山泉一则有趣的电视广告中提到:一个乡村学校里,当老师往黑板上写字时,调皮的学生忍不住喝农夫山泉,推拉瓶盖发出的砰砰声让老师很生气,说:上课请不要发出这样的声音。下课后老师却一边喝着农夫山泉,一边称赞道:农夫山泉有点甜。于是“农夫山泉有点甜”的广告语广为流传,农夫山泉也借“有点甜”的优势,由名不见经传发展到现在饮水市场三分其天下,声势直逼传统霸主乐百氏、娃哈哈。
为什么农夫山泉广告定位于“有点甜”,而不是像乐百氏广告那样,诉求重点为“27层净化”呢?这就是农夫山泉广告的精髓所在了。首先,农夫山泉对纯净水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纯净水有很大的问题,问题就出在纯净上:它连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也没有,这违反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的天性,与消费者的需求不符。这个弱点被农夫山泉抓个正着。作为天然水,它自然高举起反对纯净水的大旗,而它通过“有点甜”正是在向消费者透露这样的信息:我农夫山泉才是天然的,健康的。一个既无污染又含微量元素的天然水品牌,如果与纯净水相比,价格相差并不大,可想而知,对于每个消费者来说,他们都会做出理性的选择。
但是事实是,农夫山泉在甜味上并没有什么优势可言,因为所有的纯净水、矿泉水,仔细品尝,都是有点儿甜味的。农夫山泉首先提出了“有点甜”的概念,在消费者心理上抢占了制高点。其思维敏捷令人叹服。
农夫山泉发展这地步,已经相当不错了,但农夫山泉并没有固步自封,它继续高扛天然水的大旗,把与纯净水的战争进行到底。1999年6月,农夫山泉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衬衣篇广告说:“受过污染的水,虽然可以提纯净化,但水质已发生根本变化,就如白衬衣弄脏后,再怎么洗也很难恢复原状。”广告一经推出,立即引起轩然大波,同时挑起了天然水与纯净水的争论。2000年4月,农夫山泉突然隆重宣布“长期饮用纯净水有害健康”的实验报告,并声称从此放弃纯净水生产,只从事天然水生产,俨然消费者利益的代言人。农夫山泉对纯净水的挑战,遭到了纯净水厂商的激烈反击,甚至诉诸法律。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引来了媒体和公众的兴趣,形成了轰动效应。而作为众矢之的的农夫山泉却暗自庆幸,因为有更多的人知道了它含有微量元素而不同于纯净水。
农夫山泉乘胜追击。2000年7月中国奥委会特别授予养生堂2001—2002年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养生堂拥有了中国体育代表团专用标志特许使用权,从此农夫山泉广告与奥运会挂上了钩,并邀请了孔令辉、刘璇做代言人,农夫山泉品牌形象再一次得以发扬光大。
农夫山泉一环扣一环的广告策略,让人领略了东方智慧的魅力。我们在叹服的同时,不忘把它列入十大最佳广告策略排行榜上。
最近乐百氏也开发了天然矿泉水,它那天蓝色的包装比农夫山泉红色包装更体现自然,不过,乐百氏在短期内还很难撼动农夫的霸主地位。三株:农村市场广告策略的开拓者,启示了欲进军农村市场的企业。
将三株列入十大最佳广告策略排行榜是最受质疑的。原因大概是,因为三株现在败落了,理想当然地就认为三株的广告策略是不成功的。而事实呢?了解三株的人都知道,三株是以30万起家的,而四年后固定资产即达到48亿,销售额达到80亿,迄今为止,医药保健品市场无人问鼎三株的光辉记录,包括哈药和脑白金。所以营销界对三株独特的营销模式还是十分尊崇的。三株广告策略与前面所列品牌略显不同,它的目标市场在农村,宣传形式也很土气,全无大腕级品牌的气派。然而,三株就是仅凭一张小报,占领了占中国市场80%的农村市场。所以我们不得不对它说:三株,口服,心服。
首先是三株确定了它的农村市场定位。
三株属于消化道口服液类的营养保健产品,而三株通过有关统计资料得知,农村人口消化道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榜首,也远远高于城市人口发病率,况且农村人口基数大,因此三株把目标市场定位在农村,声称“以农村包围城市”。当时农村市场竞争相对较弱,外部环境相对宽松,这也给三株进军农村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事实证明,三株集中优势兵力,专攻农村市场的策略具有战略眼光。
三株定位于农村市场之后,并没有盲目地投放广告,而是充分认识到了农村市场的特点后,才稳健地实施它的广告策略。就广告的媒体选择而言,三株意识到,由于收视条件有限,电视广告在农村收视率不高。于是三株独辟蹊径,选择了墙体广告和平面广告。三株雄心万丈,把“三株口服液”的广告语刷在乡村每一个能刷字的地方,像土墙、电线杆、道路护拦上,以至于当时每一个来到乡村的人,以及乡村里的人都会十分吃惊地发现,在中国的大地上,在每一个有人烟的角落,都几乎可以看见三株的墙体广告,都可以感觉到三株的无处不在。这种90年代中期的广告方式,在中国农村确实神奇的一招。就是在数年后的今天,也没有一种广告方式比这更为经济,更为适合中国农村。
而平面广告,三株自创了小报形式。从营销角度来看,三株利用小报形式确实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不像电视、报纸等正规媒体的分散,自投小报可以根据确定的区域,集中优势兵力投放,宣传力度因此很大。
二、成本低。三株小报不用追求艺术上的美感,因此印刷费低,但三株低劣的宣传单,对公司的形象也产生了破坏性作用。
三、可以达到深度诉求。三株小报内容多是产品功效的介绍和病例示范,消费者几乎可以知道他想知道的一切,而在正规媒体中,限于成本制约,宣传的内容有限。
其次,三株广告策略紧紧抓住了农村消费者的心理。农村消费者喜欢热闹,从众心理也很强,所以三株重视现场宣传活动。在农村的繁华集市上,常常可见一簇簇人群围着三株宣传现场,有条幅展牌音响营造气氛,还配合医生现场诊断和产品推荐,甚至邀请当地名人到场以壮声色。农村消费者眼见现场气氛热烈,就忍不住上前探望,马上被三株吸引住了。慢慢地,便产生了试一试的心理。
正是有了这些综合的品牌宣传手段,才使得三株品牌在各地得以迅速成长。三株的销售额也从0增长到鼎盛时80亿的巨额。
至于三株后来的败落,则是因为三株从农村转向城市时,没能够调整成适应城市消费特征的广告策略。
目前中国农村市场,大部分没有开发,潜力巨大,但如何启动、开发农村市场,也是一个高难度并带有挑战性的问题。三株独特的广告营销模式,启示了以后的企业。比如湖北红桃,南风化工的奇强洗衣粉挺进农村的广告策略都效仿了三株,即使作为巨头品牌的宝洁开展大规模的乡下活动Roadshow,其做法也与三株公司一脉相承。作为农村市场的先驱,我们将三株入选到十大最佳广告策略排行榜,表示对它的赞扬。
10海王:广告战中的胜出者,广告轰炸+新颖创意的广告策略。
去年才成名的海王,背后实际上跟着爱多、秦池、脑白金、哈药等一大群产品,这类产品的特征就是用广告硬生生地轰出市场,只是爱多、秦池已经破产,而脑白金、哈药在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又遭人厌。出人意料的是,海王的大规模投放没有引来众多的口诛笔伐,与爱多、秦池、哈药相比,所获得的认同与支持要多得多。海王成了这类广告策略中成功的一例。
分析海王的广告策略,首先是海王与脑白金、哈药的相似之处,它们都是利用比较猛烈的广告投放在市场上攻下它的品牌地位。从广告成本看,2001年初,海王增发股成功筹得14.5亿人民币,而用于广告投入近10亿。据统计,海王广告投入量每天高达300次,铺天盖地的广告迅速提高了海王的知名度。况且海王选择投放的媒体是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凭其权威性和高覆盖率、高收视率,曾造就了像海尔、步步高、蓝田等知名品牌,如今央视的强势媒体效应在海王身上再一次得以充分体现。
海王广告策略当然不仅仅在于它无赖式的广告轰炸,海王广告的谋略运作有明显优于脑白金、哈药的高明之处。海王广告篇简单明了,有点小俏皮,显得生动幽默,像海王银得菲“关键时刻,怎能感冒”的电视广告,为观众所津津乐道。即使投放量再大一点,也不至于引起观众反感,知名度上去了,美誉度也跟着上去。相比之下,哈药明星助阵+简单轰炸式的广告引起消费者的普遍厌倦,脑白金送礼篇广告虽然让老年人笑得合不上嘴巴,它那好像不送脑白金就不是孝子贤孙的广告语,实在令中年消费者反感,特别是今年春节的送礼广告,卡通式的老爷子、老太太摇摇晃晃,莫名其妙地念叨“今年孝敬咱爸妈啊,咱爸妈”,令消费者大跌眼镜。
海王广告整体规划得很清晰。每一个电视广告结尾,都是以深蓝色大海为背景,伴着海鸥的鸣叫,说出海王的广告词“海王,健康成就未来”。这个广告词充满人文关怀,与诺基亚的“科技以人为本”有异曲同工之妙,消费者认同了海王这一品牌,也认同了“健康成就未来”的品牌理念,可以说“健康成就未来,广告成就海王”。
不过海王代表的广告策略缺点也是明显的。海王如果不加强产品美誉度、忠诚度的建设,海王终究会失去现在的市场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2001年海王经历了一年的飞速发展,到今年,态势不如人意。从报表上看,海王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由此海王上下顶着巨大的压力。
在什么条件下暴力成为最佳策略 第6篇
充分理性的明知故犯情况可能有
1、惟利是图而不择手段。在上古时代,人更重视德性或激情,利益却还没有完全支配人们的心灵,到了现代社会,利益才成为最重要的目标(假如不是惟一目标的话)。在惟利是图的情况下,如果不是不择手段,那反而是不合逻辑的利愚蠢的,或者说,有择手段对于惟利是图来说反而是个(策略上的)错误。
2、为了某种更大的好事情而不得不犯小错。战争和司法暴力一般都被认为是为了好事情而不得不付出的坏代价。只要”出师有名”就是“正义之师”。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政治家们费了老大力气才想出”为文明而战”这样几乎”为所有人都喜欢”的口号。现在人们在寻找口号方面显然熟练多了,布什在9·11后马上就找到了虽然并不新鲜但也”大家几乎都喜欢的,战争口号。人们不清楚“为文明而战”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他们不需要也不想知道“什么是什么”。口号或借口只要响亮就可以了。
显然在今天我们不得不承认有许多理由使人们使用暴力,尤其是道德理由也成为使用暴力的一个可能理由。暴力既是道德批评的对象,又可能是使用暴力的理由,于是我们承认从道德角度去讨论暴力问题是非常困难的。我们不妨暂时不去考虑那些理由,而仅仅从比较单纯的策略角度去重读 如果人们知道什么是最佳策略,那么就不会选择坏的策略。当然这样就完全是另一个命题了。但暴力是好的还是坏的策略,这确实是个问题,它绝没有”暴力在道德上是好是坏”那样明显。
现代人有两个假设 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一心只想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并且在为自己利益着想时,总是理性地分析问题,绝不感情冲动。合起来就构成“理性的利益最大化者”即“经济人”假设。这样的假设屡遭批评,主要是说这样的假设忽视了人的价值观和情感方面的力量。这种批评从来都是对的,正如前面所论述的,尤其当价值和利益分不清的时候,问题就更加复杂了。不过,那种批评虽然对,但是不公正,因为那两个假设虽然不全面,但却有利于形成有效的分析模型,就是说,我们本来就不指望完全正确地理解全邵事情,而只希望能够正确地理解某些情况下的某些事情。因此,当我们发现价值或道德的问题是永远说不清楚的,那么就只能希望考虑那些不卷入道德和价值问题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人们不至于把暴力看作是谋取利益的最佳策略。很显然,人们至少有这样的共同知识:
——暴力是可能谋取利益的各种子段中的最后手段,即无论对于哪一方而言,如果存在着任何其它能够谋取到同样大的利益的手段,那么暴力肯定不被选择。因为:
———暴力是最冒险的手段。当你使用暴力时,别人的最佳策略就一定也是使用暴力,否则他就会吃大亏。以暴抗暴使双方的风险都很大。
一一而且,即使在有把握取得胜利的情况下,暴力行动也是“杀敌一万自损三千”的亏损性行为。
这虽然是人们一般的直观理解,但是这并不是充分必然的知识,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人们可能认为冒险是值得的。至少有这样一些情况非常可能诱发暴力赌博局面
铤而走险是一种貌似理性而实际上非理性的决定。糊里糊涂去冒险,这不是铤而走险,而是从里到外的非理性卤莽行为。只有那种看起来经过了精心策划的冒险才是铤而走险。某种其大无比的利益预期和某种似乎周密其实是错误的计算这样两个因素是这种暴力活动的条件。抢劫银行、绑票和没有绝对优势情况下发动战争等都是例子。其心理运算方式与赌博心理是同理的,但它比赌博更“理性”,因为它是能够”计算的”。除非我们能够真正地解释赌博心理,否则不能很好解释这种认真思考然后做出错误决定的情况。可是赌博心理是人人都知道但从来没有被很好解释的事情,因此我们还不能真正解释这种冒险。尽管不能完全解释这种冒险,但”示范”可能是其中一个因素,可以称作”示范问题”在赌博性的事情上,只要存在着很少的成功例子作为示范,就一定会激起其他人很大的模仿热情,而且人们只看到那些很少的成功示范,而看不到大量的失败例子。标准的赌博、彩票以及商业或军事投机之所以总能够进行都是基于这种示范。
不过示范可能有另一种效果,不妨作为比较来略加讨论。例如在伦理行为方面的示范效果就比较可疑 一方面,能够获得普遍赞扬的示范行为如果是少数人的行为,那么实际效果总是比较差的。茅于轼先生有关于”学雷锋”的经济学分析证明示范所激励的不是见贤思齐的行为而是借别人学雷锋而自己偷懒的搭便车行为,另一方面,如果伦理示范行为成为大多数人的行为,就不再是示范而是集体压力甚至发展为多数人暴政。什么事情应该是有压力的和不应该有压力的,这是个问题。通过示范让人们学好,不一定在所有情况下都是成功的伦理学原则。在这种对比下,我们似乎应该说,示范好的事情并不成功,而示范坏的事情则比较成功。事实如此,相对少的成功坏事激起了人们做坏事的不成比例的热情。
减少铤而走险行为的一般条件是对方形成了某种“可信的威胁”。从博弈论角度看,可信威胁在原则上足以使人改变选择(实际生活中当然并非一概如此,因为总有些人是非常不理性的,以至于根本不考虑威胁是可信的还是不可信的)。冷战时期所以出现了难得的长时间和平就是因为双方的军事威胁(特别是核威胁)都是无比可信的,因此没有人愿意铤而走险。但是有的,时候有的国家也会不顾可信的威胁,则难免让人有些疑惑(个人可以糊涂,但是国家也糊涂就比较难以理解) 如二战期间德国攻击苏联,尤其是日本攻击美国这种以小欺大的行为。当然人们可以认为这种冒险是基于错误的信息和判断,但错误地分析情况其实也往往是非理性思维导致的。理性计算的愿望远远不足以说明问题,重要的是能够正确地理性计算,而非理性的信念往往会影响理性计算的正确性。在这种情况中,暴力行动即使其实不是最佳策略,但也会在错误的计算中被算成最佳策略。别无选择局面一种貌似非理性而实际上很理性的决这是特定的情势所迫的“狗急跳墙”情况。由于客观情况已经替人做出了选择,因此它是最简单的博弈状态,因为几乎”别无选择·,除非故意选择“放弃暴力老实等死”这样的错误结果(不管出于性格的懦弱、优柔寡断还是出于良心发现或者完全绝望,这些都相当于故意在选择错误),否则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最好策略就是使用暴力。尽管这个所谓“最佳策略”所能够达到的结果也往往同样不好,但毕竟存在一丝希望。这种暴力使用的典型情况就是杀人灭口、以死相拼、同归于尽等等。
避免狗急跳墙的局面显然是减少暴力的一个方法。我在《人之常情》里讨论过一个法律的宽严问题 假如法律定得很严,比如说抢劫1万元就要判15年,那么理性思维的罪犯多半会干脆杀人灭口(如果有条件的话)以减低破案的概率(当然也不是说宽松的法律就一定能够减少暴力,比如说被认为有精神病就可以减轻或躲避刑罚,这很可能鼓励了暴力)。同样,在所有事情上都需要以避免欺人太甚、避免不留余地来减少暴力发生。不过这里有个说不清楚的难题是什么才算“余地”’什么是忍无可忍的,这显然很难准确预见。以强凌弱局面这是发生暴力的一种最平常情况。同样,从纯策略角度看,在存在着严重的利益分歧的双方之间,假如力量差别非常悬殊,而且弱势方又居然不愿意完全或几乎完全按照强势方的意愿进行利益分配,那么,对于强势方而言,采取暴力显然是最佳策略,因为实力悬殊而使得损失很小而获益极大,有时可能是胜者通吃的最简便方式。何况即使不考虑到利益而从单纯的心理上说,强势方也会倾向于(不自觉地)要欺压弱者。人类所以要建立——些不依附于人的制度、法律正是试图避免社会内部的以强;麦弱,所以热衷于制造各种国际均势也正是为了避免国际上的以强)麦弱。
不过,与直观感觉有些不同,以强;麦弱并不是必然出现暴力的条件。它会出现两种完全不同的情况 假如弱方逆来顺受,满足强方的各种要求,那么暴力最不可能出现,但是假如弱方意志坚强,按照“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原则,坚决不吃亏、不忍受,那么暴力最容易出现,双方都会进入不断升级的循环的暴力行为。近年来美国与中东某些国家或组织之间越来越危险的暴力关系差不多属于后一种,,青况。有进无退的临界状态 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纳什均衡,在这种状态中,双方(或有强有弱,或均势)由于各自不慎重的处理而陷入某种双力都不能退让否则吃大亏的境地。这种特殊的纳什均衡不是一个通常的”双活”僵局,而是一个”双死”的坏均衡,,可以设想一个简单的例子 假如有对立的两个敌手在激烈的争执中同时以枪顶住对方脑袋,并且以同样思维速度进行了理性分析,那么这种'枪眼对枪眼',的思考结果是双方必死无疑,因为他们想的都是“先下手为强,否则危险无比,而且对方也会去这样想”,于是同刚开枪(在电影里这个常见的枪眼相对的场面总是为了故事能够继续下去而处理成各自放弃,这恐十白不合理,除非是本来并无根本冲突而仅仅互相吓唬)。以巴冲突或多或少属于这个类型,尽管他们的冲突还没有到彻底双死的地步,而且强弱也不很对等,但风格比较接近。人们都知道解决以巴;中突是天下最困难的事情之一,如果不说是几乎无望,那也是想起来就觉得绝望。事实上人们都知道必须避免这种危险无比的“双死”情景。古巴导弹危机则是避免双死局面的一个成功例子,尽管苏联最后作出了关键性让步与它的力量相对于美国比较弱一点有关,但这并不是避免危险的真正原因,根本原因还是双方的理性最后起了作用。
其实在真正进入”双死”均衡之前,就总是已绐事先存在着一个俾斯麦式的“神经质模式”在车箱望陌生人互相警惕随时准备肴, 一个人把手放进口袋,别人也就准备掏枪。冷战当然是最神经质的时代,现在的世界仍然有些神经质,但确实有所缓解,因为美国的单边绝对优势使得别的国家的神经质失去意义。不过9·11似乎开创了另一种神经质;吠态。
最佳策略 第7篇
1. 系统梳理, 掌握知识
在复习过程中, 需要把知识和能力同样看重, 以教材作为重要的依据, 借助重要的知识点作为载体。教师务必要重视学生对数学基本概念的准确理解以及实质理解, 狠抓数学基本技能方面的应用, 并了解学生熟练掌握的程度, 还要强化数学公式的多种使用形式。最重要的是, 让学生能够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 而且还能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有效地探寻解题规律, 提高课堂效率。
在一元二次函数的知识点中, 考点就是绘制函数曲线、求解函数、求解函数的解集、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判断函数的奇偶性等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所以, 在复习的时候教师需要比较完整地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梳理与整理, 使学生们能够全面地掌握相关知识点。借助这种比较系统的方法, 梳理复习要点, 使学生能够把各种相关联的数学知识点进行有效串联, 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激发他们自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2. 一题多解, 提高效率
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数学复习的时候, 需要指导学生抓住复习重点, 特别是在解题的时候。通常情况下, 一个题目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题办法, 这些方法里面肯定会有一种方法是最简单的, 所以教师需要唤起学生的思维灵感, 指导他们掌握最简单有效的解题办法,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立体几何中, 通过建立有效的直角坐标系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借助于直角坐标系可以快速而且准确地解决问题。例如, 在下面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1) 求证平面B1D1C//平面A1BD; (2) 假如E、F分别为线段AA1, CC1边的中点, 求证平面FBD//平面EB1D1。
在解答该题目的时候, 通常可以使用两种方法。第一种是依据有关的概念, 进而可以证明两个面相互平行, 联系有关的定义以及概念, 并且结合图中给出的条件, 然后可以论证这两个平面相互平行。此外, 还有一种办法是首先建立直角坐标系, 然后通过借助于这两个平面的法向量, 最后可以证明这两个平面平行。第二种方法是相对比较容易的, 同时也是可以快速掌握并且运用的解题方法。这个题目中, 可以以D点作为坐标原点, 以DA边作为坐标系x轴, 以DD1边作为坐标系y轴, 以DC边作为坐标系z轴, 进而建立起直角坐标系, 然后定下每个点的坐标, 得出这两个平面的法向量, 就可以借助于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判断这两个平面平行与否。
所以, 教师需要在平时对学生多进行“一题多解”以及“多题一解”的练习, 向学生展示解题思路的分析以及进行各种解题方法难易度的比较, 进而揭示最佳的解题方法。通过有效的归纳总结, 学生可以从感性认知层面上升到理性认知的层面, 体现了复习课温故知新的功能, 最终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目的。
3. 集中训练, 巩固成果
训练方法应该能使知识由单一走向综合, 由分割走向整体, 由记忆走向应用, 由慢速地模仿走向迅速灵活地运用。在解题的过程中要注意思路的合理性, 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在思维上的灵活性。在语言叙述上, 要力求做到叙述方面简洁准确, 尽可能使用数学语言或者符号, 激发学生的兴趣, 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理念。
例如, 三角函数及其恒等变形方面的知识点是课程标准规定的重要内容之一。三角函数方面的概念非常多, 而且公式多而复杂。所以在进行三角函数训练的时候, 可以恰当地使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以及巧用“1”的技巧等, 使运算迅速而且正确。在集中训练之后,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把没有听懂的题目或者尚未掌握的方法以及其有疑问的地方写到纸条上进行收集, 经过教师筛选归纳之后反馈给学生。
通过这种复习方式, 不仅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们的参与热情以及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也达到了查漏补缺的复习目的。从已学知识的复习整理过程中, 得到新的知识以及新的规律, 新旧结合, 以新带旧, 进而可以增加各种知识点之间的纵横联系。
反倾销应对策略最佳路径实例分析 第8篇
首先,应对反倾销可从其基本构成要件入手。证明:一是倾销不存在; 二是反倾销进口国行业没有受到损害;三是即使造成损害与倾销没有因果关系。以上任何一点都可判定反倾销不成立。从实例来看,我方对前两条非常重视,取得不错的成果。而第三条如应对得当,也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2009 年美国对原产于中国的钾磷酸盐和钠磷酸盐进行反倾销调查。但却作出了无损害的初裁。原因在于: 我方有证据证明,美国产柠檬酸质量要求很高,主要用于食品和药品原料,而中国只生产主要用于洗涤剂的未经提纯的低质包装的柠檬酸,很少与美国柠檬酸进行产品竞争。因此,美国产品市场份额的下降与中国柠檬酸和柠檬酸钠的价格便宜并不存在因果关系。该案例说明: 企业要充分掌握反倾销进口国行业、产品状况,仔细分析对进口国行业造成损害的原因,而不应专注于解释己方低价的成因。另外,在现阶段,我国大多出口低端产品,价格低廉,在并未完成产品转型升级的情况下,低价的差异化产品也可避免反倾销。
下面从预警、应对、反击三个环节来举例分析中国反倾销应对的路径。
一、预警准备充分
企业要提高应对反倾销意识,平时要通过业务往来、行业展会等多了解产品进口商信息,通过行业协会、驻外使馆商务参展处、海关等密切关注目标市场进口同类产品的情况。WTO《反倾销协定》规定: 如倾销幅度按出口价格的百分比表示小于2% ; 来自某一国的倾销进口产品的数量被查明少于进口成员同类产品总进口数量的3% 时,则可以忽略不计,不予实施反倾销。2004 年,加拿大对中国不锈钢紧固件发起反倾销调查,但最终裁定由于来自中国的不锈钢倾销进口量仅占加拿大同类产品进口量的2. 44% ,低于标准3% ,故终止调查。该案例给我们的启示: 企业应与政府、行业协会合作建立起一套完善有效的反倾销预警机制。尤其是在进口国市场某个产品短时间内数量剧增,造成如价格急剧下跌或进口国相关产品价格疲软或市场占有率大幅下降时,应及时发出预警信息,使企业有充分的时间考虑应对策略,在源头上避免国外的反倾销。
二、应对积极稳妥
( 一) 权衡利弊,尽早选择
在遭受反倾销调查时,企业应考虑: 该国市场是否可以放弃? 正常价格和出口价格的差距有多少? 己方是否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易? 是否建立了完善的会计制度? 企业未来利润和反倾销应诉成本是否合适? 是否有专业反倾销应诉专业人才来应对? 只有充分调动多方资源,才能取得全面的信息,主动应对,尽早做出是否应诉的明智选择。实践证明主动抗辩的一般效果要好于没有抗辩,积极抗辩的大多在税率上有减免,甚至为零; 不参加抗辩的企业,反倾销税率会大幅增加,有时竟相差上百倍。
( 二) 积极争取市场经济地位
2001 年12 月中国加入WTO时,接受了在15 年之内,世贸组织成员不承认我国是市场经济国家不构成歧视的条款。这一条款允许一些国家在评估中国产品是否属倾销时可采用第三国数据,高估中国出口产品的倾销幅度,为征收大幅度反倾销税寻找借口。自加入WTO以来,我国在“非经济市场地位”方面遭受了重大损失。
以欧美为首的西方国家,至今仍未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待遇,主要原因是: 中国企业在生产、资源、融资等受非市场因素影响; 企业不能自主经营,价格、成本、投资由市场之外因素( 政府) 来决定,未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财务制度等。但欧美的政策有一定的灵活性。
美国针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如认定该国所有企业都受政府控制,则给予该国统一税率。但如果该国应诉企业能够从法律上和事实上证明其出口活动不受政府控制并得到商务部的认可,可给予其单独税率。欧盟则规定,中国企业可以单独申请市场经济地位待遇,采用其真实成本或国内售价计算正常价值。实践证明,我国企业虽然在整个行业获取“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是非常不容易的,但从个企角度来说,应诉成功争取优惠甚至为零的反倾销税率还是有一定机会的。
2016 年我国将自动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但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并不意味着反倾销的结束。澳大利亚在2005 年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但却在同年8 月发起蘑菇罐头反倾销案。虽然最终澳大利亚海关决定不适用替代国方法,但是在其后的铝型材等案件中,对中国应诉企业仍适用了替代国方法。
市场经济模式是国际上主流的经济模式,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大力发展的,但至今西方主要国家仍然没有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即使2016 年后,美国和欧盟等仍会找出各种理由继续制裁我们。政府需要反思,企业需要反思。我国要融入世界主流经济社会还要继续努力,继续深化改革,加大改革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制度创新、法律创新,遵守加入WTO的各项承诺,进一步开放市场,建立起与国际主流经济社会通用的经济制度架构和法律架构,早日形成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对手的理解和尊重,才能消除敌意,实现双赢。
( 三) 重视实地核查
在应对反倾销过程中,实地核查是决定是否采取贸易救济措施和实施反倾销力度的关键一环,企业应充分重视实地调查在反倾销中的关键性的作用。企业在应诉时,应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邀请专业的法律、会计人才对相关员工进行培训,对公司的会计账目要进行完备的核算,公司账目须符合中国会计准则; 向美提交的交易记录必须体现在公司的会计系统中; 会计账簿和记录须经独立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在实地查证时,经验丰富的核查人员如果认为你的资料有欺骗之嫌,就可能完全不采信你所提供的数据,而以其他“可获得事实”为理由课以重税。
2010 年在美国企业诉中国木制卧具反倾销案件中。美国初裁应诉企业中有82 家获平均进口关税税率10. 92% ,另外36 家被裁定拒绝使用此税率。其他未应诉中国企业将被征收198. 08% 的惩罚性关税。2011 年,美方到中国进行实地核查,由于各方共同努力,取得较好效果。初裁中被拒绝给予平均关税的企业中有20 多家适用了平均税率。
( 四)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我国屡遭反倾销调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出口产品、出口市场相对集中,其结果就是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相压价,恶性竞争。行业协会应通过自身职能协调行业企业自律,协调行业出口布局,指导出口产品的价格水平,必要时可以限定最低价,通过综合调解规避风险。此外在实践中,经常有企业因为财力、物力不足,人才匮乏而放弃应诉,协会在这些方面可充分发挥作用。协会可通过建立“行业反倾销基金”,或者与政府和社会组织合作制定反倾销应诉救济措施。此外,可与高校合作,组织专家老师培训反倾销应诉法律、贸易、会计等专业人才,或者聘请熟悉进口国法律的律师来帮助企业积极应诉。
三、反击策略
( 一) 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
政府在应对反倾销方面,尤其是涉及金额较大,影响产业发展及大规模就业时,常常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惯例,发起反倾销前,有关机关要先通知有关出口成员方政府。如果企业与有关政府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会及时获取有关国家反倾销的资讯,及时做好准备; 调查过程中,还需要海关、驻外商务处、贸促会等机构的协助,与调查机关交涉联系等也需要政府的帮助。尤其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全球GDP第二,货物进出口额世界第一,是全球企业垂涎的市场,中国政府掌握着更多与各国谈判的筹码。政府在反倾销方面可以进行绝地反击。
2012 年欧盟连续对我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200 亿美元。由于欧盟是我国光伏产业的最大市场,欧盟“双反”一度成为我国企业生死攸关的问题。这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针对欧盟中对中国光伏“双反”的积极支持者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中国政府发起了对华出口葡萄酒的“双反”调查程序。相关统计显示,2012 年中国自欧盟进口葡萄酒总量为2. 9 亿升,占进口总量的67. 6% ,进口额达10. 4 亿美元,该案例被认为是光伏案最后和平解决的一个重要原因。
( 二) 企业应主动游说,积极应对
反倾销是一把“双刃剑”,在保护国内生产商的同时,也对进口国消费者、下游生产商、零售商、进口商的利益造成损害。出口商与进口商往往是利益的共同体,出口商希望通过应诉保住出口市场,进口商则希望通过继续进口取得利润。如果企业能通过游说说服进口国行业中的主要企业,证明低价对他们是好处而不是损害,进口商及当地的协会、商会等会主动与政府谈判,使形势好转。另一方面,企业可通过参与当地慈善、促销、捐赠等活动提高企业信誉,通过影响媒体及国会议员等具有政策影响力的人士,影响政府作出的决定。在欧美,企业游说被认为是政府贸易政策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因此,游说是一种积极的反倾销应对措施,在以往确有许多案例是通过游说而使案情逆转的。
2008 年初欧洲紧固件分销商协会致函欧盟委员会,抗议自华紧固件进口存在倾销并提起反倾销诉讼,为中方应诉该案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援。2012 年2 月16 日,欧盟立案对中国的日用陶瓷进行反倾销调查,广西三环集团从初裁高达31. 2% 的临时税率降低到终裁时的13. 1% 。这些案件都与政府、协会、企业的游说密不可分。
( 三) 熟悉并掌握法律程序,积极培养专业人员
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有严格的反倾销法律程序,我国企业在应对中屡遭失败,其中重要一点是对法律程序的忽视。这要求我国企业要积极培养应诉专业人员,政府应积极宣传引导,使企业了解详细的法律法规。只有深入了解,才能发现漏洞,并适时予以反击。
2007 年欧洲法院终审裁定: 欧委会2007 年4 月对中国熨衣板反倾销案终裁中,拒绝给予广东佛山永建日用品有限公司市场经济待遇并征收18. 1% 反倾销税的做法违法,对该企业将免征反倾销税。原因为欧盟反倾销法规规定: 当事人拥有至少10 天的自我辩述时间。该案欧盟在2007 年3 月23 日再次决定拒绝永建公司的市场经济待遇后,直到4 月2 日前,应给予永建公司提交意见的时间。然而在3 月29 日,也就是第六天,委员会就做出最后决定,并递交至欧盟理事会。欧盟在尚未听取当事人意见的情况下,就做出了最后决定,涉嫌违规。
四、结语
中国是遭遇反倾销最多的国家,随着中国政府、企业应诉经验越来越多,熟悉反倾销应诉法律程序的中国企业不断增加,中国在反倾销应诉中必然能够游刃有余,深谙解决之道。
摘要:中国加入WTO后,随着出口的快速发展,也成为世界遭遇反倾销最多的国家。选取应对反倾销典型案例,从预警、应对、反击三个方面构建反倾销应对策略最佳路径。我国应积极争取市场经济地位,重视实地核查,充分发挥政府、行业协会作用,熟练运用法律程序以成功应对反倾销。
最佳策略 第9篇
关键词:风力发电,永磁同步发电机,最佳转矩控制,低通滤波器,零极点配置,功率平滑
0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趋严重,迫切需要寻找更加清洁、可持续的新能源来取代传统的化石能源。风力发电作为目前最有商业开发潜力的新能源发电技术受到了广泛研究和推广。带电力电子装置的变速风力发电系统由于具有效率高、可靠性高、机械应力小等优点,成为了目前主流风力发电形式[1,2]。变速风力发电系统主要有2种典型的结构:一种是基于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另一种是基于永磁同步发电机(PMSG)。相比DFIG,采用PMSG的系统更简单、效率更高、控制更灵活,所以将会有更多的风力发电系统采用基于PMSG的变速风力发电系统[3,4,5]。
由于自然界的风速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波动的特点,而在额定风速以下风力发电系统通常采用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策略,使得系统的输出功率是随机波动的。随着风力发电的电网穿透率的增加,风力发电系统的这种功率波动会对电网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如电压波动、闪变等[6,7,8]。因此,已有文献提出了多种平滑功率波动的控制策略:文献[9]利用对桨距角的控制实现对风力发电系统功率的平滑,但是通常风力发电机系统的机械惯性很大,频繁地改变桨距角会增加系统的机械应力,增加维护费用;文献[10-13]利用电力电子变换器和储能单元平滑发电机功率波动,虽然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增加了额外的费用,同时频繁地充放电会缩短储能单元的使用寿命。
本文在分析了传统的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最佳转矩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带低通滤波器的改进最佳转矩控制策略。传统最佳转矩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功率平滑的能力,再引入本文所设计的低通滤波器后,加强了系统对由风速波动引起的功率波动的平滑能力。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控制策略对平滑发电机输出功率波动的有效性。
1 传统最佳转矩控制策略
1.1 系统模型
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主要由风力机、传动系统、PMSG和背靠背变换器组成,实现风能向电能的转变。为了化简分析,本文假设传动系统为刚性系统并忽略摩擦,则整个系统的机械动态模型可表示为:
式中:Jeq为风力机、传动系统和发电机总的等效转动惯量;ωm为系统的机械转速;TWT为风力机的转矩;Te为发电机的电磁转矩;v为风速;ρ为空气密度;r为风力机桨叶半径;β为桨距角;λ=rωm/v,为叶尖速比;Cp为风能利用系数,它是β和λ的非线性函数,具体表达式可以参考文献[3]。
通常情况,系统的电气动态远远快于机械动态,为了简化分析,将PMSG、电流控制器和机侧变换器一起当成一个比例为“1”的转矩执行结构,则发电机的电磁转矩Te及其指令值Te*满足:
1.2 最佳转矩控制
通常情况下,发电机的运行状态根据风速的变化由机侧变换器进行实时控制,以实现最大功率跟踪。文献[14]提出了一种不依赖风速测量的最佳转矩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能够很好地实现最大功率跟踪,在忽略摩擦的情况下,其控制框图如图1所示。图中:Kopt=0.5Cp,maxπρr5/λ3opt,λopt为最佳叶尖速比,Cp,max为最大风能利用系数;θm为PMSG的机械角;θe为电角度;p为极对数;ψf为转子的永磁体磁链;Ld和Lq分别为定子电感的d,q轴分量;PI表示比例积分;SVPWM表示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采用这种控制策略后,发电机输出的有功功率Pe为:
由于风力发电系统巨大转动惯量的作用,即使风速突变时,转速也不会发生突变,所以该控制策略能在一定程度上利用系统巨大的转动惯量平滑发电机有功功率波动。利用文献[15]所提出的小信号扰动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可以得到风力发电系统在传统最佳转矩控制下的传递函数。
将T=P/ωm代入式(1),其中,T为转矩,P为有功功率,然后引入微小扰动并作线性化处理得:
式中:J为转动惯量;ΔPWT为风力机输出的机械功率增量;Δωm为系统的机械转速增量;ΔPe为发电机输出的有功功率增量;下标0表示稳态量,下同。
由式(2)和PWT=TWTωm可知,PWT是v和ωm的函数,利用偏微分法,可以求得PWT的小信号扰动表达式为:
由于稳态时Pe0=PWT0,同样地,由式(4)求得Pe的小信号扰动表达式为:
对于最佳转矩控制,有Cp0′=0,综合式(5)至式(7),并进行相应的拉普拉斯变换可得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从传递函数G(s)的表达式可以得知,采用传统最佳转矩控制后整个系统对于风速的波动可以起到一阶低通滤波器的效果,其截止频率与风力机的特性参数、系统的等效转动惯量和当前的稳态工作点有关。为方便分析,此处是以一个1.6 MW的风力发电系统为例,仿真系统主要参数如下。PMSG参数:极对数为32,定子电感为2.6mH,定子电阻为0.006Ω。风力机参数:桨距角为0°,空气密度为1.2kg/m3,额定风速为12 m/s,最佳叶尖速比为8.1,最大风能利用系数为0.48。选取接近额定值的工作点为当前稳态工作点:v0=10 m/s,ωm0=2.53rad/s。为区别于本文提出的带低通滤波器的最佳转矩控制策略,本文将这种控制策略命名为传统最佳转矩控制策略。
2 带低通滤波器的改进最佳转矩控制策略
2.1 引入滤波器后的控制系统
为了充分利用风力发电系统的转动惯量,增强系统对功率波动的平滑能力,本文在传统最佳转矩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带低通滤波器的最佳转矩控制策略。相比传统最佳转矩控制策略,这种控制策略引入发电机有功功率作为中间环节,有功功率的指令值与转速的立方成正比,然后对功率指令值进行低通滤波,得到滤波后的功率指令值P*e_LF,新的电磁转矩指令值则由P*e_LF和实时转速ωm确定,图2给出了引入滤波器前后系统的机械状态框图。
如图2(b)所示,滤波器的引入会改变发电机的输出特性,自然会导致系统机械状态量的变化,即转速的变化,转速的变化又会导致风力机输出转矩的变化,反过来又影响转速和发电机输出特性。下面采用上节所用的方法具体分析滤波器对系统的影响,引入滤波器后,式(5)变为:
式中:ΔPe_LF为发电机电磁功率增量。
同时,发电机电磁功率的小信号扰动表达式变为:
类似前文所述,综合式(6)、式(10)和式(11),并作拉普拉斯变换得到引入滤波器后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比较式(9)和式(12)可知,在控制系统中引入一个低通滤波器对于整个系统的影响,并不是简单级联了一个低通滤波器,简单按照截止频率设计低通滤波器在这里显然是不适宜的。例如:采用这种方法设计一个截止频率为0.3Hz的二阶低通滤波器,加入该低通滤波器后系统传递函数为GLF1(s),比较选定系统引入滤波器前后的系统传递函数幅频特性,分别如图3中G(s)和GLF1(s)的曲线所示,这样设计的滤波器增强了系统对滤波器截止频率以上频段功率波动的平滑能力,但是减弱了对这个频率以下频段功率波动的平滑能力。
2.2 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为了避免上节提到的引入一般低通滤波器对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即希望引入滤波器后的控制系统能够在增强对高频段功率波动平滑能力的同时,不减弱系统对低频段功率波动的平滑能力。经分析,要使引入滤波器的系统满足上述特性,滤波器的幅频曲线必须满足如图4所示的阶梯状。
采用零极点配置方法可以设计出满足图4特性的低通滤波器,为了方便数字实现,本文采用简单的两极点一零点的低通滤波器,其结构为:
式中:a,b,c为滤波器参数。
由式(9)可知,稳态转速越高,未引入滤波器的系统平滑功率脉动的能力越差,故当所设计的低通滤波器满足上节选定工作点的性能要求时,该滤波器便能满足整个工作区间的性能要求。最终设计的滤波器参数为:a=3,b=0.06,c=1.5。引入重新设计的低通滤波器后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LF2(s),其幅频特性如图3中GLF2(s)的曲线所示。可以看出,引入采用零极点设计的低通滤波器后系统增强了对0.1Hz以上功率波动的平滑能力,同时,对于0.1Hz以下的功率波动基本没有负面影响。
在设计滤波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零点的位置须在2个极点之间,以保证所设计的滤波器呈现阶梯状的幅频特性。
2)理论上可以通过设计滤波器参数使得系统对更低频的功率脉动都具有平滑作用,但是平滑效果越好,引起系统转速的脉动将会越大。因为本文所提及的控制策略是利用系统的机械动能作为能量的缓冲环节,当风力机捕获的风能大于发电机输出的电磁功率时,机械系统开始升速,多余的能量以动能的形式存储在风力发电系统中,反之亦然,所以平滑效果越好,需要以机械动能方式存储的能量就越多,引起系统转速波动的幅度就越大。
3)引入低通滤波器会降低系统最大功率跟踪的速度,在设计滤波器时需要综合功率跟踪速度和功率波动的平滑能力2个因素进行考虑。
3 仿真验证
为验证本文带低通滤波器的最佳转矩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对上文提到的1.6 MW风力发电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仿真使用的风速曲线如图5所示。
为了比较传统最佳转矩控制策略和本文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对这2种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对比分析,仿真结果分别如图6和图7所示。
对比图6(b)和图6(c)发现,在风速剧烈波动时,会引起风力机输出的机械功率剧烈波动,采用传统的最佳转矩控制策略时,系统能够起到一定的平滑功率波动的作用,减小发电机有功功率的波动。在引入本文所设计的低通滤波器后,发电机有功功率波动得到了进一步减小,如图6(c)和图7(c)所示;同时,增加了机械转速波动的幅度,如图6(a)和图7(a)所示。
为了更加直观地进行比较,本文将2种控制策略下的发电机有功功率和风速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比较各分量幅值,结果如图8所示。可以看出,仿真结果很好地再现了图3所示的引入滤波器前后的系统特性,验证了上述分析推导的系统模型的正确性和滤波器设计的有效性。
采用本文控制策略时,由于低通滤波器的作用,会降低系统跟踪最大功率点的速度,如前文所述会降低系统的风能利用系数。图9给出了引入滤波器前后系统的风能利用系数曲线。图中,Cp_LF为采用本文控制策略时的风能利用系数。可见,两者基本是重合的,说明采用本文控制策略基本不影响系统对风能的有效利用。
4 结语
本文在分析了传统最佳转矩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带低通滤波器的改进最佳转矩控制策略,并从风力发电系统的机械动态模型上推导了引入滤波器对系统的影响,然后给出了低通滤波器应该具有的幅频特性和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控制策略能够进一步利用系统的转动惯量,增加系统对有功功率波动的平滑能力;同时也可以看到,引入滤波器后,系统转速的波动幅度稍有加大,但由于本文所设计的滤波器主要是针对较高频段的有功功率波动,所以转速波动幅度仍在合理范围内,且系统对较低频段风能的利用率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在对风电并网功率波动要求更加苛刻的场合,也可以采用本文控制策略结合储能单元实现并网功率的进一步平滑,这样既可以保证并网功率不含高频波动,又可以避免储能单元频繁充放电,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最佳策略 第10篇
1 天水创建中国最佳历史文化旅游城市条件分析
1.1 优势
1.1.1 经济基础坚实
天水市是中国西部重要的老工业城市之一, 工业基础好, 特别是制造业基础雄厚, 机械、电器、电子、仪器仪表等行业发达。天水又是陇东南物资集散中心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商贸繁荣, 旅游业蓬勃发展。2009年全市GDP达到226.6亿元, 较上年增长11.2%, 财政收入29.19亿元,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050.24元, 人均GDP达5371元[1]。为天水创佳提供了经济基础。
1.1.2 人文景观文化底蕴深厚, 品位颇高
天水是羲皇故里, 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 有8000年的文明史、3000年的文字记载史和2696年的建城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古丝绸之路重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全市现有国家、省、市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45处 (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 省级38处) , 具有特色鲜明的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三国文化和石窟文化等五大历史文化。
1.1.3 景区景点开发建设有了重大进展
据统计十一五以来全市投资万元以上的景区景点开发建设项目有16个, 总投资12.9亿元, 目前已完成投资3.2亿元。其中投资1.8亿元的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世行贷款二期文化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项目已于2009年3月24日正式开工建设;投资7000万元的伏羲庙扩建项目已完成一、二期工程建设, 三期工程于2009年9月底全面竣工;投资3500万元的南北宅子古民居保护维修项目已全面完工并对外开放;投资5000万元的大地湾史前遗址公园综合开发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2]。
1.1.4 区位条件及对外交通优势
从区位条件看, 天水处陕、甘、川三省交界, 离兰州、西安的直线距离为300km, 离银川、西宁、成都不超过500km, 300km以内的有宝鸡、咸阳、汉中、广元、白银、定西、陇南7个地级市, 与平凉、庆阳、武威、中卫直线距离不超过500km。境内有国道310 (东西走向) 、316 (南北走向) , 省道305、306、309等5条。以五大省会城市为依托, 其他地级城市为辅, 为天水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潜在客源市场。
交通不畅的问题一直是制约天水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 天水市围绕构建多元立体的交通网络, 切实加快了公路、铁路、航空等旅游交通基础。一是积极配合国家重大交通项目建设, 先后实施了投资89亿元的宝天高速公路、投资45亿元天定高速公路天水段、投资2.6亿元麦贾公路、投资1.8亿元国道310牛北段改造等重大交通项目;二是多方筹措资金实施了县区之间、景区景点之间及各景区景点的交通道路建设, 加强了市内景区景点的相互链接, 提高了旅游交通通达深度;三是积极开辟旅游航空线路, 天水机场已于2008年9月份正式通航运营, 截止2009年8月15日, 进出港旅客达到7886人次[2]。为天水争创“中国最佳度假旅游城市”提供了必备的交通设施条件。
1.1.5 旅游接待设施比较完善
据统计, “十一五”以来, 天水市投入旅游饭店的建设资金达6.3亿元。先后建成和改造了康家崖烟草培训中心、阳光饭店、羲皇故里大酒店、凯悦大酒店、森港大酒店、欣大酒店、绿岛大酒店、名远大酒店、天辰大酒店等一批宾馆饭店。目前, 天水市有星级饭店25家, 其中四星级4家、三星级11家、二星级10家[2]。同时旅行社由原来3家发展到了16家, 还设立了天水旅游汽车分公司。先后成立了10余个旅游管理机构, 培训了一批合格的翻译、导游和接待人员, 加强了对旅游市场的监督管理, 使旅游接待服务水平和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1.2 劣势
1.2.1 思想观念落后
天水是一个旅游资源大市, 旅游业理应在天水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发挥更大的作用。由于一些地方、部门对发展旅游业认识不到位, 思想观念保守, 旅游业还没有被赋予应有的产业地位, 其发展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各级干部对发展旅游产业的认识还没有到位, 全社会抓旅游的氛围尚未形成, 旅游富市战未得到全面实施。
1.2.2 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低
天水虽然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但开发程度相对较低, 大多仍处于低层次的观光层面, 缺乏高品位、高质量的集参与、娱乐、知识性于一体化的产品, 且活动内容单调、枯燥, 形式呆板。而以度假休闲、娱乐消遣、文化、体育、探猎奇、美食购物和生态旅游、度假旅游为主要内容, 参与性强的现代旅游产品开发缓慢。旅游商品也多因档次低、品种少和地方特色不突出等原因, 致使游客的购物消费难以提高, 直接影响旅游业的经济收入。
1.2.3 宣传促销不力
由于受观念、经费投入和专业水准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天水的旅游宣传促销始终处于十分被动和落后的状态:宣传品单调、形式单一、手段落后, 促销活动平淡无奇。一些单位和企业对宣传促销作用认识不足, “等客上门”, “只收粮、不想种田”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对外宣传促销尚未形成合力。
1.2.4 服务水平不高
由于行业管理制度不健全, 没有统一有效的行业规范约束, 一些旅游企业随意扩大经营范围, 内部管理不严, 服务质量和水平不高, 突出的表现是一些景区景点不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多头收费乱宰游客;导游、接待不热情、不周到、不细致;宾馆、饭店等旅游接待能力有限, 且布局和结构不尽合理, 饮食业缺乏明显的地方特色, 品种口味单一, 质量不高, 服务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1.3 机遇
1.3.1 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建设
针对“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建设, 天水市政府积极出动, 已与西安、咸阳、宝鸡、渭南等市的党政领导和旅游部门的负责同志进行过多次座谈交流, 在多方面达成了共识。在2009年8月上旬召开的全国部分旅游城市旅游局长会议上, 与“关中天水经济区”其他五市一区签订了旅游发展合作协议书[3]。同时准备积极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一体化进程, 在建立旅游合作发展机制、构筑旅游经济共同体、设立无障碍旅游区、加强联合营销、打造核心旅游品牌等方面, 与关中地区开展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 推动天水的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 使天水旅游率先融入大关中旅游经济圈。
1.3.2 省市两级政府对旅游业的政策支持
甘肃省已将天水市列为未来5年内全省唯一优先发展的大城市, 明确旅游业为天水市的重要产业发展方向之一。天水市政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实施“旅游富市”战略, 推动全市创建“中国最佳历史文化旅游城市”, 为尽快把天水市旅游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形成支柱产业, 天水市特制定了旅游产业3年倍增与品质提升计划。
1.4 挑战
1.4.1 国内创佳参与城市的竞争力较强
在可能参与最佳历史文化旅游城市评选的城市当中, 绍兴、苏州等城市不仅具备历史文化旅游发展的条件, 而且在某些方面远胜于天水。例如苏州和绍兴的旅游资源享誉海内外, 其旅游综合收入分别是天水的23倍和6倍, 旅游人数分别是天水的16倍和7倍;特别是苏州借助于其优越的区位条件和资源条件, 旅游业发展迅速, 对天水争创“中国最佳历史文化旅游城市”带来极大的挑战。
1.4.2 天水文化与旅游发展结合不紧密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基石。没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 只有把文化产业做大, 才能使旅游产业繁荣兴旺。反过来讲, 如果只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却没有变为旅游资源的话, 那么则“魂”不附“体”, 只有“魂”没有“体”, 太抽象的东西也是不行的。只有“魂”和“体”结合起来, 才能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市场所以天水深厚的文化底蕴对旅游业发展应该起到的引领作用是对天水旅游发展的挑战。
1.4.3 文化优势恢复和扩张困难
从文化的角度概括, 天水市知名度较高的有石窟文化、三国文化、伏羲文化。这三类文化中石窟文化具有绝对优势, 是文化遗产中的精品。三国文化旅游有名无实, 三国故事中涉及到天水的主要有“姜维故里, 诸葛军垒, 祁山堡, 天水关, 木门道, 街亭古战场遗址”。这些遗迹, 经过千百年历史的演变己荡然无存, 失去了观赏价值。如何实现文化优势恢复, 直观的、浅显易懂的、参与性强的景物和活动的展现与组织, 将是天水旅游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
2 天水创建中国最佳历史文化旅游城市策略研究
2.1 创新机制, 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
制定出台系列有利于旅游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旅游业开发建设的积极性。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多渠道吸引项目建设资金。对一些非核心文物旅游景区和自然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 以规划为控制手段, 打破所有权和经营权制约, 实行两权分离, 采取合资、参股、转让、承包、租赁等多种方式进行有效开发建设。同时, 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 严格治理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现象, 提高办事效率, 倡导文明执法, 树立人人都是旅游形象, 处处都是旅游环境的良好氛围。
2.2 抢抓机遇, 促进“创佳”建设
以西部大开发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为契机, 更新思想观念, 树立大旅游、大市场、大发展的思想, 增强紧迫感,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激发旅游产业发展活力, 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 全力推动旅游富市发展战略的实施。积极争取国家对经济区的各项扶持优惠政策, 拓宽融资渠道, 广泛开展招商引资, 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完善和延伸核心景区配套服务功能, 满足游客不同需求。理顺管理体制, 打破行政区界限和条块分割、职能重复交叉、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局面, 对核心景区构建区域旅游一体化管理体制;以市场为导向, 规划为统筹, 强化对旅游开发项目规划执行的监督管理, 整体推进, 分批实施。
2.3 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服务功能
应以创建中国最佳历史文化旅游城市为契机, 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水平为抓手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提高城市旅游服务功能为重点, 全力打造经济区次核心城市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提高城市旅游的美誉度和吸引力。主要是打通和延伸过境高速公路通往主要景区的道路, 提高现有通往景区的道路等级, 在主要景区和市区游客集散地建设一批中高档旅游星级厕所, 设置完善的城区旅游交通指示和城市旅游功能示意图牌, 在秦州区和麦积区中心广场分别设置游客服务中心, 开通市区通往主要景区的旅游班线车, 全力培育规范一日游、两日游市场, 不断提高市民和游客的满意度。
2.4 保护文化旅游资源, 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化
天水应对体现本市五大文化意境的伏羲庙、大地湾遗址、大像山、华盖寺、武山水帘洞、木梯寺、禅殿寺等石窟以及街亭、天水关、木门道、诸葛军垒等三国古战场等等古建筑、古遗址、石窟等历史遗迹的保护高度重视。这些经过历史风雨洗礼的历史建筑、遗址等集中体现了传统的文明精神, 以其独特的形态向旅游者传递着特定的传统意境和深邃内涵;天水的传统艺术如秦安小曲、天水夹板、甘谷道情等音乐、舞蹈、手工艺等作为历史和文化的载体, 也同样应当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再开发。
2.5 做强伏羲文化, 提升旅游城市主题
“最佳旅游城市”最大特点是强调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城市的独特性, 提供特色化的产品, 鼓励城市在进行旅游开发时根据本地的历史文化以及自然资源突出其地方特色[4]。天水最独特、最大的优势, 就是以伏羲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和以“陇上江南”为品牌的生态环境, 同时具备这两大优势的城市, 在全国不多, 西北少有。所以天水应该以中华始祖伏羲文化园、卦台山、大地湾史前遗址公园、大地湾先民文化村等项目, 做大做强伏羲文化品牌这一目标, 确立“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这一特色的旅游城市主题。
2.6 以旅游者的需求为导向, 提供个性化服务
旅游服务的生产和消费总的趋势是从大旅游标准化产品模式向游客多样化转变, 形成根据游客的需要迅速变化并满足游客需求的市场。特色化的产品通过旅游目的地的服务传达给游客, 与资源的独特性相匹配, 要求服务水平达到规范化、标准化基础上的更高层面个性化服务。天水市应根据游客对餐饮、住宿、娱乐、会展、购物等设施的具体要求, 为游客提供标准化的、个性化的旅游服务;导游人员能够接待不同市场或文化背景的游客, 具有提供特殊专项服务的技能。
2.7 优化社会生态化旅游系统
天水市在“创佳”中应着眼于“社会生态意识”, 从自然生态与人类社会之间的良好协调关系出发, 应在环境目标导向下, 通过研究环境、保护环境、利用环境去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持续发展的目的地。通过创新旅游产品, 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奇、求特、求知的需求;通过发展旅游为当地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游憩空间, 使当地居民从发展旅游中获益, 进而提高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满意度、参与度及获益度。
2.8 形势创新, 文化-旅游有机结合
关于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 需要做出不懈的努力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力求在旅游和文化的结合上走出一条新路子。要以天水深厚的历史文化特别是伏羲文化为题材, 按照“政府搭台、市场运作”的方式, 高起点、大手笔着手策划创编相关主题的大型歌舞剧, 再现文化背景, 增强游客的参与性, 全面提升天水旅游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李亚明.天水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R].天水市统计局, 2009-06.
[2]胡丽霞.天水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驶入快车道[N].天水日报, 2009-08-23 (2) .
[3]辛闻.大手笔谋划大举措落实全力推进天水旅游产业提速发展[N].天水日报, 2009-04-22 (1) .
最佳策略 第11篇
一、化学复习课最佳教学时机的设计策略
1.引用化学与人类生活紧密联系的材料,创设最佳教学时机
化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化学的发展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正如伟大的教育家、化学家傅鹰所说:“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给人以智慧。”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知识,也有了一些生活常识,从他们熟悉的化学与生活的连接处设计教学,定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持续的注意。
如,STSE是高考必考点,它的考查背景涵盖了新能源、新材料等方方面面,信息量大。教学该内容时恰逢“4.20”雅安大地震,为此我设计了一堂“消毒剂面面观”的复习课。通过查找资料我设置了一系列连贯的问题材料:①消毒剂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从饮用水的消毒到创伤的处理都要用到消毒剂。你认识哪些消毒剂?②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在水消毒处理方面有着广泛应用的消毒剂。与Cl2相比,ClO2不但具有更显著的杀菌能力,而且不会产生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物质。工业上二氧化氯的制备有化学反应法、电解食盐法等。化学方法一般采用氯酸钠与浓盐酸反应。该方法除了得到二氧化氯外,还得到一种黄绿色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评价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③电解法是制备二氧化氯的另一种常见方法。用石墨做电极电解食盐水,在阳极生成二氧化氯。请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在阳极还可产生什么物质?试评价该方法的不足之处。以上设计从生活中的化学入手,引起学生注意,通过信息材料的提供,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等知识,从绿色化学角度评价化学工艺,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如此创设了一个课堂的最佳教学时机。
2.巧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创设最佳教学时机
复习课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复习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化学问题,勤于思考、反思,逐步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从小处着手,从学生的学科错误着手。错误可以来源于课堂上学生的回答,也可来源于作业、考试中的错误。善用错误,让学生从错误中发现问题、纠正问题是复习课创设最佳教学时机的又一策略。正如黑格尔所说:“错误本身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环节,由于错误,真理才会被发现。”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高考中的一大热点,又是一大难点。在复习这一部分时,我把最近几次学生综合练习中错得比较多的选项合在一起让学生讨论,总结错误问题所在。并设计了如下问题:请分析下列四个选项,提出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点。①25℃时,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约为0.1NA;②80mL10mol/L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小于0.4NA;③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含有的原子数小于0.2NA;④标准状况下,2.24LNO与1.12LO2的混合气体中的分子数约为0.15NA。这四个选项分别代表了一个此类问题的难点,学生通过讨论,能发现此类问题的陷阱所在。正是由于是在学生所犯错误的基础上来纠正错误,学生印象深刻,兴趣高涨。此类设计不失为复习课课堂教学的一个最佳策略。
3.跨模块整合学科知识,创设最佳教学时机
新课程改革以来,化学由原来的三本书变成了八个模块,其中必修模块两个,选修模块六个。在这些模块中知识并不是各不相同的,有的相互之间是有关联的。如电化学知识在必修二里只是初步介绍,到了选修四里有更详细的介绍,在选修一中也有原电池的相关知识。在化学复习课中不能拘泥于某个点的复习,更要连成片来复习,让学生有新鲜感,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正如课程标准指出的:设置多样化的化学课程模块,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跨模块的知识整合,可以不用课本的现成标题,正如课标所说:“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选择的空间。”如我设计了一堂《负一价与正一价》的复习课,学生倍感新鲜。此复习课不仅横跨了必修一、必修二、选修三,更加深了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的理解,帮助学生建立了可持续发
展的观念。我首先提出几个问题:①负一价和正一价是哪类元素的特征价态?引导学生从元素周期律角度去思考同主族元素的化合价特点。②负一价和正一价又是哪几种元素的特别价态呢?引导学生注意共性之中的个性,结合必修一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学生能分析出负一价的氢、氧等元素,正一价的氯等元素。③请具体举出实例,从结构角度分析并写出它们的电子式。引导学生关注物质的结构,因为结构决定性质。④举例说明它们的用途。这样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通过学习常见的化学物质,初步认识微观结构,了解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这一设计理念。
二、化学复习课教学设计策略的几点思考
化学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是在上课前构建的本堂课的蓝本,虽然关注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设计,但在课堂的实际操作中难免有设计以外的事情发生。如果教师还是遵循原来的课堂设计,课堂效率反而得不到提高,更会错过最佳的教学时机。
1.课堂教学中应问在当问之时
复习课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灵活的,而不能拘泥于课前的设计或一张讲义。问在当问之时也不失为捕捉课堂最佳教学时机的一种方法。记得有一节课,我在复习铁的化合物时,学生总结获得氢氧化铁的方法,提出了铁盐与氢氧化钠反应、铁盐与氨水反应、氢氧化亚铁的氧化、用铁做阳极电解氯化钠溶液后通空气、饱和氯化铁与沸水反应等,我进一步追问:饱和氯化铁与沸水反应的原理是什么?在工业上有何应用?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拓展,又创造了一个最佳教学时机。
2.课堂教学中应问对当问之人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复习课更要发挥主体的能动性,主体积极参与课堂,效率自然提高了。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如何进一步发挥提问的优势,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还应问对当问之人。学生在做作业或回答问题时所犯的错误,教师要加以了解,对于典型问题应在课堂上问当事人,促进学生纠错。对于同一问题要追问差异化的回答,这样才能创造出最佳教学时机。
参考文献
[1]胡志刚.教育时机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责任编辑 罗 艳)endprint
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得到了体现,教师的教法也有了本质的改变。随之而来的新问题出现了,由于模块多,教学时间紧,课堂效率成了制约学生发展的瓶颈。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成了重中之重。复习课是高中化学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没有复习课就不能帮助学生自我构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就不能顺利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因此提高复习课的效率至关重要。“化学课堂最佳教学时机”是在化学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可以获得最佳教学效能的一段时间中的机遇。如果在复习课的课堂上抓住了最佳教学时机,就能大幅度提升化学复习课的效率。本文基于“化学最佳教学时机”,介绍几种复习课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一、化学复习课最佳教学时机的设计策略
1.引用化学与人类生活紧密联系的材料,创设最佳教学时机
化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化学的发展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正如伟大的教育家、化学家傅鹰所说:“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给人以智慧。”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知识,也有了一些生活常识,从他们熟悉的化学与生活的连接处设计教学,定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持续的注意。
如,STSE是高考必考点,它的考查背景涵盖了新能源、新材料等方方面面,信息量大。教学该内容时恰逢“4.20”雅安大地震,为此我设计了一堂“消毒剂面面观”的复习课。通过查找资料我设置了一系列连贯的问题材料:①消毒剂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从饮用水的消毒到创伤的处理都要用到消毒剂。你认识哪些消毒剂?②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在水消毒处理方面有着广泛应用的消毒剂。与Cl2相比,ClO2不但具有更显著的杀菌能力,而且不会产生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物质。工业上二氧化氯的制备有化学反应法、电解食盐法等。化学方法一般采用氯酸钠与浓盐酸反应。该方法除了得到二氧化氯外,还得到一种黄绿色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评价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③电解法是制备二氧化氯的另一种常见方法。用石墨做电极电解食盐水,在阳极生成二氧化氯。请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在阳极还可产生什么物质?试评价该方法的不足之处。以上设计从生活中的化学入手,引起学生注意,通过信息材料的提供,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等知识,从绿色化学角度评价化学工艺,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如此创设了一个课堂的最佳教学时机。
2.巧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创设最佳教学时机
复习课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复习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化学问题,勤于思考、反思,逐步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从小处着手,从学生的学科错误着手。错误可以来源于课堂上学生的回答,也可来源于作业、考试中的错误。善用错误,让学生从错误中发现问题、纠正问题是复习课创设最佳教学时机的又一策略。正如黑格尔所说:“错误本身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环节,由于错误,真理才会被发现。”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高考中的一大热点,又是一大难点。在复习这一部分时,我把最近几次学生综合练习中错得比较多的选项合在一起让学生讨论,总结错误问题所在。并设计了如下问题:请分析下列四个选项,提出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点。①25℃时,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约为0.1NA;②80mL10mol/L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小于0.4NA;③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含有的原子数小于0.2NA;④标准状况下,2.24LNO与1.12LO2的混合气体中的分子数约为0.15NA。这四个选项分别代表了一个此类问题的难点,学生通过讨论,能发现此类问题的陷阱所在。正是由于是在学生所犯错误的基础上来纠正错误,学生印象深刻,兴趣高涨。此类设计不失为复习课课堂教学的一个最佳策略。
3.跨模块整合学科知识,创设最佳教学时机
新课程改革以来,化学由原来的三本书变成了八个模块,其中必修模块两个,选修模块六个。在这些模块中知识并不是各不相同的,有的相互之间是有关联的。如电化学知识在必修二里只是初步介绍,到了选修四里有更详细的介绍,在选修一中也有原电池的相关知识。在化学复习课中不能拘泥于某个点的复习,更要连成片来复习,让学生有新鲜感,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正如课程标准指出的:设置多样化的化学课程模块,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跨模块的知识整合,可以不用课本的现成标题,正如课标所说:“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选择的空间。”如我设计了一堂《负一价与正一价》的复习课,学生倍感新鲜。此复习课不仅横跨了必修一、必修二、选修三,更加深了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的理解,帮助学生建立了可持续发
展的观念。我首先提出几个问题:①负一价和正一价是哪类元素的特征价态?引导学生从元素周期律角度去思考同主族元素的化合价特点。②负一价和正一价又是哪几种元素的特别价态呢?引导学生注意共性之中的个性,结合必修一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学生能分析出负一价的氢、氧等元素,正一价的氯等元素。③请具体举出实例,从结构角度分析并写出它们的电子式。引导学生关注物质的结构,因为结构决定性质。④举例说明它们的用途。这样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通过学习常见的化学物质,初步认识微观结构,了解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这一设计理念。
二、化学复习课教学设计策略的几点思考
化学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是在上课前构建的本堂课的蓝本,虽然关注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设计,但在课堂的实际操作中难免有设计以外的事情发生。如果教师还是遵循原来的课堂设计,课堂效率反而得不到提高,更会错过最佳的教学时机。
1.课堂教学中应问在当问之时
复习课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灵活的,而不能拘泥于课前的设计或一张讲义。问在当问之时也不失为捕捉课堂最佳教学时机的一种方法。记得有一节课,我在复习铁的化合物时,学生总结获得氢氧化铁的方法,提出了铁盐与氢氧化钠反应、铁盐与氨水反应、氢氧化亚铁的氧化、用铁做阳极电解氯化钠溶液后通空气、饱和氯化铁与沸水反应等,我进一步追问:饱和氯化铁与沸水反应的原理是什么?在工业上有何应用?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拓展,又创造了一个最佳教学时机。
2.课堂教学中应问对当问之人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复习课更要发挥主体的能动性,主体积极参与课堂,效率自然提高了。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如何进一步发挥提问的优势,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还应问对当问之人。学生在做作业或回答问题时所犯的错误,教师要加以了解,对于典型问题应在课堂上问当事人,促进学生纠错。对于同一问题要追问差异化的回答,这样才能创造出最佳教学时机。
参考文献
[1]胡志刚.教育时机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责任编辑 罗 艳)endprint
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得到了体现,教师的教法也有了本质的改变。随之而来的新问题出现了,由于模块多,教学时间紧,课堂效率成了制约学生发展的瓶颈。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成了重中之重。复习课是高中化学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没有复习课就不能帮助学生自我构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就不能顺利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因此提高复习课的效率至关重要。“化学课堂最佳教学时机”是在化学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可以获得最佳教学效能的一段时间中的机遇。如果在复习课的课堂上抓住了最佳教学时机,就能大幅度提升化学复习课的效率。本文基于“化学最佳教学时机”,介绍几种复习课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一、化学复习课最佳教学时机的设计策略
1.引用化学与人类生活紧密联系的材料,创设最佳教学时机
化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化学的发展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正如伟大的教育家、化学家傅鹰所说:“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给人以智慧。”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知识,也有了一些生活常识,从他们熟悉的化学与生活的连接处设计教学,定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持续的注意。
如,STSE是高考必考点,它的考查背景涵盖了新能源、新材料等方方面面,信息量大。教学该内容时恰逢“4.20”雅安大地震,为此我设计了一堂“消毒剂面面观”的复习课。通过查找资料我设置了一系列连贯的问题材料:①消毒剂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从饮用水的消毒到创伤的处理都要用到消毒剂。你认识哪些消毒剂?②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在水消毒处理方面有着广泛应用的消毒剂。与Cl2相比,ClO2不但具有更显著的杀菌能力,而且不会产生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物质。工业上二氧化氯的制备有化学反应法、电解食盐法等。化学方法一般采用氯酸钠与浓盐酸反应。该方法除了得到二氧化氯外,还得到一种黄绿色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评价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③电解法是制备二氧化氯的另一种常见方法。用石墨做电极电解食盐水,在阳极生成二氧化氯。请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在阳极还可产生什么物质?试评价该方法的不足之处。以上设计从生活中的化学入手,引起学生注意,通过信息材料的提供,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等知识,从绿色化学角度评价化学工艺,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如此创设了一个课堂的最佳教学时机。
2.巧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创设最佳教学时机
复习课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复习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化学问题,勤于思考、反思,逐步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从小处着手,从学生的学科错误着手。错误可以来源于课堂上学生的回答,也可来源于作业、考试中的错误。善用错误,让学生从错误中发现问题、纠正问题是复习课创设最佳教学时机的又一策略。正如黑格尔所说:“错误本身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环节,由于错误,真理才会被发现。”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高考中的一大热点,又是一大难点。在复习这一部分时,我把最近几次学生综合练习中错得比较多的选项合在一起让学生讨论,总结错误问题所在。并设计了如下问题:请分析下列四个选项,提出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点。①25℃时,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约为0.1NA;②80mL10mol/L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小于0.4NA;③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含有的原子数小于0.2NA;④标准状况下,2.24LNO与1.12LO2的混合气体中的分子数约为0.15NA。这四个选项分别代表了一个此类问题的难点,学生通过讨论,能发现此类问题的陷阱所在。正是由于是在学生所犯错误的基础上来纠正错误,学生印象深刻,兴趣高涨。此类设计不失为复习课课堂教学的一个最佳策略。
3.跨模块整合学科知识,创设最佳教学时机
新课程改革以来,化学由原来的三本书变成了八个模块,其中必修模块两个,选修模块六个。在这些模块中知识并不是各不相同的,有的相互之间是有关联的。如电化学知识在必修二里只是初步介绍,到了选修四里有更详细的介绍,在选修一中也有原电池的相关知识。在化学复习课中不能拘泥于某个点的复习,更要连成片来复习,让学生有新鲜感,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正如课程标准指出的:设置多样化的化学课程模块,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跨模块的知识整合,可以不用课本的现成标题,正如课标所说:“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选择的空间。”如我设计了一堂《负一价与正一价》的复习课,学生倍感新鲜。此复习课不仅横跨了必修一、必修二、选修三,更加深了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的理解,帮助学生建立了可持续发
展的观念。我首先提出几个问题:①负一价和正一价是哪类元素的特征价态?引导学生从元素周期律角度去思考同主族元素的化合价特点。②负一价和正一价又是哪几种元素的特别价态呢?引导学生注意共性之中的个性,结合必修一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学生能分析出负一价的氢、氧等元素,正一价的氯等元素。③请具体举出实例,从结构角度分析并写出它们的电子式。引导学生关注物质的结构,因为结构决定性质。④举例说明它们的用途。这样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通过学习常见的化学物质,初步认识微观结构,了解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这一设计理念。
二、化学复习课教学设计策略的几点思考
化学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是在上课前构建的本堂课的蓝本,虽然关注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设计,但在课堂的实际操作中难免有设计以外的事情发生。如果教师还是遵循原来的课堂设计,课堂效率反而得不到提高,更会错过最佳的教学时机。
1.课堂教学中应问在当问之时
复习课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灵活的,而不能拘泥于课前的设计或一张讲义。问在当问之时也不失为捕捉课堂最佳教学时机的一种方法。记得有一节课,我在复习铁的化合物时,学生总结获得氢氧化铁的方法,提出了铁盐与氢氧化钠反应、铁盐与氨水反应、氢氧化亚铁的氧化、用铁做阳极电解氯化钠溶液后通空气、饱和氯化铁与沸水反应等,我进一步追问:饱和氯化铁与沸水反应的原理是什么?在工业上有何应用?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拓展,又创造了一个最佳教学时机。
2.课堂教学中应问对当问之人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复习课更要发挥主体的能动性,主体积极参与课堂,效率自然提高了。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如何进一步发挥提问的优势,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还应问对当问之人。学生在做作业或回答问题时所犯的错误,教师要加以了解,对于典型问题应在课堂上问当事人,促进学生纠错。对于同一问题要追问差异化的回答,这样才能创造出最佳教学时机。
参考文献
[1]胡志刚.教育时机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最佳策略 第12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交流的发展和扩大, 电影作为一项展示各国文化的重要形式传入中国。自2001年11月中国加入WTO后, 每年的进口大片 (其中主要是美国片) 从10部提升至20部, 3年内达到50部。因此最近几年, 中国每年的进口片总额大约就是50部, 除了20部分账大片, 还有30部电影以“批片” (被中国买断版权) 的形式引进。而从2012开始, 进口分账大片的名额将提升至34部, 加上30部批片, 每年进口片的总额将超过60部。如此庞大的数目让众多翻译研究者开始关注影视字幕翻译。在这一领域, 西方已逐渐形成了从翻译方法到课程培训的一系列体系, 还设有专门的研究机构, 而相比之下, 我国的字幕翻译起步较晚, 对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尚显不足。
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通过业内人士投票, 颁给每年得票最高的电影。无论从影片所表现的主题内涵, 还是从影片的情节和语言设计, 最佳影片都是同年上映电影中的佼佼者, 更是票房收入的大赢家, 相对其它影片拥有更广泛的观众群。因此, 该文将具有代表性的奥斯卡最佳影片作为研究素材, 试图通过近十年来最佳影片的翻译来探讨影视字幕的翻译策略。
2 字幕翻译及其特点
Shuttleworth和Cowie (2004) 将字幕翻译界定为“为影视剧对白提供同步说明的过程”。Gottlieb (1992) 根据Jakobson (1966) 的三分法将字幕翻译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语内字幕翻译和语际字幕翻译。语内字幕翻译是指将话语转换成文本, 而无需在语言间进行转换;而语际字幕翻译是指在保留影视原声的情况下, 把剧中人物对白和必要的视觉信息译为目的语, 并将目的语同步地叠印在图像下端。该文所探讨的字幕翻译为语际字幕的翻译, 即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
另外翻译本身就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过程, 因为翻译时需要对读者或听众的语域、句法结构、社会心理和自身心理进行层层分析, 还要层层研究读者或听众的反应以及所存在的文化差异。而影视语言有其聆听性、综合性、瞬时性、通俗性和无注性的特点 (钱绍昌, 2000) , 字幕翻译受其传播媒介内在限制, 即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就显得更加复杂。李运兴 (2001) 指出, 字幕的信息功能有两个特点:第一, 字幕所提供的语言信息是和视觉信息、听觉信息密切配合的, 这要求字幕翻译除了考虑文本, 还要结合动态的画面;第二, 字幕的语言信息呈现递进式推进, 即观众必须在看完一段字幕后才能看到下一段, 并没有前后参照。这给字幕翻译形成了一个制约:译者必须保证这种递进式信息的衔接和连贯。总而言之, 字幕翻译必须在满足时间、空间、观众的接受水平等要求的前提下提供有效信息。
3 字幕翻译策略
字幕翻译的特性给译者带来了更多的挑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体而言, 笔者所选的十部奥斯卡最佳影片 (2011《国王的演讲》;2010《拆弹部队》;2009《贫民窟的百万富翁》;2008《老无所依》;2007《无间行者》;2006《撞车》;2005《百万宝贝》;2004《魔戒三之国王归来》;2003《芝加哥》;2002《美丽心灵》) 的字幕译者没有拘泥于某一种翻译策略, 而是根据翻译的特殊需要和目的, 充分考虑字幕翻译的特性及所受到的各种制约因素, 灵活运用了减译, 增译, 归化, 异化等多种翻译策略, 将通俗易懂、简明流畅的译文展现于电影观众眼前。
3.1 减译
笔者在研究这十部影片的翻译时发现减译是字幕翻译中最突出的技巧。Gottlieb (1993) 在他的书中提到, 纵观字幕翻译的历史, 电影对白的压缩翻译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减译是字幕翻译中最常用的翻译技巧也是字幕翻译的最显著特点。Gottlieb (1998) 把字幕翻译描述成一种平衡行为, 就是把电影对白翻译成几行字, 让这几行字最大限度地传达对白的语意和文体信息。当对白转换成字幕时, 文字的数目要减少1/3。另一方面, 汉语一字一音, 不论时间和空间都比英语来的节省、简略。在笔者所选素材中减译的例子比比皆是。
例1 Tonight we remember those who gave their blood to de-fend this country.今晚让我们纪念为祖国壮烈牺牲的勇士。 (《魔戒三之国王归来》)
例2 Okay.Leave the chip.Leave the chip.Leave the chip.行了, 别管晶片了。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例3 Welcome to Bravo Company;welcome to Camp Victory.欢迎来胜利营B连。 (《拆弹部队》)
例4 I’m celebrating that I spent another year scraping dishesand wartressing..., find a used trailer, buy a deep fryer and someOreos.来年继续洗碟捧餐, 找架二手旅行车, 买些平价食物。 (《百万宝贝》)
例1的译文简洁明了, 保留了对白的主要语意和文体信息并且去除了源语中不重要的元素。例2和例3翻译风格相似, 对白原本就是较为简单的重复话语, 如果直译, 不仅使译文显得冗长繁琐, 而且让人产生生搬硬套的感觉。例4是一句较长对白, 由于电影对白是有声语言“一瞬而过, 若听不懂只能放弃, 既不能让你再听一遍, 也不容你思索, 因为一思索便听不清后面的话” (钱绍昌, 2000) 。如果按照本意将其翻译为“来年继续洗盘子, 做服务员的工作, 找架二手旅行车, 买口深锅以及一些奥里奥饼干”, 不仅造成时间和空间上的拥挤, 而且会使观众无暇反应, 从而产生不必要的误解。相反译文则极具概况性, 去粗取精, 有效的传达了重要信息, 降低了观众对影片观赏和理解的难度。
3.2 增译
增译, 顾名思义就是译者在直译的基础上加上一些信息, 以帮助目的语观众理解源语的意思。由于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 人们的认知习惯也不一样。为了使目的语观众在欣赏影片时的推理努力降至最低,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适当增加一些信息 (苏远芸, 2010) 。增译法的使用绝非画蛇添足,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 当原语言中的互明在目的语中丢失时, 增译能够帮助目的语观众得到丢失的互明, 减少处理的努力, 以求目的语观众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在笔者调研的素材中, 增译是继减译之后又一常用的字幕翻译策略。
例5 Neilson, symbol cryptography.我是尼尔森, 专攻符号密码学。 (《美丽心灵》)
例6 I’m the guy who does his job.You must be the other guy.我是尽到职责的人。你一定是那个不尽职的了。 (《无间行者》)
例7 You can be as big as Sophie Tucker.你会和莎菲。特克儿 (俄裔女艺人, 当时走红全国) 名声一样响 (《芝加哥》)
例8 Oh, look at thatNice T155, huh?好正的T155啊 (注:聚异丁烯二酰亚胺) (《拆弹部队》)
例5是影片人物之一对于自己姓名和专业的介绍。众所周知美国人比较随性, 在作自我介绍时经常简洁的直接报出自己的相关信息, 从而省略一些所谓的客套话。而中国人则认为初次见面定要彬彬有礼, 因此在自我介绍时往往比较中规中距, 语言得体。例5正是秉承了这一点, 所以在翻译时采用增译的方法一方面让观众瞬间能够反应对白的意思, 另一方面则充分符合汉语在相似语境下的表达习惯。例6的“the other guy”很有可能造成目的语观众对于情节的疑惑, 到底这里指什么人。如果采用增译的方法则完全省去了观众胡乱猜疑的时间。例7中的增译手法及时提供了影片相关的背景知识, 使得目的语观众能够更好的理解影片。而例8的翻译有异曲同工之妙。若非专业人士, 很少有人知道T155指的是聚异丁烯二酰亚胺, 而通过增译, 使得目的语观众一目了然。
3.3 归化
为了使字幕翻译达到预期效果, 译者在处理字幕中的文化信息时, 应更多地考虑目的语观众的认知能力和欣赏习惯。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 (Lawrence Venuti) 提出了二分的翻译方法:归化和异化。归化和异化不仅体现在语言形式层面上, 而且表现在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上 (郑禄英, 2010) 。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双重限制, 影视剧字幕中文化信息的处理主要以归化为主, 因为在字幕翻译中为观众添加解释性的字幕以扩大观众认知环境的方法几乎没有可实施性。为了使观众更好地以最小的处理努力理解演员的对白, 翻译最好以观众的认知环境为归宿, 且电影为大众化的欣赏艺术, 归化策略拉近了电影与观众的距离, 亲切熟悉的对白会使电影更快地被更多的观众喜欢。
例9 These brothers were speaking out good, and people werelistening.这些兄弟说的话一呼百应。 (《撞车》)
例10 No country for old men.老无所依 (《老无所依》)
例11 He’s a tough guy.他是个硬骨头。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例12 For example, I am a thistle-sifter.I have a sieve of sift-ed thistles and a sieve of unsifted thistles because I am a thistle-sifter.比如说, 四是四, 十是十, 十四是十四, 四十是四十。 (《国王的演讲》)
例9和例10都采用了汉语中的四字成语, 一方面成语的使用使得译文简洁明了, 另一方面在表达了原语内涵的同时又遵从了目的语观众的文化背景, 从而使观众不由对影片产生亲切感, 消除了异域文化所带来的陌生感。例11中, “tough”的意思较多, 可表示“坚强的;牢固的;强硬的;粗暴的”, 而此句中的“tough guy”所描述的人物正符合汉语“硬骨头”所表现的“坚韧, 强硬”的意思, 因此用在这里非常适合。例12所呈现的是一句绕口令, 由于文化差异的影响, 如果直译的话根本达不到字幕所表达的效果, 因此译文采用了目的语中与之非常相近的一句绕口令且在发音上与原语颇为相似, 以此达到了良好的效果。由此可见译者应立足于目的语观众, 从观众领略欣赏译制片的艺术角度出发, 选用目的语语言中与原片艺术最相似、最贴近的、为本国观众所熟悉的、易于接受的文化内涵词语来进行电影翻译。
3.4 异化
异化的翻译策略是以源语语言文化为依据, 在翻译过程中尽量尊重源语文化和语言特点, 从而再现原文的表达方式。由于中外观众知识面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电影翻译工作者应尽可能地帮助观众, 去理解那些与一个民族的历史、地域文化、宗教习俗等密切相关的语言现象 (张瑞, 2008) 。异化绝不是机械地死扣原文的字面, 进行呆板的直译, 而应深入了解电影意象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笔者在字幕翻译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归化和异化策略尽管都会使用到, 但因为全民素质的影响, 字幕翻译还是以归化策略为主导地位。不过, 我们认为, 归化策略为主体的翻译过程中, 异化一定不能被抛弃。以下几个异化翻译就用的恰到好处。
例13 You can lead a blonde to water, but you can’t make herdrink.你可以把美女带到水边但你不能逼她喝水。 (《美丽心灵》)
例14 Chicago’s own killer-diller.Those scintillating sinners.芝加哥本地打造的杀夫女杰两个艳光四射的罪人。 (《芝加哥》)
例15 Ah, yes, wireless is indeed a Pandora’s Box.是的, 无线电就像潘多拉的盒子。 (《国王的演讲》)
例15 Ah, yes, wireless is indeed a Pandora’s Box.是的, 无线电就像潘多拉的盒子。 (《国王的演讲》)
例13可谓纯粹的直译。此句本身所借用的是一句谚语“You can lead a horse to water, but you can’t make him drink”, 意指只可引导, 不可强求。但影片所描述的场景是主人公在一次聚会上碰到一众金发美女, 而身边的朋友则鼓动其去追求其中一位美女时所领悟到的“博弈论”。因此结合背景, 这里的异化翻译让观众轻而易举的理解了影片的情节。例14中的“killerdiller”在英语中指代“非常的人或事”, 而翻译为“杀夫女杰”可谓既与故事情节紧密切合又充分体现了原语的内涵。因为这里所指的两位非常人物就是影片中的两位女主角, 她们的确因为感情纠葛杀死了各自的情人和丈夫, 而在大律师颠倒黑白式的辩护下, 最终两位女士无罪释放, 因而也成为了当时轰动芝加哥的两位人物, 因此译者这里采用异化翻译恰到好处。例15中“潘多拉的盒子”源自希腊传说, 引申意为“带来不幸的礼物, 灾难的渊薮”。然而这一词语在汉语中却广为流传, 甚至出现同名的歌曲与乐队, 因此很多观众对其已不再陌生且知其本意。这里的异译让观众浸润在源语文化中, 使得观众建立源语文化的文化预设, 了解到源语文化的本来面目, 为文化交流奠定基础, 给异域文化的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4 结束语
影视艺术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们相互了解搭建了平台, 随着中外影视交流的日益频繁, 字幕翻译也必会成为“影视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 (钱绍昌, 2000:61) , 必将受到更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重视。该文通过对近十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字幕翻译研究, 对影视翻译技巧进行了分析, 认为译者应恰当使用减译, 增译, 归化及异化等多种翻译策略, 不但使译文流畅通顺, 简洁明了, 而且更容易被目的语观众理解和接受, 以此很好地实现交际和交流的目的。
摘要:随着对外交流的发展和扩大, 电影已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主要的文化交流方式。由于语言障碍, 影视翻译显得尤为重要, 它使目的语观众更好地欣赏影视剧并了解文化差异。该文将具有代表性奥斯卡最佳影片作为研究素材, 试图通过近十年最佳影片的翻译来探讨影视字幕的翻译策略, 并最终归纳了减译, 增译, 归化以及异化等几类常用的字幕翻译策略, 从而使译文不但流畅通顺, 简洁明了, 而且更容易被目的语观众理解和接受, 以此很好地实现交际和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字幕翻译,奥斯卡最佳影片,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Gottlieb H.Subtitling—A New University Discipline[M].Am 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2:161-170.
[2]Shuttleworth M., Cowie M.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161.
[3]钱绍昌.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中国翻译, 2000 (1) :61.
[4]何自然, 冉永平.关联性:交际与认知 (导读)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5]李运兴.字幕翻译的策略[J].中国翻译, 2001 (4) :38.
[6]张瑞.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归化与异化[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 (2) :77-79.
[7]苏远芸.关联理论对西方影视剧字幕翻译的阐释[J].电影文学, 2010 (4) :154.
最佳策略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