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一组面人小学生说明文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一组面人小学生说明文(精选2篇)

一组面人小学生说明文 第1篇

一组面人小学生说明文

爸爸从南京出差回来了,给我带了一组南京小面人,它们就是《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南海观音,外加一个大坏蛋——白骨精。

它们的身子底下都有一根小木棒,我把它们插在我的书橱上。

你看,唐僧身披金色的宝衣,盘腿坐着,微闭两眼,手握一串念珠,一副大慈大悲的`模样。或许,他正在轻声念着经文:“阿弥陀佛……”

你再看,唐僧的大徒弟——孙悟空,它上穿一件红袍,下围一条虎皮,精神抖擞,威风凛凛,头上还套着一个小圈,这大就是故事中所说的金箍圈吧。孙悟空手执金箍棒,“金鸡独立”,另一只手搭在眼睛前方,仿佛它站在云端之中向四周张望,看看有没有妖怪出没,好保护师父去西天取经呢。

唐僧的二徒弟——猪八戒,它手里抓着钉钯,身穿一身黑色衣裳,脚蹬一双黑色布鞋,肥头大耳。<它可能是走累了,正着袖管在脸上擦汗,或者是在生孙悟空的气。

沙和尚,脖子上挂着很大的链珠,身旁放着一堆行李,它仰头望空,好象在说:“师兄,你放心吧。有我和八戒守在这儿,不会出事的,你快去化缘吧,师父已经饿了。”

不远处,插着南海观音。它头披白纱,手托净瓶,向唐僧望过来。飘飘然,真是佛仙。

那个白骨精,可能是被悟空抓来的瞧:它正垂头丧气地跪在观音面前,等着观音发落呢!

这些面人多姿多态,既有善,也有恶,既有美,也有丑,这许就是它们的意义吧!

民国小学语文课文一组 第2篇

之一:

乘 凉

一个夏天的晚上,小华、小明和小弟弟,大家洗过了澡,在门外乘凉,听见田野里一片咯咯咯咯的叫声,热闹得很。小华就想起了一个谜儿,说出来叫小明猜,他说:

“我是一只小动物,

唱起歌来咯咯咯,

后脚长大前脚短,

肚皮雪白背皮绿。

专在田里吃害虫,

帮助农人保五谷。”

小明想了一想,说:“我知道,我知道,这是青蛙。”

小弟弟一手拿着芭蕉扇,一手拿着玻璃瓶,跑来跑去,扑萤火虫。他一面扑,一面唱:

“萤火虫,夜夜红,

飞到西,飞到东。

快快飞进小瓶中,

给我当做小灯笼。”

——《新编初小国语读本》第四册第四十四课,吕伯攸编辑,

朱文叔校定,上海中华书局1937年版

【赏析】

读完《乘凉》一文,我们的眼前浮现出一幅生动的“夏夜纳凉图”,我们仿佛看到了几个可爱的小朋友,看到了小青蛙,看到了小小的闪亮的萤火虫。小朋友诵读的两首歌谣,多么生动,多么朗朗上口啊!

爱阅读的你,把这两首歌谣背诵下来吧。

之二:

基础是在下层的

从前有个姓王的人,他承受祖上遗产,很有钱。

一天,他到朋友家里去。那朋友姓李,住的是一所三层楼房,造得堂皇富丽,轩敞疏朗。他走上第三层楼,推窗四望,只见近邻的亭台楼阁,都俯伏在他的脚下;远处的山水景物,也一览无余,尽入目中。他羡慕极了,心里想道:“我的钱比他多,可是住的房屋只有二层,太简陋了。我何不也起造这样的一所楼房,装装场面呢?”

他回到家里,立刻叫一个木匠来,问道:“三层楼房,像李家那样的,你会造吗?”

木匠说:“那就是我造的。”

他说:“好极了,给我照样造一所。”

木匠先量好地,打好图样,然后筑阴沟,搭引架,打桩,砌墙,照着程序,一层一层,从下面造上去。

他看见了,忙对木匠说:“不对。你先从第三层造起;造好了,再造下面的两层。”

木匠诧异道:“先生,那不能。只有从下面造上去,没有从上面造下来的。”

他摇摇头说:“你太笨了!从上面造下来,和从下面造上去,不是一样吗?怎说不能呢?”

木匠说:“先生,你要知道,基础是在下层的。”

——《新中华国语读本》第二册第一课,朱文叔编,

新国民图书社1932年版

【赏析】

这是一篇写事的文章,它以朴素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姓王的人盖房的故事,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基础是在下层的。盖房子,要从下层盖起,打好地基最为重要。其实,学习更是这样,要打好基础。学好生字词,理解句子的意思,这便是学习语文的基础。

之三:

写日记

今天,姑母来看我们。姑母问我:“你每天写日记没有?”我就把我每天写的日记拿给她看:

十二月二十五日

母亲带我到街上去买东西。走过一家书店,我想买一些书和文具,要求母亲一同进去。母亲走进那书店里,就替我买一盒蜡笔、一本练习簿和一册图画集。这册图画集里面,画着涂彩色的小轮船、小飞艇和小火车等,很是好看,我最欢喜。

母亲对我说:“好孩子!你应该天天在练习簿上,用蜡笔画你愿意画的小轮船、小飞艇、小火车等。”

我说:“好的!好的!我天天来画画。”

十二月二十六日

天一亮,我就起来。我把桌子上揩干净了,就伏在桌子上学画。

母亲醒来了,问我说:“好孩子,你起得这样早,伏在桌子上玩什么?”

我笑笑说:“没有玩,我在学画呢!”

母亲听了很高兴,急忙起来,看我画的图。图上我画着一只小猫坐在轮船上的模样。母亲看了,说我画得不错,叫我再画一只小猫,坐在火车里的模样。

十二月二十七日

早上一起来,看见桌子上放着一本故事书,我猜想是姐姐送给我的。打开一看,果然写着:

“送给好弟弟!你的姐姐。”

我高兴极了,连忙走到姐姐面前,说一声:“谢谢。”

十二月二十八日

今天母亲生病,躺在床上没有起来。我不到外面去玩,因为我一个人出去,母亲一定要着急的。

我冷清清地坐在房里,陪着母亲,心里很不快乐。画也不愿意学了。

我想起王秀英来。因为他的母亲病死了,他婶母待他不好。好吃的糖果,他没得吃;好看的衣服,他没得穿;肚子痛了,也没有人替他抚摩。

呀!亲爱的母亲,是不应该害病的!亲爱的母亲害着病,做儿子的是多么难过呀!我希望我亲爱的母亲,病不害了,而且从此不再害病!

——《分部互用儿童教科书儿童南部国语》第五册第十三课,陈鹤琴、

梁士杰编辑,徐晋助编,上海儿童书局1934年版

【赏析】

读了这几篇日记,你有没有受到启发?写日记,其实就是选取自己每天印象深刻的内容去写,写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请你学学小作者,每天记日记吧。

之四:

广益子的笔记——燕和竹的谈话

我的书房外面,有几竿竹。读书疲倦了,我常走出去散散步。有一天,正在散步的时候,我忽然听得竹枝上有呢喃的声音。抬头一看,见一只燕子站在竹枝上,仿佛笑着和竹说:“竹兄,你夏天不能避太阳,冬天不能避霜雪,试看我秋凉就去,春暖就来,按着时令,换栖息的地方,何等自由自在呢?”

竹好像也回答道:“我有忍耐的性质,所以不避极热的太阳和极冷的霜雪。并且当草木凋零的时候,我仍旧是枝叶扶疏,和那松柏一样茂盛。燕兄,你看我何等自由自在呢?”

我听了这些话,心中想了一会儿,说道:“有理!有理!燕有燕的习性,竹有竹的特质,它们都是能够适应环境的。” 我便把他们问答的话,用笔记了下来。

——《新教育教科书国文读本(高小)》第一册第四课,

任熔等编辑,中华书局1921年版

【赏析】

这篇课文构思巧妙,通过燕和竹的对话,告诉了我们一个质朴的自然规律:燕有燕的习性,竹有竹的特质,它们都是能够适应环境的。

生活就是一本书,你细细地阅读这本书,就会从中学习到新的知识,感悟到新的规律。难道不是吗?

之五:

登泰山

跑!跑!快跑!目的地不久到。我虽没力,只要奋勇向前跑,谁能说我是柔弱苗!

云雾漫漫的泰山,树木森森的泰山,怪石嶙峋的泰山,峭壁千仞的泰山。泰山呀!泰山!你怎么遮我的眼帘!

低着头,弯着腰,伸着腿,向山上跑。汗流了,气急了,腿酸了,息息力,再跑。只要心志坚,有什么不能到!

哈哈!到了!哈哈!到了山顶了!坐下息息力。这是梁父①,那是徂徕②;那色浑黄的是黄河,那浪滔滔的是黄海。何等好看呀!

最后的愉快,到底是我的;最后的胜利,到底是我的。

——《新选国语读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课,国立北平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小学编,

北京编者自刊,1932年至1935年版

【注释】

① 梁父:山名,又名“映佛山”,位于徂徕山东南麓。

② 徂徕:山名,又名“龙徕山”,位于泰山东南约20公里。

【赏析】

读着《登泰山》,我们从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里都能触摸到作者内心的真挚感情。“我”努力地攀爬泰山,最后终于爬到山顶,心中充满喜悦——“最后的胜利,到底是我的”。

一组面人小学生说明文

一组面人小学生说明文(精选2篇)一组面人小学生说明文 第1篇一组面人小学生说明文爸爸从南京出差回来了,给我带了一组南京小面人,它们就...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